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兩會特別報道·經濟加減法】互聯網+,李克強的新工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221

2015年3月9日,北京,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作了題為《設立“中國大腦”計劃推動人工智能跨越發展》的大會發言。 (CFP/圖)

經濟下行壓力之下,本屆政府在兩會上又開出了諸多藥方,包括制定國家互聯網戰略,推動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等。互聯網會成為中國政府拉動經濟發展和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救星麽?

一直以“IT民工”自嘲的中國互聯網人,最近揚眉吐氣了一回。

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國家要制定“互聯網+”戰略。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小米創始人雷軍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當他聽到總理的這個表態時,感到“特別振奮”。

總理的工作報告對“互聯網+”戰略描述得相對簡單:國家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國家已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要整合籌措更多資金,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

對於這些信息,雷軍感到不解渴,他花了很長時間去搞清楚總理說的“互聯網+”到底是什麽,背後又意味著什麽。

最大的資本是解決就業

雷軍在國家發改委一份報告的名詞解釋中看到了具體內容,他用手機逐字逐句把這些內容發到了自己的新浪微博上:“互聯網+”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高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坦承,目前國際經濟複蘇乏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為此,政府開出了很多藥方,其中重要手段就是鼓勵大眾創業。從數據來看,過去一年雖然經濟增長放緩,但就業增長迅猛,城鎮新增就業1322萬人。互聯網對此功不可沒,這是互聯網行業能納入國家經濟頂層設計的最大資本。

教育部主管的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發布的《微信社會經濟影響力研究報告》顯示,從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微信帶動直接就業人數是192萬,間接就業人數815萬,共計1007萬人。

今年的主要經濟預期目標壓力更大: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按照總理的說法,隨著服務業比重上升、小微企業增多和經濟體量增大,這個7%左右的速度可以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

其中,互聯網至少能對於小微企業的增加有直接拉動作用。早在2013年,馬雲參加總理的經濟座談會時,就跟總理說,阿里巴巴2萬多人,拉動了1000萬左右的就業。

互聯網行業的整體體量也已經到了政府難以忽視的規模。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GDP的總量超過60萬億元。而阿里巴巴集團2014年全年平臺上的交易額是2.3萬億元,跟福建、上海、北京和安徽當年的GDP總量差不多,是山西這一數據的一倍。馬雲就曾在內部說,阿里很幸運,國家給了“相當於一個省份那麽大的經濟體”讓阿里人來管理。

易觀國際董事長於揚對南方周末記者預測,今天中國的GDP總量里,九成是傳統企業貢獻的,但未來四成的GDP將由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化來完成。

自然而然,近幾年來,互聯網企業掌舵者們成為了決策層的座上賓。

馬雲、馬化騰、雷軍、劉強東和張朝陽等互聯網行業大佬級人物,都先後參加過李克強總理這兩年的經濟座談會。

座談中有時候提的是行業遇到的具體問題,比如2014年7月那一次,馬化騰直接跟總理反映了打車軟件在一些地方被禁用,以及企業並購額在4億元以上要經過商務部審批以至於影響企業發展等問題。據中新網報道,總理隨即對相關部委負責人說:“你們認真了解一下,給我一個報告。”隨後,總理又補充說,“我不是‘以言代法’,你們要認真調查研究,如果有問題一定要切實解決。”

那次座談會雷軍跟馬化騰一起參加了。總理表揚說小米變成了大米,雷軍提出要將互聯網上升到國家戰略,幫助傳統行業轉型。這一建議,馬雲以前在總理座談會上提過;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馬化騰和雷軍、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李彥宏,在過去幾年里,也通過建議和提案呼籲過。

沒想到,今年兩會上就等來了“互聯網+”。

2015年3月4日,北京,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在進入人民大會堂前,剪刀手加自拍神器,引來眾多媒體圍觀。 (CFP/圖)

爭奪新時代的話語權

1994年,中國開始接入國際互聯網,中國經濟的格局和產業版圖就此發生了巨大改變。

在被當做國家戰略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之前,中國互聯網行業受到政府的最高規格重視是幾個月之前在烏鎮舉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簡稱“烏鎮峰會”),這是中國目前舉辦的最高規格的互聯網大會,由中國互聯網官方主管部門主辦。

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中國召開烏鎮峰會的一個主要考量就是,要主動爭取互聯網時代的世界話語權。

重視互聯網已經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共識。以美國為例,2015年2月13日,奧巴馬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演講時表示,互聯網世界就像當年蠻荒時代的西部,美國政府應當成為那里的警長。可見,美國的互聯網戰略已升級到整個全球互聯網空間的管理上。

早在1993年,美國就推出了為期20年規劃的信息高速公路國家戰略,重點是互聯網的普及和網速的提高。2009年5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公開表示,數字化基礎設施是美國的戰略性國家資產,並出臺了網絡空間國家戰略等政策。

“中國的互聯網+戰略有點像美國信息高速公路戰略的升級版。”於揚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在於揚看來,中國已經意識到互聯網是基礎設施的一部分,具備普遍服務業務的特征。但思想轉變的同時,在管理體制上也要改革。比如,對於互聯網盒子的發展上,相關監管部門可以有更加開放的心態。

按照馬化騰的理解,“互聯網+”應該先建好基礎設施,包括:網絡基礎設施、數據基礎設施和標準接口的基礎設施。

對於網絡基礎設施,主要就是網絡的進一步普及和網速的提高。

跟中國社會的二元結構相似,中國的互聯網也呈現出巨大的城鄉差距。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2013年中國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調查報告》,城鎮網民數量占比達到72.4%,而農村網民僅占27.6%。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李士強建議,國家的“互聯網+”戰略實施後,應盡快實現村村能上網。鄉鎮補貼一點、村里出一點、電信企業優惠一點,使寬帶網絡連到農家。同時,降低農業信息費的收費標準,鼓勵農戶上網。

而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是政府要對現有的互聯網數據資產進行管理,並開放給社會使用——這些數據目前多半控制在政府和國企手上。比如鐵道部門已經在開放數據給第三方訂票軟件,讓民間力量幫助政府分擔天量訂單帶來的網絡壓力。

這些工作美國同樣剛剛起步不久。今年2月,曾在LinkedIn、eBay、PayPal、Skype等諸多美國互聯網巨頭工作過的互聯網人DJ Patil,通過了奧巴馬的面試,正式擔任白宮首任數據科學家,為美國制定數據戰略。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王文京也建議國家對數據資產專項立法。他認為,數據已成為繼財務資產、人力資本、知識產權之後第四種形態的資產。在這方面亟須專項制定和完善有關數據資產的法律。

而互聯網標準接口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其重要性則在於讓大家的產品研發出來後能互相兼容,相互適配。比如雷軍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目前智能家居國家標準缺失,行業里產品五花八門,很多相互不兼容、不適配、不互聯互通。

2015年3月4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騰訊CEO馬化騰,在參加人大預備會後面對記者圍堵一言不發。 (CFP/圖)

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匕首

如此看來,“互聯網+”戰略可以理解為,第一,政府看到了大數據等幾個互聯網行業最熱領域的重要性,將其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來看待。二是政府希望互聯網成為水電煤一樣的基礎設施,成為提升實體經濟生產力的重要工具。第三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希望互聯網將來能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服務。

3月9日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司長馮飛在接受中國政府網的在線訪談時表示,目前全球正在進行新一輪工業革命,這輪革命的工具是互聯網。而互聯網+工業就是德國人說的工業4.0。

當前,中國的工業3.0還沒有完成,但要通過互聯網抓住工業4.0的新機遇。馮飛提到,我國每萬名工人機器人擁有量為二十多臺,德國是二百多臺,日本、韓國超過三百臺。

“這種差距不是技術和人才上的差距,而是跟市場競爭的環境不充分,以及政府對互聯網的限制過多有很大關系。”於揚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於揚最近一直在美國矽谷,他說自己感觸很多。比如他看到美國大街上有很多谷歌的無人駕駛車,一邊測試車輛性能,一邊收集地圖信息。但在中國,無人駕駛車輛還沒法上路,而且很多地方不允許地圖導航公司的車進入拍攝。

回過頭去看,過去的20年時間里,互聯網已經深刻改變了中國經濟的格局和產業版圖。第一個十年里,互聯網行業和傳統行業和平共處,互聯網催生了很多新經濟,比如門戶、遊戲和電商等。第二個十年里,互聯網逐步開始改變甚至顛覆了很多傳統行業。

於揚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變,大概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營銷的互聯網化,比如廣告主從在報紙上做廣告到在網絡上做廣告。二是渠道的互聯網化,其最大推手是2008年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最典型的案例是京東的出現,逼著國美和蘇寧開始轉型互聯網。三是產品的互聯網化,這個進程從2010年開始,其最大推手是智能手機的爆發,典型的案例如小米。四是當下正在進行運營的互聯網化,企業完全數字化和網絡化。

過去被互聯網深度改變的行業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現在這種改變正在向第二產業甚至第一產業滲透。第二產業被互聯網改變最大的,就是手機和電視產業,小米先是攪動了手機產業,又跟樂視網等一起去顛覆傳統電視產業。這種顛覆開始蔓延到汽車領域,比如樂視網要造汽車了。顛覆還在向第一產業滲透,比如本來生活網,改變了農業的銷售模式,讓農民的產品直接在網上賣給北京的市民。

經歷了20年的沈澱,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優劣勢已十分明顯。

騰訊的一個數據顯示,2015年1月,全球接入互聯網的移動設備超過70億臺。我國互聯網用戶6.49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滲透率達到85.8%,高於全球58%的滲透率。

雖然發展迅猛,但中國互聯網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的盤子里占額還很小。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一個數據是,目前互聯網經濟占GDP的比重只有7%。

不過,中國互聯網行業是中國為數不多能跟國外同行一拼高下的領域。比如社交軟件,目前全球四大社交產品,中國占有一席之地:微信、日本的Line、韓國的KakaoTalk和美國的Whatsapp。

在不少人看來,中國互聯網行業在應用場景上比國外要豐富,有很多產品和應用被開發出來。但在核心互聯網服務,比如人工智能技術和機器人技術上,跟國外的差距不小。

也許正是出於這樣的背景,李彥宏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這次提出的一個提案就是建議國家主導建立“中國大腦計劃”,扶持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就在政府把互聯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之時,於揚也提醒,要警惕未來的互聯網壟斷者。在他看來,在國家資源的支持下,互聯網時代里一旦形成新的壟斷者,可能比傳統行業里的壟斷者更加可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814

粗观AXTA,巴菲特的新口味 徐佳杰

http://xueqiu.com/7813497513/40263020
这次木有图,慎入。
(扯闲篇:港股那么热闹,我不是喜欢凑热闹的人,所以找个地方清静清静,来扯扯美股)

继完成$比亚迪(SZ002594)$     ,$迪尔(DE)$     ,$卡夫食品(KFT)$     等大买卖之后,巴菲特又在前天完成了一笔“小买卖”。
耗资近5.8亿美金从凯雷集团购入了$Axalta Coating Systems(AXTA)$     公司8.7%的股权。
时间仓促,没有太多准备。今天偶们先来“粗粗”看一下这家公司的情况。来日方长,未来有机会再细细地看。
躺枪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BRK.A)$ 


1、从哪里来?

