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法巴:電動車興起恐現石油危機

1 : GS(14)@2016-05-19 02:30:04

【本報訊】Tesla Model S及Model3等定單熱烈,越來越受市場歡迎,甚至有機會出現「電動車革命」。法巴分析員認為,隨着科技不斷進步,鋰電池成本下降,而儲存電力的密度持續增加,提升汽車續航力,都會令電動車更具市場競爭力,甚至會因傳統燃油汽車減少,令原油需求轉跌,出現「最後一次石油危機」。法巴亞太區科技行業研究主管俞椙淵表示,隨着鋰電池成本逐步下降、儲存的能量持續增加,加長續航力,都會令市場對電動車更感興趣。法巴能源行業研究部主管傅永量指出,中國電動車去年銷量達25萬輛,遠高於美國及歐洲等地,因中國政府希望有效分配剩餘電力及減排等,故透過補貼刺激電動車銷量增長。他指出,2013年有64%原油用作交通運輸之用,惟一旦市場逐步轉用電動車後,2022年起或會出現剩餘,將會令油價大幅下跌,「現在原油供需每日有2%過剩,但油價已由去年每桶100美元,跌至現在約50美元」。並指「到時可能是最後一次石油危機,之後我們會轉用電動車及新能源」。他預期油價將於未來9至12個月內上升,主要因原油產量減少,每天的淨餘量由目前的200萬桶,減少至50萬桶,估計今年底油價將會介乎48至56美元,而未來數年原油供應將會重新面臨短缺情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17/196152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327

睇準電動車車位渴市 擲3億逆市掃貨 38歲「車位大王」大起底

1 : GS(14)@2016-07-05 02:29:28

2016-06-22 EW  

本港樓市近年隨着經濟放緩持續下調,惟有車位價格在逆市中不跌反升,其中鰂魚涌有十個車位,因設有獨立的電動車充電裝置,早前極速於一日內以每個一百九十萬元沽清,跑贏同區住宅車位售價接近六成。

該批車位原業主正是廖創興銀行家族第三代成員廖偉麟,其母廖湯慧靄早年有「車位天后」之稱,高峰期持有兩萬個車位,直至○五年決定悉數沽貨時,交由廖偉麟操盤,他憑着高佣策略,短短十日內沽出一萬個車位,套現逾三十億元。

三十八歲的廖偉麟,累積逾十年投資車位經驗,近期睇準電動車在港大受歡迎,但相關車位卻嚴重短缺,正摩拳擦掌豪擲三億元大手掃貨,目標直指各大新樓盤的車位,再加充電裝置將其增值,甚至以買車位送名車的新招作招徠。這位新晉車位大王並教路說:「最少五個住宅單位只得一個車位的,就是筍盤。」

鰂魚涌御皇臺去年十月有二十五個車位同時發售,每個由一百八十萬元起,其中十個因加裝了充電設施,更要一百九十萬元才有交易,較同區住宅車位售價高出接近六成,結果該十個特別車位於一日內被搶購一空,成為逆市奇葩。

本刊調查發現,放盤業主Most Right Limited,原來是廖創興銀行(現為創興銀行)家族的第三代成員廖偉麟(Jeffrey)所持有,該公司在去年八月斥資二億八千多萬元,購入御皇臺地下十一個舖位及二樓全部四十九個車位,持貨僅兩個月便分拆部分車位出售,獲利甚豐。

有熟悉車位市場人士表示,將車位加裝充電設施,然後拆骨放售,在香港肯定是首次,相當有創意。

買車位送電動車

本刊追訪度出此橋的廖偉麟,他說:「電動車是新概念,既環保又享有政府的免稅優惠,車價也愈來愈低,最平三十多萬元便買到,相信是未來駕駛大趨勢,所以自己都預訂了一部。其實香港的車位一向供不應求,電動車車位更是嚴重缺乏,成日見到排隊充電的車龍,讓我更肯定這個新市場,必有一番作為。」

