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1 TWM | ||
撰文‧郭淑媛 因應九合一選舉,台大學生會首次與客運合作,在投票前夕開出「台大民主列車」,載學生返鄉投票,以解決返鄉交通不便問題,台大校長楊泮池還出面表示支持。 在部分民主國家,為減少每逢投票日,公民返鄉投票造成國內人口大規模移動所耗費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實施「不在籍投票」,讓選民可以事先向選務機關申請,以其他法定方式行使投票權。但在台灣,這個便民措施卻遲遲推不動。 民主國家保障公民的平等參政權機會責無旁貸,在投票日當天,有些公民因為工作或求學等因素,人不在戶籍所在地,而無法前往指定之投票所投票時,他的投票權是被剝奪的。 目前世界上已有二十幾個國家實施不在籍投票制度,包括民主先進的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以及諸多歐洲國家,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甚至經濟發展較我國落後的非洲國家羅德西亞;投票方式也有很多,包括通訊投票、代理投票、特設投票所投票、移轉投票及網路投票等。 台灣早在一九九六年內政部與中選會即開始研究不在籍投票的可能性,不少立委也先後提出法案,一三年,行政院院會通過修法草案,擬將不在籍投票納入公投、總統大選中,最後不了了之。 內政部一三年粗估,若實施不在籍投票,包括選務人員、執勤軍警、外地工作求學者,共一三四萬人受惠,約占選舉人數七.三%。 朝野政黨之所以無法形成共識,主要是選務機關的中立性仍未獲得普遍信任,以及對這些票源的流動方向缺乏信心。此外,還有人擔心中國因素干擾,如海外台商可能移轉在金門、馬祖投票。不過,投票權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人權,台灣應該比照其他民主國家,在國內實施不在籍投票。 儘管不少國家普遍採用通訊投票,但通訊投票目前在台灣仍有疑慮。為了降低政治爭議,確保不在籍投票初期實施的單純性,排除海外的台商和僑民,僅在國內實施「移轉投票」,即選民事先申請從戶籍地移轉到工作或就學所在地的投票所投票,最為可行,這也是花費成本較小的作法。台灣社會,還在等什麼呢? 行動方案 為了降低爭議,排除海外的台商和僑民,僅在國內實施「移轉投票」,讓選民事先申請從戶籍地移轉到工作或就學所在地的投票所投票。 |
昨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俄政府不再尋求開展繞過烏克蘭向中歐和南歐國家輸送天然氣的“南溪”(South Stream)管線項目,指責歐盟阻撓南溪線施工,稱將開始同土耳其合作修建替代輸氣線。南溪線成為近幾個月歐盟因烏克蘭危機抵制俄羅斯的犧牲品,這也是俄羅斯與歐盟關系惡化、進一步疏遠的跡象。
“南溪”是俄羅斯天然氣巨頭Gazprom2007年與意大利埃尼集團(ENI)共同發起的大型跨國輸氣管道項目,擬投資400億美元,預計天然氣年輸送量達630億立方米,計劃2018年完工,屆時將輸送歐洲約12%的年消耗天然氣。法國電力企業EDF於2010年參與。俄開發該項目的戰略意圖是,繞過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最大中轉國烏克蘭,鞏固其在東南歐的能源主導地位。
保加利亞是南溪管道自俄外延的第一個國家,有利的地理位置會使其因南溪獲益頗多。但迫於歐美壓力,今年6月上旬,保加利亞政府宣布中止其境內的南溪籌備活動。華爾街見聞當時的文章援引分析師觀點稱,南溪線實質上成為歐美與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對峙的重要政治與經濟棋子。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普京在昨日的聲明中表示:
“我們沒能得到保加利亞的必要許可,所以無法繼續該項目。我們不可能讓所有投資都在保加利亞邊境戛然而止,當然,這是我們那些歐洲朋友的選擇。”
“我們認為,歐盟委員會的態度沒有建設性。如果歐洲不想實行(南溪線),它就不會運行。”
據路透報道,普京昨日還表示,歐盟阻礙南溪項目“違反了歐洲的經濟利益,造成傷害”,俄羅斯將給予土耳其明年向俄方進口天然氣6%的折扣。陪同普京昨日訪問土耳其的Gazprom CEO Alexei Miller也表示,南溪項目“結束了,就是這樣。”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歐盟今日表示,有關修建東南歐的天然氣管線問題,將繼續與成員國合作,尋求同俄羅斯達成協議。負責能源事務的歐盟委員Maros Sefcovic稱,原計劃本月9日舉行南溪項目相關的會議,無論俄羅斯是否發布終止項目的聲明,會議都會如期召開。顯然俄方的新動向將是會上新增的討論內容。
不過,俄羅斯與土耳其的天然氣項目合作還在初期階段。俄能源部長Alexander Novak稱,兩國要商談細節,很難評估成本和融資機制,土耳其方面希望俄方給予出售天然氣15%的折扣。
俄羅斯出口歐洲的天然氣約占歐洲年需求量的30%。今年3月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歐盟就在擔心南溪線會鞏固俄羅斯作為歐洲主要天然氣供應國的地位,著力減少對俄能源的依賴,因此以有礙競爭為由否決保加利亞境內的南溪工程。
以下南溪線路圖來自Gazprom。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烏克蘭議會昨日表決通過放棄不結盟地位的相關法案,不顧俄羅斯此前的警告,選擇尋求加入北約。俄羅斯總理此後表示,烏克蘭議會此舉使烏變成“俄羅斯潛在的軍事對手”。
在昨日表決中,烏克蘭議會以303票贊成、9票反對、2票棄權、56名議員缺席的一邊倒支持結果,通過了烏總統波羅申科本月18日提交的法案。根據新法案,烏克蘭原有的《對內和對外政策原則法》中將刪除“烏克蘭保持不結盟地位”的條款,增加“為達到加入北約的標準”而深化與北約合作的條款。
法案附帶的說明指出,烏克蘭的不結盟地位在保障國家安全和抵禦外來侵略方面是無效的。俄羅斯在軍事、政治、經濟、新聞等領域對烏克蘭不斷施加壓力,迫使烏克蘭在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方面必須尋求更有效的保障。
烏克蘭外長Pavlo Klimkin此後在議會講話時表示,上述法案將有助於烏克蘭力求達到成為北約組織成員的所有標準,終止不結盟地位是烏克蘭人民的選擇,是自由和安全的選擇。波羅申科也在議會發表講話時提到,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但他同時強調,將以全民公決的形式對烏克蘭是否加入北約作出最終決定。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當天表示,烏方的投票“適得其反”,此舉將加劇對抗,
將產生“極為負面的後果”,相當於“申請加入北約。”
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當天通過Facebook社交網站發表評論稱,烏克蘭議會此舉使烏變成了“俄羅斯潛在的軍事對手”。俄羅斯駐歐安組織代表克林則稱,烏克蘭議會結束不結盟地位,是“對俄羅斯邁出了不友好的一步”。
烏克蘭議會通過上述法案幾小時以前,烏克蘭問題聯絡小組在波羅申科、普京、默克爾和奧朗德電話會談後宣布,將於當地時間本月24日至26日在明斯克召開會議,試圖結束烏克蘭東部親俄分裂武裝與烏政府軍的沖突。該組織上次會議還是在今年9月。波羅申科在個人網站上發布聲明稱,上述四位領導人強調,需要就多項內容達成協議,包括“撤出軍隊和重型武器,以及立即釋放”所有囚犯。
上月下旬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烏克蘭政府爆出,俄羅斯政府對烏進行軍事幹預,以及遭到烏東部親俄分裂武裝的密集攻擊。今年9月初烏克蘭停火協議簽署以來,烏克蘭境內首次遭遇俄羅斯方面的襲擊。
