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上半年 |
月末职工人数 | 343.00 | 417.00 | 477.00 | 681.00 |
平均职工人数 | 343.00 | 380.00 | 447.00 | 579.00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9,361,524.46 | 10,824,296.78 | 16,993,828.06 | 9,843,553.65 |
人平每月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 2,274.42 | 2,163.13 | 2,968.87 | 2,409.09 |
| ||||||
進入集團第七年,蔡佩君儼然成為寶成集團的小蔡其瑞,去年她全力投入寶成旗下的通路零售事業寶勝國際,挑起改造零售通路的大樑,透過關店與管銷控管等改善體質,誓言要讓寶成在大陸零售市場轉虧為盈,從製鞋王變通路王! 撰文‧ 張惠清 「因 為有了她的協助,讓我有更多時間看清局勢變化,尤其大陸變成最大消費市場,寶成也要跟著變,我很有信心一步步的走,實現通路目標布局!」寶成國際集團總裁 蔡其瑞一月十六日在二女兒蔡明潔婚禮上,意外發表了二○一○年寶成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通路布局和發展策略,霎時,這場婚宴倒像是變成了一場「法人說明會」。 蔡佩君成為接班不二人選 而這場婚禮的主角,也在一剎那間,從新人蔡明潔轉移到蔡其瑞長女蔡佩君的身上。在婚宴致詞中,蔡其瑞首度公開讚揚進入集團第七年的蔡佩君,肯定她在寶成大陸零售通路布局的關鍵地位與貢獻! ○三年十二月進入集團,從基層開始歷練的蔡佩君,目前是寶成集團在兆豐金控的法人董事代表,蔡其瑞每逢重大主管會議或公開場合,幾乎都帶著蔡佩君在身旁,將人脈逐漸介紹給女兒,並從製鞋、運動配件通路、電子製造服務領域的策略布局,都讓蔡佩君跟著涉獵,已被寶成集團認定就是蔡其瑞的關鍵接班人選! 時間拉到一月十五日,就在二妹蔡明潔的婚禮前一天,蔡佩君人在氣溫零下十度的北京,主持大陸通路布局會議,當晚,馬不停蹄的飛回台北,準備協助二妹的婚禮! 「Cathy(蔡佩君的英文名)這兩年在通路上下了很多工夫,做了許多整頓,通路的事情她掌握得很清楚,總裁給她很大發揮空間,今年通路獲利應該會開始轉好!」一位寶成集團的幕僚分析。 寶成集團目前在中國鞋類生產線已經達到二一一條,占集團總生產線比率約四七.六%,不僅是世界最大鞋類製造商,也是大陸最大運動商品通路商。寶成旗下零售事業則透過關係企業寶勝公司,以YY SPORT為名設立連鎖店,在大陸擁有四八六四家零售直營店、五三四八家零售加盟店,主要代理銷售Converse、Wolverine、Hush Puppies等三個國際品牌。 根據產業研究機構Frost & Sullivan的資料顯示,按直接經營零售店數目計算,寶勝已經是全中國最大型的運動服零售商。 今年則是蔡佩君進入集團第七年,據了解,蔡佩君是在○八年進入寶勝擔任非執行董事職務,○九年十一月間,甚至傳出蔡其瑞想把寶勝國際執行官位置交給她,但為了讓她能在其他事業體有更多歷練,最後才決定先由寶勝前財務長張挹芬接掌執行官位置! 蔡其瑞對蔡佩君的倚重甚深,從他在婚禮上致辭時,就不難嗅出蔡佩君在集團內的關鍵地位。他直言,因為大女兒回來協助,才讓他有更多的時間,陪著寶成工業董事長蔡其建以及總經理蔡乃峰,一起去看全球市場與業務! 話鋒一轉,蔡其瑞向台下的寶成員工們坦承,經過這場金融海嘯,讓他更能清楚看見整個世界局勢的變化,他特別提及大陸已經從世界的製造工廠變成了最大的消費市場,公司要怎麼變?如何做?「集團在新的一年有了具體的想法,未來我們要一步步實現這些夢想。」他同時也提及,歷經一年的通路改善,很快就會看到效益,顯見對女兒蔡佩君的投入給了很大的肯定。 外資調升評等是最大鼓勵 「搶攻中國通路市場即將收成!」蔡其瑞的這則宣示引來現場不少掌聲,但這並非只是迎合婚宴場合歡欣氣氛的場面話而已,事實上,調整通路策略的動作已經開始。 ○九年對蔡其瑞布局大陸通路來說,應該是最艱困的一年,因為寶勝國際在香港掛牌後第一年,就傳出可能出現虧損。 ○ 九年十一月,寶勝國際發布獲利預警,強調○九年業績表現恐較○八年度明顯衰退,甚至有可能由盈轉虧,關鍵在於全球金融危機及北京奧運後出現需求放緩的環境 因素影響!而寶勝的失誤,則是原先對市場的預期過度樂觀,加上提供較高折扣以刺激相對低迷的銷售成績,也使平均毛利率下滑,致使寶勝在○九年度可能出現虧 損。 營運衰退之下,蔡佩君這一年來更是經常代替父親多次前往大陸,進行通路的體質改造,希望藉由通路壯大製造,同時以製造支援通路。