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種票股東大搜查$306萬買起$280億電盈


2009-02-12  NextMagazine

在「種票疑雲」下,電盈私有化上週三仍成功獲得通過,令電盈小股東大為氣憤。本週日,一班小股東就齊齊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至政府總部,表達不滿,誓要證監會查明真相。

本刊從股份過戶處中,揪出於去年十二月三十日,即電盈宣布押後股東大會後,才登記成為電盈的股東,發現最少有七百九十人,而當中有六百八十一人,以個人身份買入一手電盈股份。本刊把這七百多名新股東大起底,並於上週抽樣走訪了當中五十三個地址,發現當中有二百五十五人與富通經紀同名同姓,而其中更有人「全家總動員」,每人買一手電盈,甚至報假地址或吉屋,分布在上水、天水圍、荃灣等公共屋邨。

事實上,電盈私有化過程,疑點重重。當日股東大會中的贊成較反對票只相差五百四十九人,這班新股東的取向,成為整個私有化成敗的關鍵。證監會作為監管機構不能坐視不理,應揪出種票源頭!

由於李澤楷於去年十二月三十日舉行的股東大會時,突然把私有化作價提高三毫子至四元五角;私有化股東會議遂押後至本月四日,而在這一個多月間,股份過戶處就出現大量一手股東。

本刊統計打從一月一日起,共有近八百名新電盈股東,翻查香港保險業聯會的經紀資料,這班「新進」電盈股東中,有二百五十五名與富通保險的經紀同名同姓,當中更有二十多人明目張膽地報富通保險於朗豪坊的地址。記者登門造訪,其中一名報住上水天平村天美樓的富通保險經紀鍾玉清,她並不在家,但其家中兩名約十七、八歲的男孩就對記者說:「佢有買咗一手電盈,我唔知佢點解買呀,不過我知佢之前不嬲無買開股票。」鍾玉清其後主動以電話聯絡記者,她聽到記者問題,即顯得十分防範地說:「我而家上緊堂,唔得閒同你講。」隨即掛斷電話。

記者另外再找到多名持有一手電盈的富通保險經紀,得知記者來意,他們不是說要報警,就是不發一言,不願回應。

同一地址六名股東

近八百名「新進」電盈股東中,不少申報同一個地址。一個地址提供兩個、三個甚至六個持有一手電盈的股東作登記,本刊亦發現部分全家一手股東,成員中有一名與富通保險經紀同名同姓的人,估計是有富通經紀找來家庭成員充當「人頭」。

而買入一手電盈,報住荃灣福來邨永樂樓五樓單位的Young Hung Shek,原來是一名七十多歲的老伯,他說:「我咩都唔知o架,無簽文件、無理股票,一切都交俾兒子打理。」問到兒子是否在富通上班,他說:「係呀,係呀。」在股份過戶處,同樣報住這單位的Young Kwok Lun,就和一名富通經紀同名同姓。此外,報住荃灣翠豐臺一座二十三樓同一單位,最少有六名成員各購入一手電盈,包括Wong Kai Chi、Wong Kai Kwong、Wong Kai Wah、Lai Yuet Sau、Choi Kan Yan及Wong Sung Ching。

有人更是矇查查做了電盈股東,住在天水圍天悅邨的Chan Man Fei是一名約六十歲的阿婆,她似乎不知自己於一月二十一日買入了一手電盈,顯得語無倫次:「我買咗電盈?呀……好似係……幾年之前啦。」(但我哋喺股份過戶處見到你喺一月二十一日買咗一手喎?)「係咩?唔係呀?」(係咪你啲仔女幫你買,你唔知呀?)「關你咩事,點解要話你知。」當記者問及兒女是否在富通上班後,她說是做經紀,不過不知哪一間公司,然後又突然說自己上月買入了一手電盈:「我睇好呢隻股票咪買囉,使咩向你交代呀?」(但佢四元五角私有化,你用幾千蚊搏幾百蚊呀?)「唔得o架?幾百蚊好多o架喇,我可以睇長線o架。」Chan Man Fei又向記者透露與同住的丈夫已退休,兒女每月只付千多元家用,平日非常慳家,買一百元餸菜吃足四日。如此手緊,卻以近四千元買入一手電盈,果真詭異。

電盈一手股東大起底

登記過戶費時失事

除了全家總動員,有人甚至報假地址或吉屋,千奇百怪。記者去到Zhang dongjiao位於深水埗唐樓地址,外面封塵,亦看見裡面沒有半件傢俬;而到鑽石山的鳳德邨找一手股東Chan Ka Wai,應門的女士說:「佢已經搬走咗好多年,你去佢公司(富通)搵佢啦!」

記者向股份過戶處查詢,職員指出轉名股票時,可登記任何地址,而他們是不會作進一步確認的。事實上,在股份過戶處登記的股東,都是揸實物股票,以後所有的股息、股東大會的信件等資料都會直接寄到股東登記的住址,故一般小股東報地址時,都會分外小心,最怕股息被寄失。

一手股東四千搏兩百

這七百九十名於一月份成為電盈獨立股東的人,當中有八成六都是一手股東,假如上月以每股四元,即四千元買入一手電盈,加上經紀佣金,成本需四千二百元,以四元五角私有化之後只可賺得二百多元,並不划算。相反,私有化失敗,股價下跌,揸實物股票者要一個工作天才能買賣,該批小股東難以即時出貨。

而殼王陳國強旗下的四間公司,於上月亦分別買入一手電盈,一名財經界人士質疑:「陳國強專登成立公司買入一手電盈,公司登記費都要八千至一萬啦,條數根本都唔合理。」可以推測這批「新進」電盈股東,醉翁之意不在酒。

這班一手股東的出現成為電盈私有化的關鍵,根據《收購守則》,私有化最少有七成五權益的獨立股東批准,以及反對票不超過持股一成,亦同時要符合《公司條例》中,有過半數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同意,私有化的決定才可通過。要符合《公司條例》的要求,一手股東跟持有多於一手股東的也只是算作一票;如為了達到投票通過私有化目的,購入一手是最低的「成本」。

上星期,有富通經紀向外承認從上司手中獲得一手電盈股份當花紅,但上週五富通保險就發表聲明,指公司政策是不會向員工派發股票當作花紅。這令種票事件更顯得懸疑。假設有人向六百八十一名一手股東「送贈」股票,以每股四元半計算,即是三百零六萬;如這些人在股東大會上對私有化投贊成票,這樣一算即三百多萬就可以令市值二百八十億的電盈成為大股東李澤楷的囊中物。難怪「種票」疑團未解,小股東仍心有不甘。

電盈股東群起反枱

事實上,上週三電盈於灣仔會展舉行的私有化股東大會上,當中有一千四百零三人贊成通過私有化建議,反對的就有八百五十四人,兩者僅相差五百四十九票,故新進一手股東取向可成私有化成敗關鍵。雖然建議獲得通過,但在場所見,大部分都是反對派,有人主動前來向記者哭訴作為電盈股東多年的辛酸史,有人甚至作曲作詞諷刺私有化。當大會主席霍德說話時,大會場內亦不斷有人企上桌子叫囂示威,多次中斷主席說話。

持有電盈多年的余先生就是反對私有化的小股東:「佢哋而家大蝦細,一言堂,我哋啲小股東根本無聲出。我十年前就買咗香港電訊,而家無咗百幾萬,你唔好好運作間公司幫我哋賺錢,打算俾四個半就買起佢,我一定反對私有化到底。」股東大會通過私有化,小股東未能息怒,於剛過去的週日,就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至政府總部,誓要查出真相。

股票源頭至為關鍵

證監會於上週三股東大會完結後,取走一箱箱文件調查,卻一直嘆慢板,未有就事件公開表態。香港投資者協會主席譚紹興指,證監會還有很多調查工作是可以做的:「其實證監嘅權力係好大,今次嘅投票私有化係記名投票,證監會只要睇吓啲關連人士係咪投相同方向嘅票,已經可以找出疑點。加上,證監會可以查出邊個轉贈股票俾呢班人頭,好易就搵到源頭。」

在種票疑雲中,擔當重要角色的富通保險,前身正是盈科保險,於○七年以三十五億售予比利時富通集團,賣盤後主席袁天凡還出任富通保險的高級顧問。袁天凡將盈保出售予富通保險後,個人獲得二億七千萬,而當年就是他度出財技助李澤楷吞併香港電訊。在吞併前,他亦獲李澤楷批出大量認股證,高位時沽貨套現後,成為億萬打工皇帝。

裁員減薪部署賣盤

於本月二十四日,如沒有任何人反對,法院便可以通過電盈私有化。一名財經界人士指出:「證監會喺行內放晒風,話根本無得查。佢哋一向優待電盈,好似○三年,電盈洽購英國大東股權,喺香港就話無收購,喺倫敦又話有,嗰次『雙重披露』事件,擾攘一年,監管機構竟然話紀律程序已完結,佢哋無違反《上市規則》。想當年,李澤楷喺收購Sunday時就大手增持電盈都無人管佢咁。」

律師黃國桐指出:「如果今次證監仲唔做嘢,真係離譜。不過,法庭係有 Inherent Jurisdiction,即要做到公平,如果法官覺得唔合理有疑點,佢有權唔扑槌,然後delay個期。但電盈嗰邊就會嘈,everything in order,如果最後有咩損失,佢哋會追討,所以唔係個個官夠膽運用個權力。小股東就好難入稟,因為法官只會覺得投票唔係你想個結果,並唔代表有案件發生。最理想都係證監會向法官提出延期。」

私有化是否可以順利通過,仍是未知之數。但據知,電盈在資金方面已經出現壓力:「電盈去年借咗二百三十八億銀團貸款,本來用來做營運,但而家用來私有化,據聞班銀行家都好嬲。而家公司已經開始還息,私有化唔成,佢哋都好手緊,呢幾日已經同滙豐傾緊融資。」一名接近電盈管理層人士透露。故在去年上半年錄得六點五億元盈利的電盈,上週三股東大會前夕就公布要裁員六百人,令投資者感到公司前景並不樂觀;本週一又通知承接家居電話、收費電視等維修保養及安裝服務的十六間外判公司,於本月十六日起以九折支付工程費。這些縮皮行為,還可為李澤楷私有化後再把電盈賣盤鋪路。

