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全球央行收緊錢袋子 股票市場接連打噴嚏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7-08/1125624.html

恒生指數周五又跌了100多點,總計全星期,恒指累計下跌超過400點;以點數計,本周成為港股今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星期。

就此,不少港股分析人士認為,近期港股的低迷表現,可能與作為重要藍籌指標股的騰訊控股日前因旗下遊戲《王者榮耀》挨批、進而導致公司股價急挫有關。實際上,在騰訊《王者榮耀》被人民網發文點名當日,盡管騰訊的股價出現顯著下滑,但對恒指的跌幅“貢獻”也僅限於100多點。因此,將港股創出今年以來表現最差一周的原因主要歸咎於騰訊一家身上,未免顯得有點以偏概全。放眼環球市場,近期出現大幅波動並非只是港股的“專利”,例如:美股道瓊斯指數在當地時間周四就大跌150多點,納斯達克指數當日更是跌幅近1%。究其原因,還要從環球市場的大環境、大背景著眼。

美聯儲已經明確表示“縮表”勢在必行,而在歐洲及加拿大等國的央行,近來也紛紛表示有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展開加息周期的意向。由此可見,環球央行貨幣政策收緊之勢已日漸明顯,雖然步伐還未加快,但對環球金融市場帶來的沖擊卻不容小覷。

眾所周知,經歷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後,環球多個主要央行采取了量化寬松政策,期間印鈔機大開。據市場人士估算,單是美、歐、日三大央行就多印了超過9萬億美元的鈔票。熱錢四處尋找渠道和出路,流入環球資產市場並推高股市、債市、樓市,令資產泡沫不斷放大。

不過,歐洲央行最新公布的6月份議息會議紀錄顯示,其開始將“退市”提上了議程。歐央行長德拉吉近日也表示,近期歐元區經濟出現改善,如果區內經濟持續好轉的話,就有必要收緊貨幣政策。對此,市場解讀為歐洲央行發出了明確的收緊信號。實際上,德拉吉的表態在歐洲央行上月會議紀錄中也或多或少可以尋到一些蛛絲馬跡,市場普遍認為,雖然歐洲央行尚未明確表態要停止買債計劃,但已顯示其開始“名正言順”將退市話題提到了議事日程。

值得留意的是,之前,各國央行在討論“退市”的話題時都比較隱晦;而現在,歐洲央行對此話題並不避諱,因此有市場人士預期歐洲央行初步退市的步伐已漸行漸近,也就是說,停止買入歐債將不會太遠,更多的可能是,歐洲央行在今年底買債計劃到期後便不再延期。

值得留意的是,歐洲央行表示有意收緊貨幣政策,加上市場估計美聯儲要等到年尾才會啟動年內第三次加息行動,由此觸發美元指數進一步跌穿95.885,創出自去年11月9日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當日、美元出現巨幅震蕩的盤中最低點,顯示美元指數已把從特朗普獲選上臺後市場過度樂觀的憧憬完全打回了原形,美元中短期內有望完成尋底並進入反彈模式。如此一來,包括石油、原材料、貨幣乃至環球股市與之相關的個股和板塊等在內,即在近期受到美元下跌而出現價格波動的品種,將會在美元有隨時展開止跌反彈的市場預期情況下,出現反向波動的機會。

可以預見,隨著環球各大央行收緊貨幣政策、落實縮表計劃,流入資產市場的熱錢將會愈來愈少,這必然會增加環球資產市場的調整壓力,這一點尤其值得新興市場格外關註,還有允許資金自由流動,香港也要警惕不要再次成為亞洲區的“提款機”;對中小投資者而言,更需要清醒意識到,在過去幾年里,由量寬政策衍生出來的熱錢推高新興市場股市、匯市、樓市,目前風向出現轉變,一旦銀根收緊引發熱錢流走,將會對相關市場乃至個人財務安全帶來極大沖擊,因此,當務之急是做好風險管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4134

“網絡小貸”監管收緊 上市公司忙叫停 新三板小貸公司雷區多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26/1165285.html

受“網絡小貸”新規的影響,步森股份、新國都21日公告終止參與設立網絡小貸公司。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大股東背景為上市公司的網絡小貸公司至少有99家,今年以來更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擬參與設立小貸公司。不難推測,未來將有更多上市公司宣布終止參與設立網絡小額貸款企業。

終止設立小貸公司

步森股份表示,11月2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根據該文件指示,同時考慮到後續實繳出資可能帶來的資金壓力,公司擬終止參與設立網絡小貸公司。

新國都公告稱,為響應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特急文件《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公司擬終止以自有資金5000萬元出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海南新國都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事項。公司表示,截至11月22日,本次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事項未有實質進展。相關監管部門加強指導和管理,有利於構建更加完備有效的普惠金融體系。

