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在男子400米自由泳預賽後,霍頓接受澳媒采訪時稱,孫楊在訓練中向他問好,但霍頓選擇忽視,理由是他不想和“用藥的騙子”打交道。
在隨後進行的男子400米自由泳決賽中,衛冕冠軍孫楊以微弱的差距不敵霍頓,獲得銀牌。賽後,霍頓被要求解釋為何說孫楊是“用藥的騙子”,他說:“我用了這個詞是因為他曾經藥檢陽性。我對那些曾經藥檢陽性卻還參加比賽的運動員都有意見。”
對於霍頓的傲慢無禮,孫楊坦蕩地說:“每一位能夠來到奧運會的選手都應該得到尊重。”
男子400米自由泳決賽頒獎儀式
霍頓:針對孫楊的攻擊性言論系“心理戰術” 同澳泳協主席談話後發表
7日,霍頓承認,針對中國選手孫楊的攻擊性言論系“心理戰術”。並且他還向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表示,這番針對孫楊的攻擊性言論並非臨時起意,而是“深思熟慮的策略”。霍頓說,故意放出這些火藥味十足的言論是為了去掉孫楊身上的冠軍光環,因為面對這位令人心存敬畏的強敵任何微小的波動都至關重要。
同時《悉尼先驅晨報》還透露,霍頓是在同澳大利亞遊泳協會主席伯特蘭談話後,促使他發表針對孫楊的攻擊性言論。澳大利亞遊泳協會主席伯特蘭8日也證實,賽前就這一戰術同霍頓進行過“多次長談”。
報道稱,霍頓還研讀了伯特蘭有關澳大利亞如何與美國遊泳隊較量的書籍,並從中得到啟發。
澳大利亞媒體紛紛對霍頓的做法予以“肯定”。澳媒認為,霍頓這樣做既可以動搖孫楊的比賽意誌,又可以趁機占領“道德制高點”。
澳大利亞代表團觀點
據雅虎體育澳大利亞版的報道,澳大利亞代表團目前給出的態度是:這是霍頓個人的權利。針對霍頓挑釁孫楊的言論,雅虎體育澳大利亞版采訪了澳大利亞奧運代表團,代表團對此的態度是:“在團隊價值中(ASPIRE)中,字母‘E’代表著表達你自己的看法,這也是霍頓個人的權利。”
霍頓得到的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不僅是澳大利亞在里約奧運獲得的首枚金牌,也打破了澳大利亞8年來在該項目上的奧運金牌荒。這枚金牌對於澳大利亞的分量不輕。
四年前的奧運會,澳大利亞遊泳隊僅獲得一塊個人金牌引發國內不滿。隨後的調查又爆出醜聞,澳大利亞隊多名運動員在倫敦奧運會的訓練營里服用安眠藥思諾思,這種藥物被澳大利亞奧委會明令禁止。去年,名將哈克特因為服用思諾思成癮還接受了治療。
中國遊泳協會:強烈要求霍頓做出道歉
中國遊泳協會7日早些時候就霍頓稱孫楊“用藥的騙子”一事給澳泳協發出正式抗議郵件,文中表示:“我們關註到這兩天澳大利亞遊泳運動員霍頓惡意進行人身攻擊的惡劣言行,我們認為他的不當言論極大損害了中澳遊泳的感情,有損澳大利亞運動員的形象,是一種缺乏素質和教養的表現。我們強烈要求該運動員做出道歉!”
