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緊自由行如八萬五 周顯
1 :
GS(14)@2015-03-17 10:43:1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對於收緊自由行,我的看法是,這設想遲了三年。
在三年前,那時,自由行的數目快速上升,到了「牛市第三期」,正是用行政措施打壓的時候,因為香港的基建已經承受不了。但是,香港政府沒有這樣做。然而,現時自由行本來就在萎縮,如果還用行政措施,那只會令到本來糟糕的事變得更糟糕,這好比董建華推出「八萬五」之時,正值樓市的下行軌道,那是不可行的。
其實,自由行的萎縮,不獨於在香港,也在澳門,所以濠賭收入才會大跌,賭股也跌個不亦樂乎。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香港和澳門有寶咩,以前大陸人無地方可以去,唯有來香港澳門玩啦,但現在世界各國均對大陸人放寬了簽證安排,大陸人,尤其是有錢人,都忙去攻陷世界的其他地方,例如日本和韓國了,那裏有空來香港鳩嗚呢!所以,現在反而是想辦法促進自由行的時間,但梁振英政府卻反過來要收緊了,不過中央政府恐怕是不允許的。
贊成港人走水貨順理成章
至於有人翻舊帳,說當年梁國雄和陳偉業是支持水貨的,我的看法則是﹕他們當年只是支持香港人走水貨到大陸,但現在則是反對大陸人到香港走水貨,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我當然知道,北區很多家庭以前都是靠走水貨維生,也有很多孩子是靠水貨吃大的。不過,贊成香港人走水貨到大陸,和反對大陸人到香港走水貨,這非但互不矛盾,反而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香港人和大陸人是競爭對手,其為私梟者,則一也!這好比男人最喜歡去滾,但最憎老婆勾佬,這也是互不矛盾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自由行收緊或一日兩行議員:難遏水客
1 :
GS(14)@2015-03-20 08:24:45
■水貨客昨於屯門入貨後,在前往深圳灣口岸的B3X城巴站頭整理貨物。楊柏賢攝
【本報訊】在反水貨客衝突日益激烈下,有報道指中央快將推出優化一簽多行政策,限制內地旅客每日出入境次數,例如收緊至「一日兩行」。但調整屬可加可減,待日後香港承受力改善,自由行會再擴展。議員及關注水貨客團體認為,只限制內地人來港次數無助解決水貨客問題。記者:麥志榮
■水貨客逼爆巴士,嬰兒車須叠於貨物上。資料圖片
《大公報》昨引述廣東省官員表示,在堅持一簽多行基本政策的前提下進行優化調整,已就限制一簽多行旅客每日出入境次數初步提出多個方案,待中央拍板便可實施。但優化自由行政策會循序漸進,及引入可加可減機制。今後視乎香港的旅遊承載能力,亦可逐步放開內地更多城市自由行。報道又引述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表示,優化措施要考慮深圳居民赴港便利,不宜一下子收緊為一簽五十行或三十行,調整為一日兩行比較適中。
對旅遊業影響微
自特首梁振英上月底公開表示會向中央提出收緊自由行,但至今未見成果,北京及地方官員亦對收緊政策問題口徑不一。有線電視昨日亦引述港澳辦消息指中央仍在研究,但相信不久會有決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昨稱,中央仍在研究如何優化一簽多行政策,暫時未有定案。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稱,如果僅收緊為一日兩行,水貨客問題仍存在,收緊至一日一行才可提高水貨客的成本。不少珠三角或深圳居民往往在周末才來港消費,所以可嘗試限制為一年五十二行,對真正來港消費的旅客影響不大。