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體育產業的不斷升溫,近年來中國資本不斷介入歐洲足球。英超的西布羅姆維奇俱樂部8月5日稱,俱樂部已經同意出售給來自中國的雲毅國凱(上海)體育發展有限公司。
英超被譽為是世界足球第一聯賽,在中國同樣擁有數量龐大的球迷。那麽哪些城市的球迷最愛看英超?哪些英超俱樂部最受中國球迷歡迎呢?新賽季英超聯賽即將正式開幕,阿里研究院日前發布了英超球迷中國分布圖,通過大數據分析了英超球迷在各大城市的分布情況。
這些城市真愛英超
報告顯示,英超俱樂部熱搜前十位的城市分別是廣州、上海、莆田、北京、深圳、佛山、泉州、杭州、東莞和成都。不過,熱搜並不代表真球迷就一定多。尤其是榜中兩個來自福建的三四線城市莆田和泉州。
表1 英超俱樂部熱搜城市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在整個福建,足球氛圍並不濃厚,除了廈門稍微好點以外。搞足球需要大投入,而由於福建以輕工企業為主,缺乏大的巨頭企業,即使是房地產業,規模也遠不如恒大、富力等,因此現在福建也沒有一只職業足球隊。實際上,在泉州和莆田,籃球還比足球更受歡迎。
那麽為什麽 莆田和泉州 這兩個三四線城市會熱搜足球?丁長發說,這主要跟這兩個城市的體育產業有關,莆田是我國生產高仿運動品牌最多的地方,而泉州是我國本土運動品牌最為集中的地方,包括安踏、匹克、特步等都來自這里。這些體育運動產品也通過淘寶平臺賣到了全世界。
不光是生產企業,圍繞這些體育用品產業,當地還形成了一個數量龐大的銷售大軍,比如泉州和莆田都出現了大量的淘寶村,為了銷售體育用品,銷售大軍自然會關註英超。“他們對英超也是真愛,只不過他們愛的是與此相關的體育產品行業,而不是足球本身。”丁長發說。
相比熱搜榜,購買英超相關商品最多的20個城市,才是真正的英超球迷最多的地方。在這個榜單上,上海、廣州、北京、深圳四大一線城市位居前四。成都、重慶、天津、佛山、杭州和武漢分列第五到第十 。
這其中,上海目前擁有申花和上港兩只中超強隊,底蘊深厚;廣州則是南粵足球根據地,坐擁恒大和富力兩大中超豪強;北京球迷最愛國安,同樣足球氛圍濃厚。
從大的區域來說,廣東球迷最愛英超,在購買商品最多的20個城市里,廣東就有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和珠海五個城市。這里面的主要原因在於,廣東收看到的香港電視節目比較多,而由於歷史原因,香港收看英超的最多,因此廣東球迷看英超的時間比較早,球迷也多。
相比意甲、德甲很早就在央視落戶不同,英超一直沒能在央視落戶,因此在可以收看英超的情況下, 廣東 的英超球迷自然也更多。
報告還顯示,大部分鐘愛英超的城市都有中超或中甲球隊存在,但也有例外,比如佛山、東莞、廈門、蘇州、西安、珠海和徐州。說明很多中國球迷既愛自己的本地球隊,也熱愛英超球隊,在沒有母隊的情況下,依然對英超資源青睞有加。
曼聯、阿森納、切爾西球迷最多
哪些俱樂部在中國的球迷最多呢?
依照各俱樂部相關用品在阿里零售平臺搜索量高低排列,中國網上球迷最關註的俱樂部依次是曼聯、阿森納、切爾西、曼城、利物浦和熱刺。
這其中排名榜首的是“紅魔”曼聯,其占球迷熱搜的量達到了31%。作為自上個90年代以來最為成功的英超俱樂部,曼聯在中國擁有最廣泛的粉絲。尤其是在1999年奪得歐冠之後,擁有貝克漢姆等巨星的曼聯造訪上海,與上海申花進行了一場商業比賽,可謂盛況空前。
在曼聯之後,“槍手”阿森納的熱搜份額也達到了26%,盡管阿森納已經多年沒有奪冠,但由於其賞心悅目的打法,在中國也吸引了大量的球迷。自從2003年俄羅斯巨富阿布買下切爾西到現在,多年的大投入之下,切而西也連續拿下了英超冠軍和歐冠。因此其占比也緊跟阿森納,達到了24%,
統計顯示,曼聯、阿森納和切爾西三大豪門的熱搜份額占比達到了81%,遙遙領先於其他俱樂部。在這三大豪門之後,是近年來崛起的土豪曼城,占比達到了10%。經過阿聯酋土豪多年的巨額投入,曼城也從一只中下遊球隊,到這幾年成績穩居英超前四行列,並拿下英超冠軍,隨著成績的提升,其在中國的球迷也日漸增多。
相比之下,傳統豪門利物浦由於多年來成績持續低迷,在中國的球迷也有日漸減少的趨勢,其熱搜占比僅為6%。
除了曼聯、阿森納、切爾西、曼城、利物浦和熱刺,其他俱樂部的商品搜索量微乎其微(總數未超過1%),包括剛剛拿到英超冠軍的萊斯特城。這說明,至少在消費層次,中國球迷還是偏愛豪門。
不同俱樂部在不同城市的表現也不太相同。阿里研究院發現,支持曼聯和阿森納最多的城市都是上海,而支持曼城、切爾西最多的城市都是廣州。這是否說明上海球迷更在意傳統和底蘊,而廣州球迷則享受著資本足球帶來的榮耀呢?