霍頓的言論引起了軒然大波,,憤怒的網友們一直要求霍頓必須向孫楊道歉。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也發表了一篇《混蛋的金牌選手》痛斥霍頓。
國際奧委會:要進一步了解
針對霍頓稱孫楊“用藥的騙子”的事件,國際奧委會表示要進一步了解。
國際奧委會發言人亞當斯7日在例行發布會後對記者說,在記者們向他提及此事之前他們並不知情,因此必須回去好好了解一番才能有所回應。在發布會上一位澳大利亞記者先提及兩位運動員之間的過節,問亞當斯他是否認為霍頓的話“恰當”,亞當斯則表示“每天都有各種各樣運動員說各種各樣的話”,他不能根據道聽途說給出評論。
俄羅斯Sputnik新聞社報道稱,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愛潑斯坦經研究發現,谷歌操控負面搜索關鍵詞的行為真實可尋。
愛潑斯坦稱自己和下屬開始深入調查獨立媒體SourceFed所做的具體聲明。經證實,谷歌經常顯示希拉里的正面搜索關鍵詞建議,而必應和雅虎則會混合顯示正負面的搜索關鍵詞建議。
團隊也發現,谷歌總是顯示有利於希拉里克林頓的正面搜索關鍵詞建議,即使谷歌自身的Google Trends搜索數據庫顯示,人們實際上在搜索負面關鍵詞建議。愛潑斯坦表示,這條規則也有例外之處,那就是谷歌確實也顯示對希拉里的負面搜索關鍵詞建議,有時候甚至會顯示對特朗普的某種正面搜索關鍵詞建議。
為了弄清楚谷歌為何可能屏蔽對某些人的負面搜索關鍵詞建議,愛潑斯坦啟動了一項在線試驗,共有來自美國44個州的300個人參加,目的是了解他們對待負面搜索關鍵詞建議的態度是否與對待正面和中立搜索關鍵詞建議的態度有區別。
研究發現了三件讓人驚訝的事情:首先,用戶點擊負面關鍵詞搜索建議的頻次要比預料中的頻次高一倍。負面關鍵詞搜索建議不僅吸引人的註意力,還提高點擊量;其次,未下定決心的搖擺選民尤其依賴於負面關鍵詞搜索建議,他們是那些能夠決定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人。在求證性問題中,他們點擊負面關鍵詞搜索建議的頻次要比點擊中立關鍵詞搜索建議的頻次高14倍;再次,民主黨人更多被共和黨候選人的負面關鍵詞搜索建議所吸引,相反,共和黨選民則更多地被民主黨候選人的負面關鍵詞搜索建議所吸引。
愛潑斯坦粗略計算,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谷歌公司以這種方式可以改變80萬到320萬張選票。
讀書札記161027
幸福與經濟學(一) 幸福的心理分析
掌門執筆
《幸福與經濟學Happiness and Economics》(2002) Frey and Stutzer
兩位作者是 瑞士蘇黎世大學經濟學家. 本書自詡為學界 第一本在 “幸福”與經濟學之間建立聯繫的 實證研究著作.
本書的前言直指 經濟學家一直避而不談幸福問題, 認為「幸福happiness」這個概念是 “主觀的” “非科學的”, 於是將 微觀經濟學理論建築在「效用utility」這個概念上面. 雖然該概念沒有實質內容,但有助分析人類行為.***
一般認為 “幸福”是純粹個人的主觀感受, 本書則從(主要以瑞士為對象的)實證研究中得出結論:幸福會受到個人所生活的社會的強烈影響. 一個國家愈發展,愈民主,其人民就愈幸福. 與直覺相反, 收入增長只在一個較小限度內增加人們的幸福感.***
實例:1958-1991年間日本GDP增長了6倍, 然而日本人所報告的生活滿意度基本上沒有改變.
鋪陳理論必先下定義; 既是實証研究,又須設置定量方法.
〈何謂幸福?〉
Def.「幸福」是個體對自身境況感到滿意的程度.***
這是日常語言的意涵, 所以真正的難題是如何測定「幸福度」.
學界一般應用的方法有三:
a主觀測定法
通過全球 “自我報告”對生活滿意程度作出衡量. 報告按問卷調查形式, 設定1至10等級分(10分為非常滿意). 這是心理學方法,用來製作指數, 反映出個人經過與其他人比較後的自我評估.***
1995年覆蓋62個國家的調查數據, 美國的平均值為7.67分, 其中20%人自評滿分. 全域最高平均值國家是丹麥8.16, 次為瑞士8.02; 最低值國家是烏克蘭3.95, 尾二是亞美尼亞4.32.
分組賽, 經合組織(覆蓋20富國) 當然最幸福, 最低值奧地利也有6.51.
前蘇聯加盟共和國(8國)平均值很低, 介乎5.39阿塞拜然至3.95烏克蘭; 中歐社會主義國(8國) 稍佳,但仍屬難兄難弟, 最強斯洛文尼亞6.46,最弱的是保加利亞4.66 .
