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喬丹 體育、 安踏 、 特步運動品牌資本角逐白熱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vzk.html

喬丹 體育、 安踏 、 特步 等晉江運動品牌資本角逐白熱化

隨著又一家企業──喬丹體育IPO的成功,福建晉江上市體育用品"軍團"再添新軍,這讓人不得不再次感慨福建體育用品"軍團"的戰鬥力之強和發展活力之旺盛。

在中國體育用品產業的版圖中,福建晉江綻放出異常耀眼的光芒。被評為"中國鞋都"的晉江陳埭鎮,目前是全國最大的休閒運動鞋製造基地。

資料顯示,當前晉江陳埭鎮擁有各類鞋業企業3000多家,生產旅遊鞋、休閒鞋、時裝鞋、登山鞋、雪地鞋等幾百個品種,年產運動休閒鞋7億多雙,旅遊運動鞋產量佔全國的40%。

製鞋業的發展也帶動了與之配套的相關工業的發展。鞋配件的鞋楦、鞋底、鞋跟、鞋襯、輕泡、煉膠、吸塑到紙盒、包裝盒等均有專業廠家生產,晉江形成了"一條龍"式的生產協作群體,產業集群化優勢十分明顯。

目前的陳埭鎮,鞋材市場已形成"一都三街"的鞋業產業發展模式,銷售範圍涵蓋了鞋類生產各個環節。據統計,陳埭鞋業市場現有各類商戶1600多家,年交易額近200億元,已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鞋材市場之一。

在晉江體育用品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湧現出一批整體實力都較強的領軍品牌企業,品牌化優勢非常明顯。

近10年間,晉江一批體育用品品牌的快速長大讓人驚嘆。尤其是到了近三四年,隨著國內體育用品市場競爭的白熱化,晉江板塊各體育用品企業又爭先恐後地紛紛上市,迅速做強做大,成為國內體育用品行業發展的最大亮點。

2007年安踏體育登陸港交所,當時融資超過35億港元。截至上半年安踏營業額44.5億元,淨利潤9.3億元,毛利率為42.8%。安踏專業體育用品系 列店數量7844家,總銷售面積及平均每店銷售面積分別為93.7萬平方米及119平方米;安踏運動生活系列店920家,兒童體育用品系列店506 家,FILA品牌的專賣店近200家。

2008年特步國際登陸港交所,融資淨額約為20.67億港元。截至上半年其營業額為25.70億元,淨利潤為4.66億元,毛利率為40.9%,店舖數量7438家,總銷售面積及平均每店銷售面積分別為64.5萬平方米及87平方米。

2009年,361度登陸港交所,今年上半年其營業額31.86億元,毛利率42.3%,店舖總數7681家,總銷售面積及平均每店銷售面積分別為77.71萬平方米及101.2平方米。

同樣是在2009年,匹克體育也登陸港交所。上半年其營業額達到22.56億元,淨利潤4.23億元,毛利率為39.9%,店舖數為7619家,總銷售面積及平均每店銷售面積分別為59.5萬平方米及78.2平方米。

隨著安踏這樣的領軍企業及其他一線品牌紛紛上市,加速跑馬圈地,加快開店步伐,加大品牌推廣和形象建設力度,在短短的三四年間它們的規模迅速擴張,終端競爭力和品牌綜合競爭力明顯提升,這讓福建運動板塊的其他企業分明感受到了競爭壓力。

事實上,當前的國內體育用品市場既有阿迪達斯、耐克這樣的國際巨頭,又有李寧、安踏、361度、特步、匹克這樣的優勢企業瓜分市場,還有貴人鳥、鴻星爾克 以及其他更多的二三線體育品牌搶佔市場。在白熱化的市場上,終端門店的租賃和購置成本大幅上升,人工成本、原材料採購成本也都呈剛性上升趨勢。

更為嚴峻的是,隨著消費升級,運動產品當前消費的多樣化、時尚化、專業化要求均比前5年前更高,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均對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雄厚的資本實力作支撐,品牌的發展難免乏力。由此,眾運動企業紛紛上市成為不約而同的選擇。喬丹體育顯然也深知這一點,於是終於邁出上市步伐。

而對於喬丹體育來說,挑戰或許還在後頭。

很顯然,相對於安踏上半年營收44.5億元、361度31.86億元、特步25.70億元以及匹克22.56億元的銷售,以及各自均超過7500家的店舖 規模而言,喬丹體育上半年17.04億元的營收以及5715家的店舖數,已顯出較為明顯的差距,今後它惟有加速奔跑才不至於使差距繼續拉大。

而對於那些尚未上市的晉江其餘的二線甚至三線"陣營"的體育用品企業來說,隨著這些在全國具有高知名度的一線"陣營"的企業悉數上市完成,勢必會造成有限 的市場逐漸被這些優勢企業持續瓜分搶佔並形成越來越大的市場綜合佔有率,未來的它們,生存壓力必將越來越大,與一線上市企業的差距也將越拉越大,它們的日 子必將越來越難捱。

更可以預見,在強大的資本力量的作用下,這些上市優勢品牌對一些尚具細分領域競爭優勢,但規模較小、資金不足企業的兼併重組也將有可能展開。到那時,誰又將成為那個不幸的被整合者?為了擺脫巨大的競爭壓力,尋求突破,晉江眾多運動品牌中下一個上市的又會是誰?

當然,你也可以指出從2012年前兩季訂單情況看,這些上市運動品牌的市場情況也並不那麼樂觀,國內體育用品消費市場當前整體凸顯出某種疲軟態勢,但必須清醒的是,無論在何種市場中,如果領軍企業都感受到壓力,那麼,那些不具優勢企業的生存狀況更是可想而知。

在這種情況下,若還不主動尋求突破,無疑是等死。市場競爭就是這樣殘酷。 
來源:中國服飾報 作者:同黎娜  
copyright_efucomcn



探析國際知名運動品牌鞋企NIKE的商業故事【轉載】

轉載自:慧聰鞋網 

成立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耐克公司,在40年後的今天看來,早已不是一個簡單意義上的運動鞋品牌,而是一個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商業傳奇。比之於之前的成功,讓無數人更為驚嘆的,恐怕還是這個勾型標誌依然在以各種新奇的方式,不斷延續、演繹先前的傳奇。

    耐克的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藍綬帶製鞋公司。1972年,藍綬帶正式更名為耐克。1975年,為降低 生產成本,耐克將日本的生產線轉移至人力成本較低的韓國與台灣,後又擴大到印尼和中國大陸;10年內在美國迅速崛起,80年代中葉,耐克公司的年營業額超 過37億美元,佔領美國運動鞋市場的一半以上;1999年耐克公司年銷售額已達到95億美元,跨入《財富》500強行列,超過了原來同行業的領袖品牌阿迪 達斯、銳步,被譽為近20年來世界成功的消費品公司。2006年,耐克的全球銷售額跨上150億美元台階,而2011年,預計將達到230億美元。瘋狂增長的業績和品牌影響力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玄機?

    一、「啞鈴型」企業運營模式

    耐克的成功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被談論得最多的還是其「輕資產」運營模式,幾乎從一開始,耐克就選擇了將 利潤較低的「生產環節」外包。這樣,不但可以自由選擇代工廠以保證最低的生產成本,更能將全部精力都用於產品開發與市場營銷上面。這種運營模式,現在看起 來似乎並沒有什麼難解的奧秘,但在當時,無疑是一種破天荒的創新。現在很多鞋服企業仿照耐克的「啞鈴型」運營模式將生產外包,但「一個企業假如要開始它的 虛擬經營,都必須有自己的特色之處,這樣才有自己的優勢,在這個優勢前提下,能很快地集合關鍵的資源,亮出自己的品牌號召力,是知識上的財富也好,是資源 上的獨享也罷,企業本身得有個核心的依託,企業必須有能力讓自己居於主導地位才能有效地推行虛擬經營。」

    據說,企業成立之初,創始人比爾·鮑爾曼先生從妻子的蛋奶烘餅烤模獲得靈感,並最終設計出一種新的運動 鞋鞋底。今天,耐克公司的產品設計室仍被稱作「創新廚房」(InnovationKitchen)。創新廚房對絕大部分來訪的客人、甚至是大多數耐克公司 的員工來說都是禁區,公司用諧謔的口吻在大門的標示牌上寫道:「廚房重地,閒人免進」。在這個以運動鞋為工作中心的智囊團裡,設計師們從各個領域尋找創作 靈感,從愛爾蘭風格的建築、到斯特拉迪瓦裡家族製作的小提琴上的圓弧線,無所不包。辦公室的一面牆壁上展示著耐克公司曾經製作的每一雙喬丹籃球鞋(AirJordan),而工作間裡則堆滿了新款運動鞋的設計草圖。

    三、注重溝通的廣告策略

    雖然,早期的耐克廣告側重於宣傳產品的技術優勢,但隨著耐克將眼光從專業的賽場投向更廣大的普通消費人群時,「溝通效果」成為廣告的真正意義所在。

    1986年,耐克在一則宣傳充氣鞋墊的廣告中,突破了慣常的手法:在代表「嬉皮士」的著名甲殼蟲樂隊的 著名歌曲「革命」的反叛圖新的旋律中,一群穿戴耐克產品的美國人正如痴如醉地進行健身鍛鍊,……這則廣告準確地迎合了剛剛出現的健身運動的變革之風和時代 新潮,讓人耳目一新。

    耐克公司的廣告變法非常成功,首先體現了公司市場份額的迅速增長:超過銳步公司成為美國運動鞋市場的新霸主。耐克的長期競爭對手不得不像耐克一樣強調溝通風格而不僅僅是產品功能,然而耐克的產品風格和優點已在消費者心中佔據了不可動搖的地位。

    廣告變法為其贏得了市場和消費者,更重要的是耐克公司在變革中,逐漸掌握了廣告溝通藝術,形成自己獨特的廣告思想和策略——須致力於溝通,而不是銷售訴求。這一策略與大多數美國公司的廣告策略是截然不同的。

    耐克公司拓展市場的首要突破口是青少年市場,這一市場上的消費者有一些共同的特徵:熱愛運動、崇拜英 雄,追星意識強烈,希望受人重視,思維活躍,想像力豐富並充滿夢想。針對青少年消費者的這一特徵,耐克相繼與喬丹等一些大名鼎鼎、受人喜愛的體育明星簽 約,讓他們成為耐克廣告片中光彩照人的溝通「主角」。

    許多人認為耐克廣告溝通術就是「明星攻勢」加上與眾不同的畫面、情節。但事實並非如此,起到根本性作用 的不是溝通形式而是內容,是在廣告中與消費者進行心與心的對話。耐克廣告的溝通也因此獲得能讓消費者產生強烈共鳴的效果。耐克公司在針對體育愛好者消費群 體時,其溝通內容著意於向視聽大眾傳遞這樣的信息;耐克和你一樣是體育世界的「行家」,我們都知道體育界所發生的一切。所以耐克公司廣告片中展示的是一個 真實客觀的體育世界。

    耐克公司在女性市場上的廣告更是匠心獨運、魅力無窮。耐克公司比銳步公司較晚進入女性市場,部分原因是耐克認為其氣墊技術革命的廣告主題是針對男士的,如果當時反過來吸引女性,那麼勢必損及男鞋市場的增長勢頭。

當耐克公司在青少年市場和男性市場上牢牢站穩腳跟後,轉而集中火力進攻女性市場。廣告創意方案的策劃人JanetCharlotte女士採用自我審視的方 法來瞭解女性的內心世界,以女人與女人的「對話」作為主要溝通手段。廣告作品採用對比強烈的黑白畫面,背景之上凸現的是一個個交織在一起的「不」字,廣告 文字富有情意,意味深長,語氣柔和但充滿一種令人感動的關懷與希望:

    在你的一生中,有人總認為你不能干這幹那。在你的一生中,有人總說你不夠優秀不夠強健不夠天賦,他們還說你身高不行體重不行體質不行,不會有所作為。他們總說你不行,你一生中,他們會成千上萬次迅速、堅定地說你不行,除非你自己證明你行。

    廣告是登載在婦女喜愛的生活時尚雜誌上。廣告文字不像是一個體育用品商的銷售訴求,更像一則女性內心告 白,廣告體現出耐克廣告的真實特徵:溝通,而非刺激。這則廣告獲得巨大成功,耐克女性市場的銷售增長率快於男性市場。80年代後期女性市場上,耐克遠遜於 銳步的狀態,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廣告的精髓在於,用創意去打動人,而不是自我表白。耐克公司由一家簡陋的鞋業公司成長為行業霸主,由鮮為人知到今天名滿天下,耐克行銷傳播厥功甚偉。

    四、「協同矩陣」式管理

    耐克一直在大力擴張產品線,並增加了新的子品牌。耐克的主力商品原來以籃球鞋為主,後來又推出高爾夫運動用品系列,並以老虎伍茲為代言人,同時加強足球鞋的推廣,以迎合足球運動人口的增加。耐克先後併購了高級休閒鞋名牌COLEHAAN、曲棍球名牌BAUER、第一運動鞋名牌CONVERSE和滑溜板名牌HURLY,並放手讓各名牌獨自經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耐克在體育營銷方面的成績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對耐克營銷方面的質疑也從未停止過。有幾點意見耐克也不得 不認真考慮:一是隨著品牌的擴張,耐克品牌已不再「酷」了;二是耐克在營銷上動輒一擲千金的作風,暴露了營銷管理上的漏洞;三是耐克在新興市場上,營銷本 土化不夠,營銷效果不理想。

    作為一個股票公開上市的 公眾公司,增長是永遠的壓力,華爾街只關注你今後的增長來自哪裡。耐克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邁克·帕克(MarkParker)充滿自信:耐克現在正面臨 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具有將關於消費者的洞察力轉化為優勢產品的獨特能力,這正是耐克成為全球行業領袖的重要原因。

    帕克的自信源於耐克的營銷組織變革。耐克品牌總裁CharlieDenson宣佈耐克將進行營銷組織和 管理變革,以強化耐克品牌與新興市場核心產品以及消費者細分市場的聯繫。實施這一變革,使耐克從以品牌創新為支撐的產品驅動型商業模式,逐步轉變為以消費 者為中心的組織形式,通過對關鍵細分市場的全球品類管理,實現有效益的快速增長。CharlieDenson認為,這是一個消費者掌握權力的時代,任何一 個公司都必須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這種消費者為中心的模式已經開始發揮作用,比如在耐克的專賣店現已經有耐克+iPod的銷售組合,以滿足追求時尚的青年 消費者。

