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日分享軍事情報捱轟
1 :
GS(14)@2016-11-24 07:39:33日韓昨正式簽訂《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旨在交換情報以對抗軍事威脅日增的北韓,卻惹來南韓在野黨和民間極大反彈。南韓防長韓民求和日本駐韓大使長嶺安政,昨在首爾簽署協定,雙方同意直接分享軍事機密。南韓國防部指,為應付北韓日增的軍事威脅,與情報網絡龐大的日本合作是「必須」的,期待日方提供北韓的衞星圖片及武器資訊。日本外務省亦認為協議可令兩國「更順暢迅速」地分享情報。
在野黨斥賣國
日韓目前以美國為中介交換北韓的軍事情報,四年前原打算簽協議直接交換情報,但因朝野政黨及民間強烈反對而擱置。南韓人難忘日本殖民統治史,在野黨譴責政府「賣國」,借「親信門」引發政局動盪罔顧民意。日本輿論亦關注協定列明,日韓向對方提供的所有情報都要設定為機密,或限制國民知情權。中國外交部昨批協議是出於冷戰思維,會令區內緊張升級。法新社/共同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4/19843850
斷交37年大突破 台海添變數奧巴馬授權 提升美台軍事交流
1 :
GS(14)@2016-12-25 13:18:46■蔡英文在空戰指揮中心與空中值勤戰機機師通電話。
美國總統奧巴馬昨簽署下年度「國防授權法」,這個備受兩岸關注的法律即時生效。根據該法,美國可提升對台灣軍事交流,包括將領互訪、向台出售潛艇和導彈、邀台參加軍演等。這是美台斷交37年來美國首以立法形式提升對台交流級別,屬美台關係重大突破;台方表示感謝;大陸暫未回應。
美國參眾兩院12月初先後通過上述法案,法案中表明,未來美軍高層得以和台方在台、美兩地交流,美國助理國防部長以上的官員、現役將官可以訪台。
撐台購潛艦及導彈
雙方軍事交流目的主要為威脅分析、軍事理論、部隊計劃、後勤支援、情報蒐集與分析、任務計劃及技術程序、人道支援與災難救助等七大項,另包括各項民間與軍方關係的活動。法案還規定,支持台灣取得潛艦和近海防衞的巡航導彈。台灣應受邀參加美國主導的各項訓練及演習活動,包括「紅旗」軍演,以提升台灣的防衞嚇阻能力。「紅旗」軍演是指在阿拉斯加州及內華達州空軍基地舉行的大規模空中聯合作戰訓練,對強化台灣空軍戰力與技能將有極大幫助。自從1979年1月中美建交、美國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以來,美方雖一直有對台售武,但軍事人員交流受限於中美聯合公報及美國法規,主要以非現役或脫去軍裝方式,有台灣軍方官員分析指,美方主動放寬對台軍事交流,主因中國軍力已跨出第一島鏈,威脅到美國在第二島鏈防衞部署,美要提升與台灣雙邊軍事合作,補強第一島鏈防線,阻擋中國往西太平洋及南海擴軍。台國防部、外交部均對美方表示感謝,稱法案充份展現美對台在防務及安全上的支持,期待雙方在既有基礎上繼續合作。中國外交部早前表明,堅決反對美台之間任何形式官方軍事聯繫。
專家︰口惠而實不至
事時評論員、軍事專家黃東對《蘋果》表示,奧巴馬離任前作此舉動,是白宮傳統習慣,不需要再看北京面色;「不過今次呢個法案,口惠而實不至,可謂兩邊平衡奸到死,將嗰波拋畀特朗普。下一任點樣加強、強化邊啲合作先係大問題,特朗普上台後真係頭痛,收到個燙手山芋」。美聯社/《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5/19876430
美衞星圖:中國加強南海島礁軍事建設
1 :
GS(14)@2017-07-01 10:50:05華府智庫研究機構公佈南海最新衞星圖片,發現中國近來在南海三大島礁加強軍事建設,包括新建四座導彈掩護設施、安裝雷達通訊系統及地下設施,相信用作存放軍火及其他物資。分析認為中方已能隨時在南沙群島部署軍備,有關設施亦大幅提高中方監視南海周邊活動的能力。
大增監視周邊能力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拍攝的圖片顯示,永暑礁、美濟礁及渚碧礁近月皆有新軍事設施。永暑礁多了四座導彈系統設施,總共增至12座,頂部呈開合式設計,可為防空導彈車提供掩護,直接在設施內發射,為三個島礁中最先進最完整。美濟礁及渚碧礁則沒新增以上設施,仍然維持八座,但渚碧礁卻新建四座大型地下建築物,相信用作存放軍火等物資。此外,照片亦顯示中方持續在三大島礁上擴大通訊及雷達設施,特別在鄰近菲律賓巴拉旺島的美濟礁安裝大型天線,提高監視能力。三大島礁均有機場設施及八棟堅固建築物,中方亦將部署紅旗9防空導彈系統在島礁上,智庫認為中方已接近完成軍事建設,日後可隨時在南沙群島調動戰鬥機、流動導彈發射台等軍備,又指中方聲稱在南海議題上專注協商談判,但並未放慢島礁建設,持續軍事化。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1/20074873
