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科技公司的人均價值有多大?

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5847.html

你為所在企業創造的年收益是多少?你所在的公司員工平均年收入是多少?企業與員工的關係歷來耐人尋味,而不同行業員工與企業之間的價值轉化也存在極大的差別。Facebook在申請IPO時,外界估值達1000億美元,它僱傭了3000名員工。而2010年,通用汽車上市時,估值只有414億美元,卻需要僱傭20.2萬員工來創造這些價值。

其實這樣的懸殊對比,毫不為奇。相比之下,生產一輛汽車需要的投入的資源遠比開發一個應用要多得多。

我們可以將公司的估值/市值換算到每個員工身上,看人均為公司創造了多少價值:在截至2011年9月30日的9個月中,蘋果員工人均創造營收最多,以134.9萬美元排名第一;其次為Netflix,為106.8萬美元;第三名為谷歌員工,人均創造營收84.2萬美元;Facebook員工以人均69.1萬美元位居第四。

同期,按照淨利潤計算,蘋果員工以人均創造32.98萬美元排名第一,其次為Facebook員工的21.88萬美元,第三為谷歌員工,人均21.66萬美元。

按市值計算,Facebook員工人均創造2244萬美元至3125萬美元估值,處於絕對領先,其次為蘋果員工,人均710萬美元市值,谷歌為597萬美元排名第三。

如今蘋果已經成為全球最能盈利的科技公司,這當然也是蘋果員工相對而言較為高產的表現。從分析公司Pingdom的研究結論(源自雅虎的公開財經數據)來看這也是個必然的結論。這項研究調查了幾個科技品牌的單位(員工)利潤值,這些公司均在紐約證券交易市場或者納斯達克公開上市,並且包括谷歌、英特爾、微軟、惠普等巨頭。2008年領跑這張榜單的公司是谷歌,但現在蘋果已經大大超出了谷歌。這並不是因為谷歌的業績不佳,而是蘋果的業績太過突出。

那麼,我們能從中看出點什麼門道?

平均每位蘋果員工在過去的12個月中為公司貢獻了32.98萬美元的利潤。對比之下,谷歌的每位員工貢獻了21.66萬美元,微軟為18.72萬美元。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單個員工的利潤值並非由公司規模決定。

這裡的科技公司基本是都是互聯網公司,互聯網的一個本質是可複製性,不僅具備快速低成本規模化的能力,邊際成本極低。而且互聯網是一個智力資源密集型,而非體力資源密集型產業。舉例來說,一個好的程序員比10個差的程序員更有價值,他的智力資源也是可複製和復用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81

人均收入僅台灣的三分之一 文創外銷產值是台灣十倍 泰國靠文創 華麗變身文化輸出國


2013-06-17  TWM
 
 

 

二○○九年,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身穿鮮豔的禮服出席國宴。這個亞洲設計師可不是吳季剛,而是泰國出生的Thakoon Panichgul,也宣告泰國設計風潮興起。十年前,這個國家開始了一場大型創意計畫,從曼谷開始,將文創產業一路推往全球。他們如何只用了十年,就能華麗轉身?

撰文‧楊卓翰

走在曼谷的街頭,泰國年輕人「潮」的程度絕對不輸日韓。這裡年輕人的風格,既不像「哈日族」著重飾品層次,也不像「哈韓族」剪裁大方俐落,而是帶有鮮豔色調、濃厚南國的泰國時尚。

「我穿的是JASPAL,泰國的牌子,設計師在紐約很有名,你不知道嗎?」曼谷街上一名穿著時尚的年輕人,被問到穿著哪個牌子,很驕傲地說。原來,這個叫JASPAL的牌子,有「泰國ZARA」之稱,除了在泰國知名外,今年也在馬來西亞開了四家分店,還找來在紐約設計圈享有盛名的泰裔設計師Nuj Novakhet操刀。原來,泰國時尚,早已走出國界,在世界各地的時裝秀閃耀。

如果你對泰國文化的印象,還停留在便宜的手工藝品、看不完的古寺廟宇,那你真的落伍了。從家具設計、流行服飾到影視媒體,泰國早就大舉將自己的文化輸出。聯合國最新的報告統計,二○一一年泰國文創產業的出口額高達五十五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一千六百億元);同年根據台灣文化部統計,文創外銷產額僅新台幣一百五十三億元,只有泰國文創輸出的十分之一!

文創產業中心的起點

成立亞洲最大創意設計知識庫為什麼這個人均收入只有台灣三分之一、在我們眼中視作貧窮的國家,只花了十年,竟能將自己的文化優勢發揮到極致,成為台灣望塵莫及的文化輸出國?台灣拚了好幾年的文創產業,卻始終長不大?

《今周刊》採訪團隊追尋泰國文創的原點,來到曼谷最熱鬧的購物中心。就在購物中心頂樓、人來人往的電影院對面,我們造訪了泰國創意設計中心︵Thai Creative and Design Center,TCDC︶。「文化創意」這個抽象的名詞,就是在TCDC這個亞洲最大的創意中心孕育成形,並成為無限商機。

○三年,泰國政府耗資兩百億泰銖,啟動「Creative Thailand」(創意泰國)計畫,要將泰國打造成東協的創意中心。而泰國創意設計中心,就是整個計畫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泰國創意設計中心結合原木及黑色金屬的高雅裝潢,讓對時尚或設計一點興趣也沒有的人,都想進去沾染一下文化氣息。這裡占地四千五百平方公尺,高達三萬本藏書,可說是全亞洲最大的設計圖書館。每一年,有超過六十萬人次進館。除了具有打造文創產業的象徵意義,泰國創意設計中心也是泰國所有文創及設計的政策發源地以及首腦。「推動文創背後的經濟效應,就是我們最大的責任。」泰國創意設計中心總監諾帕多︵Noppadol Weerakitti︶說。現在,泰國文創已經成長為一兆二千億元的產業。但是在十年之前,文創一詞在泰國甚至尚未出現。

改變泰國核心價值

「勞工成本太高 不能再靠代工競爭」「泰國以前也像其他的國家。我們的專長就是用很低的成本,做出很低價的產品。我們與台灣、韓國很像,都是靠OEM(貼牌生產)來帶動經濟。但是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把我們狠狠地敲醒。」回顧泰國發展文創產業的緣由,諾帕多說。

「我們發現,只要中國願意,可以買我們十倍多的機器;如果越南來做(代工業),可以用我們十分之一的價格生產。我們的競爭優勢就沒了。」諾帕多認為,製造業是可以複製的,作業流程、管理方法、生產技術,都很容易複製,很快就能在成本低廉、資金便宜的地方發展產業。「所以,我們必須找到新的方法生存。」諾帕多說。