2014年年初私募股权巨头凯雷集团杜邦集团收购其高性能涂料业务,并更名为AXALTA,并迅速于当年进行了IPO。
目前该公司市盈率260倍,市值71亿美元,较IPO时已上涨40%有余。
巴菲特购股价为美股28美元,略低于市价。
涉及公司:$凯雷(CG)$     $杜邦(DD)$     

2、干啥的?
简单来说,是做汽车等交通工具的环保涂料。


3、有什么特别?

a、帮助客户节省成本

先摘一段来自官网的话
3-WET(三涂一烘)系统使用的是特别配制的中涂漆,可以应用于轻型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和其他需要减少高温烘烤的需求。喷涂传统底漆之后,需要进行烘干和打磨,这就需要高温烘炉和打磨线,构造昂贵,运营成本高。而使用更加节能的闪干区域,就可避免这一问题了。每一层涂层都可以在前一涂层未干燥的情况下施工,或者只需很短的闪干时间。这种技术创新,可以让轻型车原始设备制造商用更小的、更低能耗的闪干区域,代替传统的大型烤房,从而降低运营成本和安装烤房的资本支出

伦家特地上网找了下资料。他们家的漆比普通漆的优越之处在于,不仅仅可以节省下游厂商大量的空间和资本支出,同时又能节省时间。普通漆料喷涂一辆汽车需要7步,而Axalta只需要五步。

b、护城河
漆业,尤其是这种专业的油漆行业,客户粘性是非常高的。原因在于每换一个种类的漆,就需要重新适应其性能,喷涂方式等。对下游厂商来说,更换供应商的成本巨大。所以他们往往愿意忍受上游厂商适当的涨价而不选择更换其他厂商更廉价的产品。从这一点上来说,Axalta貌似拥有一条令人称赞的护城河。


4、该不该跟风?
这个问题俺也回答不了。但是这家公司一经上市,就迎来了巨大的争议。原因就在于:财务状况不佳。[吐血]
究竟哪里不好内?偶们好好看一看。
a、损益表

行政费用:公司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付出了巨大的行政支出。原因在于公司分拆之后需要巨量的人员安置,处置费。
根据2014年年报显示,一次性的人员安置费就达到了2.23亿美元,达到了总行政费用的25%之多、
然而既然是一次性的,假如我们将他加回,公司未来的盈利状况,还是略乐观的。
研发费用:研发费用占销售比不高,且维持稳定。较乐观。
利息费用:2.17亿!仅这一项就占毛利的14%,确实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他究竟借了多少债!偶们继续看)

b、资产负债表


现金及等价物仅3亿8千万元,勉强能够覆盖每年需要的利息。
资产负债率达到82%,应该是分拆后所带来的债务激增。

c、现金流量表

可喜:资本支出控制得当,仅为折旧的57%。未来财务压力可控
可忧:汇兑损失巨大(2014年的汇率情况大家懂的,不怪他)
            现金净流出,入不敷出财务压力大。

d、具体债务情况


IPO时显示该公司上年度公司长期债务共38.74亿元,2014年降低为36.56亿元。其中三分之二为美元借贷,总值21.65亿美元。利息约4.85%,并不高。
但这些长期债务将会在2018年到期。以公司目前的营收状况,许多证券分析师都认为,他可能需要过桥贷款进行偿债。

总结:
1
、该公司并非一个传统意义上财务优秀的公司。尽管我们不怀疑他的护城河以及其产品质量。但高负债和高行政支出,仍然让人望而却步。
2、如果去除掉一次性开支(即人员安置费用),可为公司增厚近3亿元的利润,这样一来市盈率便降至20倍附近。
3、公司分拆后承担了巨额债务,短期盈利能力恐怕不能得到有效改善。想短炒一把的童鞋请注意:这家公司恐怕不适合你。不是所有的巴菲特股,都叫比亚迪……。
但未来该公司清偿完所有债务之后,利润还是值得期待滴!

尤其该公司又将中国市场视为重中之重,并预测该市场未来的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9%
下图摘自年报:


好啦。居然说是“粗粗地”说一说。那就先说到这儿。
巴菲特最近的口味风格,确实转变得很奇怪滴说!
码子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哦!伦家很辛苦的!
(所以看完记得关注伦家啦,魂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465

【記者觀察】城鎮化生意的新算法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909

城鎮化生意,在此時的中國並非是一門好生意,已被看作危險重重:因為過去十余年地方政府從銀行貸出太多的資金,導致各界對謎一樣的地方政府債務一片擔憂,銀監會全線管控商業銀行平臺貸。

但對國開行來說,逆勢擴張城鎮化生意的底氣,來自對平臺風險的樂觀評估。多位國開行內部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我們眼里,目前地方政府的風險並不大。”

在國開行內部,一種普遍的觀點是,除了稅收,中國政府持有土地以及大量的國有資產。比如,地方國有企業股權,包括不少已經上市的股權。而後兩者正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政府所難以比擬的。

“很多人認為中國債務問題很重,是沒有把這兩塊資產放進去。”一位接近國開行決策層的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我們認為應該用資產負債表衡量地方政府的負債程度。應該計算地方政府的凈資產,而不能簡單用債務規模除以財政收入,這不科學。”

上述接近決策層的國開行人士還分析稱,中國政府的債務用途,“不是用作彌補赤字,而是搞建設,為未來發展”。他認為,一個高速增長的經濟體,和低速或者不增長的經濟體,債務的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

“機場也好,鐵路也好,不能只計算票價收入。建設所帶來的人流、物流,這些正外部性必須納入考慮。”他說,“關鍵是投資效率要高。”

不過,國開行也正在發生變化,過去“打捆貸款”的平臺模式似乎正出現專業化分解的趨向。

比如,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蚌埠市城投與下轄三個縣的城投公司,合資成立了一家新的融資平臺公司——蚌埠市城鎮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資本金10億,城投公司占股70%,三個縣城投各占股10%,此外三個縣城投各註入一塊土地。新的平臺公司對接所有“新型城鎮化”項目的融資,其中包括國開行先期提供的50億授信。

此舉的原因之一是,國開行為了控制風險,不希望與縣級城投公司“直接打交道”。一位蚌埠城投人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些項目都有每個縣參與,但國開行覺得“縣里面財政不太行”,希望由蚌埠城投“帶著縣做”,但是蚌埠城投跟縣級城投並無直接業務往來,於是雙方商議成立子公司,“這樣帶他們做項目”。

隨後,蚌埠市政府下文成立城開公司,主要負責全市的保障房項目融資,保障房資產以及上級撥付資金全部歸到城開公司。

這亦被政府內部人士視為一種“策略”。上述蚌埠市政府內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坦承,舊的平臺公司還貸遇到一個高峰期,“沒有能力再去融資”。事實上,蚌埠市城投仍在銀監會控制貸款的平臺名單上,“除了保障房項目,其他項目貸款都比較困難”。

“城投公司繼續還貸的同時,成立一個新的公司繼續融資,保證建設的連續性。”上述人士說,“不能因為還債拖延城市建設的發展速度。”

此外,為應對2009年後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蜂擁而至造成的平臺風險,國開行內部正在討論的另一個解決方案是:每家平臺公司設立一家牽頭機構,由牽頭機構設計一攬子的金融解決方案,包括發市政債、信托融資,等等,管住平臺公司“多頭融資”。

據國開行內部人士透露,原來在國開行內部,省級分行是開行系融資方案的一個“窗口”——客戶都在省級分行,國開系旗下的國開金融、國開租賃、國開證券等,都是通過這個“窗口”對接融資平臺的客戶。開行的構想是:將原來自己體系內的一個窗口,轉變成一個“總的窗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523

環保、醫療、教育 未來五年的新賺錢機會 兩岸三地1000大

2015-05-11  TWM
 
 

 

2016年上路的中國十三五規畫,不再把國家資源用於力拚GDP,中國要的,是全力打造人民幸福感,建設小康社會。

這是一套最具顛覆性的五年規畫,它將翻轉中國的資源配置方向,也將衝擊所有台商早已熟悉的中國經濟模式。

透過今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排行榜,已能窺見變革正在隱隱發生,現在開始,你必須為翻天覆地的中國十三五做好準備。

製作人、撰文‧楊紹華 研究員.曾乙申、戴致安 攝影‧劉咸昌

中國十三.五

正式名稱:中國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

第13個5年規畫

執行時間:2016年至2020年首要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前進度:今年三月習近平正式宣布制定規畫特殊地位:強人習近平唯一完全主導的五年規畫既定KPI: GDP較2010年增一倍,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認為人均GDP有機會挑戰11900美元黃土上的蔥,總是長不到正常高度。

中國天津市西青區一方農地,老農望著身後兩管直挺挺的煙囪,接著彎腰看看腳下,像是隨興編了一句相聲似地自我解嘲:「那兒煙噴得高,這兒蔥生得短!」一句工整的對仗,深刻描繪了工業發展與民生需求的矛盾衝突。

矛盾衝突

要經濟成長?還是要APEC藍?

李大叔在此安身三十多年了,「這些年空氣汙染嚴重,霧霾多、下酸雨,它們長得越來越矮。」根據科學研究,霧霾的確會傷害農作物生長,但主因並非酸雨,而是不見天日影響了光合作用,也就是,植物呼吸困難。

「只能二選一,你要經濟成長?還是想要APEC藍︵中國要求北京及周邊五省市企業停產、限產甚至停工,好讓北京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期間再現藍天︶?」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建議我們這樣問問北京市民;答案果真如他預期,「藍天吧!空氣好些!」一位正在趕著上班的北京青年不假思索:「不管有錢沒錢,至少呼吸起來舒坦點兒。」呼吸,是生命的基本需求,卻是中國境內十三億人的迫切渴望,空汙紀錄片《穹頂之下》把長期民怨燃至沸點;然而,民怨又何止於空汙。

清晨六點,上海華山醫院門口,距離醫院開門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這裡已經擠滿人潮等著掛號,人數之眾,甚至必須讓公安排成一列人牆維持秩序。一位隊伍中的大嬸對我們說:「如果三更半夜過來,你們說不定還能看到有人睡在地上占位置呢!」「看病難、看病貴」,這六個字在中國早已成了順口溜。大嬸說,排不到就得買黃牛票,「正常掛號費十五元人民幣,黃牛票要價三百到四百元人民幣。」在二線城市裡,四百元人民幣是許多上班族月薪的十分之一。

這還不是「看病貴」的主因,中國的藥價高,進一趟醫院的花費往往百元人民幣起跳,又有那麼一句順口溜是這樣說的:「看一次小病,三月沒肉吃」。

不要小看這些平民百姓的心聲,過去三十五年,中國把全副心力用在追求經濟成長,現在開始,他們準備聚焦底層,提升人民生活品質。這些正在市井街頭發生的民生問題,將是未來五年中國政府傾力導入資源的改革方向。

「抓住重點,圍繞解決人民群眾強烈反應的問題,回應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期待……,」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一年多前宣示,他鮮明地標畫出改革完工期限:「二○二○年,改革要取得決定性成果!」二○二○年,這是一個微妙的時間點。

首先,它是中國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畫的終點。自一九五三年起,中國的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就是以領導人所提出的五年規畫為方向,到今年即將走完「十二五(第十二個五年規畫)」。此時此刻,北京中南海已經啟動「十三五」的制定工作。

重大改革

二○二○年,是中國﹁轉骨﹂關鍵時間點再者,一二年中共十八大會議中已訂定,二○二○年,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年。習近平當時提出「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其中「第一個百年」,即是二○二一年中國共產黨創黨百年,「在這時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會實現。」他設定了兩個「數字翻倍」指標:GDP︵國內生產毛額︶和城鄉人均收入,都要比一○年多一倍。

最後,以二○二○年為終點的「十三五」,其實也是習近平唯一能完全主導的五年規畫。對照習近平的宣示,十三五,將是以「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以「回應人民心聲」為軸線的五年規畫。其內涵追求的不只是富,更是一種貼近底層生活的幸福感、均富與和諧。