北約組織秘書長Jens Stoltenberg指責,俄羅斯要求烏克蘭保證不會加入北約侵犯了烏獨立主權。他還表示,俄羅斯將坦克、大炮和防空系統武器送入烏克蘭,這“公然違反國際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名稱 | 最後 | 代號 | 股數 | 買入價 | 交易日 | 總價 | 利潤 | 百分比 | |
1 | 惠理 | 6.52 | 0806 | 50000 | 4.27 | 11/8/12 | 326,000 | 112,500 | 53% |
2 | 中材股份 | 2.34 | 1893.hk | 77000 | 1.86 | 14/1/30 | 180,180 | 36,798 | 26% |
3 | 中石油 | 8.58 | 0857 | 18000 | 7.51 | 14/1/30 | 154,440 | 19,260 | 14% |
4 | PBR | 56.58 | PBR | 1300 | 90.68 | 14/11/1 | 73,548 | -44,330 | -38% |
5 | 重慶機電 | 1.20 | 2722.hk | 120000 | 0.96 | 13/9/30 | 144,000 | 28,800 | 25% |
6 | 中交建 | 9.30 | 1800 | 31000 | 5.22 | 14/6/30 | 288,300 | 126,480 | 78% |
7 | 宏利 | 149.60 | 0945 | 1500 | 96.94 | 13/8/30 | 224,400 | 78,990 | 54% |
8 | 經濟日報 | 1.60 | 0423 | 106000 | 1.67 | 14/11/28 | 169,600 | -7,420 | -4% |
9 | 招商基金 | 13.92 | 0133 | 24000 | 11.81 | 14/3/31 | 334,080 | 50,760 | 18% |
10 | 洛陽鉬業 | 4.50 | 3993 | 46000 | 3.23 | 14/3/31 | 207,000 | 58,650 | 40% |
11 | 民航信息 | 8.38 | 0696 | 36000 | 4.42 | 11/8/19 | 301,680 | 142,560 | 90% |
12 | 中國通信 | 3.63 | 0552 | 44000 | 4.34 | 14/3/31 | 159,720 | -31,372 | -16% |
13 | 鴻興 | 1.060 | 0450 | 64000 | 1.17 | 13/11/29 | 67,840 | -7,040 | -9% |
14 | 鞍鋼 | 6.60 | 0347 | 42000 | 4.29 | 14/5/30 | 277,200 | 97,020 | 54% |
股票總價 | 2,907,988 | 661,656 | 29% | ||||||
由 | 至 | 現金 | 364 | ||||||
05/5/27 | 15/1/1 | 總額 | 2,908,352 | 總利潤 | 191% | ||||
恆指 | 13,715 | 23,605 | 恆指回報 | 72% |
維持了三年之久的歐元和瑞郎亦步亦趨走勢在今天意外打破,瑞士央行宣布放棄維持歐元對瑞郎1.20匯率下限。
此前瑞士央行一直維持歐元對瑞郎不跌破1.20(瑞郎對歐元0.83左右),以控制瑞郎的升值幅度。但是在今天央行的最新決定之後,瑞郎大幅升值。瑞郎自上一輪歐元區危機之後一直相對堅挺,被視為避險天堂。
瑞士央行的決定對市場影響巨大。如果投資者有瑞郎的貸款,但是需要以歐元償還,那麽隨著今天的變化,償還成本將大幅增加。但是如果投資者擁有歐元的貸款卻以瑞郎償還的話,則將明顯受益。
瑞士央行在去年12月還強調準備購買無限量外匯以捍衛歐元/瑞郎的1.20底線。
