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小加冀新經濟股陸續有來

1 : GS(14)@2017-10-01 20:11:12

【明報專訊】號稱「金融科技股」的眾安在綫(6060)成功掛牌,港交所(0388)總裁李小加昨日稱是開創先河,期望未來吸引更多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

除李小加外、港交所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主管戴林瀚、上市部營運總裁許淑嫺均有出席上市儀式,李小加指希望眾安來港上市能成功開先河,形容其上市令人感到「振奮」,稱其為「久違了」的IPO,而之後會有更多新經濟公司來港,又指將確保香港市場維持競爭力,提供更多選擇,期望未來在市場架構上能有所發展,並能在數月內見突破,以吸引包括互聯網金融在內的科企,同時保持公司質量。

專為新經濟企業而設的創新板諮詢上月中旬結束,李小加表示希望盡快有結果,而被問到在港推行實名制的進展,李小加稱證監會正與中證監商討,未有消息可透露。

陳勁:發展初期 續增加資金投入

此外,眾安首席行政官陳勁表示,對於會否加強與「三馬」旗下業務之間的合作,他指將與合作伙伴保持密切聯繫,業務開展時獲得股東支持,亦相信對方認同眾安理念及團隊,他未有回應公司何時盈利,表示公司仍在發展初期,但指會增加對市場的投入。眾安昨日高開16%,陳勁表示對股價表現感到滿意,反映投資者對公司支持。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332&issue=201709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600

已澄清港股基金要求 中證監:陸續恢復審批

1 : GS(14)@2017-12-03 18:17:42

【明報專訊】近期內地盛傳監管機構暫緩審批港股基金,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昨日表示,早前翻查獲批基金活動時發現,部分帶有「港股」字樣的公募基金產品,並未實際投資港股。

高莉表示,滬港通及深港通開通以來,有多家基金管理公司向中證監申報,設立在港股通機制之下參與港股買賣的公募基金產品。但中證監早前在產品註冊審查及日常監管中發現,部分帶有「港股」字樣的公募基金,並未實際投資港股。

部分「港股」基金未實際投資港股

高莉表示,公募基金公開發行方式集資,產品面向大眾,因此公募基金需要較私募基金有更嚴格的監管,監管機構亦會要求披露更多信息。她稱,中證監向行業發出《通過港股通機制參與香港股票市場交易的公募基金註冊審核指引》,進一步明確了相關基金參與港股通交易的投資比例、信息披露、人員配備等要求,並陸續批覆了多隻產品。

有內地傳媒上周報道,指近期中國基金公司上報的部分港股基金暫緩審批,惟未知相關原因。報道引述基金人士稱,接到指導表示,投資港股比例不低於非現金資產80%的基金暫緩審批,而比重在50%以下的基金不受影響。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31&issue=20171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697

【蘋果優惠】唔使錢請食雞 超筍優惠陸續有嚟

1 : GS(14)@2017-12-10 23:31:06

《蘋果優惠》請食雞咁筍,難怪吸引人龍排隊換領。

《蘋果優惠》推出唔夠一個月,已經試過帶嚟免費珍珠奶茶(換領總數超過1,700杯)、$5杯咖啡(賣出超過4,400杯)、$1牛角包(賣出超過9,000個)以及$1蛋撻(賣出超過10,000個)等唔同嘅優惠,反應非常熱烈。


上星期五(12月1日)《蘋果優惠》又有超筍著數,憑優惠券免費換領巴辣雞粒一客,毋須任何消費,難怪當日多間KFC分店均出現人龍盛況。嚟緊仲會有更多超筍著數益大家,只要用最新版本嘅《蘋果動新聞》App,開齊藍牙、定位,附近優惠隨即自動送到你手,保證唔會錯過。


