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養老金“壓艙”,外資跑步入場:A股機構資金定價權增強

外資私募貝萊德首只A股私募產品甫一亮相,便引來國內資產管理機構的格外關註。參考海外資本市場發展經驗,機構投資者(含外資)占比上升後,股市波動率會明顯下降——在波動率較大的A股市場,外資機構的逐漸進入有望改善這一情況。

同時隨著養老金入市節奏加快,A股市場的穩定性有望得到進一步改善。海外經驗也顯示,養老金的逐漸入市有助於促進資本市場完善,成為資本市場的“壓艙石”,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反過來長線資金也將進一步強化A股的機構化趨勢。

“所以我們認為,機構資金定價權在增強,而且機構資金進入市場後,會對市場上稀缺的績優上市公司給出更合理的價格。”融通通乾研究精選基金經理張延閩表示。

Wind統計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3325家A股上市公司中出現了機構的身影,主要包括公募基金、私募、銀行理財、險資、社保基金、境外基金、融資基金以及分紅資金等。

根據海通證券荀玉根統計,2018年機構投資者和養老資金等預計將給市場帶來約5100億元的增量資金;外資也有望給A股帶來約3000億元的增量資金。他預計融資余額將增加900億元,IPO、產業資本減持等因素的資金流出合計約5700億元,2018年全年資金凈流入在3300億元左右。

機構占比逐年提升

在A股投資通常又被稱為“炒股”,因為A股最大的特征之一是散戶占比高,過去多年散戶交易額占比一直高達80%,在以散戶為主要交易者的市場中,炒作氛圍濃厚,機構話語權較低。

經過多年的發展,A股正在向海外成熟市場靠近。張延閩在回顧2016年和2017年的行情後便發現,A股市場新增的都是機構資金,中小投資者逐步退出市場。

統計顯示,剔除一般法人,散戶持有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從2014年6月的64.2%下降到2017年9月的60.8%,其他機構投資者合計占比同期從35.8%上升到39.2%。散戶占比下降,機構占比上升的長期趨勢較為明顯。

機構持股比例合計
時間 2014年一季度末 2015年一季度末 2016年一季度末 2017年一季度末 2018年一季度末
機構持股比例 38.2% 39.5% 44.7% 47.9% 51.9%

和聚投資首席策略師黃弢表示,穩定市場方面,機構投資者的作用體現得越來越明顯。由於機構資金基本是以價值投資作為主線,願意以相對中長期投資理念進行投資,因此這種投資理念會更大程度影響市場,使得換手和波動與過往相比都有所下降。

1990年代中國臺灣股市中外資、機構占比很低,股市大幅波動,臺灣加權指數每年平均振幅約57%,指數整體PE(TTM)水平也在15~40倍之間大幅波動。而在2003年臺灣外資及機構投資者的市場成交額占比均超過10%之後,臺灣加權指數年均振幅降至30%,指數整體PE維持在10~20倍之間窄幅波動。

眾所周知,美國資本市場培育了如谷歌、微軟、蘋果、亞馬遜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美國發達的資本市場源於其完善的制度設計,以及成熟的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結構。

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稱,從A股過去的發展來看,社保基金等占比較低,最近幾年來機構資金規模不斷壯大,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國內的養老金、保險資金以及公私募等機構資金占比在逐漸增加。

第一財經拿到的深圳一家公募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A股的增量資金中公募增量是942億元,私募是242億元,銀行理財是390億元,保險資金是1295億元,社保基金是240億元,境外資金及融資凈買入分別是1957億和975億元——合計增加資金供給2317億元。

在流動性緊平衡的市場中,機構持倉比例與資金流向很好地表觀詮釋了板塊與個股的漲跌:2017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持倉的家電板塊倉位排在第四,上半年漲幅排行中,家電以31%位居A股之首。

構建發達和成熟的資本市場,需要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壯大,更需要類似美國401(K)養老金計劃的制度設計引導居民大類資產配置從樓市向證券市場轉移,推動穩定的長線資金入市。

