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 2012年、2015年、2017年,拉夏貝爾三度沖刺A股IPO。時間在變,但拉夏貝爾對A股的熱愛沒有改變。雖然拉夏貝爾2014年已在港股市場圓了上市夢,但其對A股仍舊念念不忘。值得註意的是,其港股股價表現不佳,處於長期破發的境地。昨日,證監會網站消息顯示,拉夏貝爾成功過會。憑借對A股的“一往情深”,拉夏貝爾最終還是修成了“正果”。
據了解,發審委關註了拉夏貝爾存貨較大的原因、報告期內受到的行政處罰是否會對發行上市構成法律障礙,以及是否存在通過調節庫存商品的庫齡而調節存貨跌價準備的情形等。
拉夏貝爾營收和凈利曾連續多年增長,但其2016年凈利出現了下滑。拉夏貝爾依靠門店擴張支持營收高增長,近年來每年新開約千家門店。但與此同時,其店均收入金額低於同行業公司平均水平。為一探其究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實地探訪其多家門店,試圖從多種角度來對拉夏貝爾進行解讀。】
每經記者 賈麗娟 每經編輯 姚治宇
赴港上市近三年,拉夏貝爾(06116,HK)對A股卻仍然念念不忘。最近,這家一度喊出要做“中國版ZARA”的女裝公司,開始了其第三次沖刺A股IPO。
6月20日,主板發審委2017年第93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顯示,拉夏貝爾首發獲通過。歷經數次打擊,拉夏最終獲得幸運女神垂青。那麽早已在港上市的拉夏貝爾,為何對A股如此“一往情深”?
兩度沖擊A股未果
5月下旬,拉夏貝爾重新發布了預披露文件,再一次開始了回歸A股的征途。6月20日,拉夏貝爾成功過會。值得註意的是,發審委關註了拉夏貝爾存貨較大的原因,以及是否存在通過調節庫存商品的庫齡而調節存貨跌價準備的情形等。
此外,發審委還詢問了公司報告期內受到的行政處罰是否會對發行上市構成法律障礙。在2014年至2016年,拉夏貝爾旗下多個子公司受到了1萬元~6萬元的處罰,處罰次數多達14次,而被罰原因大多與消防相關,例如“在未完成消防檢查前已投入營業”、“門店消防設施設置不符合標準”等。公司在招股書中稱,行政處罰均已執行完畢,公司已繳納全部罰款,公司律師認為,該等行政處罰不會對本次發行及上市構成法律障礙。
作為女裝連鎖企業的拉夏貝爾IPO,正趕上了國內服裝企業紮堆A股上市風潮。在拉夏貝爾之前,太平鳥(603877,SH)及安正時尚(603839,SH)已於今年初登陸A股,日播時尚(603196,SH)登陸A股僅半月時間。
這是拉夏貝爾第三次沖擊A股。2012年,拉夏貝爾在A股排隊沖刺IPO,卻遭遇IPO“關閘”,最終折戟。其後,公司將目光轉向港股市場,於2014年10月在港上市。
但僅過半年,拉夏貝爾便啟動回歸A股的征途。2015年4月21日,公司董事會通過了建議發行A股的事項,10月26日,公司遞交了申請材料而證監會接受了申請,但最後沒了下文。此次最新招股書的預披露,已是其第三次向A股市場IPO發起沖擊。
對於希望在A股上市的原因,拉夏貝爾稱,除募資考慮外,這將為公司提供資本市場平臺,為公司提供穩定的融資渠道,有利於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有利於提升公司引進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港股股價長期破發
拉夏貝爾如此執著於A股,或與其在港股市場遇冷有關。
2014年10月9日,拉夏貝爾在港交所上市。在招股階段,每股價格定為13.98港元,募資凈額約為16億港元。招股結束後香港發售部分未獲足額認購,不足部分被分配至國際發售。
拉夏貝爾上市首日,盤中股價便一度跌破發行價。隨後在經過了短暫的上漲後,開始了震蕩橫盤時期,股價一直保持在14港元上下。但從2016年2月起,公司股價開始了漫漫下跌路:從2016年2月1日到7月末的6個月時間,公司股價下跌約40%,最低跌至6.405港元(前複權)。截至今年6月20日,拉夏貝爾股價報9.51港元),仍處破發狀態,公司市盈率則為7.88倍。
此外,其股票成交量也少得可憐。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公司2017年以來的每日成交金額多數在數十萬港元,上百萬港元的天數很少,上億港元的僅有兩個交易日。最極端時,某日的成交金額僅有1.53萬港元。而從2017年初至6月20日的109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金額僅有5.98億港元。相對比,A股許多個股單日的成交金額都不止於此。
值得註意的是,香港聯交所信息顯示,今年4月11日和12日,拉夏貝爾的第二大股東Good Factor Limited,曾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清倉了拉夏貝爾的股票,價格較當時的市價折讓約14%。其兩個交易日將持股比例從2016年8月時的27.32%降至零,套現4.64億港元。Good Factor Limited為君聯資本子公司。
那麽,拉夏貝爾公司方面如何看待自家股票在港股市場的表現,以及君聯資本的退出原因?對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這一問題,拉夏貝爾近日未做出回應。
國都香港研報稱,拉夏貝爾低估值的原因是持股比例集中、市值小、日成交量低、行業競爭激烈,而隨著深港通的開通以及公司A股上市進入日程,公司低估值現狀有望改善。
實地探訪
每年要新開千家門店 拉夏貝爾同店銷售額連續兩年下滑
每經記者 賈麗娟 成都市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姚治宇 每經實習編輯 方芳
都說現在是電商的時代,眾多企業都在收縮門店規模。然而,在電商經濟大潮中,有一家公司卻連續幾年幾乎都要新開超過1000家門店。這就是在昨天剛剛過會的服裝企業拉夏貝爾。
經常逛街的女孩們,在國內很多購物商場的促銷位置都可以看到女裝品牌拉夏貝爾(La Chapelle)的身影。這家公司,旗下有La Chapelle、Puella、Candie’s、7m 及 La Babité等多個品牌。
拉夏貝爾業績前幾年處於高速增長期。但從2016年開始,公司營收雖繼續增長,但凈利潤卻開始下滑,而其同店收入已連續兩年下滑。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2017年已過近半,其門店銷售狀況是否有改善?為一探究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走訪拉夏貝爾旗下在成都的多個專營店,了解其一線門店的銷售情況。
“大家越來越不愛逛街”
網購的興起改變了現代人的購物方式,很多服裝行業的品牌門店紛紛淪為了“試衣間”。與此同時,國外“快時尚”品牌迅速崛起,其線下門店常常人流如織。而國內部分服裝企業“對內鬥不過網商,對外鬥不過巨頭”。國內服裝企業未來發展的突破點是什麽?
