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年升溫0.23度為全球兩倍
1 :
GS(14)@2015-03-26 00:35:49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前日趁着世界氣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前夕發表文章,指中國氣候發生顯著變化,氣溫平均每十年升高攝氏○點二三度,變暖幅度是全球氣溫增幅的兩倍,而乾旱、暴雨和颱風等極端氣候出現次數亦增多,帶來多種災害及影響民生,包括降低農作物生產及嚴重影響青藏鐵路、三峽水庫等工程。鄭國光以《科學認知氣候關注氣候安全》為題發表文章,指中國的氣候變化帶來多種災害,包括減少農作物生產;令污染物難以擴散,導致霧霾持續;降低主要河流流量,令水土流失;限制風能發電和太陽能電力的開發,直接影響青藏鐵路、三峽水庫及南水北調等中國重大戰略工程營運。鄭又表示如果中國繼續排放大量溫室氣體,將會成為全球氣候變暖的一大幫兇,他認為中國將來應該發展低碳能源,為減低全球氣候變化作出貢獻。每年三月二十三日為世界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為紀念《國際氣象組織公約》於一九五○年三月二十三日生效而設立,中國於一九七二年加入為成員國。今年主題是「氣候知識支持氣候行動」。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24/19087938
證監調查升溫 勒令漢能停牌 富時率先剔出 追蹤基金料撇帳逾33億
1 :
GS(14)@2015-07-16 16:15:1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6/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漢能(0566)停牌近兩個月,證監會昨日罕有地依據證券及期貨規則之條例第8(1)條勒令該股停牌,奪取漢能復牌的主導權,同時意味漢能或涉嫌披露虛假及誤導性資料。富時昨晚宣布旗下多隻指數要以「零價格」剔走漢能,摩根士丹利料一旦MSCI也要跟隨,追蹤基金撇帳涉及金額將達4.3億美元(約33.5億港元)。
明報記者 廖毅然
富時亞洲區董事謝汝康接受本報查詢時指,以「零價格」剔走漢能,主要是考慮到該股已經停牌多時,沒有流動性,停牌前價格不能作準,富時若遇到同類情,無論停牌是因為利好或利淡消息,一般都採取較保守的做法,即假設它的價值為零,讓基金投資者作出足夠撥備,若該股能夠復牌,投資者自然能回撥。
指數變動下周一生效
富時昨日宣布,富時中國50指數、富時香港指數及富時香港除H股指數均剔除漢能,有關變動於下周一生效。根據摩根士丹利,富時亞太除日本指數及富時環球指數都剔走了漢能,另外漢能亦是MSCI旗下4個指數的成分股,若同時被剔除,涉及撇帳的資金規模預料將有多達4.3億美元(表1)。
漢能股價在5月20日一度急跌47%,其後停牌,停牌前收報3.91元,市值達1632億元。而今年初股價創新高時,市值更一度超過3000億元。
富時:不代表未來價值仍為零
雖然謝汝康表示,以零價格剔走股份是富時一般的做法,但不代表該股未來的價值都是零。然而有基金經理形容,這次恐怕是「無仇報」,價值難以回撥,因為以證監高調的做法,漢能最少也要停牌相當長的時間。
證監會繼早前高調澄清正在調查漢能後,昨日更正式以上市規例第8(1)條勒令漢能停牌。按條例指,若公司文件屬虛假、不完整或具誤導性,或證監認為它停牌是維護公眾利益、有助維持公平市場,證監會便會引用該條例。條例更賦予證監會權力,可要求交易所取消該公司的上市地位,以維持市場秩序。
譚紹興:關鍵在披露母企資料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早前漢能停牌,是因為股價暴跌而自行停牌,現時證監正式勒令停牌,意味將來復牌與否,決定權在證監手上。他認為,證監如此高調,是想讓公眾知道更多信息,同時爭取時間去作出調查。但他認為此案未必會出現洪良案或中金再生(0773)的情,要「回水」甚至清盤(見另稿),漢能一案的關鍵,可能在於該公司是否願意披露母企的資料。
2 :