今年以來,盛訊達、仁和藥業、民盛金科、恒順眾昇等公司紛紛公告擬投資小貸公司。以盛訊達為例,公司擬發起設立佛山市盛訊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持有其51%股份。盛訊達表示,設立盛訊小貸公司旨在打造服務於中小微企業與消費者的金融平臺,提供低成本、快捷、實惠的金融服務,專註於解決公司上下遊企業及其他高凈值客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同時,公司能夠與上下遊供應商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系,發揮協同發展效應,形成產業鏈優勢。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網絡小貸牌照242張。其中,完成工商註冊的215張,獲得地方金融辦批複但尚未註冊的6張,已經過了金融辦公示期的21張;另有不少於60家企業擬發起設立網絡小貸公司。業內人士表示,仍還未獲得相關牌照的公司恐怕無緣網絡小貸市場。目前,擁有上市公司背景的公司幾乎占據網絡小貸市場半壁江山。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11月22日,在可獲取股東情況的199家網絡小貸公司中,99家為上市公司背景,由上市公司直接或間接入股,占樣本總數的49.75%。其中,48家網絡小貸公司由上市公司直接出資設立,占網絡小貸公司總數的24.12%;51家網絡小貸公司由上市公司間接入股設立,占網絡小貸公司總數的25.63%。

業績分化明顯

小貸公司的財務數據通常難以獲取。但新三板匯集了不少小貸公司,通過其披露的財務數據可以了解小貸行業的經營情況。

統計數據顯示,在披露三季報或三季度業績快報的41家掛牌小貸公司中,28家營業收入同比減少,占比近七成。小貸公司業績分化明顯。

其中,嘉銀金融營收和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63億元、2.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9.90%、977.20%;泰鑫小貸營收和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210.04萬元、1515.24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39%、473.68%。

部分小貸掛牌公司業績大幅下降。ST昌信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240.91萬元、虧損1.28億元,同比分別下降89.49%、1072.65%;日升昌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038.54萬元、虧損892.55萬元,同比分別下降23.51%、441.68%;思考投資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205.84萬元、虧損144.56萬元,同比分別下降70.98%、111.75%。

部分公司經營出現較為嚴重的問題。三季報顯示,ST昌信實際控制人佘昌、陳琦1月26日出國至今未歸,公司被職務侵占案一案仍處於調查階段。截至2017年9月30日,公司發放貸款已逾期2.73億元;公司的銀行及同業借款8800萬元到期無力償還;員工均已與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公司基本處於停止經營狀態。

根據券商研報,目前個人征信體系建設不完善,消費金融風控建設尚處於起步段,貸款規模的擴張,服務人群的下沈進一步加劇消費金融平臺所面臨的壞賬風險。

行業資源整合加速

根據11月21日發布的“特急”文件,部分機構開展的“現金貸”業務存在較大風險隱患,要求各級小貸監管部門立即停批網絡小貸牌照,禁止新增批小貸公司跨省(區、市)開展小貸業務。

對於網絡小貸公司牌照叫停發放的影響,業內人士表示,“新政”可能會使網絡小貸牌照價值水漲船高。目前網絡小貸牌照主要掌握在各行業大佬手中,且監管趨嚴,可能出現有價無市態勢。

除了A股公司背景的網絡小貸公司外,擁有阿里、京東、百度、萬達等實力企業背景的小貸公司也是一股重要力量。統計數據顯示,瀚華金控持有的網絡小貸牌照最多,為5張;中國平安和京東金融均持有4張;螞蟻金服和蘇寧均持有3張。

業內人士認為,小額貸款公司對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起到了一定作用。近年來小額貸款行業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換過程。隨著監管的加強,門檻的提高,行業發展將得到進一步規範。監管收緊、行業出清將使得掌握用戶和數據,風控能力出色的互金平臺受益。

對於“新規”的影響,11月23日,螞蟻金服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加強監管有利於規範行業發展,有利於行業長遠健康發展。公司將進一步加強排查工作。”

(來源:中國證券報 記者:蔣潔瓊 圖片來源:攝圖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91

監管收緊之後,區塊鏈要加速脫虛向實了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8/0118/166956.shtml

監管收緊之後,區塊鏈要加速脫虛向實了嗎?
曾響鈴 曾響鈴

監管收緊之後,區塊鏈要加速脫虛向實了嗎?

不做ICO,區塊鏈還能怎麽玩?

文 | 曾響鈴

來源 | 科技向令說(xiangling0815) 

16日晚,深交所深夜“喊話”強化區塊鏈概念炒作監管,近期上交所也開始密集“敲打”。上交所判斷,區塊鏈技術仍處於開發階段,尚難以形成穩定業務,概念炒作跡象比較明顯。相關消息一出,兩市不少上市公司迅速發出公告,撇清與區塊鏈的“曖昧關系”。

收緊監管對於區塊鏈的長遠發展而言,其實是一大利好。因為,當“蹭熱點”的投機者一一離場,堅持到最後才是真正的價值投資者。當前區塊鏈技術仍處於發展的早期,應用場景仍待設想、實現和驗證。而這背後,又隱含著區塊鏈這個風頭齊平人工智能的技術革命應有的進化邏輯。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相較於A股、美股前一陣子區塊鏈概念的喧囂,港股卻顯得平靜許多。

不愛炒概念,港股“絕緣”區塊鏈炒作

總結起來,美股上“大顯神通”的區塊鏈如下表:

響鈴:監管收緊之後,區塊鏈要加速脫虛向實了嗎?2.jpg

通過數據匯集,很明顯能夠發現這些個股的幾個共同特征:

1、都來自納斯達克或者納斯達克場外,沒有紐交所個股。

2、股價長期低迷,例如人人網股價長期在10美元徘徊。

3、大部分個股盤面都很小,仙股“中網載線”暴漲前總股本才1000多萬美元。

4、許多個股暴漲後都有快速回落,存在明顯的套利出局現象。

在A股,四方精創、飛天誠信、暴風集團、新晨科技、禦銀股份、贏時勝紛紛漲停或大漲,所謂的“區塊鏈”版塊也一度十分喧囂。然而,港股就沒這麽熱鬧,獨苗區塊鏈集團0364.HK的境況也是“慘不忍睹”,除了改名的那一天蹦跶了一下,低迷依舊。

響鈴:監管收緊之後,區塊鏈要加速脫虛向實了嗎?3.jpg

很顯然,以炒作為主題的大部分區塊鏈個股都不太喜歡港股這個市場,坪山茶業興沖沖改名區塊鏈集團後的“遭遇”也讓這平淡的日K線體現得淋漓盡致,遠沒有出現納斯達克或者A股上的行情。究其原因,無非是港股的對炒作概念的打擊遠甚於對比的市場,這與港股在2017年6月份開始的老千股整治直接相關。

不做ICO,區塊鏈還能怎麽玩?

港股在區塊鏈上的沈默被美圖(HK:01357)所打破。1月5日,將要涉足區塊鏈的消息讓該股大漲超過11%,成交量1.52億。雖然美圖方面尚未正面回應,但美圖董事長蔡文勝對區塊鏈技術關註從去年12月上旬就已經開始。也許是嗅到了某些味道,美圖整體的股價在1月5日當天暴漲了11%。近期股價雖然有所回落,但依然受到港股投資者高度關註。

許多金融、互聯網的媒體都迫不及待冠之以“港股區塊鏈概念第一股”的稱謂,而事實上,美圖在港股這樣一個市場上大漲,反映的卻是區塊鏈本身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和解決路徑,其中最關鍵的在於,並非只有ICO才能做區塊鏈。

在普遍的理論中,區塊鏈有1.0(單個代幣,例如比特幣)、2.0(金融體系,例如外匯交易)、3.0(全行業應用)的發展進程。但成也蕭何敗蕭何,比特幣帶動區塊鏈的風潮,瘋狂的行情也把區塊鏈限定在了代幣領域:老玩家的以太幣、萊特幣,新玩家的玩客幣、RRCoin、暴風BFC積分……都在一定程度上效仿著比特幣,仿佛只有搞代幣才能算是區塊鏈。

而事實上,不做ICO同樣可以做區塊鏈,而且價值和意義會更大。去中心化的信任體系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有強烈的需求,也更能體現區塊鏈的價值,我們能看到很多非ICO的區塊鏈實踐做得非常成功也非常踏實,在真正解決企業、社會發展中的諸多問題,也通過非ICO的實踐讓更多人了解區塊鏈、認同區塊鏈,例如京東、阿里、騰訊等大佬級互聯網公司的區塊鏈產品就更多體現出了實用價值而非炒作。

針對供應鏈內產品流轉過程中的假冒偽劣問題,京東搞出了區塊鏈防偽追溯開放平臺,利用區塊鏈所具有的數據不可篡改和時間戳的存在性證明等特質來實現商品的溯源,用戶端可以通過APP掃碼簡單直接查詢到產品的所有信息,比如牛奶的牧場來源、飼養方式甚至飼料成分。阿里也有類似產品,而騰訊的“公益尋人鏈”通過鏈入多家尋人機構與網站,突破信息孤島,提高尋人運作的效率,而其針對TUSI物聯網聯合實驗室與Intel在區塊鏈上的合作,通過區塊鏈的特性提升物聯網應用場景中安全防護能力,也是避開ICO做區塊鏈的代表。

作為最大的圖像社交平臺,坐擁4.8億月活用戶(來自美圖官方的數字),美圖的變現一直被熱心輿論調侃“守著金礦沒開挖”。無論如何,蔡文勝對區塊鏈技術的關註,也一定或多或少關聯到“變現”這個關鍵詞,利用區塊鏈技術結合美圖主營業務,改變且優化現有產品結構,激發月活用戶的價值。

美圖目前的諸多變現方式中,電商無疑是最靠譜的方式之一,而美妝產品對供應鏈的要求更高,消費者(尤其是美妝女性)對產品效果特別敏感,色號色系親膚性的差別一使用就能感知,如果說在電商領域還存在著類似型號、功能完全一致的產品的替代空間,美妝產品則必須做到到手產品與客戶下單的產品完全一致,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所以美圖的電商比京東、淘寶更加如履薄冰,也因此,美圖的區塊鏈技術開發很大程度上會應用在電商供應鏈上,保證美妝產品的用戶體驗。

