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年政府積極出招打擊樓市炒風,先後推出買家印花稅及特別印花稅「雙辣招」,令內地大戶及投資者卻步,整個住宅市場成交即時銳減,但樓價卻仍往上走,市場陷入乾升局面。今年上半年,即使政府不再出招,也勢必壓抑樓市,防止炒風再起。既然現時風高浪急,倒不如趁機增值自己,為往後買樓做好準備!本刊就買樓、驗樓、出租及賣樓四大方面,逐一提醒讀者應注意的陷阱。睇清樓市陷阱候機買樓 在買樓的過程中,買賣雙方傾妥價錢後,首先會簽訂一份臨時買賣合約(簡稱「臨約」),然後在十四日內簽訂正式買賣合約。由於臨約並非由律師草擬,而且簽訂時,亦不須律師在場,所以不少人對「臨時」二字存有誤解,以為沒有法律效力、隨時可以更改內容。 買樓:小心臨約條款 事實上,簽訂臨約後,所有內容已受到法律約束,律師會按照臨約的內容,草擬正式買賣合約,因此,在簽訂臨約時,絕不能掉以輕心。若簽訂臨約後,其中一方要求更改,必須得到對方同意,方能作實。現時臨約已有一套標準格式,合約內容大同小異,要留意的是當中的附帶條件,例如所買的單位是否連租約交易、有否連花園、車位會否一併出售等。著有《地產代理天書》一書的執業律師鍾卓成說:「曾經有村屋業主有心玩嘢,將地下一層分拆出售,買家見出入都必須經過花園,便一心以為包埋花園咁賣,但臨約上面無寫連花園,最終買家要多俾幾十萬買埋個花園。」 僭建有權踢契 此外,買樓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僭建。近年名人、高官、特首都有物業僭建問題,一般市民買樓時若然遇上同類情況,究竟應如何應付﹖鍾卓成律師指出:「買賣合約要求業主『以免除所有負擔及債項之情況下』出售物業,買家在完成交易前發現僭建都可以踢契。如果簽咗臨約,收到屋宇署出信叫賣方拆,佢又唔理,買家就可以告佢,強制叫佢去拆,延遲咗交易,仲可以要求賠償。」不過,若臨約上已註明有關的附帶條件,則另作別論。以特首梁振英山頂大宅僭建一事為例,買賣雙方在簽署臨約時,賣方已加入附帶條款,要求梁振英放棄追究物業可能有僭建,當時梁的代表律師反對,但梁仍然堅持買下,以致責任拖至今日仍須負責。 驗樓:敲牆聽聲肉眼驗細紋 置業後,就以為可以安居樂業﹖有時單位裝修得外表美觀,但其實問題多多,獨立驗樓師詹濟南表示,驗樓要從結構、安全、規格、耐用、美觀及舒適六大方向出發,「結構要睇吓有無裂紋影響單位結構,從裂紋的圖案、大小、闊度去判斷影唔影響到個結構。」他指,有時天花、橫樑、柱位等出現裂紋,亦未必會影響結構,「如果喺橫樑同柱位之間,出現一條四十五度的裂紋,則很大機會係結構性裂紋。」詹濟南指,自己驗樓的次序是先驗牆身、地板、門、窗、厠所,最後才到廚房。廁所及廚房最容易出現天花漏水,要拆下部分假天花,檢查有否水漬。驗外牆可伸手到窗外,用天線筆敲每個位聽聲,若有「空鼓」聲即表示有問題,「其實你行過樓梯口、走廊,睇吓啲牆有無老化殘晒,都知道外牆係咩環境。」驗窗亦是用天線筆在窗框與外牆之間的隙位敲,留意是否空心,「仲要摸吓窗框底,睇吓有無漏窩釘及螺絲;玻璃膠有無黏好封齊、有無裂紋、『起pok』、變色等。」 