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首三季新盤勁沽1.48萬伙 分析料本季推盤減 全年勢破1.8萬伙

1 : GS(14)@2017-10-03 09:20:06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76&issue=20171003
【明報專訊】發展商今年積極賣樓,首3季累售1.48萬個一手單位,佔去年全年1.65萬伙約九成。本報統計,本季有機會推出的全新盤共12個、涉近3700伙,以推出單位數量計,較過往每季平均可推5000至7000伙低三至四成。有分析員認為,經過首三季衝剌,發展商普遍已「爆數」,料將放緩推盤步伐,惟估計今年全年仍達1.8萬伙一手成交,按年增一成,料創新紀錄。

明報記者 林可為

2014年全年一手住宅共沽約1.66萬伙,為2013年4月一手新例生效後的最高紀錄。據統計,有機會今年第4季推出的12個全新樓盤,依然以新界區佔最多,料共7個;而去年8月至今年9月,因先後有6個新盤登場而一度成為焦點新盤主戰場的東九龍啟德,料本季將不會有全新盤發售。

會德豐康城5期涉1600伙

以單一樓盤計,第4季規模最大的全新盤,為會德豐(0020)旗下日出康城5期,提供1600伙,戶型涵蓋1至4房,預計2020年3月落成,是繼新地(0016)晉海之後,區內第2個並非由長實(1113)發展的住宅。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回應查詢時表示,集團目標是年底推出康城5期,但相信會仿效同系啟德OASIS KAI TAK的銷售策略,分期推出單位。

新地海璇緊隨晉海後推出

近年標榜「月月有樓賣、季季有焦點」的新地,今季將有4個全新盤推出、合共提供913伙,焦點為港島北角海璇,雖然單位總數只為355伙,但項目臨海而建及採中密度設計,屬「港島版天鑄」,預料價錢將可締造港島東新高指標,估計新地完成晉海銷售後,便會隨即推出海璇。此外,同系西半山巴丙頓山,雖然是單幢項目,但市場定位同屬豪宅,由於是舊契,意味可隨時突擊開售。

業界料發展商推盤策略端視施政報告

美聯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認為,過去三季整體一手市况均見暢旺,主要發展商普遍已「爆數」,相信第4季推盤步伐稍為放緩屬可理解,而今季有機會推出的新盤中,如北角海璇、長實中環MY CENTRAL等,均屬新盤供應緊張的港島,加上定位為豪宅,料發展商會採取惜售策略。

劉又指,與此同時,特首林鄭月娥將於下周公布施政報告,市場最關注的是政府提出的港人首置上車盤有何具體舉措、以及會否再推出調控樓市新招,均令發展商在推盤策略上較為觀望。不過,由於首3季已累積錄得約1.48萬宗一手成交,預料隨日出康城晉海稍後開展次輪銷售,加上其他新盤,劉嘉輝預計今年全年一手單位銷售量,可望突破去年全年數字,有望達1.8萬宗的水平,再創新紀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637

羅兵咸:港首三季IPO增五成

1 : GS(14)@2017-10-08 22:00:19

【明報專訊】羅兵咸永道表示,香港今年首三季錄得新股上市宗數約114宗,較去年同期大增約五成,不過,總集資金額則較去年同期減少37%至857億元。該行表示,新股上市大增主要受創業板上市增加帶動,並預期海外企業來港尋求在港上市集資機會,有望創出全年上市宗數的新紀錄。

總集資金額按年跌37%

報告顯示,今年首三季上市宗數按年大增52%,當中創業板上市數目為55宗,按年急增120%,集資總額約43億元,按年上升126%;期內主板上市數目為59宗,按年升18%,當中創業板轉主板約有8宗,按年升1倍,但主板總集資額按年下跌39%,只有約814億元,主要原因是大型首次上市企業較預期少,部分打算上市的企業轉為採取觀望策略。

IPO以零售消費工業股為主

截至第3季末,主板及創業板首次公開招股(IPO),均以零售、消費品及服務類及工業類股份為主,而期內IPO平均集資金額(不包括集資額超過100億元的公司)約11億元,按年下跌27%。

