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永慶二房女兒王瑞瑜日前申讓市 值高達29億元的持股,引來台塑集團內外關注,是否與前夫李宗昌有關。儘管台塑回應,這是王瑞瑜個人財務規劃,但本刊調查,李宗昌3年前標得新竹科學園區 三期開發案的廣昌資產管理公司,目前已由台塑老臣、幹部接手營運,王瑞瑜則是廣昌百億聯貸案的保證人。 本刊調查,李宗昌從2000年投資瑞隆科技,生產電漿電視,一直到標得竹科三期開發案,全是數十億元大案,雖未賺錢,但王瑞瑜一路相挺,為夫婿擔任貸款保證人,包括借新還舊,累計額度20多億元。一位王家友人說:「只能說王瑞瑜很『惜情』。」 王瑞瑜小檔案 現職:台塑企業行政中心委員及台塑總管理處副總;台塑生醫、台塑網科、台塑長園能源科技董事長 出生:1962年6月 學歷:美國紐約大學會計系、台大EMBA 經歷:1985年進入台塑集團的長庚醫院任職;1990年出任台塑總管理處主任,後接手台化的清潔劑事業;2003年開發Forte品牌保養品,設台塑生醫;2006年晉升決策成員,掌綠能事業。 婚姻:現為單身,撫養雙胞胎女兒。 台塑創辦人王永慶遺產申報十一月初甫完成,王永慶六百多億元遺產得以分配,十一月二十六日王瑞瑜就申讓南亞、台化持股,市值高達二十九億元,是第一個申讓持股的王家成員,引來高度關注。 廣昌營運 台塑接手 有關王瑞瑜賣股變現,傳聞與前夫李宗昌有關,台塑僅回應,這是王瑞瑜個人理財規劃。然王瑞瑜婚變前,與李宗昌的事業及財務,確有相當關連,尤其是李宗昌與兄長三年前成立的廣昌資產管理公司。 本刊實地走訪廣昌原登記在台塑大樓前棟六樓的辦公室,未見廣昌公司招牌,而實際營運,已由台塑集團接手。廣昌董事長仍由李宗昌大哥李宗學擔任,但董監事成員已換成台塑集團重要幹部,包括南亞光電財務部副理雷震霄、原台塑企業寧波工業園區總經理張復寧等。 此外,廣昌與台塑集團旗下亞朔開發簽訂合作契約,由廣昌委託亞朔開發協助進行竹科三期開發案。亞朔有開發桃園華亞科技園區的經驗,在台塑集團裡專門負責土地開發案。 籌資力強 標竹三案 台塑王家接手廣昌,除為保住由王瑞瑜當保人而籌得的五億元保證金,竹科三期開發案更是關鍵。竹科三期開發案因第一次得標廠商違約,二○○七年第二、三次發包,總計畫土地面積四百一十一.一二公頃,規劃開發金額一百四十三億元,得標廠商協助區段徵收後,可獲得一百公頃土地。 此案原本是開發商找上台塑王家合作,但被王永慶回拒,身為王家女婿的李宗昌輾轉得知此事後,十分有興趣,找來哥哥李宗學,二○○七年初成立廣昌,五月後如願得標。 廣昌為新設公司,與銀行往來信用不多,卻能在得標後,找上合作金庫等數十家銀行獲得百億元聯貸案承諾,並不尋常。 當擔保人 聯貸順利 本刊取得這份聯貸案資料,赫然發現,這份一○五億元聯貸案合約上,其中連帶保證人一欄簽上的名字,正是「王瑞瑜」三個字。一位銀行人士分析:「貸款案雖不以公司大股東個人身分為主要要件,但銀行仍會將廣昌與台塑間的關聯列入考慮。」 竹 三案所需土地採區段徵收方式,目前仍在新竹縣政府進行都巿計畫審議階段,距離開發商(廣昌)發放補償金給徵收地段上所有權人,「至少還要一年的時間。」參 與人士說。因此聯貸案仍未撥款,目前也過期。參貸銀行說:「廣昌若需資金,必須重新貸款簽約。」如今台塑王家接手,資金自然不成問題。 熟悉土地開發人士估計:「竹三案一旦開發完成,開發商依約可取得三成土地作為補償,約一百多公頃土地,依當地行情,一公頃市值約一億多元,開發毛利可達一百六十餘億元。」 離婚收場 被告詐欺 由 於開發利益龐大,十分誘人,但要付出的代價,也相對不小。李宗昌為了竹三案,先是找上高雄從事營造業的曾家,合資喬揚,並與曾家的下包廠商志品科技一塊標 竹三案。二○○七年二月,喬揚及志品二家公司舉辦尾牙時,李宗昌和王瑞瑜還上台高歌一曲,現場宴請各家銀行代表及台塑集團幹部。 未料,竹三案開標前,志品被跳票,由廣昌得標,廣昌允諾志品承包工程,後來也解約,志品科技一怒下,告李宗昌及王瑞瑜詐欺,此案仍在打官司。 此外,廣昌標到竹三案沒多久,李宗昌把廣昌資本額由三億元減資為二百元,持股三成、投資一億元的高雄曾家,減資後剩下六十元。之後,廣昌再增資回三億元,創始股東曾家等於被踢出去,因而也告上法庭。 「李 宗昌在外引起糾紛的這段期間,有人寫信給王永慶陳情,王永慶要人下去調查,查清楚後很不悅。」一位知情人士說。沒多久,王瑞瑜和李宗昌就離婚。當時,王瑞 瑜還特別以個人名義,對李宗昌投資竹三案提出書面聲明,強調廣昌公司與台塑集團無關;台塑公司也聲明,台塑與李宗昌的投資案無關。 岳父栽培 事業屢賠 其實,這段婚姻一路走來,始終受人注意。今年四十六歲的李宗昌,比王瑞瑜小二歲,出身自雲林西螺的普通家庭,二十出頭歲在《工商時報》當記者時,結識王瑞瑜。 一九九三年,二人到美國新澤西州的教堂共結連理,連王永慶都親自出席證婚。婚後,王永慶不吝栽培,資助李宗昌苦讀拿到哥倫比亞大學企管碩士後,進入台塑,從高級專員做起。 二 十多年前,王永慶原打算與豐田汽車合作,結果沒下文,從未忘情汽車的王永慶,二○○○年間,調他去台朔汽車,但多年發展始終不理想。王永慶說:「做不好, 就收起來。」二○○六年在慘賠二十多億元後,決定停產汽車。期間,王永慶也讓李宗昌當過《台灣日報》副社長,投入近十億元、五年多就決定關門。 對此,李宗昌十四日向本刊表示,台朔汽車與《台灣日報》都是老人家(指王永慶)決定要收的事業,希望他去做結束,他不能不去。 看好市場,李宗昌家族二○○○年投資成立生產電漿電視(PDP)的瑞隆科技,但整個產業前景不佳,連資本額九十五億元的台塑光電都失敗退場,資本額僅三億元的瑞隆科技,虧了十多億元。最後是王瑞瑜出面,支持李宗昌出任台塑駐北京首席代表,負責集團在中國對外關係。 多次創業 爭議不斷 有一回,李宗昌到福建台塑轉投資企業參訪,竟然對當地毛姓幹部「大小聲」,殊不知該名幹部是當初王永慶親自邀請進入台塑集團。「那個人是王董事長的愛將,對方一通電話打給王董告狀,讓王永慶震怒,李宗昌回國後嚇得不敢見王永慶。」一位王家的親戚說。 由於駙馬爺光環效應,李宗昌在台塑內外都結交了一群朋友,自稱「十三兄弟會」。李宗昌離開台塑以後,這群人也就做鳥獸散,「沒錢就沒朋友了」。 然李宗昌不忘情創業,三年多前為競標竹三案,又以喬揚轉投資廣昌。一名台塑老臣說:「他拿著竹科三期的案子,到處找人來承包工程,引起不少注意。」當時,連雲林縣前議長陳清秀都跑來台塑大樓查證此事。 念在舊情 照顧前夫 王瑞瑜夫唱婦隨,一路相挺,當公司融資的連帶保證人,包括借新還舊,累計金額超過二十億元,在資金周轉上幫了李宗昌很大的忙,但最後二人仍協議離婚。 儘管二人離婚快三個年頭,王瑞瑜還因李宗昌而扯進訴訟案件。李、王二人的朋友說:「王瑞瑜是個很『惜情』的人,她念著昔日的情分,照顧一對雙胞胎女兒的父親—李宗昌。」 友人說,李宗昌是王瑞瑜的初戀,李宗昌帶著王瑞瑜到夜巿吃小吃,體驗人生,讓王瑞瑜很快樂。一名王家的親戚說,李宗昌當初知道二小姐愛唱歌,就用錄音機錄了幾首王瑞瑜愛唱的台語歌,在電話裡播給小姐聽,點點滴滴,深刻王瑞瑜心上。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惜情的王瑞瑜,不但與前夫的情感,剪不斷理還亂,與前夫事業及財務關係,更難一刀切,現在,連台塑集團也要出力收拾善後。 財團駙馬 難保婚姻 ◎劉培森(前妻為台塑董事長王永慶之女王瑞慧) 因王家駙馬的壓力、個性差異等因素,2004年中婚變。離婚前2年,他曾與遠雄集團及日商竹中工務店聯手以86億元,取得台北巨蛋的興建資格,半年後卻與遠雄趙藤雄翻臉互控,高調退出。 ◎孫黔(前妻為大同集團第二代林倫寬) 婚前岳父林挺生曾將約2千張大同股票借名登記在他名下,婚後他掌理美國大同,卻傳出虧空公款之事,15年前與林倫寬離婚後,為股票所有權與丈人對簿公堂,敗訴。 ◎屠世明(前妻為華新麗華集團第二代焦佑慧) 婚後在華新麗華集團內任職,據傳表現不佳,曾操作銅期貨失利,連累華新獲利,因而與焦佑慧漸生嫌隙,10多年前即已離異。 竹科三期開發案 全 稱為「科學園區特定區新竹縣轄竹東鎮區段徵收委託開發案」,計畫面積達411.12公頃,範圍跨新竹縣竹東鎮二重、竹中、柯湖里等區;此區1987年就劃 為竹科三期用地,因徵收不力而停擺,2005年才活過來,由縣府透過招標委託民間廠商辦理區段徵收及開發,經3度招標,2007年5月李宗昌投資的廣昌資 產管理得標。 廣昌預估開發總成本為143.2億元,未來區段徵收、各項用地分配完成後,剩餘的土地將移轉給開發廠商,這部分的利益就成了廣昌的開發報酬,預估少則60、70億元,多則可超過百億元。 李宗昌 小檔案 現職:葳華國際董事長 出生:1964年4月 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企管碩士 經歷:1989年任《工商時報》記者;1995~2008年任職台塑集團,曾任南亞光電總經理、台朔汽車副總、台塑總管理處協理兼駐北京首席代表等職;2000年起投資瑞隆科技、喬揚投資、葳華國際、廣昌資產等自家事業。 婚姻:1993年娶台塑董事長王永慶之女王瑞瑜,育有1對雙胞胎女兒,2008年初離婚。 創業10年 李宗昌沾惹爭議 2000.8 4月李宗昌投資的電漿電視廠瑞隆成立,李高調稱要投百億元至雲林麥寮設廠,引王永慶大怒,投資案最終跳票,改到內湖設廠。 2004.10 李宗昌的創業夥伴、瑞隆副董陳容,在給王瑞瑜同父異母哥哥王文洋的電子郵件中嚴詞批評王瑞瑜,王文洋公開郵件,一度不利王瑞瑜在台塑的接班地位。 2005.4 陳容與李宗昌爆經營糾紛,退出瑞隆,事後才知她是跨國詐騙集團。 2006.10 李宗昌的喬揚投資和志品科技簽投資備忘錄,欲攜手標下竹科三期開發案,後來志品疑李等人設局,讓他們標不到,因而怒告李宗昌兄弟和王瑞瑜3人背信。 2007.6 廣昌標得竹科三期開發案,被疑有弊,新竹縣府徹查後傳言才平息。 2007.10 廣昌找年代網際董座練台生等人投資竹科三期案,拿李宗昌、王瑞瑜共同背書的支票向練等人借5億元,後來投資協議未成,廣昌還回5億元,因不願另付3億元違約金而告上法庭,官司打到二審仍被判賠。 |
