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被修改的互聯網信譽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2851&PHPSESSID=08be387289b471286730fde1a10db9ac

 【TechWeb報導】面對互聯網上琳瑯滿目的商品,你該如何做抉擇呢?「看評價做決定」是很多網民的選擇。多個互聯網調查機構的統計也顯示,超過85%的人在實施網絡購買行為時,會先參考評價,超過80%的人在網購時會受用戶評價影響。

  但是,這些評價的可信度高嗎?傳言的「差評被修改」是真實的嗎? TechWeb歷時一月時間對電商網站的用戶評價進行了調查採訪,請關注TechWeb的系列報導。

  差評變好評

  以下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小橘(化名)是上海靜安區的一位26歲的女生,一直熱衷網購,是各家電子商務網站的常客,今年7月份她在京東商城為男友買了一款飛科牌剃鬚刀, 價格在30元左右,從下單到驗貨,一共五天時間,小橘戲稱這是「史上最漫長的網購」。自此之後,她就再沒上過京東,就其根本原因,小橘直言,「剃鬚刀很難 用,男朋友說根本刮不掉鬍子,自己當時給的差評一個星期後神奇的變成好評,於是,果斷放棄京東」。

  在給所購商品做評價的時候,小橘選擇了差評。

  「本來買了不好用的東西就已經很生氣了,還想再去看看是否還有人跟我一樣買到不好用的東西,結果看到自己的評價竟然也被修改就更氣了,打電話到京東客服,它們給我的答覆是客服操作失誤」。小橘稱。
 

  在採訪過程中,小橘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其實京東就像一個大淘寶店,也是不接受中評和差評的」。

  「評價門」絕非個案

  小橘被修改信用評價,到底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根據TechWeb的調查:這絕非偶然。過去一個月,TechWeb已經聯繫上了不少於10名消費者,整理他們的情況你會發現:

  他們的評價都曾不同程度地被修改。

  涉及的網站包括京東、凡客、噹噹、淘寶等國內一線電商網站

  產品包括電子產品、食品、服裝等。

  這些用戶分別來自北京、陝西、上海、杭州。

  時間最早的是去年年初,最晚到今年8月。

  對於評價被修改,大多數用戶都表示了強烈的憤怒,但是大多數卻並沒有選擇投訴,而只是選擇在網絡或者微博上發佈。北京的呂女士和陝西的宋先生選擇了向當事商城投訴,投訴電話在被不斷推皮球之後,最後由客服主管給出一個「誤操作」的解釋就不了了之了。

  電商潛規則

  一位業內人士向TechWeb透露:修改評論並非現在才出現的情況。在業內也算是一個潛規則,如果朔源的話最早應該發生淘寶在淘寶店小二身上。

  「但那是C2C網站,商家眾多。利益也複雜,所以比較難控制。但B2C不同,商品的採供銷都是自己做,評價也掌握在自己手裡,如果依然出現修改評價的情況,那只能解釋這是商家的主觀行為了。」該業內人士認為。

  TechWeb專門採訪了多家商務網站,他們都明確表示:商家沒有修改用戶評價的權力,即使有問題也只能協商解決。

  但事實是什麼樣的呢?

  一位電商員工向TechWeb講述了電商企業的內部操作流程。

  TechWeb:電商網站允許修改用戶評價嗎?

  答:按照規定,任何員工都不被允許修改用戶的評價。在電商發展的初級階段,這一規定一直被嚴格遵守著。不過隨著電商熱的到來,情況發生了一些改變。

  TechWeb:什麼情況會修改用戶評論的情況?

  答:由於物流體系跟不上,經常出現用戶無法正常收貨的情況,這些用戶多會選擇用差評表示自己的不滿,而這會直接影響到網站的聲譽,同時給運營部門的績效帶來壓力,於是一些網站逐漸放寬了對這部分評價的管理尺度。

  如果是影響網站聲譽,或者因為用戶自己不清楚交易流程影響用戶收貨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小白用戶,管理員會對他們的評價進行修改。

  TechWeb:誰有權利修改評論?

  答:最初,這樣的決定權會放在部門負責人身上,後來隨著數量增加,很多網站的普通管理員也具有這樣的權利,差別只在於:大型正規的電商網站在修改後一般會做登記備案,而小網站只要用戶不鬧就過去了。

  TechWeb:所有的差評都會修改嗎?

  答:當然不是。會讓差評率儘量控制在一個比例內。雖然並沒有考核指標,但是畢竟高了讓領導看見不好看。一般會選擇已經有段時間的差評做修改,那 樣一般氣也過去了,也不會有人天天盯著。話說得比較極端,很憤怒的用戶一般也不太敢改,這些人比較計較,容易投訴。投訴上來可能就是事了

  TechWeb:如果被發現怎麼辦?

  答:一般發現不了,就算發現了,客服也會儘量安撫,畢竟消費者的目的是解決問題,一般說說也就過去了,真的為這事較真的消費者我還沒有遇見過。

  TechWeb:會受到來自廠商的壓力嗎?

  答:這個我沒有碰到過。不過不排除這樣情況出現。

  與其「皇帝的新衣」 不如壯士斷腕

  用戶評價究竟能不能改?如果修改應該由誰來控制?這是兩個電商現在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很多做電子商務的人都明白,修改客戶評價絕對是電子商務的「禁區」,因為用戶評價不單是一個評價,它更是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核心內容。無論是淘寶這樣的電商平台,還是凡客這樣的B2C商城,都明確規定商家沒有修改用戶評價的權力,即使有問題也只能協商解決。

  「用戶評價不僅是一種有效的口碑傳播模式,也是電子商務企業為保證電子商務生態系統而建立的一個商家與消費者平等博弈的平台;同時,也是消費者 對電商監督的平台,電商企業修改用戶評價的方式不僅侵犯消費者的權益,讓消費者失去了與商家平等博弈的機會,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電子商務的生態平衡。」 在接受TechWeb網站採訪時,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說。

  陳壽送認為,用戶評價是電子商務信用體系中重要的一個環節,「買家給的評價能輕易改動,那所謂的好評率可信度還有幾分呢?畢竟評價是用戶購物的參考標準。」

  另有電商行業資深分析人士認為,「誤操作」這樣拙劣的藉口,更讓消費者憤怒,與其遮掩不如大方承認。希望電商企業能夠勇於直面當下所遭遇的誠信危機,拿出誠意,反省自己的做法,以重新獲得業界的認同和消費者的信任。

  關於評論修改,某電商負責人給TechWeb的回覆

  1、一般出現什麼樣的情況,評價會被進行修改或者刪除?

  答:評論中包含敏感詞,如辱罵、誹謗、政治敏感詞的情況將進行修改;廣告宣傳等內容一旦出現則刪除,其他內容基本不做改動。

  2、修改流程是什麼樣,管理員,負責人的權限分別能做多大程度的修改,是否會有備案,報批?

  答:評論審核人即擁有修改和刪除權限,目前暫未做區分,同時也無報批流程和備案,但嚴格按照網站公佈的評論規則進行審核。

  3、賣家要求修改的情況是否普遍?他們會以什麼方式達到目的?

  答:修改或刪除評論的情況極少,基本保持評論的原汁原味,在出現負面評論時將有對應的客服人員給予解答。

  4、哪些品牌對於評價最看重?

  答:對評價較重視的並非品牌,而是品類,目前數碼品類對於評論重視程度最高。

  5、是否有鬧過比較大的事件。如果被用戶發現評價被修改,並投訴,一般如何應對?

  答:目前對於用戶評論的刪除及修改未出現過投訴。

  淘寶網改評價催生一個行業

  在中國談電子商務避不開淘寶網,正是淘寶評價體系和支付寶付款體系雙劍合璧建立起中國最初的電子商務環境,在此之上,用戶誠信得以建立,電子商 務交易過程如陽光般透明,但有陽光就有陰影。圍繞著能左右交易量的淘寶評價體系,也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更改淘寶評價的問題最為突出,媒體不斷曝 光,淘寶官方也嚴厲打擊,但仍屢禁不絕,以至於逐漸形成一條服務全面、系統作業的灰色產業鏈。

  據TechWeb調查,與獨立電商可以自行修改客戶評價不同,淘寶網商家如果遭遇中、差評,若非被惡意評價的證據充分,通過申訴更改用戶評價較 難。因此,淘寶商家一般通過第三方來進行更改,由此衍生出兩個新興的職業,代改中、差評的「刪差評師」和專門以惡意評價為手段勒索淘寶商家的職業「差評 師」。其中,後者對淘寶商家的傷害最大。據天涯的一位資深職業差評師的爆料,他們每月的純收入就高達上萬元,數目是相當之可觀。

