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提升每月供款 hiking

http://blog.yahoo.com/_ZWFS2772YECDLLL6GF2RZR4UFU/articles/993234/index
第103期月供匯控以$80.1購入49股,第65期月供領匯以$40.35購入97股,第57期月供中人壽以$23.64684購入167股。

領匯預期回報(分派)跌穿3.5%之後反彈,以過往表現估計,預期股價會在這水平窄幅上落,直至明年第二季接近業績公佈,暫時回報仍可接受,領匯月供金額繼續不變,待業績期過後再作打算。

匯控在美國「另類徵稅」的金額已定,且看歐洲業務會否同樣遭受洗劫。近月又頻頻出售「非核心」業務,究竟對未來盈利有多大影響,實在沒能力分析,去年匯控全年派41美仙,且看今年能否保持或上升,現時最關注的是明年首三季派息的變化,現時匯控的息率比領匯還高,也比恆指高,近期股價上升不無道理。

中人壽首三季資產減值290億人民幣,近日深滬股市發力,這筆減值大概可以一次回撥,保險公司將資金投放在不同的投資項目,以換取在預期風險內的較高回報,一個仍在增長的經濟體系,股票市場長遠大漲小回。有人會說,上證指數跌幅超過六成!是的,恆指由1997年8月7日開始,跌到1998年8月13日,一樣跌了六成,之後2000年3月28日創新高之後走入前一個熊市,當時恆指只係萬八點。無論如何,股票是「長線」組合提升回報的理想選擇,只是會計制度令短期(每季、甚至年度)盈利扭曲,幾年前好多人勁Buy林森池,至今我仍認同他的分析,2008年4月至今,市場給了月供組合一個不錯的機會,累積了一點中人壽。每月月供金額,基本上與每月除按揭供款外的生活開支掛鉤,最低工資推出之後,管理費一加再加,升幅三成幾,早午餐升幅約兩成,細節不必多計,月供金額上調二千,新增款項暫時放進組合中個人認為最抵買的中人壽。

永利控股沒有在聖誕前帶來好消息,小投資者可以做的是,繼續等或沽貨。繼續等的好處是多點時間找下一個目標,近幾個月忙到嘔,忙著旅行也忙於工作。道指距離歷史高位不遠,恆指還欠四成升幅,如此比較,上證豈非有200%升幅?把這個概念告知內地同事,這班同事都是中產,曾熱衷股票市場,現在都不理不問,我把道氏理論簡略地解釋,他們都存懷疑態度,不要看香港的A股指數ETF近期升了超過10%,便說反彈完畢,我相信這只是序幕,好戲在後頭,若果永利控股完成任務,資金移往A股指數ETF。

一年過去,IPO組合只增加海通及人保兩間金融機構,有報導明年B轉H陸續有來,一些必需品的龍頭企業,是IPO組合的選擇。
近期歐豬新聞被「財政懸崖」一詞掩蓋,對美國政府而言,「財政懸崖」一方面因減稅措施到期而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因減赤措施啟動而減少支出,長遠而言,是正面的,預期財赤因此直線下降。市場所擔心的是,在政府、企業及個人同時緊縮開支的情況下所帶來的影響,例如失業率上升,經濟如懸崖上跳下。的確是很搞鬼的憂慮,一件原本應該做的事(量入而去),竟然作出如此解讀。美國預算年度是由10月份開始,民主共和兩黨三十年來都在限期前大舉博弈,傾唔掂數可以先通過臨時方案,再唔掂大不了聯邦政府做樣休息幾小時,就算克林頓年代曾經最長休息三星期,由於緊急服務不受影響,美國還是美國,因此投資者應該不理會這類新聞,否則,可能出現「兩黨爭鬥、股民當災」。民主共和兩黨都要向各自的選民「交代」,但任何一個選民都唔希望出現「人民當災」的情況,因此,兩黨完全沒有誘因去拖垮美國經濟,預期在一場大龍鳳之後,懸崖上建個觀景台,讓大家回望不斷重複的歷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112