二月中,一場名為「十三五規劃思路」的論壇,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受邀發表演說。這位曾在「九五」、「十五」、「十一五」規劃中扮演要角的經濟學者,已被各方揣測是十三五的主要執筆者之一。論及十三五整體路線的規畫時,他像是在預言一場翻天覆地的變革:中國必須「轉變過去的經濟發展方式」。

楊偉民認為,過去三十五年「高強度、大規模」的建設之後,投資拉動經濟的動力已經減退,必須全力刺激消費與服務業,而這兩者正圍繞著「均富」目標。他又強調,「過去可以不受約束的大開發、快發展;現在,環境承載能力接近上限,人民對改善環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因此政府投資將轉向「公共性更強,但投資回報率更低」的項目;這符合著習近平「回應人民」的說法,但也預示著過去三十五年來力拚GDP的「快發展」模式,即將轉變。

十三五,可說是中國八○年代初期改革開放以來最鮮明的一次路線調整,在楊偉民的眼中,十三五的意義不只是「一三.五」,而是「二.三五」,「這是為中國第二個三十五年發展開啟航程的規畫。」四月天,華北多風,北京、天津這些空汙重災區的霧霾情況按理該會減緩一些,饒是如此,抬頭望著天,李大叔的視線仍穿不過灰幕、看不見太陽;他或許感覺不到西南風的強烈。然而,三十五年來最具顛覆性的一次路線調整,正要席捲這個國家的天與地。

GDP褪色

資源配置轉向,引進民間活水成重點「這絕對會是我經歷過最不一樣的五年規畫!」富蘭德林證券董事長劉芳榮說。他在九五年來到中國發展,「以前都是拚GDP成長率,這一回,拚小康,政府資源配置的邏輯會完全不同。」他舉例,過去用GDP當指標,於是地方政府大開優惠之門,用稅收資源換取經濟成長。「現在情況不同了,去年十二月國務院發布《六十二號文》,要求地方政府清理各項稅收優惠,就是透露『不再拚GDP』的訊息。」關於十三五是否要以GDP成長率為指標,目前各派仍在爭論之中。基於中國經濟即將走入習近平所謂的﹁新常態﹂,面臨﹁增速換檔期﹂、﹁調整陣痛期﹂、﹁政策消化期﹂的牽制,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已下調成長底線至六.五%,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顧問宋曉梧乾脆喊話:「十三五應該取消GDP指標考核!」爭論正熱,但認定「APEC藍比經濟成長更受歡迎」的李迅雷分析,十三五期間經濟成長率的重要性將「自然而然的褪色」。

「拚小康,你要擴大就業市場,創造較多就業機會的服務業變得重要,但服務業帶動GDP的效果卻不如製造業。」再者,政府開始提高民眾生活素質,注重環保、醫療、教育,「這些項目都不能快速換回GDP。」李迅雷說。

他甚至預言,由於資源配置轉向,「到了二○二○年,中國債務占GDP比重一定會明顯墊高。」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表示,政府收入越來越難支應需求,必須想盡辦法疏通管道,引進民間資金。

於是,小康社會目標底下最令股民興奮的一套劇本出爐了。為了引進民間資金支援財政,十三五的「必要配備」,一方面是活絡銀行功能,互聯網金融成為眼前亮點,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夠大也夠熱的資本市場,讓股市、債市充分發揮引入民間資金的功能。根據「證券業二○一四至二○二○年發展規劃」,資本市場融資總額占全體融資額的比率,預計將從一三年底的六.一%大幅拉高到二五%。

做大資本市場,同樣也是中國「資源配置邏輯翻轉」的一環。一三年十一月,習近平公開宣示,「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修改為『決定性作用』。」意味著要用市場經濟的力量牽動國家整體資源走向,政府的投入反倒成了配套角色;一四年五月間,他更呼籲「看不見的手︵指市場力量︶和看得見的手︵指政府力量︶,都要用好!」種種跡象來看,股市,已成為習近平「做大資本市場」的優先工程。各界預期,今年下半年可望推出「首次發行上市股票從審批制改為註冊制」的改革,大開企業上市方便之門;而在另一端,四月十三日,中國亦將「每人只能開立一個證券戶」的限制,大舉放寬至「每人二十戶」,同樣具有活絡市場的效果。

政府帶頭炒熱股市的效應,在一五年《今周刊》的「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排行榜中已能明顯感受。這是本刊連續第十二年進行調查,也是歷年來台灣業者上榜家數最少的一次:在兩岸三地市值最高的一千家企業中,台灣只占得六十五席。

「不可否認,市值就是一種競爭力。」劉芳榮坐在位於上海金融中心的辦公室,這裡原是「中國第一高樓」,去年才被上海中心大廈超越;「靠著蓬勃發展的資本市場,以前台商毫不在意的中國競爭者,會不會也在一夕之間變成巨大高樓?」他憂心地說。

十三五,歷來最不一樣的五年規畫,即將衝擊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既有模式,當然,也正帶來新的機會;在眾多產業之中,被認為最具「政策扶植」與「市場引資」雙重加持的,當屬環保、醫療、教育三項民生產業。

力拚環保

政策方向明確,各方﹁綠色需求」火熱江蘇省宜興市的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是在一九九二年設立、中國第一個以環保為特色的工業區,發展至今,已被冠上「環保之鄉」稱號,全中國有四成環保產品出自於此。

走進園區內,可以發現大型工程車往來頻繁,雖然已是設立三十幾年的﹁老牌﹂工業區,但從一年多前,這裡再度開始大興土木。其中一大塊區域的負責開發者,是中國唯一以環保為主力項目的國營企業|| 中國節能公司。

「原本在小型環保公司上班,沒想到,去年有機會進入央企。」隨著政府力推環保產業,中國節能公司去年進駐宜興參與園區開發,在宜興土生土長的吳幼琴成了政府拚環保的受惠者,擠入同儕羨慕的央企。「公司的任務,是全力提供環保業者更好的經營環境。這是政策方向啊!」吳幼琴說。

環保,這是目前各界揣測十三五規劃方向中最無疑慮的一項重點產業。在今年三月的中共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宣示,「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產業支柱。」此外,十二五時期環保投資額約為三.四兆人民幣,至於十三五,三月七日新任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記者會中表示:「大概在八到十兆元。」依據宜興環科園管委會主委吳旭峰的說法,宜興市已計畫幫助區內的小型民營企業進入資本市場;這樣的企圖,預告著中國環保產業即將借助資本市場噴發。事實上,遠在宜興北方一千一百公里處一家來自台灣的業者,已經強烈感受到環保需求的火熱。

井然有序的、載滿醫療廢棄物的垃圾子車排列在焚化爐前,等著乘坐專用電梯,把廢棄物緩緩送進第一道高溫燃燒鍋爐;這裡是河北省廊坊市的北京潤泰環保公司,也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在中國環保市場的重要布局之一。

廠房內共有兩條生產線,每天最多可處理三百噸的醫療廢棄物,北京潤泰財務經理許義男說:「訂單早已滿載,可惜我們不能任意增加產能,一切都要等政府的評估與批准。」即使如此,北京潤泰還是抓到了另類商機。去年中國通過了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環保法修訂案,相關業者必須自行提高廢棄物處理的水平,「不少業者向我們商談技術輸出,公司忽然多了這項全新業務,占整體營收一下子就拉到三成左右。」除了環保,李克強在兩會期間也強調「加大政府對教育、衛生的投入。」兩大方向,同樣是衝著民怨而來,「看病難」、「上學難」,始終是中國長期難解的民生問題。

提升醫療

電商兩強先後布局,顯見健康管理商機盛場景再回到上海,八點一到,上海華山醫院大門一開,原本聚在門口的人潮,蜂擁擠進各科別的掛號窗口;大廳的一角,倒是孤伶伶站著一個人形立牌,宣導行動掛號服務開通的消息。為解決「看病難」,醫療信息化已確定被列為十三五的建設重點之一。

兩大電商龍頭騰訊與阿里巴巴自然不會缺席。騰訊旗下的「微信智慧醫療」目前已可在全國超過一二○○家醫院線上掛號。至於阿里巴巴的「未來醫院」,線上掛號布局相對落後,至今年一月,僅有三十七家醫院接通。

不過,以互聯網解決「看病難」,只是兩強布局醫療市場的入口,真正的好戲,在於向上延伸的種種想像空間。騰訊計畫打造完整的智慧醫療平台,開發線上問診、購藥等商機;阿里巴巴則在一四年初購併擁有第三方支付網路售藥資格的「中信二十一世紀」,去年十月該公司改名為「阿里健康」,以「藥」為切入點,同樣向上鎖定健康管理平台市場。

簡單的說,「看病難」固然是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但最可口的市場大餅,還是來自醫療品質需求的供給缺口。

「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快速成長,但醫療品質和觀念卻沒有跟上。」台北市牙醫公會前理事長葛建埔說。除了在上海開設牙醫診所,葛建埔目前也擔任上海景康預防醫學中心口腔科醫師,甚至在江蘇昆山市還設立了禾豐口腔醫院,對於中國醫療市場的變動感受甚深。

「大集團已經看到這塊市場大餅了!」葛建埔說,除了騰訊、阿里巴巴之外,「復星集團大舉跨足藥業,做電腦的聯想集團也在去年投資拜耳口腔十億元人民幣。」這股醫療投資風有多盛?葛建埔微笑舉例:「就連我在昆山的口腔醫院,都有幾家財團來談過入股,提出上市計畫。」目前,葛建埔正與上市公司中茵股份洽談合作,「成不成還很難說,但政策支持加上市場看好,醫療產業往上走的趨勢應該是確定的。」根據預估,至二○二○年,中國醫療相關支出占GDP的比重將達九.二%,與高收入國家水準看齊。

教育當紅

國家資源強力灌注,提升人口素質刻不容緩要說政策與市場雙重加持,教育算是當紅產業。從政策面來說,教育之於十三五的意義,不只在於解決教育機會不均的「上學難」問題,更是要解決二○年以後中國人口高齡化的問題。

據推算,中國在十三五期間會進入「緩慢高齡化」時期,接著加速高齡化,「提高人力素質」成為中國的迫切任務。楊偉民就說,十三五時期的重要挑戰,是「加強教育提升人力資本的素質」。

上午九點,周玲芳一如往常在校門口迎接學生,她是上海小騎士幼兒園的園長,從事教育事業已經三十年了,經驗豐富,然而在這兩年,她卻遇到了一些難題。「大概是從一三年開始,公立幼兒園每年能夠獲得政府補貼人民幣兩百萬元,這給我們私立學校帶來不小壓力。」她以這段親身感受,凸顯政府開始將國家資源灌注於教育的空前力度。

與政府的力量相比,市場力量更是已在教育產業捲起千堆雪。據估計,中國線上教育市場規模在二○二○年將達五七○○億元人民幣,較一四年爆發成長三.四倍;在這樣的想像空間之下,中國A股的「線上教育類股指數」去年全年漲幅超過一.八倍,指數從一月初的一七七七點狂漲至年底逼近五千點。

在這當中,最具代表性與傳奇性的個股,當屬三月間改寫A股歷史天價的全通教育,去年一月上市,至今股價漲幅已近九倍,市值躋身今年兩岸三地一千大排行第五六二名。

轉型關鍵

不再定位﹁世界工廠﹂,盡全力衝刺小康社會「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這是近來外界對中國股市的一句流行語,諷刺這一輪陸股大漲的投機性與非理性。投機的成分必然存在,但宏觀的看,這正是中國加速導入市場力量進行資源分配的開始。

過去三十五年,政府傾盡所有資源力拚經濟成長;十三五開始,GDP的目標淡化,政策在將資源導入「低回報率」公共領域的同時,更要確保每一分資源都能夠發揮最大效率,因此,李克強所謂的「互聯網+︵以互聯網技術達到各種產業升級︶」,以及「改造國營事業」、「提振民營企業」等配套,像是小康之路的「前期工程」,也是資本市場優先反映的題材。

衝刺小康社會的大旗下,是中國從「製造大國」轉型為「服務大國」、「消費大國」的關鍵過程;現在開始,看中國必須戴上新的眼鏡,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很可能不再是以﹁世界工廠﹂定位,而是一個追求生活品質、充滿消費活力的﹁小康新中國﹂。

最不一樣的五年規畫

十三五的 3個顛覆

顛覆1.不拚GDP成長率GDP成長率可能不再是重要指標,目前暫定年成長僅6.5%,甚至有取消GDP為指標的建議聲音。

顛覆2.高度仰賴民間資源政府支出轉向投入低收益的公共建設,財政收入成長趨緩,須引入民間資金,資本市場重要性明顯提高。

顛覆3.服務業角色躍升

小康社會注重均富,須拉動能創造較多就業機會的服務業,服務業對GDP的貢獻率將加速提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417

所得稅、財產稅之外 能盡速改善稅制結構的新工具 調升消費稅 可補強稅制漏洞

2015-05-18  TWM

這個稅制,沒人喜歡它,國際卻越來越重視它。北歐等福利國家除了資本稅,就是靠它:消費稅。這個你每天都在付的稅,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日本的安倍經濟學,被它給亂了陣腳?台灣又該如何避免?