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認為,水貨客一般每天走兩轉,所以收緊至一日兩行於事無補。真正來香港購物的內地人,一般一星期來港一次已經足夠,必須取消一簽多行,才有實際作用。他又指中央沒有誠意解決問題及聆聽港人的意見。身兼香港本土發起人的立會議員范國威稱,一日兩行太寬鬆,對打擊水貨客作用有限。即使取消一簽多行,內地市民仍可透過自由行來港,不會影響旅遊業。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則認為,一日兩行對旅遊業是中間着墨,應可紓緩自由行對社會的壓力,亦避免對旅遊零售業造成太大衝擊。行會成員張志剛在電台節目指,梁振英已向中央反映一簽多行問題,但事件不是一個人作決定,修訂政策亦須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0/19083332
港交所收緊公司發輪 三企業遭加辣 神冠延期配售
1 :
GS(14)@2015-04-09 00:45:46【本報訊】交易所嚴管上市公司濫發窩輪,透過一般授權發行非上市認股證(窩輪)集資。今年至少有3間公司宣佈發輪後,被聯交所上市部「加辣」,令配售延期甚至撤回,業界批評令市場無所適從,港交所前董事David Webb更明言治標不治本。記者:黃翹恩 石永樂
神冠2月12日宣佈委託中投證券,向不少於六名獨立第三方承配人,配售1.6億份窩輪,佔擴大後股本約4.64%,每份0.1仙,行使價3元,較其時最後收市價2.29元,溢價約31%,集資最多4.795億元,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及可能業務發展或投資。窩輪在48個月內可隨時行使,12個月內不得轉讓。
須獨立估值 增加披露
兩周後神冠因「先決條件未達成」而延長配售期一個月,3月26日再發公告,詳述聯交所上市部加設的三個「額外條件」:包括為窩輪獨立估值、披露公司與配售代理及承配人有否任何協議或共識、並需提呈獨立股東批准配售窩輪,而在配售中擁有重大權益的股東須放棄投票。公告進一步解釋,「理解上述為新安排,並非為聯交所針對某一上市公司」。市場曾懷疑當局出手,或與3月底曾唱好該股的沽空機構Anonymous Analytics,及去年9月唱淡的另一間沽空機構Emerson Analytics有關,兩機構分別回覆本報,稱與是次配售窩輪沒有關係。神冠財務總監吳旭陽對本報表示,交易所「唔係阻撓」。據他了解,該等條件亦非就某條現存條款「執正嚟做」,「如果有(現存條款)嘅話,我哋之前都會知啦」。他不評論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強調會配合當局新規例。港交所回應指不會評論個別公司或交易,最近亦沒有就發行認股權證推出新的規則修訂,但作為前線監管機構,從保障投資者的角度出發,可就上市公司的個別交易施加額外要求,視乎每宗交易,並非針對上市公司。今年以來,聯交所上市部亦曾向兩間創業板公司品創控股(8066)及中國創新支付(8083)加設相似條件(見表)。連同神冠,三企都是發輪後才獲通知需符合額外條件。
Webb:治標不治本
業內人士指,監管機構近月對上市公司利用窩輪集資的確加強了監管,尤其關注發行窩輪的估值,「行家已非常不滿,條例喺度,只要合規即係做得,但無端端收緊,又唔白紙黑字講明修例,連龍門都無。」據了解,上市科忽然「肉緊」乃證監會意思,主要因為證監會見上市公司發輪集資不但有濫用之勢,而且發行價一般都很低,不覺得可為上市公司帶來即時資金幫助。有接近交易所消息人士指,交易所內部亦有人士對濫發窩輪有意見,聞說上市委員會亦有非正式討論過應否收緊,可惜未獲多數委員認同需要處理。港交所前董事David Webb認為,三項額外條件「治標不治本」,應根治上市公司利用「一般授權」濫發窩輪、期權或可換股債券,攤薄小股東權益的漏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408/19104417
