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遊戲「經紀人」調查
1 :
GS(14)@2011-03-13 16:07:31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4/xNMDAwMDIyNjExNQ.html
幾乎所有的移動開發者都在討論《憤怒的小鳥》。
北京時間3月10日,《憤怒的小鳥》的芬蘭開發商Rovio公司宣佈,其從Accel Partners、Atomico等知名風投公司募集到了4200萬美元資金。
這款來自芬蘭的手機遊戲,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在全世界的移動開發者中,沒有哪一個像《憤怒的小鳥》的開發商Rovio的故事那麼激動人心。《憤怒的小鳥》曾在68個國家的App Store排行榜中成為排名第一位的付費應用,並成為有史以為最暢銷的付費應用。
此次4200萬美元的融資,更是Rovio與其發行商分道揚鑣後的重要演出。去年年底,EA公司宣佈以29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憤怒的小鳥》的英國遊戲發行商Chillingo。
作為發行商與開發者的矛盾交集,《憤怒的小鳥》身上暗示了應用商店平台中這兩個角色之間的典型博弈。
發行商、開發者博弈
那段神奇的創業經歷一再出現在報端上:三個芬蘭年輕人,2009年初的某天無聊時畫下一群小鳥草圖,圓乎乎的身子,誇張的眉毛顯出憤怒的表情,並將其開發成了設計巧妙的iPhone手機遊戲……這就是後來一炮走紅的《憤怒的小鳥》,其忠實玩家甚至包括英國首相卡梅倫。
《憤怒的小鳥》的成功,被許多評論家解讀為蘋果App Store模式為廣大移動開發者提供了一夜暴富的機會,這款遊戲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經創造了7000萬美元的營收,同時還有廣告、衍生品等授權收入。
眼下,其開發商Rovio拿到4200萬美元的風投,正雄心勃勃地規劃推出系列電影,擴大玩具等衍生品的銷售,推出Facebook版遊戲等。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憤怒的小鳥》的成功是不可複製的。」國內最大的蘋果開發者社區cocoachina創始人陳昊芝說,僅用了一年的時間,Rovio就憑藉這一款遊戲成為僅次於Gameloft的第二大手機遊戲公司。
但在此之後,《憤怒的小鳥》的開發商Rovio和其發行商Chillingo之間,爆發了一場著名的口水仗。事情的導火索是發行商Chillingo被EA公司以29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
Rovio
的創始人Vesterbacka對外界表示,Rovio與Chillingo在2009年12月發行這款遊戲的iPhone和iPad版本後,就再沒有進
一步合作,之後,所有的遊戲都是由Rovio自己發行。「我們再也不會使用 Chillingo。」Vesterbacka表示。
回顧《憤怒的小鳥》成長路徑,發行商和開發商之間的關係耐人尋味。
2009年12月,《憤怒的小鳥》正式在芬蘭的App Store上線,在這個不大的市場,它僅被下載了幾百次就成為了最暢銷的應用,隨後這款遊戲在臨近的瑞典、丹麥、希臘等國家都取得了小小的成功。
但這款遊戲真正取得成功還是在後來舉足輕重的英國和美國市場——這兩個國家銷售佔該遊戲總銷售的90%。
在進軍英美市場的過程當中,獨立發行商Chillingo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前這家發行商已經成功銷售過多款遊戲,而且與蘋果保持了良好的關係。此後Rovio與Chillingo一同前往蘋果遊說,並希望蘋果對其進行推薦。