廖偉麟更對本刊透露:「已計劃在個人投資總額中撥出一成,即三億元左右,投資車位市場,並以新落城的優質住宅樓宇為目標,免除了電壓不足的問題,且最好一次過購入整個停車場業權,方便加裝充電設施,更會主打快速充電裝置替車位增值,預算每個車位額外投資十萬元;而下一輪推出的車位,還會另出新招,包括買車位送電動車來吸引買家。」

現年三十八歲的他,原來是投資車位老手,已有十多年經驗,其母親廖湯慧靄,正是有「車位天后」之稱的資深投資者。她在○○年至○五年間,持有的車位數目多達兩萬個,主要分布在鰂魚涌鯉景灣、紅磡黃埔花園及灣仔新銀集團中心等。

「○五年母親決定轉攻商廈市場,為了套現掃貨,要沽出所有車位,並由我負責操盤。」廖偉麟透露,當年因放盤量巨大,又要快速散貨,於是度出一個無人做過的策略,「我向一眾地產經紀表示,只要沽得快,願意提供更高佣金,結果反應相當熱烈,成功在十日內售出一萬個車位,套現超過三十億元。」

經此一役後,廖偉麟進一步協助母親打理總值逾二百五十億元的家族物業,但他個人仍十分留意本港車位市場的變化,到去年因為睇準車位兩大升值潛力,決定運用自己的資金,以短炒形式再戰車位市場。

回報率六至七厘

「現時香港整體經濟環境仍處於低位,物業租金相比高峰期已跌了三、四成,但預計還會下調一、兩成。相信最快要到一七年,新一屆特區政府上場,經濟和政局穩定後,市況才會好轉。不過,車位的抗跌力卻較預期高,至今回報率仍達六至七厘,遠勝投資舖位及商廈的三至四厘,近年售價更是不跌反升。」

他進一步解釋:「車位較其他『磚頭』容易管理,起碼唔使擔心出現凶宅等問題,管理費及維修開支亦相對低,不過揀選時要特別留神,因為並非所有車位都有炒賣價值,其中最重要是住宅單位與車位的比例,最少五個住宅單位只得一個車位的,就是筍盤。」

廖偉麟在香港華仁書院讀完初中後,先後到加拿大及美國升學,○三年於美國Syracuse University經濟系畢業。他笑言:「畢業後本來在美國的投資銀行工作,但家人用『高薪厚職』利誘我回港幫手,點知返到來只得九千幾蚊人工,還要由低做起,包括負責分信件、打字等,不過現在回望,那段日子確實是很好的訓練。」其實當時令廖偉麟回港的真正原因,是父親廖烈正病重,不足一年廖烈正便離世。

中一已炒賣高達

自小經常跟隨母親到處睇樓,廖偉麟早已學到不少投資要訣,「媽媽教落唔好貪平,一定要買靚嘢,才有升值保證。」至於他的「第一次」,早在讀中一時出現,當時他每周有百多元零用錢,「正值發育年齡,剩係買嘢食都唔夠;為了搵錢,我買入二百隻高達模型,部分款式更被我掃到缺貨,然後與同學合力上色為模型增值,最終將原價二十元的模型賣到二百元,並全部沽清,令我明白要替物品增值,才可賣得好價錢的道理。」

廖偉麟現為紀惠集團副主席,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是其舅父,廖指母親及舅父負責決策,他負責管理。紀惠主要投資優質物業,現時所持物業包括上環中遠大廈、金鐘力寶中心及海富中心等甲級商廈;柯士甸廣場全幢、尖沙咀中國保險大廈全幢,以及數十個地舖等,但大部分只買不賣,主要用作收租,單是每月租金收入便有三千萬元。

打理家族業務的同時,廖偉麟亦發展個人投資事業,頭炮是○六年以一千萬元購入大潭陽明山莊一單位,一年後沽出獲利兩成。之後他不斷累積買賣物業經驗,且屢創佳績;一二年他以近七億元購入尖沙咀厚福街H8全幢商廈,一周後「摸出」,獲利一億五千萬元;過去兩年又斥資逾二十億元,先後購入灣仔晉逸時代精品酒店、牛池灣嘉峰臺兩層商場,以及南和行大廈八層半樓面,隨即將大部分拆售獲利,餘下則出租。