收緊深圳人自由行中央突推一周一行
1 :
GS(14)@2015-04-12 12:20:42【本報訊】中央政府決定收緊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料明天起實施,深圳戶籍人士每星期只可來港一次,而且每周次數不能累積,不用即取消,即一年最多只能來港52次,預計每年訪港內地旅客會減少約450萬人次。不過,反水貨客團體認為措施無助解決水貨客造成的滋擾,擔心水貨集團會增聘更多港人走水貨,代替深圳水貨客。記者:麥志榮 呂浩然
政府發言人昨晚表示,政府已向中央提出具體方案調整一簽多行政策,任何調整措施將由中央政府公佈。消息指中央最快今天會公佈收緊一簽多行。據悉,一周一行是港府向中央提出的優化方案,比一年52行的建議更緊,限制來港密度,可杜絕有人在短時間內一次用光52次配額走水貨。
預計明天起實施
新措施料明天起實施,但會以循序漸進方式推行,因為已發出的一簽多行簽注不能即時取消,當簽注到期再申請換證時,就會改為一周一行。去年一簽多行來港的旅客共1,485萬人次,預計新措施會令一簽多行旅客減少約3成,約450萬人次。中央亦會協助香港吸引更多外國旅客來港。據了解,改為一周一行後,深圳人來港每星期只能辦簽注一次,一年最多申請52次,來港次數不能累積,如其中一個星期無申請便會取消,所以次數會逐星期遞減,難再自由行。內地微博昨日下午流傳一張緊急通知,指國務院批准公安部門星期一起將深圳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深圳多個出入境口岸的管理科都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新安排。廣東省公安廳出入境服務網昨已停止接受一簽多行簽注申請,網站只顯示「系統升級改造,申請暫不受理,恢復時間另行通知」的訊息。知情人士表示,深圳對中央收緊簽注普遍感到不滿,認為「好冇面」。有深圳人更在微博上唱衰香港:「香港零售業將遭重創,商舖租金即將跳水。」全國人大代表田北辰確認收到收緊一簽多行的消息,他認為一周一行最大打擊只是水貨客,大幅增加走水貨的成本。一般旅客一年只會來港7至8次,新措施可分流旅客,改善旅遊設施擠迫等問題,有助紓緩中港矛盾,對本港零售業及旅遊業不會有影響。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亦相信新措施對本港旅遊業影響不大。中央政府在2009年4月推出一簽多行,讓深圳戶籍居民一年只辦一次赴港簽注就可以無限次往來香港。2009年內地訪港旅客1,796萬人次,當中一簽多行旅客佔147萬人次。到2014年,內地訪港旅客增至4,724萬人次,但當中一簽多行旅客已暴升至1,485萬人次,5年間急增10倍。
水貨集團或變陣
北區水貨客關注組發言人梁金成表示,雖然一簽多行改為一周一行,但不認為是反水貨行動的勝利,現階段需了解一簽多行是「一刀切」取消,抑或只是不再簽發新證。他指出,若屬前者,因港人也走水貨,且水貨集團可透過聘請更多水貨客,以抗衡一周一行新政,故需觀察實施後首月情況。新民主同盟立法會議員范國威亦認為,一周一行並無解決內地旅客過多引起的滋擾問題,內地人一樣會在星期六、日蜂擁來港搶購日用品,而且可能因此每次都大量掃貨。香港入境旅遊接待協會主席梁耀霖指,取消一簽多行對旅遊業將造成影響,除減少即日來回旅客外,內地旅客心理上也會覺得「香港唔係咁歡迎佢哋」,因此減低來港意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12/19109717
收緊按揭難為樓市降溫
1 :
GS(14)@2015-04-21 01:36:13■紅磡悅目在政府出招後仍然熱賣。資料圖片
