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歡迎你來買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1961018.html在這個奧運健兒「穿金戴銀」的倫敦時刻,重提中國足球似乎有點煞風景。但是,如果把這個話題放置在中國對英投資前景的緯度上討論,倒也如同擠上番茄醬的薯條般變得不再那麼「影響胃口」。
倫敦奧運會期間,建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00832.HK)董事局主席胡葆森探訪了英超聯盟總部。在與英超聯盟CEO斯庫達摩爾(Richard
Scudamore)和英超聯盟秘書長科沃德(Nick
Coward)交換名片後,胡葆森婉拒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只為抓緊時間與那座臨時擺放在櫥窗裡的英超冠軍獎盃合影。
胡葆森投資河南建業足球俱樂部的歷史已經達到19個賽季,但他在英超聯盟總部的討論中表達對於中國職業足球環境的失望,他講的一則笑話緩解了現場略
顯沉悶的氣氛:「有一名中國球迷問上帝,中國什麼時候可以拿到世界盃冠軍,上帝回答『明天就可以』。球迷說,你不是跟我開玩笑嘛。上帝回應,是你先和我開
玩笑的。」
英超正在成為這個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聯賽,這可不是開玩笑的。本報記者從英超聯盟處獲取的數據顯示,2011年,這個聯盟的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55億英鎊,其全球球迷數量達到9.35億人。英超聯盟實際上就是一家企業,20傢俱樂部和英國足總共同入股。
英超價值到底幾何?衝刺IPO的曼聯就是一個例證。日前,曼聯美股上市前的路演拉開帷幕,7月31日俱樂部披露的信息是,本次將公開發行超過
1660萬股,單價位於16美元~20美元之間,由此,這家英超豪門的估值超過30億美元。招股書披露,曼聯2012財年的收入有望達到3.15億英
鎊~3.2億英鎊。
目前中超明星俱樂部如廣州恆大和廣州富力以及上海申花的背後也是依託著投資者的上市公司(恆大地產:03333.HK,富力地
產:02777.HK,申花投資人朱駿則是中概股九城的掌門),他們如同「軍備競賽」般地重金購買球員已經讓英超感受到了中國金主的能量。一擲千金的恆大
並不孤單,申花已經簽下了今年幫助切爾西拿到歐冠的當家球星德羅巴。
第一步是買球員,第二步會不會買球隊?科沃德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中國投資者收購英超俱樂部的可能始終存在,但英超不會因此感到威脅。因為一項職業運動成熟的商業模式是建立在本土化+全球化的基礎上,即明星的孕育離不開群眾基礎的土壤。
英國貿易投資總署(UKTI)CEO拜爾德(Nick Baird)近日對包括本報在內的媒體表示,中國已經成為英國的第三大投資國。
事實上,2012年是中國對英投資的豐收年,例如,中投公司投資收購了泰晤士水務公司8.68%的股份,光明集團斥資12億英鎊購買英國麥片頭牌60%的股權則給擁有80年歷史的維他麥描繪了一幅衝向亞洲的藍圖。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對英投資正在向多元化和實體產業發展,近年來中國對英投資從貿易、金融、電信和航運等部門延伸到高端製造業、創意產業和研發中心。足球會不會是下一個孕育投資紅利的領域呢?
歡迎潛在投資者
第一財經日報:作為剛剛奪得英超冠軍的曼徹斯特新貴,曼城(Manchester
City)的背後是阿布扎比財團,而今年為英超帶來歐冠獎盃的切爾西則是俄羅斯富豪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的球隊。而華人富豪楊家誠也早已通過收購伯明翰俱樂部成為當時的首位英超華人老闆(伯明翰目前為二級聯賽英冠球隊),在目前的經濟
形勢下,是否會有更多潛在的中國買家投資英超球隊?
科沃德:在貼近本土社區、追求成為一支鄰家球隊的同時,英超眾多俱樂部也在融入全球化,比如我們有全世界聯賽中最多的外籍球員。一切都向快樂足球看
齊,我們的球迷希望看到世界級球星在家門口比賽。正是因為英超在全球各地擁有大量粉絲,這些俱樂部也成為各路贊助商和投資者眼中的潛力股。對於潛在投資
者,我們不但歡迎而且鼓勵。
造福股東的英超
日報:你剛才也聽到胡葆森說了,在中國玩了19年的職業足球,就是不給力,你會不會說服他,「嘿,既然中國足球不好玩,為什麼不買一支英超球隊呢」?
