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音樂150208Dead Wax能告訴你甚麼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2/08/%e9%9f%b3%e6%a8%82150208dead-wax%e8%83%bd%e5%91%8a%e8%a8%b4%e4%bd%a0%e7%94%9a%e9%ba%bd/

音樂150208

黑膠碟的「秘密」:Dead Wax能告訴你甚麼?

蕭律師執筆

下邊五點至七點位置上的一組數字,每張唱片都很清晰和容易找到。但三點及九點的字卻模糊非常,有時模糊到看不見,特別是九點鐘的數字。要配備放大鏡。

 

遍查字典及網上資料,都無法找到 「dead wax」這辭的滿意中文翻譯,幸好我們還有無賴的一招:索性不譯。 Dead wax、run-off groove area、end-groove area、matrix number意思相同,是唱片製作公司的行內用語。這是刻在唱片發聲槽走向標貼中心的盡頭處的一些英文字母及數字。 這些字母及數字是唱片公司供內部用的有關唱片製作紀錄的代號。 不同的唱片公司各有不同刻記的方式,刻記資訊的多寡因應各自需要而不同。

發燒友都無所不用其極,設法找出這些字母及數字所顯示的「秘密」,實質目的只有一個:尋找最好聲的版本。大家的認知是:唱片由印模(叫stamper)中印製愈早,聲音愈靚。大家都希望把這些刻記資訊「解密」,從而知道手持的唱片印得有幾早!

 

但這些刻在dead wax的資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說,各自扮專家。老實說,要瞭解這些資訊,除非你很清楚黑膠碟製作的全部過程。如果連製作過程中某一階段的術語和用料,及那階段的製作意義都不明白,那麼解釋就很難有說服力。

但問題來了,黑膠唱片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已停產,現今要找一個當年曾參與實際製作的人去解說並不容易。 即是說,一位有資格參與唱片的全部製作過程,並達到領導級別的人士,當年應是三十歲至三十五歲以上—- 年輕於此的極其量只能參與某一階段的製作。 這些人的解說才具「權威性」。 假設他在1975年曾參與或監督製作,今年應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了。

 

我也是一位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但並不曾參與或看過這些黑膠唱片的製作—其實膠唱片不一定是「黑」色的,也有紅、黃及其他的顏色,不過現今所見的膠碟以黑色佔壓倒性多數,所以通稱「黑膠碟」也無所謂。 我也和其他發燒友一般,嘗試揭開這些刻記的秘密。我發現許多所謂「專家」的解說,都是以訛傳訛,觀其年齡,五、六十歲或以下,肯定是人雲亦雲,而且有些說法顯然錯誤。

 

我之所以要找Decca黑膠唱片作為本文的「主角」, 是因為Decca唱片的dead wax所披露的資訊是所有唱片中最多的。 要解讀這些資訊,最好就是求教於製作者或唱片監制人。但在今時今日的數碼時代,這類人無異鳳毛麟角!

我只好在網上翻查資料,找尋黑膠碟的製作過程, 終於找到一篇用英文寫的網文。 該文的作者自稱是前英國DECCA唱片公的雇員,曾參與印製唱片工作。他將製作的整個過程巨細無遺地寫出來, 牽涉技術性語言甚多,以我這個行外人,看得其實很辛苦。 寫得如些詳盡,不是「作」得出來的。寫這類文章全屬自願性,沒有酬勞或利益,故其可信度應甚高。

 

黑膠唱片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幸好要解讀dead wax上的資訊,只需瞭解製作的最後幾個步驟即可。

經過繁複的十多個早期過程,製成一個金屬模,這金屬模上有用來發聲的密麻麻的「陰紋」槽,這件東西叫matrix,或稱作鑄模」,只得一個。

由這個「鑄模」製作成若幹隻(一般一次可造兩隻) 「陽紋」「母碟(mother disc)」,這陽紋的母碟就像我們的黑膠唱片,是可以「play」而發聲的。

唱片公司的目的是要製作大量的唱片,因此就由這張陽紋的母碟製成多個印模,據說一隻母碟可製造最多八個「完全相同」的陰紋印模,這就是我們常稱做stamper的東西、是用來印製現今我們放在唱盤上「唱」的黑膠碟的。

 

不過該文作者完全沒有解釋刻在唱片上的資訊的含義。 另幾編網文的作者曾嘗試「解密」,但此等人(包括我在內)並無製作唱片實戰經驗,也不是行內人,權威性成疑。 在這方面,坦白說我也是行外人,不敢認權威,但倚仗見過和擁有的唱片比一般人多,以婆乸式的歸納法(唱片數量不多不能作有效歸納),再盡量吸納有關知識,寫成現今這編「解密」文章,正是信不信由你!但我相信,dead wax上的資訊必和唱片最後製作程序有密切關係。

 

現在就拿一張Decca的身歷聲古典音樂唱片去解說dead wax上所刻記的資訊。

以唱片中央的label為中心,通常約在五點至七點位置處──其實廠方是很隨意的,我曾見過label四周都放過,相信是順手方便──有一串橫行英文字母及數目字夾雜的刻記,如ZAL-3526-2E。ZAL是Decca正品牌12英吋身歷聲古典音樂唱片的代號(LXT是單聲道版的編號)。 「3526」是這「面」唱片(一張唱片有兩面,即Side 1和Side2)從原裝錄音母帶經多個程序製作出來的一張鋁質碟(上面舖有一層漆面)的唱片最早期「刻」出來製成品的編號。須知道,那是不能從原裝錄音母帶不加剪輯而直接製作的;須經選擇(同一樂段可能重覆錄音幾次)、剪裁、分割、合併等程序— 譬如十二寸和十寸唱片的分割就不同。所以我們會發現唱片的第二面ZAL後的編號會是下一個數目,用以上編號例子而言,就是3527。

 

這編號隨後一組的「2E」中的「E」是製作這原始物工程師(不是錄音師)的代號。在六、七十年代,Decca的著名的工程師還有D、W、L、M等代號。「2」是他由原始漆面鋁質金屬製品鑄出來的第二個鑄模編號,即所謂matrix了。如果由另一工程師再造鑄模,假設由W工程製造,就有編號3W和4W了。所以D和W製作出來的鑄模,理論上印製作出來的唱片「音效」會稍有不同,至於是否據此以分優劣是個很主觀的問題。

 

剛才說,一個鑄模一般可製作兩個可供後來製作印模用的「母碟」,所以在唱片標貼左邊,約九點鐘方位有一個幾乎看不清、很模糊的數目字,一般是「1」或「2」,這是從上段所說鑄模製成母碟的編號。 「1」與「2」是「同胎」生,所以不要誤會認為「1」印製出來的唱片聲音會比「2」印製出來的「靚」些。 這個數字差不多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到。

有一點還應註意,唱片的兩面的鑄模不一定由同一工程師製作,所以有時你會時現,Side 1是1W,Side 2是3E! 這個金屬鑄模是永久的,可以造多個母碟,散發到不同的地方去製造印模。 由是觀之,編號早的母碟與編號較後的母碟理論上是沒有分別的,所以一般的見解認為1E比4E製出來的stamper靚聲,完全是誤解。

