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強國父後悔賣樓供留學獨生女嫁老外不回國
1 :
GS(14)@2017-04-22 10:21:45養兒防老的想法已過時了嗎?深圳61歲的張勇與少1歲的妻子朱靜,育有1名女兒張莉。11年前,夫婦倆賣掉房子送張莉到美國留學,沒想到她決定要留居當地,過去1年來,張勇苦勸她回國工作,甚至以「斷絕父女關係」要脅,但她仍不改決定。最近更接獲張莉通知,要與美國男友結婚了。張勇嘆了口氣說:「我跟她有兩個星期沒聯繫了。」張勇退休前是深圳一名家電配件廠工程人員,妻子則在同廠當會計。朱靜說:「其實當年送女兒出國,一開始不在我們的計劃內,因為我們沒那麼多錢。」她在31歲時誕下張莉,丈夫「老來得女」,份外高興,更定下目標,會在條件許可下送女兒出國留學。 2006年,張莉在高考中以11分之差,與心儀的國內名牌大學失諸交臂。她開口說想出國留學,每年學費約30萬元人民幣。張勇盤算,要湊足留學費用,就要大屋換細屋。他心想:「反正女兒出國後,兩口子住也夠了。」1年後,張莉獲美國一所大學錄取。朱靜跟女兒約法三章,不准她找外國人當男友,不能當未婚媽媽,不能和學校的老師搞師生戀。沒想到,張莉出國後與家裏聯絡不多,張勇只用Skype與女兒通話,主要談及飲食習慣和學業等。張莉留學後的第1個春節,是飛回家鄉度的,但夫婦二人至女兒留學第3年的暑假,首次踏足美國時,卻發現女兒變化很大:穿耳洞戴耳環,用名牌手袋。在美國的朋友告訴兩老,張莉在美國交了外國男友。張勇說:「我為女兒感到驕傲,但真的很害怕她離開我。」2012年,張莉繼續在美國大學攻讀研究生課程;2015年底,朱靜就收到女兒電話,說要留在美國工作,並且要和外國男友結婚。張勇得知消息後,氣得把兩隻碟子摔碎在地上。張勇冷靜後無奈地說:「我們老兩口不可能去美國,她要是留在美國了,以後可能就沒機會見面了。」張勇指,他現在的感覺是辛辛苦苦幾十年,為別人培養了一個女兒。如今,他最愁的是:如果和唯一的女兒失去了往來,這剩下的幾十年可怎麼過?將來夫婦倆又由誰來照顧?《廣州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0/19995790
歡慶大麻日中國留學生初體驗:唔會話俾媽媽聽
1 :
GS(14)@2017-04-22 10:49:33在加州通過休閒用大麻合法化後首次的「全美4‧20大麻日」,三藩市金門公園(Golden Gate Park)一如以往聚集過萬大麻友狂歡。由於過往附近民居投訴激烈,今年活動亦是政府管制最嚴格的一年。現場亦有中國留學生在會場首次吸食大麻,表示是文化體驗!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一踏入下午4點20分,一吸,一呼,加上現場大麻友自備爐灶BBQ,整個金門公園頓時被煙霧籠罩,難怪消防亦派駐多部消防車戒備。三藩市這個傳統大麻日以往幾乎是「無王管」,但鑑於每年活動均令公園成為「垃圾山」,大麻氣味久久不散去和憂慮治安等問題,三藩市康樂及公園局(San Francisco Recreation& Parks Department)今年只好加強管制。入場人士要排隊接受安檢,現場亦擺放分類回收箱等。但記者在現場草地所見,雖然附近有尚未爆滿的回收箱,但很多人還是將垃圾放在地上。灣區年輕人JR帶備多包水果捲煙入場即場分銷。他表示保安有檢查他的貨品,但一點也不嚴格:「今日銷量非常好,只係多了警察駐守,但他們看似對一切都沒所謂」。今年公園局加強管制之餘,亦首次邀請多部美食車駐場,大麻友一口大麻,一口美食,增添嘉年華氣氛。但未知是否這樣,就吸引到中國留學生Nikki吸食她人生的首支大麻煙。她形容:「我是第一次抽,試一下而已,暫時試了沒甚麼大感覺。」她說因為在中國很少人抽,是出於好奇。「有這樣的一天讓這麼多人放鬆一下很不錯!」但會告訴父母嗎?「應該不會!」加州休閒大麻合法化會於明年正式實施,但州政府有官員擔心,當局未必趕及在年底前確立監管和種植和分銷商的法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2/19998115