此外,龐大月活用戶群體的粘性維護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走社區路線是美圖一直以來提高用戶粘性的手段。也許區塊鏈無法改變人性,但區塊鏈改變了結點與結點之間的信任方式,對於當下社交場景里的各種欺詐、冒充(廣告、營銷等目的)行為有著直接的制止作用。一方面,區塊鏈可以為美圖的社交提供更加透明、公平的環境,時間戳的存在讓所有數據可查、可追溯、不可篡改,對於規範社區行為很有幫助。另一方面,區塊鏈對於信用價值的記錄可以讓那些品行良好、有更多的貢獻的用戶獲得量化價值,能夠換取其他社區資源。所以,利用區塊鏈對個人身份的唯一識別來保證社交圈子的純正和有效從而增強用戶粘性,也應當會是美圖利用區塊鏈技術的方向。

就在15日,美圖也首度向媒體回應了區塊鏈傳聞,表示公司對區塊鏈技術關註研究已久,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方式進入這一領域,但絕對不會涉及ICO。

總結起來,美圖的區塊鏈之所以能夠受到監管嚴格的港股所認可,成為輿論口中的“港股區塊鏈概念第一股”,不過是在於它給出的區塊鏈想象空間更加實際一些罷了:不糾結代幣體系來圈錢,應用領域向JAT看齊,布局謹慎沒有激進的動作;另外,很多時候做代幣都是缺錢的表現,而往往跳出金融的區塊鏈的應用都需要較強的業務基礎,不是憑空創造的概念,更容易讓價值投資者安心。

投機風潮下,識別區塊鏈投資到底有沒有“訣竅”?

謹慎的港股對美圖區塊鏈概念的認可,或許也給了那些真正想要在區塊鏈概念個股上做價值投資的投資者一些參考,至少,一些雷是不能踩的。

1、在代幣項目上,到底是去中心化還是“Q幣”?

一窩蜂的代幣區塊鏈項目,識別過程有兩道關卡:

A、是否ICO:在被禁止的政策環境下,扯上ICO很容易翻船。美圖積極尋找區塊鏈入口但沒有任何ICO激進的動作,這也是被港股看好的理由之一。就連當初火熱的迅雷最近也在互金協會的批評下,也表示虛心接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關心,不會涉足ICO,打擊炒作、保護用戶。

B、是否變向Q幣:發行代幣究竟是體現了區塊鏈的技術,還是只是一種變向的、強中心化的Q幣系統。RRCoin的分配機制很明顯背離了去中心化的性質,成為被人人公司“中心化掌握”的工具。

2、在更多領域里,去中心化本身有沒有價值?

阿里、京東是電商的巨無霸,美圖坐擁龐大的用戶量,它們的在電商業務上的共同點在於供應鏈條繁瑣,做區塊鏈-供應鏈來唯一準確識別身份是保證不出錯最好的方式。

而如果簡單的操作就能夠實現控制,區塊鏈的介入就顯得畫蛇添足。目前區塊鏈創投圈里的一些諸如區塊鏈賣水果的項目,傳統的品控在完全可以勝任,營造噱頭最終也會被識破。

3、在“區塊鏈+”概念上,“+”是否生搬硬套?

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三大未來技術之間也會有著化學反應。在知名的區塊鏈+人工智能項目Matrix鏈上,引入人工智能能夠動態更新各項區塊鏈參數,實現自我進化,而且能夠自動判斷智能合約(區塊鏈的一種實現)交易模型的合理性。

如果要炒作,這些區塊鏈+的概念會顯得更加高大上,也更難以辨別,這里不敢妄言價值投資者應該如何分辨“區塊鏈+”的價值空間,但至少,新技術的出現應當要解決過去解決不了或者解決起來十分麻煩的問題,而不是為了概念增加額外的負擔。

總而言之,在炒作之風盛行時,不論是股市還是金融市場,面對區塊鏈都需要各種層面的監管,而嚴厲監管之後潮水落去裸泳者露出,對於那些真心做區塊鏈的公司一定是件好事,阿里、京東、美圖莫不如是。

區塊鏈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344

新西蘭二手房“針對中國買家”禁售,多國收緊購房政策

新西蘭議會於當地時間15日晚上,最終以63票贊成和57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一項法案,對在新西蘭沒有居留權的外籍人士購買當地房產做出了嚴格限制,實現了新西蘭女總理阿德恩(JacindaArdern)去年9月參加競選時許下的諾言。

外國人無法再買新西蘭二手房

據外媒報道,新西蘭財政副部長帕克在法律通過後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牌,表明了政府致力於讓更多新西蘭人實現擁有住房的夢想。”但新西蘭反對黨國家黨則認為,這是針對“有著像中國人名字的買家(Chinese sounding names)”而出臺的荒謬法案。

海外房產中介平臺居外網董事CEO羅雪欣表示,該法律對新西蘭房市的影響十分有限,因為海外買家僅占3%,購買新西蘭房產的中國買家以自住為主,他們有的在當地長居有的已經入籍。

新西蘭蓬景國際集團移民律師William Wan認為,不能簡單地認為這項法律就是為了針對中國人,因為雖然中國買家數量居新西蘭海外投資者首位,但實際成交額卻未必。真正一擲千金的往往是來自英國或者美國的富豪。

鏈家海外事業部總經理時今強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華人海外房產投資首選地區仍是美國和加拿大,其次是澳洲和英國,然後是日本和泰國。新西蘭的限購政策不會給鏈家的海外業務帶來負面影響,因為鏈家在售的新西蘭房產主要目標是當地華人。

