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兩岸三地:內需救國路難行 因念


2009-02-26  AppleDaily





 

香港財政預算案昨公佈,在經濟衰退的陰霾下,筆者相信各位不會有太大希望,甚麼派糖、創就業、保實力等祈願,不是時不我與,便是一紙空談,「預」咗就「算」!

稅收突變堪憂

最 近中國財政部公佈08年全國收入和支出,按初步統計,估計全年全國財政收入61316.9億元(人民幣.下同),比07年增加19.5%;但財政支出達 62427.03億元,增加25.4%,所以08年可能會出現1110億元赤字。雖然估算有待收集09年1月份的資料後作出調整,但拆解這些資料的意義, 在於讓我們從更實際的角度了解中國經濟過去一年的變化,作為09年的前瞻也未嘗不可。對於擁有外滙儲備超過1.9萬億美元的中國,千億赤字不是問題的核 心,去年稅收的變化,才是中央政府頭痛的根源。08年的稅收增長凸顯中國經濟去年的「突變」,上半年稅收增長33.5%,增速與07年基本相同,但下半年 增長明顯乏力,同比僅增3.2%,低於同期GDP和經濟稅源的增速。以12月份為例,國內消費稅增17%、營業稅增7.7%,增值稅同比下降3.6%、企 業所得稅跌42.1%、個人所得稅跌0.7%、進口貨物增值稅及消費稅均跌49.1%、關稅跌35.6%、證券交易印花稅跌90.2%。

企業增長放緩

這 些資料正正反映,中國企業在去年中開始的金融海嘯下的生態變化,不但盈利下降、缺乏定單,大家把希望轉到內銷一環,催谷中國人民消費。筆者想深一層,當中 國企業花起碼十幾廿年時間,配合國際經濟增長而壯大,短短幾個月下來,關門的關門,交稅的也大幅度下滑,現在要依賴剛起步的內部消費來恢復光輝,真的行 嗎?因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50

藍營立委推變形版證所稅劉憶如閃辭 不動產實價課稅路難行

2012-6-4  TWM




國民黨立院黨團提出證所稅整合版本,等同打了劉憶如一巴掌;擔任一一四天財政部長後黯然下台,成為陳冲內閣最短命的閣員。

撰文.張瀞文

五月二十八日,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版證所稅出爐,隔天,財政部長劉憶如閃辭,台股大漲二○六點。市場與股民的反應,恐讓一向自負的劉憶如,無法接受。

做事充滿幹勁,擁有強烈主張的劉憶如,一心想挑戰當年財政部前部長、母親郭婉容「課徵證所稅」未竟之志。劉憶如一個理想,卻把自己逼到黨內同志不挺,民眾反彈的險路上。

府院不挺 公主復仇失敗一位股市資深投資人就說,證所稅本來就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郭婉容時代,因為復徵證所稅,讓股市連續十九天無量跌停,這對於老一輩投資人來說,是永遠也揮之不去的夢魘。

劉憶如與當年郭婉容所遇到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受歐債影響,全球股市低迷,台股持續量縮下跌,加上金管會不挺,要求配套降低證交稅,讓劉憶如的證所稅版本還沒出行政院大門,就已經士氣大挫。

緊接行政院雖推出折衷版本送到立法院,但市場大戶、券商公會、工商團體、企業大老全面反彈,甚至國民黨立院黨團在五月八日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中,也曾主動擋下行政院所推出的證所稅版本。

雖然馬總統出面緩頰,國民黨立院黨團在程序委員會決定先放行,但這舉動已種下今日劉憶如「很難留下來」的火種。

在發出請辭聲明前,劉憶如給昔日立法院同僚李桐豪(現為親民黨立委)打了電話,電話中劉憶如說,雖然她也參與國民黨版證所稅的制定過程,「但心理上有保留」。

經過一晚沉思,她覺得這版本已不是當初馬總統交付的證所稅理念,而只是「證交稅的加稅版」,與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無關,所以她才會請辭。

傳言辭呈遞出當天下午,劉憶如就親赴總統府,向馬總統訴說近日因為證所稅所受的種種壓力。

「整個藍營證所稅版本的主導權,全部被國民黨的立委給拿走,你說她還能不辭嗎?」李桐豪說。

綠營立委吳秉叡則說,部長的政策,府院都不支持,國民黨團扯後腿,劉憶如肯為自己政策下台的風骨,值得肯定。

只是,才踏出台灣稅改第一步的劉憶如,在藍營推出一個「變形版證所稅」的呼聲中請辭下台,接下來不管誰擔任新財長,勢必對「稅改」多所顧忌。

如果「第一步」都已走得那麼辛苦,社會期待的「稅改第二部曲||不動產實價課稅」,恐怕將遙遙無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84

港鐵難行內地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3-01-04/100479474.html

「地鐵+物業」模式深圳受挫

  港鐵打算將與深圳的合作進一步發展到「地上」,但終究沒能成功。深圳和港鐵的接觸早於北京。2002年,深圳市政府和港鐵公司就深圳地鐵4號線項目展開討論。2004年1月,港鐵與深圳政府簽署協議,原則上對4號線確定了授予港鐵特許經營權的BOT(建造-運營-轉讓)模式,期限包括建設期5年、運營期30年,共35年,期滿後無償移交給深圳政府。

  2005年,港鐵與深圳發改委等部門探索出一套「鐵路+物業」綜合開發模式,即統一規劃軌道交通與沿線土地開發,由軌道交通企業通過限定條件掛牌方式獲取土地進行開發,並將部分土地開發收益回饋軌道交通網絡建設基金,專款專用,作為整個軌道交通建設和運營補貼。具體到深圳4號線,即涉及二期沿線土地面積80公頃、總建築面積290萬平方米物業,計劃讓港鐵用七年時間完成開發,深圳政府屆時需將這些土地分批分期定向轉讓給港鐵。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國家對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建設主體有嚴格規定,必須由中方控股。所以深圳4號線港鐵獨資特許經營的審批足足「折騰了五年」,到2009年1月才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最終是某國務院領導批了個條—『下不為例』,才得以放行。這也是國內迄今惟一一條港鐵獨資且採用BOT方式的軌道交通項目。」

