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民生銀行:新希望集團減持公司逾6500萬股

民生銀行7月25日公告稱,據南方希望實業有限公司通報,自2016年7月18日至7月22日,其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A股65,234,345股。截至2016年7月22日,南方希望持有本公司234,127,921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64%。

公告稱,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和南方希望同為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控制的公司。本次減持後,新希望與南方希望合計持有本公司1,757,734,056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31

民生銀行:華夏人壽上周增持0.25%股份 南方希望減持0.41%股份

民生銀行31日公告稱,自2016年7月25日至7月29日,華夏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本公司A股92,794,394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25%。截至2016年7月29日,華夏人壽之萬能保險產品持有本公司1,028,316,198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82%。華夏人壽和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16年6月29日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因此,截至2016年7月29日,雙方可行使表決權股份數合計為2,095,080,467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5.74%。

期內,南方希望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A股148,804,732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41%。截至2016年7月29日,南方希望持有本公司85,323,189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23%。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和南方希望同為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控制的公司。本次減持後,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與南方希望合計持有本公司1,608,929,324股,占本公司全部已發行股份總數的4.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941

一增一減 民生銀行股權爭奪將進入短暫“休漁期”

民生銀行股權之爭又有新變化。

7月31日晚間,民生銀行公告顯示,最近一周,華夏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民生銀行A股9279.44萬股,持股比例升至2.82%;另一方面新希望旗下南方希望通過二級市場減持1.49億股,減持後新希望持股比例降至4.41%。

此次民生銀行兩大股東“一增一減”後,該行股權爭奪將進入短暫的“休漁期”。根據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定期報告公告前30日內,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不得買賣本公司股票。而民生銀行半年報的披露時間正是8月30日。目前,無論是泛海系盧誌強、新希望劉永好,東方集團張宏偉還是安邦姚大鋒,均為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董事,如果嚴格遵守證監會有關規定,將休息一個月,待民生銀行半年報披露後“再戰”。

“八月份民生銀行各股東將不能買賣民生銀行股票,否則將出現違規交易。”招商證券銀行業分析員馬鯤鵬指出。

新希望減持套現約20億

臨近7月末,民生銀行大股東劉永好卻不停地減持民生銀行A股。

港交所披露易顯示,劉永好從7月18日起便開始不停地賣出民生銀行A股。7月18日-27日8天共賣出民生銀行A股約1.58億股,均價為9.34元。

另據民生銀行公告,7月25日至7月29 日,新希望集團所控制南方希望實業有限公司7月18-22日,減持約6523萬股,25日-29日再度減持民生銀行A股約1.48億股。

由此可以估算,劉永好近期通過減持民生銀行套現接近20億元。從民生銀行近期股價變動看,劉永好此番操作卻可謂高位套現。8筆拋售民生銀行A股均價約為9.34元,為近幾個月來股價高位。

新希望集團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新希望集團減持民生銀行屬於正常資產配置,新希望仍然是民生銀行重要股東,未來對民生銀行抱有希望。

目前,市場上對於劉永好的減持動作有三種解讀。第一,無意於股權爭奪,集中人力財力建設四川希望銀行。第二,高位套現獲取豐厚回報。第三,董事會換屆時間點未定,新希望高位拋出股票減少吸籌成本。

2016年6月,小米科技宣布聯合新希望集團在內的7家四川企業申請籌辦的民營銀行“四川希望銀行”正式獲得中國銀監會批複籌建,新希望集團、小米科技、紅旗連鎖三大主發起人分別認購希望銀行總股本30%、29.5%和15%的股份。

劉永好不停減持民生銀行的動作,被外界解讀為未來或將清倉民生銀行,集中力量主導建設四川希望銀行。作為產業資本,新希望集團自己還有一家銀行,增持民生銀行的可能性已經降低。”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對本報記者表示。

華夏人壽以東方集團意見為準

作為上周“一增一減”的另一主角,前十大股東中排名最後的華夏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民生銀行A股9279.44萬股,持股比例升至2.82%。加之此前與東方集團簽訂一致行動協議,這使得華夏人壽與東方集團合並持股數達到5.74%。

但值得註意的是,華夏人壽年初的動作卻一直是減持民生銀行A股,此次為結盟後首度增持。《一致行動協議》顯示,2016年3月9日至17日,華夏人壽共分4筆賣出民生銀行A股,共計約1.2億股。

有趣的是,記者發現,根據《一致行動協議》,“在民生銀行第六屆董事會屆滿之前,甲(東方集團)、乙(華夏人壽)雙方合力向本公司推選第七屆董事會成員,甲、乙雙方應對推薦董事的人選達成一致意見;若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時,甲、乙雙方同意以甲方的意見為準。”這說明,在第七屆民生銀行環節選舉中,如果東方集團和華夏人壽就第七屆董事會成員的意見需要聽東方集團的。

據了解,華夏人壽註冊資本153億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李飛。有業內人士指出,華夏人壽未來除了自己增持外,不排除會通過天安財險間接增持民生銀行,進一步擴大華夏人壽與東方集團聯盟在民生的影響力。

目前,安邦穩坐第一大股卻一直啞聲。緊隨其後的便是盧誌強的泛海系與東方集團、華夏人壽合並後的二股東爭奪。7月初,泛海系盧誌強75億元大手筆增持民生銀行後,其持股比例增長至4.61%,目前與東方、泛海聯盟相差僅1.13個百分點。不過,早前盧誌強公開否認股權爭奪,並表示不會考慮與其他股東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113

證金公司增持民生銀行 持股3.94%升為4.37%

民生銀行8月29日晚間發布2016年半年報顯示,2016年1-6月,公司凈利潤272.23億元,同比增加4.45億元,增幅1.66%;實現營業收入779.51億元,同比增加10.49億元,增幅1.36%;凈息差和凈利差分別為2.01%和1.88%,同比分別下降0.34和0.31個百分點;平均總資產收益率和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13%和17.49%,同比分別下降0.18和3.49個百分點;基本每股收益0.75元,同比減少0.03元,降幅3.85%。截至報告期末,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每股凈資產8.74元,比上年末增加0.48元,增幅5.81%。