報告預計,中小企上市活動強勁,外國企業尤以亞洲企業來港上市個案持續增加,有望創出全年上市宗數的紀錄,不過部分重量級IPO因應外在或自身的情况轉變,延遲上市時間表,甚至擱置上市計劃。報告認為,香港正持續推進市場改革,料可提升本港股票市場的競爭力,吸引更多新經濟及金融科技相關企業來港掛牌上市。

此外,報告又補充,區內以至國際政治及經濟環境的不確定因素,例如英國脫歐、美國聯儲局縮表,以及東北亞局勢緊張等,均持續影響金融市場的情緒。另一方面,美國政府推行的稅務改革,將會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正面影響。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625&issue=201710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735

港首三季新股集資 重返全球三甲

1 : GS(14)@2017-10-09 03:17:07

【本報訊】眾安保險即將正式登陸本港,帶動港交所(388)首三季的新股集資額重回三甲之列。德勤預計,考慮到內地未來幾個月迎來超大型新股的機會不大,而香港或有一至兩隻來自科技板塊的大型新股上市,預計香港全年排名很大可能排行第三,完成140至150隻新股上市,集資總額1,300至1,500億元,比上季預測的1,500億元有所減少。計及眾安保險(6060),今年首9個月本港有106隻新股上市,比去年同期的71隻有所增加,但集資額僅得850億元,僅次於紐約及上海交易所,按年大減37%。


撤回上市申請升150%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首三季創業板新股上市數量創1999年同期最多。但同時,在證監會更主動出手打擊問題新股,期內申請人自行撤回申請有10宗,按年上升150%,今年首8個月的新股上市申請被拒絕、被發回、申請人自行撤回申請的個案共有17宗,按年增加兩宗。內地企業佔新股數量佔比也下降,今年首三季佔32%,按年跌9個百分點,而融資額亦有回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2/201604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110

第三季累升2,115點跑贏亞洲基金:港股未屆離場時

1 : GS(14)@2017-10-09 03:53:31

【本報訊】港股勢連升三季,基金指未到鎖定利潤時候!大市本月雖未見明確方向,惟綜觀全季,恒指暫累升2,115點或8.2%,料無損連升第三個季度,以點數計暫為今年升幅最大一季,並跑贏全亞洲。市場關注本月底季結前會否湧現獲利盤,惟不少基金看好港股中長線升浪未完,暫無意大舉離場,但估計下季有換馬潮。記者:莫亦熙 余倩敏



恒指首兩季已分別錄9.6%及6.9%升幅,在騰訊(700)連續三季領軍下,恒指本月至今暫跌89點或0.3%,全季計則累升2,115點或8.2%,暫跑贏亞太區主要股市。


部份資金或會換馬

不過,港股近月未見重大突破,市場憂慮基金會否先行鎖定利潤並離場。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指,大市氣氛未轉差,加上美元在聯儲局宣佈縮表後未現強勢,債價更停止跌勢,反映投資者風險胃納仍高,料基金未擬撤走。但他補充,不少大價股本年已錄顯著升幅,而在業績期過後多隻中小價股獲重估,認為基金有機會把部份資金換馬至相關股票。中投傲揚基金經理溫鋼城則表示,現時未有太大不利消息令股市大跌,相信基金未有誘因大手沽貨,資金從債市流向股市的趨勢亦會持續,料基金只會作短炒,現金比例最多增至約5%。他更補充,港股市盈率不貴,加上盈利持續增長,長遠仍看好港股,旗下基金仍滿倉。基金無意大舉撤離,但小部份近日瘋炒股份則有誘因先行獲利。溫鋼城表示,不排除短線鎖定小部份利潤,但倘有回調時機亦會再度入貨。峰澐基金集團主席兼投資總監李灝澐則指,雖然整體投資組合暫時不會獲利,但對已累升不少且面臨負面因素的板塊會先行鎖定利潤,如內房及手機供應鏈。