||||||
|
||||||
十二月初,宏達電股價衝破九百元,重登股王,大老闆、台灣女首富王雪紅沒閒著。本刊調查,今年底前,王雪紅將成立三千萬美元的電影基金,打算進軍全球電影拍片市場,這項任務交由她一手栽培的外甥陳主望。 事實上,擔任威望國際(Catch Play)執行長的陳主望,在王雪紅支持下,四年內從DVD的小通路商翻身為國內最大片商。陳主望十二月三日告訴本刊:「等威望哪一天做到亞洲最大,或上市了,我們才會覺得它成功。」 近日,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股價直衝九百元,再度榮登股王寶座。本刊調查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現正祕密籌備成立電影基金,準備透過威盛集團旗下的威望國際(Catch Play),進軍全球電影拍片市場。而這項拍片任務,將由王雪紅外甥、威望國際執行長陳主望擔綱。 在宏達電、威盛集團總資產達一千七百億元下,威望只是威盛集團旗下一間小投資公司,但在國內競爭激烈的影音市場裡,威望卻是最大的片商。 「威望一週就推出一到二支院線片,我們一個月才一到二支,連美商八大都未必能有如此密集的發片量。」一位競爭對手說。 成軍四年 今年止虧 威望今年共發行一百二十二部院線電影、一百六十部DVD,院線電影營收約六億元,成軍四年來,今年可望損益兩平。 然三十六歲的陳主望目標更高。十二月三日,陳主望對本刊說:「等威望哪一天做到亞洲最大,或上市了,我們才會覺得它成功。」而設立電影基金,則是威望國際從最大片商切入全球電影拍片市場,從下游往上游發展的第一步。 「威望第一個電影基金規模約二千萬到三千萬美元,除了Cher(王雪紅)外,投資者包括金融、科技業者,預計年底募集完成,明年將拍二部好萊塢電影與三部華語片。」威望總經理張心望透露。 說服王雪紅出資拍片的陳主望,是王雪紅姊姊、王永慶二房長女王貴雲之子。身為二房第一個外孫的陳主望,從小就與阿姨感情好。他曾說:「十多歲在美國時,阿姨曾帶著我們幾個小毛頭去看《回到未來》。」沒想到,日後事業竟與電影結緣。 姨丈教導 阿姨力挺 陳 主望畢業後,一九九六年進入威盛,一直跟在陳文琦、王雪紅夫婦身邊學習,是重點栽培的接班人之一。他曾負責威盛海外業務,目前任威盛總經理特助,負責集團 整合與策略性工作,他和陳文琦感情很好。陳主望曾說:「陳文琦是我在高科技產業的父親,給予我許多啟示,也教會我很多事情。」 ○六年,陳主望在王雪紅力挺下成立威望,主攻數位內容市場,從事電影發行。陳主望找來出身矽谷的張心望當總經理。 威 望在威盛集團中雖小,但王雪紅卻寄予厚望,把它定位為蘋果iTunes的角色。陳主望回憶:「集團有PC、手機,Cher思考下一個硬體的競爭力與新的應 用是什麼?當時蘋果iTunes炒熱市場,我們想集團缺的就是內容這塊。」新公司採用「威」盛與陳主「望」各一字,取名威望,而陳主望從矽谷找來的總經理 張心望,也有個「望」字。 得利提告 轉戰發片 雖有富爸爸撐腰,但威望起步並不順利。○七年威望的「Catch Play」網站上線,使出線上下載、線上租片等奇招,低價殺進DVD租片市場,讓辛苦布局影音王國的中環老闆翁明顯不敢小覷,由旗下代理八大影片的得利影視,以涉嫌侵害好萊塢八大影業的在台授權,告了威望。 陳 主望跌了一大跤,但在王雪紅支持下重新站起,從租片市場,快速轉戰到發片市場。威望○八年大張旗鼓,砸下千萬元宣傳費,發行《末日危城-王者之役》影片大 賣後,一路打進院線片。去年,陳主望發現,威望買下的新片,在亞藝與百視達門市赫見盜版片上架出租,忍不下這口氣,今年怒告亞藝與百視達。 今年,威望不但深入數位內容,跟有線電視與手機系統業者合作,更往上游延伸到拍片。短短四年,威望從拍片、院線發行、DVD代理到線上租片,成為國內最大片商,也是電影產業唯一垂直整合的公司。「短短幾年,威望就一條龍作業,爆發力驚人。」業者表示。 首跨電影 已見回本 為 跨足電影製作,威望去年投資約五千萬元,參與金球獎女星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首部自製自演愛情溫馨小品《心戀往事》(Hesher),描述三位受傷的年輕人在小鎮交集、衝撞、取暖,在痛苦的成長階段找尋心靈和人生 出口,算小成本製作的好萊塢片。台灣預計明年第一季上映。 「我們最主要去取經了解好萊塢的製片流程,和國際行銷操作模式,娜塔莉波特曼負責拍片,我們負責美國以外的海外市場銷售。」張心望表示。今年五月,該片已賣出十幾個國家版權,投資回本,威望等於吃下一顆定心丸。 其實,威望在市場蹲四年,等摸熟通路才行動。「我們到處買片,這些賣家,就是我們未來的買家,我們藉採購的能力,打開發行通路,比較沒有風險。」張心望分析。威望並非純粹資金投入,而是堅持自己養編劇團隊。 押寶鬼片 雪紅皺眉 此 外, 「我們拍片就像生產線概念,各種型態影片都做,就像買股票、基金,投資組合要分散避風險,這樣賠錢機會就小。」「而從國際市場觀察到,拍鬼片風險最小,因 為全世界都有鬼,而且鬼不用說話,沒有地域、語言限制,不用大成本,可以玩很多創意,又有基本的票房。其次,貓狗這類寵物題材,也很受歡迎。」 王雪紅十二月初開會,聽到張心望要拍鬼片,皺眉頭說:「你不要老想這種,可不可以拍對社會有正面影響,振奮人心,像《阿甘正傳》這種片子。」張心望趕緊點頭說:「有機會可以試試,不過拍電影是市場導向,以賺錢回本為目標。」 十二月初,剛買了SONY BRAVIA電視的王雪紅,迫不及待問:「為什麼我的電視看不到Catch Play電影?」威望經理人解釋要先裝有線寬頻才能收看,王雪紅才恍然大悟。隨後,她要威望加快電影基金進度,還提出不能賠錢、提升台灣電影產業和照顧老藝人三個重點。 王雪紅開會時喜歡談願景,她常問威望人:「你們要怎麼走出台灣?三、五年後的方向?我的要求是,在各自領域裡,要做全世界最好的企業。」跨足拍片正是威望踏出台灣的第一步。 看好大陸 加速拍片 王 雪紅督促陳主望加速拍片,有另一個理由。大陸有十三億人口,去年電影票房約人民幣六十二億元,約新台幣二百八十億元,未來十年預估每年有三○%成長力道, 而台灣一年只有新台幣五十億元。「中國大陸每年有五十部外語片限制,兩岸簽訂ECFA後,台灣電影進入大陸將不受限。」業者表示。 看好大陸電影市場的科技人,不只王雪紅。今年九月,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成立五億元「台灣文創一號」基金,投資電影、電視;正崴集團董事長郭台強投資國片《賽德克?巴萊》外,也宣布砸十億元投資以電影為主的文創產業。誰能搶食到這塊大餅,還有得瞧。 威盛、宏達電集團版圖 2010年前3季集團營收:1,844.25億元 ◎智慧型手機 宏達電(上市) 研發製造智慧型手機,2006年起發展自有品牌HTC 2010年第3季總資產1,509.09億元 前3季每股稅後盈餘30.28元 ◎數位內容 威望國際(Catchplay) 發行院線片、DVD、線上租片、線上遊戲等影音服務 資本額4,100萬元 ◎電腦 威盛電子(上市) 手機晶片設計廠 2010年第3季總資產107.67億元 前3季每股稅後盈餘0.70元 ◎立衛科技(上櫃) IC專業測試廠 2010年第3季總資產9.1億元 前3季每股稅後盈餘0.82元 ◎電子通路 建達國際(上櫃) 資訊商品通路商 2010年第3季總資產30.94億元 前3季每股稅後盈餘0.12元 ◎全達國際(上櫃) 專業半導體零組件、軟體通路商 2010年第3季總資產6.77億元 前3季每股稅後盈餘-0.18元 註:集團營收是將集團旗下上市、櫃公司2010年前3季的營收加總。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小檔案 1981 年出生於耶路撒冷的美國女星,13歲就受到法國大導演盧貝松重用,在《終極追殺令》嶄露頭角,18歲那年波特曼被喬治盧卡斯選中,在《星際大戰首部曲》扮 演艾米達拉皇后,奠定了國際知名度,同年她進入哈佛主修心理學,2005年波特曼以《偷情》獲得金球獎最佳女配角。2008年首度執導演筒拍攝了 《Eve》,堪稱繼茱蒂福斯特之後最具知性美的好萊塢年輕女星。 王雪紅小檔案 現職 宏達電、威盛董事長 年齡 52歲 家世 父親為台塑創辦人王永慶 婚姻 與前夫區永禧育有2子,現任夫婿為威盛總經理陳文琦 學歷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經濟學碩士 經歷 大眾電腦PC事業部總經理、1987創威盛、1997年創宏達電、2009年任台塑董事 陳主望 小檔案 現職 威望國際執行長、威盛總經理特助 年齡 36歲 家世 母親王貴雲,為王永慶長女、王雪紅胞姊;父親陳徹,曾任南亞塑膠研發部經理、宏仁集團顧問 婚姻 已婚,妻子吳郁菁,為木大實業董事長吳明興的千金 學歷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工程學士 經歷 威盛美國子公司業務主管、多普達控股公司董事長。2006年創立多功能數位內容平台Via On Demand,2007年改名為Catchplay |
