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的版權 和流芳百世的創作 周顯
1 :
GS(14)@2017-01-21 20:00:39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2766
小時候,小說很流行,有很多的小說名家,紅遍兩岸三地,愛情小說有瓊瑤,科幻小說有倪匡,歷史小說有高陽,但是最暢銷的,當然是寫武俠小說的金庸了,然而,和金庸同級的,還有比他稍早出道的梁羽生,以及晚期的古龍。然而,在幾十年後的今日,金庸小說的成就,已經遠遠的超出了其餘各位,這在經濟學上的原理,叫「贏家通吃」,這在投資世界的智慧,是為必買龍頭股。
金庸小說的成功因素,第一當然是他真的寫得很好,我便是他的忠實讀者;第二是他的態度最認真,不停地把作品修改成完美;第三是武俠小說這種小說形式,是中國人的獨有發明,發揚於民國時期,到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之後,已經逐漸衰退。武俠小說恰好代表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精神,在七十年代之後,已經是影像文化的天下,武俠小說就像電台和電視台,雖然仍有一定的市場,但已過時了。第四是金庸本人的財力,是中國史上最富有的作家,不遺餘力地推廣其作品,例如說,有專門的經理去負責洽談版權事宜,這自然有利於銷路和形象設計。
所以,現在金庸武俠小說的影視版權,已經漲價到五百萬元一部,不管拍與不拍,有效期只有兩年,而且,最快的一部,排期已經排到了2018年,由此可知他的作品的市場需求是何等之巨大。
除此之外,要把金庸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也有苛刻的限制,例如說,作品內容只能刪減,不能增加,這自然是影響了改編和創作。畢竟,小說不同影視,要把兩者轉換,改動實在很難避免,因此,要拍金庸作品,實在是很考導演的功力。我作為金庸專家,自然知道,金庸很不喜歡人們改編他的作品,尤其是在往時,很多時把其作品改頭換面,改得面目全非,這也很難怪金庸的會不高興。
金庸對其小說改編為影視作品,有苛刻的限制,內容只能刪減不可增加,若果改得面目全非,會很不高興。
很多偉大作品,都曾經被人改得面目全非,例如說,《西遊記》分別有周星馳和劉鎮偉的多個版本,又如,莎士比亞的作品,拍成現代故事也有,變成了怪雞的舞台劇也有……有時候,經典名著改頭換面的次數越多,反而代表它越受歡迎。我的看法是,金庸小說像這種市場手法,由於限制太緊,很容易便會把產品做死,這好比美國麥當勞規定在海外開分店時,只能照美國本店的餐單去做,不能自我創作新菜式,令前線管理平添不少麻煩。
究竟金庸對於其小說版權的基本目標,是要把利潤極大化,還是要保證其作品的純潔無瑕,抑或是要把其作品流傳開去,千秋萬世呢?畢竟,他的身家少說也有幾十億元,每年八位數字的版權收入,作為一位九十老人,相信也不會十分重視吧?
