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秣馬厲兵:港股新一波行情前夕 港A股系統梳理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672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23 17:00 編輯

秣馬厲兵:港股新一波行情前夕 港A股系統梳理


編者按:在“放行公募基金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保監會放開險資投香港創業板”等重大消息還沒有出臺的時候,格隆匯就率先提出了“港A股”的概念,並在3月底旗幟鮮明的提出做多港A股的號召,引燃了港股牛市的第一波行情。不到兩個月,港A股已經成為市場的一面旗幟。隨著近期重磅利好陸續推出,港股新一輪行情一觸即發。本期港股那點事將帶著大家再系統梳理一遍格隆匯對港A股的分析,為這場即將爆發的行情秣馬厲兵。

自3月底以來,格隆匯連續刊發一系列的文章,系統梳理港股大時代下港A股的機會,這些文章是:

旗幟鮮明做多“港A股”——當A股的節操邂逅港股的性感(3月25日)

爆炸性的機會:中國證監會放開公募基金投資港股 (3月27日)

風語者Tung的“港A股”策略:邏輯、節奏和方向(3月30日)

【重磅】港股瘋不可擋:繼公募後,中國保監會放開險資投香港創業板 (4月1日)

格隆匯評論員:港股大行情,請盡快修正盈利預期(4月2日)

尋找精準對標A股的優秀“港A股”(附股)(4月2日)

翻滾的香江:拿到“港A股”籌碼是當前所有戰略中的重中之重(4月7日)

格隆匯隆重推出:港A股40指數(4月9日)

2015,中國的拐點與起點:輸出貨幣,輸出資本,輸出牛市(4月12日)

港股"大時代":天時、地利、人和 (4月14日)

搶跑深港通:格隆匯隆重推出港A股100指數 (4月17日)

BUY in may & GO away:5月是港A股最後及最佳的上車機會(5月8日)

論持久戰:毛主席的十大軍事原則與港A股牛市演進脈絡(5月12日)

【重磅】中港基金互認:“軍民合作”進軍香港(5月22日)
(以上文章可通過查看歷史消息查閱)

何為港A股?
在3月25日港股那點事文章《旗幟鮮明做多“港A股”——當A股的節操邂逅港股的性感》中,我們第一次系統性的提出了“港A股”的概念,即:
1、故事性感;
2、背靠幹爹(背後有強勢股東);
3、流通盤適中;
4、大概率會成為深港通標的;
5、有業績則最好,沒業績也無傷大雅(按A股的邏輯,沒有業績的公司估值就是天空)。
6、非老千股;

符合這些條件的股票就是混血的“港A股”,既有港股的性感身材,又符合A股資金的口味與偏好,極容易複制A股的節操,故稱之為“港A

曾經的A股和港股就是一張紙上的正反面,同一主體卻永不相交。盡管是幹柴和烈火,卻一直擦碰不出火花,而深港通則是神奇的莫比烏斯之環(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具有魔術般的性質,這個紙帶只有一個曲面,一只小蟲可以爬遍整個曲面而不必跨過它的邊緣。這種紙帶被稱為“莫比烏斯之環”。見下圖)!

轟轟烈烈的愛情光有無節操是不夠的,還要有性感。當幹柴遇上烈火,當港股的低估值遇上A股資金的無節操,相信演繹的愛情故事會比臃腫身材的A股更精彩。

港A股中精準對標A股的優秀標的:
4月2日港股那點事的文章《尋找精準對標A股的優秀“港A股”(附股)》中,系統梳理了精準對標A股公司的優秀“港A股標的”:



關於港股未來的大膽猜想:40—400—4000—40000
在4月12日文章《2015,中國的拐點與起點:輸出貨幣,輸出資本,輸出牛市》中,格隆對本輪牛市做了一個大膽而又前瞻性的猜想,提出:40—400—4000—40000。

即:
40:格隆匯“港A股40”指數翻倍,;
400:港交所股價上400;
4000:香港日成交額突破4000億;
40000:恒指突破40000點;

以上目標也許現在看來有冒進成分(就像在本輪行情啟動前,格隆鬥膽預測日成交會上3000億一樣,當時覺得真不可能),但不影響我們大膽猜想,理性分析。至於市場是否能像預期這樣演進,我們拭目以待。

港A 40指數與港A 100指數:
為了能在未來準確追蹤港A股的市場表現,把握市場的整體脈絡和趨勢,格隆匯在4月9日隆重推出——港A股40指數。隨後在4月17日進一步推出擴容版的港A100指數。由於標的選擇標準和指數編制方法一致,港A100包容了港A40,在此列出港A100指數及其成分股。

圖為最新港A100指數走勢圖(截止於5月22日收盤)

下圖為港A100指數成分股:

以上這些梳理,希望能給更多的會員朋友能對港A股歷史性機遇有個整體的認識,對自己投資和決策帶來幫助。


格隆匯聲明: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490

中國力推「註冊制」改革 吸引台商就近上市 陸股「瘋牛」行情將是台股黑洞?

2015-05-25  TCW

強大資金營造出的陸股大牛市,加上上市法令全盤改變,專家認為,將有不少當地台商就近在中國股市掛牌,台灣資本市場必須及早因應,才能度過上市公司斷炊的窘境。

撰文•周岐原

一年暴漲一倍的陸股「瘋牛」行情,對台股究竟是福是禍?短期而言,陸股吸引全球投資人目光,或許有順道讓資金關注台股的效應,不過長期而言,可能弊多於利,為台股邊緣化埋下伏筆。

原因為何?第一,是本益比的大幅落差。今年名列︽今周刊︾「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排行榜的陸企,平均本益比達一二八倍;反觀台灣企業僅在二十倍上下;同樣賺一塊錢,進榜陸企被市場賦予的價值,大約是同榜台商的六倍。

以台股裡的指標公司為例,台積電和大立光的本益比,分別只有十三、十七倍,但是在深圳掛牌的萬達院線,本益比超過百倍,連廉價航空業者春秋航空也高達四十七倍;在創業板掛牌的暴風科技,第一季虧損,連本益比都算不出來,股價卻從三月底開始,演出三十五根漲停,被稱為「妖股」,可見資金動能之瘋狂。

台商「搬家」 早有先例令市場價值最大化,本是經營者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在台本益比長期偏低,最後轉戰本益比更高的市場,也算是合情合理的選擇。電池組裝大廠新普董事長宋福祥日前就公開示警,如果新普股票是在中國掛牌交易,本益比可能上看五、六十倍;但是在台灣,估值頂多十五倍。如果台商群起在中國IPO(首次公開發行),將是台灣資本市場大危機。

「環隆電氣從台灣下市時,本益比九倍,以環旭為名在A股上市,本益比是四十五倍。」藍濤亞洲總裁黃齊元指出。當時,環隆電氣市值約新台幣二二八億元,五月十五日的環旭,市值已經突破兩千億元。

至於二○○八年從台股下市的鼎新電腦,一○年在A股創業板以鼎捷軟件為名上市,當年在台本益比約二十五倍,目前已高達二六四倍,總市值逾新台幣千億元,更是深刻凸顯中國股市被資金推湧至半天高的現狀。

陸股大牛市,相對於台股顯現的高本益比,對全中國八萬多家台商而言,無疑是一股難以抵擋的吸引力。「當中國官方態度越來越開放,目前資金又是如此活絡,(台商)回來掛牌的動機確實受到不小影響!」多位券商高層異口同聲指出。儘管台商到中國掛牌,籌資的實際成果未必能如預期,對增資、私募的限制與資金運用,條件更為嚴謹,但是市場氛圍極佳,對台商而言,仍具有高度吸引力。

修法鬆綁 A股更加市場化行情大好之際,中國政府又主動出擊改革,令市場格外注目。中國每一檔新股,都是經過證監會審批才能上市,這就是俗稱的「核准制」。然而,這項規定讓公司造假資料時有所聞,多次迫使中國當局暫停新股發行,導致目前還有數百家企業排隊等待上市。

為了一勞永逸解決問題,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強力推動「註冊制」,推動修改︽證券法︾,這是A股﹁轉大人﹂威脅台股的第二關鍵。

未來中國證監會將只檢查文件形式,不再過問內容真假,一切法律責任由上市公司、券商與會計師等承擔。據了解,四月底︽證券法︾已經在中國人大委員會一讀,今年內應可修法上路。

