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B股午後急插 拖累A股
1 :
GS(14)@2016-10-18 08:06:40【明報專訊】受上證B股下午2時後突然大跌所影響,A股昨日插水0.74%,上證綜指收報3041.17點,是9月26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B股收市則錄得6.14%跌幅,是1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深證B股情况類似,但跌幅相對較細,最多跌2.82%,收報跌2.4%。
B股曾挫逾6% 成交大增
上證B股昨日早段還較平靜,但下午開市不久便瘋狂下跌,最高一度插水6.74%,成交量也大增,連帶影響之下,A股於下午差不多時段亦受拖累而轉跌。由於上證B股是用美元為主的外幣進行交易,故分析普遍認為,是人民幣近期的大幅貶值及昨日匯率再挫,觸發B股大跌。
不過,內地券商東興證券的報告卻認為,匯率變動因素可能只是大背景,導致B股急跌並帶動A股下挫的直接原因,與上周五(14日)國稅總局就配合國際間打擊利用海外帳戶逃避稅行為而推出公開徵求意見稿較有關係。報告稱,意見稿推出令部分海外違規資金或避險資金從B股逃走,鑑於B股交易量小、股票集中度高的特點,小量的資金離場已經可以帶來很明顯的指數波動。
另一方面,華泰證券認為,B股總市值遠不及A股,而且投資者結構與A股有很大差異,B股散戶主要是境內持有外幣的投資者,所以B股變化對左右A股交易其實影響甚微,最多就是心理上的影響。
國稅總局報告或促成B股被沽
B股是內地專門為國外投資者而設的股票市場,其中上證B股主要以美元交易,深證B股以港幣交易,2001年B股開放予境內投資者以外幣投資,但近年來隨着QFII、滬港通等等市場開放政策出現,B股的角色與功能愈來愈模糊,成交也低迷,雖然過去也嘗試透過B轉H去進行改革,但只有當年的萬科和中集較受關注,B股「小眾市場」之勢未有因此而扭轉。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10&issue=20161018
中國外儲大減3,600億逾5年新低 受走資美債價跌拖累
1 :
GS(14)@2016-11-08 05:39:31■市場估計,人幣面臨持續貶值壓力,內地外儲將持續下跌。 資料圖片
【本報訊】人民幣資金持續流走,加上美國加息預期下,美債價下跌,令手持不少美債的中國官方外滙儲備,上月錄得自今年1月以來最大跌幅,跌近457億美元(約3,565億港元)至3.12萬億美元,續創逾5年新低,分析認為,未來外滙儲備將會持續下跌。記者:周家誠
中國外滙儲備已連跌4個月,人民銀行公佈,10月外滙儲備3.12萬億美元,較上月減少457億美元,屬2011年3月以來最低,跌幅亦差過預期。而中國去年外滙儲備下降逾13%,其中12月單月曾錄下降金額逾千億美元的歷史紀錄。上海商業銀行財資市場處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外滙儲備下跌除了是因為資金流走,美國債息因應加息預期升溫而上升,令債價下跌,亦促使中國外滙儲備賬面值減少。
人幣貶值 外儲料續跌
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兼研究部總經理廖群表示,10月外滙儲備下跌與人幣貶值同步,主要原因是市場預期美國將在12月加息,美元在10月突然轉強,導致中國資金大幅外流。廖群指,美國進入加息周期,在未來2至3年內,人幣都面臨持續貶值壓力,外滙儲備預料仍將持續下跌,不過人行會控制人幣貶值幅度,美國亦會控制加息步伐,因此人幣不會出現急速下跌。他又稱,雖然中國外儲已跌至3.12萬億美元,但仍非常足夠,不會影響人行維持人幣滙率能力。人幣近日面臨持續貶值壓力,截至昨晚9時,離岸人幣價格(CNH)稍貶0.2%(或124點子),至每美元兌6.7852人幣,中銀香港(2388)電滙價報每百港元兌87.1人幣。在岸人幣價格(CNY)則貶0.26%(或176點子)至6.7741。林俊泓解釋,昨人幣貶值主要是反映環球避險需求下跌,因為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莉當選機會增加,未來局勢有望較為穩定,故此作為避險貨幣之一的日圓現沽壓,由於日圓亦是人幣CFETS指數下的重要組成貨幣,故此人幣亦跟跌。美滙指數暫時止跌企穩,昨早人幣中間價再跌穿6.77,短期人幣滙率仍受壓。若以特別提款權(SDR)計值,10月外滙儲備為2.27萬億SDR,較上月微增29.84億SDR,上月則減158.65億SDR。10月底儲備資產中,黃金儲備稍升13萬盎斯至5,924萬盎斯,惟折合價值753億元,較9月底781億元為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08/19826288