瑞士央行取消匯率下限,瑞士央行宣布將3個月期Libor目標區間下調到-1.25%至-0.25%;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75%。瑞士央行同時宣布如有必要將幹預匯市。
瑞士央行喬丹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必須給市場出其不意,短期會痛苦,但長期將獲益。”
IG銀行分析師Andreas Ruhlmann認為市場已經進入了“完全的恐慌模式”,不過只要瑞士央行明確了下一步未來的政策,市場將回歸正常。
瑞士央行可能會繼續控制瑞郎升值,但是焦點將不再是歐元對瑞郎,而是瑞郎對其他主要貨幣,比如美元、日元和人民幣。
瑞穗銀行英國分布對沖基金銷售主管Neil Jones向彭博表示,“我相信很少有人會猜到這種結果。市場表現證明,在瑞士央行退出之後,市場(歐元對瑞郎)完全沒有任何買盤。”
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貨幣策略師Vasileios Gkionakis向《華爾街日報》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意外的結果。歐洲央行和瑞士央行的貨幣政策差異化巨大,因此瑞士央行最終放棄1.20的幹預水平。從中期來看,我個人對於瑞士央行的信用十分擔憂,他們改變措辭/行動太突然了。”
Rabobank策略師Emile Cardon則認為,瑞士央行放棄瑞郎對歐元匯率上限,可能是因為了解到在歐洲央行實施QE後,再買匯以阻止瑞郎升值的代價會越來越高。
歐元對瑞郎瞬間超過暴跌400點
而根據其他報價源,歐元對瑞郎跌幅超過30%
瑞士股市SMI指數盤中大跌7.7%,創下2011年4月以來最大跌幅。受到瑞士股市下跌沖擊,斯托克歐洲600指數漲幅回吐,此前一度上漲1.2%。德國DAX指數跌幅逼近1%。
在歐元狂跌過程中,瑞士央行已經成為唯一買家。根據瑞士央行1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瑞士央行持有的外匯儲備中,歐元占比為45%,美元占比為29%,日元9%,英鎊7%,加元4%,其余貨幣合計占6%。外匯儲備中大部分投資於高評級政府債券,16%投資於股票。
過去數年瑞士央行一直強調將1.20作為央行幹預水平,2011年9月以來歐元對瑞郎一直維持在1.20上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文於北京時間19:05分更新,更新內容為第四段)
今日,瑞士央行降息並宣布放棄歐元/瑞郎1.20底線,隨後外匯市場、股市大幅波動。
瑞士央行表示,近來,各大主要貨幣區的貨幣政策發生大幅的分化——現在,這一趨勢變得更為明顯。歐元兌美元已經大幅的貶值,而這使得瑞郎兌美元貶值。在這樣的情況下,瑞士央行決定繼續維持瑞郎兌歐元的匯率上限已經沒有合理性。
瑞士央行公布決定後,歐元/美元直線暴跌,盤中擊穿1.17關口,最低至1.1624。
北京時間19:00,瑞士股指SMI盤中跌幅擴大至9%,單日跌幅創2008年以來最大。黃金突破1250美元/盎司,創去年8月以來新高。
歐元/瑞郎大跌13.5%,至1.03894。美元/瑞郎一度大跌近30%。
美元指數沖高回落,盤中最高漲至92.87,刷新12年新高。瑞士股市SMI指數大跌7.7%。
黃金突破1237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四瑞士央行意外放棄歐元對瑞郎下限後,瑞士政府表示,央行放棄匯率下限的舉措對於出口商和旅遊業而言是個挑戰。瑞士央行將繼續支持價格穩定。
瑞士央行周四意外放棄歐元對瑞郎1.20下限,引發匯市及股市出現大幅波動。行長喬丹在隨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鑒於全球市場的發展,維持歐元/瑞郎下限不再有意義。
此後瑞士財政部稱,瑞士政府將分析央行取消匯率上限的經濟影響。瑞士財政部長Eveline Widmer-Schlumpf在伯爾尼的記者會上表示,政府經濟委員會周四晚些時候將開會。將分析央行取消匯率上限的經濟影響。
