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降準無礙逆回購 央行今日再施300億逆回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996

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300億元逆回購操作,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實現單周凈投放900億元人民幣。

中國央行周四再次進行了300億元人民幣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持穩在4.8%。 

這是中國央行於1月22日時隔一年重啟逆回購工具後,連續第五次通過逆回購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上周央行兩度出手,單周實現凈投放550億元。本周二央行進行了550億元人民幣28天期逆回購和3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扣除本周將到期的300億元逆回購,單周凈投放900億。

更加頻繁的短期流動性操作並未阻止央行實施全面的寬松政策。

周三,中國央行宣布全面降準:

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機構支持結構調整的能力,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

各大券商分析師預計,此次降準有望為市場帶來7000-9000億流動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813

“國家隊”入場 螞蟻金服融資估值300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116

e32a2507b03559d7ffb41bbeb346341c

據財新報道,螞蟻金服首輪引資已接近收官,在這一輪的融資中其估值為300億美元。

該報道提到,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名單中,“國字頭”背景的社保基金、郵儲銀行、國開金融分別入股約5%、3%、3%,目前談判已進入關鍵階段。此外,還有一些知名的私募股權基金也有望分一杯羹,名單尚待最後確定。

螞蟻金服成立於2014年10月16日。螞蟻金服旗下品牌包括了支付寶、支付寶錢包、余額寶、招財寶、螞蟻小貸及籌備中的網商銀行等品牌。

300億的估值相較於此前市場的報道偏低。彭博曾援引消息人士稱,螞蟻金服計劃在2016年IPO,其估值預計在500億美元左右。該公司傾向於選擇A股上市,同時也不排斥香港等境外市場進行雙重上市。

去年年底,美國太平洋頂峰證券對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和螞蟻微貸業務估值高達700億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500

春雨醫生今年開設300家診所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08/149785.html

黑馬說:春雨醫生又一次語出驚人:今年開設300家診所。在中國,似乎從未有過這麽大的線下連鎖醫療機構,而且還要在一年內開出。如同往常一樣,春雨的這一舉措再次遭到質疑,創始人張銳也再次用跳出現有體制的思維解釋了這件事:醫院只有閑置資源與非閑置資源之分。如同把醫生搬到網上,他只是又一次充分利用了閑置資源。

\文 | i黑馬
編輯 | 王冀


5月7日,春雨醫生宣布,將在全國5個重點城市開設25家線下診所。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透露:首批25家診所位於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武漢,到2015年底,春雨將在全國50個大中型城市開設300家診所……

按照新聞通稿,春雨的診所應該是這個樣子:邀請來自三甲醫院的副主任及主任醫師坐診線下診所,並提供基於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私人醫生服務,打造on line+off line的全流程就醫體驗。

從線上走到線下,這是繼完成5000萬美元融資後,春雨醫生的又一“壯舉”。自2011年成立以來,這家公司說了很多新的概念,其中有很多略顯超前,但隨著產品的推進,很多概念開始被人們慢慢接受,比如一些人在遇到小毛病時先在春雨上問醫生。發布會上透露的數據顯示:春雨已積累將近5800萬用戶以及10萬名以上醫生

但診所哪有那麽好開呢?2012年成立的卓正醫療至今只有7個服務網點;今年4月剛開出的北京美中宜和綜合門診中心,其CEO知名女醫生於鶯前後忙活了近10個月。比之春雨,這兩家機構都是線下出身,有著天然的優勢。另一家線上出身轉做線下的丁香園,CEO李天天說起診所時一肚子苦水,線下線上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麽春雨憑什麽做診所一個診所里多少醫生開這樣一間診所需要多少時間出了事故怎麽辦

據春雨醫生CEO張銳透露:診所采用的是眾包合作的模式與線下的醫院采取合作,醫院提供就醫的物理場所和設備,春雨提供醫生和用戶,雙方資源相互匹配,因此能在短期內在全國快速開設多家診所。春雨未來也不排除投資建設一批旗艦店至於更詳細的合作形態張銳表示因為牽涉到很多合作夥伴,暫時不方便透露,但會在之後的時間里跟大家說明。而談及醫療風險,張銳表示,在與醫院合作的模式清晰的情況下,醫療糾紛的界定更加明確,同時春雨還會引入第三方保險公司,確保醫療糾紛不再是個難題。

至於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私人醫生服務打造online+offline的全流程就醫體驗到底是什麽會給就醫者帶來怎樣的新體驗這個謎底據說下個星期會揭開春雨線下診所會向媒體開放而黑馬哥屆時將第一時間去體驗一下

雖然線下服務還沒有體驗但春雨移動健康CMO劉成平描述了一個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私人醫生的產品故事“980塊能買什麽買到一個醫生朋友買到全年不間斷的醫生跟蹤服務將疾病控制在萌芽中我們不是為了治病重要的是讓你不生病……”這款面向B端客戶的私人醫生產品4月的預售款已達2000萬人民幣而針對C端的產品有望在6月底推出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i黑馬,編輯王冀,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


