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險企償付能力報告:利潤、現金流為負的企業有哪些?

近日,非上市險企先後披露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在資本市場上生龍活虎的幾家險企也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其中,富德生命人壽依舊處於虧損狀態,盡管幅度有所收窄,但其現金流壓力持續增加;前海人壽的凈利潤和凈現金流水平處於上升通道,同樣盈利的還有安邦人壽、華夏人壽以及四次舉牌天宸股份的國華人壽,但華夏人壽凈現金出現負值。另外,頻頻現身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列表,鐘愛短線炒作的恒大人壽其凈利潤和凈現金流卻雙雙為負。

事實上,“償二代”體系下,償付能力風險以及流動性風險通常作為兩個非常重要的監管指標來約束保險公司的業務行為。其中,流動性往往比盈利與否更加重要,保險公司之所以能夠連續虧損多年不破產,關鍵在於充足的流動性。而當保險公司的凈現金流為負數時,流量壓力就會明顯存在,甚至保險資金的投資組合也會來帶相應變化。

高現價產品的後遺癥

近年來,險資以其彪悍的身影在權益類市場上呼風喚雨,尤其是部分中小保險的投資策略之狠而被稱之為“野蠻人”,其中,包括前海人壽、安邦人壽、富德生命人壽、恒大人壽、珠江人壽等都是A股市場上的聚焦點。

前期“萬寶華”股權大戰的挑戰者前海人壽,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其凈利潤為65.49億元,凈現金流為184.94億元,監管指標均處於較好水平。

生命人壽依舊虧損中,三季度凈利潤為虧損215505萬元,但虧損幅度逐漸收窄,其二季度末虧損為291356萬元,一季度末虧損為381089萬元。但現金流水平不容樂觀,報告顯示:生命人壽2016 年一季度業務凈現金流入 7454236 萬元,二季度凈現金流出520111 萬元,三季度凈現金流出2531607 萬元。

對此,生命人壽在二季度末曾表示,由於有大量高現價產品到期退保,所以未來一季度現金流預計為凈 流出,其余後續季度及年度預計為凈流入。但由於壓力測試情景非常嚴格,壓力情景中新業務簽單保費急劇下降,僅為上年度的 20%,極大增加了現金流壓力,且不允許公司出售相應資產,故未來三年凈現金流均為負。

另外,恒大系旗下的恒大人壽近日以其“詭異”的持股風格在資本市場上引起軒然大波。

但其披露的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卻少了這份兇狠,隱憂初現:三季度,恒大人壽保險業務收入6.51億元,凈資產110.62億元,凈利潤為虧損 9.65億元,前三季度,恒大人壽已經累計虧損11.93億元。但與其虧損相比,更令人擔心的是恒大人壽的現金流猛然惡化,報告顯示:其第三季度凈現金流為-31.27億元,而一季度時,凈現金流為28.42億元。

對此,恒大人壽解釋,本季度凈現金流為負數,其中業務現金流為正數,投資現金流為負數。即三季度加大了資產的投資與配置,使得投資現金流出較二季度增加幅度較大,導致本季度凈現金流為負。 但恒大人壽同時表示,這並非表示公司出現流動性缺口,整體流動性仍然充裕,9 月底賬面剩余資金 37.3 億元, 本年度累計凈現金流 2.9 億元。

統計顯示:截至10月31日,恒大人壽已在積成電子、中元股份、棟梁新材、國民技術、梅雁吉祥和金洲管道共六只新進股票中持倉比例均出奇一致的達到4.95%,距離舉牌公告線僅一步之遙。

但就在大家還沒從驚嘆中緩過神來,近日又將其所持有的梅雁吉祥股份全部減持。

根據恒大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凈現金流為28.42億元。其主要原因是在一季度再次獲得股東方 20 億的投資捐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流動性水平,並預計未來 3 季度發行資本補充債。二季度並未披露具體的凈現金流金額,但恒大人壽同時透露7 月將再次獲得股東方投資捐贈 15 億,以補充公司流動性。

同樣凈現金流出現負值還有華夏人壽,其三季度凈現金流為-34.70億元,另外,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僅為79.60%,盡管較二季度末有一定的提升,但依舊低於100%,所幸凈利潤指標已經扭虧為盈。

盈利的還有安邦人壽以及四次舉牌天宸股份的國華人壽,根據國華人壽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本季度末實現凈利潤5600.69萬元,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4.32%,上季度末為99.91%,凈現金流為151.44億元。目前國華人壽持有天宸股份已經達20%。

現金流保衛戰

事實上,近年來,由於退保率激增以及和滿期給付的壓力,保險公司的現金流普遍“壓力山大”,尤其是在償二代的壓力測試下,部分險企的萬能險賬戶由於中短存續期新政、滿期給付和退保支出較大等原因,導致現金流持續為負值。

根據畢馬威發布的《償二代2016年二季度公開信息披露分析》顯示:2016年二季度,保險行業總體凈現金流較上季度有所惡化,凈現金流為負的公司由一季度的41家增加到二季度的60家。而凈現金流下降的公司中,既包括傳統大型公司,也包括中外資中小保險公司。

