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Big Picture--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後的看多看空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4ff2.html
Big Picture--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後的看多看空



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放緩這大概是一個100%確定的命題。而且這個放緩應該是永久性的。邏輯也很簡單。人口+原來經濟的規模已經足夠大。所以永久性放緩這個命題大約也可以成立。

那麼在這個命題下可以有什麼推演?

我的思考是看空兩個關鍵詞。看多兩個關鍵詞。

看空的是供應端的槓桿+渠道

看多的是消費端的槓桿+精細化的供應端。

稍微展開一下。

看空的供應端還有一個大的背景就是早前一直強調的供應過剩。

從房地產角度看,今年最大的兩個事件莫過於綠城差點倒閉+剛才發生的Soho的轉型。

綠城就是供應端槓桿典型的例子。負債率超過100%而且當時宋衛平甚至宣稱負債率超過100%是常態。

這樣的常態在經濟放緩的今天就是性命交關的事情。如果過不去這關就是直接掛掉。當然現在九龍倉入股後基本有喘息的機會。大致上不至於倒閉。

Soho的轉型其實屬於未來可以看多的供應端的精細化。Soho的轉型直接可以參考恆隆。提供的是租賃服務。

過去若干年的中國房地產都是拿地快周轉模式。這個玩法應該到頭。轉型實屬必然。但是服務這鬼東西我很難想像是北京人可以提供的。如果是東莞的服務業還可以考慮。所以Soho的路還很長。

看空渠道。其實也差不多一個意思。早前寫過一個OCBF的演進路線。
渠道+加盟商的玩法適合早前的供應稀缺。用庫銷比壓貨渠道優化報表。這個最典型的是在香港上市的體育用品行業。
當然雷士其實也是差不多玩法。
國內的產品製造業+零售幾乎都是這個渠道玩法。這個玩法不靈了。可以直接看空。因為供應過剩的緣故。

上面兩個是看空

看多的是消費端的槓桿。
其實很有趣的一個事情是每次跑超市在結賬時候很喜歡和老阿姨們聊天。別看那些老阿姨其實他們也有很樸素的思考。每次說現在物質極其豐富後面一句都是同樣的話,只要有錢。。。
so沒錢怎麼辦,那麼就是消費者貸款。
現在打開任何一張財經報紙都可以看到汽車貸款1.88%左右甚至0%利息的消費貸款。
每次你大額支付後銀行立刻會追過來分期付款的短消息。
這些都是未來增長空間最大的行業。消費端的槓桿。如何介入?標的是什麼?
這個答案我現在也沒有,誰有的話告訴我下。

另外一個看多的是精細化的供應端。
這其實就是品牌OCBF裡的後面兩個branding+fashion
專業化+高價格。是這個趨勢的核心。
具體的標的其實會蠻多的。這個方向上會有很多大公司誕生。
這裡還是要注意。專業化+高價格的行業裡切記別碰有玩渠道的。這是很SB的玩法。一定要直銷。
特別是服務行業。
在中國我沒見過一個服務業加盟成功的案例。我也暫時不相信服務業可以加盟。這是玩不轉的。

後記。供應端的槓桿有一個很有去的現象就是廣東和浙江的對比。浙江人在這30年裡槓桿無往不利。今年全部掛掉。看看銀行的NPL就可以知道絕大部分都在浙江。所以是到還債的時候了。只要是經濟活動+槓桿。必定有崩盤的一天。無一例外。浙江的民營經濟今年會是最壞的一年。需要反思和吸取教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577

萬科的看空邏輯 jin888555

http://xueqiu.com/5277310522/26243068
三更半夜的,睡不著,寫寫萬科的利空面,記得年初寫了格力的十幾個利空,年末格力業績同股價依然大漲不少。其實,對於我們這些不養牛又經常喝牛奶的人來說,最喜歡的就是唱空自己的重倉股。(這句話如果你讀起拗口,說明你巴菲特念的不熟)。

按照2012年的數據,國內總共銷售新房約1000萬套,而同期美國約60萬套,按照人口比例計算,未來中國城市化結束後,每年的新房開工量最多也就300萬套每年,毫無疑問,目前房地產業處於景氣高峰期,十年左右的時間裡,銷售一定會大幅下滑。

按照目前的開工速度,未來十年我們將至少新建1億套住宅,考慮到前面30年嚴厲的計劃生育政策,未來十年人口拐點一定會來臨,無疑供應會嚴重過剩,需求會嚴重不足,在這種局面下,萬科是否有能力獨善其身呢?