16歲少年開當鋪 攻300億二手球鞋財

2015-05-11  TCW
 
 

 

去年中,全世界第一家僅交易球鞋的另類當鋪開張,老闆是年僅十六歲的少年里德(Chase Reed)。日前,《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追蹤發現,這個匯聚球鞋控的神秘二手貨市場,產值高達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十二億元)。

他的美國球鞋當鋪(Sneaker Pawn USA)坐落紐約哈林區,專為紐約客解決金流問題:口袋空空、鞋櫃滿滿的少年人拿愛鞋換現金,典當期截止,若想贖回,償還本金外再多付二十美元管理費即可;另一方面,當A賣家看上B賣家的典當品,就由里德居中媒合,一旦成交,買價的八成歸B賣家所得,剩下則為店家收入。

這家當鋪成立近一年,當初的創業動機源於親子教養常見的難處:里德原是為了湊足購買新球鞋的五十美元缺口,開口向父親借錢,但條件是貨到得先抵押在父親手上,等還清借款才正式入荷。里德化自己的經驗為創業動機,賣掉自己的兩百雙愛鞋,籌到三萬美元後,正式開設店面。

搶到好貨,兩年價翻四倍

里德舉例店裡最高價的一雙鞋說明,只要有辦法收購到上等貨色,就可能為他們帶來可觀暴利:二○一二年九月,上市價格為二百七十美元,截至今年初已上衝一千四百美元,兩年多翻漲逾四倍。

《金融時報》形容,二手球鞋市場是狂熱的球鞋控組成的封閉菁英圈,和一般大眾追逐的最新流行樣式幾乎沒有交集,唯一的重疊只在於聯名、限量的獨家鞋款。然而,搶購上市夯品,憑的是運氣與餐風宿露的毅力;萬一不幸失手,雖說去二手市場把它找回來就是,但這時買家就完全是比口袋深度了。

網路雜誌《石英》(Quartz)舉例,想買一雙去年饒舌巨星威斯特(Kanye West)與耐吉(Nike)合推的球鞋Yeezy 2 Red Octobers嗎?五千美元;還是想要二○○五年阿姆(Eminem)與耐吉聯名的Air Jordan IV Retro Eminem Slim Shadys?全球只有五十雙,拍賣網站eBay上的價格是二萬六千美元。

稀缺性是二手貨價格居高不下的主因,IBM策略顧問路伯(Josh Luber)比喻:「二手市場就像是非法毒品黑市。」他粗估,產值約達十億美元,唯一玩法就是,有能耐用零售價買到限量版產品,「但這是大挑戰。」一位不願具名的蒐藏家則說,高明又有錢的專業蒐鞋狂總是會同一款買兩雙,「一雙用來炫耀、一雙用來賺錢。」

 

有300萬用戶的移動社區,怎樣靠線下培訓來完成閉環?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601/149931.html

黑馬說:趙徑文是一個連續創業者,2008年成立了電商網站哇噻網,聚合了一大批原創設計品牌和手工店鋪,被譽為“中國版etsy”。然而,在垂直電商遭遇大平臺擠壓的情況下,哇噻網最終沒有發展起來。

經過一年半的潛行期,趙徑文帶著新產品“手工客”重出江湖。這一次,手工客按照“內容-工具-圈子-視頻-課程”的邏輯發展起來。趙徑文要實踐一把手工領域的“Uber經濟學”。
 
文 | 手工客創始人 趙徑文

 
 
從做內容起步
 
手工客是一個無線端垂直社區應用,上線16個月,有300多萬用戶。最開始我們找了非常小的切口進入,這個領域里用戶最大的痛點是找不到高質量的原創教程,所以手工客最初的版本很簡單,尋找能創造優質內容的核心用戶來創造內容,有了優質內容,普通用戶也會來聚集消費內容。
 
這個時候,手工客事實上是個媒體和工具。我們也在工具屬性上下了很多功夫,把教程按照人群、場景、工具、材料、類別、風格、難度等多個緯度分類,便於用戶查找和互動。
 
之後,我們加入了手工圈。手工圈表面的形式看起來像是朋友圈,內在的邏輯其實是論壇,但論壇是PC端產品,我們又進行了改造和重新設計。這樣,在朋友圈這種用戶熟悉的產品形態上,你能看到精華區和最熱的內容,而且好的內容不會隨著時間而沈底,每個圈子有不同的用戶充當管理員。
 
手工圈的出現降低了用戶創造內容的門檻,從只有少數人能創造教程,到任何人都可以秀自己的手工作品,這個變化讓用戶有了更多的內容創造參與感。
 
用戶可以申請創建圈子,這意味著任何小的手工族群都可以在手工客找到組織。現在除了大眾意義的手工圈子,還有了繞線、琥珀、多肉、文玩、人形娃娃等相對小眾但用戶粘性很高的圈子。應該說,手工圈加強了手工客作為社區的屬性。
 