||||||
|
||||||
肯德基是中國第一大速食店,但在台灣卻節節敗退,上任不到1年的黃錦鴻,雖然有著跟肯德基上校一樣的和藹笑容,內心卻忐忑。 台灣肯德基4年換了3個總經理,最後連經營權都易主,黃錦鴻將重心拉回雞肉品項,緩拓店、改菜單、花了2億元改裝門市,讓業績回溫3成。 別人認為台灣市場小,他卻信誓旦旦說:「我會在這裡做到退休,5年內要讓台灣肯德基開到180家!」 走出西門町肯德基峨嵋店,黃錦鴻看到路邊賣著大餅,買一包笑呵呵地咬了一大口:「這東西香港也有,可是味道不太一樣,台灣的比較香、也比較甜。」「台灣人 有自己的口味啊,就像肯德基賣的薯泥,原本醬料要用全球統一的雞汁醬,但台灣試吃評價一直很差。我只好跑遍夜市試吃,才知道台灣人喜歡茄汁。」 蛋塔催生者 黃錦鴻是今年初上任的台灣肯德基行政總裁。台灣肯德基原隸屬於百勝集團,百勝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連鎖餐飲,旗下包括肯德基、必勝客等品牌,在中國更是獨霸速食市場,光是肯德基就超過三千家,遠遠超過剛破千家的麥當勞。 中國大陸呼風喚雨,但肯德基在台灣卻一直無法突破麥當勞的封鎖,店數總在一百二十家上下徘徊,近年來摩斯漢堡又急起直追,二○○八年讓肯德基痛失老二地位。 肯德基大中華區總裁蘇敬軾,雖然陸續找來台灣專業經理人、調派大陸展店高手來台協助,卻無功而返。二○一○年,百勝將台灣經營權賣給英商怡和集團,怡和從香港派來沙場老將黃錦鴻出馬。 黃錦鴻在肯德基可算是元老級人物,目前肯德基施行的制度,大半都有他的參與,如一九九六年黃錦鴻擔任肯德基亞太區的技術總監,提議從台灣及香港賣起葡式蛋塔,並購置比原本烤箱貴上六倍的多功能烤箱,這個大增成本的提議,幾乎各地區的主管都搖頭。 「控管溫溼度,才能確保蛋塔口感。舊烤箱只能烤蛋塔;新烤箱卻可以烤雞、蛋塔、百斯吉…雖然貴,卻絕對划得來。」黃錦鴻回憶:「當時Sam(肯德基大中華 區總裁蘇敬軾)也憂心忡忡地問我:『這真的會賣吧?』一台要新台幣三十萬元,一千家門市,每間二台,就是六億元啊!」但這投資,十五年後看來值得,小小一 顆蛋塔,不但熱銷全世界,還超過肯德基整體營業額一成以上。 品項單純化 台灣的速食市場漸趨飽和,各家逐漸走向分眾化,麥當勞發展McCafe,打上班族市場;摩斯則是走樂活風。相較之下,門市顯得老舊的肯德基漸失光環,雖然也改變菜單,嘗試賣起豬肉堡、魚堡,但既沒賺到新業績,反而給外界「產品失去主軸」的印象。 跟過去幾任總經理同時忙開店、產品開發不同,黃錦鴻一上任就宣示「一年不開店」,要把台灣肯德基的體質調整好,才打算邁步走。他先取消豬堡、魚堡等點購率較低的商品,產品焦點全集中在雞肉:「我要喚回肯德基是『烹雞專家』的印象。」 針對門面老舊,他砸下二億元改裝,每家店的營業額平均成長二至三成;未來十年,預計將投資十五億元,為台灣肯德基拓點展店與改裝,五年內店數要成長至一百八十家。 夜市找靈感 他又靠著看電視節目、走遍台灣大小夜市觀察台灣人喜好,拿來當成商品開發的點子,他觀察出台灣人喜歡現做:「手打麵賣得比機器麵好,麵包也是。」他主打肯德基的炸雞現裹現炸,又將百斯吉改為手工挖製,強調新鮮現做質感。 近年台灣肯德基因業績不振,換將頻繁,不到四年換了三任總經理。從二○○六年前總經理吳美君閃電離職,隔年出書大爆被解雇內幕;接替的是在中國戰功彪炳的韓定國,不到一年又辦退休;下一任的蕭世杰讓業績雖有成長,但似乎仍無法符合高層期待。 百勝最後乾脆將經營權賣給怡和集團。連東家都換了,公司內部不免人心浮動,但黃錦鴻上任後說:「我喜歡台灣,要在這裡做到退休。」 黃錦鴻對台灣情有獨鍾,二十多年前擔任M&M原料採購時,就走遍台灣荔枝、竹筍等產地,當時他也在中國大陸採買豆類、花生原料。「在中國大陸,一車的花生有半車是石頭。但台灣就不一樣,不但不偷工減料,還額外送你一堆。」 紅包誘發言 一九九二年,黃錦鴻跳槽百勝集團,擔任亞洲區技術總監,當時百勝正積極進入中國大陸:「那時中國不懂美乃滋,我還跑到杭州去教導口味研發。」中國肯德基爆 紅,店面大排長龍,使得北京店雞肉一度供應不足,店主管獻策跑市場買雞到店裡現切,黃錦鴻嚴詞反對:「寧可不賣,也不能讓品管不佳砸了肯德基招牌!」他緊 急協調原料供應,最遠曾從廣州調雞肉到北京。 後來,黃錦鴻轉任香港肯德基,也面臨品牌老化、成長趨緩的窘境,「香港人要求快,翻桌率高,一個午餐時間可能高達五至六次。」他重新分配人力、改善服務流 程,大排長龍時,隊伍的末端會有服務人員先點餐;也加派清潔人手,又重新裝潢,引進年輕人的次流行文化。五年內,香港肯德基從四十家店擴增為七十多家店, 營收也成長了四成。 黃錦鴻到台灣後,為鼓勵員工在會議中發言,不論在總公司或分店,每次開會,總在口袋裡準備一疊百元紅包,誰發言就送一包。「每人看到Ricky(黃錦鴻) 都很開心,手舉得比誰都快!」台灣肯德基公關經理古玟禎說。黃錦鴻卻說:「我在香港也發,員工還是冷冷的,台灣人比較可愛。」 台劇當消遣 單身赴任的他,經常八、九點下班,回家下一碗麵,就坐在電視機前一路看到深夜。本籍廈門的他,一口流利閩南語,也愛看《大學生了沒》《新兵日記》…從羅志祥看到豬哥亮。 女兒寒假來台灣打工,父女三人一起看電視看到深夜。黃錦鴻發現女兒喜歡藝人小豬羅志祥,就學幾首他的歌,跟女兒上KTV時唱,讓女兒驚喜;肯德基辦發表會 時,他特別訂製肯德基上校白西裝,穿上果然成為鎂光燈焦點。「受女兒敬愛,才有爸爸存在;沒有客人,怎麼會有生意做呢?」黃錦鴻深諳身段放軟之道:「我不 是老闆,客人才是老闆。」 「我老婆每個月來看我,我都拉她一起看《豬哥會社》。」黃錦鴻笑笑說:「雖然豬哥亮很好笑,但是我發現最厲害的其實是侯怡君啊。不管豬哥亮說了什麼笑話,她都有辦法接下去。」 黃錦鴻的觀察真是與眾不同。我心想,不管對手打來的是什麼樣的球,都可輕鬆擊回,那才是高手。 後記 黃錦鴻喜歡搭公車跟捷運:「台灣人真好,博愛座幾乎都會讓座。」他看著用完餐正在做垃圾分類的顧客:「在香港啊,大家吃完往桌上一堆就走,汽水翻倒到地上也不管…」跟他聊天,非常能激勵人愛台灣。 「坐計程車,我喜歡跟司機聊天,練台語。」我問他:「司機講政治,你怎麼辦?」他苦笑:「那…我就會說,我是外國人。」 看來,他已經慢慢摸清民情,懂得台灣社會的溫暖與地雷在哪裡。 台灣肯德基發展多舛 1985年台灣肯德基由統一企業公司、日本三菱株式會社及三和株式會社出資;1995年因理念不合拆夥,卻不願轉手予肯德基總公司百勝集團,改由Wybridge接手,成立台灣桑德斯公司經營,百勝集團即另行設立百勝肯德基,呈現直營、加盟雙軌。 2大系統各有各的總經理、營運部與管理團隊,猶如疊床架屋。2001年,百勝集團宣布收購台灣桑德斯公司進行合併。2010年,百勝將台灣經營權賣給英商怡和餐飲集團。 黃錦鴻小檔案 生 日:1956年 學 歷:加拿大蒙特婁大學食品科學系 經 歷:國泰航空食品安全經理、M&M產品發展總經理、百勝肯德基研發及品管副總裁、香港肯德基行政總裁 家 庭:已婚、育有2女 |
| ||||||
大浪西灣事件由《南華早報》七月 十六日首次報導,至政府八月六日刊憲,將魯連城打算在大浪西灣興建私人樂園的土地納入「發展審批地區圖」,歷時二十一日。這「勝利」不是必然,政府開始的 時候態度強硬,稱這是私人土地,政府無權規管。隨即全城喚起響亮的正義聲音,政府急忙轉軚,終於做了一件對的事。 近年香港經歷一場又一場 保育敗仗,在發展是硬道理的大氣候中,大浪西灣事件有什麼不同之處?這二十一日裡不少人群起或各自做了許多事,這一戰無權無勢的市民在一邊,有權有勢的政 府和地產霸權在另一邊,戰果出人意料,只能用美妙來形容。本書目的就是尋找這些美妙的故事。本文摘錄自剛出版的《七俠四義——大浪西灣保衞戰》(蔡東豪, 嚴劍豪編著,上書局出版)。 大浪西灣事件「勝利」,本文我都加上括號,因為這不算是真正的勝利。政府不錯阻止了工程進行,但「發展審批地區圖」凍結期限是三年;還有,被毀的土地至今未還原,美麗沙灘隔籬是沙塵滾滾的爛地,從高處望,像是被削去了一塊的完美圖畫,何來勝利?