2016年中期利潤分配預案為:擬向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A股股東和H股股東派發現金股利,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人民幣1.15元(含稅)。以本公司截至2016年6月30日已發行股份364.85億股計算,現金股利總額共計人民幣41.96億元。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資產總額突破5萬億,達到52501.6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294.74億元,增幅16.14%。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22747.1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266.62億元,增幅11.07%;其中個人貸款和墊款總額8025.9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45.70億元,增幅10.24%,在個人貸款和墊款中,小微企業貸款3557.01億元,比上年末減少224.76億元,降幅5.94%,個人消費貸款(含住房貸款)2668.93億元,比上年增加879.52億元,增幅49.15%;交易和銀行賬戶投資凈額16007.1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871.50億元,增幅75.22%;存拆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合計6377.70億元,比上年末減少2635.32億元,降幅29.24%。本集團負債總額49225.0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116.02億元,增幅16.90%;其中吸收存款總額29346.3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23.71億元,增幅7.41%;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拆入款項和賣出回購金融資產款13310.0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910.99億元,增幅27.99%。

截至報告期末,本集團不良貸款率為1.67%,比上年末上升0.0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52.55%,比上年末下降1.08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為2.55%,比上年末上升0.09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本集團資產減值損失207.62億元,同比增加57.51億元,增幅38.31%。

另外,報告顯示,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二季度增持了民生銀行股份,從一季度末持股3.94%升為4.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377

民生銀行三位行長助理同時升任副行長

9月6日,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關於聘任中國民生銀行副行長的決議同意聘任石傑先生、李彬女士、林雲山先生為中國民生銀行副行長,任期與第六屆董事會任期一致。新聘任副行長任職資格尚須中國銀行業監管部門核準。

自從今年6月9日民生銀行唯一原副行長邢本秀被解聘後,民生銀行副行長職位一直空缺,此次民生銀行一口氣迎來三位副行長。三位副行長有許多共同特點,例如,均從2012年8月起便開始擔任該行行長助理至今。三位副行長均是2000年前後加入民生銀行,是該行一手培養起來的。

資料顯示,石傑是從2012年8月任民生銀行行長助理,此前於1998年便加入民生銀行。石傑加入民生銀行前,曾任職於河北經貿大學。

作為此次提拔的唯一一位女士,李彬於2012年8月便擔任民生銀行行長助理一職。此前於1995 年 8 月加入民生銀行。加入民生銀行前,她曾於1990 年至1995 年在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分行國際部工作,並擁有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博士學位。

林雲山也是在2012 年8月任民生銀行行長助理。早在2001年2月,林雲山便加入民生銀行。在加入民生銀行前,林雲山曾任職於央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710

民生银行派系战:四大豪门股东 20年权力游戏与投资账

http://www.xcf.cn/newfortune/fmgs/201609/t20160922_776767.htm

  原载于《新财富》杂志2016年9月刊 

  继万科、康达尔之后,民生银行的股权争夺又硝烟四起。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民生银行过往的三大豪门股东—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所持股权全数出现异动。这背后,是民生银行新一届董事会与监事会换届前夕,股东博弈日趋白热化。 

  在安邦系强势晋级民生第一大股东之下,原三大豪门的话语权势必相对削弱,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损兵折将的输家。新财富逐笔细究了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各自在民生银行的初始投入、增持以及套现与分红详情,得出了其各自的成本收益明细。 

  其中,希望系对民生银行的总投资为39.89亿元,累计总收益为273.14亿元,回报6.85倍;泛海系的 总投资85.92亿元,累计总收益为221.42亿元,回报2.58倍;东方系的总投资为2.23亿元,累计总收益为115.79亿元,回报高达 51.92倍。 

  三大派系横向对比,东方系入股民生银行的时间较希望系及泛海系都要晚,但回报之所以大大高于后两者,其一在于,东方系初始入股之后从未参与之后的定增及二级市场增持,避免了持股成本被拉高;其二是其中途基本未减持套现,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收益越来越高。 

  安邦系兵分两路增持民生银行股份,在A股市场耗资超过600亿元,在港股市场耗资超过33亿港元。然而,即便加上持股期间获得的现金分红,安邦系的投资也仅有不超过8%的浮盈。只要民生银行股价稍有下跌,安邦的投资即会陷入浮亏。 

  安邦系的强势进入,打破了原有股东之间经多年磨合而成的均势格局。从新的股权结构看,股东们在民生银行新一届 董事会的权力格局将可能是:安邦系获得2-3个董事席位,泛海系+船东互保协会获得2个董事席位,东方系+华夏人寿也获得2个董事席位,而希望系则保有1 个董事席位。 

  原标题:民生银行派系战:四大豪门股东,20年权力游戏与投资账 

  作者:苏龙飞

  2016年上半年,A股市场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爆发的争夺战,可谓此起彼伏,万科(000002)、康达尔(000048)、*ST新梅(600732)皆为引发大范围关注的个案。 

  迈入下半年,围绕着中国首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600016)的权力争夺,又硝烟渐起。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民生银行连续发布了6份与股东动态有关的公告,该等公告全数涉及了该行历史上的三大豪门股东—刘永好 的希望系、张宏伟的东方系、卢志强 的泛海系。 

  2016年6月30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东方集团与华夏人寿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二者将在股东大会上行使表决权时保持一致,并将共同向民生银行董事会提名新一届董事会成员。 

  7月21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7月11-15日,泛海控股通过二级市场增持8.44亿股。5天之后,民生银行又公告称,7月18-22日,南方希望通过二级市场减持6523.43万股。 

  8月1日,民生银行再发布公告称,7月25-29日,华夏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9279.44万股;而在同一时段,南方希望则继续减持了1488.05万股。 

  近期的股权异动,是民生银行新一届董事会与监事会“难产”下,股东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的体现。 

  延期的换届选举 

  按照民生银行的公司章程,其董事会与监事会通常是三年一换届,当前的第六届董事会与监事会诞生于2012年4月,按正常程序应该是在2015年4月换届,但却在换届的当口因股权结构的剧烈变化及人事地震而延期。 