《蘋果優惠》使用步驟:1.打開最新版本(4.3.1)的蘋果動新聞 app2.允許開啟藍牙和定位,iOS用戶須在「設定」允許取用位置為「總是」(always)3.點擊主頁右上角之「蘋果優惠」(參考圖1)4.右欄目為「蘋果優惠」,點擊以領取該優惠券(參考圖2)5.於「已領取著數」,打開該優惠券(參考圖3)6.出示予店員兌換如欲了解更多換領詳情,請瀏覽:
http://bit.ly/AppleSpotEducationVideo



唔少人手上都開定優惠券等換雞。

只要向店員show一show優惠券,即可免費獲贈巴辣雞粒一客。

李小姐表示係第一次用《蘋果優惠》,之後都會介紹畀朋友用。


唔使消費又唔使登記,連小朋友晴晴都話好易用。

鍾先生(右)同黃先生(左)都話嚟緊會繼續留意《蘋果優惠》有咩著數。

圖一


圖二

圖三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06/202357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22

專家論勢:印度改革利好 升級或陸續有來

1 : GS(14)@2017-12-18 04:10:00

印度在上月中收到了一份早來的聖誕禮物。在11月17日,穆迪出乎市場意料把印度的主權評級從Baa3上調至Baa2。這是其自2004年以來首次上調印度的評級。隨着評級上調,展望也從正面調整至穩定。目前,穆迪對印度的評級比惠譽和標普高一級。雖然投資者對升級期待已久,而主要的資產類別(例如貨幣、債券和股票)亦已在溢價反映相關因素。不過,升級的時機仍然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尤其是由於當地近期一些數據較引人關注,包括經常賬赤字增加、通脹從低位回升,以及商品及服務稅實施對增長和政府收入的影響等。穆迪上調評級的決定是由於印度總理莫迪自2014年5月份上台以來,政府改革取得持續進展。當地政府推行結構性改革,着重為經濟規範化,提高政府機構運作透明度,保持財政和貨幣政策審慎。商品及服務稅的實施和具爭議性的廢鈔措施旨在於長線擴大稅基,從而有助政府降低稅率,並將資金用於公共基礎設施、醫療和教育。此外,當地向外資開放行業(例如國防和鐵路)也具有突破性的意義。在10月份,政府宣佈向公營銀行注資320億美元,以解決資產質素和資本充足問題。此亟需的資本重組措施規模(相當於2017-2018年GDP的1.3%)明顯大於政府之前的承諾,亦多於過去十年向公營銀行注入資本的總額。由此可見,升級是建基於過去三年半來改革方面的進展。儘管印度距離改革目標還有漫漫長路,但穆迪的行動可算是投下了信任的一票,對印度的改革過程作出肯定。這亦印證了我們一直以來看好印度的觀點。在世界銀行近期公佈的營商便利排行榜上,印度躍升了30位,雖然在190個國家中的總排名仍只是排第100,但成就仍然值得讚揚。若印度能繼續實現其增長潛力,並堅持進行財政整頓,那麼其排名將有望進一步上升。與此同時,我們亦拭目以待其他評級機構會否跟隨穆迪上調印度的評級。這些主要評級機構的認可,將有望顯著提高印度對全球投資者資金流的吸引力。
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 Limited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投資附帶風險,過去的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本文件只提供一般性資料,文件內所載的觀點,在任何情況下均不應被視為HS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Hong Kong) Limited滙豐環球投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滙豐環球投資管理」)的促銷或建議。滙豐環球投資管理及滙豐集團對任何依賴本文而引致的損失概不負責。有意投資者應就個別投資項目的適合程度或其他因素尋求獨立的意見。本文件內的資料乃取自滙豐環球投資管理合理地相信為可靠的來源。然而,無論明示或暗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概不會就該等資料的準確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保證、擔保或陳述。譚慧敏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高級市場策略師
Tag:譚慧敏,印度,主權評級,穆迪,莫迪,_mt_投資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3/202427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473

