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今日在公開市場將進行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3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央行進行28天期逆回購操作為近兩年來首次。
彭博新聞社援引一級交易商交易員表示,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進行3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和3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
央行今日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3.85%,28天期中標利率4.8%。
上周,中國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3.85%,這是時隔一年後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在達沃斯論壇上指出,中國央行一直在盡力維持穩定的貨幣供應,防止太多流動性進入市場。但經濟形勢時刻在變化,所以央行有時候釋放流動性,有時候回收流動性。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姜超此前預計,未來7天期逆回購招標利率有望接替此前的正回購利率,成為貨幣市場的定海神針,降低高企的貨幣利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300億元逆回購操作,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實現單周凈投放900億元人民幣。
中國央行周四再次進行了300億元人民幣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持穩在4.8%。
這是中國央行於1月22日時隔一年重啟逆回購工具後,連續第五次通過逆回購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上周央行兩度出手,單周實現凈投放550億元。本周二央行進行了550億元人民幣28天期逆回購和3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扣除本周將到期的300億元逆回購,單周凈投放900億。
更加頻繁的短期流動性操作並未阻止央行實施全面的寬松政策。
周三,中國央行宣布全面降準:
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結構調整的能力,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
各大券商分析師預計,此次降準有望為市場帶來7000-9000億流動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央行7月20日發布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稱,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7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當日有300億元逆回購到期,由此預計單日將實現凈投放450億元,為連續第三日凈投放。
市場人士指出,目前來看,央行兩度續做MLF,加上到期央票釋放的資金量,已可超額對沖本月全部到期MLF。同時,到18日為止,季度所得稅清繳則已基本結束,繳稅對短期資金面的擾動有望迅速消退。綜合考慮央票到期、財政支出、國庫現金定存操作,配合央行逆回購操作,預計月內資金面將處於適度寬松狀態。
中國央行7月26日發布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稱,當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
鑒於今日到期逆回購量為600億元,故今日逆回購投放後,周二單日凈投放資金700億元。不過,上周資金面趨緊的態勢在昨日並未得到有效緩解。在周一有逾千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回籠資金的情況下,昨日銀行間市場上,中短期質押式回購利率皆上行,其中,7天回購利率漲幅最大。
國信證券宏觀固收團隊今日研報指出,近日受財政存款上繳和大型商業銀行港股分紅的影響,銀行間市場資金面較為緊張。7月超儲率雖較6月降低,但央行貨幣政策意圖不變,仍將維持資金面的平穩,公開市場操作預計將相機觀察,未來央行在公開市場的投放力度將會加大,市場對短期資金面的波動不用過於擔憂。
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投放500億元,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進行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另外,公開市場今日有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
今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出現了少見的全線下跌,印證了銀行間市場資金面進一步轉寬,與此前市場預期一致。7月28日,短期的隔夜Shibor利率跌幅最大,下行了1個基點至2.0280%。
另外,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27日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維持不變,與此前市場預期相符。南京銀行資金運營中心指出,雖然美聯儲7月沒有加息,但預計年內至少仍有一次加息空間。未來隨著美元指數回調,人民幣匯率不太會一路貶值,更有可能呈現出順勢波動、波幅加大的特點。預計央行可能采取的流動性助力措施仍將以周期化、碎片化和結構化為特點。在此背景下,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總體預計繼續保持中性格局。
市場人士表示,央行加碼資金投放力度,顯然是為了緩解短期流動性偏緊的狀況。事實上,從26日午後,資金面已出現回暖征兆。得益於央行繼續“補水”支援,27日,貨幣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改善,主要期限回購利率紛紛自近階段高位回落。