嚴 劍豪的啟示是:「這最多是慘勝,我們清楚見到政府根本不想插手,卸得就卸,最後政府只是屈服於群眾力量。我領略到的是,很艱難才能推動政府去做事。」嚴劍 豪的啟示其實頗悲觀,不可能每次都像大浪西灣事件,能夠吸引到這麼多人,不是每次都能聚集到八萬個民意代表。政府往往後知後覺,甚至知道假裝不覺,直至群 情洶湧才醒覺事態嚴重,因此市民對政府的保育行動不能存厚望。 政府會否在大浪西灣事件之後,加緊修補郊野公園無王管地帶的漏洞,這是許多人 關注的問題。我不看好,因為我覺得大浪西灣是一個例外,政府很快忘掉今次事件。政府不是有心跟市民對着幹,我相信政府內不乏有心人,當這些官員想幹一番 事,卻遇上重重障礙,最終知難而退。新界土地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政府幾代官員全都束手無策,一聽到關於新界的土地問題就速速投降,這不單是邱騰華和林 鄭月娥的錯,這是從港英政府至特區政府幾十年累積的錯。我看不到政府擁有足夠謀略和政治力量去衝破這些障礙。
然而即使大浪西灣事件是慘勝也非常重要,假如魯連城得逞,富豪圈子必定引起這問題:西貢海灘可起屋,我們何須老遠走去布吉島?所以若果大浪西灣失守,後果不堪設想。大浪西灣事件是慘勝也好,是暫時性也好,至少向富豪作明確警示:唔好搞郊野公園。 大浪西灣事件歷時二十一日,來得快去得也快,在香港這極速資訊城市,今日回想彷彿是遠古前的事情。我對政府在大浪西灣事件後會痛定思痛感悲觀,但我對市民勇敢把命運握在自己手中,以不同渠道表達意見的風氣感樂觀。
我 對新媒體的感覺是驚為天人,我終於明白為何中國和北韓禁止facebook運作。世界凡事講求架構,有規有矩,facebook這類新媒體一下子搗亂這些 架構,人與人的關係變得開放和平等,權力不再由他人去賜予,命運由自己掌握,這對權力操控者是一種挑戰和衝擊。當然,我們也不可過分高估新媒體力量,假如 大浪西灣事件得不到主流媒體的報導,事件很可能不了了之,但主流媒體在事件中焦點之一正是新媒體的力量。新媒體太重要,影響力太大,我會多花時間去了解, 甚至參與新媒體發展。 我希望保育人士日後發起運動的時候,可參考本書內容,但不要寄望過高,因為你們沒有大浪西灣。我希望歷史不會忘記有七 個人、八萬網民、七百萬人曾經為保護他們心愛的大浪西灣走在一起,做了一件美麗的事。我希望香港郊野公園可代代相傳,讓我們子孫使用和欣賞。推動美國國家 公園最出力的美國總統羅斯福(Teddy Roosevelt),對國家公園的寄語是:「For the benefit and enjoyment of the people」,這句話刻在黃石公園北入口拱門上。 蔡東豪 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
|
||||||
當一個人的官位越來越高,年紀也 越來越大,離開政府的死線也越來越真實,午夜夢迴時想到自己離開政府之後的生活,也只不過是人性,沒有什麼道德不道德。不過,究竟梁展文在離開政府前幾 年,心中如何盤算,只有上帝和他知道。其他人對梁展文的評價,也只可以基於客觀的事實推論。 可是事實擺在眼前,梁展文在擔任屋宇署署長及 建築事務監督期間,曾不顧地政總署的反對,行使酌情權批准地產商恒基兆業以地面興建公共交通總站,換取五倍豁免樓面面積,而且不用補付十足地價。梁展文離 開政府之前的三年,更先後處理紅灣半島,以及新世界中心放寬建築高度的申請,都惹來非議。 平情而論,做官的行使酌情權,是家常便飯,不一定 代表每次都有人以權謀私。當然,我也不會一口咬定,當時有權在手的梁展文,予人方便時,老早便盤算好他朝可以得到什麼回報。 問題核心,在於梁展文處理上述事件的時候,究竟有否以香港人的最終利益為大前提?主觀價值定義固然因人而異,可是當官員根據個人判斷來行使公權力,這些權 力不是這些官員擁有的,公眾絕對有權過問這些官員的決定。可惜梁展文來來去去都以符合規章為由,逃避回應他在行使各種酌情權時的準則是什麼。公眾也無法用 客觀的事實來判斷以權謀私的指責是否成立。
立法會調查梁展文事件專責委員會發表報告書之後,輿論其中一個焦點,放在收緊高官離職後的就業限制。代表高級公務員協會主席蘇平治隨即公開表示,再收緊限制,只會對現在的高官不公平。言下之意,清楚不過:公務員也是凡人,也有搵錢的人權。 錙 銖必較的生意人,為什麼會無端開一個什麼閒位,來供奉一個心態上早已退休,無心戀戰的公務員?還是公務員的工作能力真的特別強?可是,真正的人才,巨賈又 怎不會老早便羅致旗下?還是,退休公務員加入財團,可以是對其他仍然在政府工作的高級公務員作示範作用?其實,做官的只要在任內行事規規矩矩,不破壞潛規 則,其實不用對什麼人輸送利益,利益關係卻盡在不言中,對嗎? 我不是在挑釁公務員和市民之間的矛盾。可是,我真的希望各位讀者都可以重新認 識我們身處的世界。一直以來香港的填鴨式教育文化,都以洗腦式的手段要我們相信,高薪是養廉,長俸是為了讓公務員永遠效忠社會利益。對不起,除非我們自欺 欺人,認為公務員都是用特殊材料做出來,否則,社會就透過制度來確保公權不會用來謀私。一般輿論和政客,都將精力放在如何防止謀私。對不起,千古以來的事 例都說明, 違反人性自利的制約,只會是好人的枷鎖,對壞人卻絲毫阻嚇作用都沒有。只有制約權力,才可以根治腐化,防止好人變壞。可惜,沉迷於權力的政客,不會明白這 個道理,他們一邊大罵官商勾結,另一邊又賦權予官員去進行勾結,這才是政治最悲哀之處。 李兆富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
|
||||||
甫坐下,她抽煙,一支駁一支,兩小時燒掉五支純萬。 不喝水,不要茶,一天的飲料,都帶點顏色。 訪問至半途,她提起牙線剔牙。 裡裡外外,盡顯她的「辣」。 她是集成董事,買幢大廈(毓秀街十一號)回來,搞保育、講社會責任。 騰空集成中心二千呎地鋪,搞壽衣展等冷門藝術,藝術家有女童院出來的低學歷人士。 「伍宗琳,林林總總,乜都做吓。 「錢,我賺過,又搞吓這些。 「唔知咁講,啱唔啱聽?」 伍宗琳說,父親臨終,幫助所有他記得又不曾幫過的。 「我舟車勞頓,終於搵到一個入咗老人院的,佢六十多歲退休,沒想過自己有一百歲命,爸爸拜託我俾錢佢——我今日做的,你說受誰影響?」 集成二千呎地鋪月租至少二十萬。 「有人想搞展覽,去大會堂,中央圖書館,也許場租昂貴,也許展期不就,總之,心願未了。」去年,搞壽衣展。 「有人嫌大吉利是,唔肯借出場地。 「我百無禁忌,也不分高級、低級,總之,出得起錢,我就唔幫。」 伍宗琳的父親伍集成,生於雲南省騰衝縣,做過幫工、學徒、店員、總管,後來和幾位朋友經營棉紗。 四六年底來港,起程前,國共內戰,蔣介石密令鎮壓民主運動,暗殺聞一多,民主同盟一行人處於危難,伍父讓他們在家暫避。 四九年九月九日,楊杰將軍在香港,寄居伍集成家,遭蔣介石的特務槍殺(楊杰將軍不滿蔣介石獨裁,四○年被免去中國駐蘇聯大使一職,返雲南故鄉,呆在伍家開設的公司,與伍集成結為忘年之交)。 「爸爸不顧安危,我做的算什麼。」 「買毓秀街一幢有七十六年歷史的三級歷史建築物,是虛榮心。 「藉此認識不同人,以不同角度看事物,跑馬地有醫院、學校,區內人少,區外人多,到底這社區是迎合外面人,抑或自己人……是不是值得探究? 「周潤發也出來說南丫島故事吖——他做他的,我做我的。」 毓秀街十一號,曾是二十年代雪糕公司「安樂園」創立人張吉盛一家的住所。 「安樂園雪糕是本地出品先驅,後人是我同學,全家很虔誠,大仔提多,七十多歲,二仔Philip、三仔馬太、四女Diana,在香港仔附近建教會。」 伍宗琳畢業於聖保羅男女。 「小學一年班,要讀《聖經》。以前鄉下騰衝,有耶穌會的人派餅乾、牛奶,爸爸對《聖經》的認識,僅止於此,不知讀書,要讀這些。」 母親是文盲。 「爸爸覺得好唔掂,安排我補習。」 伍宗琳的同班同學,有李國能、龍炳頤(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 「我小二才學A、B、C。 「英文名是老師把學生分男、女,由A開始排名,輪到我是D,就叫Dora。」 沒信教。 「爸爸連風水也不信。」 伍父認為,信什麼便由什麼掌管,還是自己採取主動好。 聖保羅男女合唱團最是有名。 「畫畫、彈琴,乜都唔俾,土風舞、芭蕾舞,無得參與,爸爸覺得呢啲唔係正經事,讀書最重要。」 最叻考十七,那是中二、三的事。 「我雖然八十幾分,只考三十幾,因為叻的實在太多,個個九十九分、一百分,九十八分那批也考十幾。」 六五年會考,三良。 「唸文科,地理好像拿C。」 六六年赴美留學。 「讀埋lower 6走,爸爸當我仔養,覺得應該出外開眼界。」大一,唸Centenary College for Women。 「我讀書,very唔叻。Transcript唔係幾見得人,就讀間細校先。 「爸爸的朋友在紐約,我在東岸讀書,放假有個照應。」 後來,獲波士頓大學、密歇根大學取錄。 