GS(14)@2015-07-16 16:16:2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6/news/ea_eaa2.htm
證監打虎目標 下場多慘淡
2015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漢能(0566)一案可能是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施衛民今年9月離任前最後一次「打虎」,這位打虎英雄近年積極調查上市公司,被勒令停牌的公司如洪良國際、中國高精密(0591)、思嘉集團(1863)及中金再生(0773)等,下場均相當慘淡。
上述例子當中,思嘉集團的情與漢能較為相似,該股在2013年停牌逾一年後,去年12月再被證監會勒令停牌。當時有市場人士估計,是由於思嘉部署復牌,以致證監要出手叫停。該股至今仍然未能復牌。
中金再生涉造假被清盤
有分析指證監會勒令漢能停牌,可能因為涉及虛假資料。中金再生則因為造假被調查,最終更被清盤。證監會在2013年7月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12條,申請把中金再生清盤。其後的調查發現,中金再生在2009年發表首次公開招股章程以來,便開始誇大公司表現、收益及利潤,並涉及循環現金流交易。法庭最終在今年2月發出清盤令。
這是證監會首次引用上述條例把一家上市公司清盤,而施衛民在任期間,亦有另一項創舉,即引用《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13條,指令上市公司「還原交易」,即向投資者「回水」。證監會在洪良案首次引用此條例,洪良在2009年上市後不久即被揭發造假,最終被證監勒令「回水」約10億元。
3 :
GS(14)@2015-07-16 16:16:4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16/news/ea_eaa3.htm
「內散」26億恐血本無歸
2015年7月16日
【明報專訊】自去年11月滬港通開通後,身負「中國首富」光環的漢能薄膜(0566)一直是內地股民的重點追捧對象,惟漢能今次遭證監勒令停牌,市場普遍料「凶多吉少」,意味目前持有近26億元市值漢能股份的內地散戶,隨時血本無歸。
漢能股價去年開始急升,帶動主席李河君一度榮膺中國首富,更令漢能在去年11月滬港通開通後,成為內地股民寵兒,每日成交一直高踞前列,不少更是在漢能4月股價創新高期間入場「接火棒」。
翻查中央結算系統(CCASS)資料,漢能停牌後股份場外交易頻繁,反映在大量的轉倉活動上,其中持倉減少最多是渣打證券,至今減少逾41億股,相當於漢能約9.9%,而中信證券則增加約35.8億股,佔比約8.6%。而替內地港股通投資者代持港股的中登公司,按股份市值計,目前仍高踞第二位(表3),僅次於中國中車(1766),甚至較貴為藍籌股的港交所(0388)及騰訊(0700)為高。截至前日,中登公司於漢能持倉約1.6%,按漢能停牌前股價計,市值約25.8億元,意味內地散戶目前至少仍持有漢能約26億元股份。
民企入股交易告吹 逃過一劫
散戶不幸,但在原定計劃入股漢能的內地民企新華聯集團卻「執返身彩」,因交易在漢能停牌前未能完成。漢能於今年2月底公布,擬以較當時股價折讓兩成引入新華聯為股東,涉資高達55億元,惟翻查漢能公告,交易在公司停牌前仍未完成,意味新華聯逃過一劫。
南海局勢再升溫台學者:球在美國人手裏
1 :
GS(14)@2016-03-06 16:09:48美國航母駛入南海,使南海局勢再升溫。洛杉磯的南加州大學(USC)舉辦座談會,討論緊張局勢,台灣學者傅崐成在會上說,「球在美國人手裏,美國政府要它緊張,它就緊張,美國要它和平、不緊張,它就不緊張」。駐洛杉磯記者:林慧娟南海局勢持續升溫,USC美中學院舉辦「南海爭議研討會:衝突根源與化解之道」座談會。台灣前立委、現任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院長傅崐成表示:「美國在東南亞推行再平衡的政策,卻以耀武揚威的方式挑戰國際法,這是美國最不智的地方。