科沃德:當然,這種可能始終存在。他前面說到的一些對於中國足球的看法讓我想起了上世紀90年代初,為什麼當時的幾家英格蘭頂級聯賽豪門會攜起手來決定另起爐灶(1992年英超聯賽誕生,設計出一種全新的賽制刺激當時的球市,當時是22支球隊,如今是20支)。
他們為什麼要從當時的92支英格蘭各級聯賽俱樂部中獨立出來?因為想把足球這塊商業蛋糕做大。我不認為英超聯賽的商業模式放之四海皆準,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道相同相知與謀,把足球當作一項常規的商業行為來運作,創造出符合球市、球迷、俱樂部和股東的最大價值。
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上世紀80年代,英國足壇千瘡百孔,猖狂的足球流氓把球場弄得烏煙瘴氣,地方政府也因此把支持足球發展看作燙手山芋。這是當時英超聯賽創立的大背景,也就是要在俱樂部、球迷和政府之間創立良性互動的關係。
本土化+全球化的典範
日報:你們不會有危機感嗎?德羅巴可是剛剛被挖牆腳到上海申花了。
科沃德:重要的群眾基礎,這才是確保球星生產機制可持續發展的核心,這也是足球消費行為的驅動力。
如今,足球商業正在成為全球市場的一股新興力量,而不再只是業已高度職業化的美國體壇傳統項目橄欖球、棒球、籃球和冰球。
我也瞭解你問這個問題的出發點,如果一傢俱樂部要創造效益的話,是需要世界級球星撐門面的。
日報:所以你還是不會視這些中國買家為英超的威脅。
科沃德:我們願意當「白求恩」,英超英超,就是為了鼓勵超級競爭的。
對於我們而言,當前的第一要務是培養下一代年輕球員,這也是為什麼一個為期三年的「塑造精英球員」項目已經啟動。
多培養本土球員是正道,但這與我們歡迎來自巴西等國家的球星並不矛盾,只不過一兩個球星不解決問題。看看阿森納和曼聯(1991年,以當時的貝克漢姆等年輕球員為班底的曼聯獲得青年足總杯冠軍,由此開啟長達十多年的曼聯時代),就是本土化+全球化的典範。
用中醫上門出診服務搶奪8000億存量的市場,誰來買他的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4/157418.shtml
用中醫上門出診服務搶奪8000億存量的市場,誰來買他的賬?
甄不多
移動互聯網+醫療是為了讓資源得到更好的配置,但創業者不能過度迷信互聯網,線下服務才是王道。
與其他行業的互聯網創業相比,移動醫療項目因受國家政策限制發展得略顯緩慢。而自去年下半年資本市場不斷出現“互聯網資本寒冬”的聲音後,移動醫療的發展就顯得更加艱難。然而彼時,羅峰創辦的“看中醫”卻在“不太看好”的情況下獲得了5000萬元A輪融資。
看中醫成立於2015年6月,羅峰的初衷是通過提供中醫上門出診服務切入移動醫療市場,進而打造中醫領域的健康管理生態閉環,即線上主要做健康大數據管理,為用戶提供健康咨詢,並引導用戶購買產品和服務,線下則通過不斷擴張,讓診療環節回歸診所。
羅峰告訴i黑馬,移動互聯網+醫療是為了讓資源得到更好的配置,但創業者不能過度迷信互聯網,線下服務才是王道。
中醫的標準化
羅峰出身於中醫世家,多年來管理家族連鎖門診的經驗,讓他深知沒有標準化的傳統中醫市場存在巨大痛點。在他看來,傳統中醫開連鎖門診大多是為了節流,但如果門診與門診之間不能實現病人的共享、醫生資源的共享、病人病例的共享、信息的共享,這種連鎖就毫無意義,因為它無法令病人與醫生更有效率地實現對接。
鑒於此,去年6月份他著手組建團隊創辦了“看中醫”,其目標是用標準的理療手段去治療頭疼、失眠等“非標準的病”,讓傳統醫療資源在互聯網上達到最優化配置。
具體而言,看中醫主要瞄準預防市場,以亞健康狀態人群為目標用戶,以病癥作為標準化入口,在線上形成標準化訂單,在線下通過預約上門或到店就診兩種方式為用戶提供標準化服務,包括傳統的“望聞問切”診法、物理調理以及對癥開方。
目前看中醫平臺上擁有20多萬用戶,1700多位醫生。
“全民皆病已經是現在社會的常態,這是時代賦予中醫的機會。”羅峰說。
線上獲客線下服務
據統計,中醫存量市場巨大,有4000億的市場存量,而保健養生、休閑放松人群也有4000億的市場存量。但是如何撬動這些存量用戶,使之不斷轉化為平臺用戶,並進一步轉化為付費用戶是擺在看中醫面前的難題。
羅峰的做法是選擇退後一步,不再只做醫療輸出,而是做健康管理。通過用戶輸入、戴智能設備抓取等途徑,看中醫可以通過後臺算法形成用戶身體代謝、免疫力、睡眠質量、工作質量、體質等維度的健康數據,並為其提供詳細的解決方案。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健康狀況篩選合適的中醫上門服務或預約線下門診。
“這種做法可以令許多觀望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羅峰透露,在看中醫平臺,用戶從觀望狀態到付費購買醫療服務不會超過一個月。
此外,與其他移動醫療創業主要依靠第三方平臺提供服務不同,看中醫在北京擁有一家線下門診,不僅能提供賣藥、出診、掛號等全套資質,而且其本身也是個巨大的變現通道。“依靠醫療服務和醫藥售賣,看中醫創辦以來一直處於盈利狀態。”羅峰說。
目前,看中醫正在洽談B輪融資,下一步計劃在山東、四川、河北、浙江等城市拓展中醫線下服務輕連鎖,讓更多門診接入看中醫的SAAS系統。“這一輪融資中,我們會表現出更大的爆發力。”羅峰稱。
[本文作者甄不多,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題圖來自123RF。]
看中醫
移動醫療
贊(...)