較出人意表的是 非洲(2國) 和中南美洲(7國) 均自視甚福, 從最低南非6.08到最高阿根廷7.78不等. 亞洲(6國) 亦然, 最高臺灣6.89,最低孟加拉竟然也有6.41, 強國6.83,高於南韓6.69 ….. 只可惜該調查未有覆蓋世上當然最幸福的國家北韓.
日本歸屬經合組, 平均值竟低至6.61 ,與孟加拉不相伯仲, 只能視之為 文化差異了. 結論:主觀測定法真的很主觀.
主觀方法涉及個人的認知過程和記憶偏差,因而不是準確的計量指標. 但正好因為具備了個人認知, 在比較社會層面變動對幸福所產生的影響方面卻很有用.*** 舉例:增加工資對幸福感只有短暫效應, 一般在幾個月後便回落到原先的水平.
根據90年代另一項涵蓋51個國家共8萬名受測者 有關收入與幸福的主觀測定報告, 得出結論:富裕國家的人民明顯比較貧窮國家幸福. 但是在富國中,高收入對幸福值卻沒有明顯影響.*** 例外地, 也有少數貧窮國家其人民幸福感相當高.
b客觀測定法
這是生理學方法,透過儀器檢測腦電波活動狀況, 以衡量個人的幸福感覺. 吊詭的是所謂 “客觀” 只是其檢測方法和數據, 數據反映的內容仍然是人們的 “主觀” 感受. 所以,原則上只是前者的一種技術性程式. 況且, 迄今尚未發展出具有應用價值的通用指標.
c經驗取樣測定法
通常是一日多次,一連多日地對受測人的心情和情緒作隨機抽樣調查.
總的來說,主觀測定法仍是目前學界採用的主流方法.
〈幸福心理學〉
再來是探討幸福感如何形成, 共有五組 決定因素影響個人的幸福感覺.
1個性因素:如自尊, 自控, 樂觀, 外向和 精神健康都有正面影響; 反之為負面.
2社會人口因素:如年齡, 性別, 婚姻狀況和 教育程度.
3經濟因素:如個人或總體收入, 就業和通脹.
4情況性因素:如具體工作狀況, 婚姻,家庭及人際關係, 生活條件和健康狀況.
5體制性因素:如民主和人權狀況.
幸福作為主觀福祉,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 由情感和 認知兩個基本層面組成. 情感和認知都是重要的心理學範疇,「情感」是人們對發生在其日常生活中諸般事件的情緒反應; 「認知」則是理智活動, 針對自身的情緒反應作出評估,以 “滿意程度” 方式表達出來.*** 換言之,「幸福感」就是個人對自身情緒反應的綜合評估.
幸福既然是認知活動, 必然包含 “判斷” 和 “比較” , 所謂 “幸福” 歸根究柢是指感到自已比別人幸福. 所以,幸福既非天生,亦非一成不變, 而是隨著社會環境的影響而變化.***
幸福作為認知活動包含四種心理過程:
a適應
人們面對著激烈變動的新環境, 通常會調整其主觀福祉水平,以緩和過度的心理刺激, 這是一種對刺激的疲勞效應.*** 舉例:天降橫財的人經過一定時間的適應後, 只表現出一種稍高於前的福祉水平.
b期望
人們通常根據 期望水平對目前所處狀況作出評估和主觀反應,*** 生活達到期望水平,就會感到幸福. 所以,自視過高的人易遭心理挫折, 而 “知足者常樂”. 一般情況下,期望水平與人們過往的目標實現水平有緊密關聯.
c社會比對
由於主觀幸福沒有絕對的衡量標準, 人們往往把自已的當前狀況與周遭的人進行比較,然後作出評定.*** 這在收入和失業兩方面最為明顯, 高/低收入 是比較相同社會的人群而得出的評估, 既不指涉絕對水平,也非與歷史或他國水平相比而言之. 失業的人比較不幸, 但是如果周圍普遍失業, 則不幸值有所舒緩.
d處理
人們有很強的心理調節能力以應對不幸事態.*** 嚴重身體不幸,如癱瘓或截肢,造成即時的極度不幸感, 但是經過一段較長時間郤可以大部分移除.