「國家開發文創,其實看的是帶動整個泰國的經濟效應。」工業院副院長Supant Monkolsuthree也指出說:「我們的勞工成本比不過印度、越南、中國的廉價勞工。我們得發展無法複製、價值又高的產業,才能支撐經濟。」這句話從人均收入只有六千美元、不到台灣三分之一的國家政府官員口中說出來,實在耐人尋味。什麼產業無法複製、價值又高呢?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創意、我們的幽默,是別人學不走的!」諾帕多指指自己的腦袋:「這是一個很顯而易見的路,就是用我們獨特的文化來賺錢。」不過,「要把想法變成真正賺錢的行業,一點都不簡單。」政治大學創新管理教授李仁芳觀察泰國文創深入,他在接受採訪時指出:「泰國不是科技大國,卻是不折不扣的生活大國、文化大國。以前,台灣社會的主流精英,極強調work smart︵聰明的工作︶,創意生活不在主流價值觀的視野中。」不過,泰國的創意生活,也是從政策引爆。

「文化產業政策的成功與否,決定在能否製造一個『充滿創意的氣氛』。」國家知識中心政策研究處處長希利昂(Sirion Hrimpranee)說。把創意和知識深植民心,這就是泰國創意與設計中心的首要工作。

抽象的概念,就要從看得到、摸得到的地方開始。TCDC蒐集全世界三萬本的設計藏書,成為散布知識的重點。泰國文創中心之所以建立在人流量最大的購物中心和電影院旁邊,就是因為要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之中,每年六十萬的高客流量,就是成果。不只如此,TCDC還在全國陸續建起十三個分部,並深入校園講課。

「我們宣傳的目標不是設計系的學生,而是各行各業的學生與民眾。」因為,希利昂指出:「創意絕不只有設計系的學生才有。泰國文創之所以如此蓬勃,就是因為我們鼓勵許多傳統產業中的人才加入。」泰國工業院泰台經濟合作委員會祕書長楊盈政就觀察,現在泰國很多的創意產業創業者,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工程師、金融業。「因為很多人都在九七年的金融風暴失業,這對泰國的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大覺醒。因為人們失去工作,以前那種安穩的假象不存在,逼迫他們要去冒險。」楊盈政說。

因此,在九七年後,泰國年輕人急著尋找一條創業之路,曼谷時尚計畫其中一項重要的政策,就是「國家文創基金」,提供年輕人創業補助金。泰國政府每年提供中小企業創業的補助金高達二億泰銖,而包括類似台灣的「一鄉一特產」等政策,都密切和TCDC合作。

擴大產業鏈

高速鐵路也有文創風

TCDC把創意帶進民間,但催生文創市場和供應鏈,才是攸關經濟成長的重點。諾帕多說:「文創不只是精緻的工藝品、或是流行樂、小說這些產品。這張桌子、椅子,你剛剛走過的門、你看到的廣告,生活中都是文創商機。」他舉例,最近最令泰國文創產業興奮的大事,就是政府計畫興建的「高速鐵路」。但是,為什麼建鐵路也能跟文創扯上關係?「關係可大了!從車站整體風格、到地板的瓷磚、窗簾、每一個小細節,全部都和設計有關。」諾帕多說。這就是TCDC的另一項任務||把全國商業融入設計的領域。而飾品與家具,正是泰國創意產業最蓬勃發展的項目之一。

泰國百貨公司和其他地方不同的一個特色,就是一定會有一層比IKEA還要大的現代家飾設計品的展示中心。「這裡九成都是來自泰國自己的設計師!」泰國最大的家庭飾品通路Design Square展場經理說,在他身後的泰國品牌家具綿延到好遠好遠。

事實上,泰國光靠家具出口,每年可以賺進五五○億泰銖的外匯,而且從設計到生產,每一分收入都在泰國,而不是台灣家具業擅長的「台灣接單,海外生產」。強大的創意產業更帶動了傳統產業。Material ConneXion是全球第一個材料資訊中心,而亞洲第一家總部,就開設在曼谷。

「泰國成功的關鍵,不在於我們有很好的設計師或是導演,而是我們有完整的產業鏈。」Material ConneXion曼谷分部執行長Chompoonuj Weerakitti說。「泰國政府把整個產業,透過像這樣的平台串聯起來。」將整個產業連成一張緊密的網。

「大家都想當導演、當明星;其實一位導演、一部影片的明星,就需要一千人在背後支撐。創意產業最重要的,是背後的產業鏈。」諾帕多說。工業院院長Pongsvas Svasti就估計,曼谷時尚計畫將會支撐一萬座工廠,以及一百五十萬名勞工。

引入外資

培養當地人才與國際接軌

這正是一般人看到泰國文創亮麗時,所忽視的重點。泰國電影產業能夠揚名國際,強而有力的產業鏈支撐正是關鍵。在亮麗的大銀幕後,其實是政府引進的大型電影公司的投資。○一年,全球最大的電影製作公司法國特藝集團(technicolor)進駐亞洲市場,所選的據點就是曼谷。

別小看電影後製,事實上,一般電影後製經費占預算的一半,對於帶動產業非常重要。導演李安日前在台灣演講,也特別建議政府應發展電影後製工程,可以帶動本地拍片產業。現在,包括好萊塢、中國、馬來西亞、甚至台灣的電影,都特地到泰國進行電影後製,泰國已成為亞洲電影後製中心。

泰國的後製到底強在哪裡?特藝執行長佐丹奴(Giorgio Giordano)指出:「選擇曼谷,就是因為這裡的人才和技術相當成熟,所以我們把泰國當成我們布局亞洲區的起點。」而這也與泰國政府鼓勵後製投資有關。泰國朱拉隆宮大學電影系系主任Raksarn Wiwatsinudom就說,泰國政府每年提供四十億泰銖經費來鼓勵進行跨國合作,並且專為電影產業降低關稅。

泰國政府想藉特藝這樣的國際大廠,提升國內技術及人才。現在特藝在曼谷的一百多名員工裡,有九五%都是當地的人才。泰台經濟合作委員會主席簡世瑜觀察:「﹃少年PI﹄帶給台灣電影工業一線生機,但是台灣政府卻忘了,電影是一個整合性很高的產業,從前製內容、到後製、音效、顏色調校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政府如何建立起強健的產業鏈,值得向泰國學習。