    耐克為此強化了四個地區運營中心,新設立了五個核心產品運營中心,四個地區運營中心是:美國、歐洲、亞 太、中東及非洲,五個核心產品運營中心是:跑步運動、足球、籃球、男士訓練、女士健康。這是一個矩陣式的管理,目標是把企業的資源向關鍵區域、核心產品集 中,去抓住企業最大的市場機會。與傳統的矩陣管理不同,關鍵是要實現跨地區、跨部門的協同。實際上,耐克公司已經有成功的經驗,正是採用這種協同矩陣的管 理方式,耐克公司組建了一支專門的隊伍,將公司足球用品市場的經營額從1994的4000萬美元擴大到今天的15億美元。CharlieDenson說: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更好地服務於運動員,更好地加深與消費者的聯繫,更好地擴大我們的市場份額,實現有效益的增長,增強我們的全球競爭力。比如中國的 籃球運動市場,就由亞太區運營中心和全球籃球運營中心協同開拓。

    在與生產夥伴的合作上,耐克也採取了如此的模式:耐克公司有一種「生產夥伴」的三層策略,即把合作者分 別按關係遠近區別對待,更有利於耐克公司主要產品的生產。首先是發達夥伴。它們管理營銷生產耐克公司最新和最昂貴的「代言產品」,能夠承擔較高的生產成 本。這些公司生產的產品數量較少,他們通常與耐克公司一起共同開發產品,並且在新技術方面進行共同的投資。其次是大規模的生產商。它們規模驚人每天生產萬 到萬件產品,而發達的夥伴則生產萬到萬件產品。他們一般生產特定類型的鞋比如籃球鞋,而且是縱向聯合的。耐克公司不與他們開發產品,因為每家公司可能要為 一個其他的買主進行生產,以便保住他們的規模。再次是發展中的合作夥伴。這些是最具吸引力的,因為他們的勞動力成本低廉,裝配地點分佈廣泛。這些公司都是 專門為耐克生產的,耐克公司有一個強大的「指導」計劃把他們發展成為更高水平的供應商。為了幫助發展中的資源和發達的夥伴,耐克公司努力把雙方連接起來。 發達的夥伴通過提供培訓把他們自己的一些勞動力密集的活動轉給這些單位來幫助發展中的合作夥伴。

    張瑞敏先生曾說過,他最想請教韋爾奇先生的問題是:如何把大公司變小?現在由張瑞敏先生親自主導,海爾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組織變革,與耐克的變革頗有相似之處,核心正是協同矩陣。也許正印證了一句老話:英雄所見略同。

    杜納·科耐普總結出兩個重要問題:第一,公司應該從顧客的角度來理解自己的品牌形象。如果消費者認為公 司的品牌和產品之間存在差異,那就說明公司管理層的品牌印象發生了偏差。第二,顧客印象中的公司品牌特徵必須不斷得到增強。這種工作每天都要做,不是一個 星期做一次,也不是在銷量下滑的時候再做。如果公司不能每次都讓顧客滿意,甚至超過他們的預期,那麼這個品牌永遠都不會成為一個著名的品牌,也不可能像可 口可樂、迪士尼、麥當勞那樣成為幾十年曆久不衰的品牌,儘管這些品牌也都有過起伏。其實,品牌就像一個人,其核心價值和信仰只有永遠保持不變,才可成就自 我。所謂的名牌必須「持續成功、創造力高和開拓性強,對大眾的生活形態造成重大的影響,同時可以成為其他企業學習的對象」。(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的鞋 業資訊中心,鞋世界導刊微博)

    從1995年開始,耐克公司每年拿出5000萬美元作為技術研發與產品開發費用,從生物力學、工程技 術、工業設計、化學、生理學等多個角度對產品進行研究。公司還設置了研究委員會和顧客委員會,聘請教練員、運動員、設備經營人、足病醫生和整型醫生等,共 同審核各種設計方案、材料,以求根據人體工程學改進運動鞋的設計。耐克公司也通過併購策略獲得一些新技術,如美國的泰特拉公司(Tetra),該公司專業 製造氣囊用材料,那些運用該技術的減振系列運動鞋為耐克公司在上個世紀80年代創造輝煌至關重要。

耐克有數百名研究人員,專門從事研究工作,其中許多人具有生物力學、實驗生理學、工程技術、工業設計學、化學和各種相關領域的博士後學位。公司還設立了研 究委員會和顧客委員會,其中有教練員、運動員、設備經營人員甚至足病醫生和整形大夫,他們定期與公司見面,審核各種設計方案、材料,從而提出客觀修改意 見。比較精細的活動如:對運動中的人體進行高速攝影分析、運動員踏車的情況分析、有計劃地讓300多名運動員進行耐克實驗,以及試驗和開發新型跑鞋和改進 原有跑鞋和材料。耐克用於產品研究、開發和試驗方面的費用每年都很可觀,為什麼普通鞋子與耐克鞋子存在本質區別,這就是根本原因。

    耐克公司的研發體系就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技術工作。或者說,是可以拿來標榜的商業噱頭。耐克公司研發始終保持一個原則,「我們在技術研發方面花了許多心力,因為不好的產品絕對無法引起人們投入感情」。創始人奈特說,「如果賣出去的都是不老實的商品,大家早晚都會曉得。」

    此外,耐克公司的產品風格各異,價格不同,用途也不一樣,吸引了各式各樣的消費者。所有的消費群體,不 管是普通運動熱愛者,還是專業的運動員,都有這樣一種認識:耐克公司提供的跑鞋品種是最全的。因此,這張極端的業務組合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也為耐克 公司在飛速發展的跑鞋行列中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

    最值得注意的是,對於耐克來說,產品的設計和開發不是迎合消費者,而是引導。因為消費者永遠不清楚,未來的鞋會有怎樣的功能,所以,不斷開發設計出新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

    二、毫不含糊的品牌性格

    「體育、表演、灑脫自由的運動員精神」是耐克追求的個性化的公司文化。這個具有鮮明特徵的公司文化——反傳統觀念的企業形象,是由公司創始人菲利普·耐特所創立。

    耐克成立之初,阿迪達斯在美國運動鞋市場無疑佔有統治地位。耐克公司的管理並不嚴謹,但是必須打破阿迪 達斯的強烈信念把整個隊伍團結在一起。公司的營銷人員說:「我們本能地就能判斷,什麼事是耐克公司要做的,什麼事是耐克公司不做的。」由於阿迪達斯屬於正 統派,耐克能夠非常重視認可那些對正統派深惡痛絕的運動員,如史蒂夫、普雷方汀對業餘運動員聯合會嗤之以鼻;「愛鬧彆扭」的伊蕾·納斯塔斯,則是網球界的 一位令人毛骨悚然的人物。這些反傳統的運動員經耐克資助後,使耐克公司充滿挑戰正統、進取活力的形象。

    優秀的品牌都會找到一種自然的象徵,讓品牌生長在另外一個物體上來演繹產品自身所無法表現的個性。奈特 認為,青少年模仿能力極強,對品牌極為敏感,明星人物的穿著經常會成為模仿的對象,因此只要設法讓最有魅力的運動員穿上耐克,就必定能吸引全國為數眾多的 人的模仿。最偉大的世界級得明星、大紅人喬丹出色地把握耐克公司的獨特精神氣質,即完美且充滿活力的工作作風。耐克通過贊助「第一飛人」,同時也成為千萬 喜愛運動者的偶像。

    美國《綜藝日報》編輯查理·庫尼斯認為:「耐克公司將品牌標識與經營業績聯繫在一起,取得了很大的成 功。這些業績不光表現在運動鞋上,還表現在其他許多方面,例如與運動巨星聯姻,塑造朝氣蓬勃的運動形象等。其實,每一家企業都應該問問自己,你的品牌承諾 帶給消費者的是怎樣的情感。」耐克在明星代言上可謂不遺餘力。「好的創意不是濫用明星,而是善用。不要讓明星成為產品的道具,而要成為品牌的精神化身和有 血有肉的代言人。這是世界品牌利用明星的常勝不衰之道。」耐克正是有效地利用了各種各樣的世界體育明星,才使它沒有被明星的光輝所淹沒,而是讓明星永遠照 耀著品牌。    


解讀中國運動鞋服品牌的「謀變」之路


此前的五年,中國運動鞋服 品牌藉著渠道規模的不斷擴張,各大體育賽事、運動娛樂化等營銷手段的推波助瀾,不斷刷新銷售記錄,實現了爆發似的增長。然而,在前景一片大好的情形之下, 我們不禁要問:當渠道規模的增長遇到天花板時,我們的出路在哪裡?這已經不是對遙遠未來的杞人之憂,而是日益亟需面臨的行業問題。

國內的一線市場被NIKE、adidas等國際大牌所盤踞,本土的運動品牌很難與之角逐,而聚集在二、三線市場。隨著去年NIKE、adidas打算調整渠道結構,進攻二、三線市場的信息一經傳出,立即就在資本市場引起連鎖反映,國內幾大上市運動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挫。這暴露出了什麼問題?本土運動品牌這幾年雖然在各大國際賽事上頻繁出鏡,銷售規模也水漲船高,但我們的品牌溢價能力還是增長緩慢,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跟國外的大牌相比,品牌管理依然是本土品牌最為薄弱的環節。避免同質化的競爭,首先就要在生產模式、品 牌定位、運動精神上下功夫。很多本土品牌在品牌定位上也採取了差異化的手段,但也很容易游離在休閒娛樂與體育之間,運動的概念並不純粹。隨著中國日益成為 體育強國,隨著中國品牌在各大國際賽事上的精彩表現,中國的運動品牌遲早會擠身世界一線運動品牌之列,路雖然長遠,但深層次的體育精神,永遠都將是運動品 牌的精髓所在。

拐點之下,中國運動品牌謀變

    2010年,對於大大小小的本土運動品牌而言,注定是一個多事之年。

    2010年年末,本土運動品牌領頭羊李寧公司因為受到2011年第二季度訂單金額下跌因素的影響,股價在2010年12月20日創紀錄地大跌近16%,市值一日蒸發約35億港幣。而且大跌之後,股價並沒有止住跌勢。資本市場真實地記錄了市場對本土運動品牌經營前景的擔憂。

    市場觀察人士普遍認為,訂單金額的同比減少只是一個導火索,市場做出劇烈反應是因為擔心本土運動品牌通過新開門店增厚業績的路徑碰到了「天花板」,以李寧公司為代表的本土運動品牌如果不改變多年一成不變的發展套路,將面臨困境。

    時間再往前回溯,2010年年中,市場傳出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遭到本土運動品牌圍攻,它們在中國 市場的銷售收入下滑,意欲調整渠道結構,進入二、三線市場,並且為了適應二、三線市場的消費水平,將推出低價鞋搶奪原本為本土運動品牌牢牢控制的市場。僅 僅是耐克推出低價鞋的消息就立即在資本市場引起連鎖反應。2010年7月6日,運動服飾類股票全線下跌:特步跌5.98%,李寧公司跌2.01%,安踏跌0.74%,中國動向跌2.92%,匹克跌2.92%,361度跌0.36%。

    除了訂貨量大幅下跌外,李寧公司還發佈了將在2011年整合分銷渠道的消息,將關閉一些業績不良的單一經營店舖,關店數量大約為500-600家。

    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伴隨著體育用品市場的井噴,以晉江品牌為代表的本土運動品牌實現了超常規發展。然而,2010年以李寧公司訂貨量下跌、關店整合為標誌,意味著整個行業進入了一個轉型期。

粗放與集約

    在人們的印象中,本土運動品牌的崛起跟大手筆的資源投入、塑造品牌的強烈渴望、山寨式模仿的本能是密不可分的,如草莽一般,大開大闔。中央電視台五頻道變成了晉江頻道,晉江企業爭相聘請明星代言,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的專賣店,構成了安踏、361度、特步、喬丹、匹克、鴻星爾克德爾惠、美克、喜得龍等眾多叫得出名字的或叫不出名字的運動品牌的發展路徑。

    但是,這樣的發展路徑到了一個臨界點。「北京奧運會之 後,中國體育市場形成了井噴之勢,市場擴容帶來的競爭升級、營銷升級將體育用品行業的競爭推向了極致。但從2009年到2010年,依靠鋪渠道、多開店帶 來水平式增長的模式遇到了瓶頸,到了一個臨界點。像李寧公司在全國的店面數已經達到了7000多家,體量是非常大的,管理有一定的難度,維持比較高的利潤 率也有難度。而提高品牌溢價能力實現垂直式增長,則還有一定的空間。」關鍵之道體育諮詢公司CEO張慶說。

    不僅是李寧公司,安踏、特步、喬丹、361度等品牌都感受到了市場的壓力。在品牌塑造上加大資源投入, 搶奪優質體育資源,在渠道上通過多開新店促使業績增長,這是本土運動品牌的主要發展動力。然而,由於房租大幅度上升,讓開新店賺錢的難度越來越大,李寧公 司CEO張志勇說:「運動用品零售市場面臨沉重的壓力。一方面,以前依靠大量開新店的增長模式已經難以持續;另一方面,運營終端零售門店的各項費用越來越 高,這使得李寧公司的經銷商對下一年度的增長前景越發謹慎。」為了幫助經銷商緩解成本上漲的壓力,李寧公司甚至表示將提高給予經銷商的折扣率。

    業內人士認為,「窮則思變」,原有的路徑走不下去時,只有尋找新的路徑。提高品牌的吸引力和提高品牌的 溢價能力是一個必然的選擇。耐克進入二、三線市場並推出低價鞋就能讓本土運動品牌風聲鶴唳,就是因為本土運動品牌雖然走過了塑造品牌的階段,但是與國際品 牌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當失去價格、渠道等優勢直面競爭時,本土運動品牌難免「心虛」。

    張慶認為行業內將出現一種新的競爭形態,就是從渠道上形成大賣場,像家電行業的國美、蘇寧那樣,比如鵬潤集團投資的國美銳動就是將諸多運動品牌整合到一起,通過專業化的渠道管理控制價格。

    「我支持分工,流通和製造要有所分別。未來這會成為一個方向,但是依然會有分化,畢竟運動服飾情感消費 的因素會多一些,體驗店必不可少。李寧公司曾經有發展出一個零售品牌的可能,1997年金融危機時,為了應對經銷商不拿貨,在分銷壓力大的情況,陳義紅一 度主導成立了12家子公司作為零售商,當時是有可能獨立成長為大渠道公司的,但是金融危機過後就被收編了。如果分拆開來發展到現在,至少不會輸給百麗。」

    但是,渠道發展的新趨勢僅僅是緩解、分流了壓力,如果繼續橫向擴張不現實的話,那就只有縱向提高品牌的吸引力和溢價能力了。

    專注與品牌提升 

    如何提高品牌的溢價能力?