幸福感對許多生活層面產生重大影響. 幸福的人在職場和事業上更易成功; 更易結交朋友,而不受孤獨所困擾; 更具合作精神,且樂於助人. 這些優勢又形成正回饋,反過來增進了個人的幸福感….. 如是者, “幸福的人有福了”.
在總體社會層面,政治分權,民主參與 和人權保障等憲政建制 與國民的主觀福祉有正關聯.*** 但在經濟層面, 某些促進幸福的政策卻相互衝突,*** 例如高就業和低通脹難以兼容. 另外,失業會招致不幸感,那怕福利救濟填補了收入缺失亦然.
這世間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想要拍一支全國人民都忘不了的廣告,背後的策略和資源遠非常人所想的那麽簡單。
本文由分眾傳媒(ID: focusmedia)授權i黑馬網發布。
給你15秒,你能做什麽?
你可以夾一片水煮活魚,放到嘴里吃掉。
你可以掏出手機,選一個wifi,輸入密碼。
你可以站在電梯前看一支電視廣告,是的,你已經看過上千條,問題是:你記住的有幾個?
對於創業者和營銷人來說,15秒“洗腦”是必須打鉤的技能點。
有人說了,新媒體崛起,我玩轉微信,微博就行了,為什麽還要去學習電視廣告這麽傳統,甚至落伍的技能?
因為它快。
想一想外賣平臺大戰、二手車平臺大戰,不約而同選擇視頻廣告為戰場。
邏輯很簡單,顧客都是懶人,外賣只要1個APP足夠了,2、3名都是炮灰。幾家都要搶占顧客心智資源,那就比誰快。同樣一個月時間,你在新媒體上頂多搞2輪活動,投幾百個大號,人家拍一支電視廣告投衛視和分眾,品牌傳播已經覆蓋幾億人了。
其二是儀式感。衛視、分眾廣告費貴,媒體方也會篩選優質企業進來,拒絕窮品牌、騙人品牌、男科婦科、低端遊戲廣告等,顧客看到你的廣告投在上面,和奔馳、可口可樂、天貓等一起出現,潛意識里認為你是有一定實力的品牌,對你產生一定信賴感,嘗試購買的意願更強,這是新媒體所不具備的。
不只是全國性品牌,地方性品牌也在比誰搶顧客快。誰是濟南的婚紗攝影老大?誰是廣州的家裝公司老大?誰是成都的出國留學機構老大?各品牌都在視頻廣告戰場展開了廝殺。
如果你的品牌第一次投視頻廣告,10秒或15秒是一種穩妥的選擇。
5秒太短,定位和品牌名說完就沒,消費者很難記住。30秒太貴,不只是心疼錢的問題,你投30秒,對手用相同的費用投15秒,頻次是你2倍,你有多大把握贏他?
我們只有15秒。
如果你第一次大規模投視頻廣告,你的目標只有一個:讓看的人記住你的品牌。
別奢望顧客會打你的銷售熱線,別幻想顧客會站在電梯口傻傻的掃你的二維碼,再次重複那句話——
我們只有15秒。
而且,和你廣告一起出現的,還有其他10支,甚至20支廣告。
如何記住?自1926年人類第一支電視廣告在美國誕生以來,廣告人已經對廣告記憶度進行了大量研究,有科學的方法,老關這這里做一次系統總結!
■ 讓受眾記住的第一條原則:重複的聲音
聊電視廣告難道不應該先談畫面嗎?你或許驚訝於老關把聲音列為第一點。
在老關心里,聲音是電視廣告成敗第一要素,因為他不但能讓顧客記住,還能讓顧客傳播。
我舉個例子。
上班到下午4點,你同事肚子餓了,想叫下午茶外賣,但不知道哪個APP好用。她問你,要你推薦,你決定推薦E了麽,還開玩笑跟一句:“E了別叫媽,叫E了麽!”
你不可能掏出一張A4紙,畫一個王祖藍頭上插3根卷發棒,再畫一個APP圖標,說:“用這個啊!”