文創產業需要長期投資

不能只看誰花的錢比較凶

雖然發展了好多年,台灣文創出口產值只有泰國的十分之一,但是講到台灣的文創產業,曾來台灣參訪的諾帕多與希利昂卻異口同聲地說:「我們真的很羨慕台灣!」諾帕多指出,文創產業需要長期投資,不能只看誰花的錢比較凶。真正重要的,還是台灣能與科技結合的文創潛力。「你們的科技業應該可以給你們的文創很大的助力,特別是現在各種行動媒體、APP等,台灣應該可以走得比泰國更快,在這一塊我們可以說還沒開始。」李仁芳則認為,台灣發展創意產業,還是必須先發展出自己的「生活文化」。「當你體驗過好東西,才知道怎樣設計出好東西。從未好好過過日子的人,不太可能設計出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的物件。」他補充:「我不知道台灣算不算生活大國,但這一、兩年來,在青年世代微型創業帶動下,勢頭是愈來愈好。」回到台灣的街頭,一家家高品質的餐飲與本土服飾設計也正嶄露頭角。而今年創業的新形態「APP創業」也慢慢變成主流。台灣創意服務業若能像泰國政府一樣,從激發人才到充實供應鏈一應俱全,誰說下一個輸出創意的亞洲國家,不會是台灣呢?

一分鐘看泰國

首都:曼谷

官方語言:泰語

國家領袖:總理盈拉.欽那瓦

人口:6575萬人

面積:20萬平方公里(台灣的5.5倍)民族:泰族、馬來人、華人

GDP:3657億美元

人均GDP:5678美元

泰國培養軟實力

創造優於台灣的文創外銷產值

台灣1.5 %

泰國2.75 %

培養人才(創意產業占全國勞動力比率)文創是「人」的行業,因此擴充人才乃泰國政府發展文創的第一步。反觀台灣,文創產業就業人口成長緩慢,成為文創產業無法躍進的致命傷。

台灣45052 家

泰國15 萬家

產業鏈(除了前端設計公司之外,文創產業企業家數)泰國除了金字塔頂端的前端設計公司,整個產業的價值鏈十分健康,也讓國內文創產業從源頭到生產端,都能對經濟產生貢獻。

台灣70 部

泰國1662 部

吸引外國專業(2008至2011年國外電影商前來拍攝電影數)為了提振國內電影工業,泰國祭出國內拍攝製作電影免稅招數,吸引國外電影團隊。除了能夠引入國外人才,也帶來實質的經濟收益。

台灣拚了好幾年的文創產業,始終長不大?

——泰國、台灣文創產值比較

泰國(新台幣億元)

家具及家飾品576

出版業738

珠寶設計5470

電影生產143

電影及戲劇表演102

廣播、電視458

設計、品牌及創意資訊3067

合計10554

台灣(新台幣億元)

視覺藝術、音樂表演及工藝857 電影、電視、廣告出版3987

設計、品牌1322

合計6166

資料來源:泰國財政部、中華民國文化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63

五年半過後,美國人均GDP終於回到危機前峰值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799

經濟衰退正式結束四年後,美國人均經濟產出終於回到了危機前峰值。

WSJ援引美國商務部報告稱,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的3.16億公民總共創造了15.7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人均GDP略高於4.96萬美元。在經通脹調整後,這略高於2007年第四季度的4.95萬美元。

從歷史標準來看,本次復甦相當緩慢,花了22個季度才重返人均GDP峰值。相比之下,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復甦用時為10個季度,為二戰後的第二漫長復甦。

當然,重返此前峰值並不表示經濟已經完全從衰退中復甦。現在的產出依舊低於經濟在不經歷衰退的情況下能夠達到的水平。此外,其他許多衡量經濟狀況的指標,譬如就業和人均收入等,依舊遠低於危機前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494

金融危機前後各國人均購買力對比:發達國家大多下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9808

從金融危機前後購買力對比來看,發達國家集體下跌,意大利、希臘等歐豬各國毫無懸念地下降。幾個大經濟體中,只有德國購買力上升,美、英、法、日等全部下降。墨西哥、智利等拉美國家和以色列購買力上升。

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有五年,這場危機到底對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到底是讓各經濟體之間的差距擴大了還是縮小了?

最近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歐盟統計局聯合整理了47個國家金融危機前後的購買力數據,展示出金融危機對國民購買力的影響。下表中的數字已經根據物價和匯率進行了統一調整,並將OECD整體平均水平作為基準值100,使數據之間可以互相對比。

金融危机前后各国人均购买力对比:发达国家大多下降

上圖顯示,從金融危機前後購買力對比來看,經濟危機並沒有對全球整體購買力產生明顯的向上或向下的趨勢。發達國家集體下跌,意大利、希臘等歐豬各國毫無懸念地下降。幾個大經濟體中,只有德國購買力上升,美、英、法、日等全部下降。墨西哥、智利等拉美國家和以色列購買力上升

輸家

1、英國是經濟危機最大的輸家之一。2008年時購買力高於平均水平7%,但三年後低於平均水平3%。美國也從高於平均水平41%降低至38%。

2、毫無懸念,希臘人的購買力下降最大。從低於平均水平14%將至低於平均水平26%。愛爾蘭、冰島、西班牙、葡萄牙等銀行體系問題嚴重的國家都有不同水平的下降。

贏家

1、拉丁美洲國家受益較大。墨西哥的人均購買力從平均水平的44%上升到48%,智利也從48%升至56%。

2、在幾個最大的經濟體中,德國是唯一的贏家。從高於平均水平8%提升至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219

人均月收入2000的家庭就比70%的人富了 西峰

http://xueqiu.com/1025819408/28135012
大家還是對國情缺乏瞭解。在天朝,人均月收入2000的家庭就比70%的人富了,如果有5000就跑贏九成的家庭。但他們往往還覺得收入太低,希望政府幫他們從富人那裡分一杯羹。事實上,統計清晰的顯示:他們自己就是富人。換句更簡單的說法,能上圍脖的很多收入已經是top10%,但其中絕大部分頂多覺得自己勉強中產。

回應一下質疑:如果國人人均月收入真有5000,那麼一年6萬,已經超過美國GDP8成水平.再加上同比例政府收入和資本利得,全國GDP將會超過150億,是目前水平的三倍,也超過美國50%.