一個產品的叠代肯定是跟用戶需求相關的,在滿足了圖文教程和手工圈的功能後,很多用戶希望能有視頻教程或者直播課堂,於是我們開發了視頻群組版本,用戶選擇課程後,會進入一個群組,這個群組最多可以容納1000人同時互動,里頭既可以觀看老師錄制好的視頻,還可以和老師、其他同學互動,支持語音、圖片、文字、表情,學生的學習作業也會通過這個群組發布和點評。
 
很多人說,視頻群組的功能讓手工客看上去有點在線教育的意思了。2015年5月,我們又發布了線下課程版本,手工客作為連接器,連接了社區用戶和線下興趣培訓機構。對於我們來說,是社區還是在線教育還是O2O或者是其他的東西一點都不重要,用戶需求最重要。
 

從線上到線下,觸達更廣泛人群
 
用朋友的話講,過去一年多我是在一個蝸牛殼里面緊縮著。他們都覺得手工這個領域太小了,都在問為什麽要做手工客?直到最近,看到我們在招募興趣老師,在對接線下興趣培訓機構,他們才明白,原來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是些想象空間的。
 
我覺得,但凡一個小興趣族群,在中國都能找到幾十萬人,比如玩佛珠的、玩核桃的;做娃娃的、插花的、布藝的、飾品的;編織刺繡、陶藝、皮藝、木工、玉石琥珀等。我都沒提我們現在涉及還不太深的電子元器件、機器人、買辦玩具DIY等,總之太多了。
 
作為一個長尾聚合的興趣社群,他們原來寄生在貼吧、QQ空間、豆瓣、微博里,為什麽?因為沒有專門的垂直社區,現在有了手工客,有了很好的展示空間,有了很好的交互功能。圖文、視頻、語音、線上、線下,這難道不是至少幾千萬用戶的規模嗎?什麽是大,什麽是小?大和小其實是相對的。
 
說完規模,我再來說說線下業務。做線下業務是我們既定的目標,只有切入線下,才能更深地切入這個行業,也才能打造這個項目的閉環生態。
 
第一,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於興趣培訓的要求越來越多,出現了大量的烘焙、插花、畫畫培訓等體驗性質的機構,這是一個在線下勃勃生長的生意;第二,我們實現了圖文學習、視頻學習,但從學習的效率和效果上來說,依然比不上線下面對面手把手學習,因為中國傳統手藝的傳承都是師傅帶徒弟;第三,我們始終認為興趣與社交有很大關聯,所以我們的線上視頻是有群組的,不是一對一視頻,是1000個喜歡同樣一個主題的用戶在一起學習討論,線下也一樣,它不是一對一的家教,而是來自同城的陌生人基於相同興趣的社交,學習完加個微信然後約著一起吃飯聊天,我們必須讓手工客實現這樣的功能和業務。
 
要去整合線下機構,設計什麽樣的流程是個問題。最開始,我們同事說,我們必須革命,建立自己的老師體系,建立自己的課堂,讓那些有才華的手藝人利用剩余時間來教大家。
 
這個想法很好,有點Uber和Airbnb共享經濟的意思,但難度是,戰線拉太長了,既要找老師建立培訓體系,又要找適合做課堂的空間,還要負責整個用戶體驗,鏈條太長,效率太低。所以,我們現在是雙管齊下,既有各個類別的牛人、達人自己來開課,又整合線下現有的機構,存量市場和增量市場一起做。
 
手工客整合線下機構相對比較容易,為什麽?我們有用戶量,雖然用戶量總體還不大,但精準,而且用戶量也在持續增加。現在,我們只開了北京一個城市做線下業務的試點,馬上會開天津、上海、廣州等城市。
 
從北京不到一個月的試點來看,我們發現,開通線下課後,手工客的適用人群迅速擴大了。比如看我的朋友圈,大家都認為我和手工客沒關系,我又不做手工,但當我們把一個個線下課以場景化展現出來的時候,原先認為自己與手工沒關系的人都去體驗了,帶著孩子去玩兒陶藝,帶著女朋友做手工蛋糕,和閨蜜去學做裙子,懷孕媽媽去學編織和刺繡,都玩兒得不亦樂乎。而我們要求每一個線下合作機構必須在顯著位置擺放我們的宣傳物料,這些門店除了成為我們用戶的體驗店,也同時成為了手工客線上流量的入口、用戶收集點。
 

最有想象力的是電商
 
一年半以來,我們一直貫徹的就是“小步快跑、逐級滿足、快速叠代”的理念,手工客也經歷了工具—社區—視頻課堂—線下課堂的叠代演進。可以說,在手工興趣這個領域,我們是最大的一家,而且是生態體系最完整的。
 
線上部分,我們希望用戶量繼續增長,到2015年底總用戶量達到800萬,各個細分的手工圈達到100個,重點是把我們之前較少涉及的電子元器件、機器人、3D打印等科技類新手工納入進來,並強化運營。
 