  但國家發改委僅批覆了港鐵特許經營,並未批准將地鐵沿線土地協議出讓給港鐵公司。據財新記者瞭解,主要原因是違反了2003年國家相關部門出台的關于禁止土地協議出讓的條文規定 。

  在漫長的五年申報期中,房地產市場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土地價格飆升,深圳市政府的態度隨之轉變,港鐵公司「鐵路+物業」模式基本「流產」。深圳市政府答應以政府補貼彌補港鐵損失,補貼額從2011年(4號線全線開通起)至2018年共計41.74億元人民幣。「但這並未給港鐵在深圳的發展帶來保障。」一位港鐵內部人士對財新記者稱,這些年就物業開發權問題,港鐵和深圳政府一直在「不停談判」,「不是很愉快,曲折也比較多」。

  按港鐵2011年年報,包括港鐵深圳公司在內的香港以外三家附屬鐵路公司在2011年度經營利潤達到4.49億港元,較2010年增加60.9%。但盈利難掩港鐵對在內地發展的擔憂。一位港鐵內部人士坦承,一家鐵路公司如果長期依賴政府補貼,壓力會很大,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

  談到和深圳市目前的合作,港鐵CEO易玟建議稱,「深圳市政府對港鐵供應地塊收取的地價款,以及通過改模式獲取的收益,可用於建設6號線和4號線北延線,政府不用再進行財政投入」。

  不過,港鐵也並非全無所獲。2011年8月,深圳4號線沿線物業龍華車廠1期地塊拍賣,港鐵旗下兩家全資附屬公司以約20億元人民幣獲得9公頃商住用地的開發權。港鐵在給財新記者的書面回應中稱,「我們會配合深圳市政府的土地出讓計劃,積極考慮參與開發深圳地鐵龍華線餘下的71公頃用地」。

  但港鐵獲得上述首幅物業開發地塊是通過正常招拍掛程序公開競價,只有價高者才能得。

爭端開始

  地上物業歸屬未明,運營爭端又起。自2011年6月試運營到2012年12月一年半時間裡,深圳4號線先後出現近十次安全故障,最嚴重的一次停運八小時。公眾質疑這是港鐵過度關心營收,刻意節儉成本所致。

  前述港鐵內部人士表示,4號線一期工程是建設完後才交接給港鐵運營的,因為有些設備不匹配,光設備調試就花費了過多人力物力,運行出現故障也與此有關。港鐵深圳公司副總經理胡瑞華曾公開表示,作為上市公司,港鐵進軍深圳自然是為了盈利,「雖然同時實現公益性和商業性很難,但港鐵深圳公司希望找到一個公益性和合理回報的平衡點」。

  一位深圳市政府內部人士則對財新記者透露,深圳市政府對港鐵在4號線運營期間產生的某些問題的解決態度和處理結果並不滿意。因港鐵堅持按協議規定行事,超出協議範圍之外的不予處理。而深圳市政府則希望港鐵能多盡義務。

  從2010年起,港鐵深圳公司開始積極爭取深圳軌道交通三期工程參與權。目前三期中的7號、9號、11號線已獲批,均由深圳地鐵集團主導。「至於此前港鐵參與呼聲最高的6號線,政府方還未最終確定。」一位參與6號線設計規劃的負責人向財新記者表示。

  港鐵與杭州地鐵1號線的合作,經過四年半的等待也終於獲批。杭州學習的是北京模式。杭州地鐵1號線土建部分總投資為137.9億元,佔總投資的62.5%;機電設備部分總投資為82.9億元,佔1號線總投資的37.5%。杭港公司(中方佔51%,港方佔49%)負責杭州地鐵1號線機電部分的投資、建設和經營,承租土建設施的經營、管理和維護權,項目特許經營期為試運營日起25年。特許經營期滿後,杭港公司需將項目全部設施(無任何債務)完好無償移交。杭州地鐵票制採用里程分段計價,起步價2元,最高價8元。

  但杭州地鐵1號線試運營20多天即多處站點出現漏水;2012年12月中旬,屏障門、電力供應系統、其他設備也多次發生故障。

  北京市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交通技術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江宇對財新記者稱,此前杭州1號線起步價定為3元,遭到強烈反對後改為2元。從現在情況來看,杭州和港鐵的合作只能算勉勉強強,定義成功為時尚早。

二三線城市難複製

  大岳諮詢深圳項目相關負責人認為,港鐵成立十幾年來,借助「鐵路+物業」模式,在香港政府沒有給予任何運營補貼的情況下,成為全球惟一一家實現盈利的地鐵公司,並為香港政府帶來1939億港元的財政收益。當然,其高票價的市場策略也深受香港市民的抨擊。

  港鐵公司的建設資金主要來源於公司債券、財團貸款和中期票據等。這種多元化的投融資模式令內地多家地鐵公司嚮往,而北京、深圳、杭州的例子也讓一些城市看到了參與合作的可能性。但業內對港鐵模式在內地的推廣前景普遍不看好。

  2011年4月,深圳軌道交通投融資平台成立,主要依賴的運營模式即參考港鐵的「以地養鐵」模式。一位政府官員對財新記者透露,出於競爭需要,港鐵仍會參與到深圳軌道交通三期工程中來。因為除了深圳地鐵集團,深圳至少還需要另外兩家投資運營主體,形成三家競爭的格局。

  據財新記者瞭解,深圳地鐵6號線參與建設方目前沒有最後揭曉。但可以肯定的是,港鐵獨資幾無可能,深圳國有企業必將控股。

  一位參與6號線設計規劃的內部人士對財新記者透露,港鐵在深圳三期工程中遭冷落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不願放棄地鐵開發帶來的收益。

  但地方政府又必須面對現在的財政難題。中誠信國際公司評級部項目經理陳鵬分析,未來城軌建設難以迴避資金問題,地方財政支出壓力加大,資本金比例調減,資金需求不斷增加。另據穆迪統計,2012年二季度,地方本級收入同比增速已從2011年同期的36.9%跌至11.8%。2012年土地出讓金比2011年下降26%左右,很大程度弱化了財政支付能力。同時,資本金比例由35%下調至25%,這也增加了對建設主體的融資要求。