  而對於專業的「刪差評師」,據透露,有三種方法替客戶消除差評。一種是向淘寶投訴買家惡意差評,通過偽造證據以使淘寶客服人員相信投訴內容,比 如新申請淘寶賬號假扮「差評師」去和被差評ID聊天,製造所需要的證據。一種是通過匿名方式和作評價的人進行溝通,從誘惑乃至騷擾,逼迫其修改評價。還有 一種是通過所謂淘寶內部人士操作,這個方法可信度不高。

  而通常,「刪差評師」和「差評師」往往是蛇鼠一窩,他們來自於同一個「差評工作室」,一個專門給差評,一個專門聯繫你改差評。即使不是有預謀, 由於同行相顧,利益之前,他們很容易結成利益共同體。舉個例子,你是商家,遭差評師差評了,你去百度差評工作室刪除,他們收你200元,你願意給,他們就 去聯繫那邊的差評師,表明身份,利潤平分,於是,你的200元他們瓜分了。

  馬云說過,中國的網上誠信問題是最最關鍵的問題,如果誠信不解決,什麼都做不下去,誠信是中國電子商務唯一必須經過的獨木橋。依賴於網絡支付信 用體系的多方完善,中國電子商務已經走過了起步之初的「獨木橋」,但道路依然崎嶇,時有坑窪,無論是淘寶網還是獨立電商,都有義務潔身自律,加強管理,珍 視作為電商之本的「誠信」建設。(來源:Tech Web 作者:李晴 王采臣 饒宇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57

「天地俠影」PK廣匯能源案跟蹤報導: 警方為何指控「損害商業信譽罪」

http://www.infzm.com/content/98693

一位個人投資者質疑一家上市公司,為何被警方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刑拘?

四個多月過去了,汪煒華(網名「天地俠影」)依然還在看守所裡。

2013年10月,因持續在互聯網上撰文質疑新疆上市公司廣匯能源,汪煒華在上海家中突被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經偵人員「帶走」。當年10月12日,汪煒華以「涉嫌編造並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被刑拘,一個月後,改為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被批捕。

汪煒華過去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一位網絡通信領域的研究員,長年生活在校園,四年前辭職,成為個人投資者。此後,他以「天地俠影」為網名,活躍在新浪微博、股吧、雪球等社交網站上,不時對中國資本市場裡各個角色發表激烈批評,是個網絡上小有名氣的「刺頭」。

經過超過4個月的偵查,該案2014年初已偵查終結,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由烏魯木齊警方移送烏魯木齊市檢察院,但檢方尚未就此提起公訴。

2014年3月5日下午,汪的辯護律師嚴義明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其獲悉案件近期已被檢方退回警方補充偵查。但截至發稿時,南方週末記者未能聯繫上烏魯木齊警方就此進行確認。

一天立案,四月偵查,多地取證

烏魯木齊市公安局出具的《起訴意見書》稱,該案起於2013年9月2日「受害單位」廣匯能源的報案,次日該局即「經過審查」立案偵查。

在這次報案中,廣匯能源證券部部長張玉對警方表示,「天地俠影」的「虛假言論」被「多家媒體不經核實地轉載」後,監管機構要求廣匯能源股票停盤、寫書面情況說明並發布澄清公告,公司信譽嚴重受損,股價大幅下跌,市值縮水兩百餘億元。公司認為,公司股價下跌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廣匯能源是過去兩年裡被汪煒華重點指責的幾個上市公司之一。這家上市公司隸屬於新疆最大的民營企業廣彙集團,在當地涉足能源、房地產、汽車服務和機械工業等產業,實際控制人孫廣信是《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前列的常客,2013年以225.7億元的財富值排在第26位。

在近一年積怨基礎上,2013年8月,汪煒華向證監會舉報廣匯能源涉嫌「曲線炒賣自家股份嚴重違規」一事,成為廣匯能源向警方報案的導火索。

當年10月12日,汪煒華以「涉嫌編造並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被刑拘,一個月後,改為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被批捕。

汪煒華被帶走後,外界議論頗多,有支持者認為事有不公為其捐款應訴,也有反對者拍手稱快,更有流言稱其隸屬「團夥」作案,但烏魯木齊警方一直保持緘默。

《起訴意見書》是司法機關首次對汪煒華案進行完整披露,汪的辯護律師查閱後發現,文中稱「偵查查明」汪煒華於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在網上「捏造並散佈詆毀廣匯能源的虛假事實,多次發表歪曲事實的報導」。

警方列舉稱汪煒華在東方財富網股吧27篇帖子、新浪博客35篇博文、新浪微博上百個帖子、雪球74篇文章,並經《投資快報》、《金證券》、《第一財經日報》、《北京青年報》、網易財經、鳳凰網、財經網、人民網-財經頻道、北青網、《現代快報》等媒體轉載,「嚴重損害廣匯能源商業信譽,影響公司正常生產經營」。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南方週末記者現在查閱到的這些媒體同期針對廣匯能源的相關報導,並未發現對汪煒華網絡文章的「轉載」,而主要是由汪煒華的質疑引發出記者獨立撰寫的新聞報導。在上述媒體的部分報導中,汪煒華曾作為記者的採訪對象之一出現。

警方指控,汪煒華發表歪曲事實的報導,直接詆毀廣匯能源,致使公司四次發佈澄清公告,嚴重損害其商業信譽。

此外,警方還「查證」稱,多位投資人對汪煒華的「虛假信息信以為真,低位拋售廣匯能源股票,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共計1468萬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認為汪的行為符合最高檢和公安部下發的《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二)》中「其他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

根據警方移交檢方的證據資料,在汪煒華被拘後,烏魯木齊警方曾先後奔赴東莞、杭州、北京、南京等地,對因其「舉報」而受損的多位從事不同職業的個人投資者進行詢問筆錄,並提取他們的股票賬戶記錄,這即是上述1468萬元損失金額的來由。

「犯罪動機」不詳

長達九頁的《起訴意見書》裡詳細描述了汪煒華的「犯罪事實」,但是沒有一句話提及其「捏造和散佈詆毀廣匯能源的虛假事實」這一行為的動因。

實際上,從訊問筆錄來看,警方曾就此反覆詢問過汪煒華:

「微博中所有文章都是你發的嗎?」

「全都是我本人寫的,都是本人發的。」

「是誰讓你發的這些東西?」

「沒有別人指示,是我自己發的東西。」

……

在被問及「為什麼一直針對廣匯能源」時,汪煒華的回答與過去在網上的自述一致:因為但斌、王武等眾多私募、公募經理人來新疆受到廣匯能源的「高規格接待」,同時網上有一些讚美廣匯能源的文章,自己認為是過度「鼓吹」,由此開始關注並研究這家公司。通過公司年報等公開資料,他認為廣匯能源「實際贏利能力很差」。

在此之外,警方還檢查了汪煒華電腦和手機裡的資料,並奔赴北京、上海等地詢問了多位在QQ上與汪煒華聊過廣匯能源的朋友或記者,但並無「突破」。

比如,在被作為證據移交檢方的幾份筆錄中,警方曾向《證券市場週刊》編輯何凌楓詢問其向汪煒華約稿的事由,何回答,自己在網上看到汪煒華寫的一些公司分析文章,覺得有部分「寫得挺好」,出於工作原因,就向他約稿。不過,在案發前汪煒華只提供過一篇稿件,尚未刊發,汪覺得「過了時效性」就撤了回去。

警方詳細詢問了稿件報酬情況,何回答說,這篇稿件承諾的費用是千字300-500元,不過由於稿件並未刊登,實際上這筆錢雜誌社並沒有支付給汪煒華。

《經濟觀察報》記者張力在筆錄中對警方稱,「我比較看好汪煒華的股票分析能力,曾向他諮詢過一些問題,但彼此沒有任何經濟往來」。

一個細節是,警方留意到汪煒華在與一位兒時認識的同鄉好友曹峰通過QQ聊到廣匯能源公開聲稱要採取訴訟手段時,汪說過一句「可惜我不是光桿司令,不然真不怕」。但被問及這番對話,曹回答說,「我感覺他只是說自己還有父母老婆孩子的,所以不是一個人,我認為他不是說自己背後還有什麼人支持他。」

在警方調查所獲的諸多證據材料裡,除了上述稿酬承諾,並沒有其他涉及對汪煒華在質疑廣匯能源風波中「獲益」情況的描述。

在被警方問及「怎麼看汪煒華的行為」、「你認為他為什麼說這些話」之類的問題時,幾位記者、朋友給出的回答包括:「不瞭解國情」、「提高博客點擊率,達到出名的目的」、「說話比較一針見血,比較專業,能吸引大眾眼球,僅此而已」。

五點涉嫌犯罪之處

《起訴意見書》裡對汪煒華提出了五點涉嫌「犯罪事實」的指控,均是汪煒華案發前在網絡上與力挺廣匯能源的投資者公開爭論過的發言內容。

涉嫌犯罪的「事實」之一,是2012年10月汪煒華在一篇名為《廣匯能源資本巨像必將坍塌!》的文章裡提到廣匯能源哈密淖毛湖煤田的煤層厚度、埋藏深度和剝離率數據問題,警方稱汪「不顧廣匯能源已公示的且經國家權威部門審核的數據,憑其主觀臆測,簡單地使用除法編造出虛假數據,並借此斷言廣匯能源煤炭只能虧損,此言論對於股市屬重大利空,嚴重擾亂了證券交易市場,嚴重損害了廣匯能源在證券市場的信用程度和名譽。」

