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關於住在上水而 又無法安裝有線電視的人士,如何收看電視直播世界盃,一位家居元朗的讀者K來電郵云: 「左丁山先生:我係你的讀者,想向你住在上水的朋友提 供收睇世界杯的最好最簡單方法,因為上水很近大陸,只要他有高清機頂盒,應可收睇大陸(cctv高清)台,如收不到,可把天線指向大陸,一定ok,我家在 元朗,亦係用這方法,收得好好,但當把天線指向大陸後便收不到香港台,有得有失,世界就係咁o架啦。」 此乃民間智慧,有人睇咗唔高興都冇辦 法。 又有讀者S來英文電郵講及不同帳簿之事,讀者S話唔好當香港啲廠家儍,冇台灣加工咁好料,實際上以佢所知,香港廠商亦有起碼三本帳簿 喎:(一)在香港開設一間A公司收海外訂單,此公司帳簿可供客戶參考;(二)A公司與同一股東嘅B廠簽約,產品由B廠製造;(三)B廠再與大陸一間C工廠 (亦係同一股東)簽代工合約,代工嘅利潤極低,幾乎蝕本;(四)C工廠與內地政府稅局有偈傾,經過三層分工,最後利潤歸邊間公司所有,視乎大老闆取態及稅 務安排。 以此詢問廠家C,佢唔承認,亦唔否認,只係話做代工(contract manufacturing)嘅獲利率在歐美客戶眼中,十分透明,想遮遮掩掩亦無辦法。原因係客戶(大品牌)嘅產品,百分之九十九嘅零件由客戶自行購入, 集埋一齊送去代工工廠,計埋代工工人薪資之後,代工賺幾多毛利,一目了然。廠家C發牢騷話:「歐美品牌好講漂亮說話,要講人權,講安全舒適工作環境,講員 工福利,久唔久就派人嚟審查,講就天下無敵嘞,到簽約之時,佢哋對價錢揸得硬一硬,講到流牙血,都未肯加價,而我哋點有空間去加薪、去改善工作環境呀?」 潮 流興增值,興改變生產模式、講搬廠,廠家C認為姿勢大於實際。譬如搬廠返台灣,去邊度搵幾十萬工人?如果間間廠講增值,講機械化自動化,珠三角千千萬工人 失業之後,怎麼辦?有人又話加薪好呀?工人人數多,佢哋多咗錢就可以增加消費刺激內需,推動經濟增長,道理好似好啱,但如果即時加薪,可以即時刺激消費嘅 話,所有國家不如一紙命令,就全部工人加薪啦,經濟學教科書可以全部燒毀! |
馬雲致阿里全體員工信:這是年輕人的時代! 作者:馬雲 導讀:今天,阿里巴巴已經有能力,將一線領導權全部交付70後。同時,在今天阿里巴巴集團的管理者中,70後占比已達45%,80後占比達52%,還有超3000名90後員工——相信年輕人,就是相信未來。 各位阿里人,各位阿里的年輕人: 16年前我們在湖畔公寓創業的時候,很難招聘到員工。那時我們有個願望,未來的阿里巴巴將會是“弓馬殷實,猛將如雲"。。。 為了這個理想,也為了真正實現健康持久發展102年的願景,我們比其他創業公司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人才培養,組織和文化的建設上。 從2003年開始我們對每一個崗位進行了接班人培訓計劃;我們把文化,價值觀以及團隊合作,納入到對每個同事的業績考核之中;2009年阿里巴巴十周年期,為確保對未來阿里文化的傳承,我們正式啟動合夥人制度建設;2012年開始,我們開始實施阿里巴巴領導群體年輕化的整體換代升級準備工作。同時,為更好地平衡集團整體戰略的延續性穩定性,以及執行管理的快速反應和創新,阿里集團成立了戰略決策委員會(董事長擔任主席),和執行管理委員會(CEO擔任主席)。 形勢比人強,形勢逼人強。一路走來,我們很幸運抓到了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機遇,我們也在模糊的感覺和堅定的自覺之中,形成自己對IT時代到DT(Data Tech)時代公司管理體系的感覺和理解:DT時代,任何業務上的創新和變革,都必須伴隨組織文化上的創新和變革。可以說,很幸運,我們為此很努力的準備了16年。 阿里巴巴集團的所有“兵權”移交給70後 我清楚地記得,兩年前給大家寫信,宣布我將不再擔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一職。因為我們知道未來的阿里巴巴會有無數次的CEO和組織接班,必須在我們年輕力壯的時候制定並積累組織傳承的經驗和規則。 未來是最難把握的,因為它變化,它無常。把握未來的最佳方法不是留住昨天或爭取保持今天,而是開創未來。我們永遠相信年輕人會比我們更能開創未來,因為他們就是我們的未來。投資年輕人群體就是投資自己的未來。 今天,我和陸兆禧非常驕傲的宣布,經過多年的努力,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可以把領導權全面移交給70後。 自2015年5月10日起,陸兆禧將卸任阿里巴巴集團CEO一職,出任集團董事會副主席。同時把日常管理權移交給我們培養出來的70後管理團隊的還有王堅、邵曉鋒、曾鳴和王帥。移交管理工作後,他們將全面投入到集團戰略決策委員會的建設和發展,專註於戰略,人才培養和文化建設和傳承上去。這也標誌著阿里巴巴集團將會全面由70後掌控“兵權”! 接任陸兆禧,擔任阿里巴巴集團第三任CEO的是1972年出生,在阿里巴巴工作了八年的張勇(逍遙子)。說來慚愧,我以前經常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而逍遙子是CFO出身。(呵呵,任何事總有意外,而且這個意外是那麽的令人驚喜。)當然令人欣喜的不僅僅有逍遙子這樣的傑出領軍人物,更有站在他背後的一批70後的猛將,B2B的吳敏芝,淘系的張建鋒(行癲),阿里雲的胡曉明(孫權),菜鳥的童文紅,移動互聯網的俞永福,還有身經百戰坐鎮中場的姜鵬(三豐),戴珊(蘇荃),吳泳銘(東邪),蔣芳。。。。。經過這幾年的努力,阿里巴巴管理層中70後占45%,80後的管理人員占52%,而60後只占3%,我們還幸運的有3000名90後的優秀年輕人加入了阿里巴巴集團。 在這里,我要特別感謝陸兆禧。