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這個買方生不如死、賣方還不如死的市場里。到了這個點位,心情就是ICU跟百米沖刺的反複切換。像我這種股技不佳的,只有一個字慫,不敢參戰,只能翻翻披露易,擼擼必須參賽的選手們都是怎麽玩,幫助大家擴寬思路,順便也算吸取下經驗教訓。
今天先說第一家外資大哥The Capital Group。
Capital是1931年(大蕭條時期呦)在美國加州成立的,現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投資管理組織之一,AUM有1.7萬億美元。本文所涉數據來自於聯交所披露易的公開數據。
截止2018年10月22日,Capital持有超過5%以上的港股上市公司有23間,板塊主要集中於公用事業、消費、澳門及金屬采礦。Capital真正持股數量肯定比我統計出來的多,但披露易上只能查到超過5%的;話又說回來,既然能買成大股東,說明肯定是他們很確信的,所以一起來看:
投機倒把的HF一看這持倉:乖乖,里面有一半我在空著。。。
下面來細說,先從公用事業開始,熊市多買點公用事業,聽起來好像比較靠譜。這也是Capital持倉數和比例較多的板塊,其中又以燃氣股居多,分別為新奧能源、華潤燃氣及中國燃氣。
新奧能源
從Capital自身的披露可見,對新奧能源的投資2011年就有了,七年間占新奧能源發行股份的平均值約為12.29%。在2011至2013年,對新奧增持了9次,只減持了2次,股價也是在buy and hold中不斷向上。2014年及2015年的增減持比較平均,合計減持6次,增持6次。2016年至今,只在40塊錢以下減持過2次,其余5次全是增持。(白色為增持,綠色為減持)
即使今年港股熊市,他們不僅一股都沒賣,還增持3次。對著新奧的股價圖,Capital在這只票上長線走勢還是比較正確的。
華潤燃氣
這只票Capital從2014年開始就成了大股東,一年多的時間里加倉6次;但在2015年港股牛市垮掉的期間,減持4次,單看均價有點損失;2016年4月份後,重新再加倉,拿到了2017年9月減持2次;然後在2018年7月起加倉3次(和新奧加倉時期差不多)。
華潤燃氣的股價是這樣的,從長線倉位來看,算是買在左側。
中國燃氣
比上面兩只燃氣股晚一些的是中國燃氣。Capital作為大股東是2016年浮出水面的,撇除2017年11月14日這次減持,Capital從2016年4月15日起,對這只票增持了6次,持股比例達到了9.01%。
直到今年市場實在太差的時候,賣了兩次,從均價來看,這只票至少沒有虧。
中國燃氣的股價是這樣的。
粵海投資
熊市中,另一只浮出水面的倉位還有粵海投資。今年7月持股超過了5%。
股價如下。
如果說燃氣股還能體現外資機構大哥buy and hold的精神的話,那麽Capital持倉第二多的消費股,只能捂臉說LO也有一種精神叫做buy and hope。
新秀麗
Capital從2011年開始,就是新秀麗的粉絲。不過從披露易上的增減持來看,感覺Capital內部大概率有幾個PM在炒這只票;或者像他們這麽大的LO,因為AUM浮動的關系,會對一些倉位也進行調整。
2011年至2014年底,Capital在新秀麗的持倉反複在5%的披露水平線附近徘徊。
進入2015年,感覺看多的PM終於占據了上風,Capital共進行了6次增持,減持是2次,持股比例熬到了8.08%。
2016年,貌似內部PM的觀點又一次出現分歧,全年增持7次,減持5次,增減持的價格區間大約都在22-24這個區間。
2017年內部終於消停一些了,減持只有兩次,其中年底那次賣的價格還挺好。增持是有4次,使得Capital在新秀麗上的持倉從2016年底的10.02%增加到了12.05%。
2018年比熊市更不幸的慘案發生了,新秀麗成為天雷轟轟成員之一,5月24日被沽空機構做空了。盡管不知道哪個PM在5月15號高位賣掉了一丟丟,但Capital在做空當日,持股仍然高達12.9%。在沽空報告出來後,他們第一時間就進入fight模式,增持了快1個點,並且此後又增持3次,持股量達到了17.17%。
