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C事件反思:投資者不惜一切追求回報的巨大壓力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236美國司法部對SAC資本提出刑事訴訟,再度引發各界關注財富對沖基金金錢至上文化。
華爾街巨頭Steven Cohen否認了所有他存在所有過錯,Cohen本人也沒有遭到刑事罪案指控。
但是對沖基金業誇張的費率和獎金結構,以及投資者要求基金經理不惜一切打敗市場的壓力,令沖基金經理並不總是遵守正確的路線,甚至有時候越線。
WSJ認為事實上對沖基金(包括SAC資本上)本質上就是某種形式合法內幕信息:基金經理憑藉的就是對某一領域獨有的知識生存。你買入對沖基金就意味著選擇了在某一領域擁有比你知道「多得多」能力的一群人。
事實上要實現公平的交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沖基金並不像ETF每日公佈其詳細資產組合,或者共同基金那樣每季度發佈。
Commonfund對沖基金業務主管Nicholas De Monico說:「對沖基金業比過去透明的多」
「但是獲得數據,確保這些數據正確,這些都需要繁重的工作,而做這些事情並不會吸引眼球」。
Nicholas De Monico向50餘只對沖基金投資了近22億美元資產。
而據德意志銀行一項全球調研顯示,1/3的大型投資者在投資前不需要對沖基金提供交易記錄。3/4養老基金以及近一半的保險公司和捐贈基金——僱傭外部諮詢公司展開對沖基金盡職調查,而不是他們親自來做。
大型投資者之所以十分願意睜一眼閉一眼,甚或是把兩隻眼睛都閉起來,並且花大價錢買對沖基金,是因為他們做著安全性和業績卓越的白日夢。
在債券收益率低得可憐的市場條件下,人人都想要兩位數的回報率。數萬億美元資金正滿世界追著為數不多幾個能用幾十億美元便可賺取高回報的基金經理。客戶支付的管理費用能高達資產價值的2%和利潤的20%,甚至有時高達美國政府所指控的SAC資本高達3%和50%。
大型機構投資者是這個星球上最不顧一切的業績追逐者。
多倫多諮詢公司KPA Advisory Services養老金策略專家Keith Ambachtsheer說:
「諮詢師說對沖基金能在其他所有都在做的交易中做得到8%的年化回報,理由僅僅是他們能做的更好。但這個如意算盤是不會如意的。」
德意志銀行的調查顯示,2012年10個機構投資者中只有一個在對沖基金方面實現了至少10%的回報率。但有1/3機構投資者認為其投資的對沖基金今年能實現至少10%的回報率。
衡量對沖基金業績的指數HFRI基金加權綜合指數(HFRI Fund Weighted Composite)今年上半年漲了3.55%,去年全年漲了6.36%。
WSJ我們似乎應該控訴整個生態系統,不是發起刑事指控,而是智識層面的指控。
沒錯很多對沖基金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罪」:雖然業績平平但卻收取高額費用盤剝客戶;一些基金甚至可能在違法操作。但投資者也不是完全無可指責:「成熟」的機構投資者仍堅持相信「牙仙」(Tooth Fairy )的存在,仙人可以奇蹟般地為所有人提供好於大盤的回報率。而這或許那才是最大的犯罪。
巴菲特投資華盛頓郵報狂賺10億美元 回報率高達9080%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144 亞馬遜CEO貝佐斯剛剛用2.5億美元收購了《華盛頓郵報》。你可能記得,沃倫.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是《華盛頓郵報》最大的元老級的股東,該公司持有《華盛頓郵報》一系列其他的資產,包括專業教育及職業培訓教育集團Kaplan。巴菲特已經在華盛頓郵報董事會任職25年。
那麼,巴菲特的投資有怎樣的收穫?
