📖 ZKIZ Archives


【周末茶座】匹凸匹,從牛市中升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515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乃是人之常情。如果王婆說“我家的瓜甜似蜜”,那算是合理廣告。如果王婆說“吃了我家的瓜能祛百病”,那似乎有虛假廣告的嫌疑。

如果王婆把檔口的西瓜改名為“招財進寶瓜”,並廣而告之說“買了我家的瓜,財源滾滾,發家致富不用愁”,那麽智力正常的人,大概會以為王婆的腦子秀逗了,或是想錢想瘋了。

然而現實中的黑色幽默總是超出人們的想象力。這樣的“王婆”不但有,而且不少。

2015年5月10日晚,A股上市公司多倫股份發布了一份頗為勵誌的公告。公告稱公司“立誌於做中國首家互聯網金融上市公司”。作為一個有追求的上市公司,光“立誌”太兒戲了一點。面對如此宏大的目標,至少還要有點實際行動吧?

該公司的“實際行動”,便是將公司變更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啥?你覺得這個名字像是拍腦瓜想出的低檔貨,甚至有點低俗猥瑣的感覺?那你就太小看上市公司的深謀遠慮了,公司的擬變更英文名稱為P2P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絕對高大上。別把匹凸匹想歪了,那是P2P。

除了高大上的名字,該公司還倒騰了一個高大上的網站。網站的域名是www.p2p.com,網站上貼著一個外國人的大頭像,和一句振聾發聵的口號“這是一個價值十億美金的域名”。足以亮瞎鈦金狗眼。

這家公司經營範圍囊括馬賽克生產銷售,房地產開發經營,五金交電批發乃至農業種植。2014年營業收入僅1005萬元的公司,有何底氣進軍互聯網金融,還要成為行業領軍呢?該公司披露的《關於上交所問詢函及回函的公告》上倒是都有所涉獵。幾個關鍵詞是“未進行專業的可行性論證”,“無相關的人員配置”,“未正式開展業務”及“風險提示”。也就是說,我是上市公司,我任性。

至於那個十億美金的估值麽,則承認“在陳述上帶有一定主觀判斷色彩”。通俗講:我就是那麽說一說,愛信不信哈。

其實國內上市的企業,玩這一套改個名字貼近熱門主題也不是第一次了,這是為了打開投資者的想象空間,然後再打開投資者的錢袋。只是這次多倫股份玩得太隨便了一點,所以引來吐槽無數。至於什麽“遠東電纜”更名為“智慧能源”,“湘鄂情”更名為“中科雲網”,“天龍集團”更名為“山水文化”之類,也是同理。

王婆再怎麽異想天開,西瓜也賣不出天價。因為市場上的西瓜是自由供應的。但在國內能夠上市的公司卻是非常有限的。換句話說,哪怕這家公司再爛,只要占著個上市公司的坑,便享有管制所帶來的“無成本”融資利益,融來的錢就像白得一樣。國內上市公司中充斥低等貨,荒誕但符合邏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03

阿波羅登月發射臺升起SpaceX火箭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2月19日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獵鷹9號”,並將“龍”飛船送往國際空間站(ISS),還在卡納維拉爾角實現了“獵鷹9號”一級火箭的陸地回收。這是該歷史性的發射平臺首次進行私人航天發射任務。

充滿故事的發射平臺

美國羅切斯特理工大學在讀博士張淵皞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美國第一次登月任務和哥倫比亞號事故都是在那里發射的,SpaceX在該平臺上進行發射任務可能起到了傳承的意義,NASA應該有其戰略考慮。”

這是SpaceX第三次成功在陸地上回收火箭。現在,SpaceX回收的一級火箭總量達到8枚。“龍”飛船的太陽能電池板部署完畢,將在未來兩天繞著地球飛行,直到進一步靠近國際空間站。“龍”飛船為目前在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運送了5500磅(約合2495公斤)的物資。目前國際空間站一共有六名宇航員,兩個美國人、三個俄羅斯人和一個法國人。太空艙停靠在發射站兩天後,宇航員將使用一個57英尺(約17米)的機械臂將其固定。

太空艙中的物品包括實驗航天器自主導航系統;研究免疫系統疾病的醫學實驗裝置;測量臭氧、大氣中懸浮物和其他氣體的儀器和一個測量雷擊強度的雷電感應裝置。宇航員之後將為太空艙加載,並讓其返回地球,等待科學家在其著陸後修複。

