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近日發布董事會公告稱,該行董事會以14票同意,0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董事會解聘副行長邢本秀職務的決議。值得註意的是,此次公告中,民生銀行副行長是被“解聘”而非“辭職”。
一位民生銀行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民生銀行原副行長邢本秀之前在行內分管信用卡、原機構部,解聘的原因是去年年度個人考核不理想。
6月8日,民生銀行A股臨時公告稱,根據《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盡職考評試行辦法》的有關規定,獨立董事本著公正、公平、可觀、獨立的原則,同意董事會解聘邢本秀先生副行長職務。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副行長遭董事會解聘在當前中國大型商業銀行中比較少見。國有大行的副行長職位一般都由中組部任免,所以國有大行要想解聘副行長,董事會是不能隨意決定。但是民生銀行等民營股東占多的銀行情況不同,可以通過董事會解聘。
根據民生銀行此前發布的《關於2015年度高管薪酬補充公告》,邢本秀位列第六,是該行目前唯一一名副行長。根據《高級管理人員薪酬管理制度》的規定,高管人員績效薪酬與關鍵績效管理指標的達成情況掛鉤。
報告期內,民生銀行董事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根據董事會的授權,對董事會聘任的總行9位高級管理人員和47位分行行長和事業部總裁(含主持工作的副行長、副總裁)2014年度履職情況進行了盡職考評。總行高級管理人員的盡職考評包括領導力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
2015年年報顯示,高級管理人員列表中,邢本秀副行長報告期內稅前應付報酬總額為238.52萬元,高於同期民生銀行其他幾位行長助理報告期內薪酬 (三位行長助理報告其內薪酬在230萬元)。
但到了6月4日,在民生銀行發布的2015年度高管薪酬補充公告中,邢本秀2015年度稅前薪酬的其余部分顯示他只有91.39萬元,這一數字只略高於2015年底才到任的民生銀行行長鄭萬春(76.5萬元),明顯低於民生銀行其他高管,更低於幾位行長助理(均在170萬元以上)。
根據民生銀行《關於2015年度高管薪酬補充公告》,2015年年度報告已披露公司領薪高級管理人員報告期內部分薪酬,經公司薪酬與考核委員會確認,現披露2015年度公司領薪高級管理人員稅前薪酬的其余部分。
據了解,邢本秀早在2010年便被委任為民生銀行副行長。在加入民生銀行前,邢本秀於1988年至1991年擔任中國人民銀行綜合計劃司副主任科員; 1991年至1994年,擔任中國人民銀行利率管理司主任科員、儲蓄處副處長;1994年至1998年,擔任中國人民銀行銀行司銀行業務管理處副處長;1998年至2003年,擔任中國人民銀行監管一司中國銀行監管一處副處長,中國銀行監管處處長;2003年4月至7月,任中國銀監會監管一部中國銀行監管處正處級幹部;2003年7月至2006年,擔任中國銀監會廈門監管局籌備組組長,黨委書記、局長;2006年至2008年,擔任中國銀監會遼寧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2008年至2010年6月,擔任中國銀監會人事部部長。邢本秀擁有遼寧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民生銀行14日發生一筆大宗交易,成交4.5億股,金額40.4億元,每股成交價為9元,較當日收盤價折價3.2%。賣出席位來自中信證券北京複外大街證券營業部,接盤方出自民生證券北京北蜂窩路證券營業部。
上述兩家營業部曾在本周一發生過類似交易。7月11日,民生銀行上榜滬市大宗交易平臺,成交3.9億股,成交金額34.6億元,交易價格為8.82元/股,較周一收盤價折價2%。
兩筆交易合計成交8.4億股,涉及金額近75億元。顯然,數十億金額的大手筆交易絕非出自普通人之手。一般而言,出自於同一家營業部的大宗交易往往來自同一名股東。由於保險、公募等機構產品通常使用的席位為機構專用席位,因此,上述股份大概率應是出自產業資本之手。
綜合民生銀行前十大股東名錄看,持股數超過8.4億股的產業資本有公司第五大股東新希望投資、第七大股東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第八大股東中國船東互保協會、第九大股東東方集團。