哪怕在京滬,小白領們總數也只有幾十萬。不到全部人口5%。如果眼界狹窄,那麼忽略同個城市其他人生活狀態也不奇怪了。

過去30年,由於對公共事務和公平發展的忽視,中國社會存在的收入差異、城鄉差異和地區發展差異被有意無意的忽視了。這次說了個基本常識,沒想到上來謾罵的人那麼多。沒關係,如果你們能用事實說話,我會回應。

30年前,誰家不窮。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就叫忘本! //@Hsu軟醬:很多人生活的特不食人間煙火 像是這輩子沒見過真的窮人一樣 //@西峰:回覆@小塊東坡肉:哪怕在京滬,小白領們總數也只有幾十萬。不到全部人口5%。如果眼界狹窄,那麼忽略同個城市其他人生活狀態也不奇怪了。

有人說收入不算數,還要看財富,沒問題。連房產在內中國家庭戶均財產接近100萬,但是有一半家庭總財產不到20萬。僅考慮城市居民的話,戶均財富大約250萬,但可惜平均數以上的家庭只佔全部城市家庭的1成多。考慮全國的話,連房產在內戶均財富200萬就是top 10%。事實上,他們也佔據了全國家庭財富的9成。

因此,很多人以為中國是14億人的大市場,這個認識基本上是錯的。這個國家只有1成左右的人進入到現代社會,有著正常的消費和生活。其他的9成不是在苦苦脫貧就是在期盼小康。知道攀比其實沒錯,但是對國情事實拒而不見就有點趨於狹隘了。

人均收入不是個人收入,要考慮勞動人口只有全部人口數量的六成左右.人均收入也不是人均工資,要考慮四金和稅收. //@huaeji:我倒覺得人均收入不止2000,因為保姆民工都3000多了。倒是算財富這個存量就拉開了,因為民工們的工資是這幾年才漲上來的,之前除了田地,他們的財富很少。

有來問數據源的,有憤慨被劃到10%富人區的……這麼說吧,大家基本都網購過,但網購一定不佔支出大頭吧。以沿海地區消費為主的淘寶,去年銷售一萬億,相當於中國排名最後7省社會零售消費總額。想想這個數據,大家就知道地區差異、貧富差異有多大了。要還不明白,就問問做全國零售的,總有個把認識吧。

還有真心來問數據來源的。我說了大家可以不信,但不妨我們先看看官方的: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89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3%。你看看,城市月收入剛過2000元,農村不到800元,平均則原低於2000。具體來源自己搜,就不給鏈接了。

不用懷疑,如果你出生在北上廣深,就算混得再差,你的面臨的環境和物質條件也要好過80%的國人,混到平均數,就能好過90%的國人。正如你如果出生在美國,混的再差也要好過全世界80%的人一樣(這句貌似是巴菲特說的)。決定你一生基本面的,就是出生在哪裡。是的,投胎是個技術活,沒人會,這就是命!

如果大家還停留在我認識很多人月薪都好幾萬,農民工月薪都2500,保姆月薪都6000一個月……等等等等,我只能說你們宅在自己的小圈子太久了。3個甲子將近180年前,中國出了個林則徐,號稱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其實也夠糊塗的),都知道到處看看,如此閉塞不怕成為信息社會中的井蛙麼!

有歌曰: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十一擇業與擇偶,十二趨吉要避凶。人生若要更幸福,上述件件想清楚。看見沒有,一命二運,前兩條基本都是上輩子的事情,攤上個人努力的要到第五條才輪到讀書。中國老祖宗留下有用的東西不多,但這點觀察倒是和很多人相合。

發現好多人開始感概投胎了,是的,成功學黑就黑在這裡!人家這麼幹一次成功了,不代表其他人照學也能成功,這命和運前面還在前面,這家境背景還在後面!當然也不是說讓大家別努力了,畢竟機會再小,這也是你能自己把握的部分。你不努力沒問題,中國人多,運道類似願意努力出成績超越的人大把。

還有人和我談個體經驗,須知你的個體經驗只是13億人中的一份,連管中窺豹都算不上。這樣吧,我再說一個觀察:目前中國殘疾人人數超過8500萬,差不多15個人裡有一個,大城市裡你們誰見過這麼高比例的殘疾人?公交車、地鐵、廣場、工廠、寫字樓、商場,哪裡有這麼高比例的殘疾人!

有人說不多。那好這麼說吧,北京常住人口2100萬,按比例計算大約130萬殘疾人;上海常駐人口2400萬,按比例計算大約150萬。一個普通大學本科學生四屆也就萬把人把,大家想想這數量。再想想身邊看到的機會。

說回正題。我今天花了和大家聊,不是為了證明你們中的某些人已經混進top10%,可以慶幸;也不是來抹煞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你看黨領導下的統計局給的數字比我給的還低)。我的想法是,大家需要知道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而其前提就是要知道我們身處的社會到底如何。個人感受固然重要,但是亦可能有偏差。

有人覺得社會已經固化,其實還不是。底層去上層哪個時代哪個地方都不容易。底層就是拼人多,概率再低,也有機會往上走。一代人不能成功,三代人努力下來,家族處境也會有大大改善。怕就是怕社會固化的念頭滋生蔓延,大家都覺得沒機會、不努力,這樣自己就完了。這樣的人多了社會也就完了。

微博上的差異沒那麼大,其實就是大家父輩努力的結果//@小月木可_: 從80%到那20%可能一代人是遠遠不夠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你今天沒有邁出去,你的後輩也會有人要超越你邁出去。那為何不自己打頭陣,就算不能做到很成功也能替後輩減輕阻力。這樣的話今天的努力都值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704

任正非:持續提高人均效益 建設高績效企業文化

http://www.iheima.com/thread-7628-1-1.html
  我們處在一個變革時期,從過去的高速增長、強調規模,轉向以強調效益的管理變革,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從而獲得持續生存的能力,在這個變革時期中,我們都要有心理承受能力,必須接受變革的事實,學會變革的方法。同時,我們要有灰色的觀念,在變革中不要走極端,有些事情是需要變革,但是任何極端的變革,都會對原有的積累產生破壞,適得其反。

       上一次人力資源大會,我們取得了共識,在冬天裡改變競爭格局。並確立了改變競爭格局的四**寶:質量好、服務好、動作成本低、優先滿足客戶需求。同時確立了用三年時間達到業界人均效率最低水平的目標。並推動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流程化組織設計與改革,啟動了以責任結果為導向的考核機制,明確了華為的待遇體系是基於貢獻。加強了對責任結果好的、並有培養前途的幹部的任職資格考核,以及對其在完成任務中的關鍵事件過程行為考核,來確定對他的提拔使用。

       這次大會我們要加強幹部的教育與管理,加強組織的有效性建設,明確幹部的優勝劣汰制度.在3一5年內把我們公司建設成為最具有綜合竟爭力、管理最有序與高效、被客戶信任的夥伴式關係的群體。這個集體在長期持續增長上具有巨大潛力,在短期經營埔長速度與效益上成為業界最佳。一個生機勃勃,敢於奮鬥,不怕艱難困苦、奮發有為的組織,在不斷自我批判中成熟、完善。