地產股拖累 ADR跌近200點 港股恐考驗22000
1 :
GS(14)@2016-11-08 05:50:01■樓市加辣,不利地產股與整體市場氣氛,恒指恐下試22000點。
【本報訊】樓市加辣兼美國大選在即,恒指考驗二萬二關!政府突然對樓市加辣,不利地產股與整體市場氣氛,加上美國大選周二舉行,在不確定籠罩全球下,恒指短期內料失守22400點,甚至進一步下試22000點。記者:余倩敏
美股連日向下,在美上市的港股預託證券(ADR)上周五全線跌,以地產股最弱,新地(016)及恒地(012)ADR較港收市低2.2%及3.6%,恒指今早料低開197點。政府上周五突針對樓市加辣,將雙倍印花稅劃一上調至15%。德銀相信本地地產股短期會受壓,當中以新地(016)及信置(083)最受影響,因新地被視為行內龍頭,而信置業務則單純只有本港住宅地產,而且股價表現極受大市影響。觀乎過去三次涉及印花稅的辣招面世前後,恒生地產分類指數均向下,惟下跌不久便會見底回升。以2010年為例,額外印花稅於11月19日正式宣佈前,市場已預計政府會出招調控樓市,故恒生地產分類指數在11月8日已開始見頂回落,但在11月23日,亦即措施宣佈後四天,指數便已見底。而2013年的一次加辣,恒生地產分類指數自1月底加辣前的高位起計,約兩個月內累跌14%後便見底。
牛證街貨仍佔多
雖然地產股並非恒指重磅股,但新地是年初至今第二大升幅股份,期間貢獻恒指95點升幅,相當於大市12.5%升幅。展望後市,華金研究(國際)研究總監陳鳳珠認為加辣會拖累地產股下跌,恒指今料失守100日線(處22452點)。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亦指,政府加辣連同美國大選選情激烈,恒指有機會下試22400點之下。
值得留意的是,恒指倘失100日線,技術上,下關要看22200點。以今年2月份低位與去年4月大時代高位計,按0.236倍黃金比率分割,恒指下一支持位處22217點。牛熊證分佈上,根據瑞信資料,坊間牛熊街貨分例為62:38,預示大戶有誘因進一步殺牛質低大市。目前恒指牛證重倉區處22400點至22499點,下一重倉區則處22000至22199點。跌市下,散戶情緒持續惡化,本報散戶調查顯示,看好後市的散戶指標,由前周的-3.57降至-6.2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07/19825137
憲改失敗恐拖累歐經濟意8銀行面臨破產
1 :
GS(14)@2016-12-04 17:34:06意大利今舉行憲法公投,早前民調顯示否決機會較大,有經濟學家警告公投一旦不獲通過,不只是意大利,整個歐洲的銀行業界都會再度陷入破產危機。宏利資產管理執行總監兼首席經濟師葛琳(Megan Greene)認為,如意大利政府修憲失敗,除會令總理倫齊下台、引發政局動盪外,「最大危機其實在於銀行業界」。她指出,意大利銀行若再面臨破產,歐洲亦會受影響,而且倫齊為救當地銀行,或會無視法例並大幅削弱銀行公會權力,即是將金融海嘯後唯一能夠落實的改革措施毀於一旦。葛琳又指,「投資者未必再對公投失敗後政局不穩的意大利有興趣」,若他們停止向意大利最弱勢銀行「泵水」,當地銀行業都會陷危。目前弱勢銀行都是靠同業、資產管理公司及保險公司今年初設立的50億歐元(414億港元)基金續命。據《金融時報》早前引述意大利官員及資深銀行家消息報道指,當地至少8家銀行會因公投遭否決而面臨破產。然而,意政府大派定心丸,指公投失敗不會影響歐洲經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4/19854550
A股V形反彈 商品期貨跌停 分析:中央棄守6.5%增長消息拖累
1 :
GS(14)@2016-12-27 12:02:13【明報專訊】港股繼續休市,A股則進入今年最後一周交易,滬指昨日出現V形反彈,不過商品期貨卻再現「黑色星期一」,多個品種跌停。分析指,國家主席習近平放棄6.5%增速底線是下跌原因,而A股尾市反彈,則可能是反映相對商品,市場對股市仍不至於非常悲觀。