巴菲特在1973年開始持有《華盛頓郵報》股份,根據7月24日的數據,截至2004年,他以1100萬美元的代價持有170萬股《華盛頓郵報》股份。
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最近的財報,巴菲特現在仍然持有相同數量的股份。這些股票在一季度末的價值是7.72億美元。
儘管如此,股票依然在猛漲,自從今年初已經上漲了55%。

在週一盤後交易中,華盛頓郵報公司股價創下598美元高價,巴菲特170萬股價值高達10.1億美元。假設巴菲特投資成本真的是1100萬美元,那這筆投資的回報率高達9080%。
同時,在週一消息公佈後,這只股票價格上漲了約1.5%。
校網遇著大維修、十厘回報有結果?(答) Home Blogger
http://homebloggerhk.com/?p=10024個blog寫左咁耐都未有提及一個重要因素,便是校網。今次有讀者「投案」方便借題發揮,便一談校網對樓房的價值因素。
在2007年土瓜灣同何文田校網合併在34校網,屋苑包括: 土瓜灣、樂民新村、馬頭角、曉暉華庭、海悅豪庭、欣榮花園、傲雲峰、愛民邨、何文田邨、山谷道邨、俊民苑、御龍居、欣圖軒、冠熹苑、何文田、馬頭圍邨、真善美邨、嘉多利山、窩打老道山、帝庭豪園、賀龍居、翔龍灣。有小朋友既讀者都知港爸港媽對小朋友教育極為重視,可能因為覺得今日打份工都係拜「讀書」所賜,所以對小朋友書本及技巧上之培訓極多,但連入lift要幫手禁關門掣呢樣野就十年都學唔到,自小有「姐姐」代勞。
講返讀者,借貸力是可以的,同女友家庭月入為$71000,借貸力約9.3mil。己用掉(1.9+2.6+1.75)=6.25mil,如果唔係加按老媽層樓,借貸力剛好用了一半。物業A如果有維修,若然夾錢條數唔係太「掠水」,是值得去做的。夾現錢再放售一般可抵大廈維修所付支出。不過讀者兩間細SIZE樓都係何文田,若果查證真係入34校網,那不如因細而將其間得更細,部處日後間房出租。
若果我係讀者,在香港來說人工起碼叫中等,是不甘於成世住係三十幾年樓齡之細單位的。方法一當然是賣出,但未來何文田有地鐵再加上有校網,可行是將細樓再拆細,然後租出去。你知個地址都值些少錢。另外香港現象是單身人仕不斷增多,尤其女性,原因確實是女性教育水平比幾十年前大為進步,加上香港以服務業為主、搵錢多過男人是可預期,亦轉變當中。有錢既女仕們當然可霸一間大屋,次一級會想要間「高級套房」是鐵一般事實! 所以套房服務有價有市、有的為搬出黎住、有的是想要個地址、更有人間套房經營無牌賓館、當然犯法既野唔好試。
所以讀者唔好放棄現有舊樓,很有可能為讀者創造更大現金流。至於老媽套到舊錢,由於都有百餘萬、其實諗下將一半放入債券。你只要相信到2018年仲可以行入I.T.(999)買到件衫既,你就有10%息。賣盤冇所謂,最緊要唔好賴債。另外你的收益是跟你買入時的孳息率的,之後債券升跌唔關你事。
證券名稱 | IDOTHK6.25 2018 |
票息 | 6.25% |
到期日 | 15/05/2018 |
貨幣 | RMB |
參考中間價 | 83.75 |
到期孳息率 | 10.67% |
去搵一搵,有其他選擇。有得「一百個」以上,實在是可「多樣化」一點。另外於龔成堂成日有人問的點樣可以達到10%年回報,那先予此法作參考。當然如果IT「執左」你會TOTAL LOSS的。建議成副身家只有一百萬的人不要將銀彈集中在單一投資物。小本有小本做法,留待他日再談。
另外由於現時教育局並沒有校網範圍地圖可供公眾參閱,只可看到涵蓋地區中的主要屋苑,如心水單位並非所列屋苑,可致電該局( 2832 7700)代查是否處校網內。
《龍門鏢局》:325%的投資回報率是怎麼來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687.html199IT-互聯網數據中心的微信賬號推送了一篇文章,推算當下正火熱的《龍門鏢局》的吸金能力。這篇文章預估,《龍門鏢局》目前的可能收益將在1.08億至1.3億元之間,減去成本(4000-6000萬),淨利潤最保守估計也有4800萬,而最高利潤竟達到9000萬。若用時下流行的「電視劇的投資回報率」來看,用所獲收益/投資成本,《龍門鏢局》的收益率在180%和325%之間。