對於煤層厚度問題,據南方週末記者在其案發初的查證,這個煤田被多次勘探,在歷年相關報告和報導中,煤層平均厚度的數據存在多種說法,地質專業人士指出,不同勘探得出的數據存有差異這是正常情況。廣匯能源官方認定的對其最有利的一個數字,而汪採用的是對廣匯能源最不利的一個數據。

至於在埋藏深度和剝離率兩個數據上,在警方進行訊問時,汪煒華堅稱,自己使用的算法是「行業標準」。在另一份詢問筆錄中,新疆煤炭設計研究院的專業人士告訴警方,剝離率專業稱謂叫剝采比,有一套專業的計算方法,需要納入諸多指標,汪採取的簡化算法「沒有意義」。

根據南方週末記者向多位專業人士詢問,汪煒華很可能存在概念和計算錯誤。而汪煒華在文章裡,正是基於概唸錯誤的數據和「沒有意義」的計算方法,做出了廣匯能源煤炭只能虧損的判斷。

「事實」之二,是2013年7月汪煒華在一篇《廣匯能源,黔驢技窮!》的文章裡,指責股價正在大跌的廣匯能源,為一項股票回購計劃申請的停牌行為,是「赤裸裸的操縱股價」,目的是應對跌勢,「保護四十多億元的市場融資盤」。

在訊問中,汪對此解釋,一般來說公司回購股票是不用停牌的,廣匯能源這屬特例,他甚至懷疑廣匯能源利用停牌時間去籌款。

警方指控,經過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查證,廣匯能源的行為是符合相關規定的,汪是未經科學調研的情況下,武斷做出結論,並稱其文章經多家權威媒體轉載後,造成二級市場負面影響,導致公司復盤後股價大跌,單日市值蒸發了32.6億元。

不過,南方週末記者查閱了多家財經媒體對這次停牌的報導,並未找到對汪煒華文章的直接「轉載」,但確實有不少報導提出與他相同的質疑,包括引述他的觀點。

在《辯護意見書》中,汪煒華的律師回應稱,「姑且不論汪的結論是否正確,但其邏輯分析過程是合理的,儘管這種先停牌後回購的做法是經過證券交易所批准同意的,但汪對這一做法本身的合理性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質疑,並無不可」。

「事實」之三,即是汪煒華被拘的導火索。2013年8月,他在廣匯能源最新披露的中報中,發現一個名列第四大股東的自然人張建國,又有一位同名的新疆商人,其名下公司曾從廣匯能源獲得過1.5億元委託貸款。他據此推測,廣匯能源通過放貸給張的公司,再假手於張個人,曲線炒作廣匯能源股票。他認為這說明了公司在曲線買賣自家股票,涉嫌「嚴重違規」,並向證監會發郵件進行舉報。事實上,汪煒華是看不到廣匯能源的資金流動情況的,他這種「推測」只是一種邏輯分析,而不是基於某種證據。

當月底,廣匯能源發佈澄清公告,確認第四大股東的確是獲得貸款的新疆商人張建國,但列舉了貸款歸還和股票購買的時間記錄不吻合,否認存在曲線炒作自己股票的行為。隨後,公司便向烏魯木齊警方報了警。

根據訊問筆錄,汪煒華曾向警方複述了他在網上撰寫過的推理過程,警方問他有否向廣匯能源提出「這個懷疑」,汪回答說,「沒有,我為什麼要給廣匯提……向證監會舉報就夠了。」警方再問汪,為什麼在得到明確答覆後,仍堅稱廣匯能源違規,「難道這還是質疑嗎?」汪回答說,「讓法院來定吧,如果法院說我歪曲事實,我就認了;但我還要說,如果證監會今年沒有認定張建國這種行為違規,不代表以後證監會就不會認定了。」

警方在調取了相關股票賬戶記錄等證據後,做出的偵查結論,與廣匯能源的澄清公告一致。據此,警方指控汪煒華「未做任何調研」的「惡意歪曲」,「嚴重誤導投資者」、「嚴重損害廣匯能源的商業信譽」。

汪煒華的律師對此給出的辯護意見是——汪是「符合資本市場邏輯關係的正常演繹和合理質疑」,並非「惡意歪曲」。

「事實」之四,是汪煒華2012年12月一篇《越來越有意思了,東哈沒石油?!》的文章。這篇文章稱,哈薩克斯坦東部沒有油氣資源分佈。

汪煒華這句話,針對的是廣匯能源參股的一個位於哈薩克斯坦東部齋桑地區的油氣項目。在他被拘之前,這句判斷就已經惹怒了許多支持廣匯能源的投資者。汪煒華為此還特意解釋過,這句話摘自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撰寫的一篇題為《哈薩克斯坦石油與天然氣的開發現狀》的文章。

經南方週末記者核查,確實在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網站上找到了這篇文章和上述表述,但也發現這一說法的確存在爭議——在另一些石油類專業期刊上,還有其他文章提及,在上世紀80年代蘇聯曾勘探過齋桑地區,並認為可能有油氣藏,2005年後新的勘探認為此地區蘊含巨大油氣潛力。

警方同樣詢問了汪煒華為什麼沒有就其所查閱的大使館報告內容向公司詢問,汪解釋,自己只是提醒投資者不要輕易相信上市公司的一面之詞,特別是海外投資,因為在這類海外投資中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的例子很多。

此外,汪和之前在網上發言時一樣,承認自己沒有經過實地調查,只是查閱了一些官方和廣匯能源的報告。

而警方認為,廣匯能源在哈薩克斯坦的投資行為,是根據國家能源規劃,經過中哈兩國多個部委審批的項目,並已投入數十億資金進行勘探,多次公佈項目進展。但汪煒華「置事實於不顧,未經考證,仍然轉載他人寫的文章……言論含沙射影,暗示廣匯能源在哈薩克斯坦的投資存在問題,必然誤導投資者,使廣匯能源投資價值大打折扣」。

對於此,其律師在《辯護意見書》裡強調,汪煒華所述內容來自官方文章,屬「可供公眾查閱的具有公信力的公開信息」。

「事實」之五,是汪煒華2013年5月在微博上說「廣匯就是一家地道的黑幫企業,哪怕這家公司公開上市已久,哪怕市值遭市場追捧……是中國資本流氓市場裡的一塊又黑又髒的遮羞布」,這也是他在網上一貫的語言風格,在評價其他上市公司時,他還用過「已經垮了」、「銀行黑洞」等尖銳詞語,激動起來,證監會也被他如此痛罵。

警方對此指控稱,汪煒華使用「赤裸裸的語言」直接詆毀廣匯能源。汪煒華則解釋,這是自己唯一一次稱廣匯能源為「黑幫企業」,因為當時廣匯能源的一家運輸合作夥伴公司正在公開指責廣匯能源修建路況很差的簡易公路,並使用非國家標準的運輸車輛,運費低廉被迫超載,造成多起車毀人亡的交通事故,該公司還在微博上傳一些控訴廣匯能源員工私設路警隨意攔截罰款等的資料,於是汪得出了廣匯「運作像黑幫企業」的「結論」,並通過其在新浪微博上的個人賬號如此發言。其律師亦辯護稱此為「個人自由觀點的正常表達,且該言論微博只被轉發4條,影響甚微」。

在筆錄中可以看到,汪煒華嚴詞抗議了警方對自己的指控,稱指控是在「顛倒黑白」,堅稱自己「無辜」,所有質疑都是基於「廣匯公告及網上公開信息」。有意思的是,南方週末記者在相關訊問筆錄中看到,汪煒華至少兩次,在警方提審末尾循例問到「有什麼補充」時,還額外向警方提出了一些他還未及公開發表的對廣匯能源資金流動的質疑。

「我的案件就是『皇帝的新裝』的故事,現在你們以法律的名義指控我,就好比沒穿衣服的國王,來指控說真話的小男孩一樣……希望法律能盡快還我個人清白。」在2013年12月的一次訊問筆錄裡,汪煒華說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57

騾跡宋睿:物流創業跟約炮有點像, 最大門檻是信譽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9/148934.html

i黑馬:騾跡物流團隊成立於去年8月,至今才半年。其創始人宋睿是個高富帥,之前在跨境電商蘭亭集勢,是創始人郭去疾的特別助理。
在研究電商成本時,他發現物流費用出奇之高,在歐美發達國家,物流在GDP中的貢獻值為6-9%,這還是上世紀80年代的數字,而國內達到了18%,於是選擇了創業。半年過去,宋睿對物流行業有了自己的理解,他認為,物流信息化的最大門檻跟約炮有點像,是信譽。
以下為宋睿在i黑馬與物流沙龍聯合主辦的物流高峰論壇上的演講,由i黑馬整理,內容有刪減。



