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師奶殺手】巴基斯坦青年開菜檔 識講廣東話肯賒數
1 :
GS(14)@2017-05-06 11:39:29Shakir的大哥和爸爸十分支持他開菜檔,每逢假日都會前來幫忙。
「有人叫我做『朋友』,有人叫我做『細佬』,不過冇人叫我真正的名字,因為很難發音。」他露出招牌笑容,真摯中帶點腼腆,配上一雙圓滾滾大眼,難怪成為天水圍師奶們的新寵兒。五個月前,這名年僅二十的巴基斯坦裔青年,在新北江商場內開了一蔬菜舖,出售本地蔬菜。不消數月,店舖前總是人頭湧湧,讓經過的記者不禁湊近看看,是誰這樣深得師奶心?「我的名字是Shakir Muhammad。」Shakir十二歲那年從巴基斯坦來港,上年剛中學畢業,不喜歡讀書的Shakir考慮到原任保安的爸爸即將退休,家庭頓失經濟支柱,決心要擁有自己的生意,自己做老闆,「我想做些新穎、特別的事,其他在港巴基斯坦人不在做的事情。有一間菜檔在尖沙嘴,檔主是巴基斯坦人,同樣在賣本地蔬菜,而我現在是第二位。」
與一般香港人同樣,剛畢業的中學生想開舖做生意,並非易事,金錢是第一難關。沒有父幹的眷顧,Shakir只好先打工賺錢,在食品工廠做夜班工人,一星期六晚,每晚工作約十一小時。辛勞八個月,連同學生時期做兼職儲起的錢,Shakir終於離做老闆的夢想近一點。物色地點後再實地考察,他花了整整三日,從夜班工作後匆匆趕至舖位,計算人流、分析路人年齡層。對於近在咫尺的夢想,他絕不怠慢。不過夢想總需荊棘作配襯,「你知道,香港人不輕易信人,因為我們來自巴基斯坦,當我剛在這裏開檔,冇人會和我談話。」剛開業時,有客人前來問價,即使已十分便宜,他們看到Shakir的樣子,隨口拋下一句:「係差仔,唔買啦。」然後走掉。問Shakir可有感到不快?他卻很豁達:「何必不快?客人總有好有壞。」Shakir透露,就在開店翌日,一名前來買菜的女士表示錢不夠──買了$75的蔬菜,卻只有$15在身上,尚欠整整$50(實為$60),「她問:『你能信我嗎?明天再給你錢。』我說:『冇問題,你先拿蔬菜,明天你再來付錢。』她再問:『真的?你相信我?』我說:『是的,我相信你。』於是她很高興地回家,第二朝還帶來了五位新朋友。」說起終於羸得客人信任,Shakir露出自信笑容。
會計師朋友Yasser是Shakir的軍師,在菜檔開業前建議他先實地觀察人流。
朋友Yasser笑言,Shakir的憨直笑容是令他受師奶們喜愛的原因。
Shakir與師奶們打成一片。
由對他抱有防備之心,到與他打招呼交換近況,街坊的態度轉變,除了因為價廉物美的蔬菜和Shakir的誠懇態度,更重要是能以言語溝通,「最重要是廣東話,如果我不會說廣東話,我便不會做這生意,無論他們問我甚麼問題,我都能一一解答。」早在上一份工作,Shakir已學會以基本廣東話與人溝通。經營菜舖後,客人更不時熱情地教他各種蔬菜的廣東話名稱,「是客人教會我這些蔬菜的廣東話名稱。初時我只識菜心、莞茜,後來他們教我這是菠菜、那是蘿蔔,所以在開業後兩星期,我已學會這裏所有菜名。」何只菜名,師奶們更教會他分類,哪些菜用作炒的、哪些用作煲湯的,Shakir現在還能反過來教客人。年紀輕輕開菜檔不容易,幸得家人身體力行支持。每逢假日,你會發現店內不只一個Shakir,似乎還有另一個,「他們問你們是孖仔嗎?我說不,我們不是孖仔,我是大哥,他是弟弟。」另一位同樣笑得靦腆的,是Shakir的大哥。大哥正就讀大學,正值考試季節,仍前來幫手看舖,只為替生病了的弟弟分擔。蔬菜舖即將增聘人手,以推行送貨服務,方便一眾師奶。生意漸上軌道,Shakir說他的目標很清晰,「我的夢想和目標,是成為蔬菜批發商,擁有一間大型蔬菜公司。」記者:封愷瑜攝影:林栢鈞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06/20012093