這錢是從以下幾個渠道賺回來的:
衛視首輪就能收回成本 預計收益:4800-6400萬
目前,上星電視劇的首輪播放形式大致分為:單台獨播和多台同播(4台以下)。對於那些投資大、售價高的電視劇通常都採用4家衛視分攤購買、同步播出的形式。比如《龍門鏢局》就將首輪播放版權賣給了安徽、天津、東方、湖北四大衛視。
據《龍門鏢局》版權所有公司盛世驕陽相關負責人透露,《龍門鏢局》在問世前就已經炒得火熱,算是今年級別比較高的劇,其售價與剛剛播畢的《精忠岳飛》相當,衛視首輪價格在120萬至160萬之間。
天津衛視知情人提供的數據印證了盛世驕陽的說法,他表示衛視首輪價格是由四家衛視均攤的,分攤到每家衛視頭上的單集發行價在30-40萬之間。
由此可見,《龍門》全劇共40集,如果按照最低每集30萬計算,首輪播放的四家衛視需分別支付1200萬,合計共4800萬;如按照40萬每集的高價計算,那麼四家衛視就需支付6400萬。
而《龍門鏢局》的投資成本為多少呢?對此寧財神諱莫如深,但據業界估計和該劇資方小馬奔騰知情人透露,「龍門」的投資在4000—6000萬範圍內,也就是說,單是出售首輪衛視版權的收入就能夠將全劇的投資收回。
視頻版權也是收入大頭 預計收益:3200-3600萬
「收視率不強求,差不多就行。」在《龍門鏢局》上星之前,寧財神接受採訪時曾如是說。誰都知道收視率是電視劇的命脈,財神之所以能表現得如此超脫,顯然是早已料到「龍門」的收視主力潛伏在網絡。
隨著國內觀眾日益養成「上網看劇」的習慣,視頻網站已經成為電視劇落地的第二大平台。和電視台競爭同樣激烈的視頻網站,在爭奪劇源的同時也為電視劇版權費的居高不下作出了巨大「貢獻」。
一般情況下,電視劇的出品方是通過將版權統一賣給一家視頻網站,再由該網站自行決定獨播、售賣或版權交換的形式分銷給其他視頻網站。而《龍門鏢局》則是直接把網絡版權打包賣給發行公司盛世驕陽,再由盛世驕陽進行分銷。因此所有的視頻網站都必須真金白銀的來購買。據知情人透露,盛世驕陽是以單集8、90萬的價格從寧財神手中買到了《龍門鏢局》的網絡版權,40集的版權總費用在3200-3600萬之間,之後盛世驕陽以怎樣的價格賣給視頻網站,是賠是賺需自負盈虧。而此時的寧財神早就揣著這三千多萬,舒舒服服當財神去了。
二輪播劇雖狠打折卻也有得賺 預計收益:2000萬
電視劇購劇價格一直是個令人欲語還休的羞澀話題,就算首輪開播時扯破喉嚨喊「天價」,一旦新鮮勁兒過了,二輪售價必定大打折扣。有圈內資深導演向記者透露,電視劇二輪售價比起首輪至少打了5折。倘若該劇水準差、無市場,售價甚至不足首輪的十分之一。
想當年《武林外傳》在剛開播時也曾收視欠佳,在經過無數地方台的重播後,觀眾才逐漸接受了其幽默風格,並視為經典。據該導演分析,從《龍門鏢局》的水準和口碑以及上升趨勢來看,《龍門鏢局》的二輪售價應該可以維持在首輪的五成左右,將至少收益2000萬,之後隨著三、四輪的播出將陸續再有收益進賬。
收視率返點也許只是傳說 預計收益:0
電視台不願一直充當好賴全收的冤大頭,為了與電視劇出品方共同分擔風險,早在上個世紀末就研究出了「以點論價」的收視率返點制度:即設定一個收視率平均線,超過該線,該劇的單集價格便會提高,反之則要降價。
這個看似公平的制度在現實推廣中卻陷入了兩頭都不待見的尷尬局面:一方面,原本想通過此舉來降低收視風險的電視台,卻因為劇集熱播而額外付費;另一方面,大牌的出品方也覺得返點計費太麻煩,能一次性收到錢才最省心。
即使少數弱勢的電視劇為求播出平台,私下與電視台簽訂了返點條款,其具體細則也未能擺上檯面上。也就是說,怎麼返,返多少,完全是看談判雙方的討價還價技巧。
由此可見「以點論價」更像我們幻想出的美麗傳說,以寧財神的江湖地位以及作品緊俏程度,完全無須與任何電視台簽訂這一賣國條約。
遊戲版權是全新收入來源 預計收益:300萬
這年頭,爭相追看、收視率創新高等名詞都不足以證明一部劇有多牛,多媒體時代,倘若沒有一款同名網遊伴身,你出去都不好意思跟小夥伴們打招呼。