我比誰都清楚,做性格鮮明誇張的馬雲以及如此龐大複雜一日千里的集團的第一任接班人,他這兩年需要承擔巨大的壓力,需要極大的勇氣擔當和犧牲付出。這兩年是阿里巴巴集團業務突飛猛進的兩年,也是我能夠更專註於戰略,文化和人才培養的兩年。陸兆禧出任集團董事會副主席後,將和蔡崇信副主席一起,在這個新的崗位上配合我工作,專註於年輕人的成長,專註於阿里巴巴集團未來N次的CEO交接換班的制度建設。 未來五年平臺銷售過一萬億美元,未來十年完成全球電子商務網絡建設 阿里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榮耀,每一代也有自己的使命和任務。過去的十五年,阿里人用自己的堅持和行動證明了電子商務可以改變和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開創了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但我們並不應該滿足於今天的成績,更不能活在他人的贊美或者自以為是的成功里面,尤其是今天,我們不應該僅僅活在外界對我們每個季度的盈利預期里,我們必須依舊像過去的16年那樣,活在自己的理想里,活在客戶和市場對我們的期待中。因此,70後的阿里管理層將會帶領我們在未來十年里,抓住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全力進入雲計算和大數據時代。 我相信,阿里集團會在五年內,也就是2019年(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平臺銷售過一萬億美元的公司。當然我們不能只是成為一家當今世界最會賣貨的公司,而是希望通過我們的電商,金融,物流,數據,跨境貿易。。。等平臺和服務建立起一個真正的開放透明繁榮的商業生態系統,能讓無數的企業方便的從事商務活動。我們更相信和希望在2019--2024的五年里,阿里巴巴的商業生態體系將進一步全球化,通過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在全球範圍內建立起一個可以服務20億消費者和數千萬企業“全球買,全球賣”的商業生態平臺,讓全世界的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創意,創新和創造,真正參與公平、自由、開放、平等的全球貿易。 我們堅信,未來三十年才是互聯網技術真正深刻改變社會各方面的時代,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生物工程。。。。將會讓無數的夢想成真。這是我們的時代,更是年輕人的時代。 就像蘋果,奔馳,三星等,未來的阿里巴巴也會像這些受人尊重的標誌性企業一樣令全球期待。阿里人不要抱怨或者糾結於外界的批評和指責,但必須錙銖必較於更好地回報社會、滿足客戶的期望和需求!對未來的堅持絕不等於我們要放棄今天,但我們如果不為未來而改變今天,我們同樣不會看到屬於我們的未來。 沒有無所不能的企業和企業家,只有在人才發掘,價值創造,文化組織等傳承機制上的不斷進步和突破,才有可能讓企業和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無所不能。阿里人,無論時間怎麽變遷,世界如何變幻誘惑,我們依然要專註於最初的出發點----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阿里巴巴,Let’s Open The Future! 馬雲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2015年5月7日 |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873
王振民:为了全体香港民众的根本利益——香港普选方案的法理和情理
新 华网北京5月21日电(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 王振民)香港特区政府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8·31决定”提出的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方案,是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到香港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考虑到国家 主权和安全,考虑到民主与法治、政治与经济等各种关系,为了香港全体民众的福祉和根本利益,所能寻找到的最大共识,合乎法理和情理。
从法理上讲,该方案符合我国宪法有关规定和原则精神。宪法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根本大法。在任何国家,区域(地方)政权产生办法无论民主成 分有多少,都必须首先合宪,能够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合宪性是第一要求。任何违宪的选举制度都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生效。任何国家也都不会允许地方政权 拟定的行政首长产生办法可能危及本国主权、安全和最高利益。
根据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什么样的 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行政长官如何产生,决定权属于中央,中央对香港享有最高的宪制上的立法管治权。从宪法层面看,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决定特别行政 区实行的制度的权力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不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任何一个机构或者机制决定的。这本身就是国家主权的体现和保障,是对国家安全的捍卫。