不務正業落後同行

於○○年有意收購香港電訊的新加坡電訊,相較於電盈更專注本業。新加坡電訊(SingTel)當年爭奪香港電訊時,雖敗在李澤楷手下,但在這幾年間愈搞愈出色,SingTel的互聯網協定虛擬私人網絡(IP VPN)服務成為日本以外最大的服務供應商。而在去年,SingTel亦取得了iPhone的獨家銷售權,又推出人力資源服務,服務中小型公司。而其股價於○○年三元六角(坡元)至今二元四角(坡元),只下跌三成三。電盈則大跌九成七,相形見絀。

李澤楷雖於○○年成功擊敗新加坡電訊,以二千九百億元鯨吞香港電訊。當年的香港電訊是全港最具規模的電訊公司,由盧永仁當搞手的Netvigator亦是首個互聯網供應商,公司網羅全港九成多固網用戶。但李澤楷揸庄後,未有專注本業,先搞Now TV每年蝕過千萬,後他私人收購《信報》,有意打造其傳媒王國。他上場後,總資產達五百億的香港電訊,曾揹上負資產高達三百一十億。電盈的股價更由最高峰一百三十一元(以五合一折算出來),跌至四元一角,去年更被剔出恒指成分股,電盈小股東只有肉隨砧板上。

李澤楷的財技玩得出神入化,每次都能夠成功游走法律上的灰色地帶,令不少財經界人士都十分讚嘆。上週四,何鴻燊亦公開大讚李澤楷叻仔及醒目。不過,事件大損李澤楷形象,無論報章、政黨,均對他的手法不予苟同。「叻仔」與否,見仁見智。

股票轉名過程

李澤楷之「最」

最大宗收購:2000年電盈以$2,900億巨資鯨吞香港電訊

最大額貸款:收購香港電訊時,成功獲得中銀、滙豐、巴克萊及法國國家巴黎銀行籌組九百三十六億元天文數字貸款

最大負資產:原本總資產達五百億的香港電訊,與電盈合併後負債纍纍,負資產曾高達三百一十億

最鑊藍籌股:股價最高曾攀上$131.75(五合一前計算),現只剩$4.1,跌幅達97%,更於2008年6月被剔出恒生指數成分股

最明益手下:吞併香港電訊前批出大量認股權給部下,合併後股價大升,袁天凡、杜彼德和鍾楚義統統沽貨套現,成為億萬打工皇帝

最頻頻裁員:2000年至2006年間數千名員工被解僱及減薪,現亦傳出裁員及減薪,本週二500名外判工人罷工半天並遊行到電盈總部

最具爭議性:不費分文私有化電盈,獲賭王何鴻燊讚「叻仔」,小股東則要上街遊行控訴私有化不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98

一千萬買樓有得揀 左丁山

2011-2-2 AD




 

消費者委員會與 一啲議員,大概抱有父母官心態,以保護消費者權益自居。其實香港人精過鬼,買棵菜都會格價,爭取最佳服務。惡佬明平時到街市買魚,魚販會係咁意同佢打鱗, 點知最近打鱗打得好落力,好乾淨,服務有進步噃。返到屋企同老婆講起,老婆話:「最近街市不遠嘅超市賣埋鮮魚,打鱗打得好徹底吖嘛,你唔見我呢排多數去超 市買魚咩?」

一啲師奶消息都唔知幾靈通,邊度駛倚賴消委會打價、教路吖,買魚買菜都咁精,一啲市民用兩百萬買個上車盤,一千萬買個豪宅區域 嘅細單位,會唔會俾人誤導呀?或者會嘅,成數好低囉。用一千萬買個威水地區細單位(七百幾呎),絕非受瞞騙,而是有意如此,係要住高尚地段呀。如果唔係, 做乜有人要用近千萬買西九凱旋門嘅五百呎與河內道名鑄嘅細單位?以同樣價錢,兩三年前在沙田設施、環境最好嘅駿景園,可以買千六呎向馬場大單位啦,難道買 樓人士唔知道咩?一上網稍作搜尋就知道全港物業價格,銀行網站立即提供估價資料o忝。

花千萬元買干德道細單位,左丁山絕對唔會,但香港有好 多人鍾意城市生活,鍾意干德道近有行人電梯直達中環街市,夠晒方便,晚上到蘇豪區玩樂,話都冇咁易,在IFC返工又好盞啫,行路返工放工都得。所有價格都 反映晒市場心理、居民偏好,消委會唔會搵到有人揸住支槍逼人買樓嘅啫,業主就係業主,聰明到極,絕唔會係苦主──尤其是係有能力交幾百萬元首期去買干德道 單位嘅業主。

 

一位編輯本想做大The Icon嘅新聞,佢對左丁山講:「我睇過你寫I Con,拆字拆得幾幽默,於是派人查田土廳業主登記,睇吓冇乜人被Con。做齊之後,發覺The Icon有六十八個單位,賣咗六十個。賣出六十個ABCD單位之中,買家有45間係公司業主,只有15個係以個人名義登記,首先向陳淑莊議員投訴嘅19D 單位,亦係以公司名義買入嘅。你知啦,買樓用公司名義,肯定係有經驗之買樓人士,作投資用途者多,未必全部自住。諗諗吓,佢地識得用公司買樓,好可能叻過 施永青啲中學未畢業嘅夥計o忝,受誤導嘅機會比較細,既然係咁,單新聞冇乜業主變成被騙苦主嘅角度,唔得juicy,人有我有就算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21

金融奇才逃亡九年路賺億萬 3000萬買自由被拒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2029575.html
2

2011年10月15日,上海期貨界赫赫有名的億萬富豪江雁南(化名)的女兒滿月,在上海浦東新區世博演藝中心大擺宴席。待賓客散盡,江雁南戴上手銬,跟隨抓捕他的警察前往9年前他持槍搶劫地——江蘇常州。

2012年7月,江雁南在被常州市新北區法院以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之後,輕嘆一聲:「可笑我年少輕狂,雖天賦奇才,身家數億,也難抵消10年前的那一時衝動!持槍搶劫,毀掉了我的一生。」

金融奇才身背搶劫舊案

「我們可以去搶啊!」有搶劫前科的董平堅信「搶」是得錢財的捷徑,隨即電聯華榮,「哥仨分工合作,准行。」

上世紀90年代,江雁南入期貨市場,大賺。2002年,入娛樂業,在老家浙江衢州市承包歌廳和溜冰場,結識華榮和董平,一個號稱「雙槍將」,一個號稱「小李廣」。但真正有槍的,是江雁南,是從江西上饒黑市上買的一把仿五四式手槍。

3人廝混,賭博,資不抵債。2002年9月,江雁南低價變賣歌廳和溜冰場,即便如此,仍欠6萬多元賭債。「要是能發一筆橫財就好了,省得被債主整天追著跑。」江雁南起歹意。

「我們可以去搶啊!」有搶劫前科的董平堅信「搶」是得錢財的捷徑,隨即電聯華榮,「哥仨分工合作,准行。」3人制定了搶劫計劃:租一輛車,弄幾個假車牌,到上海找個富人區幹一票。

2002年10月17日,三人奔上海,但假牌照被上海交通警察查出,三人逃離上海。10月18日晚,竄至常州市新北區,鎖定河海東南花園相對獨立的一棟別墅。

10月19日凌晨4點,拿槍的華榮和董平翻牆跳進小區內,被小區內兩個保安發現,董平連忙轉身跑回車上,催促江雁南:「快跑!」江雁南猛地一腳油門,一溜煙兒跑掉了。

被兩個保安圍住的華榮落了單,被逼至牆角,華榮拔槍威懾保安,未遂,被擒。經當地警方審訊,華榮全部交代。由於是持槍搶劫,常州市公安局城北分局將此案作為當年的一號重案,全力追捕江雁南和董平。2003年,董平被浙江溫州警方抓獲。後來,華榮和董平兩人都被判以10年以上的重刑,但江雁南一直未歸案。

9年逃亡路賺億萬身家

孫景瑜調取了「江有汜」的戶籍資料,將「江有汜」的照片與江雁南的照片進行比對,發現兩人完全相同

2011年「清網行動」開始後,常州市新北公安分局主管刑偵的副局長崔國斌和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孫景瑜負責追捕江雁南。

在調查江雁南親友過程中,孫景瑜得到一條消息,江雁南的父親開著一輛奔馳車在浙江去上海的路上違章。但這輛豪車的車主,不是江雁南的父親,而是一個名為彭燕的未婚女子。2011年10月20日,孫景瑜帶隊直奔衢州民政部門,查證彭燕是江雁南的妻子。但2010年1月,彭燕與江雁南辦理了離婚手續,名下突然冒出來億萬資產。

孫景瑜走訪時從江雁南老街坊那裡聽到一句話:江雁南現在好像在上海做期貨生意。

2011年10月23日,崔國斌與孫景瑜帶隊趕赴上海,得到一個意外消息:彭燕在上海東方醫院剛生完二胎,還沒出滿月。

孫景瑜調取彭燕的住院病歷時,孫景瑜突然發現在家屬一欄中,赫然寫著「江有汜」,但「有汜」兩個字是經過塗改後補在上面的,仔細辨認就可以看出,原來那兩個字是「雁南」。

通過技偵手段,警方很快查到了「江有汜」的相關信息,雖然此人的身份證號是貴州畢節的,但現在的戶籍地址卻在浙江衢州。江有汜在上海浦東金融中心的期貨中心經營著一家期貨公司,掌控資金有幾十個億。

孫景瑜調取了「江有汜」的戶籍資料,將「江有汜」的照片與江雁南的照片進行比對,發現兩人完全相同:這個「江有汜」,就是在逃9年的江雁南!

