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雲南煤化債務違約發酵 中融與中信6.43億信托"踩雷"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1-22/964323.html

對於目前相關信托產品的兌付情況,記者並未能從中融信托獲得回應,而中信信托一位內部人士表示,雲南煤化違約事件和中信信托"好像沒有太大關系","應該不會"涉及公司產品兌付,但具體情況需了解後回複。

每經記者  嶽琦

作為雲南最大煤企、雲維股份的實控人,雲南煤化工集團(以下簡稱雲南煤化)債務違約不斷發酵。在這場涉及13.05億元的債務違約事件中,信托機構"踩雷"備受投資者和市場關註。

近日,雲南煤化在上海清算所官網公布其債務違約情況,截至今年10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債務逾期13.05億元,其中包括中信信托和中融信托的6.43億元信托融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中融信托和中信信托都曾分別發行名為"中融-源信1號信托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下簡稱中融源信1號)和"中信國企1號東源公司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以下簡稱中信國企1號)信托貸款產品,用於雲南煤化一家全資子公司東源煤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

對於目前相關信托產品的兌付情況,記者並未能從中融信托獲得回應,而中信信托一位內部人士表示,雲南煤化違約事件和中信信托"好像沒有太大關系","應該不會"涉及公司產品兌付,但具體情況需了解後回複。

事實上,近年來礦產化工領域信托產品兌付危機時有發現,而信托"踩雷"將涉及眾多普通投資者。按照雲南煤化"通過貸款償還信托、租賃債務"的債務重組思路,相關信托產品觸發延期風險似乎已經成為大概率事件。

債務違約信托"踩雷"

在行業低迷和高管貪腐事件的雙重打擊下,雲南煤化昔日的融資"財技"如今已經成為違約風波中的棘手問題。

雲南煤化此次13.05億元債務違約中包括中信信托和中融信托的6.43億元信托融資。此外,多家銀行金融機構也同時"躺槍"。而雲南煤化還面臨著近200億元的短期借款,且大部分將於年內到期。

從雲南煤化的融資結構不難發現,其近年來的"財技"頗高,"短貸長用"的無奈之舉下,為其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包含了多家國有大行及股份制商業銀行。

除銀行"躺槍"外,信托融資成為雲南煤化最大的違約類型。記者從中融信托和中信信托官網查詢發現,目前兩家機構公開披露的涉及雲南煤化信托產品即為"中融源信1號"和"中信國企1號",擬發行規模分別為不超過7000萬元和5億元。

此外,雲南煤化2014年報顯示,其長期借款中的信托借款為6.6億元,包括招商銀行昆明分行3筆信托借款共計約6億元,今年12月27日到期,年利率達11.58%。英大國際信托公司1筆信托借款約1.6億元,2016年9月到期,年利率10.8%。

據英大國際信托官網披露,該公司於2014年9月成立"英大信托-東源煤業信托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發行規模約1.6億元,資金用途為一次或分次向雲南煤化全資子公司東源煤業發放貸款,預計最高年收益率在9%~9.5%。

在對相關信托產品推介文案中,雲南煤化頭頂"省屬特大型骨幹國企、中國企業500強、總資產接近700億元、公開市場評級AA"等諸多昔日光環,但當違約危機爆發時,雲南煤化的盈利能力、資產規模和信用評級早已不比當年。

"該延期可能導致委托人或受益人無法在預計存續期限內實現信托收益,從而使委托人或受益人遭受損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信托文件顯示,"中融源信1號"的風險提示稱,盡管設置了擔保措施,但如果預計存續期限屆滿時,本信托計劃項下現金類信托財產不足以支付受益人預期信托利益且信托財產未變現完畢的,本信托計劃自動進入延長期。

信托“輸血”風險較大

記者註意到,"中信國企1號"的公開信息顯示,該信托期限為18個月,自信托計劃2014年6月成立起每滿6個月進行一次信托收益分配。而"中融源信1號"公開信息顯示,該信托期限為1年,此前預計於今年6月結束,兩只信托產品預期最高收益率均為9%。