【拆局】面對樓價不斷攀升,金管局今年2月底突然出招收緊物業按揭成數,圖為熾熱樓市降溫。不過,儘管政府出招,長和系亦懶理措施,連環推售旗下新樓盤,包括紅磡悅目及今年最大型新盤將軍澳緻藍天,兩盤皆大收旺場,變相摑政府一巴掌,無論細價樓或是中高價物業仍熱賣。
SSD令二手盤源更少
樓市從2008年底金融海嘯後谷底攀升,轉眼已6年多,期內樓價,上升速度驚人,細樓價升幅更以倍計,熾熱程度更引起細樓價何時爆煲的熱烈討論。為免樓市爆破,金管局個多月前突出招,宣佈700萬元以下物業按揭成數,一律調低至上限60%,即買家如購入700萬元物業,過往首期是210萬元,現時增加至280萬元,置業人士資金要更鬆動才敢入市。而緻藍天昨發售單位定價正徘徊712萬至1,395萬元受影響類別。雖然政府出招,能淘汰一批資金緊絀人士入市買樓,以抑制需求,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亦曾承認有關措施會「打亂置業人士上車步伐」,惟招數推出不久,發展商已認為影響輕微,樓價仍會平穩向升。加上市場潛藏資金充裕,近日一手市場無論600餘萬元或700多萬元中高價物業,皆有買家表示是一筆過付款買樓,毋須承按。縱然市場一邊喊高樓價,卻仍有一批實力雄厚買家,豪氣入市,可見政府收緊按揭措施,不單無礙市民置業意欲,更出現「越是打壓,越是趕緊入市」的現象。況且,政府推出買樓重稅,買家購入一層物業,即被額外印花稅(SSD)綑綁3年,不會輕易放售,二手盤源少,市民轉投一手市場,帶動新盤市場商機。地產商掌握市場脈搏,正好看準市場心態拔足推盤,與過往政府每次出招,充斥觀望情緒,相隔一段時間才推盤的情況有別。發展商見收緊按揭成數,亦作相應的應變方法,如向買家提供二按,以緻藍天為例,發展商可安排樓價上限20%二按,方便買家財務安排,加上新樓較容易估足價,買家相對易上會,因而能迅速散貨。■記者湯家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20/19118756
孖展持倉比例 銀河廣發收緊
1 :
GS(14)@2015-06-10 19:16:4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10/news/eb_eba4.htm
【明報專訊】雖然中證監一再重申並沒有全面收緊兩融業務,只是為防範股市過熱風險,將修訂對內地券商的融資融券業務(簡稱「兩融」),而多家內地大型券商近日也紛紛自我收緊兩融業務。繼國泰君安本周一公布調整兩融名單及折算率後,昨日銀河證券和廣發證券(1776),也先後宣布收緊孖展持倉比例。
銀河證券下周起亦限制
銀河證券宣布,自下周一(6月15日)起,將調整其帳戶單一證券持倉的集中度,對於客戶未到期的兩融負債,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80%時,其所持有的單一證券的兩融持倉價值,佔其資產組合總市值的比例不得超過60%。當達到指標控制上限時,其交易系統將限制該戶口,再買入該證券的新增融資額度、擔保品買入或擔保物提交委託。
另廣發證券也宣布,由今日起(6月10日)起,帳戶維持擔保比例不高於180%的,兩融持倉不得高於其總資產的30%。若擔保比例高於180%但不高於280%的,買入或者融資買入委託成交後,客戶所持有的該股票市值佔其帳戶總資產的比例不得高於50%。
但另一方面,據彭博引述消息人士稱,中證監卻正考慮允許券商對兩融期限進行展期,目前考慮的方案是允許展期1至2次,每次6個月,惟方案仍在商議當中。
華大:港受累內地收緊境外提款
1 :
GS(14)@2015-10-01 12:45: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1/news/eb_ebb1.htm