分享到:
財經CAREFREE - 順叔 誰來買A股(上) (2012年08月23日)
1 :
GS(14)@2012-08-23 12:16:19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8142&d=1827
每逢乾溏,好似呢期咁,最好解決方法,就係開大市,內地A股唔識郁,H股都冇運行,講嚇阿公振極唔起的內地股市,順便講嚇啲A股ABC。
話說早排恆生銀行(011)入咗股的興業銀行,建議用50億元(人民幣,下同),在上海陸家嘴買物業做辦公室,消息傳出冇耐,有個私募基金經理,叫崔軍,發起小股東「維權」活動,寄咗封公開信俾大小傳媒,通知股東,否決呢單磚頭交易,因為興業銀行市值,已經跌破資產淨值,內地股市術語叫做「破淨」,認為興業銀行用50個億,回購公司股票,更有價值咁話。
呢位崔生,行為叫做比較出位,對上一次維權行動,包括在舊年反對招商銀行(3968)的供股大計,仲建議招行,向啱啱入咗股美國銀行的巴郡主席巴菲特出售新股,佢仲特登將入股招行又平又靚的建議書,掟咗俾股神。
至於包括興業銀行在內的內地商業銀行,早一兩年,先排隊完成一個二個的供股批股等行動,啱啱先所謂「擴股增資」,中國銀監會又話,要收緊資本限制,如果興業銀行轉個頭,以真金白銀回購自己股票,可能又俾人唱佢玩泥沙。
不過,對於崔軍的建議,大家又不妨諗嚇,國控企業,又真係好少聽到有回購股份,其他要動用阿公荷包、在淡市中常見的資本市場活動,包括私有化(講緊大股東買返曬啲街貨)、大股東增持等等,亦都相當少見。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既然日日高呼A股抵買,但殘市中,最自然的購買力,在國企大股東身上唔係咁見到。
阿公下面班國企大股東唔出手,不過又四圍咁撲水搵新水喉射住A股,增加市場購買力新來源的工作,年頭做到依家都未停過。
近排A股最多人注意的開水喉新搞作,叫做「轉融通」,可以簡單理解為做孖展沽空(內地叫做「融資融券」)的中介融資活動。
阿公舊年搞咗間「中國證券金融公司」,證券行要大做孖展沽空生意,要向「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借錢,再借俾客仔,故叫做「轉融通」,其實變相由一個壟斷性的國控中介機構,做獨市生意之餘,又做埋監管機構,睇住孖展沽空呢類高危活動。
以阿公睇場的風格,沽空唔會放得太快,孖展可能放手多啲,聽講「中國證券金融公司」就快發債集資,開展「轉融通」業務,從初步集資額,可以約略估計到有幾多新錢,放數俾證券行做孖展生意,既係一條A股新水喉,又可以幫證券公司開多盤新生意。
至於另外一條水喉,打緊打工仔的主意,中國驚國企老總一手都係公司認股權,變得太資本主義、太追逐短期增長,唔係咁多國企央企的高層引入所謂的「股權激勵計劃」。
中證監最近就諮詢緊市場意見,容許上市公司的員工,選擇收股票,以代替部分薪金,上限係三成,交由託管金融機構,在公開市場,買入自己間公司的股票,作為長期持有。
講到可以為股市,帶嚟過千億銀的新購買力,不過,順叔唔係咁明白,中證監有冇諗過,打工仔真係對自己間公司啲股票咁有信心?
