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之父”Kevin Ashton今天在哈佛大學的科技創新研討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將引領本世紀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無人駕駛技術是物聯網實現飛躍的重要因素。無人駕駛技術的實現將最早發生在中國。”
對於物聯網的理解,Ashton有自己的解釋:“我不需要發出指令,計算機就能知道怎麽做。比如我手機內置的運動傳感器能記錄我的運動狀態。另外的傳感器能測量周圍的環境。物聯網時代會有更多這樣的技術。”
Kevin Ashton在1999年創造了“物聯網”一詞,並參與創立了麻省理工學院自動識別中心(Auto-ID Center),領導了三個成功的技術初創企業,其中包括他參與創立、並於2010年出售給貝爾金公司的Zensi公司。他說:“物聯網從20世紀發展至今已經進程過半,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中國是物聯網的引領者
“90年代,互聯網還很新,很多人仍然很迷茫,不知道前景如何,那時候手機還沒有數據,只有通話功能,沒有無線網絡,要知道物聯網的發展是基於無線網絡的發展。”Ashton對記者表示,“現在互聯網已經可以布局到任何地方,而且帶寬很寬,同時傳感技術和智能手機的發展也引領了物聯網技術的飛躍。”他同時表示,智能手機的普及和傳感器成本的下降,極大降低物聯網技術的研發成本,並使得這些研發成果很快就可以用在其它領域。“這在90年代的時候是沒有被預想到的,連我自己也沒有想到,所以這種變化是驚人的。”Ashton表示。
他特別強調,中國是物聯網的引領者。“目前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技術相關產品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在五年前就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近期我去中國的頻次也越來越多。我想中國是希望占據物聯網的領導地位的。”Ashton對記者表示,“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我們在美國談論谷歌、Facebook,但是看一看,這些都是上個世紀的公司,未來物聯網的機會將在中國誕生。比如騰訊就引領中國的社交媒體走向了世界,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本世紀內,中國的技術一定能夠主導全球。”
他還預測,中國將會引領本世紀無人駕駛技術的普及。“中國在硬件制造等領域已經走在全球前列,無人駕駛技術也已經處於領先水平,中國已經有了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公交車。在汽車制造等方面都具有優勢。”Ashton認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城市化發展,催生了巨大的需求,很多項目只有在中國做才能搞得起來。“比如上海的公交系統早在2000年時就已經采用RFID接觸式公交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國在智慧城市、物流、個人可穿戴設備等多個領域未來也將迎來爆發。”講到中國,Ashton就表現出非常親切的感覺。他曾在複旦大學的自動識別中心和中國教授一起研究物聯網的相關技術。
在Ashton看來,無人駕駛技術將會是未來物聯網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領域。“無人駕駛技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想想80年代中的時候,我第一次去北京,當時滿大街還都是自行車,現在已經變成了汽車,但是交通狀況是非常糟糕的,這也為無人駕駛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未來無人駕駛技術一定會率先在中國率先取得突破。”他表示。
不相信人工智能
不過,Ashton說,他所理解的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無關。“物聯網就是傳感器的連接網絡,我不相信人工智能在500年內會對人類有什麽實際的幫助。現在可能有些軟件可以分析數據,但是我們還是不知道機器到底應該如何模擬人腦智能,這還只存在於科幻片。”
對此,IBM娛樂互動業務首席科技官George Dolbier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IBM全球網絡支撐的未來機器學習和Watson實驗室,目標就是讓人類把目前已經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現在IBM用機器學習來摸索人的習慣模式,可用來幫助人類做決策。我們現在還考慮用視覺定位。機器學習是用來幫助人類判斷,提高安全性,定位危險的最有效的手段。”