8月15日,據胡潤研究院今天發布的《中國高凈值人群醫養白皮書》顯示,在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扔維持兩位數增長。存款、不動產、保險依然是高凈值人群三大最主要的投資理財方式。商業壽險則是95%的千萬高凈值人群的必備,這一人群年交保費規模達到470億。
報告還指出,高凈值人群對新型養老社區的認知度和需求大幅提升,打造“一站式”終極關懷服務鏈條,全面考慮緩和醫療、宗教信仰、家族遺產和精神傳承等各方面因素是未來高凈值人群終極關懷市場的發展趨勢。
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顯著增長 資產過億人數近9萬
高凈值人群一般指資產凈值在600萬人民幣(100萬美元)資產以上的個人,他們也是金融資產和投資性房產等可投資資產較高的社會群體。
過去一年,雖然中國整體經濟增長放緩,但在一線城市房價持續增長的帶動下,高凈值人群增速不減,中國高凈值人群數量維持兩位數增長。
截止2016年5月,中國大陸地區千萬高凈值人群數量約134萬,比去年增加13萬人,增長率達到10.7%;億萬高凈值人群人數約8.9萬,比去年增加1.1萬人,增長率高達14.1%。廣東取代北京成為今年千萬資產人群最多的省份,其千萬資產人群數量為24萬人,增幅達到17.7%;北京千萬資產人數排名第二,共23.8萬人,比去年增加了2.4萬人;第三是上海,比去年增加2.4萬人,達到20.5萬人;浙江排名第四,比去年增加1.4萬人,達到16萬人。這4個省市共擁有高凈值人群84.3萬人,占全國的63%。
存款、不動產、保險依然是高凈值人群三大最主要的投資理財方式。與去年相比,保險的占比有一定提升,而不動產投資的比例則有相應下降。
高凈值人群對新型養老社區認知大幅提升 最關註健康養生
白皮書指出,高凈值人群在未來養老方式的規劃上,57%的人認為純居家式養老是首選,28%的人願意選擇中高端養老社區,社區養老以8%排名第三。與去年相比,未來養老方式的格局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純居家式養老雖然仍有超過一半的占比,但其選擇傾向下降幅度為26%;中高端養老社區的選擇比例在一年里上升幅度為87%,尤其在35歲以下年輕人群中,選擇率由去年的17%上升至今年的39%。
隨著中高端養老社區概念的普及,高凈值人群對於中高端養老社區未來入住可能性有一定的增長,表示會入住(肯定&可能會入住)的人群達到59%,高於去年的45%。高凈值人群一旦認可了中高端養老社區,他們就會願意推薦給身邊的朋友,會推薦比例超過7成。
同時,2016年,“健康養生”首次成為高凈值人群最感興趣的話題。去年最感興趣的金融投資在今年僅排名第三。高凈值人群對體育運動的熱情也有上升趨勢,排名第二。除此以外,時事新聞、旅行度假等均是高凈值人群感興趣的話題。
95%的高凈值人群認為社會保險無法滿足目前的保障需求
白皮書調查結果顯示,95%的千萬高凈值人群擁有商業壽險。平均每人年交保費約3.7萬元,這一人群年交保費規模達到470億。繼去年的400億之後,今年的高凈值人群商業壽險保費規模達到穩定增長。
95%的高凈值人群選擇購買社保以外的商業壽險,主要原因為高凈值人群與社會保障本身並無太大關系,高凈值人群的生活品質並不因社會保障而影響或改變,購買商業保險則可以很好地彌補社保的缺點和不足,使他們獲取到更全面完善的保障。
日前,有消息稱,Lyft近日一直忙於尋求收購方,其潛在買家包括通用汽車、蘋果、谷歌、亞馬遜、Uber以及滴滴出行,但目前尚無人接盤。而另據 外媒報道,Uber高管過去幾周一直對投資者表示,不會支付高於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Lyft。Uber首席執行官Travis Kalanick也在私下表示不會支持該交易,因為他相信這會引發嚴格的監管審查。
另有外媒報道稱,Lyft的預估的收購價格是90億美元,但沒有公司願意考慮接盤。而面對Uber高管給出的不超過20億美元的價格,該媒體認為由於兩家公司處於激烈的競爭狀態,Uber肯定對投資者低估了Lyft的價值。對此,Lyft和Uber拒絕發表評論。
早在年初,通用汽車對Lyft進行投資時估值為55億美元。消息人士稱,過去幾個月通用和Lyft舉行了有關收購的非正式談判。通用暗示價格至少 55億美元,但談判未變成正式報價。The Information網站上周報道,Lyft拒絕了通用的接觸。對此,通用拒絕評論。
Lyft是美國第二大打車公司,僅次於打車應用鼻祖Uber,這兩家公司均位於舊金山。早在2014年,Uber就曾考慮收購Lyft,並進行過非正式地討論。
資料圖:金風科技布爾津風電場。(新華社記者 沙達提/圖)
在全球最清潔的200個大公司中,中國公司數量最多,占據了1/3。
真的嗎?你猛吸了一口超標的空氣,咽下凈水器中過濾過的水,表示不太相信。
這個結論來自2016年8月15日美國非盈利組織As You Sow和加拿大市場調查公司Corporate Knight首次發布的Carbon Clean 200名單(以下簡稱Clean 200),中國和美國公司以66家和40家占據絕對對優勢,其次是日本(20)、德國(8)、印度(7)和加拿大(5)。
全球總名單中,前三甲分別是日本豐田汽車、德國西門子和美國的江森自控。
名單中的公司業務都包含清潔能源產品,排名根據各個公司清能源產品產生的收入獲得。憑借著電力、混合電力和燃料電池汽車,豐田以402億美元的清潔產品業務遙遙領先,第二名的西門子的清潔產品業務則為147億美元,從第六名開始,清潔產品的業務都在100億美元以下。
對於各個公司的業務範圍,榜單也作出了區分,包括工業、IT和材料等類別。
其中工業(industrals)比例最大,占到了48%,包括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儲能、公交等,西門子即以此類業務為主。IT占據比例第二,占據23%,最靠前的是美國的第一太陽能公司,相關業務是太陽能模塊。
