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27 AppleDaily
周六,又是「趣料系列」時間。今天談談 ADR,全名是 American Depository Receipts。不少熱門港股以 ADR形式在美國上市,但到了彼邦,卻成冷門股。
■長和系前日收市後宣布業績,雖只屬中期,仍然萬眾矚目。心急的股民,當然希望從兩公司前晚 ADR情況,早一些知道身家是脹是縮。
前晚,長實( 001) ADR只成了 1.94萬股,每股等同港市 1股,成交股數與前日本港 749萬股相比,沒得比。
和黃( 013)好一些,前晚 ADR成 3.36萬股,相等於本港 16.8萬股,但與前日港市成交 1182萬股,仍然是沒得比。
長實與和黃前晚在美國的收市價,對兩公司的中期業績,只有輕微利好反應。長和以本港作為第一掛牌市場,「戰場」始終在本港。
■一些國企,在美國 ADR買賣非常活躍。最「勁」的是中石油( 857)。中石油本周三宣布中期業績,當日本港成交 1.82億股,當晚 ADR成 125萬股,折合 1.25億股本港中石油,相等於本港成交將近 7成。因為成交大,有真實的買入與賣出,難以「嘜住」, ADR折合港元收市價,都成為翌日本港的「開市指導價」。若然美國收市後至本港開市前,亞洲時段石油電子報價有變,則本港開市價便會另作調整。
■本港重磅股 ADR交投,中石油最旺,經常維持於相等港市成交 5成以上。但大多數只是「新蓋茅廁」,只「香三日」,甚至一日。
中國人壽( 2628) 03年 12月 18日在港首日掛牌,成交 15.83億股。之前 1日(本港新股上市, ADR早 1日掛牌)國壽 ADR成 4024萬股,折合港市 1.61億股,相等於港市首日成交的 10%。之後,國壽的 ADR成交似有還無,前晚成 203萬股,只相等於昨日港市成交的 1.6%。
■豐控股( 005)經常是本港最大成交金額的股份,昨成 1362萬股,金額 17億元。
控當然亦有 ADR買賣,前晚成 22.9萬股,折合港市 114.5萬股,相等於港市成交的 8%,比例不算太低。到底當年
控收購美國 Household International,美國不少投資者成了
控的股東。
控亦有在倫敦市場正式掛牌,前晚成 1959萬股,較昨日港市成交高出 3成有多。
控交投的真正戰場,主要在倫敦。今年 2月 28日
控宣布末期業績,當晚英國的
控成交達 1.40億股(金額高達 182億港元),是翌日港市成交的 4.4倍。
■下次電訊盈科( 008)小股東早上開市前由大氣波中聽「股市行情報道」,得知電訊盈科上一晚在美國 ADR市場的收市價,如屬高收,不必開心,如屬低收,亦不必擔心。因為,電盈的 ADR交投極疏,前晚成 800股, 1兌 10,只是 8000股,沒有意思,難起「指導作用」。
何車
趣料系列
(之二十三)
|
||||||
在馬場碰到地產 L,少見也,周末係樓市買賣旺日,代理點都唔肯放假,要放,亦在周日,地產L話:「風頭火勢,SSD搞到成交量大跌,我啲夥計冇乜好做,我亦不妨入嚟馬場 蛇王吓。」左丁山笑佢:「都係你班代理麻煩,成日唱好樓市,唱高樓價,搞到太癲,逼住政府要出手!」地產L呼寃:「寃枉呀,大老爺,我地做代理嘅,頂多係 催化劑啫,有乜資格舞高弄低個樓市吖。零利率,高通脹,熱錢流入,供應少,先至係大因素。我地最緊要有數交,成交量多,少理樓價高低,當然,樓價高之時, 同係收一個佣,銀碼和味好多。你唔知o架嘞,樓價升得好高之時,我地驚住買家唔敢入市,就會唱淡,希望樓價調整,刺激交投;相反,到咗樓價好殘之時,例如 ○三、○四年,我地就搏命唱好,希望引多啲買家入市。好似股票經紀咁,不論牛市熊市,最緊要有波幅,先至有生意做吖嘛。」 代理唱好唱淡都係 為咗增加成交量啫,我地唔好太過重視,詩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對代理嚟講,價不在高,有成交最緊要。《蘋果日報》話保安局局長李少光不理政府調控樓市, 買入碧濤花園單位,為兒子着想云云。呢呢,沙田馬場對面,城門河畔就係碧濤花園,環境極佳,只係發展商名叫華懋,樓價特別相對便宜,你估李少光冇研究過 咩,廿四孝父親為兒子買樓,唔會用現金買啩?相信係為兒子交咗幾成首期,由個仔去供樓嘅啫,新一代大學畢業生,如果搵到份工,由父親代交四至五成首期兼支 付印花稅、佣金嘅話,應該供得起嘅,不過大前提就係有份工,有糧出先至得。