2017年已悄然過去了一半。港股上市公司拉夏貝爾的門店銷售情況又是如何呢?
拉夏貝爾不僅在成都布局了多家門店,還在商場內設有專櫃。6月13日中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拉夏貝爾位於成都市春熙路的旗艦店。在春熙路商圈及其周邊,拉夏貝爾有兩家大型旗艦店。某工作日中午時分,拉夏貝爾春熙路旗艦店,仍不時有顧客進門。在記者觀察的半個小時內,有五組客人進門,一組客人提袋出門。
位於成都非核心商圈的一間拉夏貝爾專賣店的導購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銷售量要差一點,同比去年‘有點下滑’。”而東大街店的一位收銀人員表示,總體來看衣服沒那麽好賣了,“感覺現在的人越來越不愛逛街了。”她說道。
同店銷售額持續下滑
數據顯示,2015年起同店收入已經開始下滑。2015年,拉夏貝爾新增了1000余個零售網點,同時公司營收和凈利都取得同比增長。但“老”網點卻不盡如人意,2015年同店收入下降了3.2%。
到2016年,其同店收入繼續下降,降幅擴大至6.4%。拉夏貝爾在2016年報中表示,2016年整體消費市場疲軟,而百貨商場的客流繼續被快速擴張的購物中心和在線平臺所分流。雖公司早已戰略性地降低來自百貨商場收入的比重,但在目前階段仍以來自專櫃的銷售占比為主,因此全年同店銷售整體下降。”
“同店銷售下降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服裝行業獨立觀察人、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同店銷售下滑可能反映了諸多問題:可能是產品供應鏈沒做好,可能是團隊成長沒跟上,導致經營效率比較低,坪效(每坪的面積可以產出多少營業額)下降以及庫存上升。“我們看一個服裝公司的管理水平,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看同店增長。”
拉夏貝爾董事會辦公室方面回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未來在持續提高零售網絡規模的同時,公司將堅持同店業績增長戰略,淘汰單店績效較低門店,提升零售網絡整體質量。
面對市場變化,越來越多的服裝品牌開始推廣“大店”模式:把同一個公司企業的諸多品牌集合到一家店中,用更大面積、更多貨品選擇和體驗空間來吸引消費者。拉夏貝爾的應對方式之一也是推廣大店。實際上,拉夏貝爾近年來也采取這一策略,越來越多的大店開始出現。
在眾多品牌同時推廣“大店”進程中推陳出新並非易事。拉夏貝爾稱,將在充分考慮商業地產的未來發展趨勢、自身經營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基礎上推廣“大店模式”:通過大面積的體驗店快速提升品牌形象、豐富購物體驗和優化購物環境,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集合店和單店的銷售額差距較大。位於成都市東大街的拉夏貝爾集合店的店員稱,每天的銷售額都有10萬元至20萬元。而另一家單店的店員表示,近期的銷售額每月僅20萬元上下。
門店擴張支撐營收高增長
營收的高增長源於其店鋪數目的高增長。拉夏貝爾2011年零售網點為1841個,2012年為3340個,2013年增長至5384個。
2014年時,拉夏貝爾的增長率和市場占有率數據均頗為搶眼,甚至超過了當時風頭正勁的快時尚品牌優衣庫、ZARA、H&M等。
在拉夏貝爾2014年赴港上市的招股書顯示,按照2013年的零售額計算,著名的女裝企業Bestseller(綾致時裝)2013年的市占率達到12.6%,第二名是E-land集團,其後便是拉夏貝爾的5.7%。而這一市占率,當時已超過赫基國際集團的4.8%、ZARA的3.2%、Etam的3.2%、優衣庫的2.9%以及H&M的2.2%。
僅僅兩年,拉夏貝爾的營收從2011年度的18.6億元增加至2013年度的62.2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82.7%;凈利潤由2011年度的1.23億元增加至2013年度的4.1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83.3%。相對應的是,綾致時裝同期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3%,ZARA約為26%,優衣庫為48%。
前瞻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柯素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拉夏貝爾前幾年優異的表現,得益於其定位及特色。“拉夏貝爾定位在‘少淑裝’,且采用相對平價策略,而當時相對平價的男裝品牌海瀾之家的增長也是非常迅猛的。在2014年,除了優衣庫在日本上市之外,還沒有類似定位的女裝品牌上市公司,拉夏貝爾算比較特殊的。且當時拉夏貝爾的零售網點數量遠超優衣庫,2014年6月拉夏貝爾零售網點數目為5671個,而優衣庫中華區店鋪只有374間。類似的定位,眾多的零售網點,使得拉夏貝爾迅速崛起。”
拉夏貝爾另一特色是直營。柯素芳稱,相對於其他服裝連鎖企業直營與加盟並舉、以加盟為主的模式,拉夏貝爾的全直營零售模式使其與大部分競爭對手區別開來,在品牌、價格、營銷、渠道等方面的管理更有效。
2014年~2016年,拉夏貝爾的門店數量仍高增長。其招股書顯示,2014年為6887個,2015年為7893個,2016年為8907個,平均以每年1000個左右的速度增長。
不過,門店增長並不意味市占率的同樣提高。根據中華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拉夏貝爾2015年的市占率已經滑至第四。
店均收入金額低於同業均值
營收高增長的同時,拉夏貝爾凈利潤的情況卻不如人意。
2014年至2016年,拉夏貝爾營業收入分別為62.09億元、74.39億元及85.51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5.11億元、6.58億元及5.72億元。可以看出,其營收持續增長,但2016年的凈利潤卻出現下滑,原因為何?