2011年10月25日晚上10點,在上海公安部門的協助下,孫景瑜在上海浦東新區世博演藝中心地下停車庫,等到了喝完女兒滿月酒的江雁南。

汶川捐款「借屍還魂」

江雁南給當地的一個朋友留下了一筆錢。託人四處打聽,尋找跟他年齡相仿、相貌相近的死者

坐囚車回常州的路上,江雁南便交代了這些年的經歷。

當年案發,江雁南殺回上海,借別人身份證開戶炒期貨,順風順水。隨著操盤經驗的積累,江雁南研發炒期貨軟件,創辦了期貨公司,個人資產超過了3億元。因有案在身,9年來,他從不用真實名字。

2009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江雁南趕赴災區捐款。當江雁南來到汶川災區時,他注意到一個細節:遍地亡靈和失蹤的人口,很多人在地震中死亡後,因為找到不到屍體無法銷戶,遂生出「洗白」念頭。

他匿名向災區捐出幾十萬元,然後給當地的一個朋友留下了一筆錢。託人四處打聽,尋找跟他年齡相仿、相貌相近的死者。江雁南提出的兩個條件:死者最好姓江,最好是上世紀70年代出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尋訪,江雁南最終經過中介找到了一個失蹤的貴州畢節人,1970年出生,名叫「江有汜」。

江雁南花重金買到了江有汜的第一代身份證。隨後,他在上海找到一個假證販子,用自己的照片,「補辦」了第二代身份證。借屍還魂之後,江雁南又以「江有汜」的名義,回到浙江衢州市購買了一處房屋,又把戶口落在衢州,成功漂白了身份。

年少輕狂「換」兩年刑期

江雁南試探孫景瑜:「出3000萬,能不能放了我?」孫景瑜回答得很乾脆:「不能!」

身份即使漂白,江雁南仍不安心:辛辛苦苦賺下的這些錢,一旦被抓,豈不竹籃打水一場空?

2010年江雁南授意妻子以他涉案失蹤為由,成功辦理了離婚手續。江雁南的目的是把自己的財產轉移到妻子名下。

離婚後不久,逃亡中的江雁南與妻子生下了第二個孩子。在千金出生當天,江雁南在孩子出生記錄的父親一欄中,簽下了9年來的第一個真名。正是這個名字,最終暴露了他的行蹤。

在囚車上,江雁南試探孫景瑜:「出3000萬,能不能放了我?」孫景瑜回答得很乾脆:「不能!」進了常州市看守所,江雁南又問:「出5000萬,能不能取保候審?」答案依舊。

2012年7月,站在法庭上的江雁南在被常州市新北區法院以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之後說:「以前逃亡的時候顧不得想一下自己的前塵後世,塵埃落定之後想一想,怨不得別的,只恨自己年少輕狂!」 據 國際金融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716

福建首富「1690萬買知情權 ——陳發樹「買藥」記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756

一個附加條款裡暗藏玄機,導致一筆22億的股權轉讓變成「永遠不能履行的合同」。

兩年中,買家陳發樹一直無法知道這樁交易被卡在哪個環節,直到他將賣家煙草巨頭紅塔集團告上法庭。

這是一樁彙集種種戲劇性元素的疑案,坐在原告席上的是福建首富,對面則是煙草巨頭。因為兩年前耗資22億拍下部分云南白藥股權但遲遲無法交割,陳發樹將云南紅塔集團告上法庭。

福建首富陳發樹是做國有股轉讓的老手,紫金礦業、武夷山旅遊、青島啤酒這些他低價吸納的股票,都曾使得其身家暴增,他也因此獲得「陳菲特」的盛名。不過,這一次云南白藥的購買波折,讓陳發樹陷入股權轉讓的層層雷區。

該案2012年8月23日在昆明開庭,目前尚在等待判決。

附加條款暗藏殺機

「沒想到會在《股份轉讓協議》的一個附加條款上栽跟頭。」

2009年9月10日,陳發樹和云南紅塔簽訂《股份轉讓協議》,隨後一次性把22億元股權支付款打入紅塔賬戶。

彼時,陳發樹旗下的新華都集團上下都瀰漫著一片樂觀和喜悅。當時出任新華都集團總裁不久的唐駿高調宣稱:「整個收購過程,我們只跟紅塔方面見了一面,我花了十分鐘時間讀了一下股權轉讓協議,覺得沒有問題,就讓陳總簽字了。」

十分鐘之內簽訂《股份轉讓協議》,顯然,陳發樹和唐駿過於樂觀了。

「我們沒想到會在《股份轉讓協議》的一個附加條款上栽跟頭,更沒想到裡面暗藏這麼大的隱患。」2012年9月,新華都集團一位負責資本運營的投資經理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這條不起眼的附加條款就是「《股份轉讓協議》自簽訂之日起生效,但須獲得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批准後方能實施」。這裡暗藏一個玄機:如果國資監督機構不批准,即使協議生效,陳發樹也拿不到這些股份。

這一條款最終絆住了陳發樹——兩年後,紅塔辯稱,股權轉讓失敗,是因為上級機構中煙總公司未能批准造成的。

紅塔律師在其後庭審中具體解釋為:「不是不想履約,而是上級未批准實施該合同,我們沒有辦法不執行上級的指示,所以不造成違約。」

事實上,在該協議簽署的第二個月,陳發樹已經開始觸碰暗礁。2009年10月,陳發樹在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的發布會上宣稱,將把83億有價證券捐給新華都慈善基金,其中包括云南白藥12.32%的股份。

當時,紅塔高層人士看到該條新聞後反應激烈,立即致函陳發樹,稱該項股權轉讓雖然獲紅塔母公司云南中煙公司批覆,但國務院國資委尚未審批通過,所以陳發樹還不是云南白藥第二大股東,不滿足捐獻條件,捐股無效。

云南白藥隨後也發公告,再次強調「需獲得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批准同意後實施」的附加條款。該公告還稱:「上述股份過戶至陳發樹名下之日起20個日曆月內不通過任何方式轉讓或委託他人持有、管理所持有的該股份。」這意味著,在國資委尚未批准前,陳發樹不擁有這些股權,不能將股份捐贈給新華都慈善基金會。

不過,陳發樹彼時仍自信問題可以解決。前述新華都集團投資經理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陳總預計3個月內云南白藥股權便可過戶到自己名下。」

其實不想賣?

「紅塔在云南白藥上的投資收益率,算上白藥十年間的累計分紅和送轉股,大概有15倍」。

事後證明,陳發樹在云南白藥上遭遇了滑鐵盧,這場股權爭奪漸漸演變成長達兩年多的「長夜噩夢」。

數位新華都高層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證實,埋下「國資委審核批准後方能實施」附加條款這一定時炸彈的關鍵人物是云南紅塔副總劉會疆。

公開資料顯示,劉會疆是云南紅塔集團副總裁,同時兼任云南白藥副董事長、昆明製藥副董事長,以及紅塔旗下多家創投公司的重要職務。

一位新華都高層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道,當時在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全過程中,劉會疆是云南紅塔簽約代表,股權轉讓協議也主要由他操刀,「云南紅塔轉讓云南白藥股權時需要國資委批准」就是在他要求下寫進協議的。

不過,陳發樹及其團隊並不重視這一條款。前述新華都高層人士也解釋說:「當初我們以為上報國資委審批只是走流程,而且,中煙總公司在2009年1月4日的正式批覆文件也是同意的,我們沒想到國資委會不批,更沒料到中煙總公司會出爾反爾,所以同意了細節條款。」

「現在看來,劉會疆當初在協議中設了一個圈套,我們被耍了。」該高層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紅塔企劃部一位員工則對南方週末記者否認了這一說法,「劉總當時操作轉讓協議時,諮詢了很多法律界和證券界的專業人士,參考了國家和有關部門制定的股權轉讓的法律法規後,才起草協議合同,各項條款均按照相關法規撰寫,並非故意設下圈套。」

為此,南方週末記者致電劉會疆,他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接受採訪。

一位與劉會疆關係密切的云南投資界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云南中煙公司下達同意股權轉讓的批覆後,云南紅塔高層內部對賣掉云南白藥股份產生分歧,「劉會疆為首的數位高層其實並不想賣」。

據這位不願具名的人士透露,劉會疆在紅塔集團中是操刀金融資產和生物醫藥投資的核心人物,在劉主導下,紅塔控制了多家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並參股多家生物醫藥公司,「當時云南煙草系統在非煙投資中產生大量不良資產,劉會疆主導的金融和醫藥投資反而回報不俗」。

回報特別驚人的正是云南白藥,如果從1999年紅塔第一次收購云南白藥法人股開始到2008年轉讓給陳發樹,「紅塔在白藥上的投資收益率,算上白藥十年間的累計分紅和送轉股,大概有15倍」。

根據公開資料,2008年云南白藥收入57.2億元、淨利潤4.65億元,收入和純利規模分別是1999年的24.7倍、13.9倍,股價也在這10年中翻了10倍。

「劉會疆與云南白藥管理層的配合也很好,雖然紅塔在2008年已經獲利頗豐,但仍看好白藥,不捨得賣。」這位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說。這筆交易得以進行,是因為中國煙草總公司高層、云南中煙高層,乃至紅塔部分高層,當時出於清理非煙資產的戰略,都有出售白藥的意願。「劉會疆當時處境很尷尬,雖與白藥感情很好,但在上面壓力下,劉還是成了主刀與陳發樹談判股權轉讓的紅塔方代表。」

「談判時劉會疆提了很多苛刻條件。」新華都一位投資經理對南方週末記者回憶說,比如要求非外商投資企業,提前支付2億元保證金,5日內一次支付22億元轉讓款,還要求陳發樹一年半不得賣出白藥,甚至只留給陳短短的5天決策時間。「這些條件陳總毫不猶豫就答應了,甚至提前把22億一次性打入紅塔賬戶。」

2009 年9月10日,陳發樹一擲22億,拍下云南白藥12.32%的股份,當時,他的購入價略低於當時云南白藥的市場價;3年過去了,該投資的賬面價值增長至52.87億,但,拿不到股權的「陳秋菊」只能望股哀嘆。 (何籽/圖)

「1690萬買知情權」

中煙總公司作出否決批覆,耗時超過2年。但這個批覆期限,恰是目前法規的空白之處。

在簽訂股權協議之後,兩年間,陳發樹多次發函催促紅塔辦理白藥的股份轉讓過戶登記,紅塔的回覆很簡單:「正在等待上級單位審批。」

這樣的回覆顯然不能讓陳發樹滿意。按照雙方簽訂的條款,如果轉讓得不到主管機構的批准,「甲方(云南紅塔)應及時通知乙方(陳發樹),並將乙方支付的全部款項不計利息退還給乙方,甲乙雙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且本協議自乙方收到甲方退還的全部款項之日起解除。」

