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什麽有的科技公司總留不住人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18/164712.shtml

為什麽有的科技公司總留不住人才?
騰訊創業 騰訊創業

為什麽有的科技公司總留不住人才?

一家偉大的公司的創始人會知道,保持員工激情的同時,也要以人為本。

來源 | 騰訊創業(ID:qqchuangye)

文 | 騰訊創業編譯組

資深科技創業者史蒂夫·布蘭科(Steve Blank)近期在個人博客中撰文,在一次拜訪中,他親眼看到,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由於辦公場所問題,要求70人的軟件開發團隊搬遷,導致團隊中55人離職。從這件事情中,他發現了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留不住人才的原因。

以下為文章全文:

我拜訪了一位以前的學生,他現在是一家大型科技上市公司的首席財務官。這家公司主要做嵌入式系統硬件,同時也是科技圈最熱門的公司之一。

這次會面中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我感到非常震驚,經過是這樣的:

在我與這名首席財務官見面的過程中,遇到了該公司的一名工程總監。

這名工程總監此次前來,其實是為了抗議將他的70人團隊從帕洛阿爾托整體搬遷至舊金山東灣。

“我們團隊的大部分成員現在都是走路上班,或是坐地鐵。如果搬遷,那麽他們上班就要多花45分鐘時間。很多人會因此離職。”

1-T4GBCR7GaK0lA3cfAUoVQA

就這個問題,這名工程總監曾向他的領導,即工程副總裁提出過。副總裁告訴他,自己也束手無策,因為這是個“辦公場所的問題”,這個問題必須找首席財務官才能解決。因此,這名工程總監來到這里做最後的努力,試圖說服首席財務官讓他的團隊留下。

盡管這家科技公司的很多員工是從事硬件生產和制造工作,但該工程總監的團隊主要是負責軟件開發,團隊中的成員都是經驗豐富的軟件工程師,他們只要在當地咖啡店中喝杯咖啡,就能找到新的工作機會。

因此,這名工程總監反對公司搬遷,希望讓這批優秀的工程師留下。

但是,首席財務官的回應卻令我非常吃驚:“這確實很糟,但我們必須要換一個辦公空間。能在這里工作是他們的榮幸,如果他們要離職,至少簡歷上還能留下我們公司的名字。”

對於這樣的回答,我都不知道誰更吃驚,是我,還是那名工程總監。

在工程總監離開之後,我顯得非常驚訝,便向首席財務官詢問原因。

首席財務官對我說:“我們擁有數萬名員工。以當前的增長率,在灣區幾乎不可能找到符合我們需求的辦公空間。而我們的CEO,他從第一天開始的想法就是:‘要麽喜歡我們,要麽就離開’。”(巧合的是,這家公司的CEO是我20多年前工作過的一家創業公司的實習生。)

shutterstock_604989362

針對這個回答,我提出了我的疑問:“目前公司已經成功上市,而且已經增長到很大的規模,政策是否也應該跟隨公司的變化所調整?”首席財務官的回答是:“不,我們CEO認為,我們的使命是改變世界,你必須發自內心地想要在這里工作,否則就應該離開。同時,就算這些人要離開,依然還有許多求職者希望加入我們,因此他認為沒有理由要去改變。”

聽到這句話時,我的心里卻五味陳雜,在這名CEO做我的實習生時,我確實對團隊說過:“我們的使命是改變世界,你必須想要在這里工作,否則就應該離開。”但這種可能對創業公司有利的政策,卻被用於已有1萬多人的大公司。

在我看來,這是不對的,創業公司的政策不應該用到一家已經有1萬人以上規模的公司身上,這是不會管理公司的表現,但是為何董事會沒有提出異議呢?為何不告訴這家公司的CEO應該如何來管理一家公司呢?