這讓我想起工程機械領域的三一、中聯,煉鋼行業的寶鋼、鞍鋼,煤炭行業的中煤、伊泰,當行業從高峰迴落時,優秀的龍頭亦不能倖免,巴菲特說過,一個優秀的船長駕駛一艘破船,最後勝利的往往是那艘船。

既然未來天花板不可避免的來臨,萬科的管理層又打算怎麼應對呢?

從近期的言論來看,他們還沒找到方向,最大的困難在於,很少有新領域能夠像住宅那樣龐大的規模。毛大慶說了,最高的樹周圍再種一些灌木叢,又有人說了,搞城市配套,比如垃圾場、火葬場,養老院,說到這裡我不得不長嘆一聲,就算全國的這些配套都給萬科做,又有多大規模呢?況且這些東西未來的競爭格局根本還沒個譜,怎麼好憑空推斷呢?回到毛大慶的比喻,灌木叢就算種一畝,恐怕也趕不上世界最高的樹提供的木柴多。

又有人出主意了,萬科不是有幾百萬業主嗎?我們想辦法從這些業主身上撈錢吧,哇塞,還是那個問題,明年萬科大概要200億的利潤了,你得從業主身上撈多少錢,才能平衡一下這個住宅利潤啊?

看來不可踰越的問題就是,萬科的體量太大了,即使這些優秀的管理層也沒找到好的未來出路,王石在嘗試海外發展,不要聽他們解釋說是去學習,我認為是嘗試海外發展,郁亮嘗試著轉型商業地產,不過後來發現好像商業地產也有泡沫,漫無頭緒之下,把徽商銀行給搞了,管理層有解釋說是給業主提供金融服務,又有解釋說給上游供應商提供金融服務,理性的說,這些解釋都略顯牽強,很可能入股銀行這個舉動管理層自己也搞不清楚,屬於鄧公摸石過河之舉,也可能壓根就是手頭上錢多了,買地都用不了了,不分紅,不回購,閒的蛋疼入股銀行。這也揭示了一個潛在的風險,就是萬科未來到達天花板之後,管理層本能的會把資源到處擴張,而非分紅回購,回報股東。

未來幾年萬科股票有可能會重複前面幾年銀行的走勢,就是淨資產增加,而估值不斷下移,直到他找到一個確定的方向為止。

綜上所述,萬科當前1.4倍的PB已經透支了未來兩年的發展,給予萬科「減持」的評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646

想生娃的看過來:生孩子如何影響職場女性收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5119.html

想生娃的看過來:生孩子如何影響職場女性收入

一財網 繆琦 2015-10-30 16:26:00

此外,在普遍的社會文化中,照顧孩子更多地被認為是女性應盡的職責,這意味著那些仍然在工作的母親會因為孩子的到來而在收入上付出一定的代價。那麽,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撫養一個孩子究竟會對家庭收入,尤其是母親的收入產生哪些影響?

我國實行了36年的獨生子女政策終於成為歷史,但是政策上全面放開“二孩”之後,人口結構失衡的問題還將面臨夫妻是否願意生育的問題,從生一個到生兩個,對年輕家庭來說意味著需要支付兩倍的“奶粉錢”。因此,不少人感慨,可以生不代表生得了,生得了不代表養得起。

此外,在普遍的社會文化中,照顧孩子更多地被認為是女性應盡的職責,這意味著那些仍然在工作的母親會因為孩子的到來而在收入上付出一定的代價。那麽,在美國等發達國家,撫養一個孩子究竟會對家庭收入,尤其是母親的收入產生哪些影響?