阿Sa供堂妹留學英國
1 :
GS(14)@2017-05-19 05:27:52蔡卓妍(阿Sa)、衛詩雅與楊洛婷夫婦昨於中環出席FURLA90周年慶祝活動,阿Sa直認每次出活動也有禮物收,Sa媽最開心,她說:「我?家好少送嘢畀佢,因為太多免費,佢最開心。」阿Sa透露每年花約50萬供堂妹赴英留學,她說:「我細細個好想去第二度,但係屋企環境好難供,我堂妹畫畫好有天份,我又冇兄弟姊妹,我當佢親妹,想佢見識吓世面,讀唔讀到唔緊要,最緊要開心。」另外,懷孕5個月的楊洛婷性感示人,前日她36歲生日,跟徐子珊等友人慶祝,上周兩夫婦飛到毛里裘斯慶生和babymoon。採訪:羅慧敏攝影:陳順禎
■衛詩雅晒玉背出席活動。
■楊洛婷陀B五個月,昨在老公陪伴下現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18/20024639
美留學生想去畢業旅行?簽證問題要注意!
1 :
GS(14)@2017-06-10 12:55:43現在是美國大學生畢業的季節,在驪歌高唱的此時,畢業生們也面對即將踏入社會的壓力。不論是否已經正式找到工作,很多人都希望在進入職場之前透過旅遊犒賞自己、放鬆一下。然而,對於身處美國的國際學生來說,不論回國探親,或是到鄰近國家旅遊,都必須要仔細考量自身簽證狀態。尤其特朗普的移民政策相對嚴格,更讓很多人在他上任後的第一個畢業季謹慎觀望、遲遲不敢動身。《蘋果》也採訪資深律師蔣珮芳(Evie Jeang),針對畢業後、就職前這段空窗期,分享國際學生該注意的旅行事項。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如果已經正式拿到工作,那就可以放心旅遊」。蔣珮芳表示,不論旁人怎麼說,在申請到工作以及拿到證明之前,從美國出境都存在着一定的風險。「尤其最近特朗普管得很嚴,我覺得留學生們應該要更注意一點」。她表示,這種風聲鶴唳的情況不是只針對持簽證的國際學生,自己很多持綠卡的客戶,進來入關時也遭到嚴實的詢問。「因此,若你還在找工作,最好還是乖乖地留在美國境內」。蔣珮芳表示,若是已經找到工作,而且也拿到工作許可證(Employment Authorization Document,EAD卡),那只要在入境時攜帶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OPT)文件、I20、EAD卡、以及公司的聘僱證明就可以。所謂的EAD卡,便是指美國移民局批准一個外國人在一段時間內,在美國工作的一份證明文件,通常在留學生申請的OPT通過之後透過郵件寄出。但若因為急事,不得不在找到工作或是拿到EAD卡之前出境呢?蔣珮芳強調,自己並不贊同大家這麼做,「如果一定得出境,就必須要更謹慎」。最好的方式,就是將OPT的申請給列印出來,包含收據以及確認碼等等,通通帶在身上。當海關詢問時,就可以透過這些資料追蹤留學生OPT的審核情況。如果被海關人員問到為何必須在這段期間出國的理由,也必須要能夠清楚而合理的交代。此外,蔣珮芳也澄清,有部份的留學生以為簽證沒有過期便可自由進出美國,這是錯誤觀念。「即使F1簽證仍在有效期內,也不代表你可以放心出國旅遊」。因為簽證的有效性是建立在I20之上,一旦後者過期,海關便不會放行。所以若要旅遊,必須確認自己在I20效期到期之前返回美國;更重要的是,最好在離境之前先到學校的國際學生中心取得旅遊簽字,才能確保萬無一失。日前網上盛傳美國海關可能透過檢視旅客的通訊軟體,來決定是否予以通行,蔣珮芳也向記者證實此事。她表示,的確聽聞客戶提及這個情況,「由於美國海關可以以國家安全的名義來進行審查,所以你沒有權利拒絕」。其實以過去經驗來說,很多海關人員都是透過這些訊息,來得知當事人是否進行非法打工、或其實沒有符合簽證申請條件等等;若海關發現有問題,可能就會請到所謂的「小黑屋」深談。對留學生來說,入境美國時若進到所謂的「小黑屋」,絕對讓許多人感到恐懼。