大部分創始人善於創新

但管理上較為混亂和無序

在“獨角獸”公司快速崛起之前,也就是在董事會還可以控制公司時,他們往往會通過招聘職業經理人來對創始人進行“家長式監督”。

這樣做的原因是,大部分創業者無法快速掌握人力資源、財務、銷售,以及董事會治理技能,帶領公司迅速走向“變現”。因此,他們需要招聘職業經理人,但是這些新CEO也會扮演“剎車”的角色,控制創始人的過激行為。

然而過去10年,科技行業投資人逐漸意識到,盡管這些職業CEO能很好地管理公司,使得產品利潤最大化,但他們沒有能力創造新的產品,無法持續開發新產品,並創造利潤。

同時,隨著技術創新周期不斷縮短,為了生存,創業公司必須要擁有持續創新的能力。這便要求創業公司在多年時間內始終保持創業文化。誰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答案是公司的創始人。

這些創始人習慣於在混亂和無序中工作。相比之下,職業經理人則試圖帶來秩序,而秩序卻常常會通過流程扼殺創業文化。

同時,風投還發現,教會創業者如何發展公司,要比教會職業CEO在新產品周期中進行創新容易。我不得不承認風投是對的。不僅我拜訪的這家公司是如此,過去5年,我們看到了超過200家“獨角獸”的出現,其中大部分都仍然由公司創始人領導。

但我發現這家創業公司的董事會對創始人特別友好。董事們認為,只要創始人繼續經營這家公司,那麽公司的增長就會保持強勁。

同時,在創業之初,創始人的“現實扭曲力場”(《喬布斯傳》中提到的一種洗腦能力)能夠吸引一大批與他擁有相同願景的人。他可以讓所有人每天都工作很長時間,同時只拿很低的薪酬,或是拿股票作為薪酬。這一批早期員工是幸運的,他們把握住了時機。在經過幾年的艱苦奮鬥之後,該公司找到了適合市場的產品,並完成了上市,早期員工持有的股票便可以變現,從而帶來大筆收入。

但問題在於,當員工總數超過1000人之後,原始股上市帶來的回報將逐漸走向終結。然而CEO並未註意到,對公司95%的員工而言,原始股回報並不存在。CEO常常乘坐私人飛機前往公司的各個分部,而周圍都是身家數千萬美元的早期員工。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最新加入的員工說“你要麽走人,要麽玩命幹活”,毫無疑問只是句空話。

EN-AB153_QUITTI_J_20141007170521

許多實習生為了讓知名公司的名字出現在簡歷上,會願意加入這樣的公司。但由於薪酬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因此他們只會工作一小段時間,夠裝點簡歷即可,隨後就會跳槽至薪酬更高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往往就是更早期的創業公司。

與此同時,只有少數高級工程師還願意留在這樣的公司,因此該公司最初的技術優勢就會面臨崩盤。

善於“打仗”的創始人

未必能成為合格的CEO

由創始人把持的創業公司成長到一定階段後,很容易面臨這樣的窘境:公司沒有任何書面的行為規範,也沒有任何標準流程。根據以往經驗,公司發展壯大之後,創始人團體還繼續執掌公司的情況確實不多。創業路上披荊斬棘、出手敏捷,甚至咄咄逼人,間或失去理性的創始人,往往很難成長為能夠驅動公司發展壯大的CEO。

這意味著創業者需要快速學習各種技能,全面提升自我。當創業者再也無法把控公司運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時,就要學會放權,通過下屬的報告來了解公司的運營。同時,創業者也要制定可複制的流程並實現規模化。但可惜的是,往往只有當危機出現,警鐘敲響時,他們才會意識到這些。

隨著創業公司發展成為大公司,創始人和董事會都需要意識到,最重要的改變不在於系統、辦公樓和硬件,而在於公司最具價值的資產,即員工。

一家偉大的公司的創始人會知道,保持員工激情的同時,也要以人為本。

後記

這名工程總監已經離職,也已經在其他行業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所以我現在可以講出這個故事了。當初,他團隊中被要求搬遷的70名員工,有55人在半年內選擇了離職,其中有25人加入了他新創辦的公司,另外30名員工則先後創辦了6家創業公司。

員工管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989

貴州茅臺:副總經理萬波擬減持所全部持有的700股

貴州茅臺8月3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因個人原因,公司副總經理萬波計劃在2018年9月21日至2019年3月20日期間,按市場價格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700股公司股份。萬波當前持股數為700股。

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3.97億元,同比增長38.06%;凈利潤1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

該股今日收報659.19元,跌幅3.12%。

責編:羅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935

另一位蒙牛董事並無其聲稱他有的學位

1 : GS(14)@2010-07-13 21:57:57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709536_C.pd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066