材料和非必需消費品都位居第三,占了8%。比利時的優美科,以可回收材料見長,是材料板塊的第一位;豐田則是非必需消費品第一位,電動汽車“名媛”特斯拉也因屬於這一類而榜上有名,中國公司比亞迪以充電電池歸於此類而上榜。
66家上榜的中國公司排名最靠前的是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排在第13位,其後是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列25和29位。
中國雖然上榜公司數目最多,但和美、日等外國公司在行業分類和市值上存在較為顯著的區別。66家中國上榜公司中,行業類別為工業的有38家,占比高達57.6%。而美國、日本行業類別為工業的公司都未過半數,反而IT和非必需消費品行業占比遠超中國。
此外,中國清潔能源企業市值普遍低於美國和日本企業。市值在百億美元以上的中國公司僅比亞迪和中國重工2家,美國百億公司占了7家,日本則有包括1家千億公司在內的5家市值超百億公司。
報告針對的是全球的上市公司,入選榜單的首要條件是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企業的市場資本不少於10億美元,同時新能源產生的收入占比超過企業總收入的10%。
排名的依據是各個公司清潔能源產生的總收入(美元),該數據來自《彭博新能源經濟資訊》(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這份數據是由企業上一年的年收入乘以它的彭博新能源經濟指數中間值。
彭博新能源經濟指數是《彭博新能源經濟資訊》有關企業清潔能源及其相關部分的數據信息。該網站建有一個獨特的數據庫,結合各個公司清潔能源部分的市場表現,並對清潔能源的定義和邊界進行不間斷的專業分析,利用自動收報機對所獲數據持續更新。《彭博新能源經濟資訊》的分析師目前跟蹤了超過1000個非場外交易的上市公司,這些公司的清潔能源相關活動具有比較穩定的占比,均不低於10%。
對於排在最前的中國公司金風科技,Clean 200的提名理由是風電。根據其2015年年報,2015年金風科技營業收入為人民幣300.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或主營業務利潤10%以上的產品,分別為風力發電機組、風電零部件銷售、風電服務及發電收入,全部為風電相關產品。
排在第二的中國公司特變電工,上榜理由是電力變壓器、其他電氣設備和一個變電項目開發。特變電工2015年年報中寫到:年營收為人民幣374.5億元,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電力變壓器、電線電纜產品、新能源產業及其配套工程、輸變電成套工程、貿易、電費、煤炭產品及其他。其中,Clean 200所提及的電力變壓器、新能源產業及配套工程和輸變電成套工程的收入總計人民幣244.3億元,占其年營收65.2%。
氣候變化的壓力下,過去五年中,一波掌管著總資產達3.4萬億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已經剝離了他們在化石燃料企業上的部分投資,並承諾在接下來的五年中將其剩余投資剝離,這一舉動在巴黎氣候協定前後增長尤其迅速。而這部分剝離出去的資金,將被重新投在清潔能源行業。
這也是榜單出臺的原因。“我們做Clean 200的目的,是希望討論怎樣來定義將躋身於清潔能源未來的公司”,報告撰寫人之一、As You Sow的CEO安德烈•比哈爾(Andrew Behar)在Clean 200發布的新聞稿中說,“Clean 200會徹底改變“碳泡沫”(指評估化石燃料企業的價值存在經濟泡沫)的局面。名單遠不夠完美無缺,但它開始展示了自工業革命以來,清潔能源所具有的快速發展和資本化的可能性。”
為了選擇絕對清潔的公司,榜單制作者可謂煞費苦心。Clean200采用負面篩選的方法。它排除了所有石油、天然氣公司,對於綠色能源發電低於50%的公共事業,全球儲量最大的100家煤炭和100家武器公司,砍伐熱帶雨林的滯後企業,以及對全球氣候變化持否定態度的公司,Clean 200全部排除在外。比如有著可再生能源業務的中國大唐國際即是因煤炭發電而落選,有著空氣凈化器的霍尼韋爾被排除是因為有武器制造背景。
排除榜單的還有其他原因,包括雇傭童工和強迫勞動,日立公司是唯一一家因雇傭童工被排除的公司。
被排除的中國公司也有將近20家,包括大唐國際在內,所有的理由均是公司的設備中,綠色能源發電低於50%。
報告希望為投資者提供參考,“作為一個投資人,你有權力壓賭註,去投資那些能夠創造你希望看到的世界的公司。”Clean 200報告中寫道,“當人們用他們手里的鈔票投資清潔能源而不是汙染型企業,便傳遞了一個猶如選舉票箱一樣神聖的信息,這時候,我們生活的環境將不再成為垃圾場。”
伴隨Clean 200名單推出的還包括一份相關報告,提出將在2016年8月15日首份名單公布以後,按季度更新上榜公司,並將根據各方反饋情況進一步完善榜單計算方法。
英國環保商業網站領導者Business Green對Clean200名單中隱藏的經濟信息極為敏感:“從Clean200的名單可以發現,這些世界上最環保的大公司收入比那些汙染最嚴重的大公司好3倍。”
位列Clean 200名單第16位的加拿大航空及鐵路運輸制造企業龐巴迪(BombardierInc )在其社交網站上寫道:“Clean 200名單顯示它為環境友好型企業帶來了利好消息,我們非常自豪可以排第16!”而排進前三甲的美國公司江森自控,同樣在社交網站上表達了“非常自豪”之情。中國企業金風科技的微信也轉發了這條新聞,不過閱讀量只有500多。