 

在唱片label約三點位置處有一個或多個英文字母,這是「印模stamper編號」。英國Decca唱片公司用B U C K I N G H A M字中的每個單英文字母去作印模的編號。B是第一個,U是第二個,C是第三個,如此類推。當用完十個字母後,就再用兩個字母,由BU、BC、BK、BI、BN、BG、BH、BA、BM去依次編排。

 

從母碟製造出來的印模是消耗性的,所以理論上由同一母碟製作成的印模,愈遲製成的質素就愈差,所以理論上從B印模印製出的唱片要比H印模製出的唱片靚聲,但這只能用作參考,實際情況可能不是這樣。 問題在於:我們無法從dead wax是知道某個stamper印製多少張唱片,也不知道我手上擁有的唱片是第幾張印裝出來的產品。 Stamper有點像個「番薯圖章」,愈印愈朦。如果唱片是B印模第2,500張產品(假設每個印模印3,000張唱片),分分鐘由H印模印製出來的第250張會靚聲過由B印模印製出來第2,500張的唱片。死未? 理由是同一母碟「生」出來「同一胎」的印模質素差距小,而唱片印製先後的質素差距大!所以這個B U C K I N G H A M編號只能用作參考,印模編排的先後並不是決定性。咁即係點?運氣囉!一張還一張,撞手神,聽過才作準。須知dead wax上那些資訊是純供公司內部用,公司當年的主事人完全沒有想過半個世紀後你班發燒友如此「黐線」。

 

Decca的dead wax解密方法,可適用於它屬下的系列,即包括London、Argo、L’Oiseau-Lyre、Ace of Diamond、Eclipse等品牌,也包括在其他國家以正牌名義所發行的Decca唱片。至於其它品牌如DGG、Philips、英國Columbia、美國CBS、HMV、Mercury等,其放在dead wax資訊的目的與理念應相去不遠,各位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得到的答案應非常接近,雖不中亦不遠矣。

 

詩雲:「執柯伐柯,其則不遠!」信夫!

 

 

(原文初刋登於《發燒音響》,本文大幅刪除原作的大量附圖,以適應《掌門天地》體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300

【隊長熱線】通縮時該投資甚麼? 名人堂

來源: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5/02/blog-post.html

(歡迎各位於commentspost to pageinbox提問,除隊長的腰圍等一級國家機密外,必定知無不言,謝謝!)

網友SF SF問:隊長,請問通縮時應該投資甚麼?Thanks.

閣下的問題謹覆如下:
閣下所講的通縮,可以理解為通脹下降(甚至跌入負數),而經濟實質增長下降或衰退的狀態。

想知道通縮時應該投資甚麼,不妨參照PIMCO行軍佈陣圖(見圖)



在這種宏觀環境下,最好的資產類別是債券。股票及通脹掛鈎債券(TIPS)稍遜,最差的是商品。

實際入市的工具,可考慮債券或類債券型資產,如美長債ETF(TLT)、美投資級別企業債ETF(LQD)、美房地產信託基金 REITS ETF (ICF)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教學篇】IB基本功#1 - 「止蝕」:http://on.fb.me/1yduvFu
【教學篇】IB基本功#2 - 「市價成交」指令: http://on.fb.me/1I38nkn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sstockcap
Google+專頁:http://bit.ly/1tYbN39
名人堂 bloghttp://investhof.blogspot.hk/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09

藍籌股是甚麼? What are blue chips?


藍籌股是甚麼? What are blue chips?

 藍籌股票這個說法源於賭場,在賭場當中往往以藍色籌碼為最高的面額籌碼,因此在股票市場上面,就是指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最高的股票。市值就是股價乘以所有已發行的股票,在世界的股票市場上,最大市值的股票就是蘋果公司,市值為$599.34*9.32億股,大概5400億美金,因此現時,蘋果就是藍籌中的藍籌。 The saying of blue chip originated from the casinos. In the casinos, the highest denomination chip is usually the chip in blue, therefore, blue chip stocks are stocks with the highest market capitalization. Market Capitalization is calculated by Share Price multiplied by all issued shares. As of now, the highest market capitalized stock is Apple, with an overall market cap of 540 billion. Therefore, Apple is the blue chip of blue chip.

 一般來說藍籌股是一些擁有良好聲譽,運作比較透明,相對一般公司較高的信用度和可靠性,企業比較穩定和歷史比較悠久的公司組成。 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就包含這些公司。包括大家熟悉的可口可樂,卡夫食品,波音,微軟等等。 Broadly speaking, blue chips stocks are companies that have a good reputation, a relatively transparent operation, higher level of reliability, stronger excitability and more solid company fundamentals. The definition of blue chip is very vague, yet these are the main criteria when people consider whether a stock is a blue chip or not. The very famous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contains 30 of these companies, Coca Cola, Kraft, Microsoft etc...

藍籌股還有一個比較少人提及的特性,就是藍籌股普遍流通性比較大,所謂流通性就是能夠買賣的容易度。流通性高的股票主要由於有大量的買家或賣家,所以相對的擁有權比較分散,持有的人沒有那麼集中,所以買賣的價格也比較分散,每一個價格都有人想賣一部分的股票。因此假如有資金想購入這一些沒有那麼集中的股份也比較容易,以致每一次價格變動也比較少,因為每一個不同的價格都有一定程度的人放售,價格的波動也較少。如果擁有權相對集中的話,股票持有人的個人買賣意願就會有更大的影響,因此股票也就波動比較大。 One of the less noted and yet significant criteria of blue chip stock is higher liquidity. Liquidity is the ease of share buying and selling. A higher liquidity signifies a large amount of buyers and sellers, as the ownership is not very concentrated and the stock ownership is more diverse, the ability and willingness of selling will be spread-ed across different prices.Therefore, it will be easier for capital to acquire such shares from the market without making a huge impact on the price, because there are sellers of the shares at different price level, therefore price fluctuation is more stable. Vice Versa, if the stocks ownership is highly consolidated, the sellers personal preference will have a higher impact on the individual stock. Therefore the stock will have higher volatility as the selling action is not as spread-ed.