2010年2月11日,蘋果同意將《憤怒的小鳥》置於英國App Store應用商店當週首頁。此外,Rovio還推出了一款免費的精簡版《憤怒的小鳥》供用戶下載試用。
之後,這款遊戲便迅速從App Store應用商店第600位左右攀升到第一位。到2010年4月份,其已經成為美國App Store應用商店裡的第一名。
「如果沒有發行商Chillingo,很可能就沒有最後的《憤怒的小鳥》。」陳昊芝總結道,《憤怒的小鳥》和Chillingo代理的其它遊戲在吸引用戶上有著很相似的地方。
但是反過來說,開發團隊Rovio在後來單飛後證明了自己很強的實力,包括後續關卡的推出,節日更新版本策略的執行等。這些都是在沒有發行商參與的情況下完成的,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離開Chillingo單飛之後,Rovio不斷為該遊戲添加新的關卡,已經通關的玩家們會不斷重新投身更新後的遊戲。每隔幾週,就會有類似萬聖節和聖誕節等季節性關卡發佈,於是人們又會繼續玩這款遊戲。
《憤怒的小鳥》樣本
「發行商的作用在現代遊戲開發中,正日漸式微,我們不再需要發行商。」Vesterbacka表示。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認同他的觀點,至少對於廣大尚未成功的中小App開發來說,發行還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
「現在國內做蘋果App開發的人,大都不賺錢。」位於上海的遊戲移動開發者王濤告訴記者,現在App Store上同質化競爭太激烈,比如《植物大戰殭屍》走紅後,App Store中一夜之間冒出了上百個殭屍類遊戲,因此一個不知名的小公司開發的遊戲,很少有人去下載。
EA的創始人Trip Hawkins也尖銳地批評道,蘋果目前的移動平台創造的是針對第三方開發者的偽商業模式幻覺,App Store中過多的應用讓中小開發者很難吸引用戶。
據統計,每個App應用平均賺取的費用是4000美元。「這甚至買不起一個像樣的桌上足球桌。」Hawkins表示。
App Store的銷售排名也印證了這一點,像EA、Gameloft、Popcap這樣知名的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正在App Store上佔據越來越有利的位置。
「未來發行商在App Store上佔據主導位置是肯定的。」在遊戲行業從業多年的王濤表示,現在讓中小App開發者們頭疼的,正是如何將遊戲推廣出去。
但
陳昊芝認為,像Chillingo去年推廣《憤怒的小鳥》取得成功的模式,今後已經很難再成功,Chillingo的模式是到開發者中間去一個一個物色好
的遊戲,並給出開發者修改建議,拿到代理權幫助開發者推廣,並最終分賬。在這個過程中,Chillingo更多地扮演了經紀人和製作人的角色,而沒有渠道
的優勢。
在《憤怒的小鳥》撇開發行商單飛後,業界一度擔心其開發團隊無法推出下一款和其同樣成功的遊戲,但是Rovio恰恰證明了將一款遊戲做透,同樣可以賺到大錢。這款遊戲此後登陸Android、PS3、Facebook等其它平台。
九城的新角色
3月11日,九城副總裁兼無線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沈國定告訴記者,九城將在本月正式運營其從國外引進的Openfeint手機遊戲平台,並物色一批優秀的遊戲到Android平台上去發行。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發行商這一角色開始在中國浮現。
OpenFeint
是一個在歐美相當流行的手機遊戲平台。通過為手機單機遊戲加入社交功能,Openfeint有助於提高遊戲黏性,從而受到廣大遊戲開發者的歡迎。開發者們
紛紛在自己開發的遊戲上加入一個Openfeint程序插件,使得不同遊戲玩家可以在單機遊戲中比排名、聊天、邀請朋友加入遊戲。