線下部分,我們希望在北京試點的基礎上,陸續開通上海、廣州、天津、杭州、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線上線下貫通,逐步培養用戶線下課的消費習慣。比如,人們在周末無聊或者不知道帶孩子去玩兒什麽的時候,會想到要去手工客找一個有意思的課體驗一下。把手工客做成中國最大的一個興趣學校,也挺有意思的。
 
我們將來其實還有電商的部分,達人創造的產品本身就具備交易屬性,用戶也需要手工材料包和工具。電商是手工客最具想象力的部分,但我們會等生態完善後放到最後實現。等電商部分完整呈現的時候,手工客或許真的可以變成中國版etsy,而且比etsy切入手工興趣領域更深、更重,因為我們不光有手工藝品的交易,而且有圖文課程、視頻課堂,以及線下課。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趙徑文,由i黑馬編輯,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一財網 黎雨 2015-07-08 22:35:00

梅雁吉祥一位監事增持公司股票300股以上,按照8日的收盤價3.32元/股計算,那麽這位監事的增持總額約在996元以上。

在各家上市公司高層紛紛增持企業自身股票的時刻,廣東梅雁吉祥水電股份有限公司(600868.SH)的高管們也積極響應,不過增持的也很獨特。

該公司7月8日晚間的公告顯示,當天收到了總經理楊欽歡、副總經理黃增孝及一位監事的書面承諾函,向公司董事會承諾增持公司股票計劃。其中,楊欽歡、黃增孝分別計劃自承諾函簽署之日起5個交易日內,以個人自籌資金通過二級市場買入的方式增持公司股票3.6萬股以上、6100股以上,而該監事則計劃同樣的方式來增持公司股票300股以上。按照8日梅雁吉祥的收盤價3.32元/股計算,那麽這位監事的增持總額約在996元以上。

和其他眾多上市公司公司類似,梅雁吉祥的股價由5月28日的9.31元高位,被打到了今天收盤的3.32元,急挫64%。上述監事曾在5月26日減持了自家上市公司的股票2500股,交易價格為7.14元,結存股票為7500股。相比其總經理楊欽歡(持112.92萬股)和副總經理黃增孝(持股18.49萬股)而言,其所持有的股票確實並不多,而增加的300股等於在其原有的份額上提高了4%。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註意到,按照楊欽歡和黃增孝的原持股份計算,本輪增持額度,占原股份比例各是3.2%、3.3%。因此,三位高管的增持比例在3%至4%之間,此位監事之所以只增持300股以上,也就有緣由了。不過該說法尚未得到上市公司的確認。

梅雁吉祥網站顯示,企業成立於1993年1月,於1994年9月1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上市後,依托證券市場不斷擴大經營資本,從1996年起逐步將產業結構朝水電行業調整,先後在廣東梅州及廣西柳州等兩個地區投資建造了10個水電站。

該公司的主營業務為水力發電和生產制造業,目前建成投產的6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2.9萬千瓦,年設計發電量約4.3億度。依托水電行業生產運營成本低、毛利率高的特點,加上該企業的電站所在區域廣東省上網電價等優勢,水力發電的主營業務在雨量較好的年度收入較為穩定。該企業現有員工500多人,擁有9家全資及控股公司,業務涉及水電能源、銅箔、水泥、礦產銷售等。2014年,其營收為4億元,歸屬凈利潤-5453萬元,2015年第一季度的營收為4391萬元,歸屬凈利潤-3077萬元。截止當季,該公司的資產總額為26.9億元,負債5.64億元。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三峽辦:去年因公出國費300元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18/931237.html

17日,中央部門密集公開了2014年部門決算,數十份“賬本”又一次擺在公眾面前。相較以往,中央部門的“賬本”內容進一步細致清晰,有部門甚至細致到為300元支出作出解釋。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相關數據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相關數據

中國工程院相關數據
中國工程院相關數據

中新網北京7月18日電 17日,中央部門密集公開了2014年部門決算,數十份“賬本”又一次擺在公眾面前。相較以往,中央部門的“賬本”內容進一步細致清晰,有部門甚至細致到為300元支出作出解釋。但是,將政府“賬本”與審計“清單”相對照,一些潛藏的“三公”問題仍需格外警惕。

三公總體“縮水”——

多部門三公支出縮水 公車消費壓縮大

根據財政部此前公布的數據,2014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撥款三公支出合計58.8億元,比預算數減少12.71億元,下降17.8%。

按照財政部長樓繼偉的解釋,“三公”經費支出減少主要因為“各部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厲行節約有關要求,壓縮、取消部分出國(境)團組,加強公務用車管理,規範公務接待活動,減少了相關支出。”

具體來看,在已經公布決算的部門中,一些部門的三公經費壓縮幅度不小。例如,去年民航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數為6045.22萬元,比預算數減少1888.72萬元,降幅接近四分之一。