一個流通性很好的例子就是夏天買聖誕燈與聖誕節買聖誕燈。在夏天買聖誕燈,由於一般地方很少有賣,由於沒有其他參考價格,也不知道有多少消費者購買聖誕燈,也不知道他們願意付出多少錢來購買,因此不同的店鋪的標價會相差很遠,因此價格波動比較大。在這個情況下,如果我要大量購入聖誕燈,我買入的價錢也會有大差別有些$150, 有些$300 有些$700 諸如此類。但是如果冬天買聖誕燈,店鋪的供應相對比較多,因此價格波動比較少,由於有其他店鋪的售價作為參考,因此不同店鋪的差價會比較少,在這個情況下,如果我要大量購入聖誕燈,我買的價錢差距也會比較少,大概$250 到 $400 左右,比起在夏天買聖誕燈就更有機會以接近市價的方式購入,更少機會撿到便宜貨或被詐取金錢。
 A good example of liquidity will be buying Christmas lights in winter and buying Christmas lights in summer. When you are buying Christmas light in the summer, there are not a lot of places offering it, the price thus is relatively unstable. As there are no reference to the price provided by other competitors and the sellers are finding a hard time assessing the demand for Christmas lights at different prices therefore, Different shops will likely offer the Christmas lights at vastly different prices, therefore if I am going to buy a lot of Christmas lights, my entry price will be vastly different, from as low as $150 to as high as $700. This exhibits an example of low liquidity. Whereas in winter, the liquidity of Christmas light is higher, there will be more supply from sellers, different shops will have supply at different prices, therefore price is more stable. As there are reference from other shops, pric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hops will be lower, from around $250 to $400. In this case, if I am going to purchase a lot of Christmas lights, my entry price will be very close. Compared with buying Christmas lights in the winter, I am more likely to buy Christmas light at the average price rather than the being ripped off and getting a bargai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231

【隊長熱線】通縮時該投資甚麼?

(歡迎各位於commentspost to pageinbox提問,除隊長的腰圍等一級國家機密外,必定知無不言,謝謝!)

網友SF SF問:隊長,請問通縮時應該投資甚麼?Thanks.

閣下的問題謹覆如下:
閣下所講的通縮,可以理解為通脹下降(甚至跌入負數),而經濟實質增長下降或衰退的狀態。

想知道通縮時應該投資甚麼,不妨參照PIMCO行軍佈陣圖(見圖)



在這種宏觀環境下,最好的資產類別是債券。股票及通脹掛鈎債券(TIPS)稍遜,最差的是商品。

實際入市的工具,可考慮債券或類債券型資產,如美長債ETF(TLT)、美投資級別企業債ETF(LQD)、美房地產信託基金 REITS ETF (ICF)


=====================================================
一圖勝萬言,板塊強弱見。
數據助分析,期權增表現。
想隨時看到美股數據、市場訊息及投資心得,請 Like「美股隊長」專頁。
【教學篇】IB基本功#1 - 「止蝕」:http://on.fb.me/1yduvFu
【教學篇】IB基本功#2 - 「市價成交」指令: http://on.fb.me/1I38nkn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usstockcap
Google+專頁:http://bit.ly/1tYbN39
名人堂 bloghttp://investhof.blogspot.hk/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525

'國旗下的講話' 究竟是甚麽的話呢????




教育局的新修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自我檢視工具”,看過沒有?
當中有生活事件(舉隅):「國旗下的講話」. 究竟什麽叫舉隅? 國旗下又應講麽的話呢? 快到教育局網站下載吧!



讀國史,羨漢唐盛世,見鴉片甲午戰爭而悲,再聽長輩說文革而憤!暪父母去看李小龍精武門,變了紙上和口頭反日少年。我認是港人,也是中國人。就如有北京居民是昆明來的中國人,也有老家在東北的中國人。有一年六月五號,我信歩走到天安門,誤打誤撞看到下旗禮,也有感動!去小日本,入境紙上我填China Hong Kong SAR, 竟被小日公務員刪去China, 真奇恥大辱!但要我寫出教育局這樣假的樣版文章?對不起!愛國靠一塊紅布?正苦的割民姣辱,不只是洗腦,是把大陸那套假大空慢慢搬過來!一字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615

學不了股神,該學甚麼?

畢非德的投資哲學,並不是一般人可輕易學會實踐的。近日看了數篇文章,更是感受深刻。若果常人學不了畢菲特,世間有否透過訓練而提升投資效益的方法?筆者相信有。

上週五畢老林兄的《誰有本事跟「千倍股」愛一世》, 提及美國Home Depot (家得寶) 上市至今,34年累計總回報高達5068.75倍,年均回報超過28%。他說「選中千倍股並非最難,買入後風雨同路不離不棄才考功夫」,畢竟科網爆煲後該股價曾累跌7成。而曹仁超前輩在11月《信報月刊》的文章強調止蝕不止賺,例如他曾及時止蝕避過股災,並列舉多個藍籌股份的高低位(部份差距超過8成)。週一高天佑君的《股神都認輸》談及巴郡於一年半前高價買入Walmart,而第三季以近年低位減持(沒有越跌越買),一來一回相差三成...  以上三篇文章都值得讀者細看。
很多人以為學股神般有耐性,公司「質地好」股價自會隨年月上升,像家得寶般為投資者帶來財富。其實坊間各類的畢非德投資法書藉,沒一本是股神親自撰寫,內容都是旁人對股神的觀察和解讀,所以散戶難以全盤學習畢非德的投資哲學,即使學會,實踐時也困難重重。

巴郡的資金多,全是大規模投資,有機會接觸公司管理層,詳細了解運作和前景,甚至派人進董事局。單是獲取的第一手資訊已遠勝散戶。至於耐性,有多少人肯定未來數十多年,都不會出現「需要現金流而急於套現股票」的情況? 巴郡和散戶的資金規模大相逕庭,坐貨能力不可比擬。再說對自行選股和公司業務的信心,有誰能任何時候都毫不動搖,每當股價下挫便越跌越買?  

要做到以上三點,除了資金要夠多、數十載人生要夠平穩,更要有非比尋常的心理質素。即便有齊上述條件,人始終會犯錯,包括股神 (發現Walmart 前景不如理想便止蝕離場)。

針對散戶客觀條件不如巴郡的事實,應對方法可以是:每項投資的規模減低 - 不必一注獨買,畢竟投資不是結婚,不需要不離不棄一生一世。事實上,要選中千倍股的機率很微,因為研究分析都是單向的,與揀對象談戀愛時刻互動的過程不一樣。

投資是希望滾存和創造財富。任何可以達到目標的方法都應該予以考慮。若果選中千倍股兼守足幾十年的成功機率低,那便尋找成功機率較高的途徑,例如「炒股不炒市,止蝕不止賺」。未知讀者有否檢視交易記錄的習慣。一般而言,投資組合表現由三兩個不止蝕的交易嚴重拉低。只要緊守資金配置和止蝕規矩,兼且不止賺(在趨勢顯著回落才袋錢離場),就能累積回報。相比「買股後緊抱一生」,這方法有較多實戰機會,能透過訓練不斷改進。日子有功,自能透過投資累積財富。

《網上加料版》

早前曾為文提及中國生物製藥(1177) 每兩股送一紅股,財務穩健加上計劃擴股增資,當日每股$6.4 (除淨後股價) 左近屬抵買。上週四集團公佈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業績(以下為港幣):

收入: 114.4億 (2014Q1-Q3:  91.5億,+25%)
毛利:   88.5億 (2014Q1-Q3:  71.5億,+24%)
盈利:   21.1億 (2014Q1-Q3:  17.2億,+22%)
毛利率:77.3% (2014Q1-Q3:  78.1%,-0.8%)
盈利率:18.4% (2014Q1-Q3:  18.8%,-0.4%)