物流信息化的三大門檻

今天我的主題是移動互聯網貨運該何去何從。

在我們眼里,怎麽把物流變得信息化,怎麽樣讓它進步?我們需要走過幾道門檻。

首先很多行業的門檻,其實是有共同性的。像需求本身,它一定是個門檻。我們既然作為一個新的團隊,怎麽樣切入這個環節時,沒有想到自己要跨過的門檻有哪些。

第一個門檻,傳統需求在變化,大家都在說中國經濟在發展,但是物流為什麽在落後,一直在討論這18%的GDP占比,一直在討論44%空載問題。但實際上物流是在變化的,至少需求是在變化。傳統的大宗商品物流需求現在逐漸下降,而電商貿易額去年已經翻了一倍。所以商業的結構在變化,物流本身肯定也是要變化的。之前的粗獷型、速度型的、規模型物流,可能要轉向效率型。剛才很多嘉賓也提到個性化發展,這也是現在一個趨勢,這個需求一定是要被解決的。

還有一個門檻——政策。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滴滴打車是不是符合政策需求,是否會成為我們的門檻?但現在我們看到,最近推出的2014年—2020年物流行業發展規劃中,物流的移動互聯網化、智慧城市已經不再是空話,過去大家可能聽了10多年,10多年前就有人在聽,或者已經在做物流互聯網化的事,但現在國家有政策推出。也就是說,之前那些地方勢力,或者說黑社會勢力,他們可以再黑,但他們一定要服從這個“政策規劃”。

這兩個門檻都跨過後,我們要想,怎麽來建立自己的門檻?怎麽能夠建立自己的優勢?這三個方向是現在主要物流企業在做的,不管是傳統還是新興的物流企業:加盟(包括卡行);平臺,以搭建平臺方式解決傳統物流信息化問題;還有就是布局網絡。

而物流的移動互聯網化、信息化,大家都覺得是大勢所趨,既然它真正的門檻不是政策,不是宏觀經濟需求,那是什麽?我覺得這個門檻和約炮很接近,就是一個信譽問題。

你約炮時,為什麽大家要看你的信息?尤其是女方,可能更關註男方的身高體重。男方也會看,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用過世紀佳緣,我們借鑒這款產品很多,盡管我們對同性戀這一塊並不了解。

世紀佳緣也是約炮軟件,我們覺得它也要解決信譽問題。最起碼是他的資料是否很完整?還有如果是淘寶這樣的第三方平臺,它一定要有評價系統,好的信譽體系一定是需要時間的。剛註冊世紀佳緣的用戶星級很低,剛註冊的QQ用戶別人也會懷疑,所以我們說這是有共性的。

利用信息匹配 建立信譽機制

我先講一下騾跡平臺的邏輯,再講產品是怎麽與信譽機制掛鉤的。

社會車輛已經很多,我們怎麽珍惜每一輛的運力,來滿足每一位貨主的需求。既然是平臺的話,我們要以怎樣的方式,建立這個信譽體系,把大家凝結在一起。

大宗產品運力過剩,而個性化零散運力的需求無法滿足,這其實是一個很明顯的事實。現在園區、物流公司跑路的狀況越來越嚴重。是缺車還是缺貨,這個也討論過。在我眼里其實都不缺,但其實也都缺。他存在著一個不匹配的過程,十多年來,物流的需求改變了,但操作方式並沒有被改變。所以我們現在運用的邏輯是,把貨主的信息能夠盡量全地收集到,來做大數據分析。把每一輛車、每一個司機的信息整合到一起,然後在後臺做匹配。

只要是貨主關心的,不管是個性化還是標準化的需求,我們都去做一些統計、分析,把車輛信息收集過來,建一個大數據。然後把最複雜的大數據匹配放在後臺進行,讓司機每天打開APP看到的就是可以拉到貨,這是我們想做的。

我們的大數據應用是多緯度的分析,包括司機交流習慣、車本身每年狀況,都有大量的數據收集,因此後臺的匹配相對複雜。這是通常匹配的緯度,當然有些大的貨主有個性化要求,比如說有的貨主要求司機有7年的駕齡,車子必須三年以內。反正有各式各樣貨主的要求,我覺得定制化服務只要數據夠大,都是可以滿足的。

建立了一定信譽保障體系之後,我們就可以把熟人交易,逐漸轉向陌生交易。為什麽大家現在有一個習慣,物流公司也好,貨運公司、第三方幹線也好,為什麽一定要找熟悉的司機?他們擔心什麽?他們擔心貨丟,他們擔心司機找不到路,擔心司機中間的貨損問題。

那司機擔心什麽?擔心如果是一個不熟的貨主,到你那里沒有貨怎麽辦?把貨送到之後不付我錢怎麽辦?這些問題,現在的解決方式就是熟人交易。

如果信息夠全的話,有一定的信譽機制做保障,那麽即便是陌生人,大家都懂的。

所以我們覺得說,物流既然要建立一個新的信譽體系,一定要慢工出細活,一定要迅速地將車主、司機、有需求的貨運公司的信息收集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匹配,做用戶體驗。

我們作為一個新興企業,沒有什麽對抗、顛覆。我們是想依靠技術優勢,與更有經驗、更多資源的人一起來合作,把這個行業做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977

“天地俠影”PK廣匯能源案終局:四條網帖質疑上市公司,被判“損害商業信譽罪”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047

已投產的新疆廣匯新能源一期120萬噸煤制甲醇\85萬噸二甲醚及5億方液化天然氣項目。 (CFP/圖)

在押近一年半後,一個在互聯網上發帖質疑上市公司“造假”行為的個人投資者,終因“損害商業信譽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放棄上訴。“天地俠影”案步入終局。

南方周末多次跟蹤報道此案,蓋因隨著表達渠道的日益便利和民眾對資本市場參與度的提高,互聯網上正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天地俠影”們。而言論的邊界究竟應該在哪里,批評上市公司應持怎樣的尺度,成為一個新的話題。

新疆法院的本次判決,涉及了有關言論究竟是觀點還是捏造虛假信息,利益動機和定罪的關系等,留下了一個有關批評邊界的樣本,以待各界評說。

二十八下午,身在上海的嚴義明律師突然接到新疆烏魯木齊天山區法院書記員打來的電話,告訴他當天(2015年2月16日)法院已到看守所對他的當事人汪煒華進行了宣判:汪煒華犯損害商業信譽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5000元。

事情要追溯到一年半前,2013年10月初,汪煒華(網名“天地俠影”)在上海家中突被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經偵人員“帶走”。至宣判之日,汪已在押近一年半,接近宣判的刑期。

汪煒華是一位個人投資者,過去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從事網絡通信領域研究工作。他以網名活躍在新浪微博、股吧、雪球等社交網站上,不時對資本市場里各個主體發表尖銳言辭,是個小有名氣的“刺頭”。

新疆上市公司廣匯能源是當年汪煒華在網上重點抨擊的幾家上市公司之一。因廣匯能源報案,汪被新疆警方帶走。

廣匯能源所屬的廣匯集團,是新疆最大的民營企業,涉足能源、房地產、汽車服務和機械工業等產業。公司實際控制人孫廣信有“新疆首富”之稱,是《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常客,2014年以232.6億元的財富值排在第28位。

汪煒華被帶走後不久,便被烏魯木齊警方以“涉嫌編造並傳播證券、期貨交易虛假信息罪”實施刑拘,一個月後,改以“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被批捕,並於2014年6月由新疆烏魯木齊天山區檢察院提起公訴,8月天山區法院進行審理。

當時在法庭上,汪煒華堅稱無罪。在此之前,他甚至拒絕了以“認罪”為前提的取保候審。

直到近半年後,此案才作出判決。

2015年3月3日,汪煒華的母親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盡管汪煒華要求上訴,但家里商量之後,最終決定放棄上訴,“我們太害怕了”。

目前該案上訴時效已過,這意味著曾震動資本市場的“天地俠影”案,終於如此收場,當然不排除仍有後續風波。

延期的審理加重的量刑

這個判決的下發時點,成為了一直堅稱自己無罪的汪煒華最終放棄上訴的關鍵因素。

2014年提起公訴時,天山區檢察院曾經提交給法院的一份《量刑建議書》稱,汪煒華“利用互聯網公開損害他人商業信譽”的行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應以“損害商業信譽罪”追究刑事責任。

這個罪名的法定刑期是兩年以下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因為汪煒華歸案後“如實供述罪行”,“可以從輕處罰”,因此檢方建議法院判處汪煒華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案件在2014年8月開庭審理時,汪煒華已經羈押了10個月,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這意味著,如果法院按照檢方建議的判處一年以下刑期,汪煒華在案件宣判後就能恢複自由身。