瑞士聯邦貿易聯盟表示,這一舉動將對出口商的就業與工資造成“巨大”壓力。
Swatch集團首席執行官Nick Hayek表示:“今天瑞士央行的行動對出口行業和旅遊業來說是一場海嘯,最終將殃及整個經濟。”
金融機構當然也被這波市場海嘯打得措手不及,瑞士兩大銀行——瑞銀和瑞士信貸的股價當天下跌超過10%。英國知名外匯及差價合約經紀商IG集團也當即發布聲明稱,央行此舉可能會對該銀行造成三千萬英鎊的損失。
然而,長期影響將取決於瑞士法郎對歐元匯率將穩定在何種水平。
彭博調查顯示,沒有任何分析師預測到瑞央行將廢除這一限制。對於瑞士央行這一震驚全球市場的舉動,各大投行紛紛給出觀點:
瑞銀策略師Siegenthaler對此表示,今天瑞士央行的決定將對央行信用造成巨大影響。許多瑞士國內企業一直相信央行將維持1.20的下線水平,尤其是在去年12月瑞士央行剛剛表態“無限量”捍衛1.20的背景之下。
法國興業銀行稱,瑞士央行撤銷歐元兌瑞郎匯率上限措施的舉措說明,歐洲央行即將祭出QE計劃。
德意誌銀行表示,瑞士央行放棄歐元/瑞郎匯率下限對於全球利率是利好,對於全球風險偏好是利空,對於歐元/美元匯率有少量利空。但這項決定最重要的副作用之一是對風險偏好的負面沖擊,因為此舉損害了政策的公信力。歐洲央行行動不會蓋過負面因素的影響,因為這已經在廣泛預期之中。
荷蘭銀行則認為,瑞士央行放棄瑞郎匯率限制是重大失算。荷蘭銀行分析師Georgette Boele和Kim Liu稱,結束瑞郎匯率限制是瑞士央行的重大失算,也是政策上的巨大錯誤。瑞士央行的信譽恢複需要長時間。預計瑞士央行近期將通過更低的利率和量化寬松來穩定匯率。瑞郎穩定之後可能會升值,重新做多瑞郎的投資者將推動瑞郎再次上漲。
花旗集團預計,如果瑞郎延續升值,瑞士央行可能進一步降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瑞士央行放棄歐元瑞郎匯率下限讓全球市場地動山搖,在市場一片抱怨聲中,唯一成功預測央行將不會堅守1.20水平的Jason Schenker顯得如此與眾不同。
Prestige Economics LLC總裁Jason Schenker在去年12月瑞士央行宣布執行負利率並重申“捍衛歐元瑞郎匯率下限”之時就曾表示歐元對瑞郎將在2015年第一季度跌至1.18。這是彭博所調查的50位分析師中唯一的例外:其他人都相信歐元對瑞郎將維持1.20。
Schenker周四在接受彭博電話采訪時表示,
我們的預測並不是針對1.20的匯率下限。歐元和瑞郎的整體市場趨勢決定了瑞士央行將無法無法繼續幹預。歐元區如果執行QE政策的話,歐元將面臨明顯的進一步貶值壓力,而周邊經濟體都將會受益。因此,我們認為英鎊對歐元也將出現升值。
本月14日歐盟法院法律總顧問Pedro Cruz Villalon對OMT計劃給予了有條件的支持。他認為,該計劃采用的措施“原則上”符合歐盟法律。這也意味歐央行購買主權債的法律障礙或消失。
據路透社援引Jefferies外匯策略主管Jonathan Webb表示,“瑞士央行可能預期歐洲央行下周將推出量化寬松,加上希臘大選在即,瑞士方面要持續吸納歐元恐有困難。”
周四瑞士央行取消匯率下限,並將3個月期Libor目標區間下調到-1.25%至-0.25%;將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75%。
歐洲央行將在本月22日宣布利率決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1月15日,在瑞士蘇黎世,瑞士央行行長托馬斯·約爾丹在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 (新華社/法新/圖)
1月15日,瑞士央行突然宣布放棄1歐元兌1.2瑞士法郎的匯率下限,同時還將活期存款利率從-0.5%降至-0.75%。也就是說,如果你往瑞士銀行存入1000塊錢,不但沒有利息,還要交7.5元。