GE醫療全球首席技術官Tim Kottak表示:“在醫療行業,物聯網的發展已經為行業的變遷邁出了重要步伐,GE醫療用數據更好地為病人服務,讓客戶產生更多利潤。”不過,他也提出,物聯網時代對於企業的挑戰不僅僅來自於技術本身的挑戰,更多來自系統以及數據的管理。
哈佛大學科技創新研討會每年舉辦一次,今年的主題是物聯網與智慧企業。來自零售、制造、醫療、物流等多個領域的企業高層共同尋求應對數字化新挑戰的技術解決方案。斑馬技術(Zebra Technology)CEO Anders Gustafsson作為本次會議的輪值CEO,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不同行業所需要的技術基礎是一樣的,就好像定位技術,在零售行業是追蹤貨品的擺放,而在醫療行業就是追蹤醫院藥品的正確放置以及病人的正確服用。技術公司希望能夠通過與不同行業的領導者進行交流,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為他們定制技術解決方案。”
對於人工智能,Gustafsson表示:“Zebra的目標是通過可視化和數據分析來讓企業資產變得更加智能化,從而提高勞動效率,降低勞動成本。這也符合此次會議所提出的‘智慧企業’的概念。”
精達股份9月29日晚間發布公告發布重組預案,公司擬購買高銳視訊100%股權,預估對價為60億元;擬購買香港高銳持有的 Enablence Technologies Inc. 5.89%的股權,預估對價為900萬元。同時,擬以4.02元/股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不超過559,701,492 股,募集配套資金不超22.5億元,用於河北承德智慧城市項目、本次並購交易的現金對價及支付中介機構費用。
公司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將由單一的漆包線制造企業轉變為漆包線制造業與物聯網及網絡運營平臺整體解決方案業務並行的雙主業上市公司。公司的主營產品增加了網絡基礎設施產品和智慧社區產品。隨著“三網融合”的持續推進,物聯網概念持續升溫,標的公司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進入網絡基礎設施和物聯網行業,因此拓寬了經營領域,為公司未來業績的增長尋求了新增長點。
公司同日公告稱,本次交易不會導致精達股份控制權的變更,不構成借殼上市。
因為擬收購的標的公司滿足不了並購重組新規,興民智通(002355.sz)決定停止資產重組方案,同時籌劃非公開發行,用於實現“硬件+數據運營”的車聯網產業鏈布局。
興民智通今日午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於5月12日停牌籌劃的重大資產重組,因公司與交易對方在交易方案、交易價格、業務發展規劃以及承諾業績的可實現性等方面未能達成一致,公司計劃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
興民智通停牌時籌劃的重大資產重組,基本方案是購買兩家新三板公司,即遠特科技(834535)100%股權、奧騰電子(837166)56.34%股權,以及立得空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不低於10%的股權。
其中,遠特科技主營業務為智能車載終端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基於智能車載終端、智能汽車服務平臺、手機APP等載體向用戶提供全方位智能汽車服務。奧騰電子主營業務為汽車電子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及技術服務。立得空間的主營業務為智慧城市系統的研發大數據中心及運營中心的咨詢、設計、工程實施及商業運營等。
“這3家公司上半年的業績都滿足不了並購重組新規,再者新能源汽車新的補貼政策遲遲不見出臺,行業發展趨勢也不明朗。”公司董秘崔積和說,停牌期間,公司聘請了獨立財務顧問、法律顧問、審計機構、評估機構等中介機構,對標的資產進行盡職調查、審計、評估,受政策影響,標的公司的2016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及成長性均出現了大幅波動,甚至出現了虧損。
根據標的公司半年報,奧騰電子上半年虧損582萬元,遠特科技至今未披露半年報,有可能被終止掛牌。
崔積和告訴記者,擬收購的標的公司業績出現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家政策的變化。因為一些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出現了騙補,國家決定停止既有的補貼政策,新的政策還未出臺。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中的一環,上述標的公司也受到了影響。
“車聯網會成為將來營收和效益的重要來源。我們本來可以在英泰斯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搭配團隊,把下面的業務做起來,但我們感覺這樣做比較慢。”公司董事長高赫男對記者表示,公司欲通過外延增長,即並購的方式加速車聯網布局,此次終止收購將減緩公司布局車聯網的步伐。