花灑淋牆測滲水 另外,由於廁所經常處於冷熱交替,故常出現滲水到下層的情況,驗廁所時,除了測試馬桶及浴缸的來去水位外,亦要開花灑淋向企浴缸的牆身,「曾經有一間化妝樓,我喺廁所一開花灑淋牆,另一邊個廳濕晒,原來係牆嗰啲『防水』甩晒。」至於安全性,是留意門、窗、地板有否不穩,要留意門的較位、門板、門框是否穩妥,地板有否不平,「最嚴重我睇過一間所有瓷磚地板都甩晒,但呢啲唔使驗,一眼就睇到。」在規格性方面,就是留意牆身、地板有否傾斜,「要用水平尺去度,例如批盪斜咗三毫米都可以,麻石牆最多可以斜一毫米,但雲石牆就捉得緊啲,唔可以斜多過零點五毫米。」詹濟南表示,一手樓的耐用性問題不大,是二手樓要憑經驗去評估。而且,買家其實亦可自行驗樓。 租樓:提防惡租霸 買樓作長線收租,則要留意租約細節,特別是連傢俬電器放租的單位,業主與租客之間,最常見為電器維修的責任起爭執。「大多數租約條款都係保障業主,若果租約無特別寫明邊個負責,其實係租客的責任,業主幫你係人情,唔幫你係道理,唔好到時拗,最好寫清楚。」執業律師鍾卓成道。 香港業主會主席佘慶雲關注租霸問題近廿年,處理過各式各樣的租務糾紛,「幾年前有個業主以一萬一千元出租長沙灣宇晴軒單位,點知個租霸反咬業主話佢無裝寬頻線,累到佢損失七百萬生意,要索償三百萬;仲剪爛洗衣機底喉,惡意破壞間屋。」佘慶雲指,幸好該業主保留了租約,內裡寫明包咩傢具,「租約無訂明要提供上網設施,業主根本不用付上責任。」 業主若不幸遇上租霸,在法律上租客欠租十五日,業主即可以追租,並申請收回物業。不過,鍾卓成及佘慶雲都指,審裁過程至少需時三至四個月,若遇上存心「玩嘢」的租霸,常以各種理由拖延聆訊,花上一兩年時間時有見之,佘慶雲憶述:「曾有業主足足用五十二個月才能收樓,故遇上租霸應盡早收樓,以免租霸白住單位愈耐,業主失去租金收入愈大。」 加條文保障自己 他囑咐業主切勿自行到單位收樓,點知租客反而報警話有財物損失,業主或會因此犯刑事罪。」業主應按法律程序,入禀土地審裁處收樓,效率最快。「小額錢債審裁處只可以追番租,但租霸通常有經濟問題,根本無力還錢。至於區域法院就要差唔多一年先可收到樓。」 所謂防患於未然,業主在出租物業時,便應慎防租霸,佘慶雲指:「大部分租霸都係租一萬蚊以下嘅樓,佢哋好多時會提供虛假資料。業主可以在簽訂租約時加上一條條款保障自己:『如有失實陳述,本人有權退還訂金棄租,至於地產代理之佣金概不負責』。」 業主亦要清楚租客的背景資料,例如:報住地址、工作證明等等,以確定對方有正當職業及穩定收入。他表示,曾有租客聲稱自己住大埔某條街一百幾十號,但翻查資料,該條街根本沒有一百號以上,租客明顯有意隱瞞資料,「這種人一定唔可以租,如果唔肯俾資料你嘅都係有古怪,唔應該租。」 賣樓:維修費用傾清楚 在法律上,賣樓要注意的事項與買樓相若,「同樣要留意附帶條件,但你身份由買家轉咗做賣家,要將對自己有利的條件寫低,保障自己。」鍾卓成律師說。現時經地產代理放盤仍是主流,業主可以到任何一間代理放盤,除非與經紀簽訂獨家代理協議,否則可向多間代理放盤。業主向代理簽「放盤紙」,即出售香港住宅物業的地產代理協議時,亦要留意代理模式,有單邊、雙邊或獨家代理三種。除了經地產代理外,業主還可選擇物業拍賣行及網上放盤。