「嗰陣吹everybody goes west風,又go west囉。」 七○年,柏克萊大學畢業,報Environmental Design碩士。 「那時學生運動,校園滿布催淚彈。 「咁咪幾好,否則佢話唔收我,都唔知點落台。」 應該愈結愈好 畢業回港,原在西區醫院社會服務部上班。 「又嫌我大肚,我話我見工那天也穿大肚裙,結果還是不獲聘用。去過很多社區找兼職,也不得要領。 「朋友叫我去《Femina》雜誌幫手做Circulation Subscription。」 聖保羅男女找她代課。 「那個老師放產假便頂上,不用備課,照原來老師的筆記授課就可以。」 教中學部,學生有陳百強、湯聖明(中國第一治癌醫生湯約翰的兒子,山頂餐廳老闆)等。 「那時,余若薇和她丈夫胡健維,在唸lower 6。」 伍宗琳生於一九四八年,屬鼠。 「怕事,小學,要爸爸首肯,才敢刨鉛筆。」 一畢業,便結婚(一九七○年)。 「想有自己的domain。父親管教嚴,沒去美國前,大嶼山沒去過,澳門更休想,中五才獲准去一次林村。」 搭船赴美留學,從海運大廈駛向鯉魚門。 「不知誰提議去玩,我說夠鐘瞓覺,同學話:You are on your own,使乜咁早瞓——當頭棒喝,對,I am on my own。」 四年後離婚。 「我以為婚姻是,兩個人快快樂樂生活下去,原來有很多遷就。」 第一任丈夫,是推銷員。 「我鼓起很大勇氣,向爸爸說離婚,還即時補充:你不接受,我就撤回。」 入父房間,全身發抖。 「佢係古老人,不會讚子女,寫字不好,更會體罰。不是說離婚令他沒面子,是我不肯定這件事有多傷害他。」 四十歲再婚,現任丈夫麥湛江是會計師、銀行家,已退休。 怎看兩段婚姻?「應該愈結愈好啩,因為你知道自己要什麼。沒有兒女,磨擦又少了,有孩子,我要這樣教,他要那樣教……又是分歧,又要遷就。」 第一段婚姻為伍宗琳帶來一個女兒——陳雲鳳。 「名字是她父親屋企人起,唔關我事。」 離婚,對女兒可有歉疚? 「初時有,跟前夫從意見不合,到真正分開,忍讓很多,苦衷不少,女兒當時哮喘,我認為是我的婚姻,令她有壓力、得病。後來,能做的,都一一做了。」 沒想過只生一孩子。「第二段婚姻,很努力想生,但不成功。」 對女兒的期望? 「她是陳家唯一的孫,諸多驕縱,所以她在聖保羅男女讀至中三,我送她去美國西岸寄宿,期望她獨立。」 不用她繼承母業? 「我曾跟女兒說:不一定要幫我做生意,也不一定要似我、學我,在我shadow下過活——但,我希望就算你什麼也不做,就算你嫁個很有錢的,可否幫我搞基金會、做慈善嘢……講到咁嘞,第二啲都唔使佢幫嘞,佢都唔制。」 今日,女兒是單親媽媽,有個女五歲。你接受? 伍宗琳說,留學訓練了她忍讓。 「在香港,不愛吃就不吃,寄宿,飯堂給什麼你也要吃。 「香港,有司機;留學,校園那麼大,不願意也要踏單車。 「現在已是old ginger,沒什麼接受不了。」 說罷,她端上一杯綠水,原來食譜是芹菜、青瓜、苦瓜、青辣椒加青蘋果,她的版本,不要苦瓜、青辣椒。 「我很能吃苦。兒時,爸爸一句,打針不許哭,這藥是苦的,敢違抗?」 新一代,都怨買樓難。 「我無買過樓俾女兒,我係俾咗層樓佢。佢留學回來,同我屋企住,直至我爸爸走咗,媽媽都走埋。 「女兒當時三十多歲,既然大家咁opposite,是否各自生活好些?」 女兒的專業? 「我唔係幾知佢做什麼。 「佢喺華盛頓George Town一間唔係太大的大學畢業,主修什麼,我不大記得起。」 人生可以重來,有什麼要彌補? 「記不起了,沒所謂了。忘掉,多好。諗吓將來不好嗎,諗吓現在不更實際麼?」 伍父九十高齡,仍天天從愛都住所乘電車到集成上班,是最早出現公司的一個人。今日,伍宗琳五時多起床,也是最早回公司。 「瞓唔着吖嘛,我瞓得多頭痛,你可以講係辛苦命。」 她坐擁至少十八億物業,富貴如她,仍然勤力。 「女強人三個字,是別人加諸,讓一個人好受些,我不覺得自己是。」 無不散的筵席 伍父八五年第一次回昆明,關注家鄉教育,出一千萬港元成立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會,資助省學生、文化界到外國交流,聘請外國師資提升大專院校水平……伍宗琳是永久董事。 「為此一年出門八至十次,八十年代資助學生去英、美、澳洲等深造,後來發現很多崇尚自由,彼邦待遇不如返國,仍堅持不回流。」 近年少搞,側重交流。 「鄉間老師去昆明,昆明的到大城市,大城市來香港交流等。」 養和醫院院長李樹培,抗戰期間在昆明跟伍集成相熟。九二年,伍父胃癌惡化,手術也在養和。 那時,伍父近九十高齡,大病之後,更感醫學技術重要,以一百萬設立「伍集成醫學交流互助基金會」。 「現在,鄉間醫生由昆明的培訓,資助昆明的到香港培訓等。」 百年歸老,在墓誌銘刻什麼? 「我有幾偉大,講社會良心也得搵食。」 伍宗琳的媽媽,家境不好,十七、八歲跟了伍父,沒啥婚嫁儀式。 「爸爸不大體諒中國婦女,他很快立足香港,是頗有實力的富商,母親貴為富商妻子,卻沒富太享受。 「爸爸一句,汽車是公司的,她颳風下雨也乘公車買餸,大包小包拿回家。」 母親完全失去自己,丈夫在世,連生病也得熬過去。 「什麼貞節牌坊、三步不出閨門,是整蠱中國婦女吧。」 伍宗琳一年旅遊四、五次,踏足過南極,即將去緬甸北部一落後地方。 伍父逝世不久,伍母中風,○六年離世,死時八十六。 「我不用長壽,朋友死光我還在,就不好了。」 心願是不作無謂搶救,器官能捐的都捐出。捐贈咭放在床頭,省得人找。 「我先生都知,佢都寫咗。」 知會了女兒? 「內容隨時有改動,留待最後一刻吧。」 父母骨灰,運返雲南。 「我撒落大海算了。」 父親生平,印書二千。 「我訃文不必,靈位不用,後代可能不在香港,不用麻煩人家。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用晒啲錢,基金就停。公司?請外人搞囉,唔係點呀?」 人說,富不過三代。 「我在雲南起抗震學校,國家將以它為示範,受惠的,你說有幾多代人?」 說罷,點煙,一日燒掉兩包。 「我鍾意燃點,吸的極少。」 享受過程。出資起中大合一亭,卻不以她名字命名。 「香港人很善忘,將來我死了,或者有幾個朋友記得,過多幾年,便沒人提起了。」 說罷,她跳上百多萬的保時捷Cayenne,絕塵而去。 |
|
||||||
南豐千億爭產案爆發以來,透過母 親楊福和入稟法院的長女陳慧芳(Angela),一直保持低調,從未在傳媒面前曝光。本刊連日來追蹤陳慧芳,終於拍得其廬山真貌,這位與妹妹爭奪千億身家 的陳廷驊長女,衣着打扮極之樸素,她常在母親入住的港安醫院出入,全天候陪伴身在深切治療部的母親身邊,令幼女陳慧慧(Vivien)無機會埋身。她更首 度開腔,回應記者提問的家事。 本刊致電陳慧芳,記者問有傳她隔絕母親與陳慧慧見面,她亦罕有地開腔回應指:「呢個係醫生指示。」(記者:指示你唔俾任何人見阿媽?)陳慧芳說:「呢個你 自己問番醫生。」她有禮貌地問記者如何得到她的電話:「我好surprise你有我電話。不過呢個階段我唔方便回應,有機會我會同大家講。」她繼續以溫婉 的聲線說:「我仲要照顧我阿媽,另外仲有好多人要我照顧。」記者問及官司的事,她回應:「我唔知道,呢啲你可以問番我阿媽個律師。」 陳慧芳自○六年從美國回流返港後,便進駐父母位於中峽道的大宅,準備這場世紀官司。最初慧芳與慧慧兩姊妹都是信來信往,事關兩人都不想事件曝光:「但慧慧延遲回覆期,到最後嗰次仲無回覆慧芳,於是慧芳先付諸行動,將件事搬上法庭。」一名知情人士說。 全天候留守醫院 陳慧芳透過母親楊福和入稟法院爭產,至今已超過十四天,但陳慧慧仍然未有回覆。陳慧芳亦將於本週內,疑把有關文件提交法院,姊妹爭產的內容將全面披露。陳慧芳一直以來避見傳媒,只透過發公開信指出,有傳媒報導失實涉及誹謗,會保留追究權利。 上週四,本刊在港安醫院大堂,拍得這位十多年來未在傳媒曝光的陳廷驊長女陳慧芳。她雖然戴上口罩,但無論樣貌與髮型,與十多年前無異,只是少了一份貴氣。 身穿普通的polo恤、黑色西褲及一雙黑色護士鞋的她,身形瘦削,打扮樸素,完全不似是千億富豪之後。連日來本刊發現陳慧芳,每天早上九時到達醫院,陪伴 住在深切治療部的母親,直至晚上九時,探病時間完結才離開,不讓妹妹陳慧慧有任何接觸母親的機會。 有時為避傳媒耳目,陳慧芳會乘坐南豐的七人私家車,由中峽道繞個大圈到陽明山莊轉乘的士,在港安醫院的後門進入醫院,晚上亦從後門離開。上週四,她在大堂 遇見記者,表現十分驚訝,然後衝入電梯。醫院的深切治療部門口,亦特派了一名保安員駐守,任何人難以走近。本刊於上週六早上,往其中峽道住所華園門口等候 陳慧芳,其保安發現記者便即時報警驅趕,又多次叫司機駛出其專用七人車在山頂一帶兜圈。 隔絕母親細妹 陳慧芳部署爭產,甚至霸住父母陳廷驊及楊福和,以往逢週日,陳慧慧都會回中峽道大宅和父母吃飯,但自陳慧芳回港後,陳廷驊和陳慧慧只可間中見面。多個月 前,其母中風,要入住港安醫院,出院不久,十月又再次在家中浴室跌倒再入院。這段期間,陳慧芳長時間留在醫院,連與律師開會都在醫院飯堂進行,目的是隔離 母親,不讓陳慧慧與她接觸。