對此,畢馬威表示,就人身險公司而言,拖累流動性的因素可能包括大量高現價產品到期或者退保、保費增速放緩等。

而彌補流動性缺口的手段大致包括增加流動性資產配置比例、補充資本、嚴控費用、變賣或贖回資產以確保現金流充足、減少退保率等。

比如,恒大人壽表示,為了應對極端壓力下的流動性需求,公司擬采取如下措施:配置大量優質流動性資產,包括現金、貨幣基金、短期存款等。在下季度接受股東方投資捐贈,大幅提升公司的總資產規模。同時,公司已經制定了新的增資計劃,計劃發行次級債。

另外,吉祥人壽在二季度現金流為負值時提出了四條應對措施,包括加強業務團隊考核,加強費用預算管理;適時調整投資資產組合,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有效控制風險較高的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最大限度地降低權益類資產價格下降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強可變現資產額度:出售相關資產;以及密切關註退保事件,以盡可能的減少退保。

生命人壽表示將持續對資產進行優化, 盤活存量資產;在現金流存在嚴重缺口等特殊情況下,可以提前退出非戰略性持有的項目,以滿足公司現金流需求。

今年三季度,瑞泰人壽凈現金流為-1.21億元,對此,瑞泰人壽解釋,其歷史業務結構以投資連結和萬能投資型產品為主,呈現新單保費現金流占公司整體現金流比重大、續期保費現金流規模比重小的特點。

而為了應對未來可能面對的資金缺口,瑞泰人壽表示,將通過資產贖回或回購的方式解決資金缺口:在資金缺口金額為 1 億以下時,優先以正回購或以出售權益類資產的方式填補缺口;當資金缺口金額超過 1 億時,以外部評級從低到高的原則出售債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975

償付能力吃緊 舉牌“大戶”前海轉型、恒大發債

隨著2016年四季度險企償付能力報告的出爐,舉牌“大戶”們的償付能力情況也隨之公之於眾。

根據第一財經梳理,前海人壽、恒大人壽兩家處於風口浪尖上的舉牌“大戶”去年四季度的部分償付能力指標均較三季度有所下降,且部分指標接近監管“紅線”。而在去年一季度分類監管評價中被評定為D類的富德生命人壽,尚未收到保監會去年二、三季度“償二代”下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

面對吃緊的償付能力,前海人壽回應稱是近期資本市場下跌所致,並將積極推動公司業務轉型。恒大人壽則表示將發行資本補充債“解渴”。

恒大、前海償付能力吃緊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00家保險公司發布了2016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中,幾家舉牌“大戶”的償付能力情況尤受關註。

據第一財經梳理,在幾家萬能險業務較多的險企中,前海人壽和恒大人壽四季度的部分償付能力指標較為逼近監管“紅線”。

其中,前海人壽四季度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56.23%及112.47%,分別較三季度末的76.72%及143.93%有所下降;恒大人壽的上述兩個指標分別為106.11%和109.68%,而其三季度末上述兩個指標則為175.30%及179.73%。

根據償付能力監管相關規定,保險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要求不低於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

就此來看,前海人壽及恒大人壽雖然仍舊符合償付能力監管要求,但是前海人壽56.23%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及恒大人壽109.68%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都已經逐漸逼近監管“紅線”。

對於償付能力充足率的下降,前海人壽回應稱,可能主要來自近期資本市場的股價下跌。

華寶證券行業分析師李真在研究報告中表示,股市下跌會使得部分保險公司認可資產和認可負債的差額逐步縮小,甚至出現負差額的情況,償付能力充足率也隨之下降。隨著保險行業開始深度參與資本市場,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對市場波動將更加敏感,這對保險機構特別是中小保險機構投資運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保監會三季度的風險綜合評級中,前海人壽和恒大人壽分別被評定為B類及A類。

不過,在恒大人壽截至去年末92億元的凈資產中,有90億元是通過股東直接註入資本公積的形式實現的,對此有市場人士質疑稱此種方式繞過了正常增資的審批監管卻增厚了其“資本墊”。

在去年三季度保監會委托重慶保監局對恒大人壽所進行的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能力評估中,其得分為65.12分。這一得分低於同期壽險公司76.35分的平均得分,是7家低於70分的壽險公司之一。

據了解,2016年5~8月期間,保監會曾對前海人壽、恒大人壽、華夏人壽、東吳人壽等9家公司開展萬能險專項檢查,並對發現問題的公司下發了監管函,責令公司進行整改。

和前海人壽、恒大人壽一樣於去年底收到監管函的華夏人壽、東吳人壽四季度償付能力充足率則相對較為充足。其中,華夏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86.31%及125.85%,而東吳人壽由於股東增資的原因上述兩個指標均高達358.35%。

富德生命人壽則面臨另一種境地。根據其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期末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75%和114%,優於前海人壽,而其三季度末的上述兩項指標為78%和104%。但在2016年一季度分類監管評價中,富德生命人壽被評定為D類。盡管其已報送2016 年二、三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的數據,但尚未收到保監會關於公司二、三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的通知。

2016年2月,富德保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峻被有關部門帶走協助調查。保監會也在去年進駐富德生命人壽進行調查。業內人士分析稱,目前富德生命人壽尚未收到風險評級結果或與保監會調查還未結束有關。

一個轉型,一個發債

盡管這幾家熱點險企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符合監管規定,但對於逐漸逼近監管“紅線”的償付能力指標以及保監會的“重點關註”,前海人壽和恒大人壽均拿出了自己的改善計劃。

其中,前海人壽表示,針對保監會要求完成萬能賬戶整改的工作,前海人壽除了立刻暫停萬能險新業務的銷售工作之外,已確定了萬能賬戶分拆原則,即整改完成後,每一個萬能單獨賬戶只對應一個結算利率,並從2017年1月1日起,全面落實萬能單獨賬戶管理的要求,將存量業務從目前的2個萬能單獨賬戶分拆為了5個萬能單獨賬戶。