從傳播角度上說,聲音編碼解碼比畫面更快,更簡單,所以人類之間的消費推薦叫做口碑相傳,而不是畫面相傳。
所以15秒廣告的核心就在於設計一句話,讓顧客記得住,說的出。
如何讓顧客記住?並不是所有人都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
15秒記住品牌,這個課題的本質是什麽?是你向消費者布置了一項記憶任務。
記憶任務?聽起來為何如此耳熟?想想我們讀初中、高中的時候,是不是每個人都背過課文?對,本質上,你是要消費者去背你的品牌課文。
OK,現在讓我們回到16歲,當年咱們背課文的時候,都怎麽背的?
重複。
想想你怎麽背《嶽陽樓記》的?
你在心里念:“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如此啰啰嗦嗦重複4、5遍,甚至7、8遍背熟了,才往下背“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不重複,你怎麽記得住?
有的品牌15秒就說一遍品牌,顧客怎麽記得住?
2015年我在北京,營銷圈赫赫有名的大佬J總曾在一次腳本討論會上感慨:“15秒不說3遍品牌就是傻波一!”
如果你的品牌不是可口可樂這種如雷貫耳的,15秒說2遍是必須的,最好說上3遍,特別是第一波宣傳。
真正建立了全國知名度的品牌,至少重複2遍以上,甚至3遍,無一例外。
我把原文抄下來給你們看:
今年過節不收禮呀,收禮只收腦白金。腦!白!金!年輕態,健康品。【腦白金,2遍】
送長輩,黃金酒!送長輩,黃金酒!送長輩,黃金酒!【黃金酒,3遍】
學習高級技工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挖掘機學校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學習高級技工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藍翔,3遍】
場外音:不重複怎麽樣?難道就記不住嗎?
我們拿四小花旦女明星來做個對比。一個是楊冪,一個是Ab。一個代言互聯網品牌,一個代言知名保健品廠。他們都曾經進行過轟炸式的投放,霸屏衛視、視頻網站和分眾,周期超過一個月。
大冪冪上來就扯嗓子喊了一遍品牌名“58同城”,腳本里,伴隨著3個功能點介紹“免費招聘入職快,上58”,上58又重複了3遍,結尾又扯嗓子吼了一聲品牌名。【品牌名,5遍】
我們再看Ab。
她給某保健品拍攝的廣告,當時在湖南衛視、浙江衛視黃金檔高頻次轟炸,當時晚上8、9點看個綜藝節目,難逃Ab的美顏誘惑。
這支廣告唯美無比,前面就是Ab各種臉部特寫,Ab在花叢中優雅地跑過。15秒的廣告到第10秒才開始上配音,“用針葉櫻桃的紅,耀一世界的白。XXXX(品牌+產品名)”【品牌名,1次】
回想這2支TVC,你能記住哪個品牌?如果去做個市場調查,你覺得哪個品牌會贏?
也有營銷人堅守自己的原則:我就要唯美!我就要品味!我就要淡淡的表達!
如果你操盤的品牌是可口可樂或LV,我不反對你這麽做。如果你操盤的是新品牌,設想以下場景:當消費者走到貨架旁,想買你的品牌又記不起名字,東轉西瞧,翻來看去,最後拿了一罐競爭對手的產品去結賬,答應我,不要哭出聲音。
■ 讓受眾記住的第二條原則:內容少。
我們上學都背過上百篇課文,請問到今天,你能回憶起哪些?
是不是都是那些五言絕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除了學霸,誰還能背得動2489個字的《離騷》,誰還記得662個字的《琵琶行》?