寶勝國 際發言人儲全陸表示,過去一年,寶勝在通路策略上作了不少調整策略,第一就是結束效率不佳的據點,或是把獲利差的店面進行調整,第二則是全面嚴格控管進存 貨比例,另一手則是出清庫存。 在蔡佩君的領軍下,大陸通路開始積極促銷、清庫存,儘管短期影響整體毛利率,不過法人認為,寶勝在大陸一、二、三級城市通路網已完成布局,整體營收仍可望成長。 根據寶勝○九年前三季(○八年十月一日至○九年六月三十日)的報告顯示,前三季營收為八.○六億美元,獲利一千六百萬美元,但市場預估,由於第四季度(七月至九月)恐將提列存貨跌價損失、處分合資公司損失等,因此將可能使全年度實際業績由盈轉虧。 有趣的是,即使○九年業績表現不盡理想,但投資機構似乎已對蔡佩君的調整努力有所肯定。一月十九日,外資券商摩根士丹利調升寶勝國際一○年及一一年的獲利預測,並且同步調高股價投資評等。這個意外的評價調整,也算是對蔡其瑞日前「婚禮致詞」的正面呼應。 |
| ||||||
iPad真面目揭曉,摩根士丹利證券預估今年出貨量將有六百萬台水準,依此預估,iPad對相關概念股的獲利貢獻從一%到二七%不等,iPad的大尺寸觸控面闆和內建電池,讓觸控面闆廠和鑫、電池廠順達被點名受益最大。 撰文·羅弘旭 從iSlate、iTablet到最新的iPad,從七吋、十吋,到九.七吋,iPad一如蘋果以往產品發表會前夕,總是有著諸多猜測和謠言。但售價從四 九九美元起跳,讓外資分析師大力看好iPad出貨量,如摩根士丹利證券,就預估今年iPad出貨量,將有六百萬台水準。 iPad的供應鏈中,面闆由南韓樂金顯示(LGD)供貨、固態硬碟(由快閃記憶體Flash組成)由三星拿下,台灣業者無緣分到這二塊大餅。目前iPad搭載十六到六十四GB不等的固態硬碟,比產品上市前推測的一二八GB略低。 以每台iPad平均搭載三十二GB固態硬碟,年出貨量六百萬台計算,將占去全球Flash約一.八%的產能,對Flash價格影響有限。但如果iPad出貨優於預期,在某一季度突然提高庫存水位,仍有可能造成季節性的Flash短缺。 除面闆、固態硬碟外,iPad的組裝及周邊零組件,幾乎全由台廠一手包辦。但iPad在外觀上,就是一片九.七吋的玻璃面闆,整體系統中,觸控面闆為產品主要組件,因此法人也點名iPad觸控面闆的主要供應商和鑫、勝華獲益最大。 至於其他產業如電池、石英元件、散熱模組、印刷電路闆、連接器、組裝代工,約有十五家公司將成為iPad 受惠概念股,美林證券更點名iPad概念股將長期受惠。 觸控面闆 和鑫可能受益最大二○○七年蘋果電腦發表全螢幕觸控的iPhone後,多點觸控已經成為新一代人機介面的標準,現在蘋果更將多點觸控功能應用在平闆電腦上。 在各類觸控技術中,電容觸控面闆是以數位訊號,可提供多點觸控功能,傳統電阻式觸控面闆雖然推出數位電阻式觸控面闆,但多點觸控的誤判率仍高,其他技術則仍有缺點。 因此,就iPad對多點觸控面闆的要求來說,台灣具有投射式電容技術的勝華、和鑫應是主要受惠者。 元大投顧指出,投射式電容的基底材料有玻璃和Film二種。就目前的技術方向來觀察,玻璃材料會是主要方向,技術製程與彩色濾光片製程類似。 而從○七年開始跨入觸控面闆,在南部科學園區擁有五.三代線的和鑫,應是iPad觸控面闆的主要受惠廠商。 國內投顧分析師指出,這波觸控面闆的上遊供應鏈中,供貨商較勁搶單很積極。原本勝華是iPhone主要供貨商,順勢取得iPad的訂單。 宸鴻有小尺寸生產線,但缺乏中大尺寸的生產線,因此找上擁有五代線的和鑫,代工生產Sensor(感應器),再由宸鴻組裝成觸控模組出貨給蘋果。 目前主要大單花落誰家還不能確定,但對於對手搶單的狀況,和鑫私底下表示,「我們五.三代生產線的每一片玻璃基闆能切割成四十片iPad觸控面闆,對手只 能切成八片,哪家切割效率較好一目了然。」目前法人預估,蘋果為了分散採購來源,下給勝華、和鑫的訂單應該不會差太多。但勝華○九年來自觸控模組的營收有 一四七.九億元,和鑫觸控模組營收則僅四十九億元,iPad營收對和鑫的加持效應更為明顯,預料貢獻度可能達今年全部獲利的二七%。 此外,由於過去蘋果產品一向具標竿作用,並往往成為產業標準, iPad推出的最重要意義,是讓觸控面闆從小尺寸的手機應用,直接跨到大尺寸的筆電,這也讓不少切入大型觸控面闆的業者如達虹,未來將有機會搶攻這塊商機。 iPad強調移動使用功能,電池作為產品內建且不可自行更換的組件,電池效率必須往上提升。 電池 順達可能順勢取得iPad訂單根據蘋果公布的數據,iPad的待機時間長達一周,可連續使用十小時無須充電,市場推測,iPad電池可能跟隨MacBook(蘋果筆電)產品,改採用高分子鋰電池。 電池組裝廠新普、順達受惠台灣是全球筆記型電腦主要代工重鎮之利,分別為台灣排名一、二的電池組裝廠;其中順達早已經取得MacBook電池訂單,預估也將是iPad電池的主要供應商。 石英元件包括石英晶體、濾波器、振盪器等元件,可用於控制電波頻率和穩定訊號;在iPod的主機闆和無線傳輸模組中,都會用到石英元件。 