SpaceX原本計劃在2月18日執行此次發射任務,但是在倒計時發現了兩個問題,其中一個影響了二級火箭的轉向。這迫使SpaceX在倒計時還有13秒時放棄了發射計劃,轉而在周日實施發射。SpaceX創始人Elon Musk在推特上稱:“如果僅僅是因為這個問題,飛行是沒有問題的,但需要確保它不是問題根源。拿1%的幾率去擲骰子是不值得的,再等一天是最好的。”

這次發射中最引人註意的,並不是火箭再次成功實現陸地回收,而是SpaceX全新的發射平臺LC39A。這是一個極具歷史意義的發射平臺——阿波羅11號在1969年首次將人類送上月球時使用的發射場。2011年7月9日,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從這里起飛後,也完成了該平臺的最後一次發射任務。此後,39A暫停運營,一直到2013年,NASA尋求民間合作,與SpaceX簽署了為期20年的租賃合同。此次發射也是自2011年航天飛機發射以來,LC39A首次被使用,昭示著一個新的時代的來臨。

服務數十年,肯尼迪航天中心曾擔任美國聯邦政府最重要的一個航天發射平臺。在上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宇航員就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執行航天任務。在20世紀80年代,它已經成為NASA可重複使用航天飛機的主要基地。NASA目前主要使用的是39B發射臺。

獲得39A發射臺20年租期,SpaceX打敗了另一家私人航天公司,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的藍色起源(BlueOrigin)。SpaceX公司總裁GwynneShotwell表示:“SpaceX將最大化利用39A發射臺,從而讓商業太空發射和美國納稅人都受益。”SpaceX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還租賃了40號發射臺。

在2016年9月,SpaceX的火箭在卡納維拉爾角40號發射臺爆炸,致使私人航空公司受到了重挫。當時火箭爆炸的原因也已經明確,是因為其過冷氧燃料變得太冷、太堅固,並與其他化學物質反應點燃。那次爆炸不僅摧毀了昂貴的火箭,也摧毀了艙內的物品,其中包括一個Facebook資助的衛星項目。

馬斯克最初用它自己的1億美元投資了SpaceX。在與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進行了激烈的競爭之後,SpaceX累計獲得了NASA超過65億美元的貨物運輸合同,並且最終將承擔把美國的宇航員運往國際空間站的任務。SpaceX還與一些私人公司簽署協議,幫助其將衛星發送至軌道。此外,SpaceX還有望在2020年前得到美國國防部數十億美元的合同。

私企擁有更多話語權

在39A平臺上發射對於SpaceX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此次發射成功,將會讓SpaceX的獵鷹任務更加頻繁地使用39A發射平臺。SpaceX公司總裁Gwynne Shotwell(肖特韋爾)表示,2017年的發射頻率將會是兩三周一次,而且從下個月起,會重複使用回收的一級火箭。

2012年7月8日,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從39A發射塔架發射升空,13天後順利返回地球。這是美國航天飛機的最後一次航天飛行,標誌著航天飛機時代的終結。此後,美國暫時失去了載人航天的發射的能力,轉而依靠俄羅斯聯盟飛船將本國宇航員送入太空。未來,SpaceX將擔負起載人航天的使命。

馬斯克曾多次表示,他希望發射載人任務,2016年還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火星計劃,成為第一家將無人航天器運往火星的私人公司,早於美國宇航局。但2月17日SpaceX公司總裁GwynneShotwell表示,公司已經將火星計劃推遲到2020年啟動。“我們原本打算2018年能夠實現火星計劃,但現在我們覺得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在我們的載人航天項目和重型獵鷹計劃上。”

美國宇航局目前依賴俄羅斯的太空站將宇航員運送至國際空間站。此前SpaceX計劃在2018年實現載人火箭和太空艙任務,但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報告建議稱,該計劃過於樂觀。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0年將著陸器送往火星。

目前雖然特朗普還沒有公布他的航天計劃,但是彼得·蒂爾(PeterThiel)等人主導的美國過渡政府更加倡導讓私人公司領導者加入美國宇航局NASA的PPP(私營公共合作)項目,以提升民營資本在航天項目中的話語權。2016年特朗普與矽谷科技公司領導者會晤時,馬斯克也單獨向特朗普表達了在航空領域、民營資本和公共資本合作對於載人航天的重要性,並得到了特朗普的肯定。