東方集團近期與華夏人壽簽訂一致行動人協議里提及,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增加其在民生銀行中擁有權益的股份的計劃。加之東方集團在最近兩年的持股數始終維持不變,東方集團減持的概率不大。
再看公司第五大股東新希望投資。該公司早在去年年中就已謀生退意。去年7月8日,新希望投資及關聯公司南方希望事業公司雙雙在二級市場上減持民生銀行,合計2.62億股。彼時減持完畢後,兩大股東合計持股18.22億股,占總股本的4.996%。
前有“東方系”張宏偉聯手華夏人壽簽署《一致行動協議》,意圖加強在民生銀行的影響力;後有“泛海系”盧誌強斥巨資連續增持民生銀行股權,提升自己在民生銀行的股份占比。近期,民生銀行老股東們的接連出招,引發了市場人士關於大股東“備戰”第七屆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的猜測。
眼下,早該在2015年4月10日到期的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依舊在運行。一年多時間過去,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卻仍然沒有動靜。有民生銀行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民生銀行內部還沒有關於今年董事會換屆的說法。
“泛海系”盧誌強增持
近期,民生銀行兩筆總額接近75億元的大宗交易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這兩筆發生在7月11日和14日的大宗交易,共涉資74.977億元,涉及3.92億股與4.48億股。市場人生紛紛猜測,究竟是誰在大筆買賣民生銀行?
答案終於在本周末揭曉,“大手筆”不是別人,正是民生銀行副董事長、泛海控股董事長兼總裁盧誌強。根據港交所披露易交易記錄,盧誌強於7月11日加倉民生銀行A股3.92億股,均價8.82元。此外,數據顯示,盧誌強還分別於7月11日、12日在場內先後增持共計300萬股民生銀行A股。
雖然目前港交所尚未披露第二筆4.48億股民生銀行被誰增持?不過,細心的市場人士發現,7月14日第二筆40.37億元大宗交易買賣方與第一筆完全一致,買入營業部均為民生證券北京北蜂窩路證券營業部,賣出營業部則均為中信證券北京複外大街證券營業部。
“第二筆斷定也是盧誌強所為,只是港交所尚未披露。”業內人士指出。根據本報記者粗略估算,如果第二筆大宗交易也是盧誌強增持,那麽加上場內增持的300萬股民生銀行A股,近期盧誌強共斥資約75億元增持民生銀行,其持股比例或將達到4.61%。即便第二筆非盧誌強所為,其持股比例也將增至3.38%。
近兩年來,隨著安邦的密集增持與強勢入駐,老股東郭廣昌的“複星系”、盧誌強的“泛海系”,以及劉永好的“新希望系”在民生銀行股份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盧誌強曾公開表示:“不贊同一家企業絕對控制民生銀行。”根據民生銀行2016年一季報,盧誌強通過泛海集團持有民生銀行股份占比已經不到3%,並且跌出前十名股東之列。
根據《民生銀行公司章程》,民生銀行董事的提名由上屆董事會在廣泛征求股東意見的基礎上,以書面提案的方式向股東大會提出。依據民生銀行章程,單獨或合並持有該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3%以上股份的股東,才有權提出提案。
中金銀行業分析師對本報記者表示,想在換屆中保住董事席位,或許是盧誌強此次增持的意圖所在。而市場人士則認為,民生銀行半年報的披露期是8月30日,所以董事們必須在這個月底前完成搶籌。
“東方系”張宏偉聯手華夏人壽
本月內,民生銀行另一支力量也不示弱。作為安邦尚未進入民生銀行前的 “三大系”之一,以張宏偉為代表的“東方系”聯手華夏人壽,雙方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
根據民生銀行2016年一季報,前十大股東中,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18%,史玉柱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15%,張宏偉的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92%)與華夏人壽(持股2.56%)分別位列前十大股東的倒數一二位。
本報記者發現,在《民生銀行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甲方(指東方集團)、乙方(指華夏人壽),在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屆滿之前,甲、乙雙方將合力向民生銀行推選第七屆董事會成員,甲、乙雙方應對推薦董事的人選達成一致意見;若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時,甲、乙雙方同意以甲方的意見為準。