一位叫做有份好工嘅世姪參加年青行政人員派對, 認識咗兩位八十後女仔,傾咗三幾句啫,女仔就問佢:「你係產品經理呀,即係月入幾多呀?」世姪不虞有此一問,為之面紅耳熱,因為佢在華資公司工作,人工有 數得計,不比呢兩位女仔話係在大銀行做MT或Associate也。世姪話港女如此直率兼俗套,令佢怕怕,左丁山聽咗,都為之無話可說,係咁意勸佢:「不 如考銀行工啦!」世姪又問:「點考?」 |
今天開始啟動的股票期權交易試點標誌著中國股票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上周六(2月7日),上交所公告了將於今日正式掛牌上市的上證 50ETF 期權合約的合約信息。與試點方案中規定的相同,首批新掛上市的合約共 40 個:方向上包括認沽期權、認購期權;行權價為 2.20 元至 2.40 元,間距為 0.05 元;合約到期月份為 3 月、4 月、 6 月和 9 月。
此外,交易所還公告了新上市合約的開盤參考價、漲跌停價格,以及到期日和交收日等信息。中信證券指出,考慮波動率回歸趨勢,新掛期權開盤參考價相對較合理;由於認購與認沽期權之間定價合理,新掛合約開盤參考價的平價套利空間基本不存在。
不過,期權交易的高門檻令許多散戶只能“望權興嘆”。一位券商總部經紀業務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
現在我們一個客戶開戶,審核流程最高級別要副總裁簽字。原先我們通過一級考試的人數上千,但有很多投資者考試錄像不符合最新要求,需退回去重考重錄;截至2月5日,通過考試後,期權開戶成功的賬戶總數近百。
多位業內人士向該報記者表示,截至目前,估計期權成功開戶數或近千。
作為投資者,今天還應該關註些什麽呢?彭博新聞就首日交投預測、對現貨市場的影響及初期的交易策略等問題采訪了市場參與者和分析師:
初期交易策略
山西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助理宋啟虎表示,最主要的套保策略或是持有上證50ETF現貨,同時賣出看漲期權或買入看跌期權。
國金證券財富管理中心分析師徐曉蕓表示,賣出認購期權,可降低持倉成本;買入認沽期權,可對沖正股下跌風險。
國泰君安金融衍生品研究所分析師趙曉慧指出,一級投資者只能做套保,使得期權保險的功能更為突出。
(註:中國為期權投資者設定三個級別的權限,通過相應級別考試方能取得。)
首日交投預測
趙曉慧預計,首日交投或清淡,做市商之間PK的成分可能更大。
海通期貨創新事業群總監任俊行認為,在監管層的嚴格管控下,這次ETF期權上市應該不會有過度炒作現象發生。
(註:上海證券交易所確定股票期權持倉限額)
對現貨市場的影響
趙曉慧說,海外經驗顯示正股波動會加大,但中國情況或有不同:
投資者少,保證金比例及資金成本較高。
宋啟虎稱,2010年推出股指期貨至今,上證50ETF期權的投資者門檻是中國有史以來最高的。
降準後股市高開低收,顯示市場整體氛圍偏謹慎,故料期權推出對上證50指數成份股提振作用有限
投資者群體
徐曉蕓預計,發達地區開戶會多一些,整體開戶量估計可以達到數千。
開戶的投資者可能是有海外投資經驗的、或以往權證交易盈利不錯的、或是希望做套保的。
任俊行指出,機構投資者中,對沖基金、券商自營以及私募基金更有興趣參與期權交易
前景展望
任俊行表示,從韓國、臺灣市場的經驗來看,中國的期權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國泰君安證券報告數據顯示,韓國股指期權推出首年,成交達450多萬張合約,次年增逾6倍,超過3200萬張。
(註:任俊行預計,隨著期權產品的全面鋪開,海通期貨的盈利將來有望翻倍,甚至三倍於現在的水平)
宋啟虎:
論投資者對現貨市場持何種看法,期權都能提供相應的交易策略,期權將大大豐富投資者的投資策略。
不存在平價套利空間?
