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bfb5400100vipr.html
讲 件开心的事,思捷环球(00330)几个交易日比买入价升了20%,再讲件不开心的事,才买到几千股,是挂单的零头,而且没继续追高。----这是十分郁 闷的操作,反金字塔式投入,跌的股票买入很多(例如合生),而赚钱的时候,仓位很少。这跟人性有关,贪婪的时候大资金投入,恐惧的时候反而小资金投入,这 点难克服,有时也讲运气,我看过太多人的犯这种典型的错误了---不过很多人回避而已,人性也,大部分人都会刻意回避失败的操做而放大成功或运气的操作。 赚不赚钱,自己比谁都清楚,我觉得股市并不是好赚钱的地方。
看看上面这份报表,2011财年跟07,08年各类数据接近,但她现价只是08年的20%左右。现金加固定 资产(主要为物业)差不多市值。惊喜的是:销售预付美容套票的收益由二零一零年财政年度的491,000,000港元增至约557,700,000港元, 增幅约13.6%,为什么股价那么低残,看损益表:人工及铺位租金成本及管理费用高,这部分是固定支出,当营业额减少时,利润急剧下降,2010财年还亏 损。
还有现金流量表,不发了,逐步向好中。这种生意要很小心翼翼,门槛低,香港的地产霸权,人工及铺租都很高, 管理层名声甚至不太好,但绝对不是老千。寄望其能继续翻身,股价别说重返08高峰,现价翻一番应该没问题。而且每年派息率都很高(当然,大部分入大股东口 袋)可守。一只叫MUTUAL的陌生美资资金持有其超过9%的股份,大股东也连番增持。今年向大股东发行2.5亿元CB注入的星马业务资产有待追踪,市场 则认为偏高。
另外加仓深圳控股(00604),其今年中期现金已达83亿,现在市值50亿。其持有几间联营公司的 股份很值钱的,如深圳天安数码城,路劲基建。今年租金收益应超4亿,给个5倍估值也值20个亿,而且稳定的资产。负债比例较高(房地产行业来说中等),但 一千多万土地储备怎么也抵得上那一百多亿的负债。国有股,派息稳定,现价股息收益率超10%。还会把少量持有华润置地全部换入深控。同是内房股,华置今年 没怎么跌,奇怪。
---又讲了一大堆废话,卖股票给我的博弈的对手也知道这些信息的,合生还在悲剧中!脑子对地产股一根筋!
投资有风险,谨记独立思维,个人在港股还有两只赚钱的可代替现金股中移动和中石化H,这双雄今年远跑赢大盘,中石化H股价今年还升了10%,所以敢满仓操作并偏向投机。另外在A股有七成现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40a1e01012k3g.html
簡單梳理下邏輯:
1、產能擴張、產能利用率問題:
2、固定資產的虛增問題:
3、上游屠宰環節毛利率問題:
4、收入造假問題:
5、政府補貼和商譽問題:
6、折舊問題:
7、雨潤集團問題
|
倉位 |
招商銀行 | 20% |
中國平安 |
20% |
|
|
H股 | 倉位 |
譚木匠 |
26% |
|
|
|
10% |
這星期股市暴跌,這幾天港股交易都坐電腦旁,調倉,賣出路勁基建(01098)轉至粵運交通,路勁持股一年多,算上股息收益52%。路勁股價實在太平穩了,簡直是我的港股ATM機---想拿錢換股票從她那取款。粵運加倉價在2.93-2.96.綜合成本價2.21。從2012至今,最近三年都在持續買入。另外減倉部分中國動向加倉華鼎控股。
粵運交通(03399)發盈喜後升幅比想像小很多,現在的市值也僅僅反映了其連接虎門大橋的太平立交價值,其他壟斷型的暴利業務(本應該是暴利的)完全未能反映。管理層,就是人,是投資這種公司的關鍵,她要賺錢,賺大錢實在是件比不賺錢難得多的事。----我從實業的角度看粵運是個人能理解的最超值的公司,甚至說,她十我心中的十倍股,如果管理層誠信,正直,有道德的話---而這恰恰是之前這公司最缺失的東西,期待換管理層有所作為。我投資港股的國企股從來沒輸過,從新華文軒,到深控,再到粵運,她們共同的特點是:好命!傻子都能經營並且賺錢。
明天是除夕,後天開始旅遊。一般春節後一直到五月,都是個人旅行旺季。今年港股基本定格。