蔣珮芳說,所謂的小黑屋其實並沒有那麼恐怖,它主要只是在美國海關對旅客簽證或身份有疑慮時,可以進行深度了解的二次面談區。「真的不要那麼緊張」,蔣珮芳認為,只要保持平常心,放輕鬆如實回答,通常不會有太大問題。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最好還是能「打給自己熟悉的律師、親戚、或是朋友,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狀況」。蔣珮芳強調,進來美國海關雖然較為嚴格,但也並非在刁難旅客。只要資料齊全、據實以報、以及避免在簽證空檔時期出境,通常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如果真的不幸被拒絕入關,最好還是乖乖的配合離開,免得對於以後申請簽證或是身份造成影響,千萬不要因小失大」。話你知:
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OPT)就是所謂的「選任實習」,持F-1簽證的留美學生,在畢業後都可以透過實習或正式工作的方式進行校外打工。而OPT必須要與申請者所學的專業內容相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7/20047601
達賴喇嘛赴美演講遇抗議:可憐中國留學生不懂真實世界
1 :
GS(14)@2017-06-18 11:18:07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CSD)今年畢業典禮邀請了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為嘉賓,引起校內中國留學生不滿抗議。周五早上達賴喇嘛先在加大公開演講,周六參加畢業典禮,他對於中國留學生的不滿感到「好正常」,又重申他沒有尋求西藏獨立。駐美記者:張紫茵 加州聖迭戈報導達賴喇嘛周五早上10時在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CSD)RIMAC體育館演講,2.5萬觀眾7時多已經徐徐入場,場館戒備森嚴,四邊都有圍欄及守衛,示威區設為公眾入場的右手邊,早上8時多亦未見有UCSD的學生踩場,只有零星反對人士。從紐約前來的Phuntsock Raga表示已經不是第一次示威,將會有十多個同伴到場示威,他批評前來的觀眾都是為了「做生意」,他們希望學生知道達賴喇嘛的「真面目」,就是「在民族破壞上面做了很多事情」。在公眾演講前,達賴喇嘛先出席記者會,並回答問題。81歲的老人家精神相當飽滿,談吐依然幽默。被問到中國留學生因為他的到來而抗議示威,他笑笑口攤開雙手,指「這很正常!」,又為他們不了解真實世界感到可憐(I feel pity for them)。他舉例有次在意大利出席一個活動時,有傳媒指有些中國人形容他是魔鬼,他就笑笑口用手扮兩個角,「對啊我就是魔鬼!危險!」,突如其來的稚氣舉止惹得全場大笑。達賴喇嘛表示,中國留學生從歷史課中學到他是分裂國家的元兇,但他強調,自己早於1974年已經表明決心,承諾不尋求西藏獨立,只希望可以現代化。他又指中國社會現時需要改革,要走向更慈悲(Compassion)。他並強調在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下抱有希望。而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他感到非常失望,對於溫室效應問題表示關注,認為在今時今日,氣候改變是一個極大挑戰。記者會過後達賴喇嘛隨即到體育館演講,縱使烈日當空亦座無虛席,觀眾做好防曬措施聽演講。達賴喇嘛在演講上寄語畢業生要運用學到的知識,加上慈悲的心,為社會服務,因為未來掌握在他們手上。演講完畢後人群漸離場,觀眾Andrey Karp表示,第一次出席達賴喇嘛的活動,她覺得是一個很好的經驗,非常激動並受啟發,會繼續保持慈悲的心。