據知陳慧慧只在今年十月時,到過醫院探訪母親一次,逗留了十多分鐘,當第二、三次分別透過公司職員及律師向慧芳表示想探訪母 親,但獲母親拒絕。楊福和雖然一把年紀,但去年十二月仍入稟法院,與已證實患上腦退化症的陳廷驊離婚。 為了不讓陳慧慧知道母親病情,慧芳甚至把陳家用了廿多年的家庭醫生謝勝生辭退,換上同是腦神經專科的方頌恩醫生。陳慧芳透過發言人表示,換醫生是其母親代 表律師發出的指示。一名知情人士說:「謝醫生睇咗佢哋一家好多年,所以每逢佢父母有咩大小問題,都會向陳慧慧及慧芳匯報,慧芳唔想慧慧知阿媽啲嘢,所以換 醫生。」另一方面,陳慧芳與前夫所生的大仔Marcel亦於上週五從洛杉磯趕回港,為官司作準備。 父女反目兒子反叛 一名認識她兩姊妹的人說:「佢哋阿媽好錫家姐,成日叫個妹讓吓家姐啦。」陳慧芳較受母親疼錫,與其遭遇不無關係。七十年代,陳慧芳認識了菲籍前夫Rick Sabella,但Rick不獲陳廷驊接受,最終令父女反目,陳慧芳因此往美國居住。她在八十年代已在美國洛杉磯一帶涉足地產業務,但業績一般。至九十年 代,陳慧芳轉攻當時美國流行的生物科技產業,所投資的Cyber Care Inc.曾連續三年錄得累積近六十億港幣虧損。 她與前夫Rick Sabella所生的兩名兒子也較為反叛,令陳慧芳「頭痛」。根據美國調查網站指,今年三十一歲的長子Marcel Chen Sabella九四年中學畢業後,便到維珍尼亞州加入Hargrave Military Academy軍事學校,其後入讀三藩市的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的商科學院McLaren School of Business。Marcel畢業後曾於華納兄弟及Sony Pictures工作,但在兩家公司工作不夠一年便離職。今年四月,他索性自己做老闆,入股本地網絡公司Shift Media Group Limited,旗下業務有團購網站ubuyibuy.com,任職商業發展總監,但本刊向Shift Media的創辦人楊聖武查詢,Marcel其實只是小股東一名,沒有參與公司任何實際業務。 被拒入南豐 Marcel在加州生活時,短短兩年內便有十六次因觸犯交通規例而被法庭控告,亦曾要履行社區服務。而Marcel感情生活亦精彩,去年與妻子Alona Alvarez結婚前,曾與有「翻版Maggie Q」之稱的模特兒何路欣(Jenny Ho)傳出緋聞。本身是中國與古巴混血的何路欣,在○八年與藝人麥浚龍拍攝音樂電影後,便回到古巴老家。 Marcel弟弟Damien Chen Sabella○二年於加州Santa Barbara內的Carpinteria市Cate School高中畢業後,便入讀三藩市的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本刊從一個美國調查網站發現,今年只有廿六歲的Damien,與哥哥一樣有觸犯交通規例及有一次離婚記錄。陳慧芳為了兩個兒子前途, 曾嘗試安排他們入南豐工作,但不得要領。而陳慧芳自己亦被踢出南豐,原本她有辦公室在南豐前基地、位於中建大廈內,自月初陳慧慧把南豐旗艦搬到南豐大廈 後,陳慧方連一張寫字枱都沒有,更不得進入南豐範圍。 另一方面,本週二,被南豐辭退的老臣子李孝仁突現身向傳媒放料,指陳廷驊原意想兩名女兒同掌南豐,指責陳慧慧的男友司徒啟瑞不獲陳廷驊及楊福和接受,才引發爭產風波。自從爭產案搬上法庭,雙方家事將愈揭愈多。 表弟跳樓惹揣測 上週四,陳氏姊妹的老表何正昂(Charles),在荃灣南豐紗廠跳樓離世。無獨有偶,有指何正昂曾為了父親何震逸被法庭判「精神上失去執行能力」(MIP),與大哥何先昂曾發生爭執。對於其突然輕生,外間眾說紛紜,兩姊妹亦分別發聲明,對意外表示震驚及難過。 有關何先昂與弟弟何正昂不咬弦,本刊找到何先昂作出回應:「我同細佬關係一向都好疏離。早前我哋係有拗撬,因為我哋大家都有病,而為咗邊個照顧老豆一事爭 執。我申請咗老豆為MIP,等佢有人照顧,我都唔知Charles贊唔贊成,因為法官問佢都唔覆。老豆嘅資產由會計師管理,我哋三兄弟都無想過要管,所以 爭產嘅問題不存在。我都想知我細佬發生咩事,如果真係關我事,點解警方到而家都無聯絡過我?」 有指陳慧芳有參與其家庭糾紛,並介紹律師處理其父親的事,何先昂亦否認:「我使咩人介紹?我自己上網搵咗十幾個,最終先搵到佢。我同佢兩姊妹都好少聯絡,一年一兩次,大家有交換吓資料,但無具體幫過忙喎。」同一個家族,發生兩件相同的糾紛故事,令事件更加撲朔迷離。 |
||||||
|
||||||
最近立法會發表專責委員會調查報告,質疑前高官梁展文退休後加入新世界為他「度身訂做」的新職,是對其在紅灣半島事件的「延後利益回報」。報告同時點名批評以俞宗怡為首的六位高官,對他們審批梁展文退休「下海」的申請時敷衍塞責,未能履行把關責任感到遺憾。 這次調查用了兩年時間,耗資1,750萬,傳召了數十位證人,結論只是對事件「感到遺憾」,沒有人要為此負上任何責任。有議員認為執法機構應該跟進調查,看看有沒有貪污舞弊、以權謀私的情況。 廉 政公署成立於1974年,至今已30多年。過去廉署成功偵破不少重大貪污案件,將貪官污吏及不法商人送入監牢,獲得普羅大眾的稱讚。但隨着時間日子的過 去,行賄和受賄的不法之徒自然懂得應變,新的貪污手法層出不窮,根本難以偵查。近年廉署一些打擊貪污罪行的調查手法,更受到市民和法庭質疑,公信力和聲譽 受到影響。 現時的高官貪污方法,很少會像《歲月神偷》一戲中,直接向市民收取金錢,或者類似前房署高官陳裘大,收受賄款後在辦公室中數銀紙。正如港大前校長黃麗松在他的回憶錄中所述,經過多年參與廉署的公職,他對一些貪污的高明手法實在感到驚嘆,自己亦可以成為貪污方面的「專家」。 2003 年陳裘大被裁定罪名成立時,當時的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房屋)恰巧是梁展文,他重申政府絕不容忍任何貪污行為,並將繼續與廉署及業界合作,完善工 作程序,防止貪污及一切違法活動。梁展文對貪污條例十分熟悉,知道什麼可以做和什麼不可以做,當然不會以身試法。立法會調查報告中所述的「延後利益回 報」,根本難以找到足夠證據支持。即使執法機構介入調查,恐怕最終又會像電盈私有化種票、中信泰富炒燶澳元、恒地天匯事件一樣,很難見到調查有所進展。
事 實上,大財團要回報貪官,大可發揮創意,又何須承諾提供沒有約束力的退休高薪工作。九七回歸前,大量高官透過內部認購,可以優先選購地產商的優質住宅單 位,認購價可以遠低於市價。一些官員負責審批樓宇圖則和監察建屋質素,同時向地產商內部認購單位。據悉一幢豪宅的頂層複式單位,便住了幾個高官,他們都以 特殊方式向地產商認購單位。倘若高官不方便以自己名義購買,還可以選擇找代理人,或者以信託形式購買,便能夠避過別人的耳目。 貪官另一個收 受利益的方法,就是讓家人成立沒有實質業務的公司,公司最好在海外註冊並且難以追查股東身份,然後再透過公司收受貪污的利益。退休貪官亦可以選擇成立自己 的顧問公司,從事一些與退休前的職責沒有牴觸的顧問工作,透過這個途徑收取「延後利益」。有些貪官在制訂和審批政府合約時,故意在合約上留下一些不清晰的 條款和漏洞,退休後加入商界,將這些「內幕資料」出賣給有關人士。 總括而言,高官若要貪,實在毋須等待「延後利益回報」。今次梁展文事件令 到筆者感到不尋常的,反而是政府為何會容許一個官員長時間負責土地房屋政策達七年之久,而梁展文退休後竟然又有勇氣不避嫌向政府申請加入地產公司工作,而 最離譜的是多位高官,又同時失憶忘記梁展文曾經長時間負責土地房屋政策,有份參與賤賣紅灣半島。整個事件不禁令人對問責制度和公務員體系的健全性,感到極 之憂慮。 林本利現任教於理工大學,專門研究公用事業及公共政策。 |
||||||
|
||||||