明報記者 顧冷冰
彭博上星期五引述消息人士指,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表示, 如果實現內地經濟增長6.5%的目標帶來過多風險,就不會堅持有關的增速底線。報道又指出,小組會議成員認為,只要就業穩定,即使經濟增速放緩,內地經濟仍然會維持穩定。
尾市倒升 惟兩市成交進一步下滑
擔憂內地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滬指開盤已跌破3100點,早盤曾跌1.3%,收市前半小時出現反彈,收市倒升12點,報3122點。深成指曾低見10,062點,跌1.35%,尾市亦倒升,收報10,233點,升33點。基建股和中資金融股成大盤拉升主力,中交建、中鐵建和中鐵分別升8%、2.6%和1.7%,中國建築升3.6%。保險龍頭國壽升2.6%,平保升1.1%。不過,兩市成交進一步下滑,滬市成交1705億元(人民幣,下同);深市成交2076億元。
商品期貨市場卻遭遇「黑色星期一」。有色金屬板塊商品全綫下跌,滬鎳跌停,全日收市下跌7%,滬鋅和滬鉛分別下跌6.4%和4.9%。黑色金屬板塊中,焦煤、焦炭分別下跌6.4%和5.9%,至於橡膠則下跌5.1%。
適度下調可減「放水」依賴 利好後市
對於A股尾市倒升,有內地分析師認為,V形反彈並沒有成交量的配合,無大型資金入場,但反彈反映了市場自救的力量,也為A股劃出底部。有分析指出,適度下調經濟增速目標,有利於減少經濟增長對貨幣政策放水的依賴,令經濟發展更健康,利好後市。中國國家統計局今日將公布中國11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市場預期繼10月增長9.8%後,利潤增速應會保持強勁,反映PPI上升的正面影響,亦是今日A股尾市轉好的原因之一。
本周是今年最後一個交易周,短期資金面仍然緊張。另據統計,2016年最後一周滬深兩市限售股上市數量達103.99億股,以上周五收市價計算,解禁市值為1694.08億元,解禁規模為今年最大;2017年1月份的解禁市值也達3700多億元,將對本周市場形成較大壓力。業內分析,市場資金面年底緊張狀况將給投資者造成心理壓力,適宜觀望。也有內地券商認為,3100點以下,仍然是投資者分批撈底好時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91&issue=20161227
脫歐拖累英鎊跌穿10算
1 :
GS(14)@2016-12-27 12:31:04英國脫歐公投後近半年,從「脫歐」到「留歐」,再發展為「硬脫歐」與「軟脫歐」之爭。這個出乎意料的公投結果,痛擊英鎊滙價,令英鎊曾創31年新低,見1.1752,英鎊兌港元步入「9算」時代。英國經濟如履薄冰,適逢明年歐洲大選年,再度醞釀大變,全球政經前景被不明朗因素籠罩。
歐盟前景不容樂觀
英國2016年6月23日舉行脫歐公投,脫歐營陣以51.9%得票率險勝留歐陣營的48.1%。英國首相卡梅倫於脫歐公投後宣佈辭職,改由內政大臣文翠珊接任,成為英國第二任女首相。文翠珊表明2017年3月前壠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向歐盟提交退出申請。與此同時,德、法、荷蘭等國明年舉行大選,歐盟政經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滙控(005)表明無意遷冊,維持總部設於倫敦。該行主要依賴海外收入,英鎊貶值利好股價上揚,滙控倫敦股價今年內累升逾24%,跑贏期內只升3%的滙控香港股價。英鎊兌美元自脫歐後下跌,今年內累跌近15%(截至12月16日止);英鎊兌港元期內跌幅更達16%,最低曾見9.2396港元。英鎊今年10月7日遭遇「黑色星期五」,兩分鐘閃跌近7%至1.1752,創今年低位。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指明年3月脫歐談判結果難料,但將左右英國和歐洲經濟去向,雖英國公投後令民粹主義抬頭,加上歐洲多國舉行大選,但未至於引起歐盟解體。預測歐元兌美元明年上半年或跌穿「1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7/19877588