此次雲南煤化披露的信托融資違約是否涉及上述信托產品?這是否意味著相關信托產品的收益受到影響?對於目前雲南煤化面臨的窘境及其對信托產品收益的影響,記者並未在上述信托公司官網查詢到相關公開信披。

11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聯系上述信托機構但未能獲得回應。而上述中信信托內部人士則以出差為由未做更多回應。但記者註意到,中信信托與雲南煤化的業務往來頗為頻繁,中信信托似乎從中獲益頗豐。

雲南煤化2014年報顯示,其短期借款中,中信信托有2筆"信用借"款分別為5億元和3億元,並於今年4月和10月到期,這筆3億元的借款年利率為12%。此次雲南煤化披露的逾期債務信息中,中信信托涉及的金額同為3億元。

在"中信國企1號"的推介信息中,中信信托還專門列出特別風險提示稱,本信托計劃向東源煤業發放的信托貸款為"信用貸款",可能面臨債務人及共同債務人不履行還款義務的信用風險,將對信托利益兌付時間產生較大影響。

從信托機構的操作方式不難看出,以最高9%的收益率發行信托產品,再以高出10%的利率貸款給急需"補血"的礦業企業,信托機構的業績雖然被"扮靚",但這類被業內稱為"激進"的做法風險並不低。

事實上,上述3個信托產品的資金均流向了東源煤業,而且均由雲南煤化承擔連帶責任擔保,還款來源則為東源煤業及雲南煤化的銷售回款。但在行業低迷和高管貪腐的陰雲之下,東源煤業已經成為雲南煤化最大的虧損源之一。

中信信托官網顯示,東源煤業高管(董事長、總經理等)及雲南煤化內部員工計劃認購"中信國企1號"不低於10%的受益權。今年6月,昆明市檢察院對東源煤業原董事長顧學達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主管集團財務和融資的雲南煤化原副董事長董光輝也因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隨後被昆明市檢察院以涉嫌受賄罪逮捕。

  • 每日經濟新聞
  • 趙橋
  • 嶽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87

上市信托公司半年報現分化:中融、陜國投凈利下滑 安信預增

隨著陜西省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陜國投”,SZ.000563)、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信信托”,SH.600816)業績快報的披露,上市及關聯信托公司上半年財報信息逐一浮出水面。2016年上半年,陜國投、中融信托凈利潤均現下滑,分別同比下降了2.05和12.08個百分點。安信信托凈利潤增速預計大幅增加65%,信托公司業績分化進一步加劇。

上市信托公司凈利潤分化

7月14日,經緯紡機(SZ.000666)公告子公司中融信托財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融信托凈利潤10.57億元,較去年同期12.05億元,凈利潤下滑12.08%;營業收入27.52億元,較去年同期28.04億元,營業收入略有下滑1.85%。

與此同時,陜國投7月7日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05%。實現營業收入5.61億元,同比增長-22.01%;實現凈利潤2.83億元。

相較於上述兩家信托公司,安信信托上半年業績表現有望“一枝獨秀”。近日,安信信托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利潤8.32億元,經初步測算,預計2016年半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65%左右,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業務收入增長。

在經濟下行期,信托資產規模增速持續難以逆轉的趨勢下,中融信托上半年資產規模繼續擴張。該公司總資產214.67億元,較年初188.52億元增加了26.15億元。而陜國投上半年總資產80.64億,同比增長-7.77%。對此陜國投表示,總資產較年初略有減少主要是歸還到期拆入資金。

轉型對抗頹勢

2016上半年,中融信托營業收入27.52億元,較去年同期28.03億元下降了0.51億元。對此,中融信托相關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是由於營改增後財報計算方式發生變化,排除上述原因,實際營業收入同比僅下降0.08億元,基本與上年持平。

相比之下,陜國投營業收入下滑較為明顯,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61億元,同比下滑22.01%;實現營業利潤3.75億元,同比下滑2.67%。

對於公司各項主要營業指標的下滑,陜國投表示,積極探索創新轉型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顯著增長,但由於上半年證券市場整體表現不佳,證券投資收益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營業總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略有下降。