綜合合約期限、開盤參考價以及到期和交收日等信息,中信證券認為,考慮波動率回歸趨勢,新掛期權開盤參考價相對較合理 。該券商還表示,認購與認沽期權之間定價合理,新掛合約開盤參考價的平價套利空間基本不存在。
中信在昨日的報告中指出:
考慮波動率回歸趨勢,新掛期權開盤參考價相對較合理
(圖 1:上證 50ETF 不同滾動期限下的歷史波)
圖 1 所示為上證 50ETF 滾動 20 天、60 天、120 和 250 天的歷史波動率走勢。由圖可知,2005 年以來短期到長期隱含波動率逐步下降,表明了波動率長期將回歸歷史平均水平。 2010 年以來上證 50ETF 各個滾動期限的波動率均值為 20%左右,而從 2014 年 12 月起, 滾動 20 天和 60 天的波動率已上沖至 40%以上,而滾動 120 天和 250 天的波動率也逐漸擴 大。經測算,此次公告的上證 50ETF 期權合約開盤參考價隱含波動率範圍在 39.5%-40%, 可見即便在 12 月以來合約標的波動率擴大的情況下,新掛合約開盤參考價的隱含波動率反 映了目前短期市場波動率較高,而長期向歷史平均水平回歸的趨勢。期權開盤參考價相對合理。
認購與認沽期權之間定價合理,新掛合約開盤參考價的平價套利空間基本不存在
以新掛合約的開盤參考價考察平價套利空間,設組合 1 表示為認購期權與固定收益組合, 組合 2 表示為認沽期權與現貨的組合,則組合 1 與組合 2 的差值為實際的套利空間,計算得 到各個組合下的結果如表 1 所示。由表 1 可知,組合 1 與組合 2 的差值均約等於 0.00,扣 除交易和沖擊成本後,套利空間基本不存在,說明認購與認沽期權之間開盤參考價的設置比 較合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在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投資對經濟穩增長仍十分重要。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是投資中的一大重點。
國家發改委日前正式印發《呼和浩特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5~2020年)》。由於目前單條線路的工可報告已經下放到省一級發改委審批,因此,此次規劃獲批,也意味著呼和浩特地鐵離正式動工已經很近。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發現,呼和浩特也是目前國內第39個獲批修建地鐵的城市。實際上,第40座結緣地鐵的城市也很可能馬上就會到來。
39城造地鐵
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和綜合交通規劃,呼和浩特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由 5 條線路組成,總長約 155 公里,設車站 123 座,其中換乘車站 14 座。近期規劃至 2020 年,建成城市軌道交通 1 號線一期工程和 2 號線一期工程,長約 51.4 公里。
按照國家規定,軌道交通建設項目必須由政府籌集總投資40%以上的資金作為資本金。呼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項目總投資為338.81億元,根據建設資金具體籌措方案為:項目資本金占總投資的50%,該部分通過呼市與自治區兩級政府財政撥款解決;債務資金占總投資的50%,該部分資金主要采用國內商業銀行貸款。
呼和浩特也是繼濟南之後,最新一個“結緣”地鐵的省會城市。在27個省會城市中,目前已有23個省會城市獲批修建地鐵。剩下的4個省會則多是市區人口規模不大,所在省份人口規模均小於1000萬的地方。
本報記者統計,39座地鐵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4個直轄市;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5個計劃單列市;大部分的省會城市(部分規模較小的省會城市除外);蘇州、東莞、無錫、常州、徐州、南通等經濟人口規模較大的城市。
可以說,中國絕大部分的一二線城市均已囊括其中,甚連徐州、南通這兩座傳統意義上的三線城市也於近兩年先後獲批。而未來會有更多的三線城市加入到地鐵建設的大軍。據預測,到2020年,具備建設軌道交通條件的城市將達到50個左右。
目前包括洛陽、包頭、煙臺等城市都在積極準備建設軌道交通。今年1月,洛陽市軌道交通辦相關人士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洛陽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此前已上報到國家發改委,目前還在爭取批複之中。如若獲批,洛陽將成為中西部地區直轄市和省會城市以外修建地鐵的首個地級市。
客流量最重要
修建地鐵需要啥標準?