  众所周知的是,从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安邦保险集团于二级市场集中增持民生银行。到2015年一季度末,民生银行A股的前三大股东 全是安邦系成员—安邦人寿、安邦财险、安邦集团,三者合计持股高达16.57%;此外,安邦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在港股市场同步增持至民生银行H股总 股本的5.18%(占A+H总股本的1.043%)。 

  根据民生银行2015年年报,整个安邦系合计持有其64.85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7.78%),其中A股61.269亿股(占总股本的 16.79%),H股3.589亿股(占总股本的0.98%)。而在安邦系晋级第一大股东之前,原第一大股东希望系持股不过6.5%左右。 

  安邦系的强势增持,无疑使得民生银行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前股东之间均势的格局被打破了。 

  作为股权结构分散的首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自诞生之日起即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刘永好、张宏伟、卢志强、郭广昌 、史玉柱、冯仑、黄晞等等这 些股东代表,都是民营企业家中的非等闲之辈。因而,他们在民生银行的话语权分配上,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磨合与博弈,方才在该行的公司治理框架下形成相对均 衡的势力格局。 

  股东层面的均衡格局打破之后,势必要在董事会和监事会层面重新分配话语权,背后的博弈在所难免。而恰在2015年初又发生时任行长的毛晓峰被调查事件,再加上举足轻重的原董事长董文标于稍早前辞任,民生银行内部也处于人事上的大动荡期。 

  2015年3月5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因第七届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候选人酝酿工作尚未完成,相关换届选举工作将延期。第六届董事会及监事会的期限,将顺延至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与监事会为止。 

  截至目前,民生银行第六届董事会与监事会已经“超期服役”一年半,换届选举似乎已经拖无可拖了。于是,在换届前夕,各方股东未雨绸缪,开始了各种不同的筹划。 

  身为三大副董事长股东单位之一的东方集团最先行动。2016年6月29日,东方集团与华夏人寿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并将共同向民生银行董事会提 名新一届董事会成员。二者分别是民生银行第九大与第十大股东,各持股2.92%及2.56%。根据民生银行的章程,持股3%以上的股东才有董事提名权,按 此规定,二者将无资格提名董事。此前,东方集团实际控制人张宏伟一直担任民生银行的副董事长,其持股比例被稀释至3%以下之后,将可能失去董事会席位。与 华夏人寿结成一致行动人之后,将得以确保其董事提名权。 

  与此同时,身为另一副董事长股东单位的泛海控股也未闲着,其于7月11-14日豪掷75.25亿元,在二级市场增持了8.44亿股,使得其持股比例一举从2.3%增加至4.61%,从而也确保了董事提名权。 

  与泛海系及东方系不同的是,同为副董事长股东单位的希望系,不但没有强化话语权的意向,反而还持续减持民生银行。希望系旗下的南方希望,于7月 18-29日共计减持了2.14亿股,减持之后持股数仅剩8500余万股,占比0.23%。不过,希望系旗下的新希望投资在民生银行的持股比例依然有 4.18%,一名董事的提名权应无忧。

郭广昌 

  面对安邦系的进入,除了希望系选择减持之外,郭广昌的复星系也选择了减持,而且是清空了民生银行A股,仅保留了H股的持股。 

  经过多年博弈,民生银行在股东层面形成了相对拥有较大话语权的三大派系—希望系、东方系、泛海系。他们将如何与新进入的第一大股东安邦系进行互动与博弈,乃至达成新的平衡,无疑是接下来的新看点。 

  历史上的三大派系 

  希望系、东方系、泛海系,被称为民生银行董事会上的“三驾马车”,因为其实际控制人刘永好、张宏伟、卢志强长期身居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大位,而其他股东单位则未有此待遇。这三大派系的均衡局面,也是经历了长期博弈而逐渐固化的。 

  三足鼎立格局初成 

  众所周知,创办于1996年的民生银行,是在时任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的主持与奔走之下得以成立的。当时的民营企业家群体有两大圈子,一个是官 方性质的全国工商联,另一个是民间性质的“泰山会”。发起设立民生银行的59家股东中,这两派力量皆有参与。而其中希望系的刘永好属于全国工商联阵营,泛 海系的卢志强则属于泰山会阵营。

刘永好 

  民生银行发起设立之时,希望集团出资5080万元,持有5080万股,占比3.68%;泛海控股出资9000万元,持有9000万股,占比6.52%(表1)。

  当时希望集团并不是持股比例靠前的股东(排序第13位),但刘永好因深得董事长经叔平的信任而出任了民生银行的副董事长,也是当时董事会的唯一一位副董事长。 

  民生银行2000年A股上市前夕,其股东结构发生了第一次大范围的重组,部分股东则借机大举收购第三方的持股。 

  先说说希望系刘永好的情况。早在民生银行发起设立时,刘永好是代表希望集团出资的,当时希望集团的刘氏四兄弟还未分家,所以其出资实际是四兄弟共有的。之后,四兄弟分家,刘永好另行成立了新希望集团。 

  从1999年5月至2000年5月期间,刘永好控制的新希望从第三方受让了1.38亿股,一举成为民生银行最大单一股东,占比9.9998%。 此外,原先刘氏四兄弟共有的希望集团所持有的508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其中1800万股因分家而交割由刘永好控制的另一家公司南方希望持有。之后,南方 希望又另行从第三方受让了4698万股,合计持股达到6498万股,成为民生银行第十大股东,占比4.7%。 

  面对刘永好的强势收集筹码,泛海系的卢志强也不甘落后,在其原本持有9000万股的基础上,于2000年3月从第三方受让了4000万股,总股份数达到1.3亿股,仅次于新希望,位居民生银行第二大股东,占比9.42%。 

  在此期间,并未参与发起设立民生银行的东方集团张宏伟横杀出来,于1999年12月至2000年5月集中扫筹1.3亿股,一举成为与泛海系并列的第二大股东,占比9.42%。 