你以為陸三金、蔡八斗、邱瓔珞腦袋上的血格是加著玩兒的?你以為呂青橙的驚濤掌為什麼要做出衝擊波的動畫效果?這都是有目的的!《龍門鏢局》的同名網遊已在該劇開播(7月30)的第三天(8月2日)正式上線。據遊戲合作方騰訊遊戲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筆植入交易達到300萬元,而算上宣傳廣告費用,騰訊遊戲總共投入了幾千萬。為此,寧財神在劇中植入了三集有關《龍門鏢局》同名網遊的內容,其中有一整集的劇情專門圍繞著遊戲展開。而這筆交易的成功基於對寧財神以及《龍門鏢局》前景的判斷,首先,騰訊遊戲預估《龍門鏢局》的網絡播放量將至少過億,其次,由於是暑期檔開播,有助於遊戲的推廣。
廣告植入價格浮動大 預計收益:500萬-700萬
同名網遊是一種新型的深度廣告植入,而傳統的廣告植入在這部劇中更是比比皆是。由於《龍門鏢局》不怕雷的風格,讓它踰越了古裝戲無法植入的藩籬:平安票號、聚美胭脂鋪、竹筒裝的紅牛飲料、有門有臉的五穀道場、TOTOTO恭桶,以及慶豐包子、許仙樓、醉仙樓甚至申通、德邦、順豐等快遞公司都在劇中以出其不意的形式呈現。其植入手段比《鄉村愛情》中謝大腳超市中擺放的奶粉、白酒更高端霸氣,比趙寶剛《男人幫》裡的男主角們一邊玩電腦一邊狂讚360更有逼格。《龍門鏢局》的廣告語完全符合假大空三大廣告黃金準則,插入手法絕對生搬硬套毫不掩飾,要說對客戶負責,寧財神比於正更甚。
據某業內人士介紹,電視劇廣告植入的價格浮動很大,比如劇中植入的《舌尖上的中國》元素或許只是因為寧財神與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的私人關係,「舌尖」無須為此付費。而其他商業廣告則由植入直白程度決定價格。比如將「神舟租車」改為「申州租車」的或許就沒有「五穀道場」這樣真名上陣的品牌價格高。
由於寧財神拒絕回應廣告植入的價格,該業內人士只能通過將《龍門鏢局》與其他劇的植入情況類比:如36集的《醜女無敵》有共超過30個品牌植入,為該劇帶來上千萬的收入;而《一起來看流星雨》號稱通過廣告植入獲益四千萬,不過業內普遍認為其實際收益在千萬左右,因此,《龍門鏢局》的十餘個廣告植入,應該可以帶來500-700萬的植入收益。
奢侈品投資回報增長一覽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713本月17日美國加州舉行的年度蒙特雷汽車周上,一輛1957年款的法拉利250 GT 14-Louver Berlinetta拍賣估價高達900-1100萬美元。
這款車世界上僅存九輛,如果以此前的古董車拍賣價做指引,它的實拍價格會輕易超過這個幅度。
截至今年7月,英國研究機構國際歷史汽車集團(HAGI)根據法拉利、保時捷等50個最有價值汽車型號制定的指數兩年來上漲了53%。
古董車不是唯一價格高漲的藏品,窖藏葡萄酒、高檔藝術品、稀有郵票、珍稀鑄幣甚至古典吉他和小提琴價格指數也都是高增值一族的成員。
經濟學人收集了這些財產的相關指數,制定了一個綜合的「貴重品指數」。
該指數主要根據巴克萊財富管理部門報告的富有階層持有比重配置權重:藝術品佔36%,古董車佔25%,鑄幣佔17%,葡萄酒佔19%,郵票佔6%。
一些巴克萊沒有報告的藏品就平均分配,最後6%由吉他和小提琴均攤。
研究發現,2003年以來,這個指數名義增長了211%,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增長54%。
相比起來,含分紅在內,富有國家的股指MSCI全球指數2003年以來上漲147%。
以下可見經濟學人整理的各類奢侈品投資回報價格指數走勢。

英國銀行業發債規模降至20年最低,供應稀缺提升投資者回報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907 英國銀行業債券出售規模降至近20年來最低,新交易匱乏幫助提升了債券價格同時提高了回報令投資者獲益。
更高的監管壓力迫使銀行縮減資產負債表,同時廉價的政府資金也減少了銀行發新債的需求。
