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古巴與歐盟重啟外交談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887

古巴,建交,歐盟

古巴與歐盟昨日重啟外交談判。在去年底與美國建交後,古巴也在設法實現同歐盟的關系正常化。

這是古巴與歐盟的第三輪談判,也是去年12月17日美國宣布恢複與古巴的外交關系以來歐盟與古巴的首次談判。路透報道援引古巴官方表態稱,昨日談判涉及多個議題,但有關貿易和人權的主要議題都會留到今天商談。

古巴副外長Abelardo Moreno(頂圖左一)是此次談判古巴的首席談判員。上述路透報道提到,Moreno表示,昨日將近三小時的談判在勞動力、文教、醫療與農業方面均取得進展。歐盟官員稱,根據提交的協議,歐盟將在古巴政府的市場經濟改革中發揮更大作用。歐盟目前已是古巴最大的國外投資方。協議有望讓古巴對所有歐洲企業更開放,歐盟也可能施壓古巴,讓古巴政府給予更多政治自由。

路透報道認為,人權問題是古巴協議的最大障礙。在古巴,人權一直是敏感話題。一位歐洲外交官向法新社表示,歐盟的日程是著重合作,其他兩大議題——政治與商業才開始著手,要為今後的措施建立平臺。

古巴大多出口原材料,進口的加工產品主要來自歐盟。煙草是古巴的主要出口品,而歐盟對此征收26%的關稅,這影響了古巴的煙草銷售。法新社援引古巴政府數據稱,古巴與歐盟的雙邊貿易已增加,歐盟目前是古巴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委內瑞拉。2012年歐盟與古巴的貿易額達到37億美元。

去年12月美國宣布與古巴外交關系恢複正常後,歐盟表示歡迎,稱其為歷史性的轉折。今年1月,西班牙敦促歐盟加快談判進程,以免在同古巴的貿易方面讓美國占據優勢地位。本周二法國宣布,總統奧朗德將於今年5月出訪古巴。這是法國領導人對古巴的首次訪問。

去年年初,歐盟外長推出了一項增進與古巴貿易、投資和對話的計劃。去年4月和8月,歐盟與古巴代表分別在哈瓦那和布魯塞爾進行了兩輪談判。德國之聲報道,歐盟談判員計劃,今年年底以前同古巴簽署“政治對話與合作協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469

奧巴馬貿易談判變成爛攤子 TPP前途渺茫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5/4617912.html

奧巴馬貿易談判變成爛攤子 TPP前途渺茫

一財網 馮迪凡 2015-05-14 12:44:00

當地時間5月12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在程序性表決中,最終否決了給予奧巴馬政府TPA的議案。這反轉了外界對奧巴馬政府在任期內能完成TPP與TTIP談判的預期。

在已不足兩年的任期中,奧巴馬政府強烈希望能完成在貿易領域兩大旨在戰略防禦中國的談判: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TPP)以及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

其中,為加速TPP談判,美國總統奧巴馬渴望獲得貿易促進授權(TPA),然當地時間5月12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在程序性表決中,最終否決了給予奧巴馬政府TPA的議案。

這反轉了外界對奧巴馬政府在任期內能完成TPP與TTIP談判的預期:就在不久之前,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在說服歐盟內民眾時,還表示奧巴馬政府正在為通過國際貿易條約建設“快速通道”,而包括日本與加拿大等國也考慮到奧巴馬政府在TPA方面的允諾而加速了談判。

本月,TTP將進行最後階段的沖刺性談判。包括加拿大在內的許多國家都表示, TPA所提供的“快速通道”是達成協議的必須條件。而在參議院否決了TPA之後,奧巴馬政府在任期內完成TPP和TTIP談判的前途渺茫。

民主黨試圖捆綁針對中國貨幣政策法案

此次投票失敗源於奧巴馬對民主黨失控。在投票中,擁有44個參議院議席的民主黨只有1人投贊成票。而參議院多數派共和黨站則站在奧巴馬一邊,54位參議院共和黨中有51人投贊成票。

根據規定,這項表決需要獲得60票才能通過。最終,在對TPA的程序性表決中,以得52票贊成,45票反對的結果,該項表決被否。

TPA法案,即“貿易促進授權(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可以被視為一種投票快速通道。

由於美國國會對美國政府在國際上進行談判的國際條約有法律影響力,TPA法案的“快速通道”意義在於,如果通過TPA,美國國會可以對最終的貿易協議進行贊成或反對的投票,但是將無權更改或阻撓上述國際貿易協議。

因此,通過授予總統“快速通道”權力進行談判貿易協定,國會簡化了流程,也為國外談判對手降低了對美國政治風險的預期。

在此次投票前,參議院民主黨就提出了投贊成票法案的條件:給上述TPA打包四個其他立法一起通過,他們分別是:解決匯率操縱法案(這一項針對中國),因外貿而失業的工人再就業法案,一項海關法案以及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貿易偏好法案。

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中,兩黨曾經達成了對上述四個打包法案的共識,然而在參議院表決前的協商階段,參議院共和黨拒絕在TPA法案中將上述四個法案都加進去,這最終導致了民主黨的拆臺。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里德(Harry Reid)表示,打破僵局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把整個打包協議都加入TPA表決,這是個“簡單的向前走的方式”。

然美國政府和共和黨都憂慮,通過將一項強勢的治理匯率操縱法案同TPA捆綁,將嚇走貿易談判對手,如此,即使拿到了TPA授權,也無法談成TPP。

在長期來看,這也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美國商務部長彭妮·普利茨克(Penny Pritzker)就表示,美國已經有財政部,不應該設置更多負責貨幣政策的部門。

白宮新聞發言人歐內斯特則直接表示,任何針對外國貨幣政策的法案都會削弱美聯儲權力。

奧巴馬政府在國內遊說TPP之時,一直強調TPP對於中國在亞洲的制衡作用。這一說辭則被其黨內反對者質疑,稱奧巴馬如真想應對中國,為何不直接制定一項針對操縱匯率的法案?

俄亥俄州民主黨參議員布朗與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所結成的兩黨聯盟強硬表示,如不制定針對中國貨幣政策的立法,就不會投票贊成TPA。

與此同時,更廣泛的民主黨內反對者則考慮到美國勞工利益。有數據表明,在1994年簽訂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後,美國喪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制造業就業崗位,在外包時代來臨後,美國工薪階層的工資也停滯了。

宣布參選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前國務卿希拉里通常支持自由貿易,此次也對TPA議案態度謹慎,表示不能“為了貿易而貿易。”

TPP/TTIP前途暗淡

一向擁護自由貿易的共和黨對此投票結果感到驚詫,並指責奧巴馬在民主黨內沒有足夠權威。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議員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在投票後表示,他對所目睹的一幕感到震驚,並原本以為可以獲得足夠票數。

與此同時,TTP正面臨最後階段的沖刺性談判。加拿大政府表示,奧巴馬政府拿到TPA授權是個前提:如果談成的TTP最後還是有可能被535名美國國會議員提出的修正案改來改去,那麽他們絕不會在農產品進口方面讓步。

另一方面,TTIP在歐盟區內遭受強烈抵制。力推TTIP的歐盟委員會已經喪失了核心成員國的支持。根據德國《商報》授權的一項專業調查顯示,被視為TTIP最大受益者的德國企業界正逐步失去對TTIP的興趣,只有38%的受訪企業表示關註。而歐盟委員會方面則希望奧巴馬政府在TTP問題上取得TPA,為TTIP談判註入一針興奮劑。

康奈爾表示,不知道接下來會如何。“我們希望能夠盡快把這件事情放在兩黨共識中,這事兒還沒完。”

民主黨參議員韋德在投票後則再次表示,“除非把打包的四項法案都通過,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則不得不投反對票。”

編輯:仇芳芳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57

“攘內”成功 奧巴馬上貿易談判“快車道”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7587.html

“攘內”成功 奧巴馬上貿易談判“快車道”

一財網錢克錦 2015-06-26 11:17:00

本周三,美國參議院以68對30的票數,通過了“貿易促進授權法”,美國政府解決了在“跨太平洋貿易夥伴”談判中的後顧之憂。

奧巴馬總統終於如願以償:本周三,美國參議院以68對30的票數,通過了“貿易促進授權法”(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美國政府解決了在“跨太平洋貿易夥伴”(TPP)談判中的後顧之憂。《華盛頓郵報》說,奧巴馬將給自己的外交遺產增添光輝。

其實這個貿易促進授權法,並非意味著美國在TPP的談判中已經大功告成。這個授權法只是規定,當政府就貿易談判達成國際協議後,把協議提交國會兩院討論時,國會議員只能投票表決“同意”或者“否定”,而不能對協議進行修改或者無限期拖延、不表決而導致協定流產。換句話,政府一旦達成國際協議,立法機構國會只能說同意或反對,來個幹脆的。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美國立法機構的“羈絆”,讓政府在談判時用更大的自主權。這個授權法案,也常被人們稱為“快車道”(fast-track)。

