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長輩必睇】政治宗教一律免談 講膠劇話當年最好

1 : GS(14)@2017-01-31 03:14:05

說話太直接,容易傷害別人;婉轉一點,大家都有好處。



根據傳統,初三赤口易有口角爭執,不宜拜年。先別論現代有多少人百無禁忌照拜年,其實一年365日都有機會與人發生爭執,為防招惹口舌是非,大家不妨學習一下說話的藝術。

貼士一:公共話題老土但有用避談核心價值非壞事


香港公開大學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高級講師朱永基(Kevin)解釋,話題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公共話題,如最近播放的電視節目、流行音樂、新聞,甚至是天氣,「雖然聽落老土,但其實可以令大家舒服地傾談,容易開始對話」。另一種則是性取向、年齡、感情狀況等私人話題,跟陌生人或較少見的親朋戚友交談,最好避開這類話題,以免尷尬及無意中得罪別人。對於一些牽涉到核心價值或原則的話題,如宗教、政見等,Kevin指避而不談也非壞事,「例如政府政策,某些老一輩可能很支持,但後生一輩可能有不同想法,這些討論難有結果,因為大家的想法都很強烈,堅持爭論下去,只會令對方更堅持己見」。他續指,音樂、旅遊、娛樂等話題,大家傾談起來也會較開心舒服,「就算你喜歡劉德華,我喜歡黎明,大家都不會有衝突,比較容易接受對方的喜好」。


貼士二:忌強加個人意見面對挑釁記得微笑


偶然跟少見的朋友或親戚相聚,想知道對方近況亦無可厚非,不過切忌劈頭就問「做乜唔拍拖」、「幾時結婚」、「做乜仲唔生第二胎」,Kevin指這類問題其實是強加個人意見於對方身上,「覺得對方一定要這樣做」,令對方難堪難受,他建議大家轉轉用詞,例如改以「有冇計劃」作問題開首,這種講法會令人較易接受,也可以令整個溝通和諧一點。部份話題易生舌戰,不宜多談,但「是禍躲不過」,部份親友或許已透過fb等渠道,得知你對某類事件的看法,例如政見,若他們持相反意見,隨時會向你開火,跟你當面對質。Kevin說:「如果對方不停挑釁,微笑是一個很好的回應方法,因為當他激動時,你再以相同態度對待他,大家都知道結果一定壞」,他建議大家可以大方一點,用心聆聽對方意見,並重覆一次對方的觀點,令對方感到受尊重,「未必要急於鋪陳己見,可以跟對方說人人有不同意見,大家看法不一」,這樣都可以緩和緊張氣氛。


貼士三:談往事表感激之情關係靠了解建立


Kevin笑言「朋友都可以揀,但親戚就冇得揀」,跟親戚建立良好關係非常重要。除了天氣、娛樂等公共話題外,他建議大家可以用往事作話題,「親戚有點不同,因為大家多年來一起成長」,這樣更有助增進彼此關係,「我們經常將感覺放在心底,談回憶就可以委婉地向親友表達感激之情」,他舉例:「例如這位叔叔帶我去過哪裏吃飯、看電影等等」,以微小的往事開始對話便已足夠。溝通其實是渴望對方聆聽自己的想法,被了解的感覺非常重要,關係都由此建立,如果不想令到整個交談氣氛太沉重,就要學習做個好的聆聽者,嘗試了解對方感受,如果自己也認同對方的觀點,不妨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感覺,這樣就可以做到良好的溝通。朱永基Profile:先後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分別主修英語教學、教育學及企業傳訊。他的創業及工作經驗涉及旅遊、醫療、演藝、企業培訓等,並曾於多所本地大學任教逾十年,有多本著作及於多份學術期刊發表文章。記者:李煒汯攝影:王國輝、林栢鈞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說話不顧別人感受,自然令人對你留下壞印象。

面對對方不斷挑釁,微笑是最好的回應方法。

香港公開大學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高級講師朱永基(Kevin)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30/199126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742