物業拍賣行的好處是曝光機會較多,拍賣行會為業主在報紙雜誌登廣告,甚至為單位舉辦開放日,並於該區張貼街招宣傳,一般收費約三千元,視乎委託期及宣傳模式等而定,成功出售單位後,業主須另支付百分之一樓價作為佣金。至於網上放盤,亦流行已久,好處是免佣金,但要靠自己核實買家身份,出差池的機會亦較大。 遺失屋契要宣誓 若賣樓前不幸遇上火災、水災,或在人為疏忽下,遺失屋契,該如何處理﹖執行律師梁永鏗指,土地註冊處登記了大部分屋契,業主可到該處申請一份屋契的認證副本,以證明屋契的內容,費用為二百五十元。「但好可惜,買賣樓宇需要用正本,小心的律師會索性叫買家踢契。唔踢契的話,賣方就要去宣誓,聲明呢份契因乜原因唔見咗,或者搵番上一手律師證明有交收。只要唔見契的原因合理,大部分人覺得業權穩妥,就唔會影響樓價。」 另外,去年中實施的強制驗樓計劃規定樓齡三十年或以上的物業都要進行驗樓以保障大眾安全,而由○九年開始,政府聯同房協及市建局推出「樓宇更新大行動」,以先付後退回的方式資助維修的業主,資助額由一萬六千至四萬元。由於政府登記會以業權持有人為單位,所以維修中途出售單位,便無法取回津貼費用,因此,賣方應就不同的維修階段,在臨約上註明附帶條件,若維修尚未開始,固然要商討維修費由哪方負責,假設賣方已支付部分,甚至全部維修費,則津貼如何分配要清楚於臨約上列明。 2013年樓市大事風雲變色 1.實用面積計價正式實行為統一市場標準及提高透明度,二手樓已率先於今年一月一日起,採用實用面積計價。由於實用面積不計及窗台及公共面積,採用這計價的好處是,更直接比較不同單位的「抵買度」,例如一個建築面積四百呎單位,樓價三百萬元,呎價七千五百元,若實用率有八成,實用面積三百二十呎,實用呎價則為九千三百元,但若實用率只得七成,實用呎價便高達一萬零七百元。2.一手盤依新法一手新盤亦會於今年四月開始以實用面積計價,讓消費者可以直接比較。去年政府已通過立法,規管一手樓銷售的《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新例下發展商出售物業時,若提供失實陳述或發放虛假誤導資料,均屬違法,最高可判監禁七年及罰款五百萬元,並加入民事申索條文。至於房屋委員會居屋廣告若涉及失實或誤導,房委會有關人士亦要負上刑責。至於示範單位、價單單位數量等,法例亦有作出明確規定,並設置五日冷靜期等,法例將全面涵蓋所有一手樓宇,並就一手樓設下定義。現時《條例》已經立法會通過,但當中並無執行細節,地產建設商會至今仍與政府開會討論,而未來負責執法的「銷售監管局」亦尚未成立。 3.2013年新盤急增政府決心增加土地供應,又連番出招打壓樓市炒風,發展商有見樓價高企,紛紛加快賣樓套現。利嘉閣數據顯示,今年全港將有一百一十一個新盤可供發售,涉及約三萬伙,估計實際推盤量一萬六千伙,較去年實際推盤量約一萬一千多伙,急增近四成,可望創近九年新高。在三萬伙可售新盤當中,以新鴻基(16)所佔的六千二百伙最多,其次是長實(1)的五千五百伙。新界區的新盤,將佔整體逾六成,當中新鴻基旗下的YOHO Town第三期將提供超過二千五百個單位,獨佔鰲頭,其次是恒基(12)及新世界(17)合作的尚悅二期,提供一千七百二十四個單位。九龍區的供應佔整體一成八,當中以會德豐(20)及新世界合作的柯士甸站C及D地盤較為矚目。