拉夏貝爾在回複記者的郵件中寫道:“2016年度,由於受到服裝零售市場疲軟的影響,公司銷售收入的增長有所放緩,低於期間銷售費用與管理費用及營業成本的增幅,致使凈利潤較上年度有所下降。”
另一個表現是,拉夏貝爾產品定位於大眾市場,註重產品性價比,因此公司產品均價低於同行業其他品牌。“這兩年咱家衣服的定價確實是在往下走,但是品質沒有什麽變化,所以性價比是很高的。”一位導購員對記者表示。
就拉夏貝爾的情況來看,“平價”的定位並未帶來更多的單店銷量,“薄利多銷”的期待並未顯現,公司的店均收入金額連續幾年低於同業平均水平。以2016年為例,安正時尚店均收入金額為170萬元,太平鳥店均收入也有217萬元,而拉夏貝爾專櫃店均收入71萬元,專賣店均收入111萬元。
近年,拉夏貝爾也遭遇了困擾許多服裝企業的庫存問題。拉夏貝爾的存貨金額,2014年至2016年分別為13.27億元、17.56億元及17.14億元。單看數據,其2016年存貨有所下降,但這主要是因為2017年新款產品尚未大規模入庫。
由此,拉夏貝爾2014年至2016年的存貨跌價準備分別為2.43億元、2.89億元及2.69億元,計提比例約在14%上下。而女裝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計提比例在22%左右。公司稱,公司存貨跌價計提比例低於行業女裝公司的平均水平,主要是因為公司庫存商品的庫齡結構較近(新)。
拉夏貝爾稱,針對服裝行業較為普遍存在的存貨余額較高及其跌價的風險,公司方面將通過加強庫存商品的監控與管理,制定及時、合理的促銷政策,實現快速、準確的產品調配,以促進產品銷售,有效控制存貨規模及其庫齡結構的增長。
多元化嘗試
投眼鏡公司又“開”咖啡店 拉夏貝爾多元化之路面臨業績下滑挑戰
每經記者 賈麗娟 成都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趙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拉夏貝爾的網點擴張在“快”這方面可謂學到了精髓。
公司招股書顯示,截至2016年末,全國零售網點數已達到8907個,其中,除公司於2016年新推出的品牌Siastella目前擁有2家加盟門店外,公司其他零售網點均實現直營模式。
上述網點數量在國內女裝品牌當中已經是很大的規模。但即便如此,公司的募投項目仍然投向了網點建設,計劃3年新增3000個零售網點。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拉夏貝爾也嘗試性地開始了多元化之路,比如投資眼鏡、咖啡等。那麽,這些項目會給公司帶來哪些變化?近日,記者就體驗了其中一個位於四川成都的項目。
重點建二三線及以下城市網點
拉夏貝爾招股書顯示,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5477萬股A股普通股,募集資金將投入兩大項目:零售網絡擴展建設項目以及新零售信息系統建設項目,兩者擬投入資金共計16.41億元,其中前者占了大頭,擬投入資金15.57億元。
拉夏貝爾方面稱,將以現有零售網絡為基礎,在未來3年內利用募集資金新開設專櫃網點2094個,新開設專賣網點906個。新開設零售網點均以直營方式運營。通過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擴大零售網絡,實現對空白區域的首次覆蓋以及重點區域的進一步滲透,提升公司品牌影響力,鞏固市場地位。
據了解,這3000個網點將重點投向二三線及以下城市:一線城市僅新增228家,二線城市新開891家、三線城市新開666家,其他城市新開1215家。項目完成後,三線及以下城市零售網點將新增1881個。
拉夏貝爾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在三四線城市的布局力度,提高在該市場的競爭能力。未來公司將在充分考慮商業地產的未來發展趨勢、自身經營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基礎上推廣“大店模式”,通過大面積的體驗店快速提升品牌形象、豐富購物體驗和優化購物環境,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
項目完成後,拉夏貝爾將擁有近12000家門店,這是什麽概念?優衣庫的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2月底,優衣庫海外(日本之外)門店總數僅為1029家。
快速擴張模式存風險
不過,市場人士對拉夏貝爾這種快速擴張模式並不一致看好。
“前期跑馬圈地式擴張,將會給服裝企業帶來致命的打擊。”前瞻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柯素芳向記者舉了美特斯邦威的例子。從1995年到2003年,美特斯邦威的專賣店曾遍布全國各個大中小城市,擁有了近1000多家專賣店。到2012年美特斯邦威的門店數暴增至5000多家,期間營收及凈利潤也雙雙大漲。但後來由於全球快時尚品牌的打擊以及自身門店過多導致的一系列問題,美特斯邦威業績不斷下滑,3年內關閉了1000多家門店,凈利潤也從盈利變成虧損。