讓你知道,大股東就是可以承包下整個魚塘!但是股價,短期走勢就不講了。
最後請欣賞Capital與新秀麗的七年之癢完整版。
周生生
被Capital買成大股東的另外一只消費股,還有周生生,他們2012年三季度就有了很多倉位的;2013年全年凈買入,加倉4次,占上市公司比例達到12.06%;2014年撇除一次小規模的減持外,全年加倉3次,成為周生生占比14%的大股東。
但是周生生的股價並沒有向上啊,連2015年港股那波牛市都沒咋炒起來。Capital也是沒辦法,開始了漫長的出貨行動:除了2015年3月和2017年7月份加了一點點外,2015年至今減持8次,持股比例降到了8.94%。
走到現在股價也不是很好,這只票絕對是高位站崗了。不過跟下面兩只消費的票比起來,上面這兩只都不算啥。
利豐
當我在Capital現時的持倉中發現竟然還有利豐的時候,簡直驚呆了。本來以為這算不算是外資LO可能多少都會存在的Legacy issue,但是翻看了他們的披露記錄,感覺心情很複雜。
Capital確實很早的時候就是利豐的大股東,披露易上能查到最遠的開始,2003年,他們就拿了利豐12%,整個利豐的倉位在2014年末達到最高的13.03%,均價在13塊樓下。
就像很多人說的,會賣的才是師傅。Capital從2005年開始,就對利豐不斷的進行減持:2005年減持五次,持股比例降低到了9.95%,交易價格區間在12.278指18.016;2006年減持8次,持股比例降低到4.92%,無需披露的比例,交易價格區間在16.008至19.637。Capital絕對在利豐上賺了大錢。
不過利豐的故事,在2011年遭到了巨大的挑戰,利豐在5月27日甚至專門發了一份澄清公告,反駁UBS猿猴的唱空報告。
股價也是一路向下。曾經在這只票上賺了大錢的大股東Capital等了一年半,在2012年9月份,重回利豐大股東之列,持股量達到7.61%,差不多18個月的時間里,他們增持了6次,持股量達到了11.04%,差不多重回十年前的高峰期持股量。
但是,利豐的股價並沒有起來,這次殺回來他們的買入均價區間在10.492之13.277;可扛了一年半的股價,卻是越走越低,於是Capital在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7日,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減持,持股比例從11.04%降低到6.94%。
八過沒想到,Capital的PM不知道是不是被降了頭,2015年7月後半年時間里,竟然又增持了3次,持股比例又上升到了9.03%。反正6塊左右增持,2016年至今,賣出去的價格沒超過4塊錢。
現在利豐股價只有1.53,Capital手上還有快8個點,感覺很發愁。
利標品牌
逃不過利豐的坑,Capital顯然也是逃不掉買一送一的利標品牌。利標品牌於2014年7月9日,在香港被利豐以介紹形式上市,只要當時有利豐的股票,就會送一股利標品牌的股票。
利標上市首日就撲街,收盤下跌13.88%,收報1.8港元。Fool me once, shame on u ;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
作為外資大佬,Capital怎麽可能不懂這意思呢。利標品牌上市沒幾天,就減持了1個點。但是好像賣的還是不夠快,截止2015年末時,Capital還持有立標品牌近10個點,盡管此後三年,每年差不多都減持1%個點,但減持速度明顯趕不上股票陰跌的速度啊。
看完Capital這慘不忍睹的消費股走勢,再來澳門看一看他們的手氣會不會好一點。
銀河娛樂
從銀河娛樂拿籌碼進場的時間看,Capital是買在左側低位的,在2018年之前基本都還算是低買高賣。今年下半年,他們加倉四次,我只能猜是不是因為回調了所以他們覺得可以買?