飲食業資方扣供款抵遣散費 工會籲廢強積金對冲惡制

1 : GS(14)@2011-01-06 21:50:4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840929

【本報訊】職工盟調查發現,過去十年逾 45%受訪飲食業工友,曾被資方遣散或解僱,資方以強積金「對冲」方式,抵銷支付給打工仔的遣散費。職工盟指根據政府數據,十年來「對冲」的強積金供款達 137.65億元。職工盟要求政府取消「對冲」機制,保障打工仔權益。 記者:林社炳

職工盟昨日公佈調查結果,指在上月訪問了 159名飲食業工友,有 45.3%受訪工友在過去十年曾被遣散或解僱。受訪工友被資方引用「對冲」機制,平均在強積金扣除約 4.5萬元;有兩名工友最高被扣 19萬元。 25.6%受訪工友,月薪在 5,000元或以下; 87.3%認為強積金非常不足夠應付退休生活。
被解僱員工失保障

任職奶品公司包裝員的阿維(化名)說,在公司辛勞工作九年四個月,日薪加勤工的月入有逾 9,000元。一個多月前有工友打架受傷,她往求助,反被部門主管指她煽動工友打架被解僱。她心有不甘,曾想過自殺,資方報警驅逐她離開公司。她謂感謝警員指點向勞工處及職工盟求助。在工會協助下,阿維才取回約 6萬元長期服務金,但資方在強積金依法按照「對冲」機制,扣除資方供款約 5萬元。
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組織幹事胡穗珊批評,強積金的「對冲」機制,變相成為資方解僱員工的「遣散費基金」。她指目前月入 5,000元或以下的打工仔,僱員不用供款給強積金,只有僱主單方面供款。員工一旦被解僱,資方可運用「對冲」機制,取走強積金供款,令年屆 65歲退休的打工仔一無所有。
對冲金額累計 137億

職工盟根據政府數據,指強積金計劃實施十年來,僱主利用供款「對冲」遣散費,累計高達 137.65億元。 86.3%受訪工友支持職工盟要求政府立即提出修訂法例,取消對冲的安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424

積金局檢討強積金供款最低及最高「有關入息」水平

1 : GS(14)@2011-02-20 12:03:45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102/16/P201102160264.htm


在檢討書提交政府7個月後,發現建議最低的有關入息水平是由5,000元上升至5,500元,低過此數僱員不用供款,上限則由20,000元提升至30,000元,高於此數,政府不會干預你的個人選擇。政府並無執行2008年的建議-肯定知道強積金計劃是不太受注意的。


7 months after the review was submitted to Government,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recommendations are HK$5.5k (up from $5k) for the minimum relevant income below which, employees would not contribute and $30k cap (up from $20k) above which, the Government would stop interfering in your personal choice. The Government did not adopt the 2008 recommendations - probably noting how unpopular the MPF scheme 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050

談抽供款撥退保 積金局:私產變稅收

1 : GS(14)@2014-08-14 16:46:3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4/news/ec_gna1.htm
【明報專訊】政府委託港大學者周永新研究全民退休保障,料下周將報告提交扶貧委員會。有指報告建議包括僱主及僱員在現時強積金5%供款內抽取特定比率,或額外供款存至退保計劃。積金局行政總監陳唐芷青昨日指出,強積金屬私人資產,與退保計劃不應混為一談,若抽取強積金部分供款至退保計劃,這款項會由「供款」變成政府「稅收」。

智經研究中心昨日舉行一個名為「強積金核心基金及香港退休保障」的座談會,與會的陳唐芷青被問及是否認同未來全民退保計劃,要求僱主及僱員在強積金5%供款額中,抽取一半或特定比率存至退保計劃的建議。

陳唐芷青:或全港僱傭合約要改

陳無明言支持或反對,但指強積金供款屬於私人資產,所供款額會存入個人的強積金戶口,而非與全民退保一般,將款額上繳政府重新分配,認為後者是一種「稅收」而非「供款」;加上強積金供款少,總資產值低已一直為人詬病,形容強積金制度與全民退保不能混為一談。她又說,有關建議或會令全港僱主及僱員要重新簽訂新的僱傭合約,以列明調整後的供款額。