【動畫‧周日狂徒】係好老公兼好老竇?雙面殺手曾狠殺82女
1 :
GS(14)@2017-05-14 10:50:53人前,他是一名好爸爸、好丈夫、好警察,但原來他干犯多達82宗姦殺案……說的是來自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人狼」波普科夫(Mikhail Popkov),他利用警車犯案,手段兇殘,他自命判官,認為自己有權決定別人生死,認為受害人理應被「懲罰」。「我有家室。我太太及女兒從不知道我犯下的案件,甚至不會懷疑。」波普科夫作供時說,他正義生活背後,原來暗藏陰暗面,他在1992年至2000年間利用警察職務之便,開着警車誘騙喝醉的妙齡女郎上車,帶她們到偏遠地點,用刀、錐、螺絲批或斧頭等虐殺,侵犯她們血淋淋的屍體。波普科夫因為姦殺22名女子而於2015年被定罪,當時有報道指死者死狀恐怖,有人被斬首,有人整個心臟被挖出,有人被肢解。近期他在獄中承認犯下另外60宗謀殺案,死者的年齡介乎17至38歲,算起來,他一共殺死82名女子。他被捕時曾聲稱,自己只是想「清理」街上的「妓女」,他說:「受害人都是那些沒有男人陪同、漫無目的在街上做出粗心行為的女人,她們不怕我搭訕,上我的車去兜風尋找刺激、娛樂,準備飲酒及與我做愛。」不過,並非所有受害人都是他口中行為不檢的女子。受害人多羅戈娃(Elena Dorogova)遇害前正奔向火車站接媽媽。他連女兒音樂學校的老師也不放過,女兒悼念時也無動於衷:「我女兒問我拿錢,因為學校籌款為她舉行葬體,我便給她錢。」波普科夫的妻女一開始不相信他犯案,現已在另一個城市過新生活。雖然他在獄中再認罪,但似乎仍以為自己出於正義:「不是所有女人都會成為受害人,只是那些有負面行為的,我就有慾望去教育及懲罰她們……她們像以為世界即將末日般,遺下自己家裏的丈夫和孩子去玩樂。」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4/20021088
台「航母殺手」首參加演習
1 :
GS(14)@2017-05-27 00:06:36台灣軍方年度漢光演習,昨在澎湖上演重頭戲「三軍聯合反登陸作戰」。總統蔡英文親自校閱,海陸空三軍盡出,陸戰隊登陸搶灘、反登陸火炮齊轟等;其中台灣自製、被譽「航母殺手」導彈艦「沱江艦」首度參演登場;多管火箭和阿帕奇直升機等,展現強大火力。年度漢光演習從本周一(22日)起進行為期5天實兵驗證,昨在澎湖登場的聯興演習,模擬大陸解放軍突襲登陸,台陸軍和空軍聯合反登陸操演。軍方出動3,900多官兵,阿帕奇直升機、黑鷹直升機、雷霆2000多管火箭,M60A3戰車,以及空軍F16、海軍沱江艦等主戰裝備參與演習。總統蔡英文發表演說指,台軍絕對是一支「平時能救難,戰時能打仗」的精銳部隊,她強調作為三軍統帥,「我就是中華民國國軍最大的靠山」。在北京,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回應指,台海和平穩定及台灣的未來,取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台灣以武力拒絕統一沒有出路。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26/20034356