上了這個“快車道”,對奧巴馬來說很有意義,正如輿論所說,他可以藉此更進一步,確立自己的外交遺產。而從另一個方面說,能上這個快車道,對奧巴馬來說也來之不易,從爭取這個法案的過程也可以看出他的決心。

奧巴馬在外交上的表現,充滿著爭議,也飽受政治對手的抨擊。主要因為他在應對中東和烏克蘭局勢等方面讓美國陷入被動,近期南海問題也給對手抨擊他提供了新的理由。不過從現實情況看,中東如敘利亞“伊斯蘭國”等問題,美國換誰當總統也無法有效解決;烏克蘭問題也差不多;南海問題更是複雜。

不過,對外政策並非只有秀肌肉和打打殺殺,奧巴馬政府希望在經濟領域取得突破,沖淡其他領域的被動,給自己的外交留下值得稱道的遺產。在這樣的背景下,TPP能否成功就格外重要。

另有一個重要之處在於,TPP如果成功,還可以被視為應對中國崛起的一個有力手段(因為有環境政策和勞工政策等門坎,中國沒有參加TPP談判)。這里說的是應對而不是遏制,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國並沒有在主觀上要“遏制”中國的經濟,但鑒於中國整體經濟崛起是一個客觀因素,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必須要應對這一事實,保證自己的優勢地位。上個月,奧巴馬參觀耐克總部推銷他的TPP計劃時,曾說如果TPP通過,那就意味著美國在制定世界貿易規則,他說“如果我們不制定這個規則,你們猜會怎樣?中國會制定這個規則。”TPP對美國的意義,由此可見一斑。

TPP能否盡快達成協議,當然要看有關各國的談判。目前談判遭受很多批評,比如談判過程不透明。但對於奧巴馬來說,阻力還來自美國國內,更要命的是,國內的阻力不是來自對手的共和黨,而是來自他的民主黨。

因為支持民主黨的各行業工會多認為,如果TPP達成協議,那麽美國的很多企業就會喪失不少工作機會。工會是民主黨的票倉,民主黨的議員們不能不顧忌,所以奧巴馬的TPP夢想,阻力主要來自內部。

而共和黨素來對自由貿易感興趣,因此反而支持奧巴馬的TPP大計。所以,為了這份爭取成功,奧巴馬這次真的是拋棄黨派之見——拋棄自己的民主黨,和對手共和黨議員們合作,最終在共和黨占多數的參議院的表決中取得了預想中的成功。不過,美國眾院同時也起草了一部法案,主要涉及如果TPP達成協議,政府將如何幫助因為這個協議而受到影響的行業的工人。奧巴馬也將簽署這個法案。

總之,奧巴馬經過努力,終於“攘內”成功,在TPP談判上進入“快車道”,為自己的外交遺產,打下一塊基石。下一步,就看國際談判的了。

編輯:孫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51

希臘債務談判倒計時:三角僵局難破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6834.html

希臘債務談判倒計時:三角僵局難破解

一財網 馮迪凡 2015-06-24 22:54:00

在希臘債務談判的最後階段,希臘希望避免削減開支,IMF則希望希臘可以加大開支削減,如果希臘可以同意削減開支則希望一定程度上的債務減免,但德國總理默克爾則無法接受債務減免選項。

在談判最後階段,希臘、德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之間出現了三角僵局。

一言以蔽之,希臘希望避免削減開支,IMF則希望希臘可以加大開支削減,如果希臘可以同意削減開支則希望一定程度上的債務減免,但德國總理默克爾則無法接受債務減免選項。

盡管分歧嚴重,歐盟仍力求在周三結束之前鎖定一份協議。歐盟一位高級官員表示,“歐洲領導人不會在周四繼續就希臘問題進行磋商,希望在周三晚間達成協議,即便這意味著通宵熬夜工作。”

與此同時,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4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比利時國王菲利普時表示,當前希臘債務問題處在關鍵時期,中方願意看到希臘留在歐元區,贊賞有關方面所作努力,希望相關談判取得成功。

鏖戰在今夜

出於各種繁瑣立法程序的考量,周三結束之前達成一份希臘協議,是對於各方而言的最優選擇,在既定的歐元集團會議之外,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和國際債權人在昨日中午時段決定進行緊急會議。

當下,希臘同國際債權人之間在三個重要領域仍存在嚴重分歧:公司稅、養老金系統和商業稅。當下國際債權人拒絕了希臘提議,並向希臘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這一方案則被希臘總理齊普拉斯憤怒地拒絕了。

在抵達布魯塞爾後,齊普拉斯不發一言,一下子就鉆進了歐盟總部大樓,同IMF總裁拉加德,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等組成的國際債權人團隊開始談判。

在奔赴布魯斯賽爾會見國際債權人之前,齊普拉斯發聲明表達了對IMF深深的不滿。他在聲明中表示,“IMF的技術官員拒絕了希臘的有關措施:他們要麽是不想達成協議,要麽是在特殊利益服務。”

最新消息顯示,國際債權人否定了希臘在本周一提出的新改革提案,並給出了反提案。在原本的希臘新提案中,希臘計劃中商業稅收(VAT)、公司稅、退休和養老金、其他稅收以及國防經費方面進行改革,並計劃在2015-2016年兩年之中增加近80億歐元的收入。

具體而言,希臘希望在包括食品、電力能源、酒店和食品服務方面征收13%的商業稅,在其他所有產品和服務方面征收23%。

在公司稅方面,對近1500家公司實行一次性12%的企業利潤稅(如該公司在2014年盈利超過5億歐元);將所有企業的公司稅從26%上調至29%。

在退休金方面,在2016年1月後,開始淡出“早退休條款”。在其他稅收方面,將對電視和在線遊戲征稅,將奢侈品稅從10%上調至13%。此外希臘政府還計劃在2016年削減2個億歐元的國防開支。

然目前根據《華爾街日報》所看到的IMF所提出的反提案中,國際債權人對於商業稅方面的增長感到不能接受,並希望希臘可以降低商業稅。

與此同時,國際債權人希望希臘進行力度更大的養老金改革和商業稅改革,其程度可以相同為希臘GDP的1%;在“早退休條款”方面,IMF希望這一淡出計劃可以提速,並盡管結束希臘本島低商業稅的政策。

德國只給希臘4天時間

之所以要在周三結束之前達成希臘協議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德國議會的強硬要求:德國議會需要在6月29-30日按既定計劃對希臘的救助方案進行投票,因此德國要求希臘議會在此之前先期批準希臘政府同國際債權人之間達成的改革方案。

如此算來,希臘議會最多有4天的時間進行操作,而希臘同國際債權人之間達成改革方案的最佳時間則是周三。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此次德國議會做出強硬要求的根本原因之一在於,左翼激進聯盟政府上臺後的談判行為破壞了希臘信譽,德國方面因此希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確保。

其次,如6月30日再達成希臘協議,也依然難以避免希臘違約的情況:國際債權人無法向希臘釋放救贖計劃中剩余的72億歐元資金,因為希臘需通過法律確立其改革承諾之後,其他成員國的議會才能批準撥款。

昨日,德國財政部發言人雅閣(Jaeger)表示,是時間希臘做出讓步了:談判時間所剩無幾,然解決問題的道路仍漫長。

德國總理府則強調,德國在希臘問題上的立場未變,這暗示著德國政府對於希臘所希望的債務減免仍維持原有的堅決反對立場。此前默克爾曾重申,歐盟首腦並未討論任何債務減記或對希臘進行第三次救助的內容。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71

何壽川打出王牌張晉源將重振業績 永豐金大風吹談判高手打前鋒

2015-07-13  TWM

 

面對競爭激烈的兩岸金融市場,永豐金控日前發表歷年最大一波人事變動,不只高階主管大風吹,也起用多位中生代大將,何壽川這著棋能否讓永豐金獲利大幅躍進?