  一位曾主導港鐵進入北京的發改委負責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政府對城市軌道投融資的重視程度和改革力度,與貨幣流動性強弱緊密相關。他舉例稱,2001年前後,整個社會流動性緊張,政府會主動尋找市場化方案。三四年後,流動性相對充裕,政府對此考慮就少了。「政府並未真正去思考符合自己要求的財務模式和投融資方式。這導致和港鐵談判時,政策波動性很大。但社會資本追求利潤,政府如果對回報沒有明確模式,大家就沒法談。」

  這位發改委負責人士還表示,激勵機制也是大問題。港鐵是上市公司,強調履約行事,要約定票價,風險可控。但在內地,國有地鐵公司沒有合理考核機制,沒有動力減少成本。有的甚至擔心經營太好,下一年政府補貼會減少。

  港鐵模式的核心是「地鐵+物業」,但國內一位地鐵公司管理層人士認為,要做到這點非常難。根據當前的招拍掛制度,給地鐵公司的土地成本不見得低。地鐵公司在操作沿線規劃方面不見得專業,地方上也很難平衡地鐵建設方和房地產商的矛盾。

  金永祥分析稱,是否引進港鐵公司,和地方政府觀念是否開放有很大關係。北京4號線沒有在建設期間就引進港鐵,導致港鐵在前期規劃、商業價值挖掘上的長項沒得到充分發揮。「現在好多地鐵弄點錢就開始挖,邊設計邊施工,怎麼可能考慮長遠的商業價值?可能建設施工都會出問題。」

  據財新記者瞭解,昆明地鐵從2009年就開始和上海申通地鐵合作,由申通地鐵輸出管理人才。此外,其他城市幾乎都是單打獨鬥,張江宇對此表示非常遺憾。他認為,以中國市場這麼大的容量,要打造世界級的地鐵公司非常有潛力,但大多數地鐵公司只願意「吃」地方政府的,不行就「要」。

  武漢、瀋陽等城市曾與港鐵親密接觸。2005年5月,武漢市政府與港鐵就武漢軌道交通建設簽署合作備忘錄,港鐵有意投資260億元,參與武漢市1號線、2號線和4號線建設,最後不了了之。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這和領導換屆有很大關係。前面的領導希望讓社會資本進來,後面的卻喜歡自己幹。

  2008年11月底,瀋陽市政府、瀋陽地鐵集團與港鐵公司三方舉行地鐵項目合作簽約儀式,但這樁四個月速成的「聯姻」也以分手收場。

  上述知情人士對財新記者透露,解除瀋陽的協議對港鐵是好事。瀋陽城市大,客流量卻不樂觀,地鐵和公交相比競爭力和吸引力都不大,很難覆蓋高昂的財務成本。港鐵因此提出需要高額的財政補貼,但瀋陽市拿不出來。他表示,「瀋陽的例子,更能代表很多二三線城市的實際情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462

不甩聯想坐大 施崇棠重申「難行門」路線

2013-06-24  TWM
 
 

 

華碩股價從五月底一路暴跌,一度跌破二九○元關卡。董事長施崇棠日前站在股東會主席台上,先是期許所有華碩同仁都能像「達文西」,兼顧理性與感性,開發出兼顧功能與市場潛在需求的產品;之後,他又重申華碩不走購併路線,寧願專注各項產品不斷研發創新的「難行門」。

相較於施崇棠的「難行門」,中國個人電腦龍頭聯想集團,則是靠購併快速坐大。繼一一年與日本NEC集團合資,共同經營日本PC市場,一二年再度出手購併巴西電子大廠。此外,聯想目前正緊鑼密鼓與IBM談判購併伺服器部門。今年以來,市場更傳出聯想企圖吃下黑莓機製造商Blackberry與NEC手機部門,增強智慧型手機的全球戰力。

看到施崇棠老神在在地專注於「難行門」,外資也不免著急,甚至大點鴛鴦譜,指華碩購併宏碁是個能整合台灣電子品牌與研發戰力的好交易。畢竟,華碩目前市值是宏碁的三.五倍,宏碁股權又頗為分散,利用購併來抗衡聯想與三星,是最不吃力的「易行門」。

但施崇棠在股東會重申堅決走「難行門」的談話,再度使雙A合併只能淪為股民茶餘飯後嗑瓜子的話題。看來,施崇棠堅決要走「難行門」的意志,有如華碩的品牌口號:真是堅若磐石啊!

(顏雅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50

渤海輪渡:難行的郵輪之路 502的牛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ee43000102wtgl.html

發表於本周證券市場周刊  作者502的牛/

    因傳統的客滾運輸難有增長空間,渤海輪流轉型郵輪業務,但郵輪業務的重資產、高投入以及強競爭,反而讓公司的轉型之路更艱難。

                     

   渤海輪渡(603167.SH)是一家以客滾運輸為主營業務的航運公司,經營渤海灣地區主要航線,擁有煙臺至大連、蓬萊旅順航線的客滾運營資質,其中,煙臺至大連航線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2015年該航線占公司收入的76%

   渤海灣地區主要由山東半島、京津冀、遼東半島三個區域組成,地理位置上呈C字形分布,其中大連和煙臺分別占據C 字的兩頭,兩地陸路距離約1490 公里,而海路距離僅為165 公里,陸路和海路距離的比例達91,海路運輸相對陸路運輸具有較大的成本優勢和時間優勢,天然屏障造就渤海輪渡客滾運輸的“黃金航線”。

煙連區域航線客滾運輸業務被渤海輪渡、中海客輪、大連航運和中鐵輪渡四家企業壟斷,四家共投入21 艘客滾船營運。渤海輪渡投入9艘客滾船經營煙連區域航線,無論是客滾船數量還是總運力都居於渤海灣首位,市場份額也一直穩定在50%以上。出於安全考慮,為避免惡性競爭,交通運輸部明確規定渤海灣地區“停止審批新的客滾運輸企業,除原有客滾船更新外,不再審批新增運力”,這使得煙連區域航線具備較優的產業競爭結構。

 

成色降低的“黃金航線”

   公司前幾年的年報中一直表示,經濟發展前景及政府政策將“直接推動渤海灣客滾運輸貨運和客運市場的快速發展。”不過,數據顯示並非如此,近年來煙臺至大連這條“黃金航線”成色有所降低,渤海輪渡該航線的營業收入與業務量不但沒有增長,還出現下滑,公司在2015年年報中甚至不披露業務量數據。