不過,三個月到期後,天山區法院於2014年9月和12月兩度做出延期審理決定,理由包括“合議庭認為本案屬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複雜案件”等。

2014年12月末,汪煒華70歲的母親通過他的個人微博發表公開信,質疑“如此簡單明了的案件,為何司法程序走得這樣艱難,甚至蹊蹺”。

一個隨之而來的尷尬問題是,隨著案件審理的延期,汪煒華實際羈押時間一天天超過了檢方建議的量刑時間,嚴義明曾抗議稱這個做法“損害到汪煒華的人身合法權益”。

至2015年2月除夕之前宣判時,汪煒華已羈押了一年四個月,而一審判決給出的一年六個月刑期,恰好比這個羈押時間略長。

這個判決的下發時點,成為了一直堅稱自己無罪的汪煒華最終放棄上訴的關鍵因素。

汪煒華母親說,如果上訴,又需要經歷一套司法程序,參照之前的案件進程的“拖沓”,很可能一年六個月刑滿也不能完結案件,甚至會拖到兩年乃至更久,即便上訴,二審也還在烏魯木齊進行。

在和律師商量過後,汪家決定放棄上訴。在電話里,汪煒華的母親哽咽著反複向南方周末記者強調,放棄上訴不是汪煒華的意思,這是她這個做媽媽所提的要求,“人能盡快出來就是最大的幸福”。

汪煒華在澳大利亞的兩個孩子,每次與奶奶視頻通話時都問,爸爸還有多久才回來。過年時,兩個孩子分別給汪煒華寫了一封短信,家里請律師帶給汪,汪又通過律師回了一封短信給孩子。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認定為“捏造”的證據

汪煒華在QQ聊天時的一些言論,最終也被法庭確認為其犯罪證據。

從判決書來看,汪煒華最終被法院認定為“捏造”的網上言論,與檢方起訴指控內容一致。

這些言論來自汪煒華的三篇新浪博客和一條微博,這三篇博客總計近八千字,主要是汪煒華對廣匯能源公告信息、財務數據的分析和推測。而稱廣匯能源是黑幫企業的那條微博,是廣匯能源和一家運輸公司發生糾紛時,他寫下的一句感悟,那條微博至案發時被轉發了四次。

法院認為,這些信息在網上被多次點擊和轉載,損害了廣匯能源的商業信譽。

判決書上列舉了15份庭審舉證和質證後,法院予以確認證據,用以佐證上述判決。這些證據主要包括,廣匯能源提供給警方的報案材料和澄清公告、警方從汪煒華電腦調取的QQ聊天記錄等資料、對汪煒華的訊問筆錄,以及向幾位曾經與汪煒華在QQ上談到過廣匯的家人、朋友進行的證人取證。

值得註意的是,過去汪煒華在QQ聊天時的一些言論,最終都被法庭確認為其犯罪證據。

這些QQ聊天記錄,包括汪煒華對家人說的一句“廣匯能源將會成為我的成名作”,以及汪煒華和朋友、相熟的媒體編輯提到“廣匯早晚要崩盤”“我估計廣匯要走德隆的末路了”“以後還是要細致些,特別是對廣匯”“對廣匯,我一追到底”等字句。

而對汪煒華所重點指責的廣匯能源財務等問題本身,除了當事方廣匯能源的自陳,法庭認定的證據中並沒有針對相關問題的司法或其他第三方的獨立調查。

被法庭認定為捏造的這些內容,汪煒華被抓前曾經發郵件向證監會和新疆證監局舉報,他當時還高調地在網絡“直播”舉報過程和內容,並引來媒體的關註和報道。

汪煒華被警方帶走之後,曾有媒體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詢問過相關情況,當時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稱:目前不掌握此事具體情況……證監會一直以來都支持並且歡迎社會各界對資本市場參與各方加強監督,但這種監督一定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理性、客觀,避免誤導市場。

南方周末記者詢問了汪煒華的律師和家屬,他們均表示,汪被抓之後,舉報之事相關部門並沒有再給出新的反饋。

汪煒華所寫的這些內容,是分析與觀點,還是捏造事實,是此前庭審時控辯雙方爭論最為激烈的問題之一。

在法庭上,汪煒華的辯護律師曾經出具了多份汪煒華博客中推理所用的數據和資料,包括上市公司公告和地質勘探報告等公開資料。

但是檢方認為,汪煒華在這些事實性資料基礎上所做的結論——財務欺詐、操縱股價、曲線買賣自家股票和黑幫企業,屬於“捏造事實”。汪煒華的辯護律師則回應稱,這部分有的屬於汪煒華的分析和觀點,是他根據公開事實信息進行的個人判斷,不屬於捏造虛假事實。

這正是汪煒華一直以來的質疑缺環——他的文章結論,往往來自推理,一些涉及公司財務操作、資金流動等方面的情況,他作為局外人並無任何實質性“證據”。

早前在網絡上,也有網友向他提出了這一點,但汪煒華認為這應該交給證監會去調查,而不是自己來查。從他歸案後的筆錄內容來看,也依然是持這個觀點。

對於這個關鍵爭議,法院的認定是:汪煒華在博客文章中,捏造針對廣匯能源的虛假信息,並在互聯網上予以散布,符合損害商業信譽罪的客觀構成要件,已超越了發表觀點或分析結論的正常範疇,故對被告人和辯護人所持意見不予采納。

“資本市場是一個高度專業化市場,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依據公告等公開信息,經過合理推論發表觀點,對於監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幫助投資者做出理性判斷,具有積極意義。汪煒華不是專業新聞單位或機構,他是作為個人在網絡發布自己的觀點和評論,如果這樣的行為定義為犯罪,顯然會極大抑制社會公眾對上市公司輿論監督的熱情,與證券市場監管的基本理念、公民言論自由保護的思想相悖。”這是受辯護律師委托、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律研究院為該案出具給法院的法律咨詢意見書中所陳意見。顯然,並沒有“打動”法院。

“無經濟利益”不影響定罪

法院認為,是否具有經濟利益並非該罪成立的主觀要件,故不予采納。

在法庭上,汪煒華和其辯護律師另一個著重強調的點,是汪煒華對廣匯能源的公開質疑“沒有任何經濟利益,不存在損害廣匯能源商業信譽的主觀目的”。

這也是從汪煒華開始撰寫文章抨擊廣匯能源之初就反複強調的:“本人只看空,不做空”。

被抓之後,關於他持續質疑廣匯能源是否存在利益動機一度在網上引發猜測,甚至流傳出說法稱他“背後有團夥作案”。不過,從持續約半年的偵查及兩度補充偵查結果來看,雖然警方對此奔赴多個省市調查取證,調取了汪煒華及多位家屬的股票賬戶,對多位在QQ上與汪煒華聊過廣匯能源的朋友或記者進行筆錄,並未發現汪煒華存在牟利行為或動機。

根據筆錄,警方偵查階段,也曾多次問汪煒華,“誰讓你發的這些文章?”汪一直回答說,“沒有別人指示,是我自己發的東西。”

根據過往公開報道,南方周末記者梳理了部分最終被判“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的案例,主要包括競爭對手惡意作為、因個人恩怨報複和做空牟利等情況,尤以第一種為多,並未發現類似汪煒華的情況。

對於這個爭議,法院給出的結論是:汪煒華發表博客時,多次使用惡意貶損語言,並作出確定性論斷,應當明知自己在互聯網上的言論必然損害廣匯能源的商業信譽而故意為之,符合該罪主觀構成要件,而其是否具有經濟利益並非該罪成立的主觀要件,故不予采納。

值得一提的是,判決中,廣匯能源所強調的“公司對新疆貢獻巨大,廣匯崩盤,就會影響新疆的穩定;否定孫廣信,就會影響新疆的穩定”等意見,法院認為與指控事實沒有法律關聯。

廣匯能源方面還強調,汪煒華的行為導致公司市值蒸發十億元,股民虧損嚴重。檢方最早出具的起訴意見書里稱,已查證多位投資人因受汪煒華“虛假信息”影響,低價拋售廣匯能源股票,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共計1468萬元。

但在起訴書中,對這部分內容未做具體表述。法院判決書則認為,這部分“意見”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

汪煒華希望家人把判決書貼在個人微博上供大家評說,但他的母親很猶豫,害怕在兒子平安歸來之前再惹出事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36

把關不嚴、偷工減料 新制上路三個月就破功 工業胃散 砸了台灣國際製藥信譽


2015-04-13  TWM  
 

 

知名廠牌胃散、化咳散使用工業用原料,讓台灣加入「全球最嚴謹製藥規範」PIC/S 認證的努力破功,國際上對台灣的製藥品質信心也大打折扣。部分老牌藥廠面臨轉型壓力的態度消極,衛福部稽查、輔導不力,是藥安問題爆發主因。