柯素芳認為,通過這種外延式的擴張來提升業績的做法並不是長久之計,目前拉夏貝爾應該主要關註的是對現有店鋪進行梳理,而不是去考慮再增加店鋪。
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也認為,規模不是越大越好,“公司直營的特點決定了公司擴張渠道要投入龐大資金,同時需要成熟的管理團隊,以及強大的供應鏈等。如果在快速開店的同時,後續管控、支持系統、供應鏈配合程度、團隊發展等跟不上的話,對企業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柯素芳建議,拉夏貝爾應加大線上投入,“2016年拉夏貝爾的電商渠道成為一大亮點,在線平臺的銷售收入達到10.03億元,同比增長70.41%。拉夏貝爾未來更應該加大線上投入,再結合公司的線下優勢,從而帶動業績健康增長。”
多項投資收效甚微
如今,拉夏貝爾旗下已經有十幾個服裝品牌。而在不斷擴充新品牌的同時,拉夏貝爾的對外投資項目也在不斷增加。
2015年初,拉夏貝爾斥資2億元,持有電商品牌“七格格”54.05%的股權。當時拉夏貝爾的高管表示,七格格專註網絡服裝經營多年,擁有強大的在線運營能力及行之有效的粉絲群營銷模式,雙方合作有望大大提升拉夏貝爾的在線運營能力,帶動集團品牌的在線市場份額增長。
的確,在隨後的2016年,拉夏貝爾的線上銷售有了很大起色,不過七格格本身的銷售額卻萎縮了。資料顯示,七格格2015年實現營收278.41萬元,凈利潤為負46.37萬元;而2016年凈利潤轉正為12.8萬元,但營業收入反而不到前一年的一半,僅有105.25萬元。
此外,2015年秋公司新推出了中國本土快時尚品牌US(UlifeStyle),並迅速鋪開,2016年末網點數已有191家,營業收入達到1.91億元,但當年凈利潤仍為負4806萬元。
就在一個多月前,拉夏貝爾再次出手,不到千萬元小額投資了“多啦衣夢”。後者是一家女性服裝租賃電商平臺。拉夏貝爾公告稱,此舉將有助公司受惠多啦衣夢的發展、參與服裝業內一項可能的新機遇及嶄新商業模式,並利用多啦衣夢綜合網上租賃平臺的後續發展,帶動公司的未來增長。
多元化面臨業績下滑挑戰
不僅如此,拉夏貝爾還涉足了一些與服裝不相關的行業,例如眼鏡、咖啡。
在參股互聯網眼鏡品牌Inmix的公告中,公司表示,投資將有助公司通過Inmix品牌及北京明通的資源,進軍高毛利率的眼鏡市場,豐富產品組合,此外也可使用自身零售渠道助力Inmix品牌的發展。
而在投資TNPI(擁有在韓國、中國營運並管理意大利咖啡品牌Segafredo Café的特許經營權)時拉夏貝爾稱,投資為公司與TNPI的未來合作奠定基礎,包括在零售店內開設並營運Segafredo Café,以增進客戶的購物體驗。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店體驗了下Segafredo Café的環境,這家開在成都的店位於拉夏貝爾某集合店的三樓,店內光線柔和,色彩沈靜,布局寬敞,落地窗旁的沙發式座椅舒適。正逢工作日中午,記者是店內唯一的顧客,一位咖啡師獨自坐在吧臺內。從價格表上來看,一杯16orz的拿鐵售價35元,比星巴克高2元。
值得一提的是,從資料上看,TNPI去年仍處於虧損狀態,截至2016年末,營業收入257.89萬美元,凈利潤為負543.74萬美元。
柯素芳表示,拉夏貝爾的多元化思路是值得借鑒的,今後一個時期,擴充業態、增加消費者停留時間和消費理由是主流發展趨勢,而且也不僅限於咖啡店這類業態,可能後期還會加入雜貨、家居、藥妝等,把目標消費群體留在店里。不過,如何將咖啡店與服裝店兩種業態有效融合才是關鍵。
柯素芳也同時提醒,在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才是首要的。2016年拉夏貝爾的凈利潤下滑情況已出現,而面對新增店面投資成本大、成熟店面同店銷售增速下降的情況,其凈利潤下降的情況或許會持續。因此,如何淘汰效益較差的門店並對整體門店進行升級,是拉夏貝爾未來面臨的挑戰之一。
“大海一直是一個大海,也是一千個大海”。
來源 | 饅頭商學院(ID:mantousxy)
“我心中住了一個小朋友,喜歡用畫畫與世界對話”
“無意間打翻了顏料,幸好也打開了微笑”
“有一種特殊色, 叫出色”
“用一支畫筆,造出一整個銀河系”
這是來自騰訊公益最新的“小朋友畫廊”活動的文案。在8月29日早上,這支H5迅速在朋友圈刷屏。
實際上,h5傳播並不是一個新鮮的事情,為什麽到了現在大家仍然喜歡用這個載體傳播呢?原因是:它打破了文字的界限,可以用多種媒體形式,去傳達一個完整的故事。
而故事,自古以來,就是傳播最快的載體。這次“小朋友畫廊”H5,實際上就講了一個暖心的好故事。
故事的來源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我是什麽呢?