新濠國際
Capital在2013年趁著股價回調時候三次加倉至7.01%,在2014年高位時候減持兩次(跑的還是不夠快啊),扛到2015年四季度在底部區間把剩下倉位減持至5%以下。
然後2018年7月份他們又殺回來了(跟增持銀娛的時間差不多),共增持3次,現時持股比例6.01%。
永利澳門
永利澳門是WYNN旗下的,因為WYNN 2002年就在美股上市了,Capital又是美國公司,看永利澳門的披露時候,我看著都感覺他們炒永利更加順手。2012年三季度至2013年末這一波是踩準點了,看買賣均價就知道啥叫低買高賣踐行價值投資了。
但事情在2015年好像又產生了變化。那年澳門還沒好啊,他們從3月份加倉四次至8.03%,結果港股牛市開始崩盤,又減倉四次,應該虧了不少錢。
然後2016年4月8日至今,感覺他們是不是又有幾個PM盯上同一只票了,總幹這種高買低賣的事,持股量在5%附近徘徊。
到了今年8月底,他們趁著回調又增持超過了5%,攤手。
看澳門還是要看一些宏觀啦,但從Capital近幾年的表現來看,感覺並不是很準。所以很難想像他們在宏觀related的股票上會有什麽樣的表現。
中國鋁業
這票就算是今年1月份開始的,1月到三月底,大舉加倉5次,持股比例達到11.06%,均價幾乎都是5塊以上。
然而,挺了半年,發現不太對,光是8月就減持了4次,10月16號又減了一次,持股比例降到了6.98%,賣的均價沒一個超過3塊5的。
中國宏橋
也是2018年1月份買入的,扛到9月末賣了一點,慘。
洛陽鉬業
也是今年1月份買入的,不知道這個PM在當時產生了什麽樣的thesis,大概5.8建倉,扛到八月份,3塊6賣,你們誰要。
瑞聲科技
這只票啊,有著跟利豐差不多的經歷。Capital早在2012年就是大股東,密密建倉直至2014年7月,共加倉12次,均價低的有30塊,高的也才51塊,不得不說作為LO還是有長線眼光的,直接拿了快20個點。
而從2014年11月到2016年9月末,這近兩年的時間里,除了15年牛垮了的時候稍微買了點,Capital這兩年的時間里,基本就在做減持,減持價格也很好,低的41,高的86。持股比例降到了7.96%,應該是賺了不少錢的。
而2016年11月末至2017年末,這一年時間里,瑞聲遭遇了2次不同沽空機構的不同沽空。Capital在5月12日第一次沽空後,賣了一點點;在6月6日第二次沽空後,加倉兩次。跟新秀麗一樣,大股東在這個時候,就是要fight!最終成功於9月份後高位賣掉近2個點。
寫到這里,可以看到Capital在瑞聲的投資,無論順境逆境,都還是賺了不少錢的。但明顯2018年並不是2018的幸運年,股價跌的慘不忍睹。盡管Capital從6月末開始7次增持,持股比例從12%上升至18.01%,但瑞聲這股價從100塊買到了76塊,還是撐不起來,氣的不知道哪個PM在10月10號率先剁手,減持了一點點。
不過沒關系,Capital是長線投資者,短期那都不是事兒!
金蝶國際
2012年開始成為了大股東,2013年開始減持,當年這一波肯定賺了錢。在2018年港股這個熊市中,Capital於8月份沖入金蝶,加倉5次,現時持股9.2%,看著不像短期要撤退的樣子。
香港寬頻
看這只票的時候覺得很牛逼。你看Capital是2015年3月進去的,7月份港股牛垮了的時候,他們的股價也沒跌多少,等到2016年4月減持的時候,還有的賺。
因此看到Capital從2016年9月份至今,共增持7次,現時持股比例達到10.04%,即使今年的熊市,今年股價表現真是給力。
中國鐵塔
今年的IPO,我了解不多,只能說看著操作,maybe又是幾個PM拿了的?
