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球頭條丨蘋果二季度iPhone銷量下滑 盤後股價下跌1.87%

——華爾街日報——

【蘋果公布第二財季業報,iPhone銷量下滑】周二盤後,蘋果公司公布第二財季業績報告,調整後每股收益為2.1美元,高於預期的2.02美元,但營收卻低於預期的531億美元,為529億美元。蘋果CEO庫克表示,蘋果在第二財季共出售了5076萬臺iPhone,低於去年同期的5119萬臺。iPhone銷量出現下滑,表明客戶可能正在觀望等待在今年晚些時候出現的iPhone10周年紀念產品。盡管單位銷售下滑,但由於平均售價較高,本季度iPhone收入同比增長1.2%。蘋果股價周二收漲0.63%,報147.51美元,創收盤紀錄新高,但盤後股價下跌至144.8美元。

——Reuters——

【希臘債務重組露曙光,有望獲債務減免】希臘及其債務人計劃將於5月22日的歐元區財長會議上討論希臘的債務重組問題。希臘周二已同意公布新的勞動法、能源重組及養老金削減計劃,這些新舉措增加了希臘在6月份獲得援助資金的幾率,或許能夠進一步討論對希臘的債務實行減免。但這些改革措施最早也要到2019年才會正式實施,執行時間將取決於希臘未來數年的經濟恢複速度。

——Bloomberg——

【谷歌及Facebook廣告支出占全球五分之一】據Zenith公布的全球30強媒體公司報告中,谷歌與Facebook在2016年的廣告支出占全球主流媒體總廣告支出的20%,相比過去5年已經增長了9%。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以794億美元廣告營收位列第一;而Facebook以269億美元廣告營收緊跟其後。報告中基本都是美國公司。值得註意的是位列報告第三十位的推特的廣告收入在2012至2016年間竟增長了734%。

——CNN——

【普京:國際組織還欠敘利亞一個公正的調查】周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呼籲,要求對敘利亞的化武襲擊進行公正的調查。普京重申,俄羅斯對化武的濫用保持譴責的態度,要求國際組織給予敘利亞一個公正的調查結果。普京和默克爾還在會上談及持續了數年的烏克蘭沖突,默克爾認為在烏克蘭地區的和平是首要考慮的任務,希望能和俄羅斯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

——CNBC——

【IMF:油價上漲,石油輸出國赤字顯著減少】IMF中東負責人Jihad Azour周二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油價回升,配套而來的緊縮政策及稅收等調控生效,中東和非洲的石油出口國的預算赤字將顯著下降。2014年油價開始了進入低迷期時,石油出口國逐漸采取了緊縮政策、削減能源和公用事業補貼、引入了稅改和經濟多元化等措施來降低其對石油出口的依賴。Azour補充道: “沙特政府周日再次重申承諾:爭取在2020年前減少赤字,直至與財政預算持平。赤字減少將令沙特等石油輸出國擁有額外的財力進行投資及基建。“

——印度經濟時報——

【亞馬遜在印度瘋狂擴張 6月前將新增7個倉儲中心】亞馬遜計劃在印度新增7個倉儲中心,將能為當地提供近4000個就業崗位。亞馬遜印度負責人表示,公司將於2018年前在印度市場合計投資50億美元設立41個倉儲中心,屆時,亞馬遜的倉儲能力將比去年翻一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95

雷軍:小米手機二季度出貨量創歷史新高,明年目標1億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07/164019.shtml

雷軍:小米手機二季度出貨量創歷史新高,明年目標1億臺
i黑馬 i黑馬

雷軍:小米手機二季度出貨量創歷史新高,明年目標1億臺

我們為什麽能夠逆轉?本質上是小米模式和小米價值觀的勝利!

“第二季度出貨量達2316萬臺,環比增長70%。”在今天的小米手機業務誓師大會上,雷軍宣布了這一小米手機的最新成績。

雷軍表示,2316萬臺創造了小米季度手機出貨量的新紀錄,這意味著經過兩年的調整,小米將重新恢複高速增長。他將過去一年多的銷量不理想歸因於兩次長達幾個月的嚴重缺貨。

雷軍將電商視為小米的立身之本。根據小米在今年618期間公布的數據,小米在天貓、京東、蘇寧三平臺都成為手機銷量冠軍;在線下渠道建設方面,截至7月7日,小米之家全國開店的數量已達123家。

國際業務方面,小米印度市場今年上半年業績同比增長328% ,市場份額已經排名第二。同時,在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也取得較好成績。

雷軍強調:“我們為什麽能夠逆轉?本質上是小米模式和小米價值觀的勝利!”