                

“寶寶罰金”還是“寶寶獎金”?

一個家庭有了孩子之後,紙尿片、搖籃、寶寶車和嬰兒座椅等母嬰產品有了剛性需求,將成為這個家庭的必要支出。對女性來說,有了孩子將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她的收入。

此前,女性和男性之間的收入差異一直是經濟學家爭論不休的話題,比如,美國人口調查局一份最新的統計報告顯示,2014年美國工薪階層中,男性收入比女性高出21%。影響女性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撫養子女。

有一類刻板印象認為,當了媽媽的女性一般都會比未生育女性收入低一些,這部分差距甚至被稱為“寶寶罰金”。

但事實證明,這並不是普遍適用的真理。在現代社會,女性不但不用為成為母親而付出收入減少的代價,當了媽媽反而會給不少女性帶來財務增長的機會。與“罰金”相對,這個部分可以叫做“寶寶獎金”。

高學歷已婚媽媽比同類女性賺更多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基於人口普查數據對上述問題進行量化處理,對不同年齡、不同膚色、不同學歷以及不同婚姻狀況的媽媽們和同類別下的未生育女性進行了收入上的對比。

結果顯示,媽媽交“寶寶罰金”的情況正在逐漸改變。

上世紀90年代之前,工薪階層的媽媽們的收入通常會比同樣來自工薪階層的未生育女性低6%~7%,但自從1993年美國頒布了《家庭和醫療休假法》(FMLA)之後,這種差別就縮小到了1%左右,在高學歷女性群體中甚至出現了逆轉。

例如,對於那些25~34歲,已婚,並且擁有大學學歷的白人媽媽們,現實的結果是普遍比相同條件下的未生育女性收入高出3%。如果以4萬美元的年收入來計算,那麽一年將多賺1200美元,約合7500元人民幣。

而那些25~34歲,已婚,並且有大學學歷的包括黃種人在內的其他膚色的媽媽們也比同類別下的未生育女性多賺1.7%。同樣以4萬美元計算,多出的部分超過680美元相當於4000多元人民幣。

對於35~44歲的媽媽們來說,結果更加令人振奮。這個年齡段里,已婚並且高學歷的白人媽媽能多賺5.6%,而除了非裔和西班牙裔之外的其他種族媽媽則可以多賺13.3%。

值得註意的是,如果把“已婚”這個條件換成“未婚”(不處於一段婚姻之中),也就是單身媽媽,那麽不管是25~34歲還是35~44歲,也不管是什麽膚色是否高學歷,這些媽媽都比同類別下的未生育女性賺得少。

由此可見,婚姻對於媽媽們賺錢能力的影響不小,而單身媽媽們在擁有孩子後所面臨的困難顯然會對工作產生負面影響。另外,對於那些學歷低的媽媽們來說,“罰金”現象仍然存在。

另一半的支持很重要

雖然數據背後的成因仍不得而知,但專家多少有一些推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教授沃德弗格(Jane Waldfogel)認為,隨著女性在家庭中所扮演角色的變化,婚姻中的媽媽的工作更有持續性。

以往,很大一部分女性會因為生孩子而放棄工作,而當她們等到孩子長大後想重返職場時卻喪失了以往的競爭力。另外,這種現象也引發了更大的職場性別歧視,比如,對於因為要生育孩子而辭職的女性,雇主可能較少對其進行投資或給予晉升機會;女性自身也會由於考慮到生育問題而傾向於選擇時間靈活的彈性工作而非極具挑戰的工作。

但今天的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選擇暫時保留工作,並在生育後快速返回職場。研究表明,在美國,這種變化在白種人和除了非裔與拉丁裔以外的其他種族群體中尤其明顯。