從上述數字可見集團的銷售增長強勁,同時保持高毛利率和盈利率。集團持有的現金約43.5億,加上可供出售投資價值6.7億,合共超過50億。短期銀行貸款僅1億,而長期銀行貸款約16.3億,流動資金充足。

集團主要銷售肝病用藥, 心腦血管用藥和抗腫瘤用藥,分別佔集團收入48%、17% 和 10%,當中以抗腫瘤用藥的各類產品銷售增長最高,介乎30%-169%。而其他產品如鎮痛劑、骨科用藥、抗感染用藥和腸外營養用藥,各佔收入約 6-8%。

研發方面,累計的臨床批件、正進行臨床試驗、申報新增的在研產品共320件,當中以抗腫瘤藥最多(132件),其次是心腦血管用藥(36件)。 而於首三季新專利申請達49項,並取得授權公告專利17項。集團至今合共獲發明專利授權429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1項。單憑這些數字,讀者也許無從分析各個專利的潛力。對藥業公司而言,擁有某些藥物銷售的專利權,代表有高盈利率的產品。而未來有多個可能獲得專利的產品,顯示集團業務仍保持增長潛力。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932

學不了股神,該學甚麼?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5/11/blog-post_25.html

畢非德的投資哲學,並不是一般人可輕易學會實踐的。近日看了數篇文章,更是感受深刻。若果常人學不了畢菲特,世間有否透過訓練而提升投資效益的方法?筆者相信有。

上週五畢老林兄的《誰有本事跟「千倍股」愛一世》, 提及美國Home Depot (家得寶) 上市至今,34年累計總回報高達5068.75倍,年均回報超過28%。他說「選中千倍股並非最難,買入後風雨同路不離不棄才考功夫」,畢竟科網爆煲後該股價曾累跌7成。而曹仁超前輩在11月《信報月刊》的文章強調止蝕不止賺,例如他曾及時止蝕避過股災,並列舉多個藍籌股份的高低位(部份差距超過8成)。週一高天佑君的《股神都認輸》談及巴郡於一年半前高價買入Walmart,而第三季以近年低位減持(沒有越跌越買),一來一回相差三成...  以上三篇文章都值得讀者細看。
很多人以為學股神般有耐性,公司「質地好」股價自會隨年月上升,像家得寶般為投資者帶來財富。其實坊間各類的畢非德投資法書藉,沒一本是股神親自撰寫,內容都是旁人對股神的觀察和解讀,所以散戶難以全盤學習畢非德的投資哲學,即使學會,實踐時也困難重重。

巴郡的資金多,全是大規模投資,有機會接觸公司管理層,詳細了解運作和前景,甚至派人進董事局。單是獲取的第一手資訊已遠勝散戶。至於耐性,有多少人肯定未來數十多年,都不會出現「需要現金流而急於套現股票」的情況? 巴郡和散戶的資金規模大相逕庭,坐貨能力不可比擬。再說對自行選股和公司業務的信心,有誰能任何時候都毫不動搖,每當股價下挫便越跌越買?  

要做到以上三點,除了資金要夠多、數十載人生要夠平穩,更要有非比尋常的心理質素。即便有齊上述條件,人始終會犯錯,包括股神 (發現Walmart 前景不如理想便止蝕離場)。

針對散戶客觀條件不如巴郡的事實,應對方法可以是:每項投資的規模減低 - 不必一注獨買,畢竟投資不是結婚,不需要不離不棄一生一世。事實上,要選中千倍股的機率很微,因為研究分析都是單向的,與揀對象談戀愛時刻互動的過程不一樣。

投資是希望滾存和創造財富。任何可以達到目標的方法都應該予以考慮。若果選中千倍股兼守足幾十年的成功機率低,那便尋找成功機率較高的途徑,例如「炒股不炒市,止蝕不止賺」。未知讀者有否檢視交易記錄的習慣。一般而言,投資組合表現由三兩個不止蝕的交易嚴重拉低。只要緊守資金配置和止蝕規矩,兼且不止賺(在趨勢顯著回落才袋錢離場),就能累積回報。相比「買股後緊抱一生」,這方法有較多實戰機會,能透過訓練不斷改進。日子有功,自能透過投資累積財富。

《網上加料版》

早前曾為文提及中國生物製藥(1177) 每兩股送一紅股,財務穩健加上計劃擴股增資,當日每股$6.4 (除淨後股價) 左近屬抵買。上週四集團公佈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業績(以下為港幣):

收入: 114.4億 (2014Q1-Q3:  91.5億,+25%)
毛利:   88.5億 (2014Q1-Q3:  71.5億,+24%)
盈利:   21.1億 (2014Q1-Q3:  17.2億,+22%)
毛利率:77.3% (2014Q1-Q3:  78.1%,-0.8%)
盈利率:18.4% (2014Q1-Q3:  18.8%,-0.4%)

從上述數字可見集團的銷售增長強勁,同時保持高毛利率和盈利率。集團持有的現金約43.5億,加上可供出售投資價值6.7億,合共超過50億。短期銀行貸款僅1億,而長期銀行貸款約16.3億,流動資金充足。

集團主要銷售肝病用藥, 心腦血管用藥和抗腫瘤用藥,分別佔集團收入48%、17% 和 10%,當中以抗腫瘤用藥的各類產品銷售增長最高,介乎30%-169%。而其他產品如鎮痛劑、骨科用藥、抗感染用藥和腸外營養用藥,各佔收入約 6-8%。

研發方面,累計的臨床批件、正進行臨床試驗、申報新增的在研產品共320件,當中以抗腫瘤藥最多(132件),其次是心腦血管用藥(36件)。 而於首三季新專利申請達49項,並取得授權公告專利17項。集團至今合共獲發明專利授權429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1項。單憑這些數字,讀者也許無從分析各個專利的潛力。對藥業公司而言,擁有某些藥物銷售的專利權,代表有高盈利率的產品。而未來有多個可能獲得專利的產品,顯示集團業務仍保持增長潛力。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5/11/blog-post_25.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188

禪修吃甚麼



大師把我們的每頓飯,比喻為化緣。別人給甚麼就吃甚麼,不批評,不挑剔,學習對刻苦感恩。但,如果你問我,每天所吃的,毫不刻苦,反而是意外驚喜!

禪修吃素,新鮮蔬菜新鮮吃,義工廚子的創意尤其令人拜服。十二天,廿四餐,餐餐新款。早餐是湯、飯和麵包的組合。記憶中有麵豉湯、豆腐湯、青菜湯、牛蒡飯、昆布飯、紫菜飯、酸梅飯等等,以及不同款式麵包配以各式果醬、花生醬、植物牛油……還有平生第一次吃的惹味黑芝麻醬。為了它,我可以鯨吞三大片多士!