最後,雷軍定了一個“小目標”:明年手機出貨量破一億臺。

以下是雷軍發言全文:

小米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下午,公司舉辦了手機業務誓師大會,我在會上發布了一個好消息:第二季度手機出貨量 2316萬臺,環比增長70%,創造了我們季度手機出貨量的新紀錄,這意味著經過兩年的調整,小米重新恢複高速增長!

這是小米發展史上意義非凡的重大勝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銷量下滑之後能夠成功逆轉,除了小米!我們為什麽能夠逆轉?

一、始終堅持技術創新,以用戶為中心推動精細化管理

過去幾年,我們持續加大了研發投入,碩果累累。二月發布的澎湃S1芯片,突破了手機芯片核心技術。我們還在相機、屏幕、電池等幾個核心器件方向上不斷死磕,也獲得了不少成績,四月發布的小米6光學變焦雙攝的出色拍照效果,五月發布的小米Max 2長達31天插卡待機的續航表現,這都是我們技術實力的體現。我們去年在全球申請了7071項發明專利,獲得了2895項專利授權(其中一半是國際發明專利)。

今年年初,我親自牽頭質量委員會,經過十多次專項會議的討論,制定了翔實的質量行動綱要,並組建質量辦公室專門督辦!我們的目標是用品質的鐵拳贏得市場!

過去一年多的銷量不理想,主要是兩次長達幾個月的嚴重缺貨。這是小米創業以來最嚴峻的挑戰,也是我們補課的重點。第二季度出貨量證明了我們的交付能力在逐步提高。

二、新零售模式升級,線上線下成功聯動

小米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電商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在線上,我們持續改善小米商城的購物體驗,同時重視和其他平臺合作,比如說,今年618,我們在天貓、京東、蘇寧三平臺都拿下手機銷量冠軍。

在線下渠道建設方面,截至7月7日,小米之家全國開店的數量已達123家,而且開一家,火一家,坪效在業內遙遙領先。7月8日當日,預計再開14家店!

三、三年投入終見成效,國際業務爆發成長

經過三年堅決投入和不懈努力,今年捷報頻傳,這是小米國際化業務全面爆發的元年。

印度市場表現尤其突出,今年上半年我們的業績同比增長328% ,市場份額已經排名第二,小米品牌成了印度最受歡迎的手機品牌,紅米Note4X成為當地最暢銷的手機。同時,我們在印度尼西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角逐國際市場,是智能手機崛起、三四線市場換機潮之後,中國手機行業的第三波風口。抓住這波新風口,也是小米真正走向全球科技行業舞臺的開端。

我們為什麽能夠逆轉?本質上是小米模式和小米價值觀的勝利!

小米創辦七年來,無論是早期震驚世界的超高速發展,還是經歷戰略調整後的再度崛起,都充分證明了小米模式強大的生命力。

只要我們始終堅持和用戶交朋友,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始終堅持“真誠與熱愛”的價值觀,必然能贏得用戶,贏得市場!

今天的成績來之不易,感謝米粉們長久以來給予我們寶貴的信任和認可,感謝所有合作夥伴們的鼎力襄助,更要感謝小米13000多名員工的浴血奮戰,以及員工家屬們的理解與支持!

手機市場的競爭依然慘烈,我們的征途才剛剛開始,要想保持持續的增長,我們必須始終堅持小米價值觀,不斷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要讓工程師們大膽去想,放手去做,對於探索,我們不設邊界,對於投入,我們不設上限。未來一年,我們在手機業務上還需要招募上千名研發人才,進一步壯大創新力量。

年初,我就告訴大家,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並定了一個“小目標”,銷售破千億。目前看來,今年實現的把握很大。小米的新篇章才剛剛揭幕,已經預示了風光無限的未來。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現在,我們再加一個“小目標”:明年手機出貨量破一億臺!