雖然終止了資產重組,但興民智通布局車聯網的方向似乎並沒有改變。
“雖然公司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但鑒於目前車聯網產業及智能駕駛的未來市場前景良好,加之國家政策的支持,結合公司車聯網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為把握行業發展機遇,提升公司在車聯網行業的影響力,實現公司轉型升級,並考慮到公司未來在車聯網領域的產業布局和業務拓展需要,公司決定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進一步實現‘硬件+數據運營’的車聯網產業鏈布局,努力打造車聯網產業完整生態鏈。進而,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興民智通在公告中說。
崔積和說,近日,興民智通使用現金2.46億元收購了九五智駕(430725)58.23%股權,九五智駕主營業務是為用戶提供車聯網的前裝、後裝、手機及智駕服務。
另外興民智通方面表示,公司股票將於非公開發行的具體事項確定後複牌,最多不超過10個交易日。
世紀鼎利擬以12.31元/股發行37,871,649股股份,並支付現金1.998億元,合計作價6.66億元收購一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
同時,公司擬以12.73元/股向華夏人壽、廣發原馳.世紀鼎利1號定向資管計劃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4.6億元。一芯智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工業機器人裝備、RFID電子標簽和智能設備及物聯網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本次交易實施前,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葉濱,持有上市公司股份1204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4.13%。本次交易完成後,葉濱預計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占比為21.02%。交易不構成借殼。
根據《盈利預測補償協議》,一芯智能在 2016 年度、2017 年度、2018 年度和 2019 年度實現凈利潤分別不低於人民幣 3,500 萬元、5,000 萬元、6,000 萬元和 8,000 萬元。
美國多家網站21日因受網絡攻擊而在美國東海岸和歐洲部分地區無法登錄。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傑·約翰遜24日證實,包括監控攝像頭在內的一些物聯網設備被黑客用來發起這次攻擊,美國政府將在未來幾周內發布物聯網安全原則。
21日,美國域名解析服務提供商迪恩的域名服務器遭受三波“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另一家美國網絡服務提供商亞馬遜的服務器也遭到攻擊,導致美國東海岸、歐洲部分地區的網民一度無法使用網上支付系統貝寶、社交媒體網站推特和在線視頻網站奈飛等多家網站。
約翰遜24日發表聲明說,國土安全部“密切監控”21日的網絡攻擊事件,事發當天下午召集18個主要通信服務提供商參加電話會議。“目前,我們相信這次攻擊已經平息”。
約翰遜說,在這起攻擊中,黑客至少使用了一種叫“未來”(Mirai)的病毒程序,它可以劫持攝像頭與聯網娛樂設備等物聯網設備。美國國土安全部下屬的全國通信與網絡安全控制聯合協調中心正與執法部門、私營部門及研究機構合作,開發減輕這種病毒和其他相關病毒威脅的手段。
他還說,美國國土安全部也一直在努力制定一套保障物聯網設備安全的戰略原則,計劃在未來幾周發布。
迪恩公司首席戰略官凱爾·約克22日在公司官網發文說,公司正在對這次攻擊的來源和性質進行調查,目前已知這是一次精心策劃的DDOS攻擊,攻擊的一個重要來源是感染了“未來”病毒程序的僵屍網絡,該網絡涉及了數以千萬計的IP地址。
DDOS是目前較常見的黑客攻擊手法,其特點是通過大量種植了木馬的“傀儡機”(也被稱為“肉雞”)發送通信請求來占用網絡資源,最終使網絡過載、服務器癱瘓。
“未來”病毒是一種以感染物聯網設備方式發起DDOS攻擊的惡意軟件,它可以高效掃描物聯網系統設備,感染采用出廠密碼設置或弱密碼加密的脆弱物聯網設備。今年9月,黑客在一些論壇上公布了“未來”病毒的源代碼。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股票分析師陳彥甫近日在北京的一次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創新科技的發展對經濟有很大影響,估計到2025年創新經濟產值可達25萬億美元,單是中國物聯網產業,總市值就超過5000億美元。