資本市場的“壓艙石”

業內普遍認為,社保及養老金是資本市場“壓艙石”的最典型代表。

過去20年來,中國基金業協會統計的公募基金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16.18%,相對於基準創造將近1倍的超額收益。但同樣也是基金行業“20年之痛”:沒有多少人拿到16.18%的收益。

有基金公司人士作出以下測算,如果用1萬元開始投資,假設視角是30年的話,投三年的定期存款,30年是2萬多元;如果用全國社保過去十幾年的平均收益來測算,就變成11萬元;如果用公募基金過去20年的收益來測算的話,就變成將近90萬元。

“這就是要堅持長期投資,而且堅持在權益類產品長期投資的核心原因。”他說。

Wind統計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533家上市公司中,出現了社保基金的身影。其中在浙江交科(002061.SZ)、開潤股份(300577.SZ)、新綸科技(002341.SZ)中社保基金持股比例都超過17%,在浙江交科的比例超過了26%。

截至一季度末社保基金持倉
證券代碼 公司名稱 持股數量(萬股)
601288 農業銀行 979705.9
601328

交通銀行

187751.3
601899 紫金礦業 54250.6
601016 節能風電 53113.6
600795 國電電力 52442.3

今年二季度以來,養老金入市步伐明顯加快。截至6月底,地方基本養老金委托投資的資金已有3716.5億元到賬並開始投資。理論上,目前基本養老金買入股票的資金規模可以達到1100億元。

與一季度相比,資金到賬速度加快,一季度新增到賬資金335億元,二季度新增到賬資金650億元。

同時,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職業年金巨大的發展空間正在展現。職業年金會覆蓋超過3000萬的機關事業單位和超過700萬的行政單位人員,未來三年內職業年金的發展規模有可能會改善企業年金的發展規模。每年交費在1500億到2000億元之間,預計五年以後,會超過1萬億元的市場規模。

業內人士稱,在未來五年之內,中國的養老金事業將迎來非常好的發展前景。總體的資金規模將會超過10萬億元,值得註意的是,個人養老政策落地也會給市場帶來超過1萬億元的規模。

隨著資本市場持續開放和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國內個稅遞延型商業保險的試點,星石投資相信資本市場有望迎來類似美國401K計劃的制度紅利,更多的長期資金通過資本市場參與分享中國新經濟和好企業的發展紅利,價值成長股將最為受益。

事實上,第一財經也了解到,國內一些公募基金公司近日發行了封閉式產品,亦是希望投資者能追求基金資產的中長期穩健增值,對基金經理來說淡化短期擇時,幫助投資者避免“追漲殺跌”,引導投資者進行中長期投資。

外資跑步入場

今年來,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力度增強,在A股低迷之際,外資跑步入場也在加快。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指出,外資像黑石的投資風格,進來就滿倉,持有周期很長,幾乎不怎麽換手,是比較典型的長期投資者。

“外資對於短期波動不會像國內投資人那麽關註,而是願意從更長周期、更多維度來評估一個行業和上市公司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即使市場風格變化、政策變化,只要沒有對行業和公司的基本面形成重大沖擊,就不會對其持倉進行調整。”黃弢說。

北上資金在今年二三月份流入明顯放緩後,二季度重新強勁流入。盡管二季度A股市場慘淡,但北上資金熱情不減,截至6月20日,二季度流入1199億元,創互聯互通以來單季度最高流入量。

記者也了解到,A、H股互聯互通之後,兩地股市在行情、風格等方面的相關性大幅提高,投資邏輯在兩地的適用性也顯著改善。比如今年以來,港股漲幅最好的行業是醫療保健、能源與日常消費,而A股漲幅居前的行業是餐飲旅遊、食品飲料、醫藥、家電和石油石化,均偏向消費以及油氣產業鏈。

同時,考慮到新納入MSCI所帶來的新增主動投資者,以及下半年A股在MSCI的權重還會上升,境外資金大概率能維持流入的態勢,但考慮到境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放緩可能持續的擔憂以及美元總體走強的態勢,流入量大概率會有所放緩。