信託人公會﹕供款減行政費要加

至於供款減少會否影響強積金受託人運作,香港信託人公會主席劉嘉時承認,若供款額進一步減少,或會導致基金收費增加,但仍要待報告出爐才能評論,相信受託人會按政府要求辦事。

科大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則認為,強積金與全民退保有別,尤其對資產較充裕的長者,強積金可帶來投資回報,退保卻未必令其受惠。不過,社聯政策研究及倡議業務總監黃健偉說,本港面對人口高齡化威脅,若再無全民退保,或令長者貧窮問題更趨嚴重,整體社會要負擔的成本可能更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043

亞視被追53萬公積金供款

1 : GS(14)@2015-04-26 16:36:28

【本報訊】不獲政府續牌的亞洲電視,屢次因拖欠員工薪金而被入稟勞資審裁處追討,並遭勞工處票控而罰款。亞視另涉拖欠員工公積金供款,強制性公積金管理局前日根據《職業退休計劃條例》入稟區院,向亞視追討今年1月份的逾期未繳公積金供款及供款附加費,共53.6萬元,並要求亞視支付堂費。亞視執行董事葉家寶昨出席活動時,承認拖欠供款,但指金額不多,相信隨着陸續籌得資金,可望盡快支付欠款。亞視發言人表示,正安排繳付有關款項,並希望盡快解決。職業退休計劃俗稱公積金計劃,強積金制度於2000年實施後,獲豁免的公積金計劃可繼續營辦,但僱主必須同時提供一個強積金計劃,讓僱員二揀一。



積金局首次代員工追討


積金局發言人表示,這是首次代亞視員工向亞視追討拖欠的職業退休計劃供款,在目前法例下,積金局可透過民事途徑向僱主追討欠款,但不能刑事檢控僱主。案件編號:DCCJ1786/15■記者楊家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6/191259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941

樓價339萬 月慳逾百元供款

1 : GS(14)@2016-03-17 14:49:59

【供樓個案】銀行打按揭戰,準買家有着數,以近期上車新盤為例,首年月供可省回175元。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認為,此反映銀行水浸,惟有低息搶客,但低息的樓市利好因素早已反映,新供應未出,樓市仍未見底。以近期上車新盤嘉華元朗朗屏8號,最平入場費為2座1樓C室,實用337方呎,折實338.8萬元,呎價10,053元。假設以東亞銀行(023)全新定息住宅按揭計劃,首年定息1.8厘,其後H加1.6厘,以最新1個月拆息0.23厘計,實際按息1.83厘。假設借八成按揭,分30年攤還,首年月供9,749元,第二年起月供9,789元。比較選用其他銀行H加1.7厘,月供為9,924元,首年每月可慳175元,第二年後每月則慳135元。不過H按息浮動,其封頂息口與P按睇齊,目前P按實際利率普遍2.15厘。



湯文亮:銀行水浸 低息搶客

湯文亮表示,銀行水浸,然而合資格貸款的人士不多,包括首次置業人士,結果貸款放不出,惟有低息搶客。對於低息是否意味樓市冇得跌?他回應指出,近兩個月已無人提及加息,反而講負利率,維持低息的利好消息早已反映,現在影響樓市的是供應量,還未輪到經濟環境,新樓的供應還未出,樓市未見底。此外,市場現時主要觀望何時放寬逆週期措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7/195329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235