一、必須減少管理層次,增加團隊的管理跨度,縮小團隊的數目。
       我們過去的組織是在高速成長時期規劃的,其特點是分工過細。以每個人的細分,來適應高速增長時期的管理變化,這無疑在當時是正確的。但現在的現實,是發展速度相對平緩,而且由於這麼多年的管理積累,許多事情已逐步理順,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已大大增強,囚此,管理團隊的跨度可以加大,行政組織機構數目可以減少,副職也可以適當減少。
       由於IT平台的實現,我們管理信息的傳遞,已經比較有效。過去的管理層級,應該可以減少。這麼多層級,一是管理速度慢,二是增加了許多非生產性的管理人員,降低了效率,增加了成本。


二、必須壓縮管理幹部的數量,加強專業及業務工作的隊列人數,改變非生產人員的比例。同時要努力提高專業與業務人員的工作量及工作效率,進一步減少人員數量。
       我們的一切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我們的流程和組織就要圍繞這個目的來建設。管理幹部的配置是以能滿足服務和監控所需的基本數量為基礎,過大的配置會造成資源浪費,而且由於責任不清反會降低效率。

       客戶的需求歸納起來是質量好、服務好、成本低。那麼一切多餘的流程與幹部設置,都不利於這一目的的實現。我們不能人為地繞一個彎路,增加幾道關卡來安置幹部。因此,必須壓縮管理幹部的數量,將這些人轉移到專業及業務管理崗位上去。當然不可避免的會裁掉一些無效的管理崗位,精簡一部分幹部。

       永遠要合理地減少非生產性人員,增加專業與業務人員,才有可能提高人均效益。各級幹部一定要把自己部門內部效率低、不出貢獻的人淘汰出去。不能因為也在做工作,與周邊的關係、上下級關係不錯,就一直遷就,如果一個幹部不懂得通過主動置換,去創建一個更有效的組織,這個幹部是不合適做一把手的。


        我們要進一步對崗位責任制進行合理設計,不必處處要求高學歷。不合理的使用高學歷,就是高成本。我們的管理已經逐步變得規範,操作已經明晰,在相當多的崗位上,可以開放專科生上崗。一定要把成本降下來。

       我們的出路只有二個選擇,一條是降低工資,一條是多做一些工作,如果大家不願意降工資,那就要更加努力工作,舍此難道還有更高明的辦法嗎?

三、加強對全體員工的思想道德品質,以及職業道德修養的教育。把思想道德品質的評價納入幹部的任職資格體系中去。
        我們要加強在思想道德品質上對幹部的考核,對幹部嚴要求。當幹部就要有獻身精神,就要有嚴格約束自己、寬以待人的品質。任何腐敗都會使我們喪失戰鬥力,直至使公司走向死亡。

       我們應當要將要求幹部聚焦在工作上,與普通員工的勞逸結合、有效規律的工作區分開來。我們對幹部的嚴要求,不要加之於員工。也不要把對員工的寬鬆應用於幹部。「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沒有這些努力,我們是度不過冬天的。真正的冬天還沒有到來,信息產業總有一天會變成傳統產業。

       我們要求幹部要聚焦在工作上,這是一句十分沉重的話。我們現在有些干部對如何消遣,如何享受很有研究,在隊伍中滋生一種不好的風氣。我們只有緊緊盯著風雲不斷變化的市場,才會發現機會窗,才會有所作為。任何部門的管理目標都是為客戶服務,我們不能孤芳自賞那此不能為客戶服務的內部管理,即使它很「優秀」。我們這麼要求,似乎比起對員工的寬鬆來,太過於嚴酷。但市場逼得我們不得不這麼做,當幹部就要有獻身精神。不能聚焦在工作上的員工,不能被提拔成幹部,已經提的應退回到具體崗位上去。

       我們不僅要有愛祖國、愛人民的遠大理想,而且要有愛家庭、愛公司的具體責任。如果一個人連愛家庭、愛公司的具體小事都不做,很難說你會真正的愛祖國、愛人民,誰會相信你有獻身精神。更不能把謀求自己的發展.建立在毀壞公司的基礎上。

       我們只有從對幹部嚴要求起,才可能普及到員工修養的提升。我們對新提拔的幹部將實行公示制度,聽聽員工對他們責任心、使命感、工作能力、思想道德品質的評議,置幹部於員工的監督之中。

       公司將加強全體員工的誠信教育。誠信的本質在於責任,一個有使命感、責任心的員工,是不會否認誠信文化的。華為十幾年來鑄就的成就只有兩個字─誠信。對客戶的誠信,對社會、對政府的減信,對員工的誠信。誠信文化是公司最重要的無形資產。儘管公司不斷有人,包括極個別高級幹部,背離誠信,做出一些令人痛心的事,但公司員工的絕大多數、絕人多數,是相信這一文化的。這種誠信文化創造的價值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公司要建立員工的誠信檔案,為選拔培養更多的優秀幹部打下一些基礎

四、實行幹部日標責任責任制以及任期負責制。
         我們的幹部不是終生制,高級幹部也要能上能下。在任期屆滿,幹部要通過自己的述職報告,以及下一階段的任職申請,接受組織與群眾評議以及重新討論薪酬。一人說,我很努力,工作也做得不錯,思想品德也好,為什麼我不能繼續任職?因為標準是與時俱進的,已經有許多比你進步快的人,為了公司的生存發展,你不一定能保持職務。大家要學學刻舟求劍的故事,不可能按過去的標準,找當官的感覺。長江一浪推一浪,沒有新陳代謝就沒有生命,必要的淘汰是需要的。任期制就是一種溫和的方式。

       我們堅持責任結果導向的考評制度,對達不到任職目標的,要實行降職、免職,以及辭退的處分。市場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公司不目能是常勝將軍,我們無力袒護臃腫的機構,以及不稱職的幹部。我們必須以責任制來淘汰、選拔幹部。完成任務好的部門,出成績也要出幹部。對新幹部的選拔不僅要看他的任職資格、業務成績,而且要看他在關鍵事件過程行為的考核給果與思想道德品質的評價結論。公司決定,對完不成任務的部門,一把手要降職、免職處分,同時決不能在本部門將副職補充提成正職,不然以後就會出現正、副職的不合作。2005年以後要同時凍結這個部門全體成員下一年度的調薪,不管他是否調出去。將來從後進部門調往先進部門工作的人,要適當地降職使用。除非因公司決策錯誤而撤銷的項目人員。

       對於機關這類難以確定目標來考核的部門,我們實行今年的人均工作量與去年的人均工作量相比,進步不大的部門,正職就應受降職處分。已經降職的幹部,一年之內不准提拔使用,更不能跨部門的提拔使用,我們要防止「非血緣」的裙帶之風。一年以後卓有成績的要嚴格考核。