註冊制與核准制的差異,好比過去結婚者不僅要準備文件,還要等戶政機關確認雙方相愛才能登記;未來只要攜帶真實文件、印章,就能成為配偶,官方不再過問,堪稱是中國股市告別政府掌控、正式接軌市場經濟的重要象徵。正因為轉變幅度之大,讓肖鋼在今年兩會期間,一再對外疾呼:「註冊制改革,是今年中國資本市場的頭等大事!」當A股還停留在核准制時期,台商離鄉背井,除非市場明確就在中國,否則沒有在地知名度,也沒有大型集團奧援,當地上市案件極少;一旦改行註冊制,台商與陸企,就能站在同一起跑點,讓市場資金公平決定誰受青睞。

因此,一位五大券商前副總經理直言,未來除了台商就近在中國掛牌,也有不少企業主可能選擇讓上市陸企直接購併公司,資金取得效率更高。

在中國資本市場明顯有磁吸效應之際,台灣券商更加憂心忡忡。「因為︽服貿協議︾未過,就算券商想協助客戶轉往A股掛牌,也做不來!」另一位匿名券商高層嘆了一口氣說:「現在挑戰真的很大!」換言之,對券商獲利頗為重要的承銷業務,日後將面臨越來越少案件的「乾涸」窘境。

其實,台商在資本市場間挪移,早有前例。原本在新加坡掛牌的旺旺,因為流動性偏低,讓董事長蔡衍明直言「感覺受到委屈」,於是在○八年轉往香港掛牌。原來本益比十七倍的旺旺,重新上市後達到二十六倍,市值也自三十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九○六億元),一舉成長為五十一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一五四一億元)。

再如中租控股,在新加坡交易所交易期間,本益比一度低於五倍,股價不到新台幣十二元;一一年回台上市,中租控股股價從四十元起漲,目前仍逼近八十元,本益比超過十二倍。

企業選擇最有利的市場交易,本是理所當然,政府要如何走出中國股市近距離的磁吸效應,提振資本市場與金融業,是即將浮現的巨大挑戰。

本益比大躍進!

——台商轉上市A股,市值以倍數計2015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中,陸企平均本益比128倍,台商平均僅20倍。

環隆電氣下市前本益比9倍,轉戰A股本益比45倍。鼎新電腦下市前本益比25倍,到深圳創業板達264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77

单日大跌之后看行情 路过十八次

http://xueqiu.com/3004708315/45904734

很多人都对今天的大跌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不管从博弈角度还是从未来的战略考虑,我来说说我的观点,一家之言,难免不够周全,权当抛砖引玉。

市场走到今天,我想各位需要确认的一点,就是目前整个市场的成交状态早已是今非昔比,这样的环境07年没有过,更不用说交易品种不甚丰富的前面年份,任何单纯用过往交易经验来研判现在的博弈的都很难精准确认行情的方向。

股 市所承担的责任已经不再是过往为国企脱困,为企业简单的融资的简单阶段,而是真正发挥其对于资金配置的一个重要工具,管理层的认知已经从尝试到重视这个工 具的积极作用。尤其在改革转型的今天,其职能的发挥与否,承载着整个中国转型的重要期许,对于这一点如果没有清晰的认知而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绝对是对于历 史性机遇的暴殄。

每一次大暴跌之后总会有很多言论来阐述市场的方向是否变化,炒作品种是否切换,龙头标的是否更迭,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猜测 这样的变化,说实话,实操性不强,因为任何品种或者方向都是走出来以后才被逐渐认可才到市场众星捧月或者众叛亲离后的发酵。市场鲜有一开始就能猜中下一轮 真切方向的可能。

如果说A股究其过往不改的就是政策市的鲜明特征。理解并尊重政策的引导方向,做实基本面和资金面博弈的预期,才能真正拨开各种干扰不受情绪波动的影响。

今天刚好又谈到了“十三五”,所以也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我们来展望一下未来政府的任务和方向。

今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截止今天为止,我们依旧处于一个降息降准的通道,这个是大背景。基于这个背景下的原因是我们国家正在积极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战略转型。

那么下面一个五年,行业方向的理解,政策预期的把控其实是有实际指导意义的。

根据新华网杭州5月2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7日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习近平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环境仍然比较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同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仍然艰巨。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依旧还是把握这几个关键“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所以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倾斜和重点依旧不会是简单的传统产业,而是基于此的升级,改造和调整。

习近平强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习近平指出,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所 以一些球友说风格切换,仅仅只是靠某个品种的上市来形成这样的切换力度显然是不够也无法达成的,因为换个角度说,创小板更多新兴产业的标的品种更为丰富, 溢价能力更高,靠这个情绪来达成切换也很难撼动点和面的关系。更不可能在整个国家战略层面还在推进信息化的升级改造的背景下,市场的追捧品种去倾向于传统 行业的溢价提升。

整个大的方向整个国家战略依旧强调的是信息化,现代化的升级改造,而这样的要求有着鲜明的特色和时代背景。这也是我们强调的国运方向的始终。

这 仅仅是从国家战略上的一点浅显认识,具体标的大家根据估值状态做权衡。不否认一些标的溢价过高需要合理释放估值压力,但依旧能在上述的行业和产业里找到估 值和预期俱佳的标的,回撤是机会而不应该恐惧和轻易离弃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以及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符合社会趋势的标的。同时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整个行情的演 化,不仅仅说是创小板这些符合战略产业的追捧,特别是热门的信息化产业,包括其它涉及到整个国企央企改革的品种,政策导向的品种在这个过程中一样扮演着暴 涨的角色,从这个侧面说明,政策预期的引导性一直被市场所遵从。

我们这几年也一直尊重国家政策的引导来做布局,从早期的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信息化到目前的互联网+,其实大背景就是整个产业升级,改造以及国家转型的长期述求,这个述求在没有完新的成产业塑造之前将一直存在。

同 时从整个市场的交易量来说,我们看到主板沪深的交易量已经上升到万亿,上证成交达到1.25万亿,深证交易额达到1.17万亿,中小板今天的成交额只有 4500亿,而创小板仅有2200亿,就单纯这个交易量而言,任何一点零头的资金涌向创小板都将造成对应板块或者标的的大幅波动,而这些行业的长期吸引力 我们上面说了,是政策引导下的必然,这也是为什么上交所要积极推进战略创新板的原因。

特别是目前整个创小板还在不停上新股激发市场的追捧热情以及大量并购重组发生在新兴产业对于行业板块的刺激,都没有停止的迹象。

所 以短期的回撤我们依旧认为是对于估值的一种良性修复,是行情能够深入推进的一个合理波动。而本轮行情的本质是资金流动性造成的,只是在政策引导下被聚焦在 明星品种,之后才开始逐步扩散,而这些相关因素还没有消散,反而会呈现更多资金释放的一种趋势。且就目前国内的投资渠道而言,股市的赚钱效应被重新激发之 后又恰逢国家希望长牛的这一个基本欲求,都决定了行情还会延续。

且经过合理的风险教育之后,资金对于标的的选取更愿意贴合政策来聚焦,而不再盲目发散,所以下一轮的牛股,一定还是在政策引导的行业和产业上,没有例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49

時寒冰:大盤4500點之後將步入韭菜行情?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80

時寒冰:大盤4500點之後將步入韭菜行情?
作者:時寒冰



在《大趨勢及股市樓市等》中,指出:“見4500點之後,將步入韭菜行情階段,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將變得比較難做。這個階段需要一次500點以上或更大級別的調整,然後,再走完最後一波輝煌的階段,黯然謝幕。美國正在快速推進TPP,同時,美聯儲加息的條件正在快速形成。一旦加息,就意味著始於2016年的新周期已經慢慢展開,放棄所有幻想,迎接前所未有的大蕭條,將成為許多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那麽什麽是韭菜行情?
韭菜,別名又叫懶人菜、長生韭等,韭菜稱為“洗腸草”。韭菜適應性強,抗寒耐熱,容易栽培。韭菜的好處是,可以多次收割。定植後3-6年為生長盛期,產量達到最高。


韭菜行情,意味著韭菜達到了生長盛期,無論怎樣割,韭菜們都信心滿滿,前赴後繼,茁壯成長。這個時候,韭菜們堅定地認為,只要自己努力生長,竭盡全力伸長脖子,就能看到陽光,讓自己變得更加肥碩更加飽滿。而且,韭菜們的努力的確能享受到陽光。當然,這個時候,特別適合鐮刀。但是,沒有人覺得鐮刀指向了自己。即使自己真的被割了,也會想著,根依然存在,依然可以重新長出來,重新見到陽光。這就是韭菜夢,可歌可泣的韭菜精神。


韭菜行情,意味著:1)每次當韭菜長出美麗的頸部,都會面對鐮刀。2)每次收割後,農人都會認真施肥、澆灌,至善至誠,柔情萬種,心靈慈善得令人感動萬分。農人一邊看著韭菜成長,一邊磨自己的鐮刀,讓自己的鐮刀變得更加鋒利。韭菜們在感動中,讓自己努力成長以更匹配鐮刀的模樣。3)收割不會經過一兩次就很快結束。