此外,美國《家庭和醫療休假法案》規定,員工出現包括子女出生或收養在內的與家庭有關的問題時,將有權得到12周的無薪假,雖然是無薪假,但也成為美國消除性別歧視、鼓勵人們更多關註家庭的里程碑。

該法案給予更多女性安心生孩子的機會和時間,因為原先的工作會為她們一直保留到產假結束。與此同時,有了帶薪假之後,爸爸也可以有更多時間照顧家庭,給媽媽提供幫助。即使爸爸無法像媽媽那樣在養育孩子方面做那麽多貢獻,也可以在其他方面給予職場媽媽應有的支持。學者認為,將來丈夫的角色會隨著妻子角色的變化而改變。

編輯:方向明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43

陌陌唐巖:我從來不在乎外界的看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2/160485.shtml

陌陌唐巖:我從來不在乎外界的看衰
經緯創投 經緯創投

陌陌唐巖:我從來不在乎外界的看衰

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和人的需求造就了陌陌。與此同時,外部的各種爭議和看衰從來沒有在這家公司身上消失。

本文由經緯創投(微信ID:matrixpartnerschina)授權i黑馬發布。

唐巖上一次接受采訪大概是在 2014 年年底,彼時陌陌登陸納斯達克,他的兒子成為了最年幼的“敲鐘人”。那是陌陌創立的第三年,時間再往回推 10 個月,陌陌宣布用戶數破億。在此之前,移動社交領域的重量級玩家或者說巨無霸,只有微信。

這也是唐巖當年最常被人問到的問題——你覺得什麽會顛覆微信?他心想,我要知道我不早幹了,於是直接回答:“你來之前應該在百度搜一下。”只是在後來,你能看到他的野心,他說自己一開始就是瞄著一個非常大的盤子去的,重新建造一個社交帝國。

移動互聯網的爆發和人的需求造就了陌陌。與此同時,外部的各種爭議和看衰從來沒有在這家公司身上消失。唐巖一向表現得雲淡風輕,“我從來不管外界的聲音”。

今年是陌陌創立的第五年,陌陌的直播業務開始大放異彩,前三季度總營收超過 3 億美金。借此機會,我們在一個霧霾指數爆表的傍晚,與唐巖聊了聊。在這場對談里,一如既往地我們問了唐巖一些對創業之路的思考和複盤,但同時我們也非常直接地拋出了一些尖銳的問題。

好在,自稱“自己創業後沒怎麽變”的唐巖,身上依然保持著簡單直接的特質,他很真誠地給出了屬於自己的回答。也基於此,我們“原汁原味”地將聊天內容整理如下,近乎一字未動。以下,Enjoy:

1、回望陌陌至今 5 年多走過的路,你把發展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各自有什麽特點和狀態?以前你說“CEO 就三件事:找錢、找人、找方向”,那現在呢?

唐巖:要分的話,就是上市跟沒上市的區別。如果要再細分,就是沒有做內容跟有做內容的區別。

上市和非上市公司之間的區別就不用多說了,這個差別比較大。上市公司的管理會更加規範。從我自己開始到整個高管層,都需要按照上市公司的規矩來治理公司,要求會更多一點。

最重要的一個要求,其實是指業務完成度,比如業務指標的制定,完成度的制定。對於每個上市公司,業務的預期和管理要做得更嚴格。這個其實對公司很多人的管理能力來說,都提出了一個不小的要求。

至於做內容和沒做內容的區別,原來基本上陌陌是在“從產品層面提高社交效率”這個事情上面做得比較多;那現在做內容的話,也是一個差別比較大的事情。

對今天的陌陌來說,定方向還是最重要的;其次是人,人主要指管理;第三個才是財務上的事情。

da532135f3001ad5ba98b1e5e623d311

陌陌創始人團隊(從左至右依次為):張思川、雷小亮、唐巖、李誌威

2、陌陌過去 5 年,你覺得做的最對的和最錯的一件事,各是什麽? 