強積金供款扣稅額升至1.8萬

1 : GS(14)@2016-05-21 13:09:10

【本報訊】相信大家已陸續收到稅局月初寄出的新一期報稅表,打工仔記得準時於1個月內(即6月3日或之前)遞交,而經營獨資業務的老闆們,交表限期則為3個月內(即8月3日或之前)。如果大家選擇網上報稅,仲可以額外自動延期1個月。報稅是一門學問,翻查稅局今年基本免稅額列表,要將「綠色炸彈」威力減低,必須緊記扣稅小貼士。例如好多人以為父母仍未退休,就不能申請扣稅,其實即使父母仍有工作收入,亦不會影響子女申請供養父母免稅額。只要父母夠55歲(2016年3月或之前達到要求),並滿足以下要求,包括通常在香港居住、至少連續6個月與你同住而無須付出十足費用,或你每年至少供養供養父母1.2萬元,子女就可以享有2萬元父母免稅額。若父母滿60歲,免稅額則為4萬元。如果父母長期與你同住,仲可以獲得額外一倍的免稅額。不過,兄弟姊妹之間不能各自申請父母免稅額,若收到重複申請,稅局不會把免稅額分配予任何申請人,直至有任何一方自願取消申請為止。另一個貼士是強積金可以申請扣稅,今個稅季的強積金供款扣稅額便已升至1.8萬元。不過打多過一份工的打工仔留意,即使正職和兼職的供款加埋超過1.8萬元,稅局最盡都只會扣1.8萬元,因為強積金扣稅額是以個人為單位。不過扣稅只限供款部份,僱員及自僱人士的自願性供款是不會獲得扣除的。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8/196163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99

打工仔唔知炒乜好?MPF自願供款創新高

1 : GS(14)@2016-08-20 11:39:40

積金局公佈第二季數據,強積金總資產按季增148億元至6,073億元,以目前參與計劃人數277萬人計,第二季人均賬戶約22萬元,按季增約4,000元。當中自願供款續增加,由首季的38.49億元增至42.56億元,再創出新高,佔次季總供款約25%。康宏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認為,自願供款持續上升,相信與強積金至今已實行15至16年,雖然仍被批評收費偏高,惟個別基金表現理想,加上操作簡單,均為自願供款持續上升的誘因。學者曾淵滄認為,每個人承受風險能力不同,年輕或追求高增長人士,應買入全球性基金,「當然投資股票好過債券,股票有增長,債券收息唔識增長,除非你要保本」。對於資產配置方面,Fund Supermarket香港總經理黃展威認為,距離退休尚有10年以上供款人,會經歷幾個經濟周期,現時可將供款配置在中、港股市基金,因其估值較環球股市為低。較保守的供款人,他不建議將供款配置在債券基金,因目前多國國債孳息率低,換言之價格已處於高位,若資金由債券流至股市,難免會有損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20/197436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584

豐連增首2年免供款計劃

1 : GS(14)@2016-09-09 05:18:22

【明報專訊】南豐部署本月推出港島柴灣道香島之際,同系屯門良德街豐連,取消提供20%二按(單位售價按定價減2%),取而代之是新增「首2年免供款付款法」,若買家採用此方案,售價按定價減4%,南豐同系財務公司提供80%一按,最長還款期20年,買家首2年可延期供本金,並獲豁免利息開支,第3、第4年息率2.75厘,之後全期P(P現為5厘)。

同時取消兩成二按付款

豐連亦取消原有建築期付款(單位售價照定價計;買家於2018年7月前,分5次繳付15%首期),但新增「輕鬆付款法」,售價同樣照定價計,但買家改為於明年9月前分兩次繳付10%首期。

豐連8月推出至今累沽約320伙,佔項目單位總數370伙約86%,套現近12億元。

至於同系東涌昇薈亦修訂價單,顯示購買1號洋房的買家,可獲贈全屋配套家具和擺設。價單顯示,1號洋房實用面積2529方呎,定價5226萬元、實呎2.06萬元。

娉廷下月起削從價印花稅補貼

另外,長實地產(1113)位於元朗屏山的洋房項目娉廷,由年初推出至今累售14幢洋房,套現2.5億元。長實高級營業經理封海倫表示,項目10月3日開始,削減五成從價印花稅補貼優惠,即由現時佔樓價7.5%至8.5%,減至3.75%至4.25%,涉及價單內9幢洋房。

封海倫續稱,娉廷最快於本月底至10月初獲批滿意紙,而項目餘下的27幢待售洋房,稍後擬以招標形式推出。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499&issue=20160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250