同時,將積極推動公司業務轉型,大力發展長期儲蓄型產品和長期保障型產品。前海人壽表示,其目前現金流充足,使用現金流壓力測試的方法對公司未來三年的現金流進行評估,測試結果顯示公司整體未來各期現金流均為凈流入。

而恒大人壽方面,針對低於平均分的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評估分,其表示,目前公司償付能力風險管理存在三點不足:一是公司以萬能險為主的業務結構對償付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風險管理的實踐經驗不足;二是本次償付能力評估準備時間略為倉促;三是公司原風控部門僅有6人,人員較為薄弱。但目前已積極開展業務結構轉型,總公司風險管理部門也已經有15名專職人員。

在流動性方面,恒大人壽表示,為了使公司能夠應對極端壓力下的流動性需求,恒大人壽配置了大量優質流動性資產,包括現金、貨幣基金、短期存款等。上述優質流動性資產能滿足公司可以預期到的退保、大額賠付、滿期給付。同時,為了豐富融資手段,降低融資成本,恒大人壽表示計劃發行資本補充債。此外,針對保監會暫停委托股票投資業務的監管函,公司將落實並進一步完善股票投資內控機制,並嚴控股票投資配置比例,嚴控股票持有期限。

李真表示,根據“償二代”市場風險最低資本的精算和相關系數矩陣來看,分散投資有利於降低保險公司最低資本的占用,從而提高其償付能力充足率。因此根據現有“償二代”的規定,尋求多元化的投資策略不僅可以分散風險,而且還能節約最低資本,提高償付能力充足率。同時根據“償二代”中風險因子規定,其預計境外發達市場固定收益類市場(基礎因子0.0762)、基礎設施股權投資計劃(基礎因子0.12)會受到保險公司配資青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932

新光海航人壽償付能力不達標 今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將下滑至-186.68%

屋漏偏逢連陰雨。繼兩大股東轉讓股份、公司股權結構生變之後,新光海航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新光海航人壽”)償付能力持續惡化,已經持續低於最低監管指標。

新光海航人壽近日披露的2016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已由2016年三季度的-69.78%下降至四季度的-116.45%,並預測今年一季度將下滑至-186.68%。

償付能力不達標 被評級為D類保險公司

償付能力是保險公司償還債務的能力。在“償二代”考核體系下,保險公司應當具有與其風險和業務規模相適應的資本, 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保持50%和100%以上即滿足監管要求。

由於償付能力不達標,在監管評級中新光海航人壽表現不佳。報告顯示,根據中國保監會財務會計部《關於 2016 年第 2 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分類監管)評價結果的通報》、《關於2016年第3季度風險綜合評級(分類監管)評價結果的通報》內容,公司在保監會2016年第2季度、第3季度監管評價中,均被評定為D類保險公司。經分析,公司被評為D類公司的主要原因及風險點,集中在“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

而償付能力不達標引發的暫停開展新業務、新設機構等一系列監管措施,已經令新光海航如履薄冰。目前,保監會已經對新光海航人壽采取了如下監管措施: (1)暫停公司增設分支機構; (2)監管約談,要求雙方股東於 2015 年 7 月底之前提出改善償付能力方案; (3)責令公司自 2015 年 11 月 23 日起停止開展新業務。

新光海航人壽方面表示,就公司現階段償付能力狀況,管理層已經多次向監管機關進行匯報,同時公司正積極采取措施,以緩解償付能力不足的相關風險,具體如下:一、協助推動股權轉讓。公司於 2016 年第 4 季度推動召開了公司董事會,就股權轉讓議題進行磋商,並作出股權轉讓決議。二、再保險安排。公司對現有產品進行再保險安排,通過辦理再保險,降低對最低資本要求,增加實際資本。三、投資管控 公司采取了高現金比例,低權益投資比例的投資策略,以確保公司資產穩健及流動性。四、費用管控。公司已經減少營銷費用及日常開銷,並暫緩執行非緊急、必要的重大資本支出計劃。五、持續監控。公司目前定期對本公司持續經營能力進行評估。

大股東生變 股權變更一波三折

事實上,除了償付能力不達標,新光海航人壽成立以來的經營狀況並不理想。2015年新業務已被暫停以來,使得公司的財務狀況愈加不堪。報告顯示,截止到2016年末,新光海航人壽保險業務收入0.27億元,凈利潤-0.30億元,凈資產-1.27億元。

公司經營狀況的持續虧損,發起成立的兩大股東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紛紛轉讓股權, 2016年新光海航人壽經歷了股權結構的變更。

2016 年 11 月 4 日,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新光海航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權轉讓》案,經參會所有董事舉手表決通過了《新光海航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權轉讓》案。

公司兩大股東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海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各自轉出持有的公司2.5億股份,此前其持股比例各占50%。新光海航人壽股權的接盤者為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國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光匯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但是,股權退出似乎並不那麽順利。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並未實現2.5億股份的全部退出,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國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接盤其轉讓的股份數量分別為0.75億股、0.5億股,也就是說,新光人壽股份有限公司依舊持有新光海航人壽股份1.25億股。

經過此番股份轉讓,海航集團實現了50%股份的全部退出,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轉讓了25%股權。