石英元件 晶技供貨比率超過五成日商愛普生一向是全球石英元件龍頭,全球市占率約二成,晶技全球市占率約六.六%,排名第五,蘋果採購石英元件,大部分都來自日商和晶技。 由於晶技原本就是蘋果iPhone、iPod 石英元件的主要供應商,擁有就近組裝、即時交貨等優勢,預料會是今年iPad的主要石英元件供應商,供貨比率超過五成以上。 連接器 正崴繼續大嘗蘋果滋味iPad連接器可分為外部連接器、內部連接器、極細銅軸線和電源線。 由於iPad主要由鴻海代工,關係公司正崴將因此取得外部連接器的主要訂單,據傳供應比率超過八成。 正崴原本就是蘋果的主要供應商,過去iPhone、iPod的供貨都由正崴取得,供貨比率超過五成。靠著過去和蘋果的合作關係以及鴻海居中牽線,來自蘋果的營收比重將超過一五%。 PCB軟闆 台郡營收增加最巨iPad的螢幕除了顯示畫面之外,因為具有觸控功能,同時也是主要的訊號輸入工具。因此,連接螢幕和控制基闆的PCB軟闆,必須由單向傳輸變成雙向傳輸。 雙向傳輸的新型PCB軟闆,必須由PCB廠和控制基闆廠共同合作設計,線路的布線難度增加;在國內,僅有台郡、欣興和健鼎幾家大型軟闆廠具有研發資源,其中,以台郡為主要受惠廠商,法人預估台郡今年二成營收將來自蘋果。 組裝 增加鴻海獲利比率不大鴻海目前已被確認為是iPad的唯一組裝廠,以iPad今年出貨六百萬台預估,群益證券預估,iPad組裝將可為鴻海帶來一○七二億元營收,約占鴻海全年營收四.六%,對於集團營收已達二.五兆元的鴻海來說,只能算是小零頭。 平闆電腦的進入障礙並不高,從○一年第一代平闆電腦現身以來,平闆電腦的觸控靈敏度、手寫輸入辨識、產品體積重量等技術已臻於成熟,但蘋果背後的三大應用 平台iTunes Store、App Store、iBooks Store,是其他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優勢。 從定價策略來看,iPad的單價從五百到八百美元,定價遠低於當初預期的一千美元,相較於只能黑白顯示、定價四八九或三九九美元的電子書Kindle,或 是六百到七百美元的小筆電,iPad都有價格優勢,一○年各投顧法人都樂觀預期iPad基本出貨量可達五百萬台以上,台灣相關零組件也將因此獲得龐大商 機。 各大機構分析師看iPad 必須注意長期獲利動能 1.投資銀行Piper Jaffray分析師Gene Munster:「iPad要價300到400美元,它是一個令人驚異的設計,但投資人必須冷靜觀察iPad的獲利動能可以持續多久。」2.瑞士銀行首席 分析師程正樺:「iPad仍無法取代筆電功能,而電子書的電池大概可以維持二星期,但iPad只能使用約10小時,所搭載的LED背光源面闆並不適合長效 閱讀,所能瓜分的電子書市場將相對有限。」3.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分析師查爾斯:「重量較輕的iPad,有收發電子郵件、上網和電子書的數位媒 體功能,而最便宜的iPad要價499美元,相較許多要價400美元的小筆電,想要小筆電的人也會慎重考慮iPad。」 整理:陶曉嫚、孫蓉萍 對EPS貢獻度最高可達27%——iPad受惠概念股公司 代號 產業 iPad營收對ESP貢獻 2010年預估EPS 和鑫* 3049 觸控面闆 27% 2.1元勝華 2384 觸控面闆 6% 0.9元正達 3149 強化玻璃 - - 新普 6121 電池 5% 13.2元順達 3211 電池 15% 10.8元晶技 3042 石英元件 1% 4.1元鴻海 2317 組裝 1% 10.36元正崴 2392 連接器 3% 3.9元台郡 6269 PCB 10% 3.1元健鼎 3044 PCB 4% 7.0元欣興 3037 PCB 4% 3.0元超眾 6230 散熱模組 - 4.0元* 宸鴻負責模組 資料來源:美林、元大、永豐證券 |
| ||||||
二○○九年底,上海世界博覽會主場館演藝中心進行燈光測試,燈光一暗,LED燈瞬間照亮園區夜空。樊邦弘微微頷首:「這只是開始。接下來還有鶴山與揚州的萬盞路燈,以及多條高速公路的隧道燈…。」 高中叛亂 留污點 三 十八年前,還是高中生的樊邦弘被調查局逮捕,以「意圖動搖國體」的叛亂罪囚禁,釋放後仍被跟監十餘年,親友以為他此生將是一片黯淡;三十八年後,他的真明 麗集團一年生產百億個小燈泡,產品超過千種,占全球一半市場,二○○九年營收超過新台幣六十億元,中國大陸媒體封他為「燈帝」。 從叛亂犯到全球燈帝,樊邦弘用「荒謬!」形容自己人生。 在花蓮高中讀一年級時,樊邦弘對馬克思主義產生興趣,在校內做壁報、開讀書會,卻被學校開除。熱血的他轉到台北念高中,加入社會主義青年會讀書會時,被調查局逮捕。 蹲了二個月政治黑牢,樊邦弘連高中學歷也沒有,隔年咬牙拚上世新編採科。 