值得關註的是,中融信托上半年營業支出14.4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48億元上漲了1.93億元。對此,中融信托相關人士表示,營業支出上升部分主要為人員支出——公司為了提高業務拓展能力及運營風控能力,引入了中高端金融人才。在整體行業業績增速放緩和探索轉型期,在財富管理方面,2015年開始中融信托致力於打造自身的直營團隊——中融財富,上半年人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0余人,薪酬及辦公場所的租賃費用均有所增加。另一個影響中融信托營業支出增加的因素在於,公司轉型業務收費模式發生變化,收入變為後端收費,即項目退出時按業績收費,所以貢獻尚未在財報中顯現。

安信信托方面透露,公司上半年財報預計於8月26日左右正式披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949

中天城投:擬競拍中融人壽20%股權 上位第一大股東

中天城投9月5日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貴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擬參與清華控股公開轉讓中融人壽股份的競價。如果本次交易成功,公司將合計持有中融人壽 40%的股權,成為中融人壽第一大股東。2016 年 9 月 5 日,貴陽金控與清華控股就該事項簽署《協議書》。

此前,清華控股和中天城投全資子公司聯合銅箔(惠州)有限公司,分別持有中融人壽股份 1 億股,持股比例為 20%,中天城投與清華控股為中融人壽並列第一大股東。清華控股擬在產權交易所公開轉讓其持有的中融人壽 20%的股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27

中融信托申請解除對隆鑫系所持股份司法凍結

豐華股份10月23日晚間公告稱,根據司法裁定,法院將對豐華股份、隆鑫通用控股股東隆鑫控股所持31.92%、48.99%股份予以凍結三年。後來控股股東督促新城建設與相關方中融信托簽署《諒解備忘錄》,在按時、足額收到清償資金3億元後,中融信托將申請解除對上述股票的司法凍結。

隆鑫通用10月16日晚間公告,根據中融國際信托訴公司控股股東隆鑫控股保證合同一案的民事裁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公司控股股東所持有的公司48.99%股份采取保全措施予以凍結,凍結期限為三年。

同期,豐華股份也公告,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公司控股股東隆鑫控股所持有的公司31.92%股份采取保全措施予以凍結,凍結期限為三年。

經兩家公司向控股股東了解,因控股股東為重慶捷程置業有限公司與中融國際信托於2013年1月簽署的總額8.1億元的融資合同提供了擔保,截止目前,重慶捷程置業有限公司尚有約3.7億本息未能按期償還。本次凍結股份市值合計約97億元(按照2016年10月14日收盤價計算),凍結金額已遠遠大於上述未償還金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999

中融信托入局 萬通地產“上層”股權結構生變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1-24/1072628.html

嘉華控股入主萬通地產不滿半年,圍繞公司二股東萬通控股層面的股權騰挪未曾停歇。這一次,嘉華控股引入了強大的外援中融信托,後者通過子公司將承接萬通控股不超過35%的股權。值得關註的是,此次轉讓是以嘉華控股同時受讓泰達集團所持萬通控股近26%的股份為前提的。先從其他股東處“集權”,再尋來不謀求控制權的合作方接盤,嘉華控股對萬通控股的此次股權交易“設計感”十足。

籌劃重大事項的萬通地產今日複牌並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嘉華控股簽署了股權轉讓合作協議,擬將所持萬通控股股權轉讓給北京中融鼎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交易後,受讓方將合計直接或間接持有不超過35%的萬通控股股份。

萬通控股是目前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圍繞著萬通控股,剛剛上任不滿半年的嘉華控股去年先籌劃過一次股權收編。去年8月,嘉華控股通過認購萬通地產非公開發行股票,直接獲得萬通地產35.66%股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王憶會成為萬通地產實際控制人,原持股51.16%的控股股東萬通控股退居二股東,持股比例降至30.3%。其後,2016年10月,嘉華控股宣布收購洋浦耐基特持有的海南萬通禦風投資有限公司51%的股權,對其實現控制,而萬通禦風持有萬通控股20.07%股權,此次交易還觸發了要約收購。