經過股權變更後,新光海航人壽的第一大股東為深圳市柏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55億股,持股比例51%,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退居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25%,深圳光匯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持有公司0.7億股,持股比例為14%,深圳市國展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0.5億股,持股比例10%。

新光海航人壽是由新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和海航集團共同組建的合資人壽保險公司,成立於2009年3月,註冊資本5億元。

截止到2016年末,新光海航人壽認可資產7.37億元,認可負債8.18億元,實際資本-0.81億元,核心一級資本為-0.81億元,附屬資本均為零,最低資本0.69億元,凈現金流-0.2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15

前海人壽2016年凈利41億 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提升至112%

前海人壽發布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業務收入436.75億,其中保險業務收入220億,凈利潤40.99億。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56.45%(監管要求50%以上),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12.9%(監管要求100%以上)。

年報顯示,公司目前的投資資產涉及市場風險的資產主要為權益類資產、歸為交易類及可供出售類的債券及投資性不動產。壓力測試顯示,權益類資產和不動產市場價格變動對公司投資收益和償付能力影響較大。

以2016年4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基準,進行上證指數變動的壓力測試。按照上證指數下跌20%、30%兩種情形,測試結果顯示,極端情況下的市場價格變化將引起權益類資產市值的較大波動,進而將對公司整體投資收益率和償付能力充足率造成較大沖擊。

以2016年4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基準,進行房地產價格變動的壓力測試。按照投資性房地產(不含基礎設施債權計劃和自用性不動產)價格下跌10%、20%、30%三種情形進行壓力測試,結果顯示當房地產價格下跌幅度較大時,將對公司整體投資收益率及償付能力充足率造成一定影響。

公告稱,2016年,公司從制度完善、內控評估、風險排查、指標監控、損失事件管理、系統升級等多個方面持續開展操作風險管理以及操作風險體系優化工作,不斷提升公司操作風險管理能力。期間,公司因受監管行政處罰,發生重大操作風險損失事件兩件,均為內部流程管理問題導致的監管罰沒,相關責任部門已對處罰涉及的問題進行整改與完善。

公司表示,將持續推進操作風險管理體系完善和優化,以進一步提升操作風險管理能力作為目標。

一是持續完善操作風險管理工具應用。在積極開展操作風險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切實全面運用並完善操作風險損失事件管理、操作風險與控制自我評估、操作風險關鍵指標體系等管理工具。

二是強化操作風險問題整改。根據操作風險日常管理中發現的問題,公司將認真梳理形成問題整改清單,並通過新升級的全面風險管理系統形成整改任務下發至各責任部門,借助系統的整改提醒與定期跟蹤功能,進一步推動操作風險問題整改的效率。同時,公司風險管理部門將加強問題整改反饋管理,增進與責任部門的溝通交流,在責任部門整改過程中提供及時的專業的風控建議與意見,保證有效整改完善公司業務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305

中法人壽靠股東借款“續命” 償付能力充足率連降六季至-2776.16%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02/1158343.html

日前,中法人壽公開披露了最新償付能力報告。內容顯示,與二季度相比,中法人壽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再降933.1個百分點至-2776.16%,延續了該組數據此前多個季度不達標的情形。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在已發布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的70余家人身險公司中,中法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更是排名墊底。

對於這種償付能力持續不足的情況,中法人壽方面解釋稱,因資本金長期未得到補充,在以風險為導向的償付能力評估體系下,其經營費用支出導致實際資本持續下降,公司總體的償付能力低於監管要求水平。

另外,消耗殆盡的資本金還令中法人壽陷入流動性枯竭的困境。據悉,為應對流動性危機,中法人壽陸續采取了協調股東借款、管理層降薪、削減非必要支出等應急措施暫緩風險暴露。中法人壽在最新的償付能力報告中透露:“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公司已向股東借款1.05億元,日常運營均靠股東借款維持。”

每經實習記者 胡楊 每經記者 宋戈 每經編輯 畢陸名

償付能力充足率再降

最新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中法人壽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2776.16%,較第二季度的-1843.06%環比下降了933.1個百分點,公司2017年第二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D級。

公開資料顯示,中法人壽償付能力不足的時間並不長。就在去年一季度,該公司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還有578.23%,處在很高的水平。然而,當時的中法人壽已經開始出現凈現金流由正轉負的情況,去年一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其凈現金流為-9915.04萬元,較前一季度環比減少了195.26%。

受此影響,中法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開始下滑。自去年二季度起,該公司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85.38%、-128.35%、-140.31和-277.08%。到今年二季度,中法人壽的償付能力大幅下降了1565.98個百分點至-1843.06%。而據中法人壽介紹,2016年9月末以來,由於償付能力不足,該公司暫停了新業務開展,根據2016年四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中法人壽在該季度未取得任何保險業務收入。

而如今,中法人壽再一次面臨同樣的考驗,三季度數據顯示,中法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為0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目前,中法人壽的官網只掛出中法京鴻舞兩全保險(萬能型)、中法鴻鑫三號年金保險(萬能型)及中法鴻鑫一號年金保險這三款產品,上架時間均在2015年。

而據中法人壽客服人員介紹,由於公司產品結構調整的原因,這僅有的三款產品也已經停售。“因為暫未接到通知,具體何時能恢複銷售,您可以繼續保持關註。”今年以來,中法人壽累計實現的保險業務收入也只有18.06萬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年內向股東借款1.05億