畢業後,他雖然考上中央新聞通訊社,卻沒被正式任用;轉找私人公司工作,前腳面試完,後腳調查局就上門問話。 代理燈飾 賺桶金 悶了二年,一個電視節目經理見他英文不錯,找他代理美國Tivoli燈飾,沒想到二個月後公司因股東意見不和而歇業。 樊邦弘接下代理權,到各舞廳兜售舞台燈,三萬元成本的燈賣給米高梅舞廳收了十四萬元。「那晚我樂得睡不著,那盞燈簡直指出我的未來。」他將燈泡嵌進透明水管發明「水管燈」,可任意彎曲作舞台造型,拜一九八○年代台灣舞廳大好之賜,樊邦弘累積第一桶金,成立真明麗。 「舞廳的生意看似利潤高,實際上黑道橫行,錢有一半收不回來。」樊邦弘轉做外銷,一口氣下了二百萬元訂單,貨品卻全堆在倉庫沒人要。又曾為了要代理一家荷蘭燈具,進了三萬美元的貨,但遭人仿製,價格殺到四分之一,再次陷入絕境。 在台四處碰壁,樊邦弘到海地、曼谷設廠,卻都做不起來。 娶得嫩妻 始出運 三十三歲最潦倒時,經人介紹認識二十二歲、當行銷業務的翁翠端。「我是政治犯,生意屢次失敗,誰敢跟我在一起。」樊邦弘大笑:「她年輕,不怕,那時我真是衰到『連鬼都怕』!」 「因為我不是鬼是人啊!」翁翠端不服輸接口:「那時做燈飾的人江湖味重,他卻老實,只是老得像二個孩子的爹。後來才知道是被失意折騰成這樣。」 說也奇怪,結婚後樊邦弘運勢直線上升。當時壽命只有數百小時的傳統燈泡,仍占大半市場,迷你鎢絲燈泡壽命雖長,價格卻是三十倍。「我覺得迷你鎢絲燈泡一定是未來主流。」 而當時台灣工資開始飆漲,一九八九年樊邦弘賣掉房子,帶著一千萬元與妻子到廣東鶴山建立生產基地。那是六四天安門事件同年,許多台資與外資都裹足不前,樊邦弘卻說:「正因如此,當地政府給我很多方便。一到大陸,生產成本馬上降七成,留在台灣的人怎麼打得過我?」 垂直整合 建帝國 當時真明麗以組裝為主,無法自行生產迷你燈泡。樊邦弘找來擁有核心技術的光鴻電子,讓出五成股權合夥經營。光鴻有技術、真明麗有下游通路,雙方密切搭配,迷你燈泡產量從每月百萬顆迅速成長到千萬顆。 「中國大陸就是強在他們的積極性跟學習力,不然怎麼會發展出山寨機這種東西呢?我一定要做大,才不會被追上。」曾經因為商品被仿製而瀕臨破產的樊邦弘,在大陸更有危機意識,他打算五年擴充五倍產能,卻嚇到合夥人,光鴻決定分手,樊邦弘很乾脆用現金買回股權。 他 堅持擴產計畫,連鎢絲都自行生產、買塑膠原料自己拉銅線包塑膠成為電線,規模大到一度成為台塑外銷塑膠粉到廣東省的前十大客戶,打造出燈飾垂直整合帝國。 這個龐大帝國每年成本下降三成、報價下調一至二成,用殺價戰術不斷擊斃對手。二○○○年,真明麗在全球裝飾燈泡的市場占有率超過五成,成為全球最大的裝飾 燈泡廠商。 良率嗆聲 百分百 在燈飾界打滾二十年,樊邦弘清楚,改朝換代正是最易乘風而起的時機,他說:「當年迷你鎢絲燈泡是傳統燈泡價格二、三十倍時,我就開始做,等價格殺到三倍時,就全面取代傳統燈泡;LED價格只要降到迷你燈泡三倍,就會全面取代。」 樊 邦弘決定跨入LED照明,起初只買現成LED取代迷你燈泡,但價格壓不下來,他複製迷你鎢絲燈泡的一條鞭經驗,自己設晶圓廠、作封裝,再製造成下游的照明 或裝飾燈成品。由於全球晶圓短缺,樊邦弘回台灣發行TDR,募集二十億元資金增設十五台磊晶機,以一二•九元掛牌,二月初價格為一三•六元。 LED 同業不以為然:「台灣LED廠五○%產能是能做背光源與LED電視的高亮度LED,良率非真明麗一蹴可及。」樊邦弘回嗆:「亮的LED拿去做照明,不亮的 做聖誕燈,良率根本是百分之百;自己做自己用,可以簡化規格,不像一般LED廠要依照客戶需求,搞出幾千幾百種規格,浪費成本!」 霸王柔攻 蓋酒店 樊邦弘既有霸氣也懂得柔軟,真明麗來往的客戶超過四千家,他二○○五年乾脆建了一家六十間房的酒店,免費讓客戶住;接送客戶的車隊有三十部,司機二十餘人,為的是讓客戶住進真明麗,接受量身訂做服務。「只要他們住進來,通常都逃不掉了。」翁翠端笑著說。 他又在全中國大陸各城市設立二十五個服務處,教客戶如何安裝布置及售後服務。這種做法讓真明麗在價格之外,又具備附加價值,也才能在上海世博及中國大陸的四兆元「十城萬盞」(十個城市裝設一萬盞LED路燈)計畫搶得先機。 當年那個熱愛馬克思的少年,從被監控的叛亂犯,繞了一大圈卻在社會主義的土地上,建立起龐大的資本主義燈飾帝國。「如果當年有其他的路,我一定不會做這行啊…」回首過往,樊邦弘喟嘆地說:「人生就是這麼荒謬跟不可理喻吧!」 真明麗 就是門牌 真 明麗的地址只有「廣東省鶴山市共和鎮」,沒有路名,更沒有巷弄號。車行高速公路轉下共和鎮交流道,一望無際的荒野中矗立著一千畝的廣大廠區。樊邦弘在一個 只有2千人的小鎮打造廣達一千多畝的生產基地,光是工人就有當地人口的6倍多。「真明麗不用門牌,真明麗就是共和鎮。」司機說。 荒蕪中的帝國要維持也辛苦,一切都得自給自足。翁翠端說,初期常有北方來的搶劫集團打劫員工,等公安趕到時劫匪早就搶完閃人,真明麗只好組織自衛隊捍衛帝國安全,以暴制暴才制止惡行。 樊邦弘小檔案 生日:1953年9月12日 學歷:世新編採科(三年制)畢 婚姻:妻翁翠端,育有5女 經營哲學:規模做大、薄利多銷 後記 90年代,樊邦弘到大陸發展後,曾跟從前的戰友陳映真會面。一開始,他拿出託妻子千辛萬苦從香港帶來的2本《壹週刊》,說:「你不要辦什麼《人間》雜誌了,讀讀這本吧。要先迎合市場口味,賺到錢,再談思想。」 沒想到陳映真勃然大怒:「這浪費資源!是垃圾!」把《壹週刊》往垃圾桶扔,現場一陣尷尬,2006年陳映真在北京中風,2人再也沒見過面。 20年,讓當年的2個戰友思想走向2個極端。只是,本刊老闆應該沒料到,《壹週刊》會成為2位熱血馬克思信徒的嫌隙主因吧。 | ||||||