本文想要說的主題是,一個人如果活得太過執着,往往反而會事與願違,這是我想同讀者分享,並引以為鑑。我想,幾乎所有最經典的作品,都是沒有版權的,香港人最喜歡的周星馳電影,雖然有版權,但已被賣至七零八落,如果不是在這二十年來,翻來覆去地被不停重播,相信也不會成為今日香港人的經典。
【版權風波】香港「丸久小山園」易名 承認非直營店
1 :
GS(14)@2017-01-26 18:23:00香港店將易名為「京都抹茶庵」,只有抹茶粉和抹茶禮盒等已包裝好的商品是由京都本店直接供貨。
近日鬧出香港新開的京都抹茶名店「丸久小山園」非為日本官方授權,日本官方及由和心有限公司代理的香港店在1月25日均發出聲名。兩份聲名內容大致相同,均以「誤解」形容今次風波,內容大致如下:
「丸久小山園於京都以外無直營店,今後亦無開直營店之計劃。但本公司的子公司所營運之店舖,乃獲得丸久小山園正式認可進行商品販賣,同時店舖銷售之商品均是由丸久小山園承諾的正貨商品。此外,店舖內茶室所供應之抹茶卷蛋及其他加工食品,均由本公司之直屬子公司採用丸久小山園供應之原材料製造,而非由日本丸久小山園直接進口及生產。至於丸久小山園期望我方能使用其後店舖名稱,以區分與直營店的差別……。今後將使用「京都抹茶庵」作為丸久小山園製日本茶販賣店的店舖名稱,明確區別與丸久小山園直營之關係。」丸久小山園京都本店已有300年歷史,他們的茶在日本茶評會,數年都取得第一名。香港店將易名為「京都抹茶庵」,只有抹茶粉和抹茶禮盒等已包裝好的商品是由京都本店直接供貨,招牌食物如抹茶卷蛋、薄茶年糕紅豆湯、抹茶雪糕新地等,都不是由日本丸久小山園直接進口及生產,用其原材料製造,再在香港製造。據香港店代理和心有限公司公關表示:「在京都本店的cafe名字叫做『丸久小山園西洞院店茶房元庵』,在香港K11店的零售範圍會繼績沿用『丸久小山園』的商標,而cafe範圍則會轉用『京都抹茶庵宇治丸久小山園日本茶販売店』商標。」希望這個盜用商標風波可告一段落。記者:何嘉茵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日本官方聲名
香港代理公司聲名
招牌食物如抹茶卷蛋等,都不是由日本丸久小山園直接進口及生產,用其原材料製造,再在香港製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26/19908968
花生漫畫版權洽售
1 :
GS(14)@2017-02-02 01:00:01【明報專訊】路透引述知情人士稱,史諾比、查理布朗等漫畫角色版權面臨易手。擁有這些經典角色的花生漫畫(Peanuts Worldwide)八成股權美國品牌管理公司Iconix Brand Group,打算賣掉持股,不少投資者均有意收購,當中包括超過一家中國公司。
中資公司有意收購
史諾比家族3個月前才被美國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MetLife)「炒魷」,結束維持超過30年的代言合約,對負債纍纍的Iconix構成打擊。根據2014年的代言合約,大都會人壽每年要付高達1000萬至1500萬美元代言費。
史諾比由已故漫畫家Charles M. Schulz創造,Schulz家族仍持有花生漫畫兩成股權。目前花生漫畫向逾百個國家出售版權,估計每年相關息稅前收入達3000萬美元。21世紀福斯在2015年曾推出3D的《史諾比:花生漫畫大電影》,全球票房約2.46億美元,並獲金球獎提名。
(路透社)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28&issue=20170201
阿里騰訊互換音樂版權
1 :
GS(14)@2017-09-17 17:29:13【本報訊】「雙馬」再度攜手合作,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音樂,與騰訊(700)音樂娛樂集團達成版權轉授權合作,意味雙方的音樂庫將各自勁增百萬首音樂,樂迷於阿里或騰訊平台的音樂選擇大增,但亦可能加劇壟斷情況。
料有利改善付費比率
富瑞發表報告,認為是次交易對雙方均有好處,除了音樂庫的內容大幅增加,亦有利於改善付費比率。是次版權互換,包括了騰訊獨家代理的索尼、華納、環球、杰威爾音樂及LOEN等音樂版權,而阿里也會同時互換獨家代理的滾石、華研、寰亞等音樂版權。不過,雙方版權估值存在差價,這次合作可能涉及資金方面的交易,以填補差價,而確實的交易金額並未透露。騰訊去年收購內地海洋音樂控股權,一躍成為內地串流音樂一哥。據研究報告指,騰訊旗下音樂平台去年的總市佔率達77%,而阿里的蝦米音樂市佔率則只有4%。今年初傳出騰訊計劃分拆音樂業務上市,估值料達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3/2015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