根據2003年出臺的《國務院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申報發展地鐵的城市,城區人口應在300萬人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每小時3萬人以上。
隨著經濟發展,GDP和財政收入兩個指標已經失去了實際參考意義。相比之下,城區人口規模和線路客流量更為重要。多位專家對本報指出,修造城市軌道交通必須要有一定的客流量,沒有客流量,建立在客流量基礎上的沿線土地綜合開發、廣告商業開發等就舉步維艱,這樣一來,地方政府可能就會背負沈重的財政壓力。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通知》提出,城市要結合自身經濟、人口、客流需求等情況,根據線網規劃編制5~6年期的建設規劃。擬建地鐵初期負荷強度不低於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擬建輕軌初期負荷強度不低於每日每公里0.4萬人次。
從人口規模看,若按照去年底國務院發布《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則相當於要I型大城市以上的城市才能達到修造地鐵的標準。
不過在現實操作中,城區人口規模也會略有調整。比如目前呼和浩特的市區常住人口也只有200多萬,離300萬的標準有一定的距離。但由於呼市地處嚴寒地區,冬春季氣候惡劣,居民出行的機動化依賴性很強,2013年冬季機動化出行占全方式出行總量的比例達到55%。作為自治區首府,全市機動車呈快速增長趨勢,目前保有量已超過80萬輛,交通基礎設施難以適應發展需要,地面交通十分擁堵,冬季二環路內早高峰機動車平均時速僅為11公里,公交車平均時速僅為8.3公里。因此建設大能力的城市軌道交通十分必要。
貴州省政府參事、貴州省社科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胡曉登認為,城市的行政等級、結構形態也是修造地鐵的重要參考因素。中西部一些省會如貴陽、蘭州等城市的GDP總量盡管不大,但作為省會城市,發展空間也比較大,中心城區的人口規模不小,造地鐵也比較有必要。
相比之下,東部沿海的一些普通地級市盡管經濟總量比較大,外來人口也很多,但這些城市的中心城區很小,產業和人口大多分布在下屬的縣和鄉鎮,這種松散型的城市結構形態下,修地鐵也相對沒有必要。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提醒,在一二線大城市之後,未來普通的三線城市要造地鐵還是應該更謹慎一些。因為現在很多三四線城市,由於其對周圍的輻射吸引力有限,人口非但沒有增加,反而在向一二線城市移動,因此不可對未來的城市人口增長過於樂觀。
5城投資3148億
在經濟下行壓力仍比較大的情況下,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要砝碼再次凸顯,城市軌道交通又是重中之重。
近日,國家發改委一共批複的4587.68億元投資,包括4個鐵路項目和呼和浩特、南昌、南京、成都和南寧5個城市軌道交通規劃,這5個城軌規劃投資金額高達3148億元,可見城市軌道交通已經成為穩增長最重要的投資方向。
胡曉登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首先,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確存在很大的剛性需求。在城鎮化速度加快的情況下,數億農民進城,中心城市傳統的地面交通模式已經滿足不了供應的需求。“很多老城區根本沒法進行道路的拓寬和改造,從技術上考慮,只能往地下和空中拓展。”
另一方面,在穩增長仍需要投資主打的情況下,城市軌道交通是與供給需求契合度最高的領域。胡曉登說,目前工業產能嚴重過剩、房地產需求不旺,只有交通基礎設施的投資仍有較大的投資空間。也就是說,把錢投資到城市軌道交通中,不僅能擴大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而且能滿足老百姓的實際出行需求,同時還能部分消化目前鋼鐵、水泥等行業存在的過剩產能,可謂一舉多得。
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國擁有軌道交通的城市將達到50個,總里程達到近6000公里的規模,投資也將達4萬億元。
托尼(化名)是美國一家大型銀行利率期權交易組的交易員。整個暑假期間原本交易室都比較安靜,無論是交易員同事還是買方的客戶都輪流休假。上班時間雖然還是那麽長,但是比較輕松。
“今年夏天市場因為美聯儲可能加息已經比以往幾年更加有波動性,加上英國脫歐公投,市場更加是過山車。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能找到機會休假帶孩子們出去旅遊一下。” 托尼說。
長夜少眠