也就是說,屆時東方集團與華夏人壽將以東方集團意見為準,推薦第七屆董事會成員。根據本報記者梳理,目前第六屆董事會名單中,除了代表安邦的姚大鋒、複興集團郭廣昌、福信集團吳迪和國壽投資的王軍輝以外,“希望系”和“泛海系”各占兩名,而“東方系”僅張宏偉一人。
不過,根據此次東方集團(2.92%)和華夏人壽(2.56%)於6月29日簽署的《一致行動人協議》,雙方合計持有民生銀行股份占比將高達5.48%,並且將在行使民生銀行股東大會表決權時保持一致。
5.48%的持股比例將高於目前新希望在民生銀行4.18%的持股比例,也將高於增持後盧誌強的“泛海系”,僅次於安邦,理論上可享有一個董事會席位,不過這也需要銀監會的批複。
上述中金銀行業分析師對本報記者表示,此次東方集團聯手華夏人壽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不排除未來一段時間,二大股東聯手增持民生銀行的可能。
《一致行動人協議》顯示,甲、乙雙方均有權在本協議有效期內依法增持或減持所持民生銀行股份,乙方應在增持或減持前五個交易日書面通知甲方。如任何一方增持,增持後甲、乙雙方仍應就其所持全部民生銀行股份遵守本協議的約定。
華夏人壽成立於2006年12月30日,公司註冊資本金153億元,總資產超過3500億元。其官網介紹,截至2016年,總保費規模1379億元,市場排名第四。華泰證券首席分析師羅毅認為,此次華夏人壽與一致行動人東方集團合計持股僅次於安邦保險,又一家險企將在民生銀行股東層面提升影響力。
安邦保險集團,作為民生銀行未來董事會換屆的絕對主角,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持股比例為15.54%。不過近期沒有最新動作。據了解,銀監會迄今未批複關於安邦保險副總裁姚大鋒擔任民生銀行非執行董事的任職資格。
港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泛海控股董事長盧誌強14日再度大手筆增持民生銀行A股,共計增持約4.49億股,耗資約40億,至此,盧誌強共計持有民生銀行股權比例突破5%至5.69%。自7月11日至14日,盧誌強共計耗資75億增持民生銀行股份。
盧誌強此前在7月11日以8.82元/股的均價增持民生銀行A股3.92億股,以8.96元/股的價格增持120萬股,隨後12日又以每股9.08元的價格增持180萬股,共計耗資約35億。據港交所披露,11日這筆交易和7月14日民生銀行的另一起大宗交易買賣方營業部完全一致,因此後者可能也系盧誌強所為,只是尚未披露。盧誌強的介入或意味著民生銀行股權之爭將再填一把火。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7月11日和7月14日兩天里,民生銀行分別出現兩起大宗交易,兩起交易總計發生約8.4億股,成交金額約74.97億元。此前市場消息認為是前十大股東中有人減持,而且由於多位股東持股比例低於5%,並不需要進行公告;且考慮到金融機構股東賣出一般用“機構專用”,從營業部賣出的企業法人股東可能性較大。
7月11日,民生銀行發生一筆成交近4億股大宗交易,成交額達34.603996億元,成交價格為每股8.82元。
7月14日,民生銀行大宗交易成交4.5億股,成交金額40.373071億元,成交均價9元/股。當日,民生銀行資金凈流入2.28億元,位列滬深兩市當日資金凈流入前十名。
民生銀行7月20日晚間公告稱,近日,公司註意到有較多媒體關註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泛海控股”)增持公司股份事項。經核實,自7月11日至7月15日,泛海控股通過二級市場增持公司A股300萬股,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增持公司A股84092.52萬股,共計84392.52萬股A股。
上述增持後,截至2016年7月15日,泛海控股持有民生銀行1,682,652,182股,占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61%。