小巴股大家見到香港有,原來仲有的士股

1 : GS(14)@2011-09-07 22:14:01

http://doc.twse.com.tw/pdf/201107_2640_B07_20110907_221334.pdf

上市話搞個的士產業園,點解唔買多D的士呢?
2 : GS(14)@2011-09-07 22:14:30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7827[/realblog]
3 : 龍生(798)@2011-09-08 01:50:05

堅!! 很有氣魄的實業家

這種男人香港水土不服, 早己絕種, 台灣卻還有, 真好

嘈得勁但加盟的人越來越多

當然啦, 多人搭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913

絕無僅有的政治陰謀劇「女媧行動」與警隊黑幕劇「大控訴」 創.作.人杜若飛

1 : GS(14)@2013-10-12 17:26:24

http://kwahto2006.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23.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885

政經密碼 - 周顯 兩隻我持有的股票 2013年10月21日

1 : GS(14)@2013-10-22 00:14:57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7437
我說過會在本欄偶爾講講股票的,但因一直有著太多非關股票的話要說,所以也把股票的話題丟下了。
然而,現時升市已經到了最後的階段,禾雀亂飛,大家都在亂炒一通,如果不在這個時候,說說股票,當升市完結了之後,可能就更沒有機會去講股了,所以必須盡快把要talk的都talk出來,delay no more。
基本上, 我已經把手頭的股票都拋得七七八八了,只剩下很少的股票,其中的一隻,就是持有了大半年的「奧思知集團」(8325)。
記得當日我是在0.5元批股時,接了兩百萬股,當場就有幾成利潤,梗係唔執輸,沽出大半,賺返二、三十個啦。誰知沽出了大半之後,忽然發現:「點解市場上只有我一個沽家嘅?」
配股的總集資額是幾千萬元,得我嗰幾十萬在沽,大家咁齊心,有無搞錯?我發現形勢不對,於是停止沽出。跟著的走勢,是它企硬地上上落落,我見形勢對路,還追買了一部分。
然後,在不久之前,它又來配股,這一次的配股價是1.03元,我出盡了全力,才拿到了10萬大股咁大把,可知其罕有的程度。
然後,我把這個故事,告訴了小朋友梅偉森,他居然認為不錯,還飛撲買了一點,那時的股價已經是1.5元了。
這個故事的奇怪地方,是在於這股票已經炒上了好幾倍,而且市價十億元,一點也不便宜,我居然還在持有,梅小友居然也肯落疊,這實在是一個難解之謎,這真的是「別人看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了。
另一隻值得去談的股票,是「美克國際」(953)。其實它是和「李寧」(2331)差不多的公司,不過,「李寧」已經接近一百億元市值,和史上最高位只是相差幾成,再沒有上升的空間了。事實上,我也覺得這股票正在「出貨」,再也走不遠了。
但是呢,「美克國際」只有區區的6億元市值,升3倍也不為過。這種未升過的中型公司,如果「李寧」股價再升,它只會比「李寧」升更多。而且,更奇怪的是,日前它宣布了盈利警告,但股價不跌反升,所以我判斷一定「有鬼」。因此,我沽「李寧」而入「美克」,是絕對不會吃虧的。
問題只在於,我在低位入貨不多,現在股價又已經上了去。梅偉森小朋友也在買,天天排隊等買,但也一直買不到,可知此股之「猛鬼」也。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970

每日一鳩嗚 每個OFFICE都有的人

1 : GS(14)@2014-09-24 09:37:04



你有沒有發現,每個OFFICE都有一個這樣的人,每次和女同事吃飯都特別多說話,突然講很多政治,而且永遠只有他說,沒有人說?在他們眼中,有錢就是偉人,追求民主就是搞事,就要鎮壓?有時,其他人沉點,他們會越講越過火,越講越涼薄?你,有沒有叫他收聲的衝動?而其實,每個OFFICE都有這樣的人,每個OFFICE都需要一個看不過眼,站出來說不的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924/188775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703

各公告業績披露涉嫌康健系披露持有的老千股

1 : GS(14)@2015-12-20 00:15:03

可以睇睇下
2 : GS(14)@2015-12-20 00:15:58

8086,1019 都有
3 : GS(14)@2015-12-20 00:22:36

904 持有 8081、1019、6836、8120
4 : GS(14)@2015-12-20 00:28:32

243 持有81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9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