美國犯了兩個錯誤,第一美國把中國領海當成公海看待,主張所謂的航行自由,這是不對的,在公海只有船舶的無害通過權;二是美國把中國在南沙填海改善的島嶼稱為人工島,這不是人工島,這些島嶼在公約定義上就是島嶼,美國用軍機、甚至是轟炸機飛越中國在南海島礁的上空,這種作為耀武揚威,毫不遵守國際法。」馬英九總統1月登上太平島宣示主權,傅崐成表示:「中華民國是1947年最早公佈南海U型線的政府,中華民國政府提出任何一個在國際法上的主張,都會使得別人沒有話講。最近馬英九總統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登臨太平島,並且明白宣佈這是一個真正的島,不是所謂的低潮高地或是岩礁,太平島自古以來有充份的淡水、適合人類居住,也有經濟活動,實際上,馬英九總統的行為使仲裁庭以及國際社會看清楚事實,就是菲律賓向仲裁庭提出的主張是大有疑問的。」傅崐成在座談會中強調,根據歷史,南海島礁是中國、台灣享有主權的領域,反對這些主張的人應該拿出有利的歷史證據來,截至目前為止,沒有看到任何歷史證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法學教授勞斯蒂雅拉(Kal Raustiala)表示:「我的理解是美國政府從未對南海島嶼的主權歸屬表明立場,不管它們屬於中國、越南、菲律賓或是台灣,傅崐成教授提出很有趣的證據,我想越南和菲律賓也有他們的主張,我們應該在國際法庭上,檢視所有的證據,再找出解決方案。」美中關係因為南海議題緊張,勞斯蒂雅拉說:「美中關係很複雜,我們有很多共同的利益,也有緊張的關係,我們是世上兩大強國,在經濟上聯繫密切,不應該讓這些微小的爭議,阻礙兩國的發展藍圖。」傅崐成則說:「球在美國人手裏,美國政府要它緊張,它就緊張,美國要它和平、不緊張,它就不緊張。」談到未來的台美關係,勞斯蒂雅拉認為:「美國今年也會選出新總統,我想美台關係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傅崐成則呼籲:「蔡英文女士就任之後,應該尊重她所依據的憲法制度,按照憲法規定的總統誓詞來執行任務,如果依照,甚麼問題都沒有,問題就是怕她不遵守憲法。」中國政府在南海島礁持續填海,上月更被爆在當地部署飛彈與戰機隊,美國日前也傳出將在今年與日本和印度聯手,在靠近菲律賓北方的南海水域進行軍演,月初更有美國航空母艦「斯滕尼斯號」(USS John C. Stennis)與一支艦隊駛入南海區域,進行例行巡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6/19518762
美6月加息預期升溫 金油回軟 道指中段跌幅收窄
1 :
GS(14)@2016-03-16 13:33:21【明報專訊】聯儲局將於本港時間周四凌晨公布議息結果,多數經濟師預期利率政策按兵不動。不過CNBC調查顯示,83%經濟師認為聯儲局6月或以前將會加息。美匯指數昨變化不大,現貨金低見每盎司1225.7美元,見近兩周低位。油組預期今年原油需求比預期少,供過於求局面持續。油價昨連續第二日下滑,紐約期油昨跌逾2%至每桶36美元水平。大宗商品價格下滑,能源及資源板塊昨早段領跌,道指早段曾跌逾100點,至今早零時跌幅收窄至30點。泛歐Stoxx 600指數昨跌約1%。
金價對貨幣政策及匯率變化高度敏感。歐央行暗示減息告一段落後,金價上周五一度短暫反彈至13個月高位,歐元兌美元大幅上漲。
市場關注明晨耶倫言論
不過數據顯示美國經濟靠穩,令市場對聯儲局加息的預期重燃。市場關注到議息聲明的內容、經濟展望預測及聯儲局主席耶倫的講話,對利率走勢的暗示。CME Group的利率期貨數據顯示,市場認為聯儲局6月再次加息的機會增至五五波,12月前加息的機率更達77%。
麥格理分析稱,聯儲局鷹派可能受到提振使金價受壓。SPDR黃金ETF周一的持倉跌1.08%至790.14噸。證券行Oppenheimer表示,黃金是時候獲利,認為金價近期走勢與1999年情?相似,當時金價逆轉長期跌勢急速反彈,但最終升幅不大,預期今年餘下時間金價只有溫和升幅,預期金價在1280美元水平有沽壓,並在略低於1200美元左右有支持。
美元強勢持續 油金將再受壓
高盛預測聯儲局將在6月加息,估計美元今年將升值9%。高盛認為,由於美國趨向收緊貨幣政策,與主要央行背道而馳,令美元有強大的支持。若美元強勢持續,油、金價格將再次受壓。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ndrew Sheets表示,即使聯儲局維持貨幣政策不變,美元上升動力猶在,尤其是新興市場貨幣偏軟,相關資本流入,可望令美元再漲10%至15%。
