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運用今年埃博拉疫病的傳播模型和航班數據計算預測,截至本月24日,埃博拉傳入英法兩國的可能性分別是50%和75%。
上述預測采用了截至本月1日的數據,是基於航班滿載得出的結果。考慮到現在已有很多往來西非的航班停飛,假設航班乘客減少80%,埃博拉蔓延英法兩國的可能性分別降至15%和25%。
今年西非暴發了史上最為慘重的埃博拉疫病,迄今為止已致將近7200人感染,3400多人死亡。9月下旬美國本土也發現了首個埃博拉病例,當時距美國總統奧巴馬公開表示埃博拉傳播到本土的幾率極低尚不足兩周。
美國的首例埃博拉患者為坐飛機抵美的利比里亞公民,其本人對入境時已感染埃博拉病毒並不知情。而目前埃博拉疫病肆虐的西非三國幾內亞、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都是法語國家,且航班往來法國頻繁,法國由此成為下一個極易出現埃博拉病例的國家。英國的希思羅機場是全球最大的航空樞紐,因此也較可能有攜帶病毒的埃博拉患者入境。
雖然此前英法都各有一名國民回國時發現感染埃博拉病毒,此後也都已治愈,但科學家的研究預示,更多的感染者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可能將埃博拉病毒帶到歐洲。
英國蘭開斯特大學傳染病專家Derek Gatherer將埃博拉傳染形容成“買彩票”。他說:
“如果像一些人預計的那樣,西非的疫情繼續肆虐,實際上還更嚴重,那麽飛往歐洲的航班上出現某個病例只是時間問題。”
上述科學家研究還發現,比利時出現埃博拉病例的可能性也較高,有40%,而西班牙和瑞士的風險都只有14%。
不過,美國西北大學生物與社會技術系統模型實驗室的教授Alex Vespignani提醒,作為傳染病,埃博拉疫情只要持續下去,它每天的風險就會有變化。問題只是誰運氣好、誰運氣差。
Vespignani認為,航班的確是一個影響傳播的因素,但幾內亞等上述西非三國與航班的關系各不相同,可能性也會有變化。
世界衛生組織(WHO)至今並未對飛往西非的航班做出任何限制,還鼓勵保持西非疫情最嚴重國家的航班正常運行。英國的一些航班已經暫時停飛。
以下WHO圖表展示了截至本月3日的西非埃博拉疫區病例數量,紅圈越大表示確診未超過21天的近期病例越多。(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海關總署網站5月7日發布《動植物檢疫監管司關於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和原木檢驗檢疫的警示通報》稱,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原木的現場查驗,一旦發現疑似病害癥狀、松材線蟲危害狀或活體害蟲,應取樣送實驗室進行檢測鑒定。在實驗室檢測期間,與之相關貨物不得放行。必要時,可采取預防性措施,防止有害生物逃逸;一旦確認為檢疫性有害生物,且情況嚴重的,作為臨時緊急措施,應依法對相關貨物采取退運或銷毀措施,並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總署。
附原文:
動植物檢疫監管司關於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和原木檢驗檢疫的警示通報
各直屬海關:
近期,上海、深圳、青島、廈門等海關在進口美國蘋果和原木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蘋果牛眼果腐病菌(Neofabraea perennans)、蘋果星裂殼孢果腐病菌(Phacidiopycnis washingtonensis)、蘋果球殼孢腐爛病菌(Sphaeropsis pyriputrescens)及南部松齒小蠹(Ips grandicollis)和象甲科(Curculionidae, spp.)、天牛亞科(Cerambycinae, spp.)幼蟲。為防止有害生物傳入,按照相關規定,這些不合格產品被作退運處理。
蘋果牛眼果腐病菌、蘋果星裂殼孢果腐病菌和蘋果球殼孢腐爛病菌是蘋果上十分重要的檢疫性真菌病害,南部松齒小蠹、象甲、天牛危害許多林業植物。這些有害生物多數在我國無分布,一旦傳入,將對我國農林業生產和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為防範外來有害生物傳入,保護我國農林業生產和生態安全,根據國際植物檢疫措施標準第20號《植物檢疫進口管理系統準則》和《出入境檢驗檢疫風險預警及快速反應管理規定》,現發布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和原木檢驗檢疫警示通報如下:
一、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原木的現場查驗,一旦發現疑似病害癥狀、松材線蟲危害狀或活體害蟲,應取樣送實驗室進行檢測鑒定。在實驗室檢測期間,與之相關貨物不得放行。必要時,可采取預防性措施,防止有害生物逃逸。
二、一旦確認為檢疫性有害生物,且情況嚴重的,作為臨時緊急措施,應依法對相關貨物采取退運或銷毀措施,並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總署。
三、總署將對口岸疫情檢出情況進行風險評估,適時調整預警措施。
動植物檢疫監管司
2018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