近日,瑞銀創新科技CEO高峰會在北京舉行媒體見面會。陳彥甫指出,金融科技是非常值得關註的一個板塊,根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亞洲在金融科技上的投資2010年的時候是1.03億美元,但是到了2015年,已經超過43億美元,未來增長速度迅猛。他尤其看好人工智能行業,“因為現在人工智能影響每一個行業,長期來說,人工智能會很大提升生產力,並將會創造5000萬新的就業機會。”
他進一步列舉了9大值得註意的趨勢:中國“千禧一代”所帶來的浪潮,也就是現在的80後、90後的總收入雖不及美國,但增長潛力遠遠超過其他成熟的市場,人口結構的轉變會帶來許多新的機會;虛擬現實(VR)這幾年不光在中國,在全世界都很熱門,盡管去年才剛剛起飛,市場規模還很小,但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可達90億美元甚至更高;分享經濟在全球平臺上目前的滲透率還很低,在國外有Airbnb,這些新的模式在未來都會持續,會創造很多機會;人工智能(AI)是大家關註的一個重點,現在人工智能影響每一個行業,在未來低技術含量、可預測性和重複性的崗位可能會被取代,但與此同時也會創造出5000萬新的就業機會,估計受影響的崗位在5000萬到7500萬之間;金融科技有助於降低金融業成本,帶來很多機會,根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亞洲在金融科技上的投資2010年時是1.03億美元,但是到2015年,已超過43億美元;汽車為科技行業帶來許多新的機會,未來會有更多的科技添加到這一出行工具里來,讓出行更安全,讓交通系統更有效率;工業IT,也是大家提到的自動化,將催化第四次產業革命;網絡安全也是一個重要趨勢,目前全球聯網終端數量超過100多億,越來越多的聯網也增加了網絡的脆弱性,未來網絡安全支出將是高速增長的區域;醫療保健因為人口趨勢也有很大的機會,中國正在步入老齡化國家行列,未來在醫療保健上的支出會增加,增速遠比人均GDP增速更高。
“還有一個跟中國特別相關的,就是企業並購。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會持續走出去做一些收購和投資,並購將幫助中國互聯網企業成為全球科技平臺領頭羊。”陳彥甫表示。
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2015年達到7500億元,“十二五”時期年複合增長率為25%。1日落幕的2016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上,權威專家和政府部門有關負責人認為,物聯網產業爆發式增長已為時不遠。
經過前期發展積澱,中國的物聯網發展目前處在世界前列。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說,中國物聯網產業從小到大,已經形成了包括芯片和元器件、設備、軟件、系統集成、電信運營、物聯網服務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公眾網絡機器到機器(M2M)連接數突破1億,占全球總量31%,成為全球最大市場。同時,物聯網行業應用蓬勃發展,在交通、物流、環保、醫療健康、安防、電網等領域應用的市場規模已達數百億元。
今年6月,國際窄帶物聯網標準誕生,越來越多企業成為物聯網應用主體。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說,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繼續推進、5G時代越走越近,物聯網與產業和移動互聯網將進一步深度結合,應用領域更寬,經濟價值更大,為傳統企業的改造轉型提供手段。
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認為,中國制造業已完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巨變,目前正在做大做強,而這一過程,需要包括信息技術、材料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撐。物聯網利用傳感技術和物體之間發生聯系,對產品進行標識、管理和提升,這項新技術,將開啟一個新的增長點,助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近年來,不少“嗅覺靈敏”的企業已經開始布局物聯網,將其作為下一階段的戰略發展方向。在為期3天的物聯網博覽會上,包括阿里巴巴、華為、中興以及三大電信運營商在內的多家知名企業展示物聯網應用產品和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將物聯網視為新的業務增長點。而國際搜索巨頭谷歌,早在2014年就以32億美元收購一家煙霧傳感器企業,高調進入物聯網領域。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說,經過多年積澱,目前我國物聯網的發展和應用走在世界前列,這是非常可喜的成就。下一階段,產業界還應著力補齊傳感技術、設備水平和管理安全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助推物聯網與應用產業和居民生活更快地融合。