IS戰鬥分隊策動倫敦橋恐襲「阿仙奴球衣殺手」兩被放生
1 :
GS(14)@2017-06-10 12:40:41■民眾昨天在倫敦橋南橋尾擺放鮮花悼念死者。 路透社
英國釀成7死的倫敦恐襲,「伊斯蘭國」(IS)昨天在網上宣稱是其派遣的「一支戰鬥分隊」所為,當局還未公佈被擊斃的三名刀手身份,然而英國傳媒憑着現場一名相信是首領、身穿阿仙奴球衣的兇徒伏法照片,稱他為「阿仙奴球衣殺手」,並順藤摸瓜追查出他是當地一名巴基斯坦裔激進分子,鄰居曾至少兩度舉報他的激進行徑,但當局沒有採取行動,輿論質疑上周末的恐襲原是可以避免的。
英媒在警方要求下,暫以「阿布茲」(Abz)稱呼他,指他27歲,小時候由巴基斯坦移民,在英國長大,住在倫敦東部的巴爾金區,已婚兼育有兩名孩子。
■目擊者所拍的刀手施襲片段,可見其中一人身穿阿仙奴球衣。
■阿布茲(箭嘴示)曾出現在一齣有關英國聖戰士的紀錄片上。
看聖戰片入魔 向小童洗腦
兇案後當局搜查過他的寓所,街坊奇布向《每日郵報》記者表示,幾乎肯定相中死者就是阿布茲,事關在案發前約7小時,「他過來找我,表現得很雀躍,當時他正是穿着那件阿仙奴球衣,查問貨車事宜,他想知道哪裏租車和費用多少,說計劃搬屋。」上周六恐襲中,阿布茲等三人先在倫敦橋駕駛貨車撞倒途人,再落車見人就斬。曾在肯德基家鄉雞餐廳和倫敦交通局工作的阿布茲,在社區內的風評頗為極端,有鄰居形容他是一位有禮兼樂於助人的開心果,會放心讓孩子跟他一起玩耍,平時大家亦有傾有講,分享阿仙奴「波經」;不過,阿布茲近年變得激進,有女街坊向當局舉報他常在公園內以派糖派錢的方法,向其他小孩「洗腦」,宣傳IS的激進思想;亦有人表示在英國聖戰分子的紀錄片上,見過他展示IS旗幟。阿布茲太太的親戚透露,他前年甚至計劃赴敍利亞打聖戰,但適逢太太懷孕打消了念頭。一名不願透露姓名舊友向英國廣播公司表示,阿布茲是在YouTube瀏覽聖戰片段和美國激進伊斯蘭教士賈布里勒的宣傳片後踏上成魔之路,他說:「我致電過反恐熱線,跟警方講我與阿布茲的對話,相信他思想已激進化了。」後來,當知道阿布茲沒有被捕,甚至連護照也沒有被沒收,這名男子坦言無奈,「我盡了本份,也知道許多人舉報過,偏偏當局沒有跟進。」
剛調低警戒級別 反恐失職
上月22日,英國曼徹斯特受到自殺式炸彈襲擊,首相文翠珊一度將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的「危急」級別,但五天後降回第二的「嚴重」級別,反映出英國情報機關對上周六的恐襲事前沒有掌握任何消息。巴金爾區街坊的投訴,更顯示英國反恐部門有失職之嫌,讓阿布茲這條漏網之魚偷襲得手。另外,愛爾蘭國營廣播公司RTE引述當地警方消息報道,英國警方發現三名兇徒中,其中一人身上有愛爾蘭身份證明文件,是一名摩洛哥裔的愛爾蘭人,太太是蘇格蘭人,住在首都都柏林已有一段日子,無犯罪紀錄,因此並非當局監視的目標。愛爾蘭政府暫時未有回應。倫敦市警長迪克指近期多宗恐襲很大程度都是本土策動。警方繼前天拘捕12名懷疑涉案人士後,昨至少在倫敦搜查兩住址,拘留多人。英國《泰晤士報》/《每日郵報》/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6/20045849