所以,韭菜行情有機會,但也有很大風險。如何既能迎接陽光,又能躲避鐮刀,將是對所有韭菜們的考驗。所以,在這個階段,多一點謹慎,防止被割,可能並不顯得多余。


此所謂韭菜行情。



(來自訂閱號:時寒冰)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732

六月行情:市場在擔憂什麽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813

六月行情:市場在擔憂什麽
作者:winner

昨天看到格隆匯里有香港的會員發表文章討論政改,《不僅僅只是一個政治事件:一個香港股民對政改的期待》。其實在這個6月,影響A股和港股市場的事件,不僅僅只有政改一方面,如果從市場情緒方面來看這個月的一些特殊事件,多少都會讓人心里有些隱患,猶豫,覺得看不清。

港股現在是很多資金瞄準的目標,就等一個催化劑,但是在這個催化劑出現之前,也許還要經受一些考驗,不過我們相信,考驗過後出真金,你能經受的住多大的折磨,之後才能飛的多遠多高。

下面我們一起來羅列一下會影響6月行情的因素:

1、招商證券又要開策略會了。而時間,正是6月16日-17日。正巧和昨天提交政改方案的時間重合。雖說這應該絕對是巧合,但是這樣的巧合卻總會讓市場心理不那麽自在,有那麽些顧慮。


有人統計過近四年的招商政策年度策略會及近三年的年中策略會,發現每逢招商證券開會,大盤必跌,這已經毫無爭議成為A股做空的“殺器”,跟香港的“丁蟹效應”有的一拼,且基本屢試不爽。

首先是招商證券近四年度策略會:


再看看招商證券近三年中期策略會:



對於現在A股處在的位置,看起來仍然是震蕩向上的走勢,不過今年6月份的行情,A股在沖擊5000點心理關口之後,沖擊6000點並沒有那麽容易,到了這個位置,於情於理,很可能需要有一波比較長時間的震蕩過程,穩固住5000點這個位置之後,才能再向之前的高點甚至是更高的位置進軍。在A股震蕩的這個月,尤其是到了招商開策略會的那幾天,也真是挺敏感的。(以上只是調侃,請勿打臉。)

2、明天是一個敏感的日子。這個事件是歷史的問題了,在香港,每年都會有這樣的集會、遊行,每年這一天,都是香港媒體籌備很久,聚焦報道,香港各方勢力都想在這一天表達些什麽東西的日子,過去這幾年都是這樣,整體會給人一種“亂亂”的感覺。在這里不好展開太多,總之,香港的現狀就是,會有那麽些人,總是喜歡拿些過去的東西,翻來覆去的說要怎麽怎麽的,可是現實中也起不了什麽作用,純粹是形式主義上的炒作,顯得或多或少有些無聊。

因為去年10月1日開始的占中運動,導致香港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經濟下滑,旅遊業大幅受挫,股市大跌,萎靡不振,搞得整個香港亂糟糟的,外媒就趁機大幅報道,搞得生活在香港的人,很郁悶,被壓抑。到了最後,不了了之,誰都沒有好處。倒是那幾個發起占中並且做空股市的人,最後賺的盆滿缽盈。

總之,從去年占中,到了前段時間,香港人和媒體的“反水客”事件,故意擠兌大陸遊客,加上敏感日子的遊行,總是讓香港這個著名的金融中心,多多少少出現了些瑕疵,這真的是平等自由的結果嗎?是香港人想得到的結果嗎?

3、撲朔迷離的希臘態勢。希臘的債務危機問題,一直是歐洲市場甚至是全球市場揪心的焦點,就像是在打通關遊戲一樣,可能在過程中,有很多地方要摸索,要突破,但是遊戲玩的時間長了,慢慢熟悉了,到最後必須會通關,不然這遊戲沒法玩啊。


希臘的遊戲還要玩多久,這我們很難分析,但是整個6月,港股也許都會或多或少的受到影響。不過我覺得希臘的問題最終還是會解決的,也算是一個遲早的事,只不過在當下這個時點,老是讓人揪著心,我們只能期待歐盟那邊那一攤子事能盡快理順理清。

4、6月17日的政改,仍不明朗。雖然我們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是非常希望香港這一攬子事情可以盡快達成一致,讓香港的運營情況得到統一健康的發展,得到切切實實的改善,而且相信將來也一定會好。但就針對6月17日的這次投票,目前香港社會輿論的壓力還是蠻大的。

看了上面這些影響市場情緒的因素,是不是覺得心里有點壓抑,但其實對於A股和港股,在六月還是有很多不少可以想象的利好因素的。比如:

中國中車複牌。下周一(6月8日)複牌的中國中車,可是之前A股上漲的主心骨,龍頭標桿,這次完成合並之後,能否繼續充當火車頭,帶領A股繼續奔跑,我們還是應該積極正面的去期待一下的。


中國核電上市。募資規模達到129.9億元,成為2010年8月光大銀行首發以來,5年來A股規模最大的IPO。將會刺激並帶動A股相關產業出現不錯的行情。並且和中國中車一起,也許帶領相關“一帶一路”概念的股票,繼續行情。

A股納入MSCI指數。5月26日英國富時集團(FTSE)宣布啟動將中國A股納入其全球性股票基準指數的過渡計劃,讓中國投資者對下周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將宣布的對A股的審核結果充滿期待。A股納入MSCI指數,只是時間問題,從A股納入MSCI指數等國際指數的影響來看,中國監管機構和投資者均寄予厚望。5月29日中國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繼續與包括富時在內的國際知名指數公司保持密切溝通,不斷提高國際投資界對於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和認可程度,便利長期資金進入A股市場。

全球94%的機構投資者都是MSCI的客戶,A股被納入MSCI指數表明其對全球投資者來說是可投資的。不過,由於預期初期A股納入MSCI指數的部分很可能只占A股市值的5%,即便此次宣布納入也不會對A股產生很大的影響。

聯想控股IPO。今年港股最大的IPO,很有可能在這個月底完成,聯想控股的上市,也許會帶領港股市場走出陰霾。


總之,6月的港股,並不是那麽太平,各種事件匯集,全球的金融體系博弈,政策導向不明,種種因素讓這個月的形勢變得複雜多變。雖然如此,既然我們選擇了投資港股這條路,現在絕對不是離場的時間,我們應該堅定信念,讓信仰支撐自己,港股這塊價值窪地,機會太大了,你若錯過,會後悔終身。

冷靜的判斷和思考市場信息,複雜多變的6月行情,繁亂中我們必須堅持。


格隆匯聲明:文章系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場和看法,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及作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256

“一带一路”、国企改革、资产重组引爆建筑行情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832


文|广发证券香港经纪公司


核心观点:


“一带一路”是确定将持续景气的领域


习近平主席近期出访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与三国累计签署各类合作文件和协议近90项。相对于国内疲软的经济数据,“一带一路”战略景气凸显。


国企改革再掀热潮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15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推动地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新一轮国企改革,将呈现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企“全面开花”。央企整合以及进一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资产注入整合的预期较高。


“一带一路+国企改革+资产重组”:对外工程


对外工程企业有望在“一带一路”、国企改革、资产重组三个领域利好叠加,是我们首推的标的。


投资建议:


目前央企之间的整合已经开始,随后还会带来消除同业竞争的进一步整合。在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中,对外工程承包具有抗周期的显著特点,,有望在“一带一 路”、国企改革、资产重组等三个领域利好叠加,是我们首推的标的,包括中材国际、中工国际、中钢国际、北方国际、中成股份、中国海诚;从地方国企改革方 面,山东路桥、浦东建设、上海建工、隧道股份、粤水电等公司也会受益于这个过程


在传统业务下沉的压力下,装饰、园林、钢结构等子行业纷纷转型发展,积极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建筑民企机制活、资产轻、转型易,目前转型进展也十分 顺利,我们同样十分看好,建议重点关注棕榈园林、鸿路钢构、铁汉生态的投资机会。综上,我们仍然维持建筑行业能带来超额收益的判断,并维持对建筑行业的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投资加速下行;国企改革推进力度不达预期;


一、回顾大建筑股一年多来波澜壮阔的行情

1、投资前景黯淡和国有性质使大建筑股上市后跌跌不休

大建筑公司自2008年纷纷上市以来,其估值一直不太乐观,至2014年中期,部分公司的PB已降至0.5倍左右,主要是国内投资前景黯淡和国有性质造成的。

1)基本面:国内投资前景黯淡不断压制大建筑公司估值

如图1所示,我国人口拐点大约出现在2010年。之后我国的抚养比上升,储蓄率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意味着社会将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换,投资也已经进入一个长期的下降通道。