渤海輪渡:難行的郵輪之路

   2015年報公司才對煙大航線下滑作出了解釋,認為“受經濟增長減速影響,與客滾運輸業關聯密切的物流業、建築業、旅遊業不景氣,導致旅客減少和承運業務的車輛增量不足;華東直達東北高鐵以及城際鐵路陸續開通,行業間競爭加劇;油價持續走低導致公路運輸成本降低,作為公路運輸替代方式的渤海灣客滾運輸市場受到較大影響,車客運量和價格都面臨下行壓力。”2016年一季報公司營運總收入仍然延續了下滑態勢,同比下降8.8%。隨著營業收入的下降,公司凈利潤從2011年的2.78億元下降至2015年的1.71億元。

   除了近憂,渤海輪渡還有遠慮。201114日,國務院批複的《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明確要求:“開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工作”。據新聞報道,跨海通道方案已上報國務院,爭取項目進入“十三五”規劃,並希望最早在“十三五”期間開工。通過客滾輪跨越渤海需要6個小時,如果煙大隧道建成,時間將大幅縮短,嚴重分流渤海灣地區客滾運輸的需求。當然,投資者也不必過分擔心,畢竟通道項目耗資巨大,工期長,國外此類大型項目,沒有幾十年都完成不了。

 

轉型發展郵輪

   基於上述背景,公司也意識到正處於“轉方式調結構”的關鍵時期,因此,著重發展了對韓國的國際客滾運輸以及對日本、韓國的郵輪業務。其中,郵輪業務最為被公司及資本市場看好。郵輪業務符合消費升級,擁有廣闊增長空間,看上去相當不錯。

   公司在年報中認為,“郵輪經濟是國際上極具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被稱為“水道上的黃金產業”。而且,郵輪經濟綜合效應明顯,據測算,郵輪經濟對相關領域的消費拉動作用與放大程度可達到810倍。郵輪經濟是開放型經濟的標誌產業,由此帶動的產業也是國際化的高端產業。這對於加強經濟文化交流,提升區域發展的國際化、現代化水平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具有積極作用。不過很可惜,這種角度似乎是站在政府立場去考慮。

   而券商研報中也表達著郵輪產業即將爆發增長的觀點,幾乎一致認為,“目前,我國人均GDP 突破6000 美元,部分沿海省市已超過1 萬美元,具備了郵輪運輸快速發展的條件。”“目前我國的郵輪市場滲透率極低,不足0.05%,遠低於歐美1%-3%的滲透率水平。交通運輸部預計到2020年國內郵輪旅客數量達到450萬人,年均增長33%,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最大的郵輪市場。按照交通部的預計,2020年的市場滲透率在0.34%左右,仍然遠低於歐美水平,中國郵輪市場增長空間巨大。”

   20142月,渤海輪渡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渤海郵輪有限公司,隨後出資4368萬美元向歌詩達公司購買了豪華郵輪“歌詩達旅行號”。該艘郵輪於2000年在德國建造,屬於中小型豪華郵輪,建造成本約2.4億美元,渤海輪渡似乎撿了個大便宜。之後,僅半年就完成了郵輪的交船、改造、運營手續等程序,20148月便將改造後的“中華泰山”號投入運營,渤海輪渡也成了A股“郵輪第一股”。“中華泰山號”主要航行於中國—韓國—日本航線,以及中國至臺灣及東南亞國家航線,航程5-7天。

   發展郵輪產業真的能為公司帶來效益和長遠價值嗎?我在公司開展郵輪業務當年,便認為郵輪業務都難逃虧損命運,當時在雪球網判斷如下:

渤海輪渡:難行的郵輪之路

   2015年末,郵輪業務已經完整運營了約一年半,數據顯示,該業務果真不容樂觀。

 

殘酷的虧損事實

   2014年度,渤海輪渡郵輪業務收入0.37億元,營業成本0.57億元,負責郵輪業務的渤海郵輪有限公司凈利潤為-0.2億元。2015年度郵輪業務收入1.31億元,營業成本1.46億元,凈利潤-0.44億元,增加虧損0.23億元,虧損增加主要原因是人民幣貶值,渤海郵輪5840萬美元貸款產生匯兌損失2188萬元。盡管渤海輪渡購船成本已經非常之低,但郵輪業務不但沒能貢獻利潤,反而拖累了公司業績。為什麽我在郵輪業務運行之初便判斷難逃虧損,這是由郵輪的行業特征和產業競爭結構所決定。郵輪行業屬於重資產行業,新郵輪造價在十幾億至幾十億人民幣區間,郵輪公司多數背負沈重的有息負債,另外,郵輪的維護保養成本、人工成本、燃油成本、港口費用都非常高,幾乎不可下降。因此,郵輪公司具備高財務杠桿及高經營杠桿等高風險特征。對於中國本土的郵輪公司來說,還面臨著如下挑戰:

    首先是客戶偏好。

   不少中國人對郵輪的直觀印象,始於1999年上映的《泰坦尼克號》。對於中國的顧客而言,郵輪旅遊是一種典型的西方生活方式,更願意體驗的是異域風情,國外郵輪公司無疑具備先天優勢,能夠提供最原汁原味的郵輪體驗,還能夠通過聘請當地雇員等方式更加適應中國消費者習慣。反觀渤海輪渡的郵輪命名為“中華泰山號”,本土化賣點十足,但本土郵輪從顧客的心智定位上可能就輸了,無法占優。

    其次是先入優勢。

   國外郵輪公司都有長達幾十年的經營歷史,有的追溯起來甚至上百年,進入中國市場也有10年之久。國外郵輪公司對郵輪的設計與制造有著豐富的經驗,本土郵輪公司這方面經驗幾乎為零。在郵輪的運營管理上,運營管理團隊是非常專業的人才,需要長時期的培養。本土郵輪公司例如渤海輪渡選擇自己打造團隊,需要慢慢摸索,所提供的服務水準很難與成熟郵輪公司競爭,而如將運營管理業務外包給專業郵輪管理團隊,一是費用較高,二是形成不了自身核心競爭力。在郵輪的銷售推廣上,國外郵輪公司已經建立起了廣泛的銷售網絡,建立多個細分郵輪品牌,對顧客的分類更為細致,能滿足顧客的不同需求。此外,多年的運營使國外郵輪公司積累起上千萬的會員客戶,擁有一定的顧客忠誠度。國外郵輪公司運營中國及亞洲國家航線,會有外籍遊客乘坐,而本土郵輪一般只有中國顧客。