港島區的供應佔整體一成七,最大型新盤為信置、合和(54)及市建局合作的灣仔利東街/麥加力歌街A地盤,涉及一千一百伙。4.政府決心加快供應 去年底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宣布,今年首季將主動推出六幅住宅用地招標,共可建三千伙單位,是近兩年供應最多的季度。六幅住宅用地分別位於啟德、何文田、沙田九肚山、屯門及將軍澳,其中一半為限量地,包括兩幅會實行「港人港地」政策的啟德第1H區地皮,及將軍澳第65C1區地皮。此外,另有三個鐵路上蓋項目,包括本月截標的荃灣西站六區、有待推出的西鐵朗屏站(南)及有待重推的大圍站,若能順利批出,合共可提供約四千六百伙單位。在資助性房屋方面,政府亦有決心增加供應。除了去年底推出房協的資助房屋綠悠雅苑,及剛截止的白表居屋免補價計劃,政府將於兩個月後推出最後一批八百多個居屋餘貨。不過,二千一百伙新居屋則要待明年才推出。梁振英政府打着適度有為的口號調控樓市,「政策市」已是不變事實,有意入市的準買家及業主宜緊盯政府的部署行事。 2013年部分潛在可推售新盤
| ||||||
「為什麼?」朋友問。
「杜指一再創新高,總有回落的一天,我也無法估計杜指何時下跌,只好盡量不要持貨過夜。」我說。
「那麼買熊證過夜好嗎?」朋友再問。
「妳叫我買牛證過夜我不敢,怕一旦杜指從高位回落之時受到拖累;妳要我買熊證過夜我又不敢,因為大市似乎仍然處於強勢,可不能逆水行舟呀!為何不等明天看清形勢再捲土重來呢?反正每天都有機會炒波幅。」我解釋。
結果朋友的中移動牛證在平手的情況下先離了場,留下匯控牛證過夜。
收市之後夜期開市之後不久突然飆升了近兩百點,估計是有好消息。果然,據說深港通已經獲得通過,晚上九點會有記者招待會。
「幸虧沒聽妳的話買熊證過夜,不然的話這回可是要變成『博瓜瓜』!如今可好了!明天高開就先把匯控牛證獲利,然後反手買熊證,正是一石二鳥。」我再向朋友解釋:「別忘了縱然深港通已經正式落實開通,可是真正開始運作還要等四個月之後,妳說大市有可能一直升上去,升足四個月嗎?這幾天大家都在買貨,目的還不是為了深港通一旦宣布開通就準備獲利,妳以為明天一定會大升嗎?隨時因為人人爭相獲利而出現『好消息出貨』的現象先升後跌,然後在深港通正式運作之前再多番炒上炒落,直至深港通正式運作為止,這段期間,妳還怕沒有機會『上下其手』嗎?」
明天一於候機買熊證,目標為恆指熊證、港交所(388)熊證及騰訊(700)熊證。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945
(梁淑怡/图)
全国22家民用机场方宣称候机楼商品“同城同价”,但71.2%受访网友表示没听说过。难道“同城同价”是一纸空文?
“如果能够有效解决机场的属性问题,平抑机场餐饮高价完全有可能做到。如果做不到,那么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平价’了”。
虽然是有高收入的知名演员,但90元的“天价午餐”还是让刘晓庆很“受伤”。
就在2016年8月,刘晓庆在某机场候机楼点了一碗面条、四碟小菜及一杯饮料。面对90元的账单她大呼“惊悚”:“记得上次是78元呀,又涨了?都说我是不是把菜单拿反,数字看颠倒了?”