9月5日,從住建部網站獲悉,住建部日前通報各地清理規範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有關工作情況。數據顯示,天津、浙江等6省、直轄市工作進展較快,已向有關企業退還保證金。其中,安徽等3省退還各類保證金數額較高。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清理規範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通知》和《住房城鄉建設部 財政部關於切實做好清理規範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有關工作的通知》部署,截至8月26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向住房城鄉建設部報送了清理規範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有關工作的進展情況。
根據各地上報數據,天津、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6省、直轄市工作進展較快,均已向有關企業退還保證金。其中,安徽、浙江、湖北3省退還各類保證金數額較高,分別為23810萬元、21011萬元、10936萬元;安徽、浙江兩省退還保證金涉及企業最多,分別為3514家、2810家。
根據初步統計,各地共清理出有關部門或建設單位未按時返還和超額收取(預留)的投標、履約、工程質量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共計75023萬元,涉及企業4128家、項目4308個,目前已累計返還企業26669萬元。各地還清理出應取消的保證金共計164784萬元,涉及企業4409家、項目3515個,退還32259萬元。
住房城鄉建設部要求各地提高工作效率,繼續深入抓好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清理規範工作。對相關工作開展不力的地區,將列入重點督察範圍。
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廣東千萬富豪最多且增長最快,取代北京成為全國千萬資產人群最多的省份,上海高凈值人群數量全國排名第三,增幅全國第二。
在《2016中國高凈值人群醫養白皮書》發布之後,胡潤研究院舉行“中國高品質醫養論壇暨中國高凈值人群醫養白皮書發布會”,數據顯示,廣東千萬高凈值人群數量增幅17.7%, 達到24萬人。
而上海方面,千萬高凈值人群數量占比15.3%,達到20.5萬人,增幅13.3%。工作生活狀態滿意度的各項指標上,上海高凈值人群普遍在家庭生活滿意度、工作滿意度、自身健康、父母養老、財富擁有等方面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另外,白皮書顯示,廣東高凈值人群對於中國目前的醫療環境滿意度一般,私立醫院需求快速增長。根據調查,易疲倦、肩頸不適和記憶力下降是廣東高凈值人群常見健康困擾,其中易疲倦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調整飲食和睡眠是廣東高凈值人群解決健康困擾的主要方式,比例均超過七成。調查數據顯示,72%廣東高凈值人群一年體檢一次,14%半年一次,少於兩年一次的比例僅占2%。
健康養生也是上海高凈值人群最感興趣的話題,占比62%,遠高於全國比例。其次為金融投資,第三為體育運動。在金融投資這一方面,上海高凈值人群感興趣的比例也比全國更高。上海高凈值人群對中高端養老社區的感興趣程度高,有76%的人表示對中高端養老社區有興趣,他們表示未來入住中高端養老社區的可能性為48%。另外,42%的上海高凈值人群對於入住中高端養老社區持觀望心態。
一線城市房價節節升高,交通擁堵、霧霾等各種大城市病不斷凸顯,年輕人一定要留在大城市嗎?返鄉創業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阿里研究院日前發布了國內首份返鄉電商創業研究報告。報告指出,返鄉電商創業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潮流,電子商務有效釋放草根創造力,成為推動年輕人返鄉創業的最大動力。
報告指出,近兩三年,年輕人離開大城市、返鄉創業,在浙江、江蘇、廣東、福建、河北等地廣泛湧現。年輕人回到家鄉後,創業方向大多與電子商務相關,有的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特色產品,有的幫助鄉親們網購生活生產用品,有的承接本地的電商快遞服務,等等。年輕人返鄉創業,為本地發展註入新的活力、帶來新的面貌。
對年輕人來說,返鄉創業的動力來自於拉力與推力。拉力方面,回去方便照顧家人,電商投入少,容易實現創業夢想,上網購物的人越來越多,村里有人做電商很成功,等等。推力方面,在大城市掙錢越來越難,房價高漲,難以融入,待著不踏實等等。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尤其是互聯網作為一種基礎設施,覆蓋越來越多村長,物理上的“數字鴻溝”正在減弱。另外,部分地方政府越來越鼓勵創業創新,從而也為創業者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從跨越的區域來看,返鄉模式可以分為跨省返鄉、跨市返鄉、跨區縣返鄉三種類型。阿里研究院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6年,全國返鄉電商創業者中,跨省返鄉最多,占比超過40%。相對而言,中西部地區跨省返鄉比例更大,占比超過55%。在東部地區,跨市返鄉、跨區縣返鄉,即省內返鄉比例更大。
例如,中西部不少返鄉的創業者,原先大多在珠三角、長三角一帶工作,他們的路線是從北上廣深回到江西、安徽、兩湖等地的農村。而沿海省份的返鄉者,路線類似廣州到普寧、杭州到溫嶺這樣的遷移。