   正是因為有上述進入壁壘,目前全球郵輪市場供給總體呈現寡頭壟斷格局。全球8大郵輪公司隸屬於三大郵輪集團——嘉年華集團、皇家加勒比郵輪集團和麗星郵輪集團,三者占有全球郵輪旅遊市場約85%的市場份額。其中嘉年華集團就占有全球市場56%份額。三大郵輪集團都各自擁有幾十艘郵輪,龐大的郵輪船隊獲取了規模效益,郵輪可以全球調配,平滑了運營單一航線的風險,而本土郵輪企業作為新進入者僅擁有單艘郵輪,運營成本難以取得規模效益。然而,即便郵輪處於寡頭壟斷格局,但因為高資本支出、高負債、高成本等行業特征,加之郵輪航線不是某家公司特許經營,郵輪公司在同一航線上也會展開充分競爭,三大郵輪公司盈利能力都很一般。

    龍頭郵輪公司嘉年華近十年營業收入由2006年的118.4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157.1億,凈利潤同期卻由22.8億美元下降到17.6億美元,凈資產收益率過去十年平均為8.5%。行業第二的皇家加勒比營業收入由2006年的52.3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82.9億,凈利潤同期由6.3億美元變為6.6億美元,基本持平,凈資產收益率過去十年平均為6.4%。行業第三的麗星郵輪規模大概只有第二名的一半不到,由於分拆和出售挪威郵輪,收入和利潤無法比較,2006年至2009年凈利潤均為負數,此後年份由於挪威郵輪上市,出售股份等事項,依靠非經常性損益才得以盈利。可見,規模越大的郵輪公司盈利能力越強,小公司無法占優,渤海輪渡想打破壟斷局面非常困難。由於郵輪公司盈利能力一般,三大郵輪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大多數時間以1倍市凈率左右的估值交易,碰上經濟蕭條年份,估值甚至都不到0.5倍市凈率。

最後再看船舶比拼。

   郵輪旅行一般是船體越大越好。通常,郵輪大小有兩種方法衡量,一種方法是依噸位大小劃分,5萬噸以下是小型郵輪,5-7萬噸是中型郵輪,7萬噸以上則是大型郵輪;另一方法是看所容納的乘客人數,承載2000人以上的通常被認為是巨型郵輪。

   包括渤海輪渡在內的本土郵輪運營企業都是購買歐美的二手郵輪,船舶都使用過一定年限,船小、設備差,只能主打船票低。這些小舊郵輪本來就是歐美郵輪公司主動選擇淘汰出售的低效郵輪,從而訂購設計理念更新,船型更大、更高效和具有特色的郵輪以保持船舶優勢,並投入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產生規模經濟效益。渤海輪渡想要通過購買巨頭郵輪公司淘汰的二手郵輪來擊敗巨頭,簡直太困難了。

   巨頭們非常重視中國市場,中國的母港郵輪從2014年的8艘增加到2015年的12艘,再增加到2016年的16艘,各大郵輪公司不斷投入新運力爭搶中國市場。

  渤海輪渡:難行的郵輪之路                   

   相比而言,渤海輪渡的“中華泰山號”總噸位2.45 萬噸,床位935 張,幾乎是規模最小的郵輪,其他郵輪在5-10萬噸左右,最大的甚至達16.8萬噸。在船舶硬件的比拼上,渤海郵輪很難競爭得過國外巨頭。而另一本土郵輪公司海航郵輪201511月已停止運營支撐三年之久的“海娜號”郵輪。事實上,渤海郵輪面臨的市場競爭仍在不斷加劇。麗星郵輪專為亞洲及中國郵輪市場量身打造了高端郵輪品牌星夢郵輪,其旗下的“雲頂夢號”計劃於201611月投入中國運營。挪威郵輪公司下單在德國邁爾造船廠建造的“喜悅號”同樣是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將於20174月預計投入運營。公主郵輪旗下的“盛世公主號”將成為旗下首艘專為中國賓客建造的國際奢華遊輪,並預計於2017年夏季在中國開啟全年航季。歌詩達郵輪宣布將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購兩艘全新郵輪,每艘郵輪噸位為13.55萬噸,可承載約4200名乘客,將於20192020年加入中國艦隊。郵輪的更新是一場永無休止的競賽,渤海郵輪未來面臨的競爭環境不容樂觀。

   渤海輪渡發展郵輪產業的決心似乎非常堅定,“中華泰山號”只是一個開始,公司表明,郵輪管理經驗成熟後,將建造或購買更大、更豪華郵輪,逐步做強、做大郵輪產業,打造中國郵輪領航企業。然而,綜上所述,郵輪戰略的高投入將使公司承擔的風險越來越高,看似美麗的郵輪之路其實並不好走。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聲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後記:A股有多少行業是有前景而沒錢景,空間巨大固然好,但競爭格局呢?廣告:本人新書《超額收益:價值投資在中國的最佳實踐》發售了,書中有系統和深入的公司分析方法,感興趣購買支持一下唄!
京東:http://item.jd.com/11917163.html  
當當:http://product.dangdang.com/23957760.html
淘寶:搜索“超額收益+價值投資”即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214

重組新規進行時:多起重組命途多舛 跨市場套利難行

“最嚴借殼新規”進入2.0時代,多起重組再次生變。

修訂後的《重組管理辦法》已於9月9日開始實施。事實上,自今年6月公開征求意見以來,市場各方就開始了針對新規的調試和適應:監管層按照新規精神對重組方案進行問詢和核查,上市公司與投行也加緊根據新要求進行調整、試探。而伴隨新規正式落地、監管預期進一步明確,多起借殼和並購重組生變,加緊調整方案或宣告終止重組的動作不斷。