看好科技及銀行股

受北韓局勢升溫及標普調低中港主權評級影響,恒指上周五挫229點,收報27880點。不過,港股藍籌在美國預託證券(ADR)則錄反彈,綜合藍籌ADR表現,相當於恒指今高開36點。就第四季投資方向,溫鋼城表示仍看好科技板塊,而個別強勢汽車股則可待回調時吸納,而美國大有機會年內再加息,投資者可考慮本地及國際銀行股;另受內地「十.一黃金周」帶動下可留意濠賭股。李灝澐則表示,看好前景有改善但正跑輸的板塊,包括內地券商股,倘內銀第三季業績顯示不良貸款與淨利息收益率有改善,亦會看好;另儲局轉向鷹派及香港銀行同業拆息上升(HIBOR),他亦對本地銀行股看法正面。黃國英則預期,股王騰訊仍會領升大市,惟其他板塊走勢「難估」,僅認為升浪會擴散至更多板塊,而近期中小價股相繼落鑊的趨勢亦將持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5/201632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32

南豐新邨第三季實呎企穩1.52萬

1 : GS(14)@2017-10-09 12:38:18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52&issue=20171009
【明報專訊】社會關注特首林鄭月娥即將公布的施政報告、有關港人首置上車盤具體詳情之際,二手樓價持續高企。即使樓齡已屆40年的鰂魚涌南豐新邨,第三季(7至9月)整體平均實呎,一直高企1.52萬餘元,與今年2月高峰1.56萬餘元僅相差不足3%,個別2房戶近期實呎更高見1.6萬元。

明報記者 林可為、林尚民

香港置業高級聯席董事林志雄表示,南豐新邨現有約30多個買賣放盤,以實呎計,整體平均叫價1.5萬元,其中入場費叫價最便宜單位約600萬元,為1座低層B室,屬實用391方呎2房戶(建築474方呎),即實呎叫價15345元(建呎叫價12658元);至於叫價最便宜3房戶,為2座中層E室,實用516方呎(建築627方呎),業主現叫價780萬元,實呎叫價15116元(建呎12440元)。

至於屋苑近期新錄的高價成交,為3座中層實用391方呎F室2房戶(建築474方呎),9月底628萬元易手,實呎16061元(建呎13249元),為屋苑9月呎價最高成交;原業主於2008年以約255萬元購入單位,帳面賺373萬元或近1.5倍。雖然南豐新邨10月截至6日仍未錄成交,但港島東兩大龍頭屋苑康怡花園及太古城,踏入10月均現破頂價成交。

康怡1625萬沽 一周兩度破頂

代理稱,康怡花園J座高層5室,屬3房一套間隔,實用902方呎,近日以1650萬元易手,創屋苑新高成交價紀錄,打破另一同類單位9月底以1625萬元易手的紀錄,即上述做價比舊紀錄高出25萬元或1.5%,一周兩破頂;單位實呎18293元(上述呎價亦為屋苑標準戶新高);原業主1992年455萬元購入,帳面勁賺1195萬元或2.6倍。

太古城2房特色戶創同類新高

美聯首席高級營業經理吳肇基表示,太古城寶山閣頂層一個2房連天台特色戶,實用582方呎(建築675方呎),以1178萬元售出,實呎20,241元(建呎17,452元),做價創同類新高紀錄。原業主2004年320萬元購入,帳面賺858萬元或2.6倍。

海濱南岸首錄破千萬成交

另紅磡海濱南岸亦首錄逾千萬成交,單位為1座中高層G室,屬實用593方呎3房戶(建築770方呎),以1030萬元易手,實呎17369元(建呎13377元),除屬屋苑首宗過千萬元成交外,呎價亦創屋苑新高;原業主2009年以457萬元購入,帳面賺573萬元或1.25倍。