新西蘭有400多萬人口,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820億美元,與成都或武漢相當,一直都是世界富豪們爭相投資房產的目標。受到外來資金的熱捧,過去十年里新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的房價幾乎翻倍,全國房價平均漲幅也超過了60%,導致國民住宅自有率下滑到自195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引發了民眾怨聲載道。

新西蘭統計局數據顯示,最多的海外買家來自中國,其次是鄰國澳大利亞。由於新西蘭與澳大利亞之間的特殊關系,來自澳洲的投資者不受這項新法律所限。

15日最終通過的法案較6月份出臺的草案略有寬松,沒有新西蘭居留權的外來投資者被禁止購買二手房,但仍被允許購買新建公寓,前提是占比不能超過整棟公寓樓的60%。

這些國家對海外買家限制更多

作為與新西蘭隔海相望的鄰國,澳大利亞也一直是華人熱衷的投資目的地。澳大利亞對於未在當地長居的投資者的限制比新西蘭還要多。外國人不但無法在澳洲購買二手房,即使購買新房也需要提前向澳洲投資審批委員會(FIRB)申請,在滿足相關的稅務要求並獲得批準之後,才能購買相中的房產。從2016年1月1日起,在遞交申請的時候還需要支付房價0.5%~1%不等的申請費。除此之外,澳大利亞政府還規定海外買家在熱門地區購房時必須支付額外的附加稅,比如悉尼為8%,墨爾本為7%,布里斯班為5%。

為了給因海外熱錢流入而火爆的房市降溫,2016年8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下稱“BC省”)宣布對大溫哥華地區的購房者征收15%附加稅。2018年2月,該省繼續把附加稅上調至20%,並擴大了征收區域。

繼BC省之後,多倫多市所屬的安大略省也於2017年4月開始對來自海外的房產投資者征收15%的額外附加稅。如今加拿大房市已不再火熱,據美媒報道,加拿大7月房價較上月上漲0.8%,同比增長僅1.8%,增幅創最近5年以來的新低。

“黃金簽證”屢遭歐盟質疑

除了大西洋洲和北美之外,歐洲房地產市場近年來也十分火熱。除了英國倫敦外,德國各大城市的房價漲幅也驚人。據德國媒體報道,2017年德國一線城市房價平均漲幅11.6%,其中柏林、漢堡和慕尼黑的房價較10年前都翻了一番。

在2018年之前,歐洲各國並未對海外買家設置門檻,相反希臘、葡萄牙、西班牙、馬耳他、塞浦路斯等國為了刺激當地經濟甚至鼓勵外來熱錢流入,紛紛推出了海外人士購房送永久居留權的政策,即所謂的“黃金簽證”(GOLDEN VISA)。

但從2018年開始,歐洲的情況也發生了轉變。據英媒報道,今年2月初,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宣布將於今年夏天開始實施“買房優先權計劃”(First Dibs)。根據該項計劃,倫敦地區價格低於35萬英鎊的新建房屋,英國本地購房者將擁有優先購買權,而海外買家則面臨3個月的限售期。此前,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華人買家占到倫敦房產海外買家的半數以上。

今年3月,歐盟宣布將對“黃金簽證”發布相關調查報告,以便加強對實行該計劃的國家進行監管。7月初,歐盟司法事務專員尤羅瓦(Vera Jourova)接受德媒采訪時表示:“歐盟委員會對黃金簽證的發展態勢深表憂慮。”她表示,鑒於事態的嚴重性,歐盟計劃將於今年秋季發布相關的監管條例。該報道稱,“黃金簽證”的受益者主要來自中國、俄羅斯和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海外房產投資熱還能持續多久

居外網的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人在海外購房的規模突破了1000億美元,2017年有所回落,預計在800億美元左右。那麽海外房產投資熱還能維持多久?

海外房產平臺外房網運營總監王喜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內投資者開始尋求海外投資渠道。這導致大量資金流入了海外市場,給熱門目的地國家帶來了一定的市場壓力,迫使各國陸續推出一些限制政策,這種限購趨勢在未來可能會進一步增加。他認為,目前海外限購多限於經濟較發達的國家,投資者不應總是把目光投向美、澳、加、英等國,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房地產市場,也存在較大投資的潛力。

從事海外房產銷售多年的上海艇高有限公司商務總監嶽秀鳳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海外房產投資的熱度與貨幣也有很大關系,今年因為人民幣的持續貶值,海外房產配置再次成為許多高凈值人士考慮的目標,這是客觀存在的市場需求。不論去海外購房的門檻如何改變,市場總會在不同時期、不同政策之間找到不同的投資熱點。

時今強認為,首先,建議在購買海外房產時尋找專業人士或者公司進行咨詢。因為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所有政策的改變都是依法循序漸進,存在提前預警。咨詢專業人士可以了解真實全面的信息,幫助投資者做出最終決策。其次,海外置業不應盲目投資,最好與實際需求相結合(比如自住、養老、度假或子女教育等等),避免單純投機,只有長期持有才能跨越經濟和政策調整的周期,真正做到巴菲特所倡導的價值投資。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381

