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兩名日本核電廠員工的最後遺言和贖罪告白 你不知道的恐怖核電真相

2011-8-8  TWM




平井憲夫,一位東京電力公司員工,在核電廠工作二十年得癌。死前他勇敢站出來,把工作所知的核電真相公諸於世。他生前的最後吶喊,在十五年前就預告了核電廠今日的災難。

小倉志郎,曾參與福島核電廠機械部門設計,他多次以筆名發表文章,提醒日本人核安的重要。

在福島核災後,身為核電廠第一線員工的他,也成為日本媒體最倚重的專家之一。

節錄自《核電員工最後遺言》的平井「最後遺言」和小倉「贖罪告白」,揭露世人不知道的核電真相。

東電技士平井憲夫生前最後吶喊:核電廠一旦運轉就是萬年不死怪獸

整理‧辛曉昀

我遭受了一百次以上的體內輻射汙染,最後得了癌症。我曾經畏懼即將到來的死亡,但母親鼓勵我,沒有比死更可怕的事情,因此決定在死前站出來,把知道的真相全部公諸於世。

核 電廠裡,鐵絲掉進原子爐、工具掉進配管裡卡住的人為疏失可說層出不窮。為什麼會這樣?日本核電廠設計優良,但都僅止於設計階段的理論,接下來的施工、建廠 才是大問題,就像是一級建築師來設計自己的家,卻碰上技術不良的工人,害家裡蓋好後,這裡漏水,那裡不符尺寸,這就是日本核電廠的現狀。而早期的工地,總 是會叫老師傅來做「班長」,經驗老到且注重聲譽,但現在他們已幾近凋零。

此外,核電廠因有輻射的危險,很難現場培育人才,現場昏暗悶熱,又必須穿戴防護衣罩,作業員無法直接語言溝通。而且技術越好的師傅,代表進入高汙染區的頻率越高,他們很快就超過法定的放射能暴露劑量,無法再進去核電廠作業,所以菜鳥人才越來越多。

電 廠不做虧本生意 金錢比人命重要核能機組每運轉一年,就必須停機做定期保養。因為原子爐會產生高氣壓,配管中則有攝氏三百度的蒸汽及熱水,這些會使配管的管壁或汽門嚴重磨 耗,因此必須定期更換,但這些作業卻使工人飽受輻射汙染。他們在高度心理壓力下工作,絕對無法維持好的作業品質。

有一次核電機組裡有一根螺 絲鬆了,排出的輻射量相當驚人,為了鎖緊這根螺絲,我們準備了三十個人,離螺絲七公尺遠的地方一字排開,聽到「預備,跑!」的號令就輪番衝上去鎖,一到那 裡要數三下,輻射測量機的警鈴就會響起。由於時間太過緊迫,這個才三轉的螺絲,就花費了一六○次的人力,四百萬日圓的費用!

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不把核電廠暫停起來修理?因為核電廠只要停一天,就會帶來上億日圓的損失,電力公司才不會做這種虧本的事,在企業眼中,金錢比人命重要。

在 引進核電以前,根本就沒有討論過廢爐、拆除及廢棄物處理的具體方案。以厚金屬打造的核電廠,一經運轉就會遭放射能汙染並日漸磨損,政府原本打算讓核電廠運 轉十年就關閉,但在一九八一年福島核電廠一號機運轉滿十年之際,電力公司才第一次體會到,原來核電機組的廢爐、拆除有多困難。

拆掉這充滿輻 射能的原子爐,不但要花上比建造時多出數倍的金錢,也無法避免大量的輻射曝曬,原子爐下方的高汙染區,每人一天只能待數十秒,這該怎麼進行作業?如果停機 放著不管,核電機組內充滿大量的水蒸汽及冷卻水,會使機件生鏽,接著使金屬產生破洞,排放出放射能。核電廠只要插入核燃料棒運轉一次,整座核電廠就會變成 一個大型放射性物體,廢爐、拆爐談何容易?

今天製造的核廢料 將禍延世世代代子孫核電廠運轉後,每天都會不斷生產放射性廢棄物,其中有所謂的「低階」核廢料,卻是待在核廢桶旁五小時就有生命危險的劇毒物質。現在日本 把這些低階核廢料,全部拿去青森縣的六所村核燃基地存放,預計在那裡埋三百萬桶,管理三百年。但是誰能預料三百年後,這些核廢桶會變怎樣?這些廢棄物的管 理業者還存在嗎?

另一種「高階」核廢料,也就是用過的核燃料棒,必須與玻璃一起固化,並封閉在堅固的金屬容器裡,人類只要站在容器旁兩分鐘就會死亡。

這些散發高熱的核廢料必須持續冷卻三十至五十年,等溫度降低後再把它埋入幾百公尺深的地底,存放一萬年以上。管理核廢料也需要電力與石油,到時能源的總使用量必定超出核電所產生的能量,而且負責管理的不是我們,而是往後世世代代的子孫。

蘇 聯車諾比事故已經是過去的事情。「想要維持都市生活機能,保障能源穩定,雖然有點危險,但我們需要核電廠。」尤其住在大城市的人,更容易接受這種想法。我 想請求各位,每天一早起來,仔仔細細地端詳自己的孩子或孫子的臉龐,再想想國家積極發展核電的政策到底有沒有問題。特別是位於地震帶的日本,不只核電廠事 故,還必須提防大地震帶來的影響,再這樣下去,遲早會發生無可彌補的悲劇。

平井憲夫

日本設施配管一級技士,曾任職於東京電力公司的福島核一與核二、中部電力公司的濱岡核電、日本原電敦賀核電、東海核電等,負責監督定期檢查時的配管工程,1996年12月因癌症逝世,得年58歲。平井創立的「核電被曝勞動中心」,也在他逝世後,因後繼無人而解散。

福 島核電廠工程師小倉志郎警告核電危險性:把核彈放自己家裡引爆鈕卻在他人手上芬蘭在地下四百公尺挖核廢料儲存庫,盼能將此至少密封十萬年。北歐國家因為地 盤非常穩定,還可以期待不會發生地層變動而暴露出來,雖然誰也無法保證、見證那麼久以後的事,但地震大國的日本,怎麼找也找不到這種地方可以儲存。

現在各核電廠都暫時將高輻射的核廢料,儲放在核島區原子爐上方的核燃料冷卻池裡,原本是三十組一束,插在類似傘架的長方形容器裡,但後來變成六十組一束,現在又變成九十組一束。目前各核電廠的冷卻池都大爆滿,用過的燃料棒沒地方放,無法換新棒,只好增加冷卻池的儲存密度。

過 去有一位神戶大學的地震學教授石橋克彥,曾在二○○五年國會作證指出,如果原子爐發生爆炸,波及用畢燃料冷卻池,會引發鋯的火災,釋放出更大量的輻射線, 非常嚴重,但核電專家至今沒有人挺身說明過。我不清楚這些核電專家到底是知情但故意不說,企圖讓世人的注意力避開最危險的部分;或是有些核電專家本身不在 乎這個問題,只在乎原子爐本身。不過所有電力公司針對市民的宣傳冊子,的確都故意不提到核島廠房裡還有如此危險的冷卻池。

丟個保齡球就能炸 掉冷卻池 輻射外洩核電現場讓我覺得,這不是人類能搞的玩意,太多事無法被控制。核電作業本身會遭輻射汙染、傷害的問題,只要維修機器,就得先記得許多注意事項,且 非常嚴格,一點肌膚都不能露出。穿上防護衣後,戴面罩、有空隙接縫的部分要貼膠布密封起來,手上戴四重手套,先是薄棉,然後加上二重橡膠,最後是厚厚的工 作手套,腳上則穿上雨靴。

這樣的裝扮根本不能做什麼精密的作業,而且因為有被曝問題,每個人只要被曝五分鐘,就會達到一日容許劑量的限度, 一個很簡單的動作,卻需要好多人全副武裝在附近排隊,等著輪番上陣,維修品質大打折扣,這開始讓我起了疑心。接著,蘇聯車諾比事故發生了,才猛然體悟核電 可能給人類帶來莫大的災難,而自己半生所設計、運轉、維修過來的核電廠,原來是這麼危險的結構。

其後,影響我最深的,是兩位醫師的譯作《致死的虛構:國家主導的低劑量輻射線的隱蔽》,該書將美國距離原子爐一六○公里範圍地區,和沒有原子爐地區作比較,發現有原子爐地區罹患乳癌的比率非常高,從核電廠發出低劑量的放射線其實是會致人於死的!