  至此,希望系、东方系、泛海系位居前三大股东,民生银行三驾马车的格局初成(表2)。

  话语权博弈 

  三驾马车在民生银行话语权上的体现,最直接的就是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席位分配了。民生银行自上市以来,一共经历了从第二届至第六届共计5届董事会与监事会,每届董事会与监事会可谓折射了三驾马车不同时期的博弈状况。

卢志强 

  民生银行上市前的第一届董事会,只有希望系刘永好一位副董事长;上市时的第二届董事会,增加了一名副董事长,由东方系张宏伟出任;第三届董事会 与监事会,泛海系卢志强由董事改任监事长;第四届董事会,刘永好出局董事会,副董事长职位由卢志强接替;到第五届董事会,再增加一个副董事长名额,刘永好 强势回归出任;之后,第六届董事会格局未再有变化(图1)。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具体来看看民生银行上市后三驾马车在该行的话语权变迁详情。 

  第二届董事会与监事会,于2000年4月29日召开的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希望系除了刘永好继续出任副董事长之外,南方希望以第十大股东身份提名 的董事候选人李晓东成功当选董事,因而希望系在董事会获得2个席位;新进入的东方系因成为第二大股东,张宏伟以黑马姿态出现,并当选为副董事长;而同为并 列第二大股东的泛海系,其实际控制人卢志强则仅延续第一届董事会普通董事的身份。 

  2003年6月16日,民生银行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了第三届董事会与监事会。与上届董事会与监事会相比,希望系的话语权稍稍有所弱化,其获得一个 董事席位(副董事长刘永好)与一个监事席位(来自南方希望的尉安宁);东方系维持原样,依然由张宏伟出任副董事长;泛海系卢志强则由此前的董事改任监事 长。

张宏伟 

  2006年7月16日经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第四届董事会,被称之为“刘永好的滑铁卢”,因为此次选举他从董事会出局了。 

  该次选举董事会的规模从上届的15名增加至18名,不过依然按照惯例采取差额选举的方式,从24位候选人中选出18人(股东董事9名、独立董事6名、执行董事3名)。其中,持股3%以上的股东共计提名了12位股东董事候选人,差额选举9人。 

  此次选举中,刘永好意外落选,而南方希望提名的另一名代表王航则当选。与刘永好一同落选的股东董事代表,还包括北京国华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名的赵立华,以及北京新世界置业有限公司提名的杨凤军。 

  与刘永好落选形成反差的是,泛海系卢志强成功当选为副董事长,填补了刘永好留下的职位空缺。东方系张宏伟则维持不变,继续出任副董事长,此外东方系提名的一位独董王联章也成功当选。 

  此次选举遭致刘永好的质疑,认为背后有人操纵了股东大会的投票。围绕此次选举,有两个相关的背景事件。 

  其一是,原董事长经叔平当时已是88岁高龄,由于身体原因已无法再主持民生银行的事务,因而改由原行长董文标出任董事长。外界因此认为,刘永好在民生银行失去了最大的支持者。 

  其二是,刘永好对民生银行某些股东在该行进行大量的关联贷款持有异议。根据民生银行的披露,新财富统计了三大派系在民生银行的关联贷款占股东总 贷款的比例。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以前,泛海系的关联贷款占比一直居高不下,且远高于东方系及希望系,特别是2005及2006年,泛海系的关联贷款 占比高达77.29%及79.9%(图2)。

  相比之下,希望系于2004年起才开始有关联贷款,且占比低得多。而且,在统计口径上,刘永好四兄弟中的其他三人 (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所控制的公司,在民生的贷款也计入了刘永好的关联贷款范畴。而实际上,希望集团1996年分家之后,其他兄弟三人的经济利益与 刘永好已基本无关联。 

  如果把希望系在民生银行的关联贷款,分拆到刘氏四兄弟各自名下的话,则可以发现,与刘永行有关的贷款实际占了大比例,而刘永好除了个别年份有占比极少的关联贷款(最多也不超过股东贷款总额的2%),其他年份从未在民生银行贷款(图3)。

  假如进行同口径比较,将泛海系在民生银行的盟友股东—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的关联贷款与泛海系合并计算的话,那其在股东贷款中的占比将更加惊人。如此,就不难理解刘永好为什么在2006年前后会对部分股东发生大量关联贷款提出异议了。 

  据称,卢志强与民生银行当时的管理层私交甚好,但这是否与泛海系在民生银行的关联贷款有关,外人不得而知。不过意味深长的是,在2006年的第四届董事会选举中,卢志强升任副董事长,而刘永好出局董事会。 

  2006年7月董事会换届的异动,直接引发了同期监事会换届的延期,直到2007年1月,第四届监事会方才完成换届。 

  刘永好出局董事会之后,在延后进行的监事会选举中,新希望提名的另一位股东监事候选人李宇,最终高票当选。同时,东方系提名的股东监事鲁钟男也成功入选。 

  如此,民生银行第四届董事会与监事会换届下来,希望系获得1个董事席位、1个监事席位,特别是刘永好出局董事会,话语权较前一届弱化不少;东方 系同样获得1个董事席位、1个监事席位,同时还较希望系多提名了1位独立董事并入选,因而东方系的话语权得到较大强化;泛海系的席位数虽然没有变化,但是 卢志强获得了副董事长的职务,地位稍有提升。 

  2007年6月,民生银行实施上市以来的首次定向增发,希望系旗下的新希望与南方希望携手参与认购。其中,新希望出资9.99亿元认购1.31亿股,南方希望更是大手笔掏出27.24亿元认购了3.57亿股,使得希望系的持股进一步强化。 

  东方系放弃了此次增发认购,而泛海系虽然掏了9.08亿元认购了1.19亿股,但却在之后的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间,累计抛售3.51亿股,套现高达52亿元,其持股数不增反降。 

  2009年3月23日,民生银行召开股东大会进行第五届董事会与监事会的换届选举。由于上一届选举出现波折,这次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换届选举,一 改之前的差额选举传统,而采取等额选举的方式(即提名数量与席位数保持一致),即被提名者只要获得股东大会过半票数支持即可当选。 