點解唔出咗糧之後,自己去掃貨,雖然都係冇折頭,但係最少冇禁售期限制,有少少頭,可能新例出咗之後,有公司冇錢出糧,可以大條道理以股代薪,焗班伙記收公仔紙。
中國仲有一條大水喉,叫做儲蓄,包括以萬億銀計的各種社會保險資金(唔同由阿公管理,到依家都冇講過未來會點用的「全國社保基金」),幾年前,上海社保案之後,幾乎全部放曬落銀行做定期存款收息,近排有跡象顯示,阿公會放部分出嚟投資在證券市場。
例如廣東省約有一千億元的社保養老金,已經試點式委託全國社保基金管理,最近國家審計局,就全國各地的社保資金,做咗個大起底,呢劑史無前例的大查數,可能係逐步放行的先兆。
下回再續。
財經CAREFREE - 順叔 誰來買A股(下) (2012年08月24日)
1 :
GS(14)@2012-08-24 10:47:24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118565&d=1828
上回講到,阿公今年落柯打要「提振股市信心」,但A股振極振唔起,中國證監會開新水喉包括孖展炒股,氹上市公司打工仔以股代薪,仲有準備放小小各項社會保障資金入證券市場。
另外一樣一路做緊的,包括加大QFII(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額度及數目,搬外匯買股票,RQFII(人民幣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亦鬆咗章,放幾條水喉落香港的離岸人仔資金池,接駁入A股市場。
RQFII對香港散戶比較有影響的,包括未來可能會大量出現以人民幣計價的跨境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依家掛牌得此一間,叫做華夏滬深300(83188),而下個星期應該會有多兩隻,包括係易方達中證100A股指數(83100)同埋南方富時中國A50 (82822)。
睇呢幾隻ETF個名,幾乎已經知道係乜,發行人多數係容易攞到通行證的中.資機構,而ETF所追蹤的亦係主要A股指數,例如華夏滬深300,就係透過直接買入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A股,達到複製A股指數升跌的效果。
在香港用人仔買賣的證券,始終冇咁方便,其實做多一個手續,都可能令好多散戶冇曬興趣。
例如,華夏滬深300上市成個月,到依家成交仍然算不上活躍,香港散戶熟口熟面,鍾意用港幣交易的安碩A50中國(2823),同樣係追蹤A股表現的ETF,而成交金額仍然長居十大,不過隨著A股跨境ETF的出現,有幾個必然出現的趨勢,大家可以留意嚇。
首先,例如A股ETF的發行人擁有RQFII的投資額度,可以真心白銀買入A股,而安碩A50唔係股票,散戶買咗,查實坐住一堆結構性衍生產品,先唔講技術細節,唔計作為發行人的歐資金融機構有幾穩健,安碩A50的交易對手風險亦較高,放長少少,安碩A50在以前旺市時高溢價的情景未來好難出現,競爭力亦會逐漸打折扣。
A股同埋H股,同股同權同公司,但唔少仲有好大差價,例如廣州藥業(874)A股股價,計埋匯率因素,等如H股的一倍,以前冇咁多QFII同埋QDII(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少數可以在中港股市行走自如,套戥AH股溢價的,只有社保基金同埋匯金呢類阿公基金,仲有就係國企的母公司,不過可能呢個行為嘅「政治唔正確」,一直冇乜人咁做,當大量跨境ETF出現之後,好多發行人及基金公司變相有咗套戥的能力,A及H股之間的價格差距,仲會收窄得更快。
人仔目前的升值潛力已經無幾年前咁吸引,若果純粹比較橙柑橘的話,估值極殘、冇爆煲風險又較A股有大折讓的H股,著數過A股ETF,又方便又唔使被人賺管理費;而冇咁方便的A股指數ETF,又著數過安碩A50。講咗咁多條A股新水喉,可能都係嘥時間,大跌市時候,最自然的購買力好多時來自大股東增持或者公司回購的最好時機,中證監月前都有「鼓勵」有現金有條件的上市公司回購,不過,國企當中唔見有乜動靜。
股市殘到無倫,大股東見到外人見唔到的價值,會索性成間上市公司私有化咗佢, 故此,在2002年底至2003年初幾個月,港股出現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個案,仲多過新股上市的數目,望返轉頭,就係股市見底的一個重要訊號。
幾年前,中國移動(941)經建議回購一定數量的股票,中國石油(857)的母公司,同埋國企巨銀大股東的匯金,亦有作象徵式的增持行動。
但整體嚟講,國控企業甚少見到呢類動作,國企私有化的個案,更加絕無僅有,例如中國石化(386)下面養住一大抽乜乜石化,講私有化最少十年八年,香港亦有唔少殭屍級的紅籌國控資產,明明喺度獻世,大股東(即係阿公)都冇話做私有化。
國企私有化退市,可能涉及到國進民退的爭議,屬於極罕見動作,不過,公司回購及大股東增持,查實係最自然的市場動作,國企母公司大股東,既最瞭解A股公司的真正價值,理論上亦有雄厚資金增持,一個最自然的市場動作,一直未見出現,有可能本身亦係「政策市」的「政策」之一。
超受歡迎恐龍書店英國人都特登來買!