再如,三公支出額度較大的海關系統,去年海關系統的三公預算超過5億,決算支出為3.5億,較預算節省超1億,縱向比較,去年的支出較2013年度支出也減少了1.3億。

分開來看,總體省下的12.71億元中,因公出國(境)經費減少3.56億元;公務接待費減少3.87億元,省錢大戶則是公車,去年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減少5.28億元。

觀察各部門去年的三公支出,一些部門的公車花費壓縮幅度確實較為明顯,例如,中國地震局、中國殘聯、央行、國家測繪局等多部門在去年的公車購置費為零。

“賬本”細致入微——

首次公開公務接待的批次及人數

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較於往年,今年的各部門決算報告內容更加細致、全面,各部門曬出“賬本”也更易懂。

在三公支出方面,本次各部門公布的決算中,就在以往公開出國(境)團組及人次、公務用車購置數及保有量的基礎上,首次公開公務接待費相關的批次及人數。

例如,在公務接待方面,已經公開的部門決算中,央行的此項支出達到9980.81萬元,央行列出的數據顯示,2014年度人民銀行系統2122個預算單位接待來訪團組超過6.9萬個,來賓累計超過74.7萬人次。

在因公出國(境)費方面,去年國家體育總局的此項支出超過兩億,占其三公支出總額的94.85%,相較於其他部門,體育總局的此項支出數額之大,顯得格外突出。對此,體育總局特別進行了細致說明,指出去年參加國際體育賽事和境外訓練622起,11274人次,出席國際會議236起,791人次,體育總局還舉例列出了參加的索契冬奧會、仁川亞運會等具體體育賽事。

在公務接待方面,一些部門在的支出說明中甚至列出了公務接待具體“接待”了哪些人。

例如,教育部去年的公務接待支出為492.06萬元,對於這一支出,教育部給出了詳細的說明,不僅列出去年共接待國(境)外來訪團組、來訪外賓的批次和人次數量,還舉例列出了接待外賓和訪問團體的名單。

此外,教育部列出去年的國內公務接待支出僅為5000元,雖然數額不大,但是其依舊列出“2014年共接待國內來訪團組6批次,來賓132人(不含陪同人員)”。

“增減”解疑釋惑——

交通部因馬航出國多 三峽辦為300元支出釋疑

本次中央部門的決算報告中,多數部門在三公經費方面,無論支出增減都給出了具體的解釋,力求讓決算報告不僅數據“清晰”,而且內容“明了”。

例如,交通運輸部去年的三公支出中,因公出國(境)費為1094.2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7.71%。

對於超預算支出,該部門給出具體的解釋為“由於馬航‘MH370’航班失聯,交通運輸部多次組團出境與外方會商相關事務,財政部追加了交通運輸部財政撥款因公出國(境)費預算。”

再如國家民委的公車購置費,2013年國家民委的這項經費為116.97萬元,2014年則為164.54萬元,增加47.57萬元。對於高出40多萬元的公車費用,國家民委特別指出費用增加是因為該部門所屬西北民族大學,由於兩地校區辦學,為滿足學生日益增長需求,新購置大客車校車4輛。

不僅花費增加的部門要說明“為何多”,一些支出較預算明顯下降的部門也在釋疑“為何少”。

例如,去年國務院三峽辦的因公出國(境)費的預算為78.60萬元,但是此次公布的去年其因公出國(境)費的決算僅為300元。

對於這一支出的銳減,該部門解釋稱,一方面是按要求嚴控出國團組、壓縮出國經費,同時由於多種原因,原計劃中的團組出國考察任務因故推遲,“故2014年無人員出國(境),僅發生少量因辦理護照等發生的外事出租車費。”

部門賬本與審計清單對照看——

規範政府花錢勿止步於“一紙公開”

肯定中央部門三公賬單更加透明清晰的同時,一些部門在三公經費方面依然存在的違規違紀亂象更不能忽視。

在此次中央部門集中曬“賬本”之前不久,6月末,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就受國務院委托,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了2014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

如將政府部門曬出的“賬本”與審計署列出的“問題清單”對照觀察,一些潛藏的“三公”問題仍需警惕。

例如,在貿促會公布的決算中,去年該部門公務用車實際支出280.84萬元,較預算數減少13.93萬元,下降5%,較去年實際支出下降8%,並解釋主要原因在於認真貫徹公車改革精神,大幅壓縮公務車運行維護成本。

但是,在審計署的審計報告中,在公車方面貿促會就被點名,審計報告稱“貿促會、中科院聲學研究所等21個部門和單位擠占其他支出用於車輛購置、運行維護,以及違規發放交通補貼等,共計1058.19萬元。”

此外,在審計報告中被點名的還包括,因公出國方面,衛計委、貿促會等5個部門和單位的8個團組擅自更改行程或境外停留時間;公務用車和接待方面,科技部、文化部等33個部門和單位長期占用其他單位車輛;工程院、商務部等10個部門和單位超標列支公務接待費等。