從最新的數據來看,中法人壽最近一次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D級,加上-2776.16%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若依照《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中的“險企償付能力達標必須同時滿足: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風險綜合評級達標標準為B類以上”,中法人壽顯然無法達標。

對此,中法人壽方面解釋稱:“因公司資本金長期未得到補充,在以風險為導向的償付能力評估體系下,公司經營費用支出導致實際資本持續下降,公司總體償付能力低於監管要求水平。”

除此之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公開資料顯示,中法人壽的註冊資本為2億元,與如今資本金動輒數十億元的不少壽險公司相比的確較少。因此,去年底,中法人壽醞釀通過約13億元的增資擴股來渡過難關,但遲遲沒能得到保監會的批準。

等不來增資批複,中法人壽只得向股東借款來維持日常經營。中法人壽方面透露:“為應對流動性危機,公司努力協調股東借款,已采取管理層降薪,削減非必要支出等多項應急措施暫緩風險暴露,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公司已向股東借款1.05億元。”

中法人壽最新的關聯交易分類合並信息披露季度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其分三次向持股50%的大股東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借款,借款金額分別是0.18億元、0.17億元、0.19億元,當季關聯交易金額合計達到0.54億元。而其余的借款則是同一股東於今年4月及5月陸續向中法人壽提供的。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法人壽的凈資產為-4672.94萬元。

另據中法人壽介紹,該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還包括人員不足。具體來說,因目前償付能力不足,經營費用管控,導致人員流失,招聘困難,存在部分關鍵崗位人員配備不足,無法保證履職的風險。《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中法人壽官網共列出多達60條的招聘信息,前述客服人員對此確認道:“這些職位都開放招聘,如果有興趣可以聯系頁面中顯示的相關工作人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671

流動性枯竭 中法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跌至-2776.16%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02/1158171.html

近期,中法人壽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中法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776.16%,延續此前多個季度不達標狀態。從經營指標來看,今年第三季度,中法人壽保險業務收入為0元,凈利潤為-2040萬元,凈資產為-4673萬元。

中法人壽表示,“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來,資本金從未得到過補充,因持續虧損,資本金已消耗殆盡,現金流持續凈流出,公司自2017年4月即出現流動性枯竭情形。同時,由於因目前公司償付能力不足,經營費用管控,導致人員流失,招聘困難,存在部分關鍵崗位人員配備不足,無法保證履職的風險。”

償付能力下滑933個百分點

日前,中法人壽發布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2776.16%,較第二季度的-1843.06%的環比下降了933.1個百分點,二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維持D級。

《證券日報》記者註意到,中法人壽第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為0元,上一次出現保險業務收入為0元的狀況,還是在2016年第四季度。

此前,中法人壽曾因上半年保險業務收入只有18萬元引發業界關註,今年一季度,中法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也僅有1.5萬元。

2016年9月末以來,中法人壽由於償付能力不足,暫停了新業務開展。中法人壽官網顯示,公司目前僅有中法京鴻舞兩全保險(萬能型)、中法鴻鑫三號年金保險(萬能型)、中法鴻鑫一號年金保險三款產品,在線購買的產品只有中法京鴻舞兩全保險(萬能型)。

中法人壽表示,公司目前面臨的主要風險有三點:一是償付能力不足,因公司資本金長期未得到補充,在以風險為導向的償付能力評估體系下,公司經營費用支出導致實際資本持續下降,公司總體償付能力低於監管要求水平;二是流動性不足,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來,資本金從未得到過補充,因持續虧損,資本金已消耗殆盡,現金流持續凈流出,公司自2017年4月即出現流動性枯竭情形;三是人員不足,因目前公司償付能力不足,經營費用管控,導致人員流失,招聘困難,存在部分關鍵崗位人員配備不足,無法保證履職的風險。

中法人壽官網顯示,相關人員招聘信息達到60多條,信息發布時間統一停留在2016年6月18日,招聘信息中不乏產品精算部總經理、培訓部總經理、個人業務部總經理等核心管理崗位。

年內向股東借款1.05億元

根據中法人壽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年度累計虧損6109.33萬元,7-9月份,公司凈利潤為-2040.19萬元。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中法人壽二季度末凈利潤也為-2040.19萬元。不過,第二季度中法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為16.53萬元。

實際上,今年四月份,中法人壽已經出現了流動性枯竭危機。為應對流動性危機,中法人壽努力協調股東借款,已采取管理層降薪,削減非必要支出等多項應急措施暫緩風險暴露,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已向股東借款1.05億元,日常運營均靠股東借款維持。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中法人壽第三季度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報告得知,第三季度,中法人壽分三次向大股東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鴻商控股)進行借款。

中法人壽三季度第一次借款交易日期為2017年7月,借款金額0.18億元;第二次借款交易日期為2017年8月,借款金額0.17億元;第三次借款交易日期為2017年9月,借款金額0.19億元。關聯交易合計金額0.54億元人民幣。

此外,今年4月份,為渡過流動性枯竭的困境,中法人壽分兩次向大股東鴻商控股借款0.14億元、0.20億元,5月份向東鴻控股借款0.19億元。

增資申請等待監管批複

要解決償付能力危機、流動性危機,增資是有效手段之一。中法人壽目前已經有一份增資申請等待保監會批複。

今年8月14日,中法人壽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了公司關於變更註冊資本及股東有關情況的兩則公告。公告顯示,中法人壽擬新增註冊資本13.0005億元。