當品質生活成為大眾化追求,Admit想把以色列智能家居帶入中國。
“選擇Phresh,一是情懷,二是機遇。”Amit Gal-Or這樣陳述他最初創立Phresh的理由。
Amit Gal-Or 是來自以色列的天才創業家,他的父親Amir Gal-Or是著名投資集團英飛尼迪的創始人。從小跟在父親身邊學習,使Amit早早地接觸了世界各地的投資和商業活動。在大學期間,Amit曾創立WeStart跨境創業者平臺。現在,他選擇與中國清華、北大等名校的精英團隊聯手,一起打造將以色列最前沿生物科技與健康家居生活結合的Phresh。
果伴是Phresh開發的一款食品級除菌保鮮劑,簡單可愛的外形,內部包含的卻是以色列科學家潛心研究十五年的精華。它利用以色列的尖端微納米技術,從植物中提煉有殺菌作用的純天然精油,通過空氣揮發有機物質,來延長果蔬、鮮花等的保質時間,並殺死空氣中大部分的有害細菌。
現在食物浪費正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嚴重阻礙,而食物變質、腐敗則是導致食物浪費的主要原因。在Amit看來,果伴的價值在於消滅空氣中的細菌,延長食物保質期從而減少浪費,進而幫助人們培養健康、環保、有品質的生活方式。
“人們或許覺得可持續發展這個詞離生活很遙遠,其實不然。節約資源,減少浪費,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而果伴正是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在打造健康家居生態的同時,還能對環保起正面作用,這是我一直想做的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Amit說。
Amit將果伴設定為Phresh的第一個發展階段,這款最小可行的產品目標是以較輕的方式切入中國市場,獲取穩定的現金流,來達到收支平衡。而後Phresh的設想是建立新型物聯網平臺,搭建以色列高新技術與中國市場的橋梁。
“以色列擁有諸多先進知識和技術,而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我希望Phresh能搭建二者溝通的橋梁,達成雙贏。”Amit說。
Phresh創始人Amit Gal-Or
所以,在第二階段,Phresh將推出果伴的升級產品——物聯網硬件平臺,它的做法是結合現有的物聯網技術,創建硬件設備,可以更智能地進行空氣中細菌含量分析和數據分析,讓消費者們直觀感受到果伴給他們帶來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物聯網硬件兼容性高,稍微調整就可應用於各種以色列工業科技,因此Amit還計劃研發花卉保鮮劑和化妝品防腐劑兩款新產品,以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
而Amit的最終目標是為每一個以色列公司開放Phresh物聯網平臺和經銷網,為以色列公司提供在中國拓展產品市場的機會。具體來說,就是所有產品都可以在物聯網平臺上進行控制,用戶根據他們的興趣構建自動化家居系統。
自動化是家居中的一個新興領域,目前自動化可控制的包括電源、房門、供暖等方面,無疑,Phresh進入智能家居領域之後,將會結合以色列的新興技術,進一步延伸中國在這塊的發展空間。
目前,Phresh還處在起步階段,團隊共12人,在北京設有總控制中心,科技實驗室則設在以色列。此前,Phresh已通過京東眾籌獲得了部分發展資金,目前正在啟動下一輪融資,融資將主要用於團隊拓展與產品研發等方面。
如今,一股創業熱潮正在向以色列和中國襲來。以色列雖然人口不足800萬,卻是聞名世界的創業國度。以色列擁有近6000家創新科技公司,初創企業總數僅次於美國矽谷,人均創業密集度全球第一。每年都有新的企業創立,將以色列的領先技術和產品輸出到國外市場。
相比之下,中國雖然也有雨後春筍般冒頭的初創企業,但很多初創企業囿於國內市場,對外輸出的能力稍顯不足,也有很多初創企業在短短一兩年中在激烈的競爭中黯然退場。
為此,我們也請Admit分享了他對中國和以色列創業熱潮的看法。
以下是對話實錄:
i黑馬:在您看來中國和以色列的創業環境有什麽特點?
Admit:中國和以色列的政府都非常支持創業。因為以色列資源缺乏,政府和民眾清楚發展創新型高科技產業對於以色列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因此以色列的創新企業都聚焦於高科技。中國和以色列不同,中國市場更大,機會更多,同樣挑戰更大。創業者太多,競爭激烈,產生了很多失敗者。
i黑馬:您怎麽看待中國的創業熱潮?
Admit:我認為創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積極的教育意義。過去中國人民害怕失敗,不敢冒險,不敢面對新的挑戰。但是現在,創業熱潮讓人們了解到失敗是一件好事,它能讓人們反思不足,然後不斷進步。中國的產品也從過去的引進國外科技漸漸轉變為自己創造新科技。創業改變了年輕一代對事物的看法,讓中國煥發生機。
i黑馬:以色列有很多走向國際的創業公司,中國卻很少。您認為中國在這方面能借鑒以色列什麽經驗?