報告顯示,2015-2016年,全國返鄉電商創業者遷出最多的十個城市分別為:廣州、杭州、上海、深圳、北京、東莞、金華、溫州和蘇州。
這其中,在外來務工人員最多的第一經濟大省廣東,跨省返鄉和省內返鄉的比例相當,省內主要遷往粵東的普寧、惠東、海豐等縣域,這是因為粵東的輕工業發達,淘寶村眾多,再加上潮汕人的經商創業氛圍濃厚,所以返鄉創業者最多。在跨省方面,則主要是遷往浙江、江蘇和福建。
而北京和上海這兩座直轄市,返鄉創業都是跨省返鄉。比如北京主要是遷往河北和浙江;上海主要是遷往江蘇和浙江。例如上海到桐鄉、上海到海門、上海到沐陽等。至於“電商之都”杭州的返鄉主要是省內返鄉為主,主要回到溫嶺、桐鄉、海寧等縣域。
數據顯示,返鄉電商創業最活躍的10個縣,分別是福建石獅、江蘇常熟、河北白溝、浙江桐鄉、廣東普寧、浙江溫嶺、浙江天臺、浙江永康、福建晉江,江蘇海門。這其中,浙江最多,總共有4個,福建和江蘇各2個,廣東和河北各1個。
為何浙江、福建和江蘇最多?廈門大學經濟學系丁長發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產業結構特點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浙江、福建等地的產業結構以輕工產品為主,比如紡織鞋帽等產業十分發達,而輕工產業是比較容易在網絡上銷售的。
例如,石獅、常熟、桐鄉、普寧的特色產品均是服裝,溫嶺和晉江的特色產品是鞋,白溝的特色產品是箱包皮具,海門的特色產品是床上用品。
與此同時,中西部的返鄉創業也在興起,報告還列舉出了中西部返鄉電商創業最活躍的10個縣,分別是河南新鄭、湖北枝江、廣西東興、四川郫縣、雲南瑞麗、江西婺源、江西黎川、湖南長沙縣、江西廬山、安徽望江。這其中,服裝和鞋同樣是主打產品。
一般來說,返鄉創業的人們縣域都要有足夠的吸引點。比如在產業方面,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如石獅服裝、白溝箱包等;在區位上,靠近大城市或地處邊境,如郫縣靠近成都,東興靠近中越邊境;同時還要有物流、金融、人才和批發市場等。比如常熟和石獅都有大型的服裝批發市場。
在不同縣域,熱門行業也有所差異,往往與當地產業集群緊密相關。比如石獅的服裝,溫嶺的鞋,安溪的鐵觀音,沐陽的花木,曹縣的演出服飾,高碑店的箱包皮具等
哪個城市更適宜創業?北京、上海、深圳位列前三甲。
9月10日在優客工場、標準排名主辦的全球INS大會2016中國眾創空間行業峰會上,《2016中國創新創業報告》(下稱《報告》)給出了上述排名。
其中,北京的創業區位優勢明顯,位居第一創業陣營之列。以在新三板掛牌公司的數量為例,截止到2016年7月初,北京有1175家,幾乎是第二名上海(691家)與第三名的深圳(490家)之和,占全國的15%。《報告》稱,這顯示了北京在創業方面的強勢地位。值得關註的是,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創業門檻降低,使得中西部城市在這一輪創業潮中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報告》稱,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五大創業中心,一是以北京、天津為核心的華北創業中心;二是以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為核心的華東創業中心;三是以深圳、廣州為核心的華南創業中心;四是以武漢為核心的中部創業中心;五是以成都、西安為核心的西部創業中心。
此外,在“互聯網+創新創業”的分指數中,也呈現高度集中的態勢,創新創業前10強城市的活動超過全國總量的六成。中西部內陸城市在這一指標中表現搶眼,前20位的城市中,非沿海省份城市占據8席,西部中心城市重慶、成都打入前10名。
通過對各個城市上線APP數量在不同行業領域分布的分析,《報告》稱,各地的“互聯網+創新創業”活動各有不同側重點。其中,以北京為例,在教育培訓、影視娛樂、媒體資訊、健康醫療和旅遊領域內上線App比例均高過全國平均水平,這與北京集中了全國的優質教育、旅遊、醫療、影視、和媒體資源有關。
其他城市的上線App行業分布也都有明顯的側重。比如,上海則側重在金融、醫療健康、影視娛樂領域;深圳側重在生活O2O 和金融方面;廣州側重遊戲開發和電商;重慶側重生活O2O、電商和旅遊;杭州側重工具軟件和金融;成都側重旅遊和教育;廈門側重電商、工具軟件和健康醫療;天津側重遊戲開發和媒體資訊;南京側重教育培訓和社交。
根據《報告》課題組統計發現,創業者多集中在服務性的新消費領域,通過鎖定目標人群,在不同的實體經濟細分領域去尋找切入點,通過移動網絡科技等新傳播手段,提供有價值的服務。2015年,全國共有2370家企業先後融資2700次,融資總額3222.5億元。其中,創業融資總額排名前50的企業中,有46家企業分布在吃、住、行、娛、醫等5大領域。可見,大消費領域是當前風險投資機構最為看好和喜好的投資領域。
《報告》顯示,截止2015年底,中國已有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共4875家,成為全球孵化器數量最多的國家。其中有1258家國家級“雙創”平臺,包括515家國家級眾創空間和743家企業孵化器、加速器以及產業園區。
標準排名研究院城市研究總監謝良兵認為,時下市場上的眾創空間包括了聯合辦公空間和創新型孵化器兩個主要的業態。在他看來,2015年是中國的眾創空間元年,2016年則是中國眾創空間的標準年。一系列的行業準入標準將在這一年逐步成形。
整形裝飾了網紅們的生活和夢想,網紅們裝飾了他們的財富。
網紅臉背後的磨難
消毒水的氣味在北京西大望路附近一家整形機構的手術室彌漫開來。那是一種甜、腥和焦灼的味道。
這只是眾多"網紅制造工廠"中的一個。跟科幻片上通過人類基因技術大規模克隆美女帥哥不一樣,這里誕生的每一張網紅臉和每一副魔鬼身材背後都是一輪磨難。