近年創業興搞新意、玩突破,不過拿捏不準隨時被潮流淹沒。今期主角香錦雄(William)和陳德璋(Sam),就看準傳統傢俬行業夠穩陣,注入新派做法,成功闢新路,一年開店三間,月賺三十五萬元。 年輕時搞過粒粒雪糕、網上賭博軟件等生意,年過四十再碰頭,兩人都變得踏實,半年前說服另一名舊同學潘施寶投資百五萬,內地自設工廠生產,掌控產品成本與質素,攻陷兒童傢俬市場。 走入傢俬鋪,恍如進了遊樂場,城堡、巴士形狀的衣櫃,帆船、法拉利睡床,更附方向盤,還有彩虹、熊貓等等七彩繽紛主題,都是「生活空間」的新產品。「兩年 前一次偶然機會到朋友幾代經營的傢俬鋪,我當時好驚訝,咁無設計嘅傳統款式傢俬都有市場?如果稍加創意,生意一定會更好。」生活空間老闆之一的 William,讀電腦及設計出身,他想到利用3D電腦圖來代替目前平面的工程圖,主打訂造傢俬生意,並找來多年前一齊搞粒粒雪糕等生意的拍檔Sam合 夥。「傢俬是傳統實業,市場需求長期存在而且穩定,我哋有朋友做木工廠,又可以搭單生產,入行容易得多。」做汽車銷售的Sam對計劃十分有信心,於是「兄 弟班」再次拍住上,開始涉足這個傳統行業。 總店出3D圖突圍 擺放傢俬鋪位要夠大,他們決定選址租金較平的屯門區小試牛刀,以二萬元租下明藝街一個連閣樓共千呎的街鋪,「開在明藝街,貪其是屯門出名的傢俬街,唔使宣 傳。」William相信「群居效應」,對新開鋪頭來說較穩陣,置入八萬元新貨,便正式開門做生意,改名第一傢俬設計公司。 霎眼看,第一傢俬在成街傢俬鋪中並不搶眼,但原來他們的新派做法令鋪頭開業一個月就戰績不俗。為了從傢俬鋪群中突圍而出,William及Sam將室內設 計理念融入訂造傢俬,首先以室內設計公司身份提供上門度尺或來圖訂造傢俬,同時又參考傢俬鋪的做法,減免所有設計、度尺、送貨及安裝費用,所以定價僅是室 內設計公司的一半。 另一招最殺食是以3D電腦繪圖設計傢俬,讓客人對自己購買的產品一目了然,「訂造傢俬係買一件睇唔到嘅嘢,我哋承諾『What you see,What you get』,俾到客人信心之餘,用電腦畫3D圖,亦可以更充分善用憑人腦很難想像的空間。」William指,幾年前軟硬件價錢昂貴,所以一般傢俬鋪只出工 程圖,黑白手繪加一大堆數字術語,客人很難想像自己購買的傢俬是什麼模樣,如今只需一部電腦和成本幾百元的Sketchup軟件,就可用在小型傢具設計, 成本很低。他們索性將3D電腦效果圖做成宣傳海報貼滿門口玻璃,再配以貨辦的實物照片作對比,成功吸引注意,頭一個月就有五張過萬元訂單落袋,成功在屯門 站穩陣腳。 1st紮根屯門 穩陣開業 出3D圖 老友互信 +投資$31萬 =月賺$8.7萬 ^盈利取自11月數字 兼賣擺設減風險 第一步有個漂亮的開始,William和Sam即乘勝追擊,瞄準住宅集中、消費力更高的將軍澳區。花了三個月找到位於新都城二期一個鋪位,近三百呎地方,但租金卻是屯門千呎總店的兩倍。 為了不浪費每一吋租金成本,這裡兼賣家品擺設,店內傢俬不單是陳列品,更是擺設的陳列櫃,從小巧的財神系列擺設到大件的紅漆器工藝品,放滿三件傢俬以外的全部空間,更改名典雅居,營造精品店感覺。 之前賣粒粒雪糕時,William及Sam曾領教過香港人貪新鮮的心態,「唔怕雜,最怕悶。」所以特別在深圳找來三個代理在大陸及台灣搜羅各式家飾品,把 紅漆器、木雕、陶瓷燈罩都拿來賣,「冇主題是我哋嘅生存策略,在商言商,每日都做到生意,風險就較細。」其中一款他們取得代理的台灣Q版財神,只要每次入 貨三萬件以上,批發價可低三成,一個賣五十元的財神擺設,淨賺三十八元,而且反應不俗,月賣過千件,夠交租有餘。 William稱,很多客人被小飾物吸引到店內逛,見到店內色彩鮮艷的傢俬便好奇詢問,而且門外亦貼上訂造傢俬的宣傳,讓客人對我們的服務留有印象,下次自己或親友造傢俬就會想起我們。 2nd進軍將軍澳 雄心延續 總店經驗 因地制宜 +投資$26萬 =月賺$14萬 ^盈利取自11月數字 新定位攻兒童市場 生意漸上軌道,不足半年William和Sam決定再開分店,主打兒童傢俬,「小朋友才是訂造傢俬的主力消費群,因為寶貝,家長捨得花錢,而且更換周期 短,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可能會換三套。」看準市場,William和Sam將第三分店落戶黃大仙中心,除貪該區住宅密集之外,亦希望黃大仙廟可帶來更多區 外客。位處角落的店鋪位置人流不算理想,但勝在租金兩萬夠平,只進行最簡單的裝修,店內的海洋、公主、帆船等主題的傢俬已經夠搶眼。「一定要色彩鮮艷、主 題化,吸引到小朋友指住傢俬對爸爸媽媽講:我就要呢套。我哋便成功。」 客人何太半個月前就為六歲的囝囝訂造了一套巴士主題的傢俬,高架床連衣櫃設計成一部雙層巴士連車站。顏色鮮艷之餘,細節位亦很有心思,床梯化身車窗,床屜 上嵌有兩個車輪,衣櫃上雕刻的站牌及紅綠燈更凸顯了氣氛。何太對這套巴士床十分滿意,「不但設計新穎,間房的空間也被充分地利用。實物與之前出的3D圖效 果幾乎一樣,價錢卻比室內設計公司平一大截。這套巴士主題的床連書桌、衣櫃九千有找。」 盡量滿足客人,但也有自己原則。選擇多,客人改動次數亦增多,William堅持最多提供四次改動出圖不收錢,出圖前要協商好小至螺絲位等細節,3D圖紙也以一式兩份做憑證,預防有客雞蛋裡挑骨頭。 3rd定位黃大仙 業務上軌道 清晰新定位 拓兒童市場 +投資$22萬 =月賺$12萬 ^盈利取自11月數字 自家工廠省成本 兒童傢俬需用到更多複雜的幾何圖形,舊朋友工廠已經滿足不到William和Sam的要求,兩人開始考慮自設工廠,他們找上了從事金融行業的舊同學潘施 寶。「嗰陣準備為囡囡訂造一套特別啲嘅床,問過室內設計公司,價錢高得讓我放棄。正好遇着佢哋推銷自己設計傢俬的理念,好似以Toyota價錢買到 Benz,我覺得好有綽頭。傳統傢俬行業經營模式較守舊,新入行的成本又難與我們自設廠房競爭,所以就算生意好,相信都唔會突然有一班人來爭食。」潘施寶 與William及Sam是中學同學,與William在加拿大讀書更是同房老友,對他們的生意頭腦及幹勁很有信心,自己只負責投資百五萬及每月看回報, 日常經營則全權交由William和Sam主理。 得到資金支持, William和Sam開始籌備設廠事宜,選址Sam有親戚的深圳龍崗區,以便申請消防、環保牌照得到照應。他們的策略是一次過投資,以電腦化生產代替人 手,最花心思的是機器,專門訂造同行同規模工廠很少會用到的雕刻機、萬能平版打印機和推裁機,投資近八十萬,比起傳統工具,更精確及減省製作時間,不但起 貨時間從原來的六個星期縮減至一半,毛利也從三成提升至五成。 有了自家工廠做支持,三人下一個新目標是在內地開門市,進軍大陸市場,「內地才是真正的創業樂園,更寬敞的住房環境,更寶貝的一孩政策,大型立體兒童傢俬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William雄心勃勃地說道。 開業資料 (2008年10月) 租金△ $80,000 起貨 $80,000 裝修 $100,000 雜費 $50,000 總投資 $310,000 △三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 (2010年11月) 營業額 $700,000 租金 $80,000 工廠成本# $128,500 人工* $90,000 運輸 $55,000 盈利 $346,500 ▲ 三間鋪總數 # 包括租金、人工、材料、宿舍等支出 *包括William、Sam及員工共8人 |
|
||||||
通脹急升嚇死人,想份糧夠撐到月底,唯有慳住使。不過,慳錢卻不等於要日日捱杯麵、零娛樂,借助互聯網的團購力量,用同等價錢都一樣可以大魚大肉、掃靚衫、買平飛,猶如搭飛機、住酒店有免費upgrade,抵爆。 精明團購師奶 簡太/三十六歲/媽媽級OL 簡介︰數年前已留意網上團購,一直擔心被騙而不敢參與,最終不敵超低折扣誘惑買埋一份,從此上癮兼不停向朋友推介,彪炳戰績要數今年中秋節狂掃過百張月餅券,勁慳五千。 窮瘋狂 Winnie/廿一歲/學生 簡介︰每月僅靠兼職賺取數千元過活,為慳拍拖食飯睇戲錢,不停在網上格價,並在各個團購網內開大量戶口,誓要搶到心頭好。 出賣家人狂開戶口 「而家物價貴,如果無優惠,點可能不停消費?」 大學生Winnie因為不想攤大手板問父母攞錢,唯有課餘做兼職賺生活費。無奈物價高企,令收入不多的她與男朋友寧願少點出街,「拍拖不外乎行街睇戲食飯,不過睇一場戲,兩人使費起碼過百,去幾次街,未到月底已經乾塘,所以唯有減少見面。」 今年七月,她從Facebook宣傳專頁中得悉團購網有平價戲飛,她二話不說馬上試用,「雖然不是電影精,但見到三十幾蚊一張換票券,差不多原價七五折,我一次過掃入百張,諗住慢慢用,幾乎用盡成份糧,事後發現換票券有期限,搞到而家次次出街都要睇戲。」 團購網熱爆,優惠競爭異常激烈,「就如吉野家(http://www.yoshinoya-hk.com/)出十二蚊一碗牛肉飯優惠,每碗慳得幾蚊,但一 樣十分鐘內賣清。」由於優惠有時會限定每人購買數量,為免錯失入平貨機會,Winnie索性在各大團購網站替家人開戶口,在推出優惠前,要家人及男朋友齊 齊呆在電腦前,待優惠一出即買,「會一次過開幾個視窗,差不多夠鐘就狂㩒掣更新頁面,總之要搶先爭到個優惠。」 最近期一次是Outback Steakhouse(http://www.outback.com.hk/2010/)推出七五折優惠,她出動全家戶口,花了近千元買餐飲券,「雖然 明知優惠期限只去到月底,未必用得切,但就是忍不住手。」Winnie自嘲有時月尾埋單計數,總是因慳變蝕。 緊張過炒股 「愈接近凌晨,個心會愈跳愈快,緊張過買股票。」令簡太如此投入,正是近年網上熱爆的團購網,簡太經常幫襯的團購網uBuyiBuy.com,每到凌晨就 會推出一個新優惠,只要廿四小時內有指定人數購買(一般為二十名),該優惠就會提前結束。為搶到優惠,簡太唯有捱夜守在電腦前。 「無辦法!團購網優惠的確好抵,巿面上其他優惠根本無得比。」