人群中亦不乏華人影子,從三藩市灣區飛過來的Winnie第一次見達賴喇嘛,覺得他很慈祥,而演講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當有人問到達賴喇嘛這個世界有很多問題要從何解決,達賴喇嘛就說要把種子種到每一個人的心,大家都可以一齊行動,把愛宣揚開去。她認為從這方面可以看出他對這個世界的愛是很強烈,所以很感動。她又覺得中國留學生的抗議是沒必要的,他們的不滿只是政治因素,「我覺得他(達賴喇嘛)個人對世界、對人都是充滿愛,他真的想要每個人都很快樂,就像他一開始的時候講,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要快樂,他希望大家是快樂和世界和平。」記者走遍校園,未見有中國留學生大型抗議,不過就碰到一名留學生身穿畢業袍趕去考試,他表示明天將會回國,不會出席畢業禮,當被追問對於達賴喇嘛到來的意見時,他就沒有再作聲回應,急步離去。達賴喇嘛周六將會出席加大的畢業典禮並致辭,隨後會到奧蘭治縣(Orange County)與政商界交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8/20060137
美國學生留學台灣創新高赴台學中文成趨勢
1 :
GS(14)@2017-07-01 10:50:15「我希望能到一個中文說的國家??台灣說中文,我去台灣啦」。雖然說着不甚流利的中文,努力向《蘋果》記者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是剛從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畢業的任德偉(David Reimer)。剛獲得台灣獎學金補助的他,即將在幾周後動身前往台北師範大學進行9個月的中文進修。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台灣政府從2004年開始,便設立「台灣獎學金」以及「教育華語文獎學金」,希望能吸引更多各國的優秀學子前往台灣學習,以此提高國際能見度以及認同感。長久耕耘下來似乎漸收成效──今年美國學生前往台灣留學的總數首次突破4,000大關。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也特地在周四舉行行前說明會,讓這些學生能有初步了解。聽到台灣豐富有趣的風土民情,美國學子都笑得合不攏嘴。尤其台灣的「友善」好名聲似乎在國際間已經赫赫有名,很多人都表示,對於台灣人的好客早有耳聞。「你好,我叫唐曉,很高興認識你」本名Devin Thompson的唐曉,有着一個很藝術的中文名字。唐曉說,自己的中文名字是她的漢學老師取的,她很喜歡也覺得十分好聽。當被記者問到為何想要前往台灣,唐曉表示:「台灣有多元的文化,在那邊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而且聽說每個人都很友善,因此很容易讓外國人迅速的融入當地環境。」她強調,到了台灣除了要精進中文外,也希望能趁這個機會到周邊國家看看,體驗不同亞洲文化。任德偉說,他則是從朋友的口中聽到很多台灣的趣事。他表示,去年有一位朋友也拿獎學金到台灣學習,分享的故事讓他對台灣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除了要把中文學到呱呱叫之外,任德偉說自己最期待嚐嚐台灣的特色小吃,「我要去吃飯,聽說那邊吃飯很好吃」。而不同於前兩位留學生,李燕玲(Christie Lee Ford)則是希望透過這個機會,增進對男友故鄉的了解。有個交往多年的台灣男友,李燕玲的中文發音已經比許多人贏在起跑點。「我與他家人時常碰面,這對我的中文很有幫助」。她強調,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就是環境;為了要學好漢語,「到台灣長住」的想法其實已經在心中存在多年,現在得以實現,她感到十分開心。