| ||||||
儘管LED產業規模目前還很小, 但由於未來成長空間很大,且符合環保節能趨勢,因此國內前十大電子集團,每一家都透過購併或插旗等方式,快速切入這個誘人的產業。 撰文·林宏文 去年十二月,LED磊晶廠廣鎵光電辦理現金增資;持有廣鎵股權近二成的大股東葉國一,每天不斷接到許多業界朋友的電話,要求提供多一點認股額度。後來,他 只得協調兒子葉力誠、穩懋半導體以及廣鎵董事長陳進財等經營團隊放棄認股,最後才把額度﹁喬﹂出來。 讓大集團搶破頭的現增 廣鎵的現增案總計募集三十六億元,規模幾乎等於目前的股本,儘管溢價達三十元,但仍有許多人擠破頭想參與。原本廣鎵就有包括葉國一、裕隆集團及億光等重量 級股東,現增後又增加英業達、英華達、開發金控、普訊創投等股東,也讓廣鎵的實力更為堅強。 由於很多人沒有認到這次的現增,因此廣鎵已決定今年再辦一次私募,讓向隅的股東有機會入股。 廣鎵的現增案,只是近一年來LED熱潮中的冰山一角。從去年第二季開始,受惠於LED背光液晶電視(以下簡稱LED電視)的蓬勃發展,LED率先脫離金融 海嘯,成為最早復甦的產業,許多公司如璨圓、東貝及泰谷等公司,只要一增資就立即被搶購一空。 統計去年初至今,國內LED產業募集的資金近兩百億元,也是近年來LED產業募資金額最大的一年。 事實上,如果觀察LED產業上下游的規模,目前其實還很小,全球只有近八十億美元,也就是大約新台幣二三○○億元,以鴻海集團年營收達二.五兆元來算,才 十分之一不到。 然而,由於LED成長率高,而且符合環保節能趨勢,是未來成長性最大的產業,因此吸引各路人馬搶。尤其是國內前十大電子集團,每一家都透過購併或插旗等方 式,快速切入這個誘人的產業。 國內最早切入LED磊晶的聯勝光電董事長黃國欣就說,早在二○○四年,電子大集團就已看到LED背光及照明的大商機,因此許多LED公司都成為大廠的投資 目標。例如他還在國聯的時代,友達董事長李焜耀就與他談過,但因主導權問題而沒談攏,後來他從國聯離開後,主導聯勝與聯嘉時,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派人與他 接觸,希望收購他的公司;此外,郭台銘也與東貝洽談過,只是都沒談成。 電子集團布局 光寶最早一位業者形容,LED早期是黑手行業,但因為產業走在對的趨勢上,雖然獲利普通,股價本益比卻一直很高,每次辦增資,要價都很高。至於國內許多電 子大集團老闆平均學歷較高,因此,當電子集團與LED業老闆接觸時,就有如﹁台大電機幫﹂遇到﹁台北工專幫﹂,感覺有些看不起,甚至覺得,與其高價參與增 資,不如集團自己下來做,說不定做得更好。 因此,雖然電子集團也零星入主部分LED企業,例如鴻海拿下先進電,友達入主凱鼎,台積電透過創投投資美商BridgeLux等。但後來電子大廠乾脆自己 跳下來做,在上游磊晶廠部分,友達自己投資了隆達,至於先前參與投資璨圓的奇美電,也自行成立奇力光電。 璨圓光電董事長簡奉任就說,早期璨圓的產能全被三星包走,當時公司內部都很高興,但沒想到景氣一反轉,三星又把訂單砍到一張都不剩;後來,奇美電投資璨 圓,讓他覺得好像又找到新的機會,但最終奇美電還是自行投資設廠。雖然奇美電也教了璨圓很多庫存管理的知識,但還是讓他很受傷,因此,他得出的結論是,﹁ 經營一家LED廠,一定要有長遠的考量。﹂若從集團布局來看,國內最早切入LED封裝產業的公司,就是電子股票代號排第一位(二三○一)的光寶。早期國內 LED磊晶人才,大半來自工研院與第一家LED磊晶廠國聯,至於封裝業的人才則來自最早在台設廠的德儀及光寶,從人才流動的角度,可以看出光寶有﹁LED 始祖﹂的地位。 光寶靠著LED起家,之後再發展到電源及各種3C電子零件,目前集團內LED封裝業務比重仍舊不小,營收大約已達八十億元。 為了繼續擴大各種產品面向的布局,○七年,光寶並斥資二十三.四億元,取得光林電子七二%的股權。光林電子為主攻LED號誌燈及大型看板的公司,過去客戶 以美國大型LED通路商為主,在美國LED號誌燈市占率逾三成,僅次於奇異(GE),目前則把目標全放在中國市場,希望搶得中國爆發中的LED路燈商機。 過去,光寶的投資比較偏重在下游封裝,在上游磊晶部分,除了投資晶電外,目前還投資旭明科技,由於技術能力超強,未來潛力不能小看。 