撰文•楊卓翰

你知道嗎?除了所得稅和財產稅外,台灣還有一個「隱形」的稅負,每年貢獻台灣四成的稅收,它就是「消費稅」。

一般民眾對於消費稅的了解不多,不過,台灣嘻哈歌手MC Hotdog在金曲獎和侯佩岑表演的「我愛台妹」,其實已經提到。歌詞裡寫的「檳榔兩粒要一百,好貴,有沒有含稅?」正是對台灣消費稅的大哉問。

消費稅剛好和所得稅相反,後者是針對所得課稅,消費稅則是瞄準「支出」課稅。在台灣,像麵包這樣的成品,是以「加值型營業稅」的方式課徵,一般民眾感受不大,但是我們其實在消費時,這個稅已經加在商品價格裡,也就是「含稅」,而消費稅也因此被稱為「間接稅」。

消費稅在台灣,就像一尊被遺忘的神像,被供奉在偏僻的神壇。台灣的加值型營業稅,在︽營業稅法︾第十條中規定,營業稅稅率「最低不得少於五%,最高不得超過一○%,其徵收率由行政院定之。」消費稅過低 落後國際水準頗多不過,從一九八六年起,台灣實施加值營業稅至今近三十年來,營業稅一直都保持在最低的下限五%,從來沒有調整過。隨著國際上的財政結構逐漸改變,台灣的消費稅率,早已經落後國際水準。

除了日本、馬來西亞最近提高消費稅,從五%提高到八%,連一向標榜「低稅天堂」新加坡,也把消費稅作為加稅的主要手段。

新加坡在九四年實施消費稅︵GST︶,稅率是三%,但是經過兩次調升,現在已經來到七%,超過台灣的五%。當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等先進國家,消費稅稅收平均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逐年上升,到現在一○%的水準,台灣的消費稅占GDP比重只有五.一%。

事實上,早在○九年調降遺贈稅稅率時,行政院賦改會就已經建議,政府應該同步提升消費稅。

「由於台灣所得稅有結構性的問題,能否以消費稅補助,甚至取代所得稅,達成量能課稅,就很重要。」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楊建成在報告中指出。

「個人收入中,薪資所得以外的所得應繳納的稅,大半被避掉或逃掉,但個人支出中,這些避掉或逃掉的所得終究得花掉。」楊建成解釋:「也就是說,這些收不到的所得稅,可以透過當期消費或未來消費時,補收回來。」區分奢侈品與民生必需品 降低衝擊不過,提升消費稅,MC Hotdog的檳榔不就變貴了嗎?這也是一般民眾最反對的主因。

在《今周刊》的獨家民調中也發現,只有二成五的民眾同意;而有四成以上的民眾反對調升消費稅。

這樣的疑慮,更被日本調升消費稅的衝擊打上問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了籌措財源,在去年提高消費稅後,個人消費大減,使經濟陷入低迷,讓消費稅能否調升,被打上一個大問號。

不過,中研院院士王平指出,日本調升消費稅的作法,絕對是一個「負面教材」。「消費稅有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一定要區分民生必需品和奢侈品。」王平說:「日本完全沒有分級制,它是所有商品統一︵Unify︶課稅。就是沒有做好分級規畫,所以現在才會造成這麼大的衝擊。」王平指出,消費稅有幾個重要的觀念。首先,長期來說,消費並不是「累退效果」,「雖然賺了錢,消費出去的金額占個人財富比率,在短期內一定比較少,但如果以一個人的一生來計算,他的消費和財富一定呈正比關係。」王平解釋。

雖然財富多一元,不一定多消費一元,但是消費會以一定比率增加。不少國家的消費稅收都比所得稅收還高,就是用消費稅去替代所得稅收,韓國消費稅稅收比率七.七%,超過所得稅七.五%,就是一例。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消費稅一定要分級。「我們可以分成三層不同的東西,第一層是民生必需品,例如買日常的食物、水果、衛生紙,或是教育相關、水電等必需品,在台灣與國外都有明確的定義。這些必需品都完全免稅,這樣就不會傷害到大眾。」王平說。

而消費稅的第二層,就是一般物品,稅率範圍可課五%到七%之間;第三層,我們已經有明確的奢侈品定義,例如鑽石或精品就是範圍之一。

消費稅還有兩個重要的附註,王平提醒,像房屋、車子這類的高價品,稅率應該分開課,而且稅率應該更低,而不是更高,「例如買房子要多課五%︵如奢侈稅︶,因為金額太高,非常不合理。」附註二,要有暫時性的免稅空間。例如發生大地震或是類似高雄氣爆的意外事件,可以有一、兩年的免稅。「有了完整的配套,日本那樣的慘況就不會發生。」王平說。

依照碳排放量 對高汙染產業課徵能源稅除了針對富人的消費課稅,彌補所得稅的不足,消費稅另一個最大的用處,就是對高汙染產業來課稅。

中國記者柴靜拍攝的紀錄片︽穹頂之下︾,探討北京的環境汙染,引起各界重視,而柴靜在片中也多次提到,「能源體系的改變,是治理霧霾的根本途徑。」透過對高耗能產業,提高使用能源及碳排成本的「能源稅」,正是一個重要的新武器。

台灣過去的經濟發展也都依賴高耗能、高汙染的工業,對於環境資源的成本觀念,也十分低落,而且也未將汙染環境的外部成本,依法內化為汙染行為的代價或成本。「台灣的環境稅制有『三不』:不起引導作用、不與國際潮流一致、不明確。我們的確需要一個更完整的環境稅制。」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吳德豐說。

目前的台灣能源稅,散見在汽燃費、水汙費、空汙費、貨物稅等數十項稅目中。但是,都沒有依照碳排放量來課稅。以占能源稅大宗的油氣貨物稅來說,燃料油雖然每公升的碳排量比汽油還高,但是稅率卻只有汽油的一%,若按照碳排量來說,幾乎免稅。

當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已經著手建立碳稅、環境稅,歐盟也在修改法令,台灣的環境稅相對緩步。

吳德豐認為:「台灣應該逐漸建立起『綠色財政』的框架,在配合國家的政策與國際潮流下,更全面地導入與環境保護或防止國際汙染轉移等相關的稅制,建置一個對環境友善的綠色稅制環境。」面對台灣所得稅已對勞動者過於沉重,財產稅又無法在短期內完成改革,消費稅不用修法,若分級實施,也不失為改善台灣稅制結構的新工具。

然而,國內對消費稅的討論仍然太少,民眾的直覺抗拒也十分強烈,如何開啟新的對話,讓台灣的稅制與國際接軌,也越來越重要。

全球消費稅後段班已逐步調升,台灣呢?—— 主要國家消費稅率 單位:%

英國 20

OECD平均 19

中國 17.5

美國 11

韓國 10

日本 8 2014年4月,從5%提高至8%新加坡 7 1994年為3%,經兩次調升至7%台灣 5 1986年沿用至今註:美國消費稅各州不同,數據為全國平均資料來源:2014 KPMG 稅率調查碳排越多,稅率卻越低,能源稅改革別牛步!

貨 品 二氧化碳排放量

(公升) 目前稅率

(元/公升) 排碳稅成本

(元/公升)

汽 油 2.26 6.83 3.02 柴 油 2.61 3.99 1.53 溶劑油 2.95 0.72 0.24 燃料油 3.11 0.11 0.04

新聞辭典

能源稅:

針對使用能源(油品、電力、瓦斯等)的對象,從量課稅。

環境稅:

針對已證實對環境有害的實體單位所課徵的稅。

碳 稅:

針對使用能源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課徵的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94

大數據的新生意經!

2015-06-08  TCW


你知道什麼是大數據嗎?

有一天中午,當你拿起手機,準備打電話到附近的速食店叫午餐……。

店員:「您好,請問有什麼需要我為你服務的嗎?」

你:「我想要一份……」

店員:「先生,請問您的手機號碼是?」

你:「09xxxxxxxx。」

店員:「陳先生您好,您是住在台北市中正區XX路五號三樓嗎?家裡電話號碼是02-2360xxxx?」

你:「你為什麼知道我的地址、電話?」

店員:「陳先生,因為我們馬上連線到公司的客服系統,上面有您的資料。」

你:「我要一份招牌漢堡跟大份薯條……。」

店員:「請問您要不要改吃我們的少油、少鹽素食漢堡呢?再把薯條換成沙拉,因為根據您的就醫紀錄顯示,您上週去健康檢查,血壓和膽固醇都偏高。」

你:「好,那我要一份。」

店員:「請問您要不要順便幫家裡的兩位小朋友也各點一份呢?上次他們來店裡消費點了兩份特製兒童餐。」

你:「那請問你們接受信用卡付款嗎?」

店員:「陳先生,您的信用卡再兩個月就到期了,如果您現在同意續約的話,你今天的餐點就可以免費。」

大數據正在發威找到付錢的「豬」買巨量資料「狗」就能讓更多免費商品出現在全世界

和店員通完電話,你正納悶著:「為何這家店知道我所有事?甚至天下為何會有白吃的午餐?」但其實,越來越多的免費商品和服務,正在全世界各地出現。

你只要連上網路,使用Google文件、Gmail信箱不用錢;上臉書傳照片、傳訊息也不用錢,免費服務無所不在。那麼,到底是誰在幫你付錢?