但兩年間,陳發樹沒有得到通知,他為股權轉讓所支付的22億元也沒有退回。

紅塔方面的態度讓陳發樹走上了「秋菊打官司」式的維權之路。陳後來在起訴書中說,「在長達兩年多的時間裡,被告(紅塔)對原告要求履行合同的急切心情不聞不問、不理不睬,在不得不回函時又輕描淡寫,這哪裡是本應模範遵守誠信原則的大型國有企業?」

而在陳發樹焦慮等待的800天時間裡,紅塔方面到底出了什麼狀況?為了知道這個答案,2011年12月8日陳發樹將云南紅塔集團告上法庭。代價是向法院繳納1690萬訴訟費——新華都人士將此形容為「1690萬買知情權」。

「起訴時我們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審批被卡在哪個環節,直到法院組織質證時,才知道障礙在哪裡。」陳發樹代理律師、尚公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慶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

據李慶律師介紹,2012年3月15日,他在云南高院安排下與云南紅塔方面交換證據,這才發現:云南紅塔上級單位云南中煙早在2009年12月2日就已向中國煙草總公司上報了請求批覆該股權轉讓的書面請示,而中煙總公司直到2012年1月17日才做出批覆稱:「為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不同意本次股份轉讓。」

也就是說,從云南中煙請求批覆到中煙總公司的否決批覆,耗時超過2年。

但在目前的股權轉讓法規中,對於二次審批的時間期限規定缺失。《國有股東轉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省級或省級以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收到國有股東擬協議轉讓上市公司股份的書面報告後,應在10個工作日內出具意見」;但是,當國企與擬受讓方簽訂協議後,國資監督機構批覆的時限是多少,《暫行辦法》卻未作規定。

有法律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指出:「中煙巧妙利用了這個規定上的漏洞,在776天之後才批覆,並無違規。人們只能從道義上譴責這種拖沓、低效的官僚作風。」

而中煙總公司是否是國資監管機構,是雙方分歧之處。由於中國實行煙草專賣制度,中煙總公司與國家煙草專賣局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李慶律師解釋:「在民事訴訟的時候,對方會用其行政身份來抗辯;我們提請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時候,對方又說自己是個民事主體。」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陳發樹向中煙總公司「討說法」過程中,這位福建首富也遭遇了求告無門的種種困境。

比如,2012年4月和5月陳發樹分別提請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在行政復議中,國家煙草專賣局回函所蓋公章是「人民來信來訪專用章」——這意味著是把陳發樹依法申請的行政復議和人民信訪畫上等號,輕描淡寫地就打發了。

這場曠日持久的官司也讓陳發樹身心疲憊。據一位與陳發樹關係密切的福建企業家透露:2012年4月兒子的婚禮,陳發樹姍姍來遲;在婚禮現場,陳也是神情恍惚,並未挨桌向客人敬酒;看得出,他還在為官司操心。

觸碰國資流失地雷

中煙態度緣何前後不一?這緣於國有資產流失的舊話重提。

既然在股權轉讓協議簽訂前的2009年1月中煙已批覆同意轉讓,又為何在協議簽訂後的2012年1月作出否決批覆?

據云南煙草系統一位退休官員介紹,中煙態度前後不一,緣於國有資產流失的舊話重提。

該退休官員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從2006年起清理非煙資產過程中,出現國有資產流失和行賄受賄貪腐等諸多問題,並在這幾年集中爆發,云南煙草系統也為此引發人事地震,因涉嫌國有資產流失,至今仍有多位煙草系統官員和高管被關押調查。

「因為涉嫌嚴重的國有資產流失問題,還鬧出人命。」這位退休官員透露說,鬧出人命的官員就是云南中煙掌管非煙投資大權的投資管理處處長郭洛夫,2009年4月郭在遭到調查後自殺身亡。

據介紹,云南中煙是紅塔的上級單位,所以郭洛夫也是云南紅塔非煙投資業務的直接上司之一,但郭出事與紅塔轉讓云南白藥股份並無交集,而是在興云投資(云南煙草系統另一投資平台)賤賣鹽湖鉀肥股權給廣東華美集團老闆張克強一事中遭到調查。

在郭洛夫被警方調查後,朋友發現他神情異常,並通知他身邊的親朋好友小心照看,但幾天後,郭在其所居住小區的地下室裡用一截電線自縊身亡。

郭洛夫之死在云南煙草系統、云南中煙乃至中煙總公司引發劇烈震動,「國有資產流失」成為異常敏感的話題,這直接影響到中煙對陳發樹從紅塔手中購買云南白藥股份的批覆。知情人士透露,「中煙總公司不敢承擔國有資產流失的責任,沒人敢拍板把股權賣給陳發樹。」

興云投資和云南紅塔,同為云南煙草系統兩大投資平台。在2009年3月,就有多封舉報信檢舉興云投資高管賤賣70億元鹽湖集團股權。與此相類似的是,在紅塔轉讓云南白藥股權中,也有各種舉報信寄往中煙總公司、紀委等監察機關,甚至在網上流傳。南方週末記者輾轉獲取的一份舉報資料也指稱「紅塔賤賣云南白藥股權」。

讓各方尷尬的是,云南白藥的那些股份在此後等待交割的兩年裡一直在升值。按照現在的股價,再算上這期間的現金分紅和送轉股,陳發樹購買的12.32%云南白藥股份如今升值至50億元。一位云南煙草人士也認為:「市值50億的股權仍以22億元賣出,難免會被認為賤賣,乃至被認為涉嫌嚴重的國有資產流失。」

該云南煙草人士還指出:「中煙2009年初對轉讓白藥股權的同意批覆,出於當時收縮非煙投資戰略調整的需要;2012年的否決批覆,則是從國有資產流失角度考量。這也造成中煙前後態度不一甚至相互矛盾。」

另一位熟悉鹽湖股權轉讓一案的云南法律界人士則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該事件中,多位云南中煙和興云投資高管被抓,受讓方華美集團老闆張克強也被以低價騙取國家財產的詐騙罪起訴,至今仍被關押在昆明看守所。

「從張克強前車之鑑來看,陳發樹拿不到云南白藥股權也許是好事,可以避免日後的牢獄之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位法律人士感慨地說。

三個交鋒點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凸顯了我國股權轉讓法律法規的不完善。

目前,陳發樹和紅塔雙方的律師還在對國有資產流失進行激烈交鋒。

對於中煙總公司批覆中「國有資產流失」一說,陳發樹方的代理律師李慶並不認可,他認為,「股價上漲是造成中煙總公司最終否決交易的根本原因,同時中煙也以流失為藉口,逃避該負的法律責任」。

一位研究證券法的法律專家指出,「在股權轉讓中,股價波動引發的國有資產流失,還沒有明晰的法律法規來界定。一般來看,正常的市場波動不能被認作國資流失,因為股價上升或下降屬於資本市場正常情況,簽訂協議時誰也無法準確預判股份的變動情況。」

除了國有資產流失外,中煙公司是否具有「審批權」的問題,成了此案的另一焦點。陳發樹另一位代理律師、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院長王衛國在庭審中稱:「中煙總公司只有彙總上報權力,而沒有審批權力,財政部才是有權審批本案所涉及股權轉讓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中煙總公司應把此次股權轉讓的報告上報給財政部審批。」

王衛國的理由,是財政部2004年發佈的《關於煙草行業國有資產管理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的如下規定:「主業評估價值在1億元以上(含1億元)、多種經營在2億元以上(含2億元)的,由各單位逐級上報中國煙草總公司(國家煙草專賣局),由中國煙草總公司(國家煙草專賣局)報財政部審批。」

紅塔集團代理律師則引用了2007年6月30日發佈的《國有股東轉讓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暫行辦法》第9條稱,財政部可授權所出資企業制定所屬企業的國有產權轉讓管理辦法,且雙方的協議中沒有約定報批材料一定要上報到財政部,中煙作為云南紅塔出資和上級單位,具備否決此次轉讓行為的權力,無須上報財政部。

此外,紅塔律師認為,如果逐級部門同意的話,財政部是終極審批人,但如下級部門不同意,就無需再上報財政部。

前述研究證券法的法律專家對此則認為,「雙方律師各自引經據典,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凸顯了我國股權轉讓方面的法律法規混亂,不同的法規之間相互『打架』,這需要有關部門重新梳理和統一相關的法律規定。」

中煙公司是否成為本案的追加第三方被告,則成了此案的第三大看點。陳發樹代理律師認為中煙的批覆無效,並冒充財政部的審批意見,其行為屬於違約行為,應和紅塔集團一起被列為被告。2012年6月5日,陳發樹就向云南高院提出,追加中煙總公司為本案第三人。

云南紅塔的律師則辯稱,中煙作為被告云南紅塔上級單位,並非簽署轉讓協議的當事方,股權轉讓協議是在云南紅塔和陳發樹之間簽訂的,因此不可能存在違約責任。

對於云南高院是否追加中煙總公司為被告,李慶回覆南方週末記者說:「我們也在等待合議庭的回答。」

對於一審判決結果,李慶坦承很不樂觀,「勝訴很困難,我們有充分準備,如果一審敗訴,繼續上訴乃至申訴是必然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662

乳業打假第一人蔣衛鎖遇害 有人50萬買他人頭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23/2NNDE4XzU2OTY2Ng.html

央視截屏

陝西省西安市公安局21日證實,蔣衛鎖乳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蔣衛鎖於本月14日離世。本月2日,在出席了公司本年度經銷商訂貨會議後的第二天,蔣衛鎖遭人襲擊,身受重傷入院治療,但終因傷勢過重,於11月14日下午不幸離世,終年44歲。

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已控制一名涉嫌殺害蔣衛鎖的犯罪嫌疑人。對於蔣衛鎖被雇兇殺害、拒絕勒索後遭殺害等說法,西安市公安局並未予以確認,稱案件正在偵查之中,暫不方便透露詳細情況。