當被問到台灣男友有何特別之處,李燕玲嬌羞地說,「他很愛乾淨,也十分體貼,而且長得很帥!」駐洛杉磯經文處副處長王秉慎表示,台灣的教育資源充足,民眾也十分友善,對於出國留學的美國學子來說是個很好的選擇。他認為,台灣在教育輸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從2007年只佔大學生總數2.3%的境外學生,一直到2015年的9%,成長超過3倍的數字,也能被視為一種另類的外交成果,「經由這樣的經驗,讓更多的外國朋友認識台灣、了解台灣,把這樣的經驗帶回社區,讓每個人都成為一個台灣大使」!去年在台灣待留了9個月、到場分享經驗的馮康恆(Chales Fervandez)顯然就成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台灣大使」。他表示,自己已經計劃再度前往台灣長居,除了加強中文之外,也要成為一名有所貢獻的英語教師。馮康恆十分鼓勵大家到台灣一遊,他也感性的表示,「台灣對我來說就像是第二個家,不管在哪裏,我都對它有很強烈的情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1/20075272
【隔籬飯香】港人想出走? 美國留學生愛香港不怕悶
1 :
GS(14)@2017-10-09 03:02:28「只有在那個地方生活過,才會了解它的問題,其實我也明白這種「隔籬飯香」的心態。」不只香港人有「移民夢」,美國人傳思奇(Chase Fortier)也有一個「香港夢」。
你,有曾想過要到外國讀書嗎?訪問街上的十個學生,有九個都想到外國讀書,但每年其實都有不少外國人,反而遠道來香港。而他,Chase Fortier,就是其中一個。
他來自美國,改了個中文名為傳思奇,還努力學廣東話。雖然口語上暫時仍是有限公司,但已識看七八成中文字,非常努力地融入這個地方。他說:「現在於中文大學讀書讀社會學,我來香港讀書是因為想住在大城市。第一次來香港,我很愛這個城市,而想來這住的最佳方法是轉學至此。」但是論大城市,美國的大城市不是比香港更大嗎?他卻指出其實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美好。他說:「我也曾被紐約大學錄取,但學費實在是太貴了。每年學費約HKD500,000,但中文大學只需約HKD120,000。而且紐約不像香港般安全,在深夜自己一個從朗豪坊行去花園街,有時候更醉倒了,但沒有危險。但在美國,你是一定一定不可以這樣做的,更常有槍擊案或有吸毒人士滋擾。
Chase就讀中文大學社會學系二年級,從小熱愛香港文化。
Chase跟茶記姐姐有講有笑。
「只有在那個地方生活過,才會了解它的問題,其實我也明白這種『隔籬飯香』的心態。」不只香港人有「移民夢」,美國人Chase也有一個「香港夢」。
他很喜歡香港是個24小時不夜城,要吃甚麼玩甚麼都有,交通又很方便。他認為在這永不怕悶,但來住了兩年後,也有一些沒有預計過的體會。他說:「香港好像很多元化,但其實不太國際化。因為本地學生通常只和本地學生交流,就算這兒很多不同種族的人,他們都沒有真正融合。如學生搞活動常大叫一些我不明白的口號,外國學生只能在旁呆看。中大的餐廳中,也會看到很有趣的錯誤翻譯,我最深刻的是英文寫上免治豬肉和神奇醬,但我不知甚麼是神奇醬。」不過除了這些外,香港還是令他喜愛的地方,未來幾年,他仍想在香港居住。「如旺角,就是我最愛的地區之一,你總會有事做,也很多精彩的事可看到。如有很多食物,如本地的和外國的,香港說是這麼多變和特別。」記者:張佩君、張欣頤攝影:張志孟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0/20158002
盧楚仁:留學國貨幣大檢閱
1 :