習連串軍事舉措 對內立威
1 :
GS(14)@2017-08-04 06:36:31【拆局】中共解放軍最近軍事動作頻頻,包括試射導彈、朱日和大閱兵、首艘航母遼寧號訪港,軍機繞台等。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認為,中共一系列的展示軍力,除可理解為警告外國敵對勢力外,實際上是習希望透過連串軍事動作,對內發出政治訊息,鞏固個人威信,為十九大作準備。黃東認為,習近平(圖)在建軍90周年大會強調「黨指揮槍」,又表明有強軍夢才有中國夢,換言之要由習家軍領導的黨帶領,才有強軍夢、中國夢。黃東說:「習想進一步鞏固權力,建立習家班底,要在黨政軍穩操政權。」同時,中共喉舌《人民日報》昨刊文歌頌習近平對解放軍作出的功績,包括提出強軍夢;正風肅紀、打擊貪腐;推動軍改,提升軍隊戰鬥力;提升武器水平。文中指「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出現在世界舞台上」。《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4/20111051
軍事迷林超賢 由一條河到一個海 2018/03/02
1 :
GS(14)@2018-03-12 02:35:38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 ... 0%E5%80%8B%E6%B5%B7
由《湄公河行動》到《紅海行動》,從金三角掃毒到中東武裝撤僑,林超賢以中國軍方境外任務為背景的動作片愈演愈烈,並成功把內地「主旋律電影」拍成賣座商業片。心得?就是不必理會人家如何,他用港片給他的長期訓練和潛移默化去拍電影。
很多人以為《湄公河行動》在國內票房成績佳,促成他這次為中國海軍拍攝《紅海行動》,導演林超賢卻說,早在《破風》時已有人跟他接洽,幾年下來,還是Timing最關鍵。至於往後有否「行動系列」,他說問題在創作空間︰「無論是掃毒組還是海軍,共通點是那些任務在境外發生,我才有空間base on真實再創作。」
電影取材自2015年中國海軍「蛟龍特擊隊」在也門執行的撤僑行動,軍事迷林超賢解釋︰「今次是海軍出題,想表揚這件事和表現這個小隊的決心,那時局勢很亂,他們進行了武裝撤僑,因此轟動國際。」
將文戲減至最少
戲中蛟龍小隊八人組驍勇善戰,先在索馬里海域擊退海盜,旋即接下往中東的撤僑任務,但一波三折,帶走國民後再勇救人質,甚至破壞恐怖組織的陰謀。「他們當時有很多部署,一遇到甚麼岔子便要主動出擊,而我將那些可能發生的情況,加入劇情中。」
是否沒有劇本?「海軍有編劇組寫了基礎劇本,然而執行的是我,所以我要調整,要因應不同環境再發展劇情,以及不同的場面設計,既要看現場條件是否可行,又要各方配合才可以追求我想呈現的東西。」
另外他設計了女記者一角,「這是我想要的主題,一個普通人,因為個人往事而盡一切去維護自己的信念和使命,軍人最後也被她感動,去做任務之外的事。」林超賢又指︰「我當然想這八個人都令觀眾留下印象,但太多文戲會影響推進,惟有點到即止。」
大銀幕炮火撲面
擅拍動作片的林超賢,今次更上一層樓,密集式猛火力實感場面,有海陸空三面拍攝軍艦與直升機,亦有城市追車與巷戰槍火,更有沙漠大炮與坦克大戰,觀眾透過大銀幕也感受到濃烈的硝煙與炮火,當然,也是一次軍力大曬冷。
「戲中所見的軍備經過調整,『蛟龍』這類特種部隊是小規模戰爭,裝備有別於常規,有些東西是軍方不能提供的,至於那些飛索、無人機炸彈都是創作。」不過,他在湛江海軍基地的拍攝,就得到軍方的配合,才能調動軍艦、直升機和數百軍人︰「過程好繁複,要好多準備卻沒得排練,壓力很大,我們做了些模疑Graphic,好等拿着些依據來構想如何拍。」
最後問他,如何把主旋律電影拍成賣座商業片?「我看香港電影和拍香港電影大的,潛移默化了一種『獨特語言』,我只是用我一貫思維去做。」林超賢斬釘截鐵說。
化粧︰A.Yip
撰文︰黃子善
攝影︰林良明
編輯︰陳禮恒、黃卉彤
美術︰梁政敏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