港交所突收緊沽空 提高市值要求

1 : GS(14)@2012-05-12 15:43:0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511/16327227

大型對冲基金影響微

有對冲基金經理指新規定對大型機構投資者影響不大,因市值太細的企業鮮有成為沽空目標,皆因「無肉食」:「若果間公司市值細過30億元,通常街貨少難借貨,就算借到,啲息又高,跌到反艇都係賺雞碎咁多,所以收窄要求,對大型對冲基金唔會有影響。」
另一對冲基金經理亦表示,不認為收窄沽空要求會對機構投資者造成太大影響,「都唔好話細市值個啲股借唔到貨,就算係市值超過30億元嗰啲中小型股份,被人狙擊咗年幾,乜貨都沽清晒,根本借唔到貨,點沽空先!」
對於監管機構在08年金融海嘯時堅決不跟隨外圍禁止沽空,反而港交所現時才收緊,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認為只是巧合,「我覺得港交所咁做,最大原因都係想搞番好市場氣氛,唔覺得係想預警市場將會有大震盪,係好正常嘅做法。」
借貨難 散戶需求細

耀才(1428)行政總裁陳啟峰表示,由於大部份本地證券行均沒有提供散戶借貨沽空服務,故有關調整不會對證券行生意構成影響,「對散戶嚟講,借貨好麻煩,我哋有諗過想做,但因為散戶呢方面嘅需求唔係咁大,所以先無做到。」
港交所發言人表示,有關準則於過去10年均沒有修改,選擇現時收緊要求,只是按市場發展所作決定,強調有關決定是港交所主動作出檢討的結果,並不是要回應任何機構或團體的要求。
另外,對於近期有機構例如渾水先沽空個別股份再發報告狙擊,港交所昨發出通函,要求上市公司須及時就市場評論與負面報道作及時披露,讓投資者與公眾作評估。通函亦指,若任何評論對股價造成影響,以致可能造成虛假市場,公司應發出澄清公告,或要求停牌以待刊發公告,以處理潛在或實際的市場秩序混亂。
2 : carl_li(1524)@2012-05-12 18:10:24

係未有D斬腳趾FEEL?
唔監管好D,但有怕人用盤數差黎做沽空果D股做成恐慌....
SO 直頭唔比人沽空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330

鄭家華:銀行有意收緊債券按揭 鄭家華

1 : GS(14)@2012-11-11 10:41:11

http://news.on.cc/cnt/finance/20 ... 1108_00842_001.html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東方產經「搜財奴」專欄作者鄭家華:港股在昨日美國總統大選揭盅日,可謂全無性格,被選情牽著鼻子走。由追隨隔晚道指高收而高開近76點,到後來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在早市中段後已點算選舉人票數領先而反覆下跌,最差時段更低見21,811點,跌逾133點。午市回來,新聞報道傳來奧巴馬總統後來居上,大比例勝出,大市開始又轉跌為升。恆指收市報22,099點,為全日高位,從走勢而論,破腳後穿頭形成大陽燭,屬利好。
奈何傳統分析非我所好,讓我們看看其他大市數據,看看有否其他指示。昨早,恆指牛熊證街貨分布形勢有點詭異。在前日收市21,900點水平上下1,000點區間計,熊證街貨約等於2,616張期指淡倉,而牛證街貨量則高達5,827張好倉,較日前相約數字再增663張。收市後,大市成交金額約為640.37億元,較前日的517.3億元,大增123億元。但細看之下,恆指成分股成交金額只為218.12億元,只佔總成交34%左右,有點偏低。
大戶如基金一般怕死,看好大市時為了跟貼大市升幅,主打會買入恆指成分股。如今成分股交投量佔大市比例偏低,似乎大戶們現階段亦對後市有點保留,最低限度預期大市隨時有較像樣的調整。從盈富基金(02800)沽空比例持續偏高,我們亦可反覆印證這個推論。周一盈富沽空比例為該股成交的36.8%,周二則急升至48.09%,而昨日則仍然高企近45.1%。
不是太食古不化的老股民,都深知買牛熊證是散戶的遊戲,而沽空大市值股份,則是大戶的專利。如今情況再明顯不過,就是有大比例散戶看好買恆指牛證,但有大量大戶覺得最低限度覺得有需要沽空恆指作對沖。我也不是說現階段大市就會進入大跌市或股災,只是覺這個升浪並沒有較像樣的調整,現階段回調至300到500點並不過分。
日前,正在放大假呆坐家中的「銀行家」酒友,終於寂寞難耐,找藉口到酒薈搭訕。喜博覽不同大行研究報告,和中外經濟金融資料的他,又再語不驚人誓不休,說債市愈來愈近泡沫爆破之日。他說,他留意到美國流入債券基金的資金,由平均每月的22億美元左右,急增至近數月的660億美元,這令用高槓桿買債的他甚為擔憂。
再加上逼近12月年結,在各大私人銀行都有開戶和做孖展倉的他,被客戶經理紛紛約食飯,順道為其做最新的信貸評估。他感覺到這群落雨收遮、口蜜腹劍的同類,似乎都有意收緊各式債券的融資比例。似乎,各大金融機構都開始關注債券泡沫。
對股市投資者來說,債市爆破後,短期之內股市跟隨急跌機會亦甚大。因為總有一些走避不及又爛炒的大戶,因為債券迫倉,而被迫拋售流動性較佳的股票。先此聲明,我從網上找不到「銀行家」所說的數字。我只是一如過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責任,有待各位財經傳媒朋友去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904