“大夫,我哭會影響我恢複嗎,會讓我的眼睛腫起來嗎?”正在接受鼻綜合整形的美琳(應采訪對象要求,此為化名)在手術臺上問。得到大夫肯定的回答後,她說,“那我不哭了。”
但她實在太疼了。手術前,美琳的鼻子曾註射過玻尿酸。由於還沒有完全溶解,大夫正拿勺子一點一點地挖,然後拿高壓水槍滋。
最可怕的是從耳朵上取軟骨,“就在耳道里手術,所有的聲音放大了N倍。我能聽見他先把皮撕掉,取的時候,剪刀不斷往里哢呲哢呲。”
“我太慫了,手術室外都能聽到我在叫喚。”整個手術過程2個小時,麻藥似乎對她完全沒有作用,兩個護士得按住她的肩膀才能把她固定在手術臺上。最後,她的胳膊緊緊地蜷縮在一起,被按壓成青色。
這只是開始。
無助、後悔,類似的情緒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不斷蔓延。美琳用手指著已經看不出痕跡的鼻子說,當時完全看不出效果,很多天里鼻子和眼睛全是腫的。
手術後的第二天夜里,她躺在床上,鼻子不通氣,不停有分泌物流出來,不能往里吸,也不能往外擤。更糟糕的是,鼻子里會傳遞出強烈的異物感,“很排斥,心理上膈應。”
第三天晚上,美琳開始做惡夢。夜里睡覺胳膊被壓麻了,她突然就醒了,“我以為我的胳膊也不是我自己的了。”直到第七天,美琳的鼻頭還是圓盾的,有時候她覺得兩個鼻孔的位置似乎也不太一樣。
看到這,大家是不是很同情這位90後的美少女?覺得她何苦受這個罪呢?美琳也告訴創業家&i黑馬,如果讓她再來一次,她肯定不會做了。
這種話,你聽聽就可以了。
拆線後,“特別滿意。受這點苦也算值了。”美琳說,她打算下下禮拜去做眉毛(估計已在手術臺上了),"十一"去做歐式雙眼皮。
“做完鼻子就會覺得眼睛不配套了,整形肯定是會上癮的。”美琳的話估計會讓安瑟(應采訪對象要求,此為化名)有"英雄所見略同"的知音感吧。
8月18日上午,創業家&i黑馬記者在北京西絨線胡同附近一家整形機構的病房里見到了剛做完隆胸手術的安瑟。她沒有化妝,頭發隨意散亂著,上半身微微弓出一個弧度靠在床頭,麻醉劑的作用已經完全消退,大腿和胸部的傷口讓她覺得渾身疼痛。剛經歷了一場"生死"的安瑟,卻已經開始準備下一次整形了,“我的鼻子還行,就是上面有點扁,我想做一個鼻子,之後再把牙齒矯正了。”
安瑟絕對是一個膽兒大的姑娘。此前她做的最多的項目僅限於打玻尿酸、肉毒素等幾乎沒有風險的項目。隆胸則是所有整形手術中危險系數最高的項目之一,手術過程必須全麻,一旦中途出現問題很可能會死亡。
那是安瑟從小到大第一次做手術。
即便手術前,她偷偷買了所有可能用得上的保險,但手術當天,安瑟還是害怕。醫生告訴她,手術時長是四個小時,她一再叮囑陪同的朋友,“如果四個小時我還沒有出來,你一定要打電話給冬冬(新氧網員工,創業家&i黑馬註),叫她馬上過來。”她把自己的銀行卡也一並交給了朋友,“萬一出了什麽事,不差錢,趕緊給我治。”按照她的話,手術失敗了不要緊,關鍵人一定要活著。
從上午10點半進入手術室開始輸麻醉藥,到晚上近6點手術結束轉入病房,手術進行了將近7個小時。安瑟完全沒有知覺,“他們說後來我醒了,讓我擡腿,我還擡了,睜著眼在那看。我根本就不記得這些事,迷迷糊糊跟抽了大煙似的。”
見到安瑟的當天,她已經在換藥的時候看過整後的形狀了,她說,真的比原來好太多了,“以前說有沒有睡一覺能變美的,就這種感覺。”
是誰讓網紅們鋌而走險?
像美琳、安瑟這樣進出整形機構的網紅們絕非單槍匹馬。她們背後,有一雙雙看不見的推手。
“很多知名網紅,像王思聰的緋聞女友,我們都有打過交道,主要跟她們所在的網紅經紀公司有合作。”美眉分期創始人鄧鋒告訴創業家&i黑馬,現在風頭正勁的直播是網紅經紀公司的財富主戰場。
在甄選到合適的網紅後,除了培訓,經紀公司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排她把外形調整一下,核心原因是,“她變漂亮以後可以賺更多的錢。”鄧鋒給創業家&i黑馬算過一筆賬,沒有整形的女主播一個月賺3000元,打了玻尿酸讓鼻子更挺,割成雙眼皮看起來像是歐美混血後,月收入能到1萬到2萬元,整形之後的人氣網紅一個月甚至能帶給其背後的經紀公司三四十萬元的收入。
一家大型網紅經紀公司負責人李響(應采訪對象要求,此為化名)告訴創業家&i黑馬,主播在映客、花椒、鬥魚等平臺上直播,要跟平臺分成,通常二者分成比例5:5到3:7不等,主播獲得的打賞總額,與直播平臺按上述比例分成後,再由經紀公司按3:7或2:8抽走絕大部分。
一個經紀公司如果養30個全職網紅,每個人要發3000元-1萬元不等的底薪,如果這些網紅賺回來的錢剛夠發底薪,那顯然不是其幕後老板的初心。
而要讓網紅們給經紀公司賺更多錢,讓她們外形變得更好是所有的前提。
“男人選人其實很容易,就喜歡一水的大胸,一水的騷浪賤,一水的青春,一水的日韓。”安瑟說。
有了身體優勢,經紀公司才能去運作,比如通過刷單、炒跟王思聰的傳聞等將網紅炒火,才能教網紅們如何"放得開"賺更多的錢。
安瑟見過不少高中畢業、大一大二就開始做主播的小網紅們,她們被經紀公司的老板們不斷地洗腦,“你需要掏的只是給自己整容的錢,剩下的都是男人來埋單”這似乎有很多榜樣可供學習。安瑟的朋友圈里總有天天出去旅遊曬照片的網紅臉姑娘。
安瑟說,只要在這個圈子混,總有機會認識有錢人。通常的情況是,一個網紅認識了一個富二代,男生約上自己的朋友,女生約上幾個要好的網紅姐妹,開始一場吃飯、唱歌、下午茶的聚會。據創業家&I黑馬了解,其實在北京朝陽大悅城等區域聚集了一批小網紅,她們經常一起互相幫襯,當然也一起共享資源。
雖然不是每一個網紅都有機會成為王思聰的緋聞女友,但弄一身好皮囊好找個有錢人卻是共同的心願,“這種想法很普遍,私底下一群女生聚在一起,不少人也會討論自己認識的某個有錢朋友。”
網紅是一個流動性極大的圈子,不斷有做夢的年輕姑娘湧進來,新的想搶機會,老網紅則拼命爭上遊,不想自己被拍在沙灘上。整容是她們在這個圈子吃得開的前提和標配。“經常在網紅美女的圈子里,一大幫人照相,別人都整,你不整就顯你醜,一對比肯定的,女人都有虛榮心,買個包還比呢。”安瑟說
網紅整形生意經
如果整形是網紅們生存的標配,整出一張網紅臉需要多少錢?