Admit:國際化需要一個過程,我認為中國的大公司應該起領頭作用。現在國外存在對中國的誤解,他們對中國的認識還停留在十年前,認為中國只會複制他國技術、制造廉價產品。中國的大公司的產品可以先走出去,與國際上其他公司競爭,讓外國人民看到中國的科技不遜色於其他國家,漸漸改變外國人民的看法。這樣,初創公司的產品就更容易被國際市場接納了。
http://www.xcf.cn/newfortune/cy/201611/t20161104_777575.htm
虽然2015年底至今资本寒冬之语声浪日高,但车联网行业却仍迎来了一波投资高潮,且涉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巨头云集的车联网市场,创业公司的机会在于那些碎片化的细分市场。对它们而言,最大的挑战或许不是来自巨头,而在于车联网市场到底何时爆发?赵俊/文
移动互联网时代座次已定,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成为下一个争抢的入口。汽车系统需求量的稳健、通信网络的发展和相关技术标准落地在即以及高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属性使得车联网成为物联网最具价值的细分行业,有望率先爆发。
招商证券指出,车联网是整个物联网应用中对于流量需求和附加值最高的细分行业,车联网用户具有高ARPU值属性,占据流量入口的运营商将充分受益,随着市场发展,车联网产业链将由硬件向应用逐步传导,未来将在多个应用领域催生巨大价值。据其预测,到2020年国内汽车保有量可达2.5亿辆,车联网渗透率可达到20%,按照平均每辆车5000元的花费(包括硬件、电信运营和相关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
产业链各环节同步启动
车联网产业链包括汽车端、网络端和运营端(附图)。汽车端指车端的传感器、通信及处理芯片和模组、车载交互设备(包括车载终端一体机、智能后视镜等)等硬件设备。汽车端的数据通过网络端的基础设施传输到运营端之后,运营端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处理进行业务运营。
如今的车联网产业链上,巨头正在争先恐后布局,希望占据有利地形。谷歌、苹果、BAT等全球互联网巨头主要在汽车端和运营端发力,它们纷纷布局智能网联汽车,或者发布开放平台战略,吸引创业公司站队,争取延续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辉煌。网络端则由通信设备公司把持,华为等通信公司将受益通信设备升级带来的新一轮通信设备投资热潮。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则盘踞在运营端,由于车联网对于运营商的流量拉动明显,目前,移动和联通的车联网业务占比已分别达到35%和20%。
火热的车联网市场自然少不了创业公司的身影,包括定位为车联网云服务运营商的麦谷科技、主打智能后视镜等车载硬件的极豆车联网以及瞄准路边停车管理运营的亿车科技等。尽管2015年底至今资本寒冬之声叫嚣不止,但车联网行业却仍迎来了一波投资高潮(附表)。这些中小公司基本都处于A轮融资阶段,它们通常很难在整车制造和网络设备制造升级上拥有和巨头一争高下的实力,而是将精力集中在汽车端的车载交互设备生产和运营端的细分领域的增值运营。
云平台下的布局
2016年9月,麦谷科技获得了由同创伟业领投的5000万元Pre-A轮融资。与一般创业企业相比,身处当红的车联网行业,麦谷科技的一大优势在于自诞生起就自带现金流,并且目前已具备持续造血能力。
麦谷科技于2010年7月由谢斐和周志文共同创立。两位创始人拥有不同的工作背景,谢斐先后在Broadmax网络、港湾网络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从研发到市场岗位,在通信行业积攒了8年的工作经历。而在深圳华强集团供职长达10余年的周志文则长期跟踪汽车电子这一块,他也是深圳市汽车电子行业协会的专家委员会委员。“通信+汽车电子”的背景似乎让车联网成为了水道渠成的创业选择。
麦谷科技并不生产硬件,而是以软件、运营和解决方案为主,主要面向汽车端的设备制造商,为车载智能设备提供软件解决方案的支持。同时,在车载设备出售后,其解决方案又将直接面向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流量管理等增值服务。因此,按谢斐的话说,公司在车联网产业链上既属于汽车端,又属于运营端。