一個無用的人,一個反常與討厭的人,一個沒有社會地位、而且永遠也不會有社會地位的人。
好極了,即使這是事實,我也要以我的作品來表明,這樣一個反常的人,這樣一個毫不足取的人的內心是怎樣的。
—梵高
這個H5分享的畫作,實際上來源自叫做“WABC無障礙藝途”的公益機構,這里的工作人員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做“藝術療愈師”。
他們主要的工作,是讓一些智力或者精神上的特殊人群在藝術體驗過程中疏導情緒,走進自己的內心,探索內在的感受。大部分“小朋友”學習的是畫畫,這幫助他們練習專註力。
昨天刷屏的H5里的畫,就是他們的作品。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WABC就發起了「尋找中國梵高」的項目,在創始人苗世明眼中,那些自閉癥兒童,就像是中國的梵高,他一直在尋找和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於是他到中國各地開辦工作室,教這些自閉癥兒童學習畫畫。
朋友圈中傳播很廣的《大海》,就來自自閉癥學員捷麟。捷麟被老師稱作“原生畫家”,經過簡單的指導後,就能源源不斷地創作。情緒好時,他15分鐘能完成一幅作品。
很多人評價,他是少年梵高。然而捷麟的回答卻是“我比梵高畫得好,我和梵高是兄弟。”
| 捷麟和他的向日葵
昨天刷屏的h5中,還有很多個和捷麟一樣的“小朋友”,他們的畫就是他們的故事,既觸動了轉發,也觸發了人性。
每個人心中都有這麽一塊柔軟的部分,“小朋友畫廊”不過只是用最真實的故事,換來了最真實的感動。
大量的細節組成了令人溫暖的故事
根據騰訊官方披露,這次H5的制作,他們花了2個月的時間做創意。期間,WABC主要進行內容上的提供,包括去整理畫作、采集音頻、配合視頻拍攝等等。
騰訊公益負責制作h5,實際上這個H5非常簡單,沒有炫技,但卻用了大量的細節堆疊出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細節一:背景音樂
背景音樂播放的《VINCENT》(梵高),抒情的吉他聲,將瘋狂的天才畫家的故事娓娓道來,一開始就拉升了整個h5的調性,渲染了憂傷又柔情的氛圍。
而梵高本身,實際上也是作為一個心錨,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這些“小朋友”,他們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瘋狂”,實際上他們和梵高一樣都是天才畫家。
細節二:開頭的加載頁面
開頭的加載頁面,則是用走心文案“我心中住了一個小朋友,喜歡用畫畫與世界對話”,拋出了h5的主題。
其中,“我心中住了一個小朋友”,不僅用“我”拉進了和大家的距離,實際上也打中了很多人的共鳴。
“不想長大”“想永遠當小孩”是很多影視文學作品反複在表現的人的心理,比如《小王子》比如《天使艾米莉》。
而這個頁面的背景,騰訊用白色的畫板,也許是在暗示,這個“小朋友”的世界,從0開始,純潔無暇。
細節三:每幅畫都有原作者語音感謝
這是整個h5的主頁面,它分成三個部分:畫+作者語音、作品描述、1元購畫按鈕。
這三個部分各司其職,不停敲打著觀者的內心,“砰砰砰”,每一下敲擊的都是情感的共鳴,共同講述一個關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的故事。
1、 畫+語音部分:制造故事沖突
這部分是整個“故事”的核心。其中“小朋友”的畫則是核心中的核心。
既有充滿童真的簡單線條,也有大膽的色彩融匯和混亂的情緒表達,作品本身的藝術性,就已經吸引了觀者的註意力。
再加上一段來自作者的語音感謝,則增加了故事的沖突性——如此美麗的畫面和精神世界,竟是有一群外人看來的“病人”所畫。
這些笨拙的語言和令人稱贊的畫作,都在告訴人們一件事,“疾病並沒有阻止我們和你們擁有一樣的精神世界”。
2、文案部分:傳播畫面情感
這部分實際上應該是h5制作方加上去的畫面描述,主要幫助畫面傳遞情感。
而從運營的角度看,這個地方的文案,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幫助大家寫好了轉發語。其中,在筆者的朋友圈傳播最廣的這幅畫的文案,就被很多朋友在轉發時引用。
3、1元購畫按鈕:告訴用戶他要做什麽
每個故事都會有結局,這個按鈕起的作用,實際上是這個故事的ending。前面內容鋪墊的情感已經到位了,如何讓人們被激發起的情緒有個正確的出口?