托尼在英國脫歐公投投票日當天被全組同事一致推舉晚上留在辦公室值班。他的老板很開心地幫他定好了公司附近的賓館,然後鄭重地告訴他,全組今年的業績就靠他今晚的表現了。由於利率市場24小時不間斷,紐約時間前一晚投票結果陸續公布的時候,美國利率市場可能會劇烈波動。亞洲的交易員會承擔主要的做市任務,但是紐約交易室的風險還是要由紐約的交易員來掌控。已經交易了10年而還年紀不算太老的托尼被認為是最合適的熬夜人選。
“這兩天市場流動性很差,沒人敢一次性吃進大單交易。客戶打來電話詢問價格時我都會告之,我只能在這個價格上做一個不大的交易。如果對方要多做很多,必須拆成小單等我慢慢的分批做完。整個市場都非常小心,所以流動性差,最後造成價格波動就特別大。稍有風吹草動就出現價格劇烈波動。” 托尼說。
“打電話來詢問我市場情況的客戶很多。其中有些還會對市場可能出現的情況侃侃而談,但是一旦我問客戶是否要先根據他的預計建立一點倉位的時候,幾乎沒人真的和我交易。” 托尼說。“這種狀況也和讓人郁悶,相當於你可以看到很多機會卻無法抓住。”
其實,直到美國當地時間23日收盤,也就是英國公投快結束的時候,托尼還是挺自在的。和很多紐約的基金經理一樣,他認為脫歐的可能性不大,“80%的可能性是會留歐的。”
然而,隨著投票統計留歐和脫歐的支持人數交替上升,市場也不斷地過山車。托尼覺得,一個人坐在交易室看看市場,卻找不到交易對手,那確實是相當的郁悶。
交易量清淡
隨著英國公投計票結果的公布,24日美國主要股指大幅震蕩。托尼自然一清早就從床上跳起來。
“(24日)清晨2點以後基本上市場已經跌到底,沒想到經過雷曼兄弟風暴之後還能在這麽短的時間里再次見到這樣的暴跌。” 托尼說,“我睡了沒幾個鐘頭又早早的回到辦公室,結果大家都早到了。市場還沒有像樣的反彈,最後一整天都沒有反彈。電話倒是很繁忙,客戶都打來問詢情況,但是大家都很謹慎。基本上沒有人願意清倉,也沒人敢在沒有像樣的反彈出現前抄底。”
其實,托尼的客戶有很多都來自基金公司。《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一些大型基金公司了解到,分析師對脫歐的投資影響看得很輕。
“大多數人說它不會走。而出來結果是脫歐,對市場來說,是一個預料之外的事,所以市場波動會很大。” 美國一家世界著名的基金公司資深風險分析師江平告訴本報記者 :“但其實,近幾年各國的央行很活躍,真正能夠讓英國,這個占全球2%的經濟體影響到其他國家經濟的概率是很小的,因為其他國家的央行會介入。所以,不會對我們的投資策略產生太大影響。反而會有5%的機會。”
江平說,對他們這樣的全球基金公司來說,主要的影響其實還是在運營方面,因為公司在倫敦有分部,以後基金在歐洲運作,除了要在倫敦申請資質,可能還需要到其他地方申請資質甚至設立分部了。
禁止言論影響公投
作為美國大型銀行的交易員,托尼講話非常謹慎,直到英國公投結束,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更多的工作內容。
“法律部門兩天前專門發信給大家提醒大家,不要在公投結束前討論投票結果,以免觸犯法律。如果有人告訴你他統計的投票結果,必須立即報告法律部門。”托尼說。 這次英國的脫歐公投投票一直持續到紐約時間下午5點。“法律部門說,任何基金都可以雇人在投票站外通過問詢投票的人來估計最終結果。基金可以利用他們自己的統計來和我交易。但是他們不能告訴我他們發現了什麽,否則我必須報告法律部門。”
英國的該法律本意是禁止任何人或者機構通過發布提前統計結果來影響還未投票的民眾,但是也加重了信息的不對稱,對銀行交易員造成壓力。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月3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經論證,公司本次籌劃的重大事項確定為非公開發行股票。現公司及相關各方正全力推進盡職調查、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編制、募集資金運用可行性分析、與意向投資者進行溝通和洽談等事宜。
目前,內蒙古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內蒙交投”)擬作為公司本次發行對象之一參與認購本次發行的部分股票。內蒙交投成立於2013年4月18日,是由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
2016年9月30日,公司收到內蒙交投出具的《內蒙古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參與認購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相關事項的說明》:“公司已就參與認購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伊利股份”或“貴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相關事項與貴公司進行了充分溝通,初步確定參與認購貴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票。我公司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內蒙古發改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公司,按國有資產管理相關規定,需待主管部門論證決策後,再與貴公司簽署相關協議。”