目前已經有三名私人企業領導人加入NASA團隊,其中前NASA官員CharlesMiller成為“NASA著陸隊”(NASALandingTeam)的負責人。另外兩名分別是來自於航天貿易集團CommercialSpaceflightFederation的AlanStern以及前NASA太空出租車商業項目的負責人AlanLindenmoyer。事實上,Stern和Lindenmoyer都與NASA有顧問合同關系,目前NASA過渡委員會的倫理事務官員正在評估他們的加入是否存在潛在的利益關系。

以Space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為代表,美國航天局在PPP(私營公共合作)方面的步子邁得很大。與彼得·蒂爾一起倡導私營企業進入NASA的還有美國前眾議院議長NewtGingrich和前共和黨議員RobertWalker。他們認為此前命名的NASA領導團隊過於偏向NASA的傳統合作夥伴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

以波音為代表的NASA傳統合同商和以SpaceX為代表的“新航空”兩大陣營的沖突將會是震動未來美國航天界最根本的不定因素。雖然目前在特朗普過渡政府中的沖突還僅僅是象征性的,因為新任命的團隊並不能決定NASA的運營,但是特朗普過渡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施加的影響卻令人擔憂。

比如彼得·蒂爾和馬斯克是長期的朋友和商業夥伴,這將涉及經濟利益。彼得·蒂爾的公司FoundersFund是馬斯克SpaceX最早和最重要的投資方。通過加強SpaceX和NASA的商業合作,彼得·蒂爾能獲得很多好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082

【動畫】升降車位「離奇」升起一家三口險夾爆頭

1 : GS(14)@2017-07-01 10:29:14

浙江杭州呂先生一家三口周日下午3時許,為上幼稚園的女兒進行身體檢查,完事後到醫院的機械式停車場取車,但私家車還沒開出,車位突然上升壓碎車窗,妻女都在車內險遭夾爆頭,將兩夫婦嚇個半死。「我的車門都被壓扁掉了。後來才知道,這麼大的車庫,居然只有一個工作人員在管理。」呂先生指,醫院地下停車場有2層,加起來有至少300至400個車位。他看到車輛升到上排時,就找來管理員將車輛降下。他坐在駕駛座,而妻子則抱着女兒坐進了副駕駛座。妻子剛坐下時,車門都還沒來得及關,機械式車位突然運行起來,車子陡然抬升。呂先生說:「我老婆嚇得大叫,女兒更加嚇壞了,大哭起來……我就眼看着我的副駕駛車門一點點被壓彎、窗玻璃被壓碎。」他當時朝車外大吼:「是誰在操作!人還在車裏呢!」只見剛才幫他把車降下來的管理員,從停車場另一頭慌張跑了過來,趕緊按下暫停鍵。「肯定系統故障了!對不起對不起!」管理員滿頭大汗操作着升降系統,想把呂先生一家降下來,然而折騰了半天,還是不成功。呂說:「我們一家三口就這樣在上空待了有5分鐘,管理員還是搞不定。我女兒哭都哭死了,管理員跑過來接應,先把我女兒抱下去,我跟我老婆自己跳回了地面。看了下,我們的車上升了有1米多!」這時候,呂先生見到跟自己同一排、隔5、6個車位,停着一輛富豪(Volvo),車主也帶着一名3、4歲大的女兒,車主母親也在,男子跟他母親臉上的慌亂,不比車庫管理員少。「我就聽那個車主拉着管理員質問,你們這個按鈕怎麼回事,看著好像要刷卡才能操作的,怎麼隨便按一下就動了!」後來,他才知道是該富豪車主按下按鈕,並非管理員,而按鈕上有8個大字:「嚴禁車主自行操作」。「我也忍不住去說那個車主了,怎麼能隨便亂按?他忙不迭跟我解釋,說他跟我隔開也有十幾米,他確實沒看見我們一家在車裏,也不知道按了按鈕會把我們的車升上去。他也是因為沒找到管理員,才忍不住按下按鈕嘗試看看的。」該張姓富豪車主,女兒同樣到醫院進行體檢,剛巧與呂先生同住一個屋苑。交警接報到場後,指該停車場今個月已是第二次出意外,並認定富豪車主錯誤操作需要負全責。呂先生指,雖然他都認為對方擅自操作不對,但停車場管理處也有責任,「那個管理員怎麼弄都沒法把我車子降下來,最後是打電話求助同事,又來了人,才降下來的,耗了整整1個小時。」《都市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8/200715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3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