小米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095

全球PC第二季度出貨量創2007年來最低記錄 聯想痛失冠軍寶座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13/1127628.html

每經記者 張斯 每經編輯 盧祥勇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周三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為6110萬臺,同比下降4.3%。這是全球PC出貨量連續第11個季度出現下滑,也是2007年以來的最低記錄。

值得註意的是,Gartner數據還顯示,該季度惠普超過聯想居第一,坐上全球PC老大寶座。IT資深評論人士孫永傑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惠普、戴爾都在增長,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聯想PC增長放緩,反而不如競爭對手,只能說明聯想忽視了PC業務。

惠普重振

最近幾年,全球PC市場處於下滑趨勢。Gartner數據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出貨量排名前六的廠商分別是惠普、聯想、戴爾、蘋果、華碩和宏碁。

其中,在排名前六的廠商中,只有惠普和戴爾的全球PC出貨量實現了增長,這也是兩家公司連續第5個季度出貨量實現同比增長。華碩和宏碁的出貨量同比降幅達到兩位數,而惠普以增長3.3%的優勢取代聯想成為全球PC出貨冠軍。這打破了聯想從2013年第三季度開始,連續14個季度保持的全球PC第一的紀錄。

其實早在今年一季度,另一家機構IDC發布的報告就顯示,惠普越超聯想成為世界第一大PC制造商。

惠普曾經創造過輝煌:在2002年收購康柏後(Compaq),成為全球出貨量第一的PC巨頭。此後,因為來自蘋果和聯想等PC大戶的圍剿,加之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惠普的電腦業務開始走下坡路。

2014年10月,惠普宣布公司將分拆為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一是主營企業硬件和服務業務的“惠普企業”,二是主營PC和打印業務的“惠普公司”。而在決定拆分的前一年(2013年),惠普全球PC之王的位置才被聯想集團取代。當時有媒體稱,PC時代已經結束了。不過,宣布分拆當天,惠普股價上漲近5%。

孫永傑表示,惠普此舉是為了向投資人和資本市場釋放明確的信號,澄清惠普公司的定位問題。

惠普正在慢慢回歸,現在的問題在於它能否一直領先下去。

聯想困境

除了惠普表現優異外,戴爾也現實連續第五個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增長,其在今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1.4%。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憂。在經歷了連續兩個季度的增長之後,聯想全球PC出貨量在2017年第二季度同比下滑了8.4%,這使其錯失了全球PC寶座。

Gartner首席分析師Mikako Kitagawa表示,今年第二季度的結果可能反映出聯想的戰略轉變,其從謀求市場份額改為保持利潤率。對於全球PC制造商而言,市場份額和盈利水平如何實現平衡都是一大挑戰。

值得註意的是,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於本月初表示,集團會繼續發展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及大數據業務,亦計劃投入更多資源拓展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業務,藉此改善集團的供應鏈,從而更準確地預測市場需求。

孫永傑表示,從楊元慶近期的表態中可以看出,聯想做出的戰略選擇是再次將業務和戰略重心收回到PC業務中。

今年5月16日,聯想“老將”劉軍回歸,擔任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領導中國平臺及中國區PCSD(個人電腦及智能設備集團)業務。而業界把劉軍的回歸,也解讀為是要拯救聯想的PC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604

蘋果二季度跌至國內第五 華為領先,小米逆襲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6318

蘋果、三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已經被徹底擠下了神壇。(南方周末記者 馮飛/圖)

在小米高調宣布自己打了翻身仗之後,7月27日,目前國內手機領跑者華為也亮出了自己的成績單。2017年上半年,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為7301萬臺,同比增長20.6%,銷售收入為1054億元,同比增長36.2%。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日前發布的數據,在二季度的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華為、OPPO、vivo、小米排在前四位,四大國產品牌也占據了近69%的市場份額。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市場份額的愈趨集中體現了手機市場的成熟。短期內,市場大格局不會發生太大變化,隨著華為、OPPO、vivo的擴張,二三線品牌的盈利及生存壓力越來越大。

市場份額集中

經歷2016年的低谷之後,小米迎來了第二春——第二季度手機出貨量達到2316萬臺,環比增長70%。依據Counterpoint的數據,今年Q1,國內市場前五名依此為華為、OPPO、vivo、蘋果、小米,市場份額依次為19.70%、17.50%、17.10%、10.10%和8.00%。Q2小米卷土重來,加入四強,蘋果則被擠至第五位,前五位的銷量分別為20.2%、18.8%、17%、13%、8.2%。其中華為、OPPO表現穩中有增,vivo、小米則增長快速。

同時,市場份額愈發向第一集團集中。今年二季度,前五名的市場份額總量為77.2%,一季度該數據為72.40%,去年Q1和Q2則分別為62.6%和65.8%。

蘋果、三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已經被徹底擠下了神壇。Counterpoint分析師指出,蘋果的表現依然受到季節的影響,而三星的下滑主要是由於Galaxy S8和S8+的發布延遲至5月25日,6月又遭遇嚴重的庫存短缺。