  在此次换届中,刘永好强势回归、高票当选,并重新出任副董事长。从第五届董事会与监事会开始,至今两届董事会与监事会长达七年半的时间里,“三 驾马车”的话语权基本稳固下来:希望系拥有2个董事席位;东方系拥有1个董事席位+1个监事席位;泛海系拥有1个董事席位;且三大派系实际控制人皆出任副 董事长。 

  表面看,三系中泛海系处于最弱势地位,但其实不然。泛海系的盟友中国船东互保协会,长期以来作为民生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之一,在董事会一直都有获 得1个席位。因而,泛海系加上盟友实际上也拥有2个席位(关于泛海系与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的关系,详见《新财富》2010年1月号《泛海金融局》一文)。 

  细算“三驾马车”收益账 

  在安邦系强势晋身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的背景之下,原有股东开始出现分化,有人选择继续坚守,有人选择套现退出。那么,作为持股时间最长、在民生银行影响力最大的“三驾马车”,各自获得多少股本收益呢? 

  为此,新财富逐笔细扒了一下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各自在民生银行的初始投入、增持以及套现与分红详情,得出了其各自的成本收益明细。 

  希望系:投资39.89亿元,套现93.6亿元,分红29.27亿元,剩余市值150.27亿元,回报6.85倍 

  此处关于希望系在民生银行的投入及收益,仅仅是计算了刘永好控制下的新希望及南方希望的情况,刘氏兄弟分家之前希望集团的持股情况并不在此计算之内。 

  先来看新希望的成本收益情况。 

  1999年5月21日,新希望从宁波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受让了75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总代价为9800万元,折合1.31元/股;1999年 10月22日,新希望从哈尔滨亚麻厂受让了48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总代价6081.12万元,折合1.27元/股;2000年5月17日,新希望从湛 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受让了1502万股民生银行股份,总代价2733.64万元,折合1.82元/股。此三次股份受让,总耗资约1.86亿元,共计获得 1.3802亿股股份,这便是新希望在民生银行IPO之前获得9.99%股份的全部来源。 

  2007年6月22日,新希望参与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出资9.99亿元认购了1.309亿股股份。此后新希望再未对民生银行进行股权投资。如此算下来,新希望在民生银行的总投资额为11.85亿元。 

  新希望持股至今,仅于2015年7月8日做过唯一一笔7669.8万股的减持,价格为10.44元/股,套现约8.01亿元。 

  该笔持股,经过历年多次的转增股本,目前已增加至15.24亿股,按照2016年8月19日的收盘价9.34元/股计算,该等持股的市值为142.3亿元。另外,民生银行还进行了多次现金分红,新财富的统计显示,新希望累计获得分红数额高达21.19亿元。 

  综上,新希望的投资成本为11.85亿元,套现8.01亿元,获得现金分红21.19亿元,当前剩余持股市值142.3亿元,总收益171.47亿元,回报14.47倍(表3)。

  再来看南方希望的成本收益情况。 

  如前文所述,1995年末希望集团出资5080万元参与发起设立民生银行,获得5080万股。1996年,希望集团刘氏四兄弟分家。1999年 10月22日,希望集团将其中的1800万股划拨给刘永好麾下的南方希望。同日,南方希望从哈尔滨亚麻厂受让42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总代价 5320.98万元,折合1.27元/股。2000年5月17日,南方希望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受让了498万股民生银行股份,总代价906.36万元, 折合1.82元/股。 

  经过这三批的股份继承及受让,南方希望在民生银行IPO之前共计获得6498万股股份,总耗资为8027.34万元。当时位列民生银行第十大股东,占比4.7%。 

  2007年6月22日,南方希望参与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豪掷27.24亿元认购了3.57亿股股份,此后再无对民生银行增持。南方希望的累计投资额为28.04亿元,是新希望投资额的2.37倍。 

  不过,南方希望自2008年二季度开始陆续减持民生银行。新财富的逐笔追溯统计显示,南方希望2008年套现约12亿元,2009年套现约 14.4亿元,2014年套现约20亿元,2015年套现约19.3亿元。2016年7月18日至29日,南方希望更是连续进行了10笔大额减持,共计套 现19.8亿元。截至当前,南方希望的累计套现额高达85.59亿元,剩余持股数仅为8523.32万股,按当前9.34元/股股价计,持股市值仅 7.97亿元。此外,新财富的进一步统计显示,南方希望在持股期间累计获得民生银行现金分红8.08亿元。 

  综上,南方希望的投资成本为28.04亿元,累计套现85.59亿元,获得现金分红8.08亿元,当前剩余持股市值7.97亿元,总收益101.64亿元,回报3.62倍(表4)。

  相较而言,南方希望的收益率不及新希望,主要原因在于,其2007年出资超过27亿元认购民生银行的定增股票,大幅拉高了其平均持股成本。 

  将新希望与南方希望合并计算,希望系在民生银行的总投资为39.89亿元,累计套现93.6亿元,累计现金分红29.27亿元,剩余持股市值150.27亿元,收益总额为273.14亿元,整体回报6.85倍。 

  泛海系:投资85.92亿元,套现53.06亿元,分红11.2亿元,剩余市值157.16亿元,回报2.58倍 

  民生银行发起设立时,泛海系出资9000万元获得9000万股股份。此外,民生银行招股书还披露,其向中国人民银行递交了《关于恳请中国人银行 依法解决昆明市中级人法院违法查封我行股权的函》。之后,被查封的昆明建华企业集团所持有的40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以每股1.7375元的价格转让给 山东泛海集团公司,总价共计约6950万元,于2000年3月7日完成股权交割。 

  至此,泛海系在民生银行IPO之前获得1.3亿股股份,成为持股9.42%的第二大股东。 

  2007年6月22日,泛海系参与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出资9.08亿元认购了1.19亿股。不过,泛海系在参与定增之后不到5个月,即开始大手笔减持套现,而且减持的股票数量远远大于定增的认购数量。 