傳發改委收緊企業債

1 : GS(14)@2014-10-16 10:32:3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6/news/ec_ecf1.htm

【明報專訊】多家內地媒體及外電引述消息稱,發改委本周暫停審批企業債。業內人士估計,事件實質是中央肅貪行動,並指出發改委財金司前司長張東生近期被調查,以及「債券女王」孫明霞早前供出一份逾百人名單,揭露企業債審批衍生的貪腐問題有關。不過,昨日有報道指出,發改委已有條件恢復受理企業債。


傳審批權將轉交財政部

《21世紀經濟報道》早前報道,發改委本周暫停受理企業債發債申請,加大對債券市場腐敗和違規的調查並準備出台更嚴格的監管措施。發改委日前向地方分支,下發一封題為《試行全面加強企業債風險防範》的通知,嚴限發債企業的准入條件,規範及強化償債保障措施,並要求企業補交審批資料。

市場發行人士認為,此次暫停可能意味中國債券市場監管體系迎來一次新的調整。有從事債券研究工作的專家表示,最近聽聞發改委考慮轉移企業債監管及審批權,傳發行審批權將轉交財政部。

另一反面,有業內人士擔憂事件會令不少企業出現資金不足情。近月企業債發行規模有逐步縮減象,暫停企業債及小微債的審批工作,導致相關企業融資渠道又減少一個。不過,亦有消息指出,發改委已有條件恢復受理企業債。

另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發改委停止審批國企的發債申請,不清楚何時才會回復審批。據稱,此舉與反貪行動有關,目前已擴展至金融行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062

金管局變相收緊收租客按揭

1 : GS(14)@2015-01-20 19:17:4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0/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金管局昨晚宣布向銀行發出指引,提醒銀行在向沒有實際業務的空殼公司做物業抵押貸款時,應遵循之前幾次的逆周期措施的要求,即要嚴限按揭成數上限及做足壓力測試。第二則是將租金收入的扣減率由20%加大至30%或40%,若有借款人以租金收入作為計算供款收入比率,變相會令最多可借的按揭貸款減少。


金管局發言人強調,這份指引不是新一輪逆周期措施。該局回應說,推逆周期措施,目的是提升銀行就物業按揭貸款的風險管理及銀行體系的抗震能力。金管局每一次推出措施前,都會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最新的宏觀經濟環境、按揭及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市民供款能力的變化等,以決定何時及推出什麼措施。金管局需要繼續觀察市場的發展,在有需要的時候採取合適的逆周期監管措施,確保銀行體系的穩定。

部分銀行定義「營運公司」過寬鬆

目前銀行會向一些營運公司提供以物業抵押的信貸融資,以應付實質業務或者日常資金需要。金管局最近新一輪現場審查發現,部分銀行對「營運公司」定義較為寬鬆,部分公司明顯只作為物業持有、投資或租賃的工具,等同空殼公司,但仍獲得抵押物業的貸款。

據業內人士解釋,部分只用作炒樓的空殼公司可以將同一個物業的餘下「市值」再抵押去貸款,聲稱用作業務運作,變相最高獲得100%的按揭成數。不過有關做法屬「灰色地帶」,大部分銀行都會拒絕批出貸款,問題並不算嚴重。但有個別銀行確有如此經營。

金管局昨日提醒,上述空殼公司應同樣受到逆周期措施規限。按最新的逆周期措施,公司持有的首間物業按揭成數上限為50%。

提高收租客供款入息比率門檻

第二項收緊措施是在計算供款與入息比率時,來自其他投資物業的租金收入扣減率由原本20%,增加至30%,如果沒有租金收入證明更進一步提升至40%,變相提高收租客的供款與入息比率的門檻。有關安排將適用於個人以及公司客。

據了解,有關收緊租金收入扣減對銀行的生意影響比較大,有業內人士說:「相信主要是針對炒樓的公司客,由原本扣減20%加到扣減30%甚至40%,還款安排計唔掂數,即刻借唔到錢買樓。」

收緊收租物業按揭後,假設買家以400萬元購入沙田第一城一個細單位收租,每月租金約1萬元,若買家在申請按揭時未成功租出單位或未能提供租金證明,計入租金收入部分之金額就由8000元降至6000元,若以按息為2.15厘、年期20年計,該名業主個人每月入息最低要求就由18,730元升至20,730.82元,升幅超過一成。

明報記者 葉浩霖、林尚民
2 : GS(14)@2015-01-20 19:19:1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20/news/eb_eba2.htm



力度較以往弱 料屬擺姿態


2015年1月20日





【明報專訊】今次金管局向銀行發指引,間接地收緊收租客的按揭,力度遠較以往6次逆周期措施為小。消息人士亦說,今次不算是新一輪逆周期措施,但亦不排除向市場發出清晰信息,就是金管局仍「實」樓市及按揭市場的發展,確保一切按照規矩地進行。