目前,中法人壽的股東結構為鴻商控股持股50%、北京人濟九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人濟九鼎)和法國國家人壽保險公司(下稱法國人壽)各持有25%股權。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若此次增資獲得保監會批複,則股權結構將會出現以下變化:一是此次增資引進新股東廣西長久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中長久汽車擬出資4.29億元,持股比例28.57%,躍居中法人壽第二大股東。另外,寧德時代出資2.99億元,持股比例19.9%。二是根據《股權管理辦法》規定,保險公司單一股東持股上限不得超過33.33%,此次增資擴股,大股東鴻商控股擬出資3.99億元,持股比例將由50%稀釋至33.3%的監管紅線,頂格持股。三是中法人壽創始股東法國人壽不參與此次增資方案,股權將由25%最終稀釋至3.33%。

此次增資擴股方案若能順利被保監會批複,中法人壽的註冊資本將增至15.0005億元。按《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註冊資本大於5億元才能進行全國性保險業務,中法人壽界時可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保險業務。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達了對中法人壽此次增資能否順利落地的擔憂,現在監管層對於保險公司股東資質審核趨嚴,能否獲批還不好說。

值得註意的是,包括此次增資方案在內,自2016年11月起,中法人壽一共向保監會遞交了三個版本的增資方案,到目前為止均未得到保監會的批複。

需要特別註意的是,《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第三十五條規定,對於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負或實際資本連續兩個季度低於5000萬元的保險公司,中國保監會可以采取接管、申請破產以及中國保監會認為必要的其他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672

流動性枯竭 中法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跌至-2776.16%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02/1158171.html

近期,中法人壽披露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中法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776.16%,延續此前多個季度不達標狀態。從經營指標來看,今年第三季度,中法人壽保險業務收入為0元,凈利潤為-2040萬元,凈資產為-4673萬元。

中法人壽表示,“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來,資本金從未得到過補充,因持續虧損,資本金已消耗殆盡,現金流持續凈流出,公司自2017年4月即出現流動性枯竭情形。同時,由於因目前公司償付能力不足,經營費用管控,導致人員流失,招聘困難,存在部分關鍵崗位人員配備不足,無法保證履職的風險。”

償付能力下滑933個百分點

日前,中法人壽發布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2776.16%,較第二季度的-1843.06%的環比下降了933.1個百分點,二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維持D級。

《證券日報》記者註意到,中法人壽第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為0元,上一次出現保險業務收入為0元的狀況,還是在2016年第四季度。

此前,中法人壽曾因上半年保險業務收入只有18萬元引發業界關註,今年一季度,中法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也僅有1.5萬元。

2016年9月末以來,中法人壽由於償付能力不足,暫停了新業務開展。中法人壽官網顯示,公司目前僅有中法京鴻舞兩全保險(萬能型)、中法鴻鑫三號年金保險(萬能型)、中法鴻鑫一號年金保險三款產品,在線購買的產品只有中法京鴻舞兩全保險(萬能型)。

中法人壽表示,公司目前面臨的主要風險有三點:一是償付能力不足,因公司資本金長期未得到補充,在以風險為導向的償付能力評估體系下,公司經營費用支出導致實際資本持續下降,公司總體償付能力低於監管要求水平;二是流動性不足,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來,資本金從未得到過補充,因持續虧損,資本金已消耗殆盡,現金流持續凈流出,公司自2017年4月即出現流動性枯竭情形;三是人員不足,因目前公司償付能力不足,經營費用管控,導致人員流失,招聘困難,存在部分關鍵崗位人員配備不足,無法保證履職的風險。

中法人壽官網顯示,相關人員招聘信息達到60多條,信息發布時間統一停留在2016年6月18日,招聘信息中不乏產品精算部總經理、培訓部總經理、個人業務部總經理等核心管理崗位。

年內向股東借款1.05億元

根據中法人壽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公司年度累計虧損6109.33萬元,7-9月份,公司凈利潤為-2040.19萬元。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中法人壽二季度末凈利潤也為-2040.19萬元。不過,第二季度中法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為16.53萬元。

實際上,今年四月份,中法人壽已經出現了流動性枯竭危機。為應對流動性危機,中法人壽努力協調股東借款,已采取管理層降薪,削減非必要支出等多項應急措施暫緩風險暴露,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已向股東借款1.05億元,日常運營均靠股東借款維持。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中法人壽第三季度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報告得知,第三季度,中法人壽分三次向大股東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鴻商控股)進行借款。

中法人壽三季度第一次借款交易日期為2017年7月,借款金額0.18億元;第二次借款交易日期為2017年8月,借款金額0.17億元;第三次借款交易日期為2017年9月,借款金額0.19億元。關聯交易合計金額0.54億元人民幣。

此外,今年4月份,為渡過流動性枯竭的困境,中法人壽分兩次向大股東鴻商控股借款0.14億元、0.20億元,5月份向東鴻控股借款0.19億元。

增資申請等待監管批複

要解決償付能力危機、流動性危機,增資是有效手段之一。中法人壽目前已經有一份增資申請等待保監會批複。

今年8月14日,中法人壽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了公司關於變更註冊資本及股東有關情況的兩則公告。公告顯示,中法人壽擬新增註冊資本13.0005億元。