大摩料美元再漲10%至15%
摩根士丹利認為,美元強勢將會影響美國企業盈利,影響美股升幅。摩根士丹利將標普500指數的12個月目標價,由2175點下調至2050點,意味未來一年升幅只有1.5%。不過法巴認為,聯儲局的加息因素已反映在美元匯價上,美元短期內有下行壓力。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16/news/ec_ecm1.htm
儲局取態明朗 6月加息預期急升溫
1 :
GS(14)@2016-05-21 12:56:01【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上次4月份議息後,未有表明屬意何時加息,但最新發布的會議紀要,卻顯示當局取態,指出如果經濟增長進程理想,則以6月加息為合適時機,語氣明顯較為肯定。在聯儲局會議紀要公布後,CME Group利率期貨數據顯示,6月份加息的機會率已由日前的14%,急增至34%。
據會議紀要內指出,委員會認為近期就業市場環境持續向好,通脹亦正邁向2%的目標,加上市場預期未來數月消費者開支會逐步增加,令委員會認為6月適合加息。
7月加息機會?C至56%
不過,過往委員常就加息時機而意見分歧,上月議息會議亦不例外。根據會議紀要,有部分委員憂慮,英國脫歐公投及中國外匯政策,或會波及金融市場,甚至認為有下行風險。但亦有委員較為「鷹派」,認為環球經濟下行風險已較年初時收窄,加上就業市場符合委員會目標上限,通脹亦預料今年內能達到目標,故取態較為進取,認為4月份已經適宜加息。
隨?聯儲局取態逐漸明顯,市場預期6月份加息的機會率亦突然提高。自會議紀要公布後,CME Group利率期貨數據顯示的7月份加息機會率亦由約30%升至56%。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0/news/eb_ebb2.htm
美加息預期升溫 港股再失兩萬關
1 :
GS(14)@2016-05-21 12:58:28【明報專訊】港股反彈僅維持兩日就再度回吐,受累美國加息預期升溫及A股續挫,恒指昨日低開低走,再度失守兩萬點大關,滬指亦跌近兩個月低位。分析稱,現時市底仍然較弱,短期內或有機會下探至19400點。
藍籌股僅中信電能上升
恒指昨日開市便下挫256點,失守10天線,全日報收19826點,下跌292點或1.5%,國指亦下跌1.5%,報8301點,大市全日成交僅為586億元。除中信(0267)與電能(0006)錄得微升外,其餘藍籌股全線下跌,惟港股昨全日沽空91.96億元,沽空比例進一步回落至15.6%。
內地方面,上證指數昨日則險守2800點,收報2808點,但就逼近2個月前的2804點低位。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美股前晚大跌拖累港股開市即跟下挫,而美國通脹數據高於預期以及聯儲局鷹派官員的加息言論,令市場對今年美國加息步伐再度升溫。此外,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昨日並未宣布開通「深港通」事宜,亦令市場感到失望,恒指未來發展須看能否守住19400點支持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9/news/ea_eac1.htm
美加息預期升溫 恒指20天線跌穿50天線港股現死亡交叉難樂觀
1 :
GS(14)@2016-05-21 18:07:09【本報訊】美國加息預期升溫衝擊,港股現死亡交叉。聯儲局議息會議紀錄顯示下月加息機會增,恒指昨再報跌0.7%,連跌兩日後已蒸發周一及周二的反彈幅度,同時出現20天線(昨處20549點)跌穿50天線(昨處20557點)的死亡交叉。按過往兩次經驗,相關訊號出現後是陰跌變急跌先兆,分析相信短線陰乾跌市未變。記者:余倩敏
恒指昨日低開近100點後走勢反覆,跌幅一度收窄至32點,但尾市跌幅再擴大,收市報19694點,跌132點或0.7%,主要由季績後報跌2.4%的騰訊(700)領跌,同時由報升3.2%的滙控(005)抗衡,惟仍難阻恒指回吐周初反彈的幅度,本周計已由升轉跌0.5%;H指則報跌57點或0.7%,收報8243點。主板成交金額555億元,連續4個交易日不足600億元,買賣氣氛續低迷。