撰文•梁任瑋

六月二十四日傍晚,永豐金控拍板史上最大一波高階人事調整案,幾乎所有核心公司的董事長與總經理都換人,一口氣動了十九位高層的職務。調動規模雖大,不過都是原有核心經營班底大風吹。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說,人事調動是為了讓組織更有創新活力,拚下一個五年計畫。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兩岸三地最靈活便利的金融品牌。」一手主導此次人事布局的何壽川發出聲明稿宣示他的決心。

除了永豐金控董事長何壽川辭去永豐銀中國子行董座;台灣部分,最受矚目莫過於永豐金租賃董事長游國治、永豐金策略長張晉源分別出任金控、銀行總經理,還有這幾年在永豐銀行積極推動行動支付的總經理江威娜,調升為永豐金控營運長。

處事冷靜理性

他是何壽川最得意左右手

公司對外宣稱,曾任萬事達信用卡台灣區與中國區總經理的江威娜,因為推動行動支付與第三方支付業務及簡化流程有成效,未來要借重她的專業與經驗複製到其他子公司,提升各個子公司的數位效能。

除了江威娜外,這波調動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永豐金控財務長暨發言人張晉源轉調兼任永豐銀行總經理,由他負責中國市場的用意很明顯。

「Michael(張晉源英文名)終於浮上枱面了!因為以董事長何壽川對他的信任,升他上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曾與張晉源共事的中華工程總經理蔡維力,對他接任永豐銀總經理不感意外。這位號稱「何壽川最得意左右手的」銀行總經理新秀,堪稱是永豐金「頭銜最多的」專業經理人,過去長期擔任策略長與財務長等幕僚角色,這一次一舉擔綱總經理。

今年五十一歲的張晉源,最常出現的場所不是法說會就是股東會,「他最厲害的地方是,每次開會總能在短短幾分鐘內羅列出這季財報與營運展望重點,完全不拖泥帶水,是非常非常聰明的人。」凱基投顧金融產業分析師施志鴻這麼形容。

張晉源處事冷靜理性的態度,源自於早年在外資對沖基金工作時接受的嚴格訓練,他加入開發金控後,在策略長劉紹樑麾下做事,之後購併大華證券,張晉源不到四十歲就坐上韓國KGI證券資深副總,更擔任大華期貨董事長,也是在這時與時任開發金控董事的何壽川熟識,之後又協助何壽川打贏北商銀與建華金控大戰,獲得何壽川信任。

一局談判,配一首古詩他隨口接上兩句,驚豔對方何壽川取得建華金控經營權,改名永豐金控後,○八年挖角張晉源到永豐金擔任策略長,之後開發金控同事蕭子昂與莊銘福也在張的牽線下到永豐金控,當時金融圈就有「開發派全面掌權永豐金」的說法。

但張晉源在何壽川心目中地位的升級的最大關鍵,是一三年中國工商銀行宣布斥資兩百億元入股永豐銀二○%股權一役。永豐銀行在中國市場合作談判的第一線都是張晉源,而非總經理江威娜。

除了事前詳細準備外,熟稔談判技巧的張晉源,也擅長將自己融入到對岸中國人民的文化與語彙中。舉例來說,中國文學底子不錯的張晉源,在與客戶接洽時,總能跟上對方隨興丟出的兩句古詩,讓雙方對談氣氛融洽,這種看似不重要卻又扮演潤滑劑的軟技巧,張晉源也能掌握。

此外,知情人士透露,張晉源深知永豐金的資產規模較工商銀行小,為說服工商銀行入股永豐銀,張晉源做了詳盡的分析與預測,了解工商銀行一直在找互補性高的策略聯盟對象,強調永豐銀行的優勢,就這樣說服了工商銀行入股永豐銀,讓何壽川歡喜不已。

六月初才將永豐金控投資評等調升至「表現優於大盤」的麥格理資本證券台灣金融產業分析師許世德就指出,永豐金控早在一九九九年就推出MMA(永豐銀行網路銀行)切入財富管理市場,並於○三年招募兩百位財務規畫師,開風氣之先,但是,其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卻僅由○八年的二十三億元成長至一四年的四十億元,在私人銀行當中是成長幅度相對小的,主要原因就是○五年建華銀行與北商銀的合併綜效未能顯現,因此,最近大舉投入資源在消費金融服務基礎建設上,應該可以得到一些成效。

一個五年計畫,動19位高層能否有成長動能,就看這次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表示,過去十年永豐金控營運策略上,最大的問題在於購併北商銀後,營運重心由消費金融轉向企業金融,但在○八年金融海嘯期間踢到鐵板,這幾年雖回防消金領域,但切入的業務與中國信託等銀行業者相比,時間點已落後許多,故成效相對有限,是這幾年營運團隊更迭頻仍的主要原因。

張晉源坐上銀行總經理大位後,除了站在前總經理江威娜打下消金的基礎上,加上未來中國市場的開拓,能否讓永豐銀行有新的成長動能,相信不只法人期待,更是何壽川推他至前線,所肩負的最大任務。

Profile張晉源

出生:1964年

現職:永豐銀行總經理、永豐餘董事經歷:永豐金控策略長、副總經理、大華證券資深副總經理、大華期貨董事長等學歷:英國艾賽克斯大學財經系碩士高層大換血,張晉源順勢到台前——永豐金重要人事調整一覽表

職務 新任 原任

永豐金控總經理 游國治 蕭子昂永豐金控策略長 無 張晉源永豐金控營運長 江威娜 莊銘福永豐金控投資長 莊銘福 無永豐銀行總經理 張晉源 江威娜永豐銀行總稽核 陳日田 王永盛中國子行董事長 鍾敏敏 何壽川中國子行總經理 黃宗貫 鍾敏敏永豐金租賃董事長 鍾敏敏 游國治永豐金證券董事長 陳惟龍 黃敏助永豐投信董事長 莊銘福 陳惟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10

為何不訪美?如何與中國談判? 嗆辣6問洪秀柱

2015-06-29  TCW


我們的話題是從如何「燙青菜」說起。端午假期,六十七歲的洪秀柱在立法院副院長官邸裡,馬不停蹄的接見訪客。她自母親過世後就一個人生活,談起水煮青菜久了會流失養分,因此平時都是用炒鍋加橄欖油燜一會兒,再淋點水煮熟。

問她會不會下廚請客,像同樣單身的蔡英文,年節時偶爾會烤烏魚子、煮咖哩雞等宴請幕僚,洪秀柱直覺說「她一定不是自己做的!」其實,蔡英文的確有廚藝,春 節時媒體也曾到她家拍攝做菜。看來,意外成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洪秀柱,還未及詳細掌握關於對手的情報,但沉悶許久的藍營民眾,正熱切的期待她快一點開大 火「辣炒空心菜」(編按:小辣椒是洪秀柱的外號,空心菜則是蔡英文批評者起的綽號)。

外界平常不大注意的政壇「老鳥」,突然變成天天在媒體曝光的「當紅炸子雞」,《商業周刊》專訪洪秀柱,談她的戲劇性轉折,她的想法和外界的疑慮。以下是精華摘要。

問:許多人用「弄假成真」、「B咖變A咖」來形容妳這次出線,妳覺得自己是什麼咖?

洪秀柱答(以下簡稱答):我的出線跌破很多人眼鏡,早期怎麼點名都不可能點到我嘛,是不是?你問我什麼咖?我「豬腳」(台語,音近D咖)啦! (眾人笑)。

問:妳認為這就像「戲棚下站久了就是妳的」嗎?

答: 如果說我準備好了,我是在吹牛,是不是?我從領表那一剎那開始,很希望透過大家一起來選,把對國家的看法都說出來,然後呢,讓黨員跟民眾去做選擇,選擇一個最適合代表我們國民黨的人選,大家一起支持他,這標準的「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那時候我心裡是比較天真啦!(想說)大家都來哦,馬上,國民黨就把社會的話語權拿回來了,充分表現國民黨的不同。我想說,他們一定會下來(選)的嘛,這些人都對大位比較有企圖心的嘛!

問:妳對黨內「一線男星」都不出來選,是否失望?如果一個大黨變成這樣,你覺得還有救嗎?

答:當然有救啊,怎麼可以說沒救了?男生沒出息,就女生來嘛,還不簡單。也不是這樣講,我認為,或許他們各有顧慮,想說另有他途同樣可以報效黨國,我要替他們這樣想啊!

所以我覺得很多事情很奇怪。我天天等待,天天失望,等嘸人(台語,指等不到人)。那我再請問你,如果不是我去領表,到今天,大家還在……,恐怕國民黨就真的……就真的完了,是不是?

問:妳覺得自己是黨內改革派嗎?妳並未批評近年來黨的領導者。

答:我沒有批判到任何這幾個同志,甚至我呼籲,不要消費他們。

我希望我是改革派,能改變黨內這樣的文化,給黨內新生代知道說,這個路,是人人都可以走的,是看你自己有沒有理想跟抱負,而不會因為你某些條件不足,就沒辦法完成抱負。

問:妳過了初選後,包括黨中央、同志、名嘴趙少康等,都要妳走中間路線,這代表他們認為妳偏統、不夠中間?

答:我覺得他們沒把我的東西看得很清楚,今天九二共識,當然是我們堅守的原則嘛,確實是我們前面有創造了一些成績嘛,這我就不多言了,我只是說我看到一些瓶頸跟阻礙,所以我們希望有所突破,能更往前一步走。

所以我才會提什麼和平協定,把大家嚇得要死,那又不是我發明的,怎麼會我講就嚇得要死,那陳水扁講怎麼就沒什麼?