    事實上,本土運動品牌承受的壓力不僅僅來自於耐克、阿迪達斯這樣的國際品牌。

因為品牌同質化嚴重,且大都定位於運動休閒,本土運動品牌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的事實:主打運動休閒的凡客誠品憑藉「凡客體」病毒式營銷、低廉的價格與便利的渠道,實現了瘋狂增長;而全球服飾零售巨頭優衣庫也以低廉的價格、簡約清爽的風尚不斷侵蝕運動消費市場。

    「本土體育用品行業以往掛體育的『羊頭』賣休閒的『狗肉』,現在已經行不通了。」張慶說。以往體育用品企業都是掛體育的外殼,實際上是賣休閒。但是繼續發展下去,則需要更為專業的劃分,需要挖掘體育精神,真正強調體育的內涵,強調運動品牌本身。

    2010年6月的最後一天,李寧公司突然宣佈要改變品牌標誌及口號:「L」拼音標誌變成「人」字標誌, 「一切皆有可能」為更具國際化的「MakeTheChange」取代。李寧公司換標,在中國內地的營業額終於超過阿迪達斯,成為僅次於耐克的第二大運動品 牌。事實上,這是李寧公司聚焦自己品牌內涵的一次巨大努力。

    不僅僅是第一梯隊的李寧公司,很多本土運動品牌在經過了造牌運動的喧囂之後,都開始冷靜思考品牌發展的方向,思考自己的未來之路。

    2010年,喬丹推出了自己新的品牌主張:「跨越•新生,BeyondYourself。」2002年喬丹的年產值僅為1.2億元,到2010年銷售額有望突破30億元。但是面對市場變化,喬丹也不得不變。

    「在我們包括運動員在內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極限,它可能是你的榜樣、你的對手,甚至它就是你自己。 當我們面對這個極限的時候,我們敢於挑戰並超越它!而每一次超越,都要突破一個難以想像的極限;每一次新生,都要經歷一段不為人知的黑暗;在涅槃之後,我 們將迎來新我!此所謂『跨越•新生,BeyondYourself'。」喬丹總經理倪振年說。在任何一個趨於成熟的行業,要麼向上提高品牌價值殺入第一梯 隊,要麼向下在細分市場上做小的長尾。和那些至今仍迷信體育資源、狂打廣告、狂開店的競爭對手相比,靜悄悄地在第二梯隊待了幾年專注於籃球領域的喬丹,它 在發起新的攻勢之前,首先請來了專業的市場調查公司,瞭解新一代體育用品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消費模式,其次是與品牌創意機構合作,梳理品牌定位和價值主 張。

    「喬丹重新調整了自己的發展定位,下一步將重點建立綜合性專業運動品牌屬性,樹立品牌的個性形象風格,為品牌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加強與年輕消費者溝通,助力品牌年輕化。」倪振年說。

    現在就是一個分水嶺,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到了做出決策的時候了。張慶認為,現在的一些體育用品品牌缺少前瞻性的戰略眼光,為原有的思路所禁錮,在分析訂貨量下降、增長率下降時,簡單地將原因歸結為開店數量不夠多、體育資源不豐富,依然是粗放型增長方式。

    「以後運動服飾的運動屬性要加強,針對產品線強化品牌定位,品牌策劃要鮮明。」在張慶看來,一些本土運 動品牌,如匹克、特步在發展思路上是有問題的,以匹克的體量、能力,應該花更多的精力重塑品牌。「晉江出品牌,其過程卻比較草莽,通常是資源導向型,有投 機性,通過大量的資源投入,迅速地把品牌打造出來,這個時候甚至產品名稱都能成為一個品牌,但是過了這個階段,就要進行梳理,要切實瞭解自己的目標消費人 群、自己的品牌主張、自己的品牌精神內核,對自己的品牌清晰地進行定義,然後通過大量的市場行為來強化。

    從代工到塑造品牌,是以晉江係為代表的本土運動品牌的一次華麗轉身,這讓本土運動品牌經過多年積累有了叫板國際運動品牌的資本,但是本土運動品牌卻又被逼到一個無法迴旋的境地,要再來一次華麗轉身,然而有了幾十億規模的本土運動品牌又將如何轉身呢?

    倪振年認為,國際運動品牌經過多年的積累,無論是運營技巧還是搶佔的營銷資源都要優於國內企業,在現有 的條件下,國內企業要縮小與國際品牌的差距,只能下苦工夫,做更多的創新,包括產品創新、營銷理念創新、營銷工具創新、銷售服務創新等。「對於喬丹而言, 我們要更加積極地看待並主動應對市場轉型,廣州亞運會前的品牌重塑便是一個積極的方式。喬丹將繼續順應行業發展的要求,穩步推進和發展,立足二、三線市 場,積極進軍一線市場。」

    而在業內觀察人士宋十三看來,競爭升級了,企業就必須在系統和諸多細節上下工夫。經過了粗放式狂野發展 的晉江運動品牌應該走上精細化的發展道路。目前,晉江很多企業看似擁有一個比較不錯的品牌,但這些品牌沒有經過摔打,抗風險能力比較差。這些企業不是建立 在品牌發展的基礎上的,而是依靠大規模的營銷投入,過於依賴終端及推廣,只是借助營銷勢頭實現了大規模銷售而已。

    宋十三說:「目前晉江還沒有很強大的品牌,大多數處在二、三線,安踏、匹克、喬丹等有冒頭的趨勢,但是感覺還是弱了些。如果能通過品牌兼併的方式實現跨越式發展,並且從晉江走出去,或者實現城市形象升級和企業管理創新,才可以說是真正進入了品牌時代。」

    張慶說:「我覺得做企業要像一個人一樣思考。稻盛和夫說,自信於自己。要知道自己的足夠與不足夠,與國 外品牌相比本土運動品牌確實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因為根植於中國這樣一個大市場,而且中國正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發展,那麼將來一定會在民族品牌中產生一個 國際性的大品牌,所以不管過去如何,那只是艱難發展的過程,我們要在未來自信於自己。」

    大浪淘沙,下一波浪潮會淘汰誰,又會成就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46

「喬丹」的晉江兄弟們

http://www.infzm.com/content/71847

儘管「飛人」邁克爾·喬丹訴喬丹體育侵權一案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但喬丹體育的家鄉——福建省晉江市卻風平浪靜一切如常。

「不知道,也不關心。」2012年2月26日,位於晉江華林路的青華鞋服商品市場一家運動鞋商貿公司的店舖裡,二十出頭的賴虹瑜一邊玩著手裡的蘋果手機一邊對記者搖頭。

賴虹瑜是一名導購,每天,她守著一張茶桌等候膚色各異的採購員上門談生意。採購員們大都來自伊朗、哥倫比亞、尼泊爾、俄羅斯和東南亞,就住在旁邊歐式的五星級酒店。他們穿梭於華林街兩千多家店舖間,喜歡挑選「阿迪達斯」、「耐克」或「銳步」鞋。

與這些國外品牌仿冒品形成對比的,是晉江龐雜的本土品牌,在國內知名的有安踏、特步、361度、喬丹、匹克、鴻星爾克、德爾惠、康踏、貴人鳥、柒牌、利郎、金萊克等,這些品牌習慣在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搞廣告轟炸,以至於有人戲稱CCTV-5為「晉江頻道」。

而隨著在廣告中突出自己是「民族品牌」的「喬丹」日前陷入侵權風波,傍名人的品牌開始進入人們視野。除了「喬丹」外,晉江還有「姚明」「易建聯」「科比」等品牌。

晉江緣何能成為一個「體育用品王國」?「喬丹」的這些兄弟品牌們又是如何崛起的?

「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很買賬」

晉江——一個常住人口只有160多萬的縣級市,2011年GDP(國內生產總值)卻高達1070億元,人均GDP超過6.6萬元,令人矚目。其支柱產業即運動休閒鞋和服裝——僅陳埭鎮此類企業就有三千多家,一度年產運動鞋5億多雙,佔全國運動鞋產量的一半。

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的性格甚至賭性是晉江商業文化的發端。一旦有人成功,就有無數人扎推。晉江人對「搭便車」式的品牌策略從來樂此不疲。安踏「成功」之後,晉江及泉州便湧現出康踏、貝踏、銳踏、耐踏、質踏、新踏、穩踏、建踏、國踏、宇踏等品牌。

叫某克(隨「耐克」)、某迪(隨「阿迪達斯」)、某步(隨「銳步」)跟風國際品牌者也不少,實際上「匹克」就有搭「奧林匹克」便車之嫌,361度早 期的名字叫「別克」,與通用汽車旗下的汽車品牌「別克」相同,而耐迪龍(Naidilong)、艾迪耐斯(ADDNICE)和阿迪王(Adivon)等通 過打擦邊球,現在也有了一定知名度。

晉江品牌喜歡傍名人。與引來訴訟的「喬丹」情況類似,在晉江,也有不止一家企業註冊「科比體育」、「姚明」、「易建聯」等品牌。有意思的是,對於晉江品牌為何只傍籃球明星而不是足球或羽毛球明星,當地人的解釋是因為晉江人喜歡打籃球,村村都有籃球場。

品牌名之外,商標Logo領域的取巧、搭便車和山寨現象更隨處可見。

晉江企業打品牌有「三板斧」,第一板斧就是上述起名仿標;第二板斧則是請明星代言。最早請明星代言的體育品牌是安踏。1999年安踏以80萬元的 「天價」請孔令輝代言,第二年孔獲奧運會冠軍,安踏市場佔有率迅速攀升至13.4%。從此,晉江企業紛紛重金邀明星代言,比如美克請伏明霞、金萊克請王 楠;娛樂明星也被體育品牌追捧,利郎請陳道明、飛克請黎明,貴人鳥簽下劉德華等。

最熱鬧的是每年的春夏和秋冬訂貨會,各家企業屆時邀請明星前來為自己演出助興,誰請的明星多、名頭響,誰就在代理商那裡「有面子」。彼時的晉江儼然成了遍地是明星的影視城,明星們在不同企業間串場走穴之爭,還曾引發場面失控。

請明星代言也有風險。與鴻星爾克分家後,鴻星沃登卡曾請陳冠希代言,特步則請了Twins組合代言。「豔照門」事發後,只得倉促解約。

請不起大牌明星時,也有一些取巧省錢之計。比如簽下一些不知名的球員或過氣球星,打上國際巨星的標籤;或者乾脆通過服裝、頭巾、擊球姿勢和慶祝動作等「山寨」一下納達爾、詹姆斯等明星,一切都惟妙惟肖,就是不給臉部特寫。

鏈接

喬丹訴「喬丹」


2012年2月23日凌晨,前NBA球星邁克爾·喬丹通過媒體宣佈,已向中國某法院起訴喬丹體育涉嫌侵犯其姓名權。步入中年的飛人喬丹在視頻中說,「看到這家公司利用我的名字來做生意我感到很失望,他們使用了23這個號碼,而且還想使用我孩子的名字。」

喬丹對喬丹體育的六項訴訟請求包括:要求法院確立喬丹體育停止侵權行為;澄清該公司品牌和喬丹本人之間不存在任何關聯;提出了上千萬元人民幣的精神損害賠償。

此前,喬丹體育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IPO申請,並已順利過會。2月26日晚,喬丹體育對上述訴訟回應稱,還未收到任何法院的應訴通知,喬丹體育沒有蓄意使用Michael Jordan的姓名,喬丹體育的企業名稱享有商號權,對「喬丹」等註冊商標享有專用權,受法律保護。

喬丹體育的招股書極力撇清喬丹體育與飛人喬丹所註冊商標的關係,稱其文字商標系「喬丹」的中文字樣或「Qiaodan」拼音字樣,均與耐克公司在中國註冊 的「MICHAEL JORDAN」商標差異較大,「各自具有獨立性,不可能在消費者中造成混淆,亦不存在侵權問題。」

(南方週末記者馮禹丁整理)
某品牌曾做過的一則廣告上,全球幾大斯諾克高手全齊,就差丁俊暉一人。該創意的狡黠在於,作者深知外國球手不會專門來找麻煩,而獨缺「小暉」卻可以觸發觀眾的好奇,既安全又有效。

晉江品牌的第三板斧,即是不惜血本拿錢砸廣告。2006年世界盃期間,CCTV-5每4個廣告中就有一個是晉江品牌。「晉江人賺10塊錢,敢拿出六七塊錢來打廣告。」廈門源信創亞品牌管理公司副總經理、晉江人陳代山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不過,這類廣告大多由企業自己或小廣告公司操刀策劃,多數格調不高。比如讓廣告中的主角在莊重的博物館裡自顧跳舞,穿著跑鞋去追狗、追飛機,在街頭掀抬美女的座駕然後說「有什麼不可以」。

「不要看不起這類廣告,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對品牌沒有什麼概念,真的很買它們的賬。」陳代山說,「你要弄得太有創意他們反而看不懂。」

「有錢大家賺,你能我也能」

泉州市永高體育用品公司營銷副總裁陸遙將晉江商人的特性總結為,「有錢大家賺;你能我也能;先讓事情發生」,他認為正是這三條哲學造就了晉江品牌的獨特群像。

晉江的第一雙運動鞋是1980年代初在晉江陳埭鎮洋埭村的一間家庭作坊裡做出。隨後,外貿公司的職員接下外單交給當地鞋廠生產,代工業由此發展起來。

1990年代末期,安踏在丁志忠的帶領下開始探索獨立品牌之路。此舉相當不易,因為當時做代工旱澇保收衣食無憂,而自有品牌要從零開始。丁志忠在現在的晉江富豪圈裡,仍是「大哥」級的人物,雖然他只有40歲出頭。