民生銀行晚間發布公告稱,近日,註意到有較多媒體關註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海控股”)增持本公司股份事項。經核實,自2016年7月11日至7月15日,泛海控股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本公司A股3,000,000股,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增持本公司A股840,925,243股,共計843,925,243股A股。截至2016年7月15日,泛海控股持有本公司1,682,652,182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61%。
7月20日晚間,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截至15日,盧誌強通過泛海控股在二級市場增持民生銀行A股300萬股,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增持民生銀行A股8.4億余股,持股比例已增至4.61%。披露的信息與此前媒體預測一致。
繼19日民生銀行A股股價小幅下挫後,20日民生銀行股價再度下跌,收報9.29元,跌幅達到2.21%。近期上演的民生銀行大股東“股權混戰”似乎並沒有擡高民生銀行股價。這一結果著實讓二級市場希望搭民生銀行“股權爭奪戰”順風車獲利的資金有些失望。
未來還有渾水摸魚的機會嗎?
中金銀行業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與“寶萬之爭”不同,民生銀行股東“諸侯混戰”迎來資金面利好這一邏輯的初始點其實是董事會改選在即,但目前何時改選並不明朗。
上述分析師稱,如果距離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時間綽綽有余,大股東顯然不會給別人套利的機會。大股東吸籌是為了加大在董事會層面的影響力,近日股價下跌,反而減少了大股東的吸籌成本。“除非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改選迫在眉睫,大股東不得不緊急出手增持,否則聰明的大股東們又怎麽會給二級市場、公募基金、險資等擡轎子?”
董事會換屆時間點是關鍵
事實上,迄今為止,“民生銀行大股東備戰董事會換屆”仍停留在猜測階段。最初的猜疑起於上周“泛海系”盧誌強75億元大手筆增持民生銀行,根據20日晚間民生銀行公告,其持股比例(4.61%)已經超越此前民生銀行第二大股東劉永好的新希望(4.18%)。
而7月初,民生銀行第九大股東東方集團與第十大股東華夏人壽結為“一致行動人”,意圖加強在董事會的影響力,二者合計持股(5.48%)。這一數字又高於近期不斷增持的盧誌強。於是,市場紛紛猜測民生銀行內部股權爭奪戰已經打響,董事會換屆臨近。
“7月11日以來,通過泛海控股實施的增持,主要原因是考慮到泛海向金融轉型的戰略、民生銀行股價合適而且非常有發展前景。”20日民生銀行副董事長、“泛海系”掌門人盧誌強首度發聲,回應“股權爭奪戰”的說法。他稱,自己不會與其他股東達成“一致行動人協議”。
當市場目光牢牢盯住民生銀行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的變化時,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換屆的時間點卻容易被人們忽略。截至目前,還未有官方渠道可以證實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的消息。在上述中金銀行業分析師看來,董事會換屆的時間點才是民生“股權爭奪戰”資金面利好的邏輯起點。
根據公開資料,民生銀行現在依然在運行的第六屆董事會本應在2015年4月10日就到期,但由於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被調查,董事會換屆遭延期且一直拖延至今還未完成。
在去年到期日前,民生銀行發布董事會決議公告稱:“因本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的醞釀推薦工作尚未完成,換屆選舉工作將延期。第六屆董事會董事的任期將順延至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第七屆董事會止。”對於第七屆董事會候選人的推薦工作進展,此前,有民生銀行內部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尚未聽說民生銀行有年內改選董事會的消息。
“去年法律授權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改選延期後,關於何時改選第七屆董事會的時間點,法律規定上沒有限制最後期限,提請董事會改選關鍵看民生銀行高層。”上述中金銀行業分析師說。
但招商證券銀行業研究員馬鯤鵬則在其研報中指出,民生銀行公司董事會換屆已拖延一年有余,更多拖延會導致越來越大的監管壓力。
誰會增持民生銀行?