問:妳在統獨光譜上,會把自己歸在哪裡?

答:我跟你講哦,我覺得我不想歸類成馬上獨立或馬上統一。不是!我覺得就中華民國憲法,「為因應國家統一前的需要」(編按:憲法增修條文用語),現在是兩岸統一前的現狀,我們做這些事情。

我們知道,台灣民眾害怕什麼、想要什麼,所以維持現狀就是馬總統講的「不統不獨不武」,不談統、反對獨,然後不可以用武。我認為那個不統哦,不是不談統,是不要被統!

所謂的兩岸追求未來共同的統一,你是要統一在你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所謂的一國兩制。但我們不是耶!我們講的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耶,是要統一在民主自由法治之下嘛。

問:妳真的覺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有可能嗎?妳在歷史上看過小的統一大的嗎?

答:你的問題很尖銳,就是因為這兩個觀點不同,但是,大家都主張一個中國。以小搏大是要怎麼樣搏,以智啊!要動腦筋啊!我講十三億人,不要把民主當成一個工具去對抗人家,你是要影響他的人心,爭取他的人心啊!

你要簽和平協定的時候,你要兩岸政治定位,你要軍事互信,你要讓我們參加國際組織。

問:如果北京認為反正妳跟我都是一中,妳沒有談判籌碼,都不要給,妳如何以智取?

答:你講這個講得太近了,我全都告訴你怎麼做,那我就不用講(指談判)了。你應該倒過來去問蔡英文啊?對方都不要的時候,妳(指蔡)要獨立嗎?我們說不統 不獨不武,妳只要告訴我,不獨,妳講都講不出來,是不是?倒過來可能問她這個問題哦,比問我要來得……(身子突然往後彈,頂到椅背)為什麼我都衣服扒光給 你們看,妳(指蔡)都衣服包得緊緊的不告訴你,哪有這種事情?

我剛才講的話是有點情緒,因為我一天到晚被逼問副手啊?政見啊?我想說奇怪,這個人準備六、七年了,你怎麼不問她副手,政見啊(記者答:媒體有問過)。你 們怎麼對一個打太極拳的人如此寬容、寬厚,為什麼對我很真誠的人你們一直在追……那我也要開始打太極拳。我是講玩笑話啦!

問:如果妳當選總統,陳雲林或其他中國官員來訪,妳會同意把國旗收起來嗎?(編按:二○○八年十一月,時任海協會長陳雲林訪台,在他出現的場合都收起我國國旗)

答:我當然不讓他把國旗收起來,幹嘛把國旗收起來?嗤,那請問我們去大陸的時候他旗子有沒有收起來?我們尊重你,你尊重我們。你要讓他們羨慕啊,我們多麼自由開放啊,我們有台獨旗子,有五星旗旗子,大家各取所需。

問:你最近說了幾次不想訪美,究竟考慮什麼?

答:我強調,美國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國際上友好夥伴,很謝謝他們來邀請我們去。其實我的出線他們也跌破眼鏡,想說這個傢伙是幹什麼的啊?拚命要Google我是什麼貨色。

基本上,我覺得它對國民黨總是比較放心一點吧,我心裡的一個矛盾跟掙扎,倒不是說我不願意去,但我現在心裡比較困擾,我的時間非常的緊啊。

問:黨內很多人希望妳訪美,進入選舉後,在其他政策上可能會更想對妳指指點點……。

答:不是說指指點點,我覺得人是這樣,很多事情你都從正向去思考的話,對你的心情比較好,對人也比較好。

他們很關心我,尤其對於美國這是很重大的問題,他們想把利害關係講給我聽,當然,我如果最後死不去,你要把我綁架上飛機啊?

政策上也不見得你出來的東西,我全部吃下去啊,畢竟我是主角啊,如果全部都聽你的,那當初你為什麼不出來呢?我這樣講很有道理吧,我總要有我自己的想法吧。

那可是呢,我們也不要很驕傲,根本不需要聽你們的,這太囂俳了(台語,囂張的意思)。畢竟我們準備時間都還很匆忙,還是要多方面的幫忙,只是說到最後,取捨,是我。

問:有人說,妳像「女版柯P」,妳覺得呢?

答:當然某些程度,典型各有不同啦,如果講直,有點像,但那個……,呵呵,我也不會說耶,我講這個好像又批評人家。真,這點是一樣;直,可能他表達的方式 會那個……。憑良心講,他有時候講話,如果錯了道歉好不好?如果說我真的錯了,我也會說我前面不對,但我不會去……,有時候那種無厘頭,我想我不會這樣。

問:柯文哲還有個情形是政治孤鳥、素人,現在用人、識人會有問題。妳好像也沒有很多人脈、朋友、政商交往?

答:幾乎沒有,幾乎沒有。我不知道這是優點還是缺點,雖然在這邊(立法院)二十幾年,我跟柯(文哲)啊,也半斤八兩,就算認識的人多一點,也沒那麼麻吉的來往,這點我滿警惕的。

我們今天會批評人家,用張三用錯了,用李四用錯了,那時候我還沒想要選這個,但我常會換位思考,不知哪天假設我跟他們擁有同樣的地位跟權力的時候,我會不會用錯了?我覺得這點對自己是個考驗,因為我們還沒有碰到。

問:妳在學校時教學生規矩,不過自己在立法院卻會跳上桌子罵人、扭打,似乎滿衝突的?

答:那個有特殊原因,不跳桌子不能罵,因為當時賴清德先跳上桌子,為了陸生三法的問題鬧得很激烈,從桌子那頭跳上去,腳一掃,把桌上的資料一踢,我就很火大你知道嗎?

所以我腿雖然短,可是我一個箭步踏上椅子就上桌子了,我想豁出去了,差點沒罵三字經,我好像走伸展台一樣,往那邊直接跑過去就開罵了,是有這樣的前提。

問:妳會介意像《華爾街日報》那樣,把妳以前打架的畫面登出來嗎?

答:那是沒辦法的事情,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笑)。那畫面當然是不好,我們也不願意立法院經常有這種態勢出現。但我必須強調,是溫文儒雅還是兇悍的惡婆娘,必須說每個人在不同的職場跟不同的環境之下,扮演不同角色,這才是重要。

問:也有人批評妳用詞比較惡毒,妳同意嗎?

答:我到底惡毒到什麼地步?(記者答:妳罵過人毒瘤、癌細胞、痞子之類的。)我都不記得耶,哦,大概以前在講台獨的那個,當下的反應。但因為今天我是被放大檢驗,你把所有參與過我吵架的人都抓出來,然後檢驗他們平常所有言行,我看恐怕更不堪檢驗,是不是?

當然,我本來就認為立院不該這樣子,可是這要大家有共識,不能今天一個老做君子淑女,一個老做流氓,那支持者就火大了。今天許多藍軍支持者痛恨我們,(在 立法院是)多數,打架打不過人家,吵架又吵不過人家,表決又沒辦法表決,你不覺得有這種態勢嗎?該你打仗你不敢打,這也是一個悶嘛!

可是我個性就不是這樣子,我看了就會不習慣,我會比較衝動。我其實不是作秀,也不是故意要表現,就那個本性使然,遇強則強,遇弱則弱。其實我是很搞笑的人,但現在發現,不行耶,你要選總統好像沒一個扮(台語:樣子)啊。

問:妳覺得自己為何能在立院二十五年,都沒被拉下來過?

答:大概就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吧。你想想看,一個政治人物,在立法院二十幾年,外面的世界我不認識幾個人,真的很少。這環境太複雜,我知道我沒有聰明才智跟時間,去應付這麼多複雜的人際跟事情,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單純。

現在你敢走這條路(參選總統),你就會有冷嘲熱諷,這是代價,人家會笑你嘛。假如今天我結婚的話恐怕不會那麼豁得開,旁邊先生或小孩囉哩叭唆的,顧慮很多,反正我一個人。

【延伸閱讀】訓導主任出身,立法委員一當25年——洪秀柱大事紀1948年:出生,新北市人1950年:父親受白色恐怖迫害,被送往綠島3年1964年: 加入國民黨1971~80年:國中教師、訓導主任、教務主任1980~90年:國民黨黨務工作1990年:當選第1屆立委,連任8屆至今1994年:因擁 核而被民間反核團體發動罷免,罷免未過2007年:參選國民黨主席補選落敗2008年:舉行記者會揭露陳水扁家庭密帳案2012年:成為台灣第一位女性國 會副議長;獲聘國民黨副主席2015年:通過國民黨初選,參選總統