安踏於2007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之後,特步和361度也先後在香港主板上市。他們在2010年的營收分別為74億元、45億元和43億元,是晉江前三大體育用品品牌。

以營收計,「喬丹」屬於從二線向一線品牌邁進的晉江品牌。

「喬丹」的發家過程中,早年比較低調,很少花錢做推廣,直到近兩年才開始為了上市而打廣告,力推「民族品牌」。2011年上半年,喬丹半年銷售額已做到超過17億元,利潤近3.5億元。

根據喬丹體育的招股說明書,其創始人丁國雄自1980年代初開始在北京開設個體店舖經銷運動鞋。1985年起,丁國雄開始經營運動鞋批發,並積累了原始資本。1984年,丁國雄與其父丁老歲注資13.6萬元,成立喬丹體育前身,掛靠村委會。

據為多家晉江體育品牌企業擔任財務顧問的德潤投資諮詢公司董事長劉康俊介紹,「喬丹」這個公司名當初是喬丹體育的董事、在招股書中佔有3%股份 (1350萬股)的謝長志的主意。謝是東北人,在晉江打拚二十多年,曾做中俄邊貿生意受騙而欠下巨額債務,而後一一還清,後來他加入了喬丹體育任副總經 理。

陸遙認為,即使飛人喬丹此次起訴很可能會延緩喬丹體育的上市步伐,但其上市信心十足,「也就是賠一筆錢的事兒,喬丹體育賠得起」。

為了活著而上市的後來者

上市對於喬丹來說是錦上添花,但對於眾多還未上市的晉江中小品牌而言,眼下卻是雪中之炭。2008年金融危機後,成本瘋漲、人民幣匯率升值導致了二三線品牌的潰敗,資本運作提上議事日程。

劉康俊介紹,大部分晉江中小企業處於資不抵債的境地,多靠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支撐運營,銀行一斷貸企業就舉步維艱,據他所知像科比體育和富士來鞋業近期均遭斷貸。

競爭越來越激烈,成本越來越高,不少大品牌已開始將產能向內地省市遷移,營銷中心或總部則搬到廈門、上海等地。比如安踏將部分產能遷往安徽阜陽,貴人鳥在安徽蕪湖設廠,七匹狼和百麗在安徽宿州建廠等。「內地免費給它們提供土地,還減免所得稅,當地勞動力又便宜。」他說。

而中小品牌無力遷移投建新產能,生存越來越難,它們之中有的寄望於先上市融資「緩一緩」,有的則已放棄實業,炒房炒礦。

成本壓力下的窘境集中體現於招工環節。晉江近年常鬧民工荒,每年正月已經過完,一些工廠還未開工,因為工人還在估選哪家給的薪資福利更高。財力雄厚者實行保底工資制,或先行付錢一次性買斷工人半年或一年的工期,當地人稱之為「買工」。中小品牌根本無力與之競爭。

於是,對於後者,謀求上市是紓緩困境的權宜之計。

晉江目前在全球的上市企業已超過40家,數量之巨在全國縣級市中僅次於江蘇省江陰市。其中有的企業通過上市獲得轉機,比如鴻星爾克,但也有很多企業 上市之後並未擴大知名度扭轉業績頹勢,比如2007年在新加坡上市的「野力」牌運動鞋服生產商中國體育國際有限公司,2009年在加拿大上市的猛士達鞋 業,2009年5月在韓國交易所上市的鴻星沃登卡(Worldcape)等。

「很多中小企業純是為了資本運作而上市,與掮客合作,到海外買殼上市,撈一筆就走,退市時又把殼賣回給掮客。」陳代山說。

為了達成上市目標,一些在草莽時代成功打了擦邊球的品牌也不得不改頭換面。比如2004年成立的艾迪耐斯2009年7月在馬來西亞上市,上市之前,品牌更名為德意志高峰(GERTOP),公司更名為星泉國際。

還有的企業上市不成「上不去下不來」,折騰幾番反而元氣大傷。比如科比體育(KOBE,前身是超拔體育),為了赴美上市,2008年就以恆峰之名在場外交易市場(OTCBB)掛牌,卻一直未能轉板。

還有一家請過周杰倫代言的晉江品牌在申報上市期間,因為做假賬而被港交所查處並追責。

有的晉江企業則在上市時虛報業績,但不敢過分,譬如「安踏利潤率是18%,我們做到15%就可以了」,因為一旦上市不成,就必須按照虛報的業績納稅,這會令業績雪上加霜。

「晉江的運動品牌現在做得很辛苦,越來越難做。」二十多年來,劉康俊見證了晉江品牌的城頭變幻、集體崛起和眼下的艱難時世,對各位「大佬」的創業奮鬥之路也如數家珍。在他看來,時勢造英雄,晉江第一代創業者們有闖勁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多初高中畢業),他們野蠻生長並打下一片天地。這一代退休之後,「新一代的競爭還是得按規則出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69

晉江系野蠻生長:中國喬丹和他的晉江兄弟們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19/4MNDE4XzQxMDU4Mw.html

兩個喬丹的官司仍懸在半空中。記者走訪發現,不願接受媒體訪問的喬丹體育在零售市場悄悄發力,正試圖通過大幅的折扣籠絡消費者。

3月16日,非週末時段的通州藍島大廈顧客並不多,在運動品牌林立的四層,喬丹體育專賣店醒目的折扣標誌顯得格外突出,即使是剛剛上市的新款,喬丹體育也掛出了8折的價簽。而消費者顯然對折扣的抵抗力並不高,記者觀察到,一位女顧客在十分鐘之內買下了試穿的褲子。當記者問起喬丹體育和「飛人」喬丹的關係時,導購表示,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並申明喬丹是在國內註冊的品牌,談及喬丹體育捲入官司對銷量的影響,導購表示,「官司是官司,我們的產品質量沒有問題。」

自從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喬丹體育與「飛人」喬丹雙方的嘴仗便暫時偃旗息鼓。上週五,喬丹體育公關部負責人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3月初喬丹體育收到上海二中院的應訴通知,目前正在積極準備應訴,不過這位負責人卻不願意談論有關官司的任何細節,「律師給的建議是,在官司告一段落前不要接受媒體任何方面的採訪。」

這場官司會給喬丹體育帶來怎樣的影響?有報導稱,喬丹體育可能面臨數千萬元的索賠。更多法律界人士則認為,雙方和解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從法律角度看,喬丹體育的行為似乎並不構成姓名權侵權,最多是有「傍名人、搭便車」之嫌,僅能認為是一種不具商業道德的行為。

無論如何,在A股上市前捲入商標官司,對喬丹體育的品牌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起碼像SOHO中國CEO張欣那樣認為「喬丹運動服是喬丹的,就像李寧那樣」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少。

從一個日用品廠成長為一個年銷售額近30億元的准上市公司,喬丹體育的發家得益於晉江獨特的商業模式,在晉江這個福建南部人口不超過200萬的縣級市,云集了安踏、特步等眾多體育用品上市公司和准上市公司。事實上,除了李寧外,國內消費者叫得出名字的國產體育品牌幾乎全部出自福建泉州晉江, 這些靠山寨發家、高舉農村包圍城市的運動鞋商被冠以「晉江系」的稱號。

喬丹體育的上市只是「晉江系」資本運作的一個縮影,在喬丹體育之前,包括安踏、特步、361 在內的運動品牌早已拉開轟轟烈烈的上市運動,這也造就了一個縣級市擁有近四十家上市公司的獨特風景。在這片被社會學家費孝通稱為「晉江模式」的土地上,由農民蛻變而來的民營企業大軍正華麗轉身為資本弄潮兒。晨報記者 陳瓊

「晉江系」野蠻生長

「這些中國品牌聽起來可能不太熟悉,甚至有點古怪。但現實是,小魚開始吃大魚了」

「中國本土消費品牌的崛起挑戰著名外國品牌,已成為中國工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趨勢。」英國《金融時報》曾經這樣描述以「晉江系」為代表的中國本土鞋服品牌,「這些中國品牌聽起來可能不太熟悉,甚至有點古怪。但現實是自然規律顛倒過來了,小魚開始吃大魚了。」

締造這個奇蹟的正是一群信奉「愛拼才會贏」的閩商,他們在完成從家庭作坊到上市公司的華麗轉身後,搭上資本快車讓「晉江系」迅速做大做強,除了「李寧」外,中國十大體育鞋服品牌基本在晉江生產。「他們普遍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是都很能吃苦」,一位在業內待了十年的劉書通(化名)對北京晨報記者這樣描述這些身價不菲的「晉江系」。

上市軍團

「在二三線市場,晉江系給耐克、阿迪達斯帶來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

「晉江系」的崛起與耐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上世紀70年代末,耐克在晉江陳埭鎮設立了為其做來料加工的鞋廠。「很多現在的鞋廠老闆當時都在耐克工廠裡打工」,劉書通告訴記者,而當耐克將工廠搬出陳埭鎮後,一批製鞋技術工人則留下來,隨後鞋企在晉江遍地開花。

最初這些鞋廠統一走的是OEM的路線,也就是代工生產。依託僑鄉的優勢,這些企業源源不斷地獲得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這也成了許多知名品牌完成原始積累的唯一途徑,「當時給國外加工一雙鞋能賺10元到15元」。

轉折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大批代工企業成功地由OEM商轉型為自主品牌企業,再通過偶像代言、廣告轟炸、體育賽事贊助、專賣店經營等途徑,這些家庭作坊搖身變成中國人都熟知的品牌。

最初創立自有品牌的是安踏,流傳最為廣泛的版本是安踏董事長丁志忠的創業故事。1987年,年僅17歲的丁志忠從父親手裡接過1萬元錢以及600雙從晉江陳埭鎮各個製鞋作坊裡買來的鞋,北上北京開始做賣鞋的生意。5年後,丁志忠回到晉江,與父兄共同創立了「安踏」品牌。如今,安踏成為李寧在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丁志忠則成為身家過百億的「70後」。

在劉書通看來,野蠻生長的「晉江系」生命力極其旺盛,這些企業在體育明星代言、產品開發、體育賽事贊助、專賣店經營、興建工業園區等方面保持著驚人一致的步調,「只要有一家做了,大家都群起效仿」。

而如今,上市也是「一窩蜂」。目前晉江32家上市公司中鞋企達12家,包括耳熟能詳的安踏、特步、匹克等,上市募集的大量資金給了這些企業雄厚的資本實力作支撐,繼而繼續維持這些品牌在終端渠道的擴張、廣告投入、賽事贊助等巨額投入,也給了本土運動品牌抗衡國際品牌的底氣,近年來,在二三線市場,「晉江系」給耐克、阿迪達斯為首的第一軍團帶來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而曾經的「本土一哥」李寧儘管還保持著營業額的優勢,但是在淨利潤上,已經被安踏趕超了。

造牌運動

「自2004年以來,晉江鞋企僅在央視和地方衛視的廣告投入便超過65億元」

「晉江系」運動品牌最初是靠模仿起家的,「只要有哪雙鞋在市場上暢銷,要不了幾天,這款鞋就會出現在晉江老闆的辦公桌上。」在劉書通的印象中,耐克曾經引以為傲的氣墊鞋,沒過多久就成為「晉江系」運動品牌的強力主推款。

事實上,本土運動品牌的起家都逃脫不了模仿甚至山寨的路數。361 的前身是別克(福建)鞋業有限公司,因為與汽車「別克」品牌撞車,被工商部門要求更換品牌和公司名稱。在晉江,「克」字輩的不在少數,還有匹克、美克、鴻星爾克,這些都被認為有搭乘「耐克」快車的嫌疑。而現在如日中天的安踏、特步,其品牌標誌也被指是Brooks、Reebok等國外運動品牌的「翻版」。

即使是廣告創意和口號,也充滿著濃重的模仿痕跡。IT公司技術經理李愛琪是個籃球迷,家裡的電視總是定格在央視體育頻道,在他看來,國產體育品牌廣告驚人的雷同,「這些廣告都是凌空射門、強力扣籃之類的鏡頭,再配上大呼小叫的廣告語,看著都像一個廣告公司做的。」

但是這種廣告轟炸卻給「晉江系」帶來財富的迅猛增長,憑藉「體育明星+廣告轟炸」的方式,「晉江系」從2000年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造牌」運動,那時候大部分晉江的運動品牌模仿了這一「造牌」方式,紛紛聘請明星代言、贊助重大體育賽事、砸重金在央視投放廣告,CCTV5因此被戲稱為「晉江頻道」。李愛琪對「造牌」運動記憶猶新,「一打開電視,這些廣告便無孔不入」。據晉江市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04年以來,晉江鞋企僅在央視和地方衛視的廣告投入便超過65億元。

如今,「晉江系」的廣告轟炸依舊,分化卻開始出現,有的品牌廣告開始強調品牌的核心價值和精神訴求,表述方式也變得柔和起來。而產品上,對國際品牌的盲目追隨則演變成對研發的狂熱追捧,大規模地提高研發設計費用,成了每個晉江運動品牌企業上市融資後的一件大事,目前晉江製鞋業掌控了鞋業生產2000多種核心技術、擁有189項專利。

搬離晉江

「晉江已經滿足不了他們的野心,安踏、特步、361 、匹克等都已將大本營搬到了廈門」

「這裡創業的氣氛是如此濃厚,以至於不做點生意就覺得少了什麼似的。」晉江人紀明是當地一家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當他從北京唸完大學再回家鄉時,馬上被眼前濃厚的創業氣氛震懾住了。

不同於耐克、阿迪達斯和李寧將產品製造和零售分銷業務外包的「輕資產模式」,「晉江系」所有的企業都是研發、生產、銷售垂直一體化的商業模式。在劉書通看來,垂直整合模式能較好地把控中間環節成本。

垂直一體化的商業模式也造就了晉江完整的產業集群優勢,這些鞋服企業已基本實現足不出戶就能完成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部流程。數據顯示,2010年,晉江擁有規模以上鞋企378家,全市已形成了鞋機、鞋材、皮革、鞋業化工、鞋成品等一條龍生產協作群體。其中,僅鞋業重鎮陳埭就已吸引了600多家國內外鞋材鞋機企業入駐,年交易額超200億元。

儘管擁有產業集群的優勢,但晉江已經滿足不了這些運動品牌企業的野心,遷徙已是必然。更多的上市鞋服企業都把總部從晉江搬到了風景優美、更具國際化大都市氣息的廈門,劉書通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近幾年,安踏、特步、361 、匹克等品牌都已將各自的大本營搬到了廈門。」同時,生產線則被遷到勞動力成本更為低廉的中西部城市,在時代浪潮的裹挾下,「晉江系」開始逐步搬離自己的大本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26

大風大浪後 Steve Cohen證明了為何他是“對沖基金界的喬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81

666

知名對沖基金SAC創始人史蒂文·科恩(Steven A. Cohen)被稱為“對沖基金界的喬丹”。在因內幕交易指控被迫關閉SAC之後,科恩全新打造的家族式管理公司Point72 Asset Management在2014年同樣收益頗豐。

今年4月以100億美元啟航的Point72總收益達到了25-30億美元。雖然這部分收益未剔除運營成本,但是短短8個月內就有如此強勁的表現還是證明科恩寶刀未老。要知道,過去一年對沖基金的平均收益僅有4%!