目前,中法人壽的股東結構為鴻商控股持股50%、北京人濟九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人濟九鼎)和法國國家人壽保險公司(下稱法國人壽)各持有25%股權。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若此次增資獲得保監會批複,則股權結構將會出現以下變化:一是此次增資引進新股東廣西長久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中長久汽車擬出資4.29億元,持股比例28.57%,躍居中法人壽第二大股東。另外,寧德時代出資2.99億元,持股比例19.9%。二是根據《股權管理辦法》規定,保險公司單一股東持股上限不得超過33.33%,此次增資擴股,大股東鴻商控股擬出資3.99億元,持股比例將由50%稀釋至33.3%的監管紅線,頂格持股。三是中法人壽創始股東法國人壽不參與此次增資方案,股權將由25%最終稀釋至3.33%。

此次增資擴股方案若能順利被保監會批複,中法人壽的註冊資本將增至15.0005億元。按《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註冊資本大於5億元才能進行全國性保險業務,中法人壽界時可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保險業務。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達了對中法人壽此次增資能否順利落地的擔憂,現在監管層對於保險公司股東資質審核趨嚴,能否獲批還不好說。

值得註意的是,包括此次增資方案在內,自2016年11月起,中法人壽一共向保監會遞交了三個版本的增資方案,到目前為止均未得到保監會的批複。

需要特別註意的是,《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第三十五條規定,對於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負或實際資本連續兩個季度低於5000萬元的保險公司,中國保監會可以采取接管、申請破產以及中國保監會認為必要的其他措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673

去年末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率遠高達標線,三家險企償付能力不達標

2017年是償二代正式實施的第二年。償二代實施以來,償付能力指標運行平穩。6月4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2017年度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工作情況的通報(以下簡稱“通報”)。

據《通報》數據顯示,2017年末,行業169家保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51%,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0%,顯著高於100%和50%的達標線;實際資本3.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4390億元;最低資本1.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075億元;綜合償付能力溢額2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315億元。

銀保監會表示,2017年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穩定,行業風險總體可控,防範和化解風險的能力得到提升,經驗不斷積累,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償付能力充足率顯著高於達標線

以償付能力監管為核心加強風險研判與防控、深入推動償二代全面落地實施、持續改進償付能力監管制度、積極開展償二代國際交流與合作是原保監會2017年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主要工作內容。

去年4月11日償二代二期工程啟動,同年9月,原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計劃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圍繞完善監管規則、健全運行機制、加強監管合作三大任務開展26項具體工作,實現償二代全面升級。

從行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來看,2016年第1季度至2017年第1季度,該指標由277%下降至255%,平均每季度下降5.5個百分點;原保監會“1+4”系列文件出臺後,2017年第2季度至第4季度,該指標由255%下降至251%,平均每季度下降1.4個百分點,降幅明顯收窄。

在償二代監管體系下,銀保監會根據保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以及對難以量化風險的評價結果對保險公司進行綜合評級,並將其分為A、B、C、D四類,A為風險最低,D為風險最高。

根據2017年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顯示,A 類公司的占比逐漸提升,從第1季度的55%上升至第4季度的63%;B類公司的占比逐漸下降,從第1季度的42%下降至第4季度的35%;C類和D類公司由第1季度的5家下降至第4季度的3家。

目前,保險公司已經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了2018年第一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上市四大險企償付能力接近,均超過200%。

其中,在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方面,中國人壽2018年Q1的數據分別為270.82%、270.86%,2017年Q4則為277.61%、277.65%;太平洋人壽2018年Q1的兩項數據均為255%,2017年Q4則為245%;平安人壽2018年Q1的數據分別為226.56%、233.76%,2017年Q4則為226.47%、234.13%;新華人壽2018年Q1的數據為272.48%、277.93%,2017年Q4則為275.93%、281.67%。

根據償二代的監管指標標準,只有當保險公司同時符合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標準為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標準為100%、風險綜合評級達標標準為B類以上,三個指標同時達標的為償付能力達標公司;任意一項指標不達標的,為償付能力不達標公司。

根據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的2018年Q1各險企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共有三家險企的風險綜合評級為B類以下,分為珠江人壽(C類)、新光海航(D類)、中法人壽(D類)。

其中,在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方面,珠江人壽2018年Q1的數據為88.42%、87.97%,2017年Q4則為101.94%、102.46%;新光海航2018年Q1的數據均為-4.2754%,2017年Q4均為-4.5628%;中法人壽2018年Q1的數據均為-5226.32%,2017年Q4均為-4035.94%,償付能力均不達標。

打好銀保業金融風險攻堅戰

當前,保險業正處於防範化解風險攻堅期、多年積累深層次矛盾釋放期和保險業發展模式轉型陣痛期的“三期疊加”階段,各類風險相互交織,風險形勢仍然複雜嚴峻。

在此背景下,銀保監會指出,目前保險業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少數問題公司風險突出公,激進擴張,違法違規經營,野蠻生長,成為風險積聚的多發區;二是部分公司償付能力下行壓力較大。

據悉,2017年共有7家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一直處於100%至150%的關註區域。部分公司的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等風險高位運行,風險綜合評級處於持續下降階段。

同時,部分公司存在償付能力數據不實問題。償付能力數據真實性檢查發現,部分公司存在資產不實、準備金不實、資本不實、風險綜合評級基礎數據不實和信息披露數據不實等問題。

另外,部分公司還存在公司治理失效問題。例如,有的公司陷入公司治理僵局,償付能力長期不達標;有的公司股權關系不透明、股東行為不合規;有的公司董事會、管理層矛盾激化,引起媒體關註。