我在二○○七年寫了《在核電廠林立的國土上無法打自衛戰爭》一文,是源於當時有股聲音要修改憲法並增設軍隊,就想到冷卻池是在廠房的最上層,上面竟是毫無強化的屋頂,根本連小顆炸彈都無法防衛,等於是在自己的脖子上掛炸彈。

丟 個保齡球都能炸冷卻池的說法並不誇張,只要有點高度、有足夠貫穿屋頂的力量就行。冷卻池被炸後,核電廠內人員將會嚴重被曝,此外大量的輻射線外洩到大氣, 也可能因為水蒸汽爆炸而引發整個核電廠爆炸等等,非常恐怖。只要有核電設施、有燃料冷卻池的國家,等於告訴敵人快來進攻這裡就好,根本沒有什麼國防可言。

台 灣燃料棒密度高 發生事故機率也高台灣核電三十幾年來,上萬組用過的燃料棒都儲放在四個原子爐上方的冷卻池裡,每個池有二、三千組,這樣的數量非常驚人,在世界上也很少 見。核廢料之間的儲存距離非常重要,單單是燃料棒吊上吊下更換時不小心掉落的風險,或作業人員不小心將重物掉到池裡,都有可能會造成破損而產生核反應,池 裡的燃料棒密度越高,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高。

三一一的福島核災證明「只要有多套備用系統就一定安全」的思考根本不管用,就像這次安全電源 喪失,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發生爐心熔毀氫爆,相繼出現無法挽救的慘狀。事後官方還直稱很健全,不清楚他們是故意淡化,還是本身都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政府的 表現讓人無法信賴,只覺得他們是明知故犯的幫凶。

現在福島全境輻射汙染,根本比以前我們在核電廠全副武裝才能進去的區域還嚴重。所以我豁出 去以真名現身,是有感於自己終身致力的核電,居然成為加害民眾的機器,還造成永遠不能居住的土地。我的著作就是為了破除某些人對於核安的幻想,也希望能廢 核,算是以核電為業的我的一種贖罪。

小倉志郎

東芝核電前設計維修工程師,在東芝的原子爐設計部門工作長達35年,曾經參與福島第一核電廠一號與二號機的機械部門設計,並與美商GE公司協力工作。

《核電員工最後遺言》

由平井憲夫、劉黎兒、菊地洋一、小倉志郎及彭保羅等核能專家與受害者撰文集結而成的書籍,告訴讀者政府不敢說、電力公司隱瞞的核電祕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949

醫生霸權 白色恐怖 李兆富

2011-11-03  NM

除非說香港人個個都是骨骼精奇,其他地方的醫生都處理不來,只有港大和中大的醫學院畢業生才懂得照料,否則我實在想不到一個合理的說法,去反對外地醫生來港執業。


「外 國醫生的水平參差,水準沒有保證。」醫生霸權的代言人,時常將這句話掛在口邊,用這個藉口去將外國執業醫生來港服務的門檻不斷提高。 不過,「水平參差,水準沒有保證」又何嘗不適用於形容香港的醫生?既然醫療霸權可以要求外國執業醫生考試, 為什麼我們不公道一點,也規定本地醫學院的畢業生,必須經過同一個考試,用一套準則來核准執業資格。再者,為什麼今天已經在香港執業的醫生,又不用考試? 如果考試真的可以汰弱留強,反對外國執業醫生來港服務的醫生霸權,最好親身考試,用行動說明香港的執業醫生的專業水平是如何高超。 「香港的執業醫生都有不斷專業持續進修,不用考試!」醫生霸權可能會這樣回應。


其實世界各地的執業醫生何嘗沒有不 斷專業持續進修?諷刺是,香港各大診所見到那些醫生掛出來的銅牌證書,十居其八九是外國專科醫學院所頒發。究竟外國專科醫學院的證書,對香港醫生的專業水 平有多大的保證?香港的醫生霸權,一邊用外國專科醫學院的銅牌證書自我陶醉,另一邊廂,同一班人卻在排斥貨真價實在外國畢業和執業的醫生。 醫生霸權的雙重標準,不但對不起香港人,也是敗壞了醫生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專業形象,對不起真正忠實誠懇想服務港人的醫生。醫生霸權專橫跋扈,已經到達白色 恐怖的水平。香港醫生的所謂專業,意思指其他非醫生沒有資格說醫生是對是錯,跟常識的理解有點不一樣。所以,任何人士對評論醫生的見解,就是挑戰他們的專 業。幾個月之前,獅子山學會在媒體發表了幾篇支持外國執業醫生來港服務的言論,反駁了兩個醫生霸權代言人的立場。言論刊登不久,獅子山學會和媒體便收到了 律師信。


邏輯上,說個別人士捍衞醫生利益,講法本身並不構成什麼誹謗中傷的意思,除非聽者有意,自己也先入為主地 也相信,醫生的社會地位和超級豐厚的收入,乃建基於剝削病人。先此聲明,我真心相信,捍衞醫生利益和捍衞港人利益,從來都是同一陣線。讓外國執業醫生來港 服務,不但可減輕前線醫生的工作量,讓前線醫生真正有空間從工作中吸取行醫的經驗。最重要是,外國執業醫生可以帶來新的觀點,衝擊香港白色巨塔中的各大山 頭。或許,這才是醫生霸權最不想見到的結局吧。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作者網誌: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0

你不知道的人奶白色恐怖 李兆富

2011-12-5  NM

衞生署提出要規管嬰幼兒奶粉的宣傳,負責的助理署長梁士莉講得坦白:「作為一個專業人員,我認為全部都應該禁止!」(明報 2011年10月20日)。 毫無疑問,有些奶粉廣告是低級趣味。那些什麼DHA和AA的成分,也未必對嬰兒成長有幫助。不過,這些根本不是重點。立法禁止嬰幼兒奶粉廣告,背後目的絕 對不是為了令消費者有更準確的資訊。


一般人,尤其是男人,很少留意到奶粉的廣告。以前我在報紙工作,意外發現,所 有包括廣告及新聞照片中,一字排開的奶粉罐,永遠都不會展示供六個月大以下嬰兒用的奶粉(俗稱「細仔奶粉」)。 幾經查證,我才知道有個霸道非常,但牌頭異常可愛,叫愛嬰醫院的組織。他們愛嬰兒嗎?我不知道。表面上,他們的任務是宣揚母乳好處;但背地裡,要是有任何 奶粉公司在宣傳中展示了細仔奶粉,甚至乎,只要有任何人公開說對奶粉有任何正面的評論,愛嬰醫院一定會發動投訴攻勢,構造出人奶白色恐怖。 奶粉商也以為,只要自律,不讓細仔奶粉上鏡,退一步便海闊天空。 常識告訴我們,如果只是關心母親的知情權,孩子的健康,實在沒有必要如此激進,誓必要將奶粉趕盡殺絕。白紙黑字,有證有據的事實是:一,香港的人奶白色恐 怖,思想行動皆源於國際的人奶極權運動。二,有些人奶極權分子,其實借反對生產奶粉的大財團,來反對資本主義。三,也有些人奶極權分子,認為乳品業消耗大 量地球資源,不環保。更有人奶極權分子,迷信Malthusian末日主義,相信「不自然」的奶粉令人口膨脹,加速人類滅種。


說 到底,人奶極權分子最終目的是要徹底地殲滅乳品業。禁止廣告宣傳,只不過是手段,就像當年對付煙草業一樣,先將企業滅聲,進而妖魔化消費者。其實,人奶極 權分子早已在有意無意之間,將用奶粉的母親,抹黑成不稱職,沒有盡責的次等媽媽。 老總,要是這篇文連累你收投訴信,對不起,還望你接受我預先的道歉。(總編輯按:不用道歉。)我覺得就算被人奶極權分子口誅筆伐,我也為常識和言論自由站 出來,道義上我也覺得自己有責任要為各位母親講句公道話。


母乳真的最好嗎?這個問題可以理性討論嗎?無可否認,有 些婦女因為健康理由無法餵哺母乳,難道她們就沒有資格做母親?放眼國際,落後國家的婦女以奶粉換取勞動力和一家生計,也令寶寶得到溫飽,反奶粉的人奶極權 跟慢性種族屠殺又有什麼分別?人奶的政治正確,害到不少初為人母的媽媽,差點得到有產後抑鬱。什麼對嬰兒最好,為什麼不可以由各位母親根據自己的現實情況 去決定? Enough is enough。媽媽和寶寶之間只應有愛,容不下任何政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02

十八圖解析歐洲「最恐怖」問題——年輕人失業率(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204

歐元區的擔憂似乎又重新浮出水面了。週四公佈的歐元區去年第四季度GDP數據再度不及預期,收縮0.6%,這也進一步證實了歐元區經濟加速縮水的恐慌並非空穴來風。

令人失望的數據也讓人禁不住想起一個歐元區不得不面對的最大問題——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

BI,法興銀行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詳細分析了歐元區的年輕人失業率問題,並警告這些問題將導致的潛在風險:

「發達國家的經濟危機已經使得失業率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年輕人失業問題。由於就業人口較少,支撐其經濟發展的動力也就下降了,巨大的變動很可能會威脅到政府的穩定。」

在歐元區失業重災區西班牙,25歲以下的年輕人失業率已經達到了55.6%:

別以為西班牙就是最悲劇的了,比西班牙更悲劇的還有希臘,年輕人失業率竟然達到57.6%:

意大利年輕人失業率為36.6%,從意大利經濟的規模和重要性來看,這個水平也是相當危險的:

葡萄牙年輕人失業率在去年12月份有些許下滑,為38.3%:

愛爾蘭年輕人失業率為30.2%,依然處於接近歷史最高點的水平:

以上說的是處於歐洲債務危機中心的「歐豬五國」,而年輕人失業危機已經開始蔓延到了歐元區核心國家。

法國年輕人失業率漲到了27.0%:

荷蘭年輕人失業率為10.0%,接近統一歐元貨幣以來的最高水平:

盧森堡年輕人失業率為18.8%,創下歐元區成立以來最高水平:

塞浦路斯是在2008年才加入歐元區的,目前該國的年輕人失業率也一路漲到了28.5%:

另一個後來加入歐元區的國家馬耳他,年輕人失業率也達到了1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76

十八圖解析歐洲「最恐怖」問題——年輕人失業率(下)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205

歐元區的擔憂似乎又重新浮出水面了。週四公佈的歐元區去年第四季度GDP數據再度不及預期,收縮0.6%,這也進一步證實了歐元區經濟加速縮水的恐慌並非空穴來風。

令人失望的數據也讓人禁不住想起一個歐元區不得不面對的最大問題——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

BI,法興銀行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詳細分析了歐元區的年輕人失業率問題,並警告這些問題將導致的潛在風險:

「發達國家的經濟危機已經使得失業率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年輕人失業問題。由於就業人口較少,支撐其經濟發展的動力也就下降了,巨大的變動很可能會威脅到政府的穩定。」

在上一篇中,我們對歐元區問題最嚴重的「歐豬五國」、法國等地的年輕人失業率問題進行了分析,本篇繼續對歐元區其他國家的失業率問題進行闡述,最大的亮點還要數德國。

上篇鏈接:十八圖解析歐洲「最恐怖」問題——年輕人失業率(下)

斯洛文尼亞年輕人失業率26.9%:

斯洛伐克年輕人失業率在飆升至35.9%的高點之後趨於平穩:

然而,也有例外,歐元區最新的成員國愛沙尼亞的年輕人失業率就一直在下降(當然參考的標準也很高),目前為19.5%:

而歐元區成員國中,除德國之外年輕人失業率最低的是奧地利,為8.5%:

目前比利時的年輕人失業率為20.0%:

與其它國家的大起大落形成對比的是,芬蘭的年輕人失業率一直還比較平穩,目前為18.9%:

最後,請看一看有趣的一幕,德國的年輕人失業率又是怎樣的呢?德國其實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年輕人失業率高漲的問題,8.0%的年輕人失業率是否也羨煞了歐元區的其它小兄弟們?

下圖是對歐元區整體年輕人失業率的情況對比一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77

圖解2013年全球恐怖主義和政治風險分佈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963
下面來自AON的圖表(點擊放大)衡量了200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企業所面臨的政治風險和恐怖主義威脅,這是基於三個指標來描述企業在當地可能遇到的政治風險的形式:
 
1. 恐怖主義和蓄意破壞;
2. 罷工、暴亂、社會動亂
3. 政治叛亂、革命、戰爭等。
 
2013年全球恐怖主義和政治風險全圖
 
值得注意的風險變化趨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19

美國發佈全球旅行警告 稱「基地」最可能8月底前恐怖襲擊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930

8月2日,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向旅居世界各地的美國人發佈恐怖襲擊預警,稱基地組織可能針對美國目標發動攻擊。

美國國務院的警告稱,有情報顯示基地組織及其附屬組織計劃發動恐怖襲擊,並認為襲擊最有可能在8月底之前發生。美國國務院的警告特別指出,中東以及北非兩地發生恐怖襲擊的可能性尤其高。

美國國務院對在世界各地的美國公民發出旅行警告,要他們警惕基地組織的恐怖威脅。

美國國務院發佈的安全警告敦促在海外的美國人保持警惕,注意安全。警告在8月31日前都一直有效。

有關警告特別提出,恐怖襲擊可能會襲擊公共交通系統或其他與遊客有關的基礎設施。

人民網報導指,多位美國官員以及資深議員紛紛對媒體表示,美國是在掌握了較為確切的情報後才發佈有關警告的。

此前美國國務院已宣佈,美當地時間8月4日(星期天)將關閉其主要位於穆斯林國家的21個使領館。在穆斯林國家,星期五是最重要的祈禱日同時也是休息日,而星期天則是工作周的第一天。

對於為什麼選在週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稱,週日4日正好是總統奧巴馬52歲的生日,而伊朗新總統魯哈尼也恰好計劃在這一天宣誓就職。

中國反恐專家李偉接受中國之聲採訪時表示,不管是什麼原因,這次關閉使館與美國以前的做法不大一樣。李偉稱:

這一次與以往的關閉不同的是,以往美國臨時關閉一些使領館的時候,它會在之前的有一些周邊或相應一些國家出現了很明顯針對美國人或者美國外交機構一些重大的恐怖襲擊活動。這一次美國在宣佈這個消息的時候,之前我們沒有看到美國的使領館在國外受到了一些類似的威脅。

以下可見美國國務院公佈4日將關閉的使館分佈位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71

恐怖!輻射魚早上了你家餐桌


2013-09-23  TWM  
 

 

九月,韓國人最擔心的不是北韓又要試射飛彈,而是從日本福島核電廠排到海裡、每天動輒超過百噸的高濃度輻射水。

因為擔心吃到核污染水產,韓國人不敢吃海鮮,政府也宣布全面禁止日本福島附近八縣的水產進口,甚至嚴控日本進口食品檢測標準,將現有放射性元素銫污染標準由每公斤三百七十貝克,縮緊至一百貝克。

韓國民眾擔心,其實台灣民眾更應該提高警覺!因為政府把關不嚴,檢驗抽樣太少,目前遭輻射污染的食品已經滲透到台灣市面,食品安全出現嚴重漏洞。

在台灣,放射性元素銫污染標準定在每公斤三百七十貝克,但「食品符合標準不代表就是安全」!主婦聯盟秘書長黃嘉琳說。

黃嘉琳表示,鄰近的韓國及香港,食品中無論測出五貝克或十貝克,只要對國人健康有疑慮,就算低於國家訂定的輻射食品安全標準門檻,仍會下架或公告商品訊息;但台灣卻放行遭輻射污染的食品進入市場,對民眾健康造成不可測的傷害。

全部都合格?幼童零食驗出低輻射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今年上半年,日本農林水產物的前兩大出口地區分別是香港(五百五十八億日圓)及台灣(三百三十一億日圓),但擁有七百萬人口的香港,一天便檢驗二百六十二件日本進口食品(以八月二十七日為例),每日即時公布資訊,萬一驗出,進口商自願交出予以銷毀。

反觀有二千三百萬人口的台灣,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一週才公布一次檢驗結果,每週檢驗樣本數大約二百五十件,還不到香港一天的數量。累計從福島核災以來,香港的總檢驗樣本已經近十五萬件,幾乎是台灣(約四萬件)的四倍。

再看看韓國。從八月二十六日起,韓國開始針對鱈魚、秋刀魚、鰈魚、金鎗魚、鯊魚、青花魚等太平洋海域進口的六種魚類,從原來每種魚類每週檢測一次,增加到兩次;日本福島鄰近八縣以外地區水產品,從原規定採集一公斤當標本檢驗,變為兩公斤。

台灣不論在檢測頻率、行政效率和處理方式上都處於「慢半拍」,至今並沒有針對福島輻射污染擴大的問題提出對策。

不僅福島輻射污染擴大後,到目前還沒看到政府提出因應對策,甚至從兩年多前日本大地震以來,因官方不夠嚴謹,已經讓民眾吃下低輻射食品,健康暴露在核輻射風險中。

根據衛福部內部資料顯示,從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至二○一三年九月八日,一共抽檢四萬一千七百六十六件各類日本輸入食品,其中有一百七十二件驗出含有微量輻射物質(驗出率約千分之四.一二),包括水產類三十三件、茶葉一百零八件、加工食品九件、水果五件等,茶葉占比超過六成。

日本料理高級餐廳最愛的比目魚、紅魽,小朋友愛吃的栗子、薯條棒等,都曾被驗出含有輻射物質。其中有十七件包括小麥粉、薯條棒、冷藏鯽魚及綠茶,曾被驗出含放射性銫-134及銫-137,含量每公斤超過一百貝克;甚至曾驗出有綠茶粉放射性銫-134及銫-137每公斤含量高達三百二十一貝克,已在超標邊緣。

低輻射無害?嬰幼兒和孕婦易受影響

根據國內法令規定,食品中銫-134及銫-137的總和含量限值為每公斤三百七十貝克,也就是說,一百七十二件驗出含有微量輻射物質的食品中,含輻射的數值都符合國內標準,衛福部也始終對外宣稱「從三一一到現在都未出現日本進口食品有檢驗不合格案例」!

但,「符合標準」與「安全」還有很大的距離!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就說,台灣放行遭輻射污染的食品進入市場販售,不僅影響小孩、孕婦健康,更進一步讓低階核污染食物名正言順端上你家餐桌。

日本及韓國的法令均規定,食品當中銫-134及銫-137的總和含量限值為每公斤一百貝克。當日本進口到台灣的部分食品,銫含量超過每公斤一百貝克仍可過關,立委林淑芬就說,這代表在日、韓早就被當成低階核污染食品而遭到丟棄的東西,已光明正大進入台灣賣場販售。對此衛福部食藥署認為,這些食品輻射含量並沒有超標,當然可以在市場販售。

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如果食物遭放射性物質污染,任何清洗,高溫、高熱,都無法去除核污染,吃進遭放射性銫污染的食品,銫會持續累積在人體的肌肉及骨骼中,而分裂中的細胞如血液、精子、卵子,對銫最敏感,嬰幼兒、成長中的青少年及孕婦若吃入含放射性銫的食物,對健康影響相當大。

從福島核災發生,到最近核污染進一步擴大,衛福部始終選擇「絕不公開驗出輻射食品名稱、絕不公布廠商名稱,以及絕不說出鋪貨通路」這「三不」做法,林淑芬多次質疑,已從衛生署升格的衛福部,到底是為國人健康把關?還是說穿了只為了保護商家的權益?