25年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宪法制定了香港基本法。通过这部法律,国家规定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各种制度,其中包括政治制度和体制。基本法第 45条和附件三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解释和决定,又对香港特区如何改革基本法规定的政治体制作出了具体明确的法律指引。无论是宪法、基本法,或者全国 人大常委会的“释法”和决定,都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行使对香港的主权的行为,是特区政府施政,特别是拟定政改方案必须遵守的最高法律指引,对特区具有最高 的法律约束力。特区政府就是根据宪法、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解释和决定,特别是去年8月31日所作出的决定,拟定了目前正在讨论的政改方案,是合 宪、合法的。
这个方案也是合情合理的。有人怀疑中央实现香港普选的诚意和决心,认为这不是“真普 选”。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实现人民民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如果香港2017年能顺利实现普选,香港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第一个实现普选的 地方,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特殊意义。香港普选不仅是香港地方的事情,更是国家的大事,符合国家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战略意 义。中央支持普选、推动普选,不是玩假的,而是玩真的,尽管很难,但是这一步必须迈出去,任何人不要怀疑国家的诚意和决心。
与回归以前港督的产生办法相比,现行选举委员会选举行政长官的模式无疑是民主的巨大进步。过去的港督和港英政府如何产生,港人根本就无缘置喙,没有任何 参与的空间和机会。回归后,香港的民主进程从未停止,选举委员会规模从400人扩大到800人,再到现在的1200人,但这不是香港民主发展的终极目标, 只是“热身”起步。将来实行行政长官普选后,最大的政治效果就是选举行政长官的投票权从1200人向500万人转移,500万人将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香 港政治生态将发生重大根本变化。
人们谈政治,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在谈经济。美国开国先驱、“宪法之 父”、政治体制的重要设计师詹姆斯·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第十篇毫不含糊地提出一个原则:一切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经济。美国总统由普选加上538人组 成的选举团最终选举产生的制度设计,就是基于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这一重要的经济考虑。尽管不是直接、完全的民主,经常被人批判,但大部分美国人不认为这 是“假普选”,200多年来也没有多少美国人为“真普选”而试图修改宪法规定的这一选举制度。包括英国在内的很多其他国家对选民和候选人资格加以各种限 制,也都是基于类似的经济考虑。因此,香港普选不仅是政治法律问题,本质上也是经济问题。目前行政长官由主要由工商界等组成的1200人选举委员会产生, 政府自然更多关照工商界,香港因此成为“工商友好”的资本主义大都会。普选将产生的直接经济效果是,促使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更有力地保护和照顾香港普罗大 众的利益,资源和财富的分配将逐渐向500万人倾斜,贫富悬殊将逐渐减少,广大市民的福利将不断提高。但任何理想的普选方案不仅要让全体选民能够行使神圣 的投票权,真正当家作主,也必须有利于维护香港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让投资者可以继续放心,普选方案必须兼顾工商利益和普罗大众的利益。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保留1200人的提名委员会?保留提名委员会不仅是宪制要求,是基本法制定时就规定了的,当时就经过很多讨论,最终达成了这么一 个共识。保留提名委员会,就是为了香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取消提名委员会,势必极大影响香港经济发展,影响香港的国际和国内经济竞争力,影响香港的繁荣稳 定。试想,如果没有这个提名机制,目前掌握香港经济命脉、向政府交纳大量税收的1200人,与500万选民一起也是一人一票,完全无法对行政长官的产生发 挥任何实质影响,这势必极大改变香港长期坚持的“工商友好”的政权架构。未来的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将只对500万人负责,而不用怎么照顾工商界的利益。香 港的工商税收将会越来越多,长期的低税政策将会改变,“小政府,大社会”将逐渐演变为“大政府,小社会”。由于“劫富济贫”政策的推行,相应地社会福利将 会越来越多,福利主义色彩将会越来越浓。