2011年9月,為了防止瑞士法郎過度升值,影響本國出口,瑞士央行設置了匯率下限。之後,歐元兌瑞士法郎一直維持在1.2左右。
受歐元國家經濟增長乏力,盧布大幅貶值影響,尤其是歐洲或將啟動全面量化寬松,瑞士央行要想努力維持這個下限也變得日趨艱難。
倫敦對沖基金SLJ Macro Partners創始合夥人任永力對財新記者表示,與其說瑞士央行的決定反映的是瑞士法郎的境況,不如說反映的是歐元的狀況。在歐洲央行很有可能即將開啟持續多年的全面QE的情況下,歐元很可能會大幅貶值,因而會有大量資金流入瑞士,瑞士央行判斷沒有足夠的能力再將瑞郎維持在上限之內。
據界面新聞消息,光大證券在最新報告中也認為,對瑞士央行來說,要維護1.2的匯率下限有很大代價。為了抑制瑞郎的升勢,瑞士央行必須要在外匯市場中賣出瑞郎,買入外幣。這樣一來,瑞士央行就像要抑制人民幣升值的中國人民銀行一樣,必須得放出大量外匯占款,導致其資產負債表快速擴張。目前,瑞士央行的資產規模已經達到5253億瑞郎,比2011年年底高出了50%多。“在預期歐洲央行會采取量化寬松的背景下,瑞士央行先發制人地宣布與歐元匯率脫鉤,也在情理之中。”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
1月15日,瑞士央行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取消了這一匯率下限,隨即瑞士法郎兌歐元和美元匯率迅速飆升,“這條消息在歐洲時間上午10時30分傳出後,尾盤時分,歐元下跌13.8%,至1歐元兌1.0355瑞士法郎。”倫敦某個交易大廳的一名銀行家向《金融時報》表示。
此外,瑞士股市也隨之出現暴跌。該國出口商擔心瑞郎升值後,產品在國外更加昂貴,出口份額將難以保證。受此影響,該國主要股指SMI在瑞士央行宣布消息之後下滑10%。
“瑞士央行今日的行動像是海嘯;對本國出口行業(如手表、珠寶等)和旅遊(都將產生嚴重影響),並最終對整個國家都是如此。”制表企業斯沃琪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尼克•海耶克表示。
另一方面,“很多人之前通過瑞士法郎借貸是因為很便宜,而現在,那些借了瑞士法郎的人債務比昨天多了大約15%。但是任何一個擁有瑞士資產的人都變得更富有了,所以有贏家,也有輸家。”Carl B. Weinberg說。
新西蘭聯儲周四表示,由於油價下跌打壓了全球通脹,其在利率問題上轉為中立立場。
新西蘭聯儲主席Graeme Wheeler周四表示,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預計將保持官方現金利率不變一段時間。之後的利率調整,上調或者下調,將取決於之後的經濟數據。
新西蘭聯儲目前將官方現金利率維持在3.5%。
Wheeler上月還暗示新西蘭可能需要進一步的貨幣收縮,現在可能在2016年前維持利率不變。不過,他不願加入加拿大和丹麥等國的降息隊伍,因為新西蘭經濟今年預期將增長3%,而政策制定者擔憂,降息將重燃房價通脹。
西太平洋銀行首席新西蘭經濟學家Dominick Stephens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盡管新西蘭聯儲預計將維持官方現金利率不變,但其對加息或者降息的可能持開放態度。這是一個分水嶺的時刻。新西蘭聯儲自2013年7月以來一直偏向於收緊貨幣政策。
新西蘭聯儲的聲明過後,新西蘭元跌至3年新低。
而新西蘭的鄰國澳大利亞可能將於本周降息。
華爾街見聞網站昨日提到,本周三(1月28日),澳大利亞發行量最大報紙——《先驅太陽報》刊文暗示澳洲聯儲有望在下次會議上降息。
資深經濟新聞記者Terry McCrann在該報發表的文章中列出了澳聯儲對經濟前景展望的變化預測,並稱“聯儲將幾乎肯定”在下周二的會議上降息。
該報道指出,年內澳洲聯儲或將連續降息,降幅至少達到25個基點,次數至少為兩次,最多可達4次。
在Terry McCrann的文章發表後,澳元也應聲下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