尋找估值窪地,利用震蕩加倉 來源:興證香港 投資要點 上周港股市場表現回顧:恒指延續上行,個股出現分化 恒指周上漲1.4%至27653點,日均成交量2261億。國企指數和紅籌指數分別上漲3.9%和2.1%。但前兩周漲幅超過30%的股票中有52%下跌,周收益率中位數僅為-0.4%,完全符合上周周報所提示的“指數仍有上升空間,但搶籌快漲之後將個股分化”的判斷。 滬港通北向和南向交易日均使用額度分別為10.3%和16.2%。恒生AH股溢價上升4.5%至128.9。美元指數周下跌1.9%至97.5,港幣兌美元收於7.7518。 增量資金尋找估值窪地,恒指新高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資本走出去的需求。正如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所說,“現在世界資產中最大一部分還未做全球配臵的就是中國的資本”,而香港是對外投資的橋頭堡和試驗田。從我們近期路演與投資者交流來看,大部分內地投資者對估值窪地的港股充滿興趣,但介於(1)對港股中小盤股不熟悉,缺乏一定的研究覆蓋; (2)習慣於A股的交易模式而擔心港股的做空風險和無漲跌停的保護機制; (3)新募基金需要時間,現有基金修改契約有一定難度。因此短期內地機構投資者大規模進入港股市場尚需時日,但隨著投資者教育的普及、研究範圍的擴大,內地資金有望給日趨火爆的港股市場帶來補充彈藥。 與A股最大的不同是港股是開放市場,國際資本進出的彈性更大。在歐日QE及美聯儲加息預期推遲的情況下,國際資本的風險偏好提升,表現在過去一個月全球表現最好十大資產均為權益類資產,且集中於新興市場股指。香港也是連續幾周錄得資金凈流入。鑒於港匯和估值的雙重比較優勢,以及外資對中國資產的預期改善,港股在目前全球投資組合中具有較好的配臵價值。 投資策略:利用市場震蕩,積極布局風口上的港股 投資策略:周末內地出臺包括降準和兩融監管等多項政策,但對於港股市場的影響只是短期的情緒以及節奏,不改變趨勢。若下周市場因多空博弈出現調整,將是加倉/建倉的良機。 投資機會:(1)兩地掛牌的高折價H股,尤其是低估值的金融股、資源股;(3)與A股共振的主題投資,精選個股,結合基本面和安全邊際:互聯網+,體育,環保新能源,蘋果產業鏈,生物科技等;(4)市場交易活躍度的提升及港股開戶數的增加,利好港交所以及經營港股業務的券商。 風險提示:(1)美國加息提前;(2)創業板和美股中概股走弱可能拖累香港成長股;(3)個股做空風險。 附:相關圖表資料: ![]() ![]() ![]() ![]() ![]() ![]() ![]() ![]() ![]() ![]() 來源:興證香港 |
去年中國股市巨震之際,各界都對證金概念股、匯金概念股深表詫異。然而,就全球來看,日本央行才是“最強國家隊”。
7月29日,日本央行按兵不動——宣布維持利率、QQE(量化和質化寬松)規模不變,這令市場大失所望。不過,日本央行宣布將擴大ETF購買規模至6萬億日元。這是一個看似令人振奮,但卻又危險的信號。
消息公布後,日股跌幅再次擴大,日元再次上漲,這一市場走勢顯然與央行的初衷相悖,日本央行的窘境再度凸顯。截至北京時間12:40記者發稿前,日經225指數跌幅約1.3%,報16262點。
招商證券(香港)宏觀經濟研究部副總裁宋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安倍經濟學”框架的主導下,日本經濟和金融體系的扭曲程度繼續加劇。“龐大的量化寬松規模已經使得日本央行目前持有約1/3的日本國債,在ETF市場上占據半壁江山,並已經成為日經225指數中的200多家公司的前10大股東。資產價格也由於央行的購買行為被顯著拉升。”
在此前的寬松計劃下,日本央行每年將購買3萬億日元的ETF(可見如今已經翻倍)。據悉,雖然日本央行並沒有揭露其換算之後等同於多少的單一企業持股,但透過央行過去的購買紀錄以及企業和ETF 的報表推算,估計日本央行至少在超過200家日經225企業是前10大股東,其中,料持有迅銷9%的股權、龜甲萬5%的股權,在樂器制造商山葉及建築公司大和建設都是第3大股東。現在日本央行對日本藍籌股的持股,已經超越2大基金貝萊德及先鋒集團。
其實,日本央行對股市的強力支持也無可厚非。貝塔基金創始人、原某海外宏觀對沖基金投研總監郭濤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日本政府的政策目標在海外投資圈有一個稱號,叫做“頂住股市”。日本央行希望將QQE的財富效應發揮到極致,這也將對刺激消費、提振通脹有一定作用。
QQE的具體政策主要分為四大點:第一,擴大基礎貨幣規模。通過調節無抵押隔夜拆借利率來影響基礎貨幣;第二,擴大國債購買規模、擴展國債剩余期限,鼓勵收益率曲線中利率的進一步下降;第三,擴大ETF和J-REIT的購買規模,以降低資產價格的風險溢價;第四,持續推行QQE,以實現2%的物價穩定目標。最為主要的是,央行希望通過改變實質性預期,從而實現物價上漲2%的目標。