偶然很冷的幾天,老遠已聞到早飯飄香。原來,義工們很貼心的為我們煮了熱粥!雜菌粥、粟米粥、胡蘿蔔粥、十穀粥等等,一口口暖入心暖入胃,感動到想哭。

午餐,更精彩。每天兩款,從不重覆。咖哩飯、五目飯、素炒飯、素關東煮、辣豆腐、豆蓉濃湯,焗蛋餅、春雨沙律,腐皮卷、茄汁意粉、雜菜煲…….自助形式,但份量預計得剛剛好,絕不浪費。還記得某天,大伙兒吃剩了一點飯,我看見義工們小心翼翼將之包好。翌日,剩飯竟變出了一人一個腐皮壽司和一顆超可愛的紫菜芝麻小飯團!

每天兩餐,過午不吃,但日落時份可以拿飲品。奶茶、咖啡、可可、果汁、綠茶、薑茶、蜜糖、鮮奶、豆漿……肚子餓那天,我給自己剩一大杯豆漿,不太餓的時候,就調一杯熱生薑蜜。

十二天下來,關於吃的另一領悟是:美味的前設,是專心。平日,我不算是手機或電視餸飯的人,但總是邊吃邊想事情,食物的味道要很刺激才有感覺。禪修,甚麼都不許想,味蕾專心感受味道,簡簡單單的食材,已是天下美味。而困擾了自己十多年的胃氣脹,十二天內,竟然一次都沒有發作過。(禪修行/十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102

特首選舉利好甚麼股? 文若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12/16/%e7%89%b9%e9%a6%96%e9%81%b8%e8%88%89%e5%88%a9%e5%a5%bd%e7%94%9a%e9%ba%bc%e8%82%a1%ef%bc%9f/

胡國興、葉劉參選,曾俊華辭職備戰,林鄭就在最後考慮階段,特首選舉大戰一觸即發。當然,我們這些賤民手中是沒票選我們的特首,只有食花生的份。而政治敏感期,不少人更關心投資至甚麼股份之中,可以獲取更大回報。

上星期五,梁振英宣布不連任時,香港電視(1137)隨即半小時內被大幅掃高,可是隨住王維基輸掉選委席位又再大插。買這些「梁振英敏感股」,其實回報也很不確定。

買某陣營的「X粉股」,又可以嗎?

談可不可以買前,先回顧一眾「梁粉股」。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指不論是瑞安(683)、恆隆(101)還是新世界(17),系內大部分股份都是大幅跑輸大市。這幾年最傷的,可能就是連支持今屆特首連任,都寫到業績報告當中的恆隆系股份。買陣營「粉股」,也不是一個好選擇。

不過,換走梁振英,最開心的應是大型地產商股份,尤以在梁振英上任後,陷於多事之秋的新鴻基地產(16),以及股價滯後的恆基地產(12)。而不少牽涉專營權的本地股份,如本地電力股、煤氣(3)、本地公共運輸股也可以隨住政治風險降低而有較穩定前景,尤其是載通(62)和中電(2)。

接下來,這幾個月的政府應該陷於看守期中,大政策將不大可能出臺。民生政策方面,最值得關註的應是小巴加位的政策。小巴由16座加至19座好,20座又好,都可以利好小巴股進智公交(77),以及令載通旗下的九巴和新創建(659)旗下的新巴、城巴可以減少資源至虧蝕路線當中,改善收益率。

文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956

融創(1918)在做甚麼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113/LTN2017011361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109/LTN20170109194_C.pdf

http://finance.sina.com/bg/economy/sinacn/20170115/09061548901.html

 在宣佈獲得168億元融資后,1月15日,樂視與新引入的投資方融創中國(01918.HK)共同舉辦了一場發布會,樂視控股董事長賈躍亭和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詳細说明了融創對樂視融資的細節。

  賈躍亭说,兩人一見如故,兩天后就開始談戰略合作細節,而孫宏斌則親自帶隊進駐樂視盡職調查了一個月。

  賈躍亭说,融創此次投入的150億元,將會一次性系統性地解決樂視的資金短板、完善治理機制,樂視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二大股東,將會和融創在互聯網+地産方面展開合作,不過樂視不會直接進入房地産行業。

  賈躍亭表示,在資本層面上,樂視將全面提升組織能力、優化資本結構,與金融機構、長期價值投資人建立起生態伙伴關係;在業務層面,樂視七大子生態將以用戶為核心、以經營為導向,全面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實現生態經營現金流正向快速增長,健康、快速的向千億美金營收目標發起衝刺。

  樂視的資金鏈危機爆發於2016年11月,賈躍亭在公開信中承認樂視遇到資金緊張,將停止燒錢聚焦現有生態。根據澎湃新聞此前的報導,樂視子生態下,主營手機業務的樂視移動、樂視體育以及樂視戰略合作伙伴法拉第未來,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資金問題。

  1月13日,樂視的戰略投資者終於浮現,樂視網在當日發布公告稱,獲得融創中國、華夏人壽和樂然投資共168億元的融資。其中,融創中國旗下的嘉睿匯鑫斥資約150億元,拿下樂視網8.61%、樂視致新33.5%和樂視影業15%的股權。

  賈躍亭说,樂視與融創的合作也並沒有任何業績對賭,“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融創及全體股東創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回報,讓樂視網夠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個營收超過千億美金的民營企業。

  賈躍亭稱孫宏斌“真性情、仗義”,而孫宏斌則说,非常敬重賈躍亭的企業家精神。

  融創為何選擇投資樂視?

  賈躍亭稱,2016年12月10月,在葛洲壩董事長何金剛的介紹下,他第一次見到了同為山西人的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兩人聊了六七個小時,兩天之后就開始交談戰略合作的細節。12月13日,賈躍亭前往美國,從美國回來后,這筆交易就敲定了,孫宏斌親自帶隊進駐樂視進行盡調。孫宏斌透露,對樂視的盡調有聯想控股的團隊參與其中,聯想在2016年對樂視做過盡調,是樂視汽車的股東。

  孫宏斌说,他問了很多研究了解樂視的人,包括給樂視寫研究報告的分析師,以及重倉樂視的投資人,孫宏斌说,這些人都说樂視值得看,但后面都跟着“但是”,即樂視的現金流和不賺錢的業務問題。

  至於為何會選擇投資樂視,並選擇了視頻、電視和影業這三塊業務,這與融創尋求未來5到10年的發展有關。

  融創在2016年銷售額超過了1500億元,孫宏斌稱,現在的房地産市場是部分企業的“鑽石時代”,融創在尋找未來5到10年的增長點,孫宏斌说,他重點在看的板塊包括增量市場、金融平台、礦産、大娛樂和大健康。此次投資樂視,是融創第一次涉足在房地産領域以外的投資。融創此次選擇入股的視頻、電視和影業業務,屬於大娛樂的範疇。

  有券商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融創150億的資金扔進去肯定是有風險的,肯定要選擇最優質的資産來降低風險,而樂視致新和樂視網是目前是比較能帶來現金流的資産。