此外,國內手機市場二季度的增長僅3%。在極其有限的增量里,華為、OPPO、vivo、小米所獲取的存量,亦來自於魅族、金立、三星、百立豐、小辣椒、中興等品牌——樂視、酷派正陷入資金危機,據此前的媒體報道,樂視半年內銷量縮水近十倍。中興、TCL等品牌則重點發力海外。據一位行業人士介紹,金立S10的表現不錯,但品牌整體來看國內市場份額也在下降。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在銷量下滑後能夠成功逆轉的,除了小米。”對於實現成功逆襲,小米董事長雷軍日前表示,主要得益於小米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新零售”戰略初見成效。從去年開始,小米積極建設小米之家為主體的線下店,並和運營商合作,拓展多元化渠道,同時借助明星營銷等手段加快向線下市場滲透。雷軍直言,小米的“鐵人三項”理論已經從“軟件+硬件+互聯網”升級為“硬件+新零售+互聯網”,未來還將把更多的電商經驗和優勢發揮到實體零售領域,並提出了明年出貨量一億部的目標。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則表示,對於目前華為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仍不夠滿意。他認為按照華為的產品和服務體驗,未來2-3年,國內市場份額還有望超過30%,甚至達到40%。此外,余承東預測,今年年底華為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將突破3000億元。

關註利潤

對於淘汰賽持續上演的手機行業,不論是研發還是市場都離不開資金保障。在過去的一兩年里,手機品牌紛紛沖擊高端,拉升利潤。

根據數據機構GFK的預測,在大陸智能手機市場,2017年銷售量同比增長2%,銷售額增幅將達到11%。

目前,樂視和酷派因為資金問題雙雙陷入困境。一位前酷派海外員工告訴記者,原本酷派海外市場還不錯,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樂視入主之後帶來的資金問題導致海外市場也做不起來。

對於華為來說,剛剛過去的2016年顯然是豐收的一年,但它也遭受著利潤之困。根據華為2016年財報,受消費者業務收入占比提高拖累,集團凈利潤同比僅增長0.4%。任正非也為華為終端定下了“不以追求規模為中心,保持合理盈利能力”的基調。

余承東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行業里80%的利潤都被蘋果拿走了,三星拿走了剩下的,我們肯定是在正向發展的,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在手機行業的利潤上,蘋果長期領跑。三星也在目前公布了二季度業績,當季8萬億韓元(71.9億美元)利潤創造了歷史紀錄,主要貢獻來自於半導體部門。移動設備業務則實現了4.1萬億韓元(36.8億美元)的利潤,相比去年的4.3萬億韓元(38.6億美元)略有下降。

余承東稱,華為上半年收入的增長遠遠超過銷量的增長,因為高端機占比在提高。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華為在500美元以上全球高端手機市場份額同比增長8.2%,達到了14%。全球20余個重點大國市場智能手機ASP(平均零售價)同比增長28%。

對手機廠商來說,國內市場見頂,走向海外成了手機廠商的一致選擇。但出海也面臨著挑戰,余承東指出,在一個國家或者區域的市場份額如果小於10%,一般都是虧損的,超過10%,可能就越過了盈虧平衡點,超過15%才能有良性的發展,這也是手機行業洗牌的重要原因。

對於逆襲的小米來說,印度市場功不可沒,但要保持高增長的勢頭,雷軍也深知,沒有充足的資本,顯然是做不到的。據外媒報道,為了讓小米後勁充足,小米已經獲得10億美元三年期再融資。該交易在一般分銷階段獲得17家銀行的積極回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450

特斯拉二季度凈虧4.01億美元 電池主管離職Model 3量產或生變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04/1135459.html

___.thumb_head

2017年8月2日,特斯拉發布第二季度財報稱,公司第二季度總營收27.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2.7億美元增長119.7%;凈虧損高達4.01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擴大了14.7%。

特斯拉在公布有史以來最大虧損的同時,有消息稱,特斯拉電池技術主管科特·凱爾蒂突然宣布離職。而在Model 3產能提升的關鍵時期離開,外界推測這可能意味著Model 3量產計劃或再度推遲。

虧損創新高 難擋資本看好

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二季度汽車產量為25708輛,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0%。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出貨量為22026輛,從而使得上半年的總出貨量達到了47077輛。與去年同期相比,第二季度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全球總出貨量同比增長近53%。