【明報專訊】國家外匯管理局確認,新設境內發行的人民幣銀聯卡持卡人提取現金限制在每年上限10萬元人民幣,並且對維薩(Visa)及萬事達卡(Master Card)等境內外幣卡持有人,均受到日、年提取現金限額管理。濠賭股股價除澳門博彩(0880)見反彈外,其他普遍跌0.8至3.9%之間。永利澳門(1128)股價更見4年新低。
濠賭股再挫
在澳門濠賭股受壓同時,在本港及上海經營酒店業務的華大地產(0201)主席鄭啟文表示,銀聯設每年提取現金限額對業界是宗壞消息,對香港的高端酒店及零售業均構成影響。
匯豐:投資者反應過度
外管局進一步發稿跟進內地銀聯卡提取現金設每年限制,明言受影響者,尚包括Visa及Master Card的境內卡持有人。雖然消息已經被投資者消化,濠賭股跌幅明顯較周二收窄。跌幅最大為金沙中國(1928),下跌3.9%。永利則見四年新低,低見8.78元。
匯豐發表報告表示,投資者對銀聯設提取現金每年上限的消息反應過度,相信對博彩業生意無甚影響,黃金周預訂房間情仍然良好,只是多金貴賓會懷疑資金被盜事件對貴賓廳行業構成負面影響。其認為濠賭股過分調整,給予永利澳門及美高梅(2282)買入評級。摩根士丹利對濠賭行業持審慎態度。瑞信的報告則稱,限制銀聯卡提款對濠賭股影響有限,原因這並非提款的主要方式。
澳門經濟財政司長梁維特昨午回應澳門傳媒表示,9月份博彩收入較8月份下調,但是跌幅會較過往數年縮窄,他希望全月賭收可以保持到160億澳門元。若依此計算,仍較去年同月下跌44.6%,亦比今年8月份跌14.1%。澳博執行董事梁安琪則稱,中場取代貴賓廳並非不可能,業界應朝覑時勢改變。
銀聯卡收緊境外提款 賭股再挫
1 :
GS(14)@2015-10-01 13:02:5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30/news/eb_ebb1.htm
【明報專訊】根據中國銀聯發出最新用卡提示,其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要求,要求境內發行的銀聯卡提取現金,從明年1月1日起,每卡每年在境外提取現金不得超過等值10萬元(人民幣‧下同),比原先每日不超過1萬元,大為收緊。新例進一步限制資金流出,令原本表現低迷的濠賭股雪上加霜,再次震散濠賭股,昨日跌幅由5.7%至9.3%不等。
由每日1萬縮至每年10萬
銀聯表示,境內銀聯卡到海外提取現金水平,將由現行每卡每日不超過1萬元,增設年度限額,自2016年1月1日起,每卡每年累計提取現金不得超過10萬元。由今年10月1日至今年底,每卡累計取得不超過等值5萬元。受到有關消息影響,零售股及濠賭股全面下挫,當中尤以濠賭股跌幅更甚,跌幅最大者為金沙中國(1928),下跌9.35%。銀河娛樂(0027)更跌破20元大關,收報19.86元。
是次銀聯卡對海外提取現金設限金額,碰巧與澳門高端中場及部分貴賓廳買碼的最低水平。根據銀聯數據顯示,2014年出境遊客達1.07億人次,出境遊花費達1648億美元(約1.28萬億港元),目的地前兩位為香港及澳門。年內單次出境旅遊消費在1.5萬元以上,佔比超過40%。因此銀聯設限,影響不純限於澳門。是次新設限,則與在澳門的高端中場賭䒷或貴賓廳開戶最低門檻相若。
雖然今次銀聯限制境內卡在境外提取現金,不過澳門博彩(0880)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蘇樹輝稱,他昨日是首次聽到銀聯設立新的限制,但是相信這只影響內地銀聯卡提取現金而已,應該不影響利用銀聯卡消費。始終一般櫃員機也有設限,因此他認為銀聯提出新措施屬合理做法。雖然澳門短期內未見有好消息刺激,他期望9月份的博彩收入跌幅,可以較以前收窄。
創板應收緊全配售 周顯
1 :
GS(14)@2015-10-15 02:12:3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創板應收緊全配售
2015年10月14日