簡太自問不是天生購物狂,從前購物時總會格盡價錢,但自從今年八月初嚐團購網「甜頭」,即有 如染上毒癮般欲罷不能,隨身更帶備多張購自網站的優惠券,每逢同朋友見面,就會變身top sales推介別人參加。問她近來有甚麼筍盤,簡太立即推介聖誕大餐優惠,「大部分信用卡只得七五折,不過團購網至少都五折,一家大細食餐飯,埋單隨時慳 到幾百蚊。」 簡太說雖然團購網在香港只興起了短短半年,卻吸引了一班師奶客,尤其是過時過節要送禮,出手會更狼死。簡太就試過在中秋節前,集齊朋友的訂單,一口氣於團 購網買入過百張月餅券,埋單計算,原本需要兩萬元購買,最後足足慳了五千元,「可能有人會覺得優惠券只平到幾十蚊太濕碎,不過每樣慳少少,就夠錢養起頭 家。」 團購玩法 事前準備 打印機:成功購買優惠券後,須自行列印發票或優惠券。 PayPal(https://www.paypal.com.hk/)帳戶:團購網大多接受信用卡或PayPal付款過數,由於PayPal的政策偏向保障買家,若買家付款後收不到貨,可向PayPal投訴並停止過數,比信用卡穩陣,所以建議使用PayPal。 團購網帳戶:須先申請成為會員,先可以購買優惠券。 團購流程 Step 1︰大部分團購網選擇於每日凌晨時段推出新優惠,合心水可選擇購買。 Step 2︰選擇購買數量及付款方式,團購優惠一般會有一至三天的刊登時限,但如果購買人數達到商戶設定的上限,優惠會即時結束。 Step 3︰成功購買後,銀行或PayPal公司會自動過數,買家之後就會收到團購網的電郵或短訊通知。 Step 4︰下載及列印優惠券,並保留短訊(因某些提供優惠的商戶要求買家出示短訊),留意優惠券必須在期限內使用。 何謂「網上團購」? 「網上團購」即於互聯網上集合買家購物,以大量訂單向商戶爭取折扣。起初由網民在討論區上發起,旋即引發熱潮。因團購有商機,逐漸發展成專門網站,由網站 主動向目標商戶(大多為餐廳、戲院或美容中心)爭取折扣,再用預售券形式在網站上發布。網站通常會為每次團購定下最低參與人數(約二十人)及訂購時限,由 網民自行點擊購買,當人數達標,該項團購就會結束,成功購買的網民就會經電郵或SMS收到優惠券,並可以到該商戶使用。 在眾多團購網中,以美國http://www.Groupon.com最出名,今年中先後被Google及雅虎睇中,分別提出以三十億美元收購,惜http://www.Groupon.com愛理不理,交易暫時無期。 全亞洲最揼本 楊聖武/三十二歲 簡介︰全港最大規模團購網站http://www.uBuyiBuy.com揸弗人,先後於中國、台灣及新加坡開設分公司,本月初被全球最大團購網http://www.Groupon.com睇中收購。 劈價辦公室 「五折買化妝品禮物包」、「一百六十八蚊做全身檢查」、「三折餐飲券」一踏入楊聖武的辦公室,恍如置身劈價場,職員的叫賣聲始起彼落……難以想像,這是剛被全球最大規模的團購網收購的IT公司。 揸弗人楊聖武笑謂,開設團購網站看似容易,實情大有學問,如果網民覺得優惠不夠抵,隨時不會再睇。故此,他要求員工同商戶傾掂優惠後要大聲讀出,讓其他同事分析是否吸引,搞到公司似街市。 團購網猶如替師奶格價,網站本身何來有收入?楊聖武解釋團購網的經營模式,是向商戶收取約兩成佣金,例如成功向網民售出一單總金額二千元的涼茶券優惠,他 就可以收到二百元佣金。因他專門向大公司埋手,將優惠價鍊到最低,所以網站幾乎日日大塞車,就算每單交易金額不大,一樣山大斬埋有柴,「游說大公司當團購 活動是一次宣傳,爭取到的優惠會比其他中型公司多,一般都是三至五折,單是聽到半價去海景酒店 (http://www.lhotelcausewaybayhv.com/tc/)食魚翅已經夠吸引;二來透過對方名氣,又可以建立到自己品牌形象,令 網民覺得優惠是抵用,而不是cheap。」他舉例月初曾與金光飛航(http://cotaijet.com.mo/tc/home.aspx)合作,推 出一百元來回澳門船票優惠,因不設人數限制,馬上吸引到十萬網民購買,一日內賺了數百萬元佣金。 為爭取網民信任,他又豪花數百萬元找來MC JIN(http://www.facebook.com/pages/MC-Jin-Au-Yeung-jing/41748236351)及吳健豪 (http://www.alivenotdead.com /vannesswu?sess=1007aa0ac79a55761e51f5ddc674d04f)等明星當代言人,在Facebook(http: //www.facebook.com)中大賣廣告,「香港只得五成人會網上購物,其他人因為不夠信心,所以要透過代言人,令他們覺得公司有實力。」廣告 甫出街已吸引不少年輕網民幫襯,開業僅一個月更在中國及台灣開分公司,巴閉到著名的財經新聞台 Bloomberg(http://www.bloomberg.com)都要訪問他,六月底開業,十月公司即有錢賺。難怪被當時得令的http: //www.Groupon.com睇中,月初提出收購。雖然楊聖武堅拒透露收購金額,但江湖傳聞收購價高達八十萬美元,誰知他聽後竟發嬲:「八十萬美元 當然不夠,double都不賣!」不過有IT行家估計,這類只賣服務的公司,公司實際資產不多,隨時只值十多萬美元。 小本經營 項偉倫、卓子倫、李寶怡 簡介︰三名八十後青年,○六年創辦IT公司望一朝發達,可惜失敗而回,僅能靠替客人製作網頁吊鹽水過活。今年趁團購熱潮,半實驗性質投資搞團購網http://www.Gobuya.com。 拯救事業 相比楊聖武揼本搞團購,這三個八十後的青年卻低調得多,全公司雖有十多人,不過大部分員工的主要任務,是替其他公司設計網頁,僅得兩名接線生充當團購網站 的客戶服務員,而諸如見客傾優惠、http://www.Gobuya.com網頁管理等工作,都交由項偉倫一腳踢,他笑說相比其他團購網,已算好揼本。 他指團購網在香港屬起步階段,提供折扣優惠的商戶亦只視作測試市場反應,而且建立網站亦毋須太多專業電腦知識,就算一人公司都搞得掂,成本只需十萬元;但他請人專門解答客戶問題,營運成本已提高至近五十萬,「如果對團購無信心,都不會發大來搞。」 他多番強調已瞓身投資,原來對於創業搞公司,他是見過鬼怕黑,要靠自我催眠來增加自信,在搞團購網前,○六年公司已經成立,可惜搞出來的交友網站乏人問 津,最終要靠為企業設計網頁來吊命。直至今年初,他得悉團購網站在美國興起,於是心思思想「二度創業」,於今年六月創立團購網。 經上次失敗教訓,他覺得要增加競爭力,產品服務要與眾不同。他觀察到坊間大部分團購網提供的優惠,不外乎連鎖餐廳或戲院,變化有限;於是他另走偏鋒,專向 小企業埋手,搏網民有新鮮感,「個個團購網都得那幾間店鋪選擇,完全零特色,所以我專揀不是太出名的餐廳,其實香港好多無飯夫婦,晚晚食鮑魚都會厭,小店 反而有特色,目標是他們毋須思考晚餐去邊度食,跟住我個優惠去試就得。」 若論賺錢能力,項偉倫亦坦言輸蝕,現在團購項目仍未達收支平衡,不過他再三強調好有信心,「團購網真是熾熱,公司而家每個月都有雙位數增長。」 團購極速發展 ○八年三月由美國興起的團購網站概念吹至香港,IT界只抱觀望態度。 五月︰團購風吹入中產家庭,曼克頓山住戶用團購買入日常用品。 六月︰親子網站Baby Kingdom(http://www.baby-kingdom.com/)靠團購發圍,用戶激增至十六萬人。 八月︰深圳居民鄒濤發起「萬人購房運動」,在深圳用團購替人置業,隨即令不少內地富商跟風組團來港炒樓。 十二月︰金融海嘯爆發,團購網轉攻食物等生活必需品。 ○九年六月︰網站i love kitchen發起四折團購歐洲易潔鑊,成為網上熱話。 十二月︰前港姐袁彌明(http://ericayuen.blogspot.com/)為網民團購護膚產品而大獲好評,促使她搞樓上鋪。 一○年五月︰台灣偶像羅志祥(小豬)(http://www.facebook.com/pages/luo-zhi-xiang/91612492408)來港舉行個唱,不少歌迷疑幫襯團購而被騙十四萬元。 七月︰騰訊(http://www.qq.com)及阿里巴巴(http://www.Alibaba.com)相繼在旗下網站舉辦團購活動 十一月︰Google(http://www.google.com.hk)及雅虎提(http://www.yahoo.com.hk)出收購 http://www.Groupon.com,開價三十億美元,及後eBay(http://www.ebay.com)加入,提價至五十億美元。 特報︰Facebook群組創立 NEXT 3.0除了繼續搜羅最新產品同潮流玩意,更特別開設Facebook群組,提供互聯網世界精彩新聞同產品情報。只要在Facebook以「NEXT 3.0」為關鍵詞搜尋就搵到,而且全日更新,想睇更多新資訊,就要即刻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