盡管上周馬斯克表示,Model 3將面臨6個月類似“制造地獄”般的產能瓶頸。但投資者對於特斯拉第二季度仍然剩余30億美元現金感到興奮。然而,考慮到弗里蒙特工廠和特斯拉在內華達州電池廠的持續擴建,特斯拉仍有可能繼續燒錢。特斯拉表示,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投入2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這將使其現金儲備減少到約10億美元。

有消息稱,馬斯克或將考慮舉債擴大手頭現金,“但不考慮融資。”特斯拉首席財務官Deepak Ahuja表示,特斯拉的支出處於“歷史最高水平”,每周超過1億美元。

此外,記者註意到,Model S和Model X車型在2017年下半年的出貨量與上半年相比將有所增長。據公司透露,二季度出貨量略高於之前公布的2.2萬輛,原因是還有3500輛正處於運輸過程中,將計算在第三季度的出貨量中。Model 3則會在下半年進入產能爬坡。

對於投資者擔心的特斯拉Model 3的低成本可能會蠶食Model S和Model X銷量的問題,馬斯克直言無須擔憂,“兩款車型的訂單都在上升,預計2018年底每周能夠達到1萬輛汽車的產能目標”。而根據此前特斯拉官方的聲明,Model 3有望於2017年底或2018年初開始在中國市場的交付工作。

電池主管突然離職  Model 3量產或生變

在特斯拉首批Model 3交付僅僅過去數天,科特·凱爾蒂突然宣布離職。凱爾蒂在2006年加入特斯拉,負責特斯拉電池技術研發,也是除馬斯克之外在特斯拉任職時間最長的主管之一。

特斯拉公司方面在一封郵件聲明中表示:“我們確信凱爾蒂離開公司後將探索新的機遇,同時我們感謝他為特斯拉所做的一切。”據稱凱爾蒂離職以後,他的職責將由現有團隊分擔。

Model 3搭載的新型2170電池量產計劃此前是一直是由凱爾蒂負責推進的,而在Model 3產能提升的關鍵時期離開,外界推測這可能意味著Model 3量產計劃將再度推遲。

自2006年加入特斯拉以來,凱爾蒂領導著特斯拉一步步從電池行業的入門者變成2016年“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和消耗企業”。 他幫助特斯拉汽車電池組完成了從2008年特斯拉Roadster的1200美元/kWh到Model 3的約125美元/kWh的大幅成本下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960

騰訊二季度豪賺182億!遊戲立了頭功,但這個傳統業務卻掉隊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8-16/1139085.html

每經編輯 王曉波

二季度手遊收入同比大增54%

據騰訊財報披露,2017年第二季度,總收入為人民幣566.06億元(83.5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9%。實現59%增長的背後,主要受益於智能手機遊戲、個人電腦遊戲、支付相關服務、網絡廣告及數字內容訂購和銷售所推動。

在遊戲方面,以《王者榮耀》為代表的騰訊遊戲為公司業績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據騰訊財報披露,二季度網絡遊戲收入增長39%至人民幣238.61億元,主要來自智能手機遊戲(包括《王者榮耀》等現有遊戲及《魂鬥羅:歸來》、《龍之谷手遊》及《經典版天龍手遊》等新遊戲)的收入增長。

▲《王者榮耀》登陸界面,遊戲可以通過微信和QQ登陸

PC遊戲方面,個人電腦客戶端遊戲收入同比增長29%至約人民幣136億元,受益於主要遊戲(如《英雄聯盟》及《地下城與勇士》)的強勁表現。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整體實現同比及環比增長。騰訊預計未來期間個人電腦客戶端遊戲收入增長將有所放緩。

在騰訊的表述中還特別提到,智能手機遊戲收入首次超過了個人計算機客戶端遊戲收入。

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手遊逐漸取代PC等其他渠道成為玩家們的主戰場。作為手遊和競技類遊戲的代表之一,《王者榮耀》將競技類手遊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玩家往往為了漂亮的戰績以及獲得朋友圈炫耀的資本,很容易打開錢包為遊戲鋪路。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極光iAPP數據顯示,早在5月底時,《王者榮耀》註冊用戶就已突破2億,滲透率達到22.3%,相當於每7個中國人中就有一位是王者榮耀註冊用戶。龐大的用戶量也為遊戲帶來了高額收入,有媒體報道其一季度營收高達60億元人民幣,甚至90%的A股上市公司都被甩在身後。騰訊此次披露的二季度業績雖然並未單獨提及《王者榮耀》的營收規模,但並不影響其成為最賺錢的遊戲之一。