從三聚氰胺毒奶、塑化劑事件、毒澱粉,到現在讓民眾可能在不知情下,把低階核污染食品吃進肚子裡,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是政府無能?還是經濟利益大於一切?

【延伸閱讀】辨別魚種,輻射免下肚——挑魚建議

一、少吃這些魚!

魚種:大型洄游類——鮪魚、旗魚、土魠魚、鯊魚理由:大魚容易吃下遭輻射污染的小魚,也因體型龐大,易累積較多輻射物質

魚種:底棲類——六線魚、鰈魚、比目魚理由:底棲魚類容易吃到從海平面沉澱下來,遭輻射污染的海底微生物

二、多吃這些魚!

魚種:台灣本土養殖及近海捕獲——虱目魚、石斑、鱸魚、香魚、吳郭魚、台灣鯛、白鯧、黑鯧、鰱魚、草魚、海鱺理由:沒有受到輻射污染,捕獲的魚類較安全

魚種:南洋捕獲——白帶魚、紅條、魩仔魚理由:距離福島遠,較不易受核污染

魚種:來自高緯度漁場——鮭魚、圓鱈理由:除了日本鮭魚以外,來自智利、挪威、美國的鮭魚,以及紐芬蘭、北海、阿拉斯加的圓鱈,距離福島較遠,不易受核污染

資料來源:江守山醫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65

馬化騰三小時講話實錄:千億美金這個線,其實很恐怖,做不好分分鐘就剩幾個點了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16/56411.html
【導讀】本篇是馬化騰2013年11月8日在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理事互訪TCL站「道農沙龍」上的演講。在此黑馬哥分享這篇文章,其中馬化騰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運行規則與PC互聯網時代完全不同,騰訊如果沒有微信,可能是一場災難。

以下為三小時講話全文:

邀請我來這裡是很好的機會,能跟各位企業家聊一聊,其實也不是什麼演講,最主要是希望能夠跟大家互動交流,提出很多的疑問想向各位企業家請教。

當然回到最近的一些話題其實挺熱的,包括三馬同槽,現場也是有點火爆,主要是郭廣昌,剛開始說不講敏感話題,後來也講了,所以很精彩,像平安傳統金融,和純互聯網,有很多激烈碰撞。所以今天也想借這個機會把騰訊和我的觀察和體會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沒有微信,我們現在根本就擋不住

很多人說騰訊是最早拿到移動互聯網門票的公司,指的就是微信,很多朋友都用了。微信的確是唯一一個在手機上開始做的,並且是以手機為主的,這在以前是不多見的。以前一般都是在傳統互聯網上做好,換掉屏幕,轉到手機上,所以這個路徑跟之前完全不一樣。但為什麼反而特別有魅力呢?因為這個產品讓我們看到很多獨特的體驗。它充分利用手機和PC的區別,就是把人們用計算機的終端變成人隨身的一個器官,以前用PC還不能稱之為器官,離開電腦,站起來就脫離了,只有手機第一次跟著人體一起,連在一起,所以內置的攝像頭、傳感器、麥克風都可以成為人們在網絡世界裡面的眼、鼻、口、耳,甚至你的觸覺跟顏色,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把你的朋友連在一起。即使我們有手機QQ,但因為它有一半用戶在PC上,一半用戶在手機上,只有微信是完全基於手機來開發的。

你也看到微信其實沒有在線、離線的概念,以前我們做產品,肯定要有在線、離線頭像可以看,為什麼呢?要簡化它,因為一定是在線的,不可以離線的。但裡面又考慮了很多細微的區別,比如說隱私的問題,以前這個消息送達之後,你收到了還是閱讀了,對方是否看到,這個功能我們可以做出來,但我們希望人們在便捷的時候,又保持一份隱私。你們肯定有感受,很多人建議說我發了這個消息過去,他有沒有看到,希望我能知道,那是發的人爽,但是接受的人不一定很爽,他不希望說,他希望這個東西還保持一個隱秘,不希望太透明,這裡面其實是很複雜的,不單是一個技術或者是一個軟件的水平,很多是要靠對人性的把握。

從這個產品案例,我們可以看得出,即使是像QQ已經有每個月超過六億多的活躍用戶,兩三年前已經達到這個水平了,但是在這個領域裡面依然有創新或甚至差點被顛覆的可能性。坦白講,微信這個產品出來,如果說不在騰訊,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話,是在另外一個公司,我們可能現在根本就擋不住。回過頭來看,生死關頭其實就是一兩個月,那時候我們幾個核心的高管天天泡在上面,說這個怎麼改,那個怎麼改,在產品裡調整。所以也再一次說明,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個企業看似好像牢不可破,其實都有大的危機,稍微把握不住這個趨勢的話,其實就非常危險的,之前積累的東西就可能灰飛煙滅了,一旦過了那個坎兒就勢不可當了,這是一個感受。

移動互聯網不只是延伸,而是顛覆

我們再看移動互聯網,有些人說移動互聯網就是加了「移動」兩個字,互聯網十幾年了,它應該是個延伸。我的感受是遠遠不只是一個延伸,甚至是一個顛覆。看過去的PC互聯網都已經不算太互聯網了,移動互聯網才是真正的一個互聯網,甚至以後每個設備都能夠連上網絡之後,人和設備之間、設備和設備之間的通信全部連接在一塊,一切都連起來之後。這個還有更多的想像空間,現在還沒到這個程度,還在慢慢摸索。

我們再來看我們的使用時間,以我們的過去統計來看,大概每個人平均用PC互聯網是2.8個小時/天,現在移動互聯網,怎麼用呢?除了睡覺8個小時,16個小時是清醒的,跟它在一塊,不太容易丟開它,未必是每分鐘、每秒鐘在看,但是有消息到達,就會使用它,這樣的話就是16個小時,再加上設備本身,比PC多出十倍以上的使用時間。這裡的空間我覺得是無比巨大的。從去年7月份,PC的服務已經開始低於手機上服務的時候,不管是原有的QQ,門戶網站、微博、搜索引擎,包括360,這一年來已經十倍的增長了,這一年已經開始超越,甚至是70%多的流量是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但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收入,全行業看應該不超過10%-20%,它的商業模式還不清晰,但是時長多了十倍。

可以說半年前我還是比較悲觀的,我在很多場合也說,這個叫好不叫座,增量不增收。比如說搜索引擎轉到手機上,排滿了廣告位置,沒法排在右邊,就那麼一列。或者是遊戲,在微信的遊戲出來之前,傳統的手游其實大家也不覺得怎麼樣,這個市場沒有人用手機玩遊戲玩太長時間,付費慾望估計也不高,因為體驗也不是太好,而且用大屏幕電腦玩遊戲比較爽。還有包括其他,比如說打廣告,手機流量這麼貴,還加一個廣告,一個大大的圖,一個視頻。不可想像,在PC互聯網這些都是成熟的模式,但在手機上不敢這麼做,把他們的流量轉到手機上,白白降低了收入,這是很恐怖的事情。

Google、Facebook也一樣會面臨這個問題,直到最近這半年看到Google和Facebook股價創新高,包括Facebook也是最近這一兩個月才創新高,一下子從25塊到50塊,主要的問題就是大家終於看到他們在無線上的收入模式開始顯現,Google來自無線的收入增長加速,Facebook好像40%的收入開始來自於手機。原來他沒有想商業化,Facebook上怎麼加廣告?原來不敢做,沒敢想手機上能商業化,現在做了發現體驗還不錯,因為這裡面還得做很多研究,怎麼加了讓人不反感,這個數據出來之後股價開始上漲,從PE上給了很高溢價。

即使我在這個行業,我都有時候看走眼,因為我記得Facebook最初上市的時候,通過私人銀行還拿了一些股票,熬啊熬啊到最後還往下掉,都快跌穿當時拿的那個價錢了,後來終於上來一點之後,熬不住了,就出手賣掉了,25塊就賣掉了。當時我都覺得很難的,怎麼商業化?他確實厲害,美國互聯網尖端企業商業化了,後面的金融廣告、社交廣告的水平還是全球第一流的,他還真的做到了,當然他也得益於各種各樣APP需要大量廣告的這種需求。有時候我們身處其中,甚至可能外界的投資者也搞不太清楚,他只是看到一個大趨勢,我們有時候還更加擔心自己,覺得還挺悲觀的,這個也很有意思。

騰訊股價為什麼炒的這麼高?