旭明的母公司是矽谷的SemiLEDs,主要股東為光寶與中經合創投,董事長兼執行長段忠及總經理陳長安都是越裔美國人,其中段忠從小就是天才兒童,十八 歲就念完大學。 旭明目前廠房設在竹南,量產規模不大,MOCVD機台大約十餘台,但競爭力相當強,產品線以高功率晶粒(UV LED)為主,發光效率可達每瓦一五○流明以上,這種技術難度比藍光更高,是光寶布局LED上游晶粒的奇兵之一。 面板廠以友達最為積極 聯電則是另一家早期就投資LED甚多的集團,投資模式比較像創投式地大量撒網,從宏齊、久元到元砷、連勇等公司,現任董事長洪嘉聰就主導參與多項投資案。 在元砷等公司併入晶電後,聯電近幾年又投資了不少新案子,並且以下游封裝及應用為主。 至於在新切入LED產業的電子集團中,友達的進展最快,其中隆達去年MOCVD機台已有二十七台,但今年新下單機台達六十台,產能擴增幅度相當大。此外, 為了因應新奇美電子的成軍,友達也加緊旗下LED事業的整併,並宣布把凱鼎併入隆達,未來新隆達將成為橫跨上中下游的LED廠。 凱鼎會併入隆達,主因是凱鼎總經理黃登輝早期也在友達服務過,兩家公司的文化接近。合併後,友達不僅可以提高隆達持股、加強上下游資源及人力整合,且現階 段兩公司主力客戶都是友達,未來兩年應該會以全力供應友達內部LED電視需求為主。 至於原本凱鼎有供應奇美電筆電,及中小尺寸的LED封裝產品,日後是否會因合併而產生變數,值得進一步觀察。 而即將與群創合併的奇美電子,也展開積極整併動作,旗下的奇力光電與啟耀分居上下游,地位有如隆達與凱鼎。目前啟耀董事長丁景隆也接掌奇力光電總經理,預 料未來兩家公司有機會進一步整合,甚至在三月新奇美成立後,不排除與鴻海集團旗下的企業再做合併。 鴻海集團在LED產業的布局,也相當值得注意。早期沛鑫董事長曹治中大張旗鼓投入LED路燈,但後來證明績效不彰,沛鑫股價好像洗三溫暖一般,從三五○元 跌到最低二十元。鴻海入主先進電後,績效尚未顯現,但已因虧損過多,經過減增資後,鴻海持份大幅提高,牢牢掌控先進電經營權。 值得注意的是,在更上游的長晶及藍寶石基板部分,原本奇美集團已投資鑫晶鑽及兆晶,後來鑫晶鑽辦理現金增資,鴻海也參與投資;沒想到後來鴻海與奇美兩大集 團宣布結盟,也讓鑫晶鑽成為新奇美最重要的上游盟友。近來LED產能不足,苦熬多年的鑫晶鑽與兆晶,如今都出現產能供不應求的情況;在陸續完成現金增資 後,即將大舉投產,也有機會與聯電董事長洪嘉聰投資的兆遠一較長短,成為新奇美集團軍中的大黑馬。 台積電可能尋求外商合作 由於未來兩年,包括電視、電腦螢幕,都會改LED背光,因此,面板將是消耗LED用量最大的產業,這也是面板業者積極切入LED的主因。 不過,怡和創投總經理楊邦彥說,液晶背光爆發的時間,可能僅有兩年;接下來,這些面板大廠自行投資設立的LED產線,也將需要轉衝LED照明市場。屆時, 必須面對像飛利浦、歐斯朗、奇異等大巨人,考驗會更大。 此外,還有兩個大集團的動向也值得關注,一家是台積電,另一家是台達電。 台積電是LED業的新兵,但因公司規模大,動向也格外受人注意。據了解,台積電在新事業的投資上,太陽能產業已投資茂迪;但LED產業除了投資兩年多的 BridgeLux外,至今還沒有明確對象,主因是台積電內部在LED產業發展策略上還沒有具體成形。 過去市場一直傳聞,台積電可能購併飛利浦的Lumileds,原因是兩家公司關係良好,而且台積電在製造上無人能出其右,若把製造交給台積電,飛利浦持續 耕耘品牌與通路,應該是相當完美的組合。只是,由於飛利浦索價很高,這項購併案一直沒有結果。 以過去台積電的經營模式來看,選擇合作夥伴向來慎重,評估動作也做得很詳細,而且最後選擇的對象,一定非龍頭企業莫屬,國內可以選擇的投資對象已很有限; 未來台積電的合作對象,很可能是國外業者。 至於近幾年在綠能產業相當積極的台達電,目前已積極投入LED產業。除了LED路燈外,也推出LED燈泡,協助日立代工生產,並引爆了日本市場從去年七月 以後一股可調光LED燈泡的銷售熱潮。 日前,台達電還當機立斷停掉原本冷陰極管(CCFL)的生產線,全部改成LED生產線,顯示台達電全力衝刺LED產業的決心。 此外,台達電也有多項LED轉投資,包括已掛牌的聚積、同欣,以及未上市的艾笛森、海立爾及奇瀚;另外,也投資前聯電董事長胡國強的新能微電子公司,切入 電源管理IC的研發,這些都是未來台達電積極搶占LED的精銳部隊。 除了台灣廠商以外,三星及LG也切入LED領域,並逐步改變LED產業生態。 觀察未來一年全球新訂購MOCVD機台的分布,就可以窺知LED產業大致的版圖。根據元大證券分析,今年新下單的六百台MOCVD機台,面板大廠與專業磊 晶廠的訂購量差不多,大約都占三成,至於中國及其他廠商則占四成。 在面板業者中,像三星與友達各下單約六十台,LGD與奇力則各下單三十台,至於專業磊晶廠部分,晶電、璨圓、廣鎵也大約各訂購三十台,其餘廠商則多在三十 台之下。 