[二手放大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438

第三季14宗補地價共68億

1 : GS(14)@2017-10-18 05:16:50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9255&issue=20171017
【明報專訊】地政總署公布,今年第三季(7月至9月)共8宗契約修訂及6宗換地個案,14宗交易中,6宗位於港島、2宗位於九龍及6宗位於新界,共涉及67.7億元補地價,有關數字並不包括小型屋宇個案。另外,季內亦有兩個地段以私人協約方式批出,包括港鐵西鐵線錦上路站第1期發展,以及市建局大角嘴住宅項目。

上月完成補地價項目的包括新世界(0017)位於元朗十八鄉路的丈量約份第120約地段第4056號地皮,地皮面積24230方呎,補地價金額為4.6億元,以可建樓面面積12.1萬計,每方呎樓面補地價3802元。

元朗十八鄉路項目獲批4.6億補地價

此外,第一太平戴維斯稱,今天將公開拍賣香港堅道73、73A、73B、73C、73D及73E號芬芳大廈,強拍底價10.49億元,以可建樓面6.07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地價1.73萬元。

恒地今強拍堅道舊樓 底價逾10億

芬芳大廈佔地7557方呎,現為1幢於1956年落成的7層住宅大廈,地下為商舖,恒地收購該廈逾84%業權,料與毗鄰伊利近街項目合併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801

國壽第三季純利大增3.65倍

1 : GS(14)@2017-10-30 00:46:57

【本報訊】受投資收益增加帶動,國壽(2628)一如早前盈喜預告,首三季純利按年大增98.3%,至268.25億元(人民幣.下同);單計第三季純利更按年增3.65倍,至145.83億元。建行(939)首三季純利則錄2,012.42億元,按年升3.82%,第三季增速較上半年加快。國壽指,期內加大固定收益資產配置力度,帶動淨投資收益率按年提升0.44個百分點,至4.99%;總投資收益率則升0.65個百分點,至5.12%。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282.37%,維持較高水平。核心業務方面,首三季保費收入4,499.92億元,按年增19.6%,已超去年全年水平。保費結構亦有改善,首年期交保費佔長險首年保費61.84%,按年提高7.3個百分點。國壽宣佈,擬與旗下財險公司共同購置位於天津市商務中心區域的不動產,預期建築面積約7.3萬平方米,投資金額不超過20.76億元。此外,國壽廣東省分公司亦擬與廣發銀行在廣州市內購建不動產,打造「中國人壽南方金融中心」,國壽出資額預計不超過39.05億元。


建行首三季多賺4%

另外,建行(939)首三季純利錄2,012.42億元,按年升3.82%。利息淨收入3,333.24億元,按年升5.55%,但淨利息收益率按年下降0.1個百分點,至2.16%。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則錄936.49億元,微升1.45%。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2.84%,較去年底跌0.14個百分點。資產質素方面,不良貸款餘額為1,909.49億元,較去年底增6.86%,但不良貸款率較上半年跌0.01個百分點,至1.5%。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7/201962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29

外滙基金 首三季勁賺1,898億受惠股市造好 全年收益勢破紀錄

1 : GS(14)@2017-11-13 03:33:36

■陳德霖表示,若市場樂觀情緒持續,股市造好,將有助外滙基金表現。李潤芳攝

【本報訊】受惠第三季本港及環球股市繼續造好,金管局旗下外滙基金首三季按年多賺1.1倍至1,898億元,遠勝預期,並已超越2007年全年賺逾1,400億元的歷史紀錄。市場估計,第四季外滙基金表現或不及第三季,但全年埋單計,只要市況無重大變化,外滙基金收益要創歷史新高「無難度」。記者:陳洛嘉


第三季外滙基金賺536億元,雖然按季跌24.8%,但由於今年上半年收益已破盡歷來半年紀錄,總計首三季仍大賺1,898億元,9個月的收益已超越2007年全年賺1,422億元的歷史紀錄,意味只要今年第四季未有重大虧損,全年收益勢破歷史新高。