  根據樂視網2016年半年報顯示,樂視致新2016年上半年營收76.4億元,凈虧損5687萬元。賈躍亭在此前曾表示,樂視電視生態將很快會進入全面盈利期,並衝擊30%的市場佔有率。

  按照融創旗下的嘉睿匯鑫以79.5億元獲得樂視致新33.5%的股權來計算,樂視致新的估值在228億元,較樂視致新總裁梁軍在2016年12月20日公開表示的樂視致新投前估值300億縮水不少。

  估值同樣縮水的還有樂視影業。

  根據融創旗下的嘉睿匯鑫以10.5億元獲得樂視影業15%的股權來計算,樂視影業目前的估值在70億元,較宣佈樂視影業計劃注入樂視網時的估值98億蒸發了三成。

  對於這次投資未涉及的樂視汽車部分,孫宏斌直言:“看不懂。”不過孫宏斌说,房地産行業體量是10萬億,汽車是5萬億,“現在中國賣2800萬輛車,美國和歐洲加起來都沒有中國賣得多。”孫宏斌表示,不投樂視汽車不是不看好樂視汽車,他認為樂視汽車從高端往下做的邏輯和戰略他認為是沒有問題的。

  168億元是否能解決樂視資金問題?

  賈躍亭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承認了樂視存在的問題:“我們的資金鏈綳的太緊了,我們的節奏過快,尤其是我們的資本團隊和財務團隊的融資能力,沒有能夠滿足戰略的要求。”不過,賈躍亭说,樂視的戰略方向不會改變。

  賈躍亭说,此輪募集的168億元資金,其中屬於上市公司板塊的在70億元左右,而他個人部分的100億資金,會投入到樂視的非上市體系中,包括樂視的全球化和手機等子生態。

  賈躍亭透露,樂視體育很快會開始下一輪的股權融資,樂視體育的上市計劃會逐步進行。

  在2016年4月時,樂視體育宣佈已經完成了80億元的B輪融資,但樂視體育仍然面臨着資金問題,甚至因為拖欠英超中國版權方新英體育版權費用而面臨着切斷直播信號的困境。

  此次融創並未參與樂視汽車的投資。樂視汽車目前是樂視子生態中的燒錢大頭,根據澎湃新聞此前的報導,樂視在浙江德清莫干山開工的樂視汽車生態園區,總投入將在200億元。另外,賈躍亭個人投資的法拉第未來也屢次被媒體報導財務問題,對於能否在2018年順利交貨剛剛發布的量産車FF91,市場仍存在疑問。

  賈躍亭表示汽車是一個重資本的行業,但是樂視可以用三分之一的資金做到同等的規模。賈躍亭打了一個比方,傳統行業需要1000億至1500億元的資金才能做到300萬輛車的規模,但樂視估計用三分之一的資金就夠了。賈躍亭说,樂視汽車的融資,應該會很快正式啟動,已經有投資者開始關注樂視汽車,希望能在未來幾個月有好的結果。

  樂視汽車曾在2016年完成了首輪10.8億美元融資,另外,賈躍亭還公開表示,樂視汽車前期投入巨大,陸續花掉了了上百億元個人自有資金。

  對於168億元是能夠按賈躍亭所说,系統性地解決樂視的資金問題,光大證券傳媒與互聯網分析師蔣巍说,樂視眼前最難的檻應該是緩解了,接下來要看樂視能不能拿出實質成果。不過,也有券商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資金的問題會成為樂視長期的問題,並不會因為此次融資就能解決現金流問題。

  附:賈躍亭演講實錄

  大家好。感謝記者朋友們到這裏見證樂視發展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樂視與融創,互聯網與房地産行業兩大標桿企業,就這樣成為史上最跨界組合,開始全面深入合作。

  我和孫總都是山西人,但之前我們一直沒見過面。大家都知道年前樂視經歷着一場風波,很多人都很關心我們。一位相識很久的老朋友、老大哥,葛洲壩地産集團的何董事長,當時我找到他去談一項業務,他就同我提起孫總,说有一個人和你經歷挺像的,這些年都經歷過大起大落、非常的堅韌、非常的不容易。而且你們還是老鄉,可以見面認識一下。

  應該是去年12月10日,在何董推薦介紹下,我和孫總見了面,最初是想談談出售世茂工三的事情。孫總人真性情、仗義,我們一見如故,等聊到盡興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一點鐘了。中間就提到樂視正在談引入戰略投資伙伴,IT、互聯網、零售和地産各個産業裏几乎中國半數巨型企業集團都有意合作。孫總就说,你等等我,我肯定比他們快。

  我當時沒想到孫總會認真對互聯網感興趣。兩天后我們第二次見面時,基本上就是談這次戰略合作的細節了。12月13號我就飛往美國,回來后不久這次合作就已經徹底敲定了。特別感謝孫總親自帶隊全力推動,他的團隊非常盡責、非常高效。通過這一個多月時間的了解,融創比很多跟蹤我們多年的投資人還要了解樂視。

  孫總有一句話我記得非常清楚,他说他雖然不太了解我們這個行業,但他相信他的判斷——他相信樂視這種互聯網生態模式能夠代表未來,所以他願意拿出150億戰略投資樂視,這對於他來说也算是“All In”了——坦白说在這個時候他做出這樣一個決定,令我非常感動。

  其實不止孫總。這些年來樂視一路蒙眼狂奔,有嘲諷、質疑,也曾跌倒、受傷……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從沒回頭,而是沿着夢想堅定前行。更感謝這一路支持我們的人,正是他們對互聯網生態模式的理解和認同,才有樂視一次次涅槃和重生。

  這次引入融創這個重量級的戰略投資人,對於樂視至少有三重意義:

  1.第一,樂視第一次迎來了發展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二大股東。過去樂視一直是家單槍匹馬、孤軍奮戰,夢想成為孤膽英雄的公司,現在引入融創作為戰略伙伴,意味着我們有了強大的戰略同盟,用了自己的夢想合伙人。雙方在一起真正形成強大的協同、共生、共贏、共享;

  2.第二,就是它我們會在互聯網+地産等諸多領域開展一系列深度全面合作。樂視永遠不會直接進入房地産行業,但我們會通過生態開放理念對這個行業有所變革,與融創一起推動傳統房地産及智能家居産業進入互聯網生態時代;

  第三,引入融創會幫助我們改善公司經營、完善治理機制。150億資金到位,有助於我們一次性系統解決了資金短板。但對樂視來说,重要的是藉此改善治理機制、提升組織能力來解決自身發展中的問題,實現健康發展:

  在資本層面上,樂視將全面提升組織能力、優化資本結構,與金融機構、長期價值投資人建立起生態伙伴關係;在業務層面,樂視七大子生態將以用戶為核心、以經營為導向,全面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實現生態經營現金流正向快速增長,健康、快速的向千億美金營收目標發起衝刺。