東芝3日跌近四成 拖累債權銀行股價
1 :
GS(14)@2016-12-30 08:09:33【明報專訊】日本東芝股價連續3日大跌,昨日再挫約17%,自周二早上東芝發布盈警以來,股價已跌近四成,市場擔心東芝在子公司Westinghouse的虧損撥備將令公司出現資產虧損,導致相關銀行要參與債轉股,拖累其債權銀行股價下跌2%至4%。
東芝:暫不宣布確實虧損數字
外界擔憂東芝財務狀况,其股價跌勢持續,昨日跌約17%,至257日圓,據《金融時報》報道,投資者已逐漸消化東芝須為美國核能子公司Westinghouse的數十億美元虧損撇帳的消息,但連帶影響下,日本大型銀行表現下滑。三井住友信託因在東芝持股比重較高,昨日股價跌4.1%,市場擔心銀行要參與東芝的債轉股或其他重組方案,日本金融集團三井住友金融、三菱日聯金融和瑞穗金融股價跌1.9%至2.5%。東芝拒絕發表相關評論,並表示明年2月前不會宣布虧損的確實數字,現時只會留待分析師及投資者猜測。評級機構穆迪表示,東芝仍在評估虧損的確切金額,但公司財務指標有機會進一步惡化,導致出現負資產,所以將東芝評級由B3降至Caa1。
穆迪憂財務指標惡化降評級至Caa1
現時東芝能否應付大額虧損將取決於銀行是否願意持續提供資金支持,穆迪認為,相關銀行會否支持東芝仍是未知之數。近年日本銀行已多番為東芝紓困,三井住友銀行日本分析師Shinkro Nakamura估計,三井住友信託、瑞穗和三井住友金融旗下三井住友銀行已分別向東芝提供超過10億美元無擔保貸款。德意志證券分析師Yu Yoshida認為,東芝因資產虧損而出現的流動資金短缺較生產成本上升的影響嚴重;他預計,日圓疲弱可為東芝的快閃記憶體業務帶來強勁的利潤。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35&issue=20161230
索羅斯堅持唱衰特朗普 稱與華打貿易戰必敗 拖累股市
1 :
GS(14)@2017-01-21 12:03:38【明報專訊】被指在美國大選後於「特朗普升勢」中幾周內損失近10億美元的「金融大鱷」索羅斯估計,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正準備與中國展開貿易戰,但他將會失敗。他預期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前所未有,金融市場將步履蹣跚。
索羅斯形容特朗普為「冒牌貨、騙子及潛在獨裁者」,稱無法預測特朗普就職後將如何行事,因為「他本人實際上還沒有想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正準備與中國打一場貿易戰」,預料這場貿易戰將會對歐洲等地造成「非常深遠」的影響。他說:「我確信他將會失敗,不是因為包括我在內的一些人希望他失敗,而是因為他的主張本身就自相矛盾,他的顧問……以至內閣已體現了這些矛盾。你不可能一邊打貿易戰,一邊維持國際體係良好運作。」
批政策主張內閣現自相矛盾
他認為特朗普的舉措,反而將「大大有助於中國獲接受為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特朗普所起的作用,甚至會「超越中國靠自己力量所能做到的」。他表示,由於政策不確定性是歷來最高,「我認為市場不會有很好的表現」。他說:「市場預期特朗普將放寬監管與減稅,這一直都是夢想。」至於特朗普提出的徵收邊境稅、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TPP)及其他政策,索羅斯認為其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未明。
稱英歐會重修舊好 歐盟「有得救」
他預期「隨着美國在捍衛開放社會方面對世界的有利影響減弱」,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將會改善。他形容歐盟當前日益分裂,未能有效運作,但估計英國最終可能尋求與歐洲重修舊好。他說,雖然現在英國的經濟未如預期差,但隨着通脹降低了生活水平,英國人將會意識到「脫歐」公投是一場災難。他認為英國首相文翠珊的內閣已非常分裂,文翠珊「不可能繼續執政」。他甚至預期英國與歐盟的關係可能如小說般發展,比如英國「可能在一個周五晚上離開歐盟,在周末又重新加入,至周一早上一切有新安排」。他認為如果歐洲分裂,後果將非常可怕,歐洲目前正朝這錯誤方向推行,但「我認為它還有得救」。