資料來源:立法院 整理: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55

TPP談判僵局和美國人的算盤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2373.html

TPP談判僵局和美國人的算盤

第一財經日報 馮迪凡 2015-07-30 06:00:00

目前各方已在80%的領域方面達成基本共識,然而剩下的20%則涉及各國國內政治最敏感領域,比如有可能將TPP當下談判努力毀於一旦的奶業問題。

和12國貿易部長一起踏上夏威夷毛伊島的,還有憤怒的加拿大奶農代表。

新一輪《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談判部長級會議於7月28~31日在美國召開。目前各方已在80%的領域方面達成基本共識,然而剩下的20%則涉及各國國內政治最敏感領域,比如有可能將TPP當下談判努力毀於一旦的奶業問題。

如同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MichaelFroman)所說,最後的談判總是最困難的。

當下在市場準入、知識產權、國有企業以及投資者與國家間爭端解決機制(ISDS)四大領域方面,已進行5年的TPP談判迎來了最緊要關頭。

要看到的是,美國奧巴馬政府為在年內完成TPP並提交國會,使出了渾身解數,其中竟然包括將馬來西亞從人口販賣評級最低的“三類國家”提升為“二類觀察國”,為將馬來西亞納入TPP解除障礙。

然而,他國國內政治循環和行業利益群體訴求已超越單純滿足美國對地緣政治的訴求:在日本做出一定程度讓步的情況下,加拿大等談判核心國家並不急於達成一份令其國內選情告急的TPP協議。

7月28~29日,新一輪TPP部長級會議在夏威夷開幕

惹不起的1.3萬名加拿大奶農

談判陷入僵局中的市場準入領域都是現代國際貿易歷史上那些堪稱禁區的領域,代表了各國最“冥頑不靈”的國內利益群體:日本大米、加拿大乳業、美國汽車業和甘蔗糖業以及越南的紡織業等。

其中,奶業可能成為令此類TPP談判無果而終的最大障礙。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羅布表示:“我們就在TPP的風口浪尖,但如果大國不展現領導力,那麽各國將降級談判砝碼,最終TPP達成的就是一個次優結果。”

羅布承認,雖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解決乳業問題上有濃厚興趣,但是這兩個國家都沒有大到足以影響談判的結果,而能夠決定結果的國家是還在爭吵不休的墨西哥、加拿大、美國和日本。

奶制品是新西蘭最大的出口產品,同澳大利亞一道,兩國都希望通過TPP來接觸TPP國家區域內更多消費者的機會。

不過可惜的是,在1989年美加自貿協議和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的談判中,美國都無法令加拿大開放乳業,這次加拿大政府在10月即將面臨聯邦大選,哈珀政府更加惹不起國內1.3萬名憤怒的加拿大奶農。美國國會甚至認為,加拿大目前面臨退出TPP談判的風險,並加大了對加拿大政府的“恐嚇”力度。

日前,超過20名美國議員致信加拿大政府,指責加國“沒有認真地在乳業的市場準入方面考慮談判”。

美國奶業出口協會副總裁卡斯塔奈德表示,“目前的情緒是,如果加拿大不能在乳業和家禽業方面拿出一個有意義的要價,那麽可能加拿大就還沒準備好加入TPP。”

不過加拿大政府則回應道,不會被美國在貿易談判中輕易霸淩。

當下,加拿大政府在乳業和家禽業方面對外國競爭者征稅高達300%,如此稅制輕松地保護了其國內的乳業生產者和家禽類養殖企業。

加拿大原本對加入TPP興趣不大,但韓國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後,加拿大不願在亞太貿易中被邊緣化,於是開始積極申請加入TPP談判。而在談判中,澳大利亞、美國和新西蘭對加拿大施加壓力,要求其放開乳制品和禽類產品市場,加拿大的立場則是要保護“供應鏈管理”。

羅布則認為,由於臨近加拿大聯邦大選,如果本周不能達成協議,未來幾年內要完成TPP談判都將變得非常困難。

促進自貿還是制定更多遊戲規則

在多次采訪中,美方官員都強調TPP是一個高質量的21世紀新的貿易協定。然而此高質量重在高標準貿易規則制定時,卻不一定遵守促進自由貿易原則。

TPP一向自詡為高質量的貿易協定,而美國同越南在國有企業、環保和勞工標準方面的看法並不同步。此次借助TPP談判,美國要求越南從美國本土進口更多的紡織品原料,借以促進美國紡織業工業發展並增加更多就業。這就造成美國談判團隊使用“從紗開始”原則,堅持要求越南大幅減少對中國紡織品進口。

“從紗開始”是指,從紗線開始,就必須在TPP區內生產。更細致一點地說,針對成衣制造采取從上遊紡紗開始後續的梭制、針織等織布到染整及其他處理,到下遊的剪裁、縫合、針織成型制成衣服,TPP的“從紗開始”皆嚴格要求在TPP區域內制造。

根據歷史數據,越南生產的紡織品只能滿足其國內1/5需求,每年需要從中國進口價值約47億美元紡織品。

美方提出,美國和墨西哥都是紡織品生產大國,越南可以選擇不從中國,而從美國或墨西哥(均是TPP談判國)組織進口。

美國服裝業協會主席休斯(JuliaHughes)則不客氣地指出,美國紡織業沒有能力滿足越南需求,越南廠商仍需要靠中國進口產品,而各大制衣廠商也批評美國TPP談判團隊“不懂全球供應鏈”,在壓力之下,美國談判團隊考慮是否使用“缺乏供給”原則作為補充,這項原則將允許那些“在商業上無法在美國或其他TPP國家獲得的原材料,被外包到非TPP國家,並被使用在TPP區域的產品,但是這將不能免稅”。但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強調,這一靈活性原則將受到限制,因為美國不想被看起來又向中國敞開了大門。

與此同時,美國還希望使用TPP來促使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國在國有企業方面進行更多改革,此舉也意在為中國國企對外投資設置新的非傳統貿易壁壘。

加拿大在此方面同美國形成統一戰線。加拿大貿易部長法斯特表示,希望確保國企能夠遵守規則,不會在自由市場之中構成非平等競爭。

為拉馬來西亞入夥,美國不惜先將一項禁止同參與奴役活動的國家進行大型貿易合作的法案修改為“只要一國采取具體的措施減少人口販賣和強迫勞役,就能夠參與簽署貿易協議”,隨後在本月末的年度《國際販運人口問題報告》中將馬來西亞從人口販賣評級最低的“三類國家”提升為“二類觀察國”。

知識產權和美國主導原則

更重要的是,美國TPP團隊和背後的商業遊說群體的核心談判訴求,則隱藏在知識產權規則的制定之中,而新規則的制定,相較於傳統貨物貿易,明顯對於發達經濟體企業更加有利。不過也有專家指出,傳統的貿易談判中,並不重視對於知識產品的保護,這也是TPP所謂高質量之所在。

在知識產權為何對於美國談判團隊如此重要方面,美國資深法律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解釋,其中一個重要領域就同藥品和醫療領域緊密相關。

一般而言,在知識產權中,關於新開發醫藥品的專利保護期限同各國是原創制藥還是後發制藥有關,即如果是原創制藥公司,那麽保護期限越長,開發新藥的利潤則越大,反之亦然。

由於美國擁有眾多大型制藥公司,因此美國堅持在此方面的知識產權要設立12年保護期。然而其他不具備此等優勢的國家(比如澳大利亞、日本等)則希望大幅縮短這一保護期至5年,目前各國共識是可以在8年方面達成妥協,然而美國最後能否做出讓步,各方並不樂觀。

上述法律界人士對記者指出,第二個對於美國團隊至關重要的領域在於在因特網和知識產權方面的保護:在當代社會,西方企業大量收集信息,特別是消費者數據,而這些數據在市場化時代相當珍貴,因此美國會特別關註在此方面的數據保護。

實際上,目前TPP談判在數據流方面的規則,比全球通用標準要更加嚴格,這也對於TPP談判國家中的一些不那麽發達的經濟體提出了明顯的挑戰,而令其加入TPP顯得不那麽美妙了:在參加了2天的TPP談判之後,馬來西亞談判團隊就意興闌珊地表示,夏威夷,不會有結果。

【TPP小檔案】

名稱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rans-PacificPartnership)

成員國2005年由亞太經合會的4個會員,即新加坡、智利、文萊以及新西蘭發起,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馬來西亞、秘魯、越南、加拿大、墨西哥等相繼加入,目前已有12個成員國

核心議題貿易協定、工業產品、農業、紡織、知識產權、技術性貿易壁壘、勞工、環境保護等

協定目的消除商品和服務貿易關稅以及非關稅壁壘,讓投資貿易流動更加便利,簡化審批流程

成員承諾95%的貨物關稅降至零,範圍涵蓋工業、農業、紡織成衣等約1.1萬個項目

資料來源:本報整理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一財工作坊

禪宗七祖

專欄作家

社論

專欄作家

王子約

媒體人

夏心愉

專欄作家

囧之女神daisy

專欄作家

柏羽

時尚人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25

TPP談判卷土重來 北美亞太各談各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8106.html

TPP談判卷土重來 北美亞太各談各的

一財網 馮迪凡 2015-08-27 15:13:00

當北美TPP談判國力求在汽車業問題達成立場之時,TPP亞太談判國的態度發生了微妙轉向。

面對《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難以在年內完成的慘淡前景,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仍誓言要在此屆奧巴馬政府任期內談成TPP。