對於蔣衛鎖的遇害,西安乳業行業多位從業者感嘆,乳品行業失去了一位用良心製作乳品的人物。

■蔣衛鎖·乳業傳奇

創業:開百餘「放心專賣店」

蔣衛鎖生於1968年,陝西楊凌人。早年進入中國奶業,早在2000年時便在陝西首創開辦第一家「托牛所」,在楊凌開辦第一家機械化擠奶站,甚至創辦奶牛良種改良和疾控防治中心。

2008年,蔣衛鎖創辦「蔣衛鎖羊奶粉專賣店」,開發出包括山羊奶粉、關中羊奶粉、莎能羊奶粉在內的三大系列放心羊奶粉。已有包括廣東、廣西、四川、湖南、江蘇、江西、浙江、上海、山東、河南、河北、新疆、陝西等地的加盟店百餘個,此外還有200多個羊奶粉專櫃。

打假:走遍西部揭露潛規則

2006年,身為奶站老闆,蔣衛鎖向官方舉報當地奶源摻假一事,並將其獲得的奶源摻假資料於媒體上公開。同年,蔣衛鎖策劃了「農民倒奶事件」驚動國務院,並於當年組成一支「中國西部乳業萬里行」隊伍,對中國西部乳業情況進行調查,以此揭露奶業造假和摻假的行業潛規則。他們用大半年的時間走訪了陝西、內蒙古、新疆、寧夏、甘肅等地,行程總計10萬餘里。

據媒體報導,其時,蔣衛鎖遭受頗多非議。兩年後,三聚氰胺事件轟動全國,蔣衛鎖才開始被更多的人所理解。為此,蔣衛鎖被媒體冠以「乳業打假第一人」的稱號。

代價:有人花50萬買他人頭

蔣衛鎖將調查所得的所有證據和素材都提供給了媒體。2007年1月,《南方週末》以一篇《可怕的牛奶》讓蔣衛鎖成為了全國的新聞人物。同年4月,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欄目以《牛奶摻假揭秘》為主題揭露了乳業市場摻假和造假的行業潛規則,節目播出後再一次在全國引起轟動。此時,社會上流傳了很多謠言,蔣衛鎖也遭到了很多威脅和打擊。有人向他放風說,社會上有人想花50萬來「買」他的人頭。

與此同時,家庭內部矛盾也越演越烈,妻子終於無法忍受和他這樣的「瘋子」過下去,選擇了離婚。

綜合《南方都市報》、央視報導

■蔣衛鎖·語錄

「乳業很不和諧,其實我就想讓更多的消費者瞭解、診斷、治療中國乳業的頑疾。」

——談打假動機

「首先是農民,然後是商人,最後是打假維權者。」

「我和王海不一樣,他打假能賺到錢,我沒賺過一分錢。」

——回應打假質疑

「有人買我人頭,因為我站到了另一個利益群體的對立面上。」

「只要有假冒偽劣,我就會一直打下去,我今生和乳業綁到一起了。」

——談良心製作乳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86

400萬投資1間經濟型酒店VS 400萬買民生銀行H股(那個好?) 相對價值

http://xueqiu.com/1124784388/24455413
  最近因為腳底做了個小手術,在家休養,閒著沒事寫了這篇文章,希望雪球前輩大哥們指點一下小弟投資思路肓點,自已是新手,希望自已能成為前輩們所說的有緣人,我將不甚感激!!!非常感謝雪球提供那麼好的交流平台,讓我們新手可以來學習;另外非常感謝白雲大哥和老股民大哥無私奉獻,白雲大哥和段永平大哥講述投資風格很一樣,講的都是本質的東西,讓人容易理解,很受啟發!本人向來發言較少,今天也來雪球冒個泡。

自已家人現在經營一家經濟型酒店(風格類似7天,如家),於2011年開業,投資金差不多400萬左右,由於酒店是自已姐夫裝修(一分錢沒賺),原材料家人自已購買,實際上叫別人做工程要多30到40萬,現經營情況良好,(目前盈利情況比下邊表格數據好一點),但考慮到酒店是10年週期,以後的經營也很難把握,在加上人工,租金的遞增,實際估計收入也和表格的數目差不了太多。

由於之前沒有經營酒店經驗,第一家店僥倖業績還可以,身邊有很多朋友都鼓動我們去找地方另開一家,說是要投資,都是比較好的朋友;這樣從去年開始去看了很多地方,都沒看到合適地方,合適經營地方不好找,(但最主要是現在做實業生意激情不足,一心想投資股票)自已之從接觸了段永平投資理念之後就經常把買股票回報率,和自已開店做比較,結果是開店動力不足,投資股票慾望很強!(主要是在現時股票估值情況下);家人也比較信任我,把酒店分紅大部分錢都交給我打理買股票,目前家人也是信仰買股票是買公司,都認同民生銀行比自已開酒店企業生命週期長。所以才寫下了這篇文章做一下對比;希望聽聽高手們的意見?由於本人文化水平很低,採取方法都很老土,都是以做小生意的邏輯寫,(賺了錢沒分就是留在公司,只要公司領導不要挪移),下邊是二個生意的條件:

400萬(人民幣)投資經濟型酒店客房(類似7天和如家風格)
假設條件成立:每年賺150萬,並全部分紅150萬,分紅再投資每年10%復合收益
查看原圖酒店初始投資400萬,租期結束,酒店固定資產拍賣加租房押金估計可回收80萬(這裡拍賣的東西有空調,電器,電梯,總之酒店所有能變現的東西)

10年總收益:分紅1500萬+分紅投資收益1129.2 萬+酒店淨資產處理80萬,總拿到手的=2709.2萬(這些錢都是實在拿到手的)

投資酒店的風險:

1位置的選擇決定了90%勝負!如果酒店位置不好或經營長期虧損,本金永久性虧本,那麼淨資產價值只有5%都不到,(轉讓都不好轉,針對位置,經營不善要好得多,可以通過調整)。

2 酒店合同一般都是10年到15年,在這經營期間有可能你所在位置拆遷,開發商看中地改樓房,這些例子很多(一般會有賠償,但10賠9不足,也花費了很多心血在酒店),如果是部隊租地,那有可能無賠償,部隊合同沒體現賠償,(只體現了假如軍事用地,無條件回收用地,部隊合同就是牛,全中國都一樣)(感覺部隊回收用地的概率要比民生銀行倒閉大很多)

3酒店安全問題:入位客人的安全問題,消防安全問題等…….

投資酒店好處:(經營良好情況下)

一次性投資,現金流好,不欠款,賺了錢不用再投資(這裡指是單一店,如果另開店那是另一回事),資金解凍快,可以再投資,實實在在每月都能分紅,讓人感覺心裡踏實,對於頃向做實業生意的人是好選擇。

投資酒店不好處:單體店如果請經理人去管,就要完全放開手,(請到合適人倒可以,但感覺合適人也不好找,我們店也換了好多個,因為不是星級酒店,規模也小,出不了太高的待遇,自然優秀綜合能力高的人不好找,目前是姐姐在管理,自已沒有參與經營)。如果自已去管理就很瑣碎,也很忙,營銷,客房,前台,公關(指的是當地一些部門,消防,衛生 派出所搞好關係;每年各種證件到期辦理,經常要和不願意打交道的人打交道,有時心裡會很不舒服);還有很多具體經營細節。酒店一年也有幾個月淡季,這幾個月有時也是很愁,淡季出現極端情況要虧本,(事實上身邊同行單體店有很多都是淡季虧本),以前在廣州開酒店都是指望每年廣交會賺點錢來填補淡季,但現在一年不如一年,以前一到廣交會,價錢可以加三倍,(大部分酒店天天爆滿)現在加一倍都很難(特別好的位置加一倍差不多),所有的生意都是供求關係,這就是目前經營的實際情況!

個人對酒店選位置體會:

根據自已經驗:一定要選擇稀缺資源地方,那怕租金貴一點,(因為地段好,房間單價可以高一點,相反開房率也會有保障)這一要求就槍斃了大部分地方不合適做酒店(從收益看),要做酒店好地段也非常不好找,因為平方數大部分要(3000至5000平方)有些好位置代價又太高了,喝茶費之類,老酒店整改,要花二頭錢),所以要耐心找,堅持去找有時就會找到,一般位置又沒信心,知道開了也不賺錢。(這裡有點像股市裡好公司股票總是貴的,要耐心等待,總會有機會)

好地段優越:

1好地段和差地段造酒店的一次性投入是一樣,因為材料和人工是一樣,只是租金費用高低,好地段單價能提高的收益完全能夠覆蓋高出的租金,相對開房率更有保障!通常開店3至6個月就能開始盈利,過渡期很快。酒店這個行業本來就是賣新,如果過渡期太長,酒店設備老化又要開始投入翻新,又要增加投入。

好地段具備的條件:1交通方便,公車多路車能到達,最好有地鐵口。

                2人口較多,居民樓密集,辦公樓多,有自已的停車位,(有批發市場附近更好)

                3稀缺資源,因為是成熟商圈,別人要再找地方造酒店可能性小,有也是通過整改老酒店,造價成本也會偏高;如果真開了,對方房價也不會低,才不會對自已店衝擊很大。這一點很關鍵!我們親身體會,我們店所在的位置200米內今年就新開了家2家7天酒店(都是老酒店整改,估計成本也不便宜,單價他們就賣得相對較高,對我們還是有一定衝擊,我們明顯沒有去年生意好!我們店屬於稀缺資源地段,根本沒有地方開新店,有也是通過整改,但仍然還是有新競爭對手出現,如果不是稀缺資源地段,那就會更多!

差地段不是(稀缺資源地段)劣勢:

1開店過渡期較長或很長, 開店一年內有可能是虧本,把自已信心都拖垮,如果要轉

讓經營權,也不好轉讓或者很低的價格出讓。

2房間單價過低,開房營率不高,營業金額上不了,盈利能力低,資金機會成本巨大。

3,隨時有新的競爭對手出現,可以造酒店的地方很多,成本也和自已差不多,通常會打價格戰,二敗懼傷!像7天和如家一般不會進入不太成熟商圈,會在商圈開始接近成熟進入,這時找地方還是有的,雖然租金會比之前高一點,但過渡期會很快,加上有品牌支持,對單體酒店打擊是非常大;如果你是單體店提前進入這個商圈,雖然租金會便宜一點,但過渡期會很長,好不容易看到生意向好,就馬上進來像7天和如家這種對手,壓力山大,自已的房間因為年限長,開始老化,只能通過調低價格來吸引客人,這要取得好的盈利水平就很難了;很多到最後還是要選擇加盟7天,如家這種酒店,又要另外投資裝修!