到後來,Openfeint逐步演變為一個遊戲分銷商的角色,通過植入社交功能,Openfeint手上握有了大量的用戶資源。目前Openfeint共有6600萬註冊用戶,平台集成了超過4800款遊戲。
業內人士分析,Openfeint可能會代理一些遊戲在Android平台上發行,並通過廣告分賬、手機遊戲裝機量分成等方式獲得盈利。這是一種和Chillingo完全不同的遊戲發行模式。對此,沈國定表示還不便透露Openfeint進入中國後的盈利模式。
「從全球移動遊戲發展的趨勢來看,基於互聯網而將單機遊戲加入社交功能,將是未來產品發展的大勢所趨,這使得遊戲具有更多盈利模式的可能,也加強了遊戲的黏性。」沈國定說。
「Openfeint提供給開發者一個便利的解決方案,讓他們的遊戲輕鬆成為社交遊戲,而具有更大的盈利機會。」沈國定指出,中國的市場環境和國外差別很大,因此九城引入Openfeint之後,將更著重於與運營商、手機終端商及各種不同手機應用渠道的合作。
隨著此類圈地運動的進行,遊戲發行商很可能正在手機遊戲領域變得越來越強勢,現在,中國的App開發團隊們,除了要做好自己的遊戲,也要開始學會和發行商們搞好關係了。
股市「加鐘」 中價飯盒搶手 經紀搵食平靚快 外賣商機大
1 :
GS(14)@2011-03-22 00:14:05
延長港股交易時間實施兩星期,經紀界「無啖好食」叫苦連天,名食肆外賣增加,有「名人飯堂」之稱的鏞記快餐飯盒和燒味飯熱賣,還有近日因歌手鄭秀文和許志安撑枱腳吃「豬髀餐」而聲名大噪的太平館,半價30多元的外賣飯盒亦成搶手貨。
隨着外賣需求增,鏞記老闆看好40至60元中價飯盒有商機。中環「搵食」多年的金融人亦認為,中價半快餐飯盒最吸引。
下午1時15分,於中環交易廣場外,出市代表黃先生匆匆走過,吃完飯趕準備開市。他坦言很不慣,以前可以慢慢歎茶,現在每日吃來吃去都是快餐店。
經紀提早半小時放食飯,鏞記每日中午推出的快餐飯,例如豬手飯或咖喱牛肉飯,才12時許已售罄。老闆甘健成說,快餐飯盒出品量不多,平時也很快售罄,未必與經紀「搵食」需求增加有關。
名人飯堂 30餘元燒味飯熱賣
鏞記外賣餐牌上最貴的是150元雙髀飯,但最熱賣的始終是31元的叉燒飯或35元燒鵝飯。
甘健成表示,延長港股交易時段才實施了很短的時間,現在難評估外賣需求是否增加,有待觀察,但肯定的是中環外賣飯盒有市場,「以前(中環)還有住宅,現在是完全商業區,需求很大。」
他相信,40元至60元的中檔外賣飯盒最有商機,但因為中環店舖租金貴,創業者以租樓上舖較有利可圖,惟領取食肆牌照繁複。
太平館外賣量在延長交易時段後也見增加,但尚待統計,未知增幅。職員說,最受歡迎是30多元的特價飯,分量比堂食減半,但價錢也減半,加6元有飲品。另外「蛇竇」樂香園的外賣也增1成。
而在交易廣場的米芝蓮一星酒樓「翠玉軒」,要外賣菜牌上的貴價菜式也可,但不設送貨,只可自取;另一間米芝蓮二星桃花源小廚表示,外賣不多,間中有人叫,派辦公室助理來取。
半快餐食肆 貴些質素高些
不過,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一語道破,吃外賣便不吃貴的,「叫外賣就是無時間,無時間就要快,怎會叫一碟數百元的酒店炒飯?」
於中環「搵食」多年的羅家聰每日午膳動輒百多元,他坦言,吃過上樓餐廳60多元的日本餐,覺得欠水準;以前會吃茶餐廳,但現在茶餐廳也要60多元,寧願行遠些到蘇豪區或蘭桂坊,百多元的餐有質素。
尚乘財務策劃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也吃慣百多元的午餐,但若是外賣,他最喜歡半快餐式,「IFC和交易廣場中間多了很多半快餐式食肆,我最喜歡60至70元的日本麵,外賣來說是貴少少,但質素也好少少。」
撰文:王嘉嘉、杜潔心
2 :
龍生(798)@2011-03-22 01:11:17其實...以前的經紀都係無啖好食架啦...
只有大老世先有時間同心機慢慢嘆茶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