專家料下試19420
大市反彈不成再掉頭向下之餘,技術走勢暫時不感到樂觀,昨日恒指20天線已經跌穿50天線,形成了死亡交叉的格局。過去大市兩次出現相關訊號之後,恒指中短線均大走弱,如去年12月初出現後,恒指一周再下挫4.2%才告回穩,惟及後兩個月仍告累跌17.5%;再數去年6月中一役,大市及後一周錄3%反彈後即現急挫,累計不足一個月已大瀉11.5%。港股夜期隨外圍繼續走弱,截至本港時間昨晚10時半,恒指即月夜期報19515點,再報跌91點,較現貨低水179點。不過,專家普遍不認為港股短期會出現急跌情況。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死亡交叉印證港股技術上進一步轉差,恒指料需下試19420點的上升裂口底部後,才初步回穩並呈區間走勢。不過,市場估計若之後發生美國6月加息或英國通過脫歐等負面因素,不排除恒指會再度尋底。渣打財富管理業務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指出,聯儲局近幾個月的取態,傾向在加息預期高企時發放鴿派言論,故下周儲局官員的講話值得留意。梁振輝指出,短線在缺乏催化劑下,港股處於悶局,走勢會較為偏軟,但由於頗多負面因素經已反映,相信恒指仍能守住萬九點。
沽空率15%仍高企
另外,空軍在連日大手轟炸後仍未肯收手,昨日大市沽空率仍錄15%的高水平,已連續12個交易日在14%或以上水平。大市整體下跌股份數目仍多逾800隻,下跌比例達63%。在加息陰霾籠罩下,港滙跌至近兩個半月低位,本地地產股幾乎全線向下,當中領展(823)及恒地(012)齊齊跌逾1%。由於市場憧憬國際銀行股可受惠息差擴闊,除滙控彈升之外,渣打(2888)昨日亦報升4.7%,股價表現更亮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520/19619775
陳景祥﹕南海升溫 打不起來
1 :
GS(14)@2016-07-13 04:44:04【明報專訊】海牙國際仲裁法庭昨天就菲律賓提出的南海仲裁案作出裁決(執筆時仍未知結果),中國一直強調「不參與、不接受、不承認」的強硬立場,認為仲裁結果只是一張廢紙,但與此同時,中國對仲裁結果卻表現出焦慮的一面,包括軍方在南海進行連串實彈演習、外交部主動和新任菲律賓總統拉關係緩和氣氛,還有是要求撤銷仲裁。
中國表面強硬 難掩焦慮
有關南海主權的爭議歷史,近期有大量文章深入分析;領土和領海的紛爭有所不同,北京經常說的「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神聖領土」,是以歷史引證某地原來就屬於中國,然而領海就有所不同,在國際領海爭議中,「歷史水域」的概念不被接受,所以在官方的宣傳文字中間,北京極少用「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海」的說法。
領海劃界在國際上沒有「普世標準」,各國都只是按本身利益提出訴求,中國與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盟國家在2002年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其中第四條規定,有關爭議應由直接相關的當事國通過談判協商解決。現在菲方不透過談判解決爭議,卻提起仲裁,中國認為菲方是違背了「約定必須遵守」的國際原則,這方面中國是有道理的。
此外,中國在2006年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內的規定,指仲裁庭不應對領土問題作出裁定。《海洋法公約》第298條有「排除性聲明」,不接受第三方強制爭端解決程序,中國因此堅持,仲裁庭不應管轄南海爭議案。
不過,儘管中國和菲律賓都循國際法或國家協議為自己的行動辯護,然而歸根究柢,國際領土或領海的爭議,背後都是由實力較量決定最終結果,菲律賓不斷挑戰中國的底線,主要原因還是有美國在背後撐腰。隨着仲裁結果公布,南海爭議會否因為各方無法妥協,而爆發一場軍事衝突?