15秒廣告要讓人記住,你布置的課文一定得是短篇,以40到50字為宜。很多老板一肚子產品優勢要說,把配音文字加到60甚至70個字,語速極快,說了5個產品優點還不帶重複,甚至旁白說的是優點A,畫面寫的是優點B,消費者如同豬八戒吃仙果,囫圇吞棗完全來不及消化。
最近出現了一支可以說是史上內容最少的廣告,15秒說來說去只有3個字,還就是品牌名,重複,重複再重複。這種廣告看過一遍就忘不了。
■ 讓顧客記住的第三條核心要素:劃重點。
讓顧客記住腳本里全部50個字不現實,因此我們作為“老師”,必須給消費者劃重點,最核心的品牌名,賣點要突出。
如果你賣的是一種可見產品,記得把產品作為主角,而不是突出明星。喊你的產品名,特寫你的產品包裝,讓產品動起來,使用你的產品,用音響突出它,賣牛排就發出滋滋的煎油聲。
你的產品名,你的賣點口號最好出字幕,同步顯示在畫面中,要知道很多小區物業不同意電梯液晶屏發出太大聲音,你的消費者有時候聽不見你的旁白。你需要讓他看見。
就像某二手車APP狂轟電梯液晶屏,每一句廣告語都寫上字幕,方便受眾閱讀加深記憶。這家APP和分眾簽了一份金額巨大的合同,想必是得到了分眾高層細致的廣告內容指導。
記住你在和10多個,甚至20多個廣告一起出現。你需要動腦筋強化你的品牌名的音效。一種常用的方法是拖長音,如“恒~~源~~祥~~”,以及剛才大冪冪喊的“58同城城城城城城城城~~~”,還有早期牙膏廣告經典創意,拍照時喊“田七七七七七七七七”,都是運用了這一技巧。還有一個方法,廣告業借鑒了演講技巧,當你想讓聽眾記住某個詞時,你就停頓“收禮就收腦~白~金~”一頓一頓,這也是非常有效的“劃重點”方式。
■ 投放目標:加熱到記憶沸點
做到了以上所有要求,你需要投大量高密度的廣告,將廣告轟到消費者的記憶“沸點”。
既然要消費者背你的品牌課文,那麽就需要頻繁幫他“複習”。很多企業家說我不是史玉柱,沒那麽多錢天天轟,實際上,轟廣告也有非常多技巧。
如果你研究過史玉柱的媒體排期,你會發現他並不是“天天轟”。當時,腦白金采用的是脈沖式投放方式,在2月至9月初投放量很小,每年集中費用在春節和中秋轟出2次高潮。廣告密度最大的時段是從中秋節倒推10天,從春節倒推20天,加起來一共30天。到了送禮關鍵節點的銷售旺季,記憶沸點也同步達到了。
另一個省錢的技巧,肯德基、麥當勞等國際快餐品牌常用,比如近期出一個促銷活動,一開始公開30秒版本,有劇情鋪墊,男女主人公要麽曖昧,要麽開玩笑,之後出現產品促銷信息,最後動員購買,通過創意劇情讓觀眾深度記憶。投放一段時間後縮減為15秒,縮減”前戲“部分,突出促銷信息。等大家耳熟能詳後,直接出5秒只喊促銷信息做提醒即可,通過時長遞減節省投放費用。
這世間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想要拍一支全國人民都忘不了的廣告,背後的策略和資源遠非常人所想的那麽簡單。
----創意很關鍵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宣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22個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該文是我國針對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制定的首個宏觀指導性文件。
《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各領域各行業普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進工作,全民心理健康意識明顯提高;到2030年,符合國情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基本健全,全民心理健康素養普遍提升。
據了解,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目前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國心理行為異常和常見精神障礙人數逐年增多,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巨大。另一方面,因缺乏政策支持和引導,現有心理健康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能力不足,管理能力滯後,政策法規不完善。
截至2015年底,全國有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2.77萬人,心理治療師僅5000余人,較經濟水平相似國家仍有較大差距。針對醫療機構心理健康服務人員少、服務能力弱等問題,文件要求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綜合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提高心理健康服務能力,普及心理咨詢、治療技術在臨床診療中的應用。
《指導意見》確定了幾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大力發展心理健康促進與教育,推動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重視心理危機幹預和心理援助等心理健康服務。二是加強職業人群、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重視特殊人群心理健康。三是建立健全各部門各行業和基層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鼓勵培育社會化的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加強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四是加強心理健康專業人才培養,促進人才有序發展,完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