PICC
這是今年3月份成為大股東的票,建倉價格在13塊樓上,一個月後就被賣了一波,持股量一度不到5%。
但是7月末,又被8、9塊錢買回來了。嗯,人家大fund,PM辣麽多,觀點不同不足為奇。
中國農行
Capital在2012年9月份共持有12.04%的股份,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一共用了11次,才減持至5%以下的持股。今年3月份,Capital又重新回到了農行大股東的隊列中!
中國航信
這只票還算長臉啦,2017年初建倉的,今年還加倉三次,直到8月份才開始減持一點。
看到這里,小夥伴表示Capital挑股票的一些思路還是比較有意思的,比如中航信和PICC,這倆都是比較容易出長期複合增長率的品種,行業結構相對穩定,雖然短期爆發不現實,但五年靜悄悄給你翻一倍不是不可能,現在估值低,趕緊去研究下。
複星醫藥
這票從2014年末,就幾乎屬於加倉、加倉、加倉的狀態,直至2016年9月底,持股比例高峰期達到13.04%。隨後就幾乎開始了減倉、減倉、減倉的狀態,現時Capital持股比例為7.01%。
領展
今年1月末建倉近7個點,中間見了一丟丟又加了一丟丟,現在持股6.04%,熊市中配點收租股,還是可以的。
以上為Capital今年持股超過5%的公司,而今年持股量低於5%的港股企業有6家,公司主要集中於消費及李嘉誠。
長實
2016年初,舉牌三次成為大股東之一,兩年時間里,基本低買高賣賺錢走人。今年年初又買到超過5%,不過一個多月時間里就走了~~
電能實業
這麽多年都是高買低賣,我只能再把“可能不是一個PM在炒這只票”搬出來了。
藥明生物
一買一賣,簡單粗暴,賺錢了。
創科實業
炒了兩波,都很直接,賺了賺了。
九興控股
理由同電能。以及他們的消費猿猴或者PM對中國的消費市場,是不是有什麽誤解。
恒安國際
熊市時候,連姨媽巾也不靠譜啊,虧了點點。
好了,外資大哥第一擊完結。
今年的II投票,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既是新財富嗝屁後的第一次投票,又是米菲兔施行後的第一次投票,還是2017年全球大熊市後的投票。猜也能猜到,II趁著歷史關口又雙叒叕改規則!!!
之前我們說過,最看中II的是每家的IBD;猿猴排名高,方便IBD去忽悠客戶:來我們家做生意,一條龍服務最厲害的!在還有新財富的時候,國內猿猴一年奪冠,便能走上千萬年薪的康莊大道,海外猿猴II拿個冠軍雖然沒有啥經濟上的變化,但也有利於換工作or拿counter。
今年好了,II規則大變:每個行業先選八個平臺按照星級打分,然後再選猿猴。猿猴真是內流滿面:是不是付錢的投行跟II 串通好,讓資本主義也走集體主義路線了呢,放低個人,突出公司,排不到好名次就要砍工資呢?
另一個很要命的變化是今年的算法。除了按AUM計算票數,還為米菲兔新增了按傭金計算下票數;以前抓大LO就能拿第一,今年還要纂牢HF,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才能拿冠軍。這是引導大家多服務IRR高的客戶啊!
反正已經有投行指引猿猴,以後寫報告少寫這些幾百頁的,能欣賞這樣報告的客戶給不出來錢,能給出錢來的客戶也不太需要這麽長的,你們要多出三句話說清楚、能馬上交易、還賺錢的call,每個猿猴都要更高、更快、更強!