然而大建筑公司十分依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部分企业的扩张都要靠投资的提升。如图3所示,中国建筑的营收增速与城镇固定资产增长率紧密相关。建筑企业具有明显的后周期特征,上一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与下一年的建筑企业收入的相关系数高达99%。




自2010年我国投资增速见顶回落,建筑企业新签订单增速也随之大幅下滑,所以市场对大建筑公司的市场容量是否能持续增长开始担忧,导致PE、PB大幅下降,至2014年中期,部分公司的PB已降至0.5倍左右,估值已经低于净资产。




2)体制方面:控股股东、流通股东、管理层的利益并未紧紧绑在一起


由于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不会在二级市场轻易减持股票,大股东对二级市场的关注度比较低。而且在传统上,由于管理者不是企业的剩余索取者和风险承担 者,我国国有企业一直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同时,国有建筑企业的高管激励不如民营企业充分。综合以上几点,国有建筑公司的控股股东、流通股东、管理层的利益 并未紧紧的捆绑在一起。综合原因导致业绩无法预期,这带来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困惑。所以长期以来,国有性质使得投资者对其“是否在乎流通股东利益”产生诟 病。


在我国特殊的体制之下,很多大建筑公司还承担着一些特殊的政策性任务,比如经济托底。很多项目的盈利性和回款都稍差一些,再加上之前提到的委托代理 问题,导致国有企业的盈利水平较低。截至2014年,我国8大建筑公司的平均净利率仅为3.2%,而剔除这8家公司之后,基础建设行业的净利率达 5.54%。


2、多因素促成了大建筑股一年来波澜壮阔的行情

1)“沪港通”引起市场对高分红、低估值建筑公司的关注

证监会在去年4月10日正式批复开展“沪港通”机制试点。香港证券市场以机构投资者较多,海外及本地的机构投资者的成交额占总数的65%左右。“沪 港通”能带给他们更多投资选择,特别是境内一些大型蓝筹股的折价可能会对他们构成吸引力。据我们调查,香港投资者认为同时具备高股息率(4-5%)、低市 盈率(4-5倍)、低市净率(低于净资产)的标的在全世界都很少见到,被低估的状态不可能保持很久,沪港通之后将十分有意愿参与。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 国铁建等大建筑公司完全具备该条件,股息率均在4%以上。随着我国大部分周期性行业从行业总量增长进入存量博弈,追求分红的投资者会越来越多。虽然“沪港 通”不能在根本上铲除造成建筑蓝筹低估值的主要矛盾,但可引起市场对于低估值建筑公司的持续关注。


2)国企改革是建筑公司股价上涨的直接驱动力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国企改革再次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去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四项改 革”试点新闻发布会,将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等6家央企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工作,为后期推进央企全面改革提供经验。地方层面来看,从上海开始, 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



国企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市场化手段对国有企业各项资产进行合理性定价,也就是“市场化的卖”。同时,我国建筑企业具备卖出高价的实力。国有企业隐性资源的盘活能带来资产升值,比如垄断能力、品牌优势、历史上形成的廉价土地等。


首先,国有企业的垄断能力、品牌优势极具吸引力。大建筑企业在国内细分工程市场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比如铁路、水利水电等工程市场。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参股国有企业进入过去不能进入的领域。而且,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强,多年来已形成明显的品牌和平台优势。




国有企业存量土地盘活能提升资产价值。既然国企改革的本质是对资产合理定价,自然无法绕开历史上形成的廉价土地资源。大部分国有建筑公司的土地资源都是以成本入账,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有些甚至是零成本。国有企业存量土地盘活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转让、出租与拍卖;二是开发新物业;三是重新改造老厂房。


上述因素使得国有企业资产升值的空间巨大,但是,此时建筑股处于破净状态,任何股权方面的安排都涉嫌国有资产流失。因此,这个时点上建筑蓝筹也有了市值管理的动机。


3)针对中科云网等公司的调查,进一步催化大建筑公司估值向上


自2014年6、7月份始,经济、投资数据加速下行,大公司则具有较强的业务稳定性,使其获得相对收益。进入10月份,中科云网等18只股票进行市场操纵方面的调查。而在涉案的18只个股中绝大多数为中小板股票,从投资行为的来看,小盘股的下跌为大蓝筹创造了相对优势。




4)降息为大建筑公司估值提升带来增量资金


紧接着,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11月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央行的降息降准将使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 费,增加资金流动性。所以一般来说,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因此有利于股价上涨。近年来由于行业景气下降与竞争加剧,建筑企业的财务费用有所上 升,与上下游的款项往来也绷的较紧。此次降息,虽然无法改变行业竞争态势,但毫无疑问将缓解他们的财务压力,对大建筑股自然是利好。




5)“一带一路”战略从根本上扭转市场对建筑蓝筹的低预期


“一带一路”战略以基础建设为先,对大建筑企业形成直接利好。李总理在2014年5次出访,签署了1400亿美元以上的“一带一路”订单,其中 50%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另外一方面,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了中国外交亮丽的名片,截止去年12月,我国和24个国家在高铁上进行了交流,部分国家有了意 向,甚至签约。




之前造成建筑蓝筹的估值低于净资产最直接的原因是国内建筑市场收紧,市场对大建筑企业的生存问题产生担忧。我国建筑企业在国外市场的拓展情况并不乐 观。我们将8大建筑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其综合海外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仅为8%。“一带一路”和高铁出海战略迅速地将大建筑企业推向海外建筑市场,大大改善 了市场对大建筑公司的收入预期。如果过剩产能能够“走出去”、开辟海外增量市场,则大建筑公司的收入、利润等盈利情况应有极大改善,那么低于1倍的PB估 值应该不再合理,估值水平应大幅上升。因此,建筑蓝筹估值如约大幅上升,在11-12月其PB从0.6倍飙升到2倍。


进入2015年,市场对“一带一路”又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一带一路”是能长期持续的国家大战略,然而在一开始的执行层面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市场对建筑企业“走出去”的短期效益和回款问题有所担忧。随后,西方国家相继加入亚投行,以及博鳌论坛的召开,“一带一路”战略的主题热度又开始升温。目 前,部分大建筑公司的PB已在3以上。




二、“一带一路”、国企改革、资产重组将引爆下半年建筑板块的大行情


造成建筑板块的上涨的多种因素依然存在,而且呈更加猛烈之势。国企改革、“一带一路”、以及资产注入将引爆下半年建筑板块的大行情。




1、“一带一路”是确定将持续景气的领域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经济托底方面能做的事情其实不多,“一带一路”战略算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持续景气的领域。


今年3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已经步 入全面推进阶段。文件提及了国内逾18个省份,梳理了这些省份在“一带一路”规划中所承担的角色,重点地区的基建投资有望增加;文件明确提出交通基础设施 的关键通道和关键节点将是重点,对大建筑公司更是利好。4月央视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一带一路共建繁荣》,全方位呈现中国与沿线国家为实现互联互通所作 的不懈努力,彰显出国家对“一带一路”战略落实到位的决心。




中国副总理张高丽表示,我国正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一道,积极规划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这说明“一带一路”战略在继续不断推 进。截止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丝路基金也已经顺利 启动。亚投行从框架到签约成立只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有望在今年年底正式成立。


习近平主席近期出访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与三国累计签署各类合作文件和协议近90项,涵盖经贸、能源、航天、金融、投资、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相对于国内疲软的经济数据,“一带一路”战略景气凸显,而大建筑公司是该战略的执行者,预计仍将表现出较好的相对收益。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资金 瓶颈是制约其基建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项目的回款问题是企业比较担忧的。而且“一带一路”不仅仅是经济战略,更多的是政治战略,相关项目的收益性可能不 高。但是,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关注的重点。这些政治任务有多种实施形式和回旋余地,比如建筑企业通过承接海外项目,可以在国外建产业,经营资产;或是以资源 换取项目方式。而且,国家通过“一带一路”三大资金池、政策性出口保险、银行信贷等融资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保障,降低海外信用风险。


2、国企改革再掀热潮


2015年5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2015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提出四大方面二十五项措施,推动地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5月底 广州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见之后,6月11日,上海浦东新区正式发布浦东国资国企改革“18条”,标志着浦东新区国资国企改革大幕正式拉开。国 企改革是2015年的重头戏,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国资国企改革方案,截至2015年1月,全国已经有上海、甘肃等22省市出台了地方版本的国资国企改革意 见。新一轮国企改革,将呈现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企“全面开花”的局面。