中資港土地市場頻插旗 收地方式不再局限 分析﹕搶地陸續有來

1 : GS(14)@2018-01-02 00:04:48

【明報專訊】回顧本港賣地市場,上半年由中資獨領風騷,全年共推出9幅住宅地,單是中資已奪得5幅,加上港鐵(0066)黃竹坑站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合計以逾500億港元資金攻港搶地(詳見表)。有別於去年初人民幣貶值誘發中資海外投資潮,分析預測境外資金成本低、港地價仍較內地廉宜,項目利潤有保證等多項因素下,來年中資將繼續搶地。

今年中資搶地潮,需自原來不為港人熟悉的海航說起。海航在2016年11月起不足半年內,以合共逾272億元連奪4幅啟德地皮,每方呎樓面地價高達1.36萬元「天價」,谷高地價,甚至形成「麵粉貴過麵包」情况,亦帶動當時部分新盤封盤加價、二手反價,成為樓市另一推動力。

海航高價搶地揭開序幕

其後,多宗高價中資買地交易陸續出現,包括龍光(3380)及合景泰富(1813)聯手奪得鴨脷洲利南道住宅地,作價逾168億元,打破20年前由小西灣地王所創下紀錄,每呎樓面地價2.2萬元,較鄰近中海外(0688)新盤南區.左岸2012年3月中標價1.1萬元貴1倍,逼近當區新盤「麵包價」。事隔4天後,港鐵黃竹坑站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開標,亦被中資平安不動產伙路勁(1098)奪得,一向土地資源稀缺的港島,短時間內接連被中資攻下。

小西灣20年地王紀錄遭打破

不過,隨着下半年內地對海航、復星、萬達等在海外進行多項大型併購的明星企業進行資金排查,其中海航更屢傳為啟德地皮所做的過橋貸不獲續貸。下半年港商扳回一城,包括信置(0083)、中資世茂房地產(0813)等合組財團以172.88億元投得長沙灣興華街西新住宅地王;由嘉里(0683)、信置投得港鐵黃竹坑站第二期項目等。

向港發展商挖角 增合作項目

然而,據了解不少中資、內房在港上市多年,已逐漸熟悉本港資本運作,或向本地發展商挖角,收集土儲的方式不再局限於公開招標,變成密密在二手市場吸納或與港資合作。例如碧桂園(2007)今年6月向宏輝(0183)購入九龍城賈炳達道142至154號重建項目,作價6.1億元;9月再以24.41億元,向宏安系購入馬鞍山耀沙路地盤60%權益,又將離岸公司「碧桂園地產(香港)」正式在香港註冊處登記,似要落地生根發展。另一房企雅居樂(3383)亦以4億元購入鄰近太古坊的鰂魚涌英皇道992至998號舊樓。

但分析認為中資在港發展不會停步,聯昌證券香港內地房地產研究主管鄭懷武直言下半年中資看似減速,全因其轉趨低調及下半年招標項目規模較大,中資對「太誇張的項目不太想做或不太易做」,部分缺乏土儲的港資亦進取出價,形成此消彼長的局面。但事實上近年不少中、小型內房均對港市場躍躍欲試,像旭輝(0884)亦與宏安地產合作發展油塘項目。

〔2017經濟回顧系列 (三)〕

明報記者 方楚茵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836&issue=201712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15

Mount Nicholson買家陸續曝光

1 : GS(14)@2018-01-15 03:09:50

【本報訊】超級豪宅造價不斷破頂,打入亞洲分層呎價第三位的Mount Nicholson9樓C室,實用面積4,266方呎,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單位最終成交價4.9105億元,實用呎價115,110元,買家以私人名義登記,登記姓名蘇敏(So Man)。