事實上,目前距離民生銀行高層達成一致意見還有很遠距離。多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銀行業分析師認為,首先,短期內安邦集團不會進一步增持民生銀行。
事實上,民生銀行不安定因素之一是近兩年來接連舉牌民生銀行的安邦保險集團,目前其持股比例已經接近20%。2014年年底,趁民生銀行前任董事長董文標辭職導致董事席位不足18名的機會,安邦集團副總裁姚大鋒由此切入,爭取到一名董事席位。
不過,銀監會迄今未批複關於安邦集團副總裁姚大鋒擔任民生銀行非執行董事的任職資格。根據本報記者了解,姚大鋒目前在民生銀行的董事會席位僅有發言權,沒有表決權。“已經是第一大股東的安邦繼續增持沒有意義,且無益於解決監管部門對於董事任職資格的批複。”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除了第一大股東安邦集團外,長期並存於民生銀行權利核心的“兩派三系”未來誰會增持民生銀行?
有業內人士認為,長期並存於民生銀行的“兩派”,即泛海系盧誌強、巨人史玉柱代表的“泰山會”,與萬通馮侖、新希望劉永好等代表的“工商聯”;“三系”是指“希望系”、“泛海系”、“東方系”,即劉永好、盧誌強、張宏偉。多年來,這些力量都曾試圖爭搶民生銀行權利核心。
目前來看,“泛海系”盧誌強與“東方系”張宏偉都有競爭意向,但昔日的大股東新希望劉永好及巨人史玉柱的上海健特卻暫時啞聲。
近年來,隨著安邦入主,昔日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新希望系”劉永好接連減持,在民生銀行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弱。截至2016年一季度,其持股比例已降至4.18%,排在安邦、“東方系與華夏人壽一致人”、“泛海系”盧誌強之後,位列第四。
上述中金銀行業分析師認為,目前作為民生銀行第三大股東的“新希望系”劉永好與巨人史玉柱的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來增值的可能性較小。
新希望方面,今年6月,新希望集團宣布與小米聯合籌辦民營銀行“希望銀行”,該銀行目前已經正式獲得銀監會批複籌建。作為產業資本,新希望集團自己還有一家銀行,增持民生銀行的可能性已經降低,但大幅減持的可能性也不大。依據民生銀行章程,單獨或合並持有該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3%以上股份的股東,才有權提出提案。所以預計劉永好會確保自己擁有提名權。
而巨人史玉柱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在民生銀行的持股比例為3.15%,早在2014年年初,史玉柱便以“準備退休”為由請辭民生銀行董事。
不過預計史玉柱也不會大幅減持。值得一提的是,在盧誌強大手筆增持民生銀行之際,一向高調的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也低調發聲,“民生是個好銀行,就是混業步伐有點慢。我的民生股份沒賣。”史玉柱7月17日在新浪微博就盧誌強連續出手增持民生銀行的消息做出這一點評,並間接表達了將長期持有的決心。
對於已經顯露出爭奪意向的“泛海系”盧誌強、“東方系”張宏偉與華夏人壽,未來是否還會繼續爭奪股權?上述中金銀行業分析師認為,三方都不能排除增持的可能。
根據東方集團2016年一季報,東方集團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16億元。此外,張宏偉還是錦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而對於華夏人壽而言,雖然“一致行動人協議”中明確持股不會超過5%,但有業內人士指出,華夏人壽未來不排除會通過天安財險間接增持民生銀行。