  營收千億美金——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但我們有信心去實現它。

  我們正在走進互聯網時代下一個黃金十年周期。無論是效率提升、流量為王的PC時代,還是作為它的延伸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都已經隨着人口紅利的終結走入了尾聲。下一個時代,將是産業互聯網、更準確地说是互聯網生態時代;它以互聯網為基石和紐帶,去變革傳統産業,並且打破産業邊界,實現跨産業垂直整合下的價值鏈重構,形成全球化的開放式閉環共享生態系統,通過破界創新、生態化反去不斷創造全新用戶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黃金十年。

  如果站在全球市場上去看,你會發現一場全球範圍內的價值遷移正在發生。在經過二十年發展和積累之后,我們擁有近7億互聯網用戶、在智能製造以及科技創新方面已經擁有巨大優勢並且日益強大,中國企業應該思考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的、甚至是引領者的角色。

  而樂視生態憑藉價值重構和創造、生態開放和價值共享,不斷為世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東西。就在不久前,樂視戰略合作伙伴FF在美國CES發布了首款量産車FF91。這款打破了互聯網、AI及無人駕駛、IT、汽車及電動系統五大技術領域邊界的新物種,它致力於重構傳統汽車産業價值鏈、引領汽車産業進入下一個時代,讓計算能力、AI與無人駕駛、互聯網及電動系統成為未來汽車産業的全新核心價值。一位看過FF91的外媒評論家稱,FF91這樣一款集極限科技與奢華體驗的新物種互聯網智能電動車,讓ModelX看起來像一款入門級本田CR-V。

  而為了實現營收千億美金的目標,在上市公司樂視網體系,我們將深挖超級電視、超級手機等智能終端入口價值,持續增加各生態用戶運營收入;

  基於整個樂視生態,我們改變了中國企業全球化路徑,同時在中國、美國兩大互聯網強國以及其它新興市場規模獲取高價值用戶,通過提供全球産品和服務,實現收益強勁增長。

  第三大體系、樂視超級汽車生態進入的更是一個萬億美元市場。隨着研發不斷推進、超級汽車工廠的破土動工,樂視超級汽車將為生態系統下一階段貢獻巨額營收、推動整個生態規模爆髮式增長。在FF發布會后36小時內,FF91的預約量超過6萬,這一市場表現及各方面突破性進展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引入融創成為我們的戰略投資人后,樂視這場風波終告結束。正如我之前所说,樂視將真正走向成熟,我們將始終如一的為用戶創造更高體驗和全新價值、我們將超值回報我們的生態伙伴、我們將為股東源源不斷創造生態價值。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融創及全體股東創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回報,讓樂視網能夠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個營收超過千億美金的民營企業。

  我們將與夢想合伙人一起All In,衝刺互聯網下一個黃金十年。

  附:孫宏斌演講實錄

  我想说三個事:第一,這一個多月,到今天是36天了,我們都做了什麼。第二,说一下我們對樂視的判斷。第三,我們的投資邏輯是什麼。投資邏輯是兩方面:一方面,投資樂視是為什麼?另一方面,我們為什麼投資房地産以外的領域,這是第一次跨出房地産行業。

  第一個事,老賈说了,我們倆是在12月10日見的面,我們談了六七個小時,12月11日的時候,老賈在中國企業家領袖年會上做了演講,12月12日的時候,我跟我們公司的團隊,還有聯想的一些朋友,以及我請的一些顧問,去了樂視,跟賈總及他們的團隊溝通,第二天老賈就去美國了。

  我們這個團隊就開始工作,我們團隊是由我率隊的,還有聯想控股的團隊,還有泛海集團的團隊。為什麼有他們呢?聯想去年年初的時候有一個龐大的團隊對樂視做了一個盡調,后來投了樂視汽車,聯想是樂視汽車的股東。泛海在去年也做了盡調,也是樂視汽車的股東,所以我找了柳總他們,把他們的團隊借給我們,也請了幾個外部的朋友幫忙,我們也請來了普華永道作為審計師,在這一個月裏開始非常緊張的工作了。

  確實時間特別緊,我們工作的主要內容,一方面是試圖理解這個生意是個什麼樣的生意,什麼叫生態,我們看它的賬,因為樂視有上市公司、有非上市公司、有汽車,這三塊是什麼關係,哪塊掙錢,哪塊虧錢,資金是怎麼流動的,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元旦的1號、2號、3號,基本上都在樂視上班。這個過程中,我一直跟老賈保持着聯繫,因為他在美國。對這個公司,我看懂了一部分,最起碼資金方面我看懂了,老賈说了,我可能比跟蹤樂視兩三年的人更了解,可能有很多事情我比老賈更明白。因為我跟老賈列了一個大表,你企業從哪兒來的,他都傻了。

  老賈是7號回來的,那天我跟老賈和劉弘談到很晚,后來基本上天天有見面了,有很多的溝通和交流。

  另外一方面,我們做了所有高管的訪談,不止一次的,包括張昭、梁軍,海亮我也談過了。所以,我們盡調是三塊一起看的。我們也訪談了一些供應商,比如要錢的供應商。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問了很多人,都是打聽到的對樂視有一定了解的,比如給樂視寫過報告的分析師。有的分析師非常正面,我也找到了中傷樂視的很多人。我大概問了十幾人,第一個問題是樂視值不值得看?沒有一個人说樂視不值得看,都覺得值得看。说完這個,后面都有“但是”,但是后面有很不一樣了。有的人说,他們哪個沒有現金流,哪個不掙錢。對我來说,最值錢的是時間,100萬、200萬、300萬,很多錢,但時間很重要。這種事情一做就需要很多時間,到現在35天時間,我基本上都在這裏面。就是沒有一個人说不值得看,所有人都说值得看,當然“但是”后面什麼都有了。

  后來,我們后面談生意挺簡單的,老賈说定個價就完了。這一個月,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樂視給我們開放了所有的資料,所有的高管都是,想見誰約誰,想看什麼資料就提供什麼資料,這在樂視的歷史上是沒有過的。我還忘了一件事,1月3日的時候,我請我們所有的董事開了董事會,以及管理團隊的會,從早上在樂視參觀、聽彙報,我們請聯想給我們做了報告,也請了雷澤生去我們董事會做了一個報告,試圖來理解樂視。3日,我們花了一整天時間開我們內部的會,統一思想。這一個月,樂視全力支持配合我們,我們也花了很多的精力,一個龐大的團隊。這是我給大家彙報的第一個事,我們干了什麼,當然還有些合同。

  第二個事,我們對樂視是什麼判斷?我第一次跟老賈談了六七個小時,談完以后,就約柳總,跟柳總也做了一個彙報。第一次我就特別有投資衝動,我從來沒有這樣過。因為老賈的戰略思路特別清楚,他的邏輯都是對的,打法也是對的。比如做汽車,先從最高端的做,然后再往下做。很多打法上,我很認同。最主要的是我特別認同老賈的精神,他是稀有的,這種企業家精神在這個時代是挺稀有的。很多人成就沒有像老賈這麼大,或者像我這麼大,但日子過得特別舒服。老賈把自己的日子過的那麼辛苦,那麼累。這種勁是我特別特別敬佩的。