  新财富的统计显示,从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间的5个月内,泛海系累计减持了超过3.51亿股,平均成交价介于13.3元/股至15.56元/股之间,套现总额高达52.9亿元。 

  这可谓是一次高水平的股票置换财技操作。因为2007年6月民生银行根据当时的市场行情确定的增发价仅为7.63元/股,泛海系参与定向增发时 虽然掏了超过9亿元,但是几个月之后随着大盘攀上6128点的历史高位,民生银行的股价也上涨至16元/股以上的高位,于是泛海系果断在高位减持部分股 票,套现超过50亿元,不仅把之前参与定增的现金支出收了回来,还赚了一笔可观的收益。 

  这就相当于是数月前以7.63元/股的价格大手笔买进,数个月之后以翻倍的价格卖出。由此看来,泛海系不仅是长线投资高手,也是短线操盘强者。之后,泛海系除了在2008年6月减持了约200万股,就再未做过减持。 

  进入2016年7月,民生银行董事会换届临近之时,泛海系突然间在二级市场大手笔增持。从7月11日至14日,短短数天累计增持8.44亿股,总耗资75.25亿元,使得其持股数实现翻番,达到16.83亿股。 

  汇总计算,泛海系在民生银行的总投资85.92亿元,中途套现53.06亿元,历年累计获得现金分红11.2亿元,目前持股市值157.16亿元,总收益221.42亿元,回报2.58倍(表5)。

  看上去,泛海系的整体回报似乎不高,这主要跟其2016年7月份耗资75亿元大手笔增持有关,使得其整体持股成本大 幅提升。假如扣除这次增持支出及增持持股数,则其之前的成本投入是10.67亿元,套现+分红+持股市值之和为142.6亿元,回报13.36倍,与希望 系旗下新希望的14.47倍回报大体相当。 

  东方系:投资2.23亿元,套现1.91亿元,分红14.24亿元,剩余市值99.64亿元,回报51.92倍 

  东方系并未参与民生银行的发起设立,而是在该行成立数年之后,从第三方受让获得的民生银行股份。 

  1999年12月28日,东方集团通过司法竞拍的方式获得深圳前进开发公司持有的60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2000年3月29日,东方集团从 广州益通集团公司受让50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2000年5月18日,东方集团从中国旅游国际信托受让了20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以上受让共计1.3 亿股,使得东方系成为与泛海系并列的第二大股东,当时占股9.42%。东方集团2000年年报显示,受让这1.3亿股的总代价为2.228亿元,折合 1.714元/股。 

  这1.3亿股股份,经过2001-2004年的派送红股、转增股本之后,增加至3.411亿股。随即,在2004年7月2日,东方系将其中的 5604.39万股,转让给了外资的国际金融公司(IFC),价格为3.411元/股。东方系因此获得1.91亿元的套现,这也是东方系在民生银行持股历 史上的唯一一次套现。 

  虽然东方系之后再也没有增持过民生银行,但经过多年的转增股本之后,其持股数目前已经达到10.67亿股(不过持股比例降低至了2.92%)。该等股份按照2016年8月19日收盘价9.34元/股计算,市值为99.64亿元。 

  此外,新财富的统计显示,东方系在持股民生银行期间,历年累计获得现金分红达到14.24亿元。 

  综上,东方系在民生银行的总投资为2.23亿元,减持套现1.91亿元,现金分红14.24亿元,剩余市值99.64亿元,总收益为115.79亿元,回报高达51.92倍(表6)。

  三大派系横向对比,东方系入股民生银行的时间较希望系及泛海系都要晚,但回报水平却大大高于后两者。之所以如此,其 一,东方系之后从未参与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以及进行二级市场的增持,避免了持股成本的被拉高;其二,由于基本未做减持套现,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收 益越来越高。 

  安邦增持耗资几何? 

  作为新晋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的安邦系,其持股成本又是多少,目前收益几何呢? 

  整个安邦系至少通过五个持股主体—安邦集团、安邦人寿、安邦财险、和谐健康保险、安邦资管(香港)携手买入民生银行股份,其中前四者在A股市场 买入,后者在港股市场买入。截至目前,整个安邦系合计持有民生银行64.85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7.78%),其中A股61.269亿股(占总股本 的16.79%),H股3.589亿股(占总股本的0.98%)。新财富结合港交所的权益披露信息,对安邦系入股民生银行的成本收益详情进行了详实统 计。 

  先来看安邦系买入民生银行A股的详情(表7)。

  安邦系持有的民生银行A股,除了少量是因持有其可转债而转换成的股份(转股价为8.105元/股),其余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的。 

  安邦系首次进入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之列,是在2013年第一季度,持股数为8.54亿股。假设该等持股全部是在该季度买入的,按照该时段的平均 股价8.81元/股计算,增持金额约为75.25亿元。2013年第二季度,安邦系继续增持了5.328亿股,按照该季度平均股价9.13元/股计算,增 持金额约为48.64亿元。 

  因此,在2013年第二季度末之时,安邦系以13.87亿股的持股量,占比4.89%,超越新希望的4.7%,位居民生银行单一第一大股东。不 过,在2013年第四季度,安邦系随即又减持了5.41亿股,套现约48.12亿元。2014年第一季度,安邦系继续减持了829.17万股(减持之后剩 余7.635亿股),按该季度平均股价7.7元/股计,套现额约为6.33亿元。 

  此后,安邦系未再套现,而是通过多个主体一路增持下去。 

  2014年11月28日,港交所首次披露安邦系持有的民生银行A股时,其持股数已经达到了16.985亿股,去除因当年6月24日每10股转增 2股而获得的1.527亿股,说明期间安邦系增持了高达7.823亿股,按照该时间段平均股价6.5元/股计,其增持额超过50亿元。 

  之后,安邦系增持民生银行的情况,港交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披露。新财富所统计的表7中,安邦系2014年11月28日起的增持数据,基本来自港 交所披露。不过,由于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有少数时间点出现了持股数据前后衔接不上的情况,因而新财富对前后相差的数据进行了补全(表7中时间为空缺的各栏 数据),再根据差额时间段的平均股价计算其增持额。 