然而,明星吐槽机场高价餐饮,刘晓庆绝非孤例。李易峰、黄晓明、巫启贤、黄安、何兵等数十名知名大V均表示,自己有过“机场被宰”的经历。南方周末以“机场高价餐饮”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百度相关结果为169万,相关微博896条,微博话题评论十万余条。
那么,机场“天价餐饮”为何之贵?贵从何来?平抑餐饮高价究竟有无可能?南方周末为此展开了深入调查,试图找寻破解机场餐饮高价的突围之路。
刘晓庆的“被坑之旅”最早要追溯到2015年8月。当时,她在某机场候机处吃了一碗牛肉拉面,临走结账时,78元的账单让她当场惊呆了。
“机场,一碗面条78块钱!机场的天价面条不是7.8元,是78元!”她在微博上控诉:“平均每一根面条3块钱!欺负我们太饿了。不是吃面,这是吃钱啊啊啊。只好含泪吃下,连汤都全喝掉,就差集体舔碗了。”
微博发出后,短短几天,该微博被转发了两千三百余次,收获了近七千评论。在微博上,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史上最贵牛肉面”的遭遇,其中一位名为“潘磊卡莱蒙奇诺”的网友高居榜首。他在西部某一国际机场T3航站楼里吃到过380元的“天价午餐”——一碗牛肉面配上小菜加一壶奶茶。
“机场此举完全属于市场垄断”。2016年8月,某知名律师在浦东机场候机楼隔离区内一家名为“Famous Familigia”的店里点了一碗面,89元,随即他在微博中“炮轰”浦东机场,指出“机场公司利用国家交付的固定资产高价出租,然后支持租房经营者高价销售。这是一个利益链条,且机场公司是唯此一家,完全垄断,无人竞争”。
对于浦东机场作出的“机场公众区有设肯德基和麦当劳”的解释,该律师并不买账:“我说的是安检后的候机楼里面,为免误机,顾客都是办登机牌过安检后才会找地方就餐,你们该整治的是(候机楼)里面”。
对此,网友“汉阳笑笑生”认为,市场经济下自由选择权在自己手上,嫌贵可以不吃,或回家吃。但一位知名法学专家表示,这一观点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读。
“谁说没有拿刀强迫就是市场经济,须知市场经济必须伴随平等竞争,这种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做派哪里是市场经济?”这位法学专家回忆起曾在宁波机场吃过100元以上一碗面条的经历:“飞机上无正餐供应,机场餐饮只此一家,别无分号,那种挨宰的感受真的很无奈。”
除了牛肉面外,果汁、奶茶、米线、石锅拌饭、鸭血粉丝汤等餐饮均“身价”翻番。价格虚高、配套简陋、服务较差等成为了网友口诛笔伐的原因。2015年6月,导演冯小刚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T3航站楼当场“发飙”,理由是“菜品质量差,服务不满意”。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的官方数据,南方周末对2016年1月至7月期间消费者对机场的投诉情况进行了统计,在被投诉的56家机场中,购物和餐饮服务投诉为7件。
四川广力律师事务所律师邢连超说,目前全国机场餐饮之贵已成共识,向机场方投诉需要足够的时间成本,但效果却难如人意。
这位较真的律师曾在10年前以公民身份状告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引起全国轰动。2006年,邢连超在机场服务部买了一瓶“脉动”牌饮料,发现比超市售价贵3元,且店家并未给发票,随后他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告上了法庭,要求退还多收的3元钱。此案最终由成都市双流人民法院促成双方和解,机场方开具了发票,并向邢连超道歉,这也成为了全国首例起诉机场餐饮高价的公益诉讼案件。
“有苦说不出,‘天价餐饮’这一大坑,最后埋单的还是消费者。”邢连超感慨道。
在机场候机楼,消费者究竟愿意掏多少钱吃一顿饭呢?