外滙估值按季跌57%

單計第三季,香港股票投資貢獻144億元,環球股票投資則為188億元,兩者按季分別升6.7%及20.5%。市場原不看好的債券投資,期內收益仍錄107億元,按季升5.9%;惟外滙估值僅上調97億元,按季跌56.7%,拖累第三季表現。展望今年第四季表現,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港股及環球股市持續造好,若市場樂觀情緒持續,相信會有助外滙基金表現。不過,他提醒目前股市的估值相當高,往後或有回吐壓力,而且要留意美國加息、地緣政治等風險,重申不應側重外滙基金的短線表現。


債券投資或受壓

外滙基金表現勝預期,但觀乎美國聯儲局於12月大有機會加息,加上會繼續縮減資產負債表,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坦言,債息趨升將令債價下跌,不排除第四季債券投資會錄得虧損。此外,美國加息及稅改政策均推動美元轉強,意味非美元資產價格下跌,會拖累第四季外滙收入。不過,林俊泓估計,環球股市及港股表現可抵銷當中不利影響,雖然第四季整體投資表現料遜於第三季,但全年收益要創歷史新高並無難度。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亦指,外滙基金全年收益勢創新高,但最近債券市場相當波動,債息趨升下,債券投資難免受壓。展望明年投資環境,溫傑相信,上半年投資熾熱氣氛將會持續,但下半年或見轉勢,「企業盈利維持一段時間高增長後,有機會於下半年放緩,而且資產估值過高會有調整壓力,相信明年股市會出現先高後低的情況。」外滙基金派息率按過去6年平均回報率計算,今年支付予財政儲備存款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基金、法定組織存款的息率為2.8%,首三季相關費用分別為174億及65億元。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7/202067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61

港第三季GDP升3.6%勝預期

1 : GS(14)@2017-11-13 03:44:54

【本報訊】政府統計處昨公佈,第三季度本地生產總值(GDP)連升4個季度,按年升3.6%,略勝市場預期的3.5%,主要受環球經濟向好、內需及私人消費帶動。政府調高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至3.7%,為近6年來最高。

樓價增幅放慢

受惠環球經濟轉強,整體貨物出口按年升5.5%,私人消費開支亦升6.7%。署理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昨提到,第三季住宅物業市場放緩,物業成交宗數由次季1.89萬宗下跌至第三季1.32萬宗,樓價增幅亦由次季升5%,放慢至第三季升1%。但他強調,9月份整體樓價仍較1997年時高97%,形容是「相當高水平」,而本港置業供款負擔比率亦於第三季度惡化至68%,遠高於過去廿年平均水平的45%。歐錫熊指出,本港未來5年住宅單位落成量平均會超過2萬個,較過去5年多逾7成,料對未來樓市有一定影響,又指本港將跟隨美國加息步伐,未來息口如升多3個百分點,置業供款負擔比率將惡化至88%,提醒市民要注意風險。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11/202112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15

專家論勢:第三季中國企業盈利佳

1 : GS(14)@2017-11-13 03:59:52

今年以來,中國市場表現甚佳,我們認為雖然股市已大幅上升,但前景仍然看好。進入第三季業績公佈期,中國企業獲利動能強勁。A股企業今年前三季度收入年增長為19.5%,較第季的19.9%輕微下跌,但按年盈利由上半年的16.4%升至第三季的18.3%,由此可見,雖然經濟有所放緩,但企業盈利仍有所改善。除此之外,在已公佈業績的企業中,超過一半的企業盈利好過或符合預期,我們預期此情況會繼續,中國企業盈利轉佳。除了受惠增長復蘇與供給側改革的中上游鋼鐵、煤炭、航運、化工等業績大幅增長外,各產業普遍向好,包括消費、科技板塊,以及銀行、保險等等。市場又進一步整固,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表現更為明顯地拋離其他公司,正如我們早前提過,尋找行業內有機會跑出的個別公司非常重要,亦是我們由下而上選股的優勢。整體而言,我們認為A股市場正健康發展,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中國經濟及環境亦穩定,將支持股市繼續有好表現。梁碧嫻摩根中國入息基金基金經理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9/202088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