重組命運陡轉

修訂後的《重組管理辦法》正式實施5天,多起重組生變。

“蛇吞象”式重組在新規之下推進受阻,在之前已有預期。金馬股份9月12日發布公告,擬停牌並依據《重組管理辦法》對重組方案進行調整,預計將構成重組方案的重大調整。

根據此前公布的方案,金馬股份(000980.SZ)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永康眾泰汽車100%股權,交易對價為116億;並同時募集配套資金。而複牌前,金馬股份的總市值僅33億元。這起並購隨後引來證監會一紙多達26問的反饋意見書,首要問題即針對一致行動關系的認定、要求上市公司明確是否構成借殼上市。

對此,金馬股份在6月公布的回複公告中予以否認。但不久後,證監會就修訂後的《重組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細化了觸發借殼上市的多項指標。金馬股份於7月向證監會申請中止審查重組交易,理由是“證券市場環境、政策等客觀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各方需要對本次交易方案進行進一步分析論證”。

監管政策調整對三聖特材(002742.SZ)重組的影響更為直接。三聖特材9月11日晚公告稱,終止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及募集配套資金的交易。主要原因是由於標的公司在辦理相關手續的過程中,預估土地出讓金等成本費用金額較大,對標的資產評估值和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同時,此次重組涉及的某募投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尚無法立即開展,導致募投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批複時間不及預期。

最新實施的《重組管理辦法》和重大資產重組相關文件中,明確規定了交易標的相關報批事項披露標準。交易標的涉及立項、環保、行業準入、用地、規劃、建設施工等有關報批事項,無法在首次董事會決議公告前取得相應許可證書或有關批複文件的,上市公司應在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和報告書中披露有關報批事項的取得進展情況,並作出重大風險提示。

三聖特材在公告中稱,上述募投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手續無法在要求期限內辦理完畢,且無法預期具體辦理時間。目前,公司已向證監會申請撤回本次重組的申報文。

跨市場套利難潛行

針對並購重組市場的監管風暴,已持續近一年之久。從非公開發行市場規則、中概股回歸政策的全面收緊,到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新規的出臺落地,監管立場並未有松動和改變。盡管有重組仍選擇涉險而行,但勝算卻並不高,不斷有重組案例流產。在政策調整和交易實踐的雙重信號之下,市場預期也將迎來一輪校準和修正。

揚子新材(002652.SZ)在9月9日盤後發布公告稱,終止重大資產重組。根據此前公告,揚子新材擬將作價6.13億元的資產和負債置出,同時擬以120億元購買永達汽車(03669.HK)100%股權。同時,擬募集總額不超過50億元的配套資金。交易完成後,永達投資控股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構成借殼上市。作為港股公司回歸A股的典型案例,該重組的進展也牽動市場情緒。

在證監會公布修訂後的《重組管理辦法》後,借殼上市不允許募集配套資金。本報當時曾統計並指出,包括永達汽車借殼揚子新材等重組均將生變。

從重組方案來看,揚子新材已表示,此次重組中的資產出售、購買資產和股份轉讓互為條件,募集配套資金在此基礎上實施、其最終成功與否並不影響前三項交易的進行。但6月底,揚子新材稱,收到證監會行政許可請材料補正的通知;8月初時,公司再次公告,稱準備相關材料的工作量較大,各方預計無法按時提交相關材料,暫時撤回重組的申請文件。一個月後,永達汽車借殼揚子新材的回歸A股計劃告終。

另一起港股資產回歸A股的重大資產重組,也在近日宣告失敗。

博通股份(600455.SH)的重組方案公布後,曾引發市場的極大關註。爭議的主要焦點在於,港股公司分拆資產借殼A股的高估值是否合理。而伴隨監管層接連下發問詢函和反饋意見,市場對跨市場套利之風的擔憂也漸起。就在《重組管理辦法》正式發布實施的前一天,博通股份宣布“由於政策原因”而終止重組。

在今年1月時,博通股份就發布了重組方案,擬收購南京芯傳匯100%股份,交易作價3.5億元;同時還將募集不超過3.3億元的配套資金。但該方案中的諸多細節,隨即引發監管層註意,如芯傳匯在2015年股權轉讓時作價4800萬元,而至年內重組預案時估值已飆升至3.5億元等。上證所針對交易作價的合理性、標的資產的持續盈利能力等下發問詢函。在今年4月的博通股份股東大會上,該方案的相關議案均未獲得通過。

但這並未中斷博通股份的重組進程。8月2日,博通股份發布了新的重組方案,擬擬以向中國軟件國際(0354.HK)定向發行股份方式,購買中軟國際科技100%股權、上海華騰軟件100%股權,交易作價63.31億。交易後,博通股份的控股股東由經發集團變更為中軟國際,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構成借殼上市。

此前,證監會已表示正對在海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回A股可能引起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政策預期並不明朗。加之修訂後的《重組辦法》也正公開征求意見,此次重組的前景不確定性提升。在今年8月初召開的重組媒體說明會上,中信建投證券董事總經理徐炯煒對此回應,此次重組實際為“產業並購”,“借殼”主要是由於交易雙方市值等因素影響而不得已觸發的交易行為。博通股份還發布公告稱,經比對,重組方案不存在與修訂後《重組管理辦法》要求不符的情況。

值得註意的另一問題是,截至重組方案發布時,母公司中軟國際的市值逾70億港元,按彼時匯率約合61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單獨分拆的核心業務板塊下兩公司市值已超過母公司。上證所也在問詢函中專門就此問題要求上市公司進行補充披露。

對此,此次重組的評估機構在媒體說明會上回應稱,標的資產兩公司是按照市場法進行估值,且按照同行業可比交易案例來看,也低於行業的平均收購估值水平。但該回答未能打消市場疑慮。有觀點就指出,即便標的資產不高於同業並購的估值水平,港股和A股兩市場之間本身就存在較大的估值差異,跨市場套利的嫌疑仍不容忽視。

數次延遲回複上證所的問詢函後,9月8日晚間,博通股份發布公告稱,由於政策原因導致續推進本次重組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經發集團建議終止本次重組。12日晚,上市公司正式發布終止重組的公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21

王者榮耀沒了QQ和微信這兩條大腿 進軍美國市場會寸步難行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26/165718.shtml

王者榮耀沒了QQ和微信這兩條大腿 進軍美國市場會寸步難行嗎?
創日報創日報

王者榮耀沒了QQ和微信這兩條大腿 進軍美國市場會寸步難行嗎?