有分析指出,規範政府花錢絕非“一紙公開”能解決問題,當前政府花錢依然存在不少違規違紀現象,也凸顯進一步推進公開和深化預算改革的必要性。(完)

(原標題:中央部門曬細賬:三公大幅壓縮 300元也說明)

 

  • 中新網
  • 李凈翰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上海國際集團剝離14家公司 盤活資產超30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8303.html

上海國際集團剝離14家公司 盤活資產超300億

一財網 方向明 2015-08-27 22:39:00

浦發銀行與上海信托“1+2”的整合工作已經上報國務院並獲得原則同意,預計年底將得到批複。“1+2”中的“2”是指上海信托代上海國際集團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國利貨幣經紀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重組完成後,浦發銀行將成為國內第四家持有信托牌照的商業銀行。

上港集團收購錦江航運將近80%的股份,浦發銀行以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收購上海信托。上海國際集團27日稱,目前的國有資產整合涉及其旗下14家公司,盤活存量資產已經超過300億。

上海國際集團成立於2000年,在原上海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的基礎上組建而成,公司重點立足國有資本流動、控制、配置和預算功能。最新統計顯示,該集團今年上半年總資產超過2000億元,凈資產1482億元。

從去年年初開始,上海國際集團的戰略定位開始從戰略控制性的金融投資集團調整為國有資本運營平臺。

今年7月,上海國際集團將持有的錦江航運47.9884%股權轉讓給目前國內最大的港口股份制企業上港集團,成為上海國資系統繼光明食品集團與上海良友集團重組之後又一次令人矚目的行業整合。

“同類縱向整合能使這些企業之間在技術、管理和資源上獲得協同性、互補性,可以壯大合成以後的企業,又能夠發揮各自的優勢。”上海國際集團董事長沈駿向《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表示,上港集團和錦江航運的整合屬於同類縱向整合,因為上港集團還全資控股同樣經營航運的上海海華輪船有限公司。

浦發銀行與上海信托“1+2”的整合工作已經上報國務院並獲得原則同意,預計年底將得到批複。“1+2”中的“2”是指上海信托代上海國際集團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國利貨幣經紀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重組完成後,浦發銀行將成為國內第四家持有信托牌照的商業銀行。

“上海的國有資產在全國各地中比例最高,國有資產在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中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國有資產運作效率的提高和國有資產增值收益的上繳遠遠沒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水平,”沈駿稱,“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的運作,使國有資產的效率更高、收益更多,提高上繳國資的比例,再參與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二次分配中。”

據上海國際集團總裁邵亞良介紹,剝離了十幾家子公司以後,剩下的子公司主要有兩家,分別是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和上海國際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前者把主要精力放在不良金融資產處置上,而後者則在搭建存量股權投資和財務投資上發揮作用。和過去簡單的行政手段不同的地方在於,上海國際集團所搭建的資本運營平臺操作的轉讓和重組都是按照市場規律來定價的。

“國有資本運營涉及產業資本進入到國際集團,我們在管理體制上按照‘一變’和‘都不變’的原則,‘一變’是股權發生變化,‘都不變’是指原來的管理體制和國資委的監管體制不會發生變化。”邵亞良稱。

去年7月,上海國際集團向國泰君安轉讓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51%的股權,同業歸並的完成推動國泰君安實現上市,進一步擴大了業務規模。

以上港集團和錦江航運為例,邵亞良透露,目前董事會程序已經走完,正在履行政府審批程序。接下去,下半年完成一單啟動一單,根據每家的情況采取“一司一策”的模式。

方式上,除了資產縱向整合,還有跨界重組,去年6月,上海國際集團就將旗下6家類金融和房地產企業打包轉讓給上實集團。

“跨界重組是不同類別的合攏,上實集團是綜合性集團,我們就整體打包給它,”沈駿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剝離經營性資產後,我們也能夠騰出更大精力研究國有資本運作。”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主業增長承壓加緊金融轉型 華資實業逾300億增資華夏保險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8085.html

主業增長承壓加緊金融轉型 華資實業逾300億增資華夏保險

一財網 李琪 2015-09-18 23:04:00

華資實業在9月18日晚公布了其非公開發行預案。公司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逾300億元,用於對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保險”)進行增資。而增資完成後,華夏保險將成為其控股子公司

經濟結構調整的大勢,正在加速向微觀層面滲透,金融領域則成為重要的轉型方向。停牌近半年後,傳統制糖主業增長承壓的華資實業在9月18日晚公布了其非公開發行預案。公司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逾300億元,用於對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保險”)進行增資。而增資完成後,華夏保險將成為其控股子公司。