Dealogic數據顯示,英國銀行業今年迄今出售了44億英鎊計價的債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3%,並且為1995年以來同期最少。
今年迄今包括其他種類貨幣的總債券發行額為24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6%,並且是1998年以來最少。

在08年金融危機的毀滅性打擊之後,包括RBS,勞埃德銀行,等數家主要銀行不得不依靠救助,英國監管層隨後大幅度提高監管標準。
此舉引發英國銀行業回收貸款規模來增強其資本緩衝抵禦未來可能的金融震盪,這同時也造成銀行大幅削減發債規模。
這導致銀行業對債券持有人償還速度顯著快於其發新債速度,新供應減少壓縮的利差:即銀行發行債券收益率與銀行間借貸的基礎利率之間的差距。
Markit指數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英鎊計價金融業類債券平均利差從2.11%縮減至0.55%,利差降至自2008年7月以來最小,並且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個多百分點。
因此追蹤該指數的投資者今年年初迄今的回報率達到1.89%,形成對比的是以英鎊計價的非金融業債券總回報率為負的0.46%。
此外包括RBS,巴克利,勞埃德在內的銀行回購債券,再加上市場認為銀行不可能短時期內加大發債規模,這兩個因素進一步造成了銀行債券的稀缺。
標準人壽投資公司固定收益部門主管Andrew Fraser說:
「過去幾年我們相當看好銀行銀行業債券,在利差急需下降的同時像RBS和勞埃德銀行這些銀行狀況正在轉好」。
「原則上我們持有相當數量的這類債券。」
高通宣佈5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慷慨回報投資者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461 全球現金最充裕的半導體企業高通(Qualcomm Inc)表示,它的董事會宣佈了一項50億美元的新股票回購計劃,以向投資者返還更多的現金。
該公司表示,這項股票回購計劃替代了3月5日宣佈的5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按照此前的計劃,高通還有8億美元的股票回購尚待完成。
自今年7月24日起,高通已經累計回購了4010萬份普通股,總價約27億美元。高通的CEO Paul Jacobs稱:
「自2003年以來,高通通過股票回購和現金分紅,總計向股東返還逾250億美元。」
在最新一個季度末,高通的現金和可交易證券的總價值超過300億美元。因為半導體公司越來越多的使用現金回購股票和派發股息,高通公司希望通過此方法回報投資者。Jacobs在一份聲明中稱,它們還將繼續投資研發。
高通股息率為2.1%,低於英特爾的3.9%,但前者的總收入卻在增長。自從2010年來,高通每季度銷售收入年率平均增長31%。高通上季度銷售增長35%,這使其成為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中增長最快的三大科技公司之一。
高通公司的股價週三收跌至2美元,至68.09美元,跌幅2.9%。今年累計,高通股價上漲10%,而費城半導體指數則上漲了27%。

預期回報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E9%A0%90%E6%9C%9F%E5%9B%9E%E5%A0%B1/近一年經常聽到有人小5仔,話連13都升,佢都係原地踏步。
再唔係就話5仔的管理層無能,唔增加新興市場的投資比例云云…
呢度又計下d加減數
現時睇次按問題的確沒完沒了,但事實上美國的HI(而家叫滙豐融資)的確於過去幾年為5仔帶黎可觀利潤,而利潤亦都反映左係股價同派息比率上升兩點上。