股神唱反調﹕全力支持特朗普內閣
至於在「特朗普升市」中賺到盤滿砵滿的「股神」巴菲特則與索羅斯大唱反調,表示自己「鼎力」(overwhelmingly)支持特朗普所選的新內閣。雖然巴菲特過去一直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參選,並攻擊特朗普不肯公開稅單。但特朗普獲勝後,巴菲特隨即向他示好:「我支持任何一位美國總統……我們需要一個團結的國家,他值得所有人尊重。」
他昨表示:「無論誰當總統,我都會一樣支持。就像CEO,應有能力選擇人才幫助你管理,如果他們失敗了,那就是你的錯,你必須換人,調動內閣成員或作其他改變。」特朗普昨在就職前表示,新內閣齊集最聰明的人,在歷屆政府中智商最高。不過迄今並沒有任何科學研究,統計美國歷屆內閣官員的智商。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034&issue=20170121
外圍拖累 港股恐紅盤低開
1 :
GS(14)@2017-02-02 02:31:41■港股今日未必能夠紅盤高開。
【本報訊】特朗普發功,雞年紅盤高開機會微。港股農曆年長假後今復市,由於休市期間外圍氣氛受特朗普移民禁令拖累,加上恒指上周已累積逾470點升幅,恒指丁酉雞年紅盤高開機會微。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李惠嫻指,投資者在特朗普當選後把焦點放在其政策利好影響,如提升企業盈利及增加就業職位等,但卻忽略了貿易保護等政策之利淡因素,倘投資者重新注視這些利淡政策,將增加美股回吐壓力。李惠嫻又指出,大市長假期前顯著炒起,並已突破23000點關口,但缺乏基本因素配合,提醒要小心回吐壓力,恒指2月份料於22500至23500點之間上落。
未必代表大市雞年無運行
雖然恒指今年未必紅盤高開,但由於紅盤效應過去幾年均失準,即使恒指今日表現令人失望,亦不代表大市雞年無運行。翻查以往紀錄,紅盤效應準確度曾達八成,過去多年農曆年假復市後首天,恒指倘紅盤高開,大市隨後整個農曆年埋單大多亦見進賬,反之亦然。對上一個雞年即2005年,恒指首個交易日紅盤高開1.2%,該農曆年大市便累升了14%。惟上述啟示性自2013年蛇年起失效,過去4個農曆年,恒指有兩年首個交易日雖紅盤高開,不過全年計反見下跌,相反,其餘兩個紅盤低開的農曆年,全年埋單卻見進賬。以剛過去的猴年為例,恒指首日低開3.9%,全年卻錄得約26%升幅。展望本周,市場觀望今日公佈的1月份內地官方製造業PMI、非製造業PMI以及本港時間周四凌晨的美國聯儲局議息結果,另繼蘋果公司後,亞馬遜及facebook本周亦會公佈業績。內地股市方面,A股周五才復市,滬港通與深港通同樣要到周五才恢復交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1/19914125
三星受重創 拖累韓經濟
1 :
GS(14)@2017-02-18 09:51:25■李富真
三星作為全南韓最大集團,在經歷Note7風波、集團密鑼緊鼓重整公司架構之際,掌舵人李在鎔被捕雖無礙集團日常運作,卻嚴重打擊公司形象、影響重要決策和員工士氣,難免重創三星業務,甚至拖累國家經濟。李在鎔2014年起逐漸從父親李健熙手中接管業務,但至今交接程序尚未完成,他被扣押將拖慢交接進程,令廢除主要決策辦公室等重整架構計劃變得複雜化。而每年12月公佈的內部人事變動,至今仍杳無音訊,導致公司瀰漫着不安氣氛。有高層形容「所有事務實際上已暫停」。
二當家或任最高決策人
李在鎔無法處理業務期間,分析推斷三星第二號人物、三星電子副董事長崔志成會接手部份最高決策人角色,惟他亦正受檢方調查。管理集團重要收入來源的三星電子總裁權五鉉,以及李在鎔胞妹李富真亦可能擔當更重要角色。有南韓銀行分析員認為,三星集團將暫緩大部份新業務和投資計劃,短期內國際形象受挫,經營利潤減少在所難免,長期低迷的國家經濟將難以復蘇。南韓商工會對這所國家最大企業面臨管理層真空期表示「遺憾」。三星昨日股價下跌0.42%,事件亦料不會影響三星的信貸評級。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8/1993212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