1元購畫就是這個出口。
以前的公益活動,大家點進去,需要自己考慮到底捐多少錢。
而這次的頁面中,直接設置為1元,提高了用戶的決策速度,並且微信直接付款不跳轉,促成了募款目標的迅速完成。
我們可以在募款頁面看到,這一活動的募款實際上是從8月17日開始,就在H5“賣畫”頁面在朋友圈傳播後,該項目的募款參與人數、金額飛速上升。
12:00
參與人數2,048,462,已籌8,410,768.71元(56%)
12:15
參與人數2,522,987,已籌9,073,321.08元(60%)
12:30
參與人數3,086,894,已籌10,046,875.15元(66%)
13:00
參與人數3,673,744,已籌11,095,682.75元(73%)
截至8月29日下午15時25分,整個項目籌款金額1500余萬元已經完全籌滿。那麽,為什麽大家如此熱衷分享這樣的公益項目呢?
人們為什麽分享這個項目呢?
1、社交貨幣和可視化原理
在美國沃頓商學院營銷教授所著的《瘋傳》一書中,他將好的傳播總結出6條規律,其中第一點就是“社交貨幣”。
我們在社交網絡上分享的一切,實際上都是社交貨幣,它能提高或削弱我們的社交形象。
李叫獸曾經在饅頭商學院分享過,刺激人們分享的社交貨幣有5種,分別為:
而我們拿出“小朋友的畫廊”一對比,會發現它實際上滿足了以上社交幣的很多條件。
對畫的挑選,表達的是我們對藝術的審美和品味。
而1塊錢和最後購畫頁面分享,則是“我捐了錢“的證明和可視化體現,這里展現的形象,是讓“我”看起來善良,同時滿足了幫助別人的心理。
可視化是另一個傳播中很重要的因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從眾”。當我們看到有店鋪排隊時,我們會習慣性的圍觀,同樣的,當看到朋友圈大面積轉發時,也會引發我們的好奇,去參與。
說到這里,其實有個很有趣的現象,由饅頭老鐵小涼分享,她說:“我發現我朋友圈,就是那種幾個月都不發一條狀態的小夥伴,有幾個人分享了;每天都發朋友圈的人反而不會分享”。
這恰好就是可視化的從眾帶來的正面和負面效果。
2、參與門檻低
對於普通人來說,做公益最大的擔心,一個是我不知道對方是否值得幫助,第二個是我不知道我的錢流向了哪里。
而“小朋友畫廊”的背書機構則是騰訊公益,這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參與者的顧慮,降低了人們的參與公益的門檻。
另一個門檻是捐助資金的門檻,這里“小朋友畫廊”設置的是1塊錢,成本很低,就能做公益。
這里的1塊錢實際上=社交貨幣善良形象入庫+1張屏保+對弱勢群體的支持+好的審美展示。
低成本帶來的高收益,實際上也變成一種動力,促使著我們轉發。再加上分享方式非常簡單,只需轉發帶二維碼的圖片,就能完成“獻愛心”的所有步驟,加快了傳播速度。
至於獲得屏保,這是很好的一個細節,它擡高了募款的姿態。
它的存在告訴我們,這不是一次“賣慘要錢”的活動,而是靠作品說話,用藝術掙錢的商業交換,施者和受者實際上都是平等的,這也是活動的意義所在。
就像其中一幅畫的作者所說的一樣,“希望大家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到我們,我們實際上都是普通人”。
3、還有什麽原因?
我們的同事饅頭妹妹在第一時間,在饅頭各大學習交流群里,召集了120個老鐵一起討論了這個h5的火爆原因。除了以上的分析,我們饅頭老鐵還是這樣說的:
1、很具體:捐款對象具體化,形象化。這促進了人們進一步行動(by 莞爾一笑)
2、有價值:關註社會弱勢群體,宣揚正能量
3、時間節點:馬上到來的99公益日
4、同情心理:抓住了大家助人為樂的心理,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你怎麽覺得呢?
還有一些忍不住要分享的話
電影《海洋天堂》里有這麽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光明和黑暗的角落里,光明是永遠照不亮每個黑暗的角落的。
自閉癥兒童喜禾的爸爸作家蔡春豬就曾寫道:“當你認為自閉癥患者都具備某方面的'天才能力',對大多數不具備'天才能力'的自閉癥患者而言就是一種不公平。”
當大家激動的用1元捐畫做公益的時候,我們必須殘忍地告訴你事實,絕大部分"精神上的小朋友"真的不是天才。
以自閉癥為例,絕大多數的自閉癥(80%以上)都沒有獨立行為能力,這些行為可能包括了進食、穿衣、梳洗之類的技能……
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拼盡全力只想證明,他們也只是普通人。
我們需要知道,人生並沒有一種所謂“正常”的運作方式。每個人的成長過程都是不同的,而自閉癥以及其他特殊人群也只不過是眾多成長路線中的一條。
正如這幅畫的文案所說
“大海一直是一個大海,也是一千個大海”
“集五福是從2016年春節誕生的一個互動小遊戲,經過三年時間,這個小遊戲卻成了許多用戶惦記的一份年味,一種新年俗。”支付寶集五福活動負責人冠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支付寶正式公布,今年將繼續舉辦集五福活動。冠華已經連續第三年操持該活動,他說:“過年回家好久不見的親友,交換福卡成了一個拉近距離的話題,至於最後的分獎,只是圖個樂呵,大家已不太在意。這才是支撐我們一年一年做下去的理由,我們希望集五福成一個互聯網時代過年的年俗。”
冠華表示,臨近春節,支付寶每天都接到大量用戶的問詢,“今年集福活動什麽時候開始?”“沒有集福都感受不到過年的氛圍”。許多網友表示,經過之前兩年春節的熱鬧,用支付寶集五福已成為過年的小念想。
據分析,五福的“金錢”屬性已逐漸被淡化。去年五福活動有1.68億人集齊,相比於人均1.2元的獎勵,用戶更在意的是集福卡過程中的那份熱鬧和集齊福氣後對下一年美好兆頭的象征。
今日頭條今年第一次推出了春節紅包活動。從2月8號開始,用戶可通過集生肖卡、紅包雨、拍小視頻拜年等多種方式,獲得新春紅包。