我們壓力很大,因為我們也莫名其妙,把股價哄抬那麼高,其實我們壓力很大。這個怎麼能玩,所以社會不要給我們那麼大的壓力,還是未來長遠的看,我覺得投資人理解就理解,不理解的就虧損了,股價高低都不是我們太關注的。

騰訊的股價為什麼炒的這麼高?一是我們感覺資本市場給我們的期望很高,很多是因為微信突出來了,有門票了。微信出來之後,就兩個月前,遊戲出來了,很多從來不玩遊戲的人痴迷於裡面。第二個是因為洩露了那篇文章「千億美金下的反思」,外面人說看了很震動,我當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麼激進?大家的期望是寄託未來,說移動互聯網肯定很有前途,現在掙錢不多不要緊,關鍵是把這個事列出戰略,以後肯定是有辦法掙錢的,所以有很多的投資者是這樣的一個期望,把股價炒的很高,PE也很高,所以我們壓力也很大。但是我們也知道這是一個長期投入,因為很多的收入商業化未必那麼快,但趨勢是看到的,這麼多人用手機、用互聯網的服務,這個東西不可能壞到哪裡去。所以說,抱著一種長遠的發展思路,讓現在該投資的還投資,中短期的利潤多點少點都不要緊,都是階段性的問題,目前全行業都更加重視移動互聯網。所以我們的文章洩露出去之後,不僅是阿里了,很多互聯網公司都說要移動為先,一切都以移動來發展,都把這個作為下一階段極其重要的競爭要領來看待。

為什麼移動互聯網的魅力遠遠不止這些?因為有了移動互聯網,才第一次發現互聯網其實跟很多傳統行業的結合更緊密了,因為它是隨身帶著,跟隨著使用者,很多東西是可以跟傳統行業結合更加緊密的。互聯網顛覆了很多行業,大家都可以數一數,像音樂,遊戲其實也算顛覆了,包括索尼PS,現在可能只有微軟遊戲機xbox大家還在用,其他的那些都已經沒有人打了。媒體更不用說了,電子書、網上看資料,有微博、微信,很多媒體都佔去了大家閱讀的時間。還有很多行業,包括電子商務顛覆了零售行業,包括最近很火的互聯網金融也開始,最近幾個月突然炒起來,炒的非常火熱。大家是不是覺得互聯網怎麼那麼神奇?以前覺得還是新經濟、虛擬經濟,反正不是主流,現在就變成好像主流化了。我的態度是比較辯證了,我會覺得這個不是那麼神秘的,它不是說,那是你們那個行業,這是我們的行業,其實中間是有很多的連通性。

改良肯定不行了,一定要有顛覆

前幾天三馬論壇,我去講了一個觀點,這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部分,打比方就像有了電力,以前是蒸汽機,後來有了電力對所有行業都發生了變化,都發生了影響一樣。有了互聯網,每個行業都可以把它變成為工具,都可以升級服務。當然有了互聯網,玩法是不一樣了,會有點不一樣了,每個行業,就算是金融業沒有電之前,以前還有銀號,還可以記記賬,有銀票,也能做,包括股票那時候也沒電,也能炒炒,叫叫價錢,也能買賣,有了電之後電子化,一樣是升級換代。但是有了互聯網之後,我相信每個行業都會有升級換代的這種變化,有人稱之為改良,我覺得改良肯定不行了,一定要有顛覆。我是比較客觀,為什麼一定要顛覆呢?因為只要在這個行業內用互聯網的方式做,我會稱之為顛覆,你在這個行業扎得很深。就算是電子商務,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垂直的,比如京東做3C產品,唯品會做服飾,毛利很高的包括有人專門賣鑽石的,看似它是互聯網公司,實際上還是傳統行業,只是用互聯網的方式去實現,一定也要在這個行業扎得很深,得知道你的供應鏈、貨源在哪裡,怎麼做,服務怎麼樣,是不是很專業。包括很多以前不起眼的,比如搜房網,不知不覺市值已經跟三大門戶不差了,和新浪差不多了,以前覺得搜房網好像很小,但搜房幾千人在不同的城市扎得很細。還有最近上市的幾個企業,比如58同城,包括還沒有上市的,比如美團,團購網站幾千人,看著不像那種互聯網的清新,其實都要扎得很深,只不過用互聯網的方式去做,本質上剝掉互聯網的殼,還是傳統行業,看到這些都是「又是顛覆、又是改良」的一種結果。

再看製造業,國內冒出的小米,做手機還能做成這樣,它就是用互聯網的方式來做的。因為雷軍對互聯網很熟悉,所以看到他很多的軟件、硬件加服務,加粉絲經營,加用戶高度介入生產過程,在微博上搞活動,很多人覺得傳統手機商不就在微博發幾句話嗎?是忽悠嗎?以為很簡單,實際上背後很多是用互聯網的思想來做,甚至說硬件不掙錢,靠服務,靠產生的用戶群,因為網絡硬件是跟用戶連在一塊的,不是賣完就丟掉用戶,不是一個簡單的客服,他是賣完之後生意才剛開始。所以很多的產品和服務,其實可以用互聯網的思想去做的,最近好多案例都是用一種我們看似是有一些互聯網精神的方式,請粉絲內測,測一測這種好不好用,其實這是口碑、高端用戶才能試的,慢慢慢慢形成在網上開始傳開了。包括現在美國很火的汽車特斯拉,電動互聯網化的智能汽車,也是一樣的,一看也是口碑經營,少數的高端精英用戶才可以用,然後很酷,這個電動汽車深圳比亞迪不都也有嗎?但是思路又不一樣,先做跑車,很互聯網化,裡面全智能的,全部聯上網,你做什麼事情,車要不要維修,全部通過智能手機可以感應到,包括很多各地充電的樁都是用服務的形式去做,在網上形成口碑。這些都是很有互聯網思想的方式去跟傳統行業結合,這是很好的案例。

每個企業都要給自己多一個準備

這些是我近期觀察到各行各業和互聯網有些結合的一些點,也是有點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但是我想可能很多人問這個潮流來了,以後怎麼辦?都知道又該怎麼變,但是好像做不到,因為有時候會跟自己既得利益,或者說基因或者DNA好像不適應有關係,其實坦白講這確實是最大一個區別,可能十年以後再回頭看到底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或者說現在應該改變什麼,可能會有更清晰的認識,但現在往往是人在其中沒有切膚之痛,其實很難去放棄自己的一些利益,去做改變的。我自己的感受就是說,怎麼樣能夠給自己多一個準備,即使是比如你開一個另外的部門、另外一個分支,調一些團隊,做一些可能跟現在已經擁有的業務其實是有矛盾的,不妨嘗試,因為你不做的話你的對手或者是他想搶你市場的對手一定會做,還不如自己先試一下。

我們看為什麼諾基亞曾經如日中天,2000億歐元的市值,後來47億美金賣掉了,我們看到他曾經很堅持說我一定不用安卓,我控制不住,它是別人控制的,我堅決不用,但後來衰落了。微軟也是堅持說要維護我的Windows,還有Office,這是我的搖錢樹,這兩個是他最大的收入利潤,不肯放棄,現在很被動。現在蘋果剛發佈新版本,裡面什麼的Office軟件全部免費,以前還收錢。這是一招錯後面步步被動,所以還是要做軟硬一體化。

就像我們當時微信推出來的時候,手機QQ部門反對,雖然他也看到方向了,他甚至也有一個團隊已經在做一個類似的產品,其實兩個團隊都在做,只是最後誰跑出來受歡迎了,誰用這個軟件,最後是我們手機QQ的那個團隊失敗了,他做出來的不好用,微信出來了。我記得我們推出的時候,因為我們的無線業務部門做出來的東西不如廣州研發中心做QQ郵箱的團隊做得好,那時候運營商,我記得中國移動正在廣西、云南開會,數據部立刻打電話給我們QQ無線說,這個東西誰做都可以,騰訊做就不行,因為我們有業務合作,在別的地方可能要懲罰你,不結算,是不是有什麼不可以做了,這個壓力很大。所以我們第一個版本是沒有做通信錄匹配的,當時聯通說你做了那個就觸紅線了,不許做,好吧,不給匹配。然後出來的東西就好像一個簡版的QQ,大家用著沒意思,這個東西有什麼區別,簡版QQ,閹割版QQ,沒有意思。後來開始競爭了,國內已經好幾家出來了,我說不行了,給人罰,給人懲罰我們都不管了,通信錄要加入,原來我們導入的是QQ好友,再加上手機通訊錄,這是個很豐富的實驗,大家為什麼一加入之後,看到有好朋友冒出來,這是通訊錄匹配的結果。第二是加語音對講,原來沒有這個功能,就看著這個增長曲線,很難看的,平的,用的用戶不用了,不就是簡版的QQ嗎?沒意思,直到加入這個以後,瞬間就上去了。這個很高科技嗎?不高科技吧,十年前我們在PC上就做過這個嘗試,做完之後沒人用把它摘掉了,因為早年如果說有印象的話,十幾年前美國有一個運營商,就是基於通信電路做的產品,但是那個時候是給酒店的門童通知,把它拿到對講機網絡裡用,還沒有用在我們大家日常來使用,叫做通過移動電話通信網絡來實現集群調度的這種性能,以前大家就有對講機集群,一喊就通,集群系統。