“從方向來看,消費醫藥占比在上升,對某個細分行業可能會更聚焦。除了行業配置,機構資金的配置更多是集中於龍頭。這點是很明確的。”黃弢表示。

從市值看,截至2018年7月31日,低於20億元市值的上市公司有234家,低於30億元市值的有859家。統計歷史市值的百分位分布,前後1/4的市值差距保持在較高水平,較2015年之前的差值水平顯著擴張,說明A股市場的龍頭效應並沒有減弱,大市值上市公司在相對意義上正變得更大。

同外資一樣,另外一個長線機構投資者則是險資。Wind統計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456家上市公司的機構股東中出現了險資的身影,其中在中國人壽(601628.SH)、平安銀行(000001.SZ)以及民生銀行(600016.SH)的持股數量排在前三。

某保險資管投資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透露,險資考核方式與公募較為不同,更為長期,不同公司也不一樣,一般而言,險資在低位的時候會布局,在高位的時候賣出,換手率比公募低很多。

“險資對收益的要求也沒有公募那麽高,大概一年10%的收益率,能夠覆蓋成本基本就可以做。”該保險資管人士稱,險資的考核差不多是3年,主要是資產負債匹配,也不要求像公募那樣排名和競爭,基本是要求一個穩健的收益。可能牛市時不要求像公募那麽高的收益,但是熊市的時候也不要有很大的虧損。

“我們了解到,一些民營保險資管公司做長期股權投資,做權益法記賬,買一家公司利潤並表,這種的話更屬於長期投資。”上述保險資管投資人士表示。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蘇蔓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765

股指期權、養老金入市……這些熱點問題下一步怎麽做?證監會一一答複

今日,證監會公布了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相關建議的答複,涉及推動“僵屍企業”依法退市、鼓勵海外創新型企業回歸、養老金入市等眾多熱點問題。

證監會答複政協提案稱,將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理念,繼續維持對業績造假、虛假披露等欺詐行為的高壓態勢,一經發現,嚴厲打擊,決不姑息,該處罰的處罰,該退市的退市。 

證監會稱,將繼續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戰略發展方向、掌握核心技術、具有一定規模的優質海外創新型上市企業參與A股公司並購重組。 

證監會表示,將繼續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提高審核效率和透明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安防監控和芯片產業企業上市融資。

以下是涉及下一步工作開展的回複要點匯總:

▍關於上市股指期權、助力資本市場風險防範

下一步,我會將指導中金所繼續推進股指期權研發工作,待條件成熟後,選擇合適時機推出股指期權,以豐富資本市場風險管理工具,滿足投資者風險管理需求。

▍關於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大宗商品期貨品種上市

我國現有3家商品期貨交易所和1家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期貨和期權品種共57個。其中,商品期貨49個,商品期權2個,金融期貨5個,金融期權1個,覆蓋了農業、金屬、能源、化工、金融等國民經濟主要領域,功能發揮良好,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逐步提升。我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符合條件的大宗商品期貨品種上市交易,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關於在《證券法》和《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將互聯網證券納入監管

我會後續將統籌考慮對互聯網形式的證券發行(如股權眾籌)等具體情形進行特別規範,適時制定或修改相關規定。

▍關於推動“僵屍企業”依法退市

下一步,我會將繼續本著“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原則,結合《證券法》修訂工作,從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出發,不斷完善退市制度,指導交易所進一步嚴格落實退市決策主體責任,堅決維護退市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推動形成“有進有出”的市場化、常態化退市工作機制,持續提高市場有效性,不斷防範化解風險,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關於推動股指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吸引更多的境外專業投資者參與

下一步,我會將指導中金所在強化市場監管的前提下,認真研究股指期貨等金融衍生品對外開放的措施安排,為境外投資者管理A股市場風險提供對沖工具,進一步增加境外投資者參與A股交易的吸引力,安全穩妥推進金融期貨市場對外開放。