随着南北车以及中电投和国家核电的合并,央企整合成为了市场最为期待的一环。央企成功整合之后,随后还会带来消除同业竞争的进一步整合,特别是对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进行资产注入的预期较高。


3、“一带一路+国企改革+资产重组”:对外工程

对外工程企业有望在“一带一路”、国企改革、资产重组三个领域利好叠加,是我们首推的标的。




三、建筑民企战略转型不断提速


建筑企业中,国有企业由于体制原因通常属于市场景气的被动接受者,而民企由于体制的灵活性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周期性。建筑民企具有轻资产、高周转 的特点,如下图所示,其速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比例;而且相对于国有企业,建筑民企的规模较小,更加容易转型。在完全竞争行业中脱颖而 出的龙头企业则更容易有腾挪的空间,表现在转型方面较强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


四、投资建议


国内建筑市场已经不再景气,传统市场容量逐渐萎缩,但是由于建筑企业的轻资产特性,大企业再融资,小企业积极谋求转型,反而打开了建筑股的上涨空 间。由于特殊体制问题,我国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历史上更多的是凭借渠道和市场优势在做分包、转包,然而面对不再景气的市场,将激活他们的竞争力、直面国内外 市场的残酷竞争。目前央企之间的整合已经开始,随后还会带来消除同业竞争的进一步整合。在大型国有建筑企业中,对外工程承包具有抗周期的显著特点,有望在 “一带一路”、国企改革、资产重组等三个领域利好叠加,是我们首推的标的,包括中材国际、中工国际、中钢国际、北方国际、中成股份、中国海诚;从地方国企 改革方面,山东路桥、浦东建设、上海建工、隧道股份、粤水电等公司也会受益于这个过程。


在传统业务下沉的压力下,装饰、园林、钢结构等子行业纷纷转型发展,积极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建筑民企机制活、资产轻、转型易,目前转型进展也十分顺利,我们同样十分看好。综上,我们仍然维持建筑行业能带来超额收益的判断,并维持对建筑行业的“买入”评级。


五、风险提示


投资加速下行;国企改革推进力度不达预期。




格隆汇声明:文章系格隆汇转载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场和看法,不代表格隆汇观点。格隆汇作为免费、开放、共享的海外投资研究交流平台,并未持有任何关联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85

老外抄底促反彈 行情在遲疑中啟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3218.html

老外抄底促反彈 行情在遲疑中啟動?

一財網禪宗七祖 2015-09-09 18:01:00

昨天和今天大盤都有2%以上的漲幅,創業板兩天來上漲了9%,這種趨勢還會延續嗎?恐怕是要歇歇再走吧。

今天的震蕩行情讓人印象深刻,雖然盤中基本上是多方掌控,但多空分歧還是比較明顯。有人看到3373上面龐大的拋壓,也有人看到了早盤巨大的買盤,所以盤中走勢讓人捏了一把汗。好幾次都以為要下探泛綠,結果又被強行拉上,午後中國石油的上行,反而激發其一波擔憂的拋盤。

最後大盤穩住,而外盤更是一片紅火,日本日經指數竟然大漲7%,而恒生指數也有4%的漲幅。截止收盤,滬指報3243.09點,漲幅2.29%,成交4130億元;深成指報10620.13點,漲幅2.91%,成交4319億元,創業板指報2071.72點,漲3.53%,成交1089億元。

這個走勢都略出乎筆者的意料之外,昨天的《“勾形”縮量反彈 市場憧憬更大利好》就提到,“筆者猜測可能有主力了解到了一些動向,如果晚上或者明天有更多利好政策出臺,那麽行情延續幾天的概率增加。如果沒有的話,那麽就小心一點,當短期超跌反彈來做。”

晚上確實出臺了一些利好政策,財政部繼續推行穩增長的政策,今天達沃斯論壇召開,似乎也將有一些新表態。但是看起來,這些還不足以維系大盤連續兩天2%以上漲幅的上漲,尤其是今天繼續有兩百多只股票漲停,這種行情仿佛是有點新跡象。莫非是MSCI納入A股,或者美國加息方面有可能出現變數?

 

 

股諺說:“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毀滅。”前幾天應該算是比較絕望吧,現在像是半信半疑。昨天筆者果斷加倉,收獲三個漲停,今天追漲,再領到一個漲停。目前看來,操作還是相對成功的。

不過,今天教訓也不少,因為盤中近50點的下滑,還是讓人揪心,尤其是中國石油的拉升,確實嚇了一跳。所以,也就是那個檔口,筆者大幅減倉。當然,今天早上加倉的部分是減不了,最後來看,迪士尼板塊是減對了,盡管整個板塊還是上漲2.2%(不過出現了陰十字星),筆者重倉的那個股票9天來已經上漲了40%,獲利盤當然要湧出。

迪士尼板塊歇口氣也是正常,今天早上該板塊延續了昨天的漲勢,其他幾個前期沒大漲的個股封漲停,這讓筆者誤判了形勢,以為其他幾個也會繼續漲停,於是迅速加倉。結果午後迪士尼出現回調,這個教訓也很鮮活。還好,中午時分出貨還中等價位出貨,昨天抄底和追高都是完全正確的。

盡管還有一點今天買入的沒能出貨,就當做底倉,等明天再操作。這個強勢板塊,一定會反複炒作,只要拿住絕不會空手而歸的。還有一個輕倉的股票因為順勢減倉,所以也發生了誤判,在減了一大半倉位後,最後該股尾盤漲停。換言之,板塊在輪動過程中,必須精準把握強弱的切換。不是一跌都跌,也不是一漲都漲,結構性行情正在醞釀中,簡單的看多和看空並沒有太大意義了。

看好迪士尼板塊,一定要逢低介入,選擇較好的買入時機,不要等大漲後才跟風。思想雲後臺總有人在問,二十多個迪士尼股票,究竟該選擇哪一個?當然是選擇強勢的、受益直接的、主力控盤的。把二十多個股票的K線圖仔細研究一遍,把各項指標比較一下,包括但不限於市盈率、市凈率、中報業績,還有各種技術指標,日線、周線、月線。

既然打算未來半年都是重點投入這個板塊,磨刀不誤砍柴工,這點功夫是必須下的,別想偷懶。很多人都想知道筆者買的是哪只,其實這關系不大。因為目前筆者持有的也不是最好的,比如那只錦江投資連續四天開盤就拉漲停,想買都買不到,這當然是最強勢的。筆者也紮紮實實地錯過了,但是也沒什麽可後悔的,因為龍頭股,只有市場才能檢驗出來,不是我們事先能預測出來的。我們能大致判斷的是板塊,選中那些漲幅雖然沒那麽大,但是也是處於第二陣營的股票。

今天,迪士尼板塊午後歇菜後,其他板塊果斷接力,大數據、雲計算和智能制造等都有不錯的表現,這是讓股民欣喜的變換,只要板塊輪漲,就會出現賺錢效應,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進場。這幾天主要是滬股通有兩百多億資金入場,這是明的,至於暗的,那就不知道數目了。

這兩天空倉和唱空的人估計會很尷尬,踏空的感覺比套牢還難受,投資者需要順勢而為。今天也有一些好消息,比如個別省份養老金開始劃轉給社保基金操作,同時,國家隊前期籌集的基金開始建倉。這次在瘋牛行情後,出現了快熊,那麽會不會再來一次慢牛?這種願景也好,猜測也好,正在擾動人心。盡管不少人都期待再來一次2850探底,但是市場未必會按照一些人的願望行事。

昨天筆者提到一個觀點:短期不要和政策作對,長期不要和市場作對。最近不少老股民也踏空了,他們在閱兵前看到了市場不妙,遂采取了最為保守的空倉模式。筆者在上周三對於本周行情也不太樂觀,但是這兩天管理層繼續推出系列激勵市場的舉措,這會改變人們的預期和市場的氣氛,盡管效果不一定立竿見影,但是遲早會起作用的。

所以,在這個震蕩市場里炒股,一定要密切關註市場走勢和政策動向,不要走極端。不能因為自己原來看空,現在走出多頭跡象就掩耳盜鈴,裝作沒看見。如果錯了,就老老實實認錯,跟著市場趨勢走。任何投資者都不可能始終正確,上次正確也不代表這次正確,只有市場是永遠正確,我們需要敬畏市場,不要以為誰能超越市場,像諸葛亮那樣料事如神。