以前我們做,覺得很老的技術,反而用在移動互聯網這個地方,為什麼呢?以前PC上我們模擬了,那種用途太少了,因為QQ已經視頻風行了,再加這個有什麼意思呢?第二,你給我留了言,我不在線,再上去聽你的話,中間對不起來,真的是像電話留言了,大家覺得沒意思了。反而在微信裡面用移動互聯網、用手機結合了之後,大家發現它還比較實時,因為很快可以收到,可以回應。第二,又沒有電話這種壓迫感很強,你現在忙,在洗手間,在睡覺,正在會議中或者是父母和你,一個在美國出國留學,一個在這邊。

這個發現出來了,它有獨特的魅力在裡面,同樣的一種形式在不同的環境技術下它是很有特色的,而且這個也是之前傳統運營商肯定做不到的,不管打電話也好,發短信也好,很多人說發短信可以群發,是群發了,但收到之後回是回給你一個人,不是回給所有的群,跟你現在群裡面一講大家是一起分享,這種感受是不同的。這種感受只有在郵件裡才能體會到,大家就討論了,這就是大家商業中都離不開的行為,其實這個原理就是微信的原理。為什麼在我們廣州的郵箱團隊做出來的,因為它實際上就是個郵箱,它就是郵箱系統改造出來的。

又回過頭來,這裡面其實我們當時是做了一些伏筆,現在回頭看還真的有用,是追溯到以前了。當時郵箱團隊,以前大家很難通過手機處理郵件的,最好就是黑莓,我是好幾年前開始用,用是香港的號,香港的運營商開通的。當然回頭說現在黑莓比較悲慘,熱的時候如日中天,奧巴馬總統全都用這個,高端的歷史,商業精英的形象。那時候我想什麼時候可以把這個讓老百姓可以使用,因為那時候還不是你主動去查郵件的,郵件是推到你的手中的,所以我說能不能我們把郵箱改造成一個客戶端軟件,基於這個來做,我們希望普及化這個移動郵件。現在這個已經不神秘了,所以這也難怪為什麼黑莓這麼慘,從曾經千億美金,現在是賣又賣不掉。

1000億美金這個線,其實很恐怖的

可以看得到在一個溫室裡面很舒適的情況下,這種危機是突然間就發生了,當然也給我們敲警鐘,我們摸了一千億美金這個線,其實很恐怖的,如果做得不好,真的能跌到只剩下幾個點的市值,幾個百分點,是分分鐘可能發生的,因為前面就倒下幾個,好多都那麼倒下的,屍體還溫著,還是很嚇人的,這個也是給我們這個感受。我們當時做了這個郵箱客戶端,後來我們要做一個類似像簡版手機QQ的那個版本,怎麼改呢?就直接拿這個,就這個團隊三五個人,趕緊抽調人馬做這個,後端拿郵箱改造一下,就出來了,只做手機,很快,做了兩個月,一路一路這樣,最後我們感覺到跟發現新大陸一樣,開始也覺得不如意,這個東西應該是補充。甚至在發展過程中,還有信息安全問題,比如說用微信練法輪功,還有搖一搖、查看附近,又成為什麼約泡工具了,趕緊給處理掉。當時中國移動意見很大,工信部壓力很大,我就問工信部,我說如果你能出一個命令說禁止微信團體用,可以,我還有手機QQ,我不怕,你能不能把全部封掉,包括國外的那些全部封掉。我說那不就是啊,你不做別人進來做了,如果你能一聲令下說會威脅運營商,這個東西一律不准做,也可以,而我手機QQ一直這麼多年都在,最後大家也都明白了,這個是大勢所趨,但我們花了很多很多時間,到現在有的運營商想明白了,有的運營商還想不明白。

所以說我們做很多,一路上好麻煩,都有還沒有解決的問題。還沒有安穩多久,現在就很多了,網易結合中國電信搞了易信,今天說是全網要免流量的,說是送流量。前兩天會議我說我們當年跟旺旺競爭,當時主持人郭廣昌說,你就把來往當成一個移動旺旺而已啊?我覺得這還是要跟他自己的淘寶用戶、電子商務結合,他的定位用於商家和買家之間的,它很難成為一個消費體的溝通工具,這個過去PC時代已經完全沿著這樣的路,15年後又再重演一次。我們回頭看,為什麼中國的運營商對這些業務這麼敵視,一年前我們剛好還投了一個韓國的微信,我們問他你們那邊怎麼樣,是不是也是這樣,一年多了,發生一模一樣的情況,最大的運營商開始使壞,在網絡上讓它信號斷一下、網絡斷一下,可以做這個事情,他公開這些數據給所有老百姓,說是被干擾,沒有被干擾是很好,一公開之後網民就炸鍋,因為人家給你運營商交了錢,憑什麼斷網,你是違約了,最後類似工信部這樣的部門就出來叫禁止。然後好,那我自己搞一個,幾家運營商,自己搞,也搞個類似像他這樣的團隊,就這麼失敗了,沒辦法,反正最好是天下大亂,他可以重新劃分界線,通常是最大的運營商最反對,因為既得利益。

所以看到這個東西,全世界都是一樣的本能反應,一樣有這個過程,要鬧,甚至有可能都會搞背後小動作,媒體再炒一炒,但最終都抵擋不過潮流,該怎麼樣還怎麼樣。因為不是我們去編這個,不是我們做的話,也有國外的競爭者會做,他也一樣會做這個事情,所以這是一個大勢所趨。移動互聯網還沒有這麼流行的時候,大家用的是物網,打個電話,現在用的是電腦,現在把用電腦的時間用在移動終端,用你的移動通信網絡服務,其實運營商還擔心什麼?至少是薄利多銷,或者是以後語音、短信完全免費,甚至在套餐裡面隨便用,其實最主要是流量數據包經營就可以了,因為誰也離不開你的數據流量,這個做得好的話每月其實並不會降價,完全是可以經營得好,當然利潤率也沒那麼高。再說,畢竟是中國運營商應用,這還是比國外高很多。未來運營商和很多服務提供商其實還有很多合作的空間,軟件硬件服務和通信服務其實可以連為一體提供一個綜合體驗的服務,我覺得這裡面是有很多空間的,跨界的合作其實是應該多想一想,因為靠以前每一個細分的領域去做,越來越不實用。現在軟件硬件加服務要一體來做,就是這個道理。

O2O和手游發展特別快

我們洩露出去的文章裡,當時我們總裁提到一個說法,現在日活躍使用最多的APP除了遊戲以外,的確是用QQ、微信是佔頭兩名,第三是搜狗輸入法,這個因為我們投資了,所以我們算半個,第四是Q Zone,是我們傳統的QQ的空間,這個在座不用,但是年輕人很喜歡用,第五個360,按日活躍數來看排序是這樣。我們為什麼有點幸運佔優,就是因為手機其實本身是一個偏通信的,電腦還更偏資訊、看視頻,但手機是通信屬性偏強,所以很幸運我們剛好做了通信,這是我們佔了先機。但是看後面其實手機功能越來越強、越來越大之後,其他東西開始被佔了,包括微博類,微博類雖然是算社交媒體,但它也是屬於傳播類的,轉來轉去的,是廣播型傳播的通信,新浪微博在手機上的活躍度,還進不了前五,但是前十以內。之後我們再看到移動支付在最近起來了,現在看到阿里是特別上心,對這個,因為看到他沖的很前,需要移動支付,當然也可能是受了微信支付的刺激,一下子定這個市場,聽說是抽調了公司的好手全部紮在無線這個業務上面,要打造幾個所謂的門票,所以他的支付寶錢包是比較跟進。

這個其實是一個蠻結合線上線下的,因為差不多兩年前我就開始鼓吹,應該說我在業內最早講這個二維碼,掃碼,這個技術已經存在了好多年,二維碼,但是真正說讓大家覺得很有意思的,更多是移動互聯網,特別是智能手機起來之後,這個掃碼率先在微信裡面先火了。如果在座大家有印象的話,是火在什麼地方呢?是火在我們推出公眾賬號之後,很多人發現公眾號是有機會擁有粉絲的,趕緊去經營,當時我們設了一個必須是超過500人成為你的粉絲才可以加V,才會給你認證,大家積極了,趕緊在微博,新浪微博也有,騰訊微博也有,很多在新浪微博的高端大V,拚命傳播微信的這個公眾賬號,幫我們做了大量廣告,知道什麼叫二維碼、什麼叫掃一掃,用微信掃,拚命做「請用微信掃一掃」,那個傳播的很快。那個之後我們這種掃一掃就成為一個腦子裡聯想用微信的,雖然之前有一些什麼掃一掃,但那個不是主流。