▍關於支持生物技術等優質創新型企業的H股全流通

下一步,我會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與有關部門通力合作,並始終與香港有關方面保持密切溝通,加強監管,積累經驗,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推進H股“全流通”試點。

▍關於“加快養老金、退休金等長期資金的入市和專業化投資管理,改善投資者結構”

下一步,證監會將加快推進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建設,繼續發揮公募基金行業在服務社保基金、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投資管理方面的主力軍作用。

▍關於“引入境外的優秀資產管理公司”

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推動私募基金行業有序開放,包括研究允許符合條件的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的外資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登記,研究外資機構管理的私募基金在銀行間市場開戶,推動解決外資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從事QFII投資顧問業務等問題。同時,證監會將依據《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及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對外資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的事中事後監管、登記備案統計分析和現場檢查等工作,持續進行風險監測和評估,促進外資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健康規範發展。

▍關於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業龍頭企業上市融資支持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對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農業龍頭企業在擔保評級、征信融資等方面給予相關政策支持,將持續培育和規範企業征信市場發展,為符合條件的貧困地區農業龍頭企業在內的各方提供更優質的征信服務和融資擔保服務,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二是繼續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有序推進首發審核工作。目前,我會審核節奏加快,整體審核周期已大幅縮短,新股發行逐步實現常態化。符合發行上市條件的貧困地區農業龍頭企業,經具有保薦資格的證券公司推薦,均可按法定程序向我會提出發行上市的申請,我會將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在企業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和規章要求的前提下,予以積極支持。同時,我會將通過進一步完善掛牌審查制度和發行融資機制,簡化審核流程,改進影響發行效率的薄弱環節,提高企業融資效率,幫助貧困地區農業龍頭企業緩解融資問題,加大資本市場對貧困地區農業龍頭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關於客觀對待IPO通過後企業出現問題

下一步,我會將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理念,繼續維持對業績造假、虛假披露等欺詐行為的高壓態勢,一經發現,嚴厲打擊,決不姑息,該處罰的處罰,該退市的退市。

▍關於在發審委委員中增加稅務師專業人員比重

下一步,我會將根據審核工作發展變化和實際所需,對關於增加稅務師專業人員比重的建議予以認真研究,適時調整優化發審委委員專業結構,提高發審委的全面審核能力。

▍關於完善配套,通過產業引導基金鼓勵市場主體提高跨界創新能力

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研究私募基金差異化監管體制,推動出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並指導基金業協會細化完善自律規則體系。積極推動基金業協會早期投資專業委員會、天使投資聯席會議機制發揮作用,結合分類分級監管探索,引導創業投資基金加強投後管理,提高專業化運作水平。

▍關於放開重組審批,鼓勵海外創新型企業回歸

下一步,我會將繼續支持符合國家產業戰略發展方向、掌握核心技術、具有一定規模的優質海外創新型上市企業參與A股公司並購重組。

▍關於不同市場的定位和準入標準

下一步,我會將統籌股票市場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市場定位和功能分工。做大做強主板市場,堅持主板藍籌板塊的定位,深化創業板改革,探索制定差異化的發行上市條件,增強對創新創業企業的包容性。堅持新三板主要為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服務的市場定位,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安排。

▍關於進一步加快金融期貨市場發展步伐、豐富金融期貨產品體系

下一步,我會將繼續指導交易所深入研究股指期權、ETF期權、外匯期貨等金融期貨產品,在時機成熟時上市相關品種,以進一步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交易和風險管理需求。

▍關於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安全和公共安全領域的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發展

下一步,國家相關部門將繼續堅定不移貫徹國家戰略,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安防監控和芯片產業企業發展,為國家安全戰略和現代化國家建設戰略的實施保駕護航。