首三大樓王以個人名義購入

目前,Mount Nicholson首三位最高分層呎價單位均以個人名義購入,其中,登上亞洲分層樓王寶座的12樓C及D室,由同一買家以11.6億元買入,兩伙實用面積分別4,242及4,579方呎,呎價高見13.206萬元,買家登記LIN ZHONGMIN,屬漢語拼音,不排除屬內地客。排第二的10樓C室,實用面積4,266方呎,買家登記為朱興良(Xhu Xing Liang),成交呎價116,971元,屬亞洲分層單位呎價次高。有指朱興良為金螳螂集團創辦人及公司董事長,主要於內地從事中國建築裝飾行業。另外赤柱環角徑2號8號屋,土地註冊處顯示,上月以2.13582億元易手,登記買家為鄭荃文(Cheng Fanny),與得理集團及深圳愛培科董事長中英文同名。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11/202712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35

學者:政府為達標 劏房盤陸續來

1 : GS(14)@2018-01-22 05:29:06

【本報訊】新年將至兼股市旺,發展商或預期股市資金回流樓市,瘋狂推出劏房盤,吸納股市套現資金。面對劏房盤熱潮來勢洶洶,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現時難杜絕發展商推出劏房盤,因近年政府放寬發展商修改圖則,部份發展商看中商機,畫出多個細單位圖則,令大量劏房盤進入新盤市場。對於被問及劏房熱潮持續多久,麥萃才認為視乎政府決策,因近年政府為了達到建樓指標,有意放寬批地和圖則的監管,同時過往批出的圖則即將進入市場,所以未來一、兩年仍會有部份劏房盤發售。

發展商易出貨 利潤高

此外,在商言商,劏房盤出貨易,項目平均呎價高,銀碼額低但利潤高,有利發展商財務狀況,除非市場承受不了,否則發展商未來仍會推劏房盤。麥萃才認為劏房盤潮能否解決,非常取決於政府對批地條款的審批和改圖則的監管,假如未來數年,政府決定收緊改圖則和規定每塊土地須建單位,將對發展商造成一定壓力,或會減少劏房盤面世。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0/202803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054

美財長開腔撐弱美元 美匯跌穿90 商務部長:貿易戰一直在打 關稅陸續來

1 : GS(14)@2018-01-28 15:07:27

【明報專訊】美國財長梅努欽昨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的發布會表示,美元偏軟對美國貿易有利,跟歷任美國財長強調的強美元政策背道而馳,令市場揣測白宮試圖壓低美元刺激經濟。美匯指數昨跌穿90水平,是2014年12月以來首次,昨晚深夜低見89.3。

對於美國向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等徵收巨額關稅,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昨強硬表示,貿易戰一直在打,美方的關稅措施將陸續有來。

默克爾警告:保護主義不能解決問題

分析認為,無論是弱美元的表態,還是關稅措施,都反映「美國優先」政策的重要性。德國總理默克爾昨在WEF警告,多邊主義受到威脅,保護主義非解決世界問題之法,言論似乎針對「美國優先」政策。

受惠於美企業績比預期好,道指、標普500指數及納指早段齊創新高。美元兌日圓昨跌穿110,是4個月來首次。歐元兌美元升至1.2383,再創3年新高。英鎊兌美元升穿1.4,是2016年中公投決定「脫歐」以來高位。期金升穿每盎司1350美元,創4個月新高。對於美元近期跌勢加劇,梅努欽昨稱,政府短期內不關注美元偏軟,聲言「弱美元對我們有利,因為這帶來貿易和機會。從長遠來看,美元強勢反映美國經濟實力,且美元將繼續成為主要儲備貨幣」。

與一貫強美元政策背馳

美國私人銀行BBH表示,梅努欽的評論,較美國政府宣布的關稅措施所造成的衝擊更大。自1990年代以來,魯賓(Robert Rubin)及其後的歷任財長,都以強美元為訓,公然偏離此原則,反映白宮渴望美元走軟。魯賓在其前任本特森(Lloyd Bentsen)利用匯率逼日本開放市場後,開始強美元政策。