撰文‧何欣潔

多家知名廠牌胃散、化咳散使用工業用原料碳酸鎂或碳酸鈣,不但可能傷害病人健康,甚至可能傷害台灣藥品在世界上的商業信譽。

台灣自二○一三年元旦開始,正式成為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會員國,並規定自一五年元旦開始,國內藥廠必須符合PIC/S製造標準,否則不得繼續製藥。未料政策上路三個月,就出現嚴重的藥安危機。

PIC/S認證,是目前全球公認最嚴謹的製藥規範。一九七○年由歐盟國家發起,至今共有四十八個會員國,通過認證代表製藥水準能與世界接軌。依據歐盟一一年最新修訂之法規規定,自一三年七月起,輸入歐盟之原料藥須符合歐盟認可的藥品規範,PIC/S便是其中之一。

主管單位稽查不力

「還有更多未爆彈!」

這一波被查獲使用工業用原料碳酸鎂或碳酸鈣的藥廠,正長生、木村都被食藥署列為PIC/S認證黑名單,並未通過藥廠檢驗,一四年十二月已被勒令停工,卻仍持續違法生產藥品。老牌胃散鄭杏泰委託代工的人生製藥廠則是通過PIC/S檢驗、認證的藥廠,但違規使用工業級原料製作藥品。PIC/S規範並未落實,未通過認證的未關廠,已通過認證的卻生產黑心藥品,食藥署的把關,顯然出了相當大的問題。

衛福部次長許銘能坦承,幾家製藥廠以工業用原料製作藥品的行為,不但可能違反《藥事法》,也違反PIC/S規範。根據PIC/S規範,通過認證的藥品,若在製造設備或原物料的任何變更,都應重新確認效果;製造管線也必須嚴格區分,防止交叉汙染;製藥原料只可向在相關規格上列名之經認可的供應商購買,以確保每個原料容器內容物的同一性。

規範當中甚至規定,藥品如果分屬不同生產批次,應該每一個批次都要分別抽樣、測試與放行,不能視為同一批藥品,就是怕救人的藥品,反成致人於死的毒藥。

在嚴謹的規範把關下,通過PIC/S的台灣藥品,原也是歐盟可以放心輸入的藥品,卻因為台灣藥廠偷工減料、衛生單位把關鬆散,導致藥品信用蒙塵。不願具名的藥廠業務人員表示,這次的胃散摻入工業原料案,「一定會影響歐洲對MIT品牌的看法。」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食藥署推動PIC/S的過程,早已狀況百出,今天出現「工業胃散」案,「我不但不意外,還相信有更多未爆彈!」政府推動加入「全球最嚴謹」的製藥規範,過程究竟多落漆?監察院在一三年糾正指出,食藥署早在○一年開始就規畫實施、推動台灣加入PIC/S ,卻未掌握產業實際狀況,政策實施遭逢困難,必須屢次修改執行方式及延遲實施期程,查廠人力亦嚴重不足。

審計部的報告也顯示,衛福部本在○七年便正式公告,西藥製劑製造工廠應全面實施PIC/S GMP時程,但卻因製藥公會陳情,要求延後實施,食藥署仍數度給業者緩衝期間,至一五年才正式上路。審計部批評,整體政策過程「率爾推動,配套措施亦欠周延審慎」,導致執行時程一再延後。

一四年十月,眼看PIC/S政策已箭在弦上,食藥署卻遲遲未公告禁止不符合PIC/S標準的藥廠庫存品繼續銷售,也未撤銷相關藥廠的藥品許可證;健保署甚至做出決議,將對不符合PIC/S藥廠所生產的藥品,繼續給予健保給付,直到藥廠把庫存品銷售完為止。

藥廠非法代工

以工業用原料省成本

食藥署當時解釋,法令只規定不符合PIC/S 標準藥廠不得「製造」,沒有不得「銷售」,故可允許業者將庫存品賣完。長期追蹤此案的立委林淑芬痛批,食藥署此舉根本是圖利廠商、罔顧用藥安全。不願具名的食藥署官員私下透露,製藥業者不斷陳情、施壓,要求食藥署再延緩政策實施時程,「讓政策做起來壓力很大。」為何全球最嚴謹的製藥規範,到台灣卻變得荒腔走板?風險管理專家、台大公衛系教授吳焜裕分析,台灣許多食品、藥品廠規模都小,且是家族企業,要建立完整的內部原料管理機制,相當困難。

因推動PIC/S認證,須耗費上億元投資改善藥廠設備,業界原本預測,在正常市場機制下,藥廠將出現購併潮,會有一半以上的藥廠退出市場。但在這次事件中正長生、木村的案例來看,部分未通過認證藥廠決定改走「委外代工」路線,或以工業用原料來節省成本,PIC/S所預期的提升用藥安全,顯然大打折扣。

這次出包的鄭杏泰胃散,也是經典的家族製藥企業。鄭杏泰生物科技公司原是老中醫「鄭杏泰」在地方上經營的藥鋪,後轉售電台賣藥主持人謝東波,現任董監事為謝陳金鳳、謝閔如、謝青蓉,資本額僅兩千萬元。老牌家族企業原該是最受人信賴的商號,如今要面對「全球最嚴謹製藥標準」衝擊,委外代工把關不嚴,更賠上半世紀商譽。

隨著全球藥品安全規範日益嚴格,台灣許多業者態度消極,食藥署也無力稽查、輔導藥廠轉型,不但讓國人用藥安全出問題,也讓之前追求國際認證的努力破了功,衛福部與相關單位都該再加把勁。

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IC/S) 成立宗旨: 促進法規制度與稽查標準一致化,並提供國際合作平台組成: 由各國藥品GMP官方稽查機構組成,目前會員國48個,包括歐盟、瑞士、澳洲、加拿大、新加坡、美國、日本及韓國等台灣加入時間:2013年1月1日註:PIC/S全名為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nvention and 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 摻工業用原料 台灣製藥信譽掃地—— 各大藥廠違規添加項目製造廠 藥品名稱違法添加

賦形劑種類

人生製藥 鄭杏泰胃達樂散 工業級碳酸鈣凌宇化咳散 工業級碳酸鈣

人生胃散 工業級碳酸鎂

強生化學製藥廠 爽保樂安胃腸藥 工業級碳酸鎂衛達化學製藥 衛達樂胃如膠囊 工業級碳酸鎂正長生化學製藥 正長生健胃散 工業級碳酸鎂木村製藥 胃散 工業級碳酸鎂

資料來源:衛福部食藥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99

東京都新知事小池百合子正式上任 欲挽回政府信譽

據日媒報道,在日本東京都知事選舉中首次當選的小池百合子本月2日赴都政府走馬上任。她從都選舉管理委員會接過當選證書並第一次坐上知事辦公室座椅,表示“感到責任重大”。女性就任東京都知事尚屬首次。

據報道,小池在對職員訓話時提到東京都政府的決策過程,表示“何時誰對什麽在哪以何種方式作出決定?希望通過信息公開,挽回都政的信譽。”

小池百合子

當地時間上午9點半左右,小池在東京消防廳樂隊演奏的奧林匹克進行曲的旋律聲中抵達政府大樓正門,受到了約千名職員的鼓掌歡迎。

現場還有身穿小池的選舉色調綠色服裝的支持者。小池同副知事及支持其選舉活動的都議員等握手後,笑容滿面地收下了女職員遞上的纏繞著綠色絲帶的百合花束。

小池在就任東京都知事之前曾對都議會表示:“為實現有利於都民的政策,希望開展合作。”然而在選舉中她屢次指責最大黨團自民黨的幹部。自民黨都議會議員團幹事長表示“在如何與其相處方面還是白紙一張”。

在前任東京都知事舛添要一辭職後,曾是自民黨眾議員的小池在未獲日本自民黨支持的情況下參選。與該黨推舉的增田寬也競爭,導致自民黨選舉陣營分裂。

但不僅是無黨派人士,就連自民黨的支持者也將選票投給了小池,使小池大勝增田。小池因參加都知事選舉而自動喪失了議員職位。

小池百合子現年64歲,曾經是一位電視臺的新聞主播,在小泉內閣時代,她出任防衛大臣,也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防衛大臣。她在擔任防衛大臣期間曾經主張核武裝日本。雖然她是自民黨議員,但是,此次參加東京都知事選舉,未能獲得自民黨的支持,最終作為獨立候選人參選。由於她較高的知名度,並且政策綱領也符合選民的要求,因此支持率一直領先。

(綜合自中國新聞網、央廣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325

網約車平臺和駕駛員將納入信譽考核 低於3分接受培訓

6月1日起,出租汽車企業(含巡遊出租汽車企業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者)、駕駛員(含巡遊出租汽車駕駛員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將被納入服務質量信譽考核。

這項考核由交通運輸部負責指導,各省、自治區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出租汽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