因個人投資愈做愈大,且主打短炒,與紀惠的投資方針截然不同,廖偉麟遂在一四年自行成立「正八集團」(父親廖烈正排行第八),將自己的投資轉到新公司名下。

除了忙於做生意,廖偉麟亦有抽空做公益事務,現時是東華三院總理、百仁基金副主席等,閒時愛好運動的他,原來中學時期是羽毛球及足球校隊成員,「過往應酬多,常飲酒及夜睡,令健康日差;近期找私人教練教健身及打泰拳,不但病痛減少,連身型都變得結實。」身為超級鑽石王老五,他透露已有穩定伴侶,但想保持低調,故拒絕詳談感情生活。

祖父炒黃金起家

出生於大家族的廖偉麟,祖父廖寶珊四十年代攜妻兒從家鄉廣東潮陽來港,做過苦力和油鹽雜貨買賣,後來憑炒黃金賺得第一桶金,於四八年創辦「廖創興儲蓄銀行」,幾年之後改名為「廖創興銀行」,並開始在西環一帶搞房地產生意。

六一年廖創興銀行被傳陷入財困,引發擠提,擾攘數天後,滙豐和渣打銀行聯手力撐,事件才得以平息,惟患有高血壓的廖寶珊卻因不堪打擊,一個月後中風不治。

廖寶珊共有九子二女,二子廖烈文其後接掌銀行,廖氏家族七○年另外成立「廖創興企業」,發展住宅、商場等業務,當中以旺角創興廣場較為人熟悉,另在中國拓展酒店生意;而廖創興銀行及廖創興企業皆是香港上市公司。

為了淡化家族色彩,廖創興銀行於○六年改名為「創興銀行」,廖烈文亦於○九年退休,由四弟廖烈武繼任,至一四年賣盤予國有企業越秀集團,廖氏家族從而套現七十多億元。

至於廖偉麟的父親廖烈正,早年在廖創興銀行貸款部工作,七六年打本數百萬元給在澳門出生的妻子湯慧靄,開設「偉邦投資公司」,專攻物業投資,後來該公司改名為「紀惠集團」,成為逾二百五十億元的投資王國;而廖偉麟的胞姊廖偉芬,一直無興趣打理投資生意,畢業於美國康奈爾大學建築系的她,曾做則師,○三年創辦本土咖啡店「caffè Habitu 」,至今已有十三家分店,其後再開設另一咖啡品牌「The Coffee Academics」,走高檔路線,現有三間分店。

投資車位攻略



1.首選單邊位置

2.近電梯大堂或接近地面

3.住宅單位與車位比例,最小五比一

4.附近無大型停車場

5.車位晚上泊滿



1.車位間格太狹窄

2.接近水渠、垃圾房

3.地庫車位發生過水浸

4.附近有大型停車場

5.銀行未能承做按揭

為車充電要搬屋

近年政府為推動綠色低碳駕駛,推出豁免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吸引愈來愈多人轉揸電動車。根據運輸署統計,截至今年三月,香港有四千七百多部已登記的電動私家車,但公共充電設施僅約一千三百個,私人停車場的相關裝置就更加缺乏。

年多前轉駕電動車的林先生,曾向所住屋苑業主立案法團申請,在其自置車位加裝充電設施,但因停車場的電壓不足被拒,「現時本港的公共充電設施有限,經常要排長龍,既然住所車位無計可施,惟有轉移目標,在公司所在的工廈購入車位安裝。」

另一位電動車車主阿Mark,同樣因不能在屋苑車位加裝充電設施,索性搬到流浮山的村屋居住,在屋前安上充電插頭,「自己有地方充電,當然方便得多,但不是人人都可以話搬就搬,希望政府鼓勵大廈業主立案法團批准私人車位加裝充電設施,讓更多電動車車主受惠。」