外國小學生末日將至?

來源 | 創日報(ID:chuangribao)

文 | 尹太白

不管褒貶與否,但就產品而言,王者榮耀絕對是一款“前無古人,可能後無來者”的爆款產品!

QQ和微信,可以說是王者榮耀行走江湖的兩條大腿了,一個擁有8.5億用戶,一個擁有10億用戶,所以王者榮耀的成功,絕不是意外,並且很難被複制。

2017年,騰訊一季度凈利潤創下近145億的紀錄,其中手遊占了129億,按照中國13億人口算,平均每天每10個中國人里就有一個人在玩王者榮耀,當然實際的情況,遠不止如此。

日活5000萬的王者榮耀已然成為了一個恐怖的吸金怪獸,並且壟斷了國內近95%的MOBA手遊市場。

可財大氣粗,目光長遠的騰訊爸爸,又怎麽會只滿足於中國市場呢——

幾乎是從今年6月份開始,關於王者榮耀進軍美國市場的消息就層出不窮起來,五花八門,反正說什麽的都有,並且紛紛表示這可能是有史以來走出國門的最成功的國產遊戲。

54141458288199

不過,騰訊很快否認了這一消息,說王者榮耀只是在部分亞洲國家和部分歐洲國家上線了海外版本,但進軍美國市場,具體計劃和時間還不能確定。

其實呢,在早些時候,騰訊的子公司PROXIMA BETA在國外部分地區的蘋果商店中上架了王者榮耀的海外版,遊戲的英文版名為Strike of Kings,由於中西方文化差異,Strike of Kings對遊戲人物的設定以及名稱進行了更改,以便更加符合西方玩家的審美和習慣。

2017050962853857

事實上,騰訊的確對於王者榮耀寄予了很高的厚望,同時,王者榮耀在美國又面臨了不小的挑戰,因為騰訊在美國不能借助其備受歡迎的QQ和微信來引流和留住玩家。

美國電遊市場數據很漂亮

漂亮到騰訊想要奮力一搏

騰訊覬覦美國市場,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作為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遊戲消費市場,美國市場的數據也很漂亮,先來看幾組數據——

2017年,美國電子遊戲市場的總收入預計將超過250億美元。

在美國,電遊玩家的男女比例約為6:4,玩家的平均年齡在35歲左右,其中女性玩家是37歲,而男性玩家則是33歲。這個趨於年輕化,且具有很大購買力的群體中,對於一款新遊戲的接受程度、熱衷程度和傳播力度都有著非常積極和正向的作用,兼具天時和地利。

微信圖片_20171026104735

另外,有48%的美國玩家最喜歡玩社交類遊戲,可並不是所有的社交類遊戲都是免費的,根據數據顯示,最常購買電子遊戲的玩家,平均年齡在36歲左右,他們購買一款電子遊戲的決定性因素往往是畫質,價格和劇情。在具備強購買力的人群中,男性玩家占到63%,女性玩家只占到37%。

對於電子遊戲來講,未成年人往往比成年人更容易著迷和消費,在美國電子遊戲玩家當中,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占到27%,是全國第二大用戶群體。

微信圖片_20171026104744

未成年人用戶群體,是引發一款遊戲瘋狂傳播的決定性力量,同時,購買力會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現象。

那麽,美國家長如何看待孩子玩電子遊戲呢?

數據顯示,71%的家長認為打遊戲對於孩子有積極的影響,對於電子遊戲,他們持開明和相對鼓勵的態度,而且還會有67%的美國家長每周至少會陪孩子打一次遊戲,這相較於中國市場來說,又具備了人和。

數據很漂亮,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王者榮耀揮軍美國市場,看起來勢在必得。

攻克美國市場

前景被人看好

作為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之一,騰訊無疑在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隨著國內遊戲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和市場逐漸飽和,騰訊將目光轉向有更多潛力和機會的美國市場。

本月初,騰訊發布預告,宣布王者榮耀海外版即將登陸谷歌Google Play商店。

本土化:

為了最大提高王者榮耀對於西方玩家的吸引力,騰訊與美國DC漫畫公司達成協議,把遊戲中的中國歷史角色切換成DC漫畫公司的超級英雄,例如蝙蝠俠、神奇女俠等,為了更加接近本土化,王者榮耀在美國還重新取了一個名字:Arena of Valor。

微信圖片_20171026104749

技術支持:

另外,騰訊還掌握著Epic和Riot等眾多優質遊戲制作公司的股權,簡要說明一下,Epic是全球最領先的數字遊戲及圖形交互技術開發商,成名作是虛幻競技場,而Riot則是美國的網遊開發商,代表作為英雄聯盟。這些可都是騰訊在海外的重要戰略投資和技術支持。

試水產品大獲成功:

王者榮耀在海外的成績可圈可點,比如在越南iOS暢銷榜中位居第三,在泰國iOS暢銷榜中位居第一,在土耳其,王者榮耀海外版甚至成為最火的現象級MOBA遊戲,2017年4月份還登上了當地iOS&Google Play雙平臺遊戲下載榜的榜首。

除了在亞洲部分國家市場大獲成功之外,美國市場對MOBA手遊也是極度認可和支持的,此前有一款抄襲王者榮耀的產品——MobileLegends,在市場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當然了,無論是畫質還是劇情方面,這款山寨產品都能被王者榮耀甩出去幾條街。

王者榮耀進軍美國

會面臨哪些問題?

雖然美國市場的數據很漂亮,也有試水產品曾大獲成功,但沒有了QQ和微信的全力支持,Arena of Valor登陸美國後,會不會水土不服呢?