唐巖:做得最對的還是定方向,到現在為止我們覺得做得都還是挺對的,所以這應該是最大的一個對。

最大的問題,我覺得我們內容建設做得晚了一點。這個應該開始得更早,現在(往回看)我覺得未必是一定要做完某個階段的事情,才能做下一個階段的事情,可能很多時候是可以雙線進行的。當然你很難說這是一定性的結論,我是隱隱約約覺得,可能我們做得更早會更好。

後悔這個事情,是非常不好判斷的東西。因為你並不知道,如果你不那麽去做的話,它會走成什麽樣。你永遠都無法知道(那個結果),只能憑直覺去感悟。所以複盤這種東西並不是很科學的一件事,就和談戀愛分手一樣——你又不知道跟那個人不分手的話,到底會怎麽樣。

3、從最近的數據和財報來看,陌陌的直播都是一個“驚喜”。你覺得陌陌啟動直播的時間點如何?陌陌的直播,從最早的音樂現場偏高端的業務形態,到今天的偏網紅的生態,是不是一種戰略轉移,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你們的直播業務可以說是現在最賺錢的,也不怎麽燒錢的,你覺得你們做對了什麽?怎麽看直播之後的發展?

唐巖:(直播業務)還應該更早一點。當時手頭要做的事情太多,自己從想法到實現的時候,可能也沒有那麽堅決,還是有效率可以改進的地方。它並不是一個錢擺在那里,等你去撿的這麽一個事情。(直播業務上)也有不確定性和未知。

確定性非常高的東西,你做起來效率會高一點;而對於不確定性的東西,你肯定做起來是沒有那麽斬釘截鐵的,這個可能也是人性的弱點在這里。

(從音樂現場到今天的直播)其實這個不是核心的差別,核心的差別是內容生產——是中心化生產,還是平臺化生產?當時做陌陌現場,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沒有辦法規模化,當你的商業模式又不支持廣告模式的時候,這中間其實是有問題的。這個才是最大的問題,至於什麽高端不高端,那個是次要問題。這個調整,是主動和被動的選擇都有之下的一個結果。

我們是一個有自有流量的平臺,那在這方面,流量相對不稀缺。所以我們不花錢,或者花錢花得少是有這個條件的。一些純直播平臺,它起初是沒有流量的,那麽為了占領市場搶占份額,流量獲取對它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成本,這很正常。

直播業務,我覺得前景是蠻廣闊的,隨著技術設備不斷地改進和產品形態不斷變化,從商業模式到內容生產都會有一個更加廣闊的前景在里頭。

a3875f03b24b6524702daf42edded23a

2014 年 12 月,陌陌上市

4、因為直播業務表現亮眼,是不是有人會問你們陌陌是不是現在改做直播平臺了,是不是變了,你怎麽看這個問題?包括你們之前做會員、遊戲、移動營銷等等業務,大家可能會覺得陌陌的核心一直在變,你覺得你們變了嗎?為什麽?對你而言,陌陌一定不能變的是什麽,又有什麽是你覺得應該變的?坦白說,陌陌的一些用戶是不太願意讓熟人知道自己在用陌陌的。你覺得今天這個狀態有變化嗎?你會想去做改變嗎?如何做?

唐巖:商業並不重要,業務的內核才重要。內核就是我們原來更像一個公園、更像一個廣場,但里面沒有攤販,也就是沒有內容消費的東西在里面,(以前)更加傾向於是功能性應用。

“我來是要陌生人聊天,是要認識身邊的陌生人”——以前(陌陌)是這種類型的應用。現在你不斷有內容在上面的話,很多用戶是可以通過消費內容,順便來完成社交體驗。對他們來說,這個差別是比較大的,這才是內核。至於到底哪個收入占大頭,其實不這麽重要。

現階段,我們的核心還是在泛社交跟泛娛樂,這個應該是不變的。其他的,除了這兩個,我們都可以變化,我們沒有什麽不可以變的。

我覺得(今天一些用戶的觀點)沒有根本變化,(我)當然想去改變。做內容建設,是(這個改變)非常重要的一環,就目的性不能那麽強。

5、有時候,外界去看一些暫時沒有什麽聲音的公司,總是會把這個公司的情況看得非常壞。其實陌陌從創立之初到現在,一路的爭議和唱衰也滿多的,你怎麽看“外部人的看衰”這個問題?陌陌也有一些嘗試是大家不看好的,你如何看待創業成功率?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什麽? 