同一中文姓氏美國多種串法?港藝術家:反映當年鄉音

1 : GS(14)@2017-02-03 03:10:21

為慶回歸20周年,香港政府連遠至美國三藩市都有搞作。今次更邀請香港藝術家,趁新春期間,以華人的姓氏為主題在市政廳(City Hall)前創作大型裝置藝術品。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氏是每個人的身份象徵,而對於移居海外的華人和後裔來說,即使生活習慣有多洋化,自己的中文姓氏還是時刻提醒家族和根源何在,別具意義。起碼很多「竹升仔」、「竹升女」就算中文字不識多個,也被上一輩要求要牢記自己中文名的寫法。除了牢記寫法,對於中文姓氏,香港藝術家劉小康(Freeman Lau)特別留意到很多華人移居美國後,同一個姓氏的中文字被人翻譯成多個有趣版本,成為他今次在三藩市市政廳前空地展出6個大型花樽型竹藝燈籠裝置《歲歲平安》的創作靈感。劉小康在每個16至20呎高的燈籠上,挑選了一些常見的姓氏並印上他們的百變英文翻譯。好像代表劉小康的「劉」字,在美國亦常被翻譯作「Lau」、「Leo」、「Lew」、「Lewis」、「Liu」、「Lou」、「Low」、「Lowe」和「Lue」等。他對《蘋果》說:「我看書時得知,當時移民來的華人因為操鄉音,故被移民官將他們原本的姓氏翻譯成花樣百出的英文字。這些都很反映出華人與美國社會的關係。」至於為何用花樽?「適逢農曆新年,花『瓶』(取諧音)又代表『平安』,也經常見於年畫上,是個很吉祥的圖案,希望不同姓氏的家家戶戶都平安!」值得一提,這些用傳統紮作而成的竹藝品,更是在港紮製好才運到三藩市,由師傅專程來美包裹防水纖維布料和裝上LED燈,香港手作揚威海外,絕不馬虎。劉小康寄語,香港能出現更多像這個有4.6萬平方呎的市政中心廣場(Civic Center Plaza)的公共空間,讓本土藝術家創作。《歲歲平安》展覽是由香港駐三藩市經濟貿易辦市處和三藩市藝術委員會等贊助,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周年,展出期由1月30日至3月10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2/199156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114

當年被楊受成棒打鴛鴦祖兒師兄拍拖5年 甜蜜蜜擦填鴨

1 : GS(14)@2017-03-03 00:54:37

■大前晚容祖兒和師兄拍拖到中環撐枱腳,師兄孭埋相機幫女友照私相。讀者提供圖片



【爆相爆片】曾被楊受成插爆好笨和鹵莽的劉浩龍(師兄),跟容祖兒的「祖師戀」平平安安踏入第5年,女尊男卑無懼公司和家庭的阻力,越愛越強。大前晚祖師拍拖到中環撐枱腳,兩個人食一隻片皮鴨,40歲的師兄更帶相機為女友影私相,食飽就負責出錢埋單,做足男友本份,難怪將天后馴得服服貼貼。



容祖兒加入英皇17年,一直是老闆楊受成的愛將,36歲的她入行多年幾乎沒人敢埋身,未到30歲已被列為圈中剩女表表者,緋聞男友僅得一個陳方藤,之後跟何韻詩糾纏傳斷背情,直至12年,本報踢爆劉浩龍瞞着何韻詩媾祖兒,「祖師戀」驚爆全城,阿詩更嬲到跟兩人割席反面,楊受成和容媽媽都出聲棒打鴛鴦,但無阻「祖師戀」的愛火高燒。



■祖師五年前被拍得食飯踢爆戀情,之後越愛越高調。資料圖片

■兩人撐枱腳都叫一隻片皮鴨,胃口非常大。《飲食男女》圖片

■師兄平日都愛下廚冧祖兒,難怪「祖師戀」順利踏入第五年。互聯網圖片

■祖兒老闆楊受成曾狂插師兄,鬧他過早張揚戀事居心何在。資料圖片

食招牌菜

「祖師戀」已踏入第五年,兩人越愛越高調,大前晚兩人拍拖到中環甜蜜撐枱腳,幫襯今年才新開張的新派中式麵店「龍麵館」,被讀者李小姐透過「爆相爆片」分享,祖師更大方跟食客合照。李小姐前日在電話表示:「噚晚9點幾,我哋三個朋友喺度食飯,見到祖兒同劉浩龍坐喺比較靜嘅角落位,佢哋兩個對住坐,所以冇乜親密舉動,好似好避忌,但傾偈都有笑容,仲見到劉浩龍幫祖兒影相。」問到兩人吃了甚麼?李小姐說:「佢哋好似叫咗三、四樣嘢食,見到有叫一隻片皮鴨,仲有龍蝦麵。」兩個人都食一隻片皮鴨,似乎祖師撐枱腳胃口大開,李小姐說:「因為係招牌菜啩,劉浩龍都用相機影吓嘢食。」李小姐表示其後見到師兄埋單,她和兩位同行男友人即上前要求合照:「佢哋離開時冇話前後腳,兩個人一齊行出嚟,我哋見佢哋埋單走,即刻行埋去問可唔可以影張相,劉浩龍就話OK,佢哋都幾nice,可能見多人都唔好意思拒絕,不過只係影咗一張相,因為我負責影,所以合照冇我份。」