問題一:沒有微信和QQ導流

微信圖片_20171026104754

微信擁有9.6億以上月活躍用戶,QQ也有8.5億,絕大部分中國的玩家,可以通過微信和QQ直接啟動遊戲,而在美國,玩家一般都是直接登錄遊戲,而不是首先登錄一款社交應用的主界面。

盡管美國也有把社交應用與遊戲綁定的做法,例如Facebook就提供過類似的功能,但整合程度並不像騰訊那麽深,可問題是,微信和QQ在美國的用戶,算不上什麽優勢,而這一整合又很關鍵——借助微信和QQ,騰訊能更好地控制遊戲宣傳和展示的方式,把自主遊戲放在最顯著位置,還能提高遊戲參與度,例如與使用微信的好友組隊。

問題二:能否吸引女性玩家

Arena of Valor面臨的另外一個不確定性是,能否在美國吸引大量女性玩家。畢竟在中國,是女性玩家推動了王者榮耀的成功,也是唯一一款進入中國女性所玩前十大遊戲的對戰遊戲,可根據數據顯示,美國女性玩家的占比並不大,而且購買產品相對理智和控制。

有分析師懷疑,即便是Arena of Valor在美上線,可能也無法吸引大量美國女性玩家。

問題三:難以取得本土的成功

如果Arena of Valor年底真的在美國上線了,會取得像本土一樣的成績嗎?在此之前,亞洲的許多火爆遊戲登陸美國後,都難以取得像本土那樣的成功,例如日本遊戲公司GungHo Online Entertainment開發的手遊智龍迷城,是去年日本應用商店收入第二高的手遊,但是在美國應用商店僅排在74位。

GungHo CEO森下和樹說,不同的遊戲機制和設計吸引著不同市場的玩家,這就好比各國在食物和音樂上的品味不同是一個道理。

問題四:使用的遊戲終端不同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比較實際的問題。

在美國,主流遊戲市場由PS4主機和PC端占領,移動端還處於發展中,因為大部分玩家還在玩《英雄聯盟》、《Dota 2》等PC端遊戲,而屬於手遊的《王者榮耀》要想進入此類市場,將面臨為時過早的挑戰。

這就有可能意味著,Arena of Valor在美國市場的成績,應該很難超越中國市場。

當然了,羅列完很多數據和事例,王者榮耀進入美國市場的優勢和挑戰共存,因為這並非是一蹴而就的事。

總結一句就是,王者榮耀入美,雖然理論上兼具天時地利人和,卻沒有了微信和QQ這兩條走路的大腿,會成功,但影響可能並不會像本土市場那麽火爆,不過從本質上來說,這體現了中國遊戲產業的自我豐富和全球化視野,也表明中國遊戲即將進入全球主流維度。

中國想要屹立在世界之巔,遊戲產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後,給大家分享一個王者榮耀的海外宣傳片

王者榮耀海外市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444

「中間落墨」難度高 證監改革路難行

1 : GS(14)@2016-11-15 07:57:30

【明報專訊】今次由證監會及聯交所作出的聯合諮詢,遭到市場各界群起反對,矛頭直指證監會獨攬大權,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發表「No plan B」、「諮詢不是公投」的言論,更激起「千層浪」。不過即使證監會願意讓步,市場亦願意再討論,但本港監管制度的改革前路,仍然是十分難行。

雖然近期市場上出現了較為溫和「反對派」,表示若證監會能在目前提出的方案上稍作修改,例如增加委員會的成員數目、增加業界代表等,改革方案便有商討的空間。

政策委員會改組需協調

無疑,這類建議的確能為證監會的改革之路帶來一線曙光,但實際上由於原本的方案旨在精簡人力結構,以提高效率;若將委員會擴大,將帶來各種問題,包括提高效率成效存疑、委員會角色重疊、如何決定需要加入的代表數量、來自業界類別等等,每一項的均需要不少時間商議,難免拖慢改革的步伐。另外,更重要的是,若證監會真的由最初的堅定立場,到最終作出巨大讓步、甚至擱置改革,證監會近年頗受市民大眾稱讚的強硬手段不排除會受到質疑。

證監讓步或損聲望

而且,將來證監會在改革其他同樣具有爭議的事宜上,例如「同股不同權」、「保薦人」等,難保不會有既得利益者以同樣方式抵抗。因此,證監會在今次的諮詢事件上,必須要小心處理,一方面回應各界訴求,另一方面亦要保存威望。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617&issue=20161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416

【復興路難行】香港手繪招牌死因:小店少+土地問題

1 : GS(14)@2017-10-09 03:07:17

本地創作單位Start From Zero成員Katol。



創作單位Start From Zero成員Katol,幾年前迷上「手繪招牌」(Sign Painting),察覺本港手繪招牌文化逐漸式微,近年以兼職形式製作更多作品,希望讓更多香港人認識這門藝術。



手繪招牌在香港並不普及,Katol當初學習時,也要靠上網訂購有關書籍及觀看外國相關影片自學,更曾每日練字最少兩小時。單靠遙距學習始終較難提升技術,所以近年他兩度赴台向國際大師級物學藝,當中包括具50年經驗、為迪士尼樂園小鎮大街繪畫櫥窗的澳洲手繪招牌大師Bruce Jackson。熱愛還熱愛,但Katol深明要在香港復興這門藝術,困難重重。一來是土地問題,令設計師難有較大空間完成作品;二來在香港,不容易買到所需專用工具;三來學習手繪招牌需很長時間練習,完成作品亦需時,與現今香港社會事事講求速度、貪方便的方向背道而馳。最重要原因是,手繪招牌之所以能在歐美、日台相繼復興,很大程度是因為當地仍有不少特色小店,小店一般希望店舖能有本身的獨特性,所以想招牌與眾不同,反觀香港小店越來越少,大部份店舖更趨向劃一化,抹煞了手繪招牌在香港的生存空間。
Katol坦言現在不能單靠手繪招牌糊口,大部份設計師亦很着重尊嚴,很少會去主動「乞求」客人給予機會。不過他相信市場仍有不少有較高要求的客人,願意接受手繪招牌,但可能需要時間,一步一步來推進。同時,他亦要求自己不斷提升技術,讓大眾覺得手繪招牌是物有所值。



Katol說學習手繪招牌很需要耐性,自己曾每日練字最少兩小時。

最初Katol從外國訂購不少有關手繪招牌的書籍來自學。

Katol曾兩度赴台向國際名師學藝,希望提升技術。


在港較難買到專用工具,這罐瓷漆在美國正價約百多港元,但運到香港就賣幾百港元。

手繪招牌專用畫筆,一支約一百港元,需悉心保養。

採訪:Café Racer Creation House拍攝、剪接:楊梓聰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1/20159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