但這都不是最慘的。2018年是老天不給飯吃的罕見熊市啊,全球市場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二級狗們大熊市里吭哧吭哧一年到頭,最後只能靠各位老板的五星好評得以安慰了。所以,今年延續往年傳統,為大家拉票啦。
根據過去幾年大家的反饋,今年我將打call猿猴及板塊列表說明了,供大家參考。
先從宏觀說,去年實體經濟這內憂外患的情況,想想就是淚啊。但為啥美資投行MS卻一反預期,讓客戶趕緊掉倉來重倉中國呢,不怕川普發推懟你們麽?除了SEC監管觀點外,還要靠敢說大實話的猿猴吶,比如經濟師有邢自強Robin Xing,策略師又有Laura Wang。
作為“市場所有大行里唯一還在認真做研究、有新意的經濟學家”(quote買方大佬),Robin Xing的底氣來自接地氣的調研及紮實的數據,任貿易戰再大,研究事實就擺在那里:全球產業鏈哪能這麽容易搬,天天打架美股怎麽可能不軟,川普還能不回來好好談判;加上國內保增長措施不斷加碼,人民幣升值(因為別人家的央媽更鴿啊),去年EM已經跌成狗,策略配置角度,外資一定會買買買,經濟學家的角度看,2000億美元流入中國市場是有支持的。然後YTD的表現,大家都看到了。
跟Robin一起打組合拳的就是MS策略團隊中國策略師Laura Wang及新興市場策略師Jonathan Garner。這是去年II策略團隊的冠軍,2018年盡管市場不佳,但MS策略團隊預測還是相對準確,全年持續看空大盤,並從1月份就提示投資者股市有回調風險。最漂亮是他們在11月捕捉到積極信號,12月果斷上調中國股市為超配:A股的老鄉別怕,MS唱一嗓,700-1250億美元的資金都會來,堅持住!記得打個五星好評哦,連香港媒體也是這麽覺著的。
在為行業猿猴拉票前,要再說下去年市場上的變化,比如Citi內房天王Oscar Choi從sellside轉去buyside了,所以Citi也迎來了新所長,消費猿猴Wei Xiaopo。今年Citi China Research拉票的重任也被魏所抗了起來,多多支持呀。
除此之外,在Asia Money所向披靡的CLAS-Citic今年也加入了II的評選(畢竟去年IBD做的那麽好,不能浪費),也請大家多多支持他們在Overall China Research及Overall Hong Kong Research的五星好評。
下面來為行業猿猴打call,買買買的消費板塊,領跑者竟然是男人。在賣方做了16年的魏所Wei Xiaopo,多年來關註全國人民的剁手和你的倉位,秉承工匠精神,胸懷詩與遠方,堅持差異化的金融文學創作,每年II個人投票數超400,可謂整條街上最堅守的那個仔。
堅守的原因我覺得很多:百頁巨著的報告,魏所寫了,愛吃火鍋的我讀完了;開上幾百個會,也是日常;平時還要沒事跑跑步,帶帶娃,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工作與家庭的平衡,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拼。盡管魏所個人今年啥也沒練,被投訴說拉票形式太單一,但至少Citi的全員健身效果,市場有目共睹呀,希望II明年能夠增設“最佳強身健體”團體大獎。
消費界中另外一條靚仔就是JPM的Kevin Yin。這也是一名馳騁戰場超過16年的老兵:有格局,善分析;摳細節,愛模型;繪藍圖,接地氣;談邏輯,講故事;有情懷,還不油膩;基本面分析與草根調研,樣樣都很行。
對於買買買的心得,Kevin哥是將日常融於工作,春節回家過年,不忘出報告《1 CNY in 4 Cities》,並且附件配上語音書,時尚時尚最時尚的;新春展望,也代大家《給未來的5大問題》,看看主推的票,蒙牛,神州,茅臺,海爾,李寧,一個讓你錢包越來越鼓的猿猴。
說完街上的靚仔們,就要來說街上one and only的Macau Queen,來自DB的Karen Tang。2018年下半年,澳門VIP放緩,junket生意剛開始難做,女王第一個跳出來downgrade,女人炒股票快準狠絕對帥氣。也讓我不禁思索,到底是winter is coming,還是queen is coming。到了12月,看看新酒店Morpheus開張這人氣火爆的,女皇叫買新濠,至今升幅35%,獲贈別名:澳門女財神!