由此,嘉華控股直接持有上市公司35.66%股份,同時還直接和間接持有萬通控股50.56%股權,因此合計持股比例超過65%。

根據萬通地產今日公告,萬通控股的股權結構又將生變。一方面,萬通控股的股東泰達集團將所持25.92%股權於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嘉華控股將成為接盤方,從而合計持有萬通控股近11億股,占其總股本76.48%。另一方面,根據今日的合作協議公告,嘉華控股將所持不超過萬通控股35%股權轉讓給中融鼎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引入中融鼎新以泰達集團所持萬通控股股權過戶到嘉華控股為前提。同時,公告稱,此次股權轉讓不會對嘉華控股作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的地位構成影響,亦不會對其作為萬通控股實際控制人的地位造成影響。

另據披露,嘉華控股還與中融信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內容包括各方將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發揮嘉華控股的產業資源優勢以及中融信托金融資源優勢,中融信托承諾不以任何方式謀求萬通地產的控制權等。合作內容同時提到,萬通控股此次股權交易,具體股權比例及交易金額由轉讓雙方後續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進行約定。

公開資料顯示,中融鼎新註冊資本15億元,由中融信托全資持股。中融信托的股東包括了經緯紡機、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持股比例分別為37.46%、32.98%、21.53%。

圍繞萬通控股展開的此次股權交易會給萬通地產帶來什麽樣的改變?作為“中植系”擴張核心平臺的中融信托在這場合作中到底扮演什麽角色?目前一切並無明確答案,有待於交易細節的進一步揭露。

不過,一個較明顯的跡象是,這次股權交易的“設計”意味較濃。在嘉華控股已經實現對萬通控股控制的情況下,收編泰達集團所持萬通控股近26%股權若是其被動為之,那麽產生的“冗余”控股因為中融方面的介入又立即被消化;若其是主動擴大持股,那麽此番收購也因為中融方面龐大的渠道和資源而更為便捷靈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043

中融國際信托一信托計劃兩度延期兌付 涉西南某省融資平臺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1-14/1182742.html

Upload_1515895576177.thumb_head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從多名中融國際信托投資人處獲悉,“中融—嘉潤3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在1月11日被二度延期向投資人(即信托委托人)分配收益。本信托計劃原到期日期為2017年12月15日,這也是上一次延期發生日。

記者同時從多名中融國際信托內部人士處確認了此單信托計劃逾期。

該信托計劃為信托貸款項目,借款人為西南某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下稱“國資運營”)。該國資運營也是一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第一財經記者獲取的一份《中融-嘉潤3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B類、C類信托單位第十二次開放募集公告》顯示,其信托計劃總規模為8億元人民幣,計劃期限為24個信托月,信托單位類別為A類、B類、C類、T類,信托計劃於2015年12月15日成立。

此信托計劃的委托標準為100萬元起認購、10萬元的整數倍遞增,分600萬元以下及600萬元(含)以上,預期收益率分別為年化7.5%和7.8%。信托收益分配方式為,受托人在信托計劃成立日起每6個月屆滿日後5個工作日內向受益人分配信托收益。

根據上述國資運營公司的官網介紹,該公司是2011年8月經當地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從事股權投資業務的省屬國有獨資公司,註冊資本83.97億元。但從工商資料中查詢增資信息,其註冊資本已逾103億元,由當地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100%出資。

中誠信國際在2016年10月曾出具信評報告,評定此國資運營主體信用等級為AA,評級展望為穩定。

據中融國際信托方面向投資人解釋,作為受托人,中融國際信托在原計劃到期日(即2017年12月15日)前後,已多次現場或致函督促上述國資運營公司還款,但其未能按時償還全部信托貸款本息,並於2017年12月27日向中融國際信托出具《溝通協商函》,承諾於2018年1月10日將貸款本息償還完畢。

截至2018年1月10日,該借款人仍無法足額償還,並於當日再次出具《溝通協商函》,稱由於省政府的資金支持審批流程尚未完成的原因而無法按時足額償付。

這一次逾期,中融國際信托出具給投資人的告示里,未再約定兌付時間。但中融國際信托方面表示會“積極履行受托人職責,已全力督促借款人盡快履行合同義務,並將繼續采取各種措施,包括可能采取的法律手段,督促項目借款人履行還款義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1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