“不好說,沒法說。做什麽手術,在哪里做手術,誰給她做手術不一樣的。”北京黃寺美容外科醫院副主任醫師杜太超是一個說話極其小心的人。1991年從業以來,經杜太超的手做的整形案例不計其數。他發現,前些年整形的一般都是35歲以上、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少婦,現在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小姑娘們反倒成了主流人群。
“網上說大概二三十萬?”“應該差不多。”杜太超解釋,公立整形醫院的定價會受到物價局的制約,民營整形美容醫院主要是商業定價。此前,創業家&i黑馬曾以《整形美容莆田幫》一文,對中國整形行業做過深入的報道。中國整形美容行業70-80%的市場被莆田人壟斷,2011年前後,整形美容醫院的凈利率達30-40%,甚至有極端的,6000元的功能針,成本只需1.5元。彼時,通過在報紙電視猛砸廣告和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做高昂的廣告投放,很容易將潛在的客戶"騙"過來,再聘請"咨詢醫生",用高提成刺激,讓他們說服客戶進行高消費。這是信息不透明時代整形美容醫院的玩法。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整形美容消費人群偏年輕化和低齡化,"70後、80後如果要做整形,首先打聽周圍的朋友,誰做過、怎麽樣。90後自己會上網搜很多的信息資料,會很理性的比較分析,不會盲目的說哪家醫院打了很多廣告,我就去哪家。她們不相信醫院,相信醫生,八大處再出名,也不是每一個醫生都厲害。"新氧創始人金星說,年輕人更重視口碑和術後關懷,但支付能力稍弱。這樣一來,莆田系那套玩法還能忽悠少婦和三四線城市的少女們,但大學生和一線城市的少女們則被更新的醫美信息和服務平臺所"鎖定"。
金星早期的玩法是,雇傭一堆懂韓語的兼職,將韓國整形論壇上的整形日記全部翻譯過來,最終搜集了6000-7000篇,從而吸引了大量對整形感興趣年輕人。另一方面,傳統的整形醫院按資排輩,一個整形醫生大學畢業後要在醫院幹五到八年才有資格獨立做手術,成長為一名成熟的醫生得二十年。越來越多頭腦活絡的年輕醫生傾向於成為一個獨立醫生。據金星介紹,整形醫生可能是整個醫院體系里最早實現獨立執業的領域,因為它不像腫瘤等領域存在道德風險。整形醫生獨立執業能否成功,一方面看其專業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解決客源問題。
金星自己也清楚,作為一家新平臺,北京八大處和上海九院等國營整形醫院不會跟新氧合作,莆田系的整形醫院也不會,他專門去跟年輕醫生談。因為新氧能帶客流,所以很快受到年輕整形醫生的歡迎。據金星透露,目前新氧網月GMV(通過其平臺促成的交易額)超2億元。按照新氧網2500元到3000元的客單價計算,每月單從新氧一家平臺轉化的整形消費者就近10萬人,這就包含了像安瑟等網紅。
每給像杜太超這樣醫生介紹一個網紅等整形客戶,新氧就可以獲得5%的傭金。“每個手術的硬性成本很少,價格高低主要根據醫生的技術、資歷、知名度等決定,比如做鼻子整形,有的醫生要18萬,但也有要價兩三萬元,甚至三五千元的也有。”金星告訴創業家&i黑馬。
跟新氧通過整形日記等內容吸引用戶進而倒流變現不同,美眉分期一上來就瞄準了網紅交易生意。鄧鋒介紹,通過在線方式吸引3個客戶到整形醫院咨詢,最後只有1個人決定整形,整形率是33%,"70%的人是因為整形的價格超過了她的心理預期。"鄧鋒說,美眉分期這時適時推出"零首付,零利息"等整形分期方案,"她很快就變漂亮了,再慢慢地還,對於她來說也比較輕松。"但事實上,美眉分期並不會做虧本生意,因為介紹客戶給醫院,醫院會返還一部分傭金,比如14%的傭金,美眉分期扣除掉拿錢的成本10%,還有4%的凈利。而鄧鋒更看重的是,這些網紅變美後諸如買包包等高端消費。
近期,美眉分期專門推出了一個"網紅套餐",通過這個套餐,網紅們做打玻尿酸等微整形項目的成本會大幅下降,原因是從單個購買變成了團購。顯然,這個套餐是一個促銷獲客手段。正如上文所說,只要網紅開始了打玻尿酸,就有可能做別的整形項目。
對於整容上癮者,杜太超說,這是一種心理依賴,在整形人群中已經成為一種現象。“為什麽不勸她們不要過度整形?”他的回答是,“只要她們想做,我們都可以給她做。”
“中國每年因為得流感,死的人是3.6萬。所以,你想,即使一個感冒都有死亡的概率,那你動了手術,甚至有的還做全麻,肯定有這樣的風險。”金星不否認整形的潛在風險,但這並不妨礙新氧在今年3月獲得C輪5000萬美元融資。
對整形趨之如鶩的網紅姑娘們自己不知道整形的風險嗎?答案是否定的。安瑟曾毫不掩飾的告訴我們,整形肯定傷身體元氣,身體不好以後肯定會有並發癥,“反正走一步算一步吧。”安瑟說,“你就覺得美一點會更好,因為圈子里她們都挺美的。”
13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6碧桂園森林城市• 胡潤百富榜》,上榜門檻已連續四年保持20億元。今年有2056位企業家財富達到20億元及以上,比去年增加179位上榜,為三年來最低漲幅。
那麽,這2056位富豪都來自哪里呢?