鑒於上述原因,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尚無法正式形成,且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籌劃重大事項停複牌業務指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16年10月10日起繼續停牌不超過5個交易日。
伊利股份晚間發布公告稱,擬以15.33元/股的價格,向內蒙交投等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5.87億股,募集資金90.00億元,用於收購中國聖牧37.00%股權、投資於新西蘭乳品生產線建設項目、國內高附加值乳品提質增效項目、運營中心投資/研發中心及雲商平臺項目。
伊利股份稱,擬通過境外全資子公司香港金港商貿控股有限公司收購中國聖牧股東Greenbelt Global Limited等機構股東和王福柱等自然人股東持有的共計2,351,128,000股中國聖牧股權,占中國聖牧全部已發行股份的37.00%。金港控股已與上述股東簽署了《股份買賣協議》,根據協議,金港控股以每股2.25HK$的價格,總計5,290,038,000HK$的價款,收購中國聖牧的上述股權。收購完成後,金港控股將持有中國聖牧37.00%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另外,公司擬授予當前0.99%股份予294名員工,實行股權激勵。伊利股份股票24日開市起複牌。
隨著春節長假的日益臨近,A股市場的交投也日益清淡。周二滬深兩市股指漲跌互現,大盤藍籌股再度受到資金的青睞,而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盤再度出現大幅回落,這或許意味著節後市場的風口仍將吹向藍籌股,而成長股要想再起雄風尚需等待。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盡管整體均呈現窄幅震蕩走勢,但藍籌股的上漲和創業板的回落使得兩市股指最終呈現一漲一跌。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42.55點,上漲5.78點,漲幅0.18%,成交1346億元;深成指報收9941.55點,下跌34.64點,跌幅0.35%,成交1715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861.22點,下跌26.10點,跌幅1.38%,成交461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3061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大幅減少。
對於這樣的走勢,萬和證券分析師張品認為,臨近春節,政策面在資金和政策上釋放善意,對市場的呵護十分明顯,這有利於指數的企穩回升。處於新股發行加速的夾擊下,創業板和中小板中的高估值低成長個股僅僅適合作為短期參與,目前還不到戰略性建倉持有的階段。在操作上,投資者可以考慮在節前做一些波段操作。
一位資深市場人士則表示,對於節前要將錢轉出市場的投資者而言,周三將是最後一個拋售的交易日,所以股指周二、周三出現一定的拋盤和回落是正常的,在短線拋售壓力減少之後,節前最大的紅包應該出現在周四,在很多投資者離開市場返鄉之際,多頭發力上攻將毫無阻力!對於看好節後走勢的投資者,周三幾乎就是最好的短線買點。
中原證券策略分析師唐月認為,節前市場將維持在3100點窄幅震蕩,節後資金回流和假期樂觀情緒有望展開階段性反彈。目前持股過節風險相對較小,但考慮到市場熱點輪動較快即使持幣過節,節後追逐市場熱點也不失為較為有效的操作策略,整體倉位控制在3-5成。配置方面可采取中性策略,建議關註國企改革板塊的投資機會。
中銀國際分析師曹靜怡等則認為,雖然經濟數據顯現出積極信號,但經濟總量與企業盈利對於市場驅動力量在邊際減小。整體來看,2017年上半年無論是經濟總量的回升,亦或是企業盈利的回升,都很難作為驅動市場上漲的核心邏輯,後續主導市場的主要力量將集中在流動性環境以及政策面導致的風險偏好水平的變化上。在經過大幅調整後,市場風險已經有所釋放,同時監管層將收緊再融資門檻,不需要再悲觀。但由於新股IPO仍維持在較高水平,註冊制擔心並沒完全消除,因此短期也沒到樂觀時候,建議投資者耐心等候。