背後推動這一切的關鍵,正是大數據,它改變了傳統的生意經:「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思維已不管用,未來將是「羊毛出在狗身上,由豬埋單」(編按:羊是指消費者,狗是指擁有大數據的企業,豬是指花錢買大數據的企業)。

直擊高峰會現場馬雲一場演講,宣告新商業模式「數據時代是去服務好別人,讓別人更爽」

五月二十六日,《商業周刊》採訪團隊來到中國貴州省省會貴陽市。

這裡正在舉辦全球首次大數據時代峰會,演講舞台前,十二位國際級企業家一字排開,場內聚集上千名觀眾,眼看時間已經接近中午,大家餓著肚子,卻興致高昂,等待接下來這位上台的嘉賓──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

我今天早上來之前在網上查了一下,看到很多小店在打折,在關店,都在說同一件事,說是馬雲惹的禍,是淘寶惹的禍。

其實我在想,三年以前,我們在推廣電子商務的時候,我們抱持說互聯網會影響生產、製造、銷售,互聯網將會影響社會方方面面,電子商務將會對整個行業進行取代,很多人並不以為然。

今天我這麼想,十年以後,很多人會說中國的經濟也好,世界的經濟也好,都是貴州惹的禍。如果你不參與大數據、雲計算,不把你的企業變成一個真正互聯網的製造業,我相信你一定像今天一樣抱怨。

我覺得任何事要從未來的角度看今天,而不僅僅是從今天做什麼去看未來。

這個世界正在發生很大變化,我相信未來三十年是人類社會最精彩的三十年,未來三十年也是令人期待的三十年,未來三十年也是令人恐慌、恐懼的三十年。

另外,今天重點講的,是從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資訊科技)到DT(Data Technology,數據科技)的變革,其實這是兩個世代的競爭,這是一個新世代的開始,DT時代的思維是完全不一樣的。

IT時代是讓自己更加強大,DT時代是讓別人更加強大。

IT時代是讓別人為自己服務,DT時代是自己去服務好別人,讓別人更爽。

IT時代是對昨天數據的分析來掌握未來,是控制未來,而DT時代是去創造未來。

IT時代是二○%的企業越來越強大,而八○%的企業無所適從,DT時代是釋放八○%企業的能力,整個世界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IT時代把人變成機器,而DT時代把機器變成智慧化的人。

現在我們正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未來製造業不僅僅是生產硬體,製造業製造出的機器必須會思考說話交流。未來所有製造業都必須成為互聯網和大數據企業,未來製造業要的不是石油,它最大的能源是數據。

所以我相信未來的競爭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馬雲的這一句話:「大數據時代是自己去服務好別人,讓別人更爽。」正道出了零元世紀來臨時,企業的生存法則。

所謂的「零元世紀」,將是食衣住行通通不必付錢,這,並非遙不可及。

現在,在中國,消費者已經可以用零元買到手機、電視,未來不用說任何硬體產品,連能源、教育、醫療都可能免費。

馬雲演講的同時,舞台前坐著騰訊主席馬化騰、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以及Uber執行長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他們背後掌管超過二十億用戶,這些科技巨擘腦中想的都是同一件事:該如何在零元世紀到來之際,搶當領頭羊。

零元世紀來了當大數據、物聯網發展到極致未來從硬體、手機到能源,都可能變成免費

究竟零元世紀是怎麼形成的?

大數據、物聯網,正是兩大不可缺之因素。

當科技不斷進步,硬體製造成本降低、效率卻提升,企業生產一支手機,和一萬支手機的邊際成本,幾乎都等於零,到時候,免費的手機、手表、眼鏡……,將會越 來越多。根據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估計,二○二○年,全世界會有多達二百五十億個終端裝置,而且全部都能上網,時時刻刻都在蒐集你的行為資訊。

加上大數據分析、處理的成本降低,變成和期貨、證券一樣可以在市場自由交易的資產,擁有大量消費者資訊的企業不用再靠賣商品賺錢,是真的讓數據變成金。

過去,對企業來說,大數據只是一門分析工具,但現在有了它,企業精確掌握消費者喜好,知道該從哪些東西上賺錢,哪些即使免費也沒關係,從中找到更大的商機。

今年一月,當大家爭相搶購江蕙「封麥」演唱會門票時,你也是其中之一嗎?在音樂產業因為唱片收入下滑,靠舉辦演唱會淘金之際,卻有企業徹底顛覆了這個想法。

一場張學友演唱會門票值多少錢?兩千元?還是五千元?答案是:「通通免費!」現在你想看演唱會,連票都不用搶。

這場活動的幕後推手,就是騰訊。日前,騰訊舉辦首場張學友網路免費演唱會,你不用花半毛錢,便可以舒舒服服的待在家,聽歌神唱歌半小時,一共五首歌。此舉 引發市場關注,不少人都認為騰訊瘋了,據傳花了逾人民幣百萬元取得授權、籌備,卻不收費,這樁穩賠不賺的生意,它為何要做?

其實,打從今年開始,騰訊找來張惠妹、蕭敬騰等知名歌手,一共舉辦了二十二場網路免費演唱會,總播放次數達三億次,總觀看人數突破一千八百八十萬人,包下一千二百個小巨蛋都不夠坐。

騰訊之所以逆勢操作,全因為它打造了一個與歌迷、唱片公司、演唱會主辦方、廣告商「五方皆贏」的商業模式,而這背後的思維,並非只看重產品本身價值,而是從消費者使用它的生命週期中,賺取整套服務財。

例如,過去車商賣車給消費者,雙方的關係在交易完成後就結束了,但藉由大數據分析,車商可以知道消費者婚姻狀況、有沒有小孩、平常都去哪裡玩,進而推估他什麼時候需要保養車子,應該選購哪些周邊商品或服務,讓商機無限延伸。

「客戶買車只是跟你關係的開始,可以從用戶之後使用車的週期來賺錢,就不會那麼執著於用硬體來賺錢,硬體就可以降價或免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策略學副教授陳威如說。

這也是過去一年中國最火紅的商業模式。

「以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現在是『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埋單』,這種模式的本質是多方共贏。」中國首家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主任連玉明在《DT時代》一書中說明。

過去企業間競爭是「零和遊戲」,但如今流行的是如何當揪團的「狗」,找到願意付錢的「豬」,來打造多贏的生態圈。

《紐約時報》評選為最佳暢銷作者的經濟學家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其新書《物聯網革命》(The zero marginal cost society)裡,正印證了這個想像。

里夫金認為,大部分國家對物聯網的想像還停留在智慧城市、智慧家庭,但當網路把人與人、人與物串聯在一起,所有訊息都能更輕易的交流,就像現在我們透過臉 書分享照片、用YouTube上傳音樂,等物聯網發展到極致,我們可以在上頭取得一切所需,交換與共享,讓零元世紀終將來臨。

甚至連能源都可能免費。十五年內,小型太陽能、風力發電成本將降到和手機、筆電同樣便宜,人們在家裡、辦公室、工廠就可以自產能源,再透過能源網路彼此交換,像Line傳訊息一樣簡單。

這股力量,不僅改變了人類生活與企業運作,更將改變全球經濟形態。里夫金預言,到了二○五○年,當大數據與物聯網應用成熟,共享經濟成真,人們透過網路相互交換商品與資源,這將會改變現在由市場經濟主導全球經濟的主流,成為決定多數國家未來經濟生活的關鍵力量。

「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兩銀」是貴州給人的第一印象。但這裡,卻也藏著馬雲和郭台銘讓零元世紀成真的秘密。

郭董也加入戰局成立數據中心、投資數據交易所五年後轉型科技服務商,加速零元世紀成真

離開貴陽大數據時代峰會現場,我們搭上巴士,來到鴻海與貴州政府聯手打造的「富士康綠色隧道數據中心」。這座占地七百多坪的數據中心,就隱身在一個山洞裡。

「這裡不用電,氣候很好,非常乾燥,所以這裡處理數據非常好,現在綠色隧道中,不僅看得到蝴蝶,未來連蜜蜂都會進去築巢,」郭台銘笑說。

我們跟著郭董腳步,走到山洞內,這裡雖然擺滿了十一座機房、多達五千台伺服器,在夏天沒有冷氣的狀況下,卻依然涼爽,全年平均溫度只有二十度,一旁的路燈,也是用太陽能發電,雨水還能拿來冷卻機房,一年下來,比起其他數據中心還省下約三○%電費。

郭台銘打的算盤是,如何讓大數據使用變便宜,完成二○二○年鴻海從製造商轉型為科技服務商的夢想。

他充分發揮鴻海的製造優勢,把數據中心八○%零件都搬到貴州生產,降低成本又提升效率,還推出價格只要國際大廠四分之一的雲端服務,讓更多中小企業,可以使用他的軟硬體服務,「我們提供的服務會是製造業需要的data(數據處理),因為那是我們比較擅長的。」

不只把數據變便宜,郭董還要讓它自由交易,成為中國大數據產業規則的制定者。

我們來到今年四月鴻海宣布投資的貴陽大數據交易所,這裡是全球第一個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交易大數據的地方,阿里巴巴入股的天弘基金也是其理事。你或許沒想過,有一天,當速食店的店員知道你家地址、電話、家中成員,連帳戶、健康狀況都瞭若指掌,可能都是從這裡買來的。

正因為有了大數據交易所這個可以公平、透明交易數據的平台,也讓過去缺乏數據的企業,找到機會淘金。

因為掌握數據而發橫財的,還有小米。

相較於手機龍頭三星電子,想的仍是如何說服用戶掏錢買手機,市占率從去年第一季的中國第一,達一九?九%,到今年第一季,腰斬只剩下九?七%,掉到中國市 場第四名;而台灣的手機大廠宏達電也一樣,全球市占率從極盛時期的逾一○%,到去年底僅剩不到二%,業績始終不見起色,甚至被科技市調機構IDC批評產品 太過利基,難以打入大眾市場。

但原本被批評只會抄襲蘋果的小米,卻徹底顛覆「羊毛出在羊身上」做法,成為中國第一大本土手機業者,讓「豬」忙著捧錢上門,才成立五年,創投的資金已經讓小米的估值達四百五十億美元,靠的就是手中逾一億用戶的數據。

「小米的祖業是做智能手機,但今天的手機不是單純通訊,它其實是一個隨身攜帶的電腦,是一個隨身攜帶的相機,就是因為這個重點,它時時刻刻都在產生海量的數據。」雷軍在貴陽大數據時代峰會上表示。

他認為,本質上小米更像一家網路公司,而非手機製造商。現在,小米更跨入智能家電領域,每月賣出一百萬支行動手環、十幾萬台監控器和運動相機,每年小米蒐集到的數據皆以六倍成長,也正式進攻印度市場,把數據網撒到海外。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小米推出不到新台幣四千元的手機、七百元有找的路由器,因為它把自己定義為一個「入口」,把叫車、訂餐、搜尋電話各項App拉進來,記 錄一億用戶行為,一旦它成為全球最了解消費者的企業,握有海量數據,便能賣給廣告商,或和第三方業者合作,因此未來小米若推出「零元手機」將不會令人感到 意外。

「舊標準,不適用新需求。」零元世紀下,商業模式將徹底改變。

去年七月底,《哈佛商業評論》中〈物聯網如何改變商業模式〉一文表示,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大多數企業創造產品價值的方法,就是定出正確的價格,從各別銷 售活動中,追求利潤最大化。但因為物聯網,企業獲利模式不再局限於銷售產品,與其期望客戶再次上門消費,倒不如想辦法,創造產品本身的「經常性收入」,別 再想靠單一產品賺錢。

未來贏家三大法則

站在新世紀的起點,想成為零元世紀中的贏家,企業該怎麼做?以下是三大法則。

法則一:扮演平台,打群架賺錢

過去,我們總是害怕和對手共享好處,巴不得獨吞所有商機。但陳威如說,「未來產業鏈不再是垂直、線性、單一的,而是多邊的平台。」

他分析,零元世紀的新商業模式,不能像過去一樣,認為市場就是那麼大,大家再來競爭,而應該想,該怎樣把市場的餅做大,如何藉由免費商品、服務,和消費者接觸後,挖出各種需求,與他人合作一起創造價值。