盡管如此,日本經濟至今毫無起色,通脹更是在早前一度滑入零區間。日本央行在債市的過度幹預已為人詬病,負利率政策甚至導致日元不貶反升、銀行利潤承壓,如今再通過加碼ETF來托舉股市,這可能進一步扭曲上市企業的合理估值。
NLI Research Institute 首席股票分析師 Shingo Ide 表示,“希望股價上升的人自然對日本央行持續買進的行為拍手叫好,但這很明顯地將會扭曲股票市場。”更有投資人士表示,日本央行的持股量驚人,儼然成為一只對沖基金。
此外,KVB昆侖國際外匯分析師陳家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披露了一個規模28萬億日元(2650美元)的財政刺激方案,該計劃將於下周由內閣批複。此舉給日本央行施加了要求其幫助重振經濟和通脹的壓力。
此次,日本央行也並沒有提及任何關於“直升機撒錢”的事宜。“直升機撒錢”與普通意義上的QE不同,簡言之,即財政部新發行的國債,由央行直接買走。其實,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近期也表示這一做法不合法。
盡管由於年初的全球市場動蕩,日元的避險地位凸顯,但是當前眾多經濟學家對於日本的前景表示悲觀。“雖然最近一段時期,日本一直是國際資金的避風港,但是在我們看來,日本並不安全。安倍經濟學的政策加劇了日本主要金融市場的扭曲程度,政府債務堆積如山並仍在持續增長,人口因素繼續惡化,並且沒有可以預見的政策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因此,日本可能早已不再是躲避金融風暴的安全港。”宋林對記者表示。
除了加碼ETF,日本央行此次也並未采取其他市場期待的舉措。無獨有偶,在英國脫歐後,在其長期影響還未明了之前,各大央行紛紛選擇觀望——英國央行、歐洲央行、美聯儲在7月均未調整基準利率,維持原有貨幣政策不變。
面對全球的“流動性陷阱”和長期增速低迷,G20成員國也已經達成共識——貨幣政策已經過度承壓(over-burdened),要要用盡一切工具,結合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改革政策,以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增長的目標。
8月11日,又是一個早盤沖高尾盤回落的交易日,盡管很多投資者可能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但股市運行有其自身的規律,並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者,就必須順應這樣的規律及時做好準備,才能避免成為“韭菜”的命運。
從8月11日市場的走勢來看,在大體上幾乎是翻版了8月10日的走勢,早盤在金融板塊帶動下股指一度走高,量能不濟使得股指隨後回落,尾盤則跌勢成行,唯一的區別就是周四反彈的力度進一步弱化,上證指數最後險守3002.64點,下跌16.11點,跌幅0.53%,成交1799億元;深成指報收10390.96點,下跌120.20點,跌幅1.14%,成交2705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03.40點,下跌33.60點,跌幅1.57%,成交688億元。
指數自8月初反彈以來,成交量持續不能放大,市場存量資金消耗性博弈的局面始終沒有改變。本周以來多方開始啟動藍籌股板塊拉升股指,希望能帶動市場人氣回升,但成交量的放大情況一直不夠理想,股指突破前期3100點阻力位的概率大幅下降,再度探底尋求支撐則是必然的走勢。
從周四金融股板塊出現大幅拉升之後市場的走勢來看,依靠存量資金在板塊之間流動來推動股指上行的可能性已經宣告破滅,而前期一些短線獲利盤也開始加速借機撤離,隨著這些最為活躍的資金暫時離場,股指繼續下一個臺階尋底是必然的選擇。
不過投資者也不用過於悲觀。從一個更長的投資周期來看,股指目前要想打破2800點~3100點大箱體震蕩運行區間的概率也並不大,更多的可能是先去考驗一下2930點附近60天均線支撐的力度,最大的跌幅也就是2800點附近了。只要不出現意外的情況,在目前大類資產配置的格局中,股票的比重應該會不斷加大,而非減少。
不過就算加大對於股市的投資,仍然需要對於投資標的精挑細選。在國內宏觀經濟增速下滑、全球經濟整體更是增長乏力的背景下,選好行業、精選個股是各個投資者必須要做好的功課,最好的投資機會往往出現於下跌市中,而非加速上行之時,敢於人棄我取,需要的不只是勇氣,更是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