《指導意見》同時強調,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組織領導,相關部門要切實落實責任,不斷完善法規政策,加強行業監管,加強科學研究,推動心理健康服務科學、規範、有序發展。
隨著現代信息科技的發展,社會節奏加快,人的心理壓力也相應增加,心理疾病在全球蔓延。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超過3億人受抑郁癥困擾,約占全球人口的4.3%。中國抑郁癥病例占全國人口的4.2%。
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字顯示,全球近一半抑郁癥患者居住在東南亞地區和西太平洋地區(包括印度和中國),這也反映出這兩個地區人口相對較多。2005年至2015年間,抑郁癥總人數增加了18.4%。同時,抑郁癥導致的自殺行為是15歲至29歲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20年,抑郁癥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疾病負擔。此外,抑郁癥和焦慮癥將每年導致超過一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抑郁癥,既沒有傳染性,也不是器質性疾病,抑郁是有生理易感性基礎,與外界環境發生互相作用,反饋到自身從而表現出一系列的稱之為“抑郁癥狀”的動態過程。
“大量臨床實踐證實,誘發抑郁癥的刺激強度並非都處於高水平,這些刺激可能大部分人都可以應對而不出現癥狀,但抑郁癥患者卻無法成功應對,這提示我們抑郁癥患者本身存在的‘易感性’可能是其發病的根本原因,這與‘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道理一致。”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原副院長汪衛東教授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中醫的原理在於循證醫學,在汪衛東看來,只有找到了病因,才能從根上來治療。
在全球範圍內,抑郁癥被列為非致命健康損失的最大“貢獻者”之一,占所有“總傷殘損失健康生命年”的7.5%。其中,中國抑郁障礙患病率為4.2%,自殺風險正是抑郁病的根結所在。目前,現代醫學對抑郁癥的治療主要包括三類方法: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電抽搐治療,一線治療仍然是藥物治療。
“抑郁癥是一種高患病率、高複發率、高致殘率及高自殺率的嚴重精神疾患,但是藥物治療存在著副作用、患者服藥依從性差、起效時間慢、治療周期長、作用範圍有限、複發率高等問題。”汪衛東表示。
他還表示,“臨床實踐發現,人格易感性在抑郁癥發病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治療方法無法糾正易感性是抑郁癥治療療效較低且難以持久的重要原因。”
西方心理學對於抑郁癥人格易感性的研究發現,有許多的研究表明神經質、內傾性、意誌薄弱、無責任感與抑郁癥有密切的聯系。而在汪衛東的中醫心理學的研究過程發現,抑郁癥患者存在與“膽氣虛”密切相關的癥狀,膽氣虛弱體質的個體多憂愁寡斷,思慮善憂,稍微遇事即憂愁不解,善驚易怯。
“目前對於抑郁癥的心理治療中證據強度最高的是認知行為療法,能夠有效地改善抑郁癥的臨床癥狀,療效與藥物治療相當,治療抑郁癥的有效率為41.6%。但是這個治療方式需要專業培訓的醫生、漫長的療程、經濟上的負擔以及0~50%的抑郁癥複發率,使得部分患者放棄這種治療而轉向其他的治療方法。”汪衛東表示。
在中醫思維指導下的中醫心理學,對於中國人的抑郁癥的發生發展以及治療有獨到見解,在心理治療方面,更加註重心身同治,達到治病求本的效果。
在汪衛東20多年的研究中發現了中醫心理學對抑郁癥的治療方法,通過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以下簡稱TIP療法),把中醫傳統氣功療法與西方的催眠療法和認知療法進行某種結合,通過言語的和行為的誘導,使被治療者進入某種從清醒到睡眠這個過程的中間狀態,治療者根據治療需要,將言語和行為信息組成的某種“理念、觀念”導入給被治療者,影響被治療者的記憶和內隱認知,並達到某種心理治療與心理康複作用的治療方法。
“TIP的創立經由20余年的實踐而來,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比較完整的技術體系,屬於中醫現代心理療法,有效率為69%。”汪衛東表示。
目前TIP技術已經獲得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審批。中醫心理TIP技術用於失眠癥、抑郁癥等疾患的治療,已經取得數據顯示,其對失眠癥、抑郁癥癥狀改善明顯,TIP技術目前已經形成了較為規範的治療抑郁癥臨床操作規範體系,廣泛應用於臨床輕中度和部分中度抑郁癥的臨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