歷史上,諸葛亮也是功虧一簣,屢次犯錯,否則就沒有六出祁山了,出一次就夠了。筆者只是分享炒股經歷和感受,低位絕不至於是徐翔、王亞偉這類大佬,他們是不可能每天盯盤後給大家寫什麽評論文章。寫文章給大家看,這是督促自己努力鉆研股市技術,不斷提升自己的本領,等到賺錢機會來臨之際,那就輕松了。

毛主席說,“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震蕩市場就是中流,現在積極投身其中,不是簡單為了賺錢,而是要努力學習技術。

所有操盤的技術一定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年前,你看一些炒股的書籍會看得莫名其妙,甚至枯燥不已,但是一年後,重新讀那些書,就開始明白了背後的道理。那些K線組合意味著什麽,你隨手都可以拎出自己操作的股票來做圖形對比,這樣就能較深地領會走勢信號。

炒股是一門學問,千萬別輕視它。另外,炒股可能也是一項孤獨的學問,早期你可能需要像很多人請教,需要四處學習,但是到了後期,分析和判斷股市都是一個人的事情,需要你獨自做決斷。後臺有很多人詢問推薦入門讀物,那麽可以先看看利弗莫爾的《大作手回憶錄》,還有尼古拉斯·達瓦斯的《我如何從股市賺了200萬美元》,兩人都是散戶的傳奇。雖然那都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但是股市的變化,還有人性的基本面,並沒有差別太大。

明天怎麽辦呢?目前筆者大幅減倉後,現在心態很淡定,哪怕明天大漲也不後悔,行情總是一波一波來吃的。昨天和今天大盤都有2%以上的漲幅,創業板兩天來上漲了9%,這種趨勢還會延續嗎?恐怕是要歇歇再走吧。3373點的壓力位還是很明顯的,今天的放量是好事也是壞事,更多人買了,但賣的人也多了。如果明天拋盤更多,追高的人卻不夠了,那麽下跌就很正常了。何況明天還是周四,如果錯過了昨天和今天行情的人,明天最好忍忍,可以逢低吸納,但不要再行最高。(一財網·禪宗七祖)

關註微信公號思想雲(yicaisixiangyun)可在後臺留言與作者交流互動。

本文不作為具體投資建議,請讀者註意風險。

編輯:田享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49

在弱市中守望行情 下周期待題材起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7987.html

在弱市中守望行情 下周期待題材起舞

一財網禪宗七祖 2015-09-18 16:52:00

從現在開始,大家就淡看行情吧,不要期望過高,也不要悲觀絕望,無論是重倉還是輕倉,都坐等兩三周,做一個行情的守望者。

今天的震蕩行情既出乎意料,也在意料之中。筆者昨天在《美聯儲終結不確定性 股市迎接最後裁決》期待美聯儲給全球市場帶來好消息,果然,耶倫宣布暫緩加息。昨天到今天,外圍股市漲跌互現,波瀾不驚,看來已經消化了這個熱點。

昨天尾盤莫名其妙的下殺,毫無疑問又是關於清理配資的消息。前天,江湖傳言配資暫緩清理,於是換來千股漲停,昨天傳言配資清理繼續,於是再次百股跌停。這個市場其實和基本面和技術面都沒關系,都是消息面——那些在昨天兩點半聽到消息跑路的,恐怕是有點貓膩吧。最近證券領域的反腐進入深水區,沒有一個幹凈的市場,永遠不會有真的牛市,散戶們太容易成為待宰的羔羊。

假定昨天僅僅是擔心美聯儲加息尾盤殺跌,那麽今天淩晨兩點美國宣布暫緩加息,這對全球市場都應該是個好消息。美國股市昨天沖高回落,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從高點到低點下跌了20%,如今已經回升了10%。上證指數從高點下跌了45%,從低點才回升了8%。從這個角度來說,A股的反彈空間應該相當大,今天市場疲軟,再次縮成地量。為什麽?還是配資清理的陰影,盡管接近尾聲,但余波未了。

早盤滬指高開低走,全天在3070~3121區間展開震蕩,波動幅度較前幾個交易日明顯減小。截至收盤,滬指報3097.92點,漲0.38%;深成指報9850.77點,漲1.14%;創業板指報1983.30點,漲2.59%。成交量上也明顯減少,滬市全天成交2184.4億,深市全天成交2541.8億,兩市成交總額不足5000億元。漲停股不足百只。

盤面上,競猜中超有望實現,彩票股迎來大爆發,鴻博股份、粵傳媒強勢封漲停板,綜藝股份、人民網、內蒙君正均有大漲表現;受到國務院部署“雙創”支撐平臺消息影響,創投概念股早盤走強,魯信創投、大眾公用早盤封死漲停板;今日景點旅遊走勢也極為強勢,眾信旅遊、雲南旅遊、桂林旅遊均有強勢表現。

今天是股指交割日,按照慣例都會加劇震蕩,今天大盤紅綠切換了16次。幾次跳水讓人捏了一把汗,以為又要重演昨天的跳水行情。尤其是兩點那次下探,10分鐘里大盤跌了1.2%,很多個股都跌了4%,這種震蕩讓投資者難以操作。最好的做法就是不操作,輕倉不買,重倉不賣。

盡管上證指數僅上漲了11個點,也沒有站回3100點,但是它站回了5天線與10天線之間(也有點勝之不武,因為5天線下行)。尤其是尾盤空方的幾次砸盤,但是它還是堅挺住了。兩市有2000只股票翻紅,另有400只股票綠盤,這個比例還是讓人滿意的。今天的縮量,幾乎和2月初的那次調整差不多,現在倒不是特別強調需要放量,因為當時那波V形的殺跌和反轉,其量能也是接近於V形,但是剛好錯位好幾天,就是小漲四五天後才開始補量。如果現在能走成那個行情,那也是不錯的選擇。

今天大盤收了一個十字星,昨天是一個倒錘頭線,它們的收盤價沒有跌破前天大陽線的中線。這說空方的量能也被釋放得差不多,昨天的下殺是帶量的,但是今天的下沖沒有看到大量。換言之,現在持倉的股民基本上是鐵桿粉絲了,要麽深度套牢,要麽極度看好,在這里能被震出去的籌碼並不多了。從八月底到現在,其實沒有多少新的套牢盤,這十多天都在一個箱體內震蕩,直到3400點左右才會有龐大的拋壓,現在沒有量也很正常。

如果能夠繼續在這個箱體內盤整一陣子,平複悲觀情緒,消化負面消息,然後等待經濟上更多企穩反彈的信號,那麽十月份或許就有可以期待的行情。為什麽這麽說,看大盤60分鐘線,7根均線都從原來的下探趨勢走成水平,上面還有兩根正在接近中,只要再來兩三周的箱體整理,所有均線就可以走平,那時只要拉幾個大陽線,就會變成多頭行情。目前大盤的MACD線雖然是黃金交叉,但是在零軸之下,根據目前的開口走勢,如果繼續箱體震蕩,那麽兩三周左右也能走上零軸,那就是反攻的信號了。

當然,這還是美好的設想,前提是目前接近底部,並且不會再有什麽黑天鵝。從現在開始,大家就淡看行情吧,不要期望過高,也不要悲觀絕望,無論是重倉還是輕倉,都坐等兩三周,做一個行情的守望者。如果很想參與的話,就騰出一二成的倉位,去操作一些熱點題材,鍛煉自己看盤、操盤的技術。現在一個人可以開多個賬戶,有朋友就開兩個賬戶:一個是主力賬戶,資金多,非有大行情才會行動,現在要麽空倉,要麽套牢;一個是怡情賬戶,就是一點小錢練手,賺了就拿來吃喝玩樂,賠了也損失不大。

今天還有一個消息值得註意,時隔16個月,中國樓市再現半數城市房價上漲,房價同比首次由降轉升。盡管有說股市和樓市是蹺蹺板,但最近以來,股市和樓市不太景氣,主要是和經濟增速放緩有關。加入房地產銷售開始增長,這方面的投資和消費就會增加,這對經濟來說是好事情。盡管有人說現在房子的空置率挺高,但是人心是很難滿足的,住著200平米的房子,也望著400平米的房子流口水,就中國人的觀念來說,沒有人嫌自己家里房子大的。從這一點看來,或許就理解萬科的股票為什麽這麽抗跌了。

 

 

今天對大家來說,不算驚喜,也不算失望,我們要習慣於常態化的股市,不大漲也不大跌。對筆者來說,有點不舒服的就是迪士尼處於跌幅榜的前列,不過也就跌了0.87%。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一下迪士尼板塊的K線圖,前天一根大陽線,隨後兩根小陰線,這兩根陰線都沒有效跌破大陽線的中線,如果下周一還有一根小陰線,並且還藏在這根大陽線里面,那就值得慶幸了。為什麽?因為這很可能是傳說中的上升三法,下周可能迎來新一波行情。