這就是沒品牌經濟酒店經營實際情況。很多會選擇這種不成熟商圈開店都是沒有行業經驗或是新進入者,把思維都想在剛開始經營酒店費用不要太高,這樣就能支撐時間長一點,壓力沒那麼大,不理解這個行業的生意模式;我們當時開店前找地方的思維也是這樣,找價格便宜的地方看,郊區,工廠房,都在(1月一平方)20多元,有時看到好的位置要50至60元,就沒底了,感覺費用太高,不敢搞,(只要也是沒經驗,身邊又沒有懂的人可以問),最後幸好有個朋友說了一句最本質的話:「在那裡造酒店的一次性投資都是一樣」,我們一致認為有道理,才往好地段地找,感謝這位朋友!要不然我們現在估計會很忙,忙著找人來轉讓!呵呵!!!

寫了那麼多,突然感覺投資股市和做實體生意其實是一樣,有太多共同地方,股票背後就是實體生意,對我而言,如果有選酒店地址的標準來選擇股票,估計出錯的概率會少很多,希望自已以後在買入股票時多想想這方面。



條件:400萬(人民幣)投資民生H股,假設7元(港幣)匯 0.7924=每股5.5468(人民幣)(可買721136股)  假設以下條件成立:每股收益複合增長10%,每年利潤35%分紅


投資10年期限到:(擁有民生股權數量2022年的淨資產是:(投資本金400萬+未分利潤1195.3萬+分紅再投資收益複合增長10% 1090.5萬元)=2685.8萬
2022年擁有民生股權數量純淨資產(400萬+1195.3萬)=1595.3萬
2022年分紅再投資(複合增長10%)=1090.5萬(這個錢已經放在另一個口袋自由支配,要買車,還是買樓自已打算),這時總淨資產達到2685.8萬
投資民生銀行風險:1金融風暴再次來臨,民生銀行破產,資不抵債(像雷曼兄弟;2多年虧損或不盈利,淨資產減少或沒有提高)
投資民生銀行(好處):相當人家已經把酒店建好,過了過渡期,又已經開始盈利,有強大品牌,不用加盟費,而且盈利能力比自已開店還好,以0.88淨資產就可以擁有,真正做到甩手掌櫃,省心省力,就等分紅,而且企業生命年限有可能30年至100年(這個是非常有可能)
投資民生銀行壞處:要忍受常年股價低迷,(這是買股票的前提,也是很多人不敢買股票的原因,如果自已最終不能克服這一點,那還是老老實實做實體生意),分紅數目沒有自已開店多等….
投資民生銀行的邏輯:1買股票就是買公司 2 有沒有持續賺錢能力 3 賺了錢怎麼分給股東
對於第1是非常信仰,(但由於學習做投資時間非常短,會不會出現中途懷疑了,現在說不準,只能以後才知道,自已才30歲出頭;芒格說過40歲之後才有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對於價值投資這些名詞概念不是特別強,我只知道買入時候能達到自已做實體生意的收益差不多就可以考慮,我自已大概定在15左右%。
2 民生銀行有沒有持續賺錢能力:沒有懷疑過,相信中國會越來越好。
3 賺了錢怎麼分給股東:這一點對於自已敢重倉民生有非常大作用,民生民營企業股權佔比很大,加上像史玉柱,郭廣昌等人代表著中國這個時代最頂尖商人,他們敢投,甚至史玉柱全身家投,我想他們肯定也是相信賺了錢最終能拿回來,這點我相信本質和常識。
4,如果我敢拿投資酒店的錢全部買民生銀行,(只能歸根於常識和信仰)別的什麼都不懂,因為我既不懂宏觀,又不懂微觀,更不可能懂銀行的商業模式(因為個人文化水平很低,從小到大對國家大事,政治,宏觀的東西從不關心,可能就是因為這個看段永平大哥寫的東西一下子就很感興趣。)
註明:民生銀行的分紅也是在假設條件內,自已感覺從10年期來看,這個分紅還是有信心達到,假如達不到,相信民生銀行的淨資產會更高;為什麼酒店和民生都要例出再投資10%收益;要體現酒店10年收益,分紅再投資收益要例出;所以民生也例出。(如果不含再投資,投資民生更有優勢)
二個生意數據對比結果

投資酒店10年收益總金額:2709.2萬(10年期已結束,沒有其它盼頭,唯一可能就是續簽,那就得重投入資金裝修,租金大概也會比原來貴)

投資民生銀行10年收益總金額:2685.8萬(呵呵,如果假設條件成立,收益金額差不多,但民生銀行企業生命週期估計會長很多,(可能是20年,也有可能是100年),如果真正投了,我想自已也是相信假設條件會成立。
投資股票經歷:
和大部分散戶一樣,都是在牛市氣氛中入市,2007年2月開戶(那時想法就是大家都在說股票,如果連股票都沒玩過,說出來丟臉呵呵),剛開始就是想拿5000元玩一下,但人總是免不了貪婪,特別是在大盤天天紅的情況,就把做貿易生意的一部分資金投進去,快進快出,偶爾賺了點錢就很是得意,買東西也比較下得了手,(當時買的資金不多,大概在20萬左右)。
隨著大盤天天創新高,到中國石油上市,報紙新聞,股市財經,都在宣傳這個中國最賺錢的公司,買這個股票可以養老之類的標語;自已本來也很少看這些節目,但太多地方再講,自然也就經常聽到。自已也感覺中國石油是好公司(現在看不是好價錢呀),當時中國石油48元左右,中石化才27元,中石化也是很賺錢的公司,股票對比了一下,馬上就有想買入中石化(怕買太慢),有了想法立即掛單12000股(27元多買,以前從來沒有分批買);本來是想搞一下短線,沒想到買進去就漲了一點,最高還漲到29元多,看到大盤天天漲,也不捨得賣,就這樣套到11.3的時候全部賣掉,因為做貿易生意要用到錢,這個是我當時單個股票虧得最多的,印像也比較深刻,在這中間,因為虧錢,想博回來,一路投錢進去,最多的時候是做生意的全部錢。(中間操作過的股票有印象是中園遠洋,南方航空,TCL,寶新能源等,自已也沒有完全統計過虧了多少錢,大概50萬以內:當時姐姐也拿了50萬給人代炒,大盤從3000多點炒到6000左右意然也輸了20多萬,哈操作比我還多,(真正印正了段永平2007年坐客波士堂說大部分人不管是牛市熊市都是虧錢的);以前也不知股票有分紅,PE這些指標,呵呵,真正做到不聽不問不學習的懶散戶)
以前買股票的思維:這個股票跌了二三天,估計第四天會漲,就想著買進去漲一點就出來,但經常是進去出不來了,出來都是割肉出來;另外就是找價格比較低的,可以股數買多一點,我本人從來不聽別人買什麼股,除了中石化受到(磚家)的影響,別的都是自已隨便瞎找出來。這樣一直持續到2010年,大盤越跌倉位越輕,一邊割肉出來;即使在2008年李嘉誠在電視上說有閒錢可以買點股票了,自已也好像聽不進去,聽不懂,(主要當時不知那裡是底,不知怎麼給股票估值)
由於2010和朋友去深圳合夥開公司(生產國產山寨手機,方案主要是用展訊),因為經常抄襲步步高OPOP手機外觀,就有時關注段永平,偶然的機會看到了段永平網易的博客,可以用一見鍾情來形容;(雖然買股票有幾年,但因為自已從來沒有看過K線,技術指標,理論相關東西,腦子對於股票是什麼一直是一片空白),所以非常容易並接受段永平投資理念,在這方面自已是非常幸運的);到現在基本天天要看一下段大哥的博客有沒有更新,我非常慶幸自已有機會看到他寫的東西。
2010年10月份開通了港股和美股,開始按自已接收的理念實踐,剛開始就是找些現金基本接近淨資產,PE低的公司,對公司前景考慮比較少,(當時考慮買入的有碧生源,卡姆丹克,通天酒業等,哈幸好沒買入)慢慢到2012年轉化成買優秀管理層,好公司,價格偏低,PE低,盈利相對確定(自已認為)的股票,感覺自已操作和之前操作完全相反,越跌越買,(難道是自已進步了,開個玩笑)2012年到現在基本都是買盤,很少有賣盤,有個別換股,換認為更低估的股票,這就是我買股票經歷。
個人工作經歷:(大部分潮汕人都是這種經歷)82年生於廣東汕頭農村地區,97年15歲初中沒畢業外出打工,在一家音像光盤公司上班至2003年辭職(3年的倉管員兼搬運工,夏天基本是穿皮衣;1年左右業務員,2年音像連鎖店店長;自已從進入公司開始從來就沒有想過要去別的地方找工作,自知自明,學歷太低,到那裡都是做同樣的工作;就只有一個信念,好好聽老闆的話,不要給老闆炒掉;心裡暗暗在想,只給這個老闆打工,那天離開就是自已做生意的開始。
2003年開始了自已全國性游擊式小生意,做過的行業有:保鍵品補血口服液,賣過畫,塑料貴金屬貿易,開過廣告公司,在服裝輔料城開過檔口,做過國產山寨手機省代理商,開過生產國產山寨手機公司(應該說是集成商,把所有手機配件採購回來,發給工廠代工,做成成品隨便自已叫個名字,全國招商),呵呵做了那麼多行業,只有塑料貿易做了4,5年,手機加起來做了差不多3年,別的都是幾個月,自從做了手機行業塑料就沒做了,手機生意也於2011年底清盤,2011年家人(自已兄和姐)開了個經濟型酒店至今。(那麼多項目只有塑料金屬貿易,酒店賺錢,其它都是虧本或沒賺,哈哈看來做實體生意風險也是一樣),這就是我個人工作經歷。懇請雪球高手們多給小弟指點指點,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598