所謂的平台,是指至少連結兩個特定群體,為他們提供互動機制,滿足所有人需求,再巧妙的從中獲利。

然而,想讓自己變成功的平台,至少得具備三大條件:

巨大的客流量,靠品牌、技術、服務吸引更多消費者;

強大的延展性,像小米不只賣手機,也賣各種智慧家電,還把其他企業拉進來合作,滿足用戶吃喝玩樂需求;

免費只是手段,對於真正的獲利來源,還是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才有本事說服「豬」埋單。

「你需要思考公司如何將產品化為金錢,以及你的產品也如何讓別人產生和獲得價值。」《哈佛商業評論》提醒。

法則二:組織扁平,員工學做決策

第二次工業革命,強調科層化組織的中大型企業相繼成立,透過層層授權、分工,確保企業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運作、降低管理風險。但現在,數位化造成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展開,唯有讓組織更扁平,每個人負起決策角色,才能跟上變化。

如同馬雲所說,未來不是公司雇用員工,而是員工雇用公司,靠「前方小分隊,後方大平台」方式,才能打勝仗。

「美軍的組織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旅,到越戰的營,到伊拉克戰爭的七人小戰隊,七個人就可以發射導彈,我不知道今天全世界多少國家的軍隊,還是用師和團來作戰?可能是三軍總司令才能發射導彈。」馬雲反問現場所有企業家。

法則三:不只免費,還要感動使用者

「要能touch(觸動)到人們情緒的東西。看起來,某些產品比較容易touch人們情緒,但其實所有產品都能找到touch人們情緒的地方。」陳威如說。

免費經濟要能壯大,第一件事就是吸引人上門,藉由一次接觸,黏住越多消費者越好,這樣才能衍生後續商機。因此,不只是零元本身,提供能讓消費者感動的免費商品、服務,很重要。

要顛覆用戶體驗,讓人有感,其中一大關鍵是跨界合作。例如,在Nike推出各項測量運動狀態的App前,鮮少人會把它跟高科技連在一起,但Nike透過這些免費App,讓更多人養成運動習慣,進而認同品牌,購買實體商品。

零元世紀來臨,從個人生活、企業經營管理到獲利模式,都將全面改變。現在,這場革命正在全球、尤其中國,如火如荼的上演,當台灣企業看大數據、物聯網,還 是當成一門工具或技術,忽略外頭天翻地覆的變化,最終很可能淪為馬雲這句話的下場:「如果我們把它僅僅當成一門工具,我們曾經也把中國發明的火藥當作只能 放煙火,而別人卻當成武器。」

如果你還是靠單打獨鬥、殺價競爭建立王國,小心遲早被時代的浪潮洗去。

【延伸閱讀】新趨勢》透過交換年齡、性別、地點、PO文等大數據,我們快速進入免費 的時代!

? 臉書擁有全球用戶14億→→蒐集用戶PO文、照片、按讚粉絲頁資訊→賣給企業下廣告,去年廣告收益超過3,500億→靠廣告收益支撐成本,提供用戶打電話、傳簡訊0元

? 騰訊邀請唱片公司辦歌神演唱會→→吸引破百萬人次觀賞→把粉絲性別、年齡、喜好等資訊賣給廣告商,賺取廣告收益→靠廣告收益辦演唱會,讓粉絲免費聽張學友演唱會

? 支付寶擁有用戶破1.9億人資料→→阿里巴巴推出螞蟻小貸服務→透過用戶交易資料,挑選出高信用者,讓借款人無須抵押、擔保→壞帳率降低,可以讓用戶無擔保借錢

? Google掌握全球10億人未來消費行為→→每月產生搜尋筆數達900億筆→賣關鍵字、廣告,幫企業直接找到消費者→賺到廣告費後提供用戶免費的Google雲端、相簿

? 百度推地圖導航,下載次數破3億次→→統計熱門路線、景點、餐廳→把資料賣給實體商店,做餐廳、飯店促銷→讓使用者得到免費導航和優惠促銷活動

整理:康育萍

【延伸閱讀】新模式》騰訊為什麼能辦免費張學友演唱會,還能賺到大錢?

騰訊:5月24日,騰訊投資逾人民幣百萬元,籌辦張學友免費線上演唱會,半小時只播五首歌,不向網友收一毛錢,吸引破百萬人觀賞

■廣告商騰訊 提供精準行銷資訊→廣告商粉絲邊看演唱會,邊打字聊天,藉此分析消費者年齡、性別,再把資訊賣給廣告商廣告商 賺進廣告收益→騰訊今年以來,騰訊已經舉辦22場免費線上演唱會,總觀看人數突破1,880萬人,播放量達3億次

■粉絲騰訊 提供免費演唱會→粉絲張學友一場在小巨蛋的演唱會,平均票價2,000元,但如今不須花錢就可以看到歌神演唱粉絲 賺虛擬道具財→騰訊推出花、禮物等虛擬道具,吸引歌迷購買送給張學友,賺實體演唱會得不到的錢

■唱片公司騰訊 幫忙拉抬唱片買氣→唱片公司舉辦「全民K歌」,獲選者可以在演唱會上跟張學友合唱,一週內吸引16萬人報名唱片公司 賺唱片銷售利潤→騰訊和京東商城合作,取得張學友唱片網路獨賣權,一週賣出近30萬張唱片,再共享銷售利潤

■演唱會主辦商騰訊 幫忙挖掘高含金量歌手→演唱會主辦商藉由免費演唱會試水溫,培養素人歌手,若累積一定人氣,再舉辦實體演唱會演唱會主辦商→ 賺到高規格演唱會騰訊砸重金在北京奧林匹克體育館開唱,即使是透過線上播出,也營造出萬人演唱會的氣勢

整理:康育萍

【延伸閱讀】新勢力》中國3大巨頭力拱,勢力不輸Google、臉書

阿里巴巴大數據戰力/集團主席馬雲

●458億筆數據代管請求畫面中的阿里雲,已接收到458億數據代管請求,最高一天可以收到來自全球800多億次請求。

●超過1萬家企業都是客戶從銀行、證券、基金公司,到視頻網站、遊戲App……,多達一萬家企業都是阿里雲的客戶。

●掌握3.5億用戶資料阿里雲存放阿里巴巴旗下3.5億用戶的資料,不管是淘寶交易紀錄、餘額寶金額,都一清二楚。

騰訊大數據戰力/主席馬化騰

●微信用戶數達12億全球最大的通訊App,用戶數達12億,今年春節發起紅包搖一搖活動,除夕一天,就發出超過10億個「紅包」,為旗下支付App財付通增加8,000萬會員,撼動阿里巴巴支付寶地位。

●QQ用戶數破10億類似MSN的聊天軟體QQ用戶數破10億,結合視頻、遊戲、音樂功能,搶下NBA籃球賽、HBO影集,以及《中國好聲音》等綜藝節目獨播權,企圖成為中國最大的社交娛樂平台。

百度大數據戰力/董事長李彥宏

●手機入口每月用戶數6億全球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在中國搜尋引擎市占率約58%,擁有最多中文搜尋資料,去年投資近新台幣350億元發展人工智慧,和Google一較高下。

●百度錢包用戶破億整合線上、線下購物,外賣服務覆蓋70座城市,並和2,600萬個網站合作,4月推出聲音辨識功能,你只要用說的下指令,就可以完成搜尋、下單、交易等動作。

整理:康育萍

【延伸閱讀】戒掉舊思維!零元世紀的8個新商業邏輯——新舊時代經營邏輯比較

舊時代邏輯

●產品開發完全技術導向:我會做什麼,所以生產什麼

●研發過程專注趨勢:主觀預測技術趨勢走向,提前開發

●經營模式不賠本做生意:靠產品上市的高定價,回收投資與研發成本

●定價心態只能賺一筆:把硬體當作一次性買賣,連本帶利賺回來

●銷售方式搞不清誰會掏錢:藉由經銷商銷售,但自己無法掌握消費者的樣貌

●KPI最關心獲利:成效只看營收、獲利,未列入非數字表現

●資金只有死水資金:自有資金、銀行借貸等「量入為出」捨不得燒錢的概念

●組織架構以冰冷的產品區分:例如電腦部門、筆電部門、行動裝置部門

零元時代邏輯

●產品開發看見需求導向:了解消費者要什麼,所以我做什麼

●研發過程只想市場:市場要什麼,我想辦法做什麼

●經營模式賠本賣賺更多:高規格,卻近乎成本價或賠本銷售

●定價心態從頭賺到尾:販售只是開始,從顧客使用產品開始產生的所有需求,賺到不用產品為止的最後一桶金

●銷售方式掌握消費者荷包:自己銷售,連結消費者,化消費者為粉絲

●KPI更加注重社群:粉絲數、活躍程度、推薦率、口碑發酵度

●資金變出更多桶金:提供「想像空間」,吸引天使投資、眾籌等資金來源

●組織架構以有效解決問題區分:例如空氣方案可能包含空氣清淨機與空調、早餐小組包含廚房家電與智慧啟動系統

資料來源: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策略學副教授陳威如整理: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813

瑞安羅康瑞:企業天地賣了66億,用於在上海的新投資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0111.html

瑞安羅康瑞:企業天地賣了66億,用於在上海的新投資

一財網 胡易 2015-07-25 16:05:00

為了提高周轉率、加快發展新項目,瑞安房地產不排除繼續出售旗下物業。“目前是有一些其他買家正在研究的,包括企業天地3期,但是目前我們還沒有簽署真正的協議。”羅康瑞透露。

昨天,瑞安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瑞安房地產”)宣布以66億86萬人民幣的價格,將其在上海黃浦區高檔商業區的企業天地1期、2期兩棟寫字樓出售給領匯,引發業界關註。

當天下午,瑞安房地產主席羅康瑞在媒體見面會上表示,此次出售是為了加快公司資產周轉,瑞安在內地市場將售、建並舉,不會撤資。“我們其實現在還在看上海有幾個地塊,希望今年之內可以落實。而出售企業天地的錢,不會撤回香港,而是用於投資上海的新項目。這些錢,對於新增的投資規模而言遠遠不夠。”

位於上海黃浦區高檔商業區的企業天地1期、2期

為了提高周轉率、加快發展新項目,瑞安房地產不排除繼續出售旗下物業。“目前是有一些其他買家正在研究的,包括企業天地3期,但是目前我們還沒有簽署真正的協議。”羅康瑞透露。

據房地產業界傳言,企業天地3期的買主已經鎖定為萬科、太盟投資集團及鐵獅門結成的“聯合體”。對此,羅瑞康及瑞安房地產沒有正面回應。

據了解,瑞安房地產此次出售的企業天地1期、2期,均為中國新天地的重要資產。根據公告,企業天地1期及2期物業位於上海市湖濱路202號、湖濱路222號及黃陂南路333號,包括兩座甲級寫字樓和設有地下停車場的連接商場及廣場。根據面積與出售價格折算,所售物業每平方米7.9萬元左右。

羅康瑞表示,此次交易使得瑞安房地產的凈資產負債率降低了15.6個百分點,強化了公司資產負債表。對於資產周轉率而言也是利好。去年我們經營不太理想,周轉率才9%,跟內地(房企)的平均周轉率差距太大了,有些周轉率達到50%~60%,內房股平均周轉率都是25%以上的。將這些商業地產、辦公樓出售,這個會增加我們每一年的資產周轉率。”羅康瑞表示,過去希望將旗下商業地產、辦公樓保留作為一個長期的收租,但是近幾年發現不太現實。“因為我們前幾年放了很多錢進去動遷或者是這些收租的物業,使得我們資產的運轉非常非常慢,這造成我們負債比率高。”羅康瑞表示,通過類似的資產周轉,希望公司凈資產負債比率三年達到50%。