下面,我們進入苦逼行業但猿猴牛逼的類別。先說MS看Banks的Richard Xu,新經濟蓬勃發展,十年如一日勤奮看中國銀行的賣方資深猿猴寥寥無幾了。比堅持更稀有的,是Richard始終如一的勤奮和犀利,2018年在行業普遍預期央媽寬松的時候,他勇敢喊出“不會松,不該松”,too early is wrong,正是對timing的精準把控,成為MS預測跑贏大盤的金牌輸出。
Banks另一位五星好評小哥,是來自DB的Jacky Zuo。熊市在哪里?熊市就在Jacky跟蹤的Fintech里,這個剛形成氣候沒兩年的板塊,去年整體就跌了50-70%,但只要股票選的好,一樣能賺錢,堅定看多樂信,YTD股票已經上漲40%;順著Fintech再看看租賃和AMC,抓住中銀航空租賃,去年至今70%的收益是要上天吶;以及小哥哥悄悄說,我還及時給客戶大大們提示了AMC風險,沒虧錢的千萬不要忘記我。
看完銀行說保險。首先浮現在大家心中的一定是CS的Charles Zhou,年紀輕輕當上head,把這麽枯燥的行業看得這麽風生水起,蟬聯多屆第一,真是不容易啊。今年Charles可以說是為了個人榮譽而奮戰。本來以為用個人愛攀登高峰的照片做招牌,應該能收獲一片好評吧:
結果今年被客戶調侃:你是不是用去年的照片忽悠我啊。要我說呢,爬山拉票的先天性劣勢在於,你這山頂上包的太嚴實了,不能形成病毒式傳播。不過言歸正傳,雖然人家露的不多,人家call的準吶,隨手舉個最近的例子,年初開推中國人壽,YTD27.4%,什麽叫做make the right call at right time。
第二位保險猿猴,是來自Citi的Michelle Ma。雖然Michelle已經在Citi踏踏實實看了六年保險,今年是她首次扛起大旗參選II Asia,小馬同學的勤奮是行業里有目共睹的,18年她的報告頁數、路演會議數、工作時長保險行業里應該很少有人出其右了。
從工作成績上來說,小馬同學17年底獨家力推了遠東宏信是去杠桿環境下贏家的投資角度,18年股價逆勢增長了20%。今年一月初,小馬出了份200+頁的全行業報告首推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都有非常不錯的漲幅,歡迎大家去給她打電話聊股票喲。以及答應我,一定記得給認真踏實的後起猿猴五星鼓勵啊。
來自Daiwa的Leon Qi也是蝸牛妹很欣賞的一位猿猴。Leon擅長讓市場拿住幸福,比如他去年最重要的call,就是讓大家多買AIA的股票,真是小確幸吶,股價走勢堪比愛馬仕,一票在手,年年升值創新高。而且對AIA深度分析的報告,還被HKSFA評比為香港公司研究冠軍,差不多就是我們公號界的十萬加!
除了像AIA這樣的長期機會,去年年底call的國壽,也讓投資者收獲了響當當的開門紅,從熊市中V型反轉。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這位,保險分析猿里最懂銀行,銀行分析猿里最懂FinTech,FinTech里最懂保險的分析猿!