截至發稿,本報記者未發現民生銀行A股在上交所有大宗交易統一過戶的記錄。
據外媒報道哦,民生銀行副董事長盧誌強表示,他不會跟任何其他股東達成一致行動人的協議。
過去一周中,盧誌強斥資約76.5億元人民幣增持民生銀行股權,以致外界一度猜測民生可能也會面臨類似萬科與寶能之間的股權爭奪戰。對此,盧誌強予以了反駁。盧誌強表示,7月11日以來通過泛海控股實施的增持,主要原因是考慮到泛海向金融轉型的戰略、民生銀行股價合適而且非常有發展前景。
今年3月份,盧誌強在“兩會”期間就民生銀行即將面臨的董事會換屆表態時稱,民生銀行從發起至今,形成了股權相對分散的機制,自己此前並無減持民生銀行A股,也不贊成任何一家企業絕對控制民生銀行。
眼下,民生銀行股權變動是市場關心的焦點。但大股東劉永好在這一關鍵時點卻選擇了反向操作。繼盧誌強75億豪買民生銀行A股後僅4天,劉永好高位拋售民生銀行A股約1900萬股,套現約1.8億元。
港交所披露信息顯示,民生銀行大股東新希望系劉永好於7月18、19日先後減持民生銀行A股1321萬股、581.3萬股,成交價分別為9.58元/股,9.64元/股,共套現約1.9億。籌碼拋出後,劉永好所持民生銀行A股占比降至6.1%。
此前有銀行業分析師對本報記者指出,劉永好增持的可能性較小(參見《民生銀行“諸侯混戰”:泛海系持股增至4.61%,誰還會增持?》)。
今年6月,新希望集團才剛剛聯合小米籌辦了一家民營銀行“希望銀行”,該銀行目前已經正式獲得銀監會批複籌建。“作為產業資本,新希望集團自己還有一家銀行,增持民生銀行的可能性已經降低。”上述分析師指出。
另一方面, 75億豪買民生銀行的盧誌強也公開否認參與股權爭奪。 “7月11日以來,通過泛海控股實施的增持,主要原因是考慮到泛海向金融轉型的戰略、民生銀行股價合適而且非常有發展前景。”盧誌強說,自己不會與其他股東達成“一致行動人協議”
作為民生銀行另一大股東史玉柱,在盧誌強大手筆增持民生銀行之際通過微博發聲,“民生是個好銀行,就是混業步伐有點慢。我的民生股份沒賣。”並間接表達了將長期持有的決心。
作為民生銀行真正的大股東,持股比例目前已經接近20%的安邦保險集團,多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銀行業分析師認為,安邦近期增持民生銀行的可能性也不大。
理由是銀監會迄今未批複關於安邦集團副總裁姚大鋒擔任民生銀行非執行董事的任職資格,姚大鋒目前在民生銀行的董事會席位僅有發言權,沒有表決權。“已經是第一大股東的安邦繼續增持沒有意義,且無益於解決監管部門對於董事任職資格的批複。”業內人士分析稱。
由於劉永好減持、安邦啞聲,民生銀行的“股權爭奪”遠不如“寶萬”之爭精彩。
不過,從民生銀行近日股價變動看,劉永好此番操作卻可謂高位套現。兩筆交易平均價格為9.61元。反觀市場,繼19日民生銀行A股股價小幅下挫後,20日民生銀行股價再度下跌,收報9.29元,跌幅達到2.21%。
銀行業分析師認為,與“寶萬之爭”不同,民生銀行股東“諸侯混戰”迎來資金面利好這一邏輯的初始點其實是董事會改選在即,但目前何時改選並不明朗。
“如果距離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時間綽綽有余,大股東顯然不會給別人套利的機會。大股東吸籌是為了加大在董事會層面的影響力,近日股價下跌,反而減少了大股東的吸籌成本。除非民生銀行第七屆董事會改選迫在眉睫,大股東不得不緊急出手增持,否則聰明的大股東們又怎麽會給二級市場、公募基金、險資等擡轎子?”銀行業分析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