  统计数据显示,安邦系在A股市场一路增持民生银行至61.269亿股,累计增持额高达605.75亿元。该等持股按照2016年8月19日收盘 价9.34元/股计算,市值为572.25亿元。看上去,安邦系似乎产生了本金亏损,其实不然。如前文所述,期间安邦系减持套现了约54.45亿元,再加 上持股期间累计获得29.66亿元现金分红,因而其套现+分红+持股市值的总收益约656.37亿元,相较于605.75亿元的成本,收益率略高于 8%。 

  再来看安邦系买入民生银行H股的详情。 

  根据港交所的权益披露数据,2015年1月26日,安邦资管(香港)在港股市场买入1290.85万股民生银行H股,价格为10.185港元/ 股,耗资约1.31亿港元。此次增持之后,其持有的民生银行H股达到3.589亿股,占其H股总股本的5.18%,因而港交所进行了首次披露。而此前的 3.46亿股H股的持股成本详情,由于未达到5%的比例,港交所并未予以披露。 

  如果假设安邦系在H股的增持,与其在A股的大幅增持同步启动于2014年11月28日,并在2015年1月25日买入累计达到了3.46亿股,则按照该时间段的平均股价9.38港元/股计算,其增持额约为32.45亿港元。 

  据此计算,安邦系增持民生银行H股的累计耗资约33.77亿港元,而该等持股按照2016年8月19日的收盘价8.36港元/股计算,市值为 30亿港元,相较其买入成本产生了本金浮亏(表8)。即便其持股期间累计获得了约1.24亿元(折合1.5亿港元)现金分红,但依然不能覆盖本金的亏损。

  综合而言,安邦系兵分两路增持民生银行股份,在A股市场耗资超过600亿元,在港股市场耗资超过33亿港元,但基本处于保本状态,整体盈利不超过8%。只要股价稍有下跌,安邦在民生银行的投资即会陷入整体浮亏境地。 

  当然,既然安邦系能大手笔掏出600多亿元入主民生银行成为第一大股东,想必其也不会在乎一时之盈亏。 

  未来分权格局 

  民生银行董事会换届已渐行渐近,股东们围绕话语权的博弈已然硝烟四起。 

  截至目前,去除整体代表H股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之外,最新的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中,安邦系已经占据三席,分列第一、三、四位;泛海系由于 2016年7月的大手笔增持,已经位居第二大单一股东;原先的第一大单一股东新希望已经被挤至第五大股东位置;位居第九大股东的东方系,由于跟华夏人寿结 成一致行动人,其实际持股比例已经超过泛海系,成为事实上的第二大股东(表9)。

  那么,民生银行即将进行的第七届董事会换届选举,席位将如何在这些股东之中分配呢? 

  按照前两届的惯例,民生银行新一届董事会可能维持18人的规模,其中股东董事9人、独立董事6人、执行董事3人,选举方式也将会是等额选举。换 句话说,9名股东董事的选举中,只要相关股东获得提名权,所提名的人基本就能当选。按照公司法及民生银行章程约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3%以上的股东,有权 向股东大会提名董事人选。 

  为了分析当前股东可能如何角逐这9个股东董事席位,不妨先来看一下现任的9名股东董事的分配情况(表10)。

  现任的9名股东董事,除了来自安邦保险的姚大锋之外,其余8位皆为民生银行第六届董事会换届时所当选,而且当选之时全数在前十大股东之列。 

  表面看,郭广昌麾下的复星系从未出现在民生银行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但他却当选了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实际上,复星系是通过A股和H股两个渠道持 有民生银行的。新财富查询到的港交所权益披露数据显示,2012年郭广昌入选董事时,复星系持有民生银行4.762亿股H股(占总股本的1.78%)、 3.08亿股A股(占总股本的1.085%),二者合计占总股本的2.865%,按持股比例已经位居前十大股东之列。 

  另外,从第六届股东董事的持股情况来看,似乎并非3%以上的股东才能入选董事。比如,当时泛海系仅持股2.62%,但卢志强依然成功当选;当时 的南方希望持股仅2.09%,但其派出的代表也依然当选。二者能当选,或许跟其各自的盟友有关。当时泛海系+船东互保协会的持股合计为6.01%,因而拿 下两个席位(卢志强+王玉贵);而新希望+南方希望的持股合计为7.08%,因而也拿下两个席位(刘永好+王航)。 

  但福信集团当时以2.06%的持股比例,依然获得一个董事席位,另外持股未达3%的复星系也获得董事席位,说明3%的持股比例并不是入选董事的 硬门槛,只是根据民生银行的章程,持股未达3%者并不能自行向股东大会提名董事候选人,但如果获得董事会的认可的话,可以由董事会来提名该人选,交由股东 大会表决。 

  安邦系的姚大锋,则是中途替补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的。2014年12月,因原股东董事史玉柱提出辞去董事职务,而当时安邦系已经增持民生银行至12.6%,因而提名了姚大锋接替史玉柱辞任后的董事空缺,并获股东大会通过。 

  我们再回到表10,看看根据当前的持股情况,现任董事续任的可能性。 

  安邦系的姚大锋、希望系的刘永好、泛海系的卢志强,由于持股比例依然较高,续任董事应无问题。东方系因为与华夏人寿结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 例接近6%,张宏伟续任也应该没有悬念。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目前持股2.98%,虽然略低于3%,但其盟友泛海系拥有4.61%的持股比例,二者合计 7.59%,王玉贵也有可能续任。此外,复星系虽然清空了民生银行A股,但依然持有8.09亿股H股,占总股本的2.22%,考虑到郭广昌的影响力,他有 可能继续被提名并当选。 

  剩下三位现任董事王航、王军辉、吴迪,则大概率难以续任。南方希望由于大幅减持,目前仅持股0.23%,因而其董事代表王航退出也是情理之中。 中国人寿同样进行了大幅减持,目前已经不在十大股东之列,而且其董事代表王军辉也仅仅担任了一届董事,届满可能也将退出。至于福信集团,虽然是发起人股东 之一,而且在民生银行董事会长期拥有1个席位,但考虑到其股份被大幅稀释,乃至于跌出十大股东之列,目前持股低于1.76%,其坚持要求一个董事会席位的 理由不是那么充分,因而其董事代表吴迪也有可能退出董事会。 

  假如这三名董事退出,留下的三个空缺将由谁来替补呢? 