1 :
GS(14)@2017-06-10 13:30:371998年的老電影《網上情緣》(You’ve Got Mail)中,美琪賴恩(Meg Ryan)所經營的小書店面臨湯漢斯(Tom Hanks)巨型書店的龐大壓力,最終難以支撐。20年後,在大型連鎖書店都不敵電子商務浪潮、紛紛尋求出路的今天,卻仍有小店憑藉着自身特色,殺出血路、廣受當地居民歡迎。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位於南帕薩迪納(South Pasadena)的玩具書店The Dinosaur Farm,至今已經邁入第22個年頭。這個如今少見的社區複合式的玩具書店,是由66歲的店主普倫(Dave Plenn)一手創建。有別於大型連鎖店一成不變的裝潢,店內商品以及書籍以恐龍為主題,打造出自己的特色與風格。當被問起當年為何想要打要以恐龍為主題的玩具書店,普倫直言,「開書店就是為了要養家糊口啊,至於恐龍主題,則要歸功於我太太」。「當時我還是個專業音樂人,雖然熱愛我的工作,但在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一個孩子後,我只希望能有個更安穩的生活」。終止音樂事業、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普倫思考了好一段時間仍然難以做出決定。有天妻子忽然對他說,「不然來開家玩具店如何?我有個很好的店名,就叫它The Dinosaur Farm吧」。原來普倫的妻子在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每天都看到孩子們展現對恐龍的喜好,認為這個店名一定可以吸引很多小朋友。事實證明妻子的第六感是正確的,很多熱愛恐龍的孩子在發現這家店之後,都央求父母、不遠千里的前來購買商品。而店內的恐龍商品也從最初的兩個陳列櫃,慢慢塞滿了到店內的每個角落。為了要維持競爭力,普倫總是會從世界各個角落尋求特殊的恐龍玩具,好滿足他店裏挑惕的顧客,「像這個恐龍玩具是法國製造的,這家公司對於細節非常要求,你看這裏,連口腔上顎的軟骨也都做了出來」。希望盡可能滿足大家的普倫,甚至早在1999年就成立了全球第一個專賣恐龍玩具的網站,銷售也蒸蒸日上。
The Dinosaur Farm的成功除了特色商品外,不能不提到的就是很貼心的顧客服務。「我們與大型連鎖店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去滿足顧客的需求」。他表示,在很多大型連鎖店最缺乏的就是人情味。「我們不是付了錢、給商品這麼簡單而已,我們會與顧客有更深的互動,了解他們的背景與需求,以提供更好的個人化服務」。在店裡工作將近一年的弗洛里斯(Flores),就很喜歡這種與客人互動的感覺。「我可以透過與他們的溝通,更深刻的了解他們的需要。而我自己也是個孩子的媽媽,也因此更樂於與客人互動」。弗洛里斯說,她的兒子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恐龍迷,總會吵着要到店裏看看這些恐龍玩具,而她也很享受與兒子在店內同樂的時光。當初只是一個養家糊口的簡單念頭,卻在普倫的努力經營下有了閃耀的成果。The Dinosaur Farm的名聲甚至遠傳到大西洋的另一頭;三年前,店內的名字赫然出現在英國百年玩具老店Hamleys的排行榜上──被稱為「17間將改變你孩子生命的玩具店」(17 toy stores that will change your kids’ lives)之一;這對一間玩具書店來說,就有如得了玩具店的奧斯卡獎,可說是莫大的榮耀!雖然有這樣榮耀的頭銜,普倫似乎更關心自己是否為社區帶來歡樂。他表示,自己在社區深耕22年,最自豪的便是見證了世代的交接,「有個在這裏打工的女孩,當初可是還在她媽媽肚子時就來過我的店了」!普倫笑着說,希望這些孩子長大後也能再帶着他們的孩子來,讓The Dinosaur Farm成為好幾代人共同的回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9/2005015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