中國市場的機會和挑戰 其實,最受矚目的當然還是占四成的中國及其他業者,事實上,中國的勢力早已擴展到LED產業。逛逛蘇寧電器位於上海的賣場,會發現所有排出來的電視都是 LED電視,如果問一下店員有沒有LED電視,店員還會瞪大眼睛對你說,﹁你們台灣來的同胞真是有點土!﹂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陳清文說,中國今年將繼續推 動家電下鄉,是電視銷售的一股重要推力。去年中國電視機大約銷售二千萬台,今年很可能一口氣增加到三千五百萬台。 這些新電視除了追求大尺寸外,本身也結合不少應用,有些已經比台灣更進步,例如可以上網的Internet電視,最近在中國的銷路就相當不錯;家電業者 TCL因為Internet電視暢銷,甚至宣稱日後不生產無法上網的電視。此外,輕薄省電的LED電視和收視效果更佳的3D電視,也都是值得期待的亮點。 因此,從事面板、LED及組裝代工的台商,都有機會在這股電視風潮裡分食一塊大餅。 也因為中國積極投入LED產業,並以極佳的賦稅及補助等獎勵吸引外來投資,例如投資一台MOCVD設備就補助一千萬元人民幣,以一台機器要價約新台幣八千 萬至一億元,等於是每台設備都補助過半。這讓近來許多LED大廠老闆頻頻飛往大陸,不論是常州、揚州或山東等地,都已成為台商LED業者聚集的生產重鎮。 例如,晶電目前在常州投資了三十台設備,璨圓更在揚州投資了五十台設備,比台灣的產能還大。至於聯電則已宣布在山東投資三億美元,與晶電共同合資,由晶電 負責上游磊晶,聯電則負責中下游,準備在中國市場積極卡位。 一位LED產業界大老預言,在電子大集團切入後,三年內,LED產業版圖將重整,現有廠商若規模太小或競爭力太弱,都有可能被淘汰或收編,未來面板大廠將 會占到一塊大餅,專業LED廠商會更被壓縮。 不過,正如晶電總經理周銘俊所說的,﹁LED業的敵人,不是面板廠或電子廠,我們共同的對手是CCFL或者是傳統照明用燈泡。市場很大,大家都有機會!﹂ 周銘俊這話說得沒錯,LED整體的產業空間還很大,好好布局,未來商機仍然相當誘人! LED戰國新七雄 台積電 優勢:從晶圓代工跨入,技術差距較小,具有規模優勢版圖:BridgeLux、精材、采鈺 鴻海 優勢:旗下需要LED應用產品眾多,出海口廣版圖:沛鑫、先進電、鴻準、鑫晶鑽 奇美 優勢:積極培植自家LED零組件廠,新奇美成軍後,可望與鴻海集團的LED廠整併版圖:啟耀、奇力、兆晶、東亞光電、中盟光電、奇菱 友達 優勢:集團內整併後,整體資源利用更有效,擁有龐大面板出海口版圖:隆達、威力盟、輔祥、佳世達、達方 台達電 優勢:擁有電源及散熱技術優勢,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照明、背光雙向並進版圖:台達電、艾笛森、聚積、同欣、海立爾、奇瀚、新能微電子 聯電 優勢:投資LED時間早,上、下游供應鏈完整,積極布局中國版圖:晶電、宏齊、兆遠、聯勝、琉明、研晶、寶霖、聯嘉、中盟 光寶 優勢:側重下游封裝與打造自有品牌,積極搶進中國LED路燈市場版圖:光寶科、敦陽、光林、SemiLEDs 現增、私募爆搶購熱潮 近一年LED公司資本變動表 時間 LED廠 增資 總金額 (億元) 現增 價格 (元) 公告當日股價 (元) 折價 幅度 (%) 引進主要 策略股東 5/26 泰 谷 3.5 14 23.3 66 億光入股10.2% 6/25 新世紀 1.5 30.65 46.6 52 7/06 泰 谷 6 20 26.95 35 7/24 光 磊 4.02 21.5 29 35 日亞化、日立電線、信越光電8/06 璨 圓 20.5 29.3 32.9 12 9/18 泰 谷 10.08 16.8 25.65 53 晶電入股19.9% 9/29 鼎 元 4.5 18 23.85 33 晶電9/30 艾笛森 0.6 80 101.87 27 10/12 億 光 3.33 85 100 18 10/12 健 策 0.63 80 118.16 47 10/26 光 鼎 1 12 15.05 25 11/23 華 上 4 9.28 12.4 34 11/24 廣 鎵 36 36 31.26 -13 12/03 華 上 3 9.4 11.75 25 12/08 立 碁 4.5 15 2.88 -81 12/11 東 貝 20.12 40.24 65.2 62 彩晶、鼎元12/29 聯 勝 3.6 18 17.49 -3 製表.賴筱凡 全球LED專利地圖 從這張專利地圖可以看出,台灣廠商在專利上大多處於被動等待授權狀態,甚至有些廠商還有專利上的訴訟問題等待解決。 |
關於這些公司,在小弟的博客都談過大家,都耳熟能詳,但想不到,他們竟是有關係 的。詳情請看以下文章。現在我們談談故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936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2925