在美國斡旋下,由於日程沖突而無法再次聚齊的各國TPP談判代表兵分兩路縮小分歧: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在內的北美三國在上周末齊聚華盛頓,商討目前TPP談判中分歧最大的汽車業原產地問題;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則在22~25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的東盟經濟部長系列會議期間就TPP談判與美方在邊會上會晤。

弗羅曼和TPP首席談判代表威瑟爾(Barbara Weisel)在與加墨兩國代表會晤後,馬不停蹄地共赴吉隆坡繼續TPP談判。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消息顯示,弗羅曼還在22日低調訪問北京,但其辦公室拒絕透露他訪華具體內容。

需要註意的是,當北美TPP談判國力求在汽車業問題達成立場之時,TPP亞太談判國的態度發生了微妙轉向。由於看到TPP的前景曲折,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TPP談判國,目前都轉而更加支持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年內結束實質談判。而加拿大方面更是爆出驚人內幕,佐證TPP前景堪憂:由於擔心無法面對國內乳制品業選民,加拿大TPP談判方甚至沒有在夏威夷的談判期間拿出一份正式奶業提案。

北美TPP談判氣氛不妙

汽車的原產地定義,即如何定義一輛“TPP汽車或卡車”問題成為夏威夷州茂宜島部長級談判中意想不到的攔路虎。

其中,墨西哥希望零部件65%在TPP區域中完成制造的車輛,才可以取得上述資格並享受低征稅的待遇。墨西哥汽車行業在全球排名第七,出口在世界排名第四。

日本和美國方面此前卻達成單方面暫時協議,認為30%的零部件在TPP區域中制造的汽車,以及45%的零部件在TPP區域中制造的輕型車,均應享受關稅優惠,而日本則可以從其分布在泰國和中國的零配件工廠以及供貨商方面調配資源。但這是日美私下達成的暫時協議,並未同加拿大和墨西哥進行磋商,最終加拿大和墨西哥在夏威夷州茂宜島部長級談判中上,第一次聽到了這樣的出價,導致了談判氣氛急轉直下。

據報道,美國同日本的單方面暫時協議是有條件的,即如果可以證明由於TPP緣故而導致美國國內汽車銷售下降,美國可以重啟對於日本汽車的一系列關稅。

然而,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談判團隊均認為,這樣的日美談判協議將導致大量非TPP區內制造零件湧入北美汽車業,而上述兩國最多能接受的底線是50%的零部件是在TPP區域中完成車輛的原產地界定條件。

另一方面,加拿大爆出,加拿大談判團隊並沒有在乳制品方面真正提出要價,即便是在夏威夷茂宜島部長級談判之上。

在此次美加墨TPP周末緊急磋商之中,其討論重點也僅限於汽車業,沒有任何關於乳業的內容。原因在於,加拿大政府不敢在大選期間觸怒奶農以及其行業群體:10月即將舉行的選舉,令哈珀政府很難在農產品問題上做出實質性讓步。

TPP亞太成員國轉向支持RCEP談判

在調解北美TPP談判立場之後,弗羅曼赴吉隆坡繼續TPP談判,並在8月22日低調訪華。 據悉,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閣會見來訪的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一行。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聲明,雙方此次就中美雙邊之間的長期問題進行了討論。

隨後弗羅曼在吉隆坡的邊會上,同包括澳大利亞、文萊、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TPP談判成員就如何盡快達成高質量的TPP協議進行了會談。

值得註意的是,亞太區成員國對於TPP談判態度出現了微妙變化。在本月早先時候,馬來西亞貿易部長墨哈蒙德(Mustapa Mohamed)就表示,“即使我們現在決定簽署,如果我們臨陣退縮以後,我們還是可以選擇不批準(TPP)。如果我們不批準,那麽我們就不會成為TPP的一部分。”

此前,一向對TPP十分樂觀的澳大利亞目前也表達了謹慎的態度,不再輕言迅速結束TPP談判,反而對在年內結束RCEP更加樂觀。澳大利亞國內目前更有對TPP的反思,認為澳大利亞加入TPP,將損害中澳經貿關系,特別是在鐵礦石方面的並購交易。

泰國貿易副部長談塔波姆(Apiradi Tantraporn )則表示,盡管在在未來泰國有可能想加入TPP,但是在短期內RCEP對於泰國而言更重要。

此次,第三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部長級會議24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舉行,與會各方就貨物貿易出價模式達成一致,並同意力爭於2015年年底前實質性結束談判,在2016年內盡快解決其他技術性問題。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貨物貿易出價模式是所有自貿區談判最核心的內容,該模式達成一致後各方就可以據此來各自進行實質性的出價和要價,並開始對貨物貿易確定開放的具體方法。因此,當天會議的成果對於整個自貿區談判實質性結束意義重大。

RCEP是10個東盟國家與6個自貿夥伴間的自貿協議,涵蓋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經濟和貿易規模占全球的30%,其中還包括印度和中國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參加談判的國家中,有的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有的超過5萬美元。在目前各類自貿協定中,RCEP的複雜性和差異性是最大的。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73

美國不想真心談?美歐TTIP談判再遇僵局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9801.html

美國不想真心談?美歐TTIP談判再遇僵局

一財網 馮迪凡 2015-10-20 21:46:00

提前被外媒泄露的談判檔案顯示,美國始終在兩大核心方面拒絕談判:政府采購以及在美國金融市場規定方面的合作。這同此前歐洲貿易官員對於美國政府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TTIP談判上的抱怨吻合。

當地時間19~23日,20人左右組成的歐盟“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談判“小分隊”再次遠赴美國弗羅里達州邁阿密,開啟美歐之間在TTIP上的第11輪談判,並交換商品進口關稅減讓方案。

就在談判前夕,提前被外媒泄露的談判檔案顯示,美國始終在兩大核心方面拒絕談判:政府采購以及在美國金融市場規定方面的合作。

泄露的文件所透露的情勢,同此前歐洲貿易官員對於美國政府沒有將主要精力放在TTIP談判上的抱怨吻合。目前盡管遭到公眾強烈抵制,歐盟仍希望在奧巴馬政府任期內,即明年春季之前可以簽署TTIP談判,歐盟也立下2015年底之前結束TTIP談判的目標。

不過更令人感到前路莫測的是,此次美歐對於TTIP中最重要環節之一“投資者-國家爭議解決”(Investor-State Dispute Settlement, ISDS)仍不打算進行任何談判,而歐盟方面則單方面提出,希望以“投資者法庭系統”(the Investment Court System)來代替ISDS。

還是不想真心談?

2013年開啟TTIP談判以來,美國有先“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後TTIP的談判策略,此舉被歐盟國家貿易官員抱怨美國對TTIP談判重視力度不夠。此次,美歐雙方都派出精英團隊,在邁阿密展開為期一周的談判。

據悉,美歐此次將交換商品進口關稅減讓方案,這將涉及互相免除對方97%的商品進口稅,而最敏感的3%產品征稅清單,則留到最後談判階段再進行博弈。

此前,歐盟曾在最開始就誠意表示,可以取消85%的美國商品進口稅,而美國拿出的談判文本僅為取消69%歐盟商品進口稅,此舉令歐盟上下震驚。歐盟一直真心希望開啟21世紀新的美歐合作,而美國卻還在耍談判技巧。

不過即便是免除進口稅,消除貿易稅務壁壘,對於美歐而言也並不是最主要談判:美歐之間的貿易稅已經相當低了。

然而在涉及核心領域的談判中,美歐雙方進度緩慢。法國外貿國務秘書菲克爾(Matthias Fekl)在本月警告道,在TTIP談判中,“必須在心態方面發生實質性變化,達到互信,互惠,並有獲得談判文本的可能。”

此次,在談判前夕所泄露的談判文件顯示,不僅在政府采購和金融市場領域美方不積極展開談判,同時在“海運服務、航空運輸等領域,美國繼續扮演防守角色”,反對歐洲企業進入本地市場。

ISDS條款依舊缺席

在此次談判中,ISDS成為民眾最為反對的條款。歐盟民眾認為ISDS是對民主和法治的威脅。

為應對民眾疑慮,歐盟委員會於2014年3月開始在網絡上發起公眾咨詢調查,最終收到了15萬份回複,創下歐盟委員會公眾咨詢調查史上的最高紀錄。其中97%的公眾反對將ISDS條款納入TTIP。