今日頭條“發財中國年”紅包推廣項目負責人李禹潼表達了與冠華相似的觀點。她說:“推出春節紅包一方面是為了感謝用戶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希望通過多種多樣的紅包活動,將傳統民俗文化和互聯網紅包結合起來,讓用戶在移動時代也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春節中的那種‘年味’。”
“通過集五福等,福文化在更多人中傳遞開來。”冠華說,今年在泰國、日本、新西蘭、芬蘭等熱門境外遊國家中,不少外國商家也早早在自己的店里貼出福字,籌備起了中國年。有海外商家稱,“雖然不知道福的意思,但覺得和聖誕樹一樣,是節日必備。”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根據新春集福秘籍,支付寶用戶有三種獲得福卡的方式。“AR掃福字”,除了掃福字外,還可“掃手勢”。即打開“AR掃一掃”,讓自己的親朋好友在手機鏡頭前比出“五福到”手勢,就有機會獲得一張福卡;還有是通過“螞蟻森林澆水”“螞蟻莊園捐金蛋”小遊戲獲得福卡。此外,支付寶今年還新增“一字千金”紅包功能,用戶可從祝福字庫中任選一字,並根據系統隨機生成的金額紅包一起送給好友。
QQ也加大紅包力度,在春節期間派發“走運紅包”等。即初一到初三可根據當天走路步數換取抽紅包機會;除夕到初八,推出“聯名限量款紅包”,用戶在給好友發QQ紅包時,可選擇品牌商品的專屬個人紅包等。
淘寶宣布,春節期間,用戶打開手機淘寶,即可獲得3個待開紅包,分享給其他用戶打開後,分享者和被邀請者都有機會獲得現金紅包。綁定淘寶親情賬號,一人中獎,所綁定親情賬號的家人會一起中獎,獎品成倍增加。
從上述春節紅包規定可看出,不管是哪一種紅包,商家都非常註重用戶與親朋好友的關聯和推廣。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說,紅包大戰的本質是對移動支付市場用戶的爭奪。春節紅包作為移動支付的一個重要場景,各方都想盡可能地獲取更多用戶。
據統計,目前互聯網行業獲得一個優質客戶的成本約為100—300元,獲客成本高。
不管是支付寶、QQ還是淘寶等,各家的春節紅包也是緊扣自身戰略來做策劃。艾媒咨詢CEO張毅表示,騰訊天然有社交媒體的流量,阿里要通過其他渠道去引流。淘寶目前以青年的女性用戶為主,本輪春節營銷活動,可能是寄望於此舉帶動家庭其他成員,特別是老年或中老年人群參與到淘寶消費中來。
QQ重磅進入春節紅包市場也與其自身用戶下滑情況有關。騰訊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QQ和QQ空間的月活用戶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5.4%和7%。其實下滑的拐點在2017年初就已出現。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看,QQ希望借助春節紅包來挽回頹勢,可能是杯水車薪。
隨著目前線上流量紅利不斷弱化,純電商時代的結束,線上與線下流量的融合已是大勢所趨。阿里系提出“新零售”等比較早,線下布局比較紮實,交易場景也比較多。因此,在今年的集五福活動中,新增加了通過“螞蟻森林澆水”和“螞蟻莊園捐金蛋”方式來獲取福卡。“螞蟻森林”和“螞蟻莊園”是支付寶內置的兩款環保遊戲,其目的是通過遊戲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用戶參與公益項目,同時增加用戶對支付寶的認同和依賴程度,增加產品黏性。
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曾表示:“探索線下精彩生活,是微信下一步的重要計劃。”
因此,微信今年雖然沒有推出線上紅包,卻開始強調線下支付。比如通過“搖搖樂”,用戶在指定商家消費後即可通過小程序參與搖獎,最高可免單200元,還有機會獲得隨機金額的無門檻到店紅包。而用戶通過掃描商店內的“附近優惠”小程序碼,就能快速查看和領取商家及品牌的春節優惠券,大牌更低至1折起。
張毅認為,今年紅包大戰強調的已不是移動支付本身,商家關心的是綁定支付以後做什麽。比如微信過去一年主要推廣的產品是小程序,春節優惠策略也與小程序進行了結合。
微信支付今年除了在一二線城市深耕以外,還計劃拓展到三四五線城市。“現在能看到,線下的移動支付市場比線上要大很多。”騰訊市場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其實是一個長期的活動。針對到春節活動,我們會有一些新穎的形式,但整體上都是基於微信支付的一些線下的場景拓展。不管是去賦能商戶,還是給到終端用戶一些更好玩的體驗。”
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李禾
以利好公告拉漲停“掩護”高管套現,常山藥業和它的實際控制人高樹華要面臨的處罰,恐怕遠不是違規減持那麽簡單。
5月15日,常山藥業披露,子公司治療男性陽痿的新藥——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劑可正式投產銷售,並稱國內陽痿患者多達1.4億人,潛在市場百億元級別。在此刺激下,常山藥業股價隨後連續兩日漲停,巧合的是,包括該公司實際控制人高樹華在內的多民高管掐點減持,套現逾1億元。
隨後監管出手,追問出所謂百億級別市場數據乃員工通過網絡“抄襲”券商研報所得。公司左手利好,右手高管套現,常山藥業和其高管的行為已於今日被深交所判定涉嫌違規,處分程序已然啟動。有證券法律師對第一財經表示,常山藥業釋放“偽”利好,存有誤導性陳述嫌疑,而高管的行為或已不僅僅是違規減持問題,可能會涉及內幕交易。
如果被認定為違規減持,常山藥業的高管減持金額按規定將上繳上市公司,若嚴重至內幕交易,罰款以及市場進入處罰皆有可能。記者發現,去年三季度以來,高樹華已兩次違規減持,這背後所映射的或是其囊中羞澀,陷入股權質押還款困境。
定制利好消息?