歷來最貴車位

1,300萬成交

觀塘嘉域工業大廈一個一百三十平方呎的車位(下圖箭嘴示),去年十二月以天價一千三百萬元易手,創下香港歷來最貴單一車位成交紀錄。重鎚出擊的買家正是躋身「福布斯富豪榜」的大鴻輝興業主席梁紹鴻,原業主則為廠家,他在八七年以十五萬元買入該車位,二十八年升值八十五倍。

為何梁紹鴻不惜以破紀錄價錢買一個工廈車位?原因是他早在一一年前,已取得該工廈約九成業權,之後繼續進行收購,至去年底只收剩該車位,但為了趕及在限期前申請活化工廈,必須在兩星期內取得百分之百業權,梁遂主動提出高價收購;同是生意人的車位業主疑得知有關大計,即開價一千四百萬元,最終梁還價減一百萬元成交。

撰文:蔡曉楓、李旭基︱攝影:董立華、楊耀文︱資料:柳河東︱設計:伍健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439

基金觀點:電動車乃21世紀投資主題

1 : GS(14)@2016-08-19 06:53:25

近年市場對環保電動車的關注越來越高,並期望20年後電動車或有機會普及。美資電動車生產商Tesla便希望在2018年前將電動車的生產規模擴大9倍至50萬輛。不過,電動車的發展目前仍遇到不少挑戰,當中主要的問題是缺乏能夠支援電動車的基建設施。電動車需要有完善的充電站網絡才能持續運作,而其網絡的設置仍須要時間及資金進行研究。縱使電動車的需求不斷增加,但電動及混燃車的銷售目前僅佔主要汽車市場的百分之一。儘管發展電動車的前路崎嶇,但相信電動車會在21世紀中會佔重要位置,投資者也可從多方面發掘投資機遇。除了直接買入汽車股票外,投資者其實可留意電動車的供應鏈,特別是電池組件,即可再充電的鋰電池。可是,專門製造電動車電池的公司不多,而且要尋找一些有足夠規模的更不容易。雖然新成立的電動車電池製造商不斷冒起,但其經營往績並不理想,因此投資電池製造商的風險較高。投資者可考慮電動車組件及電池原材料公司。鋰電池的正極材料是製造鋰電池的主要原材料,但相關市場競爭較大,而且哪一種應用技術最終能突圍而出仍言之尚早,所以投資難度頗高。目前,微型混合動力電池或48V電池是低成本排放技術的最先受惠者。當車內的引擎啟動時,這種電池在導電過程中溫度較低,不但可縮減引擎體積,也能將燃料效益提升15%至20%。更重要的是,加裝此電池的成本每車輛低於1,000美元。由於其價格只佔電動車或混燃車成本的一小部份,而且符合未來5年至10年的環保要求,相信其研發的可行性較高。從行業層面來看,如要在現有非電動車技術的汽車生產商中尋找投資機遇,應選擇那些較有能力投資新技術的公司。目前來看,電動車很可能顛覆環球汽車市場,投資者應密切留意。富達國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9/197416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470

電動車開發 蘋果裁減數十人

1 : GS(14)@2016-09-11 04:36:58

【明報專訊】《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引述消息人士表示,蘋果公司已解僱從事電動車開發的數十名僱員,相信是要重新思考公司的電動車發展策略,報道引述被解僱的僱員稱,裁減人手是重新啟動策略的一部分。

重點轉至開發自駕軟件

蘋果一直以來從未公開承認過從事開發電動車,但市場一直有傳言稱蘋果秘密研發的電動車項目名為「泰坦計劃」(Titan)。

《華爾街日報》去年初更報道,蘋果有數百名僱員從事「泰坦計劃」,蘋果更高調聘用數人,並申請經常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科技專利。