小夥花150萬買回一輛特斯拉 光出租展覽月掙60萬 瘋投哥

http://xueqiu.com/1456239271/29061913
這哥們這是價值投資者嗎?[困顿]

說起特斯拉電動車,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不過要想見到真車並不容易。3月底,常州一個心思活絡的80後小夥在朋友的建議下花150萬高價購買了一輛特斯拉轎車,然後帶著這輛車四處出租展覽。如今,他的特斯拉的檔期已經排到了6月份,展覽、試乘試駕一天的租金少則3萬多則6萬,這輛車現已參展20多次。


查看原图
特斯拉汽車有流線外形。

查看原图
張高樂在演示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內部操作板。

查看原图
電動汽車的引擎蓋下面沒有引擎。

特斯拉成展會香餑餑流線外形、科幻內飾引市民爭相合影

「這個就是特斯拉,來來來,幫我拍一張合影。」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在常州某展會現場看到一輛黑色轎車被觀眾圍得嚴嚴實實,大家爭相與它合影,周圍的超跑與之相比黯然失色。

「我今天就是衝著特斯拉來的,別的車其實都好去4S店看的,車展現場亂鬨哄的,根本沒法談價格。」市民許小姐告訴記者,聽說這次展覽有特斯拉,她才專程趕來的。「我們這裡沒有特斯拉展廳,光看網上的圖片也不是很清楚,還是得看看真車才好。」她表示,自己家中已經有兩輛車了,一輛100多萬的轎車和一輛100多萬的SUV,「如果再買車的話,肯定考慮特斯拉,因為實在是太酷了」。記者在現場採訪時發現,像許小姐這樣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數,不少人拍照後還立刻發在微信朋友圈或是微博上,特斯拉儼然成為了一個流行符號,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值得一提的是,這輛黑色的特斯拉轎車雖然還沒有正式上牌,不過已經成了展會的常客,當地不少房地產開發商都已經將它當做噱頭,吸引市民前來看房。

常州的這輛特斯拉為Modle S,流線型的黑色車身配上無框車窗,造型類似四門Coupe車型,動感的車身設計讓眾多車友直呼太酷了。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眼前這輛特斯拉算是高配版本,鍍鉻門把手平時處於隱藏狀態,在觸摸之後可以自動彈出,細微之處的設計充滿了科技感。打開特斯拉的前車機蓋,可以發現前車艙的空間被利用起來,變成了一個行李箱。沒有了傳動的發動機等設備,一旦發生正面碰撞,前排乘客和駕駛員不會被發動機所傷。

如果說特斯拉Modle S的外形讓人感到驚豔的話,那麼走進車內,就會被內飾徹底折服。傳統汽車佈滿按鈕的中控台被一塊17英吋的電子屏幕代替,過去物理按鈕的功能都可以通過中控台完成。與此同時,過去指針式儀表盤的位置也被一塊12.5英吋的液晶顯示屏取代,車速、續航里程等信息都可以在上面輕鬆呈現。

與不少高端車相似,擋位控制桿被設置在方向盤後方,用右手可以輕鬆操控,前排駕駛座之間的空間顯得更為充裕。

由於此次展覽僅僅做靜態外觀展示,大多數觀眾都未被允許進入車內體驗。

「電動車」的速度與激情起步加速秒殺豪車無數,直道加速不輸跑車

常州這輛特斯拉的車主名叫張高樂,1983年出生的他如今經營著一家汽車美容店和一個主營婚車租賃的公司。說起展出時的故事,張高樂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特斯拉能夠讓各路「土豪」心服口服。

「好多人覺得電動車沒啥了不起,就是電機在電池的驅動下,帶著車子跑起來。」張高樂說,在宜興舉行試駕活動時,有一些開著豪車甚至超跑的人前來挑戰。不少財大氣粗心裡不服的車主甚至開出了萬元賭注,希望能跟特斯拉比拚起步提速。遇到這樣的人,張高樂會先帶著他們試乘一次特斯拉,「他們知道特斯拉的提速能力之後,就沒有人再來比拚了」。他表示,如果直接比賽的話,肯定能輕輕鬆鬆掙到萬元「賭注」,但是他沒興趣掙這種錢。

在張高樂的記憶中,他曾經和朋友駕駛的奧迪R8、阿斯頓馬丁比拚過直道加速,「都贏了」。「車展上你能看到的車,哪怕是純粹進行展示的一些超跑,都跑不過特斯拉」。說起駕駛感受,張高樂顯得很得意,他表示,特斯拉提速快自不必說,靜音則是另外一個巨大的優點。「除了風噪、胎噪,就沒什麼別的聲音了,關上車窗之後,還是很安靜的」。他說,最討厭很多人把車子排氣系統改得很吵,然後猛轟油門,弄出很大的噪音,「這樣挺傻的,也是沒公德的表現」。

80後小夥細數商機

150萬購回常州首輛特斯拉

「老實說,買特斯拉也是做傳媒公司的朋友給我出的主意,他說這個車買來,到處展覽也能有不菲的收益。」張高樂告訴記者,經過一番尋找,他得知有一個中國車主在去年通過美國洛杉磯的一家貿易公司訂購了一輛特斯拉,支付了20萬元的定金。「售價最便宜的70多萬,即便加上他的違約金,只要95萬左右。配置高一些的90多萬,加上違約金的話,也比當時約定的總價少了很多。」張高樂瞭解到這一情況後,不動聲色地接手了這個訂單。「這個車算是小貿手續,原車11萬美元,海運費、報關費用加上從這家外資公司過戶給我補交的購置稅,總共花了150萬左右。」據瞭解,所謂的小貿手續就是以國外公司的名義購買進口車輛,不過過戶時需要補交相關稅費。

3月29日,張高樂從大連港提回了這輛特斯拉,因為沒有上牌,他選擇用拖車運回常州。張高樂說,僅這一項運費,就超過萬元。「我在常州肯定是第一輛,在江蘇應該也是第一輛。」張高樂說,聽說南京有一位車主買了一輛白色的,「不過他應該拿車比我晚一些」。

每次展覽收費3萬起步「不少朋友在傳媒活動公司工作,他們有展會都會介紹給我,現在基本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張高樂告訴記者,如今展覽的檔期已經排到了6月份,4月份拿到車之後也已經展覽了20多次,根據距離遠近、時間長短不同,收費起步3萬元,去深圳展出時則高達6萬元,「運費還是對方出」。這樣算來,這一個月時間裡,張高樂已經「收回了接近半輛車的成本了。」他在接電話中,向朋友透露。

車主坦言能「火」多久不確定

「當時拿150萬出來高價購買一輛中國售價95萬特斯拉,風險還是挺大的。萬一沒人租的話,損失慘重。」張高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自己的特斯拉目前能接到很多展覽的生意,但是能火多久還不能確定,「不過可以肯定,不可能一直這樣火下去」。即便如此,2014年3.5萬輛的全球產量也讓張高樂吃了一個定心丸,他覺得,短期內問題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673

神一般的高賣低買:5.68億賣出,500萬買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59

西弗吉尼亞商人Justice在2009年出售了其家族的煤炭開采公司。數年之後,這家公司又回到了他的手中,買入價僅為當年他出售價格的1%。這神一般的高拋低吸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Jim Justice在2009年以現金和股份的方式將家族企業Bluestone Coal Corp出售給了俄羅斯的梅切爾集團,總售價達到了5.68億美元。如今,他又以500萬美元的價格將Bluestone Coal買回,並重命名為Bluestone Resources。作為回購的一部分,Bluestone Resources開采和出售的煤炭將給予梅切爾集團3美元/噸的專利費。

在周二接受彭博通訊社采訪時,Justice高調宣布,

我們正在為未來做準備,預計未來三個月內公司將提供150個煤炭工作崗位。

梅切爾集團2009年買入Bluestone之時正值煤炭價格高企之際,當時中國對於煤炭的需求十分旺盛。不過隨後市場就由盛轉衰,煤價也一路走低。Bluestone主打的冶金煤炭更是遭到重創。去年4月梅切爾集團被迫將Bluestone 閑置,Justice則藉此完成驚天抄底。

梅切爾集團並非第一家高買低賣的國外公司。俄羅斯最大的鋼鐵企業謝韋爾鋼鐵公司去年7月以6000萬美元的價格拋售了坐落於賓夕法尼亞的煤炭公司Corsa Coal Corp,該價格不到六年前謝韋爾買入時的十分之一。

2014年10月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宣布以象征性的1美元價格出售其在加拿大煤炭公司Grande Cache的股份。三年前丸紅和其貿易夥伴買入價格為10億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60

神一般的高賣低買:5.68億賣出,500萬買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59

西弗吉尼亞商人Justice在2009年出售了其家族的煤炭開采公司。數年之後,這家公司又回到了他的手中,買入價僅為當年他出售價格的1%。這神一般的高拋低吸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Jim Justice在2009年以現金和股份的方式將家族企業Bluestone Coal Corp出售給了俄羅斯的梅切爾集團,總售價達到了5.68億美元。如今,他又以500萬美元的價格將Bluestone Coal買回,並重命名為Bluestone Resources。作為回購的一部分,Bluestone Resources開采和出售的煤炭將給予梅切爾集團3美元/噸的專利費。

在周二接受彭博通訊社采訪時,Justice高調宣布,

我們正在為未來做準備,預計未來三個月內公司將提供150個煤炭工作崗位。

梅切爾集團2009年買入Bluestone之時正值煤炭價格高企之際,當時中國對於煤炭的需求十分旺盛。不過隨後市場就由盛轉衰,煤價也一路走低。Bluestone主打的冶金煤炭更是遭到重創。去年4月梅切爾集團被迫將Bluestone 閑置,Justice則藉此完成驚天抄底。

梅切爾集團並非第一家高買低賣的國外公司。俄羅斯最大的鋼鐵企業謝韋爾鋼鐵公司去年7月以6000萬美元的價格拋售了坐落於賓夕法尼亞的煤炭公司Corsa Coal Corp,該價格不到六年前謝韋爾買入時的十分之一。