據公告顯示,華資實業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將不超過34.66億股,發行價格不低於9.14元/股,擬募集資金總額316.8億元(含發行費用)。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凈額將全部用於以現金形式對華夏保險增資。而本次重組並不會導致華資實業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此次增資華夏保險,並非華資實業首次試水金融布局。在此之前,華資實業已相繼入股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恒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主業增長承壓,是華資實業加緊金融轉型的直接原因。以制糖為主業的華資實業,正面臨利潤縮水的嚴峻考驗。近幾年來,由於國內市場對糖的需求量持續低迷,加之大量進口糖的湧入使國內食糖產業競爭加劇,以制糖為主營業務的華資實業的業務格局急需調整。

通過此前一系列資本運作,華資實業將其金融產業的布局從參股銀行、券商拓展到控股保險公司。華資實業方面亦表示,控股華夏保險得以將保險業務納入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中,從而實現上市公司主業以制糖業務為主向以金融保險、制糖為雙主業的轉型。此次增資華夏保險,也是看好保險業未來在政策利好和市場發育背景下的增長潛力,通過吸納行業內優質資產率先布局。

保險日漸成為傳統行業轉型的重要方向,與行業發展空間不無關系。2014年出臺的“新國十條”,明確了未來保險將成為政府、企業、居民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的基本手段,在政策及監管上也將大力推進保險業的發展。同時,中國保險業市場需求充足,2014年國內原保險保費收入2.02萬億元,同比增長17.49%,快速的增幅使中國成為全球重要的新興保險市場。

值得註意的是,華夏保險此前已經歷過多次增資。對於保險企業而言,充足的資本儲備有利於提升保險業務的償付能力。2014年,華夏保險償付能力174%,屬於充足Ⅱ保險公司行列;華資實業的本次增資完成後,新一輪資本的補充將提升華夏保險償付能力。而有市場觀點分析,引入上市公司作為控股股東能夠為華夏保險提供在資本市場持續的融資能力,拓寬資本補充渠道,建立良性的資本補充機制,使其實現業務的可持續增長。

據資料顯示,華夏保險業務範圍涉及普通壽險、分紅險、萬能險、健康險和意外險多個險種,其2014年度保費為715億元,位列市場第七;截至2015年7月31日,總保費944.1億,位列市場第三。而在去年,華夏保險也實現了業績的扭虧為盈,由2013年虧損15.87億元扭轉為2014年全年盈利11.55億元。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玩電話」問功課 吸金$1,300萬

2015-09-17  NM


以前有「打電話問功課」,而家一樣有!不過用的是手機。Timothy創立了補習應用程式Snapask,讓學生隨時隨地以手機發問,每十條問題收費八十元,平均十七秒有答案!

雖然意念創新,但天使投資者、全球首個語音聊天程式Talk Box的研發者郭秉鑫(Sunny),認為如何控制導師的responsive rate(回應率),在最短時間內答啱問題,是最困難的事。而且Snapask有三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創辦人,「一個話行左,一個要行右,架車就失控。」 Sunny投唔投資?就睇Timothy點答。我點sell

我知大部分學生在學校上堂,都唔敢問問題,而坊間的補習社一班數十人,學生亦甚少有機會發問。於是我和兩位拍檔創辦Snapask,用家只要將學業問題以圖像、聲音、文字,上載至Snapask,我哋搵嘅大學生導師會即時解答,平均十七秒,可以解決你問題。

起初我哋免費俾學生試用,到五月才開始收費,每十條問題收八十元,五百元可發問九十條。Snapask以解決數理問題為主,現新增中文、英文、通識等科。 用戶可以看到導師的profile,了解他的教育程度。在導師解答問題後,更可為導師評分。系統會分析不同導師的active上線時間,再進行配對,務求 在最短時間內答問題。現時,在香港已有一萬五千多位高中生會員,及一千多位大學生導師,業務由香港拓展至台灣和新加坡共三地。近月更融資了一千三百萬元, 其中一名投資者,是前英皇中文補習天王吳賢德Arthur Kho。以後做功課遇到難題,唔使怕,就好似我哋口號:Snap, Ask, Learn! The tutor in your pocket.

專家有問

S:Sunny KokT:Timothy

S:目前遇到最大問題係咩?

T:我諗係customer education。近年興起網上服務,大家都覺得網上攞資訊是免費的;要大家攞信用卡number出嚟,付費使用係最難。我哋定位,係想俾學生一個私人 教授過程,同俾佢哋一種安心。呢種安心,喺學生search電腦搵答案,又或同其他人傾偈,都唔會攞到嘅。

S:你意思係最難嘅地方,係令到學生安心?