素顏拍拖

從李小姐提供的相片所見,祖師對鏡頭齊齊露出笑容,一身黑look包到冚的祖兒更素顏,拍拖都零化妝見男友,可見兩人感情打風都打唔甩,而師兄在香港都帶相機出街,隨時準備為女友影私相,做足男友本份,難怪可以馴服天后女友。其實「祖師戀」當年在一片反對聲下開始,師兄被祖兒老闆楊受成嘲諷,狠插他過早張揚戀事的行為鹵莽兼好笨:「佢有乜嘢目的,我唔敢講。」祖兒更自爆最初媽媽都不太接受,認為女兒可以搵個更好對象,令祖兒夾在中間左右做人難。現在證明「祖師戀」經得起時間考驗,曾揚言希望40歲結婚的祖兒,現已踏入盛女36之齡,不知會否提早拉埋天窗趕生B呢!採訪:皓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301/199429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312

後悔當年冇買樓?河畔租客:冇得話錯過嘅

1 : GS(14)@2017-03-03 00:57:06

■岑生



目前與家人同住的沙田街坊岑生表示:「對於目前樓價,不會考慮買樓。點買啫,儲到首期先講。如果以咁嘅價錢(河畔呎價1.7萬元),去邊度買樓都得啦,例如日本買樓。如果投資,一定唔會喺香港買樓。香港樓隨時分分鐘可能唔知幾時跌得好傷,樓市有循環,上一次樓市下滑是2008年,距離而家差唔多十年,所以差唔多會冧,如果而家入市是好不智。」對於一眾經紀唱好樓市,預計樓價升兩至三成,岑生回應:「佢講乜都得,佢地識睇市場造勢,到時佢梗係走得甩,你班盲炳走去入貨,咪你食晒囉,好簡單常識。」



■莊太

河畔花園租客莊太表示:「樓市專家話樓價會升兩至三成,專家講未必嘅,市場一路變,好難講!」租樓3年多,被問會否覺得錯過入市時機,她回應:「如果當時有計劃買而無買到,而家先會覺得錯過,你未準備好,未必話錯過。自己準備好一筆買樓嘅錢,就算再高都會出手,睇個人情況。可能有一日,有足夠能力,一定會考慮買樓。」她目前單位月租九千多元,「3年前以九千幾蚊租,而家行情都是咁嘅價值,無乜點升。你無諗買樓,突然跌得好低,又話升好多,對我哋無太大影響,因為一路未準備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2/199450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391

湯文亮:海航策略似當年豪宅大王

1 : GS(14)@2017-03-22 00:18:27

【明報專訊】物業市場有一條物質不變定律,就是任何類型物業或者地皮被單一買家不斷搶高,物業已經差不多到達頂峰,其他業主都會因為價格被搶高而身家變豐厚了非常開心,不過,他們只會在旁吶喊助威,叫他們投資就會耍手擰頭。

所以,海航不斷以高價投地,香港地產商一面話麵粉貴過麵包,一面趁機出貨,樂於做麵包平過麵粉的生意,即使海航努力呼籲,其他內房商只會作壁上觀,連吶喊助威都唔做,費事同海航一齊癲,現在,海航應該領略到什麼是高處不勝寒。

在1997年,有一名人兄外號豪宅大王,不斷以高價搶中半山豪宅,曾經揚言以後有人要住中半山,都要租住他的物業,他似乎有無窮無盡的資金,而資金來源亦眾說紛紜,有人話是馬可斯遺孀的錢,亦有人話是蘇加諾的資金,總之要幾多有幾多,樓價上升,神話是不會幻滅。

不斷搶高地價 方便向銀行借貸

當時,大家都陶醉在這個神話裏,之後樓價下跌,神話幻滅,原來所有資金都是來自一家中資銀行,豪宅大王不斷將物業加按,借貸比率長期維持在八九成,大家都應該知道,這個比例是很容易爆煲,但其實如果不是一直將樓價搶高,反而會被銀行追數,一早已經爆煲,大王搶高樓價,銀行反而樂於借錢給他,但我覺得當時銀行是焗住借錢畀豪宅大王。

陳德霖警告銀行 海航算盤未必打得響

海航現在採取與豪宅大王大致相同策略,不斷搶高啓德土地價格,每一幅土地比上一幅貴,如果有財務機構提供八成貸款,海航為四幅土地付出的總金額只是第四幅地價兩成,其他三幅土地應付的兩成金額,可以從加按得來,假設下一幅是啓德最後一幅土地,海航必定會出高價,無論是否奪得該幅土地,海航都可以以最新土地價格要求財務機構加額。可惜海航忘記有金管局,陳德霖已經向銀行提出警告,應該關注土地貸款額,令致海航的如意算盤可能打唔響。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04&issue=201703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011