軍情五處走漏眼降監控級別球衣殺手 與七七爆炸案疑犯有聯繫
1 :
GS(14)@2017-06-10 12:55:26【倫敦恐襲】英國倫敦橋恐襲案三名襲擊者身份全數曝光,當中有「阿仙奴球衣殺手」之稱的27歲主腦布特(Khuram Shazad Butt),跟12年前倫敦七七爆炸案疑犯有聯繫、鄰居早就報警指他有古怪、軍情五處(MI5)亦監控過他,但最終因沒情報顯示他密謀恐襲而降低他的監控級別。警方昨天到布特生前居住地倫敦東郊地區巴金(Barking)及北面的伊爾福德(Ilford)搜查,拘捕一名27歲男子,而之前在巴金先後被捕的12人已全部獲釋。另外,英媒披露警方在布特等人用來施襲的客貨車車尾找到至少12樽液體,可能是汽油彈,正化驗核實。英國警方首先公開布特及30歲同黨雷杜安(Rachid Redouane)身份;後來意大利傳媒披露第三名襲擊者是22歲扎格巴(Youssef Zaghba)。當中布特的背景可能曝露英國情報機關如何走漏眼。
獲地鐵聘用半年
布特約年半前被兩名鄰居舉報指他向小朋友灌輸極端主義、「開口埋口『伊斯蘭國』(IS)」而成為警方反恐隊調查對象,MI5亦有監視他。他是生於巴基斯坦的英國人,育有兩名孩子,曾在倫敦東部一家健身中心工作,老闆沙希德(Sajeel Shahid)有份為英國惡名昭彰的極端組織「移民」(al-Muhajiroun)在巴基斯坦設立分支。「移民」多年來在英散播極端思想,煽動2013年5月英兵里格比遭當街刺死案及2005年七七爆炸案,布特亦正正是「移民」支持者,一度被列作危險人物。然而,MI5與警方後來以「沒情報顯示布特密謀發動襲擊」為由,下調監控他的優先次序;更令人側目是布特作為受監控人物,去年竟曾在倫敦地下鐵工作近半年,當實習客戶服務助理。
意曾提醒英國盯緊兇徒
至於扎格巴是摩洛哥裔意大利人,意媒引述他母親報道他早已跟父親決裂,去年在博洛尼亞機場準備登機前往敍利亞時被意警截停,後來意國通報過英國要小心他;雷杜安是摩洛哥裔利比亞人,未被情報機關監控過,曾在愛爾蘭生活。英國警方指,布特一行人上周六施襲前9分鐘,曾在倫敦橋上駕車先由北向南駛,再來回兩次之後才正式將車撞向人群,正調查那是否「最後預演」。英國《泰晤士報》/《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07/20047096
【周日狂徒】德州「眼球」殺手姦殺妓女再割眼留念
1 :
GS(14)@2017-06-18 11:18:05美國一名扮作好好先生的男子,在假面具下其實是個騙子兼連環殺手,他姦殺最少3人,每次犯案後都會割走遇害者的眼球留念,因而有「德州眼球殺手」之稱。出生於1933年的奧爾布賴特(Charles Albright),年少時已多次偽造學歷及證書,讓他騙得中學教席,直至1990年他的犯罪行動升級變成殺人。首名遇害者是名為柏特(Mary Lou Pratt)的妓女,她被近距離爆頭槍殺,屍體被發現時上衣遭扯高露出胸脯,亦有曾遭強暴的痕迹。警方指柏特的眼球被挖走,而且是經過小心處理,就似是醫生犯案一樣。由於沒有找到可查明兇手的證據,案件一度被擱置,差不多一個月後,同一地點再添一亡魂,今次遇害的是妓女彼得森(Susan Peterson),她同樣是頭部中槍被殺、上身露出胸脯。