唐巖:我從來不管這些(外界的看衰),不重要,不認識的人怎麽樣評價都不重要。跟你接觸比較深的人,他們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遠比你自己的評價要重要,比如家人、朋友、同學、同事,與你有緊密行業關系的人。

有一些嘗試(在做之前)覺得成功率不大,那你創業的成功率也不大,但你必須得做,該做還得做。我不認為這些嘗試是錯的,《東邪西毒》里面有句臺詞——山的那邊還是另一座山而已。但不去看一看,你是不知道的,你還是得去看一看。

有一些我想去做的東西,如果暫時沒有成,我認為是“未遂”,有機會我還會去做。我覺得要做成一個事,各方面都有非常多的因素。可能你在做的時候,各個方面都差一點火候,(最後)就會導致不成,比如我們對文化生態的理解。還有可能的話,我覺得有些業務方方面面的投入不夠,比如對生態的不了解,其實也是投入不夠導致的。

對於起伏,心態要調整,要能適應。作為管理者,從個人幸福度來說,也要看得雲淡風輕一點,抗壓能力要強一點,神經大條一點。

6、對於你自己來說,從創業到上市,你什麽地方變了,什麽地方沒變?你之前說其實現在感覺能聊的人越來越少了,現在有變化嗎?什麽東西是以前你深信不疑,但創業之後你懷疑乃至動搖並重新認識了?

唐巖:生活狀態發生的變化會更多一點,孤獨感會加強,其他的倒沒什麽。現在傾述的欲望很少了,偶爾會有,更多的原因是你已經不習慣傾訴了。你越來越少傾訴,你越來越傾向於自己去消化。

這個形象不光你自己會固化,外人也會固化。可能更多是你自己的固化,你去做這個事的話你會不習慣、不自然。這個很正常的,就跟你單身三年再去戀愛一樣不習慣,因為你獨慣了。

其他的沒怎麽變,我創業時候已經三十多歲了,人已經定型了,你還會有什麽太大的變化呢?更多是狀態。可能父母會明顯感覺我話少了,原來我回家跟他們聊挺多的,後面話越來越少了。

也沒有什麽天翻地覆的觀念變化,更多是對自己。原來某些東西,會做得比較極端,比如做決策或者什麽的,原來可能有更多更加激情、更加魯莽的成分在里面。現在會覺得,其實未必應該那麽絕對,需要更多的思考。

a3dd6212e12bca1f08f0f731ad153594

2014 年,在 GQ 刊發的《痞子唐巖》一文中唐巖說,“我比以前孤獨了。”

7、創業到現在,你最開心和最熬的時刻分別是什麽?作為 CEO 管理最難的是什麽?

唐巖:最開心,可能是創業非常早期的時候。因為你參與的程度比較靠前,那成就感或者開心程度比較高——比如你看到用戶數的增加,看到新版發布出來用戶的好評,或者確實用戶體驗有明顯地提升。(現在)快樂越來越難了,原來更簡單,就跟小孩子過年的時候都很開心,現在你過年有什麽開心的?

最難熬的時候,應該是在去年某些階段。比如說某個發布是一個比較重大的版本,可能你對它並不確信,或者發揮的效果並不理想。但是如果你要去推翻這個版本的話,一是對自己的一個全面否定,至少是對那個決策的全面否定;二是沒有那麽快做到調整,你要等到新版的發布,這個周期其實並不短。那這段時間,一定是非常難熬的。

作為 CEO,管理最難的是認識自己——哪些事情是你擅長做的,哪些事情是你並不那麽擅長的。我可能比較擅長的還是創造性的工作,在管理上面的工作,做到 7 分。

b1eb6f28f43a87511e076c056d1dc6e5

2012 年的陌陌團隊(攝於霄雲路中心)

8、問個題外話,你跟老羅關系現在如何?後悔給他投資嗎?你覺得他是更幸福了還是更不幸福了?