八方相當年:留學電「洛琳頭」扮型黃金盛女譚香文 回味鬼仔約去街

1 : GS(14)@2017-04-12 07:32:56

■當年21歲嘅譚香文想「展開事業」,所以電咗洛琳頭。





女士若然未婚就從政,好多時從此孑然一身,59歲嘅黃大仙區議員譚香文(Mandy)似乎好有感受,自爆當年喺英國讀書仲有少少「艷遇」,畢業後卻幾乎「乏人問津」,笑稱:「從政真係死多幾錢重,好容易浪費青春,盛女(從政)一定要三思呀,哈哈~」Mandy有八兄弟姊妹,佢排第3,何文田木屋區呱呱墮地,「所以叫『香文』,紀念喺香港何文田出世」,後嚟木屋大火而遷入紅磡東頭邨徙置大廈。佢自稱係奀皮妹,小學試過俾老師罰坐無影凳,但亦做過風紀隊長。中一至中五讀文理書院,中六同中七就讀基督教女青年會丘佐榮中學;考唔到港大,去母校文理書院教書,年半儲夠錢就赴笈海外,英國密德薩斯大學文學士畢業後喺會計界打滾,其後仲從政。



■譚香文遊長城時獲老外行注目禮。受訪者提供圖片

專心學業失良緣

咪以為Mandy一直短頭髮,那些年都係長髮女,赴英時趁電視劇《家變》旋風捲咗個汪明荃飾演嘅「洛琳頭」,「我都要展開事業、要獨立專業吖嘛,咪跟住嚟整扮型囉」,想當年約21歲,趣趣緻有冇人吼?佢自爆有個鬼仔同學約佢去街但佢冇應邀,「嗰時可以去到外國讀書喎,梗係要專心讀啦,哈哈哈……」齋回味都笑到gap gap聲,有冇後悔錯失良緣?「佢之後搵到女朋友,仲話畀我聽㖭呀……(即係話你走寶?)可能係想話我為咗讀書,有好多風景錯失咗囉……」李八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1/199868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040

當年反對問責制「今日仍未諗通」

1 : GS(14)@2017-06-11 16:00:42

【本報訊】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大半個月後上任,她接受曾鈺成訪問時仍未肯透露新班子名單,但形容新班子成員是多年合作夥伴,因而「冇乜需要磨合嘅問題」。她又承認香港沒足夠政治人才,難免要從公務員系統挑選班底,所以當年她有份反對問責制,更不諱言到今天仍對問責制「未諗通」。


指新班底毋須磨合

下月初宣誓就任的林鄭月娥,昨於曾鈺成訪問中仍未透露新班底人選,只形容是她多年的合作夥伴,所以「冇太多需要磨合嘅問題」,亦由於她的班底大多數是認識的人,「少咗一啲開局嘅問題」。外間盛傳林鄭班底大多或現屆問責官員或來自公務員系統,林鄭直言在香港沒有足夠政治人才,無可避免地要從公務員系統挑選問責官員,又稱2002年推行問責制時,當時任社署署長的她有和其他政務官反對,「當時有份簽反對(問責制)信」,她解釋「可能有啲嘢未諗通,其實有啲到今日都未諗通」,譬如政治人才的來源,「我哋冇政黨背景,點樣保證問責團隊有共同理念」。不過林鄭表明無意改變問責制,她及其團隊會培養更多政治人才,使優秀公務員留在公務員系統,保持政府運作延續性,將來會透過中策組開設非公務員合約職位,吸納政黨人才做政策研究。民主黨林卓廷認為,林鄭的確點出了問責制實行至今,政治人才不足這問題表象,然而她未有觸及政制改革和普選的問題核心。林指正由於港府不開放、非民主產生,才令商界、民主派人士難以或不願加入問責團隊。■記者呂浩然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1/200520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265

【從前今日】《大白鯊》上畫轟動全城當年嚇到唔敢去泳灘

1 : GS(14)@2017-06-22 08:03:16

總共有4集的《大白鯊》電影,是不少人的集體回憶,票房火紅,首集便是在1975年的今天上映。《大白鯊》第1集講述在英國一個泳灘,有女泳客懷疑被鯊魚咬死,當局以為是虎鯊所為,但捕捉到一條虎鯊後,仍不斷有泳客出事,經調查後發現,兇手原來是大白鯊!劇中有不少人類與大白鯊對抗、被大白鯊襲擊的畫面,以當年的技術而言,效果可謂十分逼真。據講有觀?看畢電影後,更嚇至不敢再去沙灘呢!這套由名導史提芬.史匹堡拍攝,電影於翌年奧斯卡金像獎中,更拿下最佳原創歌曲獎、最佳剪接獎及最佳混音獎。綜合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0/200623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334