“據統計數據顯示,國內ED(勃起功能障礙)患者人數約1.4億人,假設其中有30%接受治療,人數將達4,200萬人,假設接受治療的ED患者每年都能多次使用藥物,未來中國潛在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百億元級別,市場空間廣闊”。在5月15日的公告中,常山藥業對公司新藥枸櫞酸西地那非的市場前景大言樂觀。
這一主動釋放的樂觀驅使常山藥業股票5 月 16 日和 5 月 17日均奔向漲停。5 月 16 日,深交所向常山藥業發出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數據來源和準確性,並充分提示公司產品面臨的市場風險。
在監管壓力下,5月17日,常山藥業發布補充公告。“原公告中市場數據主要來源於國信證券2014年5月底發布的相關研究報告,公司證券部通過網絡檢索取得並節選了其關於枸櫞酸西地那非市場空間的描述。常山藥業稱,公司證券部亦查詢到東吳證券2017年2月28日發布的關於枸櫞酸西地那非市場空間的預測,報告中預測“中國ED患者人數約1.27億。而最終選用“1.4億人”這一數據,所依據的則是網絡轉載情況。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第2號—上市公司從事藥品、生物制品業務》規定,披露相關藥品研發進展時,需披露同類藥品的市場情況。而常山藥業辯駁稱,由於沒有其它相關市場的數據,同時上述兩份研究報告差異較小,公司證券部根據轉載情況節選了國信證券的報告內容。
實際上,並非無數據可用。枸櫞酸西地那非藥品原研廠家是美國輝瑞制藥有限公司(下稱“美國輝瑞”),其在中國區域的專利權利已於2014年到期,目前市場銷售的枸櫞酸西地那非片除了輝瑞公司外,主要是廣州白雲山以及江蘇萬邦。常山藥業亦在補充公告中披露,其中2017年度廣州白雲山枸櫞酸西地那非片銷售3,963.50萬片,收入5.63億元。
有醫藥行業投資人士對記者表示,盡管美國輝瑞專利到期,但仍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國內如白雲山一類大型醫藥廠商也都在搶占市場,未來競爭將加劇。
“OTC(非處方藥)率先搶占市場的渠道優勢會非常明顯,盡管市場空間大,但還未上市,從生產到正式面市還有一定時間,這時候說前景光明,言之過早。”該人士如是稱。
而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則表示,常山藥業的公告,未對數據來源、計算方法和準確性進行核實,存在虛假陳述中誤導性陳述的嫌疑。“最後要看監管如何認定。”他稱。
高樹華違規減持因被追債?
在發布補充公告後,常山藥業5月18日股價過山車劃入跌停。但當日晚間公司卻披露,一眾高管已在前一日的漲停板成功套現。
據常山藥業5月18日晚間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高樹華攜其親屬高會霞以及其余三名高管累計套現1.07億元,其中,高樹華及其親屬套現0.81億元。
而更為巧合的是,高樹華等人減持不僅踩在了漲停板,時間點也正是減持計劃期間屆滿前期。該公司曾於2017年10月28日披露,高樹華等高管計劃在未來六個月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
且記者翻閱公告發現,高樹華在去年三季度也曾有違規減持。
深交所監管函顯示,高樹華曾於2017年10月11日通過大宗交易系統賣出常山藥業無限售流通股1748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1.87%;成交金額約1.45億元人民幣。而常山藥業於2017年10月28日披露2017年三季報。
深交所指出,高樹華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創業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2015年修訂)第3.8.17條規定。要求其及時整改,並將整改情況報告於2017年12月30日前報送交易所。不過,記者註意到,常山藥業對此並未有一字披露。
高樹華為何接連違規減持?常山藥業給出的理由是,當初為支持公司現有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以及對公司發展前景的看好,高樹華於2016年7月以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質押融資參與公司定增,質押股份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75.00%。2017年5月,質權人要求高樹華還款,其隨之做出還款規劃,計劃減持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票,用於部分償還質押借款。
2018年4月26日常山藥業一季報披露,高樹華目前持有公司3.40億股,占公司總股本36.41%,其中,2.48億股處於質押狀態,占其持股比例的72.94%,占公司總股本的26.52%。
在被追債的同時,高樹華還對部分質押進行了展期。2017年3月7日,高樹華因融資需求,將其所持有的常山藥業無限售條件流通股股份1671萬股作為標的證券,質押給與中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辦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初始交易日為2017年3月7日,購回交易日為2018年3月7日,而這一質押交易已展期至 2019年3月7日。
利好暫被證偽,監管雷霆之怒難消,若常山藥業股價繼續下跌,高樹華的股權質押風險將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