南方周末联合凯迪网发起了《机场候机楼餐饮消费调查》的民调。截至2016年9月26日,在参与投票的1342位网友中,54.4%的网友选择在10-30元,39.3%的网友选择在31-50元。能接受51元以上消费的比例不到5%。
根据南方周末对全国22家民用机场候机楼消费摸底调查显示,这些被调查的机场均有“同城同价”的承诺,即商家所经销商品的零售价格,不高于同样品质品牌商品在市区的价格。但71.2%的受访网友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一规定,也没有真正做到“同城同价”。
难道“同城同价”只是一纸空文?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邹建军教授认为,同一个候机楼中,平价和高端的餐饮服务都可能出现,这是由机场不同区域的价值差所形成的价格差距。“但无论是机场运营者还是商家,都会借鉴通常的商业规律,实施‘收益管理’。”
“问题的根源其实不在于贵不贵,而是值不值。”开锐咨询商业与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祝伟龙说,现在也有机场要求商家采取限价措施,以提供平价产品。
在祝伟龙看来,对于餐饮业态而言,“同城同价”事实上不具备操作性。
“同城不同价”的说法也就得到了麦当劳的认同。据了解,自2011年1月,麦当劳启动细分差别定价策略。“在不同城市、不同商圈的成本结构是不同的,价格也会有所差异。麦当劳会对各餐厅成本定期评估,并做相应调整。”麦当劳公关部麦婕莹告诉南方周末。
目前来看,关于“同城同价”这一措施,国家暂无出台单独的法律法规规定,大部分存在于各地区政府制定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据诚公顾叶联营律师事务所曹文定律师介绍,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中,只对零售连锁企业总部统一采购配送、统一质量标准等做了规定。这也意味着,“同城同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解决“天价牛肉面”问题,还得从高企的场地租金说起。
上述民调数据显示,24.8%的网友认为机场应该降低租金,26.9%的网友认为机场应引入更多商家打破垄断,28.7%的网友认为物价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对不合理的价格进行调整。
“机场餐饮定价考虑的成本包括:店铺租金、餐厅的装修成本、食材的远距离运输成本、人工成本等。参考餐饮行业普遍的标准来说,店铺租金占营收比在13%以下是合适的,但目前各大机场方店铺租金占营收比约在20%。”曹文定律师告诉南方周末。也就是说,高租金必然导致高定价。
仔细对比国内多地机场餐饮均价后不难发现,机场“价格特区”的形成主要还是众所周知的高租金。据某咨询公司的业内人士向南方周末透露,单从租金来看,机场餐饮店的平均租金大约是机场所在城市购物中心餐饮店的3倍,如深圳机场餐饮店平均租金在1300元/月/平米,而市区购物中心的餐饮店为400元/月/平米。
南方周末在赶集网上查询到“三亚凤凰机场候机楼一楼旺铺招商”的信息,标注租金价格为150元/平米/天。照此价格计算,机场候机楼里一个普通20平方米的门面,一年的租金为108万元。而位于三亚黄金商圈的大东海,同样面积门店的租金仅为它的1/5。这也意味着,如果按同样的投资比例定价的话,原来10块钱一碗的牛肉面至少要卖到50块钱。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通常机场是不会降租金的,不管市场环境如何、商户经营状况如何。他坦言:“其中的原因很复杂,这就涉及航站楼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如何划分归属、资源价值如何评估、国有资产如何保值增值等一系列涉及原则性的问题。”
不过,候机楼消费定价也有从高到低的案例。2001年,某经济学家因一杯88元的咖啡而撰文痛斥首都机场候机楼暴利后,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原国家计委为此出台《关于加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餐饮价格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首都机场依法改进餐饮场地租金计收办法,降低固定租金,督促机场平抑餐饮物价。此后,首都机场候机楼部分餐饮单品最高降幅40%。
目前,所有受访机场候机楼商铺均以招投标方式产生——价高者得,但随着招标过程中部分商户出现了不理性报价行为,导致经营可持续性低、退租现象越来越多等情况,有机场管理方为此不得不修正竞标规则。
“租金价格只是我们选择招标评选指标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也会考虑各个功能区、餐饮特色等需求来衡量一个商户是否适合在机场开展经营。”广州白云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航站楼管理部副总经理刘志荣说。
实际上,政府是否可以对机场餐饮商铺的租金水平实施行政管制也值得商榷。浙江省物价局监督检查分局市场价格监管室主任滕世福告诉南方周末,租金由机场物业业主与承租方协商确定,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起到倒逼机场业主和经营者自我约束机制的作用。
根据2007年国家民航总局、发改委联合发布的《民用机场收费改革的实施方案》,机场餐饮及商品价格原则上以市场调节价为主;对于市场竞争不充分的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按照定价目录来管理。