而為了提高資產周轉率,瑞安房地產也正在為其他項目尋找買家。羅康瑞透露,包括企業天地3期,目前還在和買家談,其他一些項目也有買家在接觸中。

對於中國新天地的單獨上市,羅康瑞表示出售企業天地1期、2期將會對中國新天地上市產生部分影響,目前正在調整中國新天地的經營模式,待到資產盈利能力比較強再考慮上市,以免上市時資產出現很大折扣。

羅康瑞表示,短期內在內地的主要投資會放在上海,出售企業天地1期、2期的錢也將用於下一步在上海的投資。“正在看上海的幾個地塊,有商住的、有辦公樓(性質)的,希望今年內可以落實下來。”

羅康瑞也透露,本人特別看好創新創業領域,“萬眾創業 大眾創新”需要平臺,房企在其中會有很大空間。而瑞安下一步在做一個“創智天地類似的項目,比新天地還要大”。

2003年,由上海楊浦區政府聯合香港瑞安房地產集團啟動創智天地園區建設,園區規劃占地1258畝,投資規模100億元,建成後總建築面積100萬平方米,形成以信息產業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該園區2012年全部建成,周邊環繞著複旦、同濟、財大、二軍大等10余所知名大學。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496

互聯網金融將成房產O2O的新戰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726/151157.shtml

前有鄂爾多斯、後有陜西神木,房地產泡沫下催生了一座又一座鬼城。對於地產商們來說,瘋狂的拿地,然後瘋狂的蓋樓,房子卻賣不出去導致了地產商的資金鏈斷缺,無數中小房地產企業正在面臨著倒閉的風險。與此同時,房產銷售的不景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房產O2O市場的發展速度。

於是,不管是傳統地產商還是房產O2O平臺都開始紛紛借助房產互聯網金融進行突圍,意圖借火熱的互聯網金融來為自身打造新的盈利增長點,一場房產互聯網金融的大戰正在冉冉升起。

  一、以房產O2O交易方式切入的金融平臺

目前國內房產O2O交易平臺進軍房產互聯網金融的平臺非常之多,其中平安好房推出了“好房寶”、“好房貸”、“租金貸”、“e房錢”,搜房網推出了“天下貸”、“搜房寶”,易居中國推出了“房金所”,房多多推出了多多惠、多多貸、多眾籌、多錢包等房產理財產品。對於房產O2O來說,他們為了打通整個房產銷售閉環,進軍互聯網金融是遲早的事情,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房產交易平臺進軍房產互聯網金融。

首先,比如搜房網、房多多等房產交易平臺已經成為國內眾多購買需求者的重要選擇平臺,這類平臺擁有強大的購房用戶群體。龐大的用戶基數對於房產O2O交易平臺打造房產金融理財無疑會是強大的後盾支撐。

其次,打造房產互聯網金融平臺對於房產O2O是一種交易閉環的補充。房產O2O交易平臺進軍房產金融幾乎是順利成章的事情。很多客戶在購買房子的時候都會選擇貸款,客戶通過房產O2O平臺購房,從而在該平臺選擇貸款,未來該客戶就很可能會成為平臺的忠實理財用戶,投資一些房產理財項目。

其三,相比一些實力比較小的房產P2P理財平臺來說,房產O2O交易平臺通過為客戶提供房產交易,並提供房產貸款服務,更容易獲取消費者的信任。小額的房產金融投資或者房產眾籌還好說,對於大額的房產金融理財或者貸款,消費者一定會選擇可靠穩定的金融平臺。

其四,對於很多普通剛需來說,首付門檻依然會比較高,房產O2O平臺推出金融理財平臺能夠輕松幫助消費者解決首付問題,能有效刺激購房者的消費需求,帶動房產市場的交易。

其五,相比銀行貸款而言,這類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放貸時間會比較快,手續也比較簡單方便,大大縮短了消費者的購房時間。

不過房產O2O平臺打造互聯網金融平臺同樣也存在一定的劣勢:

劣勢一:這類房產金融平臺會提供給消費者首付房款放貸,這對於平臺來說實際上具有非常大的風險。如果購房連首付款都無法支付的話,一般情況下這類購房者的收入水平並不高,未來償還貸款的能力自然也就會相對比較弱。有的平臺會要求貸款者抵押貸款,有的平臺不要求貸款者提供任何抵押貸款,無抵押貸款的風險系數會更高。

劣勢二:這類房產金融平臺的貸款利息相對銀行貸款和公積金貸款來說都要高,這無形之中增加了消費者的購房成本,消費者自然都更願意選擇利息低的貸款方式,畢竟買房貸款不是一筆小數額。

  二、以垂直房產理財方式切入的金融平臺

劉曠很早之前就預測過在房產P2P領域中會出現擁有一定用戶規模的垂直小巨頭,這類房產互聯網金融平臺其實就是屬於垂直細分類的P2P交易平臺,包括玖富投資的房司令、房融所、房融金融服務平臺等。

其一,對於投資者來說,理財收益是他們最關心的一點,而高收益的股票如今一路往下跌,選擇其他收益比較高的理財產品自然就會成為他們的首選。這類垂直於房產理財的P2P平臺收益相對來說會比較高,這是吸引投資者的最核心因素。

其二,這類P2P理財平臺的門檻相對來說也會比較低,對於很多資金實力並不是很雄厚的普通百姓來說,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投資選擇。

其三,這類房產理財平臺由於專註於房地產行業相關的理財服務,在這方面會表現的更加專註、專業。同時與房產相關的理財、貸款服務也會更加細分化,比如貸款就包含了租房貸款、購房貸款、裝修房屋貸款、開發商貸款多種放貸方式。

其四,從方便性來講,把錢存在銀行要想獲取相對較高的利息就必需按年來存款,而這類理財平臺基本上都秉承著隨存隨取的原則,在理財方面要便利很多。而在房貸方面,這類平臺的貸款手續辦理也相對比較簡單,放款速度也遠遠快於銀行。

但是垂直P2P由於實力比較弱小等多方面的原因,將會面臨比較大的風險,尤其是互聯網金融監管的風險。前幾日,十大部委剛剛聯合出臺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監管細則不久也將會出臺。來自玖富的創始人兼CEO人孫雷日前在3W咖啡公開課上預測監管細則將會明確禁止資金池操作,實行P2P企業備案制,但不會規定平臺杠桿率。一旦P2P細則正式出臺,很多經營不規範的平臺將面臨淘汰,孫雷同時還提出了三大應對策略:

策略一:提高註冊資本。目前玖富、開鑫貸都已經將註冊資本增資到了2億,人人貸去年也增資到了1億,註冊資本超過1億的平臺一共超過5家。

策略二:加強與銀行合作。玖富在過去已經與中國民生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總行等在內32家銀行總行、10000多家分支銀行達成了合作,同時玖富在今年2月,與素有“小微銀行”之稱的中國民生銀行總行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資金委托管理、資金結算監管等方面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策略三:提升平臺用戶數、業務量。P2P平臺如果擁有足夠的用戶數量規模和非常大的交易體量,面臨被關閉的風險系數也就相對會比較低。

  三、大型地產開發商打造的金融平臺

目前國內大型的地產開發商都紛紛介入到了互聯網金融領域,綠地集團推出了“綠地地產寶”、萬達集團推出了“穩賺一號”、泛海控股推出了“民金所”等。對於地產開發商來說,互聯網金融將是他們轉型升級的大好機遇。

第一,這些大型地產開發商都擁有比較雄厚的資本實力,他們要打造一個房地產金融平臺並不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建立一個龐大的房產金融平臺對於地產開發商而言,同時也能解決他們目前面臨的資金周轉問題。

第二,大型地產開發商都擁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憑借著這個品牌能夠讓他們輕松地獲取到客戶的信任。同時他們此前多年的運作,也為他們積累了大批忠實可靠的購房用戶,這部分用戶很有可能也會成為其金融平臺的忠實粉絲。

第三,大型地產開發商在過去多年的地產開發、銷售過程中,早就已經與眾多的銀行達成了緊密合作的關系,一方面也為自身打造互聯網金融平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另一方面打造互聯網金融平臺也更容易得到銀行的支持。

不過,劉曠認為傳統的大型地產開發商要想真正打造一個成型的互聯網房地產金融理財平臺,卻存在著一定的不足。

不足一:傳統地產開發商過去一直深耕於線下的地產開發,在互聯網的運作經驗上幾乎處於空白狀態。打造一個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不是說簡簡單單地搭建一個網站,一個移動APP就完事了,更重要的是平臺後期的運營管理。

不足二:傳統地產開發商在短期時間內會存在一定的人才空缺。要打造一個互聯網房產金融理財平臺,不僅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同時也需要既懂金融風控又懂房地產同時還要懂互聯網的綜合運營型人才。

不足三:對於傳統地產開發商來說,他們的互聯網金融理財平臺還存在入口上的不足,比如搜房網、房多多等房產O2O推出的金融理財平臺在流量入口上就具有明顯的優勢。

綜上所述,劉曠認為垂直房產P2P平臺將會面臨著被監管的風險,他們必須加強與銀行的合作並快速發展壯大自己才能生存下來,房產O2O交易平臺切入房產金融具有比較明顯的優勢,但是傳統地產開發商的實力卻不可小覷,尤其是開發商與金融的跨界合作更是具有非常大的想象力,比如綠地地產寶,就是綠地集團聯合螞蟻金服、陸金所共同打造的。

此外還有越來越多的開發商與金融大亨跨界合作,平安集團入股碧桂園,生命人壽、安邦集團、中國人壽等保險公司入股金地、佳兆業、金融街、遠洋等標桿企業,萬科地產入股徽商銀行等,房地產開發商與金融之間的跨界合作讓未來的房產互聯網金融也充滿了更多的變數。

作者:劉曠,以禪道參悟互聯網,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劉曠,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876

舊瓶口碑,如何裝下阿里O2O的新酒?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03/151270.shtml

一個月前,阿里巴巴集團聯合螞蟻金服宣布,將各自註資30億,共計60億元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公司“口碑”,這是“口碑”淡出公眾視野4年之後的回歸。一個月之後口碑交出了成績單:支付寶新版商家入口引入肯德基,平均每天被領走近100萬份折扣,每天到店消費30萬筆,一天的量接近美團和點評兩家半年來售出的肯德基團購券的總和。而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一款叫做“口碑”的App出現,這意味著口碑在阿里系中已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它的主體不再是一個網站或者一款App,而是一個介於各種場景入口與生活服務商家之間的平臺。口碑要舊瓶裝新酒。

口碑在阿里系中的位置是什麽?