(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904/LTN20080904089_C.pdf
亨達國際在2000年上市,主要從事包括保險、證 券買賣、金屬買賣、外匯及企業融資業務,以及少數國內的基建投資。
在2008年,公司賣殼。在分派所需境外金融及外匯買賣業 務予Hantec Pacific Limited予全體股東後,再由最初職責為處理銀行壞帳的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控股的華建華建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控制的Sino Today及銀建國際(171)分別購入原大股東亨達集團的218,650,000及40,220,000股,每股93.4仙,斥資 204,219,100元,並提出全購。完成重組後結構如下:
其後原大 股東亨達集團提出以30仙全購Hantec Pacific Limited,約出資48,751,000元,估計淨套現155,468,000元。
公司在變更控股權後,易名信達國際控股,由於全購關係,信達國際方股權一度增至91.05%,但為維持足夠公眾持股量,維持上市地位,信達國際減持股份至約72%。
其後公司配售股票,並以1.103億元向母公司收購漢石資產管理40%股權,現時信達國際持股約62%,銀建國際持股約7%。最近,因原有本業槓桿式外匯交易業務業績不佳, 故此不會接受客戶槓桿式外匯交易的新交易落盤,並把省來的資源投放在董事認為在集團餘下有較高潛力的業務上。
至於中國星投資(764),其前身海岸集團亦於2000年上市,不久即給中國星集團(326,前星光娛 樂)購入 控股權,成為大股東,據稱當年網上有一位先生為主力之一,聲稱股權已非常集中,在 2002年易名丰采多媒體,股價持續上升,在2005年涉足賭業及中國北京房地產業,前者雖失敗,但後者成功,終成功 散貨,開始進入熊途。
當年其稱:
如 果764個老闆低價批股,這個係有可能的,但不一定下跌,764仲有兩個 股東各9%(138&326)他們成本1.38(上市價),你估我地每人拿幾百萬出來,係亂簡一隻來玩,當然不是,請你放心吧! 有位朋友又話拿千幾萬博千幾萬值得咩!邊個同你講博千幾萬呀!咁睇少我地!!
.....
764 我不敢話賺10倍,你比心機睇下會點, 你由可以睇番595同979兩隻股既上市時圖表過程,收集同派發用多少時間,人地賺10倍利潤不是一朝一夕
如 果你記得,我講過蛇年會玩764,其實隻股已圍哂貨,街貨已冇幾多, 但你們不要入,原因點解,講出來好殘酷,話到明一有街外人跟,我地就會吾玩,做到低收,悶死你,....到我地要派貨時至會大手掛入,其實到這時已知街冇 貨比,係比人睇既,趕個價上去....
764係小弟第一隻打莊既股(同幾個人合資),成間公司只發行1億5千萬股,扣除大股東既貨,只得約2000萬股,我地既貨 已佔85%,收集1年,成本約 0.6,賬面仲要輸,
在 2007年,公司向中國星集團(326)購入收集巳久的金域假日酒店,失敗,其後購入澳門賭業,不久中國星集團(326)把當時公司控股權售予向先生夫 婦,其後更 反過來透過借款予中國星集團,後變成可換股票據,成為中國星集團大股東。
2009年,經過一連串的系內供股,由寶利福(8172, 前稱恆科創業,現稱中國星電影)購入中國星投資的在2005年發展的北京投資項目,成功把中國星投資變成 空殼。
2009年11月,永恆國際(8351) 的大股東之一,張國勳先生中國星投資(764,前稱海岸集團、丰采多媒體)認購擴大後29.9%新股,成為大股東,稍後委任李先生及陳 先生為執董,其後向先生辭任主席,並由李先生取代。根據公告,至於李先生及陳先生的資料如下:
李先生曾任中國星投資前身丰采多媒體的行政總裁及執董,並 曾為為中國星系內的采藝多媒體(8130,前銀河影像、現杏林醫療科技)的主席,該公司後來予向疑似陳振聰及多金控股(628,前浩基控 股)有關人士收購醫療電子業務資產,成功把控股權轉移。
陳 先生則為公司的財務總監、並為火車系之一的正興(692)及大股東張國勳先生大股東 之一的永恆國際(8351)的獨立非執董之一。由此可見,兩個僅為中國星系的人頭之一,可以說,雖原大股東控制力減少,新大股東進入,但中國星的控制力無 減退也。
下篇繼續談今次這個交易。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331/LTN20100331826_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