【當年今日】申自然遺產失敗富士山終列世界文化遺產

1 : GS(14)@2017-06-23 02:58:23

4年前的今天,有日本「聖山」之稱的富士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富士山,是橫跨靜岡縣和山梨縣的活火山,主峯高海拔三千七百多米,亦是日本著名的旅遊景點。日本當局之前曾申請將它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但因為垃圾問題及商業化活動,於2003年落選。至2012年改為申請條件較寬鬆的世界文化遺產,才最終在2013年入選。委員會高度讚揚富士山的文化價值,認為它展現了日本人對山的信仰,亦是藝術家和詩人的靈感來源,令他們的作品超越文化界限。富士山亦廣為世人認識,所以認為它屬於文化遺產多於自然遺產,成為日本第十三項世界文化遺產。綜合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22/200648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604

澳洲醞釀樓市風暴 住宅泡沫勁過英美當年爆破前

1 : GS(14)@2017-12-03 18:16:59

【明報專訊】彭博社表示,澳洲近年樓價飈升,全國住宅價值已激增至7.3萬億澳元(約43.4萬億港元),相當於其GDP總值4倍多。即使是英、美市場在10年前的樓市高位也未達如此水平(圖1),之後英、美樓價下滑拖累了經濟,市場人士亦擔心澳洲可能會步英美後塵。澳洲央行近期表示,由於中國政府加強控制資金外流,且澳洲銀行業收緊按揭,中國投資者對澳洲住宅需求在過去一年顯著放緩,預示當地樓價或會回落,回落幅度將決定澳洲未來的經濟命運。

樓價難負擔程度僅次香港

房地產一直是澳洲重要的經濟支柱。自2000年以來,澳洲的樓價升幅幾乎是20國集團(G20)之首(圖2)。根據研究機構Demographia的數據,悉尼樓價的可負擔程度已超越倫敦和紐約,在全球最難負擔樓市排行榜排名第二,僅次於香港。澳洲人習慣把房產當成提款機,透過加按支付汽車、遊艇、物業投資等貸款。由於利率降至歷史低位,且貸款所支付的利息可獲稅務寬免,加上銀行業依賴按揭借貸,令很多澳洲人都借下巨款買樓。

家庭負債比率全球次高

澳洲央行主要依賴銀行業監管機構為貸款設限。央行認為,澳洲金融體系有能力抵禦衝擊,但對貸款者卻信心不大。澳洲央行已明確表示利率暫時不會上漲,與西方主要央行逐步收緊貨幣政策背道而馳。根據國際結算銀行(BIS)的數據,澳洲家庭的負債相對於GDP的比例,僅次於瑞士是全球第二高(圖3)。該國工資增長接近歷史低位,無助償還債務,澳洲央行也不敢輕易加息。麥格理銀行表示,這樣的債務水平,意味加息對消費者的影響,將比1990年代中期的加息周期大兩倍。

瑞銀警告﹕冷卻速度或遠快預期

瑞銀經濟師早前警告,澳洲樓市過熱已經完結,冷卻速度可能比預期快得多。當前悉尼市內正大興土木,新盤不斷湧現,但澳洲央行相信人口增長最終能消化這些新供應。央行對墨爾本樓市供應過剩的憂慮最近有所緩和,惟布里斯班的供應量仍令人關注,預料布里斯班今年新盤落成量創高峰,過去3年當地住宅數量已增長逾三分之一。

大摩﹕物業資產牽涉巨額債務

當前澳洲主要城市的樓價趨於平穩,10月悉尼樓價連續第2個月下跌,布里斯班和墨爾本市場還有大量新盤供應。分析師警告要關注樓市倘走勢偏軟對澳洲經濟的影響。摩根士丹利駐悉尼的經濟師Daniel Blake稱,由於很多物業資產都牽涉巨額債務,令澳洲經濟暴露於風險當中,稍微震盪都可能有重大影響。隨着房產作為金融商品的角色日益重要,投資者購入大量按揭相關產品,使銀行業利潤可觀,但同時也帶來大量風險(圖4)。雖然澳洲央行確定銀行業有足夠緩衝來應對經濟下滑,但銀行業可能會發現要在樓市下跌時評估抵押品價值有其難度。

明報記者 黃展翹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32&issue=201712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