口碑網曾是與大眾點評同一時期的商家點評網站,在O2O這個概念尚未出現、移動互聯網亦無雛形之時,阿里便已開始重視與實物類電商共同存在的另一個商業世界。不過口碑網最終未能做大,最表明的原因是,生不逢時,它想要做本地生活服務時,這個市場尚未啟動。沈睡四年之後看到O2O市場風聲水起,百度轉型O2O、騰訊投資大眾點評、美團網估值超過百億美元,口碑複出的機會來了。

與此同時,阿里過去兩年里在生活服務類市場上投入了巨大的經歷,主線是與騰訊的移動支付大戰,支付寶錢包做起來了,建立了零售、連鎖、商超諸多場景,即有商家資源、又有用戶入口,支付寶9.0上線大改版,商家頻道與大眾點評非常相似,意味著螞蟻金服已將O2O提上重要日程。手機淘寶也提供了類似的入口。同時阿里自己還派出天貓核心創始人王煜磊(喬峰)做了淘點點,主打餐飲外賣,曾想要在生活服務領域做一個天貓。

不過,各種O2O業務一直都缺乏一個統一主體,各自為陣,反觀百度有糯米、騰訊則有點評這樣的統一品牌。將口碑網拿出來舊瓶裝新酒,充當阿里系生活服務電商的核心品牌,即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還能發揮各自優勢。口碑負責生活服務聚合,其他平臺則負責入口和體驗,在O2O業務上口碑成為打通阿里系相關資源的超級平臺。

口碑已穿越到新的O2O世界

口碑曾經所處的時代,是O2O“史前時代”,互聯網平臺扮演的主要角色是“信息”環節的查詢、搜索和點評等,做得深入一些的有聯名會員卡,與服務預訂和交易等環節並未打通。進入第二階段O2O以團購模式為主流,此後衍伸出優惠券等形式,阿里在這個階段投資了優惠券平臺丁丁、團購平臺美團網,大眾點評也憑借著團購模式快速做大,最後獲得騰訊投資。

不過,團購、優惠模式的弊端亦顯而易見。它並不是一種常態化的消費形式,對於用戶而言,讓服務獲取過程更複雜,因為需要預訂、需要事先準備;對於商家而言,則培養的了消費者過度價格敏感的習慣,不利於長久經營,而且團購的湊單效果很容易導致海量用戶同時湧入,給商家造成服務壓力,影響用戶體驗。總之,第二階段的O2O依然不夠自然,存在一些弊端。

口碑回歸時O2O已進入第三階段,即場景化O2O,其特色是自然而然。消費者想要服務時就可以通過手機馬上獲取,並且體驗比傳統線下方式更好,價格劃算、服務優質、避免排隊、過程簡便等等。O2O第三階段到來得益於幾點:一是移動支付普及了,用戶可便捷付款;二是4G和WIFI為主的移動網絡發達了,用戶可以在不到一分鐘內打開App搜索商家完成支付;三是新的營銷模式出現了,現金券為核心,閃購、聯名會員卡、優惠券、折扣券、紅包等等,這些營銷方式比團購更健康。

因此,口碑盡管是生活服務領域的老兵,但它面臨的確實一個全新的世界,要迎接完全不同的遊戲規則,以及新的競爭對手,這些對手,已變成百度、騰訊這等量級的重量級選手,口碑要參與的核心業務則是零售、外賣、電影、餐飲和到家等新領域,其所處的市場亦成為互聯網的正面戰場。

舊瓶會裝上什麽新酒?

口碑是阿里在O2O戰略中的超級平臺,阿里與O2O相關的資源都會導入其中。因此阿里系做O2O的優勢,基本就是口碑做O2O的優勢。可以說,阿里O2O優質資源,成為這只酒瓶的新酒。

1、支付的場景化能力。支付寶9.0改版之後增加了重要一個版塊,即生活,其中商家引入將由口碑落地。支付寶能夠做到的是,讓用戶在各種消費場景中,更自然地與商家營銷活動結合。例如不需要購買折扣券,就可以在支付時實現打折。大眾點評、美團網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只有微信支付、百度錢包可以做到這一點,不過支付寶錢包用戶基數更大,這些用戶變為生活服務客戶的轉化率更高。

2、開放式的流量平臺。支付寶錢包、手機淘寶和口碑外賣等平臺,雖然合計活躍用戶數超過4億,但不會有微信高頻,畢竟後者是社交應用。不過,阿里一直在通過類似於淘寶客這樣的廣告聯盟從外部引入流量,第三方App可以幫助淘寶等平臺導流。同樣,口碑也與阿里媽媽合作,從外部導入流量給商家。口碑其實並不關心訂單來自阿里系應用還是外部流量,只要連接商家服務與用戶需求他就找到了價值。

3、商家金融服務能力。微信支付對於商家吸引大概有三塊,靠公眾平臺自主註冊、與某些大型商家點對點合作、外部投資大眾點評。而口碑除了可以做到上述幾點之外,還可以用好螞蟻金服的金融能力,比如小貸業務,阿里基於商家在平臺積累的信用數據,可以給商家提供小額貸款這樣的支持,幫助商家創業,這是供應鏈金融在生活服務領域的一種體現。

4、阿里鐘愛的平臺模式。阿里做電商與京東最大的不同是,不碰貨,所有商家都是第三方,阿里只提供平臺,撮合交易,提供各種基礎設施和中介服務。同樣,阿里在O2O戰略上,應該也會采取類似的平臺模式,讓第三方服務商來幫助商家接入互聯網,接入口碑,在地面部隊這個O2O最大的投入上,口碑可以省去不少,進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最後,我認為生活服務O2O大戰,第一陣營玩家已經很明確了,阿里口碑、百度糯米、美團、大眾點評以及微信,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優勢,阿里口碑盡管是後來者,不過它繼承了阿里系業務過去多年的O2O積累,並且是阿里系O2O優質資源的集中出口,舊瓶裝新酒,後勁十足,實力不容小覷。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羅超,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61

舊瓶口碑,如何裝下阿里O2O的新酒?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03/151270.shtml

一個月前,阿里巴巴集團聯合螞蟻金服宣布,將各自註資30億,共計60億元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公司“口碑”,這是“口碑”淡出公眾視野4年之後的回歸。一個月之後口碑交出了成績單:支付寶新版商家入口引入肯德基,平均每天被領走近100萬份折扣,每天到店消費30萬筆,一天的量接近美團和點評兩家半年來售出的肯德基團購券的總和。而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一款叫做“口碑”的App出現,這意味著口碑在阿里系中已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它的主體不再是一個網站或者一款App,而是一個介於各種場景入口與生活服務商家之間的平臺。口碑要舊瓶裝新酒。

口碑在阿里系中的位置是什麽?

口碑網曾是與大眾點評同一時期的商家點評網站,在O2O這個概念尚未出現、移動互聯網亦無雛形之時,阿里便已開始重視與實物類電商共同存在的另一個商業世界。不過口碑網最終未能做大,最表明的原因是,生不逢時,它想要做本地生活服務時,這個市場尚未啟動。沈睡四年之後看到O2O市場風聲水起,百度轉型O2O、騰訊投資大眾點評、美團網估值超過百億美元,口碑複出的機會來了。

與此同時,阿里過去兩年里在生活服務類市場上投入了巨大的經歷,主線是與騰訊的移動支付大戰,支付寶錢包做起來了,建立了零售、連鎖、商超諸多場景,即有商家資源、又有用戶入口,支付寶9.0上線大改版,商家頻道與大眾點評非常相似,意味著螞蟻金服已將O2O提上重要日程。手機淘寶也提供了類似的入口。同時阿里自己還派出天貓核心創始人王煜磊(喬峰)做了淘點點,主打餐飲外賣,曾想要在生活服務領域做一個天貓。

不過,各種O2O業務一直都缺乏一個統一主體,各自為陣,反觀百度有糯米、騰訊則有點評這樣的統一品牌。將口碑網拿出來舊瓶裝新酒,充當阿里系生活服務電商的核心品牌,即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還能發揮各自優勢。口碑負責生活服務聚合,其他平臺則負責入口和體驗,在O2O業務上口碑成為打通阿里系相關資源的超級平臺。

口碑已穿越到新的O2O世界

口碑曾經所處的時代,是O2O“史前時代”,互聯網平臺扮演的主要角色是“信息”環節的查詢、搜索和點評等,做得深入一些的有聯名會員卡,與服務預訂和交易等環節並未打通。進入第二階段O2O以團購模式為主流,此後衍伸出優惠券等形式,阿里在這個階段投資了優惠券平臺丁丁、團購平臺美團網,大眾點評也憑借著團購模式快速做大,最後獲得騰訊投資。

不過,團購、優惠模式的弊端亦顯而易見。它並不是一種常態化的消費形式,對於用戶而言,讓服務獲取過程更複雜,因為需要預訂、需要事先準備;對於商家而言,則培養的了消費者過度價格敏感的習慣,不利於長久經營,而且團購的湊單效果很容易導致海量用戶同時湧入,給商家造成服務壓力,影響用戶體驗。總之,第二階段的O2O依然不夠自然,存在一些弊端。

口碑回歸時O2O已進入第三階段,即場景化O2O,其特色是自然而然。消費者想要服務時就可以通過手機馬上獲取,並且體驗比傳統線下方式更好,價格劃算、服務優質、避免排隊、過程簡便等等。O2O第三階段到來得益於幾點:一是移動支付普及了,用戶可便捷付款;二是4G和WIFI為主的移動網絡發達了,用戶可以在不到一分鐘內打開App搜索商家完成支付;三是新的營銷模式出現了,現金券為核心,閃購、聯名會員卡、優惠券、折扣券、紅包等等,這些營銷方式比團購更健康。

因此,口碑盡管是生活服務領域的老兵,但它面臨的確實一個全新的世界,要迎接完全不同的遊戲規則,以及新的競爭對手,這些對手,已變成百度、騰訊這等量級的重量級選手,口碑要參與的核心業務則是零售、外賣、電影、餐飲和到家等新領域,其所處的市場亦成為互聯網的正面戰場。

舊瓶會裝上什麽新酒?

口碑是阿里在O2O戰略中的超級平臺,阿里與O2O相關的資源都會導入其中。因此阿里系做O2O的優勢,基本就是口碑做O2O的優勢。可以說,阿里O2O優質資源,成為這只酒瓶的新酒。

1、支付的場景化能力。支付寶9.0改版之後增加了重要一個版塊,即生活,其中商家引入將由口碑落地。支付寶能夠做到的是,讓用戶在各種消費場景中,更自然地與商家營銷活動結合。例如不需要購買折扣券,就可以在支付時實現打折。大眾點評、美團網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只有微信支付、百度錢包可以做到這一點,不過支付寶錢包用戶基數更大,這些用戶變為生活服務客戶的轉化率更高。

2、開放式的流量平臺。支付寶錢包、手機淘寶和口碑外賣等平臺,雖然合計活躍用戶數超過4億,但不會有微信高頻,畢竟後者是社交應用。不過,阿里一直在通過類似於淘寶客這樣的廣告聯盟從外部引入流量,第三方App可以幫助淘寶等平臺導流。同樣,口碑也與阿里媽媽合作,從外部導入流量給商家。口碑其實並不關心訂單來自阿里系應用還是外部流量,只要連接商家服務與用戶需求他就找到了價值。

3、商家金融服務能力。微信支付對於商家吸引大概有三塊,靠公眾平臺自主註冊、與某些大型商家點對點合作、外部投資大眾點評。而口碑除了可以做到上述幾點之外,還可以用好螞蟻金服的金融能力,比如小貸業務,阿里基於商家在平臺積累的信用數據,可以給商家提供小額貸款這樣的支持,幫助商家創業,這是供應鏈金融在生活服務領域的一種體現。

4、阿里鐘愛的平臺模式。阿里做電商與京東最大的不同是,不碰貨,所有商家都是第三方,阿里只提供平臺,撮合交易,提供各種基礎設施和中介服務。同樣,阿里在O2O戰略上,應該也會采取類似的平臺模式,讓第三方服務商來幫助商家接入互聯網,接入口碑,在地面部隊這個O2O最大的投入上,口碑可以省去不少,進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最後,我認為生活服務O2O大戰,第一陣營玩家已經很明確了,阿里口碑、百度糯米、美團、大眾點評以及微信,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優勢,阿里口碑盡管是後來者,不過它繼承了阿里系業務過去多年的O2O積累,並且是阿里系O2O優質資源的集中出口,舊瓶裝新酒,後勁十足,實力不容小覷。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羅超,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非i黑馬觀點及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得授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7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