銀保監會表示,2018年將會穩中求進,從嚴監管,切實做好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工作。首先,打好銀行業和保險業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2018年是打好三年攻堅戰的第一年,要重點消除病癥,做好問題公司的風險處置工作,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遏制突出風險點,防止單體風險和局部風險疊加擴散。

其次,大力推進償二代二期工程建設。按照“同時啟動、急用先行、三年完工”的總體思路,同時啟動償二代二期工程全部建設項目。對於重要和緊急的項目優先推進,成熟一個,發布一個,實施一個。2018年,著力推進《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等的修訂工作,計劃完工完善監管規則類項目6個、健全執行機制類項目2個、專題研究類項目3個。

三是不斷加強償付能力風險分析監測。研究建立多維、立體的償付能力風險分析監測體系,升級改造償二代監管信息系統,完善數據采集、校驗和分析模塊,不斷提高行業償付能力、風險情況分析的質量和效率,持續增強識別、監測、防範和化解風險的能力。

四是進一步健全償二代執行機制。完成償付能力數據真實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加大查處力度,對造假公司采取嚴厲措施。整合監管資源,建立常態化的償付能力數據真實性檢查制度。持續推進償付能力風險管理要求與評估(SARMRA)和風險綜合評級(IRR)工作。

五是繼續積極推進償二代國際交流與合作。據悉,去年5月原保監會與原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簽署《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險業監督關於開展償付能力監管制度等效評估工作的框架協議》。隨後,雙方多次共同召開工作會議和專題研討會,研討監管等效的配套機制和相關優惠政策。

銀保監會表示,將深化與香港的等效評估工作,推進我國償二代與歐盟償付能力Ⅱ的等效評估,加強償付能力監管的國際合作,繼續積極主動參與國際保險監管規則制定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313

一季度4家壽險償付能力不達標,新增吉祥人壽

當前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穩定,一季度末險企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48%和237%,但有4家險企在風險綜合評級中不達標。這是銀保監會工作會議最新透露的信息。

一季度,4家壽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分別是珠江人壽、新光海航、中法人壽,相比上季度,新增吉祥人壽1家償付能力不達標。

近日,銀保監會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第42次工作會議。會議強調,當前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但風險形勢依然複雜嚴峻。銀保監會將穩中求進,從嚴監管,確保機構改革和監管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據悉,此次會議分析研究了2018年第一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和風險狀況,審議了第一季度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和對部分公司的監管措施,並對下一階段償付能力監管工作和風險防控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2018年第一季度末,納入本次會議審議的173家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8%,較上季末下降3個百分點;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7%,較上季末下降2.9個百分點。其中,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64%、243%和309%。經審議,120家保險公司在風險綜合評級中被評為A類公司,48家被評為B類公司,2家被評為C類公司,2家被評為D類公司。

之前,各家險企2018年一季度償付能力數據也相繼出爐,相比財險公司,壽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形勢嚴峻。

根據新規,償付能力達標必須同時滿足三項: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風險綜合評級不低於B級。

按此標準,相比上個季度,新增1家壽險公司償付能力不達標,即吉祥人壽,其余3家不達標壽險公司分別是珠江人壽、新光海航、中法人壽。

根據吉祥人壽2018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71.6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78.87%,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符合不低於100%的監管要求。同時,2018年3月,吉祥人壽向銀保監會報送了償付能力臨時報告,披露了經審計調整後的2017年四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下降至80.39%,該情形或將對其去年四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A產生不利影響。

銀保監會表示,對公司治理存在問題的公司采取必要措施,督促公司及時進行整改。對流動性風險較大的公司繼續加強跟蹤監測,督促公司切實抓好風險防控工作。

此前,銀保監會發布關於2017年度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工作情況的通報並表示,2018年將著力推進《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等的修訂工作,計劃完工完善監管規則類項目6個、健全執行機制類項目2個、專題研究類項目3個。對於重要和緊急的項目優先推進,成熟一個,發布一個,實施一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36

銀保監會:當前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穩定 風險總體可控

近日,銀保監會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第42次工作會議,會議分析研究了2018年第1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和風險狀況,當前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穩定。

2018年第1季度末,納入本次會議審議的173家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8%,較上季末下降3個百分點;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7%,較上季末下降2.9個百分點。

會議強調,對公司治理存在問題的公司采取必要措施,督促公司及時進行整改。當前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但風險形勢依然複雜嚴峻。銀保監會將繼續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央財經委會議和全國“兩會”精神,穩中求進,從嚴監管,確保機構改革和監管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全文: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第42次工作會議

近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第42次工作會議,陳文輝副主席主持會議。會議分析研究了2018年第1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和風險狀況,審議了第1季度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和對部分公司的監管措施,對下一階段償付能力監管工作和風險防控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當前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穩定。2018年第1季度末,納入本次會議審議的173家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8%,較上季末下降3個百分點;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7%,較上季末下降2.9個百分點。其中,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64%、243%和309%。經審議,120家保險公司在風險綜合評級中被評為A類公司,48家被評為B類公司,2家被評為C類公司,2家被評為D類公司。

會議強調,當前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但風險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將繼續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央財經委會議和全國“兩會”精神,穩中求進,從嚴監管,確保機構改革和監管工作“兩不誤、兩促進”。對公司治理存在問題的公司采取必要措施,督促公司及時進行整改。對流動性風險較大的公司繼續加強跟蹤監測,督促公司切實抓好風險防控工作。

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各成員部門的負責同誌參加了會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7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