“政府不能全当保姆,事事都管在手中。”滕世福说,价格部门不对餐饮经营企业所经营的商品具体价格水平进行定价,它的监管重点是依法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
“杀鸡焉用牛刀。”祝伟龙这样形容政府对物价的公共监管,“政府出面干预实际上是下下之策,万不得已时才能采用。政府资源是有限的,需要在更加重要的领域和事务中参与。既然机场餐饮服务属于市场行为,那就应该按照市场运行的游戏规则来运作。”
事实上,机场餐饮定价是否属于“暴利”,一般是以市场平均价作为参照物,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平均价并非简单的算术平均值,它只能依照大众普遍接受的、认同的价格,在一定的合理区间内浮动。这也意味着,弹性的市场均价给部分机场经营商留下了可供涨价的空间。
南方周末对全国22家民用机场所在物价部门进行了统计调查,(其中四省市重复)发现11个省市物价主管部门出台过本省市价格管理条例或价格条例等,剩余7个省市依旧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反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等法规。
值得注意的是,在11个已出台过相关条例的省市中,仅浙江、湖北两省出台过针对包括机场在内的相对封闭区域(下列简称“相对封闭区域”)的价格条例。此外,江苏省在其出台的《江苏省价格条例》中突出强调了包括机场在内的相对封闭区域内的价格条例。其余8个省市,对相对封闭区域的价格组成的规范细则不够细化或暂为空缺,相对封闭区域内的餐饮价格的发布主体、监管方式、涨幅范围、价格公示等关键信息都无从得知。
“价格虽然放开,但配套的监管法规尚不完善。”曹文定告诉南方周末,目前物价主管部门强制性的公示执行法律依据尚未出台。一般来说,机场是依据各地区物价局的公示条例来执行具体的公示程度、公示地点等公示信息,如果各地方物价局没有专门性的条例规定,机场方一般很难主动实行。因此,细化价格条例应该成为各省市物价部门未来努力的方向。
“下一步我们准备出台《浙江省餐饮业明码标价规定》,进一步规范餐饮企业价格行为。”滕世福说道。此外,江苏省物价局综合处也表示,江苏省物价局正对《江苏省价格条例》相关条款进行细化,目前正在调研制定封闭区域内价格监管的实施细则。
显然,要解决机场餐饮高价问题,光靠机场和物价部门的监管远远不够。对此,邹建军看得更远:“这就要回到《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所表达的‘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的属性问题,可能需要整个国家层面实施改革。”
乌鲁木齐机场现天价午餐一碗面一壶茶380元。(视觉中国/图)
2009年7月1日,《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首次正式明确了民用机场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提到机场,特别是运输机场,是重要公共基础设施。“这也表明,机场公益性得以突出,不能单纯从盈利考虑,但并不是让机场商家亏本经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
但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把机场管理机构定位为国有企业,仅小部分地方政府把中小型机场管理机构定位为事业单位,这也导致大多数机场以经营性为主,与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定位偏差很大。
民航局机场司司长张光辉曾表示,作为企业,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是机场自身的事情,政府不应当干预。但是,《条例》明确了机场是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公共基础设施,即使实行企业化经营,也不是普通的经营性企业,因此政府必然要对机场经营模式、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管。
公共基础设施是一个相对“中性”的资源、资产,如何开发利用确实存在很多种模式。目前世界存在着两种机场经营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管理型”机场,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公共产品;二是以英国为代表的“经营性”机场,完全对机场进行企业化经营,政府通过《机场法》等法规,授权英国民航局对航空安全、公平竞争、经营项目和价格等进行约束和管制。“但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更有利于我国机场公共基础设施属性的发挥,目前国内机场还处在探索当中,这一议题尚未定论。”中国民航大学发展民航政策与法规研究中心主任刘光才说道。
同处在探索阶段中的还有《条例》。它在对机场定位进行规定的同时,并没有出台与其定位相匹配、更具可操作性的相关管理办法,来规范机场属地化改革后各地政府对机场建设与发展,这也将成为中国民用航空局下一步需要思考的方向。
平抑机场餐饮高价有没有可能呢?邹建军告诉南方周末,如果能够有效解决机场的属性问题,完全有可能。
深圳市市场稽查局相关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表示,按照价格法等规定,机场内餐饮属于市场调节价格,政府不应该过多干涉,但政府还有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保护消费者公平消费的职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第七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民用机场就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所指的“公用企业”,并且与所在城市的大市场相比它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市场。