驗屍官發現彼得森的眼球與柏特一樣,被人小心翼翼移除,而且受害人的遇害方式一致,警方已透過這些「特有記認」相信是同一兇手所為,不過卻找不到任何可鎖定其身份的關鍵性證據。唯一線索是彼得森的遺體被發現前2天,她曾向警方表示知道是誰殺了柏特,但未有交出兇手的姓名。警方後來雖加強巡邏,但第三名受害者在一個月再出現,死者是41歲兼職妓女威廉絲(Shirley Williams),與早前發現的屍體一樣是頭部中槍、眼球被割走及半裸,而且身上有多處瘀傷。調查員在她的眼窩內發現金屬碎片,而且屍身旁還有用過的避孕套。由於犯案過程兇殘,案件當年相當轟動,但奧爾布賴特在三宗姦殺案中均沒有留下指紋,令警方難以追蹤調查。警方後來從妓女及嫖客著手,在為柏特朋友錄口供時,對方提到柏特曾與奧爾布賴特一起,而對方非常沉迷眼睛。警方於是前往奧爾布賴特的寓所搜查,搜出割眼用的利刀、手槍、以及在威廉絲身旁遺下的同款避孕套,又在奧爾布賴特的汽車和吸塵機中找到3名死者的毛髮,但始終找不到受害人的眼球。儘管針對奧爾布賴特的大部份是環境證據,但他最終仍於1991年,被裁定謀殺罪成,判處終身監禁。美國《德州月報》/Weebly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8/20060131
【馮仁昭四圍超】食麵吹水直落陶大宇茶記殺手
1 :
GS(14)@2017-06-22 08:03:21【紳士風度】■陶大宇離開時遇正有食客入內,即好有風度幫手開門。
陶大宇當年憑劇集《刑事偵緝檔案》系列,成為第一代師奶殺手,近年專注喺內地拍劇搵真銀。今個月初見佢一支公去咗茶餐廳食麵,仲同老闆呃水吹。
【雞啄唔斷】■陶大宇同茶記老闆好熟,傾到眉飛色舞。DV圖片
幫食客開門
當日下晝6點幾,大宇去到跑馬地新昌明茶餐廳開餐,佢揀咗近門口一張枱坐低,叫咗碗麵同凍檸茶醫肚。前後食咗20分鐘左右,不過佢食飽後冇即刻埋單走人,反而繼續坐低同老闆吹水。佢哋非常好傾,就算有食客眼望望都冇理,吹足30分鐘水大宇至肯離開。當佢行到去門口時,咁啱有食客準備入內,大宇非常有風度客串做門僮,幫對方開門。大宇前日接受電話訪問時,話餐廳老闆係枱波波友,幫人開門都係方便人方便自己,佢話:「好小事啫,嗰度地方淺窄,冇乜所謂。我同老闆識咗好耐,佢係我啲枱波友,而且佢同好多藝人都好熟,所以有好多明星去食嘢。」大宇話無綫都有搵過佢傾合作,如果要拍嘅話,最少要有3、4個月留喺香港,但目前佢每星期都會上內地幾次,所以驚時間夾唔到,如果就到時間,都會幫無綫拍劇。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620/20061526
【西遊記】由少女時代說到《銀翼殺手》
1 :
GS(14)@2017-10-15 18:51:10【文化籽:西遊記】少女時代出道十周年,秀英、徐玄及Tiffany傳聞不再續約,組合面臨名存實亡,好似好大件事。大鑊,我完全沒有感覺。我愛看長腿,也喜歡欣賞美女,更加鍾情於目擊長腿美女在面前勁歌熱舞。偏偏對少女時代一類的韓國女子組合完全絕緣,一定有特殊的理由。