       我們要求降職的幹部,要調整好心態,正確的反思,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振作起來,不要自怨自艾,也不要牢騷滿腹。在什麼地方跌倒就在什麼地方爬起來。特別是那些受委屈而降職的幹部,無怨無悔地繼續努力,以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這些人是公司寶貴的財富,是將來繼大業的可貴人才。組織也會犯錯誤的,一時對一個人評價不公是存在的。因此,總會有一部分人受委屈,這些人的正確對待會給我們的進步帶來十倍的力量。由於您的正確對待,也給組織將來給以您更大的信任提供了支持。

       我們認為考核是考核不走優秀幹部的。不堅持考核,是以公司結束為代價的。因此,各級部門要認真對目標、任務進行考核。對考核目標不明確的,要今年與去年比,人均效益是否提高。沒有提高的部門,其負責幹部也視同完不成任務。

        通過兩、三年的努力,使考核逐步科學化、合理化。通過考核,要使公司產生更多的競爭力。



五、繼承和發揚是各級幹部的座右銘,特別是新幹部的人生宗旨。
       盲日的創新就是我們事業的自殺。
       我們反對一朝天子一朝臣,反對新幹部上台否認前任的管理。我們強調繼承與發揚,在過去的文化中,有許多合理的內核,以及與周邊已形成的習慣性的協調。它的客觀存在,就是它合理、自然的一面。隨意的破壞就會撕裂與周邊的關係,以及破壞上、下游的流暢。盲日的創新,對已有成熟管理的破壞是不必要的。經過慎重研究,有必要的創新,在不可預見的困難中付出一些代價是值得的。因此,要善於研究前人的管理,繼承他合理的一面,也許是99%。任何一點小小的變革都要進行充分的認證,反覆聽取上、下、左、右的意見。也許對於你是好的,對周邊的不好的,那麼也破壞了公司的整體效益。不管此變革對局部如何美,但這是一個壞的創新。

       學會向別人學習,學會與周邊共同協商:學會以對大目標的可衡量的貢獻來實踐和檢驗自己的管理努力;學會繼承與發揚。任何創新都是必須支付變革成木的.總成本大於總貢獻的創新是有害於公司的。而且公司已經積累了這麼多管理程序,隨意的創新是對過去投入浪費。

       我們要將任何管理變革與創新的批准程序變得透明和複雜一些,使一些不成熟的變革不容易通過,以冷靜、謹慎的心態對待變革。當然變革委員會也要民主和堅持原則,不能隨意的妥協,不經變革委員會批准的管理創新,不允許上網、運行。


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當前的形勢是信息產品過剩,還沒有找到任何解決的措施。新技術壁壘不易形成,靠技術產生的附加值已十分不容易取得。因此,信息產業未來的競爭會更加殘酷與激烈。它首先是小公司承受不了成本的困難而退出,而大公司不因填補這些市場空白,就能減緩壓力。因為任何一個大公司對這個世界的供應,都不會感到困難。而現在有這麼多大公司,就使過剩無法解決。我們要清楚地看到這種嚴峻的形勢。

       面對這種形勢,我們清楚地看到活下來是不會容易的。要從供過於求的現實狀況中擺脫出來,一是大公司之間整合,以減少大公司的數量,減少供給,同時使成本降低,維持生存。二是整合不成,必然會死掉一批公司,誰多剩一口氣,誰就能活下來,誰就能再繼續生存下去。活下來的充分必要條件就是在優先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上,質量好,服務好,動作成本低以及正現金流。公司近期改革就要圍繞這個目的來做文章。

       信息和溝通是人類的基本需求,這個世界五千年後,仍然需要信息服務;當然也需要相應的設備製造商,只要我們能活過來,我們就是有希望的。我們在泡沫經濟中犯過許多的錯誤,今天仍然有許多錯誤在發生,如果我們不諱疾忌醫的話,我們就有希望活下來,就會更加有效的發展。

       沉舟,所指的是錯誤。沉舟,不一定是別人,也許就是我們的過去。只要我們改正錯誤就會輕舟已過萬重山,錯誤已成歷史,被拋棄在遠遠的過去。病樹,就是我們沒有完成與時俱進的變革,以適應高質量、低成木的竟爭的過去形態,我們只要拋棄過去對未來不切實際的幻想、輕輕鬆鬆成功、不吃苦就會有幸福的行業的優越感,那麼我們一切適應未來生活的一切好的思想、作風、行為就會發芽、生長。我們的公司就會長存下來。為了我們的長存,我們將會失去一些暫時的享受,我們必須有所割捨。

       在這個變革時期全體幹部都要全身心地投入,以提高效率。「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那些不不理解公司困難的幹部,長此下去是不行的。牢騷滿腹,左右攀比,散佈不滿情緒,對我們的組織具有破壞性,要及時教育,給予糾正。持續不改的,就不合適做帶兵的人。

       我們的企業正從一個高速發展期走向平穩建設。該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需要志同道合,認同華為文化的管理者帶領隊伍前進,我們需要努力奮鬥,舍小我於大我,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的員工共同奮鬥。

       我們一定會勝利的,我們一定能勝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898

博彩興旺 澳門人均GDP全球第四超瑞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7537

在中國賭客和旅行者的貢獻下,澳門在人均GDP超越瑞士,成為全球第四富裕的地區。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澳門2013年人均GDP 91376美元,僅此於盧森堡、挪威和卡塔爾。澳門人均GDP躥升18.4%,超越了傳統富國瑞士(80528美元)。在1999年回歸大陸後,澳門成為世界博彩中心。14年間,這個60萬人口的地區GDP上漲557%。博彩業的興盛使得澳門的失業率持續走低,跌至1.7%。盡管部分澳門居民擔憂博彩繁榮將推高房價租金,但澳門政府致力於以補貼的方式公平社會財富。2014年,澳門永久居民將可以領到相當於1200美元的補貼。分析師預計隨著澳門金光大道地區新建賭場酒店的相繼開業,澳門博彩業將繼續強勁增長。里昂證券預計,受高鐵及港珠澳大橋開通影響,更多的大陸遊客將前往澳門,預計2018年澳門博彩業收入將達到900億美元。2013年,澳門博彩收入450億美元,超過拉斯維加斯7倍。但也有跡象顯示澳門博彩業增長正在失去動能。今天6月,澳門博彩收入同比下降,為2009年來首次。分析師認為,這是因為世界杯賭球分流了部分資金。然而,中國的反腐行動也減緩了澳門博彩業的增長。永利澳門(Wynn Macau)主席Steve Wynn近期表示,反腐行動對澳門的影響有限,但表示奢侈品零售銷售小幅下跌。Wynn說:我確信國家主席習近平能對中國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是在澳門,我們的感受是,一切照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573