由於《王者榮耀》的玩家人群分布廣泛,曾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發表多篇評論文章直指該遊戲釋放負能量,騰訊市值因此一度蒸發上千億,而騰訊方面很快推出防沈迷系統,在度過短暫輿論危機後,騰訊股價又重回升勢,截止16日收盤,騰訊股價報323.2港元。

騰訊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遊戲業務持續增長的同時,其也在竭力打造健康的參與網絡遊戲的方式。

鑒於騰訊亮眼的業績表現,財報公布後,其第一大股東MIH的母公司南非傳媒巨頭Naspers股價快速拉升,截至發稿時,漲幅達漲3.7%。

QQ業務下滑明顯

除了遊戲業務的增長,騰訊社交網絡收入也增長51%至129.43億元,這主要反映直播、視頻及音樂等數字內容服務與虛擬道具銷售的收入增長。

此外,第二季度的網絡廣告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55%至101.48億元。其中媒體廣告收入增長48%至人民幣40.77億元,這主要反映騰訊視頻服務以及騰訊新聞信息流廣告的流量增長推動;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61%至60.71億元,該項增長主要反映來自微信(主要是微信朋友圈及微信公眾賬號)及其他移動端應用的廣告收入增長。

在微信用戶方面,騰訊仍然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數據顯示,至二季度末,微信及WeChat的合並月活躍賬戶為9.628億戶,同比增幅為79.5%,相比一季度末也有2.7%的增幅。

而QQ用戶方面則出現下滑。二季度末QQ月活躍賬戶為8.5億戶,同比下降5.4%,QQ智能終端月活賬戶同比下滑3.9%。而曾經火爆一時的QQ空間月活賬戶下滑則下滑更為明顯,幅度達到7%。

對此,騰訊方面認為,由於非核心用戶減少,導致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整體下跌。然而核心用戶參與度上升,特別是包括個人電腦及移動端在內的最高同時在線賬戶同比增長8.4%至2.68億。此外,年齡為21歲或以下用戶的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反映QQ在年輕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增加。QQ手機版內的常用功能(如看點信息流)提高了QQ手機版內平均用戶時長。

對於QQ空間月活賬戶的下滑,騰訊表示,總體與QQ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下跌相符。

對以即時通訊工具起家的騰訊來說,QQ可以說是其最傳統的業務之一,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及人們交流方式的轉變,QQ下滑與微信增長的反向走勢或許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816

玉米業務拖累,孟山都二季度盈利不及預期

全球最大種業公司孟山都周四公布,公司連續第二個季度的盈利低於預期,玉米業務營收下滑,美國農民今年春季播種面積減少,而作物價格持續低迷拖累該行業。孟山都第二季度玉米種子業務的銷售額下降6.2%至27.2億美元,大豆業務銷售額增長6%至9.12億美元。孟山都的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3.7億美元上漲至14.6億美元,每股盈利3.22美元,比預期低8美分,凈銷售額從50.7億美元降至50.2億美元。

孟山都表示,南美的Intacta大豆及美國的Roundup Ready 2 Xtend大豆的需求依然強勁,同時與拜耳集團的收購交易亦是“樂觀的”。3月份,拜耳集團以625億美元收購孟山都獲得歐盟反壟斷機構批準。孟山都表示,有信心今年第二季度將取得美國和其他所需的監管方的批準。

孟山都還表示,正在美國重啟NemaStrike的農場試驗,NemaStrike是一種有爭議的化學品,主要用於農作物種子防蟲,以保護玉米,大豆和棉花免受蟲害。但NemaStrike的使用會令部分農場工人皮膚出現過敏表現,因此受到反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27

ABB實現盈利增長,二季度將完成對GE相關業務整合

2017年對於眾多工業巨頭來說難言輕松,西門子、ABB、GE等工業巨頭均在找尋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2018年一季度,ABB在不斷轉型和收購中實現了盈利增長。

ABB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ABB第一季度訂單額增長6%(按美元計價增長16%),四大事業部訂單額均實現同比增長。基礎訂單(1500萬美元以下訂單)增長5%(按美元計價增長15%),全球三大業務區域實現全面增長。大額訂單占訂單總額的比重為10%,與去年同期持平。美元匯率的同比變化為訂單額帶來7%的增幅。2017年收購貝加萊與剝離相關業務帶來的業務組合變化相抵後,推動訂單額凈增長3%。第一季度的訂單出貨比為1.13,去年同期為1.07。