【明報專訊】現時創業板上市的新股,往往一升便是十幾倍,mark高之後,就一直派貨下去,愈炒愈低,讓散戶接火棒,已經幾乎成為慣例了。其實,我作為一個投資者,並不太過反對莊家往上炒,在高位派貨、低位撈貨的炒作形式,反正是莊家和散戶對賭,公平對仗,散戶輸了,也只能自嘆技不如人。可是,像這些創業板新股,乾挾到無雷公咁高,然後玩「高空擲物」,這顯然是非常不公平的遊戲規則。
广告
查實,之所以出現這種炒法,皆因主板新股必須有公開發售部分,但創業板卻可以全配售,莊家因而可以控制到所有的股票,把貨源完全歸邊,才會有乾挾乾升十幾倍的怪現象出現。再往上溯,這是因為在十幾年前,創業板無人問津,沒有散戶參與,所以必須容許全配售來上市,否則大部分創業板都得胎死腹中,皆因公開發售很可能會認購不足也。
但現在,創業板已經成為了炒家樂園,一隻殼叫價三億幾,還大把人要,根本不可能出現公開發售認購不足的情。所以,證監應該研究,收緊創業板的發售新股,必須至少有一成是經由公眾認購來發售,這樣就可以杜絕創業板上市的乾升十幾倍現象了。
70萬不敢買張子強二手林寶
大家都知,金融界中人是多麼迷信,那天講到買船,原來有一條船,好平都無人買,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呢?皆因此船物主是「卡仔」,所以大家都不敢沾手去買也。這令我記起在1999年,我炒股票贏了不少錢,有人向我兜售一輛二手林寶堅尼,只賣70萬元。
我驚奇問﹕「新車三百幾,二手賣七條,咁抵?」
那位姓「應」的仁兄說﹕「係賣咁平呀,不過它的上手是張子強,買不買,你諗過腬!」
結果我當然是不敢買。
[周顯 投資二三事]
2 :
李澤楷(15220)@2015-10-15 13:05:21十五年前8001可公開認購,一樣夾高
收緊審批增「啤殼」誘因 周顯
1 :
GS(14)@2015-10-21 03:26: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話說由於近日創業板新股喪炒,一升就是幾十倍,這當然引來了監管機構的嚴重關注。其中的一個傳言,是證監會要求港交所收緊創業板的審批,以防止「啤殼」。另一個則是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表示,創業板的定位與主板不同,是一個讓企業較容易上市的地方,若過度規管,將令其重返無股上市的「喪屍板」時期,與「活化」的目標矛盾,認為現行制度已足夠。
广告
對於以上的言論,我只能夠說一句:「這些人究竟懂不懂得股票?究竟懂不懂得市場的基本運作?」
規管少 「啤殼」無利可圖
首先,收緊創業板的上市審批,可以防止「啤殼」,這是對的。但是,如果創業板的新股上得愈少,則其股價也會因供應減少而增加。簡而言之,如果把創業板的上市審批收緊了,則現有的殼價會升,創業板新股也會炒得更勁,這應該是中學生也明白的道理吧?至於無股上市的「喪屍板」時期,且讓我又作一回老師,教授一下安永亞洲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
話說在創業板初成立時,上市審批十分寬鬆,大量低水平的公司於創業板上市,結果令股價不升,股民卻步,結果就是殼價大跌。在最低潮時,殼價跌至800萬元,但上市費用則超過1000萬元,這自然無人上市,就是「喪屍板」的時期了。後來,交易所有見及此,就收緊了上市規則,即是減少了潛在供應量,這有效令到創業板的價值大增,所以,在2003年至今,主板殼價升了10倍,但創業板殼價則升了40倍,升幅遠遠高於主板。
所以,當年創業板的無股上市,並非因為過度規管,反而是因為規管太少,令到上市太多,上市根本無利可圖。反而,如果規管更多,殼價會升得更快,這會令到更多公司意圖上市,結果是,它們將有更多的誘因去「啤殼」,也會用更高的成本、更精密的方法去「啤殼」。
[周顯 投資二三事]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