Point72目前僅打理科恩的家族資金,主要投資美股,交易方式則包括做多和做空。彭博的億萬富豪指數估計,科恩的個人身家約110億美元。去年11月,科恩領導的SAC對證券欺詐罪行供認不諱,為了結內幕交易的指控,同意支付創紀錄的18億美元罰款。

科恩是美國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他創立了SAC資本顧問公司(SAC Capital dvisors),這是世界上最賺錢的對沖基金之一,凈資本額預計高達110億美元。SAC的管理費用在華爾街也是首屈一指的。多數基金收取的管理費比例通常在1%—2%左右,而盈利提成為15%—20%左右;但SAC所收取的管理費比例高達3%,而盈利提成更是達到驚人的50%。

科恩從不註重他人的感受,他對人粗暴無禮是業內皆知的。他的原則就是:唯有金錢說了算,其他的都滾開。想必你也猜得到,科恩也從來不是一個多愁善感、情感豐富的人。相反,如果某個交易員不小心搞錯了科恩下發的交易指令當中的某個數字……無需廢話,他可以默默收拾東西回家了。

科恩為人異常低調,從不在公眾場合公開政治傾向,連SAC的職員們都不清楚自己的老板究竟支持民主黨還是共和黨。老婆也是個宅女。兩人生活異常規律,基本是圍繞晚餐進行的:每晚六點準時開飯。夫妻二人的照片很難出現在公眾媒體上,因為科恩將會把所有關於他的照片版權買下來。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267

瑞士央行行長喬丹:必須出其不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92

瑞士央行周四意外放棄歐元對瑞郎1.20下限,引發匯市及股市出現大幅波動。行長喬丹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鑒於全球市場的發展,維持歐元/瑞郎下限不再有意義。

瑞士央行周四取消歐元對瑞郎匯率下限,並宣布將3個月期Libor目標區間下調到-1.25%至-0.25%;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75%。外匯市場和股市均出現劇烈波動,歐元對瑞郎暴跌30%,瑞士股市SMI一度重挫超13%。

瑞士央行行長喬丹在新聞發布會上首先表示,鑒於金融市場的情況,維持歐元瑞郎下限已經沒有意義,目前是放棄瑞郎對瑞郎下限的理想時機。盡管這對於市場可能是一個意外消息,但是央行"必須出其不意"。短期的痛苦將帶來長期的受益。市場今天的反應有些過度了。

在有關通脹和瑞郎預期上,喬丹強調瑞士通脹前景低迷,但是沒有通縮的風險。央行致力於維護物價穩定。瑞郎當前依然被高估,因此預計將從目前水平貶值。如果有必要,央行會繼續活躍於匯市,以影響貨幣環境。如果通脹加速增長,將收緊貨幣政策。

對於今天的決定,喬丹表示這是瑞士央行獨立做出的利率決定。但是他拒絕就是否與其他央行的溝通以及瑞士央行在外匯市場上的交易活動做出置評。

瑞銀策略師Siegenthaler對此表示,今天瑞士央行的決定將對央行信用造成巨大影響。許多瑞士國內企業一直相信央行將維持1.20的下線水平,尤其是在去年12月瑞士央行剛剛表態“無限量”捍衛1.20的背景之下。

Swatch CEO則表示,“已經說不出話來。今天瑞士央行的行動對出口產業和旅遊業而言是一個海嘯,最後將波及整個國家。”Swatch 股價周四暴跌16%。

全球第一大高檔巧克力瑞士蓮公司回應稱正試圖通過增加產量來緩和挑戰。瑞士奢侈品公司歷峰集團股價一度大跌15%。該集團旗下公司包括卡地亞、江詩丹頓、積家、萬寶龍、登喜路等。

lifen

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稱,在瑞士央行做出取消歐元/瑞郎匯率下限的驚人決定之前,瑞郎空頭頭寸的規模達到18個月來最高水平,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數據顯示,瑞郎/美元空頭頭寸規模創2013年中以來最高紀錄。

彭博調查顯示,沒有任何分析師預測到瑞央行將廢除這一限制。

空倉如此之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釋,為何在瑞央行作出取消匯率下限這一完全出乎市場預料決定後瑞郎暴漲,空頭被迫認輸,為減少損失不計代價地回補,加劇了其他貨幣對瑞郎的賣壓形成惡性循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52

一把火燒出三百億神祕鞋王 沒有他 就沒有喬丹鞋

2015-04-06  TCW     

當籃球大帝麥可.喬丹「刷!」地一聲單手扣籃,腳上那雙閃亮的喬丹鞋在讚歎聲中引爆全場掌聲。

你可能不知道,這雙喬丹鞋不是來自美國,而是在雲林斗六鄉下一家舊廠房生產;老闆神祕低調,四十多年來不曾接受媒體採訪,《今周刊》循線來到這家鞋廠,揭開喬丹鞋背後的祕密……。

撰文‧劉俞青 研究員.張佳婷五、六年級生的成長過程中,幾乎每個人都有一段屬於「喬丹(Air Jordan︶鞋」的記憶,有人拚了命地存錢,要買一雙夢寐以求的喬丹鞋,或者在一片豔羨的眼光中,穿著喬丹鞋騰空躍起灌籃的身影;彷彿只要穿上那一雙「神鞋」,自己就瞬間成為籃球大帝麥可.喬丹一樣,有如神助。

那一雙得來不易的喬丹鞋,曾經讓多少慘綠少年,點燃眼神的光亮。

堅持細節

雲林斗六鄉間 藏身最佳盟友但你可能不知道,這雙喬丹鞋並非來自美國,從一九八四年喬丹鞋問世,歷經最輝煌瘋狂的第一代到第十二代,都是在台灣雲林斗六的鄉下這家毫不起眼的舊廠房中生產。

這雙喬丹鞋也點燃了這家鄉間工廠的未來;四十四年來,靠著不斷的努力,這家小鞋廠最早從兩百萬元創業,到如今創造出年營收四六○億元、市值一千億元的成績,比起長榮、英業達等公司還要大,備受資本市場肯定。而負責人王秋雄身價更是水漲船高,個人身價超過三百億元,若計入家族財富,更高達六百億元,名列台灣富豪排行榜第二十一名。

鞋王、富豪、千億元市值,種種條件都足以成為鎂光燈焦點,但是王秋雄本人卻從不接受媒體採訪,保持一貫神祕,更增添外界對他的好奇。

︽今周刊︾採訪團隊循線來到這家低調的喬丹鞋製造基地——豐泰企業,三月十九日傍晚時分,氣溫飆破三十度,雲林斗六像夏天一樣燥熱,只見一輛輛車子駛入豐泰企業的營運總部,搖下車窗,揮揮手向我們微笑致意的,正是豐泰的監察人呂有勝。

原來,三月二十日豐泰將召開董事會,只是為什麼前一天,所有董監事已經陸續到來?因為根據豐泰的慣例,董事會召開前一天,董事長王秋雄都會先舉行會前會,提前就明天所有的議事章程,與所有董監事溝通;而隔天正式的董事會,則是從早上九點鐘一路開到下午五、六點,巨細靡遺討論整整一天,甚至於一年之中,還有兩次的董事會,得要一口氣開上兩天。比起一般台灣上市公司董事會頂多兩個小時開完,司儀念完議程行禮如儀地蓋章,豐泰的董事會開會方式,堪稱台灣公司治理的典範。

以如此戒慎的態度,召開董事會的規格,放眼市場,大概只有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股東會足堪比擬,但豐泰的董事會可不像波克夏一樣嘉年華般登場,王秋雄主持會議一板一眼,對每項議事,詳細說明充分溝通,而且錙銖必較,放眼國內上市公司裡,就算不是創舉,也絕對是領先市場!

但「豐泰企業」不是台積電,也不是中鋼、台塑等舉足輕重的超大型公司,它只是一家在雲林斗六鄉間,默默做了四十多年的運動鞋工廠。

穩健深耕

要戴安全帽、不用外勞 事事為員工著想斗六市有將近十一萬人,走在斗六的街上,幾乎每十戶人家就有一人在豐泰上班,若再加上退休員工,那麼要在斗六找到一位和豐泰相關聯的人,一點都不難。其實斗六市民都知道,要辨別「豐泰人」根本不用開口問,在過去騎摩托車還沒有強制規範要戴安全帽的年代,只要在斗六街上看到有人騎車戴安全帽,八九不離十,是豐泰的員工。

更特別的是,在外勞臉孔幾乎占據台灣絕大多數工廠、工業區之際,走進豐泰的廠區,兩千七百名員工中,看不到一張東南亞外勞的臉孔。

多年前,豐泰董事長王秋雄曾在內部的經營管理會議上,有感而發地說:「我不希望有一天,走在斗六街上就像香港一樣,全部都是外勞,我會很難過。」因此直到今天,豐泰沒有雇用一名外勞,所有員工都是本地人,翻開台灣豐泰的工作守則第一條,就是「員工必須具備中華民國國籍」。

因為王秋雄的堅持,多年來,豐泰與地方上的關係,就像盤根錯節的大樹一樣,為這塊土地帶來溫暖和煦的樹蔭,也牢牢地在斗六這塊土地上滋長。

但可別以為它只是一家地方上的小工廠而已,豐泰製造出來的運動鞋,除了讓全世界運動鞋迷瘋狂追逐的喬丹鞋之外,直到今天,所有出品高單價的籃球鞋、各式潮鞋,動則數千元、甚至上萬元以上的各種高功能運動鞋,全部都是「Made in 豐泰」。豐泰在台灣、中國、越南、印尼、印度共有二十個廠,每年生產八千五百萬雙鞋子。如果以金額計算,豐泰近期已經正式超越全球最大鞋廠寶成企業,成為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代工廠與夥伴,這家隱身在斗六鄉下的製鞋工廠,其實,很不簡單。

一九七七年時,還只是一家小型運動鞋品牌的來台找代工廠,當時台灣的鞋業代工已經小有名氣,幾家頗具規模的鞋廠都拒絕了,最後,找上斗六的豐泰,王秋雄和的創辦人菲爾.耐特(Phil Knight)雙方理念相投,一拍即合,就此開啟豐泰和的合作。

但事情沒這麼順遂,下給豐泰的第一批訂單是「一萬一千雙的帆布鞋」,產品做好時,品管經理還專程到斗六工廠去驗貨,一看到成品,臉色一沉,當場批評品質不佳,要求開箱重整。

的反映給王秋雄當下重重一擊,當時三十多歲的王秋雄,關起門來想了很久,最後痛定思痛,他叫員工把做好的一萬多雙鞋子搬到工廠門口,就在所有員工面前,放一把火全部燒掉,損失至少四萬美元。

打掉重練

賭身家搏信任 一把火燒光瑕疵品打掉重練,然後啟動生產線,重新來過。十天後,鞋子重新做好, 經理聽到王秋雄一把火燒了鞋子的事,專程南下工廠重新驗貨,這次當然滿意了,也馬上打電話向美國總部報告這件事。

對王秋雄而言,這是人生中一段永遠都不會忘記的深刻記憶,也是豐泰內部永遠流傳的故事;當時的匯率美元兌新台幣是一比三十八,四萬美元將近新台幣一六○萬元,王秋雄當年的創業金不過兩百萬元,在三十五年前,這是豐泰兩個月的營收。可見王秋雄幾乎是賭上了所有身家。一位鞋業同業說:「他很有氣魄!」一般代工廠如果把東西做壞了,頂多是打折賣出,王秋雄卻放一把火燒了,也因為這一把火,豐泰從此得到的信任。

事實上,王秋雄在台灣鞋業,一直都是特立獨行的孤鳥。

嚴格說來,王秋雄雖然是豐泰的創辦人,但實際上他是製鞋業的第二代。他的父親王文溢早就在台中開設鞋廠,早期都接adidas的訂單,家境不錯,因此可以供給孩子讀書,只是王秋雄的哥哥王秋森當時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毅然投身民主運動,和早期台灣獨立運動的支持者張燦鍙、蔡同榮等並肩作戰,卻也一起成了回不了家的「黑名單」。

因為哥哥的緣故,一樣也很會讀書的王秋雄,台大商學系畢業之後,爸爸不願再讓他出國深造,因此才轉而選擇創業。多年之後,哥哥曾說:「若不是我,弟弟可能也不會走上創業之路,」而且為了和家族事業有所區隔,王秋雄決定離開台中,到雲林斗六創立豐泰。

早期台中、彰化一帶,本來就是台灣製鞋產業的大本營,但或許是勞力密集產業的緣故,這些老闆多半書讀得不多,像王秋雄這樣頂著台大畢業的光環投身這個產業的,幾乎沒有。

一九七一年,王秋雄和兩位台大同學呂崑森、李清課,用兩百萬元一起創立豐泰,豐泰在王秋雄的帶領下,自始就展現了和台灣一般鞋業截然不同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管理能力。

「一把火燒鞋」,已經是同業間耳熟能詳的故事,但事實上,自從結交這位盟友之後,王秋雄就逐步調整產能,在豐泰的營收比重逐步拉高,隨著品牌越來越大,成為國際最大的運動鞋品牌,王秋雄更全心伺候這位客戶,豐泰也跟著的腳步一路成長。