1、進一步完善部際工作協調機制、加強信息交流共享,強化業務對接,穩步推進實施協調機制,確保各項合作落地生根,助力產業集群形成,促進經濟增長方式和增長動能的轉換,為盡早形成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視頻監控和芯片產業鏈發揮應有的作用,切實解決行業產業鏈不夠完善、產業支撐力度不足、核心芯片來源不足的突出問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加大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支持力度,積極推動國家基金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支持力度,提升設計環節的投入比例。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優化資源配置,加大協同創新力度,探索揭榜掛帥機制,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新創業。繼續推進電子信息領域制造業創新中心等機構建設,抓緊“芯火”雙創平臺的組織工作,助力企業快速成長,逐步建立和完善產業生態體系,推動芯片產業跨越式發展。

3、持續推動資本市場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支持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一是繼續保持新股發行常態化,提高審核效率和透明度,支持符合條件的安防監控和芯片產業企業上市融資;穩步推進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工作,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和監管規則,保障試點工作依法合規進行,促使已在境外上市的優秀企業回歸境內資本市場,增強資本市場的包容性,把優秀企業留在境內。

二是持續推進並購重組市場化改革,紮實開展“簡政放權”和“放管服”改革,支持信息安全和公共安全領域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實現創新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的供給側改革。

三是繼續穩步發展公司債券市場,拓寬實體企業融資渠道,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芯片、安防等電子產業企業發債融資。

責編:顧蓓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917

內地九成養老金恐入不敷支

1 : GS(14)@2016-10-16 08:18:43

【本報訊】內媒《華夏時報》報道,內地「個人賬戶養老金」空賬率(空賬是指儘管賬戶裏名義上有錢,實際上只是個無法兌現的空頭數字)高達九成,將來退休人士提取養老金,兌現個人賬戶部份時或出現入不敷支情況。今年8月份,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發佈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5》顯示,去年黑龍江、遼寧及吉林等6個省份的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當期入不敷支。報道引述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指,去年個人賬戶資產出現自2001年以來首次下滑,由前年逾5,000億元降至去年約3,274億元。他認為,個人賬戶空賬率續升,主因是個人賬戶資金量太大,地方政府未能拿出相應比例補貼,隨着退休人口增加,未來資金壓力會更大。他續表示,要完善個人賬戶制度,建議將模式轉型為「名義賬戶」,用投資收益率作為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參保人可在退休後按該記賬利率累積後的金額領取養老金;個人賬戶內毋須放入真實資金,改而對個人繳費記賬,將該筆資金及收益計入賬戶,作為日後發放養老金的依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6/198021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219

養老金入市 執行有困難

1 : GS(14)@2017-02-07 05:08:37

【拆局】養老金來自內地職工個人供款,內地民間對以「養命錢」投入股市一直有強烈抵制聲音。2015年8月A股股災時,中央放行養老金入市意圖救市,但至今未有進展。相比之下,資金主要來自中央撥款,規模達近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社保資金在救市時,多次以國家隊身份出擊,更增添民間對以養老金為股市埋單的疑慮。


經常爆出貪腐醜聞

以30%投資上限計,目前養老金餘額約4萬億元,即理論入市金額可逾萬億元,不過在實際執行上似乎並不可能,因為中央規定投資額度需以資產淨值再扣除當期支出,惟目前內地多個省分都面臨養老金虧空局面。內地養老金並非屬於個人賬戶,員工退休時以當地平均工資為基數,領取養老金。由於管理失當,再經常爆出貪腐醜聞,多個省分都曾發生養老金入不敷支情況,難再有餘力投資股市。事實上,中央放行養老金入市至今,只有北京、廣東、廣西寥寥幾個省市宣佈將養老金委託社保基金管理,以待入市,但金額最多的廣東只有1,000億元,其他均為數百億元,即使最終30%資金能投入股市,入市規模可能亦只是以百億元計。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7/199203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78