懶人基金非價廉物美 供款至買入有時差 未必追貼指數

1 : GS(14)@2017-01-13 08:07:51

【明報專訊】強積金預設投資策略(DIS)於2017年4月1日就會正式推出,作為預設投資組合(俗稱懶人基金),積金局為了控制風險以及費用,選用了全球的債券與股票指數,自動降低風險,並限制基金管理費用在0.75%內。不過DIS費用低廉且風險分散,主動選擇DIS組成強積金組合卻未必是明智選擇。

強積金成員對投資組合關注度仍然較低,以信安提供的數據為例,信安旗下的強積金計劃中約有高達10%成員未指明投資選擇,人數約5萬。若這些未有投資選擇的成員未在通知發出後42日給予回應,那麼強積金將自動落入DIS,選擇預設的投資組合。

康宏理財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表示,其實成員主動或被動令強積金落入預設投資策略並非好事。雖然費用廉宜,但亦因此多為趨於被動式的管理。由於強積金不斷吸收成員新供款,因此這就增加了追蹤指數的難度,加上實際供款與買入指數的時間差,實際指數與追蹤指數或產生較大差異。

現時坊間的DIS產品還未廣泛公開,但由於強積金對基金管理費的限制,DIS更趨於採用被動管理方式。以富達為例,富達DIS產品就以追蹤指數為主,永明的DIS產品則將投放於兩隻同名基金,由施羅德(Schroders) 以高階啤打(advanced beta) 策略進行投資。

與坊間股債混合產品不同

此外,預設投資策略投資地域與坊間強積金股債混合產品亦有不同。信安發言人表示,「以信安為例,預設投資策略的核心累積基金與現有的混合資產基金,雖皆為股債混合基金,但在地區投資分佈上有明顯分別」。信安續表示,DIS以富時強積金環球指數(60%)和花旗強積金全球政府債券指數(40%)為基金基準,以環球股債混合形式的基金投資,投資美國股票比例過半,有別於信安旗下的混合資產基金,以中國/香港股票比重佔高。

隨年齡調整基金減風險

預設投資策略由兩個混合資產成分基金組成,包括核心累積基金和65歲後基金,股債比例分別為6:4和2:8,由50歲開始至65歲,強積金權益將由核心累積基金,按年歲增長按比例逐步增加組合內65歲後基金成分,直到65歲,組合全部由65歲後基金組成(見圖)。

事實上,DIS的自動降低風險(de-risking)機制在坊間並不新鮮。富達目標日期基金「儲蓄易」以及永明彩虹強積金計劃內可供選擇的「投資導航」均具備隨年齡調整風險的功能,不過,兩個產品又各有不同。前者的股債組合比例在同一基金內進行,並且調整時機和調整比例由基金經理靈活決定;後者則與DIS相近,代替客戶選擇要投資的成分基金,由30歲即開始進入調節周期。永明彩虹強積金計劃的「投資導航」是強積金成員的備選選項,若成員未能決定成分基金,可選擇「投資導航」。

與DIS內僅兩種投資類別不同,投資導航內的默認成分則包含現金、港元債券、香港股票和環球股票4種成分,30歲以下成員將投資5%港元債券、40%香港股票以及55%環球股票;到60歲以上,組合內將無香港股票,有15%現金、55%港元債券以及30%環球股票,30歲與60歲之間比例每年生日變動一次。另外,組合還隨基金表現動態調整,令成分基金始終保持設定比例。DIS的調整風險功能主要影響50歲以上成員,而該投資導航亦影響30歲與50歲之間成員。

目標日期基金由基金經理掌舵

富達現時共有7隻目標日期基金,由2020年至2050年每5年是一個目標日期。富達國際香港退休金業務總監陸劍平介紹,雖然與DIS相似,有隨年齡調整股債比例的機制,不過差異在於,目標日期基金的風險調整由基金經理掌舵,決定具體何時調整以及如何調整,彈性較大。另外,DIS的股債組合僅有6:4和2:8之分,但目標日期基金股票比例更為靈活,可以高達99%。但投資者須留意,由於DIS屬於新產品,亦未如現有基金一樣有歷史表現數據可供參考。

明報記者 姚丁鈺

[退休綢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37&issue=201701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4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