據記者了解,ABB自2014年起實施“新階段”戰略以來,重點關註三大領域:盈利增長、不遺余力的全面執行以及業務主導的跨部門合作。

ABB集團首席執行官史畢福表示:“2018年第一季度,各事業部訂單額均實現增長,銷售收入和運營業績也實現增長。貝加萊的整合工作進展順利。” ABB業務擴展的步伐並未停息,史畢福表示,ABB正在積極籌備,預計將於2018年第二季度完成對GE工業系統業務的收購並啟動後續整合工作。

2017年,數字化正成為引領傳統工業企業實現下一階段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量,為了迎接數字化未來,工業巨頭們紛紛開始發力。對自有業務板塊進行騰挪是GE、西門子、ABB這些工業巨頭常用的戰略調整。從目前來看,各大工業巨頭都將未來發展的重心聚焦於數字化工業。

史畢福進一步表示:“我們將繼續投資於銷售、研發以及領先的ABB Ability數字化平臺與解決方案。2017年,ABB轉型成為一家更精簡、更具實力的公司,在此基礎上,我們將更堅定地專註於以客戶為導向和不遺余力的全面執行。”

作為推動盈利增長的舉措之一,ABB繼續擴充其ABB Ability™數字化解決方案,目前已達210余種。一季度,ABB贏得多個應用ABB Ability™解決方案的新訂單,包括澳大利亞兩條重要的高壓直流線路升級項目訂單,以及挪威特隆赫姆市電動汽車充電解決方案訂單。

據了解,ABB正進一步精簡和加強了業務組合和運營,將業務重心轉移至更加精簡、強調數字化及市場領先的產品組合,並宣布完成若幹重點並購項目,剝離部分業務。ABB集團CEO史畢福表示,ABB正在構建以數字化為核心的技術用以覆蓋電力和工業自動化價值鏈,應用於電力、工業、交通與基礎設施領域的各種場景,從發電端到用電端,從自然資源開采到產成品完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774

蘋果第二季度財報強勁 中國收入大增20%

蘋果當地時間周二盤後公布財報,在截止到3月底的財年第二季度,蘋果總共銷售了5220萬部iPhone手機,同比增長3%。

第一季度蘋果銷售了7730萬部手機,同比下滑。蘋果二季度iPhone銷量反彈,財報公布後,打消了iPhone需求不振的擔憂,芯片公司盤後股價紛紛上揚。蘋果股價盤後也大漲5%。今年以來,蘋果股價已經抹去了全部漲幅。

財報顯示,蘋果收入增長至611億美元,同比增長16%;凈利潤138.2億美元,同比增長25%;每股盈利2.73美元,均高於分析師預期。最亮眼的是蘋果服務業務收入超過90億美元,增長31%。

受到iPhone X的售價提振,最新季度蘋果iPhone的平均售價上漲至728美元,同比大增11%。蘋果還上調了對下一個季度的財報預期至515億至535億美元區間。

同時,蘋果宣布了10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並宣布將海外1020億美元利潤為股東分紅,這也是首次讓市場看到特朗普新的稅收計劃為蘋果公司股東帶來的利益。過去十年,蘋果累計產生海外利潤2500億美元。另一方面,蘋果現金流滑落至2672億美元,創下了去年6月以來的新低。

基金公司Exponential ETFs產品管理總監Charles Ragauss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蘋果的財報非常好,疲弱的銷售數據被服務收入以及其它產品收入抵消了。”

Exponential ETFs預測,蘋果二季度財報有望推動股價進一步上漲。Raguass同時表示:“蘋果iPhone X的需求低於預期,同時在中國市場面臨本土手機制造商的激烈競爭。”

iPhone X的銷量和中國市場的銷量成為蘋果財報最大的關註焦點。第二季度,蘋果在大中華區的收入達到130億美元,與歐洲市場收入持平,同比大增21%。庫克透露,iPhone X是蘋果在中國市場最受歡迎的手機。

根據研究機構Canalys公布的最新報告,今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出現下滑,蘋果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占有率排名跌出前四,不及小米。

“我不認為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飽和。”庫克表示,“我認為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仍然是消費產品公司歷史上最好的機會。”

不過中美貿易摩擦正在對蘋果公司造成潛在的威脅。對此,庫克表示,他並不過度擔憂中美貿易摩擦對蘋果公司造成的影響。

庫克已經於4月25日與特朗普會面,討論了貿易等問題。“中國和美國無可避免地擁有共同利益,和則雙贏,鬥則俱敗。”庫克說道,“歷史告訴我們越是多元化越是開放的國家,就越是會成功。所以我很樂觀。”