GS(14)@2018-03-19 04:52:27【明報專訊】每年踏入3月份,幾乎每隔一兩天,便收到有關因子女要留學而查詢相關貨幣的走勢,尤其是英鎊兌港元為最多。我獲《明報》邀請寫專欄已好幾年,過去能打入最高瀏覽量的前列排名次數不多,上次有幸能打入最高瀏覽量排行榜的,是去年10月的〈要用英鎊早換早着〉,當日排名第二,足見有極多的讀者相當關心有關議題。這次我不會單以投資角度來寫文,我會以留學角度和過來人(家長)身分,分享如何部署相關策略來兌換所需的外幣。
作為外匯業人士又是有子女在外留學的家長,我有以下一些經驗和心得供各位家長讀者參考。話說我大女兒在2014年前赴英國修咸頓升學,獲當地一間官立中學取錄修讀預科,學費連寄宿家庭包兩餐大約是港幣18萬一年,較私校便宜了一半有多。而當時英鎊兌美元匯價是1.7水平,兌港元則是13.32左右,我當時認為英鎊匯價已見頂及開始回落,所以一直堅持要到用時才去兌換,果然之後英鎊一直下跌。兩年前我女兒已轉往美國升讀大學,所以再沒有在匯率這方面的煩惱。
除了美國外,相信最多香港學生留學的國家應該分別是英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甚至內地。在英鎊方面,雖說明年即將脫離歐盟,有一定不明朗因素,但英國通脹異常嚴重,有持續的加息壓力,對英鎊匯價有支持,美元利淡因素多如繁星,所以就算美國繼續加息,對美元幫助不大。星期三聯儲局很大機會會加息,不排除這一兩天英鎊因此受壓,建議這一兩天趁英鎊回落兌換。我認為一方面消化聯儲局加息後,美元很大機會開始回落,然後星期四英倫銀行開會,行長卡尼很大機會暗示5月加息,令鎊匯進一步上升,今年後市英鎊對美元和港元分別有機會到1.48及11.45水平(圖1)。
料英倫銀行行長暗示5月加息 鎊匯上試11.45
加元就剛剛相反,今年走勢比美元更弱,成為今年主要工業國貨幣中表現最差之一,主要受特朗普常威脅退出北美自由協定,而且加息周期已過,央行今年應該維持利率不變,在貨幣政策上比了下去,加上我認為油價有機會已見頂回落,對加元後市構成壓力而有機會反覆下跌。所以加元不需要急着兌換,可要用的時候才兌換,今年後市我看加元兌港元有機會回到5.75水平(圖2)。
加元較美元更弱 或回到5.75水平
澳元方面,雖然今年表現一般,但我認為後市有一定升值潛力,因為內地經濟、貴金屬及基本金屬價格均看好,這些都是利好澳元的基本因素。因此我建議要用澳元的不妨可現價先行買入,今年澳元兌港元後市目標我看有機會到6.36至6.4水平。紐元方面,後市沒有什麼升值條件,奶製品價格前景悲觀,令新西蘭經濟表現一般,央行亦沒有加息壓力,可以等回落至5.5至5.6水平後才兌換。
人民幣方面,我仍然是大好友,因中美的龐大貿易逆差,足以令人民幣對美元有更大升值空間,如果回內地升學,建議應盡早兌換。總的來說,如果子女留學的國家是強勢貨幣,有可能進一步升值,考慮最少兌換一半,甚至全部。相反,如果明顯是弱勢貨幣,那麼便可等到用的時候才兌換。若看不通後市的話,可先兌換一半。
最後,很榮幸獲明報教育再度邀請,擔任3月25日(周日)在尖沙嘴富豪酒店舉辦的,海外寄宿學校教育展2018的其中一名講者,到時我會分享主要留學國的貨幣走勢,有興趣的可以報名參加。
報名網址:
http://link.mingpao.com/53374.htm
報名查詢:2595 3035(曾小姐)
■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
盧楚仁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技術分析1分鐘」,與讀者分享以圖表分析各類市况的秘訣。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20.htm
iBEST FINANCE高級副總裁
[盧楚仁 金匯商情]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34&issue=2018031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