傳養老金快入市買A股 國壽漲7.5%百億資金掃起內險股

1 : GS(14)@2017-02-07 05:08:37

【本報訊】內地傳出養老金入市快成事,刺激內險股衝高,國壽(2628)更勁飆7.5%,成交近40億元,並連同平保(2318)彈4.6%,齊帶動大市錄雞年首個升市,而八隻內險股合共成交額逾99億元,佔昨大市成交14%。不過分析指消息屬舊聞,A股昨對此反應不大,反而北水掃貨與資金炒落後,才是內險股造好主因。記者:余倩敏 黃尹華



《上海證券報》等多家內媒,昨引述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指,「最近若干省分已委託社保基金理事會,對階段性的結餘養老保險金進行運作」,並指養老金春節後入市已成定局。所謂養老金是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據統計全國養老金餘額達4萬億元人民幣,國務院在2015年8月已允許養老金投資境內股市,最高上限可達資產淨值30%,但入市需先由省級政府將養老金委託社保,再由社保選擇投資機構操作。養老金入市消息再起,是因為去年底社保已遴選多家投資機構,但暫未有任何養老金實質投入股市。



港股升219點 成交達693億

由於養老金入市有助推動A股上揚及內險投資收益,消息因而刺激內險股大升,恒指昨彈219點或近1%,以23348點的全日高位收市;H指升157點或1.6%,收報9840點。主板成交693億元,是超過3周最多。國壽及平保成為全日表現最佳兩隻藍籌,前者升7.5%,為一年半來最大單日升幅,並創逾1年高,平保亦升4.6%。內險股成交亦配合,8隻本港掛牌的內險股昨合共錄99.1億元成交,當中國壽佔近40億元,為昨最活躍港股,並為2015年4月港股大時代後、22個月來最大成交,成交股數更創逾3年高。另滬港通連續兩個交易日南下掃入內險,國壽繼上周五錄6億元買額後,昨再錄約10億元買額。


專家:只屬追落後 慎防回吐

不過值得留意是,樓繼偉其實早於1月23日已發表相關養老金入市的言論,由於消息屬舊聞,內險股A股表現遠為落後H股,國壽A股及平保A股分別升3.4%及0.9%。A股反應亦相對平淡,滬綜指升0.5%,報3156點;深成指則升0.7%,兩市成交3,292億元人民幣。財經評論員熊麗萍認為,內險股造好與北水南下掃貨關係較大,但提醒據經驗北水掃貨不會長線持續買入。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則指,內險股昨只是借養老金入市消息追落後,但政策實質對A股影響微,料炒風過後內險股或現回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7/199203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779

國策透視:勿對養老金憧憬

1 : GS(14)@2017-03-03 00:58:13

人保部昨新聞會公佈已啟動養老金的投資運營工作,首批資金達3,600億元(人民幣,下同)。過往A股曾多次炒養老金入市消息,但到昨日消息落實卻沒有反應,說明市場已充分消化,投資著不能再抱憧憬。3,600億元雖然聽起來多,但按國務院之前公佈的管理辦法,最多只能30%投資股市(而且只能投資境內),即最多有1,200億元入市。養老金是所謂的「養命錢」,絕對不能出現任何虧損,這注定養老金只能小規模逐步入市,且只能買最穩健的銀行、國企股,無法帶旺市場。要明白此點,需對內地養老金制度有基本了解。內地員工出糧時,會扣起28%做養老保險(20%來自企業,8%個人繳付),該款全交政府,退休時政府以當地平均工資乘以係數發放,簡言之就是由現時的打工仔供養退休人士,一代代延後。香港強積金如果出現虧損,可以在之後的投資追回,但如果內地養老金虧損,將令政府放款即時受到影響,造成社會動盪。另外,可能有投資者誤以為養老金可像社保基金般在股市大起大落,但實質上社保基金沒支出壓力,可以承受波動,操作和養老金截然不同。黃尹華
http://www.fb.com/decodepolicy本欄逢周二、四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2/199444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404