交通運輸部日前公布了新修訂的《出租汽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辦法》(簡稱《辦法》)。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在今天(24日)上午舉行的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辦法》調整完善了與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的頂層設計不相適應的內容,充分滿足網約車與巡遊車業態的不同管理需要,完善事中事後監管機制。

王繡春介紹,《辦法》進一步優化完善了巡遊車企業和駕駛員服務質量信譽考核指標,並將網約車平臺公司和駕駛員納入考核體系,全面提升出租汽車行業服務水平。

《辦法》將網約車新業態納入考核,明確網約車和巡遊車,均須要開展服務質量信譽考核。指標設置上,既考慮了網約車和巡遊車的共性要求,促進新老業態良性競爭、逐步融合發展;又根據網約車獨有的經營服務特征,量身定制設置了數據接入、運營服務信息公開等指標。

出租汽車行業是城市重要的窗口服務行業。攝影/章軻

《辦法》細化了出租汽車企業考核等級,對出租汽車企業考核在原有的B級、A、AA、AAA級等4個等級基礎,增加了AAAA、AAAAA等級,對駕駛員根據考核分數設定了AAA級、AA級、A級、B級4個等級。對出租汽車企業考核分值的分布設定進行了調整,加大了對為乘客提供運營服務等事項的考核分值,鼓勵企業加強內部管理,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引導駕駛員主動提高服務質量。

王繡春介紹,《辦法》對巡遊車企業從企業管理、安全運營、運營服務、社會責任和加分項目等5類共19個項目設計相應考核指標;對網約車平臺公司從企業管理、信息數據、安全運營、運營服務、社會責任和加分項目等6類共19個項目設計相應考核指標。

對駕駛員遵守法規、安全生產、經營行為、運營服務等方面實施考核,出租汽車駕駛員在考核周期內得分低於3分的,按要求接受培訓。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出租汽車企業分別建立出租汽車駕駛員服務質量信譽檔案。

根據《辦法》,出租汽車駕駛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其列入不良記錄駕駛員名單:在考核周期內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綜合得分為0分,且未按照規定參加培訓的;連續兩個考核周期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等級均為B級的;在一個考核周期內累計綜合得分有兩次以上被計至3分及以下的;無正當理由超過規定時間,未簽註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等級的;發生其他嚴重違法行為或服務質量事故的。

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不良記錄駕駛員名單數據庫,為出租汽車企業提供查詢服務,並加強對不良記錄駕駛員的培訓教育和管理。

《辦法》還提出,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巡遊車服務監督卡上標註巡遊車駕駛員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等級。鼓勵通過車載智能終端或電子監督卡等形式標註巡遊車駕駛員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等級。網約車駕駛員服務質量信譽考核等級由網約車平臺公司在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客戶端上標註。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13萬家出租車企業,約260萬出租車從業人員。網約車統計數據不在其中。到今年2月底,各地共發放網約車車輛運輸證14萬多本,網約車駕駛員證23萬多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759

交通部:將網約車納入出租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體系

24日,交通運輸部在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新修訂的《出租車服務質量信譽考核辦法》(簡稱《辦法》)。《辦法》進一步優化完善了巡遊車企業和駕駛員服務質量信譽考核指標,並將網約車平臺公司和駕駛員納入考核體系。明確網約車和巡遊車,均需要開展服務質量信譽考核。

《辦法》規定,對駕駛員遵守法規、安全生產、經營行為、運營服務等方面實施考核,出租汽車駕駛員在考核期內得分低於3分的,按要求接受培訓。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出租汽車企業分別建立出租汽車駕駛員服務質量信譽檔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761

香港「家電大王」遇中國潛規則 陳國民:產品變、信譽不能變

1 : GS(14)@2016-01-25 01:50:07

2016-01-01 HJM

當「香港製造」不景氣、港商紛紛轉戰房地產或金融業之際,德國寶創辦人陳國民卻堅守香港家電陣地。33年來顧客需求日新月異,他從生產單一熱水器到研發上百種產品,從深耕香港市場到開拓內地版圖,堅持穩中求變。北上初期,由於守規矩而吃大虧,但他沒有改走捷徑。他形容實業之道在於變與不變—— 變,是產品要與時俱進;不變,是信譽永遠至上。

66 歲的陳國民依然緊貼時下潮流,熟知年輕人吃喝玩樂的喜好。前年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大熱,他順勢推出韓式光波燒烤爐,結果大受歡迎;去年恰逢本地潮牌B.Duck小黃鴨成立十周年,他又馬上搞跨界合作,造型可愛的限量版多士爐、咖啡機亦受消費者追捧。在陳國民看來,家電產品也可以很時尚,「我肯定是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人,因為做生意最緊要多接觸市場,不只香港,還有全世界,在了解現代人需求的同時,問問自己能做到多少。」

不斷創新 應市場之變

上世紀八十年代,陳國民靠生產和銷售電熱水器起家,當時他不僅採用德國設備和技術打造高品質產品,更大膽提出「十年保養服務」承諾,成功吸引大批市民光顧,並逐漸積累起口碑。「那時候,人們的消費水平還不高,能省就省,當然希望電器壽命能長一些,能用十年的日本牌電飯鍋之所以有市場,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自千禧年起,隨着科技進步和經濟增長,人們的消費習慣開始改變。「以前電器壞了會拿去維修,現在則是買新的更方便划算,電器耐用那隻歌仔沒有人唱了。」意識到這種變化,陳國民於是把企業重心投放到產品更新換代的研發上。去年德國寶推出升級版的韓燒機,距離第一代面世還不夠一年。升級版結合了第一代兩款不同型號的優勢—— 底盤能自動旋轉(受熱更均勻),發熱罩可以隨時移開(方便添加食物)。

「在別人看來,這樣的更新速度未免太快,市場還沒來得及消化舊產品;但從競爭的角度看,每個產品從設計那天起就不斷折舊。摩托羅拉設計出翻蓋手機,當時以為自己是全球最先進,但現在已經落伍到沒人用。做家電就像做智能手機,換代的cycle 要快才能搶佔市場。另外,更新快能有效打擊跟風者,當他們抄襲了第一代產品,我們已經推出第二代。」他這樣解釋。當然,產品的推陳出新並非只是換個外形就了事,陳國民對研發部門的最高要求是userfriendly,「讓用戶在使用新產品時不會再有太多挑剔。」公司在2014 年推出一款控溫養生壺,儲水量為2 升,但最大刻度只有1.5升,原因是若壺內裝得太滿,水燒開時就會溢出;若要給水壺保溫,需要重新按下按鈕。陳國民認為這兩點瑕疵會影響用戶體驗,遂敦促研發部門去改進。一年後,新款面世,在水溫達到90 度攝氏時它會自動變頻,這樣當水燒開時也不會翻滾冒出;壺內增加了記憶晶片,只要在兩分鐘內把水壺放回底座,就能保持原有溫度達4小時。

初進內地 吃虧皆因守規矩

做好產品外,陳國民亦有意拓展內地市場,然而首次進軍卻吃力不討好。

八九十年代,大批港商北上設廠。陳國民1985 年在珠海設廠,與日本公司合作生產不銹鋼管,還自資送員工到日本受訓。然而開廠還不夠一年,他發現市面上已出現山寨品,原來是有內鬼被高價收買竊取了生產圖紙和技術。

「這個教訓提醒我,不能完全把所有東西都交給代工方,最核心的設計、技術還是要自己掌握。」

1998 年,陳國民在東北、上海和廣東等地試水銷售德國寶產品,然而兩三年後他便放慢布局速度,因為「港商在內地發展,要面對各種不公平競爭。」

港商產品要進入內地銷售,首先須獲得3C 認證(China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 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陳國民感嘆這是「讓很多港商最頭痛的事」,只因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是,要獲得認證,生產商的產品數量要足夠大,很多小本經營的港商就此被卡在關外。

即使拿到認證也並非萬事大吉。「生產方面,我們堅持每樣產品都是真材實料,真實報價,比如厚1毫米的產品,我們不會偷工減料,但內地廠商可以只給0.9 毫米的,甚至大膽出售『三無』產品(無生產日期、無品質合格證和無生產廠家)。」

讓陳國民更難以接受的,是內地生意圈的枱底交易文化。「在香港,我們要進百貨公司等賣場,雖然也要與不同部門溝通,但一切都明明白白,能否成功是看廠商的實力;在內地則十分困難,除了要繳納各種行政費用,還不得不給銷售員、銷售經理等相關人士一些好處,整個銷售鏈上,只要有權的人都想分一杯羹。國內商家覺得這很正常,但作為港商,我覺得絕對不可以。循規蹈矩,注定港商會吃虧,但這也是港商的優勢所在。」

二進內地 港商信譽獲青睞

放慢進軍內地市場的步伐後,陳國民潛心發展香港市場,一方面繼續推出各種實用小家電,另一方面則開創櫥櫃+家電配套的銷售模式,並在土瓜灣設立實體店向顧客展示。

「廚房講究整體搭配,若消費者看到整個廚房都用同一品牌產品,會覺得協調性更好,也更願意購買。」這種創新的銷售方式迅速打開零售市場,德國寶名利雙收。「十多年前我們請求經銷商幫忙賣貨,現在則是他們主動找上門,供求關係逆轉了,我們的產品也有了bargaining power。」