據統計,進入7月下半月,在資金面收緊的同時,央行通過逆回購操作、續做MLF等累計實現資金凈投放3653億元。若將國庫現金定存操作考慮在內,則達到4153億元。央行通過多舉措、大規模的資金投放,逐步平抑了因繳稅等多重因素造成的流動性短時波動。
市場人士指出,資金面已基本恢複寬松,短期看,月末時點因素可能造成一定擾動,但在央票到期與逆回購操作等助力下,已難對資金面造成大的影響。跨月後,隨著月末因素消退,同時8月財政存款可能轉為凈減少,資金面仍有回暖空間,貨幣市場利率或回落至前期運行中樞水平,但仍需關註外匯市場波動可能對流動性造成的不利影響。
逆回購周一到周五的到期分別為1250、700、800、1000和900億元。
另外,上周六到期的755億元央票將延續到周一到期,無正回購到期。
周二,有1750億元三個月MLF到期,周五有620億元6個月MLF到期。
隔夜shibor報2.3080%,下跌1.20個基點。一個月shibor報 2.9457%,上漲2.94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3.0889%,上漲2.03個基點,連漲32個交易日,創2010年12月底來最長連漲周期。
公開市場本周共9350億元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五到期分別為1600億元、1800億元、2200億元、1450億元和2300億元,無正回購和央票到期。此外,12月7日(周三)還將有115億元6個月期MLF到期。
今日,中國央行進行了7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今天將有1600億逆回購到期, 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回籠600億元。
周五,中國央行公開市場將進行6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1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有200億逆回購到期。本周有1300億逆回購到期。
中信證券明明認為,央行暫停MLF續作,著力去杠桿;央行重啟公開市場操作,意在防風險;雄安起步,PSL或為基建投資再蓄力;在當前負債端成本難下,銀行面臨MPA與LCR考核的大背景下,去杠桿仍在路上,應保持謹慎。
中信建投稱,央行重啟逆回購在意料中,在巨大資金壓力下,央行展開PSL操作符合需要,後續公開市場操作的頻率和力度也都將明顯加強,以緩和資金面壓力,MLF續作概率較大。
國君固收稱,逆回購雖然重啟,但更多的是為了對沖公開市場操作集中到期以及4月份的繳稅壓力,對市場影響有限;相反近期密集出臺的監管文件引發的配置需求回潮可能會對利率產生不利影響。
申萬宏源認為,整體來看,央行在公開市場重啟流動性投放以及發放PSL,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對沖MLF到期對流動性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意在4月中下旬流動性趨緊之前進行投放操作,整體仍有較強的維持資金面基本穩定的意圖。後續密切關註4月中下旬逆回購操作情況以及PSL和MLF操作。4月中上旬以來,資金面整體較為寬裕,在去杠桿目標驅動之下,貨幣政策操作依然維持穩健中性。
周二,中國央行進行400億7天、200億14天、200億28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00億逆回購到期,凈投放700億。此外當日還有2345億MLF到期。同時,央行還對4月19日-25日的7天、14天、28天期逆回購需求進行詢量。
7天、14天和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2.45%、2.60%、2.75%,均與上次持平。
海通姜超認為,流動性方面緊縮預期難消,貨幣政策短期難再寬松,一是金融過度繁榮導致資產泡沫,3月信貸同比下降,銀行表內資產擴張開始放緩,但表外融資高增意味著表外加杠桿仍在繼續,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CD納入同業負債,MPA從嚴監管等政策或隨時到來。二是由於外占下降等原因,銀行超額準備金持續下降,測算2月超儲率已降至1.4%的歷史最低值,3月下旬以來央行持續凈回籠,貨幣市場資金偏緊。
申萬宏源稱,央行貨幣政策操作成為影響資金面成本的最重要因素。上周央行未續作到期MLF,但通過重啟逆回購和操作PSL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對沖,預計本周央行將繼續通過一定的凈投放維穩資金面,避免資金成本大幅擡升。
周五,央行進行600億7天、200億14天、200億28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有600億逆回購到期,凈投放400億,連續四日凈投放。此外,央行還對7天、14天、28天期逆回購需求進行詢量。
市場人士指出,繳稅高峰來襲,央行多措並舉實施維穩,流動性趨緊但總體無憂,後續隨著繳稅沖擊消退,資金面或有所改善,但5、6月份擾動因素多,持續寬松局面不可期。
根據往年情況看,因企業申報繳納一季度所得稅,4月份財政存款通常增加較多,稅款入庫會造成流動性回籠。根據往年情況看,4月稅款征期通常在20日前後結束,因此當前可能處在繳稅高峰期,對短期流動性造成一定的回籠效應。雖然央行投放了一定量的流動性,但因短期繳稅規模較大,流動性難免出現波動收緊。
華創證券認為,央行大手筆投放MLF,但只是邊際上緩和資金的緊張,資金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周一當天投放了4955億的MLF,主要是對沖周二2345億的MLF到期,也對沖17號順延15號的繳準以及4月中下旬開始的繳稅(4000-5000億)。但是從力度上看,4955億的投放明顯還是不夠的,因此後期不可對資金面過於樂觀。
海通姜超認為,流動性方面緊縮預期難消,貨幣政策短期難再寬松,一是金融過度繁榮導致資產泡沫,3月信貸同比下降,銀行表內資產擴張開始放緩,但表外融資高增意味著表外加杠桿仍在繼續,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CD納入同業負債,MPA從嚴監管等政策或隨時到來。二是由於外占下降等原因,銀行超額準備金持續下降,測算2月超儲率已降至1.4%的歷史最低值,3月下旬以來央行持續凈回籠,貨幣市場資金偏緊。
申萬宏源認為,整體來看,央行貨幣政策堅持穩健中性基調。央行重啟逆回購顯示央行呵護流動性意圖,但同時季度繳稅等流動性擾動因素發酵,將持續影響市場情緒,料本周資金面將會維持緊平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