或與車商合作產車

不過,早前有外電引述消息稱,「泰坦計劃」由曾任蘋果資深副總裁的Bob Mansfield接掌之後,儘管該計劃不放棄自行研發整架汽車的目標,但其發展重點將轉至開發自駕軟件,未來不排除與其他汽車商合作生產汽車,而不自行生產汽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70&issue=201609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551

蘋果煞停研發電動車 裁200人

1 : GS(14)@2016-09-11 05:46:10

【本報綜合報道】蘋果公司旗下電動車研發計劃受阻,消息指部份項目緊急煞停,共200名員工被炒,估計佔該計劃約1,800名員工逾一成人手。《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指,代號「Titan」的電動車開發計面臨重新啟動,部份開發項目已經煞停。消息指,蘋果公司將向電動車開發計劃解僱共200人,並有意放棄開發電動車,改為研發自動駕駛技術。蘋果公司兩年前積極開發自動駕駛電動車,從公司內部調配員工,情況跟公司研發Apple Watch情況相近。據悉,「Titan」電動車研發計劃員工由600人倍增至約1,800人。今年7月,「Titan」電動車研發計劃掌舵人Steve Zadesky離任,改由 Bob Mansfield接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1/197668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573

日本電動車GLM G4或攻港

1 : GS(14)@2016-11-28 08:03:36

【明報專訊】近年世界各地紛紛研發電動車技術,日本電動車技術公司Green Lord Motors(GLM)專攻高端階層,並計劃在2019年推出新車款跑車,售價甚至高於「電動車王」Tesla。GLM首席財務官長野草太表示,未來不排除在港銷售甚至融資。

GLM上周五(25日)在港舉行品牌推廣活動,並向公眾展示其新款豪華純電動跑車GLM-G4。公司計劃將於2019年向市場推出G4,未來亦不排除在港銷售與集資,並透露現時投資者包括本港家族辦公室。

售價156萬至234萬

長野草太表示,G4將客戶群定位為「高端階層」,售價介於20萬至30萬美元之間(約156萬至234萬港元),目前已接到大量訂單,惟不便透露數據。對於如何打破Tesla在本港電動車市場的主導地位,長野草太表示二者定位不同,拒絕作出比較。

長野草太表示,GLM現正計劃擴充產能,冀可5年內交付訂單,但公司本身不會擁有廠房,只會透過外判生產商進行。GLM曾於兩年前推出的首款大眾化電動跑車ZZ,售價7萬美元(約54.6萬港元),去年集團四成收入來自銷售ZZ,六成來自出售公司電動車工程與技術服務,未來將進一步擴大工程技術服務收入。

對於未來上市融資,GLM稱持開放態度,公司現時投資者包括香港與亞洲地區家族辦公室,以及日本、中東、與亞洲等主權基金與風險投資基金。

長野草太續指,GLM正考慮於中國內地設立研發中心,與內地前十大汽車汽車生產商及IT公司均有溝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68&issue=201611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276

賈躍亭FF電動車 示範「甩轆」

1 : GS(14)@2017-01-05 08:11:49

【明報專訊】2016年樂視衰到貼地,新年總算迎來好消息,賈躍亭有份投資嘅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來,簡稱FF)喺拉斯維加斯年度電子展隆重發布首款電動車FF91,賈躍亭更親自駕車去發布會場,不過演示自動泊車的時候,架車相當唔俾面,郁都唔郁,令無數睇緊直播嘅網民直呼「犯尷尬症」。

今次真係有車到場,無再好似上次以車禍藉口甩底,不過FF91好似有啲唔協調,一路沿住舞台邊緣行使,當賈躍亭下車時受到熱情歡呼,而迎接佢嘅FF高管好熱情咁話,不如將架車停到舞台中間好唔好?賈躍亭點車身按鈕後,兩人企住等咗10幾秒,不過車身無反應,場面頗為尷尬,高管只好以「今日架車有點懶」圓場。

如果鍾意嗰架車,可以上FF官網預定,不過要先俾5000美金,而內地更要俾5萬人仔,不過就要等到2018年先有貨,真係變期貨添。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20&issue=201701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416