5仔的股價由02年底03年頭買HI時的8X蚊(一度因市場負面看法而插到去近80蚊),去到高位150蚊樓上。
馬後炮咁睇,如於5仔宣佈收購HI時約85蚊買,一直持有5仔至150左右(次按問題明顯浮現時)沽出。
5年落黎每年唔計股息都有12%return,加埋就有成近16%,相對風險水平唔算一個差的回報。
再舉一個實例
my mum於04年初大幅回調時約115平均價買入,至06年底以平均145沽出。
渣左近3年,計埋股息都有12%回報一年,對一個退休人仕黎計完全可以接受。
所以我覺得關鍵反而係買入及沽出的時機,你睇到間公司有可能唔妥,或者有更好的投資機會出現時,咁減持or換馬都係一個理性選擇。
投資無話一定要渣死一隻股票一世,或渣唔夠10年一開始就唔買之類,股神買857都係渣左幾年遮,到價佢一樣會沽。
世界變得太快了,3至5年可能情況已完全唔同,早10年你去深圳買樓都只會俾人話on9(因賣唔出),而家就個個搶住要。
現時港紙唔值錢,話唔埋過幾年有機會脫勾又升到火箭咁。
客觀咁睇,5仔係次按上,損傷已很輕微,只不過係近兩年中資股太癲,相比下較失色遮。我們事後睇總會覺得當初會有更好的選擇,但只要個結果同你預期想要的差唔多,咁已經好好。
買5仔,收取穩定的派息,及賺取一定程度上的增長(say每年8-10%),可以稱為一個合理的預期回報。如果連呢樣野都無搞清楚,而預期買5一年可以有20-30%增長,咁只代表一開始的預期出錯,而唔係5仔孤負左你。
大方向才是獲取高回報的關鍵 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e29w.html 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進行定量計算,有時往往不如一句話的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對企業基本面關鍵因素的整體性概括,是站在戰略高度得出的結論,定量則通常是局部性的評估,有時定性需要定量計算,但定量常常並非關鍵。通常定性簡單明了,讓你有廓然開朗的感覺,而過度沉迷定量往往讓你無所適從。
定量包括企業經營數據分析和估值,通過一些的關鍵指標推斷企業基本面的變化趨勢,這種研究是有意義的,但必須有足夠長的眼光,儘量看得遠一些,寬一些,儘量收集充足的數據,而不能僅僅憑一兩個短期性的或局部性的指標下結論,數據的定量分析有時能為定性提供依據,但絕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估值的基礎是基本面,只有長期基本面比較確定才能估算企業的價值。若行業本身十分複雜且趨勢向壞,企業的基本面根本不可預測,以此為據進行的估值則難以準確。不穩定的企業本身的β值很高,股價波動巨大,僅僅因為絕對估值較低而投資這類企業出現巨大虧損就不難理解。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度的問題,若已經經歷了極端情況另論。
最近一句話定性較典型的例子恐怕是「經濟轉型」,不同的理解讓投資者在過去幾年冰火兩重天。很多與經濟轉型相背離的行業估值一跌再跌,幾年前二十倍PE也許會覺得比較低了,但15、10、5不斷跌破投資者的底線,是因為根本沒人知道這些行業最壞的情況會如何,按照以往的經驗和自己的標準定量估值,結果只能是刻舟求劍。若四五年前投資者能對經濟轉型進行準確的定性分析,透徹理解經濟轉型的內涵,就不會選擇這樣的企業。
定性對具體企業的選擇同樣十分重要,例如醫藥行業未來將面臨不斷降價的考驗,隨著門檻的不斷提高,很多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將被淘汰,而且同質化嚴重的產品將面臨價格戰。因此具有創新能力和獨家產品的細分行業龍頭成為首選,而不能因為現在行業整體依然很好就隨便買入那些階段性高增長,卻缺乏競爭壁壘的中小企業。
定量計算影響的可能是百分之二三十的收益,而定性分析則可能決定獲得數倍收益還是虧損百分之五十,只有抓住大方向才能決勝千里。
自由現金流越高,股票回報率就越高嗎?