中國人均碳排放首次超過歐盟 總量超歐美之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87

20140922carbon

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人均碳排放首次超過歐盟。

根據國際環保組織“全球碳計劃”估計,中國去年的人均排放二氧化碳7.2噸,超過歐盟的6.8噸。按照總量計算,中國的碳排放已經超過歐盟和美國的總和。

中國於2006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目前,中國的碳排放占全球總排放的28%,美國和歐洲分別為14%和10%。

不過,歐美的碳排放低於中國的背後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實——他們使用了大量中國制造的商品。

2014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預計將達到400億噸,創人類歷史新高。

昨天,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前任副總統戈爾以及法國生態部長Ségolène Royal等人與至少10萬民遊行者走上全球各地的街頭,呼籲人們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潘基文說:“我們的子孫後代都將住在這個星球上,沒有什麽‘備選方案(Plan B)’,因為我們沒有‘備選星球(Planet B)’。”

本周二,聯合國將在紐約舉行氣候峰會,包括奧巴馬在內的超過120國領導人將會齊聚一堂,探討如何解決碳排放導致的全球變暖問題。

本次會議由潘基文召集,是自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後第一次大規模全球氣候會議。該峰會是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前最重要的一次會議,關系到各國2015年能否達成新的全球氣候協議。

據英國《金融時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新任總理莫迪將缺席此次會議。印度的碳排放總量將在4年內超過歐盟。

國家發改委近日稱,中國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問題,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上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2013年,中國碳排放強度已下降28.56%,相當於減少了2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發改委表示,全國共有7個省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的試點工作,下一步將在不同地區探索碳交易的制度、機制。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40%~45%。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於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和對森林的砍伐。在5年前的哥本哈根大會上,全球各國政府同意將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控制在不超過工業革命前2攝氏度的水平內。目前的溫度已經超過工業革命前水平約1攝氏度。(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51

高盛高管獎金曝光:人均300萬英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95

20150103goldman

高盛再度用高薪證明了自己投行界的老大地位。

監管文件顯示,高盛2013年向公司駐英國的121名高管支付的平均年薪為300萬英鎊,其中85%為獎金。

英國《金融時報》在對比了各家投行之後,發現高盛的高管薪酬高居榜首。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花旗銀行和美銀美林等前五大投行共向738名駐英國高層員工發放了13億英鎊年薪,平均每人176萬英鎊。

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以及花旗集團對其英國高層雇員的平均薪酬分別為239萬美元、237萬美元和213萬美元。

高盛2013年在英國發放的高管人均年薪與2012年持平,不過由於總人數從115人增加至121人,獎金池總額同比擴大了6.4%。

五家投行中,只有花旗一家銀行的2013年的高管薪水符合歐盟今年即將實行的工資帽規則。該工資帽規定,銀行家每年的獎金不得高於基本工資的兩倍。

相比之下,高盛員工獲得的獎金平均是其基本工資的5.5倍,該比例為所有五家投行中最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822

A股15個交易日股民人均虧41萬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639.html

A股15個交易日股民人均虧41萬

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2015-07-04 10:35:00

割肉還是死扛,這是被套股民面臨的一個艱難選擇題。自6月12日以來,滬指下跌28.63%,創業板指數更是暴跌了33.2%。

割肉還是死扛,這是被套股民面臨的一個艱難選擇題。自6月12日以來,滬指下跌28.63%,創業板指數更是暴跌了33.2%。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最近15個交易日,已經有427只個股的股價被腰斬,還有954只股票跌幅為40%~50%。短短的三周時間,按照中登公司(截至6月26日)的期末持倉人數(5076.6萬)計算,人均虧損近41.30萬元。按照2014年全國人均年平均工資49969元計算,每人近三周約虧掉8年工資。

對於很多自有資金的股民來說,緊握股票,等待援軍或許是一種策略。但對於融資融券或場外配資客戶來說,在賬戶被強平壓力下,被迫割肉離場是最無奈的選擇。

滬指跌了28.63%

近兩成股票已被腰斬

“終於賣掉全信股份了,一年半的利潤全虧光了。”昨天網友“無心逢春”趁著全信股份下午翻紅,把手上的全信股份一股腦全割光了,收盤全信股份又牢牢封住跌停。“無心逢春”是5月25日,全信股份第一次打開漲停板時追進去的,成本在151元以上,後來全信股份一度漲到208.99元的歷史高點。6月2日,公司停牌。6月17日,公司宣布終止收購賽治信息股權,複牌後股價連續三個無量跌停,6月25日到29日,又是連續三個跌停,7月1日到3日,再度三個跌停。股價昨天收報60.59元,比最高點的208.99元跌了71%。6月12日以來,該股股價暴跌了65.25%,成為本輪調整以來,股價跌得最慘的股票之一。

南北車合並後的中國中車,複牌後股價連續大跌,一度成為市場的焦點。但自6月12日以來,該股跌幅只有41%,位居滬深股市2000多只A股跌幅榜中的787位,反而成了近期抗跌的品種之一。

統計顯示,自6月12日滬指見到5178.19點的高點以來,滬指已經跌掉了1491點,跌幅為28.63%,深成指跌幅為32.76%,創業板跌幅為33.2%。

不過,個股遠比大盤要慘烈許多。統計顯示,自6月12日以來,全信股份、京天利、青海春天、全築股份、華鵬飛、凱瑞德、康斯特、鴻博股份等跌幅超過60%。跌幅超過50%的個股更是有博暉創新、天音控股、雪峰科技、永東股份、漢邦高科、新綸科技等420只。跌幅達到40%~50%有954只股票。

昨天,滬深股市有2249只A股參與交易,最近15個交易被腰斬的個股有427只,占比達到18.99%,接近兩成。跌幅超過40%的個股共有1381只,占比達到61.4%,也就是說有6成個股跌幅超過4成。

從上市地點來看,跌幅超過50%的427只個股中,有136只來自中小板,107只來自創業板,滬深主板股票有185只,包括17只今年上市的新股。考慮到目前只有378只創業板個股參與交易,也就是說,已經有28.3%的創業板個股的股價被腰斬。

值得欣慰的是,在股市如此“頹廢”之際,仍有26只個股三周累計漲幅超過50%,7只股票價格實現翻番,信息發展則以264.88%的漲幅位居兩市累計漲幅首位。不過,這些牛股多數都是新上市的新股,價格沒有可比性。