社民連遊行爭全民養老金

1 : GS(14)@2017-05-18 02:10:57

【本報訊】約10名社民連及社會主義行動成員昨日趁母親節,手持寫有「改善基層生活,還我民主權利」的橫額,由中環匯豐銀行遊行至位於中環冠君大廈的候任特首辦,沿途高叫口號,要求候任特首林鄭月娥領導的新政府,推行全民養老金、訂立標準工時及增加醫療開支等,遊行隊伍抵達候任特首辦後讀出訴求書,候任辦則派出職員接收請願信。


促增藥物資助


社民連指不少本港父母仍然處於貧窮,冀新政府推行全民養老金,讓65歲以上長者每月領取3,500元,同時訂立標準工時及加班補水,保障打工仔及在職父母的時間分配,並要增加醫療及藥物開支,增加床位、醫院人手及非藥物名冊病人的藥物資助。■記者許偉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5/200218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317

中央支持養老金 內險股全線升

1 : GS(14)@2017-07-06 22:48:51

【明報專訊】國務院公開支持商業化養老金,其中特別提到,供款及投資期免稅,在領取保險金時再納稅款,愈早買入供款慳稅愈多,藉此加快公營退休金以外的養老險發展,今年底前實施,有分析認為,未來5年的商業養老保險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消息刺激保險股大升,平保(2318)升近4%,創兩年新高。

養老金投資範圍大

《上海證券報》報道,商業養老保險的資金可投資範圍包括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等,亦可透過各種投資計劃參與基建及民生工程建設,更提到可擴大投資範圍至境外投資,參與包括絲路基金、亞投行及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所主導的投資項目,配合國家戰略,有別早前的企業及職業年金只容許作境內投資的安排。

在國務院印發的一份相關文件中,提到商業養老保險在繳費及收益階段免稅,等到領取資金時以當時的稅率表交稅。保險公司的內部推算顯示,根據此模式,愈早購買這種「延稅類」產品,慳稅愈多,而同樣時間開始購買產品的情况下,收入愈高的人士亦慳稅愈多。現時內地的養老金制度以公營養老金及企業年金為主,而個人商業保險則望成為第三大支柱。

新華保險領漲 平保兩年新高

內險股昨日全線錄得升幅(見表),以新華保險(1336)領漲,升逾5.6%。平保更創兩年新高,升3.7%,成交額32億元,收市報53.8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164&issue=201707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080

【同餅不同命】老金煎餅敗走香港赴美大賣 港煎餅店經營困難

1 : GS(14)@2017-10-09 02:44:25

曾在香港中環和灣仔開店的「老金煎餅」創辦人、美籍前銀行家金伯亮(Brian Goldberg),敗走香港後,繼而到美國紐約賣中式煎餅。(互聯網)



曾在香港中環和灣仔開店的「老金煎餅」創辦人、美籍前銀行家金伯亮(Brian Goldberg),敗走香港後,繼而到美國紐約賣中式煎餅,賣到近100元人民幣一份,更月入幾百萬人民幣。到底在香港做煎餅是否真的那麼難做?



北京烤鴨煎餅,$36。

黑白墨魚煎餅,$32。

御廚煎餅老闆吳瑋琛(Sherman)。

灣仔有一間開業只有約四個月,以家庭式經營的北京煎餅店。當時剛開業日賣四百份,記者再度聯絡御廚煎餅老闆吳瑋琛(Sherman),問及他經營事宜。「剛開業的時候的確是日賣四百至五百份,但因為煎餅是熱的食物、剛剛八月又是打風的時間,生意大上大落,現在平均一天都是賣約一百、二百份,生意額平均每日是在三千至六千元的範圍。」Sherman說。但因用的材料成本不低,店舖至少要十二萬的生意額,才能達到收支平衡,除開成本、舖租等,其實賺得很少。他另指舖租雖不用五萬,香港地租金來說不算多,但就有代價。「現在我的地段其實是很沒人流的,所以租金才可以在這個價錢。如果我租旺角的邊位,隨便一處都要四萬幾,登打士街那些甚至要十多萬,根本做不住。」Sherman語帶無奈地說。但面對經營困難,他仍對香港煎餅市場有信心。「我覺得煎餅在香港是有市場的,都很受歡迎。因為香港較少人做煎餅,懂得做的、做得好味的也不多。其實都有擔心做不住的,但我覺得要是我對一樣食物有信心、煮得好食的,就不怕無生意。」他推出新式創意煎餅及小食去吸引客人,望能在生意難做的香港殺出一條血路。記者:張欣頤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08/201757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855