http://www.yicai.com/news/2013/11/3080661.html在金融市場裡,「現金為王」素來被投資者奉為圭臬,尤其是在剛剛經歷過資金緊張的中國資本市場。近兩年來,宏觀調控政策不甚穩定,官方對資產泡沫的憂慮和數度信貸控制使得企業和金融市場都常陷於融資難、融資成本高,而再融資更難的痛苦窘境。
此時,一個企業的現金流狀況會越發被投資者所關注,如超日太陽(002506.SZ)的公司債信用事件等風險事件的爆發也證明了投資者關注此事的必要性。於是乎,市場裡掀起了一小股現金流分析的小熱潮,甚至很多股票投資者把類似自由現金流的財務指標當作選股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除了投資者對企業信用風險進行考量的需求,那些追求上市公司成長紅利的股票投資者應該過分依賴企業自由現金流來選股嗎?
什麼是自由現金流
簡單地說,自由現金流量是指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扣除資本性支出的差額。自由現金流是一種財務方法,用來衡量企業實際持有的能夠回報股東的現金。指在不危及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給股東(和債權人)的最大現金額。自由現金流在經營活動現金流的基礎上考慮了資本性支出和股息支出。儘管你可能會認為股息支出並不是必需的,但是這種支出是股東所期望的,而且是以現金支付的。自由現金流等於經營活動現金。
上述定義解釋得非常準確。企業自由現金流應該是返還給投資者的現金。它只有在以購回股票和額外分紅等機制下返還給投資者才會對投資者有利。而任何其他形式都不能給投資者帶來有意義的好處,因為絕大部分企業都需要有效資產(特別是長期有效資產)來創造未來的利潤和收益。
這裡談到的有效資產非常重要,我們可以拿超日太陽為例。該公司為了增加賬面利潤,把現金變成了低質量的應付賬款,這種資產實際上等同於一種無效資產。更正確的做法是,企業應該在可以保持未來運營現金流的基礎上,儘量充分地投資長期有效資產,其楷模有吉利汽車收購沃爾沃之類的若干大手筆。
但要注意,企業的自由現金流並非越多越好,過多的自由現金流未必就能使公司在未來獲得較高收益,也不能被視為一個優質企業的象徵。
自由現金流對股票回報影響幾何
為了驗證上述理論,我們把2005年第一季度至2013年第三季度這8年間所有A股公司的自由現金流和其間的股票價格收益都做了對比分析。
我們首先從時間跨度上把上市公司的自由現金流量分成三類:當季度自由現金流、上年+當季度自由現金流之和、前三年+當季度自由現金流之和。分類之後,我們再對其階段性和總體復合收益率進行比較,結果如下:
1.當季度自由現金流(當季度短期資本流入的上市公司)
a)現金流為正數 8年的復合收益率 460%
b)現金流為負數 8年的復合收益率 455%
2.上年及當季度自由現金流(近一年資本流入的上市公司)
a)現金流為正數 8年的復合收益率 458%
b)算術平均法計算的市場指數 8年的復合收益率 467%
3.前三年+當季度自由現金流之和(長期資本流入到公司內部的上市公司)
a)現金流為正數 8年的復合收益率 443%
b)現金流為負數 8年的復合收益率 479%
事實證明,自由現金流和一個上市公司未來股票收益的關聯性非常低,可以說幾乎沒有任何關係。無論是當季度的資本流入數據,還是中長期的資本流入數據,都無法證明其對相應股票長期未來收益率的影響,甚至無法確認相關性。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