經絡﹕對用家無影響

事實上,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分析師劉圓圓稱,現時市場上投資客數目大減,去年經該公司承做之按揭,業主表明作投資收租用途的整體佔5%,當中需要把租金收入計入個人入息更是少之又少,今次措施並不會對用家有任何影響,故相信對樓市的影響不大。她又認為,買樓收租人士,一般資金會比用家充裕,「好少會計得咁盡」,故即使措施對投資者有影響,相信都是心理上居多,並重申,現時的辣招已經有足夠的防風度。

中原料對市影響不大

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亦指出,今次金管局推出的兩項指引,對整體市的影響並不會太大,因在指引推出前,大部分銀行實際上都以七折作計算,另有小部分銀行是以八折計算,故今次金管局只是「劃一」折扣度。

但她補充,過往有小部分投資者會在購買單位但未成功租出前,以市值租金作租金收入,向銀行申請貸款,在今次金管局推指引下,上述個案的租金收入折扣率就收緊至最低六折,相信金管局是希望監管相關例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382

郭基煇:收緊按揭用心良苦

1 : GS(14)@2015-03-02 11:08:2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02/news/eb_ebc1.htm

【明報專訊】新地(0016)執行董事郭基煇昨出席活動時點評新辣招,認為金管局收緊按揭,對首次置業人士有影響,但相信政府是「用心良苦」。

郭基煇坦言,近期細價樓升勢急, 因此認為政府的逆周期行動合理,儘管措施對樓市有衝擊,但只是兩害取其一。長期來講,郭基煇認為首次置業家庭,對中小型單位的需求仍大。

另外,郭指出,新年期間有到監獄探望父親郭炳江,他表示父親的身體還好,希望他父親可以盡快出獄,還他一個公道。

他又稱,父親正經歷人生中的逆境,入獄是不幸的事。但另一方面,父親可以在獄中靜修,閱讀《聖經》及其他書,相信父親會有更多得。至於涉及郭炳江貪賄案的上訴日期,他則表示要等待法庭的安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112

港銀搶美加息前收緊H按

1 : GS(14)@2015-03-16 11:54:1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6/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美國加息繼續上演「狼來了」,儘管金管局連番出招,資金又繼續瘋搶細價樓,然而近期卻有少數銀行停做H按(同業拆息按揭計劃),部分則把H按息率上調至高於P按(最優惠利率按揭計劃),變相鼓勵買家做P按。有業內人士稱,這反映市場開始擔心加息,同時亦與金管局提高銀行資金比率有關。

明報記者 廖毅然、葉浩霖

過去一兩年,各大銀行的H按大致為H加1.7厘,以現時1個月同業拆息只有約0.2厘,即合共不到2厘,P按計劃普遍為P減3.1厘,實際為2.15厘,高於H按息率。因此買家多承做H按,H按佔新批按揭貸款比例由兩年前不到10%,大幅增至近月的80%以上(見圖)。

但近日市場傳聞,交銀香港及大眾銀行不做H按,東亞(0023)則調升H按息率及提高承做H按的門檻。本報向交銀香港查詢,職員表示從今年1月起,只有部分分行才承做H按,而且息率由H加1.7厘升至H加2厘。該職員更表示,調整是因為美國今年有機會加息,自調整後,該行一般都建議客戶做P按。

集友星展上商 只做P按

另外,大眾銀行則表示,要貸款300萬元或以上才可做H按。至於東亞銀行,有部分分行的牌價高達H加2.2厘,總行職員則表示息率為H+1.7厘,貸款250萬元以下為H+1.9厘。

有銀行界人士表示,一旦美國加息,同業拆息可能會每日大幅波動,屆時銀行便要承受風險,故未來可能會陸續有銀行停做H按。事實上,本報向集友銀行查詢,該行職員表示,由於憂慮加息,最近已停做H按。連同早在一兩年前已停做H按的星展及上海商業銀行,至今共有3家銀行只做P按。

永隆:現討論加按息言之尚早

永隆銀行助理總經理及零售銀行部主管鍾少權表示,本港同業拆息有可能較美國息口上升得更早,主要視乎市場資金走勢,若資金偏緊,很有可能會較波動。不過他強調,現時H按仍屬主流,美國很有可能明年才加息,現在討論是否加按息是言之尚早。

星展:港匯倘急跌 同業拆息才抽升

星展銀行財資市場高級副總裁王良享亦表示,若港匯跌至7.85,資金嚴重偏緊,金管局要入市干預,才有可能出現同業拆息抽升的情,但他認為即使美國加息,港匯最多只跌至7.8左右。近日,港匯一度跌至7.77水平,較1月初的7.75有所下跌。

另有銀行界人士指出,金管局持續加強資金要求,令銀行感到有壓力,導致調整策略。上月金管局宣布,要求以《內評法》審批住宅按揭的8大銀行,提高所有按揭貸款組合的風險加權比率下限。

現時有8間銀行採用內評法計算信用風險,當中包括已停做H按的星展及集友,另外還有匯豐、恒生(0011)、東亞、渣打、中銀香港(2388)及南洋商業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5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