中大教授莊太量:先用儲蓄 再靠逆按造養老金

1 : GS(14)@2018-03-19 04:52:28

【明報專訊】中國人傳承觀念深植,總希望將自己的一切都留給後世,相信這是安老按揭在港推出6年多仍只有約2400宗申請的原因。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兼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認為,欠缺現金流的退休人士,不妨拋開傳統觀念,用自己勞碌一生得來的物業換成年金,好好享受退休生活。

撰文:李凱茵

按揭證券公司的安老按揭計劃,即俗稱的「逆按揭」,是讓退休人士以物業作抵押向銀行貸款的計劃。年滿55歲(未補地價資助出售房屋的業主須為60歲或以上)的香港物業業主,可透過這項貸款安排,向貸款機構申請10年、15年、20年或終身年期的固定年金,又或提取一筆過貸款應付緊急資金所需。身為業主的貸款人,則可繼續住在抵押物業直至百年歸老。

正所謂「借錢梗要還,還得到至好借」,雖然計劃列明一般情况下貸款人可以終身毋須還款,但還要留意此計劃涉及的利息開支及其他手續費並不便宜。當貸款計劃終止或貸款人百年歸老,後人雖有優先權贖回物業,但就需要連本帶利清還所有貸款和相關手續費。

利息開支會根據貸款總結欠,即貸款人累積收取的年金金額及一筆過貸款額以複息計算,利率為最優惠利率(P)減2.5厘,以目前的2.75厘計,不但較一般的H按約2.2厘還要貴,如若埋單計數總利息開支還會比本

金高。另外貸款人還要支付其他費用,包括基本按揭保費、每月按揭保費,以及可撥入安老按揭貸款的輔導費、法律費用、手續費等。

融資成本固然高,但莊太量教授就認為,對於只有一項自住物業但沒有足夠現金流的退休人士來說,安老按揭其實是一項不錯的套現計劃,而且可以在生前保住物業。「踏入60、70歲的退休年齡,子女都應該有30至40歲,有足夠能力自己置業。老人家努力一生得來的物業,就應該留給自己應付退休生活。」

持高價物業 可大屋換細屋先套現

當貸款人百年歸老,貸款機構就會出售物業以償還貸款。如賣樓所得多於貸款結欠,銀行會將差額退還予繼承人。對於子女來說,也不失為一項心意。若賣樓所得不足清還貸款,也不用怕會拖累子女,因為不足還款的差額會由保險公司承擔。對於沒有子女的退休人士,更可不用諸多顧慮,隨心透過安老按揭活用物業,豐富自己的退休生活。

年金金額方面,申請人年紀愈大,可取得的年金金額就會愈高。舉例說,以500萬元的物業申請終身年期的年金,65歲申請人每月可獲1.25萬元,75歲申請人則有2萬元。所以,若退休時還有儲蓄,可不用心急提出申請,待儲蓄所剩不多時再作考慮。另外,年金多寡都要視乎樓價高低。根據條款,估值800萬元或以上的物業,可以用作計算年金的物業價值會設有上限。舉例說,1200萬元的物業,就只會用其中的960萬元去計算年金。

對於持有高價物業,或多於一項物業的業主,莊太量就建議用其他方案套現:「持有大單位的業主,可考慮大屋換細屋,把套現所得用作其他安排,例如按證今年會推出的終身年金計劃。」根據公共年金計劃條款,夫婦二人可各自買最多100萬元年金,終身收取分別為5800元及5300元的固定年金,即每月合共有1.1萬元固定收入,比安老按揭的年金收入理想。

[退休綢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90&issue=201803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9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