說來慚愧,韓風崛起時,我正在雜誌社處理外國娛樂欄目,偶爾也需要兼顧一下日本演藝界新聞。忽然聽聞韓國有隊叫少女時代的團體熱爆,急急腳上網看MV,出信和買寫真集。你很容易便明白她們走紅的理由。同期最紅的日本女子組合,是AKB48,賣人多勢眾,賣可愛,賣近在咫尺,似街坊多過似偶像。少女時代的整齊舞技、統一外形,賣的,是另一回事。偏偏,我用盡所有方法記熟九位美女的長相和名字,記了十年,記到九變八隨時再變五,仍然未能夠分辨得清清楚楚。我應該要找個醫生看看。是人數太多?是我只有能力分辨出阿Sa與阿嬌?九件Cookies,我輕易記得Serana、Helena、Gloria喎。是因為對外國人有份陌生感?又唔見我分唔到前田敦子、小嶋陽菜、大島優子?遮住個頭,單單看件比堅尼,我都有信心唔會搞錯呀!咁點解經常搞錯太妍跟孝淵?某一個周末,跟方太觀看老歌電視節目,開始有少少眉目。李蕙敏做嘉賓,理所當然地獻唱首本名曲《活得比你好》,驚喜在先唱Echo的《第四者》。歌曲的流行程度不算太高,組合一樣,我卻非常有印象,可以在不倚賴google的情況下,完整地背誦全首歌詞。Echo出道時,另一女子組合夢劇院已經頗有名氣,《天生一對》相當受歡迎,「你我仿似一套戲,盡力演出花點心機。」如果李敏跟劉文娟肯上電視台跟家燕姐合唱,肯定成為城中熱話。計歌曲流行程度,我懷疑後來的Face To Face都比Echo優勝,「愛上你Milano,夢在浪漫街道,啖着Cappucino,擁抱你。」Cafe的生意額應該激增。我就係鍾意Echo。一路看李蕙敏,一路在投訴為甚麼不找回區海倫重組Echo一晚,似周慧敏加湯寶如加王馨平以《美少女戰士》作賣點。還是方太心水清:「上個星期,歐海倫真係有上過節目喎。同李蕙敏不和嘛,點會再拍檔吖?」回憶隨即湧上心頭。女子組合的熱潮來得快時去得快,夢劇院玩了三年,因為成員分別前往外國讀書而解散;Face To Face又是三年,因為其中一名成員遇上交通意外而無奈拆夥;Echo算持久,捱多一年,臨分手時,出了一張叫《不再糾纏》的專輯,大概已表明心迹,明刀明槍明顯地互相唔妥。我可能就是欣賞這一種個性鮮明。所以,頂唔順少女時代。少女時代多次訪港,也未親身接觸過。同期憑《Nobody》跟少女時代鬥到七彩的Wonder Girls,反而曾有同事面對面訪問。相熟攝影師的事後評價是,個個女仔都被幕後經理人緊緊箍死,似毫無靈魂的木偶,多於有血有肉的真人。少女時代的情況,雖不中亦不遠吧。頂十年,才開始傳出四分五裂,算忍耐力驚人了。做少女時代成員,日日要跟大隊化差不多的妝,穿差不多的背心熱褲,說差不多的台詞;到回復個人發展時,才有空閒喘一喘氣,會有幾辛苦?你看一看科幻片《獵殺星期一》(What Happened to Monday),講述孖生七姊妹為逃避政府追殺,日常露面,要以同一身份示人,將自我個性徹底遮蓋。最終還是無法忍耐,互相殘殺收場。你可以想像作為韓國組合的成員,究竟有幾痛苦。有求才有供,誰叫大部份人只對少女時代有感覺,不會懷念Echo。正如觀看《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2049),人人手持一副人工智能便心滿意足,個人工智能樣又靚身材又正仲任勞任怨有情有義,邊度搵呀!有誰會介意,其實全個城市整條街的人工智能,全部也被倒模成同一模樣?
Profile:方俊傑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
facebook:方俊傑
編輯:謝慧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13/2018102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