4月份上市次新股最悲劇

最慘的漢邦高科每股跌掉200元

連續漲停的次新股一度是A股瘋牛的一大標誌。不過,隨著瘋牛走遠,餓熊撲來,次新股也都原形必露,股價大幅殺跌。

5月28日,漢邦高科一度沖到了276.99元的高位,這家4月22日上市的公司,發行價只有17.76元,上市後連續26個漲停。中到1手新股,可以賺12.96萬元。不過,自5月28日以來,該股一改之前的牛氣沖天,股價跌跌不休,昨天盤中一度見到72.68元,收盤也只有74元,整整跌掉了202.99元。

在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破裂時,很多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科技股的股價,三位數的跌成兩位數,兩位數的跌成個位數,個位數的直接退市。14年過去了,我們又在A股見到了似曾相識的一幕。

在滬深大盤見頂之前,次新股自5月28日就開始提前調整,最近更是加速趕底。鮑斯股份最高價139.12元,昨天收盤38.67元;雙傑電氣最高價140.27元,昨天收盤40元;普麗盛最高價177.33元,昨天收盤50.98元;鵬輝能源最高價191.7元,昨天收盤55.33元;康斯特最高價233.63元,昨天收盤75.2元。統計顯示,自5月28日以來,有22只個股跌幅超過60%。

這些個股除了2010年12月上市的昌紅科技和2014年11月上市的中科曙光外,其余的20只個股都是今年上市的次新股。其中,漢邦高科、鮑斯股份、雙節科技、山東華鵬、普麗盛、星光農機、鵬輝能源、盛洋科技、全信股份、曲美股份、康斯特、金石東方、運達科技、航新科技、昇興股份、福鞍股份、江蘇有線等都是今年4月份上市的次新股。滬指自4月份的4000點,一路漲到6月12日最高的5178點,漲幅超過20%,這些次新股也被爆炒,股價翻了幾倍。

不過,遊資在炒高次新股後,選擇了逢高減磅,這些次新股的股價也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直線暴跌。

追加的保證金兩天虧完

融資客主動割肉離場

“7天虧掉了一輛悍馬。”昨天收盤後,通過場外配資炒股的李先生感慨,一旦遇到熊市,配資炒股跟老虎機一樣,追加的保證金還沒捂熱,就被暴跌給吞噬掉了。滬指昨天開盤跌破3800點,他也果斷平倉,不再戀戰。

李先生告訴錢報記者,他100萬資金,配了300萬炒股,之前的倉位並不重。6月29日,他覺得利好肯定會起作用,才半倉追進了幾只小股票,結果當天股指高開低走,全線套牢。6月30日,股指大漲,他還選擇了加倉。結果7月1日,他的股票就觸及了平倉警戒線,他追加了幾十萬資金。7月2日再度接近爆倉線,昨天,忍受不了融資盤的壓力,在股指低開跌穿3800點後,他選擇了平倉。下周他剩余的40多萬資金將回到他的銀行賬戶。

“幸虧我的紀律性強,跌到止損位,我一刀割下去了,不然尾盤又是跌停。”李先生說,他的配資賬戶大概虧損了80多萬,足夠買一輛悍馬車了。

“被強平的客戶大概3成左右,還有很多客戶觸及警戒線,主動平倉的。”杭州一家配資公司經理告訴錢報記者,盡管滬指跌了28.63%,但很多配資客戶的股票都跌了一半還不止,特別是跌幅最大的小盤股,也是配資客最喜歡的品種。所以這次調整,對於場外配資客戶的殺傷力很大。

國泰君安的研究報告認為,目前A股杠桿資金存量為4萬億左右。產業資本、私募、高凈值客戶,主要采用兩融、傘形信托和單一結構信托工具;散戶主要采用互聯網平臺和系統分倉模式的工具。場外配資規模約10000億,成本在13~20%之間,杠桿為1:4~1:5之間,其預警線多設在110%至113%,止損線設在104%至108%的水平。在股指暴跌30%的情況下,重倉的高杠桿客戶基本爆倉完畢。

另外,市場的傘形信托規模7000億,成本10%左右,杠桿在1:2~1:3之間。主體為信托、銀行、機構投資者和高凈值客戶,預警線為90%,止損線為85%。在股指跌破3800點之後,這部分客戶也開始陸續爆倉。

目前市場上最關心的融資融券客戶,目前融資融券余額2.13萬億,杠桿在1:1左右,融資保證金的比例在25%~150%。

“調整市中,去杠桿將加大市場波動,一旦被強平,很容易引發恐慌性殺跌。”杭州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3400點左右,是券商融資融券客戶的引爆點,如果股指下周再大跌,很多融資融券客戶將面臨追加保證金。

被套股民20天人均虧了41萬

抵得上普通人8年工資

自6月12日以來,滬指連續跌破4500點、4000點,昨天跌穿3700點。據同花順iFinD統計,本周(6.29-7.03)上證指數累計下跌505.96點,跌幅達到12.07%,A股市值蒸發77023.7億元。

6月12日,滬深股市總市值一度達到71.25萬億元,昨天滬市總市值為29.91萬億元,深市總市值為20.283萬億元,滬深兩市的總市值為50.19萬億元。短短15個交易日,兩市總市值跌掉了21萬億元。

按照中登公司(截至6月26日)的期末持倉人數(5076.6萬)進行計算,沒有來得及跑掉的持股股民,最近三周累計人均虧損近41.30萬元。按照2014年全國人均年平均工資49969元計算,近三周每人約虧掉8年工資。

其實,盡管市場目前尚未能有所起色,但政府和業內人士依然對後市保持樂觀態度。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法國圖盧茲的中法工商峰會上就明確表示,要培育公開透明、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不斷鞏固中國經濟向好基礎。

諸多基金也一致表達了後市將企穩的觀點。廣發基金認為,近期市場調整是幾個原因的疊加共振:一是獲利盤兌現壓力很大,二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此消彼長,三是市場誤認為貨幣政策轉緊。四是高杠桿配資盤下跌加大了指數波動區間。但牛市大邏輯沒有改變、市場有望企穩反彈。

匯添富基金也指出,一方面,政策層面已經釋放出非常積極的信號;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轉暖,創業和小微企業在經濟層面釋放新的經濟增長因素,宏觀經濟層面也在持續向好。該基金研究認為,市場在經歷一次調整後,大趨勢進一步受益於中國的深改革、大發展的趨勢不變。不少優質的行業和個股的中長期價值將逐步顯現,未來是抓住市場錯殺機會、精選個股、尋找結構性機會的好階段。

編輯:張瑜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6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