但王秋雄不是無限制地擴充產能去配合,他堅持自己的步調,一路以追求高品質、高技術的方向邁進,因此豐泰在鞋業的規模一直不是最大。一九八九年時,曾經發生一件讓同業津津樂道的事,當時豐泰因為吃不下所有的訂單,竟然願意把同業寶成介紹給,這種無畏競爭關係的氣度,大概也只有王秋雄才做得出來。

豐泰在王秋雄的堅持下,在台灣不僅始終沒有雇用一名東南亞的外勞,也是台灣鞋業中,幾乎最後一波才外移中國設廠的企業;去年十二月底,他在雲林科技大學罕見的公開演講時,也對自己身為企業負責人,面對產業外移問題,造成員工家庭分隔兩地的困擾,感到非常深刻的難過與悲哀;他的真性情,也讓當天學子留下深刻印象。

隨著一路壯大,不只豐泰、寶成,許多台商的鞋業大廠,包括台中的隆典、台南的清祿都陸續成為的代工廠。但在的眼中,豐泰始終是難以取代的「績優生」,不僅第一個海外研發中心就是設在豐泰,當初讓一戰成名的喬丹鞋,其中最著名的獨家氣墊專利供應商也是豐泰,豐泰在心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當時王秋雄極力說服,才讓點頭把近兩千人的研發團隊留在台灣,直到今天,雖然台灣的鞋業幾乎已全部外移,但因為王秋雄的堅持,讓的運動鞋還是維持「美國總部發想,台灣研發」的營運模式,也達到王秋雄「根留台灣」的願望。

一位台灣幹部回憶,多年前,開始重視代工廠的工作環境與保障,於是拿出一份「工作守則」,要所有的代工廠遵守;當然,所有的代工廠老闆都行禮如儀,言明一定照辦,但只有王秋雄,他拿著這份守則,回去讀了好幾天,然後,非常謹慎地告訴高層說:「這份守則,豐泰可能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夠和我們原來公司內部的守則完全融合,所以請你給我兩年的時間來執行。」即使只是一份工作守則,都可以清楚看到王秋雄嚴謹審慎的工作態度。

治軍嚴謹

進廠區手機一律關機 研發機密絕不外漏王秋雄在豐泰內部的高紀律管理,早就業內知名,例如王秋雄非常重視工安秩序,因此任何人在豐泰園區內行走,要轉彎時必須完全走在斑馬線上,不得貿然橫跨路面。我們在斗六的營運總部,親眼看見每位豐泰員工在園區走路都是九十度轉彎,嚴謹的秩序,令人記憶深刻。

又例如在豐泰會議室開會,會後椅子不用禮貌性地往內靠攏,以方便出入,因為所有的椅子都整齊劃一地固定在同一直線上。王秋雄說,這樣整齊好看又省時間。

甚至於光是要走進豐泰廠區,在大門口就會被警衛攔下,要求將行動電話關機,在廠區內對外聯繫一律用公司總機對外撥出,因此走在豐泰廠區內看不到任何一個低頭族滑手機的畫面。

「豐泰是鞋業裡的『西點軍校』,凡事一板一眼。」一位鞋業人士透露,「有次我和王秋雄開會,坐在他對面,他當場要我把手機關起來!」理由是研發的東西不能外洩,他要做到滴水不漏。我們到豐泰採訪時,也見識了他們保密的嚴謹態度:只能拍工廠外觀,就連踏進較不敏感的倉儲區,也是立刻被工作人員請了出來。

雖然嚴格管理,但仍兼具人性治理。一位鞋業資深人士指出,豐泰「不准員工加班」的規定也是業內有名,每天下午五點下班,最晚六點以前,警衛就會逐一到辦公室去趕人,六點以前一定清空,因為王秋雄希望員工有正常的家庭生活與休息時間。

這位資深人士說,王秋雄不太交際,和同業都不熟,在外面朋友更不多,因此他假日打球的球伴,竟然常常是自己的司機,生活簡單可見一斑。

僅有的好友,應該就是宜蘭縣前縣長陳定南,兩人是台大前後期學長學弟,交情一直很好,陳定南一輩子清廉從政,兩袖清風,○六年過世前的最後一段日子,據說就是王秋雄在廠區內提供靜謐的生活環境,讓這位老友、也是台灣政壇的﹁包青天﹂,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財報亮眼

外資買超助威 近期股價翻倍漲近年來,隨著全球運動休閒風起,業績不斷成長,帶動豐泰經營績效顯現,在鞋業已經趨於成熟的環境中,去年豐泰營收成長二五%,獲利成長將近三成,而外資報告表示,今年獲利甚至可能成長高達四成,因此近期不斷買進豐泰股票,外資持股超過一成,股價因此大漲。從去年十月至今,將近半年來,股價從七十多元起漲,至今漲幅超過一倍。

豐泰的市值因此從今年初的七、八百億元,到近期已經突破一千億元大關,直逼寶成一千三百多億元的市值,「鞋業雙雄」爭王的戲碼,寶成與豐泰的爭奪戰,從的訂單一路到股市的表現,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三月十七日剛剛登場、美林證券舉辦的「台灣科技論壇」,也看見豐泰的投資價值,罕見地邀請屬於傳統產業的豐泰參加,豐泰發言人陳麗琴不斷奔波在各大小法說會現場,「我們是首度接受邀請,兩天共參加十多場次的法說會。」外資法人的熱絡,證明了豐泰歷經幾十年的努力成果,越來越被外界重視。

一千億元的市值,王秋雄和姊姊王彩雲持股約六成,等於身價超過六百億元,其中王秋雄自己持股就超過三成,嚴格算來,身價至少三百億元,而且沒有一張股票質借。換句話說,這市值三百億元的股票是貨真價實的資產,王秋雄的身價,和他經營事業的態度一樣,認真實在。

有別於台灣許多大老闆持股常不夠透明,有的用投資公司持有,許多甚至繞道海外,到第三地如免稅天堂等設公司持股,但王秋雄就是不玩這一套,他的持股在證交所網站上公布得清清楚楚,而且全部個人持有,公司治理透明乾淨。

公司名下的「豐泰文教基金會」多年來對斗六地方上的教育、弱勢家庭都有長期的照顧,但基金會的經費預算都由王秋雄等大股東個人捐贈,和一般企業旗下基金會多由公司編列預算執行,也大不相同。

儘管早就晉身台灣富豪之列,在今年初的台灣富豪排行榜上,王秋雄已名列第二十一名,如今股價暴漲,排名勢必更往前擠進,身價不可同日而語。但無論身價漲跌,他沒有開名車住豪宅,四十幾年來,他一樣住在豐泰舊廠區裡一棟兩層樓的宿舍裡,先前一輛福特汽車開了許久,他還常大讚好坐又好用,後來在兒子們不斷勸說下,終於買了一輛賓士車,這輛賓士一開也是十多年。

低調儉樸

身價數百億住老宿舍 公司治理透明堪稱典範全身上下沒有名牌,每天穿著簡單的襯衫、西裝褲就去上班,公司不准用手機,王秋雄個人更是沒有使用手機的習慣。每天一大早起床,公司主管到現在還是常常接到他清晨五點多發出來的郵件,他習慣七點半不到就到公司。直到這幾年,公司逐漸組成一個八人的經營小組,包括他的兩名兒子|| 長子王建弘擔任公司總經理,次子王建榮擔任非事業部總經理,都是經營小組成員,而他自己則比較退居第二線;但遇到重大決策,或者與的重要交涉,王秋雄還是不假他人之手,親自掌舵。

今年已經七十三歲的王秋雄,在三十歲那年創立豐泰,四十四年來,他沒有接受過一家媒體專訪,兢兢業業念茲在茲的,就是豐泰的經營。唯有一次,他對媒體多說了兩句話,他說:「股東或記者常問我公司策略,但是我心裡最常想的,卻是如何生存下去,豐泰只有堅守品質才有今天,這樣保守的想法,我不知道是否正確,但一定是一條安全的路。」而他曾經出版一本給豐泰員工的︽讓我們瞭解王總裁的經營理念︾一書中,更是不斷強調「(豐泰)追求長久的生存—— 就是要注重品質,永遠滿足顧客,讓本公司長久生存下去」,這份「求生存」的簡單想法,沒有華麗的包裝,沒有膨風的業績,只有一步一腳印努力過的痕跡,讓豐泰今日端出如此好的成績單,或許正是所有企業經營者最好的參考。

豐泰企業

成立:1971年

上市時間:1992年

資本額:57.91億元

員工人數:9萬7000人

負責人:王秋雄

主要營運項目:運動鞋代工超過80%經營績效大爆發!—— 市值從200萬到1091億,王秋雄帶領豐泰再創新局

草創期

1971年 以200萬元在雲林斗六創立。

1977年 開始與合作。

1979年 豐泰幼兒園成立,是當時僅有的企業附設幼兒園。

1980年 一把火燒了上萬雙做壞的帆布鞋,損失4萬美元,從此奠定與深厚的信任基礎。

1982年 豐泰文教基金會成立。

1984年 豐泰製造的第一代喬丹鞋正式問世,引發全球喬丹迷瘋狂追逐。

1988年 結束台灣最後一條生產線,但研發中心仍留在台灣;幾乎是最後一波外移中國的鞋廠。

1992年 豐泰企業(代號9910)正式掛牌上市,市值28億元。

擴廠期

1998年 赴越南設廠,之後逐漸拉高越南廠營運比重超過5成。

2001年 長子王建弘接任豐泰總經理;新總部成立,並設立 Zone,員工常駐廠內。

爆發期

2008年 赴印度設廠,是繼中國、越南、印尼之後,第4個生產基地。

2014年 公司營運績效大爆發,獲訂單挹注,營收、獲利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股價大漲。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新報、台灣證券交易所

王秋雄

出生:1942年

現職:豐泰企業董事長

學歷:台大商學系

經歷:1971年創立豐泰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家庭:妻王劉美惠,育有二子一女

追求極致 王秋雄語錄

經營管理

追求合理的利潤、追求舒適的生活、追求長久的生存。

俗語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讓總經理負責燎原的過失,而不讓他早些知道星星之火,這種想法太不公平了。

我們的社會「太迷信權威」,在主管們心中,往往無意識地接受權威的指令,而放棄規章的要求。

執行公司規定時,懷著一種「怕人員離開」的心理,而減輕執行上的壓力,以為慢慢來能讓員工熟悉環境再加以要求,結果卻造成制度無法推動??;這種「慢慢來」,是領導人在管理上不成熟的心態。

就現有人員編制思考,如何調整與群策群力,發揮更大效果,而不要只想增加新編制人數。

豐泰要生存,就要突破現階段的自我標準。高層主管不應沉迷於榮譽中,舉凡工廠環境、產品品質、生產效率、職工情緒,都要改進。

有效的管理,能在經濟不景氣中輕易成長;滿足現狀,會在即將來臨的景氣恢復中被淘汰。

人生哲學

我只能生存在奮鬥中、成長中,才不至於落伍。

永續經營與社會企業責任

製鞋工業是勞力密集的行業,不屬於政府獎勵的對象,我們必須有自力更生的覺悟。如果我們不能時時勉強自己以奮發圖強,豈不是坐以待斃?

改進的過程中,不要畏縮於困難,背河而戰是豐泰成長中的訓條。

公司治理良好—— 董監事持股透明、沒有質借一張股票,全部以自然人擔任董監事職稱 姓名 持股(張) 持股比重(%)質借(設質股數占持股比率)(%)董事長 王秋雄 64310 11.11 0 董 事 王建弘 16239 2.80 0 董 事 王建榮 162392.80 0 董 事 陳惠玲 37462 6.47 0 董 事 呂宗達 498 0.09 0 董 事 蔡錫津 0 0.00 0 董 事 林忠義0 0.00 0 董 事 Peter Dale Nickerson 4004 0.69 0 監察人 陳仕榮 31385 5.42 0 監察人呂有勝 0 0.00 0 報酬率驚人!—— 豐泰從上市至今,從不曾向股東伸手要錢,如果從上市時買進一張豐泰股票,23年來連同配股配息,報酬率達41.7 倍!

1992年

以 52元掛牌上市

2015年3/31

最高190.00元

收盤188.50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382

靠當年打球攢下的聲譽,喬丹現在每年賺1億美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7275.html

靠當年打球攢下的聲譽,喬丹現在每年賺1億美元

一財網 陳姿羊 2015-09-17 15:47:00

飛人喬丹從“JordanBrand”獲得的收入分成來自他和NIKE的特許合同。2013年,NIKE憑借JordanBrand品牌獲得了22.5億美元的收入,喬丹獲得了其中的9000萬美元。

飛人邁克爾·喬丹(MichaelJordan)或許是去年全世界最賺錢的退休運動員。

這其中一部分要歸功於以“喬丹”名字命名的球鞋品牌“JordanBrand”(喬丹牌)。根據中新網報道,2014年喬丹光靠“JordanBrand”的銷售分成就進賬一億美元,比他在NBA賽場征戰15年的總收入還高。喬丹在公牛隊和奇才隊的薪資總數大約在9400萬美元。

吸金七億美元

“JordanBrand”為NIKE旗下品牌,商標是喬丹灌籃的形象。該品牌源於NIKE為喬丹設計的系列簽名鞋“AirJordan”,後來NIKE把這條生產線獨立,成立“JordanBrand”。JordanBrand最初產品為籃球鞋,後延伸至衣服、包、配件等品類,其中“AirJordan”系列球鞋最為出名。

飛人喬丹從“JordanBrand”獲得的收入分成來自他和NIKE的特許合同。2013年,喬丹也獲益頗豐。當年,NIKE憑借JordanBrand品牌獲得了22.5億美元的收入,喬丹獲得了其中的9000萬美元。2012年,JordanBrand則為喬丹帶來7550萬美元的收入。

在今年8月,喬丹起訴美國超市Safaway侵犯其姓名權的案件中,喬丹的代理律師還指出,2000至2012年間,喬丹從NIKE手中獲得了4.8億美元的收益。也就是說從2000年至今,“JordanBrand”共為喬丹帶來了近7億美元收入。

喬丹巨額收入背後是JordanBrand逐年增長的銷售業績。根據體育市調機構SportScanInfo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喬丹運動鞋在美國的銷量上升17%至26億美元。這是勒布朗·詹姆斯(LeBronJames)品牌戰靴的10倍,而詹姆斯在目前NBA現役球員中品牌戰靴銷量最高。