當然,這一波迪士尼上漲行情里龍頭很可能會發生切換,原來是交通運輸類,比如地鐵公交和出租車之類,那麽下一波迪士尼領漲的可能就會是其他。大家一定要註意這個板塊有幾大類,包括旅遊購物、交通運輸、股權投資和衍生品授權的幾類,如果同時持有兩只迪士尼板塊股票,最好略有差異。如果下周還有迪士尼的行情,其龍頭股應該是前兩周漲幅不大的個股。

從行業熱點和板塊來說,最近大數據、國產軟件、3D打印都有熱點輪換的概念,每到黃金周前後,旅遊概念也會被熱炒,大家可以關註。另外,下周還有習大大訪美的行情,說不定也會有概念股被炒熱。不過,筆者還是會專註迪士尼板塊,探索一條適合這個秋冬季的投資道路,筆者昨天的文章中已經提到,迪士尼板塊正在走出一個獨立於大盤的行情。

有一點請大家註意,如果你不喜歡或者不持有迪士尼板塊,可以繼續自己的投資道路。筆者在文章里重點分析這個板塊,也是解剖麻雀,你可以用類似的方法、角度去自己的板塊和個股。在微信公號思想雲後臺,筆者也反複跟留言的讀者強調兼聽則明,還需要參考其他財經新聞和分析文章,免得把雞蛋都放在七祖的籃子里。(一財網·禪宗七祖)

關註微信公號思想雲(yicaisixiangyun)可在後臺留言建群與作者交流互動。

本文不作為具體投資建議,請讀者註意風險。

編輯:田享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57

【解讀三季報】煤炭行情繼續下探 兗煤前三季度凈利下跌近三成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3169.html

【解讀三季報】煤炭行情繼續下探 兗煤前三季度凈利下跌近三成

一財網 董來孝康 2015-10-27 17:44:00

2015年前三季度,兗州煤業的商品煤為6333萬噸,同比減少2725萬噸,其中外購煤銷量就同比減少2492萬噸。兗州煤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利潤比較低,公司相應地減少了外購煤銷量。

10月27日,作為在上海、香港、紐約三地上市的龍頭煤企,兗州煤業發布了2015年第三季報,雖然收入、盈利雙雙下滑,但2015年前九個月仍凈賺13.8億元,為身處寒冬的煤炭行業抹上了一襲春色。

引人註目的是,2015年前三季度,兗州煤業(600188.SH)的商品煤為6333萬噸,同比減少2725萬噸,其中外購煤銷量就同比減少2492萬噸。兗州煤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為利潤比較低,公司相應地減少了外購煤銷量。

記者梳理發現,2015年1~9月,兗州煤業的外購煤的噸煤的銷售成本和銷售價格分別為459.10元/噸和461.28元/噸,中間差僅為2.18元/噸。

外購煤銷量減少2492萬噸

與中國神華(601088.SH)類似,兗州煤業也是一家境內外上市公司,主要從事的業務不僅包括煤炭生產、洗選加工、銷售,還包括鐵路運輸,並涵蓋煤化工、電力等業務。基於此,在龍頭煤企的煤炭銷售業務中,外購煤都占據較大的比重。

中宇資訊煤炭行業分析師關大力就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龍頭煤企下遊客戶幾乎都是大型企業,用煤量很大,且龍頭煤企擁有自己的鐵路等運輸專線,在過去煤炭銷售形勢好的時候,龍頭煤企便采購一些中小煤礦的煤炭,再進行轉銷,從中賺取差價。

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煤炭行業持續陷入低迷的背景下,龍頭煤企不得不壓縮外購煤業務。2015年前三季度,兗州煤業的商品煤銷售為6333萬噸,同比減少30.1%,主要就是由於外購煤銷量同比減少2492萬噸所致。

10月20日,中國神華發布公告稱,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煤炭銷售量累計為2.789億噸,相較於2014年同期3.413億噸,下跌18.3%。據業內人士介紹,原因之一就是2015年以來,中國神華的外購煤銷量下滑較為明顯。

以兗州煤業為例,2015年1~9月,其本部、山西能化、菏澤能化、鄂爾多斯能化、兗煤澳洲、兗煤國際和外購煤的噸煤銷售成本分別為129.16元/噸、168.53元/噸、278.23元/噸、121.15元/噸、306.09元/噸、203.06元/噸和459.10元/噸,銷售價格各為342.49元/噸、165.73元/噸、415.03元/噸、177.25元/噸、400.54元/噸、278.19元/噸和461.28元/噸,中間差分別為213.33元/噸、-2.8元/噸、136.8元/噸、56.1元/噸、94.45元/噸、75.13元/噸和2.18元/噸。

對於以上數據就能發現,除了山西能化,兗州煤業本部以及其它四個分部的噸煤中間差都遠遠高於外購煤。“現在不少中小煤礦都已經關停了,加之外購煤利差相對較低,行業銷售形勢低迷,龍頭煤企壓縮了外購煤業務量。”關大力稱。

凈利潤下跌29%

2015年1~9月,兗州煤業的營業收入約為384.54億元,相較於2014年同期490.67億元,下跌21.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3.8億元,與2014年上半年19.41億元相比,跌幅近29%。

兗州煤業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公司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商品煤銷售量下滑,特別是外購煤銷售,同時,煤炭價格也同比下降。

2015年1~9月,兗州煤業的商品煤銷售價格為375.05元/噸,相較於2014年同期486.88元/噸,減少111.83元/噸。對此,兗州煤業給出的解釋是,受國內外煤炭需求不振影響,公司2015年1~3季度煤炭銷售價格同比下降。

然而,一位跟蹤能源行業的券商分析師也坦言,在“哀鴻一片”的煤炭行業中,兗州煤業和中國神華等少數煤企,不僅沒有賠本,還能賺錢,算是“佼佼者”了。“相較於煤炭業務而言,兗州煤業的煤化工以及發電業務雖然占比不高,但收入增速很快,而煤化工、發電正是當下煤企挨過寒冬的重要抓手。”他稱。

2015年1~9月,兗州煤業的發電業務由華聚能源、榆林能化和菏澤能化擔綱,共計貢獻銷售收入約為4.56億元,相較於2014年同期3.58億元,增長27%;煤化工業務則由榆林能化和鄂爾多斯能化承擔,共計產生銷售收入近17.95億元,比2014年1~9月近11.8億元,增長52%。

“公司煤化工業務收入增長主要是鄂爾多斯能化在2015年1月投入運營,菏澤能化所屬電廠2014年11月投入運營使得發電業務收入增長,其實公司一直以來都重視這兩塊業務,只不過以往煤炭業務規模很大,顯得這塊業務占比不高而已。”兗州煤業相關負責人如上表示。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76

軋空行情逢IPO重啟 下周A股可能這樣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8375.html

軋空行情逢IPO重啟 下周A股可能這樣走

一財網禪宗七祖 2015-11-06 17:50:00

這個周末值得消化的信息太多,配資清理結束時利好,重啟IPO是利空,但廢除申購預繳款制度又算利好,這些利好與利空交織,最後怎麽走?

今天的走勢真是“幸福來敲門”,原本以為怎麽都要歇一下的主力居然持續發力。看來,吃飯行情真的比想象中要美妙,一輪軋空的走勢正在展開。連續13天凈流出的滬股通資金在今天上午出現凈買入,但午後再次逆轉。從這個角度來看,滬股通有幾十億資金踏空了這三天的上漲,不過短線資金越多地參與進來,未來震蕩會更加劇烈。

截至收盤,滬指報3590點,漲1.91%,深成指報12273點,漲2.79%,創業板指報2661點,漲3.77%,兩市成交量再破萬億,約140只個股漲停。盤面上,板塊全線飄紅,券商股一馬當先,連續3天爆發,次新股持續活躍,板塊3日漲幅逾13%,另外,集成電路、海西、物流等板塊漲幅居前。

當然,今天的走勢更接近於前天,昨天大盤股在拉升,但是中小創卻在回落。筆者昨天在《明天年線將有阻擊戰 權重拉升小盤消化》提到:“這幾天是權重強勢,中小盤會消化和整理,這種風格應該會有所切換,去年底那種光漲指數不漲錢的行情可能不會簡單地歷史重演。”今天深市再次成為市場的焦點,無論漲幅和成交額都高於滬市,雖然關鍵點位,還需要券商來支撐,但創小板也有很多漲停股。