因此,要不要提名委员会,本质上是经济问题,是香港特别行 政区未来根本走向的大问题。其实,工商界的利益与普罗大众的利益最终是统一的,只要工商界能够继续在香港好好放心经营,不断扩大自己的企业,香港普罗大众 才能有更多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收入。如果没有有力的制度保障,香港营商环境变差,工商界无法在香港经营了,人人都只享受民主的过程和随之带来的更多的福利, 以为这些福利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着眼于如何“分饼”,如何分享社会财富,不再努力打拼,艰苦创业,增加社会财富,最终香港一定会坐吃山空,工商凋零, 民生艰困,繁荣不再,所有人都蒙受其害,无人获益。
政府是全体民众的政府,既要照顾好大众的利益 ——普选后这是必然的,也要照顾好关键“小众”的利益——如果没有这个提名机制,普选后这是不一定的。目前的方案就是这么一个“双赢”的方案,大众、“小 众”都是骨肉同胞,都应该得到照顾,一个都不能少,均衡参与,利益均享,所有人的利益和权利都必须得到保护。因此,这是一个科学的、合情合理的制度设计。 政治既要民主,又要科学。最终,一切都是为了全体香港民众的福祉和根本利益。(新华网)
2016年7月21日,金融穩定理事會全體會議在四川成都召開。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卡尼主持會議,來自成員經濟體中央銀行、財政部、監管機構以及國際組織的80位代表參加了會議。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出席。
全會討論了近期市場形勢和脆弱性、場外衍生品改革、金融技術創新等議題。會議通過了金融改革實施與效果、中央對手方、宏觀審慎政策等重要文件,擬於9月4日至5日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之前正式對外公布,作為峰會金融改革領域的重要成果。
金融穩定理事會全體會議是金融穩定理事會最高決策機構。中方作為東道國首次承辦了該會議。周小川行長出席了7月20日的歡迎晚宴,並致歡迎辭。
據俄媒報道,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議程中沒有抵制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的問題。俄官員也表示,俄運動員正在進行準備,當前的局勢不造成影響。
佩斯科夫在回答“克里姆林宮是否在考慮抵制奧運會或者這種情況被排除”的問題時說:“沒有,議程中沒有這個問題,而且我想重申總統的表態,他說,這種抵制絕對是錯誤的等等,很遺憾,歷史上出現過這種情況。”
俄羅斯奧委會主席茹科夫則表示,俄方重申反對任何形式的抵制,不管它是出於政治或任何其他動機。他同時稱,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俄羅斯代表團成員將超過700人。據報道,代表團中包括68名田徑運動員,但目前只有跳遠運動員達莉婭.克里什娜獲得了參加比賽的許可。
世界反運動禁藥機構(WADA)曾在2015年11月發表報告指出,俄羅斯田徑運動中存在著國家支持的使用禁藥問題,國際田聯隨後做出了禁止俄羅斯運動員參賽的決定。
國際田聯現在表示,俄羅斯在反禁藥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不夠,因此決定繼續保持有關禁令。
俄羅斯體育界使用興奮劑的醜聞在5月份發酵,當時《紐約時報》刊登了對莫斯科反興奮劑實驗室前主任格里戈里·羅德琴科夫的采訪。他表示,至少15枚俄羅斯在索契冬季奧運會獲得的獎牌是俄“興奮劑計劃”的一部分。
7月18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專門委員會在多倫多發布報告。該委員會負責人麥克拉倫表示,對興奮劑樣本進行舞弊的決定由俄羅斯體育部副部長尤里·納戈爾內親自做出,同時該部部長維塔利·穆特科似乎知道舞弊的情況。
報告公布後,WADA建議禁止全體俄羅斯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包括里約熱內盧奧運會。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此前稱政治再次介入體育很危險。他認為,對人類起著巨大團結作用的奧林匹克運動再次落入分裂的邊緣。
俄羅斯體育部針對國際田聯的決定發表聲明說,他們對此感到“極為失望”。聲明表示,“由於一些運動員和官員的錯誤行為,清白的運動員的夢想遭到毀滅。他們付出多年的犧牲希望能夠競爭奧運,但是這些犧牲看上去將付諸東流。”
“自從國際田聯實施禁令之後,我們盡一切可能的努力試圖重新獲得國際社會的信任,我們重新建立了由令人尊敬的國際專家所領導的反運動禁藥機構。”
“我們的田徑運動員正在受到英國反運動禁藥機構的檢測,每個運動員都在接受常規測試的基礎上再增加至少三次測試。”
“我們沒有任何隱瞞,我們認為我們已經滿足了國際田聯提出的解禁條件。”
但是國際田聯認為,俄羅斯根深蒂固的容忍使用運動違禁藥物的文化並沒有改變,田徑運動隊的主教練也不願意承認使用運動禁藥的嚴重程度。
國際田聯還表示,俄羅斯體育部要為系統性的使用運動禁藥和掩蓋事實負責。
(綜合自中新網、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