2014年,美國籃球鞋市場總值為42億美元,喬丹品牌就占58%的市場份額,高於2013年54%的的市場份額。此外,2014年喬丹品牌的服裝和國際業務也獲得10億美元以上的銷售額。

JordanBrand在中國市場也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AirJordan”系列更是成為不少球鞋愛好者收藏的單品,而其品牌效應也使得不少運動品牌學習、效仿。2012年,時任李寧執行副主席的金珍君就曾表示,李寧已跟NBA邁阿密熱火隊後衛韋德(DwyaneWade)簽定合同,推出韋德簽名版“王朝”系列,這相當於NIKE多年熱門球鞋AirJordan的李寧版。

陷商標風波

而在中國市場,喬丹還陷入一場商標糾紛。

2000年,體育用品生產商“福建省晉江陳埭溪邊日用品二廠”更名為“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喬丹體育”),並先後註冊了“喬丹”“QIAODAN”等多個商標,目前正準備IPO。

2012年,喬丹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要求撤銷喬丹體育的78個相關註冊商標。但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維持喬丹體育的一系列商標註冊。隨後,喬丹向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提起訴訟。今年年初,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駁回了其訴訟請求,在今年5月的二審中,喬丹的上訴請求再次被駁回。

對於法院的判決,當時喬丹表示:“在過去30多年時間里,從在NBA球場上打球的早期開始,基於我的名字和球衣號碼,我積累了聲譽並建立了國際知名的品牌。我有權保護我的名字和聲譽。同時,中國消費者和喜歡我的球迷有權知道喬丹體育及其產品和我並沒有任何關聯。”

雖然這起商標案的原告是喬丹本人,NIKE並不參與此案件,但由於商標糾紛,或許會對“JordanBrand”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帶來一定影響。

喬丹法律顧問的新聞發言人表示:“未來,喬丹的法律團隊將考慮所有可行的方案以保護其合法權益並保護中國的消費者不受誤導。關於商標爭議案,我們正積極準備在今年11月以前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其透露,喬丹針對喬丹體育在上海法院提起的姓名權侵權案件,與上述商標爭議案是相互獨立的案件,姓名權侵權案仍在審理中。

編輯:任小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91

Nike每六雙鞋它做一雙,卻能讓員工每天五點下班、平均年薪110萬 喬丹鞋背後神秘台廠

2016-07-11  TCW

Nike創辦人談最親密夥伴:這裡,充滿正向氛圍

我們拜訪、參觀了二十多間工廠。大都不好。

幽暗、髒亂,員工重複同樣的動作、眼神空洞。

但在台中以南的斗六小鎮裡,我們找到一間看來頗有希望的工廠。

它叫豐泰,是由一個叫王秋雄的年輕人管理。

工廠小但乾淨,充滿正向的氛圍,王秋雄也一樣,是個為他的工作場所而活的「鞋痴」。也住在那裡。

當我們注意到工廠旁有個小房間寫著禁止進入,我問裡面是什麼。

家,他說。「我和內人和我們三個孩子住的地方。」

我決定讓豐泰成為我們台灣事業的基石。∼ 菲爾 奈特《跑出全世界的人》

台灣最會賺的製鞋股王,就出自這間老辦公室!

做好與做大,哪一個比較難?

有一家藏身在雲林斗六鄉間的企業,他們選擇做好:它的員工平均年薪一百一十萬元,而且全公司員工都五點下班,如果要加班,得事先跟公司總裁申請。

這家公司全球十一萬名員工,工廠都設有幼稚園,員工都有免費午餐。今年開始,老闆再加碼把午餐食材有機化,希望每位員工吃得健康。他更把公司每股盈餘(EPS)與年終獎金天數,公告出一個公式,讓所有員工知道。

做了四十五年,它的營收是製鞋業第二名,龍頭的五分之一。可是,它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卻是龍頭的三倍。

這家公司,是豐泰企業。當營收規模二千四百億元的製鞋龍頭寶成工業,近四年來陷入廣東、越南的工廠人員薪資糾紛與暴動問題時,豐泰內部一片祥和,現在營收、獲利扶搖直上,股價更是寶成的三倍以上。

這個種子,早在三十七年前就種下。當時,這家公司只有一千名員工時,它就花費公司獲利的一〇%,幫員工小孩打造兩千坪幼稚園,讓員工可以安心上班。

如今,它是掌握Nike球鞋的最大代工霸主,當今NBA戰場上,百億球鞋商業競爭的背後推手,籃球之神喬丹、小飛俠柯比、小皇帝詹姆斯的球鞋,都來自這裡。

隨著Nike股價過去四年成長一.五倍,豐泰的股價在近四年也成長三.六倍,ROE與EPS稱霸台灣上市製鞋產業,它更是台灣製鞋股王。

「做好,比做大更重要。」這是豐泰董事長王秋雄,經營豐泰四十五年,最大的啟示;也是他打動Nike創辦人菲爾.奈特(Phil Knight),成為奈特自傳《跑出全世界的人》一書裡,唯一提及的台灣製鞋業合作夥伴。

為何,奈特在四十年前,第一次見到他,就決定將豐泰當成在台灣事業的基石?

當我們走進王秋雄的辦公室,答案,就完全揭曉。

身價240億老闆,意外簡樸專訪一開始,他介紹45年辦公桌

暌違二十年,王秋雄首次接受媒體獨家專訪,走進位於雲林科學工業園區的總部,股王辦公室意外的簡樸。隔間是三合板,王秋雄介紹給我們的第一個東西,是跟了他四十五年的辦公桌,抽屜因為長年開關鎖,表面已被鑰匙串刮出半圓形的痕跡,桌上的文件鐵盒鏽跡斑斑。

為了精準回答我們準備的題綱,他會翻開陳年的檔案與照片,或者打開電腦找檔案,甚至當年奈特手寫的第一張訂單都找出來,有憑有據的告訴我們故事的來龍去脈。

王秋雄身價二百四十億元,但他用的東西卻很懷舊:更懷舊的,是他的家。當年奈特到豐泰廠房參觀,還特別問到了他在工廠門口警衛室後方的住家,神奇的是,現在他還住在那裡。

「這個辦公桌,是我設計的」「工廠的鐵門,是我設計的」 「員工餐廳吃飯的桌椅,也是我設計的。」當我們跟長相和藹可親、笑容滿面的王秋雄聊起豐泰,你絕不會想到,他年輕時的外號,叫作「閻羅王」,台灣製鞋同業對他的印象是「鐵血」。

王秋雄的姪子、豐泰監察人陳仕榮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學生時期暑假在豐泰打工,當時工廠加班到晚上八點多,作業員的閒聊聲音與生產線機械聲,整個工廠鬧轟轟的,卻突然咻一下,所有講話的聲音都不見了,只剩下機械運轉聲,「我問其他人說,怎麼突然這麼安靜啊?他們說:『王先生來了!』」此時的王秋雄,距離工廠還有一百公尺遠。

「董事長為什麼這麼兇?因為他當時賭上身家的一切,不成功,便成仁啊!」陳仕榮說。

王秋雄一九六五年畢業自台大商學系,這是當時台大的第一志願,他在班上還拿過書卷獎,堪稱是當時全台灣前五%的菁英。

出身富二代,卻在田裡創業「這裡人生地不熟,有很多人幫我」

他是富二代,他的父親王文溢在台中創辦豐全橡膠廠,出口自行車輪胎,隨後轉做橡膠鞋。家中排行老四的王秋雄大學畢業後,原本申請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卻因為二哥在美國被列為台獨分子,無法歸國,父親反對他出國,就在家族事業裡工作。但在豐全當三年廠長後,他決定自立門戶。

王秋雄坦言:「因為我大嫂干政的問題……,我跟我哥說要接這訂單,明天我大嫂就說不行。」有志不能伸,一氣之下,他就跑到斗六跟農會總幹事借錢,加上大姊的資金,兩百萬創立豐泰。

當時的製鞋聚落在台中,他到斗六設廠時附近只有甘蔗田跟稻田,一片荒涼。王秋雄想買個辦公桌,找遍全斗六卻只有嫁妝桌,他只好自己設計出現在跟著他四十五年的辦公桌。

孤身一人,遠走他鄉,在製鞋沙漠的斗六創業,「我是當時台灣第一個投入製鞋業的大學(單業)生。」王秋雄回憶說,「來到這裡人生地不熟。

我覺得一定要有很多人幫我才行。」當王秋雄接受我們採訪的三個小時過去後,他的二兒子、豐泰第二事業部總經理王建榮對我們投以羨慕的眼神說:今天你們跟董事長聊天的時間,比我國中、高中六年加起來還長啊!」

公司訓第一條,就是養人才設幼稚園、員工訓練,都為留人

由於當時得經常到台北Nike公司開會,王秋雄一人雲林、台北兩地跑,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極少。當時體會到「人」的重要,因此他創辦豐泰時,公司訓的第一條就是「人的培養」。

斗六的人才不如台中大都會多,「人才的定義是長期願意跟我做。」王秋雄為了留人,開設幼稚園是第一步;留才的第二步,是員工訓練。

鐵血與員工教育,對台大畢業的王秋雄來說,其實是同一件事,只是在當時不重視學歷的台灣製鞋業中,卻被視為異類。

在政府都沒規定要戴安全帽的年代,王秋雄要求員工騎機車要戴安全帽。當時在雲林,只要看到戴安全帽的就知道是豐泰員工,如果違規被糾舉就得警告一支。有次員工抗議,為何下班時間還要戴安全帽,王秋雄回答:「戴安全帽是為了自己的身體,不是為了上班,本企業不過是雞婆,愛管閒事,這也是我的社會價值觀跟使命感。」

重情的他,視人才為他的資產,因此他連員工下班要戴安全帽都管。他對人才最大的賭注,就是堅持根留台灣,敢在危機時向Nike說不。

這個賭注,不僅確立了豐泰「做好」的路線,也把台灣製鞋供應鏈,帶進了Nike,提升了台灣製鞋產業,更確立豐泰在台灣眾多代工業中,走出一條「level up」 (研發升級》而不是「cost down」(降低成本)的路。

幣值狂升年代,敢拒絕客戶堅持根留台灣,換來喬丹鞋訂單

時間,拉回到一九八七年,新台幣兌一美元從四十元,升值到三十元,突然問變成二十五元。在一九八七到八九年的兩年內,台灣工廠爆發出走潮,兩干多家製鞋工廠全跑了,全部關門,這也包括王秋雄哥哥接手父親留下的家族事業。豐泰的大客戶Nike也要求豐泰出走,但王秋雄卻不願意。

四十五年來,「我椅子換了四、五個了,但是都捨不得換桌子。」王秋雄說,「坐久了,就有感情。」

對員工感情的牽絆,就如同他捨不得換的桌子一樣。拗不過王秋雄的堅持,奈特也決定幫他一把。

奈特馬上派Nike財務長跟兩個負責採購的副總裁過來,向台北花旗銀行洽商能不能預借美元給豐泰,至少度過一整年,但沒談成。奈特知道王秋雄不願放棄台灣,就決定把高價鞋款訂單繼續下給台灣豐泰,他知道單價越高,越有本錢吸收調高的人工成本。這個高價鞋款,就是喬丹鞋。

麥可.喬丹是籃球之神,喬丹鞋成了當時全球銷量最大的單一鞋款。當時一雙雙從雲林斗六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喬丹鞋背後,其實藏著重感情的王秋雄,不願意放棄台灣的故事。奈特支持了他十年,一直到二〇〇〇年豐泰才結束在台灣的生產線。

王秋雄的不願放棄,也帶動了台灣的Nike供應鏈。三芳化學工業會跨入鞋面人造皮的事業,就是由王秋雄建議。當時豐泰被Nike要求要採購日本帝人的人造皮,王秋雄請三芳研發更細緻的人造皮,從低階產品說服Nike高層先試用,到最後連高價的喬丹鞋,都由三芳供應,現在成了全球最大鞋面人造皮革廠。

Nike的糊膠七成使用南寶樹脂,也是因為王秋雄建議。當時,韓國領先開發出水性黏劑,可消除九七%的致癌物,他告訴南寶,假設不跟上,就只能被Nike 除名。在王秋雄的力挺下,三芳、南寶打破日、韓廠獨大的態勢,擠進Nike 概念股。

不斷放棄做大,多的訂單給對手設定年收增八%,只為配合育才速度

王秋雄有Nike的力挺,訂單量可說源源不絕,但豐泰的成長,卻沒有外界想像的快,全因為他有一個「八%」的堅持。

業界總把豐泰跟寶成比較,寶成求規模、求量,跨品牌接單;豐泰則專注做Nike,求質。一位鞋機廠的主管認為,寶成的成長快,營收是豐泰的五倍;豐泰因為Nike市占率提升,獲利率較好,但對擴張保守。

王秋雄計算過,一座製鞋工廠平均八干名員工,如果不想發生像越南、東莞大罷工,就得培養十五位以上優秀的當地經營人才,一個總經理的養成要十年,算下來,一年八%正好配合人才培養的速度。

豐泰的年營收成長目標八%,就是依據人才發展速度來設定。

為了做好人才培養,他拒絕做大。最經典的例子,是九二一大地震後,Nike的代工廠之一因位於斷層帶全毀,無法生產,Nike 急著找豐泰承接產能,一般企業一定一口答應,但是王秋雄卻介紹Nike去找寶成,給對手訂單。

王秋雄這個產業競爭的另類想法,來自參訪Nike美國研發中心的震撼。

有著台大高材生習性的王秋雄,為了回答我們的問題,還特別攤開美國地圖,畫了記號,告訴我們他去了哪裡。

那一年是一九八四年,王秋雄第二次跑到美國Nike的研發中心參觀。他驚訝的發現,Nike研發中心裡有四十公尺的跑道,記錄跑者的身體狀況、人體工學,研發不易疲勞的慢跑鞋。當(當時)占營收一〇〇%的客人已經開始創新,如果豐泰還只能提供品質高、交期準確,有一天會被拋棄,王秋雄說:「我擔心有一天醒來,Nlke是龐然巨物,而豐泰只是一個蘿蔔,永遠不是平等的買賣雙方。」

說服Nike,在台設研發中心重視研發人員,大方給獎金

他花了四年爭取Nike在豐泰設立第一個海外研究設計中心(RDC),還提供Nile員工辦公的場所,豐泰內部有個被稱為Nike None的區域,只有Nike員工可以進出,被戲稱為Nike的領地。

當時,同業在台中喝酒、玩跑車的時候,王秋雄則窩在雲林提升豐泰的開發能力,他撥出營收的七%做研發費用,就算豐泰營收成長,現在每年的研發費用至少三%,比科技業者如廣達、仁寶都要高。

「我為什麼要設這個研發中心?就是為了人才。」王秋雄千方百計的想讓Nike在台設研發中心,就是為了藉Nike之力,提升豐泰的研發能量,做為豐泰的人才培訓基地。

為了人才的好,他不斷的放棄「大」的路線。

相較於寶成透過垂直整合,穩定供貨來源,提高競爭門檻,王秋雄卻認為,要轉做研發,就得放棄垂直整合,一來是避免品牌殺價,二來是保有選擇供應商做創新研究的彈性。

他解釋:「我進去投資、去干涉,只是在講價格、降低成本,而不是提升價值。希望最少保存兩個source(供應商),量更大的時候可以三個。Nike需要新的東西,如果你不好,我可以找他。」

王秋雄甚至讓研發人員的獎金可以高於管理團隊,對以中長期案子而言,只要五成開發成功,他就滿意。

因此,Nike每次研發新產品,如空氣袋(Air Bag,用於氣墊鞋)、針織鞋面球鞋(Flyknit),都會找上豐泰共同開發。參與開發,除了讓豐泰有機會獲得利潤較高的新訂單,也讓王秋雄有鍛鍊人才的機會(詳見第一百頁)。

當寶成為了做大,開始進行垂直整合,豐泰卻只把重心放在最擅長的製鞋上。視提升研發的人為資產的王秋雄,進行的是一場馬拉松賽跑,從股東的角度看這場賽事至今,豐泰的ROE,是高速成長的寶成的三倍、另一家製鞋廠鈺齊的近十八倍。

舞台小,不怕人才出走?