2014年10月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宣布以象征性的1美元價格出售其在加拿大煤炭公司Grande Cache的股份。三年前丸紅和其貿易夥伴買入價格為10億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96

青島草根股神:5年花10多萬買裝備 8臺電腦盯盤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5-15/916161.html

在2014年崛起的這波牛市中,梁先生的業績也相當搶眼,鐵路、券商、藍籌、中小板,這波牛市的幾大熱點,梁先生幾乎都在“節奏”上。

Gs.thumb_head

股市常被投資者比作"賭場",輸贏憑運氣。但在被朋友奉為"股神"的梁先生看來,股市更像是"戰場","不能打沒有準備的仗"。作為股市上的常勝將軍,用網絡上的語言來說,今日藍海投資家俱樂部核心成員梁先生是為股市"操碎了心",不僅每天看盤、盯盤、複盤,研究股市的時間經常超過15個小時,還在近5年間自掏腰包十多萬元不斷給自己的炒股"裝備"升級換代。

十年沈澱,炒股也需懂邏輯

咖啡色的上衣,深藍色的褲子,外加一雙運動鞋,見面時低調的梁先生一身休閑裝扮,比起2013年記者采訪他時,40多歲的梁先生體型看起來發福了不少,"炒股開盤一坐幾乎就得一天,不發福才怪呢。"記者了解到,現在梁先生每天用於研究股市的時間經常在15個小時以上,而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三四年了。

在今日藍海投資家俱樂部,私底下大家都喜歡稱呼梁先生為"梁股神",因為他"推薦的股票很靠譜"。說起"股神"的稱呼,梁先生有點不好意思,"稱不上什麽股神,在我看來炒股也需厚積薄發,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常和朋友說,年輕時選股像畫工筆畫,講究技術上的一板一眼,年紀增長了,現在選股更像是大寫意,憑'股感'。"

1990年初,剛大學畢業進入外貿公司工作的梁先生第一次接觸到股票。他介紹說:"那時青啤、海爾剛上市,我通過朋友買了不到1萬元的原始股,都取得了超過50%的收益,凈利潤有好幾千,是我當時工資的好幾倍,這讓我嘗到了資本市場的甜頭。"

隨後的10年間,因為工作的關系,梁先生並沒有在股票上花費太大的精力。不過,這正是這10年的工作經歷,讓梁先生現在對股票的運行規律和內在機制有了更深的了解和領域。在這10年間,梁先生幾乎把進出口貿易所有的行業都涉足了一遍,還搞過體育、當過影視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遊走過古玩玉器市場,甚至還在中科院某研究所擔任實驗員,負責基因測序分析。

"10多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慢慢懂得,萬物都是相同的,炒股和細胞化驗分析是有可比性的,股市也是有結構的,炒股是需要講究邏輯和概率的。"梁先生笑著感慨說。帶著自己對股市的領悟,2003年重新殺入股市的梁先生如魚得水,其所操作的賬戶在去年平均收益率都在200%~300%以上。

經過股市的沈浮,讓梁先生對人和事都有了很大的忍耐和包容心,即使因為太信任朋友,在投資的幾個項目中損失了幾百萬元,也能選擇一笑而過,"因為吃過虧,所以懂得包容的必要性。"梁先生表示。

一坐一天,耗資10萬置辦"外腦"

梁先生介紹,通常情況下,他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每天一早被兒子叫醒,吃早飯的同時看新聞、瀏覽財經資訊,8時30分之後就正式進入工作狀態,開啟辦公電腦,開盤後的交易時間幾乎不會離開盤面,中午吃個簡餐或者幹脆不吃,下午繼續交易,直到收盤,"交易時間都不大敢喝水,盡量減少去洗手間的次數。收盤後的多數時間也是以研究股票資料,或者和客戶談股票業務為主。"

在梁先生的辦公場所,記者看到他辦公桌上同時放了10多臺電腦,電腦品牌從國產普通筆記本到蘋果高配都有。因為要同時操作多個股票賬戶,所以每天看盤時,梁先生至少會打開8臺以上的電腦,每臺電腦的分工都不同,有看盤的,有下單的,有瀏覽信息的,還有防系統崩盤的……

因為電腦長時間使用,近5年間他已經用壞了四五臺電腦,十多個鼠標,電話也換了五六部了,據梁先生估算,這5年光置辦這些炒股的設備,粗略估計花費已在10萬元以上,除此之外,每年的網費和電話費用也得在兩萬元以上。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自從2003年決定投身股市撈金以來,讀書成了梁先生每日的必修課。技術門派的、選股策略的,凡是跟股票沾邊的書他見到了就必買必讀。"除了書,家里還訂了證券報等各類與股市有關的雜誌和報紙,這幾年看過的書和資料摞起來也有5米高了。"梁先生說。

梁先生介紹,因為讀書多,現在自己的大盤都開啟"自動程序"了。A股的開盤走勢,大盤漲和跌,梁先生看一眼就能判斷個差不多。"論看盤能力,個人挺有自信在國內也能排在前列,我可以同時盯好幾百只股票,比如說,我可以邊用電腦拖動鼠標,邊在一分鐘內做出這上百只股票的操作預判。"

利用杠桿,本金一個月暴增22倍

炒股就像打仗,梁先生在十幾年股海生涯當中,取得過不少輝煌的勝利,有的堪稱經典。"2009年十大牛股,我持有四個,大元股份、高淳陶瓷、海通集團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收益。"2009年12月份,梁先生大舉購入羅頓發展,兩個月後這只股票漲到了18.3元,收益超過100%,是最經典的操作之一。

在2014年崛起的這波牛市中,梁先生的業績也相當搶眼,鐵路、券商、藍籌、中小板,這波牛市的幾大熱點,梁先生幾乎都在"節奏"上。加上十多年培養起來的"股感",一般在熱點板塊剛啟動的時候就提前介入了。他提前"潛伏"的中國南車和大智慧,都是此波行情中絕對的大"牛股"。"中國南車我在2013年底每股三、四元的時候就推薦給我的客戶以及今日藍海投資家俱樂部成員們,直到今年中國南車停盤前的階段性技術高點才賣出,賣出的點位多在30元上下,這一戰還挺滿意。"

梁先生說,當時堅定看好南車其實是得益於自己之前的從業經歷,"我做過外貿,知道中國高鐵在國際上的競爭實力,同時結合國際形勢來看,整個世界範圍內都有鐵路升級換代的需求,此外,就個股來說,高鐵是個高資本高技術門檻兒的行業,中國南車很可能在國內一家獨大。綜合這三方面分析,當時就預判中國南車未來一定有爆發,現在看來當時分析的邏輯是對的。"

2014年4月份,梁先生在大智慧每股6元時就開始力推該股,當時參考東方財富和同花順的股價,從概率上預測大智慧以後突破20元,上到30元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今年3月份大智慧股價已到30元。

不過,在這波"牛市"行情中,梁先生最讓今日藍海投資家俱樂部成員們稱道的,還是其操作的一個股票賬戶在7個月間讓本金暴漲22倍。梁先生當時賬戶配資本金還不到14萬元,利用融資1:5加杠桿操作,7個月本金大增22倍,純利潤超過300萬元。梁先生認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股市也一樣。"他在7個月間短線操作40多只股票,快進快出,加上杠桿的放大效應,本金利潤得以大增。

文藝範,未來想自己拍電影

梁先生除了自已炒股,還幫今日藍海投資家俱樂部幾個朋友炒。"我現在操盤的客戶資金量已經從之前的千萬元,達到億元級別了。就收益率來看,這波牛市中,客戶賬戶平均收益多在2~3倍。當然,也不排除個別賬戶本金大增10倍以上的情況。"

梁先生說,股市絕不是漲跌紅綠這麽簡單,股民要想在股市中不賠錢,好的心態也很重要。"以基本面為持股依據,配合技術和消息面,以及國家大的政策和經濟環境等來預判下個潛在的價值板塊,當然在個股選擇上要多問為什麽,下單前還需仔細研究產品企業財務報表、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是否有前景,是否有高新技術支持,銷路是否寬等。此外,投資者在操作過程中,還需洞悉主力的想法,對個股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讓莊家擺布咱。"梁先生介紹說。

采訪中,梁先生還坦言說,炒股並非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意願。在他看來,財富來源於社會,用於社會是最好的回報,大智才能大德大愛。"一開始炒股就是為了養家糊口,但我覺得不能為了錢而炒股,我計劃等炒股賺錢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把自己大部分資產拿出來捐給社會,設立一個愛心互助基金,呼籲更多的人互幫互助。"截至目前,梁先生已給各種機構捐款達三四十萬元,就在記者采訪當天,他正籌備著要給全市的某大學生球類比賽捐款。

此外,梁先生還有個很"文藝範"的想法。"我覺得通過對股市上很多事情得與失的理解,體會到很多事物中所蘊含的真正含義,等再過些年,如果資金充裕的話,我打算拍幾部反映自己內心想法的片子,用來講述我眼中人與自然的關系、我的世界觀、宇宙觀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有我心目中的未來世界。"

■梁先生說

10多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慢慢懂得,萬物都是相同的,炒股和細胞化驗分析是有可比性的,股市也是有結構的,炒股是需要講究邏輯和概率的。

論看盤能力,個人挺有自信在國內也能排在前列,我可以同時盯好幾百只股票,比如說,我可以邊用電腦拖動鼠標,邊在一分鐘內做出這上百只股票的操作預判。

我做過外貿,知道中國高鐵在國際上的競爭實力,同時結合國際形勢來看,整個世界範圍內都有鐵路升級換代的需求。此外,就個股來說,高鐵是個高資本高技術門檻兒的行業,中國南車很可能在國內一家獨大。綜合這三方面分析,當時就預判中國南車未來一定有爆發,現在看來當時分析的邏輯是對的。

以基本面為持股依據,配合技術和消息面,以及國家大的政策和經濟環境等來預判下個潛在的價值板塊,當然在個股選擇上要多問為什麽,下單前還需仔細研究產品企業財務報表、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是否有前景,是否有高新技術支持,銷路是否寬等。此外,投資者在操作過程中,還需洞悉主力的想法,對個股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讓莊家擺布咱。

  • 半島都市報
  • 陳晨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5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