菲美有國防協約 美軍仍克制
美國與菲律賓在60年前就簽訂了國防協約,如果南海局勢升溫,美國就要承擔軍事支持菲律賓的責任。過去兩周不斷有報道指美國正派遣航母和驅逐艦駛入南中國海,但至今為止,美國仍沒有公開提出就南海主權聲索問題與菲律賓展開合作建議;換句話說,美軍現在南海僅屬展示實力,但與菲方沒有任何「協防捍衛南海」的計劃。
隨着南海局勢升溫,一場名為「中美智庫南海問題對話會」7月5日在華府召開,出席者雖並非現任官員(有前任的如國務委員戴秉國),但雙方卻表達了要繼續溝通協調的意願,顯示南海上空雖「戰雲密佈」,爆發戰事的機會卻不高。
[陳景祥 齊物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46&issue=20160713
美新職勝預期 加息升溫 美匯回升 道指早段升167點
1 :
GS(14)@2016-08-07 00:27:40【明報專訊】美國勞工數據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的非農新增職位為25.5萬,連續第二個月上升,失業率維持在4.9%,新職比經濟學家預期的18萬份明顯為多,失業率水平則比預期的4.8%為高。在市場預期美國加息機會增加下,國際金價及美國債價隨即回軟,美匯指數回升0.6%,道指至今早零時升167點,連續3日抽高。
7月份非農新職上升,主要與專業及商業服務、健康護理及金融服務就業職位增加有關,但是圍繞礦業的就業職位則繼續下跌。
失業率維持4.9%
全部就業者在7月份的平均時薪則提高了8美仙﹐至每小時25.69美元,全年計則上升2.6%。6月份的非農新職初值原本為28.7萬,但是最新數據向上修訂增至29.2萬,5月、6月份合計向上修訂共增加1.8萬就業職位。反映有多少人在搵工的勞動力參與率由6月的62.7%,輕微回升至62.8%,但仍然處於接近歷史低位。
勞動力參與率回升至62.8%
綜合外電引述美國密歇根大學經濟及公共政策教授Justin Wolfers指出,美國就業情况已經連續70個月改善,反映出美國勞工市場正健康地及普遍地改善。安聯首席經濟學家Mohamed El-Erian形容,今次公布的就業數據表現強勁。
學者﹕仍有數據反映經濟在放緩
不過東京三菱銀行的首席經濟金融學家Chris Rupkey認為,仍然有迹象顯示,經濟增長正在放緩,始終住屋建設及新設備的商業訂單持續轉弱,美國市場人士亦普遍認為,工業正陷於倒退,但只是未至影響到需要裁員,及擴散到整體經濟各個層面而已。
受到美國非農數據較預期高影響,投資市場正預期這或有助增加美國加息的機會,美匯指數即時扭跌為升,抽高0.6%,報96.38。
金價及債價回軟
國際金價跌幅亦隨之加深,由原先美股開市時跌約1%,到昨晚香港時間10時半左右,跌幅擴大至1.62%,低見1337美元。美國債價亦表現回軟,美國10年期債券孳息由周四的1.503厘,推高至1.538厘。
聯邦基金利率期貨的數據則顯示,投資者預期9月份的加息機會率,從周四的12%,提高到18%。《彭博》引述美銀美林全球經濟研究主管Ethan Harris指,美國聯儲局處於非常謹慎的狀態,預期最快要到12月才加息。美國三大指數更全面抽高,標指、道指及納指分別升0.9%、0.78%及1.13%。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03&issue=20160806
內地外儲再減 人幣貶值預期升溫
1 :
GS(14)@2016-08-09 06:39:15【明報專訊】人民銀行昨日公布7月外匯儲備為32,010.1億美元,較6月份的32,051.6億美元微減41.5億美元,亦比市場預計減少51.6億美元為佳,反映中國資金外流情况已趨平穩,但有分析認為,外儲再次下降可能令人幣貶值預期有增加趨勢。
外儲按月減41.5億美元
申萬宏源報告稱,7月人民幣匯率呈現先貶後升走勢,主要受美元影響,據測算,7月份因匯兌虧損令外儲上升了59億美元,因此單計非匯兌損益因素,實際導致的外儲減少較數據上的41.5億美元更多。結合6月份外匯佔款下降和銀行結售匯逆差來看,外部環境動盪使人民幣貶值預期逐漸升溫,資本外流呈加速態勢。此外,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整體保持穩定,SDR外儲上升,但在經濟下行背景下,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中期仍將面臨較大的貶值壓力,SDR指數近期亦呈現下降走勢。
申萬宏源:第四季壓力最大
申萬宏源預計,第四季才是人民幣匯率和外儲壓力最大時間段,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疊加全球經濟放緩,將使人民幣壓力較大,需警惕貶值預期抬頭,不過英國、日本量寬或推遲美聯儲加息時間,將有利於緩解人民幣壓力,對外儲也將起到一定支撐作用。
人民銀行昨日同時公布,中國截至7月底外匯儲備22,973.31億SDR,6月底為22,912.93億SDR;7月底黃金儲備報788.9億美元,6月底為774.29億美元;7月底黃金儲備報5879萬盎司,6月底報5862萬盎司。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82&issue=2016080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