員工出去創業,還幫忙訓練

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于卓民指出,豐泰是典型的深耕企業,專注製鞋,不追求快速成長,卻可能遇到,企業提供舞台太小,好人才出走的挑戰。

從豐泰出走人才創立的公司,少說有四到五家,包含上市公司F-鈺齊、專門接單Skechers的綠洲鞋業,以及同樣是Nike代工廠的廣碩集團,這些公司營收加起來有兩百億元,約是豐泰營收三分之一強。

同業都稱豐泰是「製鞋的陸軍官校」,王秋雄就是「祖師爺」。

甚是,王秋雄還選擇「共好」,幫這些徒子徒孫訓練人。

廣碩集團創辦人張榮梧,早期在豐泰任職,出去創業後,王秋雄不介意讓其胞弟到豐泰學做模具,因為他是早年資助王秋雄創業的恩人孩子,「人家對我們有恩,我永遠不會放棄,學院裡面講理論嘛,我要面對現實的人際關係,你叫我說(人)離開就要變成敵人嗎?我做不到。」

現在王秋雄每年召集退休員工回總部吃飯聚會,因為他們都是在豐泰遇到匯率升值風暴時,仍不離不棄的老員工。他送他們鞋子,甚至還到海外工廠參觀。

豐泰董事尼可森(Peter Dale Nickerson)形容,「CH(王秋雄)像是個藝術家,」對他來說,他的mastcrpicce(大作)是為員工、社會跟城市創造完美人的組織。但是,人比畫布還難改變,他總是在微調,還沒達到目標。

給福利,少賺幾十億不可惜?「我做幼稚園,才有這麼多人才」

王秋雄在三十七年前,就撥出企業盈餘的一〇%設立員工專屬幼稚園,每學期註冊費僅收五千五百元,教案都是請專家量身打造。他說:「有人告訴我,王先生你如果不做幼稚園,可能增加幾十億的財產。但是我認為,因為我做幼稚園,所以才有這麼多人才。」

如今豐泰幼稚園裡的第一批「豐泰寶寶」,已有人做到豐泰的處長級主管,這個位處斗六鄉下的幼稚園,就是他的人才搖籃。

面臨中國製造業崛起,講究擴大規模、降低成本的傳統台灣代工思維,已面臨考驗,未來台灣製造業的大,已大不過中國企業。

在求「大」、「快速成長」與「利益極大化」贏者全拿的主流經營思維下,王秋雄用四十五年的時間,在雲林斗六鄉下證明,企業獲利好也可以讓員工幸福。在罷工事件頻傳的今日,他展現出不同的經營哲學,在員工,客戶、股東與產業界問,找到新平衡點,證明「做好,比做大更重要。」

做大,最大的目的是cost down(降成本),可是我不要,我要增加value(價值)。 ~王秋雄

撰文者曾如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391

“飛人”喬丹把“喬丹”告了:最高法12月8日公開宣判

據最高法網站消息,最高人民法院定於2016年12月8日上午9點30分在最高人民法院中法庭公開開庭審理邁克爾·喬丹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一審第三人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商標爭議行政糾紛一案。

中國庭審公開網、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新浪法院頻道進行庭審直播。

資料顯示,喬丹體育是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體育用品企業。從2000年起,該公司先後向商標評審委員會註冊了“喬丹”、“QIAODAN”、“僑丹”、“橋丹”、“喬丹王”以及與邁克爾·喬丹兩個兒子的名字“傑弗里·喬丹”、“馬庫斯·喬丹”中英文寫法一致的多個商標。

2011年11月25日,與安踏、匹克同屬晉江系的體育用品企業喬丹體育順利闖關過會,並計劃於2012年3月底前掛牌上市,喬丹體育的上市進程也因“A股體育鞋服第一股”的身份而廣受關註。就在一切看似有序進行時,2012年2月23日,美國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一紙訴狀將喬丹體育送上法庭。

美國NBA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認為這些商標的註冊損害了其姓名權,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撤銷喬丹公司的78個相關註冊商標。在一、二審中,邁克爾·喬丹均敗訴。

喬丹二字是英文Jordan的音譯,邁克爾.喬丹認為這些商標侵害他的姓名權。喬丹體育方表示,“喬丹”只是Jordan英文翻譯的一種,並不是特指Michael Jordan本人。在中國,企業字號里帶“喬丹”二字的企業有上百家,中國名為“喬丹”的人也有4000多位,叫喬丹的外國人不勝枚舉,只有將所有特征都放在一起才能指向喬丹。

從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撤銷爭議商標的申請沒獲支持,到一、二審均敗訴,喬丹始終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2015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以邁克爾·喬丹的再審申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一條第(六)項規定的情形為由(二審判決遺漏邁克爾·喬丹有關2001年修正的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的上訴理由),裁定提審10件案件。案件涉及的爭議焦點是“爭議商標的註冊是否損害了邁克爾·傑弗里·喬丹主張的姓名權,違反2001年修正的商標法第三十一條關於“申請商標註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的規定。”

2016年12月8日上午9點30分,最高人民法院將對“喬丹”系列案件進行公開宣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480

熱點|輸了官司 不過Jordan也許就此和喬丹撇清了關系

美國籃球明星、“飛人”邁克爾·傑弗里·喬丹在2015年的10月曾來過一次中國,不是參加其它商業活動,而是為了自己的Jordan品牌30周年慶典站臺。當時現場群星閃耀,場內匯集了諸多國內文體界的明星。大咖們見到籃球之神,瞬間變成“小粉絲”,聲稱自己是Jordan鞋的狂熱收藏者。

但,那次由NIKE(Jordan品牌是其旗下子品牌)主導的廣受關註的活動並沒有給這個品牌帶來扭轉性的好運氣——在這家美國公司與中國體育用品公司喬丹體育長達近五年的訟拉鋸戰後,終是塵埃落定。

今日上午,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喬丹”商標爭議行政糾紛系列案件進行公開宣判。

到底是誰贏了?

第一財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系列案件共涉及68件商標。今日最高院宣判的10件商標中,有3商標被最高院判不能使用“喬丹”中文商標。而需要指出的是,這三個商標實際上屬於喬丹體育的防禦性商標(被應用於酒精飲料等),且尚未被實際使用在生產銷售中。按照這家公司回複記者的解釋是,被駁回是“因申請時間較短。”

絕大多數人關心的實際上是喬丹的體育用品,即其鞋、帽、服裝等產品,這也是這家公司主營業務,此次卻並不在審判之列。喬丹體育對此給出的回複是,公司主要使用的4項商標(如下圖)在本案開庭前已被最高院駁回了Michael Jordan的再審申請。這家公司稱,“我司在該系列案件中取得了68件商標中65件的勝利,並且生產經營所使用的中文、拼音和圖形商標全部可以正常使用,生產經營並不會受到影響。”

“換而言之,喬丹體育主要經營的25類商標主要是鞋類、服飾等商品,並不在此次審判的範圍里。所以,按照法律來說,這家公司在生產銷售這幾個品類的產品時還是可以繼續使用這些中、英文商標。並且即使在最高院再審的這些案件中,最高院也僅僅是“判令由商評委重新裁定”,商評委最終會如何裁定還需等到正式的裁定文書出具後才能知曉。”北京煒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鞠秦儀解釋稱,從全局來看,其實中國的喬丹體育勝訴,美國公司敗訴了。“說成白話即是最高院給了美國的喬丹一個面子,讓他們拿了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安慰獎。”

按照鞠秦儀的說法,技術上,美國的喬丹公司業已走完了全部訴訟程序,沒有了再上訴或申訴的可能性,這也意味著,整個這一系列訴訟官司到此已經全部終結。

口水戰依舊在繼續

在輿論上,無論是業內還是網絡上,兩邊站隊的派別觀點都很鮮明。

一方面罵那個中國的喬丹體育是“無良商家”、“無商業道德”。因為,說到底,提及喬丹這個名字,人們多少還是會聯想到“飛人”。最初抱著“僥幸”心理的“擦邊球”起名法如今看來成了“原罪”。

“其實中國喬丹也希望花錢搞定美國(公司),估計條件不能接受而放棄才打官司。”優他國際品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楊大筠認為,“這個過程對中國喬丹打擊勝過律師的官司,我相信美國喬丹不會放棄的。”

“這個案若不駁回,那川普西服,奧巴馬休閑裝將有可能象喬丹體育一樣充塞市場,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的國際影響會變壞。”美國極限運動運動用品品牌負責人Michael Zhang指出。

另一種則是認為,雖然最初,也許兩者是有相關聯的,但隨著十幾二十年的發展,中國的喬丹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回顧來看,這與區域性的商業氣氛不無關聯。在喬丹體育公司所在的晉江陳埭,號稱是無一巷子不廣告牌地方。一位晉江當地的商人告訴記者,那里的公司名字不少都是極有“意思”的,比如:富達(富士達)、亨利 (亨達利)、美克(美克美家)。她打趣地稱,像這樣的企業太具有“晉江特色”,意思是80後的晉江,對於渴望的發展,在當時起家時,自己沒有文化,國內也沒有樣板可以拷貝,於是便“野蠻生長”。“大多數是小企業,不少都在大浪淘沙里死掉了。做成喬丹這樣有名的,也不太多。”她強調,喬丹不是一天出來的,而是累計了20多年。

對於法院的判定,喬丹本人倒是回答的大氣:“我很欣慰地看到,最高人民法院認可了我保護自己名字的權利。中國的消費者有權知道喬丹體育及其產品和我並沒有任何關聯。沒有什麽比保護自己的名字更加重要的了,今天的判決彰顯了這一原則的重要性。我尊重中國的法律。”

好消息壞消息

Jordan品牌前營銷經理Eric Tian曾向《紐約時報》透露,在中國,喬丹65%的銷量得益於那些將其當作時尚品牌的消費者,只有35%的消費者看重鞋子的性能方面。 (耐克公司的發言人拒絕證實這一數字,但也沒有進行反駁。)

品牌方的理想目標客戶——通常是癡迷籃球並效力於專業籃球隊或大學籃球隊的二十歲出頭男性,他們都還能回想起邁克爾·喬丹職業生涯中的亮點:他在1998年打敗猶他爵士隊贏得的那場NBA總決賽,或是他對陣尼克斯時取得的勝利。

但大多數的中國消費者都太年輕了,他們不記得那些時刻,他們也不會每隔幾個星期就在體育中心重播這些畫面。 “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地看過喬丹的比賽,”Tian說。

這樣的觀點也獲得關鍵之道體育咨詢有限公司CEO張慶的認可,對於很多90後、00後的消費者來說,喬丹是一個過去式,他不是現在這個時代的籃球明星。

如今你在其官網上看到的千元的鞋子並不是那些狂人收藏者的目標。那些明星腳蹬的可都是限量級別的稀有品。回到本文的最初,要知道,在中國,購買一雙Jordan籃球鞋意味著你要付出高昂的代價,起初,這鞋子在中國大陸的售價只在100美元左右,但很快地它的經典款售價就超過了500美元。

Matt Powell是一位資深的體育產業觀察家,他曾將Jordan籃球鞋形容為一個“高端、炫耀性的消費品牌。”

“Air Jordon 是細分市場,是給少數收藏者用的,有的款黑市已達一萬一雙。Air Jordon是耐克系列中皇冠。”Michael Zhang告訴記者。

這些人與喬丹體育的受眾顯然是兩類人。後者的銷售價格處於中低端,多為100-200元,主要的銷售市場在3、4、5線城市。據張慶判斷,喬丹體育目前在國內的體育用品公司的行業里在第二梯隊,一年的銷售額在20-30億元左右。

撇開侵權與否不談,從純商業的角度樂觀來說,在大體量的媒體曝光後,消費市場的旁觀者開始意識到了到底哪個是哪個,究竟是怎麽回事情,然後最終做出理性判斷,追球星的就去買貴的那個,而想要性價比的則是買便宜的那個,但也別炫耀有優越感,後者只是一個本土的福建品牌,和特步、匹克、361°一樣。

另外,今日的判決對於中國的喬丹體育來說或是一個好消息。這家公司在2011年11月公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謀求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1.125億元股票並上市。但在數個月後受到美方起訴,陷入了長期的訴訟公司中。2014年,喬丹體育雖然過會但仍未取得批文,當時,證監會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因為處於重大未決訴訟中,所以受限。需要等相關因素消除後,才能按程序推進後續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6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