麦谷科技旗下的软件应用主要包括智能麦联、麦联宝和车贷保。智能麦联是一个集成式App,可以根据不同厂家需求进行不同的开放式合作,协助厂商实现技术升级。在汽车设备端嵌入智能麦联相关组件之后,可以打通各种车联网内容和服务连接,为车载智能硬件厂商实现快速云端连接及车联网服务落地。例如,识别行车过程中发生的非常规事件,如碰撞、急刹车、急加速等,并分类生成视频连同位置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用户通过App可远程查看车辆的特殊时间视频和位置信息。这针对的是大部分车主使用行车记录仪的痛点:拍完用不了、下载难、剪辑和编辑难、分享更难。
除了智能麦联之外,麦谷科技旗下还拥有物联网流量虚拟平台麦联宝,通过物联网卡分发、流量CMR管理和数据运营,为企业提供“流量+服务/内容”的综合落地。公司为设备商提供各种量身定制的流量套餐,其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实时记录流量数据,在线提醒流量预警,流量费用也能实现一键在线支付。谢斐指出:“麦谷科技和运营商是上下游的关系,我们把来自运营商的流量做了处理之后,再细分出去给用户,公司只跟消费者前端这一环节的设备商合作,这个环节的设备商最接近消费者。”
而汽车金融大数据风控平台的主要职责是为P2P金融车贷、汽车融资租赁和担保行业的风控业务提供一站式专属化行业落地解决方案,发布类似“某车牌号连续尝试将车辆抵押,触发平台告警,已通过现场确认,回收车辆,保障资金安全”等提醒。车贷保可以基于GPS位置服务,根据大数据分析车辆常去的地点是否与正常活动范围发生偏移,以此判断该项融资的金融风险。
不管是智能麦联,还是麦联宝和车贷保,其背后所依靠的都是“千万级”的云数据中心和云平台—麦谷智云,这也是麦谷科技其他产品线的支撑中心,主要提供车联网云服务系统和开放接口以及产品运营管理服务。
软件免费、流量收费
麦谷科技采用了B2B2C的模式,公司的软件和解决方案主要卖给消费者前端的智能车载设备商。公司目前的B端客户有近60家,服务过的B端客户则超过了300家,软件装车后,覆盖的C端用户更是超过了350万人。
“麦谷科技从成立开始,一直都是盈利的,目前年收入达到了3000万至4000万元之间,”谢斐表示,“通过B2B2C的模式,我们只需要服务数百家的车联网设备厂商,这让我们的获客成本低于直接2C模式的公司,而当我们覆盖的用户上了规模,也可以通过跟运营商集采流量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2015年之前,麦谷科技的主要收入来自软件使用许可费。此后,其转变了路线,采用了“软件免费、流量收费”的模式,把从运营商处批发过来的流量通过旗下软件优化处理之后,再分拆卖给C端用户。根据美国的经验,一辆装备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辆,每月对外界的信息交换要消耗至少1G,再加上车载娱乐等流量消费,远远高于人和人之间移动通信的流量需求。并且,这还是一个增量需求。
针对不同的设备和用户,麦谷科技提供了各种定制套餐,收费标准也各不相同,每台设备每年收费从10元到120元不等。“今年1月,我们来自C端的收入比例还是零,但此后每个月C端的收入贡献都在增长,9月初,C端收入贡献已达50%,预计未来来自C端的收入可以稳定在7成的水平,”谢斐指出,“我们现在来自C端的日均收入超过了6万元,其中优秀设备品牌的C端续费比例达到7到8成,一般品牌的续费比例大约是5成,未来,我们希望C端用户在使用产品后可以实现100%续费。”
2016年9月,“麦谷科技”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额人民币5000万元,由同创伟业领投,朗科投资、黄小敏(麦谷天使投资人)跟投,融资完成后麦谷科技估值约为3.5亿元。
创业公司受益碎片化细分市场
除了一同创业的“兄弟”企业,与麦谷科技同场竞技的不乏各路大佬。国际上,谷歌和苹果纷纷投入巨资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国内,百度在自动驾驶上的投入超过200亿元,腾讯则推出了车联ROM、车联App和“MyCar”服务,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联合发布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乐视的超级汽车也已亮相北京车展。华为不仅和中兴、爱立信等公司一起推进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在车联网行业的应用,还生产汽车的连接模块,制造的芯片可以提供车与车之间,以及车里面的人跟3G和4G网络的连接。
面对老生常谈的巨头威胁论,创业公司应该如何应对?