浙商仍最牛
以省份看,廣東仍然是最多上榜企業家設立企業總部的地區,有406位,比去年增加53位;北京仍為第二,有342位,比去年增加42位;浙江保持第三,有278位,比去年增加16位。江蘇和上海緊隨其後,分別是187和170位,山東和福建位列六、七位。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以企業總部算,這七個沿海省份的上榜企業家達到了1570位,占總上榜企業家數量的76%。總體上看,富豪主要集中來在南方,其中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福建這五省份的總數達到了1121位,占全國的55%左右,北方主要是北京一枝獨秀,另外第三經濟大省山東也有107位。
表1:各省份富豪分布
來源:《2016碧桂園森林城 市•胡潤百富榜》(- 對比去年排名不變 ↑對比去年排名上升 ↓對比去年排名下降 *對比去年新的地區首富)
從企業家出生地來看,浙商人數今年是248位,比去年減少23位,但仍然排名第一。若考慮到人口基數,浙商的領先優勢就更加明顯。2015年,浙江總人口為5539萬人,位列國內各省份第10位,僅相當於廣東、山東的一半左右,比江蘇也有不小的距離。
表2: 2015年各省份人口數量
(註:第一財經記者統計,其中黑龍江為2014年數據。)
來自浙江諸暨、目前在廣州創業的陳新明認為,浙江商人比廣東商人更拼,更有冒險精神。另外長久以來,浙江對教育一直很重視,在以互聯網+為為代表的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浙商也走在了前列。
例如,在80後白手起家的富豪中,大多數是從事新興產業,這其中,來自浙江的最多。比如深圳大疆創新的汪滔就是杭州人,上海遊族網絡的林奇是浙江溫州人。浙江年輕一代的創富能力可見一斑。
浙江之後,位居第二的是粵商,有232人,比去年增加20人。陳新明說,廣東人當中,主要有廣府、客家和潮汕三大部分,這其中,潮汕商人與浙商一樣,拼搏與冒險性最強,因此商業力量也最為強大。
在本次胡潤百富榜的前五名中,第三名的馬化騰和第四名的姚振華均來自潮汕地區,其中姚振華這一年來因為萬寶大戰,可謂是“天下無人不識君”。
與浙江、潮汕相似,福建的存在感也出來了。盡管福建的人口排在全國第15,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12,但出生於福建的富豪數量卻位居第5,總部企業數位居第7。
表3:2016碧桂園森林城市•胡潤百富榜》前五名
企業家總部與出生地差異較大省份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和廣東三個地方,比如出生在北京的富豪人數只有46位,但企業總部人數342位;出生在上海的人數只有40位,但企業總部人數達到了170位;出生在廣東的富豪為232位,但企業總部為406位。
這種現象其實也很好理解,北京、上海以及廣東的深圳、廣州作為我國的四個一線城市,市場最為發達,吸引了大量的外來創業者,比如恒大的許家印就來自河南,巨人的史玉柱來自安徽。另一方面,很多民營企業在做大做強之後,會把企業總部遷到京滬這樣的一線城市,比如萬達的總部就從大連遷到了北京。
都在哪些城市:京深滬杭領銜
從富豪所在城市來看,北京仍然是最多企業家偏好居住的城市,322位上榜企業家居住在北京,比去年增加43位,占全國的比重為13%。這是因為北京作為全國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企業尤其是北方其他省份的民營巨頭前來設立總部。
不過,北方也只有一個北京進入前十名,在北京之後,其他進入前十名的城市均來自南方,這也說明南方省份的民營經濟更為發達,更容易產生富豪。
例如,深圳保持第二,195位,比去年增加23位。上海保持第三,162位,比去年增加25位。G20舉辦地杭州排在第四,123位,比去年增加5位。
從產業結構上看,金融投資行業今年上榜人數比例上升最快,其次是IT。目前,中國的三大金融中心分別是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大矽谷分別是北京海澱、杭州濱江和深圳南山,此外上海也聚集了不少IT富豪。
從這個角度上看,北京、深圳和上海的富豪數量位居前三也就很好理解。而二線城市杭州盡管金融業的發展不如北上深,但杭州集聚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電子商務網站,同時,在電子支付、雲計算、快遞、網絡營銷、信息技術、運營服務等領域湧現眾多專業的電子商務服務商,成為我國名副其實的“電商之都”。其上市公司數量僅次於京滬深,穩居全國第四。
相比之下,一線城市廣州由於以汽車、造船、石化等傳統制造產業以及房地產為主,在金融產業方面遠不如北上深,在IT、高新技術產業方面也不如京深杭,因此富豪數量位居第五也屬正常。
不過,隨著廣州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尤其是傳統商貿向現代商貿的加快轉型,廣州正在迎頭趕上。數據顯示,今年人數漲幅最大的是廣州,增加17人,達到78人。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盡管城市規模、經濟總量與富豪數量有著很大關系,但一些經濟總量比較靠後的城市,富豪數量卻十分靠前,比如紹興、廈門、臺州、福州和溫州等城市,其富豪數量的排名遠高於其GDP的排名,這些城市主要位於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這也說明再次說明,南方沿海城市以民營經濟為主,更容易出產富豪。
表4:富豪居住地城市前20名
來源:《2016碧 桂園森林城市•胡潤百富榜》
註:-對比去年排名不變 ↑對比去年排名上升 ↓對比去年排名下降 *對比去年新進入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