跟銀行、保險這些相對穩健板塊比,去年熊市最傷的板塊是汽車啊。我們首先要說CS的Wang Bin,斌哥可能是香港汽車行業里唯一一個黨員猿猴,接下來就是教學時間,看斌哥如何通過對黨性及國家政策的解讀,踩準行業拐點。
當別人都在機械的念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斌哥看到的是政府已經悄然變成了恨鐵不成鋼的超級虎爸,自己這國企孩子,去年不下手,難道要留到豬年春節麽。所以早在2018年4月份,就把全部汽車合資企業的汽車評級全部降低,邏輯就是相信國企會破釜沈舟,把合資企業內的股份賣給老外,再也不做躺著數錢的國企了。後來你們也看到了,第一家出售股權的華晨中國,公告當日股票跌了26%。
來自UBS、人稱PG One的Paul Gong,今年改稱Paul Gong II,變身中環吳亦凡,為大家rap一曲:我們團隊有顏值但這不重要,我們的研究才是讓人尖叫。拆了特斯拉算是吃個半飽,拆了電池再來一輪徹底的比較。引用哈佛和清華的論文做註腳,我們的需求分析絕不是捏造。不指望次次都說準股票,堅信價值投資絕不騎墻亂跳。從全球專家采訪到街頭草根盡調,我們的態度把幹貨來打造。各位親們煩請投我們一票,五顆星是我們最愛聽的音調。有什麽吩咐我們可以效勞,郵件微信電話都能把我們找到。祝各位豬年常賺常笑,瑞銀汽車還有很多產品會來到。Yo,check it out!
真心呼籲推票郵件中,附上rap的mp3,謝謝。
來自Citi的猿猴Jeff Chung,是經群眾推選提名的五星猿猴。人民群眾表示,在行業景氣度這麽低的年景里,Jeff一年到頭都只有勤奮二字持之以恒:電話會一周辦七場,點評一周發上十幾條,報告的密度也很高,就說今年2月份,中間隔了個春節假期,他的報告都發了17篇。沖著勤奮勁兒,我必須要投他一票!
以上說的都是勤奮努力型的牛逼猿猴,下面我要說的幾位猿猴,除了工作努力,還有個更大的優點就是用心栽培下面小朋友,比如地產板塊,來自DB的Jeffrey Gao。請大家不要被這位猿猴的娃娃臉欺騙了,Jeffrey已經入行十幾年了,是個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愛家顧娃、因材施教的好老板。
Oscar走後,看內房跟誰呢?當然是DB的Jeffrey,我們憑實力、以call說話。2017年Jeffrey首次覆蓋新城和奧園,股價從1塊漲到了7塊;11月,當大家只敢抱團大盤股的時候,Jeffrey強推優質中盤股組合,融創、新城、龍光、合景泰富、旭輝這中盤五虎將從反彈了50-70%,甩了大盤股一條街;2019年初,再推融創和雅生活,兩周股價漲幅接近20%。這選股能力和行業影響力,我只想說大家2019年也要跟緊了啊。
不過我覺得更難能可貴的是,作為老板,Jeffrey也肯教團隊自己的選股方法論,也為市場培養出不少人才,包括下一位要打call的地產猿猴,來自MS的Elly Chen。
今年賀歲投研報告票房冠軍非Elly莫屬。2019年1月2日出爐的大報告唱響了內房股沖鋒的號角,首選的新城龍光旭輝萬科全部強勢上揚(參見下圖),春節後首次覆蓋融創也立竿見影。找牛票,請投Elly一票!