对此,谢斐表示:“BAT通常在一些面向大众的通用化市场很厉害,但是涉及很深的行业特性,却未必擅长,或者由其来做成本很高,创业公司正好主攻这些细分市场”。
这些细分市场通常具备一些明显的特质,最突出的就是碎片化,包括产品和渠道的碎片化。车载环境和手机不同,不同品牌、车型、中控空间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奔驰的车载设备和低端车的设备就不一样。也就是说,同一款产品要适配所有的车型,在车载电子行业是很难做到的。此外,车载电子产品很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销售和售后维护渠道也是碎片化的,包括4S店、美容店和修理厂等。这种碎片化的场景是巨头不愿意也并不擅长去做的,因为面对碎片化的需求,沟通成本会高很多。
目前,国际市场新车前装车联网模块的比例仅为20%,中国市场的比例则更低,易观智库预计2016年中国前装车联网设备的比例仅为15%。车联网时代到底何时来临?会不会如智能家居一样,迟迟等不到行业爆发的临界点?
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和市场研究公司SBD预测,2018年全球新车出货量可能超过1亿台,其中六成将具备联网功能,到2025年100%的汽车将前装移动互联网接入功能。在国内,根据华为和中国移动预测,到2020年,以车联网为代表的高速率应用虽然仅占连接数量的10%左右,但对于运营商流量的拉动更为直接,市场空间将达到44%。2020年,5G技术也将进入全面组网商用阶段,从而更好地支持汽车的智能网联。
作为从业者,谢斐更为乐观。他认为,仅需要1年左右,车联网就能实现普及,当全行业都在生产带有智能车载设备的终端时,车联网时代自然而然也就到来了。
不过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隐忧。车载智能设备目前的价格从1000多元到数千元不等,大部分利润被渠道商所把持,渠道攫取的利润是生产商的3-4倍。此外,车载设备作为低频商品,更重体验和售后服务,因此销售以线下渠道为主,电商平台较难介入,这也成为阻碍车联网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http://www.xcf.cn/newfortune/cy/201611/t20161104_777575.htm
普邦園林:聯合中標鄭州高新區市政綠化PPP項目
普邦園林18日午間公告2016 年 11 月 17 日,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市政管理局確定公司和梅州市市政建設集團公司聯合體為“鄭州高新區市政綠化 PPP 項目”第一中標候選人。
項目建設內容為高新區2016~2018年市政綠化工程建設,主要包括生態林帶建設、水系綠化、生態公園、道路綠化項目和人行道建設、道路複澆翻建路燈照明系 統、霧森建設及橋梁等市政工程建設。
中標金額待項目公示完畢後最終確定,本項目的履行預計對公司2016至2025年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產生影響。
吉艾科技:終止收購哈薩克斯坦煉化企業
吉艾科技18日午間公告,公司於2015年8月19日披露了《吉艾科技(北京)股份公司重大事項停牌公告》,主要內容為:公司擬收購位於哈薩克斯坦的某煉化企業,預計交易金額1000~5000萬美元。此後,公司與目標公司就收購相關事宜進行了多次磋商與溝通,但由於在談判期間,石油行業外部市場環境發生改變,導致公司與目標公司的談判推進與預期發生較大差異,雙方在收購價格及主要收購條款方面無法達成共識,因此,公司現決定終止本次收購。
新天科技:擬2550萬元參與設立物聯網科技公司 占股51%
新天科技18日午間公告,公司與銀川新興產業水務發展有限公司、江蘇大川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合資經營協議》,擬共同出資設立銀川新天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銀川新天註冊資本為人民幣5000萬元,其中新天科技以貨幣認繳出資2550萬元,占銀川新天51%的股權;銀川水務以貨幣認繳出資1500萬元,占銀川新天 30%的股權;江蘇大川以貨幣認繳出資950萬元,占銀川新天19%的股權。
海格通信:定增募資獲廣東省國資委批複同意
海格通信18日午間公告,公司於今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廣州無線電集團有限公司通知,廣東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於今日下發了《關於海格通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項目方案的複函》,主要內容為同意《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項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