T:我哋都一路做好多工作,希望佢哋知道,我哋係一個好consistent嘅branding。我哋聘用的全部都係頂尖的大學導師,可以令到佢哋喺成個過程唔會驚。

S:要人付錢真係最難嘅問題咩?如果你問我,作為一個學生,應該最難嘅係,我搵老師,但老師唔答我。即係我上到嚟submit咗一樣嘢,但無人。就好似 GoGoVan,我call咗車,但無人嚟,我搵Uber,但無人嚟。你點樣控制老師個responsive rate?起碼喺最短的時間答到學生的問題,對你而言,呢個係一個幾大的挑戰。

T:無錯,呢個係一個挑戰,但我頭先所講,個customer education係令到佢知道,我哋所sell嘅係啲乜嘢先。而你頭先所提嗰兩點,佢要有一個快嘅response time同質素,我哋都有唔同機制去做。第一,所有導師上嚟,我哋會先了解導師的成績,讓學生知道,所有在Snapask教授的導師都是最頂尖。當然,我 哋好難確保答案100%準確,但我哋可以確保,教你嘅導師本身個根底好,一定會明白教你乜嘢。至於response time,牽涉好多因素,唔淨止係人為因素,就算我哋有十萬個導師,只要有條問題,佢哋係唔想答,就始終都無人答。所以我哋做緊嘅係,令導師有 loyalty,覺得服務學生係一件開心的事,唔淨止為咗金錢上的回報,慢慢build up緊一個community,從而令我哋有個好嘅response time。

S:你哋個app有幾多download?

T:喺香港,數字去到一萬五千個。呢一萬五千個全部都係學生,而我哋有千幾個導師喺平台,負責每日解答學生問題。

S:咁daily active有幾多?

T:Daily active都去到二千幾、三千個。其實我哋呢個business好有季節性,好明顯,考試季節都一定有多啲人用。尤其我哋搞活動,或者五、六月份考試季節,我哋都特別多人。

S:我覺得你哋所有嘢都OK,但你有三個係不同國家發展的founders,攞到funding就會各散東西,頭先我問你一個問題,你好似避咗我嘅,就係 邊個做CEO。我見過太多的CEO,day 1都好似你咁,目標方向好清晰。結果點呢?兩個founders,一個就揸住左邊軚,一個就揸右邊,結果架車就失控。你哋三個市場,到底係擺邊度先呢?

T:點解我哋會將市場分布喺呢啲地方呢,因為有兩個founders,一個係台灣人,一個係新加坡人。

S:如果台灣話佢市場好好,新加坡又話佢市場好過台灣,咁點?你唔知,因為你喺香港。咁由邊個去決定?啲錢擺喺邊度發展,從而令到成個公司可以健康成長?

T:我覺得團隊入面嘅溝通,絕對唔可以意氣用事,唔可以因為我哋身在邊個市場,見識得最多,就用呢一點,去同團隊攞更加多資源,去發展自己地方。我覺得所有嘢(資金分配去邊)都係用數據去支持,顯示邊個市場的發展潛力較大。

至於邊個係架車嘅司機?我覺得邊個人掌舵都好,如果不停提醒人話佢係CEO,咁佢係非常差的領袖。我哋要做到嘅係,信服你的團隊,而唔係用職權限制住佢。 我希望我的團隊有自己的靈活性和主見,去發展佢範疇。一路以來支持我的投資者,鍾意我哋的其中一點,就係見到我哋團隊非常團結。

專家判決

佢迴避咗我邊個「揸車」嘅問題。我未夠了解Snapask的團隊,亦唔清楚三個創辦人點分工。不過我會俾七分,五分是配套,兩分是團隊。但現階段我未決定 投唔投資,因為都要睇番Snapask的valuation有幾多先決定到,不過我覺得呢個business model,係有得做。Snapask選擇由數理問題入手先,好make sense,咁樣起碼唔會lose focus,唔知做邊樣嘢先,教邊樣先。對學生而言,數理是會遇到最多問題,而數理問題有步驟可教對與錯,相反中、英文,可能Google吓都會有答案。 所以Snapask先教數理,我覺得佢幾smart。Snapask了解自己產品獨特性(數理),最近融資成功,有一百八十萬美金,但問題是他們打算點樣 將resource分配和利用,去打造一個「補習empire」?到底是搵到學生,有需求先,還是搵咗supply,有導師先?加上Snapask要審視 老師education,資源分配更加要處理得好,呢個係一個最難攞的平衡點。

留意供不應求

我頭先亦問過Timothy一個問題,佢到目前為止遇到最大的困難係咩。佢答我係用戶體驗,但我唔覺得呢個係最重要問題,因為學習是「硬需要」。當你遇到 問題,唔識,就焗住要問。即使用戶體驗有幾差都好,我都無乜所謂,除非上唔到網啦。無一個學生會因為要追求知識,而去讀書,大部分都想解決問題。簡單啲 講,我有考試,或者我有作業唔識做,死啦我點答呢。原來,俾錢就解決到,好啦,我俾錢啦。要留意嘅,反而係「供應」。考試季節,學生對Snapask的需 求自然大增,正如搭的士,通常放工和交更時間,是我們最需要的士嘅時候。但有這個需求,Snapask以大學生充當導師,當他們都有其他的補習生或要應付 考試,供應會否不穩定?這個並非只是Snapask的問題,亦是sharing economy最基本的問題!

撰文:蔡璿驩攝影:鄭樹清攝錄:鄭樹清、廖健昌[email protected]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