另外,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关于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第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从事下列行为:(四)设置关卡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阻碍、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运往外地市场。
表面上看来高价餐饮由机场内的餐饮经营者造成,但究其根源还是机场公用设施的管理者们,他们利用公共资源高价出租,以致造成机场内的高消费。深圳市市场稽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机场管理者能降低租金,或是通过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让消费者能自带食品、饮料等日常必备商品进入机场候机场所,高消费问题将迎刃而解。最新的《定价目录》内,机场内餐饮价格并不在其中,这也足以说明机场内的餐饮的价格应由市场调节,既然价格由市场决定,那政府就应该保证这个市场有充分竞争。所以说,政府不仅要对机场经营模式、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规范和监管,还要对任何限制竞争、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纠正,为经营者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消费者营造公平的消费环境。
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研究专家、住建部法规司原副司长徐宗威认为,机场具有的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属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现实是,不干涉企业经营的所谓市场行为让机场公共性和公益性无法有效体现。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价格必须由政府定价,世界各国概无例外。因为国内机场属性模糊,如此一来,机场餐饮价格当然是天价。
曾三次問鼎中國首富,還是如此低調很難得。
i黑馬訊 3月31日消息,@曹山石上午發微博稱,有人在武漢機場偶遇72歲的宗慶後。不帶助理孤身一人,坐經濟艙在大廳候機。
從圖片中可以看出,這位72歲的企業家孤身一人拉著行李箱,身邊也沒有助理隨從,這與宗慶後為人一向的低調風格還是很吻合的。
早在2016年12月22日,有微博網友爆料在高鐵二等座車廂偶遇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據該網友透露,在高鐵G2365次列車上,宗慶後接受乘務員檢票,繼而逗一名小朋友玩。該網友稱,這名小朋友的奶奶還讓孫子問宗慶後要AD鈣奶喝。
眾所周知,宗慶後曾三次問鼎中國首富,他42歲蹬三輪,10年成就中國最大、世界第五的食品飲料生產企業娃哈哈,他是一個與任正非、董明珠同樣受國人尊重的實體企業家。
然而,宗慶後本人卻一直保持低調,很少露面。有媒體報道稱,宗慶後雖然是管理數千億營收的企業家,卻時常乘坐高鐵二等座;一年納稅70億,個人花費卻不足5萬;夏天,T恤搭配涼拖;冬天,夾克加布鞋。
該條微博發出之後,便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截止當前,該條微博已有362個評論,創業&黑馬精選網友評論如下:
@大鄭小袁xuan:老一代企業家的風範
@春風吹:震驚,中國實業家舉步維艱,自己拉著行李坐經濟倉……
@韓亞潓:敬佩,創業的艱難他深有體會!
@金木_lv:二等座、經濟艙、宗總上市、我一定要買娃哈哈
@書蟲不讀書:真正腳踏實地的企業家
@麥芽dada:骨子里都是勤儉持家的,錢來自踏實奮鬥,所以懂得珍惜!
@財富大風口:任正非,宗慶後,這都是真正的商業領袖!樸實,低調,都是真正幹事的人
@慧眼善心2015:這些人是白手起家幹起來的,未富之前是吃盡甘苦的人,這對他們來說就是平常之事。
與宗慶後的故事如出一轍,早在2016年4月16日,72歲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深夜獨自一人在上海虹橋機場排隊等出租車的照片,刷爆朋友圈。
(任正非在機場等出租車)
當時任正非一手推著行李箱,另一只手打電話,站在虹橋機場等車的隊伍里,神態自若。事實上,了解華為的人都知道任正非平時就是這種風格,他出差時經常都是一個人,有時也會有一名助理跟隨。
可以說,宗慶後和任正非都是受國人尊敬的企業家,相信按照他們這樣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選擇助理、保鏢前擁後呼、走VIP通道、豪車接送。但是他們卻選擇像普通人一樣排隊打車,這一舉動足以引發人們無數感慨。
如此,我們生活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里,不僅要保持艱苦創業的精神,更要學習老一代企業家謙虛低調、艱苦樸素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