在普通歐盟民眾看來,ISDS旨在保護外資,特別是大型跨國企業在投資國的利益。當出現利益沖突時,外資可以繞過主權國家,在國際仲裁場合對投資國政府予以起訴,也就是所謂投資者(Investor)針對東道國(State)的起訴機制。超過97%的受調查者認為,ISDS條款的隱憂在於,由於東道國希望獲得投資,從而在國內政策作出妥協,進而妨礙歐盟的司法和公正,使公眾利益受損。

最終,屈服於公眾壓力,歐盟委員會貿易司在本月16日正式提出,要用“投資者法庭系統”( the Investment Court System)來代替ISDS。

投資者法庭系統,將比ISDS制度更加透明,擁有15名獨立法官,並具有上訴機制。法官將由美國、歐盟和第三國任命。

然而在安撫歐洲左派情緒的同時,歐盟委員會此項決定令他們失去了來自商業團體的支持。歐洲商業群體“商業歐洲”迅速指出,在此投資者法庭之下,如打輸官司,投資者將需要支付所有仲裁案件相關費用,這樣的安排就會嚇跑小企業。同時,如果設置上訴機制,那麽此機制一定會被頻繁使用,從此令案件審理時間冗長,花費巨大。

過歐盟委員會方面則回應,“即便進入上訴階段,整個程序將不超過兩年時間。”

此次,在邁阿密,美歐雙方將不就ISDS或歐盟的新方案展開談判,此前在歐盟曾透露該投資者法庭系統的雛形時,美方的反應就趨於冷淡。

如果歐美順利達成TTIP協議,雙方將建起世界最大自貿區,涵蓋全球約40%的經濟產出和50%的貿易活動。

據歐盟估計,歐美自貿協定一旦生效,每年將分別為歐盟和美國創造1190億歐元和950億歐元。

編輯:潘寅茹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5581

“TPP是中國下一步改革的鏡子” 訪中國加入WTO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原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917

龍永圖(左)、魏建國(右) (李微敖/圖)

TPP沒有中國參加並不是美國不讓中國參加,是中國自己選擇暫時不參加的。如果RCEP還沒有結束,中國馬上跳槽去參加TPP談判的話,就顯得很不厚道。

中國還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並不是像有些人講的,現在美國已經制定出新的全球規則,強加於中國。中國已經不是像當年那樣的一個小國了,TPP的規則,如果中國不接受,歐盟不接受,那就不能成為全球規則。

TPP達成以後,對中國在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會形成一些壓力。比如在保護治外法權、環保,勞工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國有企業進一步改革等問題上。這些問題恰恰是和中國現在的改革並行不悖的。

2015年10月5日,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秘魯、智利、文萊等12個國家,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部長會議,就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達成基本協議。

11月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TPP文本全文,全文超過兩千頁,包括貨物貿易、紡織品和服裝、原產地規則、金融服務、投資、電信、電子商務、政府采購、國有企業和指定壟斷、知識產權、勞工、監管一致性、透明度和反腐敗等30個章節以及相關附錄,號稱是“史上最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

如果以2013年年底數據計算,這12個國家的GDP總和約為27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總量近40%,貨物貿易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一。

美國等國家為什麽要搞TPP協議?它與WTO(世貿組織協議)有什麽區別?對於中國而言,TPP是挑戰,還是機遇?坊間戲謔的說法之一,TPP是“排斥中國”的“踢屁屁”,但究竟實情如何?

帶著這些問題,南方周末記者近日做客貴州衛視《論道》欄目,就此采訪了前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加入WTO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和原商務部副部長、現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

TPP是不是針對中國

南方周末:兩位都是從什麽時候開始關註TPP的?

龍永圖:從2001年,WTO多哈回合談判開始,以WTO為代表的全球貿易體制應該說遇到了一些挫折。“多哈回合”長期達不成協議,在這種情況下,各種關於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就開始了,這包括區域的貿易協定,雙邊的自由貿易協定等,TPP就是其中一個。

前幾年,美國參加TPP的首席談判代表,突然到我辦公室來。因為他曾經在中國加入世貿的談判中,和我是談判對手,所以我們算是好朋友、老朋友了。我就問他,現在外界傳說TPP搞出來是針對中國的。他說,請你相信我作為美國TPP首席談判代表,很鄭重地向你講沒有這回事,TPP不可能排斥中國,排斥中國對TPP的談判也沒有什麽好處。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對TPP保持了一些特別的關註。

魏建國:2005年,我在商務部時(2003年-2008年任商務部副部長),中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進行談判,我們就發現新西蘭當時正在考慮一個比我們中國跟新西蘭更高的貿易標準,一個FTA(自由貿易協定),那時我們就知道有一個TPP。

但使我吃驚並引起我高度重視的,是2011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墨西哥坎昆的APEC會議上,突然提出美國要馬上參與建立TPP。我們經常發現,美國不按常規出牌,你想啊,他是在APEC的坎昆會議上談TPP的,在20國集團開會時他不說,WTO會議時他不說,偏偏選擇APEC會議上說。這就使得我們提高了警覺性——因為參加APEC會議的,大部分都是太平洋地區國家。

南方周末:為什麽美國在2009年突然插進來?

魏建國: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後,美國國內出現兩個顯著的趨向:一派是支持中國加入WTO的,這大部分是跨國公司、銀行家、金融家,包括一些服務貿易商,原因是中國市場大;一派是反對的,這是一些學者,包括一些政府官員,理由是中國這麽大的塊頭進來對美國不利。

中國加入WTO以後,我們最大的收獲就是,不僅中國徹底打開了大門,而且成了世界的工廠。中國在全球四百多種工業品和消費品的生產和出口上,有222種占第一位;像談判時涉及的紡織品的配額問題,紡織品和多種纖維協定,這原本是壓在中國身上的主動配額問題,變成了我們的主動需求,中國的紡織品行業,也取得了井噴式的發展。美國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說邀請中國加入WTO進來後,結果中國搶占了先機,成了得益國,中國贏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國在考慮,WTO的“多哈回合談判”采取什麽策略。曾擔任WTO兩屆幹事長職務的帕斯卡爾·拉米認為在他的任期內,沒有能夠推動“多哈回合談判”取得成功,是因為美國沒有政治意願,美國在拖。

為什麽美國在拖?因為美國在尋找一個更高的、更加國際化的遊戲規則,來把中國排除在外。於是,美國瞄準了那個微小型的TPP,即起初只有新加坡、新西蘭等4個國家的TPP,要慢慢把它搞成今天這樣12個國家的TPP。

龍永圖:我插一句,當時美國認為中國加入WTO,中國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實際上現在我們應該澄清的是:這還是一個雙贏。因為美國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從中國加入WTO當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好處。中國的市場放開了,中國很多價廉物美的產品,比如我們的紡織品,鞋、襪和很多的玩具,家電產品,都能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出口到美國等西方國家,使得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公眾,特別是他們的低收入群體,能夠享受到價廉物美的日用消費品。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中國加入WTO,是在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對西方發達國家的一次重大的“扶貧行為”。

另外,由於中國商品的價廉物美,使得美國等西方國家擺脫了困擾他們多年的通貨膨脹的問題,所以這些年來,這些國家的通脹都非常低。這些都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經常忽略的地方。他們只看到了中國加入WTO給中國帶來的好處,這是不全面的。

南方周末:TPP到底是不是針對中國的,兩位似乎有些矛盾。龍先生講,美方代表當面跟您說,TPP不是針對中國的。魏先生則說,TPP就是針對中國的。

龍永圖:我覺得魏部長也沒有說TPP是排斥中國、針對中國的。因為,首先TPP沒有中國參加並不是美國不讓中國參加,根據WTO自由貿易協定的規定,任何一個自由貿易協定應該對全世界所有的國家都開放,所以TPP的成員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據,不允許中國參加。

事實上是中國自己選擇暫時不參加的。為什麽?有兩個重要原因:

第一,中國正在和東盟十國,還有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韓國、日本,共16個國家搞一個區域貿易協定,我們叫RCEP,就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議”。中國的力量主要集中在RCEP的談判上,如果在這種情況下,RCEP還沒有結束,中國馬上跳槽去參加TPP談判的話,我覺得,中國就顯得很不厚道。特別是在RCEP的談判中,中國起著非常主導的推動作用。

第二,TPP在保護知識產權、環保、勞工標準,以及企業市場化發展方面,確實走得很快,快的步伐雖然和中國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但走得確實比中國快。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認為,與其現在花很大的精力來與美國和其他國家談這些新領域的重大規則問題,還不如中國自身采取主動改革的措施,使得中國的環保標準、勞工標準等,能逐漸適應TPP的發展方向。這方面,我們采取的是“多做少說”。

從美國方面來講,也許他們雖然不能排斥中國,但心里不願意中國參加,因為中國參加的話,可能會對談判造成很大的麻煩。TPP的整個談判本來就很困難,中國參加,會具有更大的複雜性。種種情況也說明,TPP不是在排斥中國,中國選擇不參加TPP的談判也是暫時的。