  考虑到安邦系目前持股已经高达17.78%,而其目前在董事会仅有1个席位,应该有望至少再增补1个席位,甚至增补2个席位也不是不可能。 

  剩下还有1个席位,有可能由与东方系结成一致行动人的华夏人寿获得,毕竟其单独持股也高达2.82%,谋求一个席位也算合理。 

  假如安邦系不谋求3个席位,而仅谋求2席,则剩下的1个席位,有可能由目前位居前十大股东之列的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94%)或 者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3.15%)提名董事来填补。虽然上海特健的史玉柱之前主动辞去了董事职务,但并不代表他不能另行提名人选。 

  综上,股东们在民生银行新一届董事会的权力格局将可能是:安邦系获得2-3个董事席位,泛海系+船东互保协会获得2个董事席位,东方系+华夏人寿也获得2个董事席位,而希望系则仅有1个董事席位,复星系获得1个席位,史玉柱的巨人系1个或者没有席位。 

  不管董事会席位最终如何分配,民生银行的股东权力都将进行一次再平衡过程。http://www.xcf.cn/newfortune/fmgs/201609/t20160922_776767.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07

民生銀行前三季實現凈利391.6億 證金華夏人壽減持

民生銀行10月28日晚間發布三季報,1-9月該行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1.63億元,同比增加2.05%,其中第三季度實現119.4億元;1-9月基本每股收益1.07元,同比下降2.73%。

另外,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163.81億元,同比增加0.1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每股凈資產8.95元,比上年末增加8.35%;平均總資產收益率和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05%和16.58%,同比分別下降0.19和2.71個百分點。

截至9月末,民生銀行資產總額56,365.7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4.68%;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24,488.7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9.57%;交易和銀行賬戶投資凈額20,460.6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23.97%。吸收存款總額29,988.4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76%。

截至期末,民生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57%,比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54.40%,比上年末上升0.77個百分點。

截至期末,民生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07%;資本充足率為11.72%。

此外,中國證金持股占比由年中的4.37%降至4.20%,另外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一款萬能險持股由年中的2.56%,降至消失在前十名股東名單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915

民生銀行:境外發行優先股已獲證監會核準

民生銀行12月2日晚間公告,公司今日收到證監會的批複,核準公司在境外發行不超過1億股優先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00元,完成發行後的優先股可在港交所上市。

此外,證監會亦核準公司境外發行的優先股在觸發事件發生時強制轉換為普通股,轉換後的普通股可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民生銀行表示,公司董事會將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中國證監會等監管機構有關批複的要求及公司股東大會授權辦理本次境外優先股發行相關事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32

民生銀行淘汰部分P2P合作商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2-02/1058299.html

____.thumb_head

雖然在監管的推動下,不少P2P平臺開始主動尋求銀行存管,但是銀行的態度卻日漸謹慎。12月1日,有消息稱,有P2P平臺表示近日收到民生銀行北京分行終止合作的協議。對此,民生銀行相關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確認,確實終止了與部分P2P平臺的合作。

“我們曾與十多家P2P平臺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但僅為框架協議,無系統對接和實質性業務。真正已經上線的只有積木盒子、人人貸和首金網,目前這些平臺的合作正常進行。”民生銀行相關人士直言。據公開資料顯示,民生銀行至少與18家P2P平臺簽訂了資金存管協議。對於終止的原因,民生銀行相關人士並未過多回應。

據了解,民生銀行在2014年進行了P2P資金存管系統的開發。2015年2月向社會正式發布了民生銀行P2P資金托管系統。在2015年7月,系統正式上線運營。但是,從民生銀行高管近段時間表態來看,他們對於P2P存管及托管業務更加謹慎。早在今年5月,民生銀行行長助理林雲山在第23場銀行業新聞例行發布會上透露,目前民生銀行僅向積木盒子、人人貸、首金網三家P2P平臺提供資金存管服務,存管系統對項目安全性和投資收益不提供任何保證。同時,民生銀行資金托管部總經理助理付崇也公開直言,P2P托管風險其實不少,民生銀行托管規模將近7萬億元,從規模上看,P2P托管規模可以忽略不計。托管大頭包括證券基金產品托管、資管產品托管、信托產品托管等,這些產品的發行主體本身處於強監管的狀態,而且達到金融機構的信用級別,另外經過多年的行業實踐,形成了一些規範,相對而言,並不擔心這些產品會出現道德風險。

不過,對於P2P平臺來說,接入銀行的存管系統是擁抱合規的必經之路。早在去年7月18日和12月28日,監管層分別出臺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及《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均要求P2P網貸平臺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出借人和借款人的資金存管機構,其中征求意見稿更是給出了18個月整改時間。

其實,不僅是民生銀行,多家參與P2P平臺存管業務的商業銀行都更加謹慎。一位網貸行業業內人士直言,接入銀行存管並非易事,股東背景、註冊資本、資產規模等都是銀行審核的最基本門檻。此外,平臺自身的業務模式、資產質量、風控水平和風控理念等是否符合金融規律和監管要求也都是銀行考慮的範圍。目前網貸行業處於整改階段,商業銀行在進行存管業務合作中也更加謹慎。“P2P存管占商業銀行業務比重過低,所以重視程度也不高。”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直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57

“融資客”狂買民生銀行 盤中一度上漲逾3%

上交所14日發布交易信息,民生銀行因“單只標的證券的當日融資買入數量達到當日該證券總交易量的50%以上”現身榜單,投資者通過5家券商席位融資買入19.57億元,成交占比高達74.89%。

其中,申萬宏源買入金額最高,融資買入19.28億元,占當日成交總額的71.4%。

今日民生銀行一度拉漲逾3個百分點,最終全天上漲1.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5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