進入Basic Materials行業,首先來看剛從DB轉會至UBS的James Kan。James霸占德銀一哥的稱號已有多年,稱其為一哥主要是工作實在太勞模,這從他一年比一年少的頭發就能看出來;自己努力之余,也為公司培養出關註商品動態及價格的團隊,他的團隊成員現在也是散步在名列前茅的投行中,比如DB的現掌門Sharon Ding。
咳咳,到了新東家,James依然是好好挖掘新機會。在熊市洗禮後,他最新的call是做多兗州,除了估值提供巨大安全邊際外,也是看好公司的運營改善,所謂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反而James提示投資者神華合並後的執行風險,一位很有反向思維能力的猿猴。
另外一位行業猿猴是來自MS的Rachel Zhang。據說她培養出可能是大摩最容易被挖角RA的一組,Rachel在緊跟行業趨勢的同時還非常善於培養調教年輕人,做出來的財務模型和行業數據也深受買方好評。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Rachel值得你手中神聖的一票。
Oil & Gas板塊,介紹下來自MS的Andy Meng及Jack Lu,兩位推油,但不油膩的猿猴團隊。2018年MS是街上第一家call中石化會有高股息派送,去年年底在市場都擔心中石化原油交易損失會不會是個雷的時候,Andy果斷在股價錯估時,直接拍桌子推薦買入中石化,論一個股價的大V的出現。
Jack Lu是一個多空都call的準的猿猴,track record不怕考驗:2016年年中強烈看空的多氟多,及2017年初看空的國軒高科,股價都是應聲而落;2018年強烈推薦當升科技、同時不看好杉杉股份,當升科技全年跑贏杉杉80多個點,跑贏深證指數40多個點。從產業鏈角度進行覆蓋分析,加上調研頻繁、數據分析詳盡,你說怎麽call不準。
另一位在今年扛起板塊大旗的,還有十年磨一劍的Citi中國油氣首席Toby Shek。如果你從去年年初就聽了Toby,買入中海油,那去年業績基本不用愁了。當時股價11塊,Toby看好的理由,除了油價在10月前一直往上飆外,Toby也看準了海油中長期產量提速帶來利潤增長;盡管油價在四季度下滑,但中海油的股價仍然很有動力,現在股價14塊,差不多也有30%的回報。
醫藥板塊,來介紹下CLSA-CITIC的David Li。行業是過去幾年很多投資者看好、並賺了不少錢的,所以可想而知David在18年中,頂著熱情的市場,提示行業政策變化可能導致的危機時,並在9月份領先市場下調評級時,面臨了多少壓力。
在CLSA-CITIC參選II前,David可是包攬了2018年Asiamoney和Thomson Reuters的各種第一,預祝今年II也有五星好評。BTW,他們PS了Grey’s Anatomy的海報,猜猜McDreamy是誰!
最後一位猿猴,很難用某個固定的行業來束縛他。Citi的Alex Chang,對比同行堪稱猿猴中的戰鬥機,所看行業跨度之大:從飛機、火車、挖掘機,到Laser,OLED,Robot,他都看。而且不是泛泛的看哦,每個行業可都是力求做到街上最深度的研究報告。
關鍵Alex這團隊,只有兩個人,去年出了五分行業深度報告(幾乎每篇都是100頁+),新覆蓋了8家A股和美股公司,每日為客戶盯盤近40家A/H/美股公司,說街上效率最高,我都覺得太謙虛,值得一個辛苦的五星好評。
今年的拉票環節,新增為上市公司IR拉票,想推薦下遠東發展(35.HK)的IR小姐姐Venus Zhao,勤奮程度不亞於二級狗猿猴們。今年是Venus在遠東發展深耕的第五年,2018年參加了10次投資者企業日,全球各地NDR近200場;除了與小一百家股東進行持續性溝通外,潛在投資者溝通超過4000個,並且Venus帶領的IR團隊還不遺余力的讓市場和公眾更好的了解公司。
比如官微就發了314篇文章,帶了兩百多投資者參與反向路演,還有各種媒體及高管訪問,新聞界的媒體報道近千份。絕對的五星好評!
Bili IR Juliet Yang可以說是中概超級大錦鯉,不僅人美,更是旺票:去了網易,丁爸爸股價翻倍,股價350時轉身離開加入BILI,上市股價至今60%+,中概掙錢,請認準Juju!
參選人數實在太多,本文難免遺漏,希望諒解,也預祝大家今年都能取得五星好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