由於昨天的量能急劇放大,出現了天量天價的情況。筆者就寫到:“根據天量天價不可能同一天,所以後面還會創新高。量能放大說明,買盤賣盤都活躍起來,但也意味著一旦量能不能持續上去,這個上升勢頭就會被壓下來,所以筆者預計明天的量能和上沖勢頭都會降下來。”

昨天的振幅高達130多個點,今天振幅只有80多個點。昨天最高位在3585點,今天在3596點,只提高了11個點。今天的高點距離3600點只有4點,圍而不攻,也是有所保留。今天滬市比昨天縮量25%,深市也少了600億。這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未來的走勢必須經過新一輪的盤整,否則難以為繼。正因如此,筆者在八成倉位里,逐漸將資金從漲得多了的個股轉移到漲得不太多的個股上來,等待輪換。

今天券商股的表現再次讓人眼前一亮,第一財經嘉賓余海華老師說,目前券商的業績是去年的三倍,但是股價卻是去年底的三分之一,這幾天券商的崛起是完全合乎情理的。盡管明年它們的業績同比肯定會大幅滑落,但是就增長的絕對量來說,還是過去不能比的。從這個邏輯上說,券商還有上升空間,但是三個漲停板之後,筆者選擇了謹慎減倉。

筆者昨天在漲停板上減倉的東方證券今天又漲停了,原本是打算今天漲起來就再減半,但中午還是忍不住再補了些,然後尾盤漲停出來。從股價上說,它從11月4日的20元底部到今天收盤的26元,漲了30%,筆者10月28日買入的成本是21元,理論上只賺了25%,但由於中間的波段操作,現在收益率已有50%。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因為資金量不大,進出非常方便,如果能夠適當把握這種機會,你就可以從強勢股中賺到超額的利潤。不只是強勢股,還有很多股票的走勢其實參照Boll或ENE線走的,適當地高拋低吸,哪怕是一倍漲幅的股票,但是高手卻可以拿到200%的收益率。當然,不要強求那麽多,但是你可以比那些持股不動的人多賺一點,何樂而不為?

這兩天的文章也提到資金的滾動操作,大多數散戶都是資金有限,在一個好的行情里,需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在“T+1”的制度里,你必須充分利用有限的“T+0”資源,那就是買入自己已有的股票,等待漲起來後再跑掉。這要求兩點:一是不能全倉,必須有機動資金,二是要有底倉,否則出不去。

筆者重倉的股票中,有漲停的A,有漲5%的B,還有漲1%的C。由於C最近兩周漲幅已經超過20%,目前正處於平臺整理期,它不是淩厲上行的風格,所以早上就拋掉它的大部分股票,把資金轉移到還有上漲勢頭的A,A果然在午後漲停,但是中間出現打開再封閉,於是趁著漲停賣出部分。

騰出的資金再接回C,有意思的還在於,雖然在早上拋掉C後,它後來也跟漲到3%,但尾盤又滑落到開盤的價位,就相當於原價接回,接回之後居然在最後二十分鐘拉升了2%。這是相對幸運和流暢的操作,當然,如果判斷錯誤,C盤中出現漲停,接不回來了,那也沒辦法。因為留在里面也是一個漲停,出去也是一個漲停,也不用太糾結了。

這個C也是筆者曾經在文章中記錄過的,一只盤子很小的股票,業績不錯,還有很強的高送轉預期。選出這只股票並不是筆者的功勞,而是七祖侃市管理群里幾位高手共同研討的結果,我們發現了幾只有潛力的個股,然後集體會診,指出它們的優缺點,最後筆者決定買入C,雖然後幾天被套,但也趁機補倉。

當時,還有一只備選股是廈門信達,由於當時在10月中旬,廈門信達已經拉升了幾天,多個指標處於放量觸頂的階段,所以筆者選擇更具安全性的C,盡管後面廈門信達連續4個漲停,隨後出現20%回調。雖然漲得不是特別完美,但在市場里,我們必須承認能力有限,不可能總是魚與熊掌兼得。現在需要做的,就是安安靜靜地等待C的拉升,它的漲幅肯定會超過廈門信達。

坦白說,這輪軋空行情真讓人有點手足無措,一些謹慎的投資者已經不斷減倉,甚至在今天早上就降到了兩三成。當然,下午繼續拉升的走勢會讓他們很不爽,如果下周還繼續逼空兩天,筆者相信他們會禁不住誘惑再沖進來做接盤俠。禪宗七祖認為,既然行情還沒有看到逆轉的跡象,那就拿著先,這也是大作手的理念。

當然,很多人都在擔心下周會怎麽走。毫無疑問,下周是不會再來三根大中陽線,一定會出現震蕩回調消化。券商股已經連續領漲三天了,需要其他領頭羊了,不要一次耗光所有的彈藥。吃飯行情也不是三天就撐死的節奏,最好悠著一點——行文至此,剛好看到消息說證監會對中信建投、中國銀河證券和申萬宏源暫停新開證券賬戶一個月,估計還是配資方面的問題,這個處罰對券商而言沒有什麽實質影響,但會有心理影響,下周部分券商或許會歇下來。

希望券商的調整不是大規模暴跌,讓前三天的漲幅吞回去。畢竟去年11月20日開啟的券商暴動,整個板塊指數在20天內翻了一倍,個股的漲幅那就更甚於此了。過去三天,券商板塊的漲幅也就是30%,不過有點詭異的是,今天券商板塊的指數和去年12月8日的高點差不多,下一個交易日就成為券商最後瘋狂的一天,隨後開啟了長達三個月的橫盤整理——註意是橫盤,並沒有真的回調多少。

剛才又看到證監會的消息:推進場外配資清理工作基本完成,清理5754個場外配資賬戶。雖然還不知道具體涉及多少資金,但是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基本完成就意味著對於配資的擔心將不再成為投資者頂上的達摩克利斯劍——配資的不可得,那麽就會讓需要風險偏好高的投資在尋求融資,未來的融資總額恐怕會再度增加,在多次降息後,券商從銀行那拿來的錢便宜了,但借給客戶的利息卻沒有降,這筆好生意也成為券商走強的理由。

不過,剛才發現對券商的最大利好還是IPO重啟,剛才證監會稱將將完善新股發行制度,重啟新股發行。當前,先恢複前期暫緩發行的28家已繳款的企業的發行,預計2周左右的時間內先發行10家企業。其實,筆者是在股災發生後最早一批建言暫停IPO的,既然說了暫停,就知道遲早需要重啟,這才是恢複股市的正常功能。所以,市場對此有心理準備才是,前幾天這還是“謠言”,如今就要成真,希望A股不至於承受不起。

 

 

要知道新股開啟後,會有更多場外資金入場,因為只有持有倉位和市值,才能夠打新。所以,下周如果出現震蕩,也不要太驚慌,因為去年五六月的新股發行加碼,成為股災的一大誘因,所以即便新股重新發生,它的節奏肯定會適應市場的可接受度。兩周10家的規模相比五月30家還是有所節制的,而且還是前期暫緩發行的,目前恢複正常也應該是情理之中。尤其是,這次新股申購取消了申購預繳款制度,這就意味著打新不需要抽走市場資金,相反只會鼓勵更多場外資金進入市場搶籌,因為只有擁有相當市值才能打新。

就筆者以前的經驗而言,自有資金用來炒股票,融資獲取的資金則用來打新,由於只有打中了才需要資金進出,這無疑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如果簡單的IPO重啟,那肯定會打壓市場的信心,因為抽血效應會讓一些人擔心。那下周怎麽辦?其實前文已經透露不少了,股市還在延續上升勢頭,但是盤中的折騰會增加,註意調倉換股,從漲幅較大的個股中撤出,留一些底倉以防強者恒強,鎖定利潤為好。

行情開始變好了,市場對新股發行的承受度還需要檢驗,筆者處於謹慎樂觀的態度。這個周末值得消化的信息太多,配資清理結束時利好,重啟IPO是利空,但廢除申購預繳款制度又算利好,這些利好與利空交織,最後怎麽走?筆者傾向於下周一低開,震蕩消化前期漲勢,隨後會出現企穩回升的跡象。因為券商股還會因為IPO重啟提升業績,他們可能還會撐住指數,但是對於創業板而言,需要承受的壓力可能更大一些。

無論如何,都不要恐慌,2013年底的重啟IPO,大盤在一個多月里回調了10%,隨後震蕩企穩,在半年後,那場讓多人愛恨交織的大牛市就開啟了。你怎麽知道歷史不會再度重演呢?(一財網·禪宗七祖)

歡迎關註微信公號思想雲(yicaisixiangyun),讀者可在後臺留言與作者互動,伺機入群。

本文不作為具體投資建議,請讀者註意風險。

編輯:田享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