我當時跟業界說,PC是用一個網址,但這個可能涉及到線上基於IP網絡世界跟線下世界的一個關鍵連接點,一掃就連起來了。一掃三秒鐘你要的那個,完全無接觸,很多很酷的體驗,包括現在用手機,因為你一直登錄著,有你的賬號,在電腦上不在登錄狀態的,掃一下電腦,自動進入,登錄完畢,都可以做到,手都不用敲,無接觸式直接登錄。所以這些很酷的體驗都是以前沒有移動互聯網掃碼做不出來的,我們率先做出來,這些體驗有一點顛覆性和創新性。現在競爭越來越大,是移動支付。但電子購物沒有那麼快,因為很多人還是希望在PC上慢慢看,但是反而O2O,攜程也好,包括去哪兒也好,現在幾乎都已經呈40%,甚至有時候到60%的下載量,手機上,包括團購,現在大量通過手機上,為什麼呢?他本身需要這種商務,或者團購去吃飯,他就在路上,不在電腦上。那次見美團的CEO王興,就問他現在團購吃飯到進餐廳要隔多久,他說以前是比較長,現在團購都慢慢團,只有一個小時,就在他去餐廳的路上,去哪兒吃找一下就訂了,一小時內就到店了,到店以後就消費,這很快,都在路上就完成了,這個演變速度比我想像中快得多,我觀察到這些。手游就更不用說了,也就這兩個月,大家突然間發現微信是用社交做手機遊戲,是這樣,一天超過2000萬人,我們當時算了沒有任何付費,沒有試探出這個怎麼付費。前不久是斗地主,一天超過2000萬人斗地主,原來我們有一款老遊戲,是單獨的一款手機遊戲,叫節奏大師,是音樂類的,我已經上線一年多了,日活躍70萬,一上這東西1700萬,主要就是加社交,最主要是可以跟你的朋友比。但是這些都還是屬於那種輕度的嘗試,因為我們看到韓國、日本,他們在這方面其實是很早就已經證明這個,我絲毫不擔心,這個很容易做成的,但是往後怎麼發展,特別是很深的,重度的、大型的遊戲要怎麼開發,用戶會用,其實這個還不太清楚。

百度股價一度比較低迷,曾經到80多塊錢,最近到160了。Google也是一樣,它有安卓,有很多資產,還沒有體現出,最近有移動業務來證明這個,股價就迅速起來。一是,搜索行為平移到手機之後,每千次搜索的變現能力會不會降太低,因為以前的數據很悲觀,只有1/7,1/10,變現能力,很恐怖的,如果說這個,轉過來只剩幾分之一,這個變現能力多嚇人,現在開始慢慢上來了。第二,在手機上大家是不是不搜索了?直接有APP不就完了嗎?確實存在這個問題,因為直接點APP好過我在手機上打開瀏覽器搜索。我們現在看這個可能會有一半或者不到一半,但是即使一半,因為剛才講了,使用時間多很多,薄利多銷,這個盤子分母大,就算乘以1/2,可能總數還是達不到,所以也不用那麼悲觀。

微信站內搜索其實很難,覺得還是很難,除非是語音,問他要去哪裡,問的問題,讓他解答,傳統的這種搜索搜資訊,如果沒有標準APP的話,我覺得還是離不開瀏覽器的搜索,尤其是在手機上打開瀏覽器操作模式這樣一個流程,相對不會說打開一個搜索引擎。

穿戴我們覺得最近有點火,但是我都感覺好像還打動不了我,原來我買健康的設備,我買了好多送人,結果發現我自己不能堅持去戴,雖然可以監測身體狀況,生病寫了幾次,發現原來也就是那樣,算了不戴了,好像也很難,包括智能手錶這些,我都感覺有個手機也夠了,智能手錶沒什麼意思。所以我現在還有點慢慢從很興奮冷靜下來,看形勢。語音搜索,我也戴過,而且你戴了之後很反感,你一個人爽,我們所有人都覺得你在監視我,我覺得不太好,我這個是比較保守。

語音搜索突然也覺得這個是好的,但是有時候會覺得未必太好,比如說一個人說我要去幹嘛幹嘛,好傻,人一多我都不好意思這麼說,而且也不私密,寧可按幾下。我是覺得按道理我應該是支持,但不知道為什麼覺得,你跟他講半天還什麼什麼,下次就自己輸入算了。所以目前這個某些情況下可能可以用,但是我感覺離實用化還遠,但是我相信一定會能解決,但是目前人工智能理解,人講話的意圖還沒到這步,但我們自己內部也在研發這一塊。

所謂的顛覆,是讓你之前的產品和服務受到很大的挑戰

我們原來也很不適應這種,為什麼搞內耗嘛,這個東西打亂,不太想這樣。但是兩面看,因為有時候內部競爭還真的是瞎搞,是搗亂,也沒看他做出什麼,就是同質化,大家水平差不多,都是你搞我一下,我搞你一下,然後你不服我不服,最後誰都不成,這種還挺多的。我們是這樣想,在大的環境變的時候,你的對手或者是假設你挑戰你自己,假設你不在這個公司,你有什麼破綻是我可能會抄你後面,可能不是完全一樣的做法,但是你會非常難受,有些優勢是成了包袱,有沒有這樣的動作,如果有的話就會怎麼樣,會怎麼樣,別人會出什麼招,想出什麼辦法。當然這個東西其實也不能,因為我們看到很多都是同質化,大家水平、團隊水平不是很高,往往做又做不好。

我還有一個感受,所謂的顛覆,是讓你之前的產品和服務受到很大的挑戰,這個產品往往都是一個幾乎一樣的東西,看我們過去其實有很多很多失敗的案例,比如搜索,我們的團隊就完成照著百度,人家有什麼我們有什麼,他就沒有想到別的路徑,比如像搜狗就很聰明,他說我拼搜索拼不過你,我就拼瀏覽器,瀏覽器靠什麼帶?輸入法,輸入法帶瀏覽器,瀏覽器帶搜索,迂迴地走,走另外的路,就比我們做得好,人家花的錢是我們1/3,最後是我們2.5倍。像我們電子商務原來團隊是照淘寶做,做來做去,越做越沒希望,一模一樣的東西很難,包括我們微博,雖然說活躍量跟新浪微博差不多,但是始終沒辦法突破,最麻煩的是新浪微博也沒突破。所以就發現讓新浪微博絕望的不是微博,是微信,特別是加了朋友圈之後產生的,不加朋友圈還沒有,大家覺得不過就是這樣,加了朋友圈大家發現大量實際上閱讀朋友圈的,私密社交比公開社交還有意思,很多話不喜歡公開講,私下講很好。但是也會在外面說,還要出去講講話,還在外面講,感覺這兩邊比較,讓我們朋友圈保持一個私密社交,可能說為什麼不能轉,為什麼不能互相看到,我們說不要,就是保持私密,不能說又要私密,又要公開,就堅持你的定位,就是這樣,肯定是不一樣的東西,但是最後發現在人的時間分配上你是打得開,有些發圖、發帖的量遠遠超過新浪微博。會發現我們無意中形成,這個東西也給我們啟發,好像是應該打敗一個東西,就好像打敗微信的肯定不會是微信,肯定是另外更好玩的,就是它用掉了你的所有時間,所以就打敗你,是這樣的一種想法。

我現在反正也開竅了,以後我們就跟進,看到團隊有什麼想法,我們還是鼓勵,沒準他抓住了未來的一個機會。因為現在很多新奇的玩意兒,大家覺得我年輕,但我覺得我很老了,現在有些產品我都看不懂了,這兩天講Instagram,我投了一點點的股票,說起來很後悔,因為當時這個公司還不到一美金的時候我沒投,公司只有幾個人,當時我們副總裁看著說,這個公司不太靠譜吧,在一個公司就那麼幾個人,再一個靠近海邊的一個房子,就是玻璃,外面都看得見,扔個磚頭就可以把裡面的電腦全拿走了,創始人也好像挺高傲的,後來他說算了,不要了,後來我們就找回,他的數據增長不錯,所以我們是在他8億美金估值的時候,進入這個節點。火在什麼地方?應用數據很火爆,好幾倍,12歲到18歲的女性用戶開始喜歡,它的服務類似微信,但是不發消息,全部是拍個照片,發過去,只能按著才能看,如果COPY下來的話,因為你一截圖的話對方知道你在截圖,這個軟件會感知截圖,只打這個。我們當時說要投資,幾個人試著玩一玩,好無聊,我們幹這一行都覺得無聊。後來我們請一些投資調查一下,為什麼喜歡這個,用戶覺得這個東西沒有壓力,是消費照片,不記下來,所以他沒壓力,就是告訴你把一些好玩的東西給你一拍,就跟大家打個招呼,表示我存在,有存在感,這樣很神奇的,但是看到這個東西層出不窮在美國,幸好是Facebook把它收購了,要不然對Facebook有很大挑戰。在中國其實這個需求是給微信的朋友圈取代了,這個需求還很強,他也是通過手機通訊錄加為好友之後大家就以發圖為主,發圖就可以Follow他,就可以看到了,有公開的,也可以私密的,是這樣的。對Facebook威脅很大的,要不買下它很危險的。還有Twitter剛剛上市了。

可以看到創新層出不窮,它跟每個人做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都是要走一個差異化的東西,說這個東西有沒有吸引力不知道,也有些不成功的,還有很多看似好像一開始覺得很創新,但最後無疾而終,買的時候很貴,多少億美金,最後也就無疾而終了。所以有時候真的,各個行業都搞不清楚到底哪一個行業,因為我們不是十幾歲的小孩,不知道為什麼他們喜歡,不懂。所以現在有時候要問小孩,怎麼樣,來做測試一下,覺得你們喜歡嗎,你們的小夥伴喜歡嗎,比我們還看得準。所以我想說,我們老的如果判斷不出,起碼要找人看,聽他的意見。