唐巖:挺好,一直都是朋友關系。如果從錢這個角度,我是不後悔的;(至於創業讓他更好還是更糟糕)這只有他說了才算,因為這是一個私人體驗,你沒有辦法代替他去發聲。

你認為他比以前過得不那麽好,但是他未必這麽認為。如果他不這麽認為的話,我一點都不後悔。但如果他也這麽認為,那可能我會後悔。

幸福感這個東西,完全是一個私人體驗,外界怎麽說都不算。兩相比較的話,哪個才是他更想要的,其實外界很難去評論。

9、張穎說你倆其實各自都很焦慮,但見面兩人都從來不會去聊壓力,他覺得創業者和投資人不是赤裸裸地相處,而是互相試探。你怎麽看創始人和投資人的相處模式?有沒有一個你心中的理想狀態?

唐巖:我不太會聊壓力,他會聊。我很少試探他,我對他有什麽可試探的?所以他可能老來試探我,我跟他聊,就想聊一些生活化的東西而已。我其實不想跟他聊業務,但他不就是一個打滿“雞血”的人嘛?

我覺得我跟張穎的狀態是非常好的,當然我也不知道別人的狀態是怎樣的。我跟他性格上有非常類似的一些部分存在,比如說比較真誠,溝通效率比較高比較簡單,這些地方我們相似程度比較高。在某些專業性方面,差別蠻大的,比如說資本市場等等,這一塊互補性比較高。

當彼此相互認同度高的話,其實你很難把它純粹定義為一個商業關系。一定會有一些彼此認同或者欣賞的東西在里面,所以我覺得這種關系還蠻好的。

10、陌陌資金還挺充沛的,之後打算怎麽用?未來的陌陌,你覺得是什麽?

唐巖:加大投入,這是肯定會去做的。一方面有本身自己業務的加大投入,擴大市場等各方面都會有花錢的一些地方;另一方面也會做一些戰略布局、開疆拓土,或者如果有適合的機會,也不排除收並購,這些(可能性)都不排除。花錢還不簡單?明年應該在市場上的動作會大一些,品牌、渠道都有。

陌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開放式的社交平臺。一個理想的開放式社交平臺,對於我個人而言,功能性是不應該這麽強的,應該有豐富多彩,多元化的內容消費在里面,但是它又涵蓋社交屬性在里面。所以未來的話,我希望是做成這樣子——涵蓋的用戶群比較寬廣,各類人都能有比較愉悅的體驗。

主頁君的自白:好了,其實我們這個欄目是“十問”。但以下這個問題,我猜你們都很想問。所以,主頁君將這個答案作為彩蛋放送出來。

11、怎麽看待微信今天的一家獨大?對你自己來說,你覺得還有社交軟件殺出重圍的機會嗎?大家都覺得移動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紅利沒有多少了,你怎麽看?

唐巖:機會當然有,永遠都不缺機會。不管你是對他核心業務發起挑戰,還是在市場其他一些空白領域都有大把的機會。微信的一家獨大,我覺得更多是指熟人之間的 IM 關系這塊,這塊其實是很難動搖的。

如果你要真想去動搖也有機會,但是可能你付出的努力就會更多一些,也需要一些運氣的成分。

我不太認可(“紅利殆盡”)這個觀點——原來大家把創業看得太簡單了,以為有這麽多的機會,其實確實沒有這麽多。一直都是這樣子。現在你自己創業遇到了問題,肯定不是資本市場的問題。

原來大家都認為創業容易,其實根本就不容易,大家把這個事情看得太簡單了而已。但是你要真的去想創業,還是一樣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

唐巖 陌陌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