節前A股交投清淡的情況仍在繼續!盡管面臨最後一個資金可轉出交易日的拋壓,但滬深兩市股指仍有小幅反彈,同時市場成交量則繼續萎縮,降至3000億元以下的水平。不過對於仍在糾結到底該持股還是持幣過節的投資者而言,僅有最後一個交易日讓他們做決定了。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低開短暫震蕩之後,即在藍籌板塊的拉升帶動下出現反彈,全天走勢較為平穩。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49.55點,上漲7.00點,漲幅0.22%,成交1268億元;深成指報收9977.96點,上漲36.41點,漲幅0.37%,成交1566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870.70點,上漲9.48%,漲幅0.51%,成交439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2834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有所減少。
川財證券分析師李皓舒認為,近來A股外圍環境出現一定程度的緩解。特朗普正式就職,其施政綱領也隨之公布,包括退出TPP,啟動稅制改革,在十年內創造2500萬個新的就業機會,並使美國經濟年增速重回4%。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隨著特朗普就職市場對於“特朗普刺激”的預期也在逐步降溫,美債收益率回落,美元也轉向貶值。短期來看,外圍環境的不確定性出現一定程度緩解。
與此同時央行也在臨時流動性投放緩解資金緊張局面。節前央行大幅投放流動性維持穩定:一是一周創紀錄凈投放貨幣超10000億;二是通過臨時流動性便利,為現金投放中占比較高的幾家大型商業銀行提供臨時流動性支持,期限為28天,相當於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約6000億流動性。從貨幣操作來看,央行基調仍為中性,避免大額凈投放釋放強烈寬松信號。但是創造性的貨幣政策一定程度上舒緩了市場對政策收緊的擔憂。節後,盡管仍面臨流動性回收的壓力,但是資金需求也將有所下降,流動性壓力有望暫時舒緩。
而從市場情緒指標來看,則接近超賣水平,資金和個股強度均處於較低水平,市場短期一旦再探底,可能開啟一段時間的反彈。綜合來看,個股活躍度大幅回落,接近超賣;個股強度和賺錢效應有所回升,但仍處於較低水平,短期隨時可能出現反彈;資金集中度稍有回升,但仍處於低位,資金仍分散明顯;短期市場探底震蕩後可能開啟反彈趨勢。
華鑫證券策略分析師嚴凱文等則認為,從歷史上看,春節後紅包行情概率高。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這是歷年春節前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問題,2017年春節即將到來,這一問題再次成為市場關註的熱點。其通過統計近十年春節前一周和春節後開市第一周上證綜指的漲跌幅,以此計算春節前後大盤漲跌概率。統計結果顯示,2007-2016年春節前一周上證綜指平均周漲幅為2.98%,除2014 年下跌0.45%外,其余九年均為上漲,上漲概率為90%;2007-2016年春節後開市第一周上證綜指平均漲幅為1.29%,除2007年和2013年下跌外,其余八年均為上漲,上漲概率為80%。
此前A股幾大懸而未決的隱憂,在上周末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中逐一得到解決。第一,針對IPO發行提速,後期IPO審核範圍將更加嚴格,修訂完善發行審核的履職回避制度;第二,針對部分上市公司過度融資、結構不合理,將采取措施限制上市公司頻繁融資或單次融資金額過大;第三,嚴格查處涉嫌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大股東減持行為;第四,對於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秩序尚不規範,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並購重組監管。證監會此次的監管“組合拳”,無疑是將A股前期存在的諸多隱憂一一解決了,也為投資者掃清了對指數中期上漲行情的擔憂。
不過,海外股市影響也不容忽視。隨著中國股市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A股的走勢越來越多地受到海外市場表現的影響。與中國股市不同,海外市場在春節期間仍處於交易狀態,而海外市場的走勢也會對春節後的A股行情產生一定的影響。
華鑫證券統計了2007年-2016年春節期間的歐美主要股指表現,發現其走勢與A股市場基本保持一致,以美國股指來說,2007至2016年間,春節後兩周內美國三大股指平均漲幅低於1%的年份,A股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反之A股均表現較為良好。目前歐美股市整體表現較為良好,且具有一定持續性,如果春節期間保持現有走勢將會對A股產生提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