  樂視是個互聯網公司,我們的公司是沒有互聯網基因的,蓋房子是最古老的行業。我們也有判斷,判斷什麼呢?第一,判斷這個事是不是一個有發展、有潛力的事,第二,判斷這個人行不行。老賈是一個這個時代非常稀有的企業家精神,這是我投資衝動最主要的地方,尤其我看了老賈的整個賬以后,就更佩服他了,這麼點錢干這麼大事。老賈的戰略思維,邏輯,戰術,都是對的,最主要的是精神,他的精神真的感動我了。我也是很有企業家精神的,碰見老賈以后,覺得我自己跟他比差太多了。

  我一直说兩類人,一個是李書福,我跟他在杭州合作一個項目,我跟老賈说,李書福身上有個勁跟老賈有點像。另一個是戴國峰。這是這個時代非常稀有的一種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是什麼呢?就是肯冒險。這種企業家是值得你去信任和支持的。

  另外一個判斷,樂視生態,原來我一直不了解生態是什麼,比如汽車,汽車也是我原來想投的,房地産是10萬億,汽車是5萬億,現在中國一年賣2800萬輛車,美國和歐洲加起來都沒有中國賣的車多,中國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個邏輯,先做最高端的車,然后再往下做普通老百姓的,樂視的戰略和邏輯是挑不出毛病來的。

  再一個判斷是樂視的團隊,樂視的團隊真的挺牛的,我見梁軍、高飛、張昭,劉弘更不用说了,天天見面,這個團隊真的是明星團隊,我們對每個人都做過訪談和溝通,而且不止一次。每一個板塊的負責人都挺牛的,我要幹個活把這幫人弄過來挺難的。樂視團隊確實是思路清楚,執行力強。樂視整個的團隊,大家的精神狀態和隊形不變,狀態特別好。這就是我的判斷。

  判斷什麼呢?判斷領頭人、領袖老賈,判斷他的戰略,判斷他的團隊,就好了。你還判斷什麼呢?當然他就缺錢,因為就是因為缺錢就好辦了,這就是我的判斷。

  第三個事,我們投樂視的商業邏輯。為什麼投房地産以外的行業?首先说一下投資樂視的邏輯,樂視最缺的是錢,怎麼樣讓樂視不缺錢,我們分成兩塊:汽車和非汽車。這次我們解決非汽車,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缺錢,一次性把所有的資金全解決了,缺多少解決多少,這是我的第一個邏輯。第一個故事是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我們把這部分錢解決了。第一個階段談的是,賣一部分老股定增一部分新股,老股增發8.6%,新股是7%,我跟老賈談的價格是110億。后來新增一部分電視的股權、影視的股權,15%和15%,加起來150億。第三個階段后面那50億為什麼放在電視呢?電視、影業都是上市公司的,所以,交易結構就變成這樣了。

  錢數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的第一個商業邏輯,一下子把所有的資金解決了,夠用了,當然是非汽車,汽車是另外一個故事。

  第二個商業邏輯,要改善治理結構,因為好多大佬根本不知道上市是什麼,非上市是什麼,汽車怎麼著,汽車缺錢了以后上市公司的股價也跌,汽車好了以后,股價漲停了。我看了看,生態是一回事,但錢不是一回事。當然治理結構讓大家都放心。除了上市公司,我們都派了董事,手機那邊我們還派了一個監事,要想非汽車不缺錢,得看手機的。所以,我們肯定會全力以赴地支持老賈,我們對樂視投資的邏輯就是這兩個。

  融創為什麼要投非房地産公司?我曾經说過,融創之所以能到今天,去年1500多億,今年肯定會有一個特別大的增長,明年可能會更多。我們這些年在房地産外的投資一分錢沒有,我們也沒+過互聯網,也沒互聯網+過,這個行業就是蓋房子,怎麼加。我們這些年一直是心無旁鶩的一心一意的在干這一個行業,為什麼我們干這個行業特別牛呢?因為都是高端,價格挺高的,量還挺大的,這是樂視要學習的。樂視的質量是高端的,量也很大,但是價格不高。為什麼現在變成兩件事了呢?说來話長,我在很多場合说過,我們就干房地産,不轉型。但我也说過,我們一定要早點想這個事。房地産行業,2015年是8萬個億的銷售,2016年是11.5萬億,今后我估計會保持在11萬億的樣子,增長挺難的。這個行業的特點是大公司很多,小公司難做。我提了一個觀點,今后5到10年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小公司在退出市場,其實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去年前10名占了整個市場份額的17%,今年占了21%左右,但前三名占了8%左右。到40%的時候,大概是四、五萬億的樣子。我想说的是,這5到10年是中國房地産行業,部分企業的鑽石時代,會快速增長。這是我們吃飯的傢伙,這是我們絶對絶對的主業,我們從來沒有,也不可能,不看好這個行業。

  另外,5到10年以后呢?大公司每個人都賣好幾千億,這好幾千億怎麼維持呢?哪那麼多地,地越來越貴。去年10月份以后,公開市場我們基本上沒買地,北京的市場肯定沒問題,但你買了塊貴地肯定有問題,所以,這個行業是有它的風險的。尤其是5到10年以后怎麼辦?確實要研究。其實我們有結論的,我們為了給5到10年以后做准備,應該探索哪個行業,我們是有非常明確的定義的,首先我們是投增量市場,鏈家就是個增量市場,所以我們投鏈家。另外是金融平台,我們看了很多金融公司,為什麼我們沒有下手呢?因為太貴了。

  金融平台是我們要探索的一個方向。另外是資源性的行業,去年我們看了很多礦:鉛鋅銅、電解鋁什麼的。還有一部分,過去衣食住行現在到了消費升級的時代,大娛樂、大體育、大健康,這是我們過去想好要投的事。上周,我們投了鏈家,我們跟鏈家談了一年,第一次说投5個億,我说太少了,要弄就弄50個億。不是一時興起投,很多人想投鏈家,投不進去的。作為融創,必須為5到10年以后做准備,10年以后體外的東西跟房地産的東西應該是差不多量級。所以,這幾個行業我一直都在看。

  我跟老賈一見面,第一反應樂視是個娛樂平台,又是電視,又是電影,大娛樂是我們的戰略方向之一。可能將來還有汽車。我在許多年前投了一個影視公司,虧沒了。

  最后我想说,這個投資對我們很重要。我問了大牛級的人大概有十幾個,有些人是支持我的,有些人給了我很中肯的意見,有的人堅決反對我投。我想说,我已經認真地考慮了他們的意見,我覺得他們的意見不足以顛覆我們這個決策,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樂視,我覺得你們在座的也不了解樂視。我聽了很多意見,很聰明的人,很牛的人,所有的意見我都認真聽了,他們的意見確實是不足以顛覆我們這個決策。

  另外,很多人確實想跟着投,我用一個小時能说服他們樂視怎麼好,因為我了解情況。但時間太緊了,我們有復牌的壓力。在過去我還聽意見说要不要投,今后我不聽任何人的意見了,因為我已經投完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3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