此外,我們不能講,中國可以搞RCEP,美國就不能搞TPP,這兩個都是區域貿易協定,我們不能采取“雙重標準”。

當然,美國搞TPP,從政治上來說服務於它在亞洲這個平臺的戰略,這是很清楚的。如果是從這個角度來講,確實有針對中國的意思。但美國人幹什麽事情,從來不是把針對誰當成第一位,從來是把是否符合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美國搞TPP或者說亞洲再平衡的戰略,首先是為了美國在亞洲太平洋的利益,因為現在全球經濟的重心已經轉到亞太地區,所以它的整個經濟戰略的重心,也要轉到這一地區。

所以,美國利用TPP這樣一個現成的舞臺,就像是資本市場上的“借殼上市”,一下把這個小的上市公司的殼變成大的上市公司。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能說這個殼本來就是美國的,美國把它搞出來專門針對中國,我覺得這也不符合實際。

動力與結果

魏建國:美國的智庫對美國今後在國際上的地位有兩種分析,一種分析就是美國要想作為全球霸主,必須有三個條件:第一,美國的GDP必須要年增長率始終保持在3%以上,當然今年它已經是1.5%,現在是1.3%,說不定今年還掉下來1.1%;第二,它認為導致全球傳統大國爭論的意識形態的對立已經蕩然無存。因此提出,美國目前一定要在搶占遊戲規則和國際體系的主導地位方面邁上新的一步。

這是什麽意思?就是說美國不要再想著去改造對方國家的意識形態,包括用武力去改造。而是要真正轉向使用新的國際規則,制定全球新的遊戲規則,作為領導全球的關鍵所在。那麽國際規則就像龍部長講的,一定要把美國利益放在第一位,今後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引擎在亞太,說白了就在中國。這個TPP剛好符合它走向亞太的戰略,奧巴馬也因此在2011年提出,在他的任內能夠加速TPP和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定)這兩個協議的進程。

龍永圖:實際上,TPP是美國企圖制定新的全球規則的第一步,因為TPP所有的規則,只對這12個成員國有效,構不成全球規則。如果要使它成為全球規則,必須讓中國、歐盟這樣的大國貿易集團,能夠同意和接受這個規則。

所以,我覺得中國還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並不是像有些人講的,美國已經制定出新的全球規則,現在就要強加於中國。中國已經不是像當年那樣的一個小國了,你制定什麽規則,我們就無條件地接受。中國參加WTO談判時,基本算是“手無寸鐵”,都和美國回旋了那麽多年,最後才接受了這樣一個全球規則。而且也不能說,當年WTO的一些規則就是美國制定的規則,而是經過很多年的磨合,好幾年的全球談判才形成的。

有些人認為中國現在被排斥在全球新的貿易規則之外,這個毫無根據。TPP的規則,如果中國不接受,歐盟不接受,那就不能成為全球規則。這點,大家還是可以放心的。

南方周末:雖然TPP現在達成初步協議,但還需要各國國內的批準程序,我們看到了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就明確反對TPP,有沒有可能美國國會會否決這個協議?

龍永圖:我想肯定會有一些爭論,比如在美國,就像當年通過中國永久最惠國待遇的進程一樣,非常複雜非常曲折,但這是一個美國國內政治運作的過程,希拉里現在反對TPP,實際上也是一個政治姿態,是她整個競選戰略中的一部分,我並不認為她會真正地反對TPP。對美國有利的事情,美國國會都通過的,所以我倒不懷疑TPP會在美國通過,我想最快在奧巴馬任內,就能完成國會的整個程序。在其他國家通過,更是比較容易的事情。

對中國的影響

南方周末:很多人關心,TPP到底對中國經濟會產生哪些重要的影響?比如因為加入WTO而受益的紡織品出口,是否會因為TPP而減少,會萎縮?

魏建國:我認為有影響,但影響不是很大。因為TPP只限定在12個國家里,範圍有限。如果中國的紡織品等產品出口受限,那麽我們可以從其他途徑,向其他國家出口。

對於TPP,我認為中國還是應該抱著樂見其成的態度。我個人認為中國對全球的貿易規則應該采取四個“改”:第一改革它,包括WTO、FTA,包括現在的IMF、世界銀行等,我們首先改革它,改革的目的是改善它,改進它,而不是徹底的顛覆它、改變它。因為中國應該說是這些國際規則體系的創立者、貢獻者、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龍永圖:美國一些專家認為,TPP可以產生大量的貿易轉移效應,有的還說,每年要因此減少中國一千億美元左右的出口。這一千億美元,是完全按照TPP的條款直接算出來的,我覺得這誇大其詞了。

因為關稅降低也好,還是原產地規則的改變也好,只不過是一個產品的整個競爭能力的一部分。現在我們在紡織品等其他不少產品上,已經有了相當大的優勢,比如我們有更好的物流體系,更好的零部件生產體系,更好的原材料的配套體系等,這些都是決定一個產品的競爭能力的因素,還包括供貨時間,也非常關鍵。價格不是唯一因素,關稅也不是。有時候,關稅的因素還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方面,我覺得不太值得憂慮。

TPP達成以後,對中國在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會形成一些壓力。比如在保護治外法權、環保,勞工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國有企業進一步改革等問題上,這些問題恰恰是和中國現在的改革並行不悖的。由於TPP的建立,實際上給我們一面鏡子,就是說國際上在這些領域里面有哪些新的要求,我們的改革要怎樣去適應這些新的國際標準和要求。我們對這些新規則,到底采取一種歡迎的態度,還是抵制的態度,這對我們來講,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像中央講的,對TPP采取一種開放的態度,我覺得對中國一些重大領域的改革,會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南方周末:我們看到,陸續有不少其他國家和地區表示將申請加入TPP,那麽中國有沒有必要,在未來三五年,也考慮申請加入呢?

龍永圖:現在還談不上參加TPP的問題,現階段,中國還是要加快和16個國家的RCEP談判,使這個談判能夠盡早結束、生效,這樣的話,就可以使RCEP和TPP成為亞洲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兩個區域貿易協定。

這兩個區域貿易協定重疊的國家很多,大概有8個國家,通過這兩邊參加的8個國家的牽線搭橋,也許這兩個區域之間的貿易協定,可以在某一天能夠進行一定的銜接,形成一個完整的亞洲太平洋區域貿易協定。這應該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當然也需要很大的政治智慧和努力。

魏建國:我認為,首先我們要看一看,TPP能不能最後達成協議。我想,不管現在各國對TPP怎麽看,作為美國來講,既然前期動員了那麽多資源,花了那麽多功夫,肯定會最終實現。不管TPP跟原來的想法,是不是改變了,程度和質量是不是降低了。不管在奧巴馬任期之內能不能達成,但美國肯定會把TPP,包括TTIP作為一個大的戰略來實現。

第二,中國的態度。不是說我見到你有一個新的遊戲規則,就一定要來加入。中國改革走到現在,最大的特點就是“接地氣”,就是始終瞄準著中國的國情。

中國的國情跟越南、文萊這些發展中國家不一樣,我們比它更發達;我們又跟日本、美國、新西蘭、新加坡也不一樣。在這種情況下面,作為中國來講,既要把進一步的改革,作為一個最好的紅利來釋放;同時也要照顧到中國的穩步前進發展的需要。

我認為我們對TPP不要太忌憚。我們所有的改革,不是因為外界來壓迫我們,而是出於我們自身的需求。比如知識產權保護,是因為我們的國情,需要來保護知識產權,我們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我們來保護知識產權。我們中國做好了,自然會成為全球知識產權保護的最優秀的國家。

南方周末:一個假設性問題,如果不考慮年齡、職務的因素,如果未來中國政府任命您為中國加入TPP的首席談判代表,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難和挑戰有哪些?

魏建國:如果中國政府要加入TPP,而且要選擇我作為首席談判代表,我的一個擔心,就是如何對美國制定的這個遊戲規則中,暗藏的玄機進行一一化解。我認為就是要“見招拆招”,並且利用中國現有大的戰略,包括“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使TPP從一個“利益共同體”,努力打造成“命運共同體”,最後成為全球“責任共同體”。

龍永圖:根據我當年參加WTO談判的經驗,任何一個國際協議的談判首先要在中國國內形成共識。當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時,我們先是一步一步在國內給大家講清楚,在全國上下形成共識後,這才使得中國在談判的最後時刻,達成了協議。

現在,中國國內對TPP還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質疑,包括今天互聯網對輿論的影響,與十幾年前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因此,怎樣能統一全國上下,乃至部門和利益集團之間的認識,形成共識,看到中國如果接受TPP那一套基本原則體系,對我們是有利的,是最重要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7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