Tesla去年電動車交付不達標

1 : GS(14)@2017-01-05 08:11:51

【明報專訊】「電動車王」Tesla公布,去年全年電動車交付量為7.623萬輛,未能達到其8萬輛目標。Tesla原預期去年最多付運9萬輛新車,最終全年僅生產8.3992萬輛,主要由於生產延誤。但與2015年的5.058萬輛交付量比較,去年交付量按年增長逾五成。昨早段股價升逾3%。

股價早段升3%

去年最後一季,Tesla交付量為2.22萬輛,亦少於2.45萬輛的目標。Tesla稱,交付數字以車主取車後簽名作實計算,所以有6450輛年底付運的新車將撥歸2017年首季計算,在新年伊始帶來好開始。不過上述數字相對今明兩年已知訂單只屬少數。Tesla自3月發布Model 3後收到逾40萬個訂單,預計今年中開始投產,付運日期延至2018年。Tesla的目標是在2018年底將產量提升至每年50萬輛,相當於去年產量6倍以上,並在2020年將產量增至每年100萬輛。Tesla早前出售20億美元股票擴充生產線,以提高產量。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669&issue=201701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422

賈躍亭:樂視電動車勝Tesla

1 : GS(14)@2017-01-13 08:07:00

【明報專訊】近期陷入財困的樂視,早前推出首款量產型電動車FF91,公司創辦人賈躍亭在接受《騰訊財經》專訪時首度透露,新車售價預計在20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內,相當於約250萬港元,並誇口稱Tesla於2018年前,在車載互聯網功能上的運算能力,都不可能超越FF91。

稱「顛覆價格」 料售250萬

根據樂視公布的參數,FF91單次充電可行駛約604.8公里,百公里加速僅需2.39秒,並配有人工智能與無人駕駛功能,性能上較Tesla Model S略勝一籌。

賈躍亭表示,若Tesla提供類似配置,售價至少為200萬元,傳統車更要逾400萬元,但樂視選擇「顛覆價格」,不希望靠硬件取得高毛利。

加入互聯網功能作賣點

他續稱,運算能力是FF91互聯網屬性的基礎,樂視已作出全球運算最快的手機與電視,FF91的定義是互聯網汽車,而Tesla只是在電動車上加一些簡單的互聯網功能,料其於2018年前都絕不可能超越FF91。

FF91於上周正式開放預訂,訂金為5000美元(約3.9萬港元),可全數退款。樂視稱於新車發布會後不到36個小時已獲訂64,124輛,即已獲資金逾3.2億美元(約25億港元或22億元人民幣)。

融資100億後投產

賈躍亭表示,FF91未來若能融資100億元就可投產,短期的資金困局則必須於今年3至4月份前得到解決。他坦言樂視融資手段較為單一,更多還是靠自己的股權質押與一些項目貸款,過去數年只融資1億美元;而償付供應商AECOM欠款的進展亦慢於預期,冀能在短時間內徹底解決資金問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45&issue=201701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392

【中國最環保?】最大型Tesla電動車巡遊 破健力氏紀錄

1 : GS(14)@2017-01-26 18:09:01

不說未必知道,原來截至2016年尾,中國已經有超過60萬部電動車在路上行駛,比美國或其他歐洲國家也更多,原來中國車主都希望為改善空氣質素而出一分力。雖然暫時成效不大,但目標係全國在2020年前會有500萬部電動車,希望到時可以看到藍天吧。



說回這件事,是一班Tesla車主集合在北京巡遊,破了健力氏「Largest parade of Tesla cars」紀錄,當中包括145部Model S以及超過100部Model X,而且更看到車主集體玩Model X對翼。這方面中國走得很前,因為香港也要明天才正式舉行Model X新車交車儀式,據說合共會有六位新車主,其中一位是方中信。文:Joestar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電動鷗翼車門是Model X的賣點之一,這樣玩不會玩壞嗎?

證書上看到,破紀錄日子是1月15日。

在中國,Model X上年已經開始交車,比香港早半年有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5/199074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1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