庫克還表示,蘋果公司在中國做了很多事情,包括鼓勵了150萬App開發者在iOS系統的蘋果商城里開發應用程序。“我們在中國從制造生產到開發,已經成為這個市場重要的一部分。”庫克表示。

加拿大皇家銀行猜測蘋果公司在原創劇內容方面投入10億美元,不過庫克對此予以否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396

電影和樂園業務驅動,迪士尼二季度凈利29.37億美元

華特迪士尼公司今日公布了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2018財年第二季度報告。該財季,華特迪士尼公司營收為145.48億美元,凈利潤為29.37億美元。電影業務和樂園業務成為華特迪士尼公司今年二季度的業績亮點。

財報披露,截至2018年3月31日,華特迪士尼公司營收為145.48億美元,稀釋每股收益 (EPS) 比去年度同期增長30%至1.95美元,凈利潤為29.37億美元。除去其他可比性影響因素後,第二季度的稀釋每股收益比去年度同期增長23%至1.84美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上半財年稀釋每股收益比去年度同期增長至 4.86美元。除去其他可比性影響因素後,上半財年稀釋每股收益比去年度同期增長22%至 3.73美元。二季度財報表現超出華爾街預期。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電影業務是華特迪士尼二季度業績的一大亮點。《黑豹》全球獲13億美元票房收入,該電影票房的成功驅動影業第二季度同比增長 21%;《複仇者聯盟 3:無限戰爭》上映11天即破10億美元票房,領跑北美及全球各項票房紀錄。具體而言,影視娛樂業務本季度營收為2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21%。

漫威電影宇宙 (MCU) 目前共推出了19部電影,總票房高達160億美元,平均每部電影票房達到 8.54 億美元。

此外,有史以來美國首映周末票房最高的10部電影中,迪士尼影業占據了其中9部。所有這9部電影都於近六年內上映。《複仇者聯盟 3:無限戰爭》成為影史上最快登頂 10 億美元票房的電影。

另一項提升業績的板塊則是主題樂園。二季度,迪士尼主題樂園及度假區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 13%。迪士尼樂園及度假區業務增長得益於巴黎迪士尼樂園的營業收入增長,以及中國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較高的客流量和酒店入住率。

華特迪士尼公司首席財務官克里斯汀·麥卡錫透露:“受本季度前期惡劣天氣的影響,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客流量有所減緩,造成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然而,我們看到客流量從三月開始明顯回升,並隨著‘玩具總動員’ 主題園區於近期開幕,我們預計客流量將繼續保持上升態勢。”

就在近期,上海迪士尼樂園開業接近2周年之際,該樂園內第七個主題園區“迪士尼·皮克斯玩具總動員”園區開幕。這是上海迪士尼樂園自2016年6月開園以來的首個主要擴建項目。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開放兩周年以來,已累計接待遊客超過3400萬人次。迪士尼樂園、體驗和消費品主席包正博(Bob Chapek)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在迪士尼實施戰略重組後,將更好地把樂園和消費品業務結合發展。

迪士尼直接服務消費者 (DTC) 業務也有實質性進展,上個月在美國推出的流媒體服務 ESPN+獲業界好評和體育迷的熱烈反響。今天,其宣布簽下開創性協議,將“終極格鬥軍賽”(UFC) 直播賽事及獨家為 ESPN+提供的內容來進一步的流媒體服務。

“受我們主題樂園及度假區和影業業務強勁業績的驅動,我們第二季度的表現體現了我們持續創造巨大股東價值的能力。”羅伯特·艾格指出。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近期迪士尼實施戰略重組,迪士尼將把公司業務劃分為四個部門,即組建新的消費者直接對接及國際部門,消費者產品和互動媒體業務整合成的主題公園、體驗和消費者產品部門,以及媒體網絡部門和影視娛樂部門。新組建的消費者直接對接及國際部門由迪士尼旗下國際和媒體業務以及全球消費者直接對接業務組成。

“華特迪士尼是以電影內容起家,然後發展一系列衍生經濟。此次重組是公司為凸顯和更重視新業務部門,其樂園和科技相關業務成為重點。應該說其電影業務成為業績的核心驅動力,尤其是籌劃與經營十年之久的漫威系列,這次《複仇者聯盟》的系列電影給二季度迪士尼的業績增色不少,而作為落地項目的樂園板塊,尤其是具有強大客流量的上海迪士尼樂園以及其擴建項目的開放,更增強了對於樂園業務未來提升空間的信心。”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7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