2009 年金融海嘯過後,中央政府提出「出口轉內銷」國策,加之近年因食品安全等問題爆發的信任危機,「香港製造」在內地成了質量有保證的代名詞。陳國民覷準時機已到,於是重返內地市場。面對紛至沓來的加盟商,他更看重對方

的投入程度,「我不收加盟費,同時還為經銷團隊提供專業培訓,包括產品性能、銷售技巧等,目的是希望對方能按照我的管理方式去經營,有錢一起賺。」他認為,統一標準是對品牌的保護。

近年內地流行網購,喜歡嚐新的陳國民也躍躍欲試。去年11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天貓網上商城舉辦雙十一購物節。「這是我們首次與天貓合作做B2C 和O2O,銷售額遠超我們的預期,有幾百萬,是個好的嘗試。」雖獲得開門紅,但發展網購市場也不容易。「雙十一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購物節一天900多億的銷售額是眾多商家數月的努力積累。3 個月前我們就要配合天貓做宣傳,1個月前貨物要進入天貓倉庫,開展電話預訂服務,當中涉及客服、物流等問題。」他表示,天貓在上門邀請前已多番考察德國寶,最終看中的還是香港口碑和信譽。

如今,陳國民已斥資6 億元人民幣,在廣東順德設立了佔地170萬呎的德國寶總部,包括廠房、員工宿舍和實體陳列室。對於現時內地市場,他十分看好,「內地家庭習慣了用入門級的家電,但隨着生活質量的提升,他們的審美情趣也會提高,識貨之人會不斷追求高價值的產品。就如手機,以前我們用諾基亞,現在則用蘋果和三星,級數不一樣了。德國寶目前在香港市場年收入達4億,內地市場規模還沒到香港市場的一半,我期望未來內地市場的規模能比香港大10倍。」

腳踏實地 自然心安理得商海沉浮三十多年,陳國民一直秉持穩打穩紮、信譽為先的經營理念,「循規蹈矩也許會吃虧,但長遠反而少了心理負擔,不用因為做了虧心事而擔驚受怕。做生意,如果算過沒錢賺,不做也罷,要做就得按規矩做好。」他又說,「我們摸着石頭過河,但我們沒做錯事,沒騙政府,即使很辛苦,也算成功。」

捨得花錢 錢才會進來

「家有德國寶,生活無煩惱」,發展三十餘載,德國寶的廣告語早已深入民心,這是陳國民大力策動品牌推廣的成果:除一般的媒體廣告宣傳外,德國寶還找來名人肥媽瑪利亞做品牌代言人,冠名贊助其飲食節目;每年又斥巨資參與工展會展銷;同時還舉辦烹飪課程,推薦創意食譜等。每年用於品牌推廣的費用佔公司總支出3% 4%。

「做任何生意,品牌形象的建立是沒有極限的,今日你做了1000 萬廣告,不等於就cover到所有潛在客戶。很多商家容易滿足,覺得自己生意做到一定規模,就不用再做廣告,這是錯誤的,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心態。你少做廣告,別人就會忘記你的品牌,這是很現實的事。我們要不斷累積品牌的曝光度。」

陳國民認為,做廣告和盈利是相輔相成的,「公司生意愈好,可負擔的廣告費自然愈多;而廣告費越多,品牌可投放的渠道也會增加,接觸到的客戶層面也愈大。很多港商不太願意花錢,經濟一差總是先削減廣告費,但我覺得剛好相反,經濟差的時候反而要多投入在宣傳方面,當然前提是量力而為。」

港人不快樂 政府有責任

陳國民頭銜多多,其中一項是「香港提升快樂指數基金」會長。這是他於2011年與幾位朋友成立的基金平台,旨在資助清貧家庭和推廣愉快工作理念,希望令整體社會氣氛更歡愉一些。

民意與政府對立

香港人怨氣多,聯合國公布的《2015年世界快樂報告》顯示,香港排名72位,較前年下跌8名,在亞太區遠遠落後於新加坡、泰國和台灣等地。而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去年的「香港快樂指數調查」頁顯示,港人2015 年的快樂指數為70分(100分為滿分),比前年下跌0.5分,創五年來新低。

陳國民認為,港人不開心有多種原因,惟佔中運動和區議會選舉引起的社會不滿最大,兩件事均凸顯民意與政府的對立。

「政府的管治方法是否出了問題?我們特首所走的路又是否滿足了大部分人的訴求呢?有市民覺得,特首不需要對中央卑躬屈膝,他們認為,你身為特首,為何有些情況都做不到?比如中港足球大戰,你為何連支持香港隊都不敢出聲?他的做事方式不能讓年輕人接受,年輕人覺得領導人讓他們失望,所以不快樂。他們不是憂柴憂米,而是精神上的不快樂。」

中立才能客觀處事

陳國民稱與梁振英是多年朋友, 梁上台前,兩人經常一起吃飯聚會;而在他擔任特首後,陳國民則沒有再私下與他接觸,只有在正式場合上才會碰面。「我是商人,不跟他往來是避免被外界說我另有所圖,這對我和他都是好事。我沒有刻意疏遠,也不會刻意巴結。我自己不會參與政治,我也跟我的商會會員強調,商會不能有政治。」陳國民指出,無論是經商還是從政,若為人處事不能夠做到中立,很容易會因為偏頗的決定和行為而引起爭執。

我的快樂是助人快樂

問及何謂快樂,陳國民笑稱,快樂當然不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而是要「整體開心,讓多數人都感到歡欣。」為了讓更多人獲得快樂,他嘗試從多方面去宣揚快樂理念。

在公司內部,陳國民堅持每天和多個主管共享午餐,他甚至會親自為員工下廚煮食,期間彼此沒有老闆和伙計之分,暢所欲言。他表示,辛苦了一早,午餐時段應該用來給大家放鬆,邊吃美食邊聊生活,確是一大快事。

吃這頓飯,每位主管每天還會拿出20 元存起來,等存到一定時候,這筆錢就作為部門的活動基金。「我希望這種互動能讓員工從工作中找到樂趣。」

而對於社會大眾,陳國民通過成立基金會,去幫助一些窮苦孩子圓夢。「我們能力有限,但有些孩子的微小願望,比如買張被子、一個家電或一把結他,我們都會盡力滿足。我們希望這小小的恩惠能給他們帶來快樂。」

黃中柱 本刊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92

【難分真與假】潮物保養你要知 網購必睇Supreme信譽店

1 : GS(14)@2017-01-21 03:37:35

多媒體創作人及節目主持咸蛋,收藏Supreme照過十年。



過年除了添置新衣服外,舊衣保養同樣重要。咸蛋收藏Supreme照過十年,最初只希望買一些別人沒有的東西,後來愈買愈多,更開始討論這個品牌。



一件Supreme T-shirt,普通版也要500至600元起跳,而限量版有錢亦未必買到。過千元的T-shirt保養當然重要,需要由底層的底衫開始。咸蛋強調:「T-shirt最麻煩的地方,是頸口腋下位置因為汗水很容易變黃,如果內衣夠挺身,T-shirt也能拉直而且汗水也能隔著。」試了大大小小不同品牌,咸蛋推薦KRIKLAND的底衫,約16美元4件價格便宜而且挺身耐用。



收藏品除了T-Shirt、帽外,Supreme配件亦不放過。

帽的內層邊位緊貼皮膚,細菌、汗水也較多,需要定期清潔。

香港潮濕天氣讓帽子很容易發霉,可以用一些防水噴霧(Liquid Proof),分別噴三層在帽上,達到防水效果。而帽的內層邊位,由於緊貼皮膚,細菌、汗水也較多,可用超市買到的消毒濕紙巾定期清潔,然後在太陽底下曬乾。



消毒濕紙巾在超市也能買到。

收藏的T-Shirt也會用密封袋保存。

網購盛行的年代,市面上亦充斥大量高仿貨,咸蛋建議新手如選擇網購,可以找一些Facebook群組如:Supreme HK、Supreme852,年資較深的專家辨別真偽。一件經典Box Logo T-shirt,不同年份標籤也有機會不同。群組內的師兄師妹亦樂於助人,如果發現拿出來的貨品照片是假貨,更要求開出賣家名字甚至考慮報海關,以杜絕假貨流出。



眾所週知在美國官網買Supreme從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有當地有效信用卡以及地址,然後又要鬥快手。一些信譽高的分銷網站是另一個入手的渠道,美國的Project Blitz、Crash Street、以及eBay內的Unique Hype Collection同樣是熱門的網站。價格當然比官網高,但質素也有保證。記者:翁怡富攝影:陳健邦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0/199027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4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