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結合

我也沒有太清晰,遊戲當然最簡單了,剛才講的O2O,無線支付當然這個也比較清晰。O2O我們現在嘗試用公眾賬號,能不能重新再發明一次會員卡,所有商家的會員卡,放到微信上,好處就是已經做了一些嘗試了,效果還不錯。過去每個商業都有自己的客戶,但他跟客戶的聯繫以前靠發會員卡或者是在所有的CRM,企業有他的客戶群,他的客戶關係管理,那能不能把他放到微信、移動互聯網上來管理,你跟你的用戶是可以直接溝通的、是互動的,不像短期那麼單調的,是可以寫程序在裡面,可以交流,甚至還可以充值,我們正在比如跟星巴克談這個合作,星巴克用微信做他的會員卡,充值、儲值,儲值之後就可以算賬、可以消費,微信就在卡里面,在星巴克儲值卡里面消費就行了。他節省了大量的發卡成本,而且是傳播,成為他會員很容易。我們現在拓展B2C,比如噹噹接入,你買這個書的時候用微信支付可以在完全沒有登錄狀態下匿名訪問噹噹,可以掃這個東西,這個東西我要買,微信登錄,一掃之後,然後把微信裡面已經開通的銀行賬號,微信支付,以及我的地址已經帶到微信了,直接過去就拿下,不用再輸入地址,這個形式可以給所有網站,這個還是蠻創新的,這樣的體驗。然後他買完之後,順帶訂閱了這個賬號,成為噹噹的粉絲,這個書或者你買的商品什麼時候到賬,通過這個通道告訴實時通訊,這是一個閉環的體驗,而且是開放式的。線下也可以有,線下的店就可以通過一掃瞄,就可以進來,而且現在不買不要緊,售貨員可以跟你慢慢談,如果現在知道了,加我的微信,給你的東西什麼到,拍幾張照片微信發給你,現在是用那種土的方法,暫時是那麼做的,現在希望給他一個技術架構,讓傳統的零售商可以充分發揮他的店員平時的時間,其實可以通過手機,也不用搞電腦,用手機繼續維護他的客戶群,新貨到了開始促銷,或者是這個不滿意,遠程都可以玩,不用來店,好的話給你送貨過去,或者說下次來給你留下來。用戶一看到這個衣服不錯,發朋友圈,朋友圈再一點,也可以一鍵購買,會覺得這個好像是挺有意思的,而且是可以結合傳統零售行業的這些因素繼續做。這麼一談很多老闆挺感興趣,太好了。

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我相信肯定能結合,因為怎麼說呢,現在連3D打印都可以跟互聯網結合,傳統行業一樣可以用互聯網化推,這個我覺得要你們想,各行各業的導向我把握不準,甚至有時候不是跟互聯網結合,但是用互聯網的思想去做,剛才講到線下餐飲,看海底撈,其實裡面蠻多思想是互聯網化的,是做得很極致,做的是口碑,那是可以的,這也是一種想法。

具體開放到什麼程度?

這個問題很實際,因為我們在想一個問題。肯定是很開放的,但問題是說開放出來的經營者為什麼是你這家,而不是另外一家,因為跟你一樣的公司很多,這就涉及到你怎麼選擇的問題,有可能是多家一起進來。

就算是O2O我們做,我們是扒了第一層皮,第二、第三層是由你們來做,而且是非排他的,家家都可以接入,我覺得這樣比較完美一點。我們內部的部門,實際上坦白講他是希望包下的,因為我們電商的部門,說這樣太好了,這個東西我要自己做,我有時候談到說,行不行,搞了幾個月都沒出一個好方案出來,做的很慢,因為我們之前做微生活這個,也是搞了好久,最後出來我說這個體驗肯定不行,商家熱了一下之後慢慢不行,這個很難堅持很久,為什麼?因為你自己一家做的速度太慢了,你還不如放開一點把它介紹給別人,讓他們去,有時候他們做出來的東西簡直超乎我們想像的,我們原來公眾賬號為一個接口,以前有了,給一些明星開,講幾句話覺得很好,有粉絲,最後慢慢也不行了,這個意義不是很大,沒有意義。直到後面冒出來一個叫陳坤,覺得好酷,這個成為一個標竿應用,是全屏幕的,連論壇粉絲甚至成為他的會員,還要付費,做了全套功能,我們說可以做成這樣,我們下一步的時候要接手這個,那微信部門說這個東西由他包下來了,算了,這個你自己不能做,沒有這個想像力,或者你都不能拿到這個明星的授權,沒辦法成為官方的一個戰略,憑什麼去承包的,因為這些有的還要做客戶端,這個做也做不好。但有時候下面部門會很堅持,說這個是我以後的未來,是我成敗的關鍵,一定要讓我先嘗試,那行,我說大家定好線,你做哪一層講清楚,不要過線,過了之後反而害了我,浪費我的經費成本,本來給我外面人做得會更好,非要移到自己手上,做又做不好,怎麼辦?

所以這個時候不是說我們一個態度大家就能做,其實還有細節的,因為說是開放具體到哪一層,一到十到底是2.5還是3.5,還是5,或者不同的玩法,所以我們現在還在摸索。我的思路還是希望指導他們,第一,不要太亂,因為有些人是拿到手之後就亂來了,他首要的目的就是粉絲,你們傳來傳去那些東西全部是有專業人士運營的,你很感動的東西都有人運營,他為什麼寫著讓你去轉,他知道怎麼樣打動你,講講家庭、講講教育、講講企業思路,最近心情不好,會有人專門去寫,有什麼東西最打動你,20個人你們去分頭想,一天寫20個,然後我們篩選哪個最好,結果就放這個出去,都會有公司來運營,後面跟所謂的營銷公司、營銷專家,最後多少粉絲之後可以賣的,這個東西只是錢,應該是有這些產業,所以你稍微不慎就會落入這種圈套,最後正常的用戶沒用上,錢已經花掉了,其實後面是幾個幫派,我們最怕是這樣的,一抓就死,所以有時候捏在手上不是說我們不開放,是開放了之後亂套了,外面無法無天,以前還是有刷活動,後來停掉了,真的是你有政策,他們比我們內部所有部門動作都快,連夜都趕出來了。

所以這個時候是我們摸著石頭過河,現在要表態開放我沒準備好,我覺得冒然開放的話大家都把這個東西搞亂了,因為所有人說要開放的時候,做完了怎麼辦,有沒有想到有千千萬萬像你這樣的公司都提同樣的要求我怎麼辦?如果只優待你的話,或者頭兩三個,其實也是對其他人的不公平,所以我們有時候還要長遠來看。我們兩難,一是內部的人有時候不該他做的他搶,我們要適當解決;第二是開放出去之後,也可能有不公平,這個是挺為難的,但是我覺得慢慢摸索,一步步去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985

特斯拉恐怖的超級充電網絡! GT周

http://xueqiu.com/2465455092/27352715
今天見福布斯報導,特斯拉的充電網絡已經橫跨美國大陸了。。。這什麼節奏啊。。。
這可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有橫跨一個大洲的太陽能充電網絡啊!意義堪比世界上第一條橫跨一個大洲的鐵路!堪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堪比人類首次登月!堪比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遷徙活動——春運!能堪比的實在太多太多了!

已建成網絡見下圖。

查看原圖
讓我們看看一年多前,也就是2012年年底的時候,特斯拉的充電網絡是什麼規模。。。沒錯!只有6個。。。而且就蝸居在一個州,加利福尼亞州。。。


查看原圖
速度驚人吧!更恐怖的是,2015年要建成如下圖規模的充電網絡。。。



查看原圖
2020年的圖已經不敢再貼了。這個充電網絡就是由$SolarCity(SCTY)$ 負責建設,運營的吧!以後特斯拉的車過來充電,全部免費!比亞迪的車開過來想充電,乖乖交錢吧!

充電網絡建成後,宇航員在太空中能看到的唯一人類建築就是連綿不斷的發光的$SolarCity(SCTY)$ !還有哪個國家能打贏美國?切斷他們的海上石油運輸線?沒用!人家有$SolarCity(SCTY)$ !轟炸他們的發電廠?沒用!人家有$SolarCity(SCTY)$ !陰雨霧霾天突襲?沒用!人家$SolarCity(SCTY)$ 有特斯拉的儲能電池!

充分發揮了這種去中心化的電網的好處啊!這一切不就是比特幣的核心思想嘛。。。難道中本聰是受了$SolarCity(SCTY)$ 的啟發???所以別再糾結今後用什麼能源了!去中心化,分佈式的能源網絡才是未來的不二之選啊!

現在E神正準備把這雄心勃勃的計劃在中國推進!又是準備建特斯拉的汽車工廠,又是準備先沿京滬線建設充電網絡!中國還未通電的貧困地區就靠美帝的E神來幫忙解決了啊!

我準備下個月開始,每月的餘錢不存餘額寶了!全部定投$SolarCity(SCTY)$ !不為別的,就為了以後對我孩子自豪的說,你看!那連綿不斷地太陽能面板,有老爸的一份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1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