瑞聯銀行(UBP)稱,梅努欽的言論改變了市場的政策預期,將令美元續跌,反映了「美國優先」的取向。

梅努欽﹕美國優先議程與各國合作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周五在WEF講話,龐大的美國代表團包括10名內閣,準備向全球展示新政府上任一年的經濟成果。梅努欽稱:「這是關於美國優先的議程,而美國優先意味美國與各國合作。」他解釋,凡對美國有利的,都對全球有利,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貿易伙伴之一,為全球提供大量商機。

對於美國開徵巨額關稅,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稱:「貿易戰每天在發生……不幸的是每天都有違規的事,因此貿易戰已持續多時。不同的是,美國正在抵禦。」他又表示,中國是否向美國報復,非由美國決定,「若中國作出回應,美國將考慮應對措施」。羅斯威脅,更多關稅措施將陸續有來,在知識產權、鋼鐵和鋁等領域的行動尚待決定。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010&issue=201801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394

何國良:內地利好政策陸續有來 逢跌入場

1 : GS(14)@2018-03-19 05:04:23

【明報專訊】踏入3月,市場因海外貿易政策和內地會議消息,出現了「單跳」情况 ,一日升一日跌。找對節奏的短線投資者,應該錄得不錯的回報,但鏡內外總有兩面,亦聽說有投資者在這種市况中,損耗了手頭上一半的資金。如筆者之前與讀者們分享,市場從去年月月升至今年的拉鋸市况,投資群中自然地會出現更多的正反兩方面意見,在影響市場因素變得多元而複雜後,大家在這段時間,要多思考自己看好/看淡的觀點,避免在決心不足時操作出現進退失據情况。

貿易戰宏觀影響不太大

在貿易戰的預期影響下,市場的投資氣氛亦受到不少影響,交易量出現收縮的情况。跟投資同仁交流,發現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在缺乏明確方向時,就算在建倉,他們的注碼可能只是頂峰的四分之一或是二分之一。但跟他們討論有關貿易戰可能帶來的影響時,我們都有共識﹕相信在近期,貿易戰對宏觀形勢的影響不會太大,從已公布的內容,以靜態分析,實質對GDP增長的影響只在0.2%左右。當然大家亦明白,這種假設其他變量不變的靜態分析,不可以有很高的準確度。但由於事件發展並不明朗,投資者在不確定性和潛在回報兩者要作出選擇,在這種情况下,絕大多數會先選擇迴避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即他們所說的--君子不立危牆下!

但如果大家細心留意,影響市場的力量亦不完全是單邊的。除了來自海外的一方外,來自中國大陸兩會期間的一些消息,仍然可以有效抵消一部分海外負面消息的影響。例如首天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既可以滿足關心經濟增長的投資者(6.5%的預期增幅可叫他們放心),又能為尋找長期持續經濟增長的投資機構,特別是海外投資者,明確道出中國未來這方面的決心。如果報告推出之日並不是碰到美股的調整,轉移了市場的焦點,相信報告內容可以更受媒體注目,並更能改善市場的投資氣氛。筆者相信,隨着會期和內容不斷推進,未來兩周將會有更多有利經濟發展的新政策方向出台,這可更有效中和已在市場的負面消息。

兩會後把握新機遇 成公司動力契機

而且,進入第二季,上市公司的業績公布期亦同時展開。雖然有說不少好業績已在股市中反映了。但筆者更關心的是公司在兩會後,如何可以持續發展,更好把握新政府/經濟格局下的機遇,將會是下一次上升動力的契機。

從現時盈利增長的共識預期看,中國相關股票的盈利增長約為20%,如果在業績公布後,公司給予投資者的公司未來指引更趨樂觀的話,共識盈利預測將有機會上調,這將有利市場